明伦汇编 宫闱典 第二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 第二十一卷
明伦汇编 宫闱典 第二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宫闱典

     第二十一卷目录

     皇太后部汇考七

     明世宗嘉靖五则 穆宗隆庆二则 神宗万历六则 光宗泰昌一则 熹宗天启一则

    宫闱典第二十一卷

    皇太后部汇考七

    嘉靖七年诏上圣母章圣皇太后尊号

    按明《昭代典则》,嘉靖七年七月,恭上皇考、圣母尊号, 宽恤天下。诏曰:“朕闻圣人之孝,以尊亲为大;人君为 治,以孝敬为先。匪昵情率意之所敢私,实古圣帝明 王之要道者也。朕以藩服,仰荷天命,奉我皇兄遗诏, 遵我圣祖兄终弟及之文,令朕人奉祖宗大统。自即 位之始,首命礼官会廷臣集议称号等事,奈何左右 大臣,谬主非礼之议,春曹卿佐,妄考不经之言,谓父 子可绝其亲,执后世为人后”之说。是以统嗣无分,纪 纲隳失,人伦几至不明,考议几于聚讼。当是其时,朕 徒存追报之诚,见闻罔有所得。上赖皇天鉴佑,赉我 贤良,大名大伦,已各正其天序,尊称尊号,尚未合乎 彝章。是非“奸党所能为,实由朕冲昧无知之所致也。” 今追惟我皇考恭穆献皇帝,元德昭彰,宽仁纯粹;圣 母章圣皇太后,静善淑昭,克裨内治。诞育朕躬,深恩 罔极。慕鞠劳训诲之无可酬,肆洪仁峻德亦曷以颂。 追报之忱既莫能伸,揄扬之诚又未少罄。兹复参稽 典制,爰据舆情,遣官祗告于天地、宗庙、社稷。于今年 七月加上皇考尊谥为“恭睿渊仁宽穆纯圣献皇帝。” 十二日恭奉册宝。加上圣母徽号为“章圣慈仁皇太 后。”大礼告成。应颁恩赉。

    嘉靖十五年建慈庆、慈宁二宫。寻奉章圣皇太后如 天寿山。以九庙成。上两宫徽号。

    按《大政纪》:“嘉靖十五年五月,建慈庆、慈宁宫。九月,帝 如天寿山,奉迁孝肃太皇太后神主于裕陵,孝穆皇 太后、孝惠太皇太后神主于茂陵,各享殿也。十月,帝 奉章圣皇太后如天寿山。帝以奉迁三后主于二陵, 乃奉皇太后往,行奉慰礼,夏言等扈,赏赉有差。”闰十 二月,九庙既成,上两宫徽号:“昭圣曰恭安康惠慈寿” 皇太后,章圣曰慈仁康静贞寿皇太后。乃布诏天下 曰:“朕创昭穆群庙,以祀祖宗,彰太祖为专尊之主。复 作太宗庙于群庙之外,表著功德,享祀百世。更创皇 考庙曰献皇,旁庙止修时祀,以避丰称之嫌。由是致 孝慈闱,恭上徽号,庆礼既备,推爱宜颁云。”

    嘉靖十七年,慈宁宫成。寻章圣太后崩,廷臣议祔葬 之礼,及上尊谥之仪。

    按《大政纪》,嘉靖十七年秋七月,慈宁宫成。帝建慈庆、 慈宁二宫,奉二太后。至是,慈宁先成。郭勋、李时、夏言、 高忠各赏白金五十两。十二月庚申,章圣皇太后崩, 寻上尊谥曰慈孝贞顺仁敬诚一安天诞圣献皇后 按《名山藏开圣记》,十七年建慈宁宫,奉居之。十二月 太后崩。越三日,上敕礼、工二部曰:“慈驾遐升,事莫重 山陵。朕惟皇考陵远在承天,遐升之日尚诸侯王。朕 茕茕冲岁,知识何有?山陵浅薄、堂隧狭隘,实贻多悔。 每一念至,惕然怛伤。比者二岁春秋,展礼山陵,朕周 览川原,得大峪山于长陵西南,林冈衍郁,实为吉丘。 兹欲起逆,梓宫迁祔于此,朕不敢专卜。告皇祖皇帝, 既得吉占,三三勋辅,咸赞朕谋。其告闻祖宗列圣,南 奏皇考合葬慈灵,列于诸陵之次,朕心惬焉。”初,张璁、 桂萼等以议礼骤称上意,天下窃见圣衷远慕,有陟 岵之怀。且谓上即位十馀年,未有太子,一时罢民散 吏胥,动浮言,具论显陵壤不利,宜改迁天寿山下,以 感动帝心。上命礼部集议,尚书夏言极言其不可,上 不听。至是文武大臣无敢言者,皆曰“宜如制。”乃遣驸 马都尉京山侯崔元为奉迎使,兵部尚书张瓒为护 行使,太监鲍忠为奉侍,内官指挥赵俊为起吉凶仪 仗官,起逆献皇帝梓宫承天,将以明年葬。越七日,车 驾诣大峪山,相视作穴处。上哀思太后,擗踊号恸,感 动从官。既归,御史陈让奏曰:“日者上天降割,圣母弗 延。伏”见陛下仁孝凄恻,擗踊号恸,天地为哀,臣民若 丧。陛下遂定大礼,拟合葬睿宗皇帝于天寿山大峪 之阳,遂驾素车,乘金相水,穴土印木,臣以言官,得随 扈从。伏见车驾凌风冲露,陟冈履石,皇皇如有求而 弗得,无非求厝慈亲一席之安而已。斯时斯际,皇天 后土亦效精灵,以启陛下大孝之思,况于臣子。夫大 峪山必建睿宗皇帝之陵以葬圣母。论分则以配祖 宗七陵之尊,论情则以申慈闱同穴之盟。前事则可 共祖宗以为敬后事则可依寿陵以为安,至矣,尽矣。 臣特不忍遂虚献庙巳安之宅,敢献《刍尧》两端,以备采择万一陛下御极十有七年矣,百姓讴歌,四方宁 谧,是虽圣德神功,上帝歆佑之锡。然臣尝得诸传闻, 皆谓献庙幽宫,龙穴极美。且以皇考积德敦仁,下袭 水土,玉质为精,地复为母。臣意其中生气元功,絪缊 会结,必有紫茜点血,玉液垂珠之祥,故祐启陛下,以 协在宥,坤后山灵之庇,不可诬也。《礼》曰:“葬者,藏也”,欲 人不得见也。今出圣考玉魄于母孕之地,如取之于 其胎也。虽梓椁重封,锦囊百袭,能无疑哉?古人事死 之礼,先庙后坟,重魂后魄。是以黄帝成道登天,群臣 葬其衣冠桥陵。舜死苍梧之野,葬九疑之山,盖二妃 未之从也。臣妄谓陛下可奉睿宗皇帝遗衣,纳之梓 宫,饰以衮冕,与皇太后合葬大峪,碑题“睿宗献皇帝 陵。”再以皇太后之遗冠帔纳之梓宫,奉以合葬《显陵 碑》题“睿宗献皇帝陵”,此臣之一见也。若陛下必迁显 陵,以遂孝思,则显陵之在承天者,当为二圣衣冠几 杖之藏,以当荆襄旺气,此臣又一见也。窃取黄帝衣 冠之藏之义,兼取大舜九疑独葬之礼,以神为配,两 美具存。睿宗、章圣精神之在天者,既以神而会魄,玉 魄之在地者,又以魄而留神。北“陵以配七陵之重也, 而近又以慰陛下霜露之思;南陵以收一方之胜也, 而远又以留陛下龙潜之迹。在陛下择之耳。”奏入,上 怒曰:“腐儒黜为编民。”既而思曰:“献皇帝体魄藏显陵 者,二十岁矣。以道途之遥远,风尘之蒙露,大不宁于 朕心,亦不宁。我皇考、皇妣,兹决意奉慈宫南,朕将诣 视焉,多于北来”为孝者。礼部尚书嵩言:“灵驾北来,慈 宫南诣,共一举耳。显陵远在江汉,陛下《春秋》念之,迁 于大峪,则朝发而夕至也。可以密省谒,展圣怀。臣谓 如初议便。”上曰:“孰是四海非王土与?即如孝陵南矣。 昔我成祖,岂容不思皇祖也?”乃仅南孝陵,因止崔元 等三使毋行,第使赵俊往启视之。丙寅,上尊谥曰慈 “孝贞顺仁敬诚一安天诞圣献皇后。”是时,上以送终 大事,念之数旬,终难自决。二三辅弼亲信之臣,亦靡 然影响,莫能赞上意。

    按《明会典》,“嘉靖十七年,上章圣皇太后慈谥仪,前期 四日,太常寺奏斋戒三日。至日,遣官祭告天地宗庙、 社稷,用祝文、香帛、酒果、脯醢如常仪。是日早,告几筵, 设册宝案于几筵前,册东宝西,设祝案于御拜位右。 祭前一日,内侍官置册宝舆香亭于奉天门,捧册宝 各置舆中。是日上素冠服御奉天门,内侍官举舆,外” 导驾官导上随册宝舆后降阶升辂外导驾官退,百 官素服于金水桥南北向立。册宝舆将至,百官皆跪, 册宝舆过,兴,随至慈宁宫门外,北向立。太常寺导引 官导上至慈宁宫门外降辂。册宝舆由中门进至几 筵前丹陛上。导引官导上由左门入,至丹墀内。赞唱 “执事官各司其事。”导引官导上至丹陛上拜位。太常 寺官于册宝舆内、捧册宝由殿中门入、至几筵前左 右北向立。内赞奏四拜礼。外鸿胪寺官传唱百官皆 行四拜礼毕。导引官导上由殿左门入、至梓宫前奏 跪。传赞百官皆跪奏“进册”,捧册官以册跪进于上右。上受册 献毕、以授捧册官置于案。奏“进宝”,捧宝官以宝跪进 于上左。上受宝献毕、以授捧宝官置于案。奏“宣册宝” 讫。奏“俯伏”、兴、平身。传赞百官同奏复位。导引官导上至几 筵前。唱“初献礼。”奏跪。传赞百官皆跪奏献帛、奠酒。赞读祝。读 祝官跪于右。读讫。唱“亚献礼、终献礼。”奏“俯伏、兴、平身。” 传赞百官同奏“复位。”导引官导上由殿左门出。至拜位。奏 “四拜。”传赞百官同导引官导上由左门入。至梓宫前以册 宝授太常寺官捧入内。导引官导上入内安册宝行 叩头礼。导引官导上由左门出。至丹陛上。奏“礼毕。”遂 颁诏如常仪。

    嘉靖十八年、驾南幸、亲谒山陵。始定“南祔”之议。因上 “太后梓宫南祔仪。”

    按名山藏《开圣记》,其明年元日之夜,上重复思维,复 趣三命使南,如前旨。已又思宜反葬,曰:“安可优游不 断,如妇女子耶?朕意决矣。第昔日建造规模多所未 称,宜朕自行观阅其山川。”于是即拜顾璘为工部侍 郎,董陵事议南幸,诸大臣皆谏,上曰:“朕岂空行哉,为 吾母耳。”已而御史刘贤、都给事中曾工部郎中岳 伦等亦以为言。上怒,夺贤。等俸,罢伦职不叙。太学 生陈良鼎上疏,上下锦衣责问之。二月,车驾发京师, 文武大臣送驾宣武门外。上思慕太后,制《述怀》之诗。 三月庚辰,谒皇考于承天隆庆殿。辛巳,登陵山,周览 久之。乃于旧元宫之北定新宫立表焉,曰:“待合葬也。” 因御行殿,享上帝,修秩祀,朝诸侯。发德音以抚遗老, 敕大赉以振罢民。车驾将还京,则又思维迟疑,曰:“献 帝妥灵纯德山有年矣,乌可它移徙大峪山之阳?皇 祖皇帝亦有重卜,宜莫若各营其处,毋反葬于楚。”至 庆都,监察御史谢少南言:“庆都有尧母墓,佚于祀典。 皇上再图凤寝,跋履山川,累思重虑,圣人之孝也。则 帝尧之为其母可知已。今者乘舆远临,千载一会。伊 耆氏有灵,不以表母之墓望陛下乎?乞下有司建庙, 或如古帝王陵寝故事,三年一祭,则陛下至孝达于古初。”上嘉之,如其言,而曰:“帝尧父母异陵,可知,合葬 非古。”即拜少南为左春坊左司直。顾问大学士夏言: “昔日有谏止《南祔》者,是何御史?何姓名?今其疏安在?” 于是还京,仍命奉葬圣母于大峪之山。已,复诣观之, 则又见其山不如纯德山美,乃决反葬之议。使顾璘 作新宫如前旨。将迁献帝于旧宫,以圣母往合葬焉。 以驸马崔元为奠献使,载慈宫以登潞河之舟,而命 翊国公勋、大学士言恭送。候进发奠献诸臣各共其 事。甲申,发引,上衰服,与百官步送朝阳门外。翊国公 勋、大学士言还报命。诏赐金帛酒馔曰:“慈轝南行,礼 物既备,朕心稍宁,无终之慕,自不能已。”一夕,上梦大 风撼梓宫舟,既悟,甚惧,即诣祷元冥于金海,使使者 驰送天妃经卷以压。舟至采石矶,矶不可泊,太平府 同知梅山凿冈维舟以济,及汉江之口沙涩,忽雨浮 涨焉。上闻甚喜,加梅山爵一级。七月庚申,合葬于显 陵新宫。辛酉,举慰祭永孝殿。辛未,奉主祔献皇帝庙, 上皆率皇后行礼,曰:“以此尽人子、人妇之节。”上曰:“朕 冲昧稔愆,累及父母。今者送终礼毕,思维永慕,转觉 不堪。缺人子之情者,无如朕甚。奉天勤民,恐益迷昧, 尚赖左右丞弼,匡朕不逮。”而论顾璘等功,五十有一 人,赏有差。

    按“《明会典》:嘉靖十八年,章圣皇太后梓宫南祔仪: 一,先期敕命勋戚重臣一员充奠献使,并护行武职 大臣一员,管领官军扈侍梓宫。行礼部堂上官一员, 监礼扈行题主大臣一员;护丧内侍官并入皇堂内 官:内使匠作太常少卿一员,执事官十人,鸿胪寺少 卿一员,属官等十人;光禄寺少卿一员,四署官四人; 锦衣卫指挥一员,千百户四人,各供事,给事中、御史 各二员监视纠察钦天监官一员,率博士一员安葬 候时”,五府九卿等衙门分官奉送梓宫,俱照钦点职 名,各送至张家湾水次,恭祭而回。工部委官会同内 官监,先期于通州及张家湾水次二处,搭盖奉安梓 宫席殿及朝阳门至通州各处祭所席棚,及《行文》沿 路府州县、各该有司,预于水次搭盖祭所席棚 一,前期二日,《百官及皇亲命妇、文武官三品以上命 妇》,俱衰服,每日早诣慈宁宫门外哭临。命妇设祭一 坛,免朝,禁屠宰音乐,至神主回京日止。

    一前期六日、以皇妣葬显陵。祭告太庙睿宗庙。遣官 分告列圣群庙。越二日、上吉服告天神地祇坛祭品 行礼俱如常仪。百官陪拜。又二日上预告几筵。内侍 官陈设牲醴如常仪。上具衰服内导引官导上诣拜 位奏四拜奠帛三奠酒读祝俯伏举哀。哀止奏四拜 兴焚祝帛礼毕。

    一,设奠辞:灵昭圣皇太后遣祭一坛,武庙皇妃一坛, 皇后一坛,皇妃、皇嫔各一坛,皇太子一坛,裕王、景王、 仁和大长公主等一坛,泾简王妃一坛,内官、内使共 一坛。是日,遣官祭告各门及诸神庙。慈宁门、思善门、 右顺门、午门、端门、承天门、御桥、大明门,俱遣内官行 礼。玉河桥、朝阳门并桥、关王庙、显灵宫、灵济宫、城隍 庙、东岳庙、真武庙、俱遣太常寺官行礼。祭用酒果、脯 醢香帛。司礼监、礼部、锦衣卫提督执事者设《大升轝》 于午门外、至大明门外

    一、启奠。内侍官陈设酒馔拜位如常仪。内导引官导 上具衰服诣拜位、奏拜奠、读祝举哀。礼毕。内侍官跪 奏“请慈孝显皇后梓宫升龙輴。”内侍官先捧谥册宝 由殿中门出置舆内。次奉桑主由中门出奉安舆内。 次香亭安置讫。内侍官捧铭旌由中门出梓宫降殿。 执事官奉登龙輴讫。以彩色帷幕障饰梓宫执翣者 分列左右。内使擎执伞扇侍卫如常仪。仪仗用存日所御者谥 册宝舆香亭铭旌、以次先行。上至梓宫前跪。内侍官 跪奏“谨请皇妣灵驾进发。”上由殿左门出。宫眷皆哭、 后随至午门。内侍官跪奏“请灵驾安止。”安定。行祖奠 礼。

    一祖奠。内侍官陈设酒馔拜位如常仪。内导引官导 上衰服拜奠读祝举哀毕。内侍官跪奏“请灵驾进发。” 执事者进大升舆奉安讫遂行。上率宫眷随至端门 外、行朝祖礼。

    一、朝祖。钦定捧主官九员,俱具青服,恭捧各庙主诣 太庙奉安讫,太常寺陈设脯醢果于列圣位前,不奠 献。执事官先设褥位于太庙丹陛正中。梓宫至端门 外,上具青服,太常寺导引官导上诣桑主舆前跪。太 常卿跪于上之左。奏请慈孝献皇后朝祖。上捧桑主 由太庙中门入,至太庙丹陛上立。典仪唱:“迎神”,各捧 主官上香退。典仪唱“行朝祖礼。”太常卿进立于殿中 北向。内赞奏跪。上捧桑主跪奉于褥位。内赞奏“谒、辞。” 太常卿跪奏曰“孝元孙嗣皇帝”御名谨奉慈孝献皇 后谒辞讫。内赞奏四拜礼、兴、平身。上跪捧桑主起立。 太常卿跪奏曰:“礼毕,请还宫。”捧主官纳主还各庙。上 捧桑主退至陛东、西面立。随列圣主后出安亭内,行 辞奠礼。

    一、辞奠。先期,太常寺官于承天门内陈设牲醴如常仪。内侍官设上拜位,设宫眷帷幕于近西。桑主朝行 礼毕,上易衰服。太常寺导引官导上诣拜位。内赞奏 “上香”,奏二拜。典仪唱“奠帛三献。”读祝,俯伏,举哀。哀止, 奏二拜,焚帛。祝礼毕,上退。宫眷入拜,哭尽哀止。太常 寺官跪奏“请灵驾进发”,上攀送而还,宫眷俱还。司礼 监。礼部锦衣卫官提督舆亭仪卫等以次前行。梓宫 出承天门、大明门、转东由朝阳门出。《大乐》鼓吹前导、 设而不作

    一遣奠。先期太常寺执事官于朝阳门外陈设牲醴 如常仪。梓宫至太常寺。导引官引奠献使诣拜位行 四拜礼奠帛奠酒读祝俯伏举哀。哀止。赞四拜兴焚 祝帛礼毕。太常寺官诣梓宫前跪奏“请梓宫启行。” 一路祭公侯伯五府九卿等衙门官员耆老人等、共 祭一坛。朝阳门外五里僧道官共一坛。通州皇亲及驸马共祭 一坛。各衙门奉送梓宫官员一坛俱张家湾

    一京城至张家湾、沿途壶巷军民男妇、遇梓宫至、皆 跪、俯伏举哀。候梓宫过、兴

    一大《升舆》行、沿途校尉舁送。选委内官同锦衣卫官、 专一提督。务要起止有节、行步安稳。送葬官员人等、 不许逼近仪仗失次喧哗。有失礼仪者、听纠仪官举 奏

    一题主。前期,内侍官设神座、香案于通州席殿内。灵 驾至,奉安讫,奠献使行上食礼毕,退。执事官陈设祭 品,设题主案于香案前西向,奉桑主置案上。奠献使 具青服,百官俱释衰,具青服陪拜。太常寺官引使就 拜位,赞“三上香”讫,赞“四拜”,兴,退。百官分侍左右。题主 官盥手西向立,恭题讫,内侍官捧主奉安神座,命官 “青服行降神礼。”

    一降神。典仪唱“执事官各司其事。”赞“就位。”赞“上香。复 位。”赞四拜。百官同唱“奠帛。”行初献礼。献爵读祝。亚献、终 献赞四拜,焚祝帛。礼毕,太常官跪奏“请慈孝献皇后 神主降座升舆。”命官捧主升舆还京。内侍官捧桑主, 用白韬柜灵。驾行,内执事官焚楮,驾凶仪于野 一。次日,神主回京。内执事官备仪卫,教坊司大乐鼓 吹前导。至道中行飨神礼。命官具青绿锦绣服色。百官 同典仪唱“执事官各司其事。”赞“就位。”赞“上香。复位。”赞 “四拜。”百官同唱奠帛。行初献礼。献爵读祝。亚献终献。赞 “四拜。”焚祝帛。礼毕、神主舆行至朝阳门、命官具吉服 随行。百官同至午门外。仪卫等退。内导引官导神主入, 上具常服率皇后宫眷等迎神主于慈宁宫门外。武 庙皇妃、公主、泾简王妃等迎于宫内,俱吉服。神主至 几筵殿内,上立于殿东稍南、西向。皇后皇妃以下序 立于殿西稍南、东向。内侍官诣灵舆前跪奏“请慈孝 献皇后神主降舆陞座”毕。上捧神主奉安于灵座讫, 行安神礼。内执事官陈设牲醴如常仪。内导引官导 上诣拜位、奏拜奠读祝。礼毕。后妃以下入行四拜礼。 鸿胪寺官引百官于慈宁宫门外、随班行礼。传赞如仪 一神主舆行奠献使等官行叩头礼。上食毕。太常寺 官跪奏“请梓宫启行。至张家湾、奉梓宫登舟奉安讫。 行祭告礼。太常寺官陈设奠献使行礼如常仪。各衙 门奉送官俱陪拜祭毕舟发。”沿途每日三上食。奠献 等官俱素冠服诣梓宫前行叩头礼如常仪。神宫监 尚膳监恭办上食馔五样蔬果酒膳。

    一经过有王府去处。许王素服出迎致祭。该府官预 陈设祭物于水次席殿。其附近王府、许遣辅导官致 祭行礼

    一南京守备文武衙门、“各处镇巡三司官、梓宫舟及 附近去处、俱致祭举哀、与王府遣官同。所辖有司大 小官员、通许陪拜。致祭品物:簇盘一座豕一羊一果 五盘点心五盘”炸,《五盘》。俱用颜色纸花案,酒五样,菜五碟, 粉汤五碗,饭五碗,帛一段,酒三爵,香烛、纸陈设如仪 一、梓宫自通州登舟,抵承天府,张家湾祭“潞河之神, 天津祭海口之神、安平镇祭龙王之神,徐州、吕梁二 处祭洪神,淮河口祭淮渎之神,仪真、南京祭大江之 神、彭泽祭小孤山之神、九江之神、汉江之神。所过大 川,俱用牲醴致祭,俱勋臣具青服行礼。其各处应祀 水府之神,开载未备者,临期斟酌致祭。”

    嘉靖二十年,昭圣皇太后崩。

    按《大政纪》:嘉靖二十年八月,昭圣皇太后崩,上慈谥 曰:“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

    穆宗隆庆元年上孝慈皇后杜氏谥为皇太后

    按《明通纪》:隆庆元年春正月,上孝慈皇后尊谥曰“孝 恪渊纯慈懿恭顺赞天开圣皇太后。”

    按《明外史孝恪杜太后传》:“‘后,世宗妃,穆宗生母也,大 兴人。父林,嘉靖初,封康嫔。久之,进为妃。三十三年正 月薨。是时穆宗以裕王居邸,帝下礼部议丧礼。尚书 欧阳德请辍朝五日,裕王主丧事,遵高皇帝《孝慈录》, 斩衰三年。帝不许。辅臣言,高帝尝命周王橚为孙贵 妃服矣。慈母犹尔,况生母乎’?帝命比贤妃郑氏故事”, 谥“荣淑康妃”,葬金山。穆宗立,尊谥孝恪渊纯慈懿恭 顺赞天开圣皇太后,迁祔永陵,祀主神霄殿。追封林为庆都伯,而命其子继宗祀。

    隆庆六年,神宗即位,尊皇后陈氏为“仁圣皇太后”,生 母皇贵妃李氏为“慈圣皇太后”,仍居乾清宫。

    按《明昭代典则》,“隆庆六年六月,皇太子即皇帝位。秋 七月,加上皇后陈氏曰仁圣皇太后”,皇贵妃李氏曰 “慈圣皇太后。”

    按《明外史孝安皇后传》:“后陈氏,穆宗次后也,通州人。 父景行,以女贵,封固安伯。隆庆元年,册为后。后无子, 多病,出居别宫。神宗即位,上徽称曰仁圣皇太后。” 按《孝定李太后传》:“后穆宗妃,神宗生母也,漷县人。父 伟,以女贵,封武清伯。见《外戚传》。初为宫嫔,进贵妃,生 神宗,进皇贵妃。万历元年,上徽称曰慈圣皇太后。”故 事:天子立尊皇后为皇太后,若有生母称皇太后者, 则加徽号以别之。时冯保欲媚帝生母,讽大学士张 居正以并尊。于是下议,尊皇后曰仁圣皇太后,皇贵 妃曰慈圣皇太后,始无别矣。仁圣居慈庆宫,慈圣居 慈宁宫。居正请太后护视,帝乃徙居乾清。太后主持 国是,专任居正。帝或不读书,即召使长跪。每御讲筵 入,常令效讲臣进讲于前。当朝五更,至帝寝所,呼曰: “帝起。”左右掖帝坐,取水为盥面,挈之登辇以出。故帝 宫中起居最严。大珰奉太后旨者,往往挟持太过。帝 尝在西城曲宴,令慈宁两内侍歌新声,辞不能。帝怒, 取剑击之,为诸奄所解,戏割其发。翌日,太后传语阁 臣,居正具札切谏,令为帝草《罪己御札》。又召帝长跪, 数其过,至云:“天下大器,岂独尔可承耶?”宫中有传于 帝者曰:“太后令冯保向阁中取《霍光传》矣。”以是帝衔 二人甚,特屈于太后,未敢发。

    神宗万历五年诏修慈庆慈宁两宫寻罢

    按《明通纪》:万历五年五月,诏修慈庆、慈宁宫。首辅张 居正上言,“两宫规制甚备,又至壮丽,足以娱圣母万 寿,不宜时诎举嬴,令群臣啧有烦言。”上入告,圣母罢 之。

    万历六年,大婚礼成,上两宫徽号。慈圣太后返慈宁 宫。

    按《明通纪》:“万历六年三月,大婚礼成,上两宫圣母徽 号,仁圣皇太后加懿安,慈圣皇太后加宣文。”

    按《明外史孝定李太后传》:“六年,帝大婚,太后将返慈 宁宫,敕居正谓吾不能视皇帝朝夕,先生亲受先帝 付托,其朝夕纳诲,终先帝凭几之谊。三月,进徽号曰 宣文。”

    万历十一年,加上两宫徽号。

    按《明通纪》:万历十一年三月,加上两宫圣母皇太后 徽号,“仁圣”上加“康靖,慈圣”上加“明肃。”

    万历二十四年,仁圣皇太后崩。

    按《明外史孝安皇后传》:“二十四年七月崩,谥曰‘孝安 贞懿恭纯温惠佐天弘圣皇后,祀奉先殿别室。 万历二十九年,册立太子,上圣母徽号’。”

    按《明通纪》:“万历二十九年冬,册立元子为皇太子,上 圣母慈圣宣文明肃贞寿端献皇太后徽号,群臣奉 表称贺。”

    万历四十二年,慈圣皇太后崩,阁臣裁拟“赦文”及“上 谥神主”一定之仪。

    按《明通纪》:万历四十二年春二月初九日,慈圣皇太 后崩。圣谕“合行丧仪,该部查例具看。”又谕内阁:“朕圣 母皇太后自去年十一月内违和以来,朕斋虔竭诚 祈祷,于圣母前,日视药侍膳。圣母谕朕:‘内外有罪轻 应赦者赦之,天下有灾伤之处,钱粮应免者免之。朕 正在回奏,待圣体万安,发旨拟行。而慈母竟尔崩逝, 朕心哀切,痛悼不已。卿等拟赦文以进。钦此’。”大行皇 太后遗诏例于次日即颁,时己三日,故特请十二日 皇上礼服具成,百官恭诣慈宁宫门外哭临,群臣上 恭慰疏。内阁拟进《圣母遗命赦稿》,疏云:臣叶向高、方 从哲、吴道南等据部所开,楚宗一款,须禀圣裁。臣等 窃念诸宗,当日讦奏楚王戕杀巡抚,自犯不赦之罪, 即重加惩创,原不为过。惟是坐谋反,则人以为“且 重辟六人己足正法,其馀诸宗,禁锢十年,并其家属 皆被幽系。男女杂居,天日不见,号呼痛苦之声,日夜 不绝,见于抚院各官及守备中官之疏,读者皆为伤 心酸鼻。所以中外诸臣,连章苦请,曾经礼部都察院 看议,奏俱留中未发。今九卿诸臣又同心合辞,谓其 当赦,臣等不得不为开列。如蒙圣慈悯念,准与释放。 将圣母在天之灵,见祖宗列圣,亦自欢然。但事干宗 室,当断自宸衷,非臣等所敢专擅者也。又户部所开 河东两浙进盐、长芦过路落地生熟盐等税,拟与豁 免。工部所开陕西织造羊绒、苏松织造绫纱,自万历 三十四年以前拖欠,拟与豁免。当此民穷财尽、边饷 匮乏之日,欲蠲常赋则无以给军,不蠲则民困愈甚。 事属两难,处置无策。诸臣皆望皇上将税使停罢或 大加减省,臣等未敢遽言,惟此数款慨赐允行,亦可 少济一二。但事干钱粮,亦断自宸衷,非臣等所敢专 擅者也。”辅臣叶向高、方从哲、吴道南等上《圣母谥议大行慈圣宣文明肃贞寿端献恭熹皇太后。三月,吏 部具题陵工在迩,乞点工部侍郎林如楚到部署印 督理。圣谕谕内阁云:“览卿等所拟《赦诏》内宽释楚宗 幽禁,姑准所拟。其蠲免陕西织造羊绒袍服,朕岂不 悯念?民情困苦。但系紧急上供,且数不多,难以停免。 各省额进税课,准以每年所征三分量减一分,以彰 慈恩恤民德意。其二分照旧征收,分解进用,接济急 需。”待三殿工有次第,即行停止。起废、遣建、谪戍等官, 已有旨分别叙用,故谕。钦此。四月,阁臣叶向高、方从 哲、吴道南等言:“诏书内税额已减,停止有期,不当再 渎。但各省税额多不过六七万,而广东独至十八万, 民间赔累多年,委为困苦。前蒙圣恩减去三分之一, 然税额尚有十万馀,不无偏重。况黎民作乱,兴师动 众,骚扰难堪。伏望垂怜,再减二三万,救此一方民命。” 五月,命阁辅率中书官诣南薰殿恭写圣母孝定贞 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太后神主神位。辅臣等历 稽祖制,凡太后神主俱不用“太”字。盖因太后之号,乃 臣子尊奉之称,若神主神位,则列于帝后之侧,于礼 未宜。乃遵旧例题称,随具揭奏明。奉旨云:“具见详慎。” 十五日,潞王薨。署吏部事兵部尚书王象乾言:“山陵 大事,举行在迩,一切监礼、护送执事等官,需人甚众。 见今部寺卿贰寥寥数员,恐分遣无人、步送无人,于 典制有亏,瞻观不雅,非皇上孝事慎礼之深意。伏乞 尽点会推诸臣,以补久缺,以襄大典,真目前急务也。” 阁臣叶向高《请申饬防守揭》云:“恭遇圣母皇太后梓 宫发引,内外大小官员及旗校军匠人等,几于举国 而行。内地空虚,不无可虑。伏乞严谕兵部行该管衙 门申明禁令,巡缉奸宄,以保无虞。”

    按《明外史孝定李太后传》:“四十二年二月崩,上尊谥 曰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大祚圣皇太后,合葬昭陵, 别祀崇先殿。后性慈恻,好佛,天下名胜地多置梵刹, 动费巨万。时天下晏安,物力充足,帝亦助施无算。初, 光宗未册立,给事中姜应麟等请立东宫,被谪,太后 闻之,弗善也。一日,帝入侍,太后问其故,帝曰:‘彼都人 子也’。”内廷呼宫人曰:“都人。”太后亦由宫人进,遂大怒 曰:“尔亦都人子!”帝伏地不敢起。群臣请福王之国,行 有日矣。郑贵妃欲迟之明年,以祝太后诞为解。太后 曰:“吾潞王亦可来上寿乎?”贵妃乃不敢留福王。御史 曹学程以建言论死,太后怜其母老,言于帝,释学程。 后生神宗及靖王、潞王。

    光宗泰昌元年熹宗即位进尊生母贵妃王氏为皇太后

    按《明外史孝和王太后传》:“后,光宗妃,熹宗生母也,顺 天人。父钺,以女贵,追封新城伯,见《外戚传》。初入东宫, 为选侍,万历三十二年十一月生熹宗,进才人。四十 七年三月薨,谥昭肃恭和章懿才人。光宗即位,进封 皇贵妃,改谥曰温肃端静纯懿皇贵妃。熹宗即位十 一月,上尊谥曰孝和恭献温穆徽慈谐天鞠圣皇太” 后迁葬庆陵,祀奉先殿。

    熹宗天启八年庄烈帝即位追尊生母刘氏为皇太后

    按《明外史孝纯刘太后传》:“后,光宗妃,庄烈帝生母也, 海州人。后入河间,父应槐,母徐氏,初入宫,为淑女,万 历三十八年十二月生庄烈愍皇帝,已失光宗意,被 谴薨。光宗中悔,恐神宗知之,戒掖庭勿言,葬于西山。 及庄烈帝封信王,进贤妃。天启中,庄烈帝居勖勤宫, 问近侍曰:‘西山有申懿王坟乎’?曰:‘有’。”“傍有刘娘娘坟 乎?”曰:“有。”每密付金钱往祭。及即位,上尊谥曰孝纯恭 懿淑穆庄静毗天毓圣皇太后,迁葬庆陵。封其弟效 祖为新乐伯,继祖及侄文炳、文耀为锦衣卫指挥同 知。具《外戚传》。帝五岁失太后,问左右遗像,莫能得传。 懿妃自称习太后言,宫人中状貌有相类者,命太后 母瀛国太夫人徐氏指示画工,可意得也。图成,由正 阳门具法驾迎入。帝跪迓于午门,悬之宫中,呼老宫 婢视之,或言似,或曰否。帝为雨泣,六宫皆泣,以助上 哀。妃以此得加封号。故事,生母忌日,不得设祭服青。 十五年六月,帝以太后故,欲追前代生继七后,同建 一庙,以展孝思。乃御德政殿,召大学士及礼部尚书 林欲楫、侍郎蒋德璟等议。帝曰:“太庙之制,一帝一后, 计九庙。此外祧庙亦有九,亦一帝一后。其继后及生 母七位,既不得入太庙,又无祧庙之主,即宫中奉先 殿尚无祭也,奈何?”德璟曰:“奉先殿外尚有奉慈殿,所 以奉继后及生母者,虽废,可举也。”帝曰:“奉慈殿外尚 有弘孝、神霄、本恩诸殿。”德璟曰:“内廷规制臣未悉。孝 宗建奉慈殿,嘉靖废之而建神霄,今未知尚有基址 否。”帝曰:“奉慈已撤,惟奉先尚可拓也。”于是别置一殿, 祀孝纯及七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