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伦汇编 官常典 第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 第六卷
明伦汇编 官常典 第七卷


    考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

     第六卷目录

     官常总部总论二

      管子立政篇 枢言篇 四称篇

      文子符言

      亢仓子臣道篇

      墨子鲁问篇

      荀子臣道篇

      贾谊新书辅佐 官人

      孔丛子记义篇 抗志篇 对魏王篇

      大戴礼子张问入官

      刘向说苑臣术

      王符潜夫论忠贵

      马融忠经天地神明章第一 圣君章第二 冢臣章第三 百工章第四 守宰

      章第五 兆人章第六 政理章第七 武备章第八 观风章第九 保孝行章第十 广

      为国章第十一 广至理章第十二 扬圣章第十三 辩忠章第十四 忠谏章第十五

      证应章第十六 报国章第十七 尽忠章第十八

      应劭风俗通过誉

      荀悦申鉴政体 时事 杂言

      抱朴子臣节

      颜氏家训涉务篇

      文中子事君篇

    官常典第六卷

    官常总部总论二

    管子

    《立政篇》

    “修火宪,敬山泽,林薮积草。夫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 使民于宫室之用,薪蒸之所积,《虞师》之事也;决水潦, 通沟渎,修障防,安水藏,使时水虽过度,无害于五谷; 岁虽凶旱,有所秎获,司空之事也:相高下,视肥墝,观 地宜,明诏期前后,农夫以时钧修焉,使五谷桑麻皆 安其处,由田之事也;行乡里,视宫室,观树艺,简六畜”, 以时钧修焉。劝勉百姓,使力作毋偷,怀乐家室,重去 乡里,乡师之事也。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上完利,监 壹五乡,以时钧修焉。使刻镂文采,无敢造于乡,工师 之事也。

    《枢言篇》

    日益之而患少者惟忠,日损之而患多者惟欲多。忠 少欲,智也,为人臣者之广道也。为人臣者非有功劳 于国也,家富而国贫,为人臣者之大罪也。为人臣者, 非有功劳于国也,爵尊而主卑,为人臣者之大罪也。 无功劳于国而贵富者,其唯尚贤乎?众人之用其心 也,爱者憎之始也,德者怨之本也。其事亲也,妻子具 则孝衰矣;其事君也,有好业,家室富足,则行衰矣;爵 禄满,则忠衰矣。唯贤者不然,故先王不满也。

    《四称篇》

    桓公问于《管子》曰:“仲父不当尽语我昔者有道之臣 乎?吾以鉴焉。”管子对曰:“夷吾闻之徐伯曰:昔者有道 之臣,委质为臣,不宾事左右,君知则仕,不知则已,若 有事必图国家,遍其发挥,循其祖德,辨其顺逆,推育 贤人,谗慝不作,事君有义,使下有礼,贵贱相亲,若兄 若弟,忠于国家,上下得体,居处则思义,语言则谋谟, 动作则事;居国则富,处军则克;临难据事,虽死不悔。 近君为拂,远君为辅;义以与交,廉以与处;临官则治, 酒食则慈;不谤其君,不毁其辞;君若有过,进谏不疑; 君若有忧,则臣服之。此亦可谓昔者有道之臣矣。”桓 公曰:“善哉!”桓公曰:“仲父既以语我昔者有道之臣矣, 不当尽语我昔者无道之臣乎?吾亦鉴焉。”《管子》对曰: “夷吾闻之于徐伯曰:‘昔者无道之臣,委质为臣,实事 左右,执说以进,不蕲亡已,遂进不退,假宠鬻贵,尊其 货贿,卑其爵位,进曰辅之,退曰不可以败其君,皆曰: ‘非我不仁’。群处以攻贤者,见贤若货,见贱若过,贪于 货贿,竞于酒食,不与善人,唯其所事;倨傲不恭,不友 善士,谗贼与斗,不弥人争,唯趣人诏,湛湎于酒,行义 不从,不修先故,变易国常,擅创为令,迷惑其君,生夺 之政,保贵宠矜,迁损善士,捕援货人,入则乘等,出则 党骈,货贿相入,酒食相亲,俱乱其君。君若有过,各奉 其身。此亦谓昔者无道之臣’。”桓公曰:“善哉!”

    文子

    《符言》

    《老子》曰:“人有三怨,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 厚者人怨之。夫爵益高者意益下,官益大者心益小, 禄益厚者施益博,修此三者怨不作。故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

    《老子》曰:“德少而宠多者讥,才下而位高者危,无大功 而有厚禄者微。故物或益之而损,或损之而益。众人皆知利利而不知病病,圣人知病之为利,利之为病, 故再实之木,其根必伤,多藏之家,其后必殃。夫大利 者反为害,天之道也。”

    亢仓子

    《臣道篇》尽忠竭力谋效所同

    夫国之将兴也,朝廷百吏或短、或长,或丑、或美,或怡 或厉,或是或非。虽听其言,观其貌,有似不同。然察其 志,征其心,尽于为国,所以刚讦不怨,黜退不愕,议得 其中,无违乎理。故天不忒其时,地不乏其利,人不乱 其事,鬼神开赞,蛮夷柔同,保合太和,万物化育。国之 将亡也,朝廷百吏姿貌多美,颜色谐和,词气华柔,动 止详润。虽观其貌,听其言,有若欢洽,然察其志,征其 心,尽在竞位。所以闻奇则怪,见异必愕,狙嫉相蒙,遂 丧其道。故天告灾时,地生反物,人作凶德,鬼神间祸, 戎狄交侵,丧乱弘多,万物不化。夫不妎人力,不损官 吏,而功成政立,下阜百姓,上滋主德,如此者,忠贤之 臣也。若费财烦人,危官苟效,一时功利,规赏于主,不 顾过后,贻灾于国,如此者,奸臣也。至理之代官得人, 不理之代人得官。《邾龙》问事君,《亢仓子》曰:“既荣死 而臣人者也。心莫若公,貌莫若和,言莫若正。公不欲 露,和不欲杂,正不欲犯。古之清勤,为国修政;今之清 勤,为身修名。夫为国修政者,区处条别,动得其宜,合 于大体;为身修名者,区处条别,致远不通,拘于小节。 是知心以道为主,抵物得其所;心以事为主,抵物失 其所。臣居上位不谏,下位不公,不合赡其禄。君不严 敬,大臣不彰信,小臣不合官其朝。有才者不必忠,忠 者不必有才。臣不患不忠,适恐尽忠而主莫之信;不 患不信,适恐信之而莫能事。”“事上等之人得其性,则 天下理;中等之人得其性,则天下乱。”明主用上等之 人,当委以权宜,便事肆其所为;用中等之人,则当程 课其功,示以赏罚。妎音害音悭。

    墨子

    《鲁问篇》

    鲁阳文君谓《子墨子》曰:“有语我以忠臣者,令之俯则 俯,令之仰则仰,处则静,呼则应,可谓忠臣乎?”子《墨子》 曰:“令之俯则俯,令之仰则仰,是似景也;处则静,呼则 应,是似响也。君将何得于景与响哉?若以翟之所谓 忠臣者,上有过则微之以谏,己有善则访之上而无 敢以告,外匡其邪而入其善,尚而无下,比以美善在” 上而怨仇在下,安乐在上而忧戚在臣,此翟之谓忠 臣者也。

    荀子

    《臣道篇》

    人臣之论:“有态臣者,有篡臣者,有功臣者,有圣臣者, 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 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上不忠乎 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生 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内足使一民,外足使距难,民 亲之,士信之,上忠乎君,下爱百姓而不倦,是功臣者 也。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政令教化,形下如影,应 卒遇变,齐给如响,推类接誉,以待无方,曲成制象,是 圣臣者也。故用圣臣者王,用功臣者强,用篡臣者危, 用态臣者亡。态臣用则必死,篡臣用则必危,功臣用 则必荣,圣臣用则必尊。”故齐之苏秦,楚之州侯,秦之 张仪,可谓态臣者也。韩之张去疾,赵“之奉阳,齐之孟 尝,可谓篡臣也;晋之咎犯,齐之管仲,楚之孙叔敖,可 谓功臣矣。殷之伊尹,周之太公,可谓圣臣矣。”是人臣 之论也,凶吉贤不肖之极也,必谨志之而慎自为,择 取焉,足以稽矣。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 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 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 交而已耳,谓之《国贼》。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殒社 稷之具也。大臣父子兄弟,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 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 之“争。”有能比知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与强君挢君, 君虽不安,不能不听,遂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 成于尊君安国谓之“辅。”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 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 利,谓之“拂。”故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 也,明君之所尊厚也,而暗主惑君,以为己贼也。故明 君之所赏,暗君之所罚也;暗君之所赏,明君之所杀 也。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平原君 之于赵也,可谓辅矣;信陵君之于魏也,可谓拂矣。《传》 曰:“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故正义之臣设,则朝廷不 颇;谏争辅拂之人信,则君过不远;爪牙之士施,则仇 仇不作;边境之臣处,则疆陲不丧。故明主好同而暗 主好独。明主尚贤使能而飨其盛,暗主妒贤畏能而 灭其功,罚其忠,赏其贼,夫是之谓至暗,桀、纣所以灭 也。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事中君者,有谏争,无谄 谀;事暴君者,有补削,无挢拂。迫胁于乱时,穷居于暴

    国,而无所避之,则崇其美,扬其善,违其恶,隐其败,言
    考证
    其所长,不称其所短,以为成俗。《诗》曰:“国有大命,不可

    以告人,妨其躬身。”此之谓也。恭敬而逊,听从而敏,不 敢有以私“决择也,不敢有以私取与也,以顺上为志”, 是事圣君之义也。忠信而不谀,谏争而不谄,挢然刚 折端志而无倾侧之心,是案曰是,非案曰非,是事中 君之义也。调而不流,柔而不屈,宽容而不乱,晓然以 至道而无不调和也,而能化《易》,时开内之,是事暴君 之义也。若驭扑马,若养赤子,若食喂人,故因其惧也 而改其过,因其忧也而辨其故,因其喜也而入其道, 因其怒也而除其怨,曲得所谓焉。《书》曰:“从命而不拂, 微谏而不倦,为上则明,为下则逊。”此之谓也。事人而 不顺者,不疾者也;疾而不顺者,不敬者也;敬而不顺 者,不忠者也;忠而不顺者,无功者也;有功而不顺者, 无德者也。故无德之为道也,伤“疾堕功灭苦,故君子 不为也。有大忠者,有次忠者,有下忠者,有国贼者。”以 德复君而化之,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补之,次忠也;以 是谏非而怒之,下忠也;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 否,偷合苟容,以之持禄养交而已耳,国贼也。若周公 之于成王,可谓大忠矣;若管仲之于桓公,可谓次忠 矣;若子胥之于夫差,可谓下忠矣;若曹触龙之于纣 者,可谓国贼矣。仁者必敬人,凡人非贤,则案不肖也。 人贤而不能,则是禽兽也;人不肖而不敬,则是狎虎 也。禽兽则乱,狎虎则危,灾及其身。《诗》曰:“不敢暴虎,不 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 履薄冰。”此之谓也。故仁者必敬人,敬人有道,贤者则 贵而敬之,不肖者则畏而敬之,贤者则亲而敬之,不 肖者则疏而敬之。其敬一也,其情二也。若夫忠信端 悫而不害伤,则无接而不然,是仁人之质也。忠信以 为质,端悫以为统,礼义以为文,伦类以为理,喘而言, 臑而动而一,可以为法则。《诗》曰:“不僭不贼,鲜不为则。” 此之谓也。恭敬,礼也;调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故君子安礼乐,利谨慎而无斗怒,是以百举不过也。 小人反是,通忠之顺,权险之平,祸乱之从声,三者非 明主莫之能知也。争然后善,戾然后功,出死无私,致 忠而公,夫是之谓通忠之顺。”信陵君似之矣。“夺然后 义,杀然后仁,上下易位然后贞,功参天地,泽被生民, 夫是之谓权险之平”,汤武是也。过而同情,和而无经, 不恤是非,不论曲直,偷合苟容,迷乱狂生,夫是之谓 祸乱之从声,飞廉恶来是也。《传》曰:“斩而齐,枉而顺,不 同而壹。”《诗》曰:“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此之谓也。

    贾谊新书

    《辅佐》

    “大相,上承大义而启治道,总百官之要,以调天之宜, 正身行,广教化,修礼乐以美风俗,兼领而和一之,以 合治安。故天下失宜,国家不治,则大相之任也。上执 政,职大拂,秉义立诚,以翼上志,直议正辞,以持上行, 批天下之患,匡诸侯之过,令或郁而不通,臣或盭而 不义,大拂之任也。中执政,职大辅,闻善则以献,知善” 则以献。明号令,正法则,领度量,论贤良,次官职,以时 巡循,使百吏敬率其业。故经义不衷,贤不肖失序,大 辅之任也。下执事职,道行典,知变化,以为规是非,明 利害。掌仆及舆马之度,羽旄旌旗之制,步骤徐疾之 节,春夏秋冬,马之伦色,居车之容,登降之礼,见规宜 谕,见过则调。故职不率义,则道行之任也。调讯,典博 闻,以掌驷乘,领侍从,比贤能。天子出则为车右坐立 则为位。承圣帝之德,畜民之道,礼义之正,应事之理, 则职以箴刑狱之衷,赏罚之诚,已诺之信,百官之经, 丧祭之共,戎事之诫,身行之强,则职以谂遇大臣之 敬,遇小臣之惠,坐立之端,言默之序,音声之适,揖让 之容,俯仰之节,立事之色,则职以证。出入不从礼,衣 服不从制,御器不以度,迎送非其章,忿说忘其义,取 予失其节,安易而乐湛,则职以谏。故善不彻,过不闻, 侍从不谏,则调讯之任也。《典方》,典容仪,以掌诸侯远 方之君,撰之班爵、列位、执任之约,朝觐、宗、遇、会同、享 聘、贡职之数,辨其民人之众寡,政之治乱,率意道顺, 僻淫犯禁之差。第天子巡狩,则先循于其方,故或有 功德而弗举,或有淫僻犯禁,而不知,典方之任也。奉 常典天,以掌宗庙社稷之祭祀,天神地祇人鬼。凡山 川四望,国之诸祭,吉凶妖祥,占相之事。序礼乐丧纪, 国之礼仪,毕居其宜,以识宗室,观民风俗,审《诗》《商命》, 禁邪言,息淫声于四时之交。有事于南郊,“以报祁天 明。”故历天时不得事,鬼神不序,经礼仪,人伦不正,奉 常之任也。桃师典春,以掌国之众庶四民之序,以礼 义伦理教训人民。方春三月,缓施生遂,动作百物,是 时有事于皇考祖考。有脱文盭同戾

    《官人》

    “王者官人有六等,一曰师,二曰友,三曰大臣,四曰左 右,五曰侍御,六曰厮役。知足以为源泉,行足以为表 仪,问焉则应,求焉则得,入人之家,足以重人之家,入 人之国,足以重人之国者,谓之师;知足以为砻砺,行 足以为辅助,仁足以访议,明于进贤,敢于退不肖,内相匡正,外相扬美,谓之友;知足以谋国事,行足以为” 民率,仁足以合上下之驩。国有法,则退而守之;君有 难,则进而死之。职之所守,君不得以阿私托者,大臣 也。修身正行,不𠍴于乡曲;道语谈说,不“于朝廷,知 能不困于事业,服一介之使,能合两君之驩,执戟居 前,能举君之失过,不难以死持之”者,左右也。不贪于 财,不淫于色,事君不敢有二心,居君旁,不敢泄君之 谋,君有失过,虽不能正谏,以死持之,“憔悴有忧色,不 劝听从”者,侍御也。柔色伛偻,唯谀之行,唯言之听,以 睚眦之间事君者,厮役也。故与师为国者“帝,与友为 国者王,与大臣为国者伯,与左右为国者强,与侍御 为国者,若存若亡,与厮役为国者亡,可立待也。”“取师 之礼,黜位而朝之。取友之礼,以身先焉。取大臣之礼, 皮币先焉。取左右之礼,使使者先焉。”取侍御之礼,以 令至焉;取厮役之礼,以令召焉。师至,则清朝而侍,小 事不进。友至则清殿而侍,声乐技艺之人不并见。大 臣奏事,则俳优、侏儒逃隐,声乐技艺之人不并奏。左 右在侧,声乐不见,侍御者在侧,子女不杂处。故君乐 雅乐则友,大臣可以侍君。乐燕乐则左右侍御者可 以侍君。开北房,从薰服之乐,则厮役从。清门。治德,罢 朝,而论议从容泽燕。夕时,开北房,从薰服之乐,是以 听治论议,“从容《泽》《燕》,矜庄皆殊序”,然后帝王之业可 得而行也。

    孔丛子

    《记义篇》

    子贡问曰:“昔孙文子以卫侯哭之不哀,知其将为乱, 不敢舍其重器而行,尽寘诸戚而善晋大夫二十人, 或称其知,何如?”孔子曰:“人知其为知也,吾未知其为 知也。”子贡曰:“敢问何谓也?”子曰:“食其禄者,必死其事。” 孙子知卫君之将不君,不念,伏死以争,而累规去就, 尸利携贰,非人臣也。臣而有不臣之心,明君所不赦, 幸哉,孙子之以此免戮也。

    《抗志篇》

    子思见老莱子。老莱子闻穆公将相子思,老莱子曰: “若子事君,将何以为乎?”子思曰:“顺吾性情,以道辅之, 无死亡焉。”老莱子曰:“不可顺子之性也。子性刚而傲, 不肖又且无所死亡,非人臣也。”子思曰:“不肖故人之 所傲也。夫事君道行言听,则何所死亡?道不行言不 听,则亦不能事君,所谓无死亡也。”老莱子曰:“子不见 夫齿乎,齿坚刚,卒尽相磨;舌柔顺,终以不弊。”子思曰: “吾不能为舌,故不能事君。”

    《对魏王篇》

    魏王问:“何如可谓大臣?”子高答曰:“大臣则必取众人 之选,能犯颜谏争,公正无私者,计陈,事成主裁其赏, 事败臣执其咎。主任之而无疑,臣当之而弗避。君总 其美,臣行其义。然则君不猜于臣,臣不隐于君,故动 无过计,举无败事,是以臣主并各有得也。”

    大戴礼

    《子张问入官》

    子张问入官于孔子,孔子曰:“安身取誉为难也。”子张 曰:“安身取誉如何?”孔子曰:“有善勿专;教不能勿搢己 过,勿发失言,勿踦不善;辞勿遂,行事勿留。君子入官, 自行此六路者,则身安誉至而政从矣。且夫忿数者, 狱之所由生也;距谏者,虑之所以塞也;慢易者,礼之 所以失也;堕怠者,时之所以后也;奢侈者,财之所以” 不足也;专者,事之所以不成也;历者,狱之所由生也。 君子入官除七路者,则身安誉至而政从矣。故君子 南面临官,大城而公治之,精知而略行之,合是忠信, 考是大伦,存是美恶,而进是利,而除是害,而无求其 报焉,而民情可得也。故临之无抗民之志,胜之无犯 民之言,量之无狡民之辞,养之无扰“于时,爱之勿宽 于刑”,言此则身安誉至,而民自得也。故君子南面临 官,所见迩,故明不可蔽也;所求迩,故不劳而得也;所 以治者约,故不用众而誉至也;法象在内,故不远;源 泉不竭,故天下积也,而木不寡短长;人得其量,故治 而不乱。故六者贯乎心,藏乎志,形乎色,发乎声,若此 则身安而誉至,而民“自得也。”故君子南面临官,不治 则乱至,乱至则争,争之至又反于乱。是故宽裕以容 其民,慈爱以优柔之,而民自得也已。故躬行者,政之 始也,调悦者,情之道也。善政行易则民不怨言,调悦 则民不辨法。仁在身则民显,以佚之也。财利之生征 矣,贪以不得,善政必简矣。苟以乱之,善言必听矣,详 以失之,规谏日至;烦以不听矣。言之善者,在所日闻; 行之善者,在所能为。故上者,民之仪也;有司执政,民 之表也;迩臣便辟者,群臣仆之伦也。故仪不正则民 失誓,表弊则百姓乱,迩臣便辟不正廉,而群臣服污 矣。故不可不慎乎三伦矣。故君子修身反道察说,而 迩道之服存焉。是故夫工女必自择丝麻,良工必自 择赍材;贤君良上,必自择左右。始。故佚诸取人,劳于 治事;劳于取人,佚于治事。故君子欲誉,则谨其所便; 欲名则谨于左右。故上者辟如缘木者务高,而畏下者滋甚。六马之离,必于四面之衢;民之离道,必于上 之佚政也。故上者尊严而绝,百姓者卑贱而神。民而 爱之则存,恶之则亡也。故君子南面临官,贵而不骄, 富恭有本,能图修业,居久而谭情,迩畅而及乎远,察 一而关于多,一物治而万物不乱者,以身为本者也。 故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达诸民之情。既知 其以生有习,然后民特从命也。故世举则民亲之,政 均则民无怨。故君子莅民,不临以高,不道以远,不责 民之所不能。今临之明王之成功,则民严而不迎也。 道以数年之业则民疾,疾则辟矣。故古者冕而前旒, 所以蔽明也;统絖塞耳,所以弇聪也。故水至清则无 鱼,人至察则无徒。故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 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民有小罪,必以其善, 以赦其过,如死使之生其善也。是以上下亲而不离。 故惠者政之始也。政不正则不可教也,不习则民不 可使也。故君子欲言之见信也者,莫若先虚其内也; 欲政之速行也者,莫若以身先之也;欲民之速服也 者,莫若以道御之也。故不先以身,虽行必邻也;不以 道御之,虽服必强矣。故非忠信则无可以取亲于百 姓矣;外内不相应,则无可以取信者矣。四者治民之 统也。

    刘向说苑

    《臣术》

    “人臣之术,顺从而复命,无所敢专,义不苟合,位不苟 尊,必有益于国,必有补于君,故其身尊而子孙保之。” 故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则荣,犯六邪则辱。 夫荣辱者,祸福之门也。何谓六正?六邪、六正者,一曰 萌牙末动,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几,得失之要, 预禁乎不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天下称 孝焉,如此者,圣臣也。二曰虚心白意,进善通道,勉主 以礼谊,谕主以长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功成事立, 归善于君,不敢独伐其劳,如此者,良臣也。三曰卑身 贱体,夙兴夜寐,进贤不解,数称于往古之德,行事以 厉主意,庶几有益,以安国家社稷宗庙,如此者,忠臣 也。四曰明察幽见成败,早防而救之,“引而复之,塞其 间,绝其源,转祸以为福,使君终以无忧,如此者,智臣 也。五曰守文奉法,任官职事,辞禄让赐,不受赠遗,衣 服端齐,饮食节俭,如此者,贞臣也。六曰国家昏乱,所 为不道,然而敢犯主之颜面,言主之过失,不辞其诛, 身死国安,不悔所行,如此者,直臣也。是为六正”也。“六 邪”者:一曰安官贪禄,营于私家,不务公事,怀其智,藏 其能,主饥于论,渴于策,犹不肯尽节,容容乎与世沉 浮上下,左右观望,如此者,具臣也。二曰主所言皆曰 善,主所为皆曰可隐,而求主之所好,即进之以快主 耳目,偷合苟容,与主为乐,不顾其后害,如此者,谀臣 也。三曰中实颇险,外容貌小谨,巧言令色,又心嫉贤, 所欲“进则明其美而隐其恶,所欲退则明其过而匿 其美,使主妄行过任,赏罚不当,号令不行。如此者奸 臣也。四曰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反言易辞而成 文章,内离骨肉之亲,外妒乱朝廷,如此者谗臣也。五 曰专权擅势,持招国事以为轻重,于私门成党以富 其家,又复增加威势,擅矫主命以自贵显。”如此者,贼 臣也。六曰谄言以邪,坠主不义,朋党比周,以蔽主明。 入则辩言好辞,出则更复异其言语,使白黑无别,是 非无间,伺候可推,而因附然,使主恶布于境内,闻于 四邻,如此者,亡国之臣也。是谓“六邪。”贤臣处六正之 道,不行六邪之术,故上安而下治,生则见乐,死则见 思,此人臣之术也。

    公叔文子问于史叟曰:“武子胜事赵简子久矣,其宠 不解,奚也?”史叟曰:“武子胜博闻多能,而位贱,君亲而 近之,致敏以愻,藐而疏之,则恭而无怨色。入与谋国 家,出不见其宠。君赐之禄,知足而辞,故能久也。”愻同逊

    王符潜夫论

    《忠贵》

    “世有莫盛之福,又有莫痛之祸,处莫高之位者,不可 以无莫大之功。”窃亢龙之极贵,未尝不破亡也;成天 地之大功者,未尝不蕃昌也。帝王之所尊敬,天之所 甚爱者,民也。今人臣受君之重位,牧天之所甚爱,焉 可以不安而利之,养而济之哉?是以君子任职则思 利民,达上则思进贤,功孰大焉?故居之而下不重也, 在前而后不殆也。《书》称“天工人其代之。”王者法天而 建官,自公卿以下至于小司,辄非天官也。是故明王 不敢以私爱,忠臣不敢以诬能。夫窃人之财犹谓之 盗,况偷天官以私己乎?以罪犯人,必加诛罚,况乃犯 天,得无咎乎?五代建侯,开国承家,传嗣百世,历载千 数,皆以能当天官,功加百姓。周公东征,后世追思,召 公《甘棠》,人不忍伐,见爱如是,岂欲私害之者哉?此其 后之封君多矣,或不终身,或不期月,莫不陨坠其世, 或者载莫盈百,是人何也哉?五代之臣,以道事君,以 仁抚世,泽及草木,兼利外内,普天率土,莫不被德,其 所安全,真代天工也。是以福祚流衍,本支百世。季世之臣,不思顺天,而时主是谀,谓破敌者为忠,多杀者 为贤。白起、蒙恬,秦以为功,天以为贼。息夫董贤,主以 为忠,天以为盗。此等之俦,虽见贵于时君,然上不顺 天心,下不得民意,故卒泣血号啕,以辱终也。《易》曰:“德 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是故 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且夫 窃位之人,天夺其鉴,神惑其心。是故贫贱之时,虽有 鉴明之资,仁义之志,一旦富贵,则背亲损旧,丧其本 心。皆疏骨肉而亲便辟,薄知友而厚狗马。财货满于 仆妾,禄赐尽于猾奴。宁见朽贯千万,而不忍赐人一 钱;宁积粟腐仓,而不忍贷人一斗。人多骄肆,负债不 偿。骨肉怨望于家,细民谤讟于道。前人以败,后争袭 之,诚可伤也。历观前世贵人之用心也,与婴儿等。婴 儿有常病,贵人有常祸,父母有常失,人君有常过。婴 儿常病,伤饱也;贵人常祸,伤宠也。父母常失,在不能 已于媚子;人君常过,在不能已于骄臣。哺乳太多,则 必掣纵而生痫;贵富太盛,则必骄佚而生过。是故媚 子以贼其福者,非一门也;“骄臣用灭其家者,非一世 也。或以背叛横逆不道,或以德薄不称其贵。文昌奠 功,司命举过,观恶深浅,称罪降罚,或捕格斩首,或拉 髆掣胸,掊死深阱,衔刀都市,僵尸破家,覆宗灭族者, 皆无功于民氓者也。而后人贪权冒宠,蓄积无极,思 登颠陨之台,乐循覆车之迹,愿裨福祚,以备员满贯 者,何世无”之。当吕氏之贵也,太后称制而专政,禄产 秉事而握权,擅立四王多封子弟,兼据将相,外内盘 结,自以虽汤武兴,五霸作,弗能危也。于是废仁义而 尚威虐,灭礼信而务谲诈,海内怨痛,人欲其亡,故一 朝磨灭而莫之哀也。霍氏之贵,专相幼主,诛灭同僚, 废帝立帝,莫之敢违。禹继父位,山云屏事诸婿,专典 禁兵,婚姻本族,王氏之贵,九侯五将,朱轮二十三太 后专政,秉权三世。莽为宰衡,封安汉公,居摄假号,身 当南面,卒以篡位,十有馀年。自以居之已久,威立恩 行,永无祸败。遂肆心恣意,私近忘远,崇聚群小,重赋 殚民,以奉无功,动为奸诈,托之经义,迷罔百姓,欺诬 天地,自以我密,人莫之知。皇天从上鉴其奸,神明自 幽照其态,岂有误哉?夫鸟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鱼 以渊为浅而穿穴其中,卒所以得之者饵也。贵戚惧 家之不吉而聚诸令名,惧门之不坚而为作铁枢,卒 以败者,非苦禁忌少而门枢朽也,常苦崇财货而行 骄僭,虐百姓而失民心尔。孔子曰:“不患无位,患己不 立。”是故人臣不奉遵礼法,竭精思职,推诚辅君,效功 百姓,下自附于民氓,上承顺于天心。而乃欲任其私 智,窃君威德,以陵下民,反戾天地,欺诬神明,偷进苟 得以自奉厚。“居累卵之危,而图泰山之安;为朝露之 行而思传世之功。譬犹始皇之舍德任刑,而欲计一 以至于万也,岂不惑哉!”

    马融忠经

    《天地神明章第一》

    “昔在至理,上下一德,以征天休”,忠之道也。天之所覆, 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乎忠。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天无私四时行,地无私万物生,人无私,大亨贞。忠也 者,一其心之谓矣。为国之本,何莫由忠,忠能固君臣, 安社稷,感天地,动神明,而况于人乎?夫忠兴于身,著 于家,成于国,其行一焉。是故一于其身,忠之始也;一 于其家,忠之中也。一于其国,忠之终也。身一则百禄 至,家一则六亲和,国一则万人理。《书》云:“惟精惟一,允 执厥中。”

    《圣君章第二》

    惟君以圣德,监于万邦,自下至上,各有尊也。故王者 上事于天,下事于地,中事于宗庙,以临于人,则人化 之,天下尽忠以奉上也。是以兢兢戒慎,日增其明,禄 贤官能,式敷大化,惠泽长久,黎民咸怀。故得皇猷丕 丕,行于四方,扬于后代,以保社稷,以光祖考,盖圣君 之忠也。《诗》云:“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冢臣章第三》

    为臣事君,忠之本也,本立而后化成。冢臣于君,可谓 一体,下行而上信,故能成其忠。夫忠者,岂惟奉君忘 身,徇国忘家,正色直辞,临难死节已矣。在乎沉谋潜 运,正国安人,任贤以为理,端委而自化。尊其君有天 地之大,日月之明,阴阳之和,四时之信,圣德洋溢,颂 声作焉。《书》云:“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百工章第四》

    有国之建,百工惟才,守位谨常,非忠之道。故君子之 事上也,入则献其谋,出则行其政,居则思其道,动则 有仪,秉职不回,言事无惮。苟利社稷,则不顾其身,上 下用成。故昭君德,盖百工之忠也。《诗》云:“靖共尔位,好 是正直。”

    《守宰章第五》

    “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清则无欲,平则不曲, 明能正俗,三者备矣,然后可以理人。君子尽其忠能, 以行其政令,而不理者,未之闻也。夫人莫不欲安,君子顺而安之;莫不欲富,君子教而富之。笃之以仁义, 以固其心,导之以礼乐,以和其气,宣君德以弘大其 化,明国法以至于无刑。”视君之人如观乎子,则人爱 之如爱其亲,盖守宰之忠也。《诗》云:“岂弟君子,民之父 母。”

    《兆人章第六》

    天地泰宁,君之德也。君德昭明,则阴阳风雨以和,人 赖之而生也。是故祗承君之法度,行孝悌于其家,服 勤稼穑,以供王赋,此兆人之忠也。《书》云:“一人元良,万 邦以贞。”

    《政理章第七》

    夫化之以德,理之上也,则人日迁善而不知。施之以 政,理之中也,则人不得不为善。惩之以刑,理之下也, 则人畏而不敢为非也。刑则在省而中,政则在简而 能,德则在博而久。德者为理之本也,任政非德则薄, 任刑非德则残。故君子务于德,修于政,谨于刑,固其 忠以明其信,行之匪懈,何不理之人乎!《诗》云:“敷政优 优,日禄是遒。”

    《武备章第八》

    王者立武以威四方,安万人也。淳德布洽,戎夷禀命, 统军之帅,仁以怀之,义以厉之,礼以训之,信以行之, 赏以劝之,刑以严之,行此六者,谓之有利。故得师尽 其心,竭其力,致其命,是以攻之则克,守之则固,武备 之道也。《诗》云:“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观风章第九》

    惟臣以天子之命,出于四方以观风,听不可以不聪, 视不可以不明。聪则审于事,明则辩于理。理辩则忠, 事审则分。君子去其私,正其色,不害理以伤物,不惮 势以举任。惟善是与,惟恶是除,以之而陟则有成,以 之而出则无怨。夫如是,则天下敬职,万邦以宁。《诗》云: “载驰载驱,周爰咨诹。”

    《保孝行章第十》

    夫惟孝者必贵于忠。忠苟不行,所率犹非其道,是以 忠不及之而失其守,匪惟危身辱及亲也。故君子行 其孝,必先以忠,竭其忠则福禄至矣。故得尽爱敬之 心以养其亲,施及于人,此之谓保孝行也。《诗》云:“孝子 不匮,永锡尔类。”

    《广为国章第十一》

    明主之为国也,任于正,去于邪。邪则不忠,忠则必正, 有正然后用其能。是故师保道德,股肱贤良,内睦以 文,外威以武,被服礼乐,堤防政刑,故得大化兴行,蛮 夷率服,人臣和悦,邦国平康。此君能任臣,下忠上信 之所致也。《诗》云:“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广至理章第十二》

    古者圣人以天下之耳目为视听,天下之心为心端, 旒而自化,居成而不有,斯可谓至理也已矣。王者思 于至理,其远乎哉?无为而天下自清,不疑而天下自 信,不私而天下自公,贱珍则人去贪,彻侈则人从俭, 用实则人不伪,崇让则人不争,故得人心和平,天下 淳质,乐其生,保其寿,优游圣德,以为自然之至也。《诗》 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扬圣章第十三》

    “君德圣明,忠臣以荣。君德不足,忠臣以辱。”不足则补 之,圣明则扬之,古之道也。是以虞有德,咎繇歌之;文 王之道,周公颂之;宣王中兴,吉甫咏之。故君子臣于 盛明之时必扬之,盛德流满天下,传于后代,其忠矣 夫!

    《辩忠章第十四》

    大哉!忠之为用也!施之于迩,则可以保家邦;施之于 远,则可以极天地。故明王为国,必先辩忠。君子之言 忠而不佞,小人之言佞而似忠而非,闻之者鲜不惑 矣。夫忠而能仁,则国德彰;忠而能知,则国政举;忠而 能勇,则国难清。故虽有其能,必由忠而成也。仁而不 忠,则私其恩;知而不忠,则文其诈;勇而不忠,则易其 乱,是虽有其能,以不忠而败也。此三者不可不辨也。 《书》云:“旌别淑忒。”其是谓乎。

    《忠谏章第十五》

    忠臣之事君也,莫先于谏。下能言之,上能听之,则王 道光矣。谏于未形者,上也;谏于已彰者,次也;谏于既 行者,下也。违而不谏,则非忠臣。夫谏,始于顺辞,中于 抗议,终于死节,以成君休,以宁社稷。《书》云:“木从绳则 正,后从谏则圣。”

    《证应章第十六》

    惟天监人,善恶必应。善莫大于作忠,恶莫大于不忠。 忠则福禄至焉,不忠则刑罚加焉。君子守道,所以长 守其休;小人不常,所以自陷其咎。休咎之征也,不亦 明哉!《书》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报国章第十七》

    为人臣者官于君,先后光庆,皆君之德,不思报国,岂 忠也哉!君子有无禄而益君,无有禄而已者也。报国 之道有四:一曰贡贤,二曰献猷,三曰立功,四曰兴利贤者国之干,猷者国之规,功者国之将,利者国之用, 是皆报国之道,惟其能而行之。《诗》云:“无言不酬,无德 不报。”况忠臣之于国乎。

    《尽忠章第十八》

    天下尽忠,淳化行也。君子尽忠,则尽其心;小人尽忠, 则尽其力。尽力者则止其身,尽心者则洪于远。故明 王之理也,务在任贤。贤臣尽忠,则君德广矣。政教以 之而美,礼乐以之而兴,刑罚以之而清,仁惠以之而 布,四海之内,有太平音。嘉祥既成,告于上下。是故播 于《雅》《颂》,传于无穷。

    应劭风俗通

    《过誉》

    司空颍川韩棱,少时为郡主簿。太守兴被风病,恍忽误乱,棱阴扶辅其政,出入二年,署置教令,无愆失。兴子尝出教欲转徙吏,棱执不听。由是发露被考,兴免官,棱坐禁锢。章帝即位,一切原除也。

    谨按《易》称“守位以仁。”《尚书》“无旷庶官。”《诗》云:“彼君子兮, 不素餐兮。”《论语》:“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汉典》:吏病,百日 应免,所以恤民急病,惩俗逋慝也。今兴官尊任重,经 略千里,当听讼侍祠,班诏劝课,早朝旰食,夕惕若厉, 不以荣禄为乐,而以黔首为忧。位过招殃,灵督其舋, 风疾恍忽,有加无瘳。棱统机括,知其虚实。当听上病, 以礼,选引何有?上欺天子,中诬方伯,下诳吏民,扶辅 耄乱,政自己出,虽幸无阙,罪已不容于诛矣。“为人谋 而不忠,爱人而以姑息,凡人不可,况于君子乎?”上令 兴负贪昧之罪,子被署用之愆,章问汹赫,父子湮没。 执事如此,谓礼义何?棱宜禁锢终身,《中原》非是。

    “汝南陈茂君” ,因为荆州刺史。时南阳太守灌恂,本名清能,茂不入宛城,引车到城东,为友人卫修母拜到州恂。先是茂客仕苍梧,还到修家,见修母妇,说修坐事系狱当死,因诣府门,移辞乞恩。随辈露首入坊中,容止严恪,须眉甚伟。太守大惊,不觉自起立,赐巾延请,甚嘉敬之,即焉出修。南阳士大夫谓恂能救解修,茂弹绳不挠。修竟极罪,恂亦以他事去。南阳疾恶,杀修,为之语曰:“卫修有事,陈茂治之;卫修无事,陈茂杀之。”

    谨按《春秋》,“王人之微,处于诸侯之上,坐则专席,止则 专馆”,朱轩驾驷,威烈赫奕。就恂素为官速谤,当便入 传,引见诘问,纠其赃状,以时列闻。文王日昃不暇食, 周公坐而俟旦。且非为己私,皆公也。何有忘百姓涂 炭之急,便乃光昭旧交之问乎?鲍宣州牧行部,多宿 下亭,司直举劾,以为轻威捐命,坐之刑黜。今茂泯弃 天常。进止由己,孰使毁之?小人誉之,自我为之。古人 病诸,以为大讥。茂与修善,犹鸱鸮之爱其子,适所以 害之者。

    度辽将军安定皇甫规。威明连在大位,欲退避弟,数上病,不见听。会友人上郡太守王旻物故,规素缟到下亭迎丧,发服送之。因令客密告并州刺史胡芳,言规擅远军营赴,私违公,当。及举奏,答曰:“威明欲得避弟,故作激发。我为朝廷惜其功用,何能为此私家计耶!”规后为中郎将,督并、凉、益三州,时有党事,惧见及,因先自上言。“臣前荐故太常张”才任将帅,是附党也。又臣《论输左校》时,太学生张凤等上书讼臣,是为党人所附也。昔有畏舟之危而自投水者,盖忧难于处,乐其亟决。

    谨按《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传》曰:“一心可以事百君,百心不可事一君。”《论语》:夫子 温良恭俭,让以得之。立朝忘家,即戎忘身。身且忘之, 况于弟乎?方殊俗越溢,大为边害,朝廷比辟,公旰食 规,义在出身,折冲弭难,而诛伐已定,当见镇慰,何有 挟功,苟念去位。弟实隽德,不患无位,而徒阘茸,何所 堪施?强推毂之乱仪干度。孝武皇帝为骠骑将军霍 去病治第舍,敕令视之,曰:“匈奴不灭,何以家为?”去病 外戚末属,一切武夫,尚能抗节洪毅,而规世家纯儒, 何独负哉?又以党事先自劳炫,如有白验,其于及己, 而形兆求不可得。唯是从何惮于病,曰:“畏舟之危,自 投于水,忧难于处,乐其亟决主,幸必”不坐。《太誓》有云: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人之所忌,天自取之。”盖、严、杨恽勋著王室,言事过差, 皆伏大辟。以隆主威。抑骄侵也,规顾弟,私也;离局奸 也,诱巧诈也,畏舟慢也,四罪是矣,杀决可也。

    江夏太守河内赵仲让,举司隶茂材,为高唐令。密乘轝车,径至高唐,变易名姓,止都亭中十馀日,默入市里,观省风俗。已,呼亭长问:“新令为谁,从何官来,何时到也?” 曰:“县已遣吏迎。” 垂有起居,曰:“正我是也。” 亭长怖遽,拜谒竟,便具吏。其日入舍,乃谒府,数十日无故便去。为郡功曹,所选颇有不用,因称狂乱首,走出府门。太守以其宿有重名,忍而不罪。后为大将军梁冀从事中郎将。冬月坐庭中,向日解衣裘捕虱,已因倾卧,厥形悉表露。将军夫人襄城君云:“不洁清,当亟推问。” 将军叹曰:“是赵从事绝高。”

    士也。他事若此,非一也。

    谨按《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左氏传》曰:“旧章不可 无也。”凡张官置吏,为之律度,故能摄固其位,天下无 觊觎也。今仲让不先谒府,乃径到县,俱谍吏民,尔乃 入舍。《论语》:升车必正立,执绥,不内顾,不掩不备,不见 人短见。《礼记》:户有二屦,不入,将上堂,声必扬。家且犹 若此,况于长吏乎?君子之仕,行其道也。民未见德,唯 诈是闻,远荐功曹,策名委质,就有不合,当徐告退。告 既待放,须起乃逝,何得乱道?进退自由,傲狠天常,若 无君父。《洪范》陈五事,以貌为首;《孝经》列三法,以服为 先。仲让居有田业,加之禄赐,势可免冻馁之厄,未必 须冬日之暖也。利不体皆此也。河内,殷之旧都,国分 为三,康叔之风既激,而纣之化由存。其俗。士大夫本 矜好大言而少实行。

    荀悦申鉴

    《政体》

    治世之臣,所贵乎顺者三:一曰心顺,二曰职顺,三曰 道顺。治世之顺真顺也,衰世之顺生逆也。体苟顺则 逆节,乱苟顺则逆忠,事苟顺则逆道,高下失序则位 轻,班级不固则位轻,禄薄卑宠则位轻,官职屡改则 位轻,迁转烦渎则位轻,黜陟不明则位轻,待臣不以 礼则位轻。夫位轻而政重者,未之有也。圣人之《大宝》 曰位轻则丧吾宝也。

    《时事》

    公卿不为郡,二千石不为县,未是也。小能其职,以极 登于大,故下位竞。大桡其任,以坠于下,故上位慎。其 《鼎覆》刑焉,何惮于降?若夫千里之任,不能充于郡,而 县邑之功废,惜矣哉!不以过职绌则勿降,所以优贤 也。以过职绌则降,所以惩愆也。

    或问曰:“州牧刺史、监察御史,三制孰优?”曰:“时制而已。” 曰:“天下不既定其牧乎?”曰:“古诸侯建家国,世位权柄 存焉,于是置诸侯之贤者以牧,总其纪纲而已,不统 其政,不御其民。今郡县无常,权轻不固,而州牧秉其 权重,势异于古,非所以强干弱枝也,而无益治民之 实,监察御史斯可也。若权时之宜,则异论也。”

    《杂言》

    大臣之患,常立于二罪之间,在职而不尽忠直之道, 罪也。尽忠直之道焉,则必矫上拂下,罪也。有罪之罪, 邪臣由之;无罪之罪,忠臣置之。人臣之义,“不曰吾君 能矣,不我须也,言无补也,而不尽忠;不曰吾君不能 矣,不我识也”,言无益也,而不尽忠。必竭其诚,明其道, 尽其义,斯已而已矣。不已,则奉身以退,臣道也。故君 臣有异,无乖,有怨无憾,有屈,无辱。人臣有三罪:一曰 导非,二曰阿失,三曰尸宠。以非引上谓之导,从上之 非谓之阿,见非不言谓之尸,导臣诛,阿臣刑,尸臣绌。 进忠有三术: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 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 之,戒为下。下不钳口,上不塞耳,则可有闻矣。有钳之 钳,犹可解也;无钳之钳,难矣哉!有塞之塞,犹可除也; 无塞之塞,其甚矣夫!

    违上顺道,谓之忠臣;违道顺上,谓之谀臣。忠所以为 上也,谀所以自为也。忠臣安于心,谀臣安于身。故在 上者必察乎违顺,审乎所为,慎乎所安。

    晋抱朴子

    《臣节》

    《抱朴子》曰:“昔在唐虞,稽古钦明,犹俟群后之翼亮,用 臻巍巍之成功。故能熙帝之载,庶绩其凝,四门穆穆, 百揆时序,蛮夷无猾夏之变,阿阁有鸣凤之巢。喻之 元首,方之股肱,虽有尊卑之殊邈,实若一体之相赖 也。君必度能而授者,备乎覆𫗧之败;臣必量才而受 者,故无流放之祸。夫如影如响,俯伏惟命者,偷容之” 尸素也;“违令犯颜,蹇蹇匪躬”者,安上之屏翰也。先意 承指者,佞谄之徒也;匡过弼违者,社稷之鲠也。必将 伏斧锧而正谏,据鼎镬而尽言。忠而见疑,诤而不得 者,待放可也;必死无补,将增主过者,去之可也。其动 也,匪训典弗据焉;其静也,匪宪章弗循焉。请托无所 容,申绳不顾私。明刑而不滥乎所恨,“审赏而不加乎 附己。不专命以招权,不含洿而谈洁。进思尽言以攻 谬,退念推贤而不蔽。夙兴夜寐,戚庶事之不康也;俭 躬约志,若策奔于薄冰也;纳谋贡士,不宣之于口;非 义之利,不栖之乎心。立朝则以砥矢为操,居己则以 《羔羊》为节。当危值难,则忘家而不顾命;揽衡执铨,则 平怀而无彼此。仪萧”公之宇宙,羡张、陈之画奇,追周 全之尽规,准二鲍之直视。蹈婴、弘之节俭,执恬、毅之 守终,甘此离纪炙身之分,戒彼韩英失忠之祸,出不 辞劳,入不数功,归勋引过,让以先下。专诚祗栗,恒天 威之在颜也;宵夙处竦,有如汤镬之在侧也。负荷寄 托,则以伊、周为师表;宣力四方,则以吉、召为轨仪;送 往事居,则竭忠贞而不回;搏噬干纪,则若鹰鹯之鸷 鸟雀;蕃捍疆场,则慕魏绛、李牧之高踪;莅众抚民,则 希文翁、信臣之德化。夫忠至者无以为国,况怀智以迷上乎!义督者灭祀而无惮,况黜辱之敢辞乎!故能 保劳贵以显亲,托良哉于舆歌,昆吾彝器能者镌勋。 皋陶后稷,亦何人哉!

    《抱朴子》曰:“人臣勋不弘,则耻俸禄之虚厚也;绩不茂, 则羞爵命之妄高也。履信思顺,天人攸赞,畏盈居谦, 乃终有庆。举足则蹈道度,抗手则奉绳墨,褒崇虽淹 留,而悔辱亦必远矣。若夫损上以附下,废公以营私, 阿媚曲从,以水济水,君举虽谬,而谄笑赞善,数进玩 好,陷主于恶,巧言毁政,令色取悦。上蔽人主之明,下 杜进贤之路,外结出境之交,内树背公之党,虽才足 饰非,言足文过,专威若赵高,擅朝如董卓,未有不身 膏剡锋,家靡汤火者也。然而愚瞽舍正即邪,违真侣 伪,亲览倾偾,不改其轨,无祸之集,匪降自天也。” 《抱朴子》曰:“臣喻股肱则手足也,履冰执热,不得辞焉。 是以古人方之于地,掘之则出水泉,树之则秀百谷, 生者立焉,死者入焉,功多而不望赏,劳瘁而不敢怨。” 审识斯术,保己之要也。

    《抱朴子》曰:“臣职分则治,统广则多滞。非贲获之壮,不 可以举兼人之重;非万夫之特,不可总异官之局。韩 侯所以罪侵冒之典,子元所以惧不胜之祸也。若乃 才力绝伦,文武兼允,入有腹心之高算,出有折冲之 远略,虽事殷而益举,两循而俱济,舍之则彝伦斁,委 之而无其人者,兼之可也。非此器也,宜自忖引,辕若” 载重,鲜不及矣。常人贪荣,不虑后患,身既倾溺,而祸 逮君亲,不亦哀哉!人皆辞斧斤所未开,而莫让摄官 所不堪。嗟乎,陈、李所以作戒于力少,而子房所以高 蹈于挹盈也。

    颜氏家训

    《涉务篇》

    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 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国之用材,大较不过六事: “一则朝廷之臣,取其鉴达治体,经纶博雅;二则文史 之臣,取其著述宪章,不忘前古;三则军旅之臣,取其 断决有谋,强干习事;四则藩屏之臣,取其明练风俗, 清白爱民;五则使命之臣,取其识变从宜,不辱君命”; 六则兴造之臣,取其程功节费,开略有术,此则皆勤 学守行者所能办也。人性有长短,岂责具美于六涂 哉?但当皆晓指趣,能守一职,便无愧耳。吾见世中文 学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居 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 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 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晋朝南渡, 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令仆以下,尚 书郎、中书舍人已上,典掌机要。其馀文义之士,多迂 诞浮华,不涉世务,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 清名,益护其短也。至于台阁令史,主书监帅、诸王签 省,并晓习吏用,济办时须,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杖 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人每不自量,举世怨 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见其 睫耳。”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 舆,入则扶侍,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周弘正为宣城王 所爱,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至乃尚 书郎“乘马,则纠劾之。”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 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古人 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 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耕种之, 茠锄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 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江南朝士,因晋中 兴南渡江,卒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资俸 禄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未尝目观起一 拨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 馀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皆优闲之过也。

    文中子

    《事君篇》

    房元龄问事君之道。子曰:“无私。”

    子曰:“古之从仕者养人,今之从仕者养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