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伦汇编 人事典 第五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 第五十五卷
明伦汇编 人事典 第五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人事典

     第五十五卷目录

     疑惑部总论

      书经洪范

      尔雅释诂 释言

     疑惑部纪事

     疑惑部杂录

     讳忌部总论

      淮南子氾论训

      论衡四讳篇

     讳忌部艺文

      明禁忌          唐苏拯

     讳忌部纪事

     讳忌部杂录

     迷忘部纪事

    人事典第五十五卷

    疑惑部总论

    书经

    《洪范》

    次七曰“明用稽疑。”

    稽疑曰“明”,所以辨惑也。

    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

    稽,考也。有所疑,则卜筮以考之。龟曰卜,蓍曰“筮。

    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 筮。”

    尔雅

    《释诂》

    《蛊》、謟、贰,疑也。

    蛊惑有贰心者,皆疑也。《左传》曰:“天命不謟。”皆谓疑惑也。郭云:“蛊惑有贰心者,皆疑也”者,案昭元年《左传》,“晋赵孟问于医和曰:‘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是蛊惑也。贰者,心疑不一也。《大雅·大明》云:“无贰尔心。”《毛传》云:“无敢怀贰心也。”

    《释言》

    迷惑也。

    《小雅·节南山》云:“俾民不迷。”谓不惑也。

    疑惑部纪事

    《韩子·内储说篇》:“郑桓公将欲袭郐,先问郐之豪桀良 臣辩智果敢之士,尽录其名姓,择郐之良田赂之,为 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场郭门之外而理之,衅 之以鸡豭,若盟状。郐君以为内难也,而尽杀其良臣。 桓公袭郐,遂取之。”

    《风俗通》: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谨按《管子》书: 齐公出于泽,见衣紫衣,大如毂,长如辕,拱手而立。还 归寝疾,数月不出。有皇士者见公语,惊曰:“物恶能伤 公,公自伤也。此所谓泽神委蛇者也,唯霸主乃得见 之。”于是桓公欣然笑,不终日而疾愈。予之祖父郴为 汲令,以夏至日诣见主簿杜宣,赐酒,时北壁上有悬 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其日便 得胸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羸露,攻治万端,不为愈。 后郴因事过至宣家窥视,问其变故,云:“畏此蛇,蛇入 腹中。”郴还听事,思惟良久,顾见悬弩,必是也。则使门 下史将铃下待徐扶辇载宣于故处设酒,杯中故复 有蛇,因谓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遂解甚夷 怿。由是瘳平。官至尚书,历四郡,有威名焉。

    《韩子说难》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 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 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说林篇》下:郑人有一子,将宦,谓其家曰:“必筑坏墙,是 不善人将窃其巷。人”亦云:“不时筑,而人果窃之。”以其 子为智,以巷人告者为盗。

    《列子说符》篇:“人有亡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 𫓧、颜色窃𫓧也,言语窃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 𫓧也,俄而”其谷而得其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 动作态度,无似窃𫓧者。

    《淮南子人间训》:魏将乐羊攻中山,其子执在城中,县 其子以示乐羊,乐羊曰:“君臣之义,不得以子为私。”攻 之愈急,中山因烹其子而遗之鼎羹与其首,乐羊循 而泣之曰:“是吾子已为使者。”跪而啜三杯。使者归报 中山曰:“是伏约死节者也,不可忍也。”遂降之,为魏文 侯大开地有功。自此之后,日以不信,此所谓有功而 见疑者也《魏志武帝纪》:“董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 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按注:“《世语》曰:‘太祖过吕伯 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 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又孙盛《杂记》曰:“太祖 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

    《晋书乐广传》:“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 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 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 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 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 珍珠船,《南史》:梁王萧察恶见妇人,相去数步,遥闻其 臭,经御妇人之衣,不复更著。

    《北梦琐言》:元颃博士话,唐时中表间,有一妇人从夫 南中效官,曾误食一虫,常疑之,由是成疾,频疗不愈。 京城医者忘其姓名,知其所患,乃请主姨你中谨密 者一预戒之曰:“今以药吐泻,但以盘盂盛之。当吐之 时,但言有一个虾蟆走去,然切勿令娘子知之”,是诳 语也。其你仆遵之,此疾永除。

    《摄生要录》《国史补》云:“李蟠常疑遇毒,锁井而饮,心灵 府也,为外物所中,终身不痊,多疑惑,病之本也。昔有 饮广客酒者,壁有雕弓,影落杯中,客疑蛇也,归而疾 作,后饮其地,始知弓也,遂愈。”又僧人入暗室,踏破生 茄,疑为物命,念念不释。夜有叩门索命者,僧约明日 荐拔,天明视之,茄也。疑之为害如此。

    《东坡志林》:“石普好杀人,以杀为娱,未尝知其暂悔也。 醉中缚一奴,使其指使投之于河,指使哀而纵之。既 醒而悔,指使畏其暴,不敢以实告。居久之,普病,见奴 为祟,自以必死。指使呼奴示之,祟不复出,普亦愈。” 《渑水燕谈录》:“谏议大夫崔领博,君子人也。性有疑疾, 防闲闺门,过于严密。圬者涂室,以帛幕其目,恐窃视 其”私也。与夫“罗灰扃户殆不远。”

    《暌车志》:“梁北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鬼喜效人 子侄之状,扶而迫苦之。归而诮其子,始知奇鬼也。明 旦复往,其真子往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

    疑惑部杂录

    《易经既济象》曰:“终日戒,有所疑也。”按《程传》:“终日戒惧, 常疑患之将至也。处《既济》之时,当畏慎如是也。” 《系辞上传》:“子曰:《易》何为者也?圣人以断天下之疑。” 《书经大禹谟》:“去邪勿疑,疑谋勿成。”

    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周官》:“蓄疑败谋。”

    《曲礼》:“疑事毋质直而勿有。”注:质,成也。彼已俱疑,而己 成言之,终不然,则伤知。直,正也。己若不疑,则当称师 友而正之,谦也。

    卜筮者,先王之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与也。故曰:疑 而筮之,则弗非也。按《注疏》曰:犹,兽名。与,亦兽名,二物 皆进退多疑,人之多疑惑者似之,故谓之犹与。 《缁衣》,上人疑则百姓惑。按注示民不以信,则为上之 人可疑,可疑则百姓其有不惑者乎?

    《庄子·天地篇》赤张满稽曰:“自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 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 灵。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适者犹可致也。惑者少也。二 人惑则劳而不至,惑者胜也。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 有祈向,不可得也,不亦悲乎!”

    《韩子·内储说》篇:“凡谋者,疑也。疑也者,诚疑,以为可者 半,以为不可者半也。”

    黄石公《安礼章》:“上无常操,下多疑心。自疑不信人,自 信不疑人。”

    《文中子问易》篇:“魏徵问疑。子曰:‘天下皆疑,吾独得不 疑乎’?”征退,子谓董常曰:“‘穷理尽性,吾何疑’?常曰:‘非告 征也,子亦二言乎’?子曰:‘征所问者,迹也;吾告汝者,心 也’。”

    “鼠璞。”大率奇事,易失实。虎石、蛇杯,意义略同,皆有二 出。《汉书》:李广出猎,见虎,射之没矢,视之,石也,射不入 矣。《韩诗外传》:熊渠子夜见虎,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 石,复射,矢摧无迹。《晋书》:乐广赐客酒,杯中有蛇,既而 疾。广意厅壁角影,复置酒,客顿愈。《风俗通》:应郴请杜 宣酒,杯中如蛇,宣得疾后,于故处设酒,蛇乃弩影耳。 意遂解二事。于人名俱不合。未知孰是。

    讳忌部总论

    《淮南子》。

    《氾论训》

    夫见不可布于海内,闻不可明于百姓,是故因鬼神 禨祥而为之立禁,总形推类而为之变象。何以知其 然也?世俗言曰:“飨大高者而彘为上牲;葬死人者,裘 不可以藏;相戏以刃者,太祖軵其肘;枕户橉而卧者, 鬼神跖其首。”此皆不著于法令,而圣人之所不口传

    也。夫飨大高而彘为上牲者,非彘能贤于野兽麋鹿
    考证
    也,而神明独飨之,何也?以为彘者,家人所常畜而易

    得之物也,故因其便以尊之。裘不可以藏者,非能具 绨绵曼帛,温暖于身也。世以为裘者难得贵贾之物 也,而不可传于后世,无益于死者,而足以养生,故因 其资以砻之。相戏以刃,太祖軵其肘者。夫以刃相戏, 必为过失,过失相伤,其患必大。无涉血之仇争忿斗, 而以小事自内于刑戮,愚者所不知忌也。故因太祖 以累其心。“枕户橉而卧,鬼神履其首”者,使鬼神能元 化,则不待户牖之行;若循虚而出入,则亦无能履也。 夫户牖者,风气之所从往来,而风气者,阴阳相桷者 也,离者必病,故托鬼神以伸诫之也。凡此之属,皆不 可胜著于书策竹帛,而藏于宫府者也,故以“禨祥”明 之。为愚者之不知其害,乃借鬼神之威以声其教,所 由来者远矣。而愚者以为禨祥,而狠者以为非,唯有 道者能通其志。

    论衡

    《四讳篇》

    俗有大讳四:一曰讳西益宅。西益宅谓之不祥,不祥 必有死亡相惧。以此故世莫敢西益宅,防禁所从来 者远矣。《传》曰:“鲁哀公欲西益宅,史争以为不祥。哀公 作色而怒,左右数谏而弗听,以问其傅宰质睢曰:‘吾 欲西益宅,史以为不祥,何如’?宰质睢曰:‘天下有三不 祥,西益宅不与焉’。哀公大悦。有顷,复问曰:‘何谓三不 祥’?”对曰:“不行礼义,一不祥也;嗜欲无止,二不祥也。不 听规谏,三不祥也。”哀公缪然深惟,慨然自反,遂不益 宅。令史与宰质睢止其益宅徒为烦扰,则西益宅祥 与不祥,未可知也。令史质睢以为西益宅审不祥,则 史与质睢与今俗人等也。夫宅之四面皆地也,三面 不谓之凶益,西面独谓之不祥,何哉?西益宅,何伤于 地体?何害于宅神?西益不祥,损之能善乎?西益不祥, 东益能吉乎?夫不祥必有祥者,犹不吉必有吉矣。宅 有形体,神有吉凶,动德致福,犯刑起祸。今言西益宅 谓之不祥,何益而祥者?且恶人西益宅者谁也?如地 恶之,益东家之西,损西家之东,何伤于地?如以宅神 不欲西益,神犹人也。人之处宅,欲得广大,何故恶之? 而以宅神恶烦扰,则四面益皆当不祥。诸工技之家 说吉凶之占,皆有事状。宅家言治宅犯凶神,移徙言 忌岁月,祭祀言触血忌丧葬言犯刚柔,皆有鬼神凶 恶之禁。人不忌避,有病死之祸。至于西益宅,何害而 谓之不祥?不祥之祸,何以为败?实说其义。不祥者,义 理之禁,非吉凶之忌也。夫西方长老之地,尊者之位 也,尊长在西,卑幼在东。尊长,主也;卑幼,助也,主少而 助多,尊无二上,卑有百下也。西益主,益主不增助,二 上不百下也。于义不善,故谓不祥。不祥者,不宜也。于 义不宜,未有凶也。何以明之?夫墓,死人所藏;田,人所 饮食;宅,人所居处,三者于人吉凶宜等。西益宅,不祥; “西益墓与田”,不言不祥。夫墓死人所居,因忽不慎;田 非人所处,不设尊卑。宅者长幼所共,加慎致意者何? 可不知?讳义详于宅,略于墓与田也。

    二曰“讳。”被刑为徒,不上丘墓,但知不可,不能知其不 可之意。问其禁之者,不能知其讳。受禁行者,亦不要 其忌,连相放效。至或于被刑,父母死不送葬,若至墓 侧,不敢临葬,甚至失于不行吊伤,见他人之柩。夫徒, 善人也,被刑谓之“徒。”丘墓之上,二亲也,死亡谓之先。 宅与墓何别?亲与先何异?如以徒被刑,先人责之,则 不宜入宅与亲相见;如徒不得与死人相见,则亲死 在堂,不得哭柩;如以徒不得升丘墓,则徒不得上山 陵。世俗禁之。执据何义,实说其意。徒不上丘墓有二 义,义理之讳,非凶恶之忌也。徒用心以为先祖全而 生之,子孙亦当全而归之。故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 “开予足,开予手,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曾子重慎, 临绝效全,喜免毁伤之祸也。孔子曰:“身体发肤,受之 父母,弗敢毁伤。”孝者怕入刑辟,刻画身体,毁伤发肤, 少德泊行,不戒慎之所致也。愧负刑辱,深自刻责,故 不升墓祀于先。古礼庙祭,今俗墓祀,故不升墓,惭负 先人一义也。墓者,鬼神所在,祭祀之处。祭祀之礼,斋 戒洁清,重之至也。今已被刑,刑残之人,不宜与祭,供 侍先人,卑谦谨敬,退让自贱之意也。缘先祖之意,见 子孙被刑,恻怛憯伤,恐其临祀,不忍歆飨,故不上墓。 二义也。昔太伯见王季有圣子,文王知太王意,欲立 之,入吴采药,断发文身,以随吴俗。太王薨,太伯还,王 季辟主。太伯再让,王季不听,三让曰:“吾之吴越,吴、越 之俗”,断发文身。吾刑馀之人,不可为宗庙社稷之主。 王季知不可,权而受之。夫徒不上丘墓,太伯不为主 之义也。是谓祭祀不可,非谓柩当葬,身不送也。葬死 人先祖痛,见刑人先祖哀。权可哀之身,送可痛之尸, 使先祖有知,痛尸哀形,何愧之有?如使无知,丘墓田 野也,何惭之有?惭愧先者,谓身体刑残,与人异也。古 者用刑,形毁不全,乃不可耳。方今《象刑》,象刑重者,髡 钳之法也。若完城旦以下,施刑,彩衣系躬,冠带与俗 人殊,何为不可?世俗信而谓之皆凶,其失至于不吊乡党尸,不升他人之丘,惑也。

    三曰讳妇人乳子,以为不吉,将举吉事,入山林远行 度川泽者,皆不与之交通。乳子之家,亦忌恶之。丘墓 庐道畔,逾月乃入,恶之甚也。暂卒见,若为不吉,极原 其事。何以为恶?夫妇人之乳子也,子含元气而出。元 气,天地之精微也,何凶而恶之?人,物也,子亦物也,子 生与万物之生何以异?讳人之生谓之恶,万物之生 又恶之乎?生与胞俱出,如以胞为不吉。人之有胞,犹 水实之有扶也。胞裹儿身,因与俱出,若鸟卵之有壳, 何妨谓之恶?如恶以为不吉,则诸生物有扶壳者,宜 皆恶之。万物广多,难以验事。人生何以异于六畜,皆 含血气怀子,子生与人无异,独恶人而不憎畜,岂以 人体大,气血盛乎?则夫牛马体大于人,凡可恶之事, 无与钧等,独有一物,不见比类,乃可疑也。今六畜与 人无异,其乳皆同一状。六畜与人无异,讳人不讳六 畜,不晓其故也。世能别人之产与六畜之乳,吾将听 其讳;如不能别,则吾谓世俗所讳妄矣。且凡人所恶, 莫有腐臭,腐臭之气,败伤人心,故鼻闻臭,口食腐,心 损口,恶霍乱呕吐。夫更衣之室,可谓臭矣;鲍鱼之肉, 可谓腐矣。然而有甘之更衣之室,不以为忌;肴食腐 鱼之肉,不以为讳。意不存以为恶,故不计其可与不 也。凡可憎恶者,若溅墨漆,附着人身,今目见鼻闻,一 过则已,忽亡辄去,何故恶之?出见负豕于涂,腐澌于 沟,不以为凶者,洿辱自在,彼人不著己之身也。今妇 人乳子,自在其身,斋戒之人,何故忌之?江北乳子,不 出房室,知其无恶也。至于犬乳,置之宅外,此复惑也。 江北讳犬不讳人,江南讳人不讳犬,谣俗防恶,各不 同也。夫人与犬何以异?房室宅外何以殊?或恶或不 恶,或讳或不讳,世俗防禁,竟无经也。月之晦也,日月 合宿纪为一月,犹八日月中分谓之弦,十五日日月 相望谓之望,三十日日月合宿谓之晦。晦与弦望,一 实也,非月晦日月光气与月朔异也,何故逾月谓之 吉乎?如实凶,逾月未可谓吉。如实吉,虽未逾月,犹为 可也。实说讳忌产子乳犬者,欲使人常自洁清,不欲 使人被污辱也。夫自洁清则意精,意精则行清,行清 而贞廉之节立矣。

    四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为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 不得已与之。父母祸死,则信而谓之真矣。夫正月五 月,子何故杀父与母?人之含气,在腹肠之内,其生十 月而产,共一元气也。正与二月何殊?五与六月何异? 而谓之凶也。世传此言久拘,数之人莫敢犯之。弘识 大材,实核事理,深睹吉凶之分者,然后见之。昔齐相 田婴贱妾有子,名之曰文,文以五月生,婴告其母勿 举也,其母窃举生之。及长,其母因兄弟而见其子文 于婴,婴怒曰:“吾令女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顿首 因曰:“君所以不举五月子者何故?”婴曰:“五月子者,长 至户,将不利其父母。”文曰:“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 于户邪?”婴嘿然,文曰:“必受命于天,君何忧焉?如受命 于户,即高其户,谁能至者”,婴善其言,曰:“子休矣。”其后 使文主家待宾客,宾客日进,名闻诸侯,文长过户,而 婴不死,以田文之说言之,以田婴不死效之,世俗所 讳,虚妄之言也。夫田婴俗父,而田文雅子也,婴信忌 不实义,文信命不辟讳,雅俗异材,举措殊操,故婴名 暗而不明,文声驰而不灭,实说世俗讳之,亦有缘也。 夫正月岁始,五月盛阳,子以生精炽热烈,厌胜父母, 父母不堪,将受其患。传相仿效,莫谓不然。有空讳之 言,无实凶之效,世俗惑之,误非之甚也。夫忌讳非一, 必托之神怪。若设以死亡,然后世人信用畏避忌讳 之语,四方不同,略举通语,令世观览。若夫曲俗微小 之讳,众多非一,咸劝人为善,使人重慎,无鬼神之害, 凶丑之祸。世讳作豆酱,恶闻雷;一人不食,欲使人急 作,不欲积家逾至春也。讳“厉刀井上”,恐刀堕井中也。 或说以为刑之字,井与刀也。厉刀井上,井刀相见,恐 被刑也。毋承屋檐而坐,恐瓦堕击人首也;毋反悬冠, 为似死人服,或说恶其反而承尘溜也;毋偃寝,为其 象尸也;毋以箸相受,为其不固也;毋相代扫,为修冢 之人,冀人来代己也。诸言毋者,教人重慎,勉人为善。 《礼》曰:“毋抟饭,毋流歠。”礼义之禁,未必吉凶之言也。

    讳忌部艺文

    《明禁忌》
    唐·苏拯

    阴阳家有书,卜筑多禁忌。土中若有神,穴处何无祟。 我识先贤意,本诫骄侈地。恣欲创楼台,率情染朱翠。 四面兴土工,四时妨农事。可以没凶灾,四隅通一二。 一年省修营,万民停困踬。动若契于理,福匪神之遗。 动若越于常,祸乃身之致。神在虚无间,土中非神位

    讳忌部纪事

    《淮南子人间训》:鲁哀公欲西益宅,史争之,以为西益 宅不祥。哀公作色而怒,左右数谏不听,乃以问其傅 宰折睢曰:“吾欲益宅,而史以为不祥,子以为何如?”宰 折睢曰:“天下有三不祥,西益宅不与焉。”哀公大悦而 喜。顷复问曰:“‘何谓三不祥’?对曰:‘不行礼义,一不祥也; 嗜欲无止,二不祥也。不听强谏,三不祥也’。”哀公默然 深念,愤然自反,遂不西益宅。

    《后汉书郭躬传》:“初,肃宗时,司隶校尉下邳赵兴不恤 讳忌,每入官舍,辄更缮修馆宇,移穿改筑,故犯妖禁, 而家人爵禄益用丰炽。官至颍川太守。子峻,太傅,以 才器称。孙安世鲁相。三叶皆为司隶,时称其盛。桓帝 时,汝南有陈伯敬者,行必矩步,坐必端膝,呵叱狗马, 终不言死。目有所见,不食其肉。行路闻凶,便解驾留” 止,还触归忌,则寄宿乡亭。年老寝滞,不过举孝廉。后 坐女婿亡吏,太守邵夔怒而杀之。时人罔忌禁者,多 谈为证焉。

    《晋书石勒载记》:勒称赵王法令甚严,讳胡尤峻。有醉 胡乘马突入止车门,勒大怒,谓公门小执法冯翥曰: “夫人君为令,尚望威行天下,况宫阙之间乎?向驰马 入门,为是何人,而不弹白邪?”翥惶惧忘讳,对曰:“向有 醉胡,乘马驰入,甚呵御之,而不可与语。”勒笑曰:“胡人 正自难与言,恕而不罪。”

    《苻生载记》:“生既自有目疾,其所讳不足不具,少无缺 伤残毁偏只之言,皆不得道。”

    《宋书明帝本纪》:帝末年好鬼神,多忌讳,言语文书,有 祸败凶丧及疑似之言应回避者数百千品,有犯必 加罪戮。改䯄为“边瓜”,亦以䯄字似“祸”字故也。以南苑 借张永,云“且给二百年,期讫更启。”其事类皆如此。宣 阳门,民间谓之白门,上以白门之名不祥,甚讳之。尚 书右丞江谧尝误犯,上变色曰:“白汝家门。”谧稽颡谢, 久之方释。太后停尸漆床,先出东宫。上尝幸宫见之, 怒甚,免中庶子官,职局以之坐者数十人。内外尝虑 犯触,人不自保,宫内禁忌尤甚。移床治壁,必先祭土 神及文士为文词祝策,如大祭飨。

    《吴喜传》:上有疾,为身后之虑,以喜素得人情,疑其将 来不能事幼主,乃赐死。喜将死之日,上召入内殿,与 共言谑,酬接甚欢。既出,赐以名馔,并金银御器,敕将 命者勿使食器宿喜家。上素多忌讳,不欲令食器停 凶祸之室故也。

    《辍耕录》:太宗时,诸国来朝者,多以冒禁应死。耶律文 正王楚材进奏曰:“愿无污白道子。”从之。盖国俗尚白, 以白为吉故也。

    讳忌部杂录

    《老子淳风章》:“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续博物志》:俗讳“五月上屋”,言五月人蜕上屋见影,魂 当去。

    迃!《书》:人之情,讳有而不讳无。离娄之明,人谓之“瞽”不 愠矣;柳下惠之和,人谓之“污不怍”矣。

    《清波杂志》:士大夫欲永保富贵,动有禁忌,尤讳言死, 独溺于声色,一切无所顾避。闻人家姬侍有惠丽者, 伺其主翁属纩之际,已设计贿牙侩,俟其放出以售 之,虽俗有热孝之嫌,不恤也。又佩玉以尸沁为贵,酬 价增数倍,垆墓之物反为生人宝玩,是皆不可以理 诘。

    《鸡肋编》:两浙妇人皆事服饰口腹,而耻其营生。故小 民有不能供其费者,皆从其私通,谓之贴夫。公然出 入,不以为怪,如近寺居人,其所贴者,皆僧行也,多至 有四五焉。浙人以鸭为名,大讳。北人但知鸭作羹,虽 甚热,亦无气。后至南方,乃知鸭若只一雄,则虽合而 无卵,须则二三始有子。其以为讳者,盖为是耳,不在 于无气也。

    天下方俗,各有所讳,亦有谓而然。渭州潘源,讳赖云。 始太祖微时,往凤翔,谒节度使王彦才,得钱数千,遂 过原州,卧于日间,而树阴覆之不移,至今犹存,谓之 龙泉木。至潘源与市人博,大胜邑人欺其客也,殴而 夺之。及即位亡几,欲迁发此县,故以赖为耻。然未知 以欺为赖,其义何见?常州讳打爷,贼云有子为五伯, 而父犯刑,恐他人挞之楚而自施杖焉,虽有爱心,于 礼教则疏矣。楚州人讳乌龟头,云郡城象龟形,尝被 攻,而术者教以击其首而破也。泗州多水患,故讳。 山子。真州多回禄,故讳火柴头。涟水地褊多荒,人以 食芦为讳。苏州人喜盗,讳言贼。世云:范文正知杭州, 乃平江人,警夜者避不敢言贼,乃曰:“看参政乡人。”是 可笑也。而京师僧讳和尚,称曰大师,尼讳师姑,呼女 和尚。南方举子至者,讳蹄者,谓蹄为爪,与獠同音也。 而秀州之讳佛种,以昔有回头和尚,以奸败良家,多 为所染故尔。卫率讳“干”,医家以颠狂为阳盛而然,宜 干者谓是也。俗谓神气不足为九百,或以干为九数又以盛呼之,亦重阳之义耳。蜀人讳云,以其近风也。 刘宽以客骂奴为畜产,恐其被辱而自杀。浙人虽父 子友,以畜生为戏语,而对子孙呼父祖名,为伤毁之 极。在龙泉,见村人有刻石而名蛮名娇之类可耻。贱 者问之,云“欲难犯”,又可怪也。

    《容斋随笔》:古人无忌讳,如季武子成寝,杜氏之葬在 西阶之下,请合葬焉,许之。入宫而不敢哭,武子命之 哭,曾子与客立于门侧,其徒有父死将出哭于巷者, 曾子曰:“反哭于尔次,北面而吊焉。伯高死于卫,赴于 孔子。孔子曰:‘夫由赐也见我,吾哭诸赐氏’。遂哭于子 贡寝门之外,命子贡为之主,曰:‘为尔哭也,来者拜之’。” 夫以国卿之寝阶,许外人入哭而葬己所居室,而令 门弟子哭其亲朋友之丧,而受哭于寝门之外,今人 必不然者也。圣贤所行,固无尽礼,季孙宿亦能如是, 以古方今,相去何直千万也!

    《闻见后录》贾谊疏云:“生为明帝,没为明神,使顾成之 庙,称为太宗。”又云:“万年之后,传之老母弱子,将使不 宁。”是时文帝尚无恙,非不忌也,更为之前席。如武以 道恶,曰:“以我不行此道邪!”以马瘦,曰:“以我不乘此马 邪!”皆杀主者,其有间矣。今章奏不当名赵广汉,按《国 史会要》,本朝广汉之后也。

    《群碎录》:“五月忌翻盖屋瓦,令人发秃。”见《风俗通》, 男子入学,多用七岁五岁。盖俗有男忌双,女忌只之 说,至冠笄亦然。按北齐李浑弟绘,六岁愿入学,家人 以偶年俗忌,约弗许。伺其伯姊笔牍之便,辄窃用。未 几通急就章,则其来久矣。

    《菽园杂记》: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 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讳离散;以梨为 圆果,伞为竖笠,讳狼籍”;以“榔槌为兴哥,讳恼躁”;以“谢 灶”为“谢欢喜。”此皆俚俗可笑处。今士大夫亦有犯俗 称“快儿”者。

    迷忘部纪事

    《列子周穆王篇》:宋阳里华子中年病忘,朝取而夕忘, 夕与而朝忘,在涂则忘行,在室则忘坐。今不识先后 不识,今阖室毒之,谒史而卜之,弗占;谒巫而祷之,弗 禁;谒医而攻之,弗已。鲁有儒生,自媒能治之,华子之 妻子以居产之半请其方,儒生曰:“此固非卦兆之所 占,非祈请之所祷,非药石之所攻。吾试化其心,变其 虑,庶几其瘳乎。”于是试露之而求衣,饥之而求食,幽 之而求明。儒生欣然告其子曰:“疾可已也。然吾之《方 密》,传世不以告人,试屏左右,独与居室七日从之,莫 知其所施为也。而积年之疾,一朝都除。”华子既悟,迺 大怒,黜妻罚子,操戈逐儒生。宋人执而问其以,华子 曰:“曩!吾忘也,荡荡然不知天地之有无,今顿识既往, 数十年来存亡得失、哀乐好恶,扰扰万绪起矣。吾恐 将来之存亡得失、哀乐好恶之乱吾心如此也,须臾 之忘,可复得乎?”子贡闻而怪之,以告孔子。孔子曰:“‘此 非汝所及乎’?顾谓《颜回记之》:秦人逄氏有子,少而惠 及,壮而有迷罔之疾,闻歌以为哭,视白以为黑,飨香 以为朽,尝甘以为苦,行非以为是,意之所之,天地四 方,水火寒暑,无不倒错者焉。”杨氏告其父曰:“鲁之君 子多术艺,将能已乎?汝奚不访焉?”其父之鲁,过陈,遇 老聃,因告其子之证。老聃曰:“汝庸知汝子之迷乎?今 天下之人皆惑于是非,昏于利害,同疾者多,固莫有 觉者。且一身之迷,不足倾一家;一家之迷,不足倾一 乡;一”乡之迷,不足倾一国;一国之迷,不足倾天下。天 下尽迷,孰倾之哉?向使天下之人其心尽如汝子,汝 则反迷矣。哀乐、声色、臭味、是非,孰能正之?且吾之言 未必非迷,况鲁之君子,迷之邮者,焉能解人之迷哉? 糜汝之粮,不若遄归也。

    《说符》篇:白公胜虑乱,罢朝而立,倒杖策錣上贯颐,血 流至地而弗知也。郑人闻之曰:“颐之忘,将何不忘哉? 意之所属,著其行,足踬株坎,头抵植木,而不自知也。” 《说苑敬慎》篇鲁哀公问孔子曰:“予闻忘之甚者,徙宅 而忘其妻,有诸乎?”孔子对曰:“此非忘之甚者也,忘之 甚者,忘其身。”哀公曰:“可得闻与?”对曰:“昔夏桀贵为天 子,富有天下,不修禹之道,毁坏辟法,裂绝世祀,荒淫 于乐,沈酗于酒。其臣有左师触龙者,谄谀不正。汤诛 桀,左师触龙者身死,四支不同坛而居,此忘其身者 也。”哀公愀然变色曰:“善。”

    《后汉书朱穆传》:“穆耽学,锐意讲诵,或时思至,不自知 亡失衣冠,颠队坑岸。其父常以为专愚,几不知数马 足。”

    《晋书孙盛传》:“时殷浩擅名一时,与抗论者惟盛而已。 盛尝诣浩,谈论对食,奋掷麈尾,食冷而复暖者数四, 至暮忘餐,理竟不定《王育传》:“育少孤贫,为人佣牧羊时有暇,即折蒲学书, 忘而失羊,为羊主所责,育将鬻己以偿之,同郡许子 章闻而嘉之,代育偿羊。”

    《梁书曹景宗传》,高祖数宴见功臣,共道故旧,景宗醉 后谬忘,或误称下官,高祖故纵之,以为笑乐。

    《隋书刘臻传》:“臻为学士,无吏干,又性恍惚,耽悦经史, 终日覃思,至于世事,多所遗忘。有刘讷者,亦任仪同, 俱为太子学士,情好甚密。臻住城南,讷住城东,臻尝 欲寻讷,谓从者曰:‘汝知刘仪同家乎?从者不知,寻讷 谓臻还家,答曰:‘知’。于是引之而去。既扣门,臻尚未悟, 谓至讷家,乃据鞍大呼曰:‘刘仪同可出矣’。其子迎门’”, 臻惊曰:“‘此汝亦来耶’?其子答曰:‘此是大人家’。于是顾 盼久之,乃悟,叱从者曰:‘汝大无意,吾欲造刘讷耳’。” 《王劭传》:“劭笃好经史,遗落世事,用思既专,性颇恍惚, 每至对食,闭目凝思,盘中之肉,辄为仆从所啖。劭弗 之觉,唯责肉少,数罚厨人。厨人以情白劭,劭依前闭 目,伺而获之,厨人方免笞辱。其专固如”此。

    《嘉话录》:许敬宗性轻傲,见人多忘,或谓之不聪,敬宗 曰:“卿自难记,若遇何刘沈谢,暗中摸索著,亦可识之。” 《朝野佥载》:唐张利涉性多忘,解褐怀州参军,每聚会 被召,必于笏上记之。时河内令耿仁惠邀之,怪其不 至,亲就门致请。涉看笏曰:“公何见?”顾笏上无名。又一 时昼寝,惊,索马入州,扣刺史邓恽门拜谢曰:“闻公欲 赐责死罪。”邓恽曰:“无此事。”涉曰:“司功某甲言之。”恽大 怒,乃呼州官,以甲间构,将杖之。甲苦诉初无此语。涉 前请曰:“望公舍之,涉恐是梦中见说耳。”时人由是咸 知其性理惛惑矣。

    唐三原县令阎元一,为人多忘,曾至州,于主人舍坐 州佐史前过,以为县典也,呼欲杖之。典曰:“某是州佐 也。”一惭谢而止。须臾县典至,一疑其州佐也,执手引 坐。典曰:“某是县佐也。”又愧而止。曾有人传其兄书者, 止于阶下。俄而里胥白录人到,一索杖,遂鞭送书人 数下。其人不知所以,讯之,一曰:“吾大错。”顾直典向宅 取杯酒暖疮,良久,典持酒至,一既忘其取酒,复忘其 被杖者,因便赐直,典饮之。

    沧州南皮县丞郭务静,初上,典王庆通判禀,静曰:“尔 何姓?”庆曰“姓王。”须臾庆又来,又问何姓,庆又曰“姓王。” 静怪愕良久,仰看庆曰:“南皮佐史总姓王。”

    《纪闻》:唐青州临朐丞张藏用,性既鲁钝,又弱于神。尝 召一木匠,十召不至,藏用大怒,使擒之。匠既到,适会 邻县令,使人送书遗藏用,藏用方怒解,木匠又走。读 书毕,便令剥送书者,笞之至十。送书人谢杖请曰:“某 为明府送书,纵书中之意忤明府,使者何罪?”藏用乃 知其误,谢曰:“适怒匠人,不意误笞君耳。”命里正取饮 一器,以饮送书人而别更视事。忽见里正指酒问曰: “此中何物?”里正曰:“酒。”藏用曰:“何妨饮之。”里正拜而饮 之,藏用遂入户,送书者竟不得酒,扶杖而归。

    《艾子后语齐》,有病忘者,行则忘止,卧则忘起。其妻患 之,谓曰:“闻艾子滑稽多知,能愈膏肓之疾,盍往师之?” 其人曰:“善。”于是乘马挟弓矢而行,未一舍内,逼下马 而便焉,矢植于土,马系于树。便讫,左顾而睹其矢,曰: “危乎流矢,奚自几乎中予”右顾而睹其马,喜曰:“虽受 虚惊。”乃得一马。引辔将旋,忽自践其所遗粪,顿足曰: “踏却犬粪,污吾履矣,惜哉!”鞭马反向,归路而行。须臾 抵家,徘徊门外曰:“此何人居?岂艾夫子所寓邪?”其妻 适见之,知其又忘也,骂之。其人怅然曰:“娘子素非相 识,何故出语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