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五百三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千五百三十四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五百三十五卷


    考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五百三十四卷目录

     黎平府部汇考

      黎平府建置沿革考

      黎平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黎平府星野考

      黎平府山川考

      黎平府城池考

      黎平府关梁考

      黎平府公署考

      黎平府学校考

      黎平府户口考

      黎平府田赋考

      黎平府风俗考

      黎平府祠庙考寺观附

      黎平府兵制考

      黎平府物产考

      黎平府古迹考陵墓附

      黎平府峒蛮考

     黎平府部艺文一

      黎平府志序        明袁表

     黎平府部艺文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晓行㠟峨道中      明陈际泰

      燕窟渔窝          程㸅

      㠟峨诗          甯相武

     黎平府部纪事

    职方典第一千五百三十四卷

    黎平府部汇考

    黎平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本府

    《禹贡》荆梁之裔。唐、虞时为三苗。周属楚。秦置黔中郡。汉改武陵郡。唐置播、叙二州,分十洞,隶江陵节度使。宋太平兴国二年,以其长杨通宝入贡,授诚州刺史。元至元中,设古州八万军民总管府,寻废,改为上黎平长官司。明洪武五年,置蛮彝长官司十四,隶思州宣慰使。永乐十一年,设黎平府,辖土司八:古州曹、滴潭溪八:舟洪州西山、福禄、永从,以湖耳、亮寨、欧阳、新化、龙里、中林、赤溪七司置新化府,并隶贵州。宣德十年省新化府入黎平。领土司十四。正统七年废福禄永从土司,置永从县。万历二十八年改隶湖广。三十一年复隶贵州。

    皇清因之。康熙二十五年,“西山司”以叛废。领县一:《长》

    官司十一,潭溪、八舟、龙里、中林,古州、新化,欧阳,亮寨、湖耳,洪州赤溪。

    永从县

    唐置溪洞福禄州。五代杨氏叛,据其地。宋太平兴国初,置长官司。元因之,隶思州安抚司。明正统间,长官李英故族人争袭,久之,事闻,诏罢土职,改为永从县,隶府。

    皇清因之,编户三里。康熙二十五年,废《西山司》,以其

    地入县

    黎平府疆域考        通志

    黎平府疆域图

    黎平府疆域图

    本府

    东至湖广靖州界,二百一十里。

    西至古州司界一百八十里。

    南至湖广通道县界,三百里。

    北至湖广铜鼓卫界,一百五十里。

    自府治西北至省城一千里,至

    京师七千里

    东西广三百九十里,南北袤四百五十里。

    永从县

    东至洪州司界二十里

    西至八舟司界二十里

    南至生苗界八十里

    北至洪州司界十里

    自县治北至本府六十里。

    东西广四十里,南北袤九十里。

    形胜附

    本府

    《明一统志》:“东连靖州,西控生苗,南通交广,北达辰沅,山势森绕,脉络相属。”

    “五龙蜿蜒,二涧盘纡。藏百蛮之窟穴,通一线之羊肠。” 襟带靖、沅,屏障楚粤。

    《广舆记》:“山谿险峻,黔东奧区。”

    永从县

    苍岭峙前,赤溪绕后,屹立一城,控扼诸洞。

    黎平府星野考        通志

    府总

    翼轸之馀

    黎平府山川考        通志

    本府

    五龙山 在府城中。东南支有五二水夹流,中为黄龙山,即府治。又名“腾蛟。”

    锦屏山 :在府治后。崒嵂如屏,旁列二凤山,为一郡之镇。

    万福山 :在府城东二里。山多奇石。

    宝带山 :在府城南二里。

    南泉山 在府城南,多古松如虬。

    太湖山 :在府城东五里。

    太平山 :在府城南八十里。夜中恒见有光如灯。

    天府山 :在府治东六十里。

    八舟山 在八舟司。石立如人,又名“仙人崖。” 龙洞山 在洪州司。潭水清冷,西为莲花池。程岩山 在亮寨司。状如覆釜,旁皆石顶多土,居人岁时相率来游。

    东茶山 在欧阳司。溪水潆洄其下。

    龙标山 在龙里司。唐王昌龄谪龙标尉,即此。巴龙山 在府城东南九十里。

    龙见山 :在府城东一百里。相传昔有龙见于此。

    宝唐山 :在府城西北一百二十里。

    四寨山 :在府城西南一百二十里。

    铜关铁寨山 在潭溪长官司西南。其山高峻,上颇平广,可容千人,三面俱险,惟南可登。磨盘山 在潭溪长官司西北。上有石如磨,遇旱击之则雨。

    大岩山 在西山阳洞长官司北。

    西山 在大岩山西南

    天有山 :在大岩山东。

    石流山 在湖耳长官司东三十里。飞泉迸出,乱石如流。

    九牛山 在石流山东十里。

    六叠山 在新化长官司西十五里,盘回六叠至顶。

    石门山 在府城东十里。上有石如门。

    太湖山 :在府城东十里。

    笔架山 :在府城南五里。

    丑家山 在府城东南二十里。苗贼巢穴也。跕坡山 在府城南四十里。

    天井山 :在府城西南四十里。

    挂榜山 :在府城东北五十里。

    森嘉坡山 ,去挂榜山五十里。

    白山 去森嘉坡山五十里,皆苗贼出没之处。天桥山 在潭溪西北二十里,又名湾寨山。石崖山 在洪州司东二十里。

    都莫山 在洪州司南一十里。

    特洞山 在洪州司西南五十里。

    洒洞山 在洪州司下有泉曰“洒洞泉” ,亦名“神泉。”

    罗丹山 在亮寨司西

    龙池山 在亮寨司西。皆高胜。

    邦寨山 在欧阳司西七里。

    吴塞山 在邦塞山西

    银赖山 在三郎司南十里,旧有银赖洞。砦。苗沙山 在三郎司西,容江之水出焉。亦曰“苗沙洞。”

    高韦山 在三郎司南三十里。

    高镜山 在三郎司东七十里。

    摩天岭 在府城东北

    高峰岭 在西山阳洞长官司西。

    “白云岩 ” 在湖耳司。

    铜鼓崖 在府城东北二十里。有洞高大如屋,深远可三里,中有溪水横流。

    石崖 在潭溪司东。四壁峭绝,中容二百馀人。罗团洞 在府城东北十五里。洞门宽广,旁有磴如床,可容二百馀人。

    响水洞 在湖耳司西八里。水自洞中出,冲激有声。

    龙洞 在洪州泊里司小山下。洞内广深一里许,旁有龙潭,祷雨辄应。

    福禄江 源在苗地,至府西境为古州江。东至永从县,南合彩江,为福禄江。又东合大岩江,为“南江” ,流入广西柳州界。

    潭洞江 在洪州泊里,长官司治东。

    新化江 源在府城西,为三十里江,北流为八舟江,又东北为新化江,又西北合于清水江。清水江 源自生苗地,东至赤溪两江口合新化江。

    洪州江 在洪州司,昔有龙见。

    容江 在曹滴司

    宝带江 :在府城西南三里。源出石井山下之庄家潭,东北流绕宝带山。

    大岩江 在西山阳洞司南。源出大岩山,南流入于福禄江。

    九曲河 在府城北

    敛村溪 :在府城东六十里。

    甯溪 在府城东。源出丑家山,北流入敛村溪。潭溪 :在洪州司。

    上黄溪 在洪州司东南,源出洒洞山。

    高镜溪 在三郎司东。源出高镜山,流入新化江。

    高韦溪 在三郎司东。源出高韦山,流入新化江。

    朗溪 在湖耳司东。源出石流山,亦名“变溪。” 东茶溪 在欧阳司东北。源出东茶山,流亮寨界。

    清泉 在湖耳长官司治西南。两石相向,中有泉穴,深不可测,遇旱祷雨有应。

    神鱼井 在府城南,井有五色鱼,不恒见。莲花池 在洪州泊里,司龙洞西。

    永从县

    《云洞山 》:“洞最幽奇” ,

    上皮林山 在县南。有皮林洞,高敞宽广,可容数百人。

    下皮林山 去上皮林山二里,又名过化山。石壁上题“过化” 二字,笔墨奇异,苗人岁用石灰填之,否则病目。

    冲口山 在县南三十里。

    老荒山 在县西十里。深林掩映,蓊翳蔽天,土人避兵处。

    大力山 在县南一里许。其势奔腾朝县。塘防山 在县南十里。孤山雄峙,苗所出入之咽喉,故设塘防之。

    标瑞山 在县西南六十五里。石人布列,石马奔腾,亦奇观也。

    龙图山 :与标瑞山相近。蜿蜒奋迅,有群龙趋海之势。

    江头山 在县西五里

    鹿背山 :在江头山西南二十里。出奇禽佳竹、秀卉甘泉。

    笔架山 在县东五十里。三峰特立,如笔架然。楚王山 ,在铜鼓卫东三里。旧《志》云:卫城四面皆高山,可以屯兵。其东曰楚王山,有楚王川垒,明初征蛮时所筑。

    登高岭 在县治后。凭高远眺,诸峰罗列,一水澄泓。

    桂花坪 在县南四里

    滑石坡 在县南十五里。石磴绵延,滑不留足。昔有仙人饮水于上,掌膝之印,至今存焉。仙鹅磴 在下皮林山西南。孤峰特起,四面石壁如削。中开一坪,可容数千人。

    管团洞 ,在县西南二十里,其势壁立。洞在半山中,有雕鸟,春栖其上生子,冬去之。

    洒洞 在下皮林山南十里,可容百馀人。万育江 在县河口,水势汹涌,怪石参差。双江口 去县一里许,三溪相合,源有二,一出鹿背山,一出老荒山,合流而下。

    荷花塘 在县南二里

    黎平府城池考        府志

    本府

    黎平府城池 ,与湖广五开卫同城。明洪武十八年创筑,周围一千二百二十四丈,高二丈一尺,广一丈五尺,为门四,城楼四座,角楼五座,铺楼三十七座,串楼一千二百一十九间。永乐十二年,知府司祥重修。嘉靖间,知府祝寿重修,知府孙继鲁继修。万历年间,知府袁表重修。崇祯间,知府熊廷相重修,知府于元叶再修

    皇清康熙三十年,割卫归“楚平屯”,令府耑治。

    外县

    永从县城池 明万历二十一年,知县包善始筑土城。周围一百五十丈,高七尺,基宽三尺。东门一带小溪,后跨山凹。知县李宗周重修。

    黎平府关梁考        通志

    本府

    甯溪关 在府城西九十里。

    铁炉关 在府城东五十里,连靖州界。先年苗贼伏劫,设堡守御。燕窝关 接西粤,江边诸路,洞苗出没,设哨防御。

    玉带桥 在府城内。明崇祯十三年,总兵刘承印建。

    “天生桥 ” 一石跨潭溪,广二丈馀,长二十丈。武安桥 :在府城中。

    来远桥 在府城东十五里。

    通远桥 在府城东十里。

    清平桥 在湖耳长官司西南。

    黎平府公署考        通志

    本府

    黎平府治 在城南。明永乐十年,建于城西。弘治八年,知府张纲改建。嘉靖四年,知府祝寿重修。

    经历司治 未载

    黎平协镇署 :在府城内。

    外县

    永从县治 。明正统七年建,九年毁于苗,后重建。

    典史署 未载

    黎平府学校考        通志

    本府

    黎平府儒学 在府治东毓贤街。明永乐十一年,改征蛮将军周骥宅建久圮。天顺七年,知府杨纬重建,前为

    文庙五楹。东西两庑、各三楹。后为明伦堂、东西斋、

    房东馔堂号舍。弘治间,知府张纲拓而新之。嘉靖十二年,知府夏玉麟建敬一亭于堂东南,勒《敬一箴》及宋程范《视听言动箴》《心箴》,为碑六。万历初,敬一亭圮。十八年,知府袁表复捐建,并棂星戟门。崇祯十年,知府于元叶建尊经阁。明季毁于兵。

    皇清顺治十八年,知府张思房、推官王文绅、教授李

    如鼎详请巡抚卞三元“捐赀重修。” 启圣祠在庙左。名宦祠、乡贤祠在庙东。西学署在明伦堂北。学田 原额全熟田六十七亩一分五釐。原额全熟有征本色仓斗租米一十三石四斗三升。

    永从县儒学 附府学

    黎平府户口考        通志

    府总

    《户口》、原额四万九千四百六十户

    人丁原额二万八千三百九丁,俱系黑苗,原未审丁征银。三十五年《新编》人丁五十一丁,有征丁差银一十两二钱。

    府亲辖

    《户口》、原额四万九千二百四十户

    《人丁》原额二万一千二百六十五丁,俱系黑苗。原未审丁征银。三十五年《新编》人丁四十一丁,有征丁差银八两二钱。

    永从县

    户口原额二百二十户

    人丁原额七千四十四丁,俱系黑苗,原未审丁,征银。三十五年新编人丁一十丁,有征丁差银二两。

    黎平府田赋考        通志

    府总

    原额全熟田三万一百六十五亩七分二釐三毫三丝九忽七微七尘。

    原额全征本色米九百七十八石五斗二升三合三勺七抄九撮三圭二粒九粟。内除额运湖广天柱县仓米一十九石九斗九升九合九勺八抄九撮八圭一粒五粟。

    实收府仓米九百五十八石五斗二升三合三勺八抄九撮五圭一粒四粟。

    原额全征折色米一千七百五十三石四斗八升三合六勺九抄一撮七圭九粒二粟。

    该折色《轻赍》银六百一十三两七钱一分九釐二毫九丝二忽一微二纤七尘一渺。

    原额全征《条编》银八百二十两五钱七分八釐七毫八丝四忽九微四纤四尘四渺。

    原额全征马馆银四十九两四钱五分一厘四毫三丝二忽五微二纤六尘七渺。

    府亲辖

    原额全熟田二万六千三百三十六亩九分六釐二毫六丝九忽七微六尘。

    原额全征本色米九百七十八石五斗二升三合三勺七抄九撮三圭二粒九粟。内除额运湖广天柱县仓米一十九石九斗九升九合九勺八抄九撮八圭一粒五粟。

    实收府仓米九百五十八石五斗二升三合三勺八抄九撮五圭一粒四粟。

    原额全征折色米一千三百七十八石五斗九升八合六勺二抄八撮二圭四粒。

    该折色《轻赍》银四百八十二两五钱九釐五毫一丝九忽八微八纤三尘九渺。

    原额全征《条编》银七百四十四两七钱六分九釐六毫二丝六忽三微二尘三渺。

    原额全征马馆银四十六两五钱七分九釐五毫五丝八忽七微六纤三尘八渺。

    永从县

    原额全熟田三千八百二十八亩七分六釐七丝一尘。

    原额全征折色米三百七十四石八斗八升五合六抄三撮五圭五粒二粟。

    该折色《轻赍》银一百三十一两二钱九釐七毫七丝二忽二微四纤三尘二渺。

    原额全征《条编》银七十五两八钱九釐一毫五丝八忽六微二纤四尘一渺。

    原额全征马馆银二两八钱七分一厘八毫七丝三忽七微六纤二尘九渺。

    黎平府风俗考        通志

    府总

    《明一统志》:“其言鴂舌,其性凶顽。病惟祭鬼,占用鸡骨。”

    《魏华父记》:“此邦之人,有三不恶:时和年丰,惟以礼乐、《诗》《书》为事。”

    《旧志》:“五方杂处,人性朴茂,尚义重信,不乐纷嚣。”

    黎平府祠庙考        通志

    本府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府城南关。

    社稷坛 :在府城西关。

    厉坛 在府城北关外

    城隍庙 在府城西北隅。

    二侯庙 在府城南赤龙山,祀武侯。汉寿亭侯。诸葛武侯庙 在府城东南隅。

    飞山庙 在府治东。五代梁时,靖州杨再思刺诚州,死而有灵,土人祀之。宋封英惠公。庙旧在靖州飞山,明洪武十九年建于此。

    宋徐守祠 在府城东新化司。宋辰州守徐某奉命至小里,为贼所害,投尸于江,数日诉流而浮。里人异之,葬于江干,建祠以祀。

    永从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社稷坛

    厉坛

    城隍庙 俱未载处所

    寺观附

    本府

    真武观 在府城,明万历年间建。

    玉皇观 在府治西。明正德年间建,嘉靖时重修。

    毗卢阁 在府治南,明万历间建。

    永从县

    真武观 在县境

    黎平府兵制考        通志

    府总

    黎平营副将一员。康熙年间设。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

    额兵七百四十名。康熙二十三年,裁去一百二十名,现存六百二十名,驻札本府,分防永从县西山司各处地方。

    黎平府物产考        通志

    府总

    铁 出土司地

    洞锦 :以五色绒为之,皆苗妇所织,土人呼为诸葛锦。按《明一统志》:“洞被,本府出,以苎布为彩线挑刺成之。”

    葛布 ,“采山葛为之。”

    皮布 :苗人采树皮织成。

    青皮香 ,居人取之以焚,气颇香。

    木耳 ,出深山中,土人伐楮树卧于地,雨久则生。

    茯苓 出府属

    黎平府古迹考        通志

    本府

    诸葛寨 在亮寨长官司。

    陵墓附

    宋徐知府墓 在新化长官司东南。相传宋辰州知府姓徐者,因入洞招抚蛮彝被害,弃尸河内,日逐下流,夜复上流,人皆惊异,遂收葬之。

    黎平府峒蛮考

    太祖洪武三年,诸峒长来朝。帝命仍其原官,以辖峒民。

    按《明外史土司传》:“洪武三年,辰州卫指挥刘宣武率兵招降湖耳、潭溪、新化、万平江、欧阳诸峒,于是诸峒皆来朝,纳元所授印敕。帝命皆仍其原官,以辖峒民,隶辰州卫。既改龙里长官司为龙里卫,寻改为军民指挥使司,又增立五开卫。”

    以镇之隶思州

    洪武二十九年,清水江蛮作乱,都司发兵捕之按《明外史土司传》:“二十九年,清水江蛮金牌黄作乱,都司发兵捕之,金牌黄遁去。帝以贼首贾哈剌未获,募能擒者,赏千金。未几,捕获五百人,械至京,以其胁从,宥死戍远卫。有言金牌黄匿宣慰家者,诏勿问。”

    洪武三十年,古州蛮林宽作乱,寻伏诛。

    按《明外史土司传》:“三十年,古州峒蛮林宽者,自号小师,聚众作乱,攻龙里,千户吴得,镇抚井孚力战死之。宽遂犯新化,突至平茶,千户纪达率壮士击之。达突阵,杀数人,以枪横挑一人掷之,流矢中臂。达拔矢复战,贼惊曰:‘是平茶纪蒙耶’?遁去。” 盖蛮称官为蒙云。未几复炽。命湖广都指挥使齐让为平羌将军,统兵五万征古州叛寇林宽等,既以让逗遛,命扬文代之。又命楚王桢、湘王柏各率获卫兵进讨,城《铜鼓卫》。未几,让擒宽等,械入京诛之。明年,又奏“复平古州林宽馀党,并俘获三十冈等处峒蛮二千九百人以归” ,遂班师。

    成祖永乐五年,韦万木来朝,敕命万木为屯长。按《明外史土司传》:“永乐五年,寨长韦万木来朝,自陈所统四十七寨,乞设官,因设西山阳峒长官司,而以万木为屯长。”

    英宗正统四年,贼苗金虫作乱。都督萧授剿之,斩金虫以徇。

    按《明外史土司传》:“正统四年,计砂苗贼苗金虫等纠合洪江生苗,伪立统千侯、统万侯名号,劫掠四出,命都督萧授调兵剿之。贼首苗总脾等为都督吴亮所戮,洪江生苗遂诣军门降,授谕遣之,而命千户尹胜诱苗金虫,斩以徇。”

    代宗景泰五年,苗贼蒙能被戮,诸苗悉降。按《明外史土司传》:“景泰五年,巡抚王永寿以苗贼蒙能攻围龙里、新化、铜鼓诸城,乞调兵剿之。而贼欲取龙里为巢穴,急攻破亮寨、铜鼓、罗围堡诸城,都指挥汪迪为贼所杀,朝议以南和伯方瑛为平蛮将军,统湖广诸军讨之。蒙能纠贼众三万,出攻平溪卫,瑛遣指挥郑泰” 等以火枪攻之,毙贼三千人,能亦被戮。而能党李珍等尚煽惑苗众,官军计擒之,克复铜鼓、藕峒,连破鬼板等一百六十馀寨,覃峒、上陆诸苗悉降。英宗天顺三年会兵伐苗,苗悉伏诛。

    按《明外史土司传》:“先是天顺元年,镇守太监阮让言:东苗为贵州诸苗之首,负固据险,僭号称王,逼胁他种。东苗平则诸苗莫敢不服矣。臣会同方瑛计议,并请师期。于是颁谕四川、湖广诸宣慰宣抚,同会师讨贼。至三年,督理军务都御史白圭言:臣与瑛征东苗。臣以谷种山箐乃东苗羽翼,宜先剿。” 因同瑛进青崖,总兵李贵进牛皮箐,参将刘玉进谷种,参将李贵进鬼山,所向皆捷,克水军坝等一百四十七寨。诸将复合兵青崖,攻石门山,克摆伤等三十九寨。仍分兵四路,进攻董农、竹盖及甲底等四百三十七寨。贼首千把猪退守六美山,合兵大进,斩五千馀级,生擒千把猪,至京伏诛。先是,麻城人李添保以逋赋逃入苗中,自诡为“唐后” ,聚众万馀,僭称王,建元“武烈。” 立故贼首蒙能子聪为总兵官,遗之银印、敕书,总兵剽掠,震动远近。至是为总兵李震所败,馀贼大溃,添保仅以身免,潜入鬼池及绞洞诸寨,煽惑诸苗,劫攻中林、龙里,亦为震,寻伏诛。

    神宗万历二十八年,贼吴国佐、石纂太等合兵为乱,讨之不克,贼益横。

    按《明外史土司传》:“万历二十八年,诛皮林逆苗吴国佐、石纂太等。国佐本洪州司特洞寨苗,颇知书,尝入永从学,为生员,素桀黠,皮林诸苗推服之。因娶叛人吴大荣之妾,为黎平府所持,遂反,自称天皇上将,阳听抚而阴与播贼通。石纂太者,亦自称太保,聚众杀百户黄锺等百馀人,与国佐兵合围上黄堡,参将黄” 冲霄讨之,为所败,杀守备张世忠,焚五开,破《永从》县,围中潮所。总兵陈良玭、陈璘合湖、贵兵进讨,亦失利,国佐益横。

    万历二十九年,贼吴国佐、石纂太伏诛。

    按《明外史土司传》:“二十九年,命巡抚江锷会兵分七路进剿,苗据险不出,总兵陈璘潜师夺隘,纵火焚其巢,国佐逃擒之。石纂太亦为他将诱缚,伏诛。”

    黎平府部艺文一

    《黎平府志序》
    明·袁表

    “黎平为郡,百六十年所矣,郡黔而卫楚掌故无述焉。 先是要服也,非所为文献不足者耶?”既余深考之,则 留广文让有《地里考》,张守恺有《志彝杂咏》,冯司理天 秩有《黎平五开记》。然《地里考》独载正统以前冯司理 书草野,其事不雅驯,志彝韵语为风刺,皆缺有间矣。 若乃幅𢄙有考也,井里有名也,历官有表也,表窃有 取焉。于是始作《黎乘》。乘,纪载之书也。义先比事,词之 工鄙弗计焉。舜格有苗,殷克鬼方,往古之迹,希阔窅 茫。爰及唐宋,拓宇开疆,熙朝混一,隶于职方,作《地舆 志》第一,凡五篇。爰城边圉,乃作廨宇,树屏命官,稍视 中土,作《建置志》第二。既寘之守,复授之师;师帅牧之, 文儒诲之,喁喁酋长,羁之縻之。招携“怀远,循吏有之”, 作《官师志》第三。裔徼遐荒,非兵不强,寘戍列屯,简旅 彭彭,作《兵戎志》第四。“厥赋上下,视荆非绌取之。羁縻 伍什,而一,作《征轮志》以《明惠》。”第五。“维兹鬼方,其俗淫 祀,祛厥弗经,协于国纪,作《秩祀志》以《昭典》。”第六。“洵美 士行,亦有女德,信芳寓贤,谬悠往迹,作《文献志》以《彰 轨》。”第七。“蛮彝蠢矣,武”卫匪革,销锋铸鐻,代有石画。作 《边圉志》以阐伐。第八述厥故事,附以论著,凡九卷三 十有三篇,爰命府吏受而藏之,以备观览,以俟作者。

    黎平府部艺文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 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晓行㠟峨道中》
    明·陈际泰

    “高霞饮朝气,水木澄空宇。”岚光半欲浮,轻鸥依浅渚。 峰影远近开,次第如展羽。春溪雨乍收,景色特清举。 好山无数青,历历真可语。久置尘劳中,烦闷深自苦。 忽得此萧旷,心神淡相取。耳目引清端,遇物都有主。 一往果情深,何必梦天姥。

    《燕窝渔唱》
    程㸅

    西域鹫峰寺,南矶燕子窝。桃花肥细鳜,凤竹插回涡。 断续风前笛,披离雨后蓑。数声《江上曲》,明月正斜过。

    《㠟峨诗》
    甯相武

    旷心投远曙,四野接孤烟。隔树湖光满,穿云瀑影悬。 草香山气合,苔古石痕连。梦境曾过此,应知有夙缘。

    黎平府部纪事

    《旧志》:“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秋七月,黎平野犬缘城 夜吠。”

    “神宗万历十九年春三月黎平大雷雨,蛟出府治仪 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