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五百二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千五百二十七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五百二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五百二十七卷目录

     思州府部汇考

      思州府建置沿革考

      思州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思州府星野考

      思州府山川考

      思州府城池考

      思州府关梁考

      思州府公署考

      思州府学校考

      思州府户口考

      思州府田赋考

      思州府风俗考

      思州府祠庙考寺观附

      思州府驿递考

      思州府兵制考

      思州府物产考

      思州府古迹考

      思州府峒蛮考

     思州府部艺文一

      重建思州城碑记      明卢秩

      建思州府议        郭子章

      思州府题名碑记       蔡潮

     思州府部艺文二

      平溪道中        明何景明

     思州府部纪事

    职方典第一千五百二十七卷

    思州府部汇考

    思州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禹贡》荆、梁二州之裔。周属楚。秦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酉阳县。三国吴分置黔阳县,地隶焉。隋为清江郡。唐为思州宁彝郡丹川、丹阳二县地。宋为思州安彝县地。元世祖至元十二年,思州田氏降,置沿江安抚司,隶思州军民宣抚司。寻自龙泉坪徙宣抚司治于清江,为思州,改称故思州,为思南地,隶湖广行省。明吴元年,田氏归附。洪武五年分置思州、思南二宣慰司,隶湖广布政司。永乐十一年,宣慰使田琛与思南宣慰使田宗鼎有隙,弄兵坐废。遂改思州宣慰司为思州府,隶贵州布政司。

    皇清因之,领长官司四,都平黄道、都素、施溪。编户七

    思州府疆域考        通志

    思州府疆域图

    思州府疆域图

    东至湖广沅州界,九十里。

    西至镇远府界一百里

    南至黎平府界三百里

    北至铜仁府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省城五百一十里。“至”

    京师七千三百八十里

    东西广二百四十五里,南北袤二百六十里。

    形胜附

    《文献通考》:“地连溪洞。”

    《旧志》:“重山环抱,两溪交萦。”

    《明一统志》:“东至沅、靖,西抵涪、渝,作湖广之唇齿,扼盘瓠之襟喉。商贾贸迁,居民辐辏,实西南雄胜之地。”

    巡按毛在记:“城郭再辟,保障足恃。”

    思州府星野考        通志

    翼轸之馀

    思州府山川考        通志

    盘山 在府城西。自镇远迢逓而来百馀里,结为府治。

    踞胜山 :在府治后,旧名“松园坉。” 明知府蔡懋昭筑踞胜台于上。

    峨山 在府南三里,群峰联起。按《明一统志》:“崒嵂难登。”

    飞山 在府南三里。唐刺史杨再思功德及民,郡人立庙祀于此。

    旗头山 在府西三十里,高千仞,岭有甘泉古柏。

    黄岩冲山 在府西南五里。有坉可据险避苗。鳌山 在府治西八十里。中有古寺,人迹罕到。圣德山 在府治南九十里。为万山之尊,郡人多祈祷于上。

    狮子口山 在府平牙寨。洞苗出没之隘,设防于此。

    红崖山 在府城西南,以色名。

    金豹山 在府城北五十里,山多豫章之材。桥山 在府城西三十里。

    六农山 :在府城北二十里。

    独峭山 在府东北一里。孑然孤峭,卓异群峰。平轩山 在府东一里。一作“平堧山。”

    点灯山 在府南一里。峰峦高耸,夜常有光如灯。

    冲文山 在府北十里。一云在施溪司。

    平山 :与冲文山相近,山顶平如台。

    岑巩山 在府西二十里。峰峦层叠,绵亘百里。住溪山 在岑巩山西十里。诸溪之水流经山下,潴而复流。

    瑰楼山 :在府城西九十里。水自洞出,日消长者三。

    岩前山 在府东五十里。

    龙塘山 :在岩前山东十里。产铅铁。

    龙坑山 在府西三十里。昔产朱砂,今无。土麻山 在都素司北。

    江头山 在土麻山东北三十里,亦名岑弹山。旁有歇路坪,土人每遇节序,则相聚笙歌于此。天应山 在府西百里,最高耸。土人常祷雨于此,雷雨辄应。

    天平囤山 在都素南二里,土人避兵处。“黄崖冲山 ” 在黄道司西南黄里。山势险固,其中平广,有据险避苗囤。

    漾头山 在施溪司南三里。

    御屏山 在施溪司北里许。

    蜡傍山 :在施溪司北二十里。产蜡。

    鬼总山

    鬼隐山 俱在府北六十里。

    大龙坑 在施溪司西三十里。

    岑贾坡 在府城南百里。外接洪江,苗尝出没为患。今立哨防守。

    打宝坡 在府南五里

    九曲坡 在黄道司西十里。山势险峻,路径盘曲。

    十万囤 在府东十里。其地平旷,可囤十万兵。田堧坪 ,在黄道司西北三十里。一云“在府东十五里,四山围绕,中有广原沃野。”

    白溪崖 在府城北三十里,铜仁府分界。白崖 在府西五里,中有洞,下临深潭。

    杨柳岩 在黄道司西二十里,亦险峻,岩产蜡。独迳岩 在施溪司东北十里,路最险仄,设隘御苗。

    泉洞 在府城北七十里。上有飞瀑,下有澄潭。明参政蔡潮镌“云门” 二字于石上。

    磨寨河 在府西十里。设舟以渡。

    清江 在府东,即㵲水也。经镇远府境,曰“镇阳江” ,合府境诸水而入于湖广沅江。

    转水 在府四北四十里。群山四合,水经其间,众流悉汇,旋绕数曲。

    洒溪 :在府城东南里许。自注溪绕城而东,合架溪汇为潭。

    铁山溪 :在府城东十里。昔产铁,今无。

    异溪 在府城东五十里,自牙溪西合天堂,通洒溪。按《明一统志》:在府城东八里,以小水各分派入于平溪大河,故名。

    注溪 去府城三十里,故宣慰田氏子孙世居于此。

    田塍崖溪 :在府城北五十里。设渡为往来要道。

    海龙溪 在府城西六十里,地近牛角山,昔红苗啸聚于此。明知府胡柟合思南、石阡、铜仁三府兵亲剿灭之。至今民犹传颂。

    施溪 去府城三十里,水绕辰溪。

    平溪 在府东三十里,流注沅江。

    养田溪 :在府西北八十里。源出岩洞中,有巨石障流。土人筑木槽,引以灌田。

    纸槽溪 :在府北十里。

    龙溪 在府西。相传土人击铜鼓于此而龙出,因以成溪。

    凹溪 在府西四十里。东岸有油鱼洞,西岸有铜鱼洞,俱流合于清江。

    马口溪 在都素司北一里,即洒溪上源也。左溪 在都素司南十里,下流入清江。

    冷水溪 在都素司西南二十里,下流入清江。黄道溪 在黄道司西南八十里。

    淘沙溪 在黄道司北五里。

    架溪 在府城南架木溪上,以济往来。

    星石潭 :在府城东七里。产石间有金银星者,坚润可琢为砚。

    铜锣潭 :在府治北十里。相传:有龙穴此,数十年一见。

    龙泉 在黄道司北。其水清洁而甘,居民赖以灌田。但不可以涤垢,垢则水不出。

    住溪河 在府城西二十里,诸溪潴此而复流。

    思州府城池考        通志

    思州府城池 :明永乐十三年,知府崔“彦俊创筑土城。隆庆三年,知府张子中议迁平溪卫城。万历五年,因民情不便,奏请复回重筑,外包以石,周围三百二十丈,高一丈五尺,为门三,城楼三座。十年,知府蔡懋昭以后山高峻,俯瞰城中,敌至难守,乃议包筑后山石城一百二十丈,增筑敌台十二座。” 明季兵火倾毁。

    皇清康熙八年,知府陈龙岩增修。十一年内复倾塌。

    四十馀丈。知府李敷治重修。

    思州府关梁考        通志

    都哨关 在府城东一里。

    盘山关 在府城北。明万历十年,知府蔡懋昭修。

    平溪关 在府城南五里。按《明一统志》:“在府城东北三十里。”

    黄土关 在府城南二十五里。

    鲶鱼关 在府城南二十五里。

    云封桥 在府城南三里。

    平坝桥 在府城东五里。

    木林桥 :在府城南十五里。

    通济桥 在府城东五里。

    大石桥 在府城东十五里,地名“堧坪。” 明总兵石邦宪建。

    迎恩桥 在府治南

    洒溪渡 在府前

    天堂渡 在府城东十里。

    磨寨渡 在府城北五里。

    云盘渡 在府城北五十里。

    平溪渡 在府城东四十里。

    田塍岩渡 在府城东八十里。烂缛河渡 在府城北九十里。

    思州府公署考        通志

    思州府治 在城内西隅。明永乐十一年,知府崔彦俊以宣慰司改建。正统己巳,毁于寇。成化七年,知府王常重建。隆庆四年,迁于平溪卫。万历六年,复归府。知府杨云鶤修建。十年,知府蔡懋昭增修。

    皇清康熙七年,知府陈龙岩重修。

    经历司 “在府堂右。”

    思州府学校考        通志

    思州府儒学 在郡治左,东向。明永乐十一年,知府崔彦俊建。成化间,知府王常改迁南向。嘉靖元年,知府张柱重修。万历十年,知府蔡懋昭改建,正癸丁向。中为正殿,旁列两庑,前为戟门、泮池、棂星门,右为明伦堂,左右分志道、据德二斋,后为敬一亭,左为起文楼、礼门、儒学门。明末毁于兵。

    皇清康熙六年,知府陈龙岩重建,规制俱备。学署在

    明伦堂右

    原额“全荒学田二百亩。”

    无征学租仓斗谷六十石。

    原额全荒学地一十亩

    无征学租仓斗谷一石九斗五升。

    外卫

    平溪卫儒学 在卫城内,卫属湖广,学隶贵州,明季毁于兵。

    皇清顺治十八年,推官许虬重修。康熙二十三年改。

    归楚,二十七年复隶黔,清浪卫学附。

    思州府户口考        通志

    《户口》、原额三千二百一十三户

    《人丁》原额二千四百一十六丁,内除三十一、三十五两年清编抵补外,尚逃亡人丁一千六百九十五丁。旧征差人丁五百四十丁,三十一年增六十一丁,三十五年增一百二十丁。

    原额丁差银一千五十两八钱五分,丁逃无征银七百九十五两三钱。

    实在有征丁差银二百五十五两五钱五分。

    思州府田赋考        通志

    原额、田四万八千三百八十亩三分

    荒芜田九千九百一十二亩二分八釐二毫七丝三忽四微五纤九尘四渺。

    实在成熟田三万八千四百六十八亩一厘七毫二丝六忽五微四尘六渺。

    原额本色正米八百五十二石七斗六升五合九勺七抄七撮五粒二粟。

    耗米四十二石六斗三升八合二勺九抄八撮八圭五粒一粟。

    荒田无征正米一百七十一石二斗九合七勺一抄二撮八圭三粒九粟。

    耗米八石五斗六升四勺八抄五撮六圭四粒三粟。

    实在有征正米六百八十一石五斗五升六合二勺六抄四撮二圭一粒三粟。

    耗米三十四石七升七合八勺一抄三撮二圭八粟。

    原额《条编》课程银二千二百三十三两二钱二分五釐六丝七忽四微四纤二尘三渺。

    荒田无征银四百六十八两九分八釐三毫三微四纤九尘三渺。

    实在有征银一千七百六十五两一钱二分六釐七毫六丝七忽九纤三尘。

    原额马馆银二千八十四两五钱一分八釐九毫五丝六忽七微九纤九尘九渺。

    荒田无征银四百二十二两八钱六分五釐八毫一丝二忽二微五纤六尘五渺。

    实在有征银一千六百六十一两六钱五分三釐一毫四丝四忽五微四纤三尘四渺。

    原额遇闰加征银一百八十一两四钱六分八釐四毫三丝七忽五微八纤六尘二渺。

    荒田无征银三十六两八钱一分二釐七毫一丝三忽一微六纤一尘二渺。

    实在有征银一百四十四两六钱五分五釐七毫二丝四忽四微二纤五尘。无闰之年例不征。

    考证

    官庄租谷

    原额“全熟赈田” 一十五亩九分。

    《全征》本色仓斗谷一十石七斗一升四合二勺八抄五撮七圭二粒三粟。

    外镇远府卭水司,于明时崇祯二年开垦过割苗米荒田折米银四十八两七钱一分六釐五毫,荒无征。

    思州府风俗考        通志

    《明一统志》:“民性刚悍,外痴内黠。”

    土人各据溪谷,久者自称“洞官” 、寨长假贷要约,则刻木为契。

    有病不用医药,惟事鸡卜瓦卦,以占吉凶。自昔椎髻跣足,言语侏𠌯。近来声教渐染,既久彝风丕变。

    祭鬼弭灾

    《毛在记》:俗近醇庞,人知畏法,无大奸顽,士类彬彬有文,埒于内地。

    思州府祠庙考        通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原在治南,明知府蔡懋昭迁于治东一里。

    社稷坛 :在府治北五里。

    厉坛 在府治北三里

    城隍庙 在城南关

    飞山庙 在府南一里。祀唐刺史杨再思。李公祠 在城内,祀明知府李允简。

    遗爱祠 二:一祀明知府蔡懋昭,一祀明推官王制。

    寺观附

    鳌山寺 在府城外。唐时僧通慧建,今废。回龙寺 在府城东门,明嘉靖间建。

    后山观 在府城西

    真武观 在府治西旗头山上。明隆庆间建。

    思州府驿递考        通志

    府前铺 铺兵三名

    丙溪铺 铺兵四名

    桥头铺 铺兵四名

    羊坪铺 铺兵四名

    田堧坪铺 :铺兵三名。

    龙船冲铺 ,铺兵二名。以上六铺,本府管理。

    思州府兵制考        通志

    镇远协营兵分防

    思州府物产考        通志

    朱砂 旧出施溪

    水银 施溪长官司出

    铁 出龙塘

    铅 出都平

    金星石 ,出架溪潭中,没水采之。上有星点者为佳,可作砚。

    葛 出府属

    菊 :有紫、白、黄数种。

    木瓜 :《尔雅》谓之楙。

    竹鸡 府境及长官司出。

    思州府古迹考        通志

    废都素府 在府治北七十里。

    废丹川县 在施溪司

    废丹阳县 在黄道司

    废台蓬若洞住溪等处蛮彝军民长官司 在都平峨异溪司南。

    废野鸡坪等处蛮彝军民长官司 ,在黄道司治西。

    废务。程龙、敖、平、岳都坪四长官司 俱在黄道司西。

    废平溪等处蛮彝军民长官司 ,距城东五十里。

    朱砂坑 在施溪司,今废。

    望江楼 在府渡口。明知府李允𥳑建,苗毁。盘龙楼 在府治北山。

    捧日楼 在府城东。知府陈龙岩重修。

    登瀛阁 在府治南半里。

    慈云阁 在府城西南

    省耕亭 在府城南一里。

    瑞莲亭 “在府治左。”

    聚春轩 “在府治后。”

    涵云馆 在平溪卫

    坟墓附

    元刘贵墓 至元间两任同知,晋阶副使,葬府东桑坪山阳。

    明党宗仁墓 元末任黄平府同知,明改宣慰司佥事,后改本府土同知,葬府东南五里峨山之阴。

    思州府峒蛮考

    太祖洪武元年,思州宣抚使田仁厚遣其都事林宪等来献地。

    按《明外史土司传》:“洪武初,起兵平汉,略地湖南。元思州宣抚使田仁厚遣其都事林宪、万户张思温来献镇远、古州军民二府,婺川、功水、常宁等十县,龙泉、瑞溪、沿河等三十四州。于是命改宣抚为思南镇西等处宣慰使司,以仁厚为宣慰使,俱岁朝贡不绝。明年,仁厚死,子弘正袭。九年,田弘正与其弟弘道等来朝。”

    按《明外史土司传》:“洪武九年,田弘正与其弟弘道等来朝,帝命礼部皆优其赐予。”

    十八年,思州诸洞蛮作乱,命信国公汤和讨擒之。

    按《明外史土司传》:“洪武十八年,思州诸洞蛮作乱,上命信国公汤和等讨之。时寇出没不常,闻师至,辄窜匿山谷间,退则复出劫掠。和等师抵其地,恐蛮人惊溃,乃于诸洞分屯立栅,与蛮人杂耕,使不复疑。久之,以计擒其魁,馀党悉溃。师还,留兵镇之。”

    二十年,宣慰田弘正死,子琛袭。

    按:《明外史土司传》云云。

    成祖永乐八年,田琛购乱,镇远侯顾成执之,送京师,思州平。

    按《明外史土司传》:“永乐八年,思州宣慰田琛与田宗鼎争沙坑地,有怨。而宗鼎之副使黄禧亦与宗鼎有怨,因与琛结,图宗鼎,构兵。琛自称天主,禧为大将,率兵攻思南。宗鼎挈家走,琛杀其弟,发其坟墓,并戮其母尸。宗鼎诉于朝,屡敕琛、禧赴阙自辨,皆拒命不至,潜使奸人入教坊司,伺隙为乱。事觉,遣行人蒋廷瓒” 召之,而命镇远侯顾成以兵压其境,擒执琛、禧,械送京师,皆引服。琛妻冉氏尤强悍,遣人招诱台、罗等寨苗普亮为乱,冀朝廷遣琛还招抚以免死。帝闻而锢之,以“宗鼎穷蹙来归,得末减,令复职还思南,而宗鼎必得报怨,以绝祸根。” 帝以其幸免,祸不自惩,而更遑忿,遂留京师。宗鼎出《诽言》,因发祖母阴事,谓与禧奸,实造祸。本祖母亦发宗鼎缢杀亲母渎乱人伦事。帝命刑部正其罪。谕户部尚书夏原吉曰:“琛与宗鼎分治思州、思南,皆为民害。琛不道,巳正其辜。宗鼎灭伦,罪不可宥。其思州、思南三十九长官地,可更郡县,设贵州布政使司总辖之” ,而命顾成剿台罗诸寨。顾成斩苗普亮,思州贼平。

    二十年,废思州。思南两宣慰田氏亡。

    按:《明外史土司传》:“永乐十二年,分贵州地隶八府。贵州为内地,自是始。两宣慰废,而田氏遂亡。”

    思州府部艺文一

    《重建思州城碑记》
    明·卢秩

    思州府治。春秋时本楚黔中地。秦、汉、吴、隋、唐以来,郡 治州治,建置沿革,随时变易,莫有定制。宋大观丁亥, 蕃部长田祐恭愿为王民,始建思州,即今思南。至元 间,自龙泉坪改置思州宣慰司。永乐壬辰,嗣宣慰者 肆恶,干罹宪典,遂革宣慰司为思州府,入隶贵藩而 领四司。自是典郡者率天子命吏,然而后先相代,往 往视廨宇如传舍,间有草创,复为苗寇焚荡。乃成化 纪元之初,蜀王君常以民部尚书郎奉天子简拔,来 知是郡。仁风流布,义问远扬。未及三载,民有经业,乃 议筑城。维时总戎吴经、参戎彭伦俱顿兵清浪,保障 边陲,遂立心赞襄,力主其事。经始于成化庚寅,工讫 于甲午,岁凡五更,役凡万徒为城一“千三百步,悉建 连屋,其上覆以陶瓦,防风雨霜雪之凌。周辟四门,架 层楼以置钟鼓,为寅夜之儆。界四门以画通衢,因地 势以建公署。逋逃四归,商民聚处。环城内外,栉比蜂 屯,鲜有空隙。弦诵洋溢,鸡犬熙蕃,非复萍浮星散,昔 之萧索也。盖吏有所据以治事,民有所依以为安。不 逞之徒,消其觊觎之”谋,去其《臲卼》之厄,宜其皆安堵 奠枕于今日矣。

    《建思州府议》
    郭子章

    “思州府治建于都坪,正统乙巳陷,嘉靖辛亥再陷,何 利于都坪?已迁平溪,依军而守,倚江而宅,何不利于 平溪?”而论府治者,便都坪不便平溪,复皆狃于小利, 未睹要害,安于平常,忽于变故,幸今日贼去之为安, 而不虞异日贼来之为祸也。平溪有尺籍,有武弁,有 坚城,有大江,得一太守居中调度,何贼之足虞?或曰: “平溪属楚,思州属黔,臂指不相使也,今则一家矣。”或 曰:“民属府,军属卫,思民在都坪也。彼贵阳、平越新创, 亦何民之有?今则加以军民矣。”或曰:“迎送有奔走之 苦,过客有供应之费,不若都坪逸也。彼贵阳、镇远、平 越三郡,又将何避焉?而以小费妨大计,非矣。肤见如 斯,愿与豪杰共商之。”乃敢以闻之于朝。

    《思州府题名碑记》
    蔡潮

    思为古黔中地,历隋、唐、宋、元,沿革不一。国朝吴元年, 前宣慰田氏归附,隶湖广行省。永乐壬辰,田氏弄兵, 坐废,改宣慰为府,分属贵藩。然地僻民贫,洊罹彝燹, 日敝一日,鞠为荒翳。往年郡守张君常、张君价,渐次 修举,而文献犹未足征。正德丙子秋上元高君节守 邦之三年,嗟兹缺典,博询于长官周缙、何纯辈。其所 记忆前人之名氏籍贯,凡二十六人,属记于予。予惟 思郡蕞尔一隅,猥潜荒服,重以彝氛,岁歉之故吏兹 土者,恒以投瘴御魑视之速欲解去,不能一朝宁处。 自崔、贺启治以来,能久安其位,不甚鄙彝其民者,王、 张、赵、李、唐、孙、严、柴,暨今高、赵数公焉。高侯又能于劳 来安辑之暇,以经术训饬子弟,且犹征文辞以表彰 思郡,思何陋矣。

    思州府部艺文二

    《平溪道中》
    明·何景明

    徙倚平溪馆,天高秋气清。水萤光不定,山籁响难平。 夜火云间戍,寒枫江上城。终宵无梦寐,高枕听滩声。

    思州府部纪事

    《通志》:“宋宁宗嘉定六年秋八月庚午,思州田宗范叛, 夔州路安抚司遣兵讨平之。”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秋七月壬午,官军袭思州乌罗 洞。

    十九年春二月壬子,诏“亦奚不薛及播、思、叙三州军 征缅。”

    三十年冬十二月乙未,督思、播二州及镇远、黄平,发 宋旧军,从征云南武宗至大三年春正月辛丑,乖西带蛮阿马等入寇, 遣万户移剌四奴及调思、播土兵讨之。

    仁宗延祐元年夏五月,思州饥,发廪减价。赈之。 泰定帝泰定元年秋七月丙戌,思州平茶杨大车、酉 阳州奔世昌寇小石邪、凯江等寨,调兵捕之。

    文宗至顺二年九月,思州饥,赈米五百石。

    明太祖洪武十八年夏四月,思州苗叛,征鲁将军汤 和、副将军周德兴帅师从楚王讨平之。

    英宗正统十四年,邛水苗陷思州府。

    武宗正德十六年夏六月,思州天鼓鸣。

    世宗嘉靖十八年夏五月,思州大水洒溪,有二龙𩰚。 二十九年,铜仁苗陷思州府,知府李允简死之。 三十年夏,思州府饥。

    神宗万历三十六年春三月,思州民易绣虎,一产三 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