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二百九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千三百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三百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三百卷目录

     广州府部汇考二

      广州府山川考二

    职方典第一千三百卷

    广州府部汇考二

    广州府山川考二       府志

    本府。南海、番禺二县附郭。

    蚬江 :按《县志》“东冲” 分流于西朗,达于蚬江,合于波罗江,俗呼白蚬壳江。

    波罗江 按《县志》“唐《韩愈碑》” :“扶胥之口,黄木之湾” ,即此,在南海神庙前,岭南海水之会也。罗浮虽夜半见日,然在山巅高处,海隅卑下,此独见之,若凌倒景,光怪灵幻,最为奇观也。

    南海 :在府城南一百里。浩淼无际,东流闽、浙,南通岛彝。城东八十里有古斗村,自此出海。潮:源于东南大洋。地名佛堂门“入于虎头”、甲子二门。甲子属惠州府以达于《斜西海》。东莞县其南则入于厓山,其支分旁流则会于府城南,其中多珠玑、玳瑁、紫贝、大鼋、鳣鲔、鲟鳇。有海人焉,见之则风。尝闻海贾云:“南海时有海人出,形如僧,人颇小,登舟而坐,至则戒舟人寂然不动,少顷复沉水,否则大风翻舟。有鱼焉,长二丈,腹有两洞,皮可以饰刀剑,其名曰䱜。”《南越志》:“䱜长二丈,腹内有两洞,贮水以养子”,每腹容二子,两腹则四子也。子朝出食,暮还母腹,尝从脐入口出其中有轩辕之丘,鸾自歌,凤自舞,是为天乐。其外有炎洲,洲上有兽焉,如狸,以青铁椎击之辄死,张口向风而活,其名曰“风生”,可以疗暴疾。洲之下多鲛人。

    东江 在南海东南二十五里。自博罗西流至府城,入于海,其中多珠贝。折而西十五里,曰黄鼎大江,其中多黄雀鱼。

    北江 在府城南三十里。本浈、武二水合于此。浈水源自庾岭,武水源自临武,迤逦而下,与西江合入于海。其中多鲟鳇蚬蚌。自西淋之平洲折而西二十里,曰三山江。又折而西南二十三里,曰兰石江。又五里曰分水头江。又自三水分而为鼎安东江。江之西为西江,又自西江分而为官洲江。又西南五里曰盐步江。又南二里曰“青石江。”

    西江 在府城西北五十里。源自牂牁,经邕、横、浔、藤,合绣水、漓水,抵苍梧,过德庆、肇庆,亦曰“桂水”,与浈水合入于海。其中多蛤蟹,多鲛鲔,多良龟暨鱼游焉。流于西十里,曰金利江。又西十里曰白石江,俗名民㴦江。又西十六里曰流潮江。又西九里曰鲁冈江,多奇石。又北六里曰胥江,多鲥鱼。由胥江而北一里至于乐塘,曰鸭浦水。粤江 一名“珠江”,以沉珠浦得名,在府城南,舟始发必由于此,源于三江,合浈湟水。《山海经》作“潢水。” 出石门而东过沥㴦,是为沥㴦江,与郡前江相接。又东十八里会于黄水湾,即波罗庙江,为岭南诸水之会。支流分于西朗,即白蚬壳江。分于沙湾,在郡城东即沙湾江。分于韦涌,在郡城东即韦涌江以注于海。中多螺蚬。有鱼焉,长数丈,锋脊而斗首,其名曰“暨”,见则其国疫。

    凤水 ,在番禺东五十里,源于昭陵山,过黄陂飞瀑,势若凤舞,故名。下注于乌涌。

    沙河水 在府城西北四十六里慕德里巡检司前。

    郁水 源于浈、邕,遵封川而南,合桂水、浈水,过灵洲,出石门,环府城西南,而东注扶胥入于海。即北江之近南者。

    扶南水 一曰“扶溪” ,在府城西南十六里,民环居之。多茭藕,多鳝鱼。

    珠江 按《县志》,即城南江中有石名海珠,方广亩馀,屹峙洪涛中,上有慈度寺,宋忠简公李昴英读书处。宝庆二年及第,构书院其上,遂称名胜。后人即为祠祀之。张镇孙于此结龙头会,尝以大魁自期,后状元及第。东有向阳堂,西有凭虚亭,今为炮台。

    东冲沥㴦堡江 按县志,即古东冲,与州前江相接,去城十馀里。《宋书孙处传》:“由海道袭卢循番禺,至东冲。” 即此。俗字“冲” 作“涌。”

    芝兰湖 在府城北一里,今双井街。其汇今没。行文溪 ,在府城北三十里,源出白云山,帘泉十道,至番禺北津水,今名“廉平水” ,疑即此。

    白管溪 :在府城东北五十里。平川中涌出,有声如沸。

    月溪 在乱石山下

    铜鼎溪 :按县志:在博山下。《南越志》:“天清水澄,见其鼎现。唐刺史刘道锡过此,遣人系其耳而牵之。耳脱而鼎潜入,系鼎之人耳尽痛。民神之,遂不复取。”

    东溪 在府城东北十五里。其上多刺桐,注于金液池。一名“金钟塘” ,分为上塘、下塘。

    药洲 在府城内番禺西。长百馀丈,水绿净如染,南汉始凿,相传为南汉方士炼丹之地,以药投之,水遂变色,故名药洲。上有九曜石。石,太湖旧产也。刘䶮时,有富民负罪愿运此以自赎,故一名“石洲。” 宋初为西园,后又更为西湖,岁久湮塞。嘉定元年,经略使陈岘疏凿之,更名西湖。西岸有堂曰“濯麟” ,有亭曰“筠川” ,又建二小亭,曰“梅源” ,曰“野亭。” 又临流建亭曰“濯晖。” 转运使赵汝𬭼改为仙湖。洲后有奉真观,洲南有千秋寺,元季俱毁。今故址为按察司。明宣德三年,洲西建濂溪书院,以祀宋广州提刑周敦颐。正德初,提学副使林廷玉复建爱莲亭于其上。今濂溪祠迁于粤秀山下,旧址并入提学道崇正书院。洲之西不半里,曰“白莲池” ,其水汇,今已渐湮。又折而南一里,曰“文溪” ,李昴英所居,今湮。

    琵琶洲 在府城东三十里海中,上有三阜,东路之舟泊焉。又东十里海中,曰浮练洲,多白沙。城南四十里沙湾海中,曰澳洲,四时多郁蒸之气,其旁多螺蚌。

    越溪 按《县志》“在菊湖之右。会东溪至北山下为甘溪,去邑城东北五里。吴刺史陆引以海水味咸,导以给民。唐节度使卢钧,后加疏凿,以济舟楫,更饰广厦,为踏青游览之所,傍水皆种木棉刺桐。南汉广之为甘泉苑,苑中有泛杯池、濯足渠、避暑亭,即今之韸韸水也。”

    甘溪 按《县志》,“在越溪之上。汉刺史罗弘浚,常有人诣蒲涧得九节蒲,忽大雨,水漂去。其后得之灵洲水上,始知其相通云。”

    沉珠浦 在府城南三里。江中有石,号海珠出水高丈馀,阔二亩,上有慈度寺、李昴英祠。旧《志》:昔有贾胡有明月珠跃入水中,购善没者下求之,见蛟龙盘护,遂骇而出,即其地也。其说不经。沉香浦 在府城西北四十里石门之南。晋刺史吴隐之沉香于此。相传隐之素持清操,妻刘氏独赍沉香,隐之见而投之于浦,后人因名。旧有《沉香亭》,今废。

    荔枝湾 在府城西七里。古《图经》云:“广袤三十馀里。” 南汉创昌华苑于其上,今皆民居,池圃联属,莫详其处。

    柳波涌 在府城西十五里沙角尾。又西南二十四里曰奇堪涌。

    大通港 :在府城西南二十里。其东有平陆,松林竹浦,人迹罕至,流水入于海。旧有大通寺,违岸禅师化身在焉。雨旸祷之辄应。后化身为城中士民祈雨,请去。大通寺僧请回不能举,遂留光孝寺,而寺亦毁。今邑人萧子奇倡捐重建,迎化身复祀其中。

    拾翠洲 在府城西南三十里。古有津亭,今华节亭与古津亭相近,但洲迹已芜,不可考。陆龟蒙诗云:“侯吏多来拾翠洲” ,是也。

    半塘 在府城西三里。又转而南二里曰荥护塘,一名“腰带水。”

    天生塘 :在府城北二十二里。春滥冬涸,岁旱,祷之有应。

    龙湫潭 在天生塘东。石壁数仞,飞瀑悬泻成潭。

    东坡井 在府城内元妙观西庑。宋苏轼所凿。凿时得石肖龟,一名龟泉。方大琮铭:“众妙堂东有泉经品尝眉山仙名去堂井不迁。宋淳祐五年,方大琮来莆田,去者还人耶?天得古栏和名镌,泽物远与坡传。” 李昴英《续铭》:《考经》云:“坡记成名非古堂遂轻两翁像久晦冥伟方公旧观仍取彼栏护此泓新作盖环以铭遗” 千年。饮清泠。续铭谁?李昴英。

    罗汉井 ,在府城内光孝寺西廊,此井即古乾明井也。古《图经》云:“寺有诃子,取此水和甘草泉乳白而甘,又谓之诃子泉。”

    星泉 在府城西六里,古金肃门外绣衣坊,始凿见星于井。

    月井 在府城内西南,古月华楼下,今盐仓街旧月泉庵址。月出则照映井底,光滢澄澈。日井 与月井相望,在旧清紫坊千佛寺侧。

    六脉渠 按《县志》:“古有六渠通于壕,壕通于海。” 所谓六脉者,草行头至大市,通大古渠,水出南壕;一、净慧寺街,至观堂巷擢甲里新店街、合同场番塔街,通大古渠,水出南壕;二、光孝寺街至诗书街,通仁王寺前大古渠,水出南壕;三、大钓市至盐仓街及小市,至盐步门,通大古渠;四、按察司至清风桥,水出桥下;五、子城城内。出府学前泮池。六六脉通。而城中无水患。年来包塞壅阏。春夏雨集。则满城巨浸。官民不便。亟宜疏浚之。

    蒲涧 在府城北二十六里。源于白云山,涧中多菖蒲。旧《志》:“安期生采而食之,仙去。” 旧有碧虚观,今废。上有安期飞升台,有葛仙炼丹岩,有滴水岩。岩上有悬钟在崖上,人迹所至,铿铿然有声。其下有帘泉,汇为流杯池。沿涧曲折而注于粤秀山麓。其左为菊湖,崔与之祠在焉。其右为越溪,张镇孙以自号。东北与东溪会而出,注于江涧。旁有寺焉,其草多尧韭,其石多禹馀粮。有鸟焉,如刍尼而五色各异,其名曰鹊。《旧志》:“五色雀自罗浮来,恒止于此。又有白雀,人恒见之,巳千岁。”

    大塘 在府城内。连亘三里。旧为盐课提举司后堂。明正德间,大学士梁储建家庙其侧。学士泉 在府城北七里。旧曰“鸡爬井。” 明天顺初,学士黄谏谪居广州,品其水为岭南第一,故易今名。

    九龙泉 源于白云山,注为帘泉,南入于蒲涧,又南注于城北,入于江。按《县志》,“安期生隐此,无泉,有九童子见。须臾泉涌,始知童子盖龙也。” 又名安期井,泉味极甘,烹之有金石气。泉流下为大小水帘洞。

    泰泉 源于栖霞山,循聚龙冈而南,与北坳之水会注于东溪。又东南过沙涌入于江。按《县志》:昔景泰禅师于城北栖霞山卓锡,得泉泉初涌时,双蟹出焉。明洪武初,孙蕡筑白云山房于其上,香山黄佐改建泰泉书院。旧《志》:李昴英有文溪小隐轩及泰泉,时又有玉虹、饮涧二亭旧址。《名胜志》曰:“景泰者,六朝时僧,梁大” 同中居罗浮水石楼下。尝至山顶,见池有蔬叶。泰曰:“此泉当通人境。” 乃书偈投水,流出王氏池中。因施其地为寺。刺史萧察每召与语,朝至此山,暮出罗浮云。

    越台井 在府城内北五里,其深百尺,广之井泉多卤碱,惟此冷且甘。相传凿自赵佗时,一名赵佗井,在悟性废寺址。今伊川祠之东。《古图志》云:梁普通中,达磨禅师由天竺航海至,指其地语人曰:“此下有黄金。” 民竞凿之得泉,以师为诳己。师曰:“是未易以斤两计也。” 因号为达磨泉,盖谬谈耳。《南越志》巳有越井冈,则此井岂待达磨而后凿耶?又谓九眼井为达磨泉,亦非也。梁江总诗云:“石门通越井。” 则其来久矣。唐崔子高亦有诗云:“越井冈头松柏老,越王台上生秋草。” 其近粤秀山可知也。南汉号为玉龙泉,民不得汲。宋平南汉,始与民共之。其西南有鲍姑井,今不可考。《古图经》云:“姑行灸于南海,唐崔汉遇之,谓曰:‘吾善灸赘疣,今有越井冈艾少许奉子’。” 其地有井,自名南海。《百脉》谓在弥陀寺菖蒲观,今不可考。

    九眼井 ,在越台前一里。唐都督刘巨鳞所凿,南汉号为“通泉” ,世亦目为“达磨泉” ,尤非。宋番禺令于伯桂始凿石盖以覆之。

    安期炼丹井 在碧虚观前,一石栏上刻八卦犹存。《番禺记》云:“数十年不汲,其味尝甘,烹茶浸果,有金石气。”

    葛仙井 在药洲西岸

    孙公井 在府西北古教场内。元丰间,孙龙图颀凿,故名。今不可考。

    谢公井 在藩司堂前,布政司谢迪所凿。白鹅潭 按《县志》,即城南江,近西十里汇支水为潭。旧传风雨晦冥,辄有白鹅大若舟,见水面。水帘洞 按《县志》,在白云山,有大小水帘,相去三百步。

    帘泉 按《县志》:“在蒲涧东,汇为流杯池,沿涧曲折而南,为行文溪水,流入金钟塘,注于粤秀山麓,又东北与东溪水会注于江。上有晋广州太守罗尚叠石游观故址。”

    贪泉 在府西石门东。相传越岭而南者,饮此水则贪。晋刺史吴隐之酌之而操益励。有诗云:“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后因名为不易心泉。

    流水井 在马站巷

    双井 按《县志》“在城北施水庵傍,井小而水甚浅,下有双孔,春夏溢出地上。”

    八角井 按《县志》,康熙十年冬,城隍庙井水竭。道士梦神示以庙后有泉处,掘之得八角井。甃石完固,大一丈馀,水溢而清。先是,俗谚云:“未有城隍先有井,未有广州先有城。” 其年代不得而知也。

    水闸 按《县志》:“旧在东西雁翅城壕口。宋嘉定三年,经略使陈岘刱,岁久圮坏。绍定三年,经略使方大琮因旧地增筑之。两岸石甃各长二十馀丈,中为重闸,阔丈馀,以通舟楫。淳祐四年,东闸摧剥,方大琮筑而新之。明洪武十三年,展筑城池,改甃壕南。旧水关广仅六尺,关下柱以铁石,凡两重,以严防御。”

    顺德县

    五峰山 :在县城西北二里。曰掑北、曰华盖,曰安东,曰登俊,曰迎晖,环列如星,然其草多莎菉。华盖山 按《县志》在县治后,以形似名。

    金榜山 在县城西三里,其山横。又西一里曰凤凰山,又名飞鹅山。

    梯云山 在城北一里学宫之左,其山孤峻。神步山 在城东四里,其上有神履綦迹。石冈山 在城西四里。又西一里曰永安山,曰龙跃山,曰拥节山。

    钟鼓山 在城南四里,有石焉,形如钟鼓,生草中。又有巨岩,可坐二十人。又南半里曰白石山,曰“太平山,曰大吉山,曰东溪山。”

    金峰山 在城南四里。又南二里曰观音山。雁塔山 在城南十一里,有石塔焉。又其南半里曰容山,曰奇山,曰车步山,曰金钗山。

    龙头山 在城西南四十里,上有石如龙角,龙㴦之水出焉。美山 在城西南七十里,旁有石孔,忽有声则作风雨。

    鳌峰山 上有石刻遗迹。又“钱塘山” 、“火号山” ,皆与“美山” 相近。

    天壶山 在城西五十里,其山峻。又有阴罗山、飞鹅山。

    水井山 在城西七十里。上有土穴,乡人于除夕开为十二,置水各穴,视消长以占“十二月次旱潦有验” 云。又有凤凰山相近。

    星山 :在城西六十一里。又其西曰槎山、龟山、蛇山,俱以形似名。又其西曰施头冈。

    翠竹山 在城南十一里,其上多竹箭。又南二里曰扶宁山。折而东曰烟管山。南曰桂山。独冈山 在城西北七十六里,其上多枫。又西北一里曰凤山,曰尖峰山,曰左辅山。又北曰镇头山,曰龙穴山。罗应彪《龙穴山》诗:“老龙飞去散甘霖,空有灵湫万丈深。千古江山存旧迹,四时烟雾锁长林。鼎湖雨霁留寒色,禹浪春浓” 结暝阴。昨夜前溪雷雨过,空应灵物重来寻。

    龙岩山 在城东北十九里,下多怪石。又东北七里曰金紫山,其气殷红。又东北二里曰鳌鱼山,曰“北华山。”

    西淋山 在城北八十里,三峰叠起,其木多檑杻。又北十里曰白蛇山,以形似名。又西三里有龟石,形如龟,晴雨征焉。又其北百馀步曰羊化石,亦以形似名。雷鲲诗:“变化无方地有灵,峥嵘头角自天成。年深已忘多岐语,石在空留跪乳名。骖乘不劳驱卫玠,返魂无复叱初平。荒山落日闲归路,惟有年年草自生。”

    狮岭 在城南一里,都宁司巡检后。西百馀步曰松排冈,其下多松。北曰滴水岩,亢旱不竭。珠冈 在城东南一百六里,形小而圆,故名。其下水环之。

    白藤冈 :在城南九十里,其上多藤萝。

    黄婆洞 在都宁山东二里。相传五代时有黄妪避地于此,故名。

    桃洞 ,在都宁是,多桃树。李彦琼诗:“洞门云彩照嶙峋浓罩桃花不浣尘瑞气潜通龙浪暖晴光何异武陵春嬉游应有寻仙客栖遁今无避世人曾记泛舟同胜赏不知何路是通津” 《碧鉴》海 ,在城西南,源于粤江,流至于县。其水环合,南四里至于小湾,曰铁船洲海。又折而北三里曰潭洲海。县西四里曰金斗海。县南一十里曰北潮海。又南一里曰鲚鱼海,其下曰鹏涌海。又南三里曰马冈海。马冈有八景,而飞来、沙角二处最胜。

    三漕海 ,在县北三十二里。又北曰“南畔海” ,又北二里曰新良海,又北二十五里曰“仕版海” ,曰“伦教海。”

    锦里海 在县西二十里。又西曰“龙蟠海” ,又西一里曰立竹滩。

    洪濛海 在县西八十里。又西十里曰天湖海,是为龙山。又西北八十里曰河彭海,曰鼎峙潭。庚流海 ,在县北四十里,其水向庚而流,故名。又北一里曰沙海叠石海 在县北四十二里。源于桂林,接新会,入于南海。严白英诗:“桂海元从叠石通,分明一派接长空。鳌头路出边江次,燕尾斜分别浦东。春水深添百谷雨,晚潮长送几帆风。沧浪拟买扁舟去,好作羊裘钓雪翁。”

    福海 :东接马宁,西接福岸。《新志》:“福海之水,恒有波涛声,舟楫未始有覆溺者,故名。”

    石头海 :源于县之北;过甘竹西通香山,注于海。又西北四十里曰登洲海。

    洲头海 :在城北八十里。前有潭曰“龙湾” ,是多怪鱼,北流入于清远。

    赤花海 在城北八十五里。一曰勒竹江,源于粤江,入于郁水。白蛇水 ,在县北九十里。又其北曰横海,曰郡马海。

    文溪 :在城北四十二里。自罗江左旋而东,合石峰萦纡。宋人设义墩于岸之上,是曰“鹭洲。” 昌溪 :在城西八十二里。源于香山注于海。在昌教堡。

    龙㴦 源于龙头山,通于东西海。锦衣涌 ,在城南一里,明成化初,学士钱溥所凿。又城西北五里曰学士涌,亦溥疏之。又县西北八十三里曰横涌,其中多鲨鲤。

    炼丹井 在城内南不半里,相传有仙迹焉。甘泉井 ,在城南三里古楼堡,其水甘。

    龙池井 ,在城南一十里容奇堡。水清洌,相传以为龙穴。

    回苏井 在县西北八十里水藤堡。冬温夏凉,饮之巳病。

    周鉴井 在县南四里小湾堡东溪村。源于小湾之山,其水长流。

    石井 在县西北八十一里龙江堡尖峰岭下。泉清甘,亢旱不竭。

    漱玉泉 在县西八十里龙山堡,其水甚洌。《东莞县》

    道家山 在县城内西一里。其上有凤凰台,相传“有凤凰集于此” ,台后废。明洪武间,筑南海卫城,西南浚为壕堑,东北置巡铺。

    钵盂山 在城内南二里。下有井,其泉清洌。石鼓山 ,在县城西南二十里,上有石如鼓。《南越志》云:“邑有乱,则鼓自鸣。” 昔卢循来寇时,隐然有声。

    黄岭山 在县城南三十五里。峰峦奇秀,形如展旗,俗呼为黄旗岭,即县之朝山也。《唐书十道地理志》以为岭南第一名山。其上多松桐,多黄色之草。其下帘泉之水出焉。夏侯恭诗:“黄岭高朝拥,三峰玉削成。也知清淑气,毓秀在群英。” 武山 在县城南五十里。突起海中,有武勇状,故名。潮汐消长,高低可辨。宋余靖尝候潮于此。按《县志》,“南当大洋,为望船所。” 旧有武山寨,今置白沙

    杯渡山 一名屯门山,在县城南一百九十里。相传昔有禅师以杯渡海,故名。南汉时封为瑞应山。上有瑞应岩,有滴水岩,前有虎跑井,下滨于海。有二石柱,相去四十步,高五丈馀。《郡志》云:“昔为鲸鱼入海所触。其木多橿杞,其草多莎菉,县民多往取材焉。” 韩愈诗云:“乘潮簸扶胥,近岸指一发。两岸虽云牢,木石互飞发。屯门虽云高,亦应波浪没。” 蒋之奇诗序云:“《广州图经》:杯渡之山,在东莞屯门界三百八十里。相传昔杯渡禅师来居屯门山,因以为名。” 余曾读《高僧传》,宋元嘉年中,杯渡尝来赴斋,诣家,便辞去,云“贫道去交广之间。” 余是以知杯渡之至此,不诬矣。旧有军寨,在山北之麓,今捕盗廨之东南。汉大宝十二“年己巳岁二月十八日封为瑞应山,勒碑在焉。” 榜文刻:“汉乾和十二年岁次甲寅,关翊卫副指挥同知屯门镇检点防遏右靖海都巡检陈延命工镌杯渡禅师之躯,送杯渡山供养。” 杯渡事详见《高僧传》。然其词猥杂,余已删定着于篇。刘汉大宝己巳勒碑至今元祐己巳,盖一百二十一年矣。事之显晦,自有时哉!余昔读李白《南陵隐静诗》:“岩种郎公橘,门深杯渡松。” 意以为杯渡之迹,只见江淮之间,殊未知又尝现于交广云。

    灵渡山 与杯渡山相望,其上多藤,其下有井。

    旧有寺,以为《杯渡禅师》挂锡之地。

    桂角山 :在县城南二百五十里,滨于海。其上多桂。

    参里山 在县城东南一百里,以孝子黄舒得名。《南越志》:“昔邑人黄舒者,以孝闻,人皆慕之,如曾参山,因以名。” 其上多松柏。

    宝山 在县城东一百六十里。其上有潭,潭下有石瓮二,飞瀑注之,奔响如雷,注于田。其下有银,县旧名“宝安” ,本此。旧《志》:有宝置场煎银,名石瓮场,久废,山中银滓犹存。岁旱,居民则刑白鹅,祷于潭即雨。居人引以灌田,岁仰利焉。元大德间,邑民郑文德陈山银可炼,令诸司路邑勘验,煽炼不堪,罢止。

    石涌山 在县城东四十里,水中石如涌出,其上多香木。又东二十里曰葵涌山,其下《葵涌》之水出焉,是多水葵。

    神山 :在县城东三十里。其上有奇石,居民祈祷有应。

    彭峒山 在县城南八十里。相传,昔有彭翁居此,其上有泉,下注于壑,谓之水帘,是。多藤萝。又西南十五里曰观音山。

    卢山 在县城东南六十四里。其上有仙桃、杨梅,花木丛焉。《方舆志》云:“其山产仙桃,产杨梅,至者任采而食,携出则迷路。” 多花木,又名百花林。陈琏诗:“闻说仙翁旧此栖,至今桃李尚成蹊。游人慎勿轻将出,山下云深路自迷。”

    梧桐山 ,在县东南七十里,其木多梧桐。有竹焉,多叶而疏节,可以为杖,其名曰“笼葱。” 有草焉,色苍黪而葳蕤,其名曰“龙须” ,冬月时有雪封其顶。

    深溪山 在县东南六十里。飞瀑之水出焉,注于下而成溪。

    虎头山 一名秀山,在县城西南五十五里大海中有大小虎头二山,俗名虎头门。外夷入贡及使外夷者,皆道此。潮汐出入其中甚洪。《通鉴》载:“帝舟迁于秀山,行朝箓。十二月,张世杰奉帝退秀山” ,即大小虎头山也。

    南山 在县城西南六十里,其上有石塔,有泉。大岭山 在县南四十里,其山耸拔,是多杂木。飞鹅山 按《县志》,“在靖康,下有流水环绕,状如飞鹅。”

    卧象山 按《县志》:在靖康庆林寺后,状如卧象。阳台山 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形若几案。大奚山 在县南四百里海中,有三十六屿,民杂居之,是多鱼盐,其木多松桧,多杻柟。有乌焉,如鸲鹆而大,青首而翠翮,其名曰兜兜,其名自守,见之则风。旧《志》:大奚山周三百馀里,居民不事农桑,不隶征徭,以鱼盐为生。宋绍兴间,朝廷招降朱祐等,选其少壮者为水军,老弱者立为外寨,差水军使臣一员,弹压官一员,无供亿,但宽鱼盐之禁,谓之“腌造盐。” 庆元三年,盐司峻禁,遂啸聚为乱。遣兵讨捕,徐绍夔等就擒,遂墟其地。经历钱之望与诸司请于朝,岁季拨摧锋水军三百名以戍,每季一更之。然兵孤远,久亦生扰。庆元六年,复请减戍卒之半,屯于官富场,后悉罢之。

    梅蔚山 在县西南二百八十里。其上有宋帝石殿存焉。景炎中,帝南巡,尝幸此。又西南二百八十里曰官富山,即官富场,有巡检司,有民居之。又山曰凹背,曰陶娘,曰福建,曰“洛隔” ,曰七娘,曰东姜,曰龙鼓,曰丫洲,曰南亭,曰泊潦,曰稍舟,曰翁鞋,曰竹没,曰深澳,曰桑洲,曰宁洲,曰龙穴,曰枯洲,曰大小磨刀,曰“零丁” ,一名《奇独》。曰《校杯》、曰《南洲》、曰《蛇西》、曰“珊瑚” ,凡二十六山,俱在大海中。

    莲花峰 在县东北六里,九峰峻耸,又名三角山。其上有池,池之中有石,带蛎壳焉。向靖康场,耆旧相传,为靖康产蚝之瑞。

    青紫峰 ,在县南十里。其山朝暮异色,朝霞则青,夕照则紫。

    笔架峰 按《县志》:在靖康场庆林寺前,屹立海中,如笔架状,故名。

    壬峰 即黄岭之案山也,在县后,其峰圆。范震诗:“盘礡深溪洞,蜿蜒萃此峰。东来成邑治,形胜若蟠龙。”

    黄公岭 在县东南六里,其上少草木。又东南二十九里曰太平岭,从山麓而上,连顿九阜,又名九顿岭,其上平旷。又东南五十里曰大鹏岭,其山势若骞举,在千户所后。

    铜岭 在县东三十里。宋将熊飞与元兵战于此。俗传每阴雨夜闻有金鼓声。

    城子冈 在县西南五十里。平旷如城,今千户所在焉,即旧县址也。又南三十里曰覆船冈,曰覆釜冈,曰凤栖冈。又东三十里曰望牛冈。乡人多牧牛于此,故名。旧《志》“冈” 作“岭。”

    许公岩 按《县志》:“在鼓镇峡水滨,有石岩绝险,旧有许公修行于此。宋元祐间,邑宰李岩创筑东江堤,勒碑于岩中。后有邑宰,欲磨其碑而镌己功。一夕,震雷入岩中,击裂碑石,遂不复磨,得存旧刻。岁久裂碑亦失去。”

    海月岩 在县西五里海滨,有石井焉,四时不竭。古传九座禅师游此,名以“海月。” 宋绍兴间,邑宰张勋创亭于上,仍扁是名云。

    凤凰岩 昔传有凤鸟栖其内。按县志,在归德场。伏涌有山,峙于海滨。山腰有石岩,方广数丈,耆旧相传为凤凰岩蔡公真身,今在岩内。仙歌岩 按县志,在归城里羊凹村。其山皆巨石叠成,岩口甚小,山腹空峒,可容数百人。黄金洞 在县城西南一百一十里。多黄石。马迹迳 按县志,在县西南归城里山迳石上有马蹄《之迹》。

    企人石 按《县志》“在县东南福隆村,有巨石屹然江滨,如人立之状。”

    将军石 按《县志》:“在海南栅鹾海边,两巨石相峙,如将军之状,故名。”

    新妇石 按《县志》:“在海南,栅巨海滨,如妇人之状,故名。”

    鸡笼山 :按《县志》,在县南四十里。

    癸水 源于壬峰后,绕县之东,会东枝众水聚于南。自德生桥横过县治之前,为县港。西枝众水自道家山来合,迤迁入于海。自县西经过德安、迎恩二桥。

    佛堂海门 在县南二百五十八里。源于牂牁,经官富山西南入于海。在官富巡检司东。凡潮自东南大洋西流,经官富山而入于急水门,海番船至此无漂泊之虑,故号“佛堂” 云。又海潮自县邑之东南大洋而到佛堂门,经甲子门至虎头门,如分南北。一派至府城而上,一派至邑城而上。故自邑至府城有两潮,潮退“则自邑至南海神祠前趁潮生而至府,潮退则自府至南海神祠前趁潮生而至邑。顺德、新会、香山诸处皆通潮。” 其潮候,初一、初二、十六、十七日,俱巳亥时。至初三、初四、初五、十八、十九、二十日,俱子午时。至初六、二十一日,俱丑未时。至初七、初八、初九、初十、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日,俱寅申时。至,十一、十二、二十六、二十七日俱卯酉时至,十三、十四、十五、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俱辰戌时至。

    急水海门 在县城南一百五十里,官富巡检司南。潮汐涌急。

    合连海 在县西南四十里缺口巡检司。南通牂牁。凡言“牂牁” ,即东南大洋,连深澳、桑洲、零丁诸水。其水汇有鼋,有良龟,其鸟多《夔夔》《卢鹢》,《夔夔》,即古吊雀,《卢鹢》,俗呼“郁鸡。” 三门海 ,在县西南六十里白沙巡检司南。海上有三洲,潮来自东南,至此三分,过此复合,自合连至于三门。有鱼焉,黄鳞而薄身,至秋化为鸟,其名曰《火鸠》。

    鳄湖 在县城西南八十里东莞场。方圆数十丈,其深莫测。旧有鳄鱼居之,故名。

    双女湖 在县城东七十里。其中有鲤,其水汇。相传“昔有二女溺此,每晴霁则有双鲤出没;阴晦或见二女乘舟于湖上。”

    织女湖 在县城东北一百一十五里黄曹村。上有小山,相传“织女之墓” 在焉。

    鼓镇龙潭 在县城东三十里。其中有龙,上有龙王庙,岁旱祷于此。前有二石鼓。

    深溪龙潭 在县东南四十五里。源于深溪山,瀑布注而成潭,居人引以灌田,流于西北,邑士尹元泰结庵其上。按《县志》:“故老相传,有龙居之,土人多祷雨于此。” 宋有然公,隐于此山,时久旱,然公将自焚以祷雨,雨果应。今旧址犹存。张天师广微书扁。宗濂书院山长张正子为作《龙潭记》,元帅罗璧书,佥事赵兴祖篆,盖石刻,在龙潭焉。

    虎头潭 在县东一百六十里,惠州界。山险绝如虎头,中有田焉,潭居其下。《新志》:“田尝为盗所据,旧于山前置寨,今废。”

    珊瑚洲 在县南大海中,其下旧得珊瑚,故名。尝有渔者于此下网得珊瑚树,因名。陈琏诗:“珊瑚生海底,偶为渔者得。至今洲畔月,长照水波赤。”

    龙穴洲 在县南大海中。其上有石有泉,其中有龙有蜃。旧《志》尝有龙出没其间,春波澄霁,蜃气结为楼观城堞、人物、车盖往来之状,人尝见之。洲有三山,石罅泉流,番船回者汲以过海。合兰洲 在县南二百里海中。靖康场与龙穴洲相比,其上多兰,旁有二石,海潮合焉,蜃气凝焉。《旧志》谓之“康家市。” 又有马鞍洲、急水旗角洲、大王洲、上下横当洲,并在大海中。

    圆沙 在县城西二里海中。昔有亭址,今废。《旧志》:昔赖布衣改迁邑基,留谶云:“后三百年石龙过海状元出。” 又有云:“沙头圆,出状元。”

    廉泉 在黄岭之麓。泉出石罅,阔二尺馀,深尺许,味甘美。宋绍熙间,邑宰张勋筑亭甃石,扁曰“廉泉。” 按《县志》,淳祐庚戌,复有邑士南丁、余天常重建并记。岁久复坏。元皇庆壬子,权县郭应木仍以石甃作《廉泉铭》,刻石亭上,久废。明天顺七年,邑令吴中重建。亭附见廉泉亭下。

    瀑布泉 在县南大岭山。有石渠长八尺馀,阔二尺,涧水注焉,悬泻成瀑,灌民田几三十里。观音泉 在县西南五十六里,清洌春夏溢。按《县志》“在东莞场南山旧有观音院,故名。”

    汤泉 在黄金洞之北,药勒村前。其水暖,浴之可以去疮。按《县志》,“乡人以为烹𬊈之所。”

    紫霞泉 在县西十里。旧《志》云:“宋时有道人崔羽,号紫霞真人,游罗浮至此,择地凿井得之。其泉洌,冬夏不竭。”

    龙珠井 在县南栅口,今湮。

    龙舌井 在县西十里英烈祠下,其水甘美。《通志》云:“水涌如龙吐。” 又西一里曰慈济井。

    媚珠池 :在南大步海。旧传,南汉时于此采珠,其下多珠,故名。

    水帘 按《县志》“在彭洞山石岩上有飞泉,如垂帘状。”

    潮水 。按《县志》,余襄公候潮武山有海潮序。东江堤 按《县志》,在邑境东接循惠,每东江夏潦暴涨,则濒江之田尝罹其害。宋元祐二年,邑宰李岩始于西湖福隆水、南石贝、司马头、京子山、牛渡海等处,筑长堤以捍之。后六十馀载堤渐圮,邑宰姚孝资重修,人呼“姚提刑堤” ,盖孝资后为提刑也。嗣是乡人陈庆远、赵兴迈、赵善郮,皆有修筑之功。元大德乙未,潦水冲坏福隆堤二十馀丈,成深潭,民庐漂荡。大德丙申,达鲁花赤甘卜、县尹邓荣并功塞筑仍旧。至正初,堤复坏,邑令杨大举复董治之。明洪武中,差官修筑。永乐、宣德年间,仍岁修补。正统五年,邑丞吉水周式董其事,重筑,堤始完固,患乃免。

    咸海堤 按“县志” :在察步等处,滨海之田,咸潮泛浸。宋元祐四年,邑宰李岩创筑堤以护之。右二堤按《县志》,一障东江之冲突,一护咸潮之泛浸。然东江堤所系利害尤重。若察步乌沙壆,则为咸潮堤。李岩旧刻碑在许公岩,云:筑堤凡有二条,延袤一万二千八百有六丈,得田二万一千二十八顷。《端平修堤记》亦云:“故堤十有三条。而宋《淳祐修堤记》云:‘凡修旧堤万五千九百九十丈,筑新堤百八十丈’。” 与旧记丈数稍异,今并存之。

    从化县

    鹧鸪山 在县城南五十里,两峰如削,俗呼大小鹧鸪。其上多草木,多麂麋,多猿狖。又其南三里曰鸡笼冈。

    凤凰山 :在县城东五十里,俗呼“獐脑山” ,云兴则有雨。其兽多虎豹。

    五指山 在县城东北九十里,以形似名。其上多奇石。有木焉,如棕榈而小茎长叶,其实苍绿,剖之有蚊翾然而飞,其名曰米子。按《县志》:“五峰相连如笔格,其中延袤甚广,与龙门、英德联界。俗传山中有井,深不可测。”

    蜈蚣山 在县城西四十里。其麓有铁场坑,相传旧尝于此煮铁。一名“铁场山。” 又西四里曰牧峒山,其南曰帽峰山,又南曰叠翠豅。

    高云紫草山 在县城北五十里,多榛茅。按《县志》:“山甚高峻,望之色泽光紫如赭霞,多奇树异卉。” 又东曰鹰嘴山,其巅有石曰燕石,亦有洞穴,可望而不可至。

    围脑山 ,其鸟多鹧鸪。按《县志》:在县西十里,其上有仰天池,相传宋人避乱,筑围山巅以居。今故址犹存。

    云台山 按《县志》:“在县北三十里,山巅平衍如台,常有云气覆之。其上有洞穴,可容三十馀人,中多留题石刻。”

    石鼓楼山 按《县志》“在县东三里,有盘石特起。”

    溪水来注其前,汇而成潭。其上有大榕树,浓阴可爱。登之,则一邑形胜,尽在目前。知县邢惟高建亭于其麓,名曰“济川。” 每岁立春预日迎土牛于此,以祀勾芒之神,盖重农报功也。岁久亭圮,康熙十一年冬修复。

    三将军山 按《县志》:“三峰屹立,形势雄峻,有类武士。”

    双凤山 按《县志》:“在县东南四十里,双峰崛起,形甚秀丽,与县学相直,旧名大小鹧鸪” ,知县唐世淳易今名,其阴为增城县界。

    水亭山 按《县志》:“在县东五十里,有杨溪洞。洞据山巅,广十馀丈,有石径可至,上有石岩数十丈,敻出如船,下覆洞穴。有藤生焉,大如杯,其液如注,食之可已渴,故又名水藤山。” 中有留题石刻。

    韶洞山 按《县志》亦曰王任岭,在县东五十里。洞之左有黑石数十,大如屋,正圆。其下流水绕之,苍藤古木,荫映百亩,亦一佳景也。其阳有韶山精舍,有带水泉流,在大石坂中,望之如二带。其下复有大石数级,水下注之。菖蒲芝兰多生其中,殊为幽胜。

    忠心山 按县志,山中有流泉三级,下注于溪,经石坎则淙淙有声。有寿字石、丹井石宽广数丈,镌“寿” 字。其中大可丈馀,有丹井深广数寸,积水冬夏不涸,或竭取之,顷刻辄复注。又为獐脑山,水过钻山,有水潜行地中,复出即漈水也。北山 按县志,在县东北六十里,上有三峰峻拔,入于云汉。尝有人持数日粮,直造中峰之顶,见有仰天池数亩,隆冬水犹不竭。其中灵岩仙迹,奇花异鸟,不可胜纪云。山巅有瀑布如积雪,其下有龙潭,瀑布飞流注之。其山半迤北深处有谷曰兰和洞,延袤数十里,与增城龙门联界,登山者穷日之力而后可至。尝有猺人自漳南来,居此山,自云“盘瓠之后,持《宋元公据》为证。” 性颛朴,不“为盗,然所至树木,诛伐无遗,不旬日,则山尽赭。” 近年,英、德、汀、漳之人,以耕山种蓝为业,时为盗出没洞中,猺人始避徙去。

    青幽山 按《县志》,“在县南六十里” ,树木森翳,郁然阴幽。东抵增城界,其阴有仙坛,石上有仙人脚迹。又南曰铜鼓岭。

    秋枫山 按《县志》,“在县南六十里,其上多秋枫树。”

    武台山 按《县志》:“在县南八十里,两峰相连,形甚峻削。”

    象山 ,在县西三十里,以形似名。

    百丈带山 按《县志》:“在县治北四十里。有泉自山巅飞下,界为两道,望之如带。其下为流杯池,两带飞流,有上下二级,其下汇为潭,深不可测,溢出浅处为池,可以流觞。中多泽兰、菖蒲、异草朱鸟,游者宜夏秋,至冬则寒气侵人,不复可近矣。”

    龙潭山 按《县志》:“在县西北三十里,有龙湫,祷雨辄应。岁旱,乡民或投以铁,须臾云雾蓊勃,大雨随至。湫下绕出三四里许,皆石涧清流,疏林掩映,自此分流至于县后,溉田数百顷。”

    桂峰 按“县志” ,在县北二百里,其上多产桂树。帽峰 按《县志》,在县南六十里,一峰耸起如人之戴笠。峰上有神庙,甚为灵应。

    狮子峰 在县城南一十五里。又其南二里曰铁迳岭,又南二十里曰狮耳岭,以形似名。其上多瑰石。

    插花岭 按《县志》,在县北二百里,其上草木蓊茂,形如插花,岧峣独出,俯视群山。

    风门岭 在县城西一里。上有刘仙岩,是多林木。又其西九里有牛群石。按《县志》:“山甚崔嵬,风雨将至,则云蔽其巅。故又名风云岭。”

    分乳岭 按《县志》:在县南十里,形如覆釜,与县治相直。

    猿啼岭 按《县志》:“在县东北五十里,山木蒙密,多猿穴。又东为九珠山,九山相连,故名。其下有潭二,曰大瓮、小瓮。山左右多青石,居民烧为灰以粪田,甚膏沃。”

    月岭 按《县志》,形家者以为西江月,故云。豸角岭 按《县志》,在县南五里,为邑之水口山,两溪汇此合流,有塔在其上。

    黎塘岭 按《县志》:“在县西三里,形狭而长。” 又西为瓦窑岭。

    东岭 按《县志》:“在县北六十里。” 自东岭入,为流溪之地。山四围旋绕,仅馀一石迳,可通行人,谓之“木鹅迳。” 高山密林,上蔽天日,凡半日许乃得平处。其上有古墓,或隐或见。

    狮子岭 按《县志》:“在县南三十里,一首仰视如狮子岭。旁有圆山如球,名狮子球。” 其上有岩,曰石学堂,多万年松及异草。又南曰螺冈,在县南五十里,山如螺形,临溪水济渡之处,隔水为李石岐驿,京师之陆路也。

    西岭 按《县志》:“在县西南三十里,多赤石,可为柱础,山巅凿成池,积水不竭。”

    鳌头岭 按《县志》,“右有白树豅、蝙蝠石,石穴中多蝙蝠,有黄白二色,其翅大五、六尺者。”

    凤凰岭 按《县志》:在县东四十里,甚耸秀,世传曾有凤来鸣,故名。其阴有泉曰金井。

    刘仙岩 按《县志》相传有刘氏女于此上升其水盂存焉。冬夏积水常不竭,其米色如墨而不腐,谓之仙人粮,游者多得之。

    观音岩 按《县志》:“岩旧无人迹,有僧梦礼观音于岩中,翊日寻觅得之,遂龛观音祀焉,故名。” 黄纛嶂 ,在县城东北一百里。高大如展纛,故名。

    灯盏石 按《县志》:“高广丈馀,旁有古松,其荫数亩。”

    鸡啼石 按《县志》:“在县东二十里,高一丈五尺,方广丈馀。相传自他处飞来,遇鸡啼而止,故名。” 黄石洞 按《县志》,相传有仙人居此,石涧流水香美,多产菖蒲、紫芝,故又呼为香水豅。

    万寿坛 按《县志》:“石坂宽广可坐,尝以圣诞日流觞于此,故名。”

    流溪河 源于乳源之流溪山,抵石门与清远大水合入于海。按《县志》,在县北二百馀里,源于上五指山,流衍数十里为黄龙硖。又五十里曰惊滩,水中有石,多触行舟。又六十里曰草石迳,两岸怪石相距,水激怒流。又四十里经县前,又二百里乃至省城,入于海。水势甚湍急,居民以树木障之,作水车以灌田,其利甚广。车制以竹为之,形如车轮,缚竹筒于四围以汲水,其下置水槽,水激,车运自注槽中,不烦人力。广州属邑,惟从增有之,馀通潮汐,漫流不能运也。

    圃心湖 在县南五十里,广六十亩。

    沙溪水 按《县志》“在县南五十里,源于清幽山,历五十里经太平场入于溪。”

    曲江水 按《县志》:在县东南五里。一源于中心山,一源于概峒,俱在县东五十里。又一源于蓝粪山,历五十里曰白芒潭,又五十里与前二水会,又十馀里至此与流溪合。三水皆清浅,不通舟楫,至此乃津渡之处,凡舟行皆从此泊《发。钻》水 源于五指山,入于麓,复瀑而出,达于河。又其南曰白水汰,曰黄龙汰。

    热水 ,出流溪河之南,其水热。《旧志》谓“可熟生物。”

    黎塘水 按《县志》,在县西三里风门岭下。一源于新开,数流经龙潭,一源于小坑,俱三十里会于石磕,又五里至此,绕出豸角岭下,与流溪合。石榴花带水 ,按《县志》,在县东北四十里,出石榴花带山下,山多野石榴,每花盛开,夹水相映。井冈水 按《县志》,在县南十五里,有双井涌出山麓,注于平田,甘冽独异。

    龙潭 在县城北三十里,相传有龙潜于此。白水塘 按《县志》,“在县北三十里,宋时凿,广八十馀亩。”

    鱼江塘 按《县志》,“在县西二十五里,明洪武间凿,广四十亩。”

    扬州寨塘 按《县志》,“在县东五十里。明正德间筑,广八十馀亩。”

    饭甑泉 按《县志》:“在县北二十里,出西源岭下,源泉觱沸,相传有洗甑者没于龙潭,自此流出,故名。”

    “汤泉 ,按县志有二,俗名热水。一在县北四十里草石迳溪旁,一在县东北九十里黄纛嶂下。其出如汤沸,可熟生物,有硫黄之气。” 唐子西《白水山汤泉记》曰:“或说炎州地性酷烈,故山谷多汤泉。或说水中出硫黄,地中即温,初不问南北,临潼汤泉乃在正西,而炎州馀水未必皆温,则地性之说,固已失之。然以硫黄置” 水中。水不能热。则硫黄之论亦未为得。吾意汤泉在天地间自为一类。受性不必有待然后温也。

    大凉井 按《县志》“在县北十八里,出三子岭下,味甚清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