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千二百五十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二百五十卷目录

     衡州府部汇考十

      衡州府祠庙考二寺观附

    职方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卷

    衡州府部汇考十

    衡州府祠庙考二寺观附府县志合载

    本府。衡阳县附郭。

    花药山光孝报恩禅寺 ,在城西南刱,自宋宝祐五年至明洪武十七年,僧普琇重新之。旧山门内为四天王殿,殿后为正殿,五楹,中塑如来莲座,左右为文殊、普贤、青师、白象之形,两旁列阿罗十八佛座,后壁造海潮变相,灵幻精绝,诸刹未有。正殿后为善法堂,又为华藏阁,故僧圆昂募构。其址旧传为东晋黄、葛二仙炼药地。雁峰寺 即烟雨山,在城南里许,古名乘云寺,唐天宝元年建,称为活佛道场,以无量佛驻锡于此故也。旧有大殿若干楹,殿后为观音阁,阁内有大士丈六金身,盖唐人所像者。又有寿佛所遗袈裟寺,各代完毁不一。至明洪武九年,僧齐正重建。寺前有望岳亭,唐天宝二年,采访使韦虚舟始刱。明嘉靖间,知府李循义访其遗址,更建之,郡人刘黻为之记。寺后为“此君轩” ,琅玕万个,晴雨皆佳,盖雁峰最胜处,然其地久蓁芜矣。亭东有楼,曰“望雁” ,东俯湘流,可供唫眺。本寺自明崇祯十六年全毁于兵至。

    皇清顺治十六年,僧空旦号省修,募建“大雄宝殿。”《康》

    熙二年,郡守刘进礼塑正佛丈六金身一,干旦又募塑左右大佛二。干四年,建大悲阁,阁后建寿佛殿,又塑准提一像。六年,旦之徒理忞、理聪,募修墙宇,并正殿阿罗汉尊者十八位,洪钟二口,鼎炉一座,计五千四百八十斤。八年,又建天王殿及前山门,多撤桂藩故殿材成之。

    太平兴国寺 在城南。六朝时,梁海尊者栖止其地,遂为道场。相传后为庞居士宅,宅左有灵照井及居士化去。唐宣宗大中四年,始刱能仁寺,后改为太平寺。元皇庆七年五月五日,雷电交作,空中如有人声。及霁,见画圆光于佛像后,题曰“天神显现圆光像,太岁庚申五月书。” 亦奇事也。元末兵兴,寺亦不存。明洪武十七年,僧月海于旧址内立屋七间以居。二十四年,诏天下归并丛林寺僧庆会、云汉、碧潭、芳秀暨诸弟子,以己衣钵置,买民田十亩,而广其基,法堂两庑粗立。庆适告寂,芳继志不怠,与诸门徒扣诸檀越,建大雄宝殿,塑三世佛、十八尊者诸像。永乐十七年,僧永智造天王殿,修整山门,而寺始落成。崇祯十六年,全毁于兵。十七年,僧月林募城南郭外“东岳圣帝殿” 宇三间,并其像,移建本寺为后殿。

    皇清康熙三年,僧师道性、桂德相募建前殿,知府刘

    进礼捐俸督成,塑十王庙地藏像,更名为“太平地藏寺。” 寺右原有耕春亭,每岁立春前一日,各官咸集于寺迎春。其灵照井,渟泓甘冽,相传为泉之美者,今已湮塞。寺内旧有慈氏阁,宋黄庭坚有诗。

    紫竹山西湖寺 宋宣和己亥年建。绍熙五年敕赐“西湖禅寺。” 左翼衡阳县儒学,并濂溪先生祠。右翼灵宝观,洪武十八年僧法智重建。古塔寺 ,在城内雍和坊。梁天监元年海尊者创,有浮图七级。明洪武元年僧玉田复建。后刱雍王府,寺遂废。

    开福寺 在江东岸。明太祖吴元年,僧法海重建。

    龙泉寺 在江东岸。旧有寺,明万历间,周达等刱,明末毁。

    皇清顺治间重建。

    湖东寺 在零湖。明万历中,郡人祠部郎曾凤仪重建。后释憨山德清卓锡于此。邑人丁云鹏所画《八十八佛尊容》在寺。明末,寺毁于兵,佛画像鲜有存者。顺治间,本寺僧再为募建。

    龙川寺 在永福三都。宋咸淳二年创。明洪武元年,僧潜心重建。

    大悲寺 在金、兰二都。宋咸淳元年,僧无绝创建。

    义成寺 在政、义二都。宋嘉熙四年创。明洪武三年,僧玉庭重建。

    福成寺 在永福四都。宋咸淳三年创。明洪武十年,僧闻远重建。

    国清寺 在政义都。刘宋时,思大禅师立道场于此,唐一行师曾习定焉。宋徽宗时重建,更分上、中、下三寺。明建文时,再新之。后三寺皆废。顺治丙申,释行本衡阳义氏子。曩游金陵,受法于南涧箬庵。是岁归衡,见此山产五色芝,遂定卜筑之计。才事畚锸,于荒畦中得废云版一段,上铸“中国清”字。已而垣址皆出,知为昔日寺基,三年乃落成焉。

    上台寺 即福兴山,在怀节一都。宋咸淳二年创。明洪武九年,僧定志重建。康熙九年僧性空自成募修。

    龙兴寺 在长平一都

    竹夏寺 又名“圆明寺” ,在长平一都。

    台源寺 在光政三都。宋咸淳乙酉年,刱。洪武十四年,僧祖源重建。

    灵川寺 在募化二都。宋咸淳元年建。洪武七年僧东海重立。

    砚山寺 在长乐上里一都。宋咸淳二年创。洪武十年,僧定初重建。顺治十一年甲午,耆民陈名魁、刘一范同僧海莲募修。

    延寿寺 在金兰四都。宋咸淳二年创。明洪武十一年,僧祖昌重建。

    永安寺 在永福四都。宋咸淳二年刱。明洪武十年,僧平山重建。

    古台寺 在永福四都。宋端平元年刱。明洪武十二年,僧原玉重建。

    紫云寺 在永福六都。宋咸淳二年刱。明永乐元年,僧绍圭重建。

    南芗寺 在政平上里一都。元泰定三年创。明洪武二年,僧义传重建。

    铁冈寺 在长乐、上里二都。宋咸淳二年创,后僧定智重修。

    大悲寺 在慕化一都。宋咸淳二年刱。明永乐元年,僧绍理重建。

    义兴寺 在长乐上里三都。宋宝祐甲寅年创。明洪武元年僧慈郁重建。

    普贤寺 :在怀节一都。康熙八年,僧灵虚太虚重建。

    黄华寺 在金兰六都。宋绍熙庚午年创。明洪武三年,僧祖福重修。

    白云寺 在长乐上里三都。宋咸淳元年建。明洪武八年僧正大重建。

    集福寺 在政义一都。宋咸淳元年创。明洪武元年,僧悟宗重修。

    永福寺 在永福七都。宋咸淳十年创。明洪武十三年,僧会心重建。

    兴福寺 在金兰六都。宋咸淳八年创。明太祖吴元年,僧法华重建。

    金仙寺 在金兰三都。宋绍熙十四年创。明太祖吴元年,僧月海重建。

    上霞陂寺 在长乐下里四都。宋祥符元年创。明洪武二年僧潮宗重建。

    下霞陂寺 在长乐下里五都。宋咸淳三年创。明洪武十年僧觉荣重建。

    灵瑞寺 在重江一都。宋咸淳二年创。明洪武十四年,僧行秀重修。

    龙福寺 在重江三都。宋绍兴五年创。洪武三年僧逊峰重建。

    山田寺 在太平一都。唐同光二年创。洪武十五年僧宗祥重建。康熙八年寺僧玉霞重修。酃山寺 在零泉一都。宋熙宁九年建,僧徒至千人。元末寺废,明成化间复创。万历时僧庆重修。

    成福寺 在太平一都

    长命寺 在慕、道二都。唐同光元年创。明洪武十四年,僧嗣圆重建。

    台冲寺 在政、义二都。宋景定甲子年创。明洪武七年,僧宗礼重建。

    太平寺 在建兴三都。宋咸淳元年创。明永乐元年,僧师达重修,后毁。万历间,里民刘儒捐赀修葺,并建观音阁。顺治五年,寺毁于兵。康熙四年,里人合力完之。

    古磉寺 在政平下里一都。

    宝庆寺 在政平上里一都。

    伊山寺 在政义一都。晋桓伊寓此。唐贞观年刱。康熙三年,青原下阿盘智珠禅师,嗣义山讷禅师为第一座居此,重新之。

    敖陂寺 在清化五都。宋咸淳二年创。明洪武十五年,僧法原重建。

    宝安寺 在重江一都。元至正庚寅年创。明洪武十七年,僧行荣重建。

    下黄花寺 在重江五都。宋咸淳二年创。明洪武十八年,僧本高重建。

    道堂寺 在衡阳一都。宋政和乙未,僧嗣清创。明永乐十二年,本都民重新之。至崇祯间复圮。岁庚午,僧悟逵、悟兴、悟禅等募建。

    龙溪寺 在衡阳一都。唐同光元年,僧永泰刱,明宣德元年,僧觉庆重建。至万历丁丑复圮,寺僧募修,始完葺焉。

    珠玉寺 在零泉都

    川口寺 在衡阳二都。寺右有“石洞,阔数尺,深里许,居人莫敢入。洞口有泉,苍碧澄泓,可溉田百馀顷,蛟每出没其中。”

    巨庇寺 在衡阳一都。唐昭宗时,复圆禅师于祝融夜见巨庇峰顶有天灯下垂,始建寺。宋咸淳元年,忠国师驻锡于此,敕赐“巨庇峰嘉应山天池禅寺。”

    大云寺 在怀节一都。宋咸淳二年,道人洞元创,火于兵。明正统三年重建。

    慈蕴寺 在新城四都

    炉田寺 在新城二都。元至正元年创,后废。明宣德年,僧觉宣重建。

    花光寺 在太平一都。悟禅师尝养白鸡,每诵经,则登膝而听。后鸡死,埋于寺侧。未几生白莲花,花谢泉涌,故号曰“白鸡泉。” 后有僧花光,善画梅,黄山谷赠以诗。康熙九年,伊山珠法嗣玉关禅师重建丛林于此。

    法轮寺 在政义四都。康熙初,释石隐、行贞、得法牧云,建丛林于此。

    广福寺 在清化三都

    崇胜寺 在太平三都,寺有“己公亭。”

    香积寺 在政平、下里二都。有梁海尊者卓锡泉、娑罗树。今废。

    栴檀寺 ,去郡郭五里许,为往来轮蹄孔道。明万历四十年间,僧正融持榔栗游蓟门,受偈于达观可禅师。已游阊门,乞栴檀,刻佛像,买舟掠黄梅,西还其乡。会风驶帆利,倏度岳阳,达衡霍之麓,因卓锡郡北,自仗衣钵,并乞檀施。累三四年,植殿五楹,居栴檀像。又前为堂三楹,居白衣大士像。茶寮庖湢,靡不毕具,宏丽深靓,甲于郡邑。额其庵曰“栴檀林” ,则取龛之栴檀像,盖憨山德清题,而郡丞尹愉手书也。庵有联云:“观来面目栴檀像;敲彻元微石鼓音。” 乃郡守惠安刘春所题也。大士范铜为质,费可五百缗,则冏卿蔡槐亭及郡人督学陈景元共成之。明之末造,郡罹兵燹,而斯庵岿然独存。

    豪山般若丛林 ,在城西七十里。层峦环翠,亭亭云表,如莲蕊状。明崇祯初,大辩道焜师卓锡于此,寻买山构建殿庑嵷巃,甓甃磴道,为诸丛林最胜,从学者将以千计。顺治中,勒石“太平寺” 开峰南云禅寺 在城北。旧为地藏殿,乡绅刘、陈两姓地。康熙元年,释密行忍得法破山,卓锡于此。刘陈因输地忍,循乞十方,遂为丛林。忍幼失怙恃,不知书,睹霜叶振落,遂生幻想。十四披缁,后走梁山,一日因砌墙见蜈蚣,忍以砖击为两段,皆动。破指问曰:“佛性有阿那头?” 师以脚踏碎,说偈曰:“只者蜈蚣大煞奇,战场不怕断头皮。拦腰一击重开眼,正是当年种毒时。” 破心识之。一日,僧设酒供,破有蝇投杯中,破谓僧曰:“这性命要汝偿。” 僧悚然。师喝曰:“是什么所在,由你索命。” 破知其颖脱,书偈曰:“蚊子喁喁上铁牛,无容下觜处难酬。纷纷一夏还归去,遇虎逢龙携出头” ,举以授忍曰:“正法眼藏子已得矣,留此以定宗旨。” 忍辞归滇后,乃游衡,建今寺。岁己酉,归自燕,复欲还滇。法嗣画先一圆观,眸石宫维,乞留齿发立塔寺后。庚戌偶旱,寺众苦于水忍以杖拨草间,泉随杖出。遂甃之为井。其水澈碧如玉。因名“碧玉泉寺。”

    紫云峰佛国寺 ,在城西百里。创于宋淳熙三年。及明正统己巳重修,岁久复圮。康熙四年,释《智祥,字频吉》,得法元洁,始募赀重修。

    海会寺 在清化五都黄查冲。寺脉发自南岳,常有云气绕之。又名“宝云山。” 释不闻智存为义山门人创建。

    七佛寺 在城内鼓楼前,旧名“七廊庙。” 康熙十年,僧庆慈募赀重修。

    呆山丛林 山在城西百里清化乡,甚峻而奇。乡人每夜望山际火光如电,及晓遍迹之,无验。崇祯末,释普林号此山,卓锡其上,火光即止。师得法密云云,将咐嘱之,迺逃隐,于是作《崖居歌》。

    以适志归者日众,遂争施,成丛林焉。师终无一乞疏至山下,亦不肯上堂,逐唱东西家曲也。山巅有岩,岩有木偶仙,乡人割鸡豕,祷之辄应。师以一棒迸草中,不复应。识者方古破灶师云:“祁山禅林 在清化乡,释懒放智大,为西山遂谷法嗣,构庵集众居此。”

    雁麓禅林 在回雁峰下,俗云“四十八愿报国禅林 ” ,在小西门外,顺治十年,续顺公沈建,至十八年定藩旗下重修。

    驹峰慈门禅院 ,在城东清水桥。释眉山德远,初参西山源,寻历诸方。后嗣法于万峰韬。顺治戊戌,创为丛林。

    阿耨林 :在北门城内,旧为“辖神庙。” 顺治间,僧别凡等募建。

    西湖灵宝观 在城西县儒学右,宋祥符九年建。初为龙图阁学士郑向别业,奏立三清大殿、玉皇三官等阁,至明洪武十二年重修。成化间,郡人欧阳复幼入观为羽流,改习儒业,遂成进士,官贵州监察御史。后有代巡闻之,为题额曰“元门高第” ,并书一联云:“豸绣畅元风,曰鹤香飘霞阜里;龙图开福址,青牛迹在水” 波中。万历间,兵巡副使邓云霄以《形家》言,县庠右腋,砂水旷阔,特建文昌阁于本观湖中,以培形势。观东为濂溪书院,昔传濂溪先生为龙图甥,曾肄业于此,故建。北为南岳行祠,则故雍王所造也。其老祖殿一区,于崇祯七年甲戌桂王居国,因宫中灾异,召龙虎山真人张应京,寓观醮祠,特立殿以祀老君,扁其额曰“万代元师。” 今皆废于兵。道士左泰馨等方为募建。又创轩皇殿,在本观左。回龙观 ,在城南。明末毁于兵。顺治六年,道士贺灵明募建。

    东岳观 在江东岸。明末毁于兵,顺治十六年重建。

    太初观 在金兰二都。宋时道士朱南山创。清华观 在长乐上里四都。宋咸淳丙子年创。衡岳观 在永福四都。元泰定甲子道士谭复庵创。明洪武二年刘永山重建。

    八仙观 在慕道都。宋咸淳甲戌,道士冯如庭创。

    九仙观 在建兴一都。宋咸淳二年,道士谢君举创。

    洞清观 在建兴三都。宋淳祐庚戌,道士段朝用创,岁久渐圮。顺治间,道士阳法达稍葺之。雷祖观 在太平一都。每岁旱有祈辄应。《扁竹观 》在太平一都。

    开元观 在怀节一都

    聚龙观 在太平一都,明景泰戊辰年建。杉木观 在怀节一都。

    金灯观 在金、兰二都。元至治元年,道士刘绍元建。

    云山原真观 在长乐下里三都,唐真人申泰芝冲举处。

    乌陂观 在清化三都

    上应观 在清化五都。岁久圮坏。康熙九年,里人萧阜、刘天禄、萧兴盛等重修。

    龙泉观 在新城二都。相传有龙潜于井中,至今盛暑,其地不燠。

    景德观 在河西隅,为东晋白真人修炼所。唐元宗时赐铜钟一口,乃高力士监造,后毁。寻真观 在城内西南中正街。蓬莱山道士赵素庵于宋淳祐二年云游至衡,筑观于此。明成化时,雍藩建,观遂废。素庵法裔周道泰迁建于府治南金鳌山,即今城隍庙。今东岳、回龙二观,与城隍庙,皆其法派也。

    万圣宫 在中洲,一名祖师殿。旧为太仆卿刘稳别业地竹林最胜。尝题一联云:“一卷《黄庭》消白昼,两行绿竹隔红尘。” 崇祯初,桂藩以其地建万圣宫。康熙中,大错和尚禅栖于此。

    万寿宫 在城南新街。明崇祯间,桂藩建“雁峰寿佛殿 。” 康熙十年,有长平都民王梦焜施田一所。

    祖师殿 在江东岸,一名“玉虚宫。”

    吕祖阁 在南城内

    五福庵 :在朝东门内,旧为“五通庙。” 顺治丁亥,僧海漪募建。

    永国庵 在北濠草桥桑园内,原系桂邸精蓝。兵燹,圮废。康熙七年,重建。

    香水庵 在郡郭北五里许。明崇祯间,僧纯智、灵怡同建。顺治丁亥,更建藏经阁。

    五显庵 在大西门内。顺治间,僧庆衢募修。“化城庵 ” 在城南打线坪。

    三顺庵 :在潇湘门外。康熙三年,僧法铉、性林重建。

    庞公庵 在城南,居士庞蕴之住宅也。庞公出世时,命曰“无生庵。” 上有高峰亭,太守蔡白石曾立碑,其处久剥落。康熙间,僧德闻募建。

    十方堂 在城南回雁峰左,万历十年,郭孔章建。

    《西山柏子堂 》,在城南六十里。群山层簇,胜甲湘东。明崇祯,释邃谷卓锡于此。归者日众,遂成丛林。

    华严堂 在城西长乐乡。明万历中,熊荣野创梵室于此。顺治初,释智韬再建“丛林。”

    来雁塔 在城北三汲矶上。湘水自东南来,莹澈沉凝,一郡之胜。至三汲矶而下,稍折而东,势觉反背。万历辛巳,曾朝节使楚归,倡郡人建浮图其上,凡十三载。适知府陆志孝、同知沈铁通,相与助役,而浮图告成。浮图凡七级,高出云表,岿然与石鼓、雁峰鼎立。

    罗汉厂 ,在郡北五里许。顺治十三年,僧性灵募塑《罗汉》十八尊,建立“大雄宝殿” 居之。

    衡山县

    上封寺 ,在祝融峰上,旧为光天观,有“司天霍王庙” ,隋炀帝始易为寺。

    衡岳寺 在紫云峰下,明正统初修建。

    福严寺 ,即古般若寺,亦曰般若台,在掷钵峰。旧有《唐梵经》,太宗御书五十卷。

    高台寺 ,在祝融峰下,即观音岩。相传佛印禅师开场于此。

    胜业寺 ,在岳庙前,今作“知府蒋公祠。”

    石桥寺 ,当岳路,有金牛迹在石。

    云密寺 ,在云密峰下。有石碑,云“宋赵某焚修之所” ,有石灶、石甑存焉。明景泰七年修。能仁寺 ,在双石峰下。

    双峰寺 在双石峰

    楚安寺 在明月峰

    隐真寺 在云峰里许

    湘南寺 在云峰二里许。

    弥陀寺 ,即般若道场。

    万寿寺 在福严寺旁

    丹霞寺 在南天门下

    宝胜寺 在县北

    横龙寺 在紫盖乡。唐贞元初,僧如满以佛学鸣世,赐号佛光大士,由洛阳来开此山,建寺四十年。适武宗时,尽发天下僧尼,寺遂废。至宣宗大中元年,诏天下僧兴寺如故。光化初,如满之徒怀省,复建此寺。宋天禧间,寺僧以基址未称,改卜于故基之右,相望不二里间。其以横龙名者,则因白乐天常从佛光游,有《题旧寺》诗云:“月射冷光新殿阁,风摇清韵古杉松。问师宝额因何立,笑指横溪有卧龙。” 殆以此。明正统中,圮而复建。

    大明寺 在烟霞峰,正统中建。

    天柱寺 在会善峰

    新开寺 ,在崇岳乡,即金轮寺。

    方广寺 ,在莲花峰下。梁天监中创。宋朱、张二先生雪中游此,有诗。明洪武中重修,万历间被火,崇祯末又火,今重修。寺旧有千僧锅,今毁。《天台寺 》,在天台峰。

    铁盖寺 ,去国清十里许,思大禅师道场静居寺 ,在巾紫峰下,明成化中重修。

    鸡鸣寺 在县南二十里。

    兜率寺 在县南三十里。

    清凉寺 ,在县治北,为接众丛林。寺后有古松如虬龙拏云,“老桂茂竹,清森可爱。”

    朝阳寺 在溪波岩

    广济寺 ,在昆佛洞,为释竺庵重建。

    “小松山寺 ” ,在岣嵝峰下,郡人陈圣典建。“承天寺 ” ,在石廪峰上。

    西明寺 在桐油岭

    楚日寺 近小松山,今废。

    龙居寺 在县坊厢

    白云寺   。七宝寺   。云峰寺。

    《心安寺   》《多宝寺   》《福昌寺》。

    崇果寺 以上俱在紫盖乡。

    “白鹤寺   ” 、《道福寺   》《宝庆寺》。

    延生寺   、化成寺   、《古塘寺》。

    大福寺 以上俱在崇岳乡。

    永宁寺   、大中寺   、《石潭寺》。

    南山寺   、周田寺 以上俱在义城乡。白莲寺   。报恩寺   。弘道寺。

    龙塘寺   、乌岑寺   、《楞伽寺》。

    白鹿寺   、义集寺 ,以上俱在“武阳乡。” 觉海寺   、碧泉寺 ,俱在永平乡。

    寒水寺   、太平寺   、《中峰寺》。

    义兴寺   、龙兴寺 ,以上俱在兴乐乡。南岳观 ,在华盖峰下。按旧碑,“晋太康八年,徐真人灵期、邓真人郁之建。梁天监二年,周真人静真再加弘葺,武帝赐庄田三百户。” 至隋大业八年,诏蔡天师法祷、李天师法超往观焚修,兴行教法。衡州府库田畴什物,并听资用。唐贞观二年,太宗重书额,诏张天师惠朗,度道士四十九人,为国焚修。高宗弘道元年,请叶天师法善封岳,辟方四十里充宫观,长生之也。禁樵采,断渔猎,罢献珍,以为常典。观内有田先生得道降真堂,后有《尹真人上升坛》。观中碑文,隋学士曹宪撰。今现存。

    黄庭观 ,在集贤峰下,为魏元君修道处。铨德观 ,在紫霄峰顶。

    安宝观 在县西一里许。明末兵燹,倾圮。顺治间,知县朱衮重建。

    天书观 在轸宿峰,今废。

    乾明观 在邑厉坛左

    真君观 ,在铨德观东五十步,即九天南上紫光庆华赤帝太虚之馆。

    九仙殿 即古“九仙宫” ,去岳庙十里。梁天监中建。顺治间,道士李皓白重修。

    招仙观 在岳庙东八里。《旧记》云:“启基于刘萧斋。” 又云:“唐咸亨中建。”

    九真观 在庙东十里。《旧记》云:“晋太康中,新野先生建。” 一云即寿宁观。

    降圣观 ,去九真观一里,旧号“白云庵” ,司马子微修行处。

    光天观 在岳庙北

    黄华观 在县西北五里许。黄华老人旧居,道士邝真空、刘真常建“道一楼” 于此。

    安宝观 在庙西北,登山三十五里。相传,“待山以木钻” 钻石,获天书处。今废。

    普贤观 ,在岣嵝峰南,下当衡阳道左。齐永明中,道士许嗣先、张志昙开山。至梁周静真住持,武帝师之,云水奔凑,讲堂如市,故赐名“普贤。” 至唐,陈法明居此修行,因献麟,得旨内召,不受荣宠。乞还山,封悟真先生。

    洞天观 ,在石廪峰西,石榴峰南下去岳庙二十里。

    太平观 去岳庙西二十五里,在瀑布山下。齐褚伯玉隐居处。齐高祖召之不起,敕建此观以居之。今废。

    西台观 在碧岫峰西北。传云周穆王所建,陈改为太初观。又云“后为寺,久废。”

    灵西观 在岳庙西二里。《湘中记》云:“女真薛链师冲举处。” 梁天监五年建。

    圣寿观 去岳庙北登山七里,唐咸通中建静真观   、兜率观   、朱陵观。

    东真观   、涌泉观 以上俱在武阳乡。玉清观   龙兴观   紫霄观

    屈塘观   、九灵观 以上俱在兴乐乡,今皆废。

    万寿宫 ,在岳庙左,有明《神宗敕命》一通。“上清宫 ” :去岳庙东北七里,为徐灵期修行处。中宫 :在岳庙东北七里,梁天监中建,真人王灵舆修炼处。

    元阳宫 ,去岳庙东北登山五里,与上清中宫鼎峙。晋泰始中,陈真人兴明修行之所。

    凌虚宫 在岳庙东登山八里华盖峰南。唐天宝中建,薛链师季昌庵居处。

    “洞灵宫 ” ,在岳庙东北,登山十八里,紫盖峰东下。昔晋末邓郁之居洞灵台诵经,遇魏夫人传法得道,为二十五洞灵源福地。

    寿宁宫 在岳庙界北

    “洞阳宫 ” ,在石廪峰西北,为施真人伏思会真之所。

    石室隐真宫 ,大历中,广成刘元静先生修行处,行三五步罡,夺虎穴而居之,名曰“隐真宫。” 紫盖院 去庙北十五里,唐待仙修行于此。又铁瓢仙张白居之。上有醮斗坛,灶北为李生尸解处,下有唐太子系马桩。

    华盖院 ,华盖君修行处,或云“古太清观” ,去岳庙东北十五里。

    田真院 ,在元阳宫东南二里,唐大历中建,绿筠苍松,前后掩映。院北百步有小岩,田先生常憩此。

    北帝院 ,在铨德观后。梁天监末,女冠徐链师。

    居之。贞观末,张惠明再修真于此,遇石英夫人传道,行“《抱一》三五混合” 之法,后尸解。又有李思慕居之得道。宋兴国中赐额,今久废。

    王氏药院 ,咸通间,术士王生居之。有茂林修竹,流水周遭,及多榧树茶园,今存故址而已。白云先生药堂 ,在九真观西。开元中司马承祯居此,号“白云先生。”

    紫虚阁 ,亦名“飞仙坛” ,即魏夫人礼斗处。坛高一丈六尺,上圆平,约阔一丈。

    天尺庵 在祝融峰顶

    中庵 在烟霞峰下。康熙中,镇江钱邦𦬊僧隐于此。

    绿萝庵 在烟霞峰下,有僧通济修真隐此。后桂藩建巨刹召僧主持,僧不赴。著有《续传灯录》并《绿萝庵集》。

    铁牛庵 ,黑山下古刹也。明末有僧慈严卓锡于此。僧方翻藏,会火将及,僧安处不动,风回,庵存。

    “石浪庵 ” 在芙蓉峰下,破门法智卓锡处。破善书法,亦能诗。

    耒阳县

    金钱寺 在县治北

    观音寺 在县东,隔溪,久废。

    会全寺 在兴业乡。邑人李广建。

    永庆寺 在县北大陂市。明宣德间,邑人李信重建。

    隐静寺 在马水乡。明洪武初,邑人刘祥伯建。丰宁寺 ,在县西三十里,左有龙泉洞。

    神冲寺 在兴业乡

    广化寺 在马水乡

    枫林寺 在义兴乡

    太平寺 在义兴乡,元至正十九年建。

    崇福寺 在义兴乡严塘。

    相国寺 在《云峰下》乡。

    真安寺 在敖山乡金谷山下。

    庆寿寺 在新城市,火于元,惟存一碑。明嘉靖间,乡人重建。

    洪陂寺 在马水乡

    石门寺 在平陵乡

    莲堂寺 ,在上堡市。元至正间,邑人建。观音大士极灵幻。相传堡市锡坑将崩,淘挖者犹深入不已。忽见近河一美女,浓妆艳态,袒裼游戏水面,坑中夫三千馀尽出观之。坑倏崩陷,坑夫赖以全活。其灵异若此。

    黄沙寺 在义兴乡清陂。

    凤国寺 在县南。元末毁于兵,明嘉靖时重建。普通观 在兴业乡。

    玉泉观 在县北十里

    《印洲观 在肥田市》。

    紫阳观 宋淳熙九年立。

    洞阳观 在县北。元时建,后废。明嘉靖间,道人刘正德重建。

    云山禅院 :距县七十里,释云山道亲创建。道亲曾数月不火食,人争异之。所建殿刹,费以万计,皆两粤官民施助。

    南堂山圣寿林 在城西八十里。崇祯间,释德威为邃谷法孙,构筑于此。

    念佛林 在城南。顺治间,僧耽原建。

    白云庵 在县南十五里,顺治间建。

    圆明庵 :距城北十里。

    金宝庵 在县城东

    龙兴庵 在义兴乡

    《明月庵 》在明月山。

    宝庵 在云峰乡

    回龙庵 在县北三里关锁水口。明万历二十四年,知县潘甲第建。

    福慧庵 在城北二里许。明万历间建。邑令吴一骥有碑,郴人袁伯𤩽有诗。背山面水,林木葱郁。后有阁,可登眺。

    宝林庵 在北水次仓后。嘉靖间,知县张浩立,有石碑存。

    朝阳庵 在南教场西,嘉靖间立。

    天宁庵 在龙塘铺,顶有祖师殿塔三座碑存。嘉靖间立。

    文昌阁 在县北。明万历二十一年,知县曾惟悫创。

    观音阁 去城三里,邑侯曾建,为通县水口关锁。明万历间,守宪邹、别驾徐,俱有诗。

    聚福堂 在罗渡镇。元至正六年立。

    常宁县

    能仁寺 :在县北五十里,顺治七年建。

    湘山寺 在县东城内盘龙山下。寺创于唐天祐年间,元泰定时重创。明景泰壬申荡于火,天顺时再建。

    至圣禅寺 ,在县东大义山。释净讷受弁山瑞白法印,卓锡于此,创成法社,构造藏经阁、千僧锅。师弘宗教,历二纪,注刻《法华》《楞严》等诸经。原宗辨谬,法嗣三十三人。智缵为入室,县令张芳撰碑记,宗人府丞高珩题曰“狮子窟。”

    资福寺 在城西半里,久废。今知县张问明重建。

    浯州寺 在县西三十里。

    景星寺 在县东檞林堡。

    龙王寺 在县西十里

    东塔寺 在县南石羊堡。

    高山寺 在县南官板堡。

    东城寺 在县东檞林堡。

    松林寺 在县北二十里。

    莲花寺 在县东枯江堡。

    西岩寺 在县西三十里。

    烟竹寺 在县西东塘堡。

    罗江寺 在县西西阳堡。

    多宝寺 :在县东檞林堡。

    观音寺 在县南官板堡。

    浆田寺 在县南官板堡。

    万福寺 久废,康熙九年,知县张问明重建绍圣寺 在县南法云山,距城三十里。僧智贤创建。康熙十二年,迎义山嫡嗣第二代住持智缵禅师住锡。师系江南世族,明末致仕高隐,慧业超群,缁素依止,遂成法社。著有《语录》、诗文行世。

    龙王寺 在县西十里东塘堡。景泰三年,僧克颙募修。

    北真观 :在城北。康熙二年,道士徐元遴募赀创建。

    金龙观 在县南石羊堡。

    清溪观 在县北枯江堡。

    千华林 在城南二里

    玉洁林 在县南一里

    祗树林 在县东二十里,地名“高岭” ,僧念持募建。

    王多林 在县东五里,地名曲潭桥。庵主李良标、良枢、长舒、长秋、长旦、山主李廷鹤同建。“继学林 ” 在县南二十五里。顺治十年,僧庄实、山主、崔、吴二姓同建。

    继贤林 在县东二十里。于顺治十年,僧慧珠、徒本能,同建丛林一所。山主邓智建。

    白衣庵 在湘山寺后。明崇祯初建。康熙七年,知县张问明改建后殿。

    五台庵 在城东二十里。

    宝林庵 在城西十五里。

    大园庵 在城南二里。康熙八年,知县张问明修建。

    法云庵 ,在县南二十里。顺治十二年,僧募建“直指庵 ” ,在县西六十里小祗园。僧智踊开蓁辟莽诛茅,结小庵,并置常住田若干亩。

    皇清初。智恬弘建丛林。恬受三昧和尚戒。后得法于

    《义山》“卓锡兹地。”

    西莲庵 在县东六十里。于顺治四年青原下智达创建丛林,嗣法于大义山,有语录流行。地藏庵 在县北四十里,地名凉水。麂角峰下山主刘登瀛建,竖额曰“小鹿苑” ,为要路接众之场。康熙十一年,有住持僧灿,系南岳荆紫峰法嗣。领徒德恒,苦志焚修,募建精舍,塑地藏像,改名地藏。禅林大兴,接纳缁素络绎。

    观音庵 :在柏坊驿。兵宪彭而述、知县张芳有诗。

    永福庵 在县北十五里乌紫峰下。系义山法嗣智琮募建。

    镇宁庵 在县北二里

    泉峰庵 在县南三十里泉峰之岭。

    广济庵 在县南四十里。顺治七年,僧匡维募建。嗣法义山。

    蟠龙庵 在县西二十五里。阮公志道建。“栖隐庵 ” 在县南三十里。顺治十八年,僧了然募建。嗣法于义山。

    万善庵 在县南三十里。顺治十四年,道元僧募建。

    法会庵 在县南二十里。崇祯十年,僧渡洋募建。

    东华庵 在县东三十里。康熙九年,禅僧德湛募建。

    西华庵 在县北十五里。顺治十六年,山主贡士刘登瀛建。

    三贤庵 在县东二十里。康熙九年,僧一默建。“象王庵 ” 在县西十五里。僧慧募建。

    三峰林 在县西五十里。僧慧募建。

    存心庵 在县西五十里。顺治十二年,生员王士元兴建。

    观音庵 在县南十五里。禅僧智通建。

    观音庵 在县东三十里。庵主住持僧寂印、生员李良枢创建。

    圆明庵 在县南十五里。僧智慧修建。

    朝阳庵 在县南十里,地名“千家弯” 山主刘龙楚,僧自成募建精舍。

    观音堂 在城东三十里。

    曲潭桥茶亭 住持僧自闲建。

    云程塔 在城西一里,为旧学《对案》。万历四十四年,知县刘自省创。

    阿育王塔 ,在塔山腰,有白石七级。《藏典》云:“昔阿育王叠石建释迦真身舍利、白玉净相宝塔。” 其在南赡部州者十有九,此其第九塔也。延祚庚申,牛良佐有《祷龙诗》,伊山珠法嗣千忍铠禅师重兴。

    安仁县

    慧日寺 在县城北门内。

    宝塔寺 在县东南三里。明嘉靖间,改为“清溪书院。” 僧圆能募众,别建寺于书院后。

    金刚寺 在县东南二十里。

    石门寺 在县东南三十里。

    药湖寺 在县东南四十里。

    楚兴寺 在县东南五十里。

    东林寺 在县东南七十里。

    凤凰寺 在县东南三十里。

    铜堂寺 在县西南三十里。

    金山寺 在县西十里

    衍庆寺 在县北二十里。

    龙兴寺 在县北三十里。

    新峰寺 去县四十五里。元至正间建。

    田螺寺 在县南七十里许。

    永福寺 在县北二十里。

    黄冈寺 ,在县北二十二里。后唐清泰元年建。梅穆寺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

    下弥勒寺 ,在县西北三十里。

    松林寺 在县东南六十里。后唐清泰三年建,今废。

    祖下堂观 在县西二十里。

    北辰观 在县北城外。宋崇宁间建,今废。崇真观 在县西门外。

    道堂观 在县北二十里。

    太平观 在县东南七十里。

    仙山观 在县东南八十里。

    崇明观 在本县东城外,住持侯妙法重修。寿佛庵 在县东门外半里许。

    洗心庵 在县东门外一里。

    “万福庵 ” “在西濠。”

    普明庵 :在江口洲。住持禅师如莲建。

    善庆庵 在北郊

    愿学庵 在江口洲。康熙丙午,邑人李知贤鼎建。住持禅师文修重建。

    香花庵 在县东十里,创于明万历年间。“净土庵 ” 在县东五里,系弥陀庵分派住持僧普宁,创于顺治年间。

    寿佛庵 在县东门外半里许。庵左侧有大桂一株,高可数寻,中秋盛放,香闻数里。

    万福庵 在北城外百馀步,原在城内西壕社祠,后废基尚存。本县惠日寺僧智式,于康熙十年辛亥请于邑侯,改建。

    黄龙庵 在县东二十里。

    “善庆庵 ” ,在北郊外,今属万福庵,常住下院香火。

    东山庵 在县东一里

    灯盏庵 在县南二十五里。

    鱼跃庵 在县南三十里。

    菩提庵 在县南四十里。

    龙泉庵 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庵后有兔形,乃青云山峰顶。

    法源庵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

    福慧庵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

    酃县

    青台寺 在县城南门内。

    慧日寺 在县西

    湘山寺 在县西二里许。

    凌云寺 在三都

    “陵寝寺 ” 即在炎帝陵右旁。

    铁佛寺 在县南三里

    龙泉寺 在十一都

    目莲寺 在三都王舍城,今废。

    龙甫寺 在一都。今废。

    《修目》寺 在九都。宋景定间,邑人蔡均模建。新林寺 在九都。唐中和间乡官陈佥判建。木兰寺 在三都。今废。

    圆觉寺 在四都。今废。

    观音寺 在七都水西。宋咸淳间,邑人李星建,今废。

    鹫峰寺 在八都,今废。

    石壁寺 在县南四里。太仆寺卿刘稳建,今废。栴檀寺 ,一名《东山。洞真观 》,在县治北。

    莲石观 在十一都

    黄峒庵 在三都。明崇祯间邑人周祉建。柳溪庵 在九都。康熙间邑人李之芳重修。《水府》徐真人庵 在一都斜濑水口。里人得道为水神,极灵显。

    准提阁 在县东,今废。

    三官阁 在十都,今废。

    香炉坳 在八都。元至正间,里人袁师得道仙去,有庙宇焉。

    龙浮禅塌 ,僧颇弗募建。有十二景:法王峰、《三叠》、回象崖、狮顾岭、钵盂山、壁云嶂、七佛岩、奉珠山、止止峰、童子岭、归源涧、梅谷泉。

    桂阳州

    能仁寺 在州治南

    报恩寺 在州西南大凑山下。

    清果寺 在大富乡七都。

    百福寺 在广一乡三都。

    永宁寺 在銮一乡

    宝梵寺 在广一乡四都。

    离相寺 在銮一乡四都。

    常乐寺 在下乡一都

    净悟寺 在銮二乡二都。

    开化寺 在銮三乡二都。

    广闰寺 在临坛乡一都。

    金仙寺 在临坛乡六都。

    宝林寺 在广二乡三都。

    定林寺 在广三乡二都。

    西方寺 在大富乡二都。

    普光寺 在大富乡五都。

    法会寺 在晋宁乡

    福圣寺 在銮三乡

    布金寺 在《金》一乡二都。

    华严寺 在广一乡三都。

    惠门寺 在銮三乡六都。

    五云观 在州治北

    元妙观 在州治东

    常清观 在州治南

    佑圣观 在州治西

    金真观 在大富乡二都。

    莲花观 在临坛乡三都。

    冲和观 在临坛乡一都。

    东湖观 在广二乡一都。

    林里观 在广二乡四都。

    青云观 在广一乡三都。

    玉虚观 在临坛乡五都。

    龙泉观 在銮三乡四都。

    大陂观 在銮三乡五都。

    鹿峰庵 “在州治东。”

    “启龙庵 ” “在州治东。”

    青山庵 “在州治东十里。”

    平都庵 在州治东北四十里。

    青山庵 在州治东十里。万历四年创建。顺治丁未,僧庄圆、庄贵重建。

    《净室庵 》“高僧大用开创” ,在南乡桂郴界。“茶洞庵 ” 在东南乡。

    隆德庵 在金二乡寨下岭。庠生徐一榜、徐友桂建造。

    龙华山庵 :在东乡。僧智用开建。

    丫髻仙庵 在州治东北十五里。

    平都仙庵 在州治东四十里。

    懒山真歇庵 在州治北七十里。禅僧智茂建。德星塔 ,详《鹿头山》。

    文峰塔 在南城岭

    嘉禾县

    普济寺 ,在县北门外,山僧晨昏钟鼓。同知张

    恂题曰:《梵铎秋清》。

    临武县

    皇觉寺 在县治南半里。

    多宝寺 :在县西半里。康熙四年,参将苏龙重建。

    资福寺 在县治西一里。

    大梵寺 :在县治东十里。

    惠香寺 在县治东四十里。

    护世寺 :在县治东五十里。

    龙归寺 在县西三十里。

    天王寺 在县东二十里。

    星桥寺 在县北五十里。

    祖教寺 在县南二十里。

    吉祥寺 在县东四十里。新建。

    白鹤观 :在县治东关内。

    成仙观 在县治东半里。

    崇真观 在县北三十里。

    佑圣观 在西关内

    水月庵 :在县城南,知县徐天斗建。康熙三年,守备薛应时重修。

    天竺庵 在县南六十里。

    金泉庵 在县西二十五里。

    福慧庵 在县北四十里。

    京华庵 在县北五十里。

    石龙庵 在县北六十里。

    南峰庵 在县东四十里。

    龙王庵 在县北三十里。

    蓝山县

    普云寺 ,在西门外二里许。内为僧会司,有“唐公” 、唐母祠。凡求嗣者应如响。

    回龙寺 在东门外一里,旧名“净住寺。”

    兴善寺 在城东北三里许。

    圆通寺 在凤感乡

    《惠日寺   》、龙居寺   、寿相寺 ,以上三寺俱在大慈乡。

    寂照寺   、宣妙寺   、《大成寺 》以上三寺俱在南平乡。

    玉虚观 ,在东门内,即道会司。

    宝华庵 ,在蓝岭绝顶,胜概如花蕊积聚,高插云端。

    传芳塔 ,在回龙山顶。塔七级,每级高可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