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卷目录

     德安府部汇考五

      德安府祠庙考寺观附

      德安府驿递考

      德安府兵制考

    职方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卷

    德安府部汇考五

    德安府祠庙考     府县志合载

    本府。安陆县附郭。

    风云雷雨山川坛 旧在治南二里,后废。知府蔡可教重建,治南濠外山上,明末又废。

    皇清顺治十七年,知府高翱仍旧址重建。

    社稷坛 在府城西二里。弘治间,收入藩第。隆庆三年,知府蔡可教重建。明末坛废。

    皇清顺治十七年,知府高翱重建,与“山川坛”同祭以

    春秋仲月戊日

    郡厉坛 :在府城外东北二里。岁清明、中元十月朔致祭。

    里社乡厉二坛 ,州县乡保皆有。

    旗纛庙 :在所署内。每岁霜降日祀之。

    城隍庙 旧建于“三皇台前。弘治四年徙置城东南隅,岁久圮。嘉靖七年更新之。康熙甲辰复颓。知府高翱捐赀修理。癸亥,大水倾圮。知府傅鹤祥复捐修,并神像各物皆新之。”

    郧公庙 在府治内。楚封斗辛为郧公,今废。张亮庙 在府治府学东。祀唐郧国公张亮。今废。

    淮渎庙 在府治南。一称“洞庭庙” ,一称“桐柏庙。” 槎山庙 在府治北五十里槎山上。

    马王庙 在府城南,明建。

    晏公庙 在府城西关,相传即车盖亭故址。万历间,知县夏民怀复建,外凿一井,碑曰“夏侯井。” 白马庙 在城北黄巢洞上,祀宋孟珙以压之,故名。

    贤守庙 在府城中。祀宋知府陈规。建炎初,规极力御贼,有德于民。后立庙赐额“贤守” ,追封忠利侯。

    季梁庙 在府城南门外,明知府范理建。“三皇台庙 ” 在城内,即紫金寺。

    丁公庙 今废

    高庙 在治南十里

    白庙 :在治东十五里。即祖龙地。

    八角庙 在治南二十五里。

    太山庙 在治西南三十里。

    柴家庙 在治北十五里。

    关圣祠 一在府城北月城内,元建。一在城内演武场西。一在府治东三十里,洪武初,一像逆水而上,土人祠而社之。

    文昌祠 :在府治东南隅。康熙二十年,知府傅鹤祥、知县高冈捐建。

    黄香祠 旧有祠,在分司街两道署之侧。崇祯间,以祠宇太隘,因设耑祠于学街东门,在忠烈祠之南。后为贼废。今合祀忠烈祠中。

    范忠宣公祠 在府治思贤堂侧。

    状元祠 在石柱山西南麓。祀宋王世则、宋庠、宋祁、郑獬,今废。

    二贤祠 旧在晒书台后,祀司马温公、范忠宣公,或谓文正公;知府高翱另置室并祀,今废。忠孝祠 在府治东。祀都御史杨涟,孝子黄香。徐公祠 在南城内,祀知府徐贡元,今废。基地在下察院侧。

    王公祠 在状元街,祀知府王家祯,今废。程公祠 在状元街,祀知府程策,后以程世培附,今废。

    庞公祠 在治南,祀同知庞应宾。

    马震祠 在府城东北二十五里,震都指挥。正德六年,霸州寇起,震力战死,因即其地建祠祀焉。

    杨公祠 在府治南二里,祀知府杨楷,今废。李公祠 在状元街,祀知府李行志,今废。王公祠 在状元街,祀同知王国治,今废。郑公祠 在状元街,祀推官郑二阳,今废。思贤堂 在府治西,祀范纯仁,今废。

    七相堂 在府治东。祀郝处俊、张齐贤、寇准、宋庠、吕大防、范纯仁等。今废。

    云梦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东门外。

    社稷坛 在县东门外一里许。

    厉坛 在县北门外

    城隍庙 ,历年久圮。邵嘉应修葺。庙左建文昌楼,右建百子阁。

    关帝庙 :在东门外。万历间,敕封壮缪为“协天大帝” ,故名。

    “三义庙 ” 祀汉昭烈帝、壮缪张桓侯。一在城内东门朝阳庵前。一在东门外定慧庵前。

    东岳庙 在玉皇阁左

    五显庙 一在西街。《三眼井》一在北街。

    北圣庙 在朝阳庵左

    “八角庙 ” 在韩信堤南,古刹重修。

    马王庙 在县署东。为驿驷建,祀

    令尹子文庙 在北乡十里,后迁县北东界。宋元祐赐额“忠应。”

    伍员庙 在县东十五里女儿港。

    楚襄王庙 在县东。《郧城志》:“秦尝拔西陵,襄王复取之,故立庙。”

    韩信庙 在县东三十里韩王冈。

    诸葛庙 在县北二十里。

    罗公祠 在县北门外,祀罗黄裳。

    梅公祠 在石堰口梅公桥东,祀梅公。

    忠孝祠 旧祀子文,隆庆间以黄香同祀。吴公祠 在东门外,祀司李吴嘉宾。

    龚公祠 在东门外,祀龚道治。

    应城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治南。

    社稷坛 在县治北

    厉坛 在县治北里许

    城隍庙 在县治北。万历十四年,邑人周启太重建。

    蒲骚庙 在县南,塑楚武王像。南有三冢。关帝庙 ,在县北三里滩。

    关帝庙 有二:一在治北三里;一在治西南四十里李子村。

    洞庭庙 在县西河岸

    龙王庙 在县境内

    谢公祠 在县署外。祀宋上蔡谢良佐。

    孝感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东南。

    社稷坛 在北门外

    厉坛 在社稷坛内

    城隍庙 在县西门内

    关帝庙 在县西七十武。

    龙王庙 在县龙宫内

    令尹子文庙 在西湖闸口,今废。宋宣和中,得九鼎于祠侧,赐额曰“忠应。”

    张昭烈庙 在县西。唐张抃与张巡同死雎阳南,霁云断指,抃亦截一指以自誓,竟死节。后人立庙祀之。

    东岳庙 在治东二百武。

    火星庙 在北门外

    三官庙 在治西八十武。

    水府庙 在南门外

    五显庙 在治东南二百步。

    文昌阁 在县小东门外。

    二程祠 在东岳庙西,祀二程夫子,以曾读书孝感故也。明末毁,顺治十八年,知县张擢士重建。

    五福祠 在小东门内

    孝子祠 知县罗勉建,以祀董永,在北门外。成化中,迁文庙之东,入张抃合祀,改曰“忠孝祠。” 万历中,又入祀令尹子文。明季毁。顺治十七年,张擢士重建于会真观。

    “列侯遗爱祠 ” 在西湖桥。祀知县陈辂、郭斗、雷鸣春、刘崑、袁光宇。今废。

    蒋公祠 在宪司左,祀蒋以化。

    万烈女祠 旧省耕地,今废。

    易烈女祠 在弘乐乡

    随州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州城之外南二里。社稷坛 在州城内东北。

    厉坛 在州治北城外

    城隍庙 在州治城内东北。

    炎帝庙 在州厉山。《九域志》:“厉山,炎帝生处。舜帝庙 ,在州北十里。”

    三皇庙 在儒学东南,久废。

    费神龙王庙 在州东南五里。

    关帝庙 在州东隅

    季子庙 在州学宫东,祀春秋随大夫季梁。鲁班庙 在会盘村栲栳山东。

    子房庙 在金钱村太平岭南。相传子房辟谷处。

    隋文帝庙 在州治之东南,今废。

    夜光庙 在州北门内,今废。

    东岳庙 在州城外东一里。

    五通庙 在州南关外二里,洪水漂倒。

    舜王祠 在牛心村厉山顶上。

    东岳行祠 在岁丰乡牛心坡。

    季子祠 久废

    欧阳子祠 在州夜光山上,即白云书院,祀欧阳文忠。

    应山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治西南。

    社稷坛 在县治北

    厉坛 在县治东

    “龙王庙 ” ,有二,一在东岳庙后冈,一在天井涧石壁。

    关帝庙 有二:一在平靖关南,一在县东北一里。

    火帝庙 在报恩寺东

    八蜡庙 在境内

    张中丞祠 在县东,祀唐张雎阳。

    四贤祠 在县南故法兴寺址。宋宣和中,令宋羲年建,祀祖庠、伯祖郊及连庠。连庶因四公同讲学于此。嘉泰中,县令李绍祖重建。元至正中,县令魏从恕重修。明正统中,知府范理增修,有诗记之。

    马都司祠 在县东北澍林口。明正德中,霸州大寇起,河南都指挥马震率十馀骑追捕至此,力战死之,时三月七日也。后人以死事日举祀。杨忠烈祠 在县城内。祀忠烈杨涟。

    南张公祠 在县演武亭后,祀知县张博。吴参政祠 在县治西七十里井子铺东墓所,祀参政吴云。

    寺观附

    本府。安陆县附郭。

    蓬壶寺 即“冲虚宫。” 在城东南水洲。知府傅鹤祥捐俸塑吕仙像、关圣像,创建此寺,以镇风水。报恩寺 在府治西,梁天监中建,明置僧纲司于内。

    “金湖寺 ” 即“十方庵” ,在府城西,为郧城第一禅院。

    法华寺 即“法华庵” ,在府城东。

    紫金寺 在府城内白石街。

    准提寺 :在府城内东隅。参将张成志、高汧相继重建。

    华严寺 在府城北五里,元建。

    金泉寺 在府治西南三里,元建,有石塔。通慧寺 在府治西三十里白兆山下,宋建。有写经岭,相传唐僧妙济写经处。

    护国寺 在府城北槎山下。

    云山寺 在府城南聚石冈。

    白莲寺 在府城内

    圆通寺 ,在府城东北四十里大鹤山上。兴教寺 ,在府城西大安山下。

    石门寺 ,在府城西北八十里石门山下。景林寺 ,在府城西北二十里。

    白兆寺 在府城西三十里。唐李白读书处。宋重素禅师、明铁牛和尚、禧公、眉山,先后卓锡于此。

    大佛寺 在府城东八里段家桥。

    观音寺 在府城西八十里。

    吉祥寺 在府城西五十里。

    竹坞寺 在府城北。宋建在白马庙,久废,今重建。

    圆觉寺 ,在府城东里许,元建,今俗名“上庵寺。” 龙角寺 ,在府城南一里。

    龙泉寺 ,在府城西北五十里。明宝藏道场。今属古帆禅师寺。在寿山北。

    石佛寺 在府城西八十里,唐建。

    古昱寺 在府城东三十里,明初建。

    大安寺 在府城西四十里。

    回龙寺 在府城西四十里。

    经藏寺 在府城南二十里。

    药师寺 ,在府城东南半里。宋时建“化城庵” ,净崖禅师所居。

    水西寺 涢水之西,有小阜,与司马崖并峙,古之胜业院也。或曰即水西寺,今置社稷矣。《方舆记》:五代周世宗微时,隐水西寺,濯足于石上,故后人命之为洗足石。旧志以为即李白集中水西寺。《考三体注》:“白简郑明府诗,乃泾川水西寺。”

    惟集中有《安州般若寺》诗,昔人谓即胜业院耳。海潮庵 在治南一里,明景泰间建,后避贼徙城内。

    白云庵 在治南一里,明景泰间建。

    青林庵 :在治南半里,宋元相沿有之。今徙三皇台前。

    朝阳庵 在城内

    凤鸣庵 在凤鸣冈西

    净土庵 在城外

    观音庵 在城中

    云扉庵 在治东十八里。

    天符庵 在南城内

    三官殿 在西门内

    云梦县

    百法寺 :在县治西南隅。

    胜受寺 在县治东

    金龙寺 在县治利塘镇北。

    泗洲寺 在县治南五十里。

    白云寺 在县治东南乡。

    伍洛寺 在县治北,旧为“兴安镇。”

    迎水寺 在新庙河《县河来脉》,今废。

    玉皇阁 在东门外

    定慧庵 在东门外县河岸。

    朝阳庵 在城内东北隅。

    菩提庵 在《葛藤山南》。

    祖师殿 ,在北关外,相传殿址即“云梦台。” 《应城县》。

    上方寺 在县西,明建,置僧会司于内。

    妙高寺 ,在县北半里,俗呼“古城寺” ,内有鸿雪堂。

    柏林寺 在县东二十里伍家山。有石塔、白龙井。云梦邹耿光构书屋于山上。

    铁佛寺 ,在县治西北二十五里太平乡。《万寿寺 》,在县治西南四十五里时丰乡。《古城寺 》,在县治北,即蒲骚城,号“妙高台。” 《汤池寺 》,在县西五十里时丰乡。

    能仁寺 在县东二十里。

    明觉寺 在县西南四十里。

    金藏寺 在县东北

    广福寺 在县治北

    东岳观 ,在治东隅,前代名“白鹤观” ,道会司在内。

    二龙观 在治西二十五里。

    二生庵 在治东南五十里。响山和尚建,《孝感县》。

    广化寺 去县东南一里。宋建,置僧会司于其内。

    仁王寺 在县东

    三山寺 在三山下

    大雄寺 在县双山下

    圆明寺 ,在县九崚山下,距城八十五里。宋仁宗为圆明禅师建。

    松山寺 在县北松山上。

    上庵寺 在县北白云乡。

    “白云寺 ” 在白云山上。

    石塔寺 在城东南三十里。

    天台寺 :在城东北九十里。

    双峰寺 在城东北一百里。

    黄湖寺 、观山寺 ,俱在城北一百二十里。大山寺 在城北一百九十里。

    神鼎阁 在北门外

    会真观 在县治东,洪武中建。

    种德庵 在城北二里

    随州

    报恩寺 在州城内,置僧正司于内。

    水南寺 在水南山上

    万寿寺 在大洪山

    白云寺 近玉锺山

    金灯寺 在上名乡

    智门寺   。《高城寺   》。《龙潭寺》。

    青台寺   、海会寺   、《泉水寺》。

    《华严寺   约时寺   老满寺》

    海潮寺   、太平寺   、观音寺。

    净明寺   、长庆寺   、《莲花寺》。

    《栲栳寺   》指城寺   、青石寺。

    白羊寺   。文殊寺   。《金山寺》。

    南殿寺   、颛太寺   、《龙泉寺》:

    岩庵寺   。《黄龙寺   》。《松山寺》。

    太平寺   、汤池寺   、《奇峰寺》。

    五港寺   、落石寺   、观庄寺。

    观音寺   、《水西寺   》《普照寺》。

    云禅寺   。青林寺   、《现光寺》。

    云水寺   。《丫角寺   》。《洪山寺》。

    四圣寺   、保寿寺。

    神农观 在州东百里棋盘山,相传炎帝诞生处。

    元妙观 在州南关

    金灯观   、《太平观   》《鹦鹉观》。

    乌城观   、宝德观   、玉真观。

    回龙观

    应山县

    宝林寺 ,在治北二十里,不知创之何代,但基址周遭数里。据东西南三面来龙,前临大河,奔泓激湍,千山耸秀,二水交流。殿阁凌空,楼台插汉,金碧庄严,澄人心目。有无念祖师影及爪发、袈裟、钵盂,有明太祖遗像,真福地也。

    石井寺 ,在石井铺西山顶,去治西三十里。文殊寺 ,在治东南五十里,有石塔。

    乾明寺 :在大龟山,去治北六十里。

    龙兴寺 ,在天井涧。自涧口入,凡九曲五里许方至山门。

    兴化寺 在治西北

    罗汉寺 在太平镇

    永定寺 在治东五十里。

    秀峰寺 在治西里许

    圆明寺 在治西

    山口寺 在治东

    千佛寺 在东城外,今废。

    观音坡寺 在治南四十里。

    报恩寺 梁建,置僧会司于内。

    正觉寺 在石龙山

    经台寺 在吉阳山

    龙泉寺 在寿山,宋建。

    嵩山寺 在秀峰山下,距治西六十里。

    跳石寺 在武胜关下

    云台观 在马鞍山上

    龙兴观   、显灵观   、朝阳观。

    玉皇顶观

    大慈庵 :在印台山南。

    “十方庵 ” 在《渡蚁桥》东北隅。

    “如净宫 庠生。” 卢起元修。

    观音殿 :亦卢起元修。

    德安府驿递考按府志驿递无考今于州县志所载者采而志之

    州县志合载

    安陆县

    城东铺 距治十里

    紫石铺 :距治二十里。

    新店铺 距治三十里。东达孝感一百二十里。新添铺 距治二十里。

    高冈铺 距治三十里。南达云梦六十里。石滩铺 距治十里。

    枣林铺 :距治二十里。

    陆陂铺 距治三十里

    济时铺 距治四十里。南达应城八十里。杨林铺 距治十里。

    竹萝铺 :距治二十里。

    界牌铺 距治三十里。西北达随州一百三十里。

    十里铺 距治十里

    金家店铺 距治二十里。

    大花店铺 :距治三十里。

    接官厅 :距治四十五里。北达应山九十里《云梦县》。

    驿马:旧额四十九匹,新增驿马五十八匹,共计一百零七匹。马夫五十三名半。每名银七两二钱,共银三百五十八两二钱。

    应城县

    总铺 铺司八名

    十里铺 铺司六名

    康宁铺 铺司六名

    新添铺 ,铺司七名。以上三铺,东达汉川十里铺   ,高桥铺   ,同冢铺。

    聚石铺 以上四铺,铺司俱四名。北达本府太平铺   、景家铺   、接官亭。

    以上三铺,铺司俱七名。西北“达京山。”

    陈家铺 ,铺司四名。西南达景陵。

    孝感县

    杨店驿 “顺治十二年,奉文设立。” 腰站马十五。

    考证

    匹,十五年复奉文加马十五匹,共马三十匹,拨蕲州脚马银二百四十四两。一拨蕲州蕲阳驿馆夫银十二两二钱。一拨广济县排夫银六百五十八两八钱。一拨广济县支应银九十两,共拨来协济银一千五两。顺治十五年,奉文裁银一百六十两六钱八分,实存银八百三十八两三钱二分。

    本县脚马五十六匹,每匹草料及马夫工食银二十四两,闰银四钱,共银一千三百六十六两四钱。顺治十五年,奉文增马五十二匹,共马一百八匹。一拨还协济应城城北驿脚马银九百四两八钱三分四釐,一拨还协济应城城北驿支应银一百七两一分六釐,一拨还协济安陆县脚马银二百四十九两三钱一分六釐零,共拨还协济一千二百六十一两六钱六分六釐零,复裁银七十一两五钱五分六釐七毫零。合额载并拨还,实存银二千五百五十六两一分一毫。

    排夫一百五十五名,每名工食银七两二钱,闰银一钱二分。内除本县轿伞夫六名扣抵经制外,实存夫一百四十九名,实该银一千九十两六钱八分。

    “总铺 《永充》” 七名。

    广阳铺 ,《永充》四名。

    檀林铺 永充一名

    “葛亮铺 ” 《永充》四名。

    杨桥铺 《永充》三名。

    澴河铺 ,《永充》三名。

    白沙铺 永充二名

    义井铺 ,《永充》三名。

    万安铺 ,永充三名。以上八铺,路通本府永安铺 。《徭编》四名。

    新添铺 :《徭编》三名,《永充》一名。

    熙丰铺 ,《徭编》四名。

    浐川铺 :《徭编》一名,《永充》三名。

    斗山铺 永充四名

    旧镇铺 ,永充四名。以上六铺,路通黄陂县。新建铺 ,《徭编》四名。路通云梦。

    以上《徭编》十六名,每名银五两,闰银八分三釐三毫。

    桃林铺 :《徭编》一名,《永充》二名。

    “黄龙铺 《永充》” 四名:

    茶坡铺 ,永充一名。以上三铺,通本府小路。以上《徭编》一名,银三两六钱,闰银六分。

    注泉铺 《徭编》“一名通,汉川县。”

    以上《徭编》一名,银三两,闰银五分。“各路永充” 共四十九名,每名银一两八分,闰银一分八釐。随州

    馆驿三间 在宪司前,今废。

    驿马五十匹,康熙元年正月内裁马二十五匹,七月又裁十九匹,止存马六匹。

    协济应城县城北驿马二十匹,每匹银三十两,闰银五钱零;银一十两,闰银一钱六分七釐;连闰共银六百二十两一钱六分七釐。此项因本州钱粮不敷,请驿道改归本州买马接应。“协济城北驿” 支应银一百五十八两八钱四分四毫,无闰,此项因本州成熟,钱粮不敷,请驿盐道改归本州买马应差。

    协济襄阳吕堰驿马九匹,每匹银三十两,闰银五钱零;银十一两,闰银一钱八分四釐,共银二百八十五两六钱八分四釐。每两解费三釐,该银八钱五分七釐。正价连闰解费,共银二百八十六两五钱四分一厘。

    石城驿。馆夫一名,工食银四两,闰银六分六釐零,连闰共银四两六分六釐零。二项因本州田地荒绝,奉盐道批归本州买马应差草料支用。以上四项,于康熙元年内拨协应山县驿。州前铺 ,明洪武初年建,由本铺南至石碑铺二十里,徭编五名,永充二名,通枣阳县路。萧家铺 :旧名凉水铺,顺治三年改由新置,自州前至本铺二十五里,由本铺西至安居铺十五里,《徭编》三名,永充一名。

    船镇铺 旧名“净明铺” ,顺治三年改由新置本铺,西至官潭铺十五里,徭编三名,《永充》一名。大悲铺 旧名“申溪铺。” 顺治三年,改由新置本铺二十里至陈家铺,入枣阳县界,徭编三名,《永充》一名。

    安居铺 旧名“厉山铺。” 顺治三年改由新置本铺西至船镇铺十五里,徭编五名,《永充》一名。官潭铺 ,旧名“唐县镇。” 顺治三年,改由新置本铺西至大悲铺二十里,徭编五名,《永充》二名。通

    本府路

    石碑铺 :由本铺至庙潭铺十里。

    庙潭铺 :由本铺南至光化铺十里。

    沙陂铺 由本铺至云潭铺十里。

    云潭铺 ,由本铺南至紫石铺十里。以上四铺,俱明洪武初年建,俱各徭编三名,永充一名。光化铺 ,洪武初年建,由本铺南至沙陂铺二十里,徭编五名,永充一名。

    紫石铺 洪武初年建。由本铺南至石门铺十里。《徭编》五名,永充二名。

    石门铺 洪武初年建,徭编三名,永充一名。以上徭编每名银五两,闰银八分三釐三毫。诸冯铺 ,洪武初年建,由本铺东至马坪铺二十里,徭编一名,永充一名,该银三两闰银五分。本州各铺司兵徭编银额五十名,该银二百四十八两,带闰银四两四分八釐四毫。

    又“永充力差” 十八名,每名银一两四钱四分,闰银二分四釐,该银二十六两三钱五分二釐。二项共银二百七十八两四钱八分零。

    应山县

    本县原额脚马六十匹,额编草料工食银一千四百六十四两,在存留款项支给。又奉文加马五十二匹,又念冲疲加马三十匹,共一百四十二匹。

    留本县原协外驿银二百八十一两九钱八分九釐一毫。

    留本县江济水夫、伞轿夫裁减工食共银四十四两七钱六分二釐零。

    “留随州夫马存剩银” 八百五十五两五钱五分五釐零。

    谭店驿原设脚马十五匹,又奉文加马十五匹,拨随州景陵、孝感协济,共银一千零四十二两五钱八分六釐。

    本县长养排夫一百名,额编工食银七百三十二两。又奉文新加排夫四十名,拨景陵县夫马存剩银二百九十二两八钱。

    “应山距憾这关七十里,憾这关距阳信又七十里,共计一百四十里,山路崎岖,马罢卒敝,为苦最甚。” 因议于憾这关添设腰站,蒙撤原设潭店驿马三十匹,移驻憾这关。又本县减存银二百九十两,买马二十匹,共足五十匹往来应接。又将应城县排夫一百二十名之内,量裁二十名,工食移给应山县,即用此银招募排夫二十名在关接替。又建馆舍、正亭、退亭、马亭,锅桶槽枥等项,器用咸备。

    县前铺 ,铺司一名、铺兵四名。

    北十里铺 ,铺司一名、铺兵三名。

    易家铺   、三十里铺   、关口铺、南十里铺  、桑林铺 ,以上诸铺,俱各铺司一名,铺兵三名。

    骆家铺 铺司一名,铺兵三名,《永充》一名。“接官亭 ” 铺兵三名。

    西随州路石桥铺 ,铺司一名,铺兵三名;土潭铺 ,铺司一名,铺兵三名。以上内除永充一名工食银一两零九分八釐外,其馀各铺司兵,每名各该工食连闰共银六两一钱。

    “东接官亭 ” 铺兵一名。

    西龙泉铺 ,铺兵三名。

    井子铺 铺兵三名。以上各铺兵,每名工食连闰共银三两零五分,额编工食银共二百九十两八钱四分八釐,俱在“存留” 款项支给。

    郝徐店铺 在治北三十五里。旧有店以便差递,有公馆以供迎送。兵燹荒废。

    皇清康熙辛亥,县令周祜捐赀再造,招道人彭继和。

    居守给以牛种,开垦,于是往来便之。

    德安府兵制考        府志

    府总

    德安镇守府署 ,在治东北,即何少司寇宅。历来守将以价予其子姓,因为公署。至康熙二十二年,参将尤三省以大门狭圮不称,捐俸建而新之。壮丽宏敝,视昔有加。

    中军守备公署 在治北。

    营房 :顺治庚子,巡抚李赞元捐资就镇将公署左右隙地建焉。

    考证

    教场 在北门外

    小教场 在儒学左

    德安府城守参将一员  ,守备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二员。

    德安府守御所千总一员。

    屯田二千四百七十三顷四十四亩二分二釐,屯粮七千三百二石七斗五升一合九勺有奇,州县民壮共三百馀名:

    巡检司八 梅丘镇,唐县镇,出山镇,平林市,合河店,马溪河,小溪河,崎山镇。

    巡检各一员 ,弓兵共二百馀名。

    康熙六年,署事高经历详移德安参府兵将一员,兵五十名,轮流镇守应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