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卷目录

     襄阳府部汇考二

      襄阳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襄阳府城池考

      襄阳府关梁考

      襄阳府封建考

      襄阳府公署考

    职方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二卷

    襄阳府部汇考二

    襄阳府山川考二     明一统志

    《府志》
    未载山川

    本府。襄阳县附郭。

    凤山 在府城南五里。《唐书孟浩然传》云:“楚泽曾为刻碑凤林山南” ,即此。

    襄水 在府城西北。源出柳子山,北流为檀溪,南流为襄水,又名涑水。《荆州记》云:“水中有物,如马甲,如鲜鲤。七八月中,好在碛上自曝。膝头似虎掌爪,小儿不知,欲取戏弄,便杀人。”

    清泥河 在府城西北,源出均、房。宋末,以襄阳受围,五年,即其地造轻舟百艘。

    习家池 在府城南八里。后汉习郁尝穿此池,依范蠡养鱼法中筑钓台。临殁,谓其子曰:“必葬我近鱼池。” 后山简镇襄阳,每出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宋曾巩诗:“未脱迂疏笑山𥳑,更须同上习池游。” 王安石诗:“遥想习池寒月夜,几人谈笑伴诗翁。”

    宜城县

    木里沟 在县内。后汉王宠为刺史,凿广水与木里沟,灌田六千顷。

    昭王井 在县内。唐韩愈《宜城驿记》:“井北有楚昭王庙。”

    枣阳县

    九十九冈 在县东。宋邢居实诗:“岐路剧羊肠,重冈九十九。”

    谷城县

    神山 ,在县西一十里,上有石城。

    光化县

    泌河 在县东南流至府界,与白河相合,入汉江。

    均州

    牛头山 在城东北五十里。其山高险,昔人曾于此置关。上有一石,形如油瓶,名油瓶关。书字崖 在州北五里,其崖高峻,上有字刻“三夫人。” 峰 在州南,状若博山香炉。

    《白花泉 》在太和山。

    参斗泉 在州东。其水汲之,虽千人不减,不汲亦不增。相传参、斗二星下临,因名。

    龙井 在太和山

    “甘露井 ” 在太和山南岩宫前。

    水利附           府志

    本府。襄阳县附郭。

    东北坊原额堰五口 ,新增堰一口。

    东南坊堰五口   。西北坊堰四口。

    西河厢堰一口   ,“牛头里堰” 五口。

    蔡村里原额堰六口 ,新增堰一口。

    新城里堰四口   ,《竹笆》里堰一口。

    潼口里原额堰五口 ,新增堰一口。

    樊城厢堰二口   ,枯河里堰四口。

    牛北里陂堰九口  ,李村里堰八口。

    清河里堰六口   ,土山里堰八口。

    梅林里:原额堰四口 ,新增堰一口。

    泥河里陂堰三口   ,唐河里堰六口,《宜城县》。

    “北阳社原额塘堰七口 ,新增塘堰四口,永丰社原额塘堰四口 ,新增塘堰四口,泊州社原额塘堰十口 ,新增塘堰四口,嗜义社原额塘堰三口 ,新增塘堰二口,羊古社原额塘堰四口 ,新增塘堰二口,古羊社原额塘堰六口 ,新增塘堰三口,咸宁社原额塘堰六口 ,新增塘堰三口。” 南漳县:

    老一都堰五口    ,老二都堰三口,老三都原额堰四口  ,新增堰二口。

    老四都原额堰四口  ,新增堰二口。

    老五都原额堰五口  ,新增堰二口。

    老六都堰二口    ,老七都堰二口,老八都原额堰四口  ,新增堰垱三口,老九都原额堰一口  ,新增堰二口。

    老十都堰二口

    老十一都原额堰四口 ,新增堰三口。

    老十二都原额堰六口 ,新增垱一口。老十三都原额垱四口 ,新增堰九口。枣阳县:

    马陂里陂八口    塘六口。

    垱十二口      ,湖一口,堰四十九口     ,新增堰二口。

    崔槁里陂四口    ,垱三口,堰五十一口     ,新增堰二口。

    霸山里垱一口    ,堰六十五口,白露里陂三口    ,垱一口,塘七口。

    堰十六口      ,新增堰二口。

    车桥里塘二口    ,垱九口,堰五十六口     ,新增堰二口。

    县坊里塘二十八口

    堰二十四口     ,新增堰七口。

    谷城县

    县市都陂垱沟溪堰一十口,洛阳都原额陂塘四十口 ,新增塘堰一口,柴店都原额陂塘沟溪四十口 ,新增堰九口,沅漕下都陂堰一十五口。

    白沙都陂塘二十口

    涓口都原额陂塘沟溪堰三十口 ,新增陂堰一口。

    末清都陂塘三十口

    干㲼都“原额陂塘沟溪堰一十五口,张村都原额陂塘三十八口 ,新增堰一口。潭口都原额陂塘沟堰三十口 ,新增塘三口。南川都原额陂塘沟堰二十四口 ,新增塘三口。”

    后川都陂塘沟堰二十六口。

    石井都陂塘一十九口

    永安都陂塘沟溪堰三十九口。

    光化县

    蒿堰社垱堰五十口 ,窑屋社垱一十一口,在坊社垱一十一口 ,杨林社垱一十四口。《均州》

    善安里塘一口   ,“在城民里堰一口,在城军里堰一口  ,茯苓民里堰一口,茯苓军里堰一口  ,芝河民里堰一口,芝河军里堰一口  ,土桥里堰一口。”

    浪河里堰一口

    襄阳府城池考        府志

    本府。襄阳县附郭。

    襄阳府城 :砖城一座,在汉南,与樊城市对。前代创制无考。晋羊祜、杜预、朱序,宋吕文焕所守,皆此城也。明初,卫国公邓愈因旧址而新之。大北圈门绕东北角环接,周二千二百二十一丈七尺。一十二里一百三步二尺,高二丈五尺,上阔一丈五尺,下倍之。垛头四千二百一十,窝铺七十六门,曰东,曰南、曰西、曰大北、曰小,北曰东长,俱有月城六门,角楼各一座。南门楼,成化间都督王信重建。东南、西、南、东北各设角楼一座,花楼十座。东、西、大、北、东、长门楼四座。弘治副使毛宪重建。知府万振孙以门名不雅,易东曰“阳春” ,南曰“文昌” ,西曰“西成” ,大北曰拱辰,小北曰“临汉” ,东长曰“震华” 焉。城北以汉江为濠,计四百丈,东、西南三濠,通计二千一百一十二丈三尺,阔二十九丈,深二丈五尺。正德丙子夏,汉水大溢,破城三十馀丈,居民汹汹。副使聂贤督众湮塞,捐俸措置,取石仙人洞,纵横甃砌,精坚逾旧。檄照磨徐矩,自大北门起至长门,修砌泊岸二百八十丈,高二丈,又筑子堤于江帮护之。阔八尺,高五尺,襄人呼为“聂公堤。” 嘉靖间,汉水屡溢,自檀溪瀼入城濠,水势迅驶,无所障泄。门外居民每至春夏辄怀惊惧。副使徐学谟檄知府陈洙、同知高持,度东西南门外去城二里许土门处,筑子堤,周回以防之,于是居民始安矣。崇祯辛巳春,献贼寇襄平城,城楼窝铺俱毁,止存南城上关帝庙一,东南城上仲宣楼一。都御史袁继咸亲督本镇两标兵丁修砌,周城垛头如旧,不动一民。都御史王永祚重建六城大楼,暨西南城上狮子楼。工甫毕,壬午冬又被闯贼残毁。今

    皇清顺治乙酉夏,都御史徐起元檄同知贾若愚自

    小北门城上,西至南城各险要处,用砖石修砌“御敌炮台二十九座。” 戊子后,都御史赵兆麟檄副使苏宗贵,重修“西城大楼一座” ,檄知府冀如锡重建南城大楼一座,檄同知涂腾茂、张仲重。

    考证

    修大北门城楼一座,重建小北门城大楼一座。檄知县董上治重建东城大楼一座。题其东曰“保釐东土” ,南曰“化行南国” ,西曰《西土好音》,北曰“北门锁钥” ,以至城外三桥并敌楼濠岸,俱完葺焉。其东长门城大楼尚缺未修。

    外州县

    宜城县城 故城在县西北三十里。后以山水冲崩,改迁郾子国,即今县治也。宋永初元年,“筑大堤,周围十一里。明成化,知县郭泰因刘千金乱,方筑土城二里御之。弘治二年,知县海澄覆以瓦。十年,知县王绪建四门楼。十六年,知县林典辟马道,帮城角,立冷铺。正德六年,知县朱崇学因刘六贼逼境,创砖城,周围八” 百丈,高一丈五尺,扁“望江” 、“凝晖” 、“来远” 、“拱辰” 四门。濠周围九百丈,深一丈,阔称之。嘉靖三十年,汉水溢,破城西南北三面,当道陈公、雷公省灾至县,拓城跨西冈,以避水患,添小南门。知县郝廷玺、教谕陈德举董其事。嘉隆间,仍被水冲,知县雷嘉祥甃以新砖。周围五里三分,高一丈七尺,基广三丈,面阔丈馀,城门六,各有楼铺。城外旧有堤约七里许。嘉靖间,知县景一阳、张凤起修筑,复溃雷嘉祥,加阔一丈,高七尺。又自城北角至小东门增土堤,长一百八十弓,高三丈,阔六尺,沿堤植柳以固之。崇祯壬午冬,逆贼李自成陷城,城楼窝铺俱毁,止存城东南隅文昌楼,城北镇宜楼。

    皇清顺治乙酉,始渐次修葺。戊子秋,“逆贼”高必正等。

    残毁。辛卯,复建修楼堡。乙未,重修东南城楼,馀门自壬午俱闭,未启。至康熙壬戌,县令胡永庆始启西门,以便驿递农商。癸亥春,沿城插柳,以便柴薪。重修东门楼及城堡八间。

    南漳县城 旧土城。明成化间,刘石作乱,有司更筑,周围三里。弘治间,知县赵泰新之,高一丈六尺,厚一丈五尺,上施木,架,以瓦覆之,城门三。正德丙子,知县萧浩甃以砖,为四门。嘉靖间,因逼近面山,拓其城。北广一里,袤二十五尺,高厚如旧制,濠阔二丈,深一丈。县东为通泰郭,西为望蜀郭,南为对薰郭,北为北拱郭。

    枣阳县城 。旧制土城即宋县令孟宗政所守故址,无楼橹池隍。明景泰间,知县夏亨修筑,井凿池。成化间,知县杨瑛始甃五门:曰向明,曰观光,曰“寅宾” ,曰西成,曰“阜成。” 弘治间,知县王显高置楼。正德七年,流贼赵燧、刘文质逼攻枣阳,城几陷。知县安邦创砖城,周围四里二分,高一丈一尺,厚一丈八尺,橹四十二,堞一千六百五十五,门楼五。门内各设冷铺池,广十丈,深六尺,参议李源有记。万历元年,知县王应辰以城逼学宫,迁南门于文庙前为崇文门,建楼其上,为崇文楼,凿池尺许,出涌泉。其东、西、北城咸增高六尺。崇祯间,副使苗《胙土》檄知县金九陛增高周城各五尺,浚池亦如之。有《记》。

    谷城县城 ,旧制土城。成化初,知县王溥增筑之。周围六百八十四丈,高一丈二尺,厚五尺。成化十六年,知县段锦创“迎曦” 、“观澜” 、“通仙” 三门。正德十年,知县康琮甃之以砖。年久水泛城圮,知县杨文焕、苏继文相继修砌。万历四年,知县杨执中修完,增建西郭门城。周围加高三尺,凿深城濠。崇祯己卯,献贼掘平,知县阮之佃死之。抚院宋一鹤、治院袁继咸,委保康知县陶懋中署事,造砖修砌,知县周建中始告成焉。

    光化县城 ,明洪武间,创筑土城。正德“九年,知县黄金始甃以砖,周围九百六丈,高一丈八尺。又濒汉水造五象鼻,立登云、通济、迎薰、《朝京》四门。又为五石矶于西城下。厥后水溢堤崩,知县魏杰徙筑内地,又圮。” 隆庆六年,本府通判马昌署县事,请于都御史凌云翼等,卜地三里桥,依阴城镇为新城,延袤一千六百步,阔一丈二尺,高一丈八尺。城为四门,门各有楼,曰“迎晖” 、“登云” 、“通江” 、“拱辰。” 四隅各为小楼,曰“揽翠、思贤” 、“曙光” 、“挹汉。” 东西濠各长四百五十步,阔二十五步;南北濠长四百步,阔二十五步。

    均州城 。砖城一座,前代无考。洪武年,守御千户修筑。周围六里一百五十三步二尺,高二丈五尺,阔一丈二尺。四门有楼,东曰“宗海” ,左右设水门,以便樵汲。南曰“望岳” ,西曰“夕照” ,闭而不开,避山势壮也。北曰“拱辰” ,东以汉水为濠,西南北俱凿濠,深一丈五尺,广称之。然明季城池卑浅。天启年间,流贼大乱,知均州事胡承熙筑城浚池,以备防守。四门城楼上下三层,极其高耸。后遭怖,副将南逃,火焚东楼,兵贼肆虐,三楼俱烬,至

    皇清康熙三年,知州佟国玉等续修

    襄阳府关梁考        府志

    本府。襄阳县附郭。

    凤林关 在县南五里

    柳关 ,在县西七里。即柳子关。

    观音阁关 在县南九里。

    老龙堤关 在县西北十里。

    樊城关 ,在县北三里。

    七里店关 在县北十里。

    延生桥 在城西南三里。

    通济桥 在城南三里

    习池二桥 成化间,都督王信建。

    檀溪桥 在县西檀溪

    七里桥 在县西七里

    杨桥 在县东五十里

    干沟桥 一在县南十里,一在樊城三里。炮石桥 在县北十里。宋吕文焕守襄阳,元兵立炮石于此。

    “东门砖桥 ” ,“西门砖桥 ” ,“南门砖桥 。” 以上三桥今皆用板。

    汉江浮桥 弘治间,都御史沈晖、副使王炫造舟凡七十二只。霜降水涸,则比之而加板其上,以通行焉。今废。

    陡沟桥 在郡城境内

    阴德桥 在吕堰驿南

    齐里桥 在红林铺

    汉江渡 :在小北门外沿江。

    蔡村渡 东津渡 俱在县东八里。

    陈稍渡 在县南四十里。

    宜城县

    西关 在西门外

    南关 在南门外

    东关 在东门外,桥东,为新街,知县李资坤建。“上砖桥 ” 在县北一里,通襄阳路,今废。

    下砖桥 在县东一里,通枣阳路,久废。

    利济桥 在县东门外,知县雷嘉祥修。

    王家桥 在县西一里,都御史王凝建。

    鲤鱼桥 在县南一里。如鲤鱼卧波,路通荆门州。

    朱南桥 在县南五里,通安陆府。

    酆家桥 在县西七里

    郑家桥 在县南十二里。

    林济桥 在县东门外。明县令张鸣冈改修土桥。

    皇清间,水冲,宜民周之祥修筑。

    鹿子㲼渡 在县南三十里。卧虎崖渡 在灌子滩,去县北十五里。今改为段家河。

    官庄渡 在县东七里

    龙王洲渡 在县南五十里。官船二只,渡夫二名。

    黄鳝港渡 在县南五十五里。官船二只,渡夫二名。

    蛮河渡 在县西南五十里。官船一只,渡夫二名。

    破河脑渡 在县南四十五里。久废。

    五车渡 在五车里。今废。

    清水港渡 在县东十五里。

    韩公渡 在县东十里,以韩文公过此名。东湾渡 在县东三十里,通石灰厂。

    云水洲渡 在县东三里。

    南漳县

    猫儿关 在县西四十里。

    鸡头关 ,在县南一百里。

    玛瑙关 ,在县西三十里。

    隘门关 在县西一百里。

    石门堡 在县北四十里。成化间,都御史项忠建。

    东兴桥 在东门外

    通济桥 在南门外

    萃善桥 在西门外

    普济桥 在城东隅

    流化桥 在县东三里

    清凉桥 在县东三十里。

    武灵桥 在县东四十里。

    下垱桥 ,在县东六十里。丁兰桥 ,在县东七十里。

    武安桥 在县东四十三里。

    石花桥 在县东南五里。

    清溪桥 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土桥 距县二里。通便河,注官渠。

    枣阳县

    考证

    “五关厢 ” 在五门外。

    阜成桥 在小东门外

    南石桥 在南门外,今为“木桥。”

    玉带桥 在崇文街南

    羔儿桥 在北门外,今更“平桥。”

    大东门外石桥 :在县治内。

    弦水桥 在县南八十里。

    犁铧桥 :在南关外七十里。

    张冕桥 在县南六十里。

    优梁桥 在县东十里

    华阳桥 在县东四十里。

    骕骦桥 在县东八十里。有石碑。

    驷马桥 在县南六十里。

    同口桥 在县南七十里。

    车桥 在县南八十里

    大板桥 在县南二十里。

    小板桥 在县南七十里。

    周济桥 在县西南五里。今更“龙头桥。”

    土桥 在县西南二十里。

    高桥 在县西南四十里。

    曹家桥 在县西南七十里。

    高恭桥 在县北三十里。

    杨家桥 在县西北六十里。

    十八垒桥 在县北二十里。

    黄家桥 在县西北三十里。

    周家桥 在县西北十里。

    玉皇桥 在县东北十里。

    青龙桥 在县西四十里。

    宾旭桥 在大东门外

    姑嫂桥 在县南三十里白水村。

    谷城县

    柴店梁 在县南三十里。

    滚子沟桥 在县南六十里。

    柴店渡 在县南三十里。即汉江。

    南河渡 在县南三里

    仙人渡 在县南十里

    光化县

    左旗营堡 在县北五十里。明成化间,都御史项忠建。

    泥河桥 在县北三里

    三里桥 在县东北四里。

    温泉桥 在县南五里

    红崖桥 在县西南七里。

    陡沟桥 在县南三十里。

    大河梁桥 在县东五十里。

    孟桥 在县西北六十里。

    临江渡 在县西北。北通商、邓,南通均、房。方城堰渡 ,在县南十里。

    杜家河渡 在县西北二十里。

    均州

    槐树渡关 在州北五里,通陕西路。

    小江口关 在州东南八十里,通河南陆路。石鼓关 ,在州东六十里。

    油瓶关 在州北六十里。

    迎恩桥 在州南四十五里,永乐间建。

    分道桥 在州南四十五里,元和观前。

    集仙桥 在州南一百二十里。

    上梅溪桥 在州南六十里,玉虚宫前。

    中梅溪桥 在州南六十里,玉虚宫前。

    蒿口桥 在州南六十五里,玉虚宫前。

    天津桥 在州南八十里。

    大圣桥 在州南八十里紫霄宫前。

    步云桥 在州南一百里,飞升台前。

    梯云桥 在州南一百一十五里,朝天宫下。摘星桥 ,在州南一百二十里。

    禹迹桥 在紫霄宫北五里。

    吊桥 在城南门外

    三桥 皮洪建

    一里陂桥 在州南一里。

    七里桥 在州南七里

    响河桥 在秦府庵前

    中桥 在州南三十里

    临江桥 在三王城下

    黄沙桥 在州南十里。隆庆五年,分守王公更名“惠政桥。” 有碑记。

    管桥 在州南北方山下。

    大石渡 在州北十五里。

    青石渡 在州南一百里。

    襄阳府封建考        通志

    邓 ,曼姓,侯爵。鲁桓公二年,蔡侯、郑伯会于邓。九年,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为好。楚子使道朔将巴客聘于邓。邓南鄙鄾人攻而夺之币,杀道朔及巴行人。楚子使薳章让邓,邓人弗受。夏,楚使斗廉及巴师围鄾,邓师大败。庄公六年,楚文王伐申,过邓,邓祁侯曰:“吾甥也。” 止而享之。骓甥、聃甥、养甥请杀楚子。邓侯曰:“人将不食吾馀。” 对曰:“若不从三巨之言,抑社稷实不血食,君焉取馀?” 弗从还。明年,楚子伐邓。十六年,楚复伐邓,灭之。按《一通志》,邓在今襄阳境。

    樊 侯爵。周宣王时,仲山甫为卿士,兼师保之官,有贤德,封于楚,为樊侯。《一统志》:襄阳樊城,即仲山甫之樊国。

    谢 本申国,姜姓,伯爵。炎帝四岳之后。周宣王时,封元舅申伯于谢。《诗》曰“于邑于谢,南国是式” 是也。谢在邓州南阳县,然《襄阳府志》载,谢为枣阳地。

    谷 ,嬴姓。桓公八年,谷伯绥朝于鲁。杜预云:“在南阳筑乡县” ,今谷城。

    鄀 ,元姓。鲁僖公二十五年,秦、晋伐鄀。文公五年,初,鄀叛楚即秦,又贰于楚。夏,秦人入鄀。杜预曰:“鄀本商密,秦、楚界上小国,其后迁于南” ,即鄀县,则今宜城。

    鄾 ,爵姓无考,在今枣阳。

    卢 属楚。汉南郡中卢县。师古云:“今襄阳县南有次卢村。《左传》云‘罗与卢戎两军攻败楚师于鄢水,莫敖缢于荒谷,是也’。”

    阴 国分于谷。齐管仲七代孙。仕楚为阴邑大夫。

    “鄢 ” ,爵姓无考,国今宜城。

    西汉

    “《阴城侯苍 》,赵王子。” 元朔二年封。《元封二》年,有罪,国除。今在枣阳地。

    酂侯萧何 ,高祖以何功第一,封酂侯,今襄阳地。何子封筑阳侯,成帝封何六世孙为酂侯。《东汉》

    酂侯萧熊 ,章帝建初七年封。即何之后。晋

    临沮县伯刘邵 ,晋时封。

    襄王璜 未之国

    顺阳王泰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徙均州。明

    襄阳王贵烚 ,简王第二子。永乐二年封。洪熙初,因兄“世子《贵煐》” 夭,进封辽王。正统四年坐事废为庶人。卒,子《豪㙷》嗣,以辅国将军奏复为王。薨,子安靖王《恩讷》嗣。薨,子《宠游》嗣。

    宜城康简王贵㸅 ,简王第十五子。宣德七年封。薨子荣僖王《豪坅》嗣。薨子怀靖王《恩铣》嗣。薨子懿定王宠滨嗣。薨子荣昭王《致枨》嗣。薨,亡子国不嗣。

    南漳王定燑 ,康王第六子。嘉靖三十二年封。三十六年薨。亡子国,不嗣。

    襄宪王瞻培 ,昭宗第五子。永乐丙戌,孝仁皇后生,王于储宫,永乐二十二年封。洪熙元年五月,上不豫。时宣宗为皇太子,居南京,奉迎登极未至,命王监国。宣德元年,汉王高煦叛,上亲征,敕王留守四年,之国长沙。正统元年,英宗以长沙土卑湿,徙封襄阳单。成化丙戌,刘千斤反,王捐禄犒师,寻平之。未几薨,年七十有三,谥曰宪定王祁镛 ,襄宪王长子,正统八年嗣封。简王见淑 ,定王长子,弘治二年嗣封。

    怀王祐材 ,见淑长子。弘治四年嗣封。

    康王祐𬃊 ,简王次子。弘治四年封“光化王。” 正德三年进封襄王。薨,亡子,以阳山荣康王厚颎嗣。

    枣阳王祁𨱑 ,宪王第二子。正统八年封。成化七年薨,亡子国,不嗣。

    阳山恭和王见淓 ,定王第二子。长子夭,次子荣康王祐楬嗣薨。襄王无嗣,以楬子进封襄王。追封祖见淓为襄恭王,父祐楬为“襄惠王。” 谷城王翊铉 ,端王第三子。嘉靖三十八年封。

    襄阳府公署考        府志

    本府

    襄阳府治 在郡南。明洪武间,知府张善建正堂、川堂、后堂、内宅前有戒石、仪门、六房。外门经历司、照磨所、巨资架阁库,同知、通判、推官各有宅。成化间,知府何源改外门向东,筑台,置两门,立谯楼其上。嘉靖间,知府汪道昆复改向南,建坊曰“江汉” ,名郡。仪门外东为清军厅,西为捕粮厅、理刑厅、吏舍。外申明亭、旌善亭、寅宾馆、酂侯土地祠。至崇祯癸酉,推官江禹绪扩厅前经历衙吏舍地,为正堂、川堂、后堂、仪门、外门、书吏舍。辛巳,寇毁土地祠,知府宅少半,通判厅、三门推官江禹绪所修,刑厅具在,司狱宅尚存,馀尽没矣。

    皇清顺治间,知府冀如锡重建府治,规模弘远。同知

    《张仲等重建清军厅》,制度聿新。

    都察院 在府治东,后毁。今在郡东北仁和坊。韦府 在府治西南,今尚存为院道。行台察院 在府治正东。

    分守道 :在府治西,贼毁。

    兵巡道 在府治西,后毁。今在郡东北阳春坊。布政分司行台 在府治西,贼毁。

    樊城公署 贼毁

    皇清顺治间,都御史赵檄、知县董上治重建。

    递运所 在府治北七十里。

    税课司 在府治东。贼毁。

    司狱司 在府仪门外

    阴阳学 、医学 俱在府境内。

    僧纲司 道纪司

    大盈仓 在府治北

    养济院 “在府治西南。”

    襄阳县治 在郡治西北隅。明洪武间,知县翟居仁建正堂、后堂、幕厅、六房、戒石、仪门、大门、申明、旌善二亭,知县内宅及县佐宅。天顺间,知县李人仪以府门东向,亦建大门,谯楼东向。隆庆时,抚治汪道昆檄知县复改向南。知县尹廷俊立坊曰“江汉首邑” ,移谯楼于县治后。崇祯辛巳寇毁,壬午殆尽。

    皇清顺治间,移县治于“学校坊。”

    双沟巡检司 在县北七十里。

    油枋滩巡检司 原在县西三十里。明嘉靖间,改置县北泰山庙。

    樊城巡检司 改置“柳树头。”

    僧会司 在樊城

    预备仓 在县治西。知县尹廷俊修,更名“常裕” ,今废。

    外州县

    宜城县治 。明洪武间,知县王官建正堂、川堂、后堂、幕厅、六房、戒石、仪门、谯楼、大门、吏舍、《申明》、“旌善” 二亭。崇祯间贼毁,今俟修复。

    都察院行台 在县治西南。

    布政分司 在县治西北。

    按察分司 在县治西北。

    府馆 在县治西南

    巡捕别署 :在清水港。

    僧会司 在西报恩寺,设僧会一。

    存留仓 在县南

    预备仓 在县东

    养济院 在县西

    南漳县治 在城西。明洪武间,县丞王礼建。正堂、川堂、后堂、内宅、左房、库、幕厅、右架阁库、小仓、两翼、六房、仪门、戒石大门,申明、旌善二亭、万春楼、县佐宅、吏舍俱备。

    布政分司 、按察分司 俱在县治南。

    府馆 在县治南

    七里头巡检司 明成化间,白圭建。

    金厢坪巡检司 在县西南一百七十里。明都御史项忠建。

    万家堰巡检司 在县治内。

    阴阳学 、医学 俱在县治内。

    僧会司 在县东普济寺。

    道会司 在县西静真观。

    存留仓 在县治西

    演武厅 在县东北

    养济院 在县治西

    枣阳县治 。明洪武间,知县吴子俊建正堂、后堂、幕厅、左右库六房、仪门、戒石、谯楼、申明、旌善二亭。后堂北为内宅,东典史宅,西承发房,东酂侯土地祠。成化间添设丞、簿,东北丞宅,西北簿宅。嘉靖间,知县陈应诏重建大堂,移旧堂为川堂,重修大门于谯楼外。万历间,知县王应辰置。

    架阁库、榜房,又迁大门于谯楼间,建坊曰“楚襄屏翰。” 崇祯后屡乱,未至沦亡,今因之。

    布政分司 在小东门

    按察分司 在县东南

    行台 在县东北

    阴阳学 、医学 俱在县治内。

    僧会司 在小东门内

    存留仓 在县西

    预备仓 在县东

    养济院 在县西南

    谷城县治 在城西。明洪武间,县丞潘仁美建正堂、幕厅、六房、仪门、戒石、大门、申明、旌善二亭。堂后为内宅、东西衙宅,崇祯己卯献贼尽废。今尚草茇。

    察院 在县东今毁

    行台 在县东今毁

    布政分司 在县东南,今毁。

    按察分司 在县东,今废。

    “接官” 亭 一在东门外,一在西门外。

    石花街巡检司 在城西五十里。明成化间,都御史王俭建。

    僧会司 在崇宁寺

    道会司 在祐圣行宫

    教场 在县东南一里

    养济院 在县南

    光化县治 旧在古酂城内,明洪武间,知县程聪建。万历间迁城,改于阜成街北,中正堂,左右仪从库,县库后,水衡堂,六房,戒石,仪门、大门,知县、典史宅,吏舍、土地祠,申明、“旌善二亭。” 东为谯楼,置内道,中通四门大街。

    都察院 按察司 公馆 俱在宣化街。接官厅 在泥河洲。

    左旗营巡检司 在县西二十五里。明都御史项忠建。万历间,改旧城内。

    僧会司 在景福街

    道会司 在保障街

    预备仓 在县西

    教场 在金鸡冢

    养济院 在县西南

    均州治 。明初居城中。永乐初,修武当,以治为净乐宫。知州陈清徙城西南隅。中正堂,北后堂,右西厅、幕厅、军器库、承发房,左架阁库。有六曹戒、石坊、仪门、大门、酂侯庙、土地祠、吏舍、申明、旌善二亭。东谯楼。堂北为州宅、判官、吏目宅。后郧贼焚烧,止存空基。

    《皇清》前任官俱住民房。知州佟国玉干,康熙七八年。

    间价买民基充扩公署,捐资修理于南,今仍之。“提督府 ” 在州南。

    布政分司 ,按察分司 ,俱在州南。

    中司 在分司右

    府馆 在分司前

    停骖亭 在西冈山下

    黑虎庙巡检司 在州南七十里。

    阴阳学、医学 俱在州东。

    僧正司 在报恩寺

    “道正司 ” ,在五龙行宫。

    预备仓 、神会仓 俱在州西。

    广积仓 在州西北

    养济院 在州北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州党居易创修。

    漏泽园 在北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