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卷目录

     汉阳府部汇考一

      汉阳府建置沿革考

      汉阳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汉阳府星野考

      汉阳府山川考水利附

      汉阳府城池考

    职方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卷

    汉阳府部汇考一

    汉阳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

    本府

    唐虞荆州地。《禹贡》九州,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导山内方,至于大别;导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商为荆、楚地。周文王之化,被于江、汉,作《汉广》之诗,召公所巡行者也,分封为郧。春秋夷王时,楚并其地。时楚子熊渠甚得江、汉民和,乃兴师伐庸、扬、粤,至于鄂。后灭郧,以封其臣斗氏。赧王二十七年,秦拔楚,置南郡。汉为江夏郡安陆县地。《汉书地理志》江夏郡县十四,首安陆,注曰:“横尾在东北,古文以为陪尾山。” 今山在德安府安陆县东北四十里。《通志》尝辨其非。盖汉初地广民稀,安陆一县,实兼今云梦、孝感、安陆、汉阳之地,而江夏郡治固在本府临嶂山去汉口五十里。至孙权筑黄鹄东北之城,乃始徙治江东,而江夏之名归于沙羡,为五代以来之夏口矣。安陆始终不离于临嶂。德安之安陆,非古也。献帝末,沔口为重镇,刘表使黄祖为江夏太守。表守却月、沙羡二城,皆在沔口之左。三国属魏,青龙后属吴,始置鲁山县。嘉禾四年,使陆逊、诸葛瑾屯之。时曹操赤壁败后,遂与吴、蜀三分。荆州北境属魏,西属蜀,东南属吴,今境在荆州东。晋初,仍江夏郡名,别置沌阳县于上昶,寻移临嶂。上昶城不知所在,第以县名度之,应在沌水之阳。而府治西南槠山之下数里,有诸葛城者,其墟正临沌流,山水奔会,气势雄杰,或即上昶废城也。后县虽治临嶂,沌阳之名未改,郦道元注《水经》,合沔、沌为一,遂若沌阳在临嶂之西,同临汉水者。然盖道元未履南土故耳。其实沌阳移治临嶂,若夏口之移于沙羡,与安陆之移于德安也。后又置安陆县。《秦志》曰:按汉江夏郡有安陆县,晋沿革与汉同,而不载沌阳,似初置沌阳废安陆,后置安陆废沌阳也。今考愍帝建兴三年,周访击杜曾,至沌阳。安帝元兴三年,桓振遣孟山图据鲁山城,桓仙客守偃月垒。而刘宋、齐、梁皆有沌阳县,不得云“置安陆时便废沌阳” 也。然沌阳移于临嶂,为江夏郡治矣。安陆县城,未详何所,岂在云梦、汉川之间乎?盖晋后又析江夏置安陆郡也。安陆之郡,汉以来于江夏为属县,于临嶂为治所。自东汉始分郡名,及东晋遂分郡界,而安陆渐移于德安矣,然犹未尽变古也。观五代之以安陆属郢州,赵、宋之以德安治临嶂,则汉阳、安陆始终未相远绝矣。独沌阳、曲陵、马骑、汉津诸废城无可考耳。“徙江夏郡治于夏口” ,按考义熙元年,是时江东已耑夏口之名,宋沌阳县属郢州江夏郡,齐沌阳县属郢州江夏郡,萧衍始筑汉“口城,守鲁山,梁更为梁安郡。西魏改魏安郡,兼置江州,寻改郡曰㲼川。按魏收《地理志》,梁安郡领县二:济阳、阳城,属光州,郡治济阳。又梁安郡治建昌城,领县一。” 梁兴,属北江州,无魏安郡也。后周增置甑山县,今甑山下废江州,更名复州,属竟陵郡,亦曰沔州。《五代志》:沔阳郡甑山县,梁置梁安郡,西魏“改曰魏安郡,置江州。废帝三年,改曰沔州。” 《资治通鉴》:“临海王光大元年,周与陈既交恶,周沔州刺史裴宽白襄州总管,请益戍兵,并迁城于羊蹄山以避水。” 《胡三省注》曰:“甑山有阳台山,在汉川之南三十五里,土俗讹为羊蹄山。” 按此则梁、魏之郡,后周之州,俱治甑山,而复自甑山移于阳台也。《通志》《秦志》俱云甑山属复州景陵,而竟遗沔州之名,未知何故。又五代时鲁山、沌口岁岁用兵,亦未知定属谁县。陈、梁角立,汉为要地,周、齐亦分据焉。考陈宣帝大建五年伐齐,郢州刺史李综克滠口城,是鲁山之东四十里即齐地也。梁末陈初有江州,又有北江州。江州重于梁,而北江州夺于西魏,亦为梁置。《通鉴》:“王琳遣樊猛袭据江州,又以北江州刺史鲁悉达为镇北将军。而陈又置北江州于南陵” ,与魏之所建不同矣。北齐师助王琳伐陈,先守鲁山,琳败,弃城走。陈文帝令南豫州刺史程灵洗守之,大建

    “二年,赂周以鲁山郡。” 注曰:“得鲁山则全有汉沔。” 是梁、陈、周、齐皆尝分据汉阳,而后乃全并于周。曰江州,沔州魏安郡,鲁山郡,甑山县,沌阳县、滠口城,沌口城名亦伙矣,总不离于汉阳百里内外也。梁江州一在隆山,一在浔阳,独北江州治鹿城关,领梁安等六郡。而《五代志》曰:黄州木兰县,梁曰梁安郡。岂汉阳割而东属于黄耶?又按《五代志》,竟陵郡旧置郢州,所领有汉东县,旧曰上蔡。魏收《志》,郢州有汝南郡。胡三省谓“汝南郡即在汉东县城。宋白晋汝南郡人,流寓夏口,因侨立汝南郡汝南县于潼口。” 《荆湘记》云,“金水北岸有汝南旧城” ,是也。金水即金口,其北为大小军山,此地亦有古郡县矣。盖汉南、江北,建立不常,东则属于梁安郡,为江州地;西南则属于鲁鲁山、汝南郡,为郢州地;西北则属于㲼川郡,为沔州地;北则属于安陆郡,为安州地,无一定也。隋开皇十七年,置汉津县,属复州。《秦志》曰:“复改复州曰沔州” ,今之沔阳也。唐武德四年,置沔州,始在今府治。大业初,改汉津为汉阳,与甑山县并隶复之。沔阳郡自此始有汉阳之称。前此汉阳俱在汉中府沔州,此但名沔口。唐平朱粲、萧铣,乃改甑山曰㲼川,寻以沔阳郡之汉阳、㲼川置沔州。汉阳郡,汉阳之别为郡,统二县也,自此始。其自临漳迁今治也,亦始于此。按汉武、元魏俱置汉阳郡,在今秦州。后周、隋、五代周俱置沔州,今沔阳州。宋改兴州为沔州,入洛阳县,非今之沔阳也。天宝元年,改汉阳郡为沔阳郡,时改天下之州为郡。乾元初,复为沔州,肃宗复郡曰州。建中二年州废,四年复置。宝历二年,牛僧孺节度武昌,欲损冗官,奏废沔阳,以汉阳、㲼川入鄂州,属淮南道。五代属吴,杨行密称吴后属南唐,俱淮南地。周世宗显德五年,平淮南,始与南唐画江为界,割㲼川隶安州今德安府,而以汉阳县置军。宋初仍为军,统二县:汉阳、㲼川,后改㲼川为义川,治刘家隔。太平兴国二年,避太宗讳,改义川曰汉川,属汉阳军。汉阳军领汉阳,汉川始此。是时始有汉川之名,前此皆在秦蜀。熙宁四年,废汉阳军为汉阳县,省汉川为镇,并其地入县,属鄂州。盖王安石之徒所议也。元祐元年,复为军。崇宁七年,徙德安府治于临嶂山,领县四:安陆、应城、应山、孝感。其汉阳军隶复州。绍兴五年八月,改军为镇,使兼知县事,寻复汉川县。七年闰十月,从岳飞请,复为军。元仍为军,统县如宋。至元十四年,升为散府。其年,行中书省迁于湖南,以鄂州设湖北道宣慰司,府隶之,统汉阳、汉川。十八年五月,行中书省迁治鄂州,宣慰司徙治汉阳。十九年八月罢宣慰司,以府隶行中书省,省治鄂州。至元中,德安北徙,自临嶂复还安陆。明初,仍为府,统县如元,属湖广布政司武昌道。洪武九年五月革府,以二县隶武昌府。十三年复府如故。正德十三年,左都御“史陈” 金以汉阳一府统二县,仅二十馀里,欲增州县以全府治。奏以沔阳来属,添设府同知一员。知沔阳州李濂奏罢,并革同知。

    皇清因之。

    汉阳县。附郭。

    汉初,置安陆县,地属江夏郡。东汉因之。晋初,置沌阳县于临嶂山,属江夏郡,寻废入安陆。南北朝宋、齐、梁俱属江夏郡。隋开皇末,置汉津县,属复州。大业初,改汉阳,属沔阳郡。唐武德初,置沔州,后废州,以地入鄂,属淮南道。五代周世宗平淮南,以汉阳县置军,属安州。宋废军为县。绍兴中,复置军。元至正中,升汉阳府。明初,武昌府隶武昌道。洪武九年裁。后复置,仍隶武昌道。

    皇清因之,编户一十九里。

    汉川县

    晋属江夏郡。南北朝西魏改魏安郡,兼置江州,改郡曰㲼川。后周置甑山县,废江州。隋开皇初,郡废,以县属沔州。唐析汉阳置㲼川县,属鄂州。五代属安州。宋初改为义川县,后改曰汉川,属汉阳军。熙宁中,并入汉阳县。元祐初,复置县。元明俱属汉阳府。

    皇清因之,编户八里
    考证

    汉阳府疆域考        府志

    汉阳府疆域图

    汉阳府疆域图

    本府

    东南“界江” ,至武昌府七里。

    东北至黄州府治,水路一百馀里,陆路一百八十里。

    西北至德安府,水路三百八十里,陆路三百二十里。

    西南至安陆府沔阳州,治水路四百七十里,陆路四百里。

    自府治至

    京师。水路五千四百八十五里。陆路三千一百五

    十里

    《旧志》:嘉靖间,台司佥议,汉阳府为省会唇齿之邦,控辖甚隘,而地连沔阳、景陵、黄陂、孝感,曩知府喻三位请以益汉,寻议承天府已割石首于荆州,惟孝感、黄陂去伊府治三百里,界汉阳仅数十里,士民称便。嗣是推官陈向庭力主其议,不果。今黄孝田属汉阳士民者居半,增二县以以益郡治,莅兹者其加之意焉。

    按:弘治、嘉靖间,曾有“增属汉阳” 之议,以景沔乡绅持论不同,乃止。然割附近黄、孝二邑以增郡治,国势民情,允称便利。

    汉阳县。附郭。

    东南以大江为界

    西南至沔阳州界二百四十里,自界至沔阳州治一百六十里。

    西至汉川县界九十里,自界至汉川县治三十里。

    北至黄陂县界二十里,自界至黄陂县治六十里。

    汉川县

    东至汉阳县界三十里,自界至汉阳县治九十里。

    南至沔阳州界一百里,自界至州治一百八十里。

    西至景陵县界九十里,自界至景陵县治七十里。

    北至云梦县界四十里,自界至云梦县治五十里。

    东南至孝感县界五十里,自界至孝感县治五十里。

    西北至应城县界六十里,自界至应城县治六十里。

    形胜附

    府总

    《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

    《元和郡志》:“前枕蜀江,北带汉水。”

    唐贾至《秋兴亭记》:“仰眂大别之固,俛眺沧浪之浸,阅吴蜀楼船之殷,鉴荆衡泽薮之大。”

    《通鉴》:“路通荆雍,控引秦梁。”

    宋蔡纯臣《寥廓台记》:“据凤栖之峻峰,倚大别之巨麓,蜀江西来,汉水东入,山光水色,四环交映。” 《图经》:“汉阳东握江汉,表以大别之山,临高阻深,其势狭而险,其基完而固,与武昌并峙,方七里而近,盖左右翼蔽,为磐石安也。附郭之县,亦称汉阳,编户十九里。有凤栖之冈、郎官之湖,其巃耸而镇曰九真之山。山麓有九” 泉,其支起为龙霓,三峰鼎立,中有云,滃然则雨。汉水别为沔,出新滩,其一与沌水合,出沌口。滠水下黄陂,与沦、索二水合流,同入于江。其北百二十里曰汉川县,编户八里。有山如甑,曰“小别山。” 迤南为龙门,平眺石镜,纡睇阳台,以临汉皋。涢水会之。臼水出县西北,逶而南,过涢水,与汉江合,若乃地接。

    会郡水陆交挽,往来差使,乘轺浮舳,衔尾而取道,故供亿视他郡独繁。乃仅仅取给于两县,其窘促可知也。矧其地当汉水下流,岁一泛溢,导之不注,防之难遏,则荡为沮洳之场,吏第束手耳。故其民不得已弃耒耜而丐命于湖泽,可念也。然两县土风劲悍,汉川为甚。刘家隔吭扼雍、梁,腋引吴、越,为商舶之辏,稍称繁殷。乃游民时群不逞,出没飘忽,莫可谁何,往来盗掠于鄙。令率兵逐之,竟截其双耳去。所为不虞之戒,弥甚《武昌》云。

    汉阳府星野考        府志

    分野

    《春秋纬》:自大别以东,至雷泽九江、荆州,属衡星。按《汉书天文志》:“南宫朱鸟权衡。” 孟康注曰:太微为衡也。《星经》玉衡,北斗第五星,主荆州。尝以五卯日候之。

    《大别郡》之镇山,自此以东,属衡,则不耑《主翼轸》,然周回数百里内,又未可拘也。

    《元命苞轸》星,散为荆州。

    《史记》:“翼轸荆州。翼二十二星,凡十九度。轸四星,凡十七度也。”

    《晋书》:江夏入翼十二度。

    《唐书》:翼、轸,鹑尾之次巳初,起张十五度,中翼十二度,终张九度。其分野自房陵、白帝而东,尽汉之南郡江夏,东达庐江。

    《宋天文志》:“北斗第二星曰璇,其分为楚。”

    按《翼》十二度为“江夏之分” ,则今武昌、兴国、江夏、嘉鱼、蒲圻、咸宁、崇阳、通城、大冶、通山、汉阳、汉川、黄州、黄冈、蕲水、黄陂、罗田、麻城、蕲州、黄梅、广济、黄安、云梦、安陆、应城、孝感诸地是也。一度计二千九百二十三里。

    按《通志》载星野正占,皆主陈卓、邢昺之言,汉阳列于翼十二度矣。又引《春秋文耀钩》云:“大别以东,并属衡星” ,则一郡而有二占也。夫度之广远,至有二千馀里,其中五星次舍,客曜推移,为祥为咎,岂片丸黑子,地所能当?而况杂应纷纭,如《晋宋天文志》所云:“牛女之间,天市之内皆主楚,地候悉不爽乎?” 噫!天道远矣,必有知而详言之者。

    汉阳府山川考       府志

    本府。汉阳县附郭。

    大别山 在郡城东北半里。《禹贡》:“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 蔡氏注曰:“《左传》‘吴与楚战,济汉,而阵自小别至于大别,盖近汉之山。今汉阳军汉阳县北大别山是也’。” 《地志》《水经》云:“在安丰者,非是。” 大别一名鲁山,又名翼际。桑钦。《水经》:江水又东,迳鲁山南。郦道元注曰:“古翼际山也。” 山上有吴,江夏太守陆涣所治城。旧江夏治。安陆,汉高帝六年置,吴乃徙此。城中有晋征南将军荆州刺史胡奋碑,又有平南将军王世将刻石,记征杜曾事。有刘琦墓及庙。山左即沔口。旧《志》云:吴置鲁山县,梁武筑汉口城以守鲁山。东昏侯曰:“吾自围鲁山以攻沔。” 或云:凤栖山西有鲁肃庙,故以凤栖迤西名鲁山。《朱志》曰:余观大别、凤栖,南北并峙,其间无他山,鲁山为大别别名无疑。今询之故老,别山两形,前为龟山,后为鲁山,其说近是。

    凤栖山 在府治后。宋知军刘辟疆《记》曰:“古有凤凰栖于此山之林,故名。” 按:吴孙权黄龙元年,凤凰见于夏口,始即帝位,或即此也。

    梅山 :在县治西四里。其山多梅,今无。

    磨旗山 :在县治西二十里。

    汉南山 在县治西二十里汉水之南,故名。洪武二十二年十一月,楚昭王射虎于此。其山三峰并峙,又名《三山景》。

    女郎山 :在县治西二十里。《旧志》载:楚襄王会。

    神女处

    汤家山 在县西二十里众湖中。环以官寨。三山诸山聚以龙王、鄱、官诸水,云起则雨。中有簸箕洞,山势回转如洞也。万历间,土人以汉关寿亭、宋岳武穆驻兵有功,设像祀之,题曰“关岳祠。” 《湖盖》山 在县治西北二十里,其形似盖,南临汉水,西带大湖。

    吴家山 :在县治西北三十里。

    空山 :在县治西北三十里。

    马头滩山 :在县治西北三十里。

    香城山 :在县治西南四十里。《通志》云:“西北三十里。”

    柏泉山 :在县治西北四十里。相传自禹祠古柏,其根直透于此。语云:“柏泉无曲,通八十里寒泉” 是也。有古井,井底双鱼动跃,泉枯则柏根并现。

    广王山 :在县治西北四十里。

    文寺山 :在县治西南四十里。下临沌水,斜对龟山。萧司成世居此地。

    汉阴山 :在县治西四十五里。以“汉阴丈人” 得名。一曰“马鞍山。”

    烟楼山 :在县治西南五十里。

    大军山 在县治西南六十里。《水经》:“江水东迳大军山南。” 注日:山东有山屯夏浦,江水左迤江中有石浮出,谓之节度石。右涂水注之。旧《志》云:吴魏相持,陈军两山之间,故名。故老相传,元时风雨之际,则闻钟鼓之声。山高百馀丈,九真龙霓、大别颉颃,称巨观焉。每出云蒸雾,则数十里内皆雨矣。

    小军山 在县治西南五十里,与大军山近。临嶂山 在县治西六十里,下临汉水。《水经注》曰:“沔水又东迳临嶂故城北。晋建兴二年,太尉陶侃为荆州,镇此。” 旧《志》谓“晋江夏郡沌阳、安陆县,宋德安府皆在此。” 按《水经》言:沔水东迳沌阳县北,处沌水之阳也。沌去汉甚远,不当以汉冒沌之名。且沈约《志》云:沌阳县在江左,属江夏郡。江左时之江夏郡,治于安陆,而沌阳为其属县明矣。既与安陆分为两县,岂得同在一山?今定以安陆为临嶂故城,而别考沌阳废迹可也。临嶂一名“城头山” ,势颇盘屈,犹存城址。

    槠山 :在县治西南六十里。诸峰逶迤,直抵沌水。上有武侯庙,或传为徐孺子读书处。

    龙霓山 :在县治西南六十里。两山并峙,云起则雨。戴金曰:“山自九真山麓发脉,迤逦三十馀峰,至是三峰突起,二峰端严如釜,一峰秀拔如笋。”

    观山 在县治西南六十里。唐白鹤观遗址。阳岵山 在县治西南六十里,俗曰羊祜山也。考老山 在县治西南六十里。

    奓山 :在县治西南六十里。按奓音查,张也,开也。

    大潭山 :在县治西南六十里。

    乌梅山 :在县治西六十里。

    玉笋山 :在县治西七十里。《舆地纪胜》云:“其山有白石,参差如笋,故名。”

    千子山 :在县治西南七十里。

    百人山 在县治西南八十里。下即大江。《水经》曰:“江水左迳百人山” 南。《注》曰:“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所起处。” 旧《志》:“瑜遣盖领百人诈降曹公,因其不备而掩之。” 宋淳熙间,李㢲作《南楼记》曰:郡之西南八十里百人山,与赤壁对云。九真山 ,在县治西九十里,一名五藏山。唐咸通八年,赐名仙潜,相传有九仙女炼丹于此故也。又此山九峰相向,因名九真。高数百丈,望之凝然,势如游龙,佳气郁然。面为郡城之干,背临太白之壑,云物所出,神灵所栖也。《舆地纪胜》云:上有炼丹坛、九真庙。又有九泉,水甚清澈。旧《志》云:“九泉秋冬不涸,或旱,郡守斋洁请其水,雨即应矣。” 山顶有九真观,近日士民祈谒者多,香火特盛。此山为全郡祖龙,汉上诸绅从此发迹者什之七八,

    香炉山 在县西南九十里,以形似名。元世祖南征,尝驻此。

    嵩阳山 ,在县西一百里。自此山而东,相连小岭诸山,不可胜计。

    土茧山 在县治西百里。《通志》云:“百二十里。” 尉武山 在县治西南五十里。《通志》云:“六十里。” 唐太宗遣尉迟恭与朱粲战于此,故名。

    东至山 在县治西南百二十里。沔水分流于侧,《尹氏世家》其下焉。旧《志》曰:“里有古风。”

    鸟林峰 :在临嶂山南。

    桃林冈 :在县治北二十里。

    西倪冈 在县治北二十五里,古西倪乡。巨龙冈 在县治北二十五里,古巨龙乡。栗林冈 在县治西北二十五里。

    枣林冈 :在县治西南六十里。

    顿家岭 :在县治西二里。地势高耸,树木阴森。世传有顿姓者家其下。

    分金岭 :在县治西一百一十里。

    禹功矶 在县治东北大别山东。初名吕公矶。元世祖驻跸于黄鹄山,问诸父老曰:“隔江山头石矶何名?” 吕公对曰:“唐时有道人吕姓者,吹笛其上,故名。” 帝曰:“唐以前何名?” 皆不能对,有一老叟对曰:“古传为大禹治水成功之所,后人讹为吕公。” 帝大悦,因立禹祠于石矶之上,敕有司岁时致祭。一名吴王矶。吴魏相持,以沔口为重镇。张王矶 在县南纪门外,临江极险,矶上有唐张巡庙,又曰“张柬之” ,未详孰是。

    桃花洞 ,在鲁山下。上有“桃花夫人庙” ,即息夫人。

    关羽洞 ,一名“藏马洞” ,在大别山之左。其洞乃一岩穴。三国时蜀将关羽尝憩此,故名。旁有武安王庙,嘉靖末年,虎据猎取之。

    洗马洞 ,在吴王矶侧。土人云:蜀关羽洗马于此。本一石厦。万历间,陈大尹尧钦凿为观音岩,旁建水月庵,楼台日益壮丽。旧有一碑,勒“振衣冈” 三字。一时之胜概也。

    簸箕洞 在汤家山,山势回转如箕,故名。“螃蟹洞 ” ,在玉山乡。

    菖蒲洞 在九真山下,洞边产菖蒲,一寸九节。梅子洞 在分金岭下。《通志》曰:“洞侧多梅。” 磨刀石 在大别山关羽庙侧,旧传羽磨刀处。又大别山顶亦有此石。

    乌龟石 :《通志》云:在玉山乡,有二黑石,其形类龟,东西相对。

    飞升石 在九真山上。昔传九真仙女于此飞升。

    坐禅石 在嵩阳山卓锡泉侧,世传骆禅师坐禅于此。

    五里墩 在县治西五里。高三丈馀,上平祝家圻 。在玉山乡。有明处士陈珂墓。昔千户陈宝于此自力开垦屯地。

    凤凰台 :在县治西南五十里槠山湖中。一埠如釜,生草甚异。相传有凤凰栖此,故名。

    鸳鸯嘴 :在县治西五十里。旧产鸳鸯。

    江水 在县治东南,环抱郡城北去,即岷江也。上接蜀川,潇、湘、洞庭诸水,合流东南入本府界一百五十里,转烟波湾四十里,入黄州界,东流。《水经》曰:“江水东右得滠口,左迳百人山南,右迳赤壁山北,东迳大军山南,又东迳小军山南。又东北至江夏沙羡县西北,沔水从北来注之。又东迳叹父山南,又东迳鲁山南,左” 得湖口,又东合滠口。《秦志》曰:“自荆州监利而下,经汉阳玉沙界水洪二口。东江脑又经大小军山北会沌口,过城南,经大别东北与汉合者,江之正流也。有经沔阳播为阳明诸湖,汇于太白自沌口出江者,有经沔阳播为黄蓬诸湖,经上平放过汉阳之下平放至新滩镇出江者。有自孝感经汉阳之” 石潭河,入黄陂境,至沙口出江者,此在邻境别出旁出,而皆入于江者也。出沌口新滩者,在府治西南。出沙口者,在府治东北。按《书》言“江沱潜汉” ,及《史》云“江夏,其水皆会于汉阳” ,而今不可悉指矣。大江东流,环郡二百里,去府城仅数十丈。《诗》曰:“滔滔江汉,南国之纪。” 言纪夫南国也,江既浩漭,中多洲渚,渔苇所资,分岸输税。曩时,江岸有鹦鹉洲蔽之,去水略远。百年以来,洲既沦没,岸亦崩洗。

    汉水 在县治北三里。《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 《水经》云:“沔水之南,至江夏沙羡县北,南入于江。” 《注》引庾仲雍之言,夏口一曰沔口矣。《图经》曰:“汉水至江夏安陆县,又名沔。” 《通鉴》载梁武帝筑汉口城,以守鲁山。盖夏口、沔口、汉口,名有三而实则一也。以沔水之下尾与汉合流,乃始入江,故称沔口。以江夏郡本治安陆,而安陆城在临嶂,且夏水为江之汜,南北初无定名,故称夏口。自孙权筑城于黄鹄山东北,以夏口为名,徙江夏郡之治安陆者治之,于是夏口之称移于江南,而汉水所出耑名沔口。故何尚之谓夏口在荆江中,正对沔口,通接梁、雍,是为要津也。三国以前,史传多言“汉” 不言“沔” ,三国以后多言“沔” 不言汉。后人不察,妄疑“沔” 、“汉” 为二。以至《湖广通志》

    于汉水之外,别书沔水而注之,曰“在县西南三十里” ,又书沌水而注之,曰在县西南四十里。夫县之西南三十里,止有一沌水出江耳,安从而得沔水乎?又安从而得四十里外之沌水乎?其讹甚矣。今详列江、汉、沌三水源流分合之故,而削去沔水不载,使考者有征焉。《秦志》曰:“水自竟陵干滩镇入汉川之田。” 二河经张池口、两河口,循县治下涢口,然后经蔡店、临嶂山、郭师口,又北出大别山后,东入于江者,汉之正流也。又有自孝感安河出者,有自云梦苛河出者,有自应城五龙河出者,有自竟陵皂角河出者,有经田二河、沉下湖出者,有经回流湾及径南河金刚脑出者,此在涢口以上小水出汉者也。有自潴龙潭经汉阳三汊,会臼水,又径东西二至山,过陈门湖下蔡店者,此汉之别流,分为涢口之上,合于涢口之下,而复于汉者也。

    废襄河 离汉口北岸十里许,即古汉水正道。汉水从黄金口入排沙口,东北转折,环抱牯牛洲,至鹅公口,又西南转北至郭师口,对岸曰襄河口,约长四十里,然后下汉口。成化初,忽于排沙口下、郭师口上,直通一道,约长十里,汉水径从此下,古道遂淤。今鱼利略存,舟楫已不达矣。呼“襄河” 者,水自襄阳来也。

    沌水 沌音撰,在县西南三十里。汉水别出三汊,汇太白湖,至于沌口,南入于江。今名其地曰沌口。晋郭舒留沌口,税湖泽以自给,陈周文悉众御之。又陈高祖时,王琳与侯安都等战于此。史照曰:“江夏安陆有沌水,其地曰沌口。” 《水经注》:“‘‘沌水上承阳县之白湖,东南流为沌水,迳阳县南注于江,谓之沌口,有阳都尉治’。晋永嘉六年,王敦以陶侃为荆州,镇此。按白湖即太白湖,‘阳’字上有缺文,宜曰沔阳也。迳阳县南及阳都尉” 上俱应有“沌’字,晋沌阳县或在此耳。” 范成大曰:“自石首县舟行一百七十里,至鲁家洑。自鲁家洑入沌,沌者,江旁支流,如海之㳌。其港仅过运舟,两岸皆芦荻,支港皆通小湖,故为盗区。客舟非” 结伴不可行。张舜民曰:“下汊故镇,南对金口,自沌口至下汊五十馀里,金口在鄂州西南,金口之下,即窦家沙,江之西有沌口。” 今按:沌水受太白全湖之委,下流为马影奓河,东北迳香炉山上下蒲潭,又东过小军山,东迳文寺山下,十里入于江也。

    滠水 在县治北四十里。《通志》曰:其水自黄陂入汉阳界,与沦、索二水合流,南入大江。旧有滠阳废县。

    柏水 ,在县北四十里柏泉寺前。

    涢水 在县治西北一百里。旧《志》曰:其源出陪尾,经德安、孝感至此。名涢口者,耑流入汉也。晋陶侃为杜曾所败,将奔涢口,即此。《通典》:安陆县有涢水,亦名涢口,境内临嶂山,晋安陆县治在焉。唐人有诗云:“暮雨不知涢口处,春风直到穆陵西。” 《水经注》:涢水又南分为二水,东通滠水,西入于沔,谓之涢口也。

    郎官湖 在县治南,与县学之泮池相并。唐李白有《泛郎官湖诗》并序。朱御史衣曰:“衣儿时从人渔湖中,利颇厚。湖可纵舟,城内水汇于湖,自水门出江。其年为弘治庚申,自是居民各于屋后培土为圃、为室,而湖遂废,今止存一沟耳。近年正官不遂,起擢不时,佥谓凤眼填塞,而南楼屡毁,城脚渐陷,以受水出水者失其道也。” 月湖 在县治大别山之阴,东以长堤限江,西通汉水。古有却月城,在沔口左湖或以此得名也。

    《潇湘湖 》在汉口后,水泛时游船如织。

    太子湖 :在县治西十五里。相传梁昭明太子食采于此。

    官湖 在县治西南。今名天鹅塘,周回数十里。刀环湖 在县治西南五十里。《寰宇记》:“湖形湾曲如刀环。” 今废。

    太白湖 在县治西百里九真山之南。旧传李白泛舟于此,后人因以为名。其水“西接沔阳,广袤二百馀里,潜自西北来,注之西湖,李老沙湖、泗港诸水汇焉。沱自南来,注之直步,阳明、黄蓬诸水汇焉,而东南泄于沌。水出江,春夏与新滩、马影、蒲潭、沌口等湖合而为一,秋冬水落,沟洫始分。山水清丽,古隐者多居焉。” 崇祯末年,闯、献之乱,士民扁舟避寇,赖此而免者十五、六。然港汊既迂,盗亦匿,聚行内河者,每受劫掠。

    皇清顺治初年,议设兵防剿,未几而罢,今始稍息。湖

    旧属沔阳,今半属汉郡。

    南湖   。沌阳湖  。桐湖   。小奓湖。

    马影湖

    鸬鹚湖 ,按《旧志》所载桑台、新滩、长江、蒲潭、平塘诸河泊所,中小湖淤港不下百馀,名字纷纭,地里混杂,且无关于故实,今但取其章著者载之耳。

    烟波湾 在县治东北三十里。旧《志》云:其水清澈,晴则岚烟起,风则水波生。旁有烟波里。唐崔灏诗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今有白沙湾者,在东北三十里,岂即烟波耶?三十六湾 在凤栖乡,南抵河泊口,北抵华家嘴。

    永济港 :在县治西南二十里,南入大江。疑即今火港也。

    直阳港 :在县治西四十五里。与沌水合流。索子港 :在县治西一百里。

    鹦鹉洲 在大江中。《一统志》收入武昌。按:黄祖为江夏太守,杀祢衡于此,因葬之。以衡尝为《鹦鹉赋》,故名。其时江夏郡尚治安陆,未徙江南,“夏口” 之名,尚归于汉口,未移于黄鹄之东洲,无由属武昌也。故特载之。戴金曰:“洲聚于沙而沙搏于水也。汉、晋以前,横亘于鄂尾、黄鹤楼下,逮国初,徙于汉滨。每经世复有消长,革而复营” ,或逆为汜,别为“沱” ,随时异状,若神物然,而莫可执也。今洲仍无实迹。

    刘公洲 在县南江中。宋延祐八年,有沙洲涌出,知军刘谊种荻其上,令民采用,民感之,以名洲。旧《志》曰:“洲自三里坡直抵南纪门,荻苇繁茂。嘉靖以来,洲渐没。今于故洲外复淤一洲,下抵朝宗门,于郡有缠护之情,近刘公洲故处。” 初,洲在江北,为郡城南岸,洲岸相界,中汇江水,冬春水落,四方舟楫聚焉。郡人一渔一薪,朝夕为市,公室之输,私家之养,多赖于此。盖郡土瘠而势洼,耕渔失利,业在贸易。弘治辛酉,武昌知府蒲田陈晦有机巧,于所属管家套,以小舟数百,载铁器沉水中,并渡急棹,犯其高处,沙随水去。一夕,套口遂深阔,乃号令汉阳商人,使移舟套中,更其名曰“陈公套。” 是时汉阳守秀水,马舆听之。后里人奏行,外台委晦勘处。晦过汉阳,几为郡人所杀,急入舟荡去得免。按此洲直跨府城东南,捍江涛而聚贾舶,为利久远。乃今《南纪》、“朝宗” 两门之外,不盈寻丈,即涉长江。昔日之荻苇繁茂、夹沙缠护者,今且化为洪波浩流矣。止有小碛微见于隆冬水涸之时,雪消冰泮,即已渺然无迹,安足恃哉!

    小军浦 。《水经注》曰:“小军山临侧江津东有小军浦。”

    炭步 ,《水经》曰:“江水东迳叹父山,南对叹洲。” 《郦注》亦曰:“炭步江之右岸,当鹦鹉洲,南有江水右迤,谓之驿渚。”

    凤凰池 在府儒学内,即泮池。明世宗嘉靖七年,知府孔凤甃砌。

    放生池 一在兴国寺前,名梵僧池。一在寺东大别山下。唐乾元初,肃宗命将史除、张建等置两池相对,即此。俗呼为“上下莲花池。”

    柏泉 在柏泉寺前。昔传大禹植柏于大别山,共根盘曲于井。

    卓锡泉 :在县治西九十里。唐僧骆禅师卓锡于此,有泉涌出。

    义井 在凤山门内,方二丈。旧传宋时所凿,今居人塞。

    炼丹井 在九真山下,九仙女炼丹于此。旧传,宋、元时,每风雨作,则井上蛟龙蜿蜒。

    汉川县

    阳台山 ,一名仙女山,在县治南一里。前对道观湖,后坐松湖,左有江西湖,右有桃儿湖、蒲月观竞渡之所,上有神女祠。宋玉《高唐赋》即此,唐人裴敬作记,碑毁无考。按《湖广通志》不载此山,而高唐神女之事,《一统志》收入夔州。唐宋以来,文人题咏者,或远以“巫山” 为信,或近以“阳台” 为征,亦终无定论也。爰考当时楚都鄢郢,俱在江陵、宜都之间,江陵西去夔州六百里,东至汉阳四百里,相提而言,楚王别宫不当在巫山,一矣。巴蜀夔庸,于楚为敌国,楚筑捍关以拒蜀。其后秦取汉中,兵氛益近,怀襄之际,惴焉东迁,乌得肆游十二之峰,侈立朝云之庙?去国都半千里,而邻寇壤,作歌诗哉?其疑二矣。《一统志》曰:“阳台在” 巫山县治西北,南枕大江。而《高唐赋》云:“襄王与宋玉游云梦之台。” 《神女赋》则“云游云梦之浦。” 又赋言:登巉岩而下望,临大阺之稸水,遇天雨之新霁,观百谷之俱集。既云云梦,又言稸水,阳台安得枕江乎?且历稽水经舆图,未有不言云。

    考证

    梦在随州沔阳间者。今汉川去云梦县止数十里,俱平田陂泽相连,止有仙女三峰耸起,登高而望,如在海岛中,适有合于《宋赋》“洪波淫淫,倾岸洋洋” 之语,其证三矣。所不决者,妾在巫山一言耳。然曰妾巫山之女,为高唐之客,其不耑主于巫山可知。况其所谓阳台之下,与高唐之观者,命名非一,而始终以云梦为据,虽千百年后,无有移《云梦》为《巫山》者,斯亦足知其迹与事之不容爽矣。川邑近治,背阳台而面汉水,此山号为重镇。未得鄙辞赋之荒唐,而遂听其湮没失实也。

    伏龙山 :在县治西北偏。

    姚公山 :在县治西南二里。俗传有姚氏居其下,故名。

    小别山 在县治东南十里,其形如甑,又名甑山。《左传》定公四年,“吴人伐楚,楚令尹子常济汉而陈,自小别山至于大别” ,是也。江左之际,亦为兵区。逮后周时,县治建于此,属竟陵。

    史家山 :在县治东十三里。

    担山 :在县治南十五里长城乡湖水中。两山并峙,其形如担。

    双山 :在县治东二十里,两山相峙。

    仙师山 :在县治东南二十五里。

    高观山 在县治东南三十里梅城乡,与汉阳界。其山高耸可观。

    马城山 在县治东南三十五里。有马城铺。汊山 在县治南四十里。唐武德四年,置汊川县治于此。

    蒲山 :在县治南四十里。

    龙门山 :在县治南六十里。山麓一空洞,有龙潭。祷雨汲水辄应。

    石镜山 :在县治南四十里。其山有巨石一,圆净如镜,故名。

    凤凰山 :在县治南四十里。世传昔有凤凰止其上,因以名山。

    龙霓山 :在县治东南四十里梅城乡。其山常有云气,隐隐如龙。

    内方山 在县治西南五十里。旧《志》云:“《禹贡》导嶓冢内方,至于大别” ,即此。按《汉志》,章山在竟陵东北,即《禹贡》之内方。蔡《注》:“内方在竟陵县东北。” 《荆州志》又有内方山,在州东南汉水上。一云即

    《禹贡内方一名马仙而九域志》
    名章山是内方

    章山尝互称其实一山,但诸志所载不同。今详荆门内方,正当古竟陵境东北,汉川内方在东南,当以荆门为《禹贡》之“内方。” 按:汉川西北皆平湖,以堤为垸,防水于外而田其中,古云梦泽薮也,故西北无山,而山尽在东南,然皆发脉于仙女云。

    松石岭       。裘羊冈。

    砖窑冈 在县治北三十五里大赤乡。白潭冈 在县治北四十里。

    石龙冈 :在县治南五十里。

    赛子冈       。菜子冈。

    破冈 :在县治东八十里。涢水经流。

    避水冈 :在县治东八十里。涢水经流,与破冈相对。

    龙耳冈 :在县治北九十里。西有龙耳湖,东有龙尾矶。

    白马坂 在县治南三十里。十八里坂 在县治北三十五里。三湖坂 在县治西三十五里。箪子坂 在县治西十里。鲫鱼坂  急水埠  、担水埠  、横山寨、鲁班寨。

    《女郎石 》,在阳台山上。

    “《仙人位》石 ” 、“蒲团石 ” ,俱在姚公山。

    磻龙石 在县治南四十五里湖中。长石横亘数十丈,起伏盘旋,鳞甲森然。其形如龙磻之状,故名。

    汉水 绕县治东流而去。旧《志》云:自郢州长寿县之磨石山发源,东南流者名澨水,至复州景陵县来,名汊水。县有汊川名,疑取此义。

    涢水 在县治东北三十里。自随州东流,西经云梦县入本县界,至涢口入《汉水》。

    臼水 在县治南七十里。《左传》定公五年,“楚王奔随,将涉成臼。” 杜预注曰:“江夏竟陵县有臼水,出聊屈山,东南入江” ,即此水之上流也。旧《志》曰:自大河口东流,至沌水出,又支流经凤凰山为系马口,入臼子河,与汉水合。今水道已塞,惟春夏水泛可通舟。

    腾池口新开河 在县北一里学宫后。隆庆元

    年,士民以开河请于抚院,谓可以泄西水,抱学宫。三年,知县张崇德浚决,引松湖上流达汉水,逶迤五六里许,所占粮产申院,以无用官业抵之。而形家言:“河未绕过学宫,无益也。” 万历乙巳,孝廉方懋德尹回,诸生刘梅、沈登瀛等复以请于中丞梁云龙,令知县陈鼎再浚。乃自文昌阁西南掘通古河,又价买曹一凤田四亩五分,粮归于官,从迎恩桥转搬载口出迎汉水环抱有情,已成河道,特未深凿耳。上有桥。

    两河口 ,在县南十五里。

    安河 ,在县东北三十里。源出随州,经孝感县界,与涢合。

    算河 在县北三十里。源出随州,经孝感县,出柘树口与涢水合,亦名“东田南径” ,原非长流,春夏水涨,始通舟楫。至嘉靖末,冲决颇甚,与涢水逆流,合流沦水,而涢口以上,通塞不常。刘家隔士民以其状闻院司道,府欲筑塞算河,以通商贾,虽未卒业,筑塞颇易,况算河原非故道也。关前河 上通德安,下达汉口,近淤浅。

    《夹河 》水,从萝葡沟入下台口出,系刘家隔腰带水近淤。

    旧襄河 在刘家隔关前,至杨子港达柘树口,今淤。

    史港河 在周陂乡。自田二河至丰门,今淤。金带河 、包河 俱在县治西北五十里。竹筒河 在县治西七十里。明隆庆三年,巡抚刘悫委推官吴与言浚之。今冬涸夏泛,水不盈数丈耳。

    田二河 在县西九十里。

    赤河  ,在县西一百二十里。流出吴王口,达于沈下湖。

    五龙河 ,在县西一百二十里。源出京山,与应城界,两邑人户俱饮河水。属“川” 者音轻清,属“应” 者音重浊。

    重石河 在县西二百二十里,接应城界。横河 ,在县东北五里。

    江西湖 :在县治东南五里。

    三台湖 、湓港湖 俱在县治东北九里。大松湖 在县治北一十八里。上达景沔,下通涢汉。

    许家湖 :在县治东二十里。

    安汉湖 在县治北二十里。一名“冈下湖。” 段庄湖 在县治南三十里。

    白石湖 :在县治南三十五里。

    瓜子湖 :在县治西北三十馀里。

    野猪湖 在县西四十里。

    汋汊湖 :在县治西四十里。

    五湖 :在县治西北四十里。

    清水湖 在县西北六十里。

    却月湖 :在县治南七十里。首尾迂直,形如却月。

    沉下湖 :在县治西九十里。

    黄龙潭 :在县治东二十里。

    管公潭 :在县治西南三十里。

    周家潭 、邕齿潭 。丁公潭 。南浦潭。

    三汊潭 :在县西南三十里。

    潴龙潭 :在县治南六十五里。

    小理潭 :在县治西南一百里。《通志》:汉水所注。按今镇去县止七十里,水亦不甚深广。

    麻埠港 在县治东南五里。其源即汉水支流,自《戊子圻》分下流,仍入汉水。夏秋泛涨,可通舟楫。按:大河自庙头曲流至县城,计三十馀里,而此港止可十里,最为便道。崇祯中,尝浚治之。城隍港 在县治西南十五里鸡鸣乡。自景陵城隍台至铁石矶,今淤废。

    杨子港 在县治北二十里,即襄汉支流。至柘树口,仍与涢水合,虽腰带水,俨天堑也。通应城、景陵、沔阳,然夏水泛涨,多为盗舟出没。

    张港 :在县治北二十里。

    螺蛳港 :在县治北二十五里。

    曹木港 、皂港 俱在县治西一百一十里。鸡鸣汊 在县治西一百二十里鸡鸣乡。元末徐寿辉为乱,时威顺王宽彻普化镇武昌,命其子接待奴佛家奴,以大船四十馀只攻寿辉将倪文俊,且载妃妾以行。至此水浅船阁不能行,文俊以火筏尽焚其船,即此。

    滤水洪 在县治西南一百一十里。汉水经流处,接沔阳界。

    牛角湾 在县治西一百里。明隆庆初,承天府知府何浚之。今废。

    搬载口 :在县治东南一里。旧时宽阔,今为居。

    民侵隘,宜塞。导水入迎恩桥至新河口。

    《韩牙》人口 :在县治东北二里,今淤。

    汤三口 在县治东一里,即今文“水沟出入剅口。”

    柘树口 :在县治东二十里。

    新河口 :在县治北三十里,通德安。

    汪师口 在县治南三十里。

    神灵口 :在县治东三十里。

    徐公口 :在县治南二十五里。

    七里口 :在县治西北四十里。

    府河口 在刘家隔西边,通涢水。

    台口 在刘家隔巡司东边,近宝花台,故名牛落河口 通云梦。

    百埠口 在县治西北七十里,通应城、京山。张池口 在县治南九十里,尹中丞《世家》其地。吴山口 在县治西一百里,上通赤壁河。税河口 在县治西一百里,上通景陵,绕老洲一带。

    鸡公洲  、《庙子矶》。

    葱担沟 通应景沔

    养鱼池 :在县治东南二十里。

    天鹅池

    观音泉 在县治南三十五里。泉在山腰,旧有石观音壁立泉上,后为好事者凿去,今凿痕尚在。其泉甘冽可人,旱不竭,雨不盈。但误以荤物投之,泉即止。僧诵经,泉复涌出,其灵异若此。白龙泉 在县治南三十里高观山下。相传有白龙蜿蜒其处,故名。

    水利附

    本府。汉阳县附郭。

    免溺堤 今名“杨柳堤” ,在县北二里。明正德初,知县蔡钦筑,自铁门关接汉水亭。今亭废,义民周南征以石桥其亭所,水涨不圮。

    皇清顺治十三年,郡守丘修。康熙七年,郡守陈重修。

    新丰堤 在城西半里,康熙八年重修。

    袁公堤 在汉口后湖。明崇祯八年,汉阳府通判袁焻刱筑东西杨树堤 、室安堤  、李家堤。

    “莲花堤   。” 《青草堤  》。《山嘴堤》。

    召林堤   、谭家堤  。万家堤。

    谢家堤   《郑家堤  》,以上诸堤俱在平塘河泊所。

    曹家陂 在马影所

    龙船陂   。张艳陂  。《老鸦陂》。

    八公陂

    高作陂 以上诸陂,按《秦志》,俱在县治西六十里。宋淳熙乙未,尝加修筑。戊申夏,水涨崩决。是年冬,本郡奏请修筑。庆元庚申,太守赵郧问民疾苦,以连岁困于修堤,乃条其利害。有旨假出戍水军修筑。堤首尾置青龙、永济二闸,延袤五百丈,随地之势,高至一丈许,阔如之,分层级以杀怒湍。郧以酒食劳戎,士皆乐赴工。城郭始固。社林陂   。《曹公陂   》。东庄陂。

    良思陂   、庙林陂   、唐家陂。

    汉川县

    吴公堤 旧名“和公堤。” 成化庚寅,都御史吴琛筑,因以氏堤。一自县东至甑山十五里,一自县北和公城至刘家隔十五里。吴先筑甑山堤路,次筑和公堤路,沿堤植柳,复于甑山麓凿石甃砌水洪,设梁闸以泄水势。又于刘家隔河口布桩板,培筑高阜,以便行旅。

    湖垱堤 在县北二十里杨子港。明嘉靖乙巳,都御史姜仪命于关前河至港筑湖垱堤,夹植以柳。

    陂四十三  ,长城乡七  ,大赤乡七,周陂乡十二 ,鸡鸣乡九  ,梅城乡八,堰三    ,高三乡一  ,大赤乡一,鸡鸣乡一。

    谢家垸 共堤一千零二十五丈。

    《索子垸 》共堤一千九百六十丈;

    江西垸 共堤八千六百四十丈有奇。内丘字脑、陈家湾人户堤垸、系汉阳县所属。

    麻埠垸 共堤六千三百二十一丈。以上四垸、俱坐落三里。

    姚儿湖 、共堤二千一百三丈四尺。

    “《香花垸 》、共堤四千五百七十三丈二尺。六湖垸 、共堤三千九百四十丈四尺。” 以上俱坐落长城

    裙带垸 共堤八百六十丈。

    彭公垸 共堤七千六百五十三丈一尺。“喻家垸 共堤四千八百三十六丈。”

    南湖垸 共堤一万二千六百四十丈

    东湖垸 共堤一千五百九十一丈五尺。蓼湖垸 共堤二千九百八十丈。

    糜家摄 共堤一千六百零二丈。

    竹筒河 、共堤一千一百二十丈。

    石心垱 共堤一千三百六十一丈。以上俱坐落鸡鸣里。

    太安垸 共堤六百三十丈。

    《匾担》垸 共堤五百三十丈。

    宁家垸 共堤四千五百丈。与沔属合修。白云赛 共堤一千二百七十丈。

    湘洋垱 共堤一千六百三十丈。莲子洑 共堤二千四百丈。

    朱龙湖 共堤一千五百六十丈。

    打雁湖 共堤一千一百三十丈;

    细鱼湖 共堤一千零四十丈。以上俱坐落一里。

    教子台垸 共堤一千七十丈五尺。

    《老实垸 》共堤一千五百零四丈。

    德丰垸 共堤一千二百丈。

    太实垸 共堤七百四十丈六尺。以上俱坐落周陂里。

    《刁汊垸 》共堤七千四百六十一丈零。

    夏,魏垸 共堤七百四十八丈。

    郝城垸 共堤八百九十丈。

    长兴铺《垸 共堤》一千零九十丈。以上俱坐落长城里。

    刘家隔后湖垸 共堤一千八百四十三丈六尺。

    十八里垸 共堤八百六十四丈五尺。

    郭家垸 共堤一千丈,以三分为率,应城一分,汉川二分,以上俱坐落大赤里。

    叶家垸   、蔡家垸 、河南岸垸 俱在刘家隔。

    永固垸   、但家垸 、方家垸  、张家垸、李家垸 俱在周陂乡。

    按:《水经》云:“江水左迳上乌林南,东迳大军山南,左迳百人山南,又东迳鲁山南。”

    江水左得湖口,水通太湖,及东合滠口。水上承沔水于安陆县东,迳滠阳县北,东南注于江。江水又东,湖自北南注,谓之“嘉吴江。”

    汉水又东,迳沌阳县北。

    大江郡城与武昌对峙。“大江环抱东南,汉江合滠水、沔水、沌水与大江会于郡北,涨则弥溢于诸湖,为卑洼田地之害。”

    旧《志》,临江郡邑多水患,独汉川为甚。汉川水患有二:其一则南水,嘉靖三十九年、四十四年已称泛溢,万历三十六年,仅有仙女诸山浮于水面。其一则西水,自襄阳直至承天,南北俱有堤障,中流颇狭,水涨多旁溢而南。又江陵公因水势逼近庄田,沙阳一带,为堤如冈如阜,堤以北因有谶曰:“作了沙阳堤北边,好” 作养鱼池,自是茅草岭、七林洲一带,无岁不有冲决之患,倾注而下,然犹二三年一见。今则承天而下,有永镇观,冲决五六里馀,已成大河,不可复筑。十馀年间,横波逆流,岁岁滔天。鸡鸣,周陂大赤,长城一带,房屋荡洗,人民流窜,尽为鱼鳖之区矣。

    汉阳府城池考        府志

    本府。汉阳县附郭。

    汉阳府城 旧《志》云:汉阳古城,其门有八,东曰迎春,南曰沙洲,西曰孝感,北曰汉广,而东南为朝天,西北为汉南,东北为庆贺,西北为下议。环城一千七十二丈,东南枕大江,北控陂湖,即今月湖。《水经》云:“翼际山上有吴时江夏大守陆涣所治城。” 《注》云:“翼际山即鲁山。” 唐《元和郡志》云:“即汉阳军城。” 宋宣和三年四月,水涨城毁,郡守具奏修筑。按《赵志》,则汉阳古已有城,但所著八门,代更远耳。明初,跨凤栖山筑之,东南临大江,周围七百五十六丈,为门三:东曰朝宗,南曰南纪,西曰凤山。先时,北有门曰“朝天” ,在府后,今塞。嘉靖三年,致仕千户朱凤奏筑里城,下工部尚书赵璜题覆,得旨。时巡抚张琮等估计修筑。天启元年,知府周三锡以郡无内附,乃伐《禹梁山》之石,督义民胡遵义等周砌陴墙。崇祯十五年,知府王燮元因城内外渐圮,捐赀重修,周围一带

    皇清顺治十八年,知县曲凝圣、守备董朝禄各分《南》

    北,修饰里城,增高数尺。凤山、“南纪” 二门楼,前毁于贼,亦重建焉。康熙六年,知府杨必达修江岸城脚一十七处,计长七十九丈六尺五寸,高十七丈八尺,宽一十五丈四尺。朝宗楼在郡治东,即朝宗门楼。明洪武甲申,知府程瑞创建。正统十三年,千户甯福等重建。正德以后,知府孔凤、千户朱凤、陶震重修。嘉靖二十二年,巡按御史褒善重建。万历初增修。丁未,汉口大火,延至城外南门,此楼尽烬。知府舒体震重建,规制弘敞,江汉巨观,佥人看守,每年给工食银三两六钱,取诸地租。崇祯十五年,知府王燮元捐资重修。兵火之后,此楼与晴川阁尚存。“南纪楼” 即南纪门楼。明万历庚戌,知府舒体震修“凤山楼” ,即凤山门楼,与“南纪楼俱知府程瑞建,嘉靖初知府孔凤等重修” 二楼俱崇祯十五年知府王燮元重建,后毁于贼,俱于

    皇清顺治十八年春,重建。旧《志》:“朱御史衣云衣,儿时。”

    见朝宗门外,去江岸数十丈,沿岸有短墙,横亘数丈,迤北迤南一带有居民深者房二层。父老云:“民居后旧有甃井二,南井在今水闸东北七丈许,井旁有古墓,北井去民居二丈许,嘉靖初淘井,皆斧砖甃砌。井去江又数丈为洗马口,临江民居,屋后可驰马,则前此江岸去城远,水不为害。今渐圮没,有逼城脚者。” 前巡按史公已行勘砌,今但修上流在门南者,其下流日就倾危。嗟乎,筑城之费,孰愈修岸哉?旧志:郡人王光裕曰,楚自开国以来,武昌为会城,汉阳称接壤,为右臂,无事则唇齿相依,有事则首尾相应。两郡对峙在形胜,而设险在城池。弘正间,汉阳南纪门外原有南坛,自江岸至城,计五百馀丈。江中“有大洲,洲上多芦荻,中有大河套,客舟蚁集,两岸贸易居民相聚为市,民乐其利,城隍亦赖以巩固。至嘉靖末年以来,洪水泛涨,江岸崩卸,自城去水不满丈馀,故今修理江岸为第一义,缓而不讲,则崩岸殆尽。城圮可以计日,无城则民将何依?无民是无汉阳会城,右臂一折,则犄角者何?救援者何?一旦有变,武昌不止孤城,且何以战,何以守?及今修理,工力犹可办。圮而后修,其费不赀,桑土绸缪,能一日忘之乎?” 按朱公所言者,东门之江岸也;王公所言者,南门之江岸也。二门自弘正以来,去江不啻数十丈,而未三四十年崩卸殆尽。自嘉靖以来,去江止可数丈。水泛之际,甚且逼至城脚,而迄于今日,尚支持百有二十馀年,此非地气凝结、土石坚缜之故耶?兼以江岸时加修补,支延岁月,固天幸,亦人力也。然其势迫矣,无更可百年不坏之理。若长城一颓,民居一散,大别、凤栖之间,一弹丸黑子地,何以为郡邑?何以辅都会?固不容不早计而力图矣。

    汉川县城 明崇祯九年丙子,知县孙光祚创建。周围八百八十丈,约共七里三分门五:南曰绣豸,西南曰欢乐,东曰云鹤,西曰伏龙,北曰承德。西峙仙山,东翼小别,阳台踞其后,汉水绕其前。按:县故无城,嘉靖末年,剧盗崔二、唐四等哨聚曰昼入县,知县昌应会率兵力拒,被贼割其耳而去。此后时以筑隍为言,莫之应也。及崇祯丙子,张献忠寇黄麻,陷云梦,县令率乡兵拒之于杨子港,贼始去。意未尝忘汉川也,号之曰“无城县。” 乃竭力修筑,贼竟不能犯境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