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千十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十一卷


    考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十卷目录

     金华府部艺文一

      东峰亭记         唐冯宿

      游赤松山记       宋吕祖谦

      游石洞夜坐记        谢翱

      鹿田听雨记         前人

      府城记          元黄溍

      重浚绣湖碑        明宋濂

     金华府部艺文二

      游金华山         梁沈约

      登元畅楼          前人

      泛永康江          前人

      八咏诗           前人

      始营山居         刘孝标

      游甑山          庾肩吾

      题沈隐侯八咏楼      唐崔颢

      送客归兰谿         许浑

      别方岩          宋胡则

      石室山           李晔

      上霄洞          明王野

     金华府部纪事

     金华府部杂录

    职方典第一千十卷

    金华府部艺文一

    《东峰亭记》
    唐·冯宿

    东阳实会稽西部之郡,兰溪实东阳西鄙之邑。岁在 戊寅,天官署洪君少卿以为之宰。君之始至,用信待 物,用勤集事,信故人洽,勤故物阜。未期月而其政成。 后三年夏六月,余过其邑,洪君导余以邑之胜赏,于 是有《东峰亭》之游。背城之𬮱,半里而近。初届佛刹,刹 之上方,而亭在焉。松门盖空,石道如带。足倦累息,然 后造夫极焉。向之池隍馆宇之多,旗亭阛阓之喧,途 道往来之众,簿书鞅掌之繁,顾步之际,忽焉如失。但 山风䬟䬟,岭云峨峨,飞轩凭空,涧壑在下,向背殊状, 昏明易色。指遥青而点黛者问之,则曰“某山某岩某 林某壑”;指远白而曳练者问之,则曰“某洲某渚,某湫 某塘。”高深互陈,心目相竞,飘若象外,意其幻成。余既 谐其私,爰究其本。先是邑微登攀游观之所,洪君曾 是挈俸钱二万,经斯营斯。因地于山,因材于林,因工 于子来,因时于农隙,一何易也。崇山峻谷,佳景胜概, 绵亘伏匿,一朝发明,又何能也?君在建中、兴元之间, 为江南西道节度曹王所知。时方军兴,贼寇压境,供 亿仓卒,赋平人和,王实赖之。故御史大夫郑滑节度 卢公群,与君尝同僚,每号之曰:“精金百炼,良骥千里。” 诚矣。然则是邑之理,兹亭之胜,于君之分,不为难能。 夫播芳尘而鼓馀波者,非文莫可。遂揽笔为记,刊于 石,而附诸《地志》焉。贞元十七年岁在辛巳十一月己 未朔七日己建。

    《游赤松山记》
    宋·吕祖谦

    淳熙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南至,后一日,与二三 友访吕兄仲平之庐。登高四望,缥缈赤松之居如在 屋后。后二日,呼儿觅藜杖,命友戒行囊,将出门,视天 际云物飘浮,雨意坠地,兴尽欲止,既而曰:“会有能为 我开之者。”缓步出北郭五里许,廛市,烟火始绝,山光 野色渐与人相应接,而晴光一时著人。又二里许,至 季氏之庐。所居依山,茂林清池相映带。季氏兄弟与 其知友陈岩夫亦亟携幞被,欲共宿山中。道间有可 寓目处则止,一以休足力,一以适吾意。又行十里,至 小石桥,望赤松山,积霭横翠,蔚然深明,而水声琤琮, 如环佩之相击相应。复行三里许,入山门,长松偃蹇 道旁,若不肯与世士为伍。至桥亭,坐于老木之上,古 涧横石,激为清湍,澎湃=涌,人籁俱息,心目为之醒 然,止于漱玉,饮于濯缨。曩岁雷雨,泉石之声,恍然犹 在耳边。复曳杖入小桃源,暝色己满岩谷矣。徙倚枕 流,四际溟濛,天水一色,泉声松韵,殆若暴风急雨之 骤至。徐而察之,又若车驰卒奔而未有所止也。云间 时有疏星点缀林杪,与水影相照,清彻无底。坐而假 寐,神清如游乎钧天而不自知。夜将半,始就寝,梦魂 所历,盖亦非人间世也。晨兴,复至其处,灏气游衍,天 宇无滓。驻目久之,道士设豆粥,即寻支径,谒二仙祠。 世相传以为黄初平兄弟觅亡羊之地。或曰:此留侯 所谓“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者。”其信然耶?其传 之非其真耶?要皆未可以为据也。雨微作,欲还观中, 已而复霁,偕行者俱欲登山,酌丹井,饮造之,自厓而 返,景移日改,亦忘乎足之前,苍然列屏,流水在下,望 桃源之亭榭,亦隐约可见。中道或有依涧而上,观瀑泉,履白石,欲穷其源而不可得,复相与会于丹泉之 上,山高而深,下视群谷,莫不献状。道家者说“葛真人 炼丹之处”,其语虽若诞谩不经,然广谷大川之间,亦 安知无葛天氏之民,遗世忘言者欤?归途高者平,险 者顺,山回路转,乌纱欹斜,随意先后,非徒望之者,忘 其为谁氏之子也。雨复作,小憩于村舍,至山下,雨亦 止,日犹未中,少休即饭,饭竟,信其所之。道士多扃户, 时闻棋声。再寻桃源之游,登御风亭,林木交翳,今皆 廓然。复循山磴,游于物外,乔木倚天,涧流清壮,此间 桃源之津所从始也。过小桥,缘山而行,泉石相搏,无 风而涛,行且百步,幽意益邃。横涧为桥,榜曰“三峡。”惊 涛怒流,与巨石相吞啮,前莫知其所穷,后莫知其所 止,清深幽胜,殆与尘世相隔,使人凡情俗虑,不扫而 自去。复行数十步,过盘石,临峻流,景象天逸,不特与 所谓物外者异,亦与所谓三峡者异。横绝一小桥,又 数步,临涧而高,大石侧立于小亭之后,其名曰“冷然。” 平流满盈,以止众止,上下水石,滚滚不少休,望涧之 北山,容如画下冷然。又数十步,复有杰石横峙,不倚 物而立。由杰石而前,登栖碧,位置清稳,水声潺湲,“心 迹可以俱清。杰石之后,地平如掌,可据槁梧而坐丹 井,路亦可由此而上。”诵《招隐游仙》之篇,徘徊登眺,不 知日之入。须臾暮烟四合,不可以久留。复寻旧游而 归。仲平赋诗和之者,亦有自得意。抵夜,复坐于枕流 林外,灯火久益微茫,泉流静深,尤与夜气相宜。是行 也,初为一日之留,而山灵不我厌也。晦而雨,雨而晴, 极目于丹井,称心于桃源,而于枕流过清之间,朝暮 几与神交。自己未至辛酉,凡三日而后返。因识所游 之大概,及同游者之姓名于幅纸,以为他日之思。仲 平亦姓吕氏,河南人,乐于山水而不厌者。季氏兄弟, 长曰元发,次曰淳父,幼者未字。陈岩夫居古括,亦相 与再宿而归。缙云曰:“沈伯明子温、叔昭子成、东阳李 从仲、乔子强、郭元简、陈仲益、许叔仪、徐正之、徐用之, 浦江郑厚之、石介卿,永康章仲温、武义阮梦得、王性 之,皆欲从予山行者。”祖烈、乔年亦令随宾友之后,庶 几其长,而亦渐知此意焉。

    《游石洞夜坐记》
    谢翱

    药壶山,其初总谓之仙岩。余取其状类药壶,且奇崛 特甚,故别名之“三石洞。”之游,直抵其顶,拊摩苔藓,撷 灵草若芝术而莫辨者。归于洞,掬乳泉嚼咽之。山之 僧曰“师远者,尝游方之外,喜夜坐见予”,抵掌荒落,蜉 蝣蝉蜕,以为异。邀宿寺中,设燎露坐。望药壶诸岩连 洞如井,河汉众星挂其上,小者欲飞,大者欲滴,环视 北斗无见者。以问远,远云:“诸岩药壶直西北最高,北 斗堕其胁,故经年未尝一见。独萝阴缺处,见南斗历 历”,众皆瞻仰叹异,遂以足历目睹日夜所得,沾沾自 喜,若恐失者。与子善韶卿君实默识,以一人纠之。繇 甲而乙各受其意,以为句有次第,语不达意责在众, 意舛而语自工,以责纠者。是夜将分,有影射西岩,初 如珠,光走盘浸大如席。须臾,光遍树石,闪闪飞动,视 东岩月复未吐。益信仙宫紫府所见日月光影,往往 与人间不同,无足怪也。复续联句,思益苦,对坐兀兀 达旦。盖先夜与子善宿韶卿家,因读韩孟《联句》,举此 为例。每得一联,书于纸,有未合,众争句纠争意,始各 执其是不相下。执愈甚,争愈力,卒至于当而后已。既 成以为善,故是夜复如之。先得韵四十四,后三十八, 与题洞诸律绝句,皆楷书为卷。复相与正其重复疏 漏者,窜若干若干,是为《记》。

    《鹿田听雨记》
    前人

    乡。余见南岳僧,言岳顶望日出海,看云生树石,与岩 屋听风雨敻异人,世尝疑其言之过。比游金华之北 山,宿东西鹿田,夜闻风雨声,滃郁浥隘,琤琮澎湃,淅 淅浮浮,泠泠翏翏,或散或裒,或赴或休,或激或射,或 凌或沥,或沉或淫,或益而溢。其过虚若乘,其击实若 盈,其举朽若胜。而振于叶也若凭,其赴于壑也若崩, “其回旋于空而薄乎轩窗也若涛风击舟而拥于败 罾”,是不可行而诘其名也。盖其地近洞天山川,鬼神 虎豹蛟龙虫蛇罔象烟云,水石之所聚,故声郁而不 散;其石虚窾窍垤坳析圈,洼《囟㟏》峥,口鼻之所出,故 其声汨以深;其林木靃霏枯新坚脆,荣实瘿液之所 生,故其声泛以啬;其势之来也殊方其席而怒也殊 力,其散而游于物也殊值。故能若无若有,万变而不 穷。而畸人孤子,抱膝拥衾,感极生悲,而继之以泣,故 其听也独真。于是信乡之所闻于僧者不谬。然僧之 听乎此与人世异,而吾之听此复与僧异。知吾与人 世与僧之所以为异,则兹游也,将必有与吾不异,而 深知此声者乎?是为记。

    《府城记》
    元·黄溍

    婺在吴为东阳郡,梁为金华郡,隋置婺州。国朝即州 建路,设总管府。而郡城之创始,靡得而详。《图志》载宋 宣和四年,知州事范之才重筑。周十里,基三丈,面广

    三之一,而高倍之。旧为门十有一,后窒其四而存其
    考证
    七。东曰“赤松”,南曰“八咏”,曰“清波”,曰“长仙”,曰“通远”,西曰

    “朝天”,北曰“旌孝。”逮今二百有三十年,圮坏弗葺,非一 “日矣。圣人在御,八荒我闼,皇灵所被,封守有截,隐然 若天险之不可升,不假参以人力也。顾以承平滋久, 执事者习于因循,忽于细微,不测之变,起乎仓猝,中 区俶扰,而旁州比县,民讹不宁。”于是行中书省用江 东、浙西列郡之请,俾治其故城而新之,以备非常。谓 浙东地濒巨海,尤关于要害。并下其事于帅阃,令郡 府相其便利,而讲行修筑之政焉。婺实肃政廉访司 治所,今副使伯嘉讷、奉政公、佥事秃满铁穆尔、朝列 公、奉议王公武暨照磨王君某,咸以为有备乃可以 无患,此古之良规,今之切务。属总管太中陈侯伯颜 不花亟谋兴作,佥事铁木迭尔、奉议公适至,交赞其 议,而陈侯伯颜不花亦自任为己责而不敢后。爰颁 其役于州县,州县之长吏各率所部之民,来听要束。 资粮既具,匠佣既集,乃揆日以庀事。大家则量地而 赋工,中产则输财而佐费,廧落屏蔽,次第就绪。然以 古之言地利者,盖曰“高城深池。”今外濠湮塞,城已高 而池未深也,不可惮其勤而诿于方来。由是役既辍 而复举,籍向之役所不及者,使出钱为僦直,募闲民 来即工,而官给其食,推求故道,疏凿而浚涤之,州县 长吏则更休迭进,以董其役。副使公首尾亲临督视, 命寮属相继总其功程,而为之经画,劝相经历。某官 某继至,副使公藉其佽助为多焉。城之绵亘,悉仍其 故址,以尺计者,一万七千七百九十,厚二“寻有四尺, 高二寻有二尺。”以今昔之度准之,俱有加于旧,缜壮 雄峻,则昔之所无也。七门并启,扃键如式。而西、北二 门皆环以瓮城,甃石为路,修与城等,垒甓为堞。其崇 五尺,屋于门观之上者七,以谨候望;屋于雉堞之间 者三十有六,以严徼巡。其南因大溪以为险,北东西 三面壕之修以尺计者,八“千六百二十有五,广六寻 二尺有八寸,深二寻有六寸,跨以三钓桥,遏以三石 坝,壤高水绝,则列树七星桩以防其空”,郄屋于壕堑 之旁者三十有六,而栖戍卒于其中。凡城之役,起至 正十二年春闰三月己亥,讫其年秋七月乙酉;壕之 役,起是年冬十月丁卯,讫明年夏五月甲申。滨于城 居者有恃而无恐,往役者以分之所宜为而忘其劳。 陈侯使序次颠末以授溍曰:“其为我书而镂诸城隅, 用昭示于后人。”溍!窃惟《易》于《萃》戒不虞,而重门击柝, 有取于豫。使节所莅,婺为会府,民物萃聚,殷盛丛剧, 儆戒无虞,而阴销潜弭,奸觎之萌,诚有不容缓者。邻 境之枹鼓相闻,而婺独安堵如故。居安虑危,思患预 防,及是闲暇,而汲汲焉图所以固吾圉,夫岂过计也 哉!矧今风纪之司,弘宣德化,而人知尊君亲上;抚字 之官,博施恩信,而人乐趋事赴功。且将以民心为垣 墉,士气为楼橹,精神翕合,与山川之脉络相为流通。 益重金汤之势,而于地利人和,两尽之矣。国之保障, 永永是赖,嗣为政者所当知也。可无《书》乎?

    《重浚绣湖碑》
    宋·濂

    湖在县西一百五十步,广袤九里三十步。旧设东西 中三管,稽其户田之数,以均水利。其所溉凡八百九 十有五亩。后加疏瀹之功,其利愈博,以亩计者,至于 一千五百而赢。东南各有斗门,酾以二渠,循堤折行, 会于南。又折而东,疏为三,以达于田。然而众流行潢 污间,挟入湖,其势易致填淤。在宋绍定甲子,知县董 爟请湖为放生池,尝一浚之。淳熙戊戌,县丞吴沃以 春夏暴涨,而淫管不能宣泄,始更为闸,视盈缩而司 启闭,仍架石桥其上,人因以“吴公”名之。开禧丙寅,县 丞胡衍、景定甲子,知县林桂发复皆重浚之,自后无 继者。一亢阳为沴,水辄涸,田遂不稔。曲阜孔侯来为 县之三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躬履湖滨,愀然而 叹曰:“无湖是无田也,兹非县令之责乎?”归与僚佐谋, 集八乡二十四都之民,量地定徭,分乡授事,各植小 帜以别其界域,使不相淆。严示禁约,责其成功。于是 畚锸齐举,有不戒而趋之意。侯恐其过于劳也,趋承 水利之家,具酒浆俎以食之,劝相既频绪日。就湖之 北故为官道,水啮蚀且尽,因筑而广之。湖南沿堤,亦 有曲径,以通人行,居民侵塞,且及湖百尺,皆斥而复 之。杂艺花柳,映带左右。复聚土为山,于花岛之后,经 始于洪武戊午正月十八日,至三月十八日,湖之浚 已及三分之二。以东作方兴,遂辍其功。其深五尺有 奇,役功几万几千有奇。自兴是役,昼恒晴,夜或雨雪, 迨夫遂事,淫霖久不止,君子谓侯爱民之所感。是岁 婺七县大旱,绣湖之田,独获有秋。县人士怀侯不能 忘,缘昔人名桥故事,既名土山为“孔公墩”,以识侯功, 复来谒余文为记,欲示后之为令者,俾嗣浚之。余观 载籍之中,有民社者,能修陂渠之政,则屡书之而不 厌其详。此无他,以民食之所系,故特用是以为劝也。 昔者史起之为邺令,大兴水利以利民,至有“泻卤生 稻粱”之谣,及至五尺之童,亦有能知其贤者。世之为 令者,苟能如是之爱民,其令名有不垂于无穷者乎绣川湖水之巨浸,一方之所系赖,自景定甲子以迄 于今,已阅一百十五春秋,佩铜章墨绶者不知其几 人,皆漠然不以为意,而孔侯独能行之,可谓无愧昔 贤者矣。因备书之,勒于金石,非惟永侯之闻,抑亦劝 来者以则效之也。侯名克源,字敦夫,《孔子》五十五代 孙。系之以诗曰:“华川之墟,众水所趋,其势回旋,汇而 为湖。黄流奔冲,岁受污浊。不有浚之,化为平陆。孰为 其先?泽我甫田,孰为其后?惟令之贤,其贤为谁?裔自 曲阜,我煦”我育。不啻召父。百龄绝响,“曰吾继之。”民食 攸系,何敢勿思。乃程土功,乃集徒旅。畚锸齐兴,其来 如雨。森之绸绸,斥之絿絿。翕之鸠鸠,离之休休。窊者 既深,壅者斯戢。建闸筑防,节其出入。潦水时行,纳之 若虚。犹如东瀛,注于尾闾。亢阳为沴,靡人不格。徒尔 号呼,土毛尽赤。我行我野,黍稷芃芃。亦有流泉,其声 潨潨,人力胜天,遵古之义。胡不是修,索诸茫昧。我岁 遘凶,我年独丰。拊己而思,伊谁之功?功在不刊,非文 莫纪。采而书之,敢告惇史。洪武十一年记。

    金华府部艺文二

    《游金华山》
    梁·沈约

    远策追夙心,灵山协久要。天倪临紫阙,地道通丹窍。 未乘琴高鲤,且纵严陵钓。若蒙羽驾迎,得奉金书召。 高驰入阊阖,方睹灵妃笑。

    《登元畅楼》
    前人

    危峰带北阜,高顶出南岑。中有陵风树,回望川之阴。 岸险每增减,湍平互浅深。水流本三派,台高乃四临。 上有离群客,客有慕归心。落晖映长浦,焕景烛中浔。 云生岭乍黑,日下溪半阴。信美非吾土,何事不抽簪。

    《泛永康江》
    前人

    长枝萌紫叶,清源泛绿苔。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 临睨信永矣,望美暧悠哉。寄言幽闺妾,罗袖勿空裁。

    《八咏诗》
    前人

    按府志齐隆昌元年沈约守郡作八咏诗题于元畅楼壁间一时传为绝唱而楼遂成盛迹至宋至道中郡守冯伉因更元畅楼为八咏楼云

    《登楼望秋月》

    《望秋月》“秋月光如练,照耀三爵台。徘徊九华殿,九华 玳瑁梁,华榱与碧珰。以兹雕丽色,持照明月光。凝华 入黼帐,清辉悬洞房。先过飞燕户,却映班姬床。桂宫 袅袅落桂枝,早寒凄凄凝白露。上林晚叶飒飒鸣,雁 门早鸿离离度。湛秀质兮似规,委清光兮如素。照愁 轩之蓬鬓,影金阶之轻步。居人临此笑以歌,别客对 之伤且慕。经衰圃,映寒丛;凝清夜,带秋风。随庭雪以 偕素,与池荷而共红。临玉墀之皎皎,含霜霭之濛濛。 躏天衢而徙度,轹长汉而飞空。隐岩崖而半出,隔帏 幌而才通。散朱庭之奕奕,入青琐而玲珑。寒阶悲寡 鹤,沙洲怨别鸿;文姬泣朔殿,昭君思汉宫。余亦何为 者,淹留此山东。”

    《会圃临春风》

    《临春风》,春风起春树。游丝暧如网,落花雰似雾。先泛 天渊池,还过细柳枝。蝶逢飞摇飏,燕值羽差池。扬。桂 斾动,芝盖开,燕裾吹赵带。赵带飞差池,燕裾合且离。 回簪复转黛,顾步惜容仪。容仪已照灼,春风复回薄。 氤氲桃李花,青跗含素萼。既为风所开,复为风所落。 摇绿蒂,抗紫茎。舞春雪,杂流莺。曲房开兮金铺响,金 铺响兮妾思惊。梧台未阴,淇川始碧。迎行雨于高唐, 送归鸿于碣石。经洞房,响纨素,感幽闺,思帷㡩。想芳 园兮可以游,念兰翘兮渐堪摘。拂明镜之冬尘,解罗 衣之秋襞。既铿锵以动佩,又絪缊而飘射。始摇荡以 入闺,终徘徊而缘隙。鸣珠帘于绣户,散芳尘于绮席。 是时怅思归,安能久行役。佳人不在兹,春风为谁惜。

    《岁暮愍衰草》

    愍衰草,衰草无容色。憔悴荒径中,寒荄不可识。昔时 兮春日,昔日兮春风。衔花兮佩实,垂绿兮散红。氛氲 𫛛鹊右,照曜望仙东送。归顾慕,泣淇水,嘉客淹留怀 上宫。岩陬兮海岸,冰多兮霰积。烂漫兮岩根,攒幽兮 石隙。布绵密于寒皋,吐纤疏于危石。既惆怅于君子, 倍伤心于行客。露缟枝于初旦,霜红天于始夕。雕芳 卉之九衢,霣灵茅之三脊。风急崤道难,秋至客衣单。 既伤檐下菊,复悲池上兰。飘落逐风尽,方知岁早寒。 流萤暗明烛,雁声断才续,萎绝长信宫,芜秽丹墀曲。 霜夺茎上紫,风销叶中绿。山变兮青薇,水折兮黄苇。 秋鸿兮疏引,寒鸟兮聚飞。“径荒寒草合,桐长旧岩围。 园庭渐芜没,霜露日沾衣。愿逐晨征鸟,薄暮共西归。”

    《寒来悲落桐》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燕至叶未抽,鸿来枝已素。本出 龙门山,长枝仰=天。上峰百丈绝,下趾万寻悬。幽根 未蟠结,孤株复危绝。初不照光景,终年负霜雪。自顾 无羽仪,不愿生曲池。芬芳本自乏,华实无所施。公子 特留盼,王孙少见知。分取孤生枿,徙置北堂陲。宿茎 抽晚干,新叶生故枝。故枝虽辽远,新叶颇离离。春风

    一”朝至,荣华坐如斯。自惟良菲薄,君恩徒照灼。顾己
    考证
    非佳树,空用凭阿阁。愿作清庙琴,为君舞元鹤。薜荔

    可为裳,文杏堪作梁。勿言草木贱,徒照君末光。末光 不徒照,为君含䆗窱。阳柯绿水弦,阴枝苦寒调。厚德 非所任,敢不虚其心。若逢阳春至,吐绿照清浔。

    《夕行闻夜鹤》

    《闻夜鹤》,“夜鹤叫南池。对此孤明月,临风振羽仪。伊吾 入之菲薄,无赋命之天爵。抱局促之短怀,随春秋之 哀乐。愍海上之惊凫,伤云间之离鹤。”“离鹤昔未离,迥 发天北垂。忽遇疾风起,暂下昆明池。复畏冬冰合,水 宿非所宜。欲栖不可住,欲去飞已疲。势逐疾风举,求 温向衡楚。复值南飞鸿,参差共成侣。海上多云雾,苍 茫失洲屿。自此别故群,犹向潇湘渚。故群不离散,相 依江海畔。夜止羽相切,昼飞影相乱。刷羽共浮沉,湛 澹泛清浔。既不经离别,安知慕侣心。九冬负霜雪,六 翩飞不任。且养凌云翅,俛仰弄清音。所望浮丘子,旦 夕来相寻。”

    《晨征听晓鸿》

    “听晓鸿,晓鸿度将旦。”跨弱水之微澜,发城山之远岸。 怵春归之未几,伤此岁之云半。出海涨之苍茫,入云 途之弥漫。无东西之可辨,孰遐迩之能算?微昔见于 洲渚,赴秋期于江汉。集劲风于弱躯,负重雪于轻翰。 寒溪可以饮,荒皋可以窜。溪水徒自清,微容岂足玩。 秋蓬飞兮未极,塞草寒兮无色。吴山高兮高难度,越 水深兮深,不可测。羡明月之驰光,顾征禽之驶翼。伊 余马之屡怀,知君行之未息。夜绵绵而难晓,愁参差 而盈臆。望山川悉无似,唯星河犹可识。孤雁夜南飞, 客泪晓沾衣。春鸿旦暮返,客子方未归。“岁去欢娱尽, 年来容貌衰。揽衽形虽是,抚臆事多违。青緺虽长复 易解,《白云》诚远讵难依。”

    《解佩去朝市》

    去朝市,朝市晨归暮。辞北缨以南徂,浮东川而西顾。 逢天地之降祥,值日月之重光。伊吾行之未已,非余 情之信芳。充待诏于金马,奉高宴于柏梁。观斗兽于 虎圈,望窈窕于披香。游西园兮登铜雀,攀青琐兮眺 重阳。讲《金华》兮议《宣室=》,武帐兮夕文昌。佩甘泉兮 屣五柞,簪枍栺兮黻承光。托后车兮侍华幄,游渤海 兮泛清漳。天道有盈缺,寒暑递炎凉。一朝卖玉碗,眷 眷惜馀香。曲池无复处,桂枝亦销亡。清庙徒肃肃,西 陵久茫茫。薄暮余多幸,嘉运重来昌。忝稽郡之南尉, 兴千里之光贵。别北邙于浊河,恋横桥于清渭。望前 轩之早桐,对南阶之初卉。惟余情之屡伤,岂兹焉之 能慰。眷昔日兮怀哉,岁将暮兮归去来。

    《被褐守山东》

    《守山东》“山东,万里郁青葱。两溪共一泻,水洁望如空。 岸侧青莎被,岩间丹桂丛。上瞻既隐轸,下盼亦溟濛。 远林响咆兽,近树聒鸣虫。路带若耶右,涧吐金华东。 万仞倒危石,百尺注悬淙。掣曳泻流电,奔飞似白虹。 洞井含清气,漏穴吐飞风。玉窦清滴沥,石乳室空笼。 峭崿涂弥险,岩岨步才通。余舍平生之所爱,欻暮年” 之此逢。欲一去而不还,怅邦衣之未褫。揖林壑之清 旷,事氓俗之纷诡。幸帝德之方升,值天纲之未毁。既 除旧而就新,故化民而俗徙。播赵俗以南徂,扇齐风 以东靡。乳雉方可驯,流蝗庶能弭。清心矫世浊,俭政 革民侈。秩满抚白云,淹留事芝髓。

    《始营山居》按山居在紫薇岩
    刘孝标

    自惜厌喧嚣,执志好栖息。啸歌弃城市,归来事耕织。 凿石窥《峣》,开轩望崭崱。激水檐前流,修竹堂阴植。 香风鸣紫莺,高梧巢绿翼。泉脉洞杳杳,流洑下不极。 仿佛玉山隈,想像瑶池侧。夜诵神仙记,旦吸云霞色。 将驭六龙舆,行从三鸟食。谁与金门士,抚心论胸臆。

    《游甑山》
    庾肩吾

    平于去巳久,馀风今复追。未必游春草,王孙自不归。 路高村反出,林长鸟更稀。寒云间石起,秋叶下山飞。 西河方阅训,讵得解朝衣。

    《题沈隐侯八咏楼》
    唐·崔颢

    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登临白云晚,留恨此遗风。

    《送客归兰溪》
    许浑

    花下送归客,路长应过秋。暮随江鸟宿,寒共岭猿愁。 众木喧严濑,群峰抱沈楼。因君几南望,曾向此中游。

    《别方岩》
    宋·胡则

    寓居峰顶寺,不觉度炎天。山叟频为约,林僧每出禅。 虚怀思往事,宴坐息诸缘。照像龛灯暗,通宵磬韵传。 冥心资寂寞,琢句极幽元。拾菌寒云下,烹茶翠竹前。 远阴临岳树,清响答岩泉。僻径无来客,新秋足乱蝉。 松风生井浪,溪雨长苔钱。自省随浮世,终难住永年。 遍游曾宛转,欲别重留连。明日东西路,依依独黯然。

    《石室山》
    李晔

    石室初从混沌分,呀然一窍气氤氲。山僧惯住鼋鼍 窟,野老能穿虎豹群。行怪帽檐常碍藓,坐惊衣袖忽 生云。几时更借禅床卧,六月松声绝顶闻

    《上霄洞》
    明·王野

    吾闻北山阳,岩壑实相窍。何年开鸿濛,随地通突奥。 朝真高难扳,冰壶深莫料。诡怪者双龙,厓室最苍峭。 上霄虽晚出,烟霞寄孤峤。寻源陟空山,访迹款遗庙。 始探颇褊窄,稍入亦窈窕。上穴由梯升,旁穿须火照。 青厂既郁郁,白乳仍皭皭。旁通多曲折,幽眇转奇妙。 穷探岂不欲,所畏自微爝。昏昏蝙蝠飞,悄悄鼪鼯叫。 “或疑洞灵出,或恐山鬼啸。又闻村中氓,凿石供灰烧。 俄然得深窦,空城尽登眺。何人不好事,窒塞迷其要。 此虽幸独存,荒僻委蓬藋。倘移傍京邑,车马日号召。 了知神仙事,茫昧不堪吊。岂有隐沦士,岩筑像惟肖。 畬田沃可耕,涧水清可钓。平生爱泉石,自谓饥可疗。 喜兹近五隐,来住足谈笑。此意复谁”论,行行逢荷筱。

    金华府部纪事

    《龙城录》:贾宣伯爱金华山,即今双溪别界,其北有仙 洞,俗呼为刘先生隐息处。其内有三十六室,广三十 六里,石刻上以松炬照之云:“刘严字仲卿,汉室射声 校尉。”当恭显之际,极谏被贬于东陬,隐迹于此,莫知 所终,即道士萧至元所记也。山口人时得玉篆牌,俗 传刘仲卿每至中元日来降洞中,州人祈福,寻谿口 “边得此者,当巨富。”此亦未必为然。然仲卿亦梅子真 之徒欤。

    《宋史洪迈传》:“迈知婺州,奏金华田多沙,势不受水,五 日不雨则旱。故境内陂湖最当缮治,命耕者出力,田 主出谷,凡为公私塘堰及湖,总之为八百三十七所。” 《吴芾传》:芾如婺州至郡,劝民义役。金华长仙乡民十 有一家,自以甲乙第其产,相次执役,几二十年。芾舆 致十一人者,与合宴,更其乡曰“循理”,里曰信义,以褒 异之。

    《府志》:“宣和初,方腊之乱,邑大姓唐氏、胡氏起义兵捍 御乡井,有功降寇。馀党衔怨,诬二家实同为乱,廷议 欲发兵屠之,光禄卿潘杲请以百口保其不反,由是 获免,二家谢以金帛,却不受。”

    苏迟,文定公之长子,常守婺,爱灵洞山水之美,因葬 焉。吴礼部云:“尝闻长老言,苏公卜地时,命刘某者陪 葬。师来,刘亦自营一冢于山下。”其后苏氏多闻人。刘 氏子渭者,魁嘉定庚辰多士,故后人往往睥睨其处。 夫禨祥之说,固知道者所鄙,而山水佳处,风气停函, 征应自尔也。

    陈慎永康人。宣和中,纳粟赈饥,授忠州助教。寇乱,积 骸平野,躬率二子收瘗之。绍兴中,二子良臣、良能并 第进士授官。乾道间,岁大歉,为粥以食饥者,邻有逋 税代偿之。复建桥三处:曰上降,曰“下降”,曰东济,甃道 以便行役。孙五人亦相继登淳熙进士,人以为施德 之报。

    明祖克婺州,宣谕百姓曰:“我兵足而食不足,欲加倍 借粮,俟克江浙后,乃仍旧科征。”后平张士诚,遂免倍 征之粮,惟僧道不免。

    先是梁开平中,赤松檀道士周某献赤松涧西粳米 于钱。武肃王曰:“此实仙种,三秋穗重香浓,止五十区。 鼠则野狸逐之,雀则苍鹰逐之。”王密遣张思敬往视, 果然,遂赐紫衣钱帛。明沿旧例,岁供香米三十石。太 祖曰:“吾访知民,拣择圆净者,用黄绢袋盛贮,封护进 呈。今后只作秋粮,一体送纳,不须岁贡劳民。”自此遂 绝。

    宣德初,东阳举人吴昉、杜瑄、李叙会试不第,将归,闻 造太极殿,相约往观。猝遇宣庙微行,省工惶遽欲避, 而内官呵止,俯伏道左。帝问“何来?”具以名地对。又问 曰:“汝欲官乎?”各对曰:“即欲官,不敢邀天宠。”帝命内官 送至吏部,过堂唱名。补阙吴昉吏部主事,杜瑄兵科 给事中,李叙监察御史,一时闻者皆以为奇遇。 嘉靖八年,永嘉学宫前状元峰,元旦有五色祥云,竟 日不散。是年会试,王崇第二,程文德第八,赵鸾第十 四,皆《尚书》首卷,时号“三书魁天下。”廷对,文德及第,崇 二甲,传胪。

    明初定赋,视其田土之肥瘠以为轻重,重则起运本 色,次则存留,而京库折银,谓之“轻赍。”明祖下婺之日, 知婺山田硗瘠,故全浙折银有十万五百石,而婺独 派十万石有馀,此量地制赋,不刊之定典也。弘治间, 湖州等处偶值灾伤,其民夤缘妄诉,借拨金华折米, 以轻彼赋。上司不察,屡有纷更。至嘉靖初,本府折银 仅存二万三千馀石,婺民缘此每岁多派粮银三万 馀两,不胜疲困。永康、金华民人应全申冕、施大本乃 倡“奏复”之议,列状司府。时郡守刘栾、张钺目击民隐, 相继力争,全等赴阙哀奏,大本因此路亡。全与冕于 嘉靖十一年跟随郡守姚某赴省争复。姚与湖州郡守面白于布政司,辩论百端,义形于色。三司会勘,至 嘉靖十二年,准复折粮二万一千三百一十石三斗 一升九合,并前共为四万四千三百馀石,民困稍舒。 至嘉靖十七年,衢州里长蔡允祥等,奏取湖州折米, 捏申“管粮道妄将金华原复折粮数内拨与衢州二 千九百石,又拨与嘉兴六百九十石,拨与湖州三百 十石,共改去三千九百石。”是妄奏者反受其益,而准 复者又遭其害也。时冕已故,其弟申兰与应全不得 已具情奏复。院司会议折粮分拨已讫,乃将本府原 派杭州仓粮四万六百三十八石,改作预备轻赍,民 亦便之。又嘉靖二十八年,地方大旱灾伤,全与兰具 告院司,行府陈京申覆,蠲免一府八县钱粮,征七停 三。盖全与兰之仗义与有力焉。后姚转浙江布政司, 檄府县给“旌善”牌扁以表之。

    兰谿县永昌镇,乃金、衢、徽、严四郡接壤。“明嘉靖四十 三年八月间,兵巡道毛钢以矿盗窃发时,往来其地, 申请军门,差各百户督集本都乡兵四百五十名守 护,以防不虞。四十五年,军门刘畿复差把总胡天定 等及哨官五员,带官兵五百五十名,驻镇防御,每月 定议给散粮银六百馀两。自后节差把总哨官如故。” 粮之供费既多,而兵徒之恣横日甚,盗贼充斥于道, 民居岌岌矣。本府同知蒋梦龙署县事,亲诣点兵散 粮,察知其弊,特为申请罢之,民始安生。

    金华一郡发脉盘泉,由山桥一方延脉芙蓉,迤逦而 南,融结府县治,风气完聚,士民利赖。明嘉靖三十六 年间,有土豪牟利肥家,于“来脉地方架屋起囤,招集 逃亡,日夜凿石烧炭,山脉几断。迄十数年,官府以及 学校闾里每见多事,人皆以为山脉凿断所致。”署印 二守蒋梦龙,据阖郡士民呈词,备申当道行府,责令 犯人即于开凿处所,勒限赔补如初,其山场追没入 官。未几,蒋以入觐行事中止。嗣后太府黄立石于山 以禁,而填补未完。万历六年四月内,郡守王某亲勘, 复责填补,严禁焉。

    金华府部杂录

    “《水经注》:浙江东迳乌伤县北,王莽改曰乌孝,《郡国志》 谓之乌伤。”《异苑》曰:“东阳颜乌以淳孝著闻,后有群乌 衔鼓集颜乌所居之村,乌口皆伤。一境以为颜乌至 孝,故致慈乌,欲令孝声远闻,又名其县曰乌伤矣。” 《林泉随笔》:“潮汐之说,朱子极称,余氏之说最为切当。 如其言有早晚大小之异,则以为系于月,盖以水与 月”皆阴类,而气相感故也。余尝游婺州之属邑,曰浦 江,其地有泉,名曰“月泉”,其水晦日则涸,月生明则渐 泻出,未望则长,既望则满。由是观之,小者如此,大者 亦然矣。丰山之锺,霜降则鸣,亦气之相感也。

    《旧志》:“东阳南宋五魁。”厉仲祥绍熙元年进士第一,周 师镜嘉定元年进士第一,杜幼节嘉定十六年进士 第一,俞葵景定三年进士第一,俞仲鳌咸淳四年进 士第一。

    胡元瑞有《婺中三子诗》,则刘参军孝标、沈仆射休文、 骆侍御宾。王《二怀诗》,则元真子张志和禅月大师贯 休;《七贤诗》,则吕太史伯恭、陈状元同甫、唐刺史与正、 黄侍讲晋卿、柳文肃道传、吴山长立夫、陈隐居君《采。 邑三贤诗》,则范隐君茂明、林金文安吉、吴礼部正传。 《明初四君》,则宋学士景濂、王忠文子充、苏内翰平仲、 胡教授仲申。“宋、王二隽”,则宋文献子璲、王忠文子绅, 婺中多贤于此,可见一班。

    宋光宗绍熙癸丑状元永康陈亮;宁宗嘉定庚辰状 元金华刘渭。度宗咸淳甲戌状元义乌王龙泽,世称 “三魁。”孝宗淳熙元年,右丞相金华叶衡;淳熙九年,左 丞相金华王淮;理宗嘉熙三年,平章军国重事东阳 乔行简;淳祐四年,左丞相兰溪范锺,世称“四相。”又唐 时一相东阳舒元舆,明时一相兰溪赵志皋。若吴沉 虽入东阁,然但备顾问,代诏诰而已。明时一魁,兰溪 唐汝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