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九百三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九百三十八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九百三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九百三十八卷目录

     杭州府部汇考四

      杭州府山川考三

    职方典第九百三十八卷

    杭州府部汇考四

    杭州府山川考三    府县志合载

    临安县

    东天目山 在县西五十里。高三千九百丈,周回八百里,有三十六洞,为仙灵所居。每岁秋,率一日风雨晦暝。俗云山神与江神会。淳祐八年,祷雨有应。安抚赵与𥲅奏请封龙王为灵祐公,赐庙额曰“惠泽。” 旧《志》云:昔有道宫在天目东峰,曰黄石室,故址尚存。相传有大钟堕于水。按《通志》:山有东西二目,东在临安,西在于潜。东目则崔巍峻巀,有重冈叠嶂之奇;西目则起伏飞扬,有龙翔凤翥之势。分青挟翠,以萃止于钱塘。万山林立,环拱其下,若臣伏之状,岂非一郡之主山乎?《东目》奇丽,虽少亚于西目,然其峰之奇者,如天仙峰、将军峰、宝珠峰。水之奇者,如瀑布泉、洗眼池、白龙池。古迹之存者,如分经台、黑驴庵、昭明庵,林峦涧壑之秀者,如垂虹岭、平溪皆超绝常区,等于仙境。按县志,天目山即浮玉山。《大藏经》谓“宇内三十四洞天,名太微元盖之天。” 《太平寰宇记》:水缘山曲折,东西巨源若两目,故曰天目。梁昭明太子分经此山,目瞽洗于泉,明一目。后历西山,又以泉洗之,目悉开,故庄曰双清山,曰天目。西目属于潜,东目属临安。东目山麓有昭明庵,去望天桥数百步,昭明始参禅处,遗像俨然。再上有胜概亭、钟磬堂,湮没已久,犹时闻钟磬声。有龙王祠,宋淳祐间,祷雨立应,赐额“灵佑公庙。” 稍上则有马公亭,令马俶芳建。有且止亭、将军峰,峭壁数十仞,上一里有碎玉坡,碎石堆,散日耀之,作苍碧色。又上则观瀑亭,瀑布泉,高倚断崖,下临绝涧,泉自龙池泻下,望之如疋练,名曰“东崖瀑布。” 有垂虹桥,桥驾两峰,泉自峰顶泻下,如白虹倒饮,亘天入涧,名曰“西岭垂虹。” 由石梯而上,古木森罗,中开数亩,建昭明禅寺。后毁,令黄鼎象创新之。寺有千佛阁,铜佛千尊,现金色相,寺灾而阁无碍,亦灵异矣。转西则定观台、洗眼池,泉出石窍,冽而甘。有庵以昭明洗眼,故名。“回光。” 上有悟道松,顶平圆如盖,昔异人葛稚川所栖也。去回光庵里馀,竹水茂匝,白云时护。有栖云殿,亦名白云窝,供磁大士一尊。转上有分经台,即昭明分《金刚经》处。台有万年松三,一为雷火所摧,二俱枯立。台旁有葛稚川炼丹池,水深不满咫,大旱不涸。台后缘崖攀萝而登,可十数里,为大仙峰,则天目绝顶也。顶甚平衍,累石数十处,名仙缘石,时罩云雾,又名云雾山。度岭而下,自千佛阁转东,有黑驴庵。宋乾道中,希都禅师养一黑驴,甚驯,出入与俱。师病驴,募缘供之,为虎所噬。师檄召虎群至,噬驴者伏罪。僧叱曰:“死者已矣,毋复再犯。” 至今临有虎患,山独无。又有平溪庵。白龙池,即径山白龙让地于钦禅师,避居此池者也。下有洞,两旁石室,可容百馀人。中有龙池,云是天之一目,深不可测,常作云雨,旱祷辄应。池上有飞桥,四面皆危壁悬桥,往返似飞渡者。下有玉涧泉,流出瀑布,名曰玉涧飞桥。池外有宝珠峰,圆净秀媚,环视青林,黄叶缀丹点碧,如金珠灿然。旧筑夜光台,今废。又有浮玉池,传昔有玉浮出故山亦名“浮玉” 云。

    姥山 ,在县东二里。高一千五百丈,周二十里。按《县志》,“去县十三里,与公山对,县四溪会流于此。”

    独山 在县东四里。县之水口山也。石覆大溪上,下有潭,深不可测。《吴越王制》封其神为镇水山王而祠之。今石刻犹存,洪武八年,知县贾鹏程曾祷雨立应。俗传金鲜湖有龙居之,其泉与独山潭通,因耕者饮牛涤器,而迁于独山。青山 ,在县东十五里。林木苍翠,独冠群山,至杜坞亭,交馀杭县界。吴越王时,淮南将李《神福》入寇,伏兵其下。

    公山 ,在县东二十里,高二千一百丈,周二十八里。按县志,去县十二里,有土谷祠、关帝庙。大涤山 ,按县志,去县二十五里,《道经》为第二

    十四洞天,名曰“大涤元盖之天。” 凡四峰,穹嶐千仞,居之可以洗涤尘心,故名。其麓为九锁山,萦回环抱,左右址相错者九。中溪流界断,从溪度小石桥,有九峰拱秀坊一天关,二藏云,三飞鸾,四凌虚,五通真,六龙吟,七洞微,八云璈,九朝元。上数百步为鸣凤桥。宋建炎间,造鸣凤洞,石门阻隘,吴越王时,有凤凰来,因名,并名地为灵凤乡。右度会仙桥,入栖真,左入洞霄宫。宋理宗御书“洞天福地。” 今门废扁,移方丈。有翠蛟亭,宋高宗建。泉自三池流注入涧,汹涌若雷飞,映山林,作绀碧色。再上,为聚仙亭,元同先生创以占气者。乾宁中,众闻亭上环佩声报先生,先生曰:“仙官朝谒北辰,今日听讲《上清大法》,至此亭尔。” 故名。有元同桥。先生与吴越王相地注水,筑此桥。桥东有冷泉,出石齿间,寒若冰雪,有天下名山坊。坊内三池,左二右一,若品字然。吴越王自大涤洞前,叠石为暗溪,接天柱泉。入池复为暗溪,曲折五六,汇翠蛟亭。又上,宽平可数十亩,自黄山中天柱来。风清气和,土腴泉洁。汉武元封间建宫坛,晋郭真君结茅居之。唐为天柱观,宋为洞霄宫。御碑书法甚佳,但经火不可读。中为无尘殿,亦名三清,后为方丈,祀朱文公熹、李丞相纲。二公皆提举洞霄宫者。左有鸣铃洞,风作则鸣。有玉皇观,皆用柏木。殿左有抚掌泉,吴越王抚掌招鹤,鹤下而泉涌,清冷可爱。古诗有“却疑三尺底,别是一壶天” 之句。有乳山作玉皇观。案有青檀山,泉石奇秀,甲诸胜。有来贤岩,嵌空数丈,盘石可坐。东坡《倅杭》诗,与蔡准、吴天常、乐富国闻人安道、俞康直、张日华同游于此,建宜霜亭。自青檀越小石门,有泉出石罅,如仰盂而方,曰泂酌。旁有巨石,圆窍玲珑,曰月窟。其西石窦寒泉,曰冰壶;其下清泉可鉴,曰镜潭。四景俱《旧志》所载,今失其处。自来贤岩二百步,有石裂如剑所断,曰试剑石。巅为汉武投龙简之所,曰大涤洞。洞深,窅持火炬乃得入。行里许,夹道委曲,石色若苍黑玉,中白文纵横不易辨。又垂一石柱,号曰“隔凡。” 过此,柱有圆井无底,惟闻浪浪水声,相传岩上产玉芝,饵之长生。洞口为祥光亭,吴越王微时卧石上,曰:“异日富贵,当建亭覆此石。” 及贵作亭,忽有五色云从洞中出,羽人皆在云气中,若仙官之朝玉京也。洞右有丹泉,有清音亭。洞左度上坞,岭陡绝,下数里与会仙桥路合。又数里上西天柱,几百级,始到谷口亭。循鸟道缘石脊,则大涤中峰矣。许真君于此上升天降,白鹿下迎,亦曰白鹿山。仙坛、丹灶瓦甓尚存,今建白鹿山房。山下有石室,洞中三穴,亦若品字,透见天日。吴天师《筠尸解》,宣城指门人藏书剑于此。石洼樽、石茶灶,皆仙家遗迹。北有蜕龙洞,峰与鸣凤洞对,岩穴嵌巉,有羽人于洞中获龙蜕骨,齿角皆具。又白茅洞,其门如井,下三四丈至平地,容坐二十人。再下二丈许,一窍上彻天光,境界奇绝。晋人遇一羽衣自洞中出,曰:“吾白茆先生职此久矣。” 自大涤转南,为栖真洞,天𥯨顶状若宝盖,龛室幽深,乱泉滴沥,分东西二台。东有龙蟠迹。西一石平如棋局,白石子委其上,旁列坐石。又有石人,若仰卧状。有龛可容数人,即大涤先生杜琛语弟子何法仁成真所也。再南为黄山,乃洞霄宫之祖。左发大涤,右发天柱,其趾长水湾,伏虎岩在焉。峻壁间若环堵之室,郭真君伏虎于此。又再南为天柱山,有三峰,此其最高者,与大涤峰敌。顶有石柱,高丈馀,围两抱。《名山记》称:“天有八柱,在中国者三:一在寿阳,一在龙舒,一在此。” 旧志谓西有天目,东有天柱,壮县之形势者此也。山右一带,转石壁山、九曲岭,属馀杭。

    康山 在县西一里

    华石山 ,在县西二里。有洞穴在水中,深不可测。

    东山 ,在县西三里,相传谢安高卧之地。《晋书》云:安栖迟临安山,尝坐石室,临浚谷,悠然叹曰:“此与伯夷何远?” 山有塔院,塔影倒垂。

    西山 ,在县西三里。晋许迈永和二年,自馀杭垂溜山入临安西山,登岩茹芝,有终老之志,上有锦野亭。

    玲珑山 在县西十二里。两山屹起,盘曲凡九折。上通绝顶,名九折岩。上经石门,石偃卧如榻,镌“醉眠石” 三字,乃东坡笔,即东坡醉时高卧枕流处。二百馀步,有辛彝一株,干竦劲。南百步有亭,下瞰百里,名三休亭。亭上石磴蜿蜒,似灵鹫韬光。山径巨石矗峙,镌“九折岩” 三字,亦东坡笔。东坡诗及古题咏,皆刻于上。岩前悬石泉投空。

    而下,白如疋练,曰“合涧泉。” 再上数武,罗汉松一株,大可合抱,东坡手植者亦名“学士松。” 进为石佛殿,佛三尊甚古,是晋唐时物。转东有琴操基,甃石鳞砌许大,《引建碑》。转南有收春亭,令黄鼎象重建,改为剩借亭,宽可容数十人。苕溪安乐塔等处,尽在览中。

    九仙山 在县西一十五里。葛仙翁许迈炼丹之地。又云:九仙谓左元放、许迈、王谢之流也。按《县志》:“上建禅寺,山半有棋盘石、巨人迹,葛仙丹灶。巅有望江石,登之见钱塘江。有瀑布泉,从龙潭飞泻,如万斛珠。” 相传眉山王橚建飞空亭,今废。

    九州山 在县西一十五里。旧有九祖儒堂及庙九所,俗谓钱九州庙。罗隐作《碑》云:“钱达字通甫,梁大同间,为庐陵王国侍郎、羽林监。及陈祖立,迁东海太守。娶琅琊王氏,生九子,皆为郡守,故号九州山。”

    井戈山 ,在县西六十里,通安吉州。高二千一百丈,周一百五十里。山路深窈难行,如负戈入井之状。

    衣锦山 在县南一里。周回二百六十步。山南有石镜,旧名石镜山。东峰有圆石,径二尺七寸,其光如鉴,即武肃王幼时照影冕旒如王状者也。武肃既贵,唐昭宗改其所居曰“衣锦营” ,城曰衣锦城。武肃与父老宴会,山林皆覆以锦,遂号“衣锦山。” 幼时所戏大木,亦号“衣锦将军。” 西有仙人洞,深数丈,上有望锦亭,令廖瑜建,今废。华石山 在县南三里。峭石峙水中,宛如画图,故一名画石。登不容武,攀援而上,则宽敞可眺诸胜。《研神记》谓秦时神人移镇于此。下有文昌祠,令王炳衡建。有汲泉亭,令褚栋建。有观音洞,今建阁。里人祀土谷神曰华石侯,在文昌祠中。功臣山 在县南一里,旧名大官山,钱氏所居也。唐昭宗以镠有功,诏改为功臣山。按《县志》:下有婆留井,王生时,有异相弃井中,婆惊留之,故乳名婆留,后以镠代留。又有锁井,王既封,置盔甲井中,锁之,示不复用。后地舍为功臣寺,今名开化寺。山半有环山亭,今废。巅有功臣塔,为儒学。巽峰,吴越王建。

    金钱山 在县南九里,旧名金容山。梁僧智度建寺,谓“神金姓者现灵施地” ,亦奇异也。

    碧茂山 在县南十里。东有金牛山洞,昔有金牛衔玉遗此,故云。“隋鹰扬将军骆道兴” 改今名。王屋山 ,在县北六里。

    大山 ,在县北五十里。天目山东北峰也。势峻拔,高二千六百丈,周三百五十里。昔倪氏居此,故亦呼“倪岭。”

    西径山 在县北五十里。其胜坐天掌峰,对骊珠峰,左蛾眉峰,右云笔峰,有泻玉岩、浣云池、万菊轩、迎晖亭凡八景。山之东南属馀杭县。按《县志》名双林山,去县十二里,迎晖遥见浙江,山半有溠水,从浣云池泻下,飞瀑甚长。双林禅院,详。

    《杂记志》
    山前有东皋庵僧海源建

    径山 按《县志》:“在县东北三十里。” 自山麓之观音岩至凌霄峰,凡十三里,分东西两径,东自徐牛坞分水为界,西自风洞口分水为界,东北属馀杭,西南属临安。西由风霄亭磴道而上,盘曲陡绝,翠竹青松,阴秾十里许,有万松塔,塔居菖蒲田,又名传衣庵,《陆太宰碑记》“蜕骨处。” 再上,有南院楼,松竹交阴,天光从翠隙间入映。转楼角而上为寺正殿即白龙让地于钦禅师,宋御题“兴圣万寿禅院” 也。旁列五峰,如手指天开图画。庭中有龙湫井,殿角有钟。楼。旁有妙喜庵,有大慧禅师塔。殿后转北行竹径,上半里有端禅师塔,残碑剥蚀,载至正间《谕祭文》。前有放生池。又上有寂照庵,四山环绕,中间一窝,为达观和尚归瘗处。右转有灵鸡冢,鸡不食生,类钦禅师说法时,鸡伫听。师去长安,三日不食,死葬此下。有喝石庵,石屏耸立,巾子山人持咒喝之,石裂为三,若“川” 字然。

    葛仙翁山 在县西南三里。按《县志》,去县七里,钱岭山 在县西南十里。

    垂溜山 ,在县西南十一里。晋许迈所居也。详本传。按《县志》,“去县十三里。”

    五星山 在县西南十五里。山形备五行之体,上建冲虚观。按《县志》,“里人童志𫘧建亭其上。”

    皇清顺治十二年,邑令戴祚升名其亭曰“聚奎”,勒碑。

    于侧北有庙,“山岩石骨龙文,缀以苔藓,势甚夭矫,甘泉出其下,洞中异响类铜鼓,每日二次,轻重疾徐,若有司之者。”

    临安山 ,一名“安乐山” ,在县西南十八里,高一

    百丈,周二十三里。《太平寰宇记》云:“县取此山为名。” 南有郭文宅,《晋书》:“文自馀杭山来临安,结庐山中。宅令不存。”

    郭山 在县西南十八里。旧《志》云:郭文尝居此,有碑文曰:“高山岝崿,浚濑潺湲。飙生林下,云兴岩端。先生存殁安于此山。” 又名白石山,墓木在焉。按《县志》,去县三十五里。

    黄岭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土黄,故名。每年额供。

    御茶、二十斤。

    沈岭山 在县西南四十里。沈氏居此,又名“笋岭” ,交新城界。

    五柳山 ,在县东北五里。峰峦秀拔,岩壑盘旋,上有平原。故老云:“陶渊明曾居此。”

    八百山 在县东北十里,高五十丈,有三峰甚高。中峰号大将山,西峰号紫藤山,东峰号八百山。周回九里。旧《志》云:“彭祖尝居此山,寿八百” ,得名。有彭祖庙,今圮。又名百江岭。

    乌山 ,在县东北一百里。高一千五百丈,周回九十里,岩石多黑。

    仙掌山 ,与天目相邻。旧传有仙人隐此,既殁而葬,裂棺飞升,板从空而坠。故临安有上板村。又云“二板坠紫溪东峰” ,今名板坞。

    龙须岭 在县西五十里。产龙须草。又有二水流出,若龙须然,故名。

    浪岭 ,在县西五十里。上有响洞。

    平戎岭 一名“金岭” ,在县西南二十里。

    东西永安岩 在县北二十五里。按《淳祐志》云:“东坡游东西岩有诗,即谢安之东山也。” 按《县志》,五岩并祖天目,雄石屹峙。

    响洞 ,在浪岭上,人语其中即应,故名。

    石洞 ,在县西五十里。洞两旁石室,可容百人。中有龙池,云是天之一目,阔二亩。池西北有穴,下通江海。

    仙洞 在县南十五里。洞口仅八尺馀,深不可测。内有方石室,可坐二十人,必秉烛方可入。玉仙洞 ,在观音岭,去县四十里。宋淳祐十年正月二十六日,乡民樵采者,见一白兽入洞,遂㔉开洞口,渐进渐深。秉烛以视,内有三洞,深二十馀丈,峻壁拥石,高十丈许,有仙人迹,玉芝宝座。又有如幡者,如白龙者,如狮子者,二柱屹立,一长八尺,围四尺;一长六尺,围丈馀,色甚洁白。柱间有井,内横深不可计,间吐烟雾,气微湿。其馀怪石不可胜数。

    龙口石 在县北高陆乡。临溪,其状如龙,饮水。金鲜湖 在县东五里。俗传有龙,其泉与独山潭通,后因耕者饮牛涤器,而迁于独山,今芜没。南溪 在县西天目山,发源四十五里,至县东入馀杭县界二十八里,共七十里,今建“竹林长桥。”

    锦溪 一名石镜溪,在县南一里。发源干坞,东流至双溪口,过大山脚,合牛大坞诸水,出婺岭、排沙岭等处,至下俞桥合,至县东独山潭,与南溪合流至馀杭县,名曰“苕溪。”

    龙潭 ,在县北二十五里。周以岩石,既深且清,有石如屋覆其上。

    马跑泉 在县北三十里穆公山。高峻崎岖,有石棋盘坐石之类,相传为仙人台。

    《溠水漾 》在双林山半,瀑泉飞白,沿流集贤里,入大溪。

    於潜县

    西天目山 在县西北四十五里。按《大藏洞渊集》,乃第三十四洞天也。山有二,东目高二千丈,西目高二千五百丈,周回一百里,名太微元盖洞天。《太平寰宇记》:“山高三千九百丈,广五百五十里。水因山曲折,东西巨源若两目然,故曰天目。” 东出临安,流一百五十里为苕溪,西趋于潜为紫溪,合桐庐之水以汇于浙江。《水经》:“于潜山,极高峻,东西瀑布下注成沼,名蛟龙池。池水入西溪,合于浙江。道士唐子霞谓:天目山又名浮玉山,上有两池,谓左右目,连亘四州,杭、宣、湖、严也。周回三十里,上有养生之药,蓍草芫花,皆名著仙经。” 按《县志》:“亘杭、湖、宣、歙四州,周二千里,缥缈万仞,高出天半,望日朝升如赤霞。每云气郁蒸” ,群山尽失,一望如海云稍散,诸峰渐见尖顶,如萍浮海中。或骤雨至,雷电交作,惟闻云中若婴儿声。奇丽甲一郡,为神仙窟宅。其峰石之类列于下:

    东山 在县东二百步。高五十丈,周回四里,上有仙翁亭。宋令张大猷建,今废。

    南阳山 在东山东一里瑞光庵后。高八十丈。

    周回三里

    桃源山 ,在南阳山东一里,高一百丈,周迥三里。

    石柱山 ,在桃源山东三里,县后上有天然石柱,高二丈,围一丈,古篆数十字不可辨,传为秦碑。

    阿顶山 :在石柱东十里,高一百丈,周回百里。绝顶旧有越王城。其植松多于杉,杉多于桐,桐多于椿栗。

    翠峰山 在县治东三十里。山水环集,叠嶂重冈,松竹交翠,猿鹤翔舞,瑶芝琼草,时接目前。丹灶奕棋,旧迹遍布,真仙境也。岝崿山 在县治西二里,高六十丈。旧《志》云:“岝崿者,山形也。” 峭拔清绝,下浸碧浪,翠峰环映,遥望天目,为杰特观。东面有石壁,高五十丈,去水数丈有桥,山腰有路可通车马,现于林樾掩映间者,即飞来桥也。今断塞,南北有路,登山如迳。北有石塔三,今二尚存。塔北有跨虚亭,亭下崖壁数丈,有仙人坛,类凿成,正在石壁险绝处。山下泉乳色而味清,亭覆之,名“清白。” 右又有亭曰“更好” ,元皇庆间建。前瞰浮溪,虹桥雄跨其上,名邵公桥。东岸有野翁亭、二贤祠,皆面山而建。西四里为凿山。

    西菩山 ,在县西十三里。高三百二十丈,周回四十里。上有“西菩寺,泉石奇秀。两峰对峙如削,中间飞泉三叠,怪石万状,松槐蔽翳,岩壑参差,疑非人世。” 参寥常居之,东坡经游留题,至今焜耀泉石。

    石柱山 :在西菩山西二里。高五十丈,周回四里。

    凤山 :在石柱西五里。高一百五十丈,周回四十五里,杨玉翁读书处。西菩以下三山,在县治西偏。视南北诸山,势若降伏。有枫、有松、有槐柳、有榴、有菖蒲。

    金鹅山 ,在县治南一里。高八十丈,周回二里,山巅平五亩馀,东坡建“绿筠轩。”

    凤凰山 :在县治南二里。高二百丈,周回十里。又名“横山” ,以其横障一方也。

    地风山 在凤凰山南一里。按《县志》,在县七里,高一百五十丈,周回十五里。山多石穴,风从中出。

    金楼山 ,在县南二十九里。高三百丈,周回十五里。

    生仙山 在金楼山稍南。按《县志》,“在县南三十里,高二十五丈,周三里。汉张道陵生此,因名。” 今之观即其宅。墓下有井,相传为道陵凿。

    丁岘山 ,在生仙之南五里,高二百丈,周回二十里。

    牢山 与丁岘相望。按《县志》,“在县南六十里,高五百丈,周三十里,上有龙池。”

    马头山 ,在县南四十五里。形如马头,高一千二百丈,周回四十五里。其顶甚平坦,多良田,美池陂,翠峦四合,豁然别一佳境也。

    武勇山 在马头之南二里。“按《县志》” ,在县南四十七里。高十五丈,周回五里,乡人习武于此,故名。今乡人岁以上巳迎引,尚有习武遗意。阎湖山 在武勇之南三里。“按《县志》” ,在县南五十里。高五百八十丈,周回三十里。上有池,阔数丈,深不可测,久旱不竭,每风雨阴云出焉。流襄山 按县志,在县南五十里。高五百丈,周回三十里。

    白山 按《县志》:“在县南五十里,高三十丈,周回二十五里,岩石巑岏,山下临深潭,上有浮石,纯白,故名,今漆坑湾也。山石可炼,土人利之,开凿无虚日,下通行旅,大石陨坠,常被其害。明万历三十六年,没其山入官,勒石永禁,然有窃取者。” 白云山 在县南五十里,南亘分水县,高埒于马头,阴晦则白云弥漫,冬则他山未“雪,而此皓然” ,水高峻,易凝冱也。

    良梅山 :在县治南八十里。高五百八十丈,周回八十里。境中诸山,惟兹山最远,其广亚于西目,其高半于马头,马头之高又半于天目,兹山不得以高大显。山麓绵邈,产松杉、竹、栗飞走之属,厥有鸠兔。

    浮玉山 ,在县北七里。高一百丈,周十里,上有石可浮,故名。

    响山 在浮玉之北九里,高五十丈,周五里。马鞍山 在响山之北四里,高一百丈,周五里。三山之植,松竹桐椿,其兽兔狸,其鸟杜鹃文雉。眉山 在县治北三十里,高八百丈,周回四里。阅武山 在县治北五十里,高三百丈,周回四。

    十里。五代钱氏置寨以御江南,因以名之。“鹤山 ” ,在县治东北三里,高一百三十丈,周二十里。

    甲子山 ,在鹤山西北三里,高一百五十丈,上有天池,旧有烽堠亭。山多芍药,亦有黄鸟、杜鹃、雉兔。

    青山 :在县治西南二里,高二百丈。

    独角山 :在县治西南三十里。高五百丈,周二十七里。其绝高为黄仙顶,下临梅溪。

    浪山 在独角之南五里。按《县志》,“在县治西南三十五里,高五百五十丈,周二十里。” 上有三池相接,在高崖绝壁间。其源出绝顶,始自上池,岩溜隐隐,白如一线,流入中池,瀑布飞流,悬泉迸落,及下池,阴洞嵌岩,波翻鼎沸,奔湍触石,歕响如雷。池侧古木交阴,白昼晦冥,有怪石罗列,如凡榻状。世传神龙故宫,因祠焉。岁旱有祷者,至此则止。上二池可望不可即矣。山下有庙,宋赐名“灵惠。” 元以时致祭,每云滃而兴,老稚哗曰:“浪山雨来矣。” 山后有柯侯潭。旧《志》云:柯侯兄弟三人,自歙泛舟而下,溺于此。每阴翳,若闻丝竹声起潭中,浪与山齐,故曰浪山,亦名波山。有柯侯祠,土人亦祷焉。

    观山 一名元溜山,在县西北三里,高四十丈,周回五里。按《县志》,上有井,相传许迈凿。宋礼部侍郎赵星渚读易庵在焉。半岭有亭,名翠微。后一亭名明秀,下临双溪,诸峰朝映,绣错锦丽。元皇庆间,赵孟𫖯常至此与隐士徐震翁游。震翁重建二亭,孟𫖯书扁,后毁。今亭为汪石川重立。元参政董抟霄雅爱于潜山水,有《游观山》诗。玉柱峰 在天目中峰塔西南,平地突起一石,周回十馀丈,高百丈。上有古木,苍藤如偃盖,植石上无寸土,亦奇观也。人不能登。

    象鼻峰 ,在天目,形如象鼻,与狮岩对。

    “香炉峰 ” ,在天目活埋庵前,如香炉状。

    芦岭 在县治西三十里,接昌化界。

    竺岭 在县治南十五里,高二百一十丈。浮云岭 在县治南二十五里,高二百五十丈,接新城县界,宋苏轼常捕蝗至此。

    岩岭 :在县治北五里,高五十丈。钱镠以日者言“其地有王气” ,命凿之。

    杨岭 在县治北三十里,高一百二十丈。北抵天目眉山,西北达宁国驿路。

    千秋岭 在县北五十五里。高三百丈,接宁国县界。旧有关。

    水凝岭 :在县治东北九十里,高三百丈,接安吉州界。

    杨岭 ,在县治西南二十五里,高一百二十丈,接昌化县界。

    金鸡岭 ,在县治西南三十里,高五十丈,接昌化县界。

    罗纹岭 ,在县治西北五十里,高四十丈,接昌化县界。

    长春坞 在县北四十里天目山西。

    皇甫岩 在县治东十五里。后汉皇甫嵩破妖贼许生于此。民怀其德,以岩记“姓” ,示不忘也。铸冶、郊坛、城寨遗迹尚存。

    链丹岩 在县治西一十五里西菩山右,天目之交峰也。层岩峭壁,屼立万仞,石色赭赤,因以名焉。岩下石室坐数人,室旁有泉出石窦,深广约数尺,泓澄莹澈,四时不竭,遂名“丹井。” 井旁石隆起如曲突状,突上黑如烟薰,遂名“丹灶。” 白马岩 去县治南六十里,绝顶有池,有石岩延袤百馀丈,其色皓白,远视之犹白马,故名。“大鸣岩 ” 在县治北三十里寨村东。岩独高峻,四围甃石如小城。相传钱氏屯军于此,本不甚众,但数令兵卒更易服色旗帜,绕岩顶以张虚势。顶平广十馀亩,一池阔四丈,深不可测,久旱不涸。四岸有竹,交覆池上。乡人纵野火,此竹独存,人异之。

    狮子岩 :在县治北四十五里。近天目狮子寺。崖石雄踞,状如狻猊。昔异人至此,指曰:“西来狮子座也。”

    响水岩 在县治北四十五里。天目重峰内,但闻其中水声泠泠不绝,竟难觅其支流也。紫微岩 在县治北四十五里天目西麓,俗呼为“紫莫岩。” 石皆玲珑,奇状不一。

    翠微岩 在天目倚翠亭后。

    芝草岩 ,在天目西尖之西。昔采药者见上有芝草一本,五色备具,接长竿采之,遂没。后数日,左右复出二本,皆翠色,遂不敢采,至今隐现不常,时有遇者,因以名岩。

    观音岩 ,在天目半山路旁突起一石,高大各百馀丈,供观音像于上。

    千丈岩 ,在天目狮岩前。自上观之,莫测其底。以“千丈” 名,不可以千丈限也。

    云鹤岩 :在县治北四十五里。

    太阳岩 ,在县治西南二十五里。其冈自浪山来,杰然卓出,东方启明,晴光先照绝顶,故名。世传徐、伍二仙餐霞服日于此,月朔朝于天目,又名朝青崖。阴有二石,形如鹿。洪平斋《招隐辞》云:“徐、伍朝往而暮来兮双碧鹿。” 盖指此也。

    甲子岩 :在县治西北三里。

    小鸣岩 去大鸣岩半里。

    白畤岩  、乌畤岩  、青畤岩 ,三岩相望,去小鸣岩十里。

    仙洞 在县南六十五里盛村。山势屹立,环以清流。山顶皆怪石深林,洞门石莹如镜,中容数人,风月之夕,或闻乐声。

    石燕洞 ,在增口,与门堂山连。洞口阔五尺,长丈馀,高五十馀丈,峭拔处非编梯莫至。“昔有人秉烛而入,自洞门而下,迤逦渐低若阶级。三二里许,阴风浩渺,水声潺湲,遂不敢前。中有蝙蝠,白色,为火所惊,群飞而出。且多燕粪,意历岁所积。”

    湖潭洞 三穴,皆在谷口东溪岸云鹤岸之岩,上接天目。安溪上二洞投以石,杳不知所止,惟水声潺潺。下洞常有水,不知其源。相传与太湖通,故名。

    冷水谷 ,在桃林北岭下,方圆丈馀,源脉邃远,莹澈如冰雪。

    断垄 在天目西尖之西南。

    龙穴 ,在天目,其大逾寸,穴外回环之状,径二寸许,若有物盘旋而成,欲雨则云气先出,故名。石城 在天目西尖之西南岸高数丈,南北五十馀丈,其外可步履,内深邃不可入。《玉桃古记》云:“昔猎人阻雨于石城,见林间有白桃一颗,摘入手如冰,忽又变红,其热如汤,遂采木叶包之,藏于布囊,下山扪之犹存。及至家,止” 存木叶石门 有二,在天目半峰岭,东西各一,高者二十馀丈,小者百尺。自张公舍眺之,两扉对峙,一山之绝致也。

    石屋 在天目,去张公舍不远,常有阴云怪风生于白昼,俗谓《徐伍仙修炼所》。

    石仓 在天目西尖之西坎。众山鳞叠,宛若仓廪。

    石鼓 在天目西岭外坞南下磴“道盘折,状如鼓形,周回百馀丈,击之如鼓声。”

    石柱 ,在天目西,尖绝顶,一长一丈,一长二丈,坚削平直,宛如斲成,击之其声清越。

    石版 在天目西尖之上,长短大小不可数计,皆平净如砥。有全解至地者,有解未尽者。今锯痕线道犹存,其解至半者,用大石砧架定,非人力所能及。有好事者欲取之,辄有风雨蛇虺之变,至今人莫敢动。

    石庵 在天目西尖之顶,最为高峻。上覆巨石一片,非大力不能举。

    石巷 在天目,与张公舍相去二百馀步。四围耸拔,石罅一径,深三十馀丈,藤木交阴,森然可畏。

    《新妇石 》,一名“望夫石。” 在天目西峰半山之中,面东昂立,高五丈,天然人形,与东目“新郎石” 相对。

    响板石 在天目龙湫之外,东顺坂溪中。长二丈馀,阔丈馀,浮于水面。击之其声清越,五音皆备。

    望江石 在天目云封庵右陇。轩然特立,高约百馀丈,下锐上丰,梯乃可登。望浙江如带海门,日上红光耀目。

    钟楼石 ,在天目半,山高数丈,望之凝烟翠合,四敞如楼。

    围棋石 在天目西尖之北。圆广各数尺,平坦滑润,不生苔藓,古称有仙人对奕于此。

    道士石 在县治东二十里落云坞东。有石特立山巅,宛若有道之士,博衣而立。又有石洞,可环坐数人。

    雷神宅 ,在天目西尖半山西方庵右。每大雷电,但闻云中作婴儿声。

    灌湖 ,在县南一十八里。

    藻溪 :在县治东二十里。发源落云山,南流六十里入分水县界。

    浮溪 在县治西将二里,又名“锦江。” 阔五十二丈,深五尺,源自天目山,至县七十里入桐庐县。

    令汪华所建,石桥在焉。

    交溪 在县治西十五里。以浪山、柳源二水合流,故名。上有山曰“柱石” ,下瞰三潭,曰天井,曰濯缨,曰“玉镜。” 有林曰“山林。” 因东坡过此赋诗。居人临流筑亭曰“碧波” ,筑室曰“清白。” 有坞曰“栖云” ,僧道潜隐居之所。溪北有参寥墓。

    紫溪 在县治南三十里。源出天目龙湫、昌化柳源,两溪合流入分水县界。

    丰陵溪 :在县治北十里。

    虞溪 在县治北一十五里。三溪同一流,发源天目,至于虞将军祠前,曰“虞溪。” 南流五里馀,经丰陵村,曰“丰陵溪。” 又五里馀经零口村,曰“零口溪。” 南流七十馀里,绕分水县界。

    山池   、仙池 ,俱在天目西尖绝顶上久旱不干,久雨不溢。每岁旱祷雨,皆请池水,虔祷即雨,雨即送还池水,天目之名,正谓此也。龙池 有上池、中池、下池,水色绀碧,俱在天目东北。峰下有溪曰“大径” ,口有潭,形如仰箕,曰“箕潭。” 中有巨石,潭水注入。上池在山东垂崖下,高五十仞,上有平地数丈,名拜斗坛。石壁如门,峭立对峙,以限水之出。巨川汎滥,则激而反趋于宁川,故山前无水患。崖间有石如狮,下瞰潭水,登者据石攀萝而视,毛发惨栗。水入中池,又在垂崖之下,喷潟如雷,飞溅崖壁,下池接焉。池周回三十馀丈,绀碧深邃,幽沉莫测,三面皆骈石环绕,南流入大溪,至紫溪七十二滩。岩下有滴乳,民采以疗病。宋时每旱潦,辄遣使用币请祷。投之于池,溯流而上,既而下沉,如有物掣之者,少顷复浮而出。上有亭曰“格思” ,今废。下有石仓潭,泓澄可鉴。又有浮溪水,潭泉迸出石涧,潭水顺流。西溪由至道宫西至昭庆庙,前为弄珠池。洗眼池 在天目双清庄太子庵,乃昭明洗眼之所。

    浪山三池 在浪山峭壁间。源出绝顶,高约三百馀丈,自上池岩溜白如一线,流入中池,瀑布悬落,至下池,则有奔涛触石,歕响如雷。池边古木交荫,白昼晦冥,有怪石罗列如几榻,世传神龙所宅。岁旱祷者至此则止。其上二池可望不可即矣。下有庙,宋赐额“灵惠” ,元以时致祭。放生池 在县西浮溪上。

    月池 在县南门外。以“火德星” 照临之地,遂辟此池。

    乳水潭 去上龙池数百步,味甘色白,可瀹茗。三潭水涌,则混为一,平则乳色自分。

    岝崿潭 :去县治西二里。在岝崿山下。潭有石如磨,下有三趾,号“罗磨” ,见于水面。

    灵芝潭 :在双溪亭东。

    天井潭 ,在柱石山南。深不可测,或云“通浪山池。” 欲雨则云气弥漫,村老常以为候。

    玉镜潭 在柱石山东,潭上旧有钓月亭。濯缨潭 在柱石山北,潭上旧有招隐亭。唐僧灵一有《三潭诗》。

    清白泉 又名“乳泉” ,在县西岝崿山下。宋县令卲文炳筑亭于上,取泉酿酒,色味俱美。

    新城县

    大雷山 在县西八里折桂乡。上有龙池,祈雨多应。

    戴家山 去县东二里,高七十丈。按《县志》,“在县南三里昌西乡。”

    塔山 ,在县西二里。上有许公祠。

    东山 在县西四里折桂乡。

    天柱山 ,亦名皇甫真君山,在县西十里,高一百二十丈。唐大中间岁旱,一老人云:“何不祷此山独角仙人。” 言毕径去,农父追于馀杭县界,遂口授醮谢名位,曰皇甫真君也。因名其山。岁旱祷多应。按《县志》,在折桂乡。

    鸟善山 ,在县西十五里折桂乡。上有龙井、白鹤仙人祠。

    山 一名“崤山”,在县西二十里新登乡。高二百五十丈,周七十里,上有龙穴,深十丈,源水清澈,内有金鱼。岁旱祈祷必应。

    成山 ,在新登乡,高三百丈。

    仙坑山 在县西二十里七贤乡。晋咸和中,七仙客围棋石上,因以为名。山产茶,味特美。宋咸平元年,有猎徒见白鹤三冲天而去,石上有棋局未收,及猎回,不知所在。

    巧坑山 县西二十五里七贤乡。高一百五十丈。

    南山 在县西三十里广陵乡,高三百丈。郑家山 去县西四十里广陵乡,即新妇洞山也。高三百八十丈,山有石马岩、雨花岩,最奇绝。

    石羊山 ,在县西四十里广陵乡。高一百五十丈,下有徐凝墓及陈氏园,今废。

    锦丘山  、千顷山 俱在县西五十里。鸦栖山 在县西五十里,高五十丈。

    龙丘山 ,在县西五十里。

    三九山 在县西五十一里。高一百十丈。瑞应山 在县西五十一里。高二百九十丈。仙人石山 在县西六十里南安乡。上有古松,状如柏,与山石皆以奇得名。

    牢山 ,在县西六十三里。高三百丈。

    渔洲山 在县西六十五里。高三百丈,中有合龙池,或曰合灵池。岩上有三池,深莫能测。西又一池,耆旧言其源与天目龙池通,每旱,祷雨者旁午于道。有庙在合龙池侧。宋淳祐元年,赐额曰“灵惠。” 西为白鹤山。按《县志》:去县六十里南安乡。

    午目山 在县西七十里南新乡。又十里则米积山,上有“瑞相院。”

    龙门山 ,在县西七十五里南安乡。高三百丈,上有龙池及龙门寺。

    贤明山 在县南三里,即学宫对山。

    绿衣山 旧名“乌衣山” ,在县南五里祥禽乡。高三百二十丈,周回八十五里。

    百丈山 在县南五里太平乡。亦名“卓笔峰。” 高二百丈。

    青峦山 ,在县南八里太平乡。高一百二十丈,有碧沼寺。

    洪山 一名“南洪山” ,在县南。

    黄山 在县北二里。上有黄将军庙、黄山亭,昔废。明隆庆初重建。

    北山 即三贝山,亦名贝多山,俗呼官山,在县北三十里。上有龙王庙,祈雨辄应。宋咸淳间,邑令陈君宝请于朝,赐额“灵济。”

    果园山 在县西北一里城郭坊,下为东岳庙。云山 在县西北一十里永昌乡。

    释子山 在县西北二十里永昌乡,有灵耀寺。晋悟空大师尝与郭文举筑庵于上,故名。“丰山 ” ,在览川,有枫木皆百尺合抱,又名“长枫山。”

    赤土岭 在县东三里昌定乡。

    岩石岭 在县西三十里新登乡。

    青牛岭 在县西七十里,又名宝福山,上有多福寺。按《县志》又名多福岭,通于潜大路,上接天目,秀拔万仞,去县八十里。

    浮云岭 在县西八十里南新乡。

    白峰岭 在县南三十里祥禽乡。

    大小岭 在县北二十里永昌乡。

    草鞋岭 在县北二十里昌东乡。

    松柏岭 在县东二十里昌东乡,又名“柏枝岭。” 桐岭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新登乡。

    龙门岭 在县西南三十里新登乡。

    石门岭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永昌乡。

    閟岭 在县北二十五里永昌乡。

    依岭 在县西北三十里永昌乡。

    蜕龙洞 ,在县西十八里新登乡宝乘寺后。相传,初开此洞,石门九重,其深莫测。得龙蜕骨一斛,石间有鳞爪痕,首尾宛然。稍深,分为二径,游人不易至云。

    渔泉洞 在县西三十五里宁寿乡。山前石门屹立,高十丈,洞口如宇,行入百馀步,有石如龙形,旁有池可半亩,接西天目名“龙池。” 四时不竭,旱岁祈雨多应。

    灵隐洞 ,在县西六十里南安乡。高十丈,阔五丈,深不可测。中分二洞:一有水,清浅可玩,洞尽处又有口如瓮,水音澎湃,其声不绝;一无水,洞上石乳滴成如锤剑。

    仙洞 一在县南二十五里太平乡,“入洞二百步,渐下有石横截,人不得入。一在南新乡三九山,由阶级下渐就平坦,深约二十馀丈,横阔数丈,石如覆屋,中有石柱擎之,柱旁一隙通明,周围石岩有水波纹,上悬石乳,如碗如玉,奇形异状,图画不能尽其巧。”

    新妇洞 ,在县西北四十里广陵乡郑家山。相传昔见一妇人靓妆入石,失其所在,因以名之。洞有泉,溉田甚广。

    太师坞 在县西一十里,杜太师墓在焉。“金鸡石 ” 在县西十八里新登乡宝乘寺前。大小参差若飞走间有高冠长喙,如欲向人鸣者,溪水泛时冲击有声。

    仙人石 ,在县西七十里南安乡。上有万年松,状如柏。

    将台石 在县南三十里昌西乡下港口,临大江,与状元峰并峙。上有石壁,俗谓“宋时观兵于此” ,故名。旧存镇江侯祠,周围约二亩馀。知县温朝祚移建墩房于上,以便远眺防守。

    鼍江 《吴越史》云:“常有二气亘于江上,昼夜不灭。及杜建徽、罗隐生,而二气不复见,议者以为文武秀气。” 江在县南二里,今过岸滩浮石潭是也。按《广舆志》,鼍江绕百丈山下,当在今舒啸亭左右。

    金溪 在县西二十五里广陵乡。源出分水县,东流至岩石一十里,与葛溪合流。按《通志》名佘溪。

    葛溪 在县西七里。因葛仙翁炼丹于此,故名。湘溪 ,在县西三十里。源出新妇洞,南流与大溪水合。

    盘石溪 ,在县西五十一里。源出灵门,至南新镇与渔洲灵池水合流入县。

    釜源溪 ,在县西五十五里。源出回源池,与渔洲水合流入县。

    西溪 去县西七十里,源出渔洲山底,东流至三溪口,与于潜天目水通流。

    松溪 在县北五里。源出临安界,南流至行者桥,与葛溪合流入江。

    放生池 一在县西七里折桂乡宝胜院,前唐天宝中开,相传内有洞,下通桐庐江。按《县志》,“一在塔山潭,西至徐家坝,东到胡衙坝。”

    皇清康熙二十年,邑民袁应福等呈县刊《石买放水》。

    族渔人禁网

    “浴丹池 ” ,在宁国院旧址前。朝暮消长,与钱塘潮汐同,人候之不差。晋郭文举遗迹也。

    天柱山龙池 在县西十里天柱山下。

    渔泉洞龙池 在县西四十里宁善乡。

    合灵池 ,在县西四十五里南安乡。相传其源与天目龙池通。

    龙门山龙池 在县西十五里南安乡,按《县志》,“在县西七十五里。”

    三贝山龙池 在县北二十二里昌东乡之三贝山顶。按《县志》“在县北三十里。”

    深浦 在县南二十五里。阔二十丈,深浅无度,潮水往来,溉田五十顷。按《县志》,“南二十里昌西乡,通钱塘江潮汐。”

    普光山泉 在县东十五里昌东乡普照院。“白乳泉 ” 在县西七里折桂乡宝胜院西。泉色如粉,故名。

    清心泉 在县南三里贤明山广福院旧址。按《县志》“在县南一里。”

    寒泉 在县西六十里南新乡庵头山石岩下,冬夏不竭,灌田数百亩。宋至和二年,县令吴止仲大刻“寒泉” 二字于石壁。

    谒水灵官泉 在县西三十五里广陵乡枫林坞。横广三尺许。泉水时消时长,如气有呼吸,如潮,有进退,霅霅有声。一刻之间,忽为消长数次,亦奇境也。旧《志》:“石有小洞,寻常无水,人以诚祷之,泉即涌出,饮足而泉止。”

    碧沼 在县南宁国院。唐大中八年建,旧名“碧沼院” ,宋咸通十年改“碧流院。”

    杜公井 在县城内。董昌围急,城中乏水,兵民穿土深百馀尺不得水。都将杜棱至诚祷之,泉立至,人称为“杜公井。”

    龙井 ,在县西十五里折桂乡鸟善山,地多苦竹。

    黄金湾井 在县南二十里祥禽乡界新城、桐庐间。其地僻,无居人。宋淳祐间,令赵崇侅命宝林僧创接待庵,凿井饮往来者。扁曰“赵公泉。” 彭家井 在县北门内彭家巷。大旱不竭,城中人多赖之。

    昌化县

    唐山 在县后。高二十丈,延袤五里,县治障山也。

    青山 在县前双溪南岸。高二十馀丈,延袤四里,联峰罗峙,丛木苍翠,影落中流,秀色可挹,其状如屏,故又曰“南屏山” ,一曰“官山。”

    晚山 ,在县西十里,高一百丈。晋许迈游寓此山,采药,遗踪托许由、侣巢父。故山有洗耳滩、白牛桥。

    百丈山 在县西三十里。高一千五百丈,延袤二十里,一名潜山。《吴兴地志》云:“尧时洪水,此山潜水中,不没者百丈,因名。” 多灵药及济饥。草木实邑之望山也。其阴即大鹄山,上有大龙潭,旁有王公洞,下有秦王石,曰双峰。

    云谷山 ,在县西三十五里。原野平旷,数百顷。

    岑峰崛起,林谷逶迤,常有云气出没。

    鹫峰山 ,在县西三十里。高六十丈,前有起云墩,后有丁当洞,东为白潭山。

    石柱山 ,在县西五十里。高五十丈,中有巨石如柱。

    龙塘山 在县西七十里,高一千丈,由十八曲岭而上,山多怪石,若层云叠波,又峙立如门,上为龙池二,林谷幽敻,不类尘世。一池在山巅,广二百馀亩,巨木森然,枝干多剥落,或以为龙挂迹。一距上池十里,广十馀亩,岁旱,人祷于此辄应。

    大明山 在县西九十里。高一千一百丈,延袤九十里,巅广三千馀亩,如平地。中有龙池,山半有瀑布泉。又有白蛇岩、鹞子峰、“昆仑岩,俱森耸峭拔,足称名胜。及登山顶视之,则偃然下伏,直与培𪣻等耳。”

    量金山 ,在县西九十里。

    铜坑山 ,一名“福泉山” ,在县南五十里,高一千丈,延袤五十里,东接分水,南带淳安,西亘绩溪。最高处有龙池三,草木荫蔽,龟蛇浮游,云气笼罩必雨,岁旱祷焉。

    峒麓山 在县南二十五里览溪上。高百丈。宋章樵建书楼其上,因之以自号焉。

    仁山 在县南二十五里,高二十丈,山势盘回,林木蓊郁,溪流九曲绕其下。石笋山 ,在县南三十里,高一百五十丈,上有巨石如笋,下有千人石。

    石室山 ,在县南四十里。高一千丈,有石如室。其东为竺云山,一名“何上坪。”

    佛迹山 ,在县南五十里。高一千丈,延袤三十七里。猎者见神人双迹于雪中,因名。崖石嵌岩,自麓跻顶,必穷日之力可到。又有石鼓、石座、石碁枰,疑神仙所栖之地。

    湖山 在县东南五里

    柳相山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高一千八百丈,延袤一百三十里,接於潜县紫溪,南入分水县界。

    武隆山 在县西北一里许,高一百五十丈,延袤二十里。其巅有池,相传为葛仙翁炼丹处。箕山 在县西北十里,高一百三十丈,延袤十里,上有天池,奇旱不涸。又有井七,今迷,其五存二。又有五色沙,五方各别,人或掬而聚之,逾数日仍自分五色,最为神幻。

    巾子山 ,在县西北四十五里。

    千顷山 在县西北六十里。高一千六百丈,延袤六十里,广千顷,巅有龙潭,广数百亩,潭中有金银鱼,宋高宗尝命中使取之。有树生西岩,曰“沙罗” ,蔚然高翠。初夏开花,香闻数里,海棠瑞香遍生山麓。

    大鹄山 在县西北六十里。高一千丈,延袤五十里。或以为山类鹄头,或以为《鹄栖》其上,与百丈山联属,势凌霄汉,人不可到。上有龙池,阔三百亩,旁有葑田,岁旱,乡人攀缘祷雨。其上崖壁间或产奇花,人不可采。

    龙池山 在县西北八十里。上有古庵,庵前龙塘,塘外有龙井二,一为妇人盥手,遂涸,一虽大旱不竭。

    笔峰山 一名“金家山。” 在县西北九十里。自下观之,崒嵂如笔;上坦平可栖。

    朱贵峰 ,在县南三十里。高四十八丈,延袤三十六里,与金山对峙。上有巨石,方广亩馀,四望俱入空际。

    乐利峰 在千顷山左。壁立孤峭,上可望钱塘江,背极芜湖县。

    “鹞子峰 ” 在大明山。

    双柱峰 :在县西南里许。联属南屏二峰,秀色可爱。

    紫微岭 在县东一里。高三十六丈,联峰夹岭,郁然深秀。上有云峰,南连郭门,北距金鸡山,县东奇观也。

    凤凰岭 在县西三里,高二十丈。

    黄花岭 在县西三十里,与宁国接壤。其上有关。

    百丈岭 在县西六十里。高而崎险,春冬雾气,白昼如夜。有龙池,旱则祷之。

    昱岭 在县西七十里,高七十五丈,其巅为徽、杭之交,山势险阻,尝置关御寇,故又曰“昱岭关。” 栈岭 一名分界岭,在县西一百里,其巅为绩溪县界,有古刻界石。

    玉岭 ,在县南三十五里。高七十丈,在金山上,故又曰“金玉岭。” 旁有金紫岩,峰峦特秀。又二山

    考证

    峙其下,名“挂榜山。”

    龙须岭 ,在县西南四十五里。高四十五丈,曰“金村山。” 莎草厚如茵褥,若龙须然,故名。其巅有龙王庙,后有石镜。其下有潭,蛟龙所宅。

    铁砧岩 在县西十五里。岩顶掌平,方壁峭削如砧。

    狮子岩 一名狮石垄,在县西五十里石门山口,以形状名。岩石嶙峋,俨如狻狮蹲踞状。岩左嵌洞为门,出入微泉吐洞顶,滴滴灌注小壑中,洵幽异也。其对为象鼻岩。

    滴水岩 在县西七十五里。石壁环列如城,多奇松,人莫能取。岩水注涧溉田,大旱不竭。石岩 ,在县南佛迹山。岩石对峙,雄峻绵亘。墨子岩 在县南四十里,其高切云。上有室穴坐具。昔樵者见野服三四人奕石上,问侍者,曰:“古墨子也。”

    仙人岩 ,在县西北七十五里。下有洞,上多怪石异草。

    照金岩 在县西北九十五里。岩下有石,可鉴毛发。遭红巾寇焚,遂不复明。

    “昆仑岩  ” 、“白蛇岩 ” ,俱在大明山。

    玉仙洞 在百丈山。石洞幽深,仙人王太伯常居之。昔人有见盐数袋暴于洞口,就之不复见,人始信为神仙所居。今为崩石塞门,不可入。甲子洞 ,在县西十八里前山下。

    七里洞 ,在县西四十里,深七里,灵物居之。每岁水必一至,冲山激石,涧壑屡迁,流过石湖入晚溪。

    石燕洞 在县西四十五里义阡。前坞壶瓶冈,深邃莫测,石门高丈馀,中如巨室,可坐数十人。巅有窍,受明如牖,泉流淙淙,绕石如筝,琴声四时不绝。昔有石燕飞出,故名。

    龙洞 ,在县西七十里龙塘山普济寺后。石磴萦舒而下如曲房。有石肖罗汉若雕镂者,故又曰“罗汉洞。”

    丁当洞 ,一名“丁东” ,在鹫峰寺后,泉声丁东,四时不绝,故名。

    仙姑洞 在县南八都山巅,其大如堂屋,内有泉窟,游人可盥。

    石路 一在县东二里,西临湾水潭,东为崖壁,宋令刘士修凿,太学生孙布记。今犹磊砢崎隘,想未凿时险阻,知刘令之为功也。一在县西三十五里破山湾,南临深溪,北抵崖壁。明天顺五年叶源陈宗儒凿,计二里许,广三四尺,工费数百金。章产荣《记》:“其路为徽、杭要冲,商旅接踵未通。凿时行者必渡溪南岸,迂行数” 里,复渡北岸冬寒病涉,遇溪涨尤为患。此路一开,无复二渡之险矣。

    秦皇石 在县西二十四里百丈山下,两石对峙,高三丈许。相传秦始皇东游,登会稽,欲作石桥,跨海屿,观日出处。使神人驱石,行不速辄鞭之,此二石乃驱之不去者。

    仙人石 一在县西二十五里龙湫上,高三十馀丈,其巅坦平,有石碁局,赤色如界画,人有攀缘而上观者。一在县西南五十里皂角岭,高五十馀丈,倚空特立,旁无土木,又名“佛柱岩。” 一在县西北百里汪山庄下,高十丈,上广下狭,嵌乎溪流,四面异状,望之如掌如浮图,或如人立,人以飞梯缘上,置佛像于岩窟间。

    梅花石 在县西四十里前溪坞口,巨石中有白点,宛如梅花。

    金牛石 在县南三十里朱贵峰半石坛广二丈许。相传有金牛从洪山出,经下余村,留迹石上。又有牧童卧处并笠杖迹。

    垂帘石 在县南五十里潘山上。片石崛起如室,中垂帘,下有棋局,亦神仙所栖。

    石镜 一在照金岩,一在龙须岭后。莹澈可鉴,明则霁,昏则雨,为居人占侯,夜光烛如月。昔有夜盗刈人麦者,乡人嗔石光为盗,便纷纷斧凿,并以秽物污之,遂昏。近年光间发而明终不继。盘蛇石 在县西北二十里千顷山石中有金色小蛇,或隐或见,人呼为“圣蛇。”

    关王石 在县西七十里荆洲水口。倚天拔出,弯环如刀状,故名。须草簇生腰罅,若系缨者。小石门 在县西北五十里,两崖如门,高倚霄汉。门仅通人,流泉㶁㶁循门而出,亦邑中之绝境也。

    石龛 ,在龙塘山麓,高丈许,可容三五人,内有“龙岩和尚趺坐迹处。” 又石窟如小钵线,泉纡渗其中,不溢不涸,盛寒不冰。

    雪崖 在百丈山溪东。崖石色有白点,婉如雪。

    积。谢枋得诗云:“谩说清街水一条,争如百丈雪岩高” 是也。

    藏春坞 在县东南雪老村。

    白獭湖 在县西南一里合浮亭后十馀步,横亘半里许,旧多莲花。宋令章伯奋建镜红亭于上。盖取《韩诗》“平铺红渠盖明镜” 之语。

    澞溪 在县东一里。源出黄蘗山岭,经杨村、盛村、枫树坪,凡三十里,入双溪下流。

    奥溪 在县西六里。源出宁国山界,至金紫岩东流五里合黄溪,南流过塌水桥入晚溪。晚溪 在县西七里,与无他溪、巨溪诸小溪水会,有许由洗耳滩,盖因许迈隐此,故名。今许氏所居东南隅为中洲,一名上鼋洲。洲前伏象屏,洲后长湖潭。又其下石壁湾屿矶如画。章昭文诗云:“白𬞟风断东西岸,赤石滩分上下洲。” 赤石滩,洗耳上流也。

    历溪 在县西十五里。源出百丈山,南由白牛桥达洗耳滩。

    巨溪 一名“籧溪” ,在县西十七里。北接上溪,东南流经青山潭、黄石滩,与晚溪会。巨石湍激,雨水涨益险,渡者患焉。

    董溪 在县西二十五里。源出百丈山,东流三十五里达洗耳滩。

    无他溪 ,在县西三十里。上接云溪、东溪,与巨溪会。

    颊口溪 在县西五十里。源出石门之西,东流入无他溪。

    云溪 在县西七十里。源自昱岭,东流三十里,会官桥渡入,无他溪。

    双溪 在县南一百步,乃晚溪东流。溪中有洲,水分东北,过县复合,湍声澎湃,岩谷响应。宋熙宁六年,县令陆元长临北流为亭。开禧二年,令章伯奋作新亭,徐观撰“记。”

    下阮溪 在县南十五里。上接双溪,经下阮村南流三十馀里入柳溪。

    伽溪 在县南二十里。源出峡川,东流入柳溪。上博溪 ,在县南二十八里。其水合湍坞、唐、梁、沈四溪,东北流四十里入伽溪。

    览溪 在县南三十里。合萧、蒲二源南流二十里,迂回九曲,与上博溪会,达于柳溪,盖两山析流故也。沙明水净,石蒲丛然,游鱼可数,而无飞湍激濑之声。潭曰“浴仙” ,相传为何仙姑浴后,澄莹而香。

    沈溪 在县南五十里。源自贡岭,东南流三十里,合唐溪、梁溪、湍坞三源为上博溪,入于伽溪。蒲溪 在县南六十里,源自蒲溪岭,东流五里,会览溪。

    柳溪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为邑之众汇,上下三十里,俗名其上曰“小柳” ,两石对捍,势如建瓴而下。中曰柯相公潭,下曰“大柳” ,巨石参错,屹乎中流,汹涌澎湃,声若迅雷,仿佛吕梁川硖,亦奇观也。可泛艇通贾,俗曰“俊船。” 久雨大涨,莫敢行矣。

    合溪 在县西北五十里,双溪西数百步。溪上皆分流于此会合,横亘里许,平阔深静。

    上溪 在县西北六十里,源自板桥,会华光潭出巨溪。

    义涧 一名“义干溪” ,水涯也。在县西四十里,界杨溪无他溪间,自唐以来为放生池。每春明波绿,巨鱼浮游,人多往观焉。

    翠釜潭 在县西三十里百丈山下。潭水清冽,中洼如釜,飞泉百尺,自岩巅泻下釜中,与蓬仙岩联属,真天厨献食之所。

    鸟仪潭 在县西三十里百丈山下。潭水清冽,中有嘉鱼异螺。相传有赤色灵鸟向水边呈羽仪,人欲罗之,即化为石,故名。

    太公潭 在县西三十里百丈山左。相传泰伯采药南来,尝陟此山,饮泉而甘,因名。

    抛儿潭 在县西九十五里。元末寇乱,有负小儿入山,寇追急,弃儿于潭,因名。

    双眉潭 在县北十五里,地名“上溪潭。” 旧传陈、霸二仙隐此,有垂钓石,上有枕臂坐迹。

    羊头潭 在县西北七十里都亭下。石壁对峙,旧名“龙门。”瀑布百尺,奔于门中,下注深潭,龙宅焉。潭底有石如羊头,两角崭然,旁有五石杯,如设奠具。潭多灵物,阴晦则有声如钟鼓。岁旱以罂。祷取。其水有鳞属,入必雨。柯相公潭, 在县东南十五里大溪。

    放生池 在县西治平寺。按《县志》一在武隆山麓,康熙三年邑令卢毓粹新凿。

    东坡池 在县西城隍庙西北。东坡以倅车至。

    邑爱其风景,筑亭凿池,种《千叶红莲》。

    龙池 一在龙池山,一在大明山,一在大鹄山,一在百丈岭。其在铜坑山之绝顶者,有三池焉。其在峤源龙井院曰龙湫。其在千顷山曰龙潭。其曰龙塘者二:一在龙塘山巅,广二百馀亩,塘上巨木森然,枝干多剥落,观者知为龙挂耳。一距上塘五里,广五十馀亩,水常涸。岁旱祷此,少顷水涌出必雨。

    蜃池 在蜃岩之东

    东坡泉 在县南双溪亭西数十步。石窍中出,甘冷异常。东坡倅郡时,寻溪源得之,以瀹茗,人因凿石为泓,刻“东坡泉” 三字。开禧元年,令章伯奋作亭其左,名曰荐菊,取东坡“一盏寒泉荐菊秋” 之句。

    龙孔泉 在县南金山玉岭麓。石窍中寒泉涌出,冬夏不涸。每巨鱼出游必雨,而居民赖之为水利。

    蒙泉 在县南二十里览川。泉极甘冷,大旱不涸。章槱浚为井,刻铭于石。

    瀑布泉 一在县南三十里玉岭后。石壁峭立百馀丈,飞泉自山厓下泻,四时不竭。一在大明山,唐宣宗微时隐此。悟空禅师咏《瀑布泉》诗曰:“穿山透石不辞劳,远地方知出处高。” 宣宗足之曰:“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其气象盖可见矣。一曰龙门瀑,在县西三十里百丈山,俗名白水。其源甚深,石壁万仞,飞流直下,石上有仙人足迹及“捣药臼” ,一在都亭源。

    平清泉 :在县治堂阶下。一名平清沼。

    天井泉 在县治西五十里,叶源马坞小山之岭。石窍深窅叵测,中若列梯级,可通上下。寒泉涓涓灌注石面,凝结如脂,为寒水石。有水筋者,曰“鹅管石。” 昔有人执烛而入,光彩夺目。或以丝系石下度之,其声咚咚如鼓,尽丝一籰,尚坠未已。相传窍通朱浪村之长潭。

    治泉 在县南门外数武。澄泓一线,瀹茗甚佳。邑令李人龙镌“治泉” 二字于石上。

    石井 在县东石巷内。相传五代时置。

    炼丹井 在县北一里武隆山,葛洪炼丹之所。一在东坡亭后。

    义井 在凤岭东一里。宋庆元中,令周堪凿“涌泉井 ” ,在县西六十里同山村。从沙底汨出。盛寒暖气,蒸如烟雾;夏大旱不涸、雨不溢,赖汲者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