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七百七十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七百七十六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七百七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七百七十六卷目录

     安庆府部汇考四

      安庆府公署考

      安庆府学校考

    职方典第七百七十六卷

    安庆府部汇考四

    安庆府公署考        府志

    本府。怀宁县附郭。

    府治 。明初,知府谭启宗、赵好德重建。旧中堂为大节堂。元季,郡守韩建拒贼完城余阙,因以“大节” 名其堂。堂东为经历司,西为照磨所。堂之后为川堂、学道堂、燕喜堂。堂之东为读易堂、学优祠。燕喜之后为知府宅。经历司之南,为吏、户、礼房及勘合科,皆西向。照磨所之南,为兵、刑工房及承发司、架阁库,皆东向。其南少西为吏廨大堂,前有甬道,前有仪门。门东首土地祠,祠之南有理刑厅,前有军器库。明季城溃库毁,今即旧址为仓。仪门之西为司狱司头。门高建谯楼,环以方堡。楼东有“寅宾馆。” 乙酉,城破,悉焚,仅存“燕喜堂” 及同知厅宅、“通判厅宅。”

    皇清顺治丁亥,知府桑开第因旧址建大堂,推官李

    崇稷因旧址建厅。己丑,知府王廷宾建谯楼及曹吏诸房,又建寅宾馆及后宅。乙未,知府李自祯建内二堂。康熙六年,知府赵世祯建川堂于谯楼前,东建旌善亭,西建申明亭,重建大坊曰“绥镇皖江。” 康熙辛亥,知府姚琅增建前栅门,榜曰“雄峙上游。” 康熙乙丑,知府刘橒立屏设门,左曰“正本” ,右曰“清源。”

    江防厅署 在正堂东

    督粮厅署 在正堂西

    理刑厅署 在江防厅前,今裁。

    经历署 在正堂南

    知事署 在正堂东

    照磨署 在正堂西南

    巡抚察院 在府治之东。旧为巡江察院。明季丁丑年设皖抚,遂为抚治。

    《皇清》仍立巡抚,驻节安庆。五年戊子,移驻池州。六年

    己丑奉

    旨归并操江都察院。康熙元年仍为巡抚。察院。中为

    大堂前为仪门,堂左右为吏书房,又前为班房。仪门之前为大门,大门之西为中军旗鼓公署。东为东辕门,西为西辕门。大堂之后为川堂,为后厅,为东、西厅。中为内署,有楼,周以垣,垣外环以营房。康熙二十四年,巡抚薛柱斗捐修川堂、大堂。仪门大门,捐建“东辕门外牌坊一座、鼓楼一座,西辕门外牌坊一座。”

    按察使司署 ,旧为防皖副总兵官署,后迁镇潜山。康熙五年,改按察使司,移皖,驻札于此。中为大堂,前为仪门、大门,堂后为川堂,再进为后亭,中筑月台,环以垣,而列吏号房。大门东为关帝庙、三圣庵,西为照厅,为捕厅、照磨所。照磨衙舍在司署东南,移司驻皖,买故宦崔名世房屋为之。司狱司在司署东南枞阳门内,即旧小箭厂造司监并司狱衙。

    公衙门 在城中隅。系前巡抚操江李日芃建,为“演《武场》” 者。康熙十六年,安抚部院徐改建供奉

    龙亭,凡朝贺令节,咸于此习仪焉。前为门,门内为“回”

    廊进而为门三楹,列东西朝房,中为大殿,后为堂,规模甚崇巨焉。

    “将军府 ” ,在城东北隅,仍旧卫基也。康熙十三年,因旧署改造,旁作营房二十五间。

    协镇都督府 ,旧在康济门内,为守、游、参、副驻札公署。康熙十六年,详请改建于将军府前之右。其府坐西面东,前设屏墙、辕门。大门三楹,前厅三楹,川堂二楹,后厅五楹。

    督学察院行台 在府治东。旧无棚厂。顺治庚寅,操抚李日芃檄府县建。东西文场各六楹,甃以甓,覆以瓦。中为大堂,承以卷厅,进而为退食堂。堂后建“兰台新署,左右列上房号舍。” 东北隅建芳桂亭,周以垣。大门三楹,前设屏门、龙旗、墩二、鼓台。因大堂历年甚久,朽蛀倾圮。康熙十二年十月,知府姚琅重新建立。

    操江厂 在西门外大江之滨,今改为公署。有大厅、后厅。操抚李日芃捐修,今前厅改为“讲约亭。”

    南察院 在操江厂后,操抚李日芃捐修。旧北察院 ,在北门内。旧为“近思书院” ,今改水师公署。

    新北察院 在北门内。前建大坊,头门三楹。东建鼓台一座,进为仪门,为大堂,卷棚相承。后有二堂,有东西厅,有上房、书舍,环以墙垣。康熙六年,知县马刚督建。

    阴阳学 在府学南,基存。

    医学 在府之东

    僧纲司 在天宁寺

    道纪司 在佑圣观

    万亿仓 在康济门内。旧有会储堂,后堂环以仓,凡六联,二十有八楹。久圮,知府王廷宾重修。顺治八年,操抚部院李日芃重建九间于会储堂左。

    府仓 :知府王廷宾建六楹于仪门外宾馆后。育贤仓 旧在府庠,久废。操抚李日芃重建十楹,贮书院学田租谷。在书院后,即府学址。今重修约为六楹,名“积谷仓。”

    新建社仓

    怀宁县治 在府治之西,即元朝淮西分司故址。明洪武丙辰建。旧中为平易堂,堂后为川堂,进阶为四知堂,知县贾壮改“无倦堂” ,再进为知县宅。两翼,面西为架阁库、吏户礼房,又南为狱,面东为承发司、铺长、司兵刑工房。南下为吏廨,堂下甬道前为仪门,仪门外东为土神祠、寅宾馆,西为大厂,设头门三楹,门左右为榜房,东旌善亭,西申明亭,前有坊栅,左曰“平政” ,右曰“亲民” ,前有坊,有屏。

    皇清顺治丙申,知县周霖建大堂、仪门。康熙三年,知

    县马刚续建门坊甬道,扩数丈地,规制宏敞。县丞署 在正堂东,后毁废,并入知县宅内。主簿裁其署,改丞署。

    主簿署 在正堂西,今裁,改为丞署。

    典史署 在正堂东南

    观音港巡检司 在县东郭。明洪武己酉建,今裁。

    长枫夹巡检司 在镇南。吴元年创,今废。张葭港、杨槎洲河泊所 在城西,今毁。

    山口镇,曹颜《二》。河泊所, 今裁。“段塘《后江洑》河泊所, 今裁。”

    小塘等处河泊所 ,在受泉乡,今裁。

    东河石牌河泊所 旧各所皆设“旌善” 、《申明》二亭,今俱废。

    五城兵马司 在各城门内,有堂有炮,今废。养贤仓 在县儒学内西,今废。

    便民仓 在县治东南镇海门内。旧在枞阳门外迤东二里,明洪武癸亥建,岁贮运兑税粮。今改建此,以便水次,故名曰“便民。” 乙酉,城溃,毁。

    皇清顺治六年,知县贾壮约建两联共二十二仓米。

    三千馀石。续建周完,亦如旧制

    预备四仓 统七乡,久废未行。

    备用仓 在枞阳门外,亦备赈者,今废。

    岁增仓 新建在康济门内,万亿仓之右。预备仓 ,本县以罚锾积谷,备凶年赈济之用。常平仓 常平者,旧系巡抚项下罚锾积谷,以备凶年赈济。后在县宅门东。

    新立社仓 四,一东仓,一西仓,一南仓,一北仓。康熙十二年,奉安抚部院靳檄行各属设立备赈,馀在各乡。

    养济院 在城东枞阳门内。有门有堂,东西各数十楹,以养鳏寡孤独者。月有廪,季有薪,岁有布。旁有隙圃,可以蔬。康熙二十四年,知府刘橒捐俸增建。

    漏泽园 在府西郭太平寺后,葬无主者。义冢 二,俱在北关外,系知府刘橒捐俸购置,募人捞江上浮尸,收暴露遗骸瘗埋。

    外县

    桐城县治 在县之中。明初甲辰创于元故址。知县刘定建,中为子庶堂,堂后为川堂,又后为“思补堂。”

    皇清康熙二年,思补堂灾,知县邬汝楫小构三楹。康

    熙八年,知县胡必选重建,再进为“知县宅。” 宅内有夜告堂及书室。川堂之东有库楼,楼前典史厅。大堂之东为茶房、承发房,大堂之西为招房,又西为仪仗亭、戒石亭在甬道中。其东则吏、户、礼架阁房,其西则兵、刑、工铺、长房。又西为内狱,前为仪门。门外东有土地祠,有班房,有宾馆。西有外狱,有班房。仪门之前为谯楼,左有旌善亭,右有申明亭,又前为“绥仁” 、抚德坊。康熙二年,知县邬汝楫重建。

    县丞署 在正堂东

    主簿署 在正堂西。今裁,署废。

    典史署 在正堂东南

    察院行台 “旧为抚按行台。” 明洪武初建。其制有大堂,堂后有九思轩,有嘉乐堂,堂之西有书舍,其厢为庖厨。大堂东西有班房,前有仪门。又前有大门,有宪台。坊门东有官房。成化二十一年,知县陈勉重修,仍备床帐、桌椅、庖湢所需什物,令门夫看守,以备应用,不须假借。明末俱废。

    皇清康熙六年,知县胡必选仿“陈勉遗意,捐资重加。”

    修葺民间不扰

    府署 旧呼为“南察院” ,在县治南城隍庙东。明洪武初建。中为大堂,堂北为川堂,为后堂;其南有班房,有大门。崇祯末,知县张利民以颓甚,许奉东岳神;后移东岳于高庙。此地废为丘墟,民多隐占以为畦圃。

    皇清康熙九年,知县胡必选悉清理之。

    皇华馆 ,在城东隅。明崇祯辛巳,知县杨尔铭许奉“关帝” ,今为关帝庙。

    练潭馆 在练潭。顺治七年,知县龚景运重建六百丈巡检司 在老洲县东一百里,明洪武甲寅巡检苦木建。

    马踏石巡检司 在枞阳下镇,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明洪武戊申,巡检郭运建。

    源子港巡检司 在汤家沟,县东八十里,明洪武巡检友海建。

    北峡关巡检司 ,在北峡关,县北四十五里。初为北峡驿,明洪武辛亥,改置巡检,伍宝钞建。以上四司,俱有堂室,有警楼,弓兵三十名。

    阴阳学 ,在凤仪坊。明洪武甲子,训术李茂芳开设。

    医学 在指廪坊。明洪武甲子,训科黄希曾创建。

    僧会司 在天宁寺。明洪武壬戌,僧会道泰开设。

    皇清顺治戊子,僧会《通恺》将原司更换《大宁寺地藏》。

    道纪司 在太霞宫。康熙十年,道会陈子霖重修。

    在城乡,约所 五:东所大宁寺,南所五印寺,西所大霞宫,北所五显庙,中所城隍庙。

    际留仓 在县治东南。明洪武初,知县洪以和建六廒,贮夏秋税粮,支给本县及阖属官吏俸及养济粮。今改名“预备仓。” 知县胡必选积谷于此,高攀桂增置二十廒。

    便民仓 在枞阳下镇,明正统三年建,六联五十楹,岁贮兑运漕粮。明末兵毁。

    皇清顺治初重建,有堂,有门,左右设砖廒,后有小楼。

    康熙庚午,钱塘高攀桂以“征兑时文案繁多,乃于楼左增置书室一间,楼后增置五间,复建廒房二十间,环楼之左右以贮积谷。”

    社仓 康熙十一年知县胡必选力为修举。凡遇镇市建仓一座,乡村则附近朋修劝输,贮谷九百石存册。

    养济院 在县南太平坊。明成化间,知县陈勉创。

    漏泽园 在北门外

    潜山县治 在县西门内,明洪武甲申建,知县张仁鼎新旧有谯楼。万历乙丑,署县事推官王梦阳建。内为仪门,门之外东为寅宾馆、土地祠,西为狱房,门之内东北为吏、户、礼铺、长架阁房,西北为兵、刑工承发房,中有戒石碑。由亭而上为正堂,东为赞政厅,堂北为燕省堂,又北为忠爱堂,又北为知县宅,宅西为静山堂,王安石诗有“皖城终日静如山” 之句,因摘以名堂。知县李新改为清斯堂、披衣轩,崇祯癸酉陈周政建。西南为吏廨、谯楼。外左为旌善亭,右为申明亭。按:县治自崇祯乙亥至壬午,屡经寇毁。

    皇清顺治壬辰,知县郑遹元建前堂三楹,照厅一座。

    左右班房四间,仪门一重,土地祠三间,狱房三间。十年癸巳,又建后堂一重,左右厢房庖湢周围筑墙,曲折数百丈。十七年,知县常大忠建后厅一重,又砖库楼一座。康熙五年,知县周克友建川堂、内省堂。八年,建补过堂,东建“心远斋。” 增修墙垣,规模渐复旧制。

    县丞署 在正堂东少南。

    主簿署 在正堂西,今裁废。

    典史署 在正堂东南

    新察院 在县左。顺治辛卯,知县郑遹元改建“操抚部院。” 李日芃生祠。

    正察院 在县左。顺治辛卯,知县郑《遹元》重建。

    游击府 建于“徐方伯” 旧址。顺治五年,以副总梁大用平贼有功,移镇潜邑。康熙三年,改游击府。前为照墙头门、鼓亭、甬道、大堂、后堂、宅门、内衙、东西从屋、花园、射圃、兵士仓廒、大马房东、南两大街。营房东首建立关帝庙,东门外设有教场。

    中军厅 原在天宁寺书台旁,后为中军张大贵移于营中府前。前有照墙、仪门、甬道、厅堂、庖湢、书舍。中军张大贵捐俸修葺,不取办于兵丁;故士卒咸美焉。

    北察院 在北门后街。明弘治间,同知颜禄寿刱。万历戊辰,知县陆元锡建。明末寇焚。

    皇清顺治十五年,知县常大忠改为“三立书院”中祠。

    皖伯周大夫

    巡检司 在天堂山,去县百里。有堂有室,有戍楼。明洪武辛卯刱。

    阴阳学 在县东朝天坊。

    僧会司 在县东天宁寺。

    道会司 在县北元妙观。明洪武壬戌创,额设道会一员。

    便民仓 ,岁贮运兑税粮,以其近水次,故云“便民。” 自明正统以前,仓在怀宁山口镇,挽输艰难。后邑令蓝章割潜之裴家沟,易怀之黄土潭,建仓其上,故命兹名。然旧以木为之,岁久圮坏无存,致改府兑,民甚苦之。崇祯间,改建黄土潭。知县李新乃易砖仓,东西各四十四间,前警楼,后衙署,如县治规。屡经寇焚,仓犹存,至今免府兑之劳,省修缮之苦。

    预备仓 四东仓在玉照乡朱家冲,南仓在尧年乡薛家湖,西仓在清朝乡天堂寨,北仓在玉照乡彰法龙山。

    新仓 一在西厢,一在尧年之青山渡,一在潜岳之罗汉山,一在清朝之塘埠,一在清朝之黄蘗山,一在玉照之长园坂,一在玉照之分水岭,一在玉照之鸬鹚冈,俱奉户部之札,以备赈者。后并废。

    济留仓 在县治东。明洪武丁巳,知县叶德厚建。六廒,贮官吏俸及养济粮。明末寇毁。

    养济院 在县西塔后,有堂、有室、有门。明洪武三年创。万历壬午,推官王梦旸重修。

    漏泽园 在县北三里彭家岭,陈大献所施地。明万历辛亥,知县衷允元定界勒碑。

    同及园 明崇祯间,知县柯友桂为创建城垣,启旧城址,古冢及寇疫无主骸骨,并取木匣葬之。在县东二里白沙庵,竖碑,题为“同及园。” 太湖县治 ,近来春门。明洪武甲辰建。知县孙均寿、李禄章相继成之。成化间,知县许英重建。中为堂,堂后为川堂,为知县宅。堂之东为赞政厅、承发司吏户礼房、为仓、为土神祠,迤南为狱堂,之西为库,堂之右为架阁库、兵刑工房。迤西为吏廨、为宾馆;堂之前为戒石亭。又其前为仪门、为谯楼。按县署自崇祯乙亥至壬子尽经寇毁,莅任者或居“音山寨” 、或居“四面寺。”

    皇清顺治戊子,知县李世洽始居城中,构小堂听治。

    辛丑,邹应锡重建大厅、衙舍、仪门、班房。典史曹遴重建“典史宅。” 康熙丙午,知县罗绮重建谯楼。丁未,知县罗绮及县丞王之德重建,规模大备。县丞署 在正堂东。

    主簿署 在正堂西,今裁废。

    典史署 在正堂东南

    察院 在县东。知县李承勋建。中为堂,堂后为轩,为后堂,“两翼有庑,堂之东西序为宿隶舍,其前为仪门” ,为门今毁。

    府署 :在县西清泰坊。知县张葵重建。中为堂,堂后为后堂,两堂之东西咸有序。前为仪门、为门。今毁。

    监军道署 即旧察院址,明崇祯辛巳设。是时五营流贼盘踞诸山,兵部职方主事杨卓然招抚之,加道衔,驻太湖。卓然旧为太湖令,贼寻叛,邑民苦之。有堂,有后堂,有室、有厨,有序,有书吏房,有班房,有仪门,有中军厅、旗鼓厅,有辕门。今尽毁。

    新察院 在县北门内。顺治庚寅年间,知县李世洽创建。此系民献基址,后倾圮殆尽。知县方人龙重建,规制一新。

    后部巡检司 ,在县北一百二十里。

    白沙巡检司 ,在县北一百二十里。俱有堂、有室,有戍楼。

    阴阳学 在县北大街,有亭有门。

    医学 在阴阳学之右,中有“惠民药局” ,有亭、有门,俱明洪武年创。

    僧会司 在真乘寺

    道会司 在元妙观

    十便仓 旧在石山潭东。明季贼毁,知县杨卓然详请改建城内县治侧。

    皇清顺治戊子,知县李世洽重建。

    北粮县仓 康熙二十年,知县章时化以旧仓倾圮,重建。正中为厅,厅前有屏、有门,门外有栅,栅内西旁为土地祠、为铺,环厅皆仓,计五十一间,南北粮皆贮于此。

    北粮乡仓 在石山潭旧基。知县邹应锡建,知县章时化因旧仓倾圮,继县仓重建。中为厅,厅前有门,左为土地祠。仓共计二十五间。县仓,知县章时化思为费不赀,而又不敢轻用民力,乃谋诸乡耆,共相捐输,并捐俸以成之,有碑。南粮仓 旧在县东一里,知县杨卓然改建于主簿宅前。壬午年毁,今并入北粮仓。

    济留仓 :在县治东,知县李承勋建。

    备用仓 在县堂后。知县翁溥建,今废。

    预备仓 四,东在兴化乡城头坂,西在永福乡九村坂,南在太平乡郭公店,北在景宁乡陶家园,明末俱废。

    义仓 九一在真乘寺,一在上太乡得云寺;一在棋盘石小池驿铺内;一在安定寺;一在寒场岭;一在白沙巡司,一在后部徐家桥;一在无相寺,并知县王大谟建,明末并废。

    备用仓 旧设,以贮本县赎锾积谷,备赈济之用,今废。

    常平仓 旧设,贮巡按察院,赎锾积谷,以备荒歉。今废。

    仁惠仓 巡按察院旧设。囚田三顷,在田家桥地方。每年租八十石八斗贮仓,用给狱囚口粮。乱后籍焚,田荒。

    皇清顺治五年,知县李世洽召垦。康熙九年,知县王

    崇曾丈量清界,岁登入册。

    养济院 在城东门外,明季废。

    皇清顺治八年,知县李世洽“招聚孤贫入院赡养。”知

    县王崇曾亦矜惜焉。旧仅茅屋三间,风雨不蔽。康熙十九年,知县章时化捐俸造瓦屋五间,孤贫乃获安集。又岁时出资给赏,无告穷民咸欢祝不置云。

    “漏泽园 ” 原设二处:一在城西北一里李家山,一在小池驿大路旁,以葬无主者。路旁有碑。顺治八年冬,知县李世洽择乡约老成者八人,分遣相八乡空地置园。康熙二十二年,知县章时化捐俸买县东郭外生员余绳直山一片,并马柱桂民地,以备义冢。又捐俸建塔于其上,命耆民陈云龙、黄一喜董其事。塔高一丈一尺,旁有门,虚其中以藏枯骨。行僧通泰发愿日捡拾焉。有《界坝碑》石。

    宿松县治 ,梁宣帝大定庚子辅国上将军佥事、枢密院事王鼎建。元至正甲辰,知县戴昌鼎新。中为大堂,东为左库楼、黄册库,西为常盈库,又西为右库楼、文卷库,堂后有清风轩,轩后有子来堂,堂北为知县宅,堂东为承发司、吏户礼房、上下仓;西为架阁库、兵刑工房、吏廨。堂前戒石亭,亭前为仪门,门东为粮厅,东南为土地祠,西南为仪仗库。库前之东为狱,西为马厩,为宾馆。明万历丙辰,知县万希尧改建宾馆于东,狱房于西。正南为谯楼,楼之前有循化坊,左右有榜房,扁曰“榜谕亭” ,有旌善、申明二亭。明末俱焚毁。

    皇清康熙癸卯,知县王民皞建大堂,建幕厅、自谯楼。

    以逮衙舍库藏,悉如旧制。九年己酉,知县朱维高重修。

    县丞署 在正堂东

    主簿署 在正堂西,今裁废。

    典史署 在正堂东南

    察院 在县治东半里。前门三间,仪门三间,正厅五间,厢房六间。厅后有亭,亭东有轩三间,亭后有堂三间,堂后复有轩三间,东有庖室三间,西有浴室二间,俱系明初建,末年毁,知县孙继文仍旧址重建。

    府署 在县治西半里。即知府李逊所建书院,后改为署,旋废为砾场。知县朱维高捐俸开基,渐次建造:外门三间、二门三间,正厅三间;厅前左右直房六间;厅后有亭三间,亭东有庖室三间,西有浴室三间,亭后有堂三间;堂后有轩三间,轩后有池。

    阴阳学 在县东修文坊。正厅三间,仪门一间,直房东西各一间。明洪武七年建,弘治庚申修。今俱废。

    医学 在县东修文坊,中有惠民局。正厅三间,东西直房各一间,仪门一间。明洪武七年建,弘治庚申修。今俱废。

    僧会司 在东禅寺。明令施溥给僧惠坚,修方丈三间,以待四方贤士。明季兵毁。

    皇清康熙二年,僧会海募修。

    道会司 在灵泉观内,今废。

    小孤山巡检司 正厅三间,直房二间,仪门一间。明初,巡检郑仕贤建,今废。

    泾江口巡检司 正厅三间,仪门一间。明初,巡检徐绶建,今废。

    归林滩巡检司 正厅三间,直房二间,仪门一间。明初,巡检葛乘仁建,今废。

    便民仓 明正统时,建于望江曹家山下,道远,民甚苦之。后徙本县祝家山,不利,复迁今埠。距县七十里,船直抵岸,军民两便。

    备用仓 四在谯楼东。顺治十六年,知县王民皞建。康熙七年,知县朱维高修。

    常平仓 四在厅事东。康熙八年,知县朱维高鼎建,积谷备赈。

    旧预备仓 四,知县孙衍建,吴拱辰重建,邑人吴泰“有《记》。”

    东仓   、西仓   、南仓 俱在“让清” 下乡。

    北仓 在仪凤上乡

    备用仓 二知县陈恪建。

    上仓 在厅事东

    下仓 在谯楼东

    学仓 在儒学内

    济留仓 在县治西

    驿仓 在枫香驿。明末俱毁。

    厅东边仓 二座各四间原设名“积谷仓” ,倒塌。康熙二十二年,知县朱卷捐俸重修。

    养济院 旧在大东门内,有堂有舍,有外门。明季贼毁。

    皇清顺治十年,知县孙继文鼎建。康熙己酉,知县朱

    维高捐俸增修,年久全圮。康熙二十六年重修,较旧宏敞。

    漏泽园 :在东北郭外。

    义冢 在大西门外。顺治三年,知县孟瑄价买王家墩,听贫民营葬。康熙二年,郡守刘橒倡率各属邑捐赀,购买知县朱卷,价置冲高地一所,又于四乡再置高原,以给夫远人之贫者,就近安瘗。俱勒碑志,以垂永久。

    望江县治 在县之南。晋郭璞所卜,有“赤岸沙洲,万年不休” 之谶。宋末,迁于江南之香口。元初,尹张鲁瞻复于江北旧址作邑。明洪武己酉,知县徐焕建。宣德间知县马宾、正统间知县王原、周镛、丞周文受修。正德戊寅知县周栾重建。己卯,宸濠兵掠,邑治悉烬。庚辰知县赵鸿重建。有正堂旧址,知县杨云梯建。堂前有戒石亭,堂后有协恭堂,后改清白堂。堂左为幕厅,为架阁,库前左为吏、户、礼、承发房,堂右为库前,右为兵、刑、工房前为仓堂,后为知县宅。宅门内有正厅,有后堂,有楼。宅左为县丞宅,今废。主簿宅,天启间裁革,今改为典史宅。宅前馀地有漕、仓。禁坊之前为仪门,门内左右为吏廨,门外左为寅宾馆、土地祠,右为狱邑门。旧有谯楼,今无,惟左右有亭。门之左有旌善、“申明” 二亭,有羁候所。屏墙在门外中道。

    县丞署 在正堂东,废。

    典史署 主簿署改建

    察院 在邑治东。有厅,有东西序,有堂,有照厅,有班房,有仪门,有头门,有周垣。门外有屏,左右有东西辕门,有旗竿二。前后建。“修者:明知县吴建忠、马宾、刘溉、朱轼、罗希益、朱允恭。”

    皇清顺治辛卯,鼎新重建,则知县王世荫也。

    杨湾口巡检司 在县南三十里。

    阴阳学 在县西兴贤坊。

    医学 在县北贤孝坊,有“惠民局。”

    僧会司 在青林寺

    道会司 在崇会观

    新漕仓 在邑署东。顺治六年,知县王世荫建。有厅有序,东西分列仓三十八楹,专储漕粮。有《碑记》。

    济留仓 在县堂之前,东西各四楹,专储积谷。预备仓 二:一旧在邑前,今迁邑堂前;一在邑东十五里,明初建,久废。

    新设社仓 三:一在芦薪桥,一在水云庵,一在崇惠观。知县刘天维建。

    新增漕仓 二,一在邑署东,计十六楹。一在县

    堂西计六楹。康熙二十二年,知县伊𪩘建,有碑记。

    便民仓 在邑西南二里。旧储漕粮于此。明末毁于贼。

    东仓 在邑东十五里

    西仓 在邑西四十里

    南仓 在邑西半里

    北仓 在邑北六里。俱明正统间建,久废。雷港驿仓 在驿内。明宣德间知县马宾建,今废。

    养济院 在邑北青林寺左,有堂、有舍,有门。旧在邑西“治民坊” ,明洪武间,邑令王复礼徙此。万历戊子灾。

    皇清顺治八年,王世荫重建。康熙十五年,陈柿祚重。

    漏泽园 二一在南台山,邑南半里;一在邑厉墩,邑北一里。

    新增漏泽园 五:一在土冈寺,邑北三十里;一在泉塘寺,邑西五十里;一在太慈寺,邑东北十五里;一在十里寺,邑西北十里;一在南台寺,邑西五十里。

    安庆府学校考        府志

    本府。怀宁县附郭。

    安庆府儒学 “在督学察院东。” 中为

    先师庙、两翼为东西两庑、前为戟门、为棂星门、为

    泮池。庙之后为明伦堂两翼。其东为志道斋、依仁斋,西为据德斋、游艺斋。堂之后为启圣祠,西斋旁为教授宅,东斋旁为训导宅,俱废。今教授暂以文昌阁为署,训导以明伦堂旁四斋为署。堂之前,左为土地祠,为仪门;仪门东为乡贤名宦祠。其外为学门,为昭代文明坊。东偏为书院,为文昌阁、修学祠。西为起敬坊,前为泮宫坊。庙之西为射圃,久废。康熙二十六年,通判谢玺捐俸鼎建,郡学壮观。“按学旧在正观门外,兵毁。明洪武壬子,知府赵好德以山谷书院创建。正统知府王璜重建;成化知府陈云鹗立棂星门,知府王璠作泮池。明末城溃,旧观仅存十之有四。”

    皇清顺治辛卯,操抚李日芃重修。知府王廷宾、李士

    贞。相继增修,规模大备。

    怀宁县儒学 在正观门迤东,即“天宁寺” 故地。中为

    文庙两翼为东、西庑,前为戟门、为泮池,周以石阑。

    跨以石桥一座。巡抚薛柱斗建。后为明伦堂。堂之两翼东为日新斋,西为时习斋;堂之后为启圣祠,为敬一箴亭、为五箴碑亭。斋东为教谕宅,斋西为训导宅;庙西隅为土地祠,祠前为应沙阁,久经倾圮无存。郡守刘橒捐建棂星门外,勒石对联曰:“泮澄扬子江心水;文起龙山顶上云。” 环围花墙正中照壁墙一座,高二丈许,阔四丈馀。东西戟门二。庙东隅文昌阁、明伦堂。东仪门外为学门,门外义路礼门牌坊一座,照壁墙东“德侔天地” 大牌坊一座,照壁墙西“道贯古今” 大牌坊一座。以上俱巡抚薛柱斗建,不劳民力,不减市价,士子欣感。四月告成,复建问奇亭、经义堂二层。

    青阳书院 即青阳余先生祠。前为正气楼,楼东为感恩亭,亭北为仰高亭,南为求是堂,堂东为书舍,舍北为烈夫人祠,祠后为“余忠宣墓。” 二良书院 在府治东,中为第一堂,旁为书舍,前为仪门,为大门,又前为坊。

    近思书院 在府治北。中为聚奎堂,前为主敬堂,旁有书舍,又其前为门。

    山谷书院 在怀宁县学前。中为山谷祠,左为德星堂,旁为书院,前为仪门,前为大门。

    龙山书院 在府治北。前为坊、为门,中为堂,左右为号舍。

    培原书院 顺治壬辰年,操抚部院李日芃创。芃号“培原” ,因名。在府学东,旧奎星楼并风宪行台地基为之。大门三楹,东向,扁曰“培原书院。” 进而南向,为中门,扁曰“圣域贤关。” 内为堂五楹,扁曰“礼让堂。” 两翼各七楹,为书舍。东曰“敬业” ,西曰“乐群。” 堂后为过门。外扁曰“入室” ,堂内扁曰“升堂。” 后为楼五楹,扁曰“经正阁。” 楼后为宗儒祠,中立木主,祀周、程、张、朱。祠前东西各九楹,为六斋:东曰“怀德” 、“潜心” 、“宿学” ,西曰“同文” 、“太和” 、“望道” ,从六邑。

    得名惟“同文” 扁阙,且于“桐邑” 字面未当。安徽抚院靳易以桐瑞新置扁,祠后为誉耄堂,为培原讲学处。

    外县

    桐城县儒学 在县治南。中为

    文庙。其戟门、泮池及棂星门,规制俱同。门之东为

    文昌祠,西为土地祠,殿后为明伦堂,东为崇德斋,西为广业斋,迤南为聚奎坊,迤西为敬一亭。堂之后有存存堂、教谕宅,其东隅为乡贤祠,环书舍及库房。迤南为名宦祠、训导宅,又东为启圣祠。尊经阁旁有横厅,前有启圣坊,迤西为省牲堂,中为门环,东南有廛舍。学门外射圃,深百步,阔二十六步。前开洙泗沟,潆绕明堂东南流入城外。“洗砚池” 旧在桐溪桥东。宋元祐初,知县温子谦、武子春相继创立,毁于兵。明洪武初,知县翟那海移于县治东南“佑文坊,历二百馀年。知县孔希善、严颐、陈勉相继修葺。”

    皇清顺治十二年,知县石朗、教谕沙衍中署印训导。

    解诜,次第重修。康熙八年,仪门及棂星门圮,知县胡必选捐俸重建,又周设栅栏于门外。康熙二十二年,知府刘橒、知县王凝命教谕王立极、训导丘五典各捐俸重建“明伦堂。” 前知县李文雄、教谕王立极、训导丘五典重造“存存堂” ,教谕王立极、训导丘五典修东庑。

    桐溪书院 在县西北隅,即“灵泉” 故址。明嘉靖年间,知府胡继宗、知县沈教移寺于西,以其基建书院。中为近思堂,后为聚奎祠,旁为书舍,前为仪门,为大门。

    桐杨书院 在县东郭外。明万历年间,知县王廷试建于学田之前。今废。

    潜山县儒学 在县治东。中为

    文庙,其东西庑戟门、泮池、棂星门,规制俱同《明伦》。

    堂之东为居仁斋,西为由义斋,堂右为教谕宅、训导宅。殿之东为射圃,西为省牲所。仪门左为名宦祠,右为乡贤祠,寇焚未建。学门东为启圣祠,后为敬一亭、尊经阁门外左右有天衢、“云路” 二坊,今圮。东阜有文昌阁。明洪武知县张仁刱建学宫。万历间知县邹守、王玉汝重建。崇祯乙亥至壬午年,流寇陆续焚毁,所有惟明伦堂及东斋亦将圮。

    皇清顺治癸巳,知县郑遹元、教谕潘煜如、李思伯重。

    修。己亥,训导萧汝荣建宅三楹,祀“启圣公。” 康熙六年,知县周克友鼎建“明伦堂” 于旧址。

    皖山书院 在潜山舒王台上,即天宁寺故址。中为明诚堂,东西皆为书舍,前为仪门、大门。“三高书院 ” 在三高亭,今废。

    “山谷书院 ” 在山谷寺中,知府胡缵宗移府之西。

    “三立书院 ” 在皖伯祠后,即北察院故址。知县常大忠建,延生员陈衷赤讲读其中。

    太湖县儒学 在县治西。中为

    文庙。其东西两庑及戟门、泮池、棂星门,规制俱同

    庙后为明伦堂,为尊经阁,庙东北为奎星楼,后为训导宅。庙西北为启圣祠,后为教谕宅。庙东南为崇圣祠,前为土地祠,庙西为讲堂,前为省牲所,为射圃亭。戟门东为名宦祠,西为乡贤祠。启圣祠西皆学堂。明洪武初,知县章通鼎建。嘉靖癸丑,知府李逊、知县罗汝芳改建。崇祯壬午,悉经寇焚。

    皇清顺治六年,知县李世洽建“明伦堂。”十五年,知县

    王廷举重建明伦堂并戟门。十八年,知县邹应锡建启圣祠及两庑。康熙十一年,知县王崇曾、训导业惺心建奎星楼。十六年,知县方人龙改建两庑及棂星门。二十二年,知县章时化见启圣祠规制褊狭,改建尊经阁旧址,重建奎星楼、文明坊一。

    宿松县儒学 在县治东南。中为

    文庙。其东西两庑及戟门、泮池、棂星门,规制俱同

    庙后为启圣祠。戟门东为省牲所,为乡贤祠,西为名宦祠。棂星门东为魁阁,庙,东为奎星楼,楼前为射圃,西为明伦堂,堂之东为进德斋,西为修业斋,堂后为教谕宅、训导宅,今俱废。宅后为神器库,堂前为“敬一箴亭” 、“《五箴》碑亭。” 仪门东为土地祠,祠东为谒圣门。元尹戴昌刱建学宫。明正统己巳,知县谢骥重建,知县孙衍、颜敏、施溥,推官王孙昌相继修葺。

    皇清顺治三年知县孟瑄,十一年知县孙继文。康熙

    二年知县王民皞,八年知县朱维高相继修葺。望江县儒学 在县治北崇宁坊中,为

    文庙。其东西两庑、及戟门、棂星门、规制俱同戟门

    东为神厨,西为“王幼学祠。” 棂星门外为泮池,左

    为圣域,右为贤关庙,后为明伦堂。旧在庙西,知县王泽隆、教谕姚见龙移建。堂左右有序,东为礼门,西为义路堂,后为启圣祠,东为名宦祠,西为乡贤祠。王泽隆移建文昌阁在庙之东,训导宅在庙之西,宅后极西有观德亭。教谕谈志新建学门,在庙之东,建坊曰“麟凤腾祥。” 宋季学随县迁江口,元至正间复故址。明洪武甲辰,知县徐焕鼎建。嘉靖初,同知魏文象、知县余弦更造堂斋门垣。后知县朱轼复葺之。

    皇清顺治己丑,知县王泽隆、教谕王见龙移建《明伦》

    堂于庙之后,次移启圣祠于堂之后,移名宦于祠之东,移“乡贤” 于祠之西。康熙壬寅,教谕谈志移建观德亭,修文昌阁,砌泮墙,甃石桥。庚戌,训导方至朴复加修葺。康熙十七年,教谕胡鼎重修西庑。十九年,又重修,建敬一亭。二十一年,知县伊𪩘重修明伦堂。

    来仙书院 :在东郭外。康熙十九年,知县陈柿祚鼎建。康熙二十二年,知县伊𪩘重葺。捐俸置田,以供寒士之就学者。延生员韩学爽、方日暄讲学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