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六百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六百十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六百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六百十卷目录

     重庆府部汇考四

      重庆府赋役考二

      重庆府风俗考

      重庆府祠庙考寺观附

      重庆府驿递考

    职方典第六百十卷

    重庆府部汇考四

    重庆府赋役考二       府志

    府总

    本府属“巴江、长、永、綦、忠、鄷、涪、彭、黔十州县” ,共开垦学田七十四亩八分七釐。见征学租京斗、谷五十一石六斗七升五合四勺。见征学租银一钱一分二釐一毫。

    巴县:见在中、下学田一十四亩一分二釐七毫,见征学租京斗,谷九石三斗九升六合二勺。江津县:见在上、中学田五亩一分八釐,见征学租京斗,谷四石三斗九升六合。

    长寿县见在中、下学田八亩三分,见征学租京斗谷五石一斗八升。

    永川县见在中学田一亩九分九釐,见征学租京斗谷一石五斗九升二合。

    綦江县见在中学田一十九亩,见征学租京斗谷一十五石二斗。

    黔江县见在下学田五亩三分,见征学租京斗谷一石一斗八升。

    忠州见在中、下学田三亩五分,见征学租京斗,谷二石五斗。

    酆都县见在下学田一亩二分二釐五毫,见征学租京斗,谷七斗三升五合。

    涪州见在中、下学田五亩四分二釐七毫,见征学租京斗谷三石六斗七升六合二勺,见在下学田一亩一分二釐一毫,见征学租银一钱一分二釐一毫。

    彭水县见在下学田九亩七分,见征学租京斗谷五石八斗二升。

    附鱼课

    府属巴江、长永、荣、大、綦、南、合、铜、定、忠、酆、涪、彭十五州县,原额鱼课银一十九两九钱七分六釐二丝八忽。缺额鱼课银一十两九钱五分二毫六丝八忽。

    实在鱼课银九两二分五釐七毫六丝。又南川、彭水二县新增出鱼课银一两五钱一分四釐九毫四丝。新旧共见征鱼课银一十两五钱四分七毫。

    巴县原额鱼课银一十两七钱七釐八毫九丝三忽,缺额鱼课银八两四钱七釐八毫九丝三忽,见征鱼课银二两三钱。

    江津县原额鱼课银一两八钱六分。见征鱼课银一两八钱六分。

    长寿县原额鱼课银六钱五分二釐五毫,缺额无征。

    永川县原额“鱼课银四分七釐三毫,缺额无征。荣昌县原额鱼课银四分五釐七毫,缺额无征。归并大足县原额鱼课银一分三毫九丝,缺额无征。”

    綦江县原额鱼课银八钱八分四釐五毫六丝,缺额鱼课银四毫六丝。见征鱼课银八钱八分四釐一毫。

    南川县原额鱼课银五钱二分五釐六丝。见征鱼课银五钱二分五釐六丝。

    新增鱼课银四钱八分二釐九毫四丝。新旧共征鱼课银一两八釐。

    合州原额鱼课银二两三钱三分,缺额鱼课银一两一钱三分,见征鱼课银一两二钱。

    归并铜梁县原额鱼课银二钱二分三釐九毫二丝五忽,缺额鱼课银一钱一分三釐九毫二丝五忽,见征鱼课银一钱一分。

    又并定远县原额鱼课银一钱七分,缺额无征。忠州原额鱼课银七钱一分五釐八毫,缺额鱼课银二钱六分五釐八毫,见征鱼课银四钱五分。

    酆都县原额鱼课银四钱四分七釐四毫。见征鱼课银四钱四分七釐四毫。

    涪州原额鱼课银一两二分二釐五毫,缺额鱼课银一钱六分三釐。见征鱼课鳎鳔,共银九钱一分六釐二毫。

    彭水县原额鱼课银三钱三分三釐。见征《鱼课》:

    银三钱三分三釐

    新增出鱼课银一两三分二釐。新旧共征鱼课银一两三钱三分五釐。

    附盐课

    府属长荣、大南、合、铜安、忠、涪、武、彭十一州县原额盐课银一千五百九十五两六钱九分一毫。荒废无征盐课一千一百九十二两七分五釐七毫五丝。

    见在府属彭水县郁山、鹁鸠、鸡鸣、飞水四井,忠州、淹井、涂井、苦市、箭尾四井,每年应征盐课银四百三两六钱一分四釐三毫五丝。

    长寿县原额盐课银三百一十六两四钱五分,缺额无征。

    荣昌县原额盐课银一百二十两六钱八分七毫,缺额无征。

    归并大足县原额盐课银八十两七钱二分七毫五丝,缺额无征。

    南川县原额盐课银二十九两一钱二分,缺额无征。

    合州原额盐课银六十两六钱三分,缺额无征。归并铜梁县原额盐课银六十八两七釐四毫,缺额无征。

    又并安居县原额盐课银七两一钱,缺额无征忠州原额盐课银四百二十五两五钱七分九釐五毫五丝,缺额无征盐课银二百九十两八钱一分九釐五毫五丝。

    见征涂井、淹井、苦市井、箭尾井盐课银一百三十四两七钱六分。

    涪州原额盐课银一百七十一两六钱四分九釐四毫。缺额无征。

    归并武隆县原额盐课银四十三两八钱,缺额无征。

    彭水县原额盐课银二百六十八两九钱四分五釐八毫,缺额无征盐课银九分一厘四毫五丝。

    见征“郁山、鹁鸠、鸡鸣、飞水” 四井盐课银二百六十八两八钱五分四釐三毫五丝。

    附茶课

    府属壁山、南川、酆都、武隆、彭水五县,原额茶课银一百三十三两七钱三分八毫。荒废无征茶课银二百二十二两四钱八分八毫。

    见征南川、酆都、彭水、三县茶课银一十一两二钱五分。

    壁山县今归并永川县,原额茶课银一两四钱五分,缺额无征。

    南川县原额茶课银三十四两六钱八分七釐五毫。荒废无征茶课银三十三两二钱三分七釐五毫。

    见征茶课银一两四钱五分。

    酆都县原额茶课银一十两三钱三釐三毫。缺额茶课银五两一钱三釐三毫。

    见征茶课银五两二钱

    武隆县今归并涪州原额茶课银四十三两四钱七分,缺额无征。

    彭水县原额茶课银四十三两八钱二分,缺额茶课银三十九两二钱二分。

    见征茶课银四两六钱

    重庆府风俗考

    本府。巴县附郭。

    《晋志》:“人性淳朴,俗耻浮华。”

    左思《蜀都赋》:“刚悍生其方,风谣尚其武。”

    《华阳国志》:“其人半楚,姿态敦重。”

    《府志》士“愿而好学。”

    江津县

    《旧志》:“冠间行于士类,婚或侈于冨家,丧或杂以浮屠,祭不失乎家礼。”

    《县志》士习重友谊,要会以文,骎骎乎有德有造之风。农惟力穑自给,商重远涉,罔有厚息,工备百为,亦不出乎境。

    运遘甲申途迷阡陌

    皇仁招徕。蓁莽乃辟,强半侨人。礼让殊昔,饬教维风。

    经世攸责

    长寿县

    《总志》:“男耕女织,淳质未漓。”

    《县志》:“淳雅勤苦农,务耕稼,而厌末作,士崇文学。”

    而贵科第,礼尚简易,不事繁缛,有古朴风。《寰宇志》“刚悍剽勇,不受人挫。”

    《古碑》。“山川明秀,人物阜丰。”

    《文昌祠记》:“地气之美,人物之厚,风俗雅淳。” 《永川县》

    《总志》:“民朴讼少。”

    俗尚节俭民勤本业

    荣昌县

    《总志》:“男耕女织,淳质未漓。”

    《县志》:风尚醇朴,民多务本。

    綦江县

    《总志》“民俗俭朴,不好争竞。”

    《旧志》:“士尚礼义,耻越名检,民知畏法,讼无饰词,惟务耕作。闺媛巷妇,自勤机杼,布帛自供。自播变凋残,寡积聚而矜子母,狱赋繁兴,去前稍称异习。”

    邑小路冲,土瘠民醇。甲申变后,百仅存一。

    皇清底定,哀鸿渐集。太平咸庆,礼乐待兴。

    南川县

    《总志》“风俗朴野,服养简陋,冠婚相袭,尚鬼信巫。” 《县志》:“俗俭民顽,山穷土瘠。”

    黔江县

    《总志》:“人有四种:巴、汉、蛮、夷。”

    合州

    《总志》:“风土朴厚,秀异间生。”

    《华阳国志》:“巴蜀之民,质直好义,土风朴厚,有先民之流风。”

    忠州

    《进士题名记》:“尚志倜傥。”

    《州志》:“州治滨江,水驿冲烦,民淳少讼。”

    酆都县

    《总志》:“士民有信义之风。”

    《县志》:士诵读,民耕织,俗尚义气。

    垫江县

    《总志》:“民性淳朴,喜以诗书自娱。”

    《县志》:“耕织为先务,诗书为要领。质朴不事浮华,谦和自尚亲睦,颇有衣冠文物之风。”

    涪州

    《涪州图经》:“俗有夏巴蛮彝。”

    重农务学,雅尚礼义,婚葬必严,男女别涂。《州志》:“俗有夏巴蛮彝,山峻水险,健讼好巫,其间忠朴聪颖之士固多,而机变狷巧亦不少。大抵良楛并育,亦造化自然之理也。”

    涪地多山石林木,谚云“七分石头三分土” 是也。土薄而瘠,故居民皆贫,三冬止服单衣。昔人诗云:“地暖冬无雪,人贫岁不绵。” 是其验也。

    涪俗旧多节孝之妇,凡有石坊,所在俱是旌表节孝者,凡城市乡村皆有之,即今民间守节者亦不少。此涪俗之美也。

    婚姻、纳采、问名,俱如常礼。但《礼仪》中必用香烛、盒酒为重典,谓其为祀先具也。

    《丧礼》惟称家有无,贫者丧不久停,或二三日内即葬,谓之“乘吉柩。” 在家时,必延请邻亲相守,款以酒食,谓之“坐夜。” 葬后设灵,必延僧作斋事。近则谓之“荐七” ,远则谓之“超荐。” 人在生时,亦喜作醮事,谓之“填还寄库。” 绅士家初葬亦行家礼,及至百日期年,亦延请僧道诵经,盖由地近峨眉,又邻西域,故信佛教者众也。

    涪俗:凡人疾病,不专于延医,必延道侣,设供神像,鸣金鼓吹角诵经,禳解于焚符火焰中,以卜其吉凶。病愈,则延巫师演阳戏以酬之。

    俗多供坛神,名“元坛。” 罗公之神。用纸书其位,贴于堂之西北隅,离地尺许,前设石墩一座,其名曰“坛。” 岁暮则割牲,延巫师,吹锡角、鸣锣鼓赛之。用五色纸条缚于竹竿上,约二三尺长,插于墩侧,名曰“坛枪。” 巫师持斧自破其首,以血洒滴纸上,贴于坛侧,名曰“染红衫” ,以卜一岁之吉凶。是日必延请亲友邻里相聚而观,餍之以酒肉,巫师作歌舞态,复以通草花散递在观之妇女,名曰“散花盘。” 抚军姚公闻之,刻榜严禁,终不能屏除。考《炎徼纪闻》曰:“罗罗本卢鹿而讹为罗罗有二种,居水西十二营宁谷马场曹溪者为黑罗罗,曰乌蛮;居慕役者为白罗罗,曰白蛮罗。俗尚鬼,故曰罗鬼。” 迄今市井及田舍相延,祀之不衰。涪人凡生涯求财,必用牲醴香帛祷祝“酉溪招财四路之神” ,设位于中堂之左。葢因兵燹后,土著无几,大半皆小江之民。所谓“酉溪” ,乃五溪之一,即今酉阳司也。

    涪俗,凡有不平,辄赴神庙屠鸡狗,以白其心,名曰“砍鸡狗。”

    涪俗用筒酒,名曰“咂酒” ,稻、粟、粱、黍皆可酿成熟。

    时以滚汤灌坛中,用细竹筒通节入坛内咂饮之,咂去一杯,以一杯热汤添之,坛口是水,酒不上浮,至味淡乃止。考《蜀志》,郫县有一井,井边有竹,截竹为筒,以汲井水,即变为酒。杜子美有诗曰:“酒忆郫筒不用沽。” 今之咂酒,盖仿佛郫筒遗意焉。

    正月元日 ,绅士民厥明兴,列香烛,拜祷于天地君、亲师、社令、司户、田祖、井灶之神,洒扫祠宇,设牲醴、陈果品,以祀其祖考。男女以次拜于尊长,次出拜其宗族亲朋拜贺。主人款宾,先设果酒,继用鸡豚杂品,会于碗内。每宾一器,著酒于中而食之,谓之“酴酥。” 后置酒食,迭相邀饮,曰“春酒。”

    立春前一日 ,具彩亭,和水土为春牛,迎之东郊,曰《迎春》。

    立春日 ,州守祀于勾芒之神。礼毕,以一人善口辩者奔走陈说。《吉庆语》曰:“说春以彩鞭” 鞭牛碎乃已,曰“打春。” 将牛首留之库内,以为丰年之谶。

    上元 食粉团,户张彩灯,鸣金鼓,以童子扮饰,演习歌舞,曰“闹元宵。” 是月村民治农器。

    二月上丁日 ,州守斋宿供事于文庙,并祭文昌宫、四贤祠。次日,祀山川、社稷、关帝庙、城隍、土地神祇。绅士俟州守祀礼毕,即从宗子以祀其祖考。惊蛰后,农人以水浸稻三日,沥水覆草。又三日,孚圻成芽,撒之田中,曰“下秧。”

    清明 ,州守祭厉坛,士民以牲醴拜扫坟茔,男妇亲邻偕往,饮食于墓侧,至暮乃还,曰拜坟。四月 秧长五六寸,乡人通工栽插,集众数十人,择二人为众信服者,分司钲鼓,鸣鼓击钲以督众,曰“打闹。” 是月插秧毕,犁山土,种菽粟蔴薥。五月五日 ,户插菖蒲、艾叶,以朱书符贴于中堂,食角黍,饮雄黄酒,观竞渡。是月刈麦。

    六月 ,农人耨秧,去稗锄草,以养佳禾。是月二十四日,涪人祭川主之神,其神名“李冰” ,乃昔时蜀郡太守也。兴水利以惠民,死而为神。蜀人建祠祀之,迄今村落中皆有石庙。二十四日乃诞辰也,故祭之。每遇旱年,祷雨立应。

    七月七日 ,孩稚以凤仙花染指,少女结伴,对月穿针,名曰《乞巧》。

    中元日 祀先荐,亡寺观建《盂兰会》,州守祭厉坛,与清明同。是月,谷始熟,家选吉辰以荐新,田祖及祖考曰“食新。”

    八月 上丁,祭祀如二月礼。是月,获稻。

    中秋 ,士民设香烛、供月饼、鸣金鼓以达旦,曰“赏中秋。”

    九月九日 ,士民佩茱萸,食米糕,饮菊酒,登高。是月,获晚稻,刈菽粟蔴薥。十月朔日 ,“州守祭厉坛” ,士民以香醴祀其祖考。

    十二月八日 ,杂果蔬辛物,入米同煮糜,曰“腊八粥。”

    二十四日 ,祭灶用糖饼果食。除夕 换桃符,放爆竹,以袚除不祥。列户挂五色彩纸钱,插楮钱于先人之墓。设牲醴以祀祖考。治椒酒,家宴少者,以次拜其尊长,曰“辞岁。” 仍治椒酒,贮瓶中,挂于井内。俟元旦拜年毕,即出门,往井内提回。家中从卑幼先饮起,以至尊长,取不空回源源之意云。

    彭水县

    《总志》“古号难治,今异于昔。”

    《黔州图》:“就水造飧,钻木出火。”

    重庆府祠庙考        府志

    本府。巴县附郭。

    社稷坛 :在治西通远门外。久毁,康熙二十一年,知府孙世泽重建。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治南隔江海棠溪侧,久毁,知府孙世泽重建。

    厉坛 :在治北临江门外。康熙二十一年,内知府孙世泽重建。

    城隍祠 在治东

    文昌祠 在治南

    大禹庙 在治东崖涂山下。

    涂后祠 ,禹娶涂山氏于此,故祠建于涂山,今废。

    川主庙 在南纪门内

    汉寿亭侯祠 。“在治西。”

    甘宁庙 在治西

    壁山庙 在治内毁

    李公祠 在治平寺内,祀总督李国英。

    县城隍庙 在府治东

    三贤祠 在学西,今废。

    关圣庙 :在府治西。总督李国英重修。

    江津县

    社稷坛 在县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北。

    厉坛 在县东

    文昌宫 在治北

    忠义祠 在迎恩门,祀按察司佥事吴景。二贤祠 去治东七十里,在二贤山上。按《总志》:“邑贤毋雅、石公恕读书处。”

    长寿县

    社稷坛 在县西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北。

    厉坛 在县东门外

    城隍祠 在治东

    “文昌宫 ” 在学宫旁。

    张桓侯祠 在治西

    永川县

    社稷坛 在县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北。

    厉坛 “在县东北隅。”

    城隍祠 在治东

    关侯祠 在治南

    灵璧庙 在治西,祀唐安抚使赵延之。

    荣昌县

    社稷坛 在县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北。

    城隍庙 在治东

    东岳祠 在治北

    忠节祠 :在治前,毁。御史熊相建,祀明靖难忠臣胡子昭、胡子义。

    綦江县

    社稷坛 在县西南隅

    “风云雷雨山川坛 ” :在城北。

    城隍庙 在治西

    南川县

    社稷坛 在城南

    “风云雷雨山川坛 ” :在城北。

    厉坛 在城东北隅

    城隍祠 :在治南,毁。康熙二十二年,知县吴成龙捐资重建。

    黔江县

    社稷坛 在城南

    “风云雷雨山川坛 ” :在城北。

    厉坛 在城东北隅

    城隍祠 在治东

    合州

    社稷坛 在州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南门外。

    厉坛 在社稷坛旁

    城隍庙 在治西

    张柬之祠 “在治西” ,今毁。

    李德辉祠 在治西,祀元总管李德辉。《毁总神》庙 在城北。

    濂溪祠 在儒学侧,祀周敦颐。毁。

    邹公祠 在治北,祀理学名臣邹智,今存。翁公祠 在治北,祀郡牧翁登彦。毁。

    董公祠 在治北,祀郡人董尽伦,今毁。

    胡公祠 在治东,祀邑令胡濂。

    忠州

    社稷坛 在治北

    “风云雷雨山川坛 ” 在治北。

    厉坛 在东门外

    城隍祠 在治东

    严颜祠 在治东半里许。

    关侯祠 在治东北隅

    “四贤祠 ” 祀刘晏、陆贽、李吉甫、白居易,今毁。陆宣公祠 在治南过河二里翠屏山下,祀唐陆贽,今废。

    酆都县

    社稷坛 “在县南郊。”

    “风云雷雨山川坛 ” 在北郭。

    厉坛 在城东

    城隍祠 在治东

    严公祠 在治西北,祀汉严颜,毁。

    酆都殿 在治北一里平都山上,祀阎罗王。《垫江县》

    社稷坛 在城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北一里。

    厉坛 在城东

    城隍祠 在治北

    涪州

    社稷坛 在南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西北隅。

    厉坛 在州治东

    城隍祠 在治西,重建。

    张飞祠 在州小东门外。相传张桓侯被刺,其首漂流至此,歇一宿去。人塑像建庙祀之。五贤祠 在治南,祀程伊川、尹和靖、谯达微、黄山谷、㬊亚夫。北岩祠 即普净院,距治三里,重建。

    彭水县

    社稷坛 在南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 :在北门外。

    厉坛 在东城

    城隍祠 在县治左

    马援祠 ,在治西。马援破武陵,蛮人为立祠祀之。

    “三贤祠 ” 在治西,今毁。

    寺观附

    本府。巴县附郭。

    治平寺 在县治西。宋治平间建,贼毁,康熙五年重修。

    崇因寺 :在县治北一里。贼毁,康熙四年,刘如汉重修。

    金鳌寺 去县东北七十里。

    东林寺 ,去县北一十里。

    观音圆通寺 在太平门。

    种钱寺 去县西二十里。

    慈云寺 ,去县西九十里。

    毗卢寺 ,去县南一百二十里。

    万寿山观寺 去县北一百五十里。

    觉林寺 去县东五里

    东华观 在府治南。元至元间建,明永乐中重修。

    药王观 :在西湖池侧。康熙五年,总督尚书李国英建。

    清溪道院 “在府治西。”

    二灵宫 在府治东四里。

    五福宫 在府治西一里。

    华岩寺 去府治西二十里,有一岩洞,内镌古佛,名曰“华岩。” 洞左建刹,为明破山和尚说法处。火神庙 去府治南一里。

    缙云寺 “去府治西八十里。”

    江津县

    广寿寺 在治东,明洪武中建。

    圣泉寺 去治北十里

    圣灯寺 去治南五十里。

    双峰寺 去治南一百二十里。明建,康熙元年重修。

    永福寺 在治东,元建,康熙六年重修。

    周望寺 去治西五十里。

    长寿县

    定慧寺 在治东。宋绍兴中建,明洪武重修,今毁。

    菩提寺 在治西十里

    崇贞观 在治东,元建。明永乐中重修,今毁。北山观 在治北山巅。旁有徐神翁炼丹炉在焉。

    云台观 ,去治北八十里,在云台山上,毁“文昌宫 ” ,在治西五里。

    永川县

    普照寺 在治南二里许。宋宝庆间建,明永乐中重修。

    紫微观 在治南,明洪武中建。

    东林寺 ,在县西五里,正殿尚存,宋理宗御书“莲社” 二字镌碑。

    云居寺 ,今毁,今止存大殿数楹。

    虎峰寺 遗址仅存

    荣昌县

    “罗汉寺 ” 在治南,有唐明皇御制石刻。

    壁云寺 去治南一里

    观音阁 去治北三里,佛光常现。

    宝城寺 在治西城外

    蒋家寺 去治西五十里。今址仅存。

    峰门寺 在治北二十里。

    报恩寺 在治东

    宝顶寺 去治东三十里。

    元妙观 去治东十里。元至元中建,明洪武中重修。

    綦江县

    胜果寺 在治南,元建,明洪武中重修。

    白云观 在老瀛山,王白云建。观有八景,曰《梯步鸣琴》,曰“飞泉瀑布” ,曰《连理琼枝》,曰《龙头铁柱》,曰“洞天玉井” ,曰《南岩仙奕》,曰《石笋参天》,曰“岩波双鲤” ,俱有题咏。

    南川县

    普泽寺 汉建

    黔江县无载

    合州

    嘉福寺 在治东。元至元中建。明洪武中增修,贼毁。

    皇清顺治十八年重建。

    龙游寺 在治东

    净果寺 在治南

    方溪寺 在治西

    濮岩寺 在治西北一里。

    鳌游观 去治东五里

    寿隆寺 在治西,宋建,明洪武中重修。

    忠州

    玉虚观 在治北,今毁。

    洞真观 “去治东一里” ,今毁。

    大禹庙 在治东翠屏山下江岸,今毁。

    巴王庙 在治北城外五里,祀巴蔓子,今毁《酆都县》。

    酆都观 在城内

    鹿鸣寺 在城西鹿鸣山。山右有井,井上有台,台上有唐吴道子《观音石刻》。宋苏洵经过,有白鹿夜鸣,因勒坊曰“来苏。”

    景德观 在治北一里,毁。

    祝国寺 去治东五里

    望月寺 去治三里

    天福寺 在城西

    垫江县

    玉皇观 在西门内

    真武庙 在西门内,新建。

    龙王庙 在北门内,今毁。

    观音阁 在南门外,今毁。

    太和寺 在东门外

    马市庙 在南门外,新建。

    “随喜庵 ” 在南门外,今毁。

    涪州

    崇兴寺 在治西,元建,明永乐中重修。

    崇孝寺 明都御史曹愈参庐墓处。

    琴台寺 ,明终养官何以让“庐墓处。”

    彭水县

    大士阁 在治南城外

    重庆府驿递考        总志

    本府

    陆站

    巴县 站马六匹,马夫三名,扛夫十名,岁支银九百二十一两六钱。

    白石驿 :站马一十匹,马夫五名,扛夫一十六名,岁支银六百一十九两二钱。

    温汤驿 :站马十匹,马夫五名,扛夫十名,每岁支银五百四两。

    百节驿 :站马六匹,马夫三名,扛夫八名,岁支银三百六十两。

    合州 站马十匹,马夫五名,扛夫十名,岁支银五百四两。

    刘家场 站马十匹,马夫五名,扛夫十名,岁支银五百四两。

    荣昌县 站马十匹,马夫五名,扛夫十六名,每岁支银七百二十两。

    永川县 站马十二匹,马夫六名,扛夫十六名,每岁支银七百二十两。

    来凤驿 :站马十匹,马夫五名,扛夫十六名,岁支银六百一十九两二钱。

    綦江县 站马六匹,马夫三名,扛夫八名,岁支银三百六十两。

    安稳驿 :站马六匹,马夫三名,扛夫八名,岁支银三百六十两。

    东溪驿 :站马六匹,马夫三名,扛夫八名,岁支银三百六十两。

    水驿

    巴县 大小站船八只,水手十六名,桡夫四十八名,岁支银一千一百八十两八钱。

    合州 大小站船四只,水手八名,桡夫二十名,每岁支银五百九十两四钱。

    定远县 站船三只,水手六名,桡夫十八名,岁支银四百九十六两八钱。

    烈面镇 ,站船三只,水手六名、桡夫十八名,每岁支银四百九十六两八钱。

    长寿县 站船三只,水手六名,桡夫十八名,岁支银四百九十六两八钱。

    涪州 站船三只,水手六名,桡夫十八名,每岁支银四百九十六两八钱。

    酆都县 站船三只,水手六名,桡夫十八名,岁支银四百九十六两八钱。

    忠州 站船三只,水手六名,桡夫十八名,每岁支银四百九十六两八钱。

    江津县 站船三只,水手六名,桡夫十八名,每岁支银四百九十六两八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