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五百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五百十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五百十一卷


    考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五百十卷目录

     西安府部汇考二十

      西安府古迹考一

    职方典第五百十卷

    西安府部汇考二十

    西安府古迹考一  通志州县志合载

    本府。长安县咸宁县附郭。

    “造书台 ” ,在长安西南二十三里三会寺中,相传仓颉造书之处。

    镐京 故基在府城南三十里。周武王卜宅于是,亦谓之宗周。梁载言《十道志》云:“镐池一名元址,秦始皇毁之,汉武帝穿昆明池于此地。” 下杜城 ,在府城东南十五里。其城周三千一百七十五步。春秋时为杜伯国。秦为杜县。汉宣帝时,修杜之东原为陵,置杜陵县,更名此为下杜城。城西有第五桥、丈八沟。

    中渭桥 在府城西北二十五里。本名“横桥” ,又名“三桥。” 秦始皇作离宫于渭南北,渭水贯注,以象天汉。横桥南度,以法牵牛。广六丈,南北二百八十步,七百五十柱,二百二十二梁。

    鸿台 ,“秦始皇二十七年筑,高四十丈,帝常射鸿于台上。” 《汉书》:“惠帝四年,长乐宫鸿台灾。周辟廱 文王。” 辟廱,在城西北四十里。

    灵台 ,在城西北四十里,文王所作,以观祲氛,察妖祥。今台基犹高二丈,周二百二十步。汉辟雍 在故长安西北七里。河间献王来朝,献《雅乐》,武帝对之“三雍宫。”

    《汉圆丘 》,在昆明故渠南,今犹高二丈,周四百二十步。

    汉太学 在故长安西北七里。王莽为宰衡时,建弟子舍万区,有市有狱。

    汉灵台 ,在故长安西北八里,亦名清台,高十五仞,武帝造《太初历》,即上林清台课候。

    长安故城 ,因长安乡而名。本秦兴乐宫基,在府西北二十里,形似斗,名“北斗城。” 汉高祖始居长乐宫,惠帝元年始大起民丁城之,数年而后讫工。周六十五里,高三丈五尺,经纬各长三十二里十八步,地九百七十二顷,八街九陌,九市十六,桥十二门。南面三门:中曰安门,东曰覆盎,西曰西安。东面三门:中曰清门,北曰宣平,南曰霸城。北面三门:中曰洛门,东曰厨城,西曰横门。西面三门:中曰宣城,南曰章城,北曰雍城。用龙首山土,赤如火,坚如石。池周广三丈,深二丈。章台 ,在长安建章台下,京兆尹张敞走马街。槁街 ,汉长安城中街名。

    “柳市 。” 细柳仓有“柳市。” 长安中,大侠万子夏居柳市。

    《槐市 》汉元始间,太学中列槐数百行,诸生朔望会市,各持其土物及经书买卖议论。

    渐台 ,在建章宫北太液池中,高二十馀丈。又未央宫沧池中亦有渐台。

    “神明台 ” ,在建章宫内,高五十丈,上有九室。又置铜仙人,舒掌捧铜盘,以承云表之露。

    太液池 ,在建章宫北,周回十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以象海中神山,刻石为鱼龙鸟兽奇怪之状。池边皆雕菰紫箨、凫鸥䴔䴖之属,动辄成群。昭帝始元元年春,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成帝尝以秋日与赵飞燕戏于此池,以沙棠木为舟,以云母饰于鹢首。又刻桐木为虬龙,雕饰如真,夹云舟而行。以紫桂为柁枻。帝每忧轻荡以惊飞燕,命佽飞之士以金锁缆云舟于波上,每轻风时至,帝以翠缕结飞燕之裾。今池中尚有避风台,即飞燕结裾之所。西有小池,名“孤树池” ,洲上一枯树,大十馀围,望之如盖。

    影娥池 ,在建章宫,武帝凿以玩月,其旁起望鹄台,影入池中,使宫人乘舟弄月影。亦名“眺蟾台。”

    昆明池 在长安县西南三十里,地名鹳鹊庄,周迥四十里。汉武帝元狩九年,欲伐昆明,凿池以习水战,减陇西、上郡戍卒之半,穿之得黑灰。上问东方朔,朔曰:“西域僧人知之。” 后问僧人,曰:“劫馀之灰也。” 中置戈船楼船百艘,上建戈矛,四角垂幡旌旄,作豫章大船,可载万人。又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每风雷常鸣吼,鬣尾皆动,立石牵牛织女于池之东西,以象天汉。帝令宫女泛舟。

    池中张凤盖,建华旗,作《棹歌》,杂以鼓吹,帝御豫章船临观焉。池至姚兴时竭。唐德宗贞元十三年,命京兆尹韩皋浚之,追寻汉制,引交水、沣水合流入池。今废为民田。

    百子池 七月七日,戚夫人侍高祖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以五色缕相羁,谓之“相连爱。” 正月上辰出池边盥濯,食蓬饵,以祓妖邪。三月上巳,张乐于池上。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园下围棋,胜者终年有福,取丝缕就北辰求长命。九月九日,佩茱萸,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赵王如意年幼,使赵温傅之,号养德宫。

    十池 :上林苑有初池、糜池、牛首池、蒯池、积草池、东陂池、西陂池、当路池、犬台池、郎池。积草池中有珊瑚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六十二条,南越王赵佗所献,号为烽火树。雁骛陂 ,地方六顷,承昆明下流,在镐池北。沈约《诗》云:“西临雁骛陂。”

    下马陵 ,在咸宁县南半里胭脂坡。武帝幸宜春苑,每至此下马,时谓之“下马陵” ,岁远讹为“虾蟆陵。”

    樊川 在故长安南杜县之樊乡。高帝以樊哙灌废丘有功,封食邑于此,即后宽川也。又名华严川。其南又有御宿川。

    霸陵废县 在府城东北二十五里霸水之东。本秦穆公芷阳,汉文帝霸陵在其地,因置县。南陵废县 ,在府城东南二十四里白鹿原上,薄太后南陵在此。文帝七年,置县。

    杜陵废县 在府城东南一十五里。宣帝以杜东原上为陵,初置县,曰杜陵,谓之“东杜。”

    路𫐉厩 在未央宫,掌宫中舆马,亦曰“未央厩。” 东陵瓜田 ,邵平种瓜处,在故长安青门外。琳池 在故长安城中。昭帝元始元年穿此池,广千步,池南起桂台以望远。池中植芰荷,一茎四叶,状如軿盖。每游燕出入,或剪以为衣,或折以障日。帝命水嬉以文梓为船,木兰为柁,刻飞鸾翔鹢斾于船首,随风轻漾,毕景忘归。千“人聚 ” 在府治东南金城坊。汉宣帝葬卫思后于此,以倡优杂伎千人乐其园。

    灵金藏 汉太上皇佩刀,长三尺,上铭字难识,后赐。高祖定天下,藏于宝库,守者见白气如云,有龙蛇状,吕后名曰“灵金藏。”

    汉丞相府 ,《西京杂记》:“平津侯公孙弘,自以布衣为丞相,乃大开东阁,营客馆于丞相府,后黄霸为相,神雀飞集府上。”

    《汉司隶府 》司隶府治故府,即武帝庙。

    汉中尉府 中尉府在尚宫冠里街东。

    波若台 ,姚兴集沙门五千馀人,起造浮图,于永贵里立波若台。

    露门学 。周武帝天和七年,于露门学置生员七十二人。宣帝大象二十七年,亲行释奠之礼于此。

    隋大兴城 ,开皇十二年,于汉故东南包据龙首原为新都,名“大兴。”

    隋大社 在皇城含光门西南,其门额,隋平陈时得晋王右军所题,后以粉墨模之。

    唐京城 即隋大兴城,内外凡三里,东西一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一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步,周六十七里。城门十:南面门三:曰明德、“启夏、安化” ;东面门三,曰通化、“春明、延兴” ;西面门三:曰开远、金光、“延平” ;北面门一:曰光化。其坊市总一百一十区,万年、长安以朱雀街为界。

    皇城 亦曰“子城” ,东西五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三里,一百四十一步。南北七街,东西五街,并列台省舆卫。承天门外有东西大街,南北广三百步。南街之南有南北大街,东西广百步。分别府寺,不许杂居。其城南面门四:中为朱雀,东为安上,西为含光,又西为景风。北面东北隅为延喜。

    宫城 东西四里,南北二里二百七十步。周十三里一百八十步,崇三丈五尺。门四:中承天,西广运。又西为永安,西南隅为顺蒙。

    西内中书省 在右延明门西南。

    “西内门下省 ” 在左延明门东南。

    司宝库 ,在凌烟阁之东。

    《海池 》有四,在西内,一在球场亭之东,一在咸池殿之东,一在望云亭之北。

    四监 苑:南曰大乐监,北曰旧宅监,东曰东监,西曰西监。四监分掌景曜门,东曰芳林门,西曰光化门。东面二门,南曰光泰门,北曰昭远门。西面二门,南曰延秋门,北曰元武门。景龙三年二月,中宗及皇后幸元武门,观宫女跋河,为宫市。

    “以嬉” 即此。北面三门:中曰启运门,东曰饮马门,西曰永泰门。

    凝碧池 在唐禁苑。安禄山引梨园弟子数百人大会凝碧池。敬宗时幸凝碧池,令军士取鱼长大者送新浚池。按:王维为禄山所得,赋《凝碧池》诗甚悲。后贼平,以诗闻,维得减论,迁太子中允。

    东内中书省 ,在月华门西,省西南北街。南出昭庆门,南当光范门,昭庆门北曰光顺门。殿中内省 ,在中书省北。

    景龙池 在长安城东,即兴庆池,本平地,垂拱后,因雨水流潦成小池。后因分龙首渠水灌之,日以滋广,弥亘数顷,澄泓皎洁,有云气,或见黄龙出其中,因谓之“龙池。” 明皇尝取洞庭鲫鱼养池中以为鲙,日以游宴。

    九曲池 在兴庆池西。唐宁王山池,引兴庆池水西流,疏凿屈曲,连环为九曲池。上叠石为山,上植松柏,有落猿岩、栖龙岫,奇石异木,珍禽怪兽毕具焉。又有鹤洲仙渚,殿宇相连。王与宫人宾客宴饮弋钓其中。

    唐圆丘 ,明德门东南一里有更衣殿。又东南一里有圆丘,高一百二十尺,周回三百六十步,分三级,十二分野,俗呼为“坛冢。”

    唐太学 ,贞观四年立,在务本坊,领国子、太学四门、书、律、算六门。黄巢乱,皆为灰烬,独国子监《石经》存焉。今在西安府学中。

    司天台 在长安外郭城东南八里永宁坊。乾元元年,改太史监为台,高一百二十尺,前有太岁庙。台虽摧崩,其址犹高五六十尺。

    “朱雀街 ” ,京城中街也。贯分南北四面,坊里衢道,皆分方命位,从此可识其处。

    社坛 在长安县西南五里“光德坊。”

    新城 即刘宋奉元路府治也。唐天祐元年,朱全忠迁昭宗于洛,毁长安宫室、百司庐舍。匡国节度使韩建遂去宫城,又去外郭城,重修子城。南闭朱雀门,又闭延喜、安福门,北开元武门,是谓“新城。” 其城制,内外二重,门各三重。

    御井 《长安志》:“善和坊有井,水味甘美,唐时以供内厨。”

    定昆池 ,安乐公主西庄也,在延平门外。景龙初,命司农卿赵履温为公主蔬园植果,中列台榭,栋宇相属。又敕将作少监杨务廉引水作沼,延十数里,号“定昆池。”

    曲江 在府城东南十里。秦曰“𬮿州” ,汉为“乐游苑” ,皆下杜之宜春也。基地最高。隋营京城,宇文恺以其地在城东南隅,凿池以厌胜之。会黄渠水自城外南来,可穿城而入,遂从城外包之。长安中,太平公主于原上置亭游赏。后赐宁、申、岐、薛王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京城士女,咸为祓禊,帟幕云布,车马填溢。南即芙蓉园,西即杏园、慈恩寺,花卉环周,烟水明媚,都人游赏,盛于中和。上巳节,锡宴臣僚,赐太常教坊乐,池备彩舟倾动,皇州以为盛观。太和元年,文宗发左右神策军各一千五百人淘曲江,修紫云楼、采霞亭。今池干呼为“池底。”

    丈八沟 在京兆西南一十五里,乃漕河岸最深处。长杨高柳,莲塘花圃,竹径稻塍,为胜游地。韦曲 ,在府城南二十里。自汉以来,诸韦居之,至唐属韦安石别业,极林泉花木之胜。《三秦记》云:“在皇子陂之西。”

    兰陵里 ,西去杜祠九里。唐萧氏之盛,与唐终始,故名其里。

    木塔 ,西去杜祠十馀里,与昆明池近。唐以京城西北地微下,乃于永阳坊庄严寺建木浮图,高三百尺,周一百二十步,今其地谓木塔寺。皇甫村 在神禾原之阳,镐水北,皇甫别业也。杜曲 ,唐岐公佑郊居,山水形胜,草木花鸟为最。佑以太保致仕,与昆仲时贤游其间,杜固谓之南杜,杜曲谓之北杜。韦、杜二氏历代显仕。唐人语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在府城南三十里,韦曲东十里。

    杜固 在杜曲南,诸杜所居,谓之“南杜” ,有壮气,衣冠独盛。杜正伦居北杜,求同于南杜,不许。及正伦执政,建言凿杜固水以利人。自是南杜稍不显。所凿之处,崖堑今尚存,俗呼为“凤凰嘴。” 朱博村 去杜祠三里,朱博,丞相故里也,在华严寺下,北倚少陵,下瞰终南。

    神禾,原 在御宿川北,东西三十里。后晋天福六年,生禾,一穗重六斤。唐末有莲花洞在此,即郑驸马之居。

    “灞桥 ” ,汉灞桥,在故长安城东二十里灞店南。

    北两桥以通新丰道,西京送行者,多至此折柳赠别,亦名“销魂桥。” 唐灞陵桥在京兆通化门东二十五里,隋开皇三年造。元时山东唐邑人刘斌修筑坚固,凡一十五空,长八十馀步,阔二十四尺,中分三轨,旁翼两栏,有华表,鲸头鳌首。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明成化六年,布政使余子俊增修。

    雁塔 在府城南十里,乃唐慈恩寺西浮图院也。亦名“会要塔。” 沙门元奘先起五层。永徽中,武后与王公重加营造,至七层,崇三百尺,四周有缠腰。唐新进士同榜题名于塔上,有行次之列,故名“雁塔。” 禄山乱后,龙池水涸。庚子岁,始引龙首渠水灌池。至壬寅,池水澄泓,四无映带,惟见雁塔影倒蘸于池中,游观者无数。

    鸣犊镇 在两川口,有汉武鸣犊泉、朱姬洞,深远透樊川,花卉竹木。有光禄大夫张太尉别墅,号曰“小南山。” 泉脉交流,水动碾磨。

    端门 ,《师古》曰:“殿之正门。” 文帝初入未央宫,有谒者十人持戟卫端门,即此。

    明秦藩旧内 。在钟楼东满城内周围有子城,今废。简王好接宾客,作“宾竹亭” ,在邸内西南隅。西五台 ,唐西内城墉故址。

    皇清顺治间,建为寺。

    “放生池 ” 即莲花池故址,在《最乐园》东北二里许。当其盛时,绿芡方塘,碧波数顷,彩舟映带,鸥鹭随行。后池涸。

    皇清巡抚贾汉复引“三渠水”贯流城中,资民汲饮。寻

    建放生院,因其洼下,重凿此池,遂易今名。曲台宫 ,秦始皇所治,汉之未央即其地。阿房宫 亦曰阿城,秦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恢宏三百馀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表南山之巅以为阙,前殿东西五十丈,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建十丈旗。以木兰为梁,磁石为门,周驰为复道,度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抵营室,谓之天汉。斗牛城,即三十五年营作朝宫于渭南上林苑者也。长信宫 ,秦始皇作长信宫于渭水之南,通骊山,在汉长乐宫中。成帝母王太后居长信宫,班婕妤求退处养太后,作赋自伤后宫在西,秋之象也。秋主信,故宫殿皆以“长信” 、“长秋” 为名。北阙 ,《汉书》:未央殿虽南向,而“尚书奏事、谒见皆诣北阙,公车司马亦在焉” ,是则以北阙为正门,而又有东门、东阙,至于西南两面,无门阙矣。盖萧何初立宫以厌胜之术,理宜然乎?

    汉明堂 在故长安西南七里。武帝建元元年,议立明堂于城内,以朝诸侯,至王莽,增修益大。长乐宫 ,本秦兴乐宫也,在旧长安城东。高皇帝始居栎阳,七年,长乐宫成,徙居之。周回二十里。前殿东西四十九丈七尺,两疏中三十五丈,深十二丈。有临华温室。长信、长秋、永寿、永宁,汉太后常居之。宫前铜人二,胸前有铭,李斯篆。“宣帝元康四年,神爵以万数集长乐宫。五凤三年,鸾凤集长乐宫东阙树下。”

    未央宫 在旧长安城西南隅。“汉高祖七年,萧何造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周回二十八里。前殿东西五十丈,深十五丈,高三十五丈。至武帝以木兰为棼橑,文杏为梁柱,金铺玉户,华榱璧珰,雕楹玉砌,重轩镂槛,青琐丹墀,左墄右平,黄金为壁带,间以珍玉,风至其声玲珑。” 其中台殿四十三,其三十二在“外,其十一在后。宫池十三,山六,门闼九十五。唐贞观七年,帝从太上皇置酒故汉未央宫。” 按更始时,未央已焚,至贞观几八百年,何为尚有未央?考石虎建武十一年,发雍梁十六万人,城长安未央宫。又隋文帝移都大兴城,因其遗址,增修宫侧未央池。至唐敬宗宝历三年,修未央宫,掘地得白玉床。武宗会昌元年,至未央宫,见其遗址,诏葺之,总三百四十有九间,作正殿曰通光。故吕图易未央宫为通光殿,因会昌所名也。按《黄图》及《长安志》,未央自有通光殿,则通光之名,亦采旧名耳。按《三秦记》,“未央一名紫微宫。” 《关中记》:“未央宫周旋三十三里,街道十七里,宫殿及台皆疏龙首山上以作之,殿” 基出长安城上。宫东有鸳鸯殿。

    宣室 ,未央前殿正室也。《淮南子》谓“周亦有宣室” ,汉取旧名。文帝受釐宣室,夜半前席,贾生问鬼神之事。王莽地皇四年,城中少年朱弟、张鱼等烧宫,莽避火宣室前殿,火辄随之。

    温室 在未央宫北,汉武帝建,冬处之温暖也。《西京杂记》:“温室以椒涂壁,香桂为柱,设火齐屏风,鸿羽帐,规地以罽宾氍毹。” 《汉书》:京房奏考课。

    《吏法》:“上令公卿朝臣会议温室。”

    清凉殿 ,在未央宫,夏居之则清凉。董偃常卧延清之室,以画石床,文如锦,紫琉璃帐,以紫玉为盘,如屈龙,皆用杂宝饰之。

    猗兰殿 ,在未央宫,皇后所居,即椒房殿也。七月七日,王美人生汉武帝于猗兰殿。未生时,景帝梦赤彘从云中下崇芳阁,觉而坐阁,见赤气如蔽户牖,望阁上有丹霞蓊郁,遂改“崇芳阁” 为“猗兰殿。”

    麒麟阁 ,在未央宫内。汉武帝时获麒麟,乃作阁在殿旁。甘露三年,宣帝思股肱之臣,图画其形于麒麟阁。

    天禄阁 ,在未央殿北。天禄,异兽也。刘向尝校书于上,太乙燃藜以照之。

    石渠阁 ,在未央殿北。砻石为渠,中藏萧何所得秦世图籍,甘露中,《五经》诸儒杂论于此。白虎门 前殿直下椒除,西出长秋门,未央宫内门也。皆未央后宫。

    金马门 在未央宫。汉武帝得大宛马,以铜铸像,立于署门,因以为名。东方朔“主父偃待诏金马门” ,即此。

    承明殿 ,在石渠阁外,诸儒著述直宿之所。汉武帝谓严助曰:“君厌承明之庐。” 即此。

    金华殿 ,在未央宫内,汉成帝召郑宽中、张禹说《尚书》《论语》于金华殿中。

    《昭阳殿 》,在未央宫中,赵皇后所居也。其中庭彤朱,而殿上“髹漆,砌皆铜沓,黄金涂,白玉阶壁带往往为黄金缸,函蓝田璧,明珠翠羽饰之。窗户扇多是琉璃,皆通照毛发,不得藏椽桷。刻作蛇龙,萦绕其间,鳞甲分明。”

    柏梁台 ,在汉未央宫北阙内。汉武帝元鼎初起,以香柏为之。尝诏群臣,能为七言者,乃得上坐。

    建章宫 在旧长安城西。“汉武帝营造日广,以城为小,乃于未央宫西跨城池作飞阁,通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其东则凤阙,高二十馀丈,右神明台。门内北别起风阙,对峙井干楼,高五十丈,辇道相属。南有玉堂,璧门三层,台高三十丈。玉堂内殿十二门,阶陛皆玉为之,铸铜凤高五丈,饰黄金,栖屋上,下有转枢,向风” 若翔。又西有葡萄宫,哀帝元寿二年,以太岁厌胜所在,因起此宫。

    “奇华殿 ” ,“在建章宫旁。四海器服珍宝,火浣布、切玉刀、巨象、大雀、狮子宫马充塞其中。”

    敱簧宫 ,在建章宫西北,周匝百三十六步。上林苑 ,秦旧苑也,汉武帝建元三年开上林苑。东南至蓝田、宜春、鼎湖、御宿、昆吾,傍南山而西,至长杨、五柞,北绕黄山,濒渭水而东,周袤三百里,离宫七十所。养白莺鹉、紫鸳鸯、犛牛、青兕、江鸥、海鹤、孕雏产𪃟,延漫林池,奇树异草,靡不培植。中有茧观、平乐观、鱼台、犬台、兽圈。有令,有尉。掌禽兽簿记其名数,而宫馆之事属水衡。飞廉观 ,在上林苑,汉武帝元封二年作,高四十丈。飞廉,神禽,能致风气者,身似鹿,头如雀,有角而蛇,尾文如豹。武帝命以铜铸,置观上,因以为名。

    桂宫 在未央宫渐台西北,汉武帝造。周回十馀里,有光明殿,皆金玉珠玑为帘箔,昼夜光明。《西京杂记》:“武帝为七宝床,杂宝案,厕宝屏风,列宝帐,设于桂宫,时人谓四宝宫。”

    汉掖庭 《西京杂记》:“汉掖庭有丹景台,云光、九华、鸣鸾三殿,及开襟阁、临池观,皆繁华窈窕之所栖宿。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夜,穿七孔针于开襟阁。”

    细柳观 ,在故长安西北。汉文帝时,大将军周亚夫军于细柳,今呼为“古徼。”

    北宫 “在未央宫北,周回十里,汉高祖时创,孝武增修之。前殿广五十步,珠帘玉户,如桂宫。寿宫 近北宫,汉武帝张羽旗,设供具,以礼神君。神君来则肃然风生,帷帐皆动。”

    “明光宫 ,汉武帝太初四年起,在长乐宫后,成都侯商欲避暑,从上借明光宫。” 程大昌《雍录》云:“汉有明光宫三,一在北宫南,与长乐相连者,武帝太初四年起,即王商之所借以避暑者。别有明光宫,在甘泉宫中,亦武帝所起,发燕赵美女三千人充之,至尚书郎,主作文书起草,更置建礼门内,则近明光殿矣。约其方乡” ,必在正宫殿中,不与“北宫” 、《甘泉》设为奇玩者比也。

    钩弋宫 在直门南。汉武帝召见河间赵氏,于其手中得玉钩娠,十四月而生。昭帝乃命其门曰“尧母门” ,宫曰“钩弋宫。”

    扶荔宫 在上林苑中。汉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木,菖蒲百本,山姜十本,甘蕉十二本,留求子十本,桂百本,密香指甲花百本,龙眼荔枝、槟榔、橄榄千岁柑橘皆百本。土木南北异宜,时多枯瘁。后数岁,偶二三株稍茂,终无华实,帝亦珍惜之。

    太乙宫 在府城南五十里太乙山谷中。汉元封初,南山谷间云气融结,阴翳成象,武帝于此建宫。

    储元宫 ,在汉长安城西。信都太后与信都王俱居储元宫。

    承华殿 ,在上林苑,《汉武帝故事》云:“七月七日,上林承华斋中,忽有一青鸟从北来,帝问东方朔,朔云:‘此侍者许飞琼也’。”

    宣曲宫 ,在昆明池西。汉孝宣帝晓音律,常于此度曲,因以为名。

    昭台宫 ,在上林苑中,汉孝宣霍皇后立。五年废处昭台宫。

    长门宫 在故长安城东。汉孝武陈皇后得幸,颇妒,后退居长门宫。

    犬台宫 ,在故长安西二十八里上林苑中,江充召见犬台宫。

    逍遥宫 ,后秦姚兴尝于逍遥园引诸沙门听鸠摩罗什演译佛经。起逍遥宫,左右有楼阁。高百尺。

    显仁宫 ,隋大业元年三月于皂涧营显仁宫。大安宫 在宫城西,唐太宗初居承乾殿,武德五年,以秦王功高,建号弘义宫以居之。贞观三年,太上皇徙而居之,改名大安宫。

    “掖庭宫 ,宫城东西四里,南即皇城,北抵苑,掖庭西门。唐贞观二年,敕左丞戴胄于掖庭西门简宫人出入。” 按“掖庭宫” ,盖高祖所起,宫人教艺之所。

    宜春宫 在嘉德门,东北有宜春门。

    宜秋宫 在嘉德门西北。

    九曲宫 即鱼藻宫,去宫城十二里,在左右神策军。后唐贞观十二年,诏浚鱼藻池,深一丈,引灞水、天濠水涨之,以观竞渡。王建《宫词》“鱼藻宫中锁翠娥” ,盖指此。

    东内大明宫 大明宫在禁内之东,南接京城之北面,西接宫城之东北隅。唐贞观八年,置为永安宫。九年,改为大明宫,以备太上皇清暑。龙朔二年,改蓬莱宫,以殿后“蓬莱池” 为名也。有长生殿、含象、含凉殿。咸亨元年,改蓬莱宫为含光宫。长安元年,复曰大明宫。初高祖使司农少卿梁存仁制造。北据高原,南望爽垲,每晴天霁景,视南山如指掌,官城坊市,俯而窥焉。其地南北五里,东西三里。南面五门:正南曰丹凤门,东曰望仙门,次东曰延政门、丹凤门,西曰建福门,次西曰兴安门。东面一门曰太和门,南面一门曰营室门,北曰元武门。德宗造楼,门外设两廊宿卫,谓之“北衙。”

    上阳宫 ,在大明宫西。唐武后传位太子,徙居上阳宫。

    兴泰宫 ,“唐大足四年天后建。”

    南内兴庆宫 在府城东南五里,距外郭城东垣,唐明皇潜邸在焉。以在太极宫东南,故谓“南内。” 正门西向曰兴庆门,正西曰金明门,南曰通阳门,兴庆殿在焉。西南隅曰勤政务本楼,南向,以修政事。每岁千秋节酺饮楼前。其西花萼相辉楼,宁、薛诸王邸第相望。勤政楼北,大同殿在焉。东北曰金花门,新射殿金花落在焉。开元二十年,筑夹城,通芙蓉园。自大明宫夹东罗城复道,由安化、安兴门,次经春明、延喜门,直达曲江,入青龙寺而外,人不知。

    望春宫 在府城东十里浐水西岸。隋文帝建,亦名望春亭。唐天宝元年,韦坚因古迹,堰渭水,绝浐灞为潭,东注永丰仓下,以便漕运,名“广运潭。”

    二世宫 ,本秦二世宫,久废。今讹“二十空。” 太极殿 ,晋愍帝宫,在长安南门,苻坚即位于太极前殿,后姚兴重建,殿上有金井。隋、唐之太极殿本此。

    乾安殿 《后周孝闵帝》即位御乾安殿班赏群臣。

    延寿殿 ,周明帝元年九月,朝群臣于延寿殿。观德殿 ,隋开皇三年,文帝疾愈,享百僚于观德殿,赐钱帛,皆任其自取,尽力而出。

    大兴殿 南门为昭阳门,东门为建春门,北门为干福门。隋大业六年,奏角抵大戏于端门街,奇技异艺毕集,炀帝数微服观之。

    西内太极殿 ,即隋之大兴宫也。唐龙朔后,天子尝居大明宫,乃谓此宫曰西内。神龙元年,改曰太极宫。南面六门:南曰顺天,后改承天。东为长乐门,又东为广门,内有左藏库,后为中书省,西北为武库。北入安仁门,又北肃章门,内入宫中。广门之东为重福门,重福门东为永春门,承天门西为永安门。东曰凤凰门,即隋通训门。西二门曰通明、“嘉猷” ,北二门曰定武、“安礼。” 北曰“太极” ,即隋大兴门。太极殿为西内正殿,名为“中朝。” 东廊有左延明门,西廊有右延明门。太极门外承天门之内曰嘉德门。

    两仪殿 在太极殿后,即隋中华殿。西有万春殿。千秋殿左有献春门,右有宜秋门。

    甘露殿 ,在两仪殿北,门外有东西永巷,东出横门为日华门,西出横门为月华门。唐明皇自蜀回还,居西内甘露殿东有“神龙、延恩、万春、千秋、承恩、立政、大吉诸殿。”

    神龙殿 ,在甘露殿之东,前有神龙门,其西有佛光寺。

    武德殿 在神龙殿前,其南有武德西门,唐睿宗延和元年,皇太子御武德殿,除三品以下官。承香殿 在延嘉殿北,东即元武门,北入苑。百福殿 在百福门内,唐宣宗改“雍和殿。” 安仁殿 在甘露殿西,其前有安仁门,后有归真观。

    淑景殿 在丝彩院西,殿西有第三落,次西有第四落,又次西有第五落。

    延嘉殿 ,在甘露殿南。有金水河,北流入苑。凝阴殿 ,在紫云阁西,唐天宝七载,明皇于此令华清天师祀镜龙,遂得甘雨。

    “垂拱殿 ” ,在大安宫。唐贞观九年五月,太上皇崩于垂拱前殿。

    翠华殿 ,在大安宫东北,遗址尚存,俗云“祭酒台。”

    丽正殿 ,在右春坊内,唐开元初改为集仙殿,十三年又改“集贤殿。”

    东宫明德殿 东宫,正殿也,本名“显德殿” ,后避中宗讳,改今名。殿东廊左嘉善门,南有嘉德门、重明门,明皇帝讲武于此。

    通光殿 去宫城二十一里,即汉未央旧地。唐复修之,其正殿曰“通光殿” ,东为绍芳亭,西为凝思亭,前为端明。唐武宗立,命翰林学士裴素撰记。

    永安殿 :在东西外垣门有日营门、月营门,其北重元门。

    含元殿 ,丹凤门内,当中正殿也,即龙首山之东麓。阶基高平地四十馀尺,南去丹凤门四十馀步,东西广五百步。东南有翔鸾阁,西南有栖凤阁,与殿飞廊相接。左右有砌道盘上,谓之“龙尾夹道。” 东有通干门,西有观象门。

    宣政殿 ,在大明宫宣政门内,殿东有东上阁门,西有西上阁门。殿前东廊曰日华门,西廊曰月华门。唐乾元元年,元宗御宣政殿,授肃宗《传国受命宝符》。

    “紫宸殿 ” 在宣政殿北紫宸门内,即内衙正殿也。

    蓬莱殿 ,在紫宸殿北。唐敬宗时,会沙门道士于此,赐食给茶绢。

    “金銮殿 ” ,在宣政殿北,唐明皇于此召见李白,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

    长安殿 ,在金銮殿西南。唐肃宗收京师,新作九庙主,于长安殿安置。

    “仙居殿 ” 在长安殿北。

    麟德殿 ,在仙居殿西北,此殿三面,故亦名“三殿。” 南有阁,东西有结璘、郁仪二楼,殿北相连,各有障日阁,凡内宴多在此殿。唐长庆元年,穆宗观乐于是殿。

    延英殿 ,在宣政殿次东。唐肃宗时,梁上生玉芝,一茎三叶。后改“灵芝殿” 为宰相启事之所,相对有“思政殿。”

    咸泰殿 ,唐文宗开成三年正月望夜,燃灯于咸泰殿中,三宫太后、诸王、公主俱集此宴,行家人礼,以为欢。

    宣和殿 ,唐宝历三年敬宗观百戏于此殿。紫微殿 ,唐贞观末,阿史那社尔平龟兹,献俘于此殿。

    平乐馆 在上林苑。汉武帝元封六年,京城民观《角抵》于上林平乐馆。王莽撤城西苑中宫馆凡十馀所,取其材瓦以起九庙。

    虎圈馆 在上林苑。汉文帝登虎圈,问上林尉。

    禽兽簿。《郡国志》云:“虎圈在通化门东二十五里。” 博望苑 ,在府城北五里。汉武帝为太子,开博望苑以通宾客。

    御宿苑 ,在长安城南御宿川中。汉武帝为离宫别馆,禁御人不得入,往来游观,止宿其中,故曰“御宿。”

    宜春苑 ,在长安东南隅曲江东,近下杜。上兰观 ,在上林苑,王莽请元后校猎上兰。凉风台 ,在长安故城西。《关辅记》曰:“建章宫北作凉风台,积木为楼。”

    乐游苑 在杜陵西北,汉宣帝神爵三年春起。一名《鸿固原》。

    甲观 ,在太子宫中,谓之“甲观画堂。”

    茧馆 按《一统志》,“汉上林苑中有茧馆,养蚕之所。”

    《织室 》,在未央宫,织作文绣郊庙之服,有令史。《涿木观 》,在上林苑,成帝许美人居上林涿木观。

    曝衣阁 在太液池西。七月七日,宫女出后衣,登楼曝之。

    嶕峣阙 ,在建章宫次门,女阙也。在圆阙门内二百步。

    来宾馆 秦苻坚永和十年,置来宾馆于平朔门。

    逍遥观 ,西魏孝文帝尝登此观,望逍遥园,见嵯峨山,慨然谓左右曰:“望见此山,令人有脱尘之意。”

    西苑 隋炀帝大业元年筑西苑,周二百里,其内为池,周十馀里,为三神山,出水百馀尺,台观宫殿,罗列山上。北有龙鳞渠,萦纡注池内,缘渠作十六院,门皆临渠,每院以四品夫人主之。大兴苑 在宫城之北,即北苑也。隋炀帝于景华宫征营,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弘文馆 在门下省东,唐武德四年置,聚天下书籍。贞观六年,选朝官有才学者,以充学士。九年,改为昭文馆。开元七年,复旧。

    西内史馆 在门下省北。唐贞观三年,置秘书内省,以修《五代史》,又置史馆,以编国史。

    东内苑 南北二里,与大明宫城齐。南即延政门,北即银台门,东即太和门。

    樱桃园 在禁苑之南。又有东西蒲萄园、云韶院 ,在禁苑之南。

    凌烟阁 ,在西内三清殿侧。唐贞观十七年,于阁上图画功臣,皆北向。太宗为赞,褚遂良书,阎立本画。

    紫云阁 ,在延英殿东,阁南北千步,南至尚食院,西北尽宫城。

    禁苑 在宫城北,即隋之大兴苑也。周一百二十里,东西二十七里,南北三十二里。东接灞水,西据长安故城,绕出太极宫之南。故苑之南墙,与宫城相齐,北枕渭水。苑中宫亭二十四所。内苑 在启运门之南。苑门三:“北曰重元门,东曰东云龙门,西曰西云龙门。”

    蚕坛亭 在苑之东,皇后祀先蚕之亭。

    光范门 在大明宫含元殿之西,韩愈《上宰相书》:“伏光范门外。” 以宰相退朝必出此也。汉制,入司马门方是禁中,而光范门尚在含元殿外,承天门内,旁有登闻鼓,有籍无籍皆得入。

    九仙门 ,麟德殿次北,曰翰林门,翰林门北曰九仙门,唐宝应元年,李辅国迎太子,见群臣于九仙门。

    沈香亭 ,在景龙池。唐天宝三载,李白供奉翰林,禁中初种《木芍药》,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移植兴庆池东沈香亭。

    《金液门 》,唐贞观二十一年,诏皇太子听政于金液门。

    井干楼 按《一统志》:在府城西北,汉建章宫南,高五十丈,武帝建。张衡赋“井干叠而百层” ,即此。明水园 在故长安城内,隶旧宅监。

    咨议堂 按《一统志》:“在府城西北。后秦姚兴尝临此堂听断狱讼。”

    陈内史馆 在弘文馆东南北街。南出含曜门,南曰“昭训门,北曰崇明门。”

    东内弘文馆 在门下省东。

    政事堂 在东省,属门下。唐中宗后徙堂于中书省。

    太液亭 蓬莱殿后有含凉殿、太液池。太液亭,唐穆宗时命侍讲韦处厚等入此亭讲《诗》《尚书》。文宗又命纂集《尚书》中君臣事迹,令工匠刻于太液亭,以备观览。

    左右银台门 :在宫城东,西面。

    翰林院 在麟德殿次北翰林门内,其门高大重复,号为“复门。” 入门直西为学士院,有两厅,南北相对,各自为门,厅前阶砌花砖为道。

    十六宅百孙院 在安国寺东,附苑城为大宅,分处庆、忠、棣、鄂、荥、仪、台、颖、永济十王。后盛、寿、陈、丰、常、凉六王。又就封入内宅,是为十六宅。后以诸孙成长,又置百孙院。

    奉诚园 在旧安邑坊,本马燧子畅,以赀甲天下。唐贞元末,献第为“奉诚园。”

    曲江亭 ,在曲江池西南,唐时宴进士处。芙蓉苑 ,在曲江池西南,即秦宜春院,唐人谓之“南苑。”

    “杏园 ” 在曲江池西,唐进士宴集于此。

    《汾阳王宅 ,在亲仁坊》,宅居其坊地四分之一,家人三千,出入不知其居。

    西平王宅 ,在永崇坊。唐兴元元年,赐晟“永崇里甲第,诏宰相诸郎将会送,特赐女乐八人,锦彩银器,令教坊、太常备乐,京兆府供具,鼓吹迎导,以为荣观。”

    薛绘宅 在胜业坊。绘为银青光禄大夫,兄弟子侄数十人,同居一曲,姻党清华,冠冕茂盛,人谓之“薛曲。”

    张延师宅 ,在安邑坊。延师为左卫大将军范阳公,兄弟三人,同时三品。一宅之中,棨戟齐列,人谓之“三戟张家。”

    冯宿宅 在亲仁坊。宿从子衮为给事中,宅南有山林池亭,多养鹅鸭及杂禽之数,常遣一家人主之,谓之《鸟省》。

    颜师古宅 在敦化坊。师古,南朝旧族,又太常少卿欧阳询、著作郎沈越宾亦住此坊,人呼此坊为“吴儿坊。”

    寇莱公宅 在府城掖庭街,中有山池“熙熙台” ,后废为寺。

    张中孚宅 在府城草场街。宅中有“颐真堂” ,后废为钱监。元时为利用仓。

    虢国夫人宅 ,在宣阳坊,本韦嗣立旧宅。虢国夫人于此造《合欢台》,所费二千万。

    韩庄 韩退之城南别墅也。在韦曲东,孟郊、张籍尝于此泛舟。第五桥在其西南,即郑虔故居。又其西有塔坡,即何将军山林,今废。其地有浮图,产稻极美,土人谓之塔坡米。南塘即下塔坡。贠庄 在焦载川北枕白鹿原,唐贠半千之庄。莲塘竹径,酴醾架、海棠洞、会京堂,花坞药畦碾磨麻稻。里谚曰:“上有天堂,下有贠庄。” 范氏庄 本唐杜岐公郊居。宋熙宁中,范公自侍御史出买此庄于尚书郎胡拱辰。自杜至范,三易主矣,今犹谓之“御史庄。” 有溪榭岩轩、江间圃堂、林馆,谓之“范公五居。”

    胡相别墅 ,在樊川。元中书左丞胡恭范致仕,于杜曲求买舍,栽植梅竹,引泉凿池,葺治宾馆亭台,以为幽栖之所。

    廉相泉园 元至元中,平章廉希宪行省陕右,爱秦中山水,遂于樊川杜曲林泉佳处,葺治厅馆亭榭,导泉灌园,移植汉沔东洛,奇花异卉,畦分棋布,松桧梅竹,罗列成行。暇日同姚雪斋、许鲁斋、杨紫阳,商左山前,进土。邳大用、来明之、郭周卿、张君美,樽酒论文,弹琴投壶,燕乐于此。赵氏别墅 。元至元甲子,宣抚赵某于樊川阳陂,就冈原爽垲,葬考妣,树楸竹,修葺园亭,以为别墅,自号“樊川钓叟。” 中有安适堂、归潜洞、赵公泉。

    李氏牡丹园 ,在安化门西,杜城北五里,元河东北路行省郎中李换子信之所葺。信之不喜仕进,日涉经史,葺园治田为事。园植牡丹三四百窠,他花称是。每花时,游者车马阗咽,篇章盈轴。

    《最乐园 》在长安县西北隅,秦藩筑此,为游宴之所,中有台池花榭,选胜行乐,非贵客骚人,不得游赏,名曰“最乐。”

    《青门亭 》,去宫城十三里,在长安故城之东,即东陵种瓜之所。

    “翡翠楼 ” 在宣平坊,南唐开元、天宝间,歌舞盛处。

    玉峰轩 在兴教寺北,松桧半原,地形高爽,南对玉案峰。宋元丰中,龙图吕某祈祷太乙湫,道经是寺。登北冈,南瞰玉案,令僧创轩,为登眺之所。

    长乐亭 在府城东北十里,即浐水之西岸,旧名“浐坡。” 宋陈尧咨守京兆,作亭于上,每有迎饯,必至斯亭,尝作歌刻石亭中。

    “三桂亭 ” ,在长安城南杜潏水之阳,乃宋谏议

    陈公之别墅,三子尧叟、尧佐、尧咨,同登科,扁其亭曰“三桂。” 尧咨知永兴军时,题诗于碑云:扶疏已问新栽柳,清浅犹寻旧漱泉。

    众乐堂 在兴庆池北。金朝金紫光禄大夫张中孚建,与宾客宴游处,今废。

    流杯亭 在众乐堂后。有金太尉张中孚所构,砌石成“风” 字样,曲水流觞,以为祓禊宴乐之所。旁有《禊宴诗碑》,今废。

    保安王府 今为“会议府。”

    汧阳王府 :今为满提督府。

    郃阳王府 今为汉提督府。

    宜川王府 今为“军门教场。”

    永兴王府 :今为提督中军教场。

    星石 在薇省后堂,俗名曰“定官石。”

    《吊忠泉 》,在长安县西北老关王庙内,《长安令吴从义尽节》处。

    皇子陂 ,在万年县西南二十五里。秦葬皇子,起冢于陂之北原。隋文帝改为永安陂。唐杜甫诗“天清皇子陂” ,即此也。

    凤阙 ,高二十馀丈,阙环上有铜凤,号凤阙,与神明台对峙。又曰:铸铜凤,高五丈,饰黄金,栖屋上,下有转枢,向风若翔。又《三秦记》云:“柏梁台有铜凤,因名凤阙。”

    《麟趾殿 》,庾信有诗。

    《兰台 》,掌图籍秘书之所。

    成德堂 《新说》曰:“长安府学成德堂,七门八椽,高敞雄壮。元末已坏,明宣德中,重建,为明伦堂。毕原 在城西南二十八里,接鄠县界。”

    文庙石刻 “聚唐、宋以来碑石、井、《石经》” ,为屋覆之。

    九市 ,在故城中,市有九,张衡《西京赋》云:“郭开九市,通阛带阓。”

    “尧神池 ” ,在昆明池中。尧时治水,尝停舟于此。汉武帝凿昆明池,因而广大之耳。

    “敖仓 ” 《汉书》:“惠帝六年,起长安西市,修敖仓。” 何将军山林 ,今谓之塔坡。少陵原,乃樊川之北原,至此而尽。在杜城东韦曲西,久废。或云在第五桥。据杜甫诗,应在第五桥。

    夹城 唐明皇治兴庆宫,附外郭为复道,名夹城。宣宗南开便门,自芙蓉苑入青龙寺。唐人诗:“六龙六幸芙蓉苑,十里飘香入夹城。”

    安西王城 ,元世祖封其子忙阿刺为安西王,开府京兆,镇秦、陇、蜀、凉居此,今名“阿儿垛” ,遗址尚存。

    《思贤苑 》:“汉文帝为太子,立以招宾。”

    兴庆池 即景龙县东五里,开元间凿。

    鱼藻池 ,引霸河天濠水涨之,穆宗以观竞渡。姜保村 ,宋李度支庄迤东有韦兆,为牛僧孺故里。

    郑庄 ,唐郑谷庄也。所谓“仰山草堂” 者,去韩庄东南数里。

    《瓜洲 》,杜牧种瓜处,在神禾隈。西有“玉钩亭” ,南有“莲花洞。”

    夏侯里 在杜曲西,夏侯惇故里。宋时有王铣、《白序》《二庄》。

    “《杜光》村 ” 即今南窑。

    大兴、建国诸门 ,隋有通化、春明、延兴、安上、启夏、延喜、昭阳、左右银台。唐有明德、朱雀、承天、金花、通阳、元武、丹凤、凌霄、朝阳、元化、望仙、建福、兴庆、金明、延明、跃龙、“九仙” 诸门,今丘墟莫可考矣。芷阳宫 在霸上,秦襄公建。

    《轵道 》,亭名,即秦王子婴降沛公处,在汉长安城东十三里。

    明德殿 。本名“显德” ,唐太宗即位,改明德思政殿 ,与延英殿直。

    𩰚鸡殿 ,唐明皇在藩时,喜𩰚鸡。即位,治鸡坊,索长安雄鸡千馀,选六军童子五百人教饲之,贾昌为小儿长,甚宠幸。杜诗:“𩰚鸡初试锦。” “白虎殿 ” ,《汉书》:成帝建始四年,召直言之士,诣白虎殿对策。

    玉堂殿 ,《汉书扬雄传》:“历金门,上玉堂。”

    “翔鸾阁     ” ,“栖凤阁。”

    “同文殿     ” 、“云龙殿。”

    文思殿     “俱在东南内。”

    “玉清殿     ” 、晨晖殿。

    景风殿     、积庆殿。

    南薰殿     、《大同殿》、

    昭敬殿     、《咸宁殿》。

    “仙灵殿     。” 《拾翠殿》。

    椒风舍 ,哀帝召董贤女弟为昭仪,位次皇后,更名其舍为“椒风” ,以配椒房。

    “开襟楼 ” ,汉彩女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

    花萼相辉楼 在勤政楼西。宁、薛诸王邸第相望,环于宫侧。唐明皇登楼,闻诸王音乐,咸召至同榻饮宴。有诗以纪其胜。

    “含春亭 ” ,唐宣宗召翰林令狐绹,夜对此亭,烛尽,以金莲炬送归院。

    临渭亭 在禁院内,唐沈佺期等《奉和九日幸临渭亭应制》谓此。

    彩霞亭 在曲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