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四百九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四百九十一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四百九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四百九十一卷目录

     西安府部汇考一

     西安府建置沿革考

    职方典第四百九十一卷

    西安府部汇考一

    西安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州县志合载

    本府

    周王畿地。秦为内史。汉初,更为渭南郡,寻罢复为内史。景帝置为右内史,后改京兆尹。东汉因之。魏改尹为守,改为秦国,后复为京兆国。晋为京兆郡,兼置雍州。后魏亦然。后周复为京兆尹。隋初,置雍州,寻改为京兆郡。唐初复为雍州,改京兆郡,寻复雍州。开元初,改为京兆府。自周、秦、汉、晋、西魏、后周、隋、唐并都于此。梁改永平军。后唐复为京兆府。晋改曰晋昌。汉改曰永兴。宋仍京兆府,属永兴军路。金属京兆府路。元改西安路,后又改奉元路。明洪武初,改为西安府,领州五,县二十六。至景泰三年,增置县一。成化十三年,增置州一,县三。万历十一年,增置县一,始领州六,县三十一。

    皇清因之,增领《潼关卫》。

    长安县:附郭。

    周镐京地。秦为杜县。汉高帝始置长安县,属京兆尹。王莽改曰常安。东汉复为长安,属京兆尹。三国魏晋皆因之,属京兆郡。姚苌僭据,复改长安曰常安。南北朝后魏复为长安。隋开皇三年,始徙县治于此。唐因之,属京兆府。五代梁改为大安县。后唐复为长安县。宋、金皆因之,属京兆府。元属奉元路。明为西安府附郭。

    皇清因之,编户四十九里。

    咸宁县。附郭。

    秦襄公置芷阳县。始皇属内史。汉文帝改为霸陵县,七年,置南陵县,宣帝时,置杜陵县,俱属京兆尹。东汉因之。晋为杜陵、霸城二县,属京兆郡。南北朝后魏为杜城、西霸城二县。西魏置山北县。后周并废,于长安城别置万年县,取汉万年旧县为名。隋开皇三年,改为大兴县。唐武德元年,复为万年县。天宝七载,始改万年县为咸宁县,寻复旧。五代梁改为大年县。后唐复为万年县。宋宣和七年,改为樊川县。金复为咸宁县。俱属京兆府。元属奉元路。明为西安府附郭。

    皇清因之,编户六十六里。

    咸阳县

    秦旧县,孝公自汧陇徙都焉。其地在九崚山南,渭水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汉高帝元年,更名新城,七年,罢入长安。元鼎三年,更曰渭城县,属右扶风。东汉省人长安。晋石勒置石安县,属京兆郡。宋、金皆因之。元省入兴平县,寻复置。明为咸阳县,隶西安府。

    皇清因之,编户十里。

    兴平县

    周犬丘地。秦名废丘。汉高帝三年,置槐里县。武帝析置茂陵县。昭帝析置平陵县,属右扶风。东汉因之。三国魏改平陵为始平县。晋置始平郡,领槐里、始平、武功、鄠蒯城五县。南北朝后魏省始平郡,以县属右扶风。隋属京兆郡。唐景龙二年,改为金城县。至德初,置兴平军,二载,改为兴平县。宋、金皆因之,属京兆府。元属奉元路。明因之,属西安府。

    皇清因之,编户十五里。

    临潼县

    周骊戎国。秦灭骊戎、骊邑。汉高帝七年,置新丰县,属京兆尹。又葬太上皇栎阳北原,起万年陵,置万年县,属左冯翊。东汉因之。晋属京兆郡。南北朝后魏徙阴盘于今县东三十里冷水西、戏水东司马村故城。其新丰自阴盘寄治,后又徙治于故城东三十里零水侧。后周时,于长安城中别置万年县,而北万年县遂废。唐垂拱二年,改庆山县。天授二年,于县界冷水口置鸿州,析庆山、渭南二县置鸿门县隶焉。寻州废,县亦省。神龙元年,复改庆山为新丰县。天宝三载,析新丰、万年于温泉宫置会昌县。七载,更名昭应,省新丰县入焉,属京兆府。宋大中祥符八年,改为临潼县,以水为名,属京兆府。金因之。元因之。至正初,并栎阳县入焉,属奉元路。明仍为临潼县。

    考证

    隶西安府

    皇清因之,编户四十里。

    高陵县

    周赧王时,秦孝公置左辅都尉于此。汉为高陵县,隶左冯翊。景帝初,起阳陵于县西南,改曰阳陵。王莽更为千春。东汉左冯翊自长安出,治高陵。魏更曰高陆,属京兆郡,其县治在今县西南。晋因之,隶京兆郡。南北朝后周明帝元年,析万年县入高陆。隋大业二年,复为高陵,属京兆郡。唐武德元年,置鹿苑县,贞观元年省。天授二年,置鸿州,以高陵及渭南、庆山、栎阳隶之。大中元年,州废,仍隶雍州。宋仍为高陵,属永兴军。金因之,属京兆府。元因之,属奉元路。明仍为高陵县,隶西安府。

    皇清因之,编户十五里。

    鄠县

    夏有扈国《尚书》“启与有扈大战于甘” ,即此。殷为崇国。周文王伐崇,作邑于丰。秦改为鄠,有甘亭。汉始置鄠县,属右扶风。东汉因之。晋仍为鄠县,属始平郡。后魏、隋俱因之,属京兆郡。大业二年徙今治。唐、宋、金俱因之,属京兆府。元因之,属奉元路。明仍为鄠县,隶西安府。

    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二里。

    蓝田县

    秦孝公置,惠王命太子向为蓝田君。始皇置内史。《周礼》曰:“玉之次美者曰蓝。” 其山出玉,故名。汉因之,属京兆郡。南北朝后魏太平真君七年省,太和十一年复置,属京兆郡。南齐亦曰蓝田,属华山郡。后周闵帝二年,析置玉山、白鹿二县,属蓝田郡。建德二年省郡,以玉山、白鹿并入蓝田,属京兆。隋因之。唐亦名蓝田,武德二年,析置白鹿县。三年,更曰“宁民” ,又析蓝田置玉山县。贞观三年,皆省入蓝田,仍属京兆府。宋、金皆因之,属京兆府。元因之,属奉元路。明仍为蓝田县,隶西安府。

    皇清因之,编户二十里。

    泾阳县

    秦泾阳县,以居泾水北,故名。《史记》:秦昭王弟封泾阳君,即此。汉惠帝于雍州北置池阳县,属左冯翊。东汉、魏皆因之。晋因之,属扶风郡。苻坚于此置泾阳县,即今县南。北朝后魏徙置咸阳郡。隋罢咸阳郡。开皇三年,徙县治于此,隶京兆郡。唐因之,隶鼎州,寻复隶雍州。宋、金皆因之,属京兆府。元省入高陵县,寻复置,后以“云阳” 并入。明因之,隶西安府。

    皇清因之,编户四十四里。

    三原县

    上。古黄帝铸鼎之地。周为焦获地。《诗》曰:“整居焦获。” 秦为汤。杜始皇属北地郡。汉为池阳县,属京兆郡。应劭曰:在池水南,故名。东汉因之,属左冯翊。晋复为池阳县,属扶风郡。苻坚于巀嶭山北置三原护军,以地有东、中、西三原,故名。南北朝后魏罢护军,置三原县,属北地郡。孝明诏析为建忠郡,以旌毛氏兄弟捍贼之功。后周郡废,仍为三原县,属冯翊郡,今县治东北三十里故城是也。隋因之,隶京兆郡。唐初,徙清水谷南,复为池阳县,又徙故所改为华池县,仍置三原县,隶北泉州。贞观初,废三原县,改华池为三原,属京兆府。五代唐属耀州。宋金俱因之,属京兆府。元至元二十四年,徙县于龙桥镇,属耀州。明仍为三原县。初属耀州。弘治三年以民巨海奏隶西安府

    皇清因之,编户三十里。

    盩厔县

    汉武帝置,属右扶风。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县在山水之曲,故名。东汉省。晋复置。南北朝后魏太平真君七年,并入武功县。后周天和二年,徙县于鄠西北,于此置周南郡及𢘆州。隋郡废,以县属京兆郡。唐武德三年,析置终南县,贞观八年省。天宝元年,更名宜寿。至德二载,复为盩厔。天福初,属凤翔府。五代晋因之。宋因之,又置清平军。金贞祐四年,隶京兆府,升为𢘆州,以郿县隶焉,仍属凤翔府。元省州,以县属安西路。明仍为盩厔县,隶西安府。

    皇清因之,编户三十九里。

    渭南县

    秦内史地。汉初为下邽、莲勺二县地,又为渭南县,领新丰、郑、下邽三县。后郡罢,复为内史。武帝分左右内史,以下邽属右,莲勺属左。东汉析置莲勺,属左冯翊。晋为下邽、莲勺地,属冯翊郡。苻坚置渭南县,属京兆郡。南北朝后魏析置南新

    丰县,仍属渭南郡。西魏改南新丰为渭南县。后周并废入渭南,属京兆郡。隋渭南县属京兆郡。唐为渭南,为下邽。武德初,隶华州。五年,复隶雍州。天授二年,于零口镇置鸿州,以渭南县属焉。大中元年,废鸿州入渭南,隶雍州。五代周改渭南县,属华州。宋为下邽,为渭南。熙宁六年,省渭南为镇入郑。元丰初,复为县,隶华州华阴郡。金因之。元为渭南,属奉元路华州。明仍为渭南县,隶西安府。

    皇清因之,编户五十六里。

    富平县

    周秦厉公置频阳县。汉为怀德、频阳二县,属左冯翊。东汉省怀德县,并入频阳,属左冯翊。晋因之。苻坚时,于此置土门护军。南北朝后魏太平真君七年,罢护军,地入同官县。后周置中华郡,寻罢。隋始置富平县,用《北地郡》“富平” 县名,属京兆郡。唐因之,又以故土门地置美原县,属京兆府。五代梁属耀州。宋为富平、美原二县,属耀州。金省富平入美原县。元为富平县。至元初,并美原入焉,属奉元路耀州。明仍为富平县,隶西安府。

    皇清因之,编户四十里。

    醴泉县

    汉为左冯翊谷口县地在九崚山西,当泾水出山之处,故谓之谷口。东汉魏晋俱为池阳县。南北朝后魏武帝于谷口置温秀、宁彝二护军,因改池阳县为宁彝,隶咸阳郡。西魏置宁彝郡。后周置为秦郡,后废,又以新畤、甘泉入焉。隋开皇十八年,更名醴泉县,因后周“醴泉宫” 为名。唐武德元年,析置温秀县,后省醴泉。贞观十年,营昭陵,析云阳、咸阳二县复置醴泉,隶雍州。乾宁二年,置乾州,领醴泉,属京兆府。宋属醴州。金、元俱因之,属乾州。明初,属乾州。嘉靖二十八年,改隶西安府

    皇清因之,编户十八里。

    商州

    《禹贡》梁州之域。商祖契封于此,遂为有天下之号。商,山名,在州东南一百里,山形如商字,故名。周为豫州之境。春秋时属晋,后属秦,为商鞅食邑。汉于此置上洛县,属渭南郡。东汉因之,属京兆尹。晋为泾阳南郡,复置上洛郡。南北朝后魏置洛州。后周改为商县。唐初复为商州。天宝初,置上洛郡。领县六,曰上洛、丰阳。《乾元》、洛南、商洛、上津。乾元初,复为商州,属关内道。宋属永兴军路。高宗时,秦桧力主和,割商与金,金属京兆府。元复为商州,属安西路。明洪武初,改商县。成化十三年,复为商州,领县四:

    皇清因之,编户十六里。

    镇安县

    周、秦、汉俱为商地。隋为丰阳县地。唐析置安业县。景龙三年,隶雍州。景云初,属商州。乾元初,更名乾元县,属京兆府,寻复属商州。五代汉改为乾祐,属京兆府。宋、金皆因之。元废改为乾祐巡检司。明仍立乾祐巡检司,属咸宁县。景泰三年,置镇安县,隶西安府商州。

    皇清因之,编户二里。

    雒南县

    周、春秋时,晋上洛地。汉置为上雒县,属弘农郡。东汉因之,属京兆尹。晋析置拒阳县,寻省。南北朝后魏复置。隋初属商州,寻改为洛南县,以其在洛水之南故名。唐、宋皆因之,属商州上洛郡。金初隶陕州,寻属京兆府,后改隶河南路。元因之。明洪武七年,改商州为县,仍析置洛南县,隶西安府华州。成化丙申,州复,县又属焉。泰昌元年以光宗讳“洛。” 改为《雒南县》。

    皇清因之,编户十二里。

    山阳县

    《禹贡》“雍、荆” 之地。周、春秋、战国时皆属秦。汉置丰阳县,属商州。晋苻健都长安,以荆州刺史镇丰阳。苻菁掠上洛,于丰阳县立荆州。苻坚移洛州居丰阳,皆此地。东晋大元九年,秦洛州刺史张五虎据丰阳来降。南北朝后周置丰阳县,以在丰水之阳,故名。隋因之,属上洛郡。唐因之,属商州上洛郡。宋因之。金贞元二年,省为上洛县镇。明以丰阳故址立丰阳巡检司。成化十三年,尚书原杰改立商州,徙巡检司于漫川,于此置山阳县,以在山之南故名,隶西安府。

    皇清因之,编户二里。

    商南县

    《禹贡》梁州之域,为商于襟喉之地。汉为商县地属弘农郡。东汉属京兆尹。明成化十三年改商。

    考证

    县为州。仍析其东扶川、北佛等里置《商南县》,属西安府商州。

    皇清因之,编户一里。

    同州

    周为大荔国。秦为内史地。汉初,置河上郡,后为左内史。武帝时,改左冯翊。三国魏为冯翊郡。南北朝后魏兼置西华州。西魏改为同州,取《禹贡》“澧水攸同” 之义。隋罢州,复为冯翊郡。唐复为同州,治冯翊县。天宝初,复为冯翊郡。乾元初,复为同州,后改匡国军。五代梁改忠武军。后唐复为匡国军。宋改定国军,属永兴路。金属京兆府。元仍为同州,以冯翊县省入。明因之。领县五:

    皇清因之,编户三十四里。

    朝邑县

    《禹贡》冀州之地。殷时为芮国。有大荔戎。周春秋时为蒲关。秦厉公伐大荔,取王城,筑高垒以临晋,国名临晋。战国时,魏文侯重城于此,亦曰临晋。秦始皇为内史地。汉为临晋县,属左冯翊。东汉、晋俱因之。南北朝、后魏分置五泉县,属澄城郡。西魏改为朝邑,以据朝坂,故名。隋因之,属冯翊郡。唐武德三年,析置河滨县,贞观二年省。乾元三年改曰河西,隶河中府,大历三年复曰朝邑,隶同州。五代宋、金、元俱因之。明仍为朝邑县,隶西安府同州。

    皇清因之,编户三十六里。

    郃阳县

    商为有莘国,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即此。周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魏少梁。秦惠文王十一年,更名夏阳,始皇为内史地。汉始置郃阳县,以在郃水之阳,故名。《诗·大雅》谓“在洽之阳” ,即此。属左冯翊。东汉、三国、魏、晋俱因之。南北朝后周属澄城郡。隋属冯翊郡。唐属西韩州,贞观间属同州。五代梁属河中府。唐复旧。宋复属同州,以夏阳县省入。金属桢州,后复属同州。元初属桢州,后仍旧。明仍为郃阳县,隶西安府同州。

    皇清因之,编户四十四里。

    澄城县

    周春秋时,晋北征地,后属。秦汉始置征县,属左冯翊。《左传》云“取北征” 谓此。东汉更名重泉,仍属左冯翊。晋因之。南北朝后魏置澄、征音相近,故名。后周并五泉县入焉。隋初郡罢,以县属冯翊郡。唐初析置长宁县,后省。长庆中割入奉先县。五代梁属河中府。后唐复属同州。宋金元皆因之。明仍为澄城县,隶西安府同州。

    皇清因之,编户四十里。

    白水县

    周春秋时为彭衙县地。秦晋战于彭衙,即此。秦置白水县,以南临白水故名。汉为粟邑,又为衙县地,属左冯翊。东汉复为衙县,属左冯翊。晋省衙县。南北朝后魏废粟邑县,后析置白水县及白水郡。隋初郡罢,以县属冯翊郡。唐割入奉先县。宋复置,属同州。金、元俱因之。明仍为白水县,隶西安府同州。

    皇清因之,编户二十里。

    韩城县

    周为封国。春秋韩、梁二国地。晋为少梁邑。秦更名曰夏阳县。汉因之,属左冯翊。东汉晋俱因之,属冯翊郡。南北朝、后魏因之,属华山郡。隋开皇十八年,始析置韩城县,以古“韩城” 为名,仍属冯翊郡。唐初置西韩州。贞观间州废,以县属同州。五代梁属河中府。后唐复旧。宋因之。金改为桢州。元初州废,复为韩城县,属同州。明仍为韩城县,隶西安府同州。

    皇清因之,编户三十三里。

    华州

    周为畿内地,郑桓公始封之邑,一名“咸林。” 春秋时为晋地。战国时为秦、魏二国之境。秦为内史地,始皇始立为郑县。汉因之,属京兆郡。东汉为京兆、弘农二郡地。晋因之。南北朝后魏置华山郡,又改东雍州。西魏改为华州。隋省,复置华山郡。唐复为华州。垂拱初,改太州。天宝初,改华阴郡。后复为华州。乾宁中,升为兴德府,领县四,曰郑,华阴、下邽,栎阳。又为镇国军节度使。属关内道。五代梁改为威化军。后唐复为镇国军。宋天禧四年,以同州蒲城来属。皇祐五年,改为华州华阴郡,领县五,曰郑,下邽,蒲城、华阴,渭南。金改金安军,属京兆路。元复为华州,后以郑县省入,属奉元路,领县三,曰华阴、渭南、蒲城。明仍为华州,隶西安府,领县三。后改领县二

    皇清因之,编户四十一里。

    华阴县

    《禹贡》“导河至于华山之阴。” 即此。周战国时,为魏阴晋地。秦惠文王更名宁秦。秦因之。汉高帝八年,更名华阴县,以在华山之阴,故名,属京兆尹。东汉属同州弘农郡。晋因之。隋因之,属京兆郡。唐垂拱元年,更名仙掌县。天授初,析置潼津县。神龙初,复曰华阴。上元二年曰太阴。宝应元年,复故名,属华州。宋因之。金因之,属金安军。元因之,复属华州。明仍为华阴县,隶西安府华州。

    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七里。

    蒲城县

    周宣王时,为贾国。秦为重泉县。《史记》:秦简公城重泉,即此。汉因之,属左冯翊。东汉复为重泉,属左冯翊。南北朝后魏省,属京兆尹,又于此置南白水县。西魏改为蒲城,以县东有蒲池故名,属同州。隋因之,属冯翊郡。唐开元四年,以县之丰山建睿宗桥陵,改为奉先县,隶京兆府。十七年,升为赤县。天祐二年,复属同州。五代周属京兆府。宋开宝四年,仍曰蒲城。天禧四年,隶华州。金、元皆因之。明仍为蒲城县,隶西安府华州。

    皇清因之,编户五十四里。

    耀州

    秦为内史地。汉为祋祤县,属左内史。武帝属左冯翊,后废。东汉复置。魏文帝自宁州彭原县界徙北地郡于此,其县遂废。晋为泥阳县,属北地郡。南北朝后魏初,于泥阳置北雍州。西魏改为宜州,又置北地郡,寻改为通川郡,领宜阳县。隋开皇三年郡废,以县属宜州。六年改宜阳为华原县。大业三年州废,县属京兆郡,又于县置宜君郡。唐武德元年,罢郡立宜州。贞观中,以华原、同官二县属雍州。垂拱二年,改为永安县。天授二年,又以永安诸县置宜州。大定初,州废。神龙初,复为华原,隶雍州。天祐三年,李茂贞僭行墨制,以华原置耀州,建义胜军节度。五代梁改曰崇州,又改静胜军。唐复为耀州,名顺义军,析雍州之富平、三原、云阳,同州之同官、美原五县属焉。宋初为感义军,改感德军。元祐三年,复置耀州。金为耀州,属西安府。元因之。至元间,以华原县省入,领县三,曰富平、三原、同官。明仍为耀州,隶西安府。领县一,省。

    皇清因之,编户六里。

    同官县

    汉为祋祤县地,属左冯翊。晋为频阳县地,属冯翊郡。苻坚于祋祤城东北铜官川置铜官护军。南北朝后魏太平真君七年,罢护军,置铜官县,属北地郡。庄帝永安元年,属宜君郡。后周武帝建德四年,自铜官故县徙于今治,改曰同官县,属宜州。隋、唐俱因之,属京兆郡。五代梁开平二年,自京兆府析隶同州,同光元年,隶耀州。宋因之,属华原郡。金、元俱因之,属耀州。明仍为同官县,隶西安府耀州。

    皇清因之,编户六里。

    乾州

    秦为内史地。汉为左冯翊之池阳县地。东汉因之。晋属扶风郡。南北朝、后魏为宁彝县,属咸阳郡。隋改宁彝曰醴泉,隶京兆郡。唐文明元年,析醴泉、始平、好畤、武功、豳州五县之地,置奉天县,属京兆郡。乾宁二年,改置乾州,以地在长安之西北隅,故名。五代梁为威胜军。后唐罢军名,后为乾州,属凤翔府。宋属永兴路。熙宁五年,州废。政和七年,更名醴州,改属环庆路。金复为乾州,属京兆府路。元属奉元路。明因之,隶西安府。领县二:

    皇清因之,编户二十四里。

    武功县

    唐虞为邰国,后稷所封。周、秦孝公时,始置武功县,山水为名。汉属右扶风。晋属始平郡。南北朝后魏太和十年,改为美阳,又置武功郡。后周武成二年,以武功郡属雍州,建德三年省。唐武德三年,分武功置稷州,因后稷所封故名。后废,以武功隶雍州。天授二年,复为稷州,后废,以县隶京兆府。五代后唐同光中隶凤翔。长兴初,还属京兆。宋属醴州。金改为武亭县。元复为武功县,属乾州。明仍为武功县,隶西安府乾州。

    皇清因之,编户十三里。

    永寿县

    周为豳国地。汉为漆县,属左扶风,以漆水在西,故名。又为右扶风治所。东汉复为漆县,属右扶风。晋因之,属新平郡。南北朝后魏置广寿县。后周改永寿县。隋省入新平县。唐武德二年,析新平置永寿县。神龙初,属京兆。景龙初,属邠州。宋乾德二年,以县属醴州。熙宁五年,属邠州《正和》

    考证

    八年,复属醴州。金属邠州。元至正四年,又以好畤并入,属乾州。明仍为永寿县,隶西安府乾州。

    皇清因之,编户五里。

    邠州

    虞。夏为西戎地。公刘立国于邠,为豳国。周、春秋、战国时皆属秦。秦属内史。汉为右扶风、安定、北地三郡地。东汉置新平郡,领漆县。魏因之。南北朝后魏置南豳州,寻废,北豳州遂去“南” 字。西魏改为宁州。隋大业初,复为豳州。炀帝初,废州,以其地为北地郡。义宁二年,析北地郡之新平、三水置豳州。唐复置豳州,开元十三年,改为邠州。天宝三载,复为新平郡。乾元元年,复为邠州,升靖难军节度,属关内道。宋复为邠州,属永兴军路。金属庆原路。元属庄浪路,改属凤翔府。明仍为邠州,省新平、宜禄二县,隶西安府。领县三:

    皇清因之,编户九里。

    三水县

    周豳之故地,有旧城址存焉。汉为三水县,属安定郡,以县罗川谷三泉并流,故名。东汉复为三水县,属安定郡。南北朝后魏为三水县,属新平郡。西魏置𢘆州,寻废。隋复为三水县,属北地郡。唐因之,属邠州新平郡。宋、金俱因之。元至正七年,并入淳化县,属凤翔府邠州。明成化中,都御史余子俊、马文升奏复为三水县,隶西安府邠州。

    皇清因之,编户八里。

    淳化县

    上。古黄帝时立雍畤,建万灵明庭,即故甘泉县,黄帝以来祭天圜丘处是也。秦始皇作甘泉宫,二世作林光宫。汉云阳县地,昭帝追尊皇太后,改为云陵,以其地为云陵县。东汉省县,罢云阳,置抚彝护军。南北朝后魏太平真君七年,罢护军,别置云阳县,属北地郡。后周置云阳郡。隋开皇初郡废。唐武德元年,析云阳置石门县。贞观元年,更名石门曰云阳,云阳曰池阳。八年,省云阳,更池阳曰云阳,隶京兆府。五代唐同光三年,析隶耀州。宋淳化三年,始析县之金龟等六乡,置为淳化县,属耀州。宣和元年,分属邠州。金、元皆因之。至正七年,以三水县省入。明因之,隶西安府邠州。

    皇清因之,编户六里。

    长武县

    古豳地。汉鹑觚城。唐宜禄县。宋、元因之。明省入邠州,改长禄镇。万历十一年,复置长武县,属邠州。

    皇清因之,编户三里。

    潼关卫

    周为畿内地。《春秋》属晋,曰桃林寨。秦立函谷关,潼关以东皆函谷地。汉隶华阴。后周为潼谷关。隋隶京兆府。唐始立潼关。宋为镇潼军节度地。金复为潼关。元因之。明初,设潼关守御千户所,隶陕西都司,改设潼关卫,隶河南都司。后改隶中军都督府。

    皇清初因之,改隶西安府。

    西安原设五卫,后并四卫、右卫、护秦藩,每卫五所

    皇清初,复置五卫。顺治十六年,裁各卫所并入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