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三百四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三百四十一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三百四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三百四十一卷目录

     汾州府部汇考五

      汾州府古迹考

     汾州府部艺文一

      狄武襄公碑铭       宋王圭

      润济侯庙记         周炜

      创建元都清虚观记    元秦志安

      重修上凤山希夷庙记     前人

      介女祠辨          陈斐

      南山灵泉寺始末记     高崇熙

      游笔山记         赵国相

      新建汾州府记        冯琦

      增修城池记         张珩

      广惠楼记         刘有诚

     汾州府部艺文二

      游岩至回銮寺作      唐太宗

      送汾城王主簿       韦应物

      过介庙         宋张商英

      鹤鸣古洞          赵瞻

      文湖渔唱          前人

      郭林宗故宅         前人

      马跑神泉          卢象

      谒狄武襄公祠       金王璹

      过孝义有感        明于谦

      题郭林宗墓         薛瑄

      过汾           李梦阳

      题冷泉寺          吕柟

      次平遥夜望        韩邦奇

    职方典第三百四十一卷

    汾州府部汇考五

    汾州府古迹考        府志

    本府。汾阳县附郭。

    祝融城 在县治之西。相传祝融所筑,今废。兹氏县 ,在城南十五里巩村,有遗址。县自秦置,汉高帝更封沂阳侯婴为侯国。《史记》“夏侯婴食邑兹氏” ,是也。

    西河县 在城东十五里。《水经》载魏黄初二年《西河恭王司马子盛碑》文云:“西河旧处山林,汉末扰攘,百姓失所。魏兴更开疆宇,分割太原四县,以为邦邑。” 其郡带山侧塞矣,似即故兹氏地,然又谓文湖处所,世谓西河在县直东,有潴城焉,则废县在此者,或是。

    八门城 ,在城北十五里,一名“罗城。” 相传为前赵刘渊遣乔嵩攻西河所筑。城八门。

    禁火台 在城南一里。土人寒食祭介之推于此。

    郭林宗旧宅 ,在东郭,相传今天宁寺是遗址。文潞公旧宅 ,在孙治之南,相传“净心寺” ,是其遗址。明嘉靖三年,改建察院。

    偏城 ,在城西南五十里广城村。后赵离石侯重筑,以防西北诸侵轶者。其城占山阜,南临古涧,有欹侧状,故名。

    黄华亭 在府学二门外泮池西。贮《黄华老人行书诗石》。黄华老人姓王名庭筠,字子瑞,金大定十六年进士,官至翰林修撰。尝买田林虑,读书黄华山寺,因自号焉。其父王遵古为汾州观察判官,以省觐至而书此石云。“史称书法学米元章,端雅过之。” 按:老人生未期视书,识十七字,七岁学诗,十一岁赋全题尢。善山水墨竹鹤鸣古洞 在长春观,初名西岩洞。处丘壑之间,穹窿窈窕,空而正中,相传张真人羽化之所。每拍手洞中,则鹤声应手而至,天清月明,更复嘹唳可听,故名。

    汾水行宫 在城东十五里。隋炀帝大业四年建以避暑。盖据文湖之胜而为之,故名。

    烟笼贤阁 在东郭之人美厢。昔魏文侯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后人钦之,为建此阁,名“式贤。” 望之若烟云缭绕其上,故又名烟笼贤阁。明嘉靖庚子,罹回禄灾,州人景仰未已,至今犹称遗址为三贤街。

    孝义县

    比干台 在县东二十里。世传纣遣比干驺虞山筑基避暑,即此。

    虞城 ,在县北十里。晋灭虞,迁其人于此,筑城居之。

    吴城 ,在县西南七十八里。《史记》“魏吴起为西河太守,时筑以拒秦。”

    团城 ,在田屯村。后魏孝昌三年筑,置军以防御。隋开皇九年罢。

    六壁府 ,在县西八里胜水南原上。元魏太平真君讨寇于此。唐为府兵所居云。

    温泉县 ,在县西九十里高唐山之西。元至元三年废。

    《魏文侯宅 》在县治东,世传今察院。是院之堂东有八角琉璃井,掩闭不敢启。

    温公镇 ,即司马村。相传温公尝宿于此。故各虢城 ,在县北八里。晋灭虢,迁其人于此。鱼城 ,在县北十九里。

    “魏文侯城 ” 《遗迹》无考。

    务城 ,在县西八十里。

    安生原 在县西南。《旧志》称其水土沃饶,有西河之美者。

    介休坂 在县西四里胜水南原。观此,则县之旧同“介休” 可知。

    平遥县

    尹吉甫将台 在东城上,宣王命吉甫北伐所筑,今遗迹如故。元建高真庙于上。

    “金井” 楼 高百尺,在县中央,下有金井,水色如金,故名。

    羌城 ,在县西四十里。汉建安中筑此以居羌人。

    来城 ,在县西三十五里。按《旧经》云:“汉来歙筑之以御寇,故名。”

    中都城 在县西北十二里。按《晋阳志》,汉高祖十一年,韩信遣太尉周勃平定其地,遂取山阳太原之区以属代,立子恒为代王,都晋阳,后都中都。魏时废为县,属平陶。按《水经注》云:“《春秋》昭公二年,晋侯执陈无宇于中都,汉文帝为代王,都此。” 武帝元封四年,上幸中都宫殿上见光,赦中都死罪以下。又按《汉书》,今在文水县南,本县北。考顾征君《宁人先生日知录》云:“《高祖纪》,十年陈豨反,十一月破豨,立子恒为代王,都晋阳。” 则今之太原县矣。《孝文纪》则云,“都中都。” 《陈豨传》同。而文帝过太原,复晋阳。中都二岁,又立子武为代王,都中都,则今之平遥县矣。如淳以先都晋阳,后迁中都。《正义》引《括地志》:“中都故城在汾州平” 遥县西南十二里。

    京陵城 在县东七里。《城冢记》:“周宣王命君吉甫为将,北伐所筑。” 汉为县,属太原郡。唐于县治南治京陵府。《水经注》曰:“京陵县,王莽更名曰致城” ,于春秋为九原之地,即赵文子与叔誉游处,故其京尚存。汉兴,增陵于其下,故曰京陵焉。思归城 ,在县东二十里。前赵刘渊攻刘琨于太原,筑垒拒战,因思归而夜遁。

    蔚州城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后魏迁北蔚州民居此,置蔚州。后周废。

    屈顿城 在县西北二十里。《城冢记》:“晋武帝于堤侧屈曲为顿,后因汾水泛溢,漫坏不存。” 青城 ,在县东二十里。唐开元十年,旧都有五色龙见,从西南入省城上升。

    亭冈城 在县南二十八里。不知所自始。凤凰台 在县治西北隅。旧有凤凰栖于其上,一丘岿然。

    凤凰亭 在城西北隅凤凰台上。明万历四十七年建亭,名曰“凤凰。” 植梧桐数十,以为一方之胜。今荒草寒榛而已。

    介休县

    邬城 在县东三十里,今邬城店。按《左传》,“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以为县,以司马弥牟为邬城大夫。” 汉置太原郡,有邬城。

    郭林宗故宅 ,在北关郭家村,今废。华严寺即其地。先生时馆于汾,故《郡志》亦称“故宅。”

    秦王塔 在县西南西靳屯南原上。唐武德二年,刘武周固守雀鼠谷,秦王兵不得进,遂登南原与之战,大败武周于此,后人因建塔以记之。假粮堆 在县南四里。唐太宗围尉迟恭于此,粮饷不继,故负土而以粟覆之。

    金果园 在南门外。谚传唐太宗收尉迟恭,屯兵于此。

    武城 ,在县东四十五里。秦武安君白起驻兵于此。

    忌板坡 在县西南十二里。其板壁立,世传介之推避晋文公于此,后人忌之。

    板桥城 ,在县北韩板村。刘渊击刘琨于此。

    六壁城 在县东洪山村,后魏时建城于此。开远府 ,在县东北东段同村,唐置,以居府兵。华夏府 ,在县东北骆驼村,唐置,以居府兵。《石楼县》。

    长寿废县 ,在县东五里。后魏孝文置长寿县,隋废。唐初复置,寻省。

    临河废县 在县东六十里。后周置临河郡及县。隋废。唐初复置县,后省。

    义门庄 在县西五十里,因居民晋贤六世同居。元大德间,旌其坊曰“义门。” 今废。

    夷吾馆 在县东六里,晋公子夷吾建,今不存。《通志》云:“在县东二十五里。”

    临县

    石崖佛字 在城南十里,路东悬崖百尺,上有一佛字,纵横三尺许,体甚端楷,其色稍白,因名曰佛字崖。按旧说“佛” 音弼为佛肸之“佛” ,谓未有佛之先,此字已生于崖,所以至今人称为白弼崖,不称“白佛崖” 云。

    《普化钟 》在县内普化寺。金大安三年造,重千斤,声闻百里。

    永宁州

    离石城 在州治东关北隅,有县街道遗址。孟门废县 ,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孟门南。都卢城 ,在州治北六十里。晋并州刺史刘琨筑,以攻刘曜。基址尚存。

    方山城 在州治北一百四十里。明万历二十五年,巡抚魏题请为方山乃三晋要害之地,五县不接之所,复筑城池,因掘太和八年县印一颗,解赴布政使寄库。内建察院一、府署一、镇守衙一、仓库一。

    安国城 :在州治西二十里,遗址尚存。

    宁乡县

    庞涓寨 在县北十里庞家浍山巅。城基尚存,周围里馀,世传庞涓驻兵于此。

    吴王城 ,在县治西一百五十里三交原。上有遗址,世传为“吴起寨” 云。

    《府志》
    未载古迹

    孝义县

    东多城 无考

    误儿城 ,在县西七十里。

    林桑园 王家里有枯桑村。庾信《枯树赋》云:“西河有枯桑之社。”

    吐京 在县西二十里。有村。旧《志》:西河有土军县,后魏真君九年,改为吐京郡。

    贾愿谷 ,一名《驿马王才里》。魏于此置马驿,后因兵扰乱,命贾愿者于此镇守,故名。

    田真宅 在县西上吐京村北山,今为寺。“仙童原 ” 在县南五十里王才里。

    《于仙石》,迹 在超山路旁石上,纵横不一,或曰“皆仙人之手书也” ,然多漫漶,不可认识。

    “凝碧楼 ” 在县东南岳壁村寺中。

    藓碧堂 在慈相寺。金赵大端题诗处,以其多竹也。

    太平兴国观 ,古柏共十六株,殿前十,阁下三,阁后三,皆雄古苍秀。而阁下三株尢奇绝,唐时物也。

    晚香堂 元杜文定公思敬所筑,有诗,今不存。华林园 在县衙侧。

    喜雨亭 在署中。金大定十二年,因祷雨超山有应,建亭署中,名曰“喜雨。”

    刘王古沟 。刘渊引兵过此,有德于民,土人祀之,今庙尚存。

    故县古城 ,城北四十里。东山一城,西河浒一城,基址尚存。旧《志》以为晋南渡后,中原沦没,并州大都督刘琨奉晋正朔,筑此以攻刘渊。旧《志》以西北四十里为古临泉城,未知孰是。

    古乌突郡 ,在城南三十里,北魏所建,领六县。隋文帝开皇三年改为善训府,有古城遗址。唐高祖并小就大,废为五社:东大岳,南窣都,西玉溪,北古坛。中善庆,今东关丰市街。《碑记》古迹犹存。

    孝文遗迹 ,在城南五十里三交南山,相传以为后魏孝文过此,见有异气,遂凿断来脉,建立一庙以厌之。因荆棘挂袍,怒折其刺,至今此地棘刺独无勾云。

    坟墓附

    本府。汾阳县附郭。

    魏司马斌墓 在城西七里许,一名陈王墓。《水经注》:魏黄初二年《西河恭王司马子盛碑》载,咸宁四年,改命爵土。其年十二月,丧国臣大农阎崇、离石令宗群等二百三十四人,刻石立碑,以

    《述勋德碑》北,庙基尚存。考之史册,斌字子正,岂“盛” 、“正” 音相近而误耶?改命者即封陈也,故名陈王墓焉。

    赵离石侯墓 在万户山之西。赵封石嵩为离石侯,卒葬于是。

    宋狄武襄公墓 在城北十里郝洪里之刘村。宋诏学士王圭撰《神道碑文》,为建“显庆寺” 守冢奉祀。

    王状元墓 ,在城西南十里尉陵里之张家庄。元吕简肃公墓 ,在城西南三里。元学士虞集撰《神道碑》。

    张状元墓 在城西北三里中千里之冯家庄。明庆成恭僖王墓。

    安穆王墓 俱在城西二十里宋家里。

    端顺王墓 、“恭裕王墓。”

    悼怀王墓 俱在孝臣里。

    “永和昭定王墓 ” 、“安简王墓。”

    庄定王墓 俱在城北十五里太平里。

    永和王墓 在洪西里

    顺僖王墓 在小相里

    荣怀王墓 在地定里

    靖惠王墓 :在罗城里。

    恭懿王墓 在三泉里

    孝义县

    周文侯墓 ,在县西五里。

    三子墓 在县西北。俗传为卜子夏、段干木、田子方墓。

    段干木墓 ,在县东六里。

    汉郭巨墓 ,在县东北。

    “宋尚书赵景肃公” 墓 在赵家庄北。

    文氏先茔 在董屯村,介休人。潞公曾祖周国公,夫人郭氏、霍氏、武氏墓在焉。

    宣皇圣母陵 在王才里。

    “刘宣王陵 ” 在下。马宽“宣王” 无考。

    明晋恭王刘妃墓 在县西南偏石南山。明太祖第三子封晋妃刘氏,因子“永和昭定王分封汾州” ,遂就养焉。薨葬于此。

    庆成庄惠王墓 在县西南崇原头。

    庆成庄惠王唐妃墓 ,在县西吐京村。来龙纾回二百馀里,南北两川水夹行,至此合流。世传“百子” ,即此地之力也。

    平遥县

    周卿士尹吉甫墓 ,在县东门外路北。

    北齐王妃墓 ,在县西北。北齐乾明元年,卒于晋阳之宅,葬于此。

    晋太子耶律妃墓 ,在南门外二里干坑村。唐吏部冢宰裴诲墓 ,在金庄村。

    上柱国梁思墓 在下西门外。

    赵氏三孝女墓 在县东七里梁村。此孝女母梁氏无子,三女俱不适人,朝夕奉养。亲终,三女躬胼𦙆,筑坟丘高三十尺,周围二亩许,女各植柏一株。至明正德年夜,有盗树者将断斧,声彻村墟二十里人咸闻之,以为孝感之异。

    窦建德墓 在县东南三十里罗家庄。俗称为“窦王墓。”

    宋礼部侍郎裴定墓 在下西门外。

    元评事杜遇墓

    河东南北路“奥鲁” 万户侯杜玨墓 俱在范洛村。

    龙虎卫上将军、河东南北路兵马大元帅杜丰墓。

    明威将军、吉州路达鲁花赤杜思明墓。

    中书参知政事、四川行省左丞、谥“文定公杜思敬墓。”

    通奉大夫、河东山西道宣慰使、《赠康靖公杜肯构墓》:

    资善大夫陕西省左丞杜肯获墓。

    光禄大夫、集贤学士、赠晋国公杜宣墓 俱范洛村。

    《上都云路》州判官《梁举墓》:

    工部侍郎梁日新墓 俱在桃村。

    明诚斋先生李震墓

    评事梁秉钧墓

    平遥县令梁瑜墓

    征行都元帅、五路万户梁瑛墓:

    县令刘琮墓

    少中大夫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使梁天翔墓。朝列大夫信州路总管府治中梁时中墓。承事郎大名路清河县尹兼管本县诸事奥鲁劝农事梁时正墓。

    “忠显校尉、佥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事” 梁时仁。

    孝子举人梁殿邦墓 俱在梁官村。

    孝子张荣墓

    孝子监生赵澄墓

    孝子温州府同知李颐墓 在梁赵村。

    孝子山东布政司正《理问李宪墓》。

    孝子生员赵宗尧墓

    孝子兖州府通判陞陕州知州王尚龙墓 在金庄村。

    《孝子》高邮州知州任良才墓 在北门外。《孝子》华阴县县丞梁栋隆墓 在南门外介休县

    汉郭有道墓 ,在县东五里官路南。冢高二丈许,周围缭以垣墙,右有祠堂、飨堂。明嘉靖十年,知县王正宗辟地植树。

    李陵墓 在县东四十里。陵卒,塞外单于遣递陵尸于长安,至介休东四十里下梁李侯村南,路蹇难行,遂葬焉。宋天禧二年,乡民因墓建祠。晋贾侯墓 在城南三里许。西晋时死节葬此。后魏车骑大将军穆奏墓 在县南七里许。北齐宋子俊墓 在县南西靳村原上。按《古志》,“后魏左仆射太师宣都王第二子,天统十三” 年,拜车骑将军、仪同三司,赐邑。

    唐刘武周墓 ,在城东南隅,其首也,身弃塞外。御史马周墓 ,在县东四里许官路北。

    钮宣尉墓 ,在县西北三里许。其父《文墓》亦在焉。

    宋文潞公祖母墓 ,在县西一里许。明正德八年,筑垣墙,建享堂,立墓碑。

    石楼县

    五代薛铁山墓 在县东南二十里麻乡村。碑文剥落。

    宋呼延瓒墓 在县西南九十里忠孝村,为黄河水所啮,流于河。

    元韩子忠墓 ,在县西北四十里。

    郑允中墓 ,在城南原五里。《碑铭》现存。

    永宁州

    后赵石勒墓 ,在城北三十里。

    北魏孝文墓 ,在城东北七十里拓拔岭。唐邬王墓 ,在城东北七十里暖泉浍山南,俗名“吴道沟。”

    吴武烈墓 在城东北石村。

    宋务光墓 在城南五十里,碑文剥落。

    宋陈希夷墓 ,在城北三阳山半。相传葬后有华阴人来取骸骨,启棺视之,头大如斗,骨赤如丹,异香馥郁,经日不散。负至城西南,重不能载,复葬此山。按太华山有希夷硖,即脱骨处。其上类穴,旧有垂锁,道士尝攀以上,见其骨盛石函内,色微红,香甚。后有人窃其趾骨以去,道士愤之,断其锁,此处复有仙壳。

    寇丞相墓 在城东北八十里康家岭。相传寇准卒葬此。按陕西西安府渭南县亦有寇莱公墓。

    王女墓 ,在城西南十里,俗呼为“王女汇墓” ,高丈馀。

    将军郭进墓 在城北一百四十里方山城内。临县、宁乡县俱未载。

    汾州府部艺文一

    《狄武襄公碑铭      》宋王圭

    铭曰:“汾晋之气,蒙于崆峒。有如其人,武襄之雄。始来 京师,感慨从军,以节自发,孰莫不闻?元昊蓄奸,归节 塞下,西边用兵,露甲在野。公出大里,至于杏林,奇谋 纵横,以詟戎心。上顾将帅,威名无如。来汝陪予,秉国 之枢。盗起南荒,乘边弛防,陷邕围广,妖氛以猖。公于 上前,愤然请讨。贼失昆仑,膏血原草。还服在廷,越兹” 累年,夙夜迺事,匪图弗宣。将相出藩,年甫五十,公不 复还,天子为泣。生莫与荣,没莫与哀。旗常之载,其绩 有来,有勤其初,有大其后,著德于《诗》,以质不朽。

    《润济侯庙记》
    周炜

    宣和元年夏五月,今提举秘阁开封李公始领河东 水事。会天久旱,川流涸竭,而修楠巨梓积于汾之境 内者,不啻数万计。是时朝廷有大营造,诏令络绎,公 夙夜敦促,惧不时进。而炜领郡才逾月,承命靡安,殚 思极虑,殆非人力可及。乃询父老,求神之有功于民 者,将祷之,咸言距州三十里有祠曰“讨鲁将军”,在后魏尝屯兵山下,水远士渴,马跑地出泉,今疏其流,溉 田数千顷,岁时亢旱,有请必验。炜乃涓日诣祠,默与 神约,且曰:“惟神庙食兹土,有赫厥灵,能于此时回枯 借润,激三尺之波,宽万夫之力。吏得逭责,敢忘神休。” 史奉祝读未讫,有云蔽空,来庭庑变夕。翌日大雨,绵 延浃旬。一川澎湃,汹汹若拥,千兵万马如昔时。于是 圆若楹者,方若梠者,曹杂而相依;若橑者乔,杰而特 出;若栋与梁者,结桴联筏,首尾相衔。属邑晏然,不劳 而办。郡以状言,公异其事,抗章请封,以为神宠。有旨 进五等爵,是为润济。润济之命,实自公启。初祠无额, 崇宁间,郡将许侯上神之功,朝廷始以“永泽”榜其庙。 时有纪其事曰:“微名之建,炜炜煌煌,当有来者。继今 以请,后十年乃有是封”,是岂无待而然耶?郡人素德 神,平时祭赛,唯恐后闻。公为请乐之远近,出金帛以 佐完缮者日相踵,由是庙宇加新,威灵益炽,汾再岁 大稔,神有力焉。炜尝谓神依人而行,而人亦赖神以 济,二者常相须,亦各从其类也。是以聪明鲠亮之神, 必忠孝端庄之是听。故曰:“靖共尔位,正直是与。神之 听之,式谷以女。”又曰:“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 介尔景福。公以靖共饬身以正直,将使事乘轺揽辔, 不惮寒暑,而蔼然忠孝端庄,誉孚于上下。是宜神之 听之,其效如此。故一岁之间,华资沓进。乃知天子式 谷,而神介之福,公有以取之也。炜以守臣,备详灵贶, 且庆公能发扬隐德以闻于朝,迺为序其本末,刊寘 庙左。

    《创建元都清虚观记》
    元·秦志安

    植松桧柏栝者,必于崎岖高寒之峰;建精庐福地者, 必于潇洒无尘之境。物各有宜,理不可易也。今兹灵 宇,在本县之左方,卧龙冈之半腹,去市稍远,寂寥幽 迥,真上士栖神之所也。山虽不高,苍回翠转,足以供 杖屦之吟眺也。水虽不深,云奔雾泻,足以供纶竿之 啸傲也。里人高氏之子,法名志辅,号曰“洞真子。”幼不 “利名,长不婚媾,远涉外方,妙窥寰中。月卧云眠,风餐 露宿。累遇真仙,颇明秘旨。”复还故乡,乃奇迹于此巉 岩之下,穿穴而跧,乞馀而食。人见其状貌高古,举止 清憺,知其不凡。乃相与议筑垣起舍,尸而祝之,俎而 豆之。长官王伯昌,副贰官陈资寿闻其风而悦之,各 捐贿起三清之邃宇,建五祖之华堂,“香厨密甃于瑶 琅,云室馨含于芝术。药灶隐静庐之胁,丹炉连方丈 之阴。竹隐轩风,松筛径月,焕丹青于列圣之像,灿金 碧于群仙之容。虽陶隐居之华阳洞天,潘师正之逍 遥道院,何以加此。”工既毕矣,师乃蝉蜕。诸门弟子曰: “吾师之功,其可掩乎?”遂不远千里,乞文于予,将以刻 诸翠琰。予责之曰:“神仙之事,贵在隐密。《老子》曰:‘自伐 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庄子》曰:‘全其形,生藏身也,不厌 深渺而已矣’。子之利名,无乃背远庄老之教乎?”弟子 曰:“不然。前人之轨辙,后人之模范。若上世圣不遗轨 辙,则后学有瞽,而安听模范乎?如兹宫观,而无铭碣, 百年之后,时更代变,湮没无闻,将为豪强者夺而居 之。”予闻其说,遂不敢拒,乃斋戒沐浴而为之铭。其辞 曰:“清如之何,冰生玉壶。虚如之何,空悬宝珠。”清虚主 人,憺然自居。叩而不应,凝神太初。大蒙古国丁未岁 八月己酉中秋日记。

    《重修上凤山希夷庙记》
    前人

    石州三阳山在州北二里而近,迺宋希夷先生蝉蜕 之所也。山有土穴二,世传希夷尝居于此。按《史》,希夷 姓陈氏,名抟,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五季末,宋初亳州 人,方四岁,戏涡水侧,遇青衣妪抱置怀中,乳之,聪慧 日益,性好睡,明易数之学,有图天下之志。尝曰:“大丈 夫不为一世之主,必为百世之仙。”因过宋,值太祖于 酒肆中,诧曰:“此方面大耳者,异日必贵。”作《归隐》诗曰: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陌纵荣争及 睡,朱门虽富不如贫。愁闻剑戟扶危主,闷见笙歌聒 醉人。收拾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入武当山, 辟谷链气二十馀年,徙居华山云台观。周世宗召至 禁内,以其好睡,令净扫一室以居之。闭户月馀不出, 人或以为死。及启户视之,其鼾息如雷,赐号曰白云 先生。久之,乘白驴入汴,至洛阳,闻太祖登极,大笑堕 驴,曰:“天下自是定矣。”宋太祖雍熙元年十月召至,以 野服见,戴华阳巾,草屦黑绦,不类凡俗。因问历数,则 答曰:“且睡且睡,直待五更三点至时。”问之,则曰“已言 之矣。”问建都,则曰:“一汴二杭,三闽四广。”寻请还华山, 诗曰:“华山高处是吾宫,出即凌虚跨晓风。台殿不将 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赐号希夷先生,日与蜀之 季真八百游,八百自称神仙,年八百岁,曰:“吾动则日 八百里。”故杨诚斋讥之,有“步行犹是地行仙”之句。再 召,则辞曰:“九重仙诏,休教丹凤衔来;一片野心,已被 白云留住。”终不起。其相法尢精弟子种放初往见之, 作樵夫,拜于庭下。希夷挽之而上曰:“君岂樵者耶?二 十年后当为显官。”放曰:“某为道义而来,官禄非所愿 也。”希夷笑曰:“君骨相当尔。”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上闻召见放以母老辞,赐予甚厚。诏曰:“使天下知朕厚逸 民,旌孝子,而相劝为善也。”仍命长吏旌其事。真宗朝, 张齐贤言:“放隐居,求志孝友之行,可砺薄俗。”召为左 司谏。表求归山,因改右谏议大夫,授给事中。作七言 诗二章,饯于龙图阁。随手引登,如明皇之优李白焉。 隐居终南之豹林谷东明峰,结草庐,以讲习为务,后 进从之甚众。传《易道》于穆伯长,伯长传李挺之,挺之 传邵雍,雍传其子伯温,至其孙溥,始不得其传焉。张 忠定公咏,少时谒见,欲分华山一半同隐,希夷曰:“公 有官爵,未可议此天子望君,如失火,家待君救,岂可 不赴也?”以笔墨蜀笺遗之。公后帅蜀,作诗赠之曰:“性 愚不肯住山林,刚要清流拟致君。今日星驰剑南檄, 回头惭愧华山云。”故两镇杭、益皆有善政。钱宣靖公 若水十岁能属文,希夷一见,以为有仙风道骨,请麻 衣道者共相之,拥炉以火箸书“做不得”三字,徐曰:“急 流中勇退人也。”真宗朝任枢副,年四十致仕,皆如其 言。端拱初,先生命弟子张超凿石为室,化形莲花峰 下。此见诸史传者也。洪武戊午秋,仆典教玉亭,其故 老则传希夷居室之草场街,尝携秃帚乞食于市,面 垢不洗,洗辄雨,人以为雨谶。后居三阳之岭,有女奴 日馈饭食。忽陕右人过,见而拜之,作诗曰:“古洞岩前 碧水流,白云缭绕凤山头。几年不见先生面,今见先 生在石州。”遂蝉蜕于穴。乡人瘗其骨于山右二百步。 元季有州达鲁花赤浊龙者,闻其异,发视之,见其骸, 仍趺坐于座,令人舁出整之,既“而首忽堕地而解,髑 髅大如斗而色赤,土人以纸裹香于傍,经宿尽赤。将 帅荆子伦亦欲往视,土人辞以不知而瘗之。华山道 士累欲盗其骨以还陕,至隰吉而不能进,复送瘗于 兹。”此闻诸土人之说也,岂希夷羽化之后,而复神游 于石乎?呜呼!仆闻道家者流,欲其精神专一,动合无 形,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能究万物之情,而不为 万物先后,此神仙之要道也。又岂若吾儒之践履笃 实,而可以传名于万古哉?”然世之人每喜闻而乐道 者,得非以其若曾点之狂,而其名犹彰于宋乎?且希 夷一隐士也,或以为居于亳,或以为居于石,至于九 江陈氏,家世业儒,往往亦冒其名以眩流俗,岂吾儒 之事业,果不如仙道之可传于久哉?是可伤也已,是 可叹也已!山有旧庙,元季毁于兵。洪武甲子,天真观 道人王混然与道者张仲谦重建祠以祀之,因砻石 走其徒王敏道请记。仆因摭《宋史》之文著于前,复纪 其土人之说著于后。俾刊诸石,以俟后之博雅君子 操大手笔者有所采择,亦以祛后人之惑云。

    《介女祠辨》
    陈棐

    《唐史》载,“则天后幸汾阳宫,道出妒女祠下,欲别筑道 以避之。谓神于衣饰靓丽者,每有雷电风雨之阻。今 平定州东娘子庙,古承天军之地,有唐《妒女祠碑》。大 都谓妒女为介。子推妹兄寒食,女则温食,与兄违戾, 故名妒女。”予曰:“志之载,或亦有由,但名为妒则诬也。 女诚为子推之妹,亦必狷洁贞亮,愤世疾俗,俭素幽” 闲,不好华靡,故没为神明。尢能致雷电风雨,以警衣 饰侈丽。妖蛊之女,实恶之也,非忌之也,介而直也,非 妒也,惟取义名曰“介女”可矣,岂宜沿俗以“妒女”名哉? 昔者伯夷、叔齐于乡人之冠不正者,望望去之。武王 伐商,叩马而谏,不食周粟。是岂妒乡人与周王哉?因 巳所不屑者,亦心所不容也。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 及,隐于绵山,非妒人之享禄,乃耻人之贪天功而猎 君禄也。”子推之不言晋禄,与夷、齐之不食周粟,其心 一也。夷、齐、子推,不可名曰妒夫,则此女亦女中之夷 齐、子推也。清风迥识,超然物表,岂可名曰妒女哉?狷 与妒,迹似而实不同,愧己所无,嫉人所有曰妒;己所 不为,亦欲人不为,其名曰《狷》。孔子曰:“狷者,有所不为” 是己。狷、介义同,故兹女之神,宜名曰“介女”,斯称情焉。

    《南山灵泉寺始末记》
    高崇熙

    嘉靖初间,予以都宪致政,尝书舍于兹寺焉。因别墅 时或憩息。有客修撰郎华亭钱公者,以天使故,路过 扣曰:“嘉哉地乎,愿闻其实。”予弗获辞,以残珉蚀篆应 之曰:“此山在太原西北四百里许,春秋晋地,战国时 为赵之离石邑,即今之石州是也。州西一百二十里, 后周置定湖郡,隋改置孟门县,形极险峻,而山峙城” 南,故名南山。峰峦插天,黄河下临,魏吴起所云“左有 孟门”者,是其地也。先是唐贞观间,太宗驾幸于斯,敕 赐尉迟公监造此山,楼台殿宇数百处,而寺址肇焉。 非设险据胜以为一方之巨观者乎?且是山之来也, 以恒山为脉,吕梁为骨。其原自天,其高若壁,其出若 涌若连,其宛委回环,或盘或跃。若踞“而候也,若揽而 有也。俨若万乘之尊,而群山俱出其下也。视彼大鹫 岭者,曷以异乎?”故以寺名居。有泉一道,飞瀑山椒,萦 洄殿宇,导流斋厨。每旱取水,祷之辄应,故以灵名。至 金大定间,有僧号喜赓禅师者,说法于兹。灌水入田, 遂有嘉禾合颖之瑞。有司以闻,迺以“灵泉寺”赐其额。 嗣是递传,而禅居者曰胜默圆光禅师、曰大愚洪智禅师、曰南峰德浅禅师、曰毒果广訚禅师,皆名震京 都,咸以印心证果而脱化者也。若友云志亨者,尢有 仁宗皇帝敕赐“佛乘圆契大禅师”之宝号焉,可不谓 地灵人杰者乎?然地因人而益胜也。洪惟我圣祖龙 飞五位,孔教是崇,而释道亦所不废。则兹山兹寺之 相继缉理也,金碧辉煌而殿宇翚飞,雨露栽培而松 “益茂,所谓西晋第一丛林者,岂有欺乎?”言未竟,客 乃笑而起曰:“美哉,山河之固,主人之言悫矣。”或者梵 刹之建,犹有说乎?以予观之,其苍松蔚柏,笼葱郁翠, 奇葩异卉,可嗅可袭也,非即佛之优昙发华,娑罗变 叶者乎?其闲云出岫,晴旭流辉,法雨摇风,甘露滑苔 也,非即佛之日映金云,露浥瑶草者乎?与夫孟津洪 涛,“天潢接派而来,辀去帆之如续也,非即佛之慧海 慈航,分流智津者乎?及睹涅槃之台,显示圣级;瞻彼 大乘之门,洞开慈室。其他化塔莲座,挂锡悬珠,何莫 而非佛之真诠妙谛也?主人知之乎?”予曰:“嘉哉遇也!” 大哉言乎!遂搦《管纪》盛,以示后之君子一游览云。

    《游笔山记》
    赵国相

    石城之朔,右出二十里许,有山名“笔架”者,肖形也。三 峰排矗,中昂旁下,馀若波浪渐削,恍如琢磨所成者。 企之则载。自吕梁,遵川而南,放于屏山,无异观间出 没无常者,近山之危夷以之。且云时出岫,而雨即沛 空,或淋潦,既久则雾生云散,乡人讹传为仙人呼吸 使然,乃别以神仙证焉。夫天下岂有仙人?盖笔峰之 精气所钟,蒸而葱郁有如此,故是名不易,而小号因 之者产诸麓也。概其景有八:曰飞云布雨,曰宿雾流 虹,曰碧露凝霄,曰丹霞饯日,曰冈头耸翠,曰洞口桃 荣,曰声撼寒空,曰涛悬古峡。其他啼莺蔚兽,怪石奇 花,不可胜纪。嘉靖己亥四月八日,村翁结社会时,户 部进士辛丈震庄庠子省邺归,偕诸友往游。时见雉 堞团清,龙津流细,红日低烟,苍山连海,共拟为羲皇 上人。山僧燃藿烹茶,穿罍漉酒,以供雅兴。寻幽陟层 峦,穷深谷,扫石坐蒲,大开觞政。始而主令则前进士, 佐令则白子恒谷、杨子南田,监令则张子吕梁、郭子 芦桥,而守令则杨子孔峪、张子龙麓,笔架山主人也。 迭为倡和,徘徊尽欢,酒至诗成,各录于左:“继而颓然 就醉,相枕而卧,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苍然暮 色,自远而至,乃携手信步,偃仰而归,其心犹恋恋然。” 夫“我山之有情如此,《我山之有光》如此,安得不为之 记?”

    《新建汾州府记》
    冯琦

    岁乙未,山西抚臣上言:“汾称州所从来久,然于地实 不便。州有两藩邸,子孙以千百,或乘势啮小民,持吏 短长。州吏权轻,不足示弹压,不便一。其地商贾走集, 民物浩穰,俗用奢靡相高,讼狱滋烦。凡大狱经道府 始决,往返论报数百里疲于奔命,不便二邑于州名 为属实,有轻州吏心,州亦不能自持其体,抚按有所 咨问,皆署其考上上晋中直隶州凡四。诸钱谷,法当 互稽核,而参佐琐尾不足称,任使不便。三、汾与永宁 近当路塞,石州之变,岌岌震于邻,故汾设守备,有警 移住永宁。永宁隶冀宁道、汾州隶冀南道,两地故多 盗,事发相诿,不便。四。臣窃视其山川形势与人物畜 产,名虽州,其实郡也。臣请遂建为郡,设附郭邑,而割 太原之永宁、宁乡、临平阳之灵石,沁州、沁源、武乡皆 隶之。臣谨与督臣按臣议以为便,昧死以闻。”制下部 议,户部尚书臣俊民议曰:“汾州在先朝数议改郡,迄 无肯任之者。抚臣允贞担荷甚力。汾隔水宁,逾黄河, 接延安、榆林,屹然为捍蔽于西陲。臣俊民晋人,信其 议必可行也。遂请改”汾州为郡,设附郭邑,及割诸州 邑属之,皆如抚臣章。制曰:“可名。”府曰汾州,县曰汾阳。 乃设官郡守及贰倅理各一人,县令、丞、簿、尉各一人。 乃建学宫,设博士,广集弟子员;乃建长盈仓,乃建府 治,自堂序及廨舍凡百四十楹。改故州治为汾阳县 治。乃择良二千石视事,与百姓更始。择良监司检察 非法“董治之。于是藩邸约束,诸王孙凛凛奉法,诸州 邑政令皆禀于郡,民有讼狱,皆就其郡取衷。上下相 维,民是以和,内拱偏关,外联络塞,上称重镇焉。”是役 也,后先费金八千二百有奇,金取诸榷税,力取诸薪 粲,一钱一役,勿以烦民。凡八阅月而竣,始终皆中丞 魏公为政云。既告成事,魏公请归养,疏三上,上不许。 而会廷中见推择为廷尉,为少司寇,疏入,久不报。上 若曰:“今天下抚臣为国计,久远谋,事见本末,不以险 易易虑,无如魏中丞。中丞经画塞上,拊循吏民,方有 绪若始之若终之,事事具有成绩,若建兹郡也。”呜呼! 上意深远矣。是役也,始与中丞合词以请者,制府尚 书萧公、御史刘公、时公、黄公也。咨议则布政使万公、 房公、参政甯公、薛公,经理则参政麻公、汾州守卢公, 而太原同知武君、汾州同知白君、通判于君、推官刘 君皆与有劳焉。法得并书。史臣琦既记其事,为之词 曰:“惟晋之雄,被山带河。厥河惟汾,㳌渫扬波。古有名 城,控其上游。或郡或州,亦有建侯。建侯惟藩,郁彼椒聊。或饥而”枵,或盈且骄。惟汾之民,士女如云。輷輷殷 殷,讼滋而棼,《白石》之戕。烽火相望,民用震惊。乃饬乃 兵,乃治乃城,崇墉岩岩。乃增其郛,百雉连连。中丞来 宣,原隰膴膴。疏请于朝,易州而府,于藩于臬。尔谋既 同,荒度尔工。乃室乃堂,乃庾乃仓。乃立泮宫,多士思 皇。乃划疆土,错壤而理。如臂于指,则惟所使言。察其 属,以莫不肃。如车有辐,皆共一毂。匪劬匪劳,有此安 宅。总总下民,靡不手额。在昔强宗,恣其武健。今且敛 手,奉天之宪。在昔质成,千里而赴。其在于今,不离跬 步。昔议为郡,屡议屡格。岂期今日,乃言底绩。嗟彼宦 游,再岁而迁。谁以岁月,计千百年。谁其尸之?惟魏中 丞。永利是营,大猷是经。经之营之,中丞之谋。匪中丞 之谋,天子之休。群山北走,大河西来。于万斯年,惟保 障哉。

    《增修城池记》
    张珩

    嘉靖癸丑,束鹿贾子迪受简命宰宁乡,下车即属士 大夫而告之曰:“某自都城闻庚子岁流寇由神池入 岚石及宁,蹂躏甚惨,今欲休养疲敝之民,预为保障 之计,何如?”佥曰:“明公念及于此,诚御寇保民之急务 也,吾属无虑矣。”越二载乙卯,会钦差整饬石隰兵备, 双石葛公面缚寇谍,译知酋长俺答,欲伺秋深再举, 檄郡邑长吏,务深沟高垒,为民捍患。令曰:“此有司所 当日夕皇皇者也。”遂锐志荒度,群黎感奋,百工胥劝。 甫六月而厥功告成焉。佥议太学生王子栋、庠生王 子希道辈执进士刘子有诚状,逾石丐文。时余习静 山中,久疏铅椠,但重兹举之关于安危甚大,乃揖王 子辈于云岩精舍,按状以质之曰:“‘今天下之忧在寇 患,安攘之策在战守。《诗》美干城,《易》利弧矢’。不知令经 画城垣也,果如状。东西倚山为险,因河为池,环匝雉 堞,云楼崇阇曲𬮱,为足拒寇乎?”王子曰:“此形胜之故, 今增修如制矣。”又不知令登陴誓众也,果如状。彉弩 负“足伐寇谋,鞮《鍪枹》鼓,堪褫寇魄乎?”王子曰:“此土 俗所未谐,今下令征集矣。”余曰:“古谓善守善战者,虽 有金城汤池,带甲百万,若无食与信,兵家谓之虚。不 知令果如状,义积之食,足共昼夜更番之众,恩信之 孚,可收缓急效死之心乎?”王子曰:“城守者,阖邑之躯 命也;信义者,人心之固有也。今令一鼓而民罔有不 勃然”兴者。余复讯之曰:“城守固善矣,四境之内,皆赤 子也。不知令亦巡历郊原,相地据险,教民为堡寨,除 戎器,在在坚利,可保无虞乎?”王子曰:“此皆宪司所颁 条格也,令尝出舍而经画之,斯亦足恃如城守然。”余 闻之而叹曰:“宁隶于石,惟辅车相倚。往岁寇薄石城, 危如累卵。既退,未闻有为善后之计。不得已倡义鼓 众,仕者、居者各输赀有差,大加修葺之劳,屹成难犯 之势,至今恃以无恐者,吾侪所自为也。”今令遵宪度 寇,才略务切庇民,其绩诚可尚已。斯举勒石纪之,亦 足觇上之。凡利于下者必不能忘,使冀北一路郡邑 咸若时地方不有裨益哉!昔余按畿课士,识令有折 冲之材,寻荐京闱,筮仕疲邑。今观作用若是,则其素 养岂不益征矣。夫稽束有王忠毅者,在明初守正不 挠,以靖寇保民,特进勋阶,士林推重。令若德劭前修 追袭芳轨,所诣胡可量耶?近建议者因倭寇踏梁,欲 慎择守令,复古寓兵于农之意。令非其人与,敢以是 复王子若夫城之沿革,里丈高阔,及财用之需,区画 之善,董役效勤之人,备载《举人陈子谟碑》,故得略。

    《广惠楼记》
    刘有诚

    “吾邑距边疆不数百里,素罹寇毒,阖境恐甚。嘉靖癸 丑夏,束鹿贾公迪来宰是邑。越乙卯,刑政修明,大举 役理,葺我城池,浚渠增堵,倾垩,缮完楼台亭直,戎器 备除,壮观且固,堪为一方保障。”户部尚书南川公、丙 午乡进士阳山陈公纪事甚详,嘉乃绩也。巳而兵宪 葛公缙文,移所属郡县,各于城北门,驾楼阁,像元武 神,以为怯寇计,守令罔不惟命。丁已岁,余以伻运饷 归里,楼适落成,杆橑飞云,琉璃烂日,图塑森严,绚彩 渥浮,美矣哉!敦役杨大训、张宗显、郭铉、杨士廉、卫君 爱、王凭数过予,恳请为之记。予惟天地间无处无神, 《元武》之实,漫无所稽,指为非神者亵,必如世人所传 者幻葢!北方之正神,不假形像而自“存者,以正驱邪, 退寇奚疑。”爰诺其请。既贾公集宾于楼,予亦与宴。时 炎暑煽威,铄金炼石,凭虚倚空,浩荡无涯,觞流三五 而止。尔乃兀然危坐,送目四极诸峰岝。千章蓊郁。 翔飞而鸣者禽鸟也,倏然而变者风云也,悠然而逝 者流水也。余默然若与道契,有鱼鸢飞跃之趣。公循 栏容与,远眺近睎,凝眸者久之,恻恻如有伤也。指掌 而示余曰:“偃然而锄禾者耕夫,躩然而采桑者蚕妇, 皆吾赤子也。吾与汝肉其食,绮其衣,消清暑于危楼, 挹薰风于纨扇。其烜蒸尚尔,此夫此妇谁为之庇荫 哉?”因酌余而歌曰:“瞻彼南亩,艺黍稷兮。炎炎夏日,田 工即兮。嗟我盘餐,农夫之力兮。瞻彼田疆,冉冉柔桑, 有女来只,采叶盛筐,载丝载锦,为我身章。”余亦为公 寿而歌曰:“嗟彼耕兮,嗟彼织兮,胡缺乃衣,胡乏乃食民之父母,其心孔衋,其心孔衋,民惠我德。”于是众客 次第称觞,且歌且饮。歌既阕,瓶亦罄,日杳杳其西匿, 而宾主归矣。公遂益加振励,慨然以仁民为志,卜筑 后舍之东圃,题曰“后乐”,识先忧也。公馀辄退处静思, 庸究实惠,省刑薄敛,春补秋助之政且行矣。予欣然 遂记曰:神人理一,政善则人和,人和则神悦,神人胥 悦,寇奚足畏。公之成斯楼,正将广仁民之政也。岂曰 尽听于神哉。因以《广惠》名楼。是为记。

    汾州府部艺文二

    《游岩至回銮寺作》
    唐·太宗

    回銮游福地,极目玩芳晨。宝刹遥承露,天花近足春。 梵钟交二响,法日转双轮。寂尔真仙境,超然离俗尘。

    《送汾城王主簿》
    韦应物

    少年初带印,汾上又经过。芳草归时遍,情人故郡多。 禁钟春雨细,宫柳野烟和。相望东桥别,微风起夕波。

    《过介庙》
    宋·张商英

    《十九年从晋重耳》,艰棘忧危同践履。田中丐食桑下 谋,蹇足周旋垂万里。一心奉事不自欺,逆知天意开 公子。及河忽闻舅犯言,如以朝衣蹈泥滓。鄙夫岂可 与同行,携母入山甘隐藏。公子归国霸业强,筑坛践 土尊天王。大夫卿士环佩锵,斩袪寺人分颉颃。念子 昔者偕奔亡,舍我长逝情怛伤。大蒐纵火焚山冈,烈 焰不肯回刚肠。嗟乎义士乌可量,何人谬作“《龙蛇》章。”

    《鹤鸣古洞》
    赵瞻

    山势嵯峨接远峰,九皋鹤唳彻长空。清音仿佛苍松 外,疏影依稀皓月中。石洞云封仙去后,桑田世换水 流同。登临厌听黄鹂语,弄巧绵蛮噪碧丛。

    《文湖渔唱》
    前人

    湖光潋滟泛莲荷,款乃渔郎惯此过。笛韵吹残红蓼 岸,橹声摇出锦鳞窝。狂歌明月闲愁少,放浪扁舟适 兴多。莼菜鲈鱼供一醉,掉头归去卧烟蓑。

    《郭林宗故宅》
    前人

    “悲哉汉末之人士,虚名哗众世皆靡。奸雄愤怒相角 觭,溃然天下党锢起。党禁根剔密如此,何乃网漏郭 夫子。”意在大儒照物理,逆鉴祸福以行己?才不盖人, 行不诡谦损。涵纳海之水,又岂高卧安闾里。鸿飞凤 举不可企,前视乱国如覆轨。明哲《大雅》之所美,有道 进退能犹是。故宅莫问但遗址,然谁敢谓李元礼,其 徒器识不能尔。

    《马跑神泉》
    卢象

    “将军称贺鲁,遗庙俯灵渊。”漦喷蛟龙穴,波跳赤鲤泉。 路回芹涧水,村近石林烟。野马含暄气,农夫出故廛。 土膏兴耒耜,尸祝傍山巅。阅世无铭石,兹游匪幕天。 顷来规下宇,必葺慕先贤。悦使成能事,抡材出俸钱。 伉香推干蛊,班匠择精专。黝垩何其丽,栾栌本自然。 松青离石道,云白介山田。适叹飞翚速,仍忧黄雀穿。 梨花寒食后,桂籍酒樽前。饥麝寻香柏,流莺助晚弦。 吴歈催玉斝,赵舞落金钿。上巳无过酒,春衣欲试湔。 故园思巩洛,禊饮客汾川。寄语西河老,乡心朝暮悬。

    《谒狄武襄公祠》
    金·王璹

    杰士西河秀,英雄挺伟姿。奋身甘卫国,弥节愿匡时。 妙略风云会,威名草木知。功高慑南服,计重破西陲。 定乱劳三箭,平戎在一麾。势倾铜柱远,声振玉关奇。 颇牧才何济,孙吴誉并驰。朝廷分重寄,将相赖兼资。 豹略多全胜,鹰扬屡捷师。雍容敦礼乐,谈笑屈鸿儒。 褒锡酬车服,勋劳著鼎彝。云台俨冠劎,麟阁绘形仪。 ‘锦里家仍在,兰陵冢不隳。风号坟上木,苔渍庙前碑。 过客烦诗句,乡人奉酒卮。汾阳遗美迹,千古话芳规’。

    《过孝义有感》
    明·于谦

    茫茫烟树绕孤城,千古犹传孝义名。郭巨墓荒春草 合,比干台古野烟生。落花飞絮迷征旆,剩水残山恼 客情。鞭马匆匆无限意,不堪回首暮云平。

    《题郭林宗墓》
    薛瑄

    几经沧海变桑田,高冢常留古道边。瑞凤有时鸣晓 日,冥鸿终古没秋烟。关河迢递仙舟隔,江汉空茫雅 信传。千载有碑应不愧,路人犹自识高贤。

    《过汾》
    李梦阳

    太行西半浊汾流,芦荻萧萧八月秋。汉武楼船今不 见,《雄思》歌罢使人愁。

    《题冷泉寺》
    吕柟

    灵石北来过冷泉,绵山日午散轻烟。风尘奔走无停 息,兰若云深僧正眠。

    《次平遥夜望》
    韩邦奇

    “漠漠荒城暑,飘飘旅笛哀。坐看寒烛尽,愁绝夜更催。 冀北花争发,塞西雁不来。岁华容易改,春尽且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