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二百四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二百五十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二百五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二百五十卷目录

     东昌府部汇考二

      东昌府城池考

      东昌府关梁考

      东昌府公署考

      东昌府学校考

    职方典第二百五十卷

    东昌府部汇考二

    东昌府城池考        府志

    本府。聊城县附郭。

    东昌府城 枕漕河西岸。宋淳化三年,自博州迁此。旧筑以土,明洪武五年,守御指挥陈镛、《陶甓》甃焉。周七里有奇,高三丈五尺,基厚二丈,门四:东曰“寅宾” ,南曰“南薰” ,西曰“纳日” ,北曰“锁钥。” 楼橹二十有五,环城更庐四十有七。附城为郭,郭外各为水门,钓桥横跨水上,池深二丈,阔倍之,三护城堤延亘二十里。万历七年,知府莫与齐奉抚按檄重修,谕德于慎行有《记》

    外州县

    堂邑县城 土城周围六里有奇,明初,知县陈孟隆筑。成化戊子,知县马忠增置楼橹。门四:东曰“迓翠” ,南曰“接楚” ,西曰“通秦” ,北曰“拱极” ,建水门二。嘉靖丁酉,知县张寿又建瓮门二,北曰会归,东曰“带海” ,俗呼为“白雀城” ,相传白雀翔集于此。明末失修,又以地震多颓坏。今重修,渐复旧观。博平县城池 土城,周围四里馀,高二丈五尺,阔二丈,池深一丈,阔倍之。筑自宋景祐中,明洪武初,练宗政重修。正德辛未,知县坚晟增陴浚隍,流贼不能犯,遁去。有三山林魁《全城记》。万历六年,知县郑材撤土堞易砖,建四门楼:东曰旭阳,南曰对薰,西曰望津,北曰“瞻阙。” 崇祯十二年,北城门毁。

    皇清康熙二年,知县褚嶷重修。

    茌平县城池 土城,周围三里有奇,高二丈四尺,广一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广倍之。门楼四:东曰“近圣” ,南曰“通会” ,西曰“首化” ,北曰“拱极。” 正德六年,知县顾永重筑。万历十年,知县王国弼浚南北之隍,为桥各一。

    清平县城池 :土城周围六里,创自宋宣和间。元至正中,知县刘搢重修。高三丈二尺,广一丈六尺,池深二丈,广如之。门四:东曰迎旭,南曰“望鲁” ,西曰“镇远” ,北曰“拱辰。”

    莘县城 创始莫详。明成化十九年,知县贾克忠重筑,增南北门。弘治二年,知县顾严夹堤植柳。十三年,知府李举拓之。周围一千六百三十三丈,高二丈五尺,阔一丈。门四:东曰“永清” ,南曰“阜民” ,西曰“大有” ,北曰“伊田。” 正德七年,知县王琛建外城四门,各构门楼三楹。崇祯五年,知县孙愈贤加浚筑,增楼堞。

    冠县城 土城,周围四里,高一丈五尺,池深五尺,广三丈。嘉靖二十一年,知县姚本筑护城堤,延亘十里,门四:东曰“崇明” ,南曰“纯化” ,西曰“阜城” ,北曰“永安。” 万历二十二年,知县刘庄申请甃砖砌城南面,以疾去。知县冯嘉会、王照继砌三面,工乃大备,改题门名。

    临清州城 ,始在卫河西。宋建炎间,移曹仁镇。明洪武初,徙治汶、卫之间。正统间,平江侯陈豫筑城,周围九里有奇,甃以砖石,高四寻,基广三寻。外凿隍,深广皆九尺。门四:东曰“威武” ,西曰“广积” ,南曰“永清” ,北曰“镇定。” 弘治乙卯,兵备副使陈璧增置女墙,筑月城,叠石为桥者四。正德辛未,霸州盗起,副使赵继爵筑罗城,以卫商贾之列肆于外者。嘉靖壬寅间,虏窥临清,巡抚曾铣、副使王扬拓而广之,名“新城。” 延袤二十里,跨汶、卫二水,为门六:东曰宾旸,曰景岱,南曰钦明,西曰靖,西曰绥远,北曰怀朔。又为水门三,各为戍楼对峙。其上,为月城四,为更庐三十有二。嘉靖辛亥,巡抚王抒、副使李宪卿为敌台三十有二。己未,副使张鉴修战舰,增楼橹,水门各筑翼楼二,有“云桥、射窦” ,攻守之具甚备。

    皇清顺治癸巳,副使傅维鳞重修。

    丘县城 土城,创自“元至元二十七年,县尹刘英筑。明成化年,县丞唐英重建。周回八里,高一丈六尺,阔八尺,池深八尺,阔一丈六尺。” 嘉靖二十一年,知县于周臣作南门。二十二年,知县许绅筑护城堤。万历三年,知县侯国安重修。

    皇清顺治七年,知县李应轸重建门楼。十一年,城为

    漳水所啮,知县黄在中、张焜各随宜修补。张珽

    重建门楼

    馆陶县城 “土城,明成化丁亥,知县唐祯筑,周围五里,高二丈五尺,池深二丈,阔如之。弘治十三年,知县瞿鉴重筑。万历二年,知县李冲奎增修。”

    高唐州城 土城,周围九里。明正德辛未,霸州盗起,知州张纮增筑,高二丈,阔一丈,池深三丈,阔一丈五尺。嘉靖壬子,以城中多潴水,于北门,塞之。今门三。

    恩县城 土城,明洪武七年始迁邑于此。成化三年,巡抚原杰檄县丞高安筑,周围五里馀,高三寻有奇,阔半之,池深一丈五尺,阔三丈。门楼五:东曰“东作” ,西曰“西成” ,南曰“迎薰” ,北曰“拱辰” ,又北之西曰“广顺。” 以西北地广,故设二门云。万历二十二年,知县孙居相重修。又新南门,崇祯四年,知县刘含辉增修门楼、敌台。

    夏津县城 土城,周围六里馀,隋窦建德转输之地。天顺间,知县薛正筑。正德六年,知县张翰增修,高二丈八尺,阔一丈,池深一丈五尺,阔十二步。嘉靖丁酉,知县易时中新四门桥,规制渐备。明末城坏。

    皇清初年,知县姜念重修。嗣是知县夏人佺、张吾瑾

    董时升继修

    武城县城 土城,宋大观中徙筑此。元毁于兵。明成化三年,知县姚显重筑。嘉靖九年,河决,知县王时雍增补。周围四里许,高二丈二尺,阔一丈九尺,池深一丈五尺,阔三丈。隆庆三年,知县金守谅增卑培薄,而城益壮。

    皇清顺治六年,知县房万达又加浚筑,增置敌楼。

    “濮州城 土城,明景泰三年,知州毛晟徙筑于此。周围七里,高二丈四尺,池深一丈五尺,阔四丈。正德六年,流贼入境,知州王栋创建弩台敌楼拒之,贼引去。及李炯以砖易土堞,屹然称壮。范县城 土城,明洪武庚申圮于河,知县张允徙筑今治。周围七里馀,高一丈六尺,广七尺,池深八尺,阔一丈二尺,后为河啮。弘治” 辛酉,知县薛鉴修筑。明末残于土寇。

    《皇清初》、河决,城垣尽圮。今渐议修复

    观城县城 土城,周围九里有奇,高二丈八尺,阔二丈,池深一丈五尺,阔如之。门三:东曰“承德” ,西曰“肃政” ,南曰“丽正。” 正德六年毁于贼,知县石鼐修葺。隆庆四年,知县方维藩重修。

    朝城县城 旧城在张韩店。明洪武间,知县郭黼徙筑于此。周围五里有奇,高二丈七尺,厚二丈五尺,池深一丈,阔二丈。正德辛未,盗起,知县蔡童饬堞浚堑,又依城建墩舍,列卒守之,盗不能近。

    东昌府关梁考    通志府县志合

    本府。聊城县附郭。

    通济桥 在府城东门外会通河。明永乐九年,改为闸,仍置木桥。

    浮桥 在崇武水驿北,知府李举建。明正德九年,知府李玨重修。

    官路石桥 在府南堤外,侍郎许成名建。董家桥 在府城东北十五里。

    泄水闸 在府会通河岸。时水势泛涨,泄漯河以分其势。

    李海务闸 ,在府东南二十里,元元贞二年建。周家店闸 ,在府东南三十二里,元大德四年建。

    裴家口减水闸 “明正统六年,山东按察司佥事王亮建。”

    米家口闸 “明景泰七年,山东布政司参议陈云鹏建。”

    官窑口减水闸 “明正统六年,山东按察司佥事王亮建。”

    柳家口闸 明成化六年本府通判马总建。孝武渡 在府通济闸上流。

    北坝口渡 :在府城北二里。

    堂邑县

    中行桥 在县城南门外。明嘉靖庚戌,知县余世英建,有碑。

    捍石桥 在县城西北八里。明成化间,邑人陈刚建。弘治初,毁于盗。

    土桥闸 在县东北至清平戴家湾闸四十八里。明成化七年,巡抚右副都御史翁世资建。梁家乡闸 ,在县北至土桥闸十五里,明宣德四年建。

    土城减水闸 在县,明成化八年建。

    中闸减水闸 在县,景泰六年建。

    博平县

    邓家桥 在城西北十五里,跨鸣犊河,旧为土桥,万历初,甃以石。

    魏家湾桥 在县西北四十里。

    伦家桥 :在城西北四十五里。

    通济桥 在县南门外,知县坚晟建。

    广济桥 在县西门外,知县胡瑾建。

    老堤头北减水闸 在县,明景泰五年建。黄河渡 ,在县北十五里。

    会通河渡 在县西三十里。

    茌平县

    登岱桥 在县南郭外

    张良桥 在县北十里

    通便桥 在县东北七十里。

    铁板桥 在县东北六十里。

    章庄桥 在县东二十里。

    清平县

    牟家桥 在县西十里。明正统三年建。

    蔺家桥 在魏家湾东

    莘县

    通津桥 在县西北大有门外。知县王琛创建。《临清州》

    永济桥 在会通、临清二闸间。明成化二十年,知县奚杰建。以木四丈为巨筏,绝河横亘如飞虹,俗名“天桥。”

    通济桥 在临清闸东,当汶水北泻处。副使陈璧造,舟渡往来者。明嘉靖戊申,工部郎中严中议,改石桥如闸制,以时蓄泄河水。

    弘济桥 在州会通河南。明成化间,河水泛滥,副都御史翁世资建。

    广济桥 在卫河元帝阁前。明弘治八年,兵备副使陈璧建。

    浮桥 在观音矶南,州人王珍建,新安学士程敏政有记。

    德绍桥 在卫河,旧设久废,工部员外郎封祖裔复造。

    新开上闸 在州城南会通河南。明永乐十五年,平江伯陈瑄因开河置闸。

    南板闸 在州城南会通河南。明永乐正德间开修。

    会通闸 在州西南三里。元至元三十年建。明永乐九年修。

    新开街渡 在州工部下砖厂南。真武庙渡 在州城西北,卫河下流。

    长虹渡 在州西卫河南,今呼为“商家渡。” 窑口渡 在州新开口西。

    通济渡 在州长虹渡北一里。今呼为“太平渡口。”

    新开口渡 在州会通河,直当永清门。

    沙湾渡 在州新开口东二里许。

    馆陶县

    观音堂石桥 在县南关外。

    王家石桥 :在县城西南四十五里。

    杨家石桥 在城西南六十里。

    南馆陶石桥 在城西四十里。

    北马头渡 在县西三里。

    窝儿头渡 在县西南三里。

    罗家渡 在县西南二十里。

    驸马渡 在县西南四十里。以馆陶公主食邑于此,故名。

    千堤渡 在县西南五十里。

    滩上渡 在县北五里

    清泉渡 在县北二十五里。

    高唐州

    杨官屯桥 在城东二十五里。

    囤家桥 在州城西三十五里。明嘉靖十九年,知州周臣督里人徐元美建。有方元焕《记》。夹滩桥 在州城东五十里。

    南镇桥 在州城南三十里。

    郑桥 有“州人《王子鲁诗》。”

    恩县

    津期桥 在县南二十里。今名“永长桥。” 邑人王正先等修。万历二十年,知县孙居相“重修。” 陈家口桥 在县东十二里。邑人赵名建、子凤、孙说相继重修。

    夏津县

    屯氏河桥 在县东北三十里,一名“董姑桥。” 马颊桥 在县东南三十里,知县易时中建。陶家桥 在县东三十里。明成化间知县张恕修。

    卞官桥 在县东北四十里,知县张恕修,《武城县》。

    冰桥 知县姚显悯冬月涉水之苦,架木渡民,冰解方撤,故名。

    小桥 在县西一字河,知县姚显建。

    太平桥 在县东门外

    永清桥 在县北门外

    濮州

    卫河桥 在州南二十里。

    永济石桥 在州东,卫河从西流出桥下。张村店桥 ,在董家口,古黄河上。

    旧城东桥 州境内,三水会流于此。

    流河庄浮虹桥 距城四十里。

    延熙桥 在城南郭外

    五里桥 在旧城内

    田温桥 在州城南门外。

    洪河桥 、梅家桥 、李家桥 ,俱在濮州,治沈家渡口 ,在濮州东八里。

    范县

    清河桥 在县东一里,阳谷民段子英造。宋明口桥 在县东十里。

    吴家桥 在县南二十里。

    罗家桥 在县南十八里。

    水保河桥 在巡检司西。

    马厂河桥 在县西南三里。

    姜家桥 在县南八里

    观城县

    通津桥 在城南十三里。

    济众桥 在东郭外

    秩成桥 在西郭北

    东昌府公署考        通志

    本府

    东昌府治 在城西北隅。明洪武三年创建。天顺七年,知府徐琅重修,吏部侍郎彭时记。清军同知厅 在堂东北。

    管河通判厅 在堂东

    理刑推官厅 在堂东南,今裁。

    管粮通判厅 在堂西北。

    管马通判厅 在堂西,今裁。

    经历司 、司狱司 俱在府内。

    崇武水马驿 在东门外河西。

    阴阳学 、医学 俱府治东。旧设照磨所、税课司、广盈仓、东昌递运所,俱裁。

    聊城县治 附郭,在兴礼街北,南向。明洪武二年,县丞蒋子昭创建。天顺元年,知县毛骥重修。《外州县》

    堂邑县治 在城内西北。明洪武三年,县丞谢原创建。成化二年,知县马忠新之。

    阴阳学 ,在县治西南。

    医学 在县治西南

    博平县治 在城西北隅,明洪武三年,知县练宗政建。

    阴阳学 、医学 “俱县治南。”

    茌平县治 在城西隅。明洪武三年,知县戴文郁建。

    茌山驿 在县治东

    阴阳学 、医学 俱县治东。旧设税课局,裁清平县治 在城内西北隅。元至正年知县刘搢建。明景泰间知县曾琏修。万历八年知县陈文重修。

    清阳驿 在县西三十里。

    阴阳学 ,在县治西南。

    医学 在县治南

    魏家湾巡检司 在清阳驿右。

    莘县治 ,在城西南隅。明洪武三年,知县汪惟善建。

    阴阳学 、医学 俱县治东南。

    冠县治 ,在城西北隅。明洪武三年,主簿许士进建。

    阴阳学 在县治东

    医学 在县治西

    临清州治 在城中,近西旧县治,明初自曹仁镇移建中洲。景泰辛未筑城完,知县王勉迁治于此。弘治己酉升为州,知州张增重修。

    会通税课局 在城西南七里。

    广积仓 在州治西北

    临清仓 在州治西北

    清源水马驿 在州城西南。

    阴阳学 、医学 :“俱州治西。”

    渡口驿 旧设清泉水驿、临清递运所,俱裁。丘县治 在城西北隅,元至元二十七年创建。明正统七年知县虞镐重修。

    阴阳学 、医学 俱县治东南。

    馆陶县治 在城中央,明洪武二年,县丞欧阳源建。

    阴阳学 在县治东

    医学 在县治西。旧设税课局、陶山水驿、南馆陶递运所、南馆陶巡检司,俱裁。

    高唐州治 在城西北。明洪武二年,知州杨贵建。正德六年,毁于兵。嘉靖二年,知州毛大化重建。

    阴阳学 ,“在州治西南。”

    医学 在州治东南

    鱼丘马驿 在州治东

    恩县治 旧治在今县西四十里。明洪武七年,迁城于许官镇,建今治。

    太平马驿 旧在县北五里,今在县南。

    阴阳学 、医学 俱县治东。

    夏津县治 旧在城西隅。明洪武二十年,以推官刘源宅改置今治。

    阴阳学 、医学 俱县治东。

    裴家圈巡检司 在县西南四十里。

    武城县治 在城东北隅,明洪武三年建。甲马营水驿 在县东北二十五里。

    阴阳学 在县治东

    医学 在县治西

    甲马营巡检司 ,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旧设甲马营递运所,裁。

    濮州治 旧治在今城西北二十里。明景泰二年,河决迁城,知州毛晟改建今治。

    阴阳学 、医学 俱州治南,旧设税课局,裁范县治 旧治在城中稍北,己丑寇乱毁。今修葺完好。

    阴阳学 、医学 俱近县治。

    水保巡检司 县南七十里,旧设税课局,裁。观城县治 在城正北,明洪武三年,知县张永和建。

    阴阳学 在县治南

    医学 在县治东

    朝城县治 在县城东南隅。明洪武三年,知县郭黼、主簿潘福建。

    阴阳学 、医学 俱在县治西南。

    东昌府学校考      府县志合

    本府

    东昌府儒学 在府治东。宋元丰间,博州知州徐爽肇创,后改为聊城县。金天眷间,学政祁彪即旧都廨址建。大定间,防判冯子翼、王遵古修,王去非记。元至元间,兵毁。明洪武三年,同知魏有忠以元察罕帖木儿祠迁改为大成殿。天顺间,知府徐垠增修两庑、戟门、泮池及堂斋、门坊。成化间,知府沈𬤝、弘治间,知府金福各重修。知府李举建奎光楼,置《书集》。嘉靖十年,建敬一亭,刻御制《敬一箴》注释“《五箴》碑。” 又建启圣祠于东南。万历二十八年,知府李士登重修。

    聊城县儒学 在府城东北隅。旧在城外铁塔寺南。明永乐初,知县齐抟徙城南,以废驿故址建。正统十一年,知府郁文盛徙东门外。景泰间,知县毛骥重修。成化间,知府沈𬤝、知县毛深卜迁今地,门堂斋舍如制。万历三年,知县孙鸣凤、六年,知县白一言重修。

    社学 在各里

    外州县

    堂邑县儒学 “旧在县治西南隅。金大定间,太子洗马赵松石徙建今址。绛阳军节度使孟铸新两庑。元至正二十七年,监邑撒的里迷失重建,寻毁于兵。明洪武六年,知县陈孟隆建殿、庑、堂舍如制。成化三年,知县马忠增修。嘉靖十年,知县耿镒建尊经阁于明伦堂后。万历二十三年,知县黄元春重修,建文昌阁于” 学东北。我

    皇清初年,知县张茂节重修。

    庙学 社学 一在

    文庙右馀在各里

    博平县儒学 在县治东,创始莫考。元至元壬申,监县答剌海重建。后监县庆童、鲁乡县尹王琏新之,后毁于兵。明洪武三年,知县练宗政创建。成化十八年,知县文林以地污下,改旧布政分司,迁置为今学宫。正德八年,知县坚晟、万历间知县郑材、华汝梅相继重修。

    社学 在西街。知县张嘉道建。

    茌平县儒学 宋时在县治南。金承安间,县丞翟焕然徙治东南。元季兵燹,明洪武三年,知县戴文郁创建。景泰六年,教谕罗彦洪卜迁旧址之西南。殿庑堂舍规制宏壮。正德七年,知县顾永新棂星门,辟庙前地,拓之。十三年,教谕蔡元用请移废寺修葺。万历十二年,知县王国弼重修,移建敬一亭、大成殿之东。

    社学 在各里

    清平县儒学 在城东北隅。金大定十三年,韩公以奉议大夫来长县事,肇创。元至元十六年,县尹刘搢重修。明成化“间知县张勋、苏珍,正德间知县曹进善、嘉靖初知县李资深,相继修葺。” 万历十年,知县郭廷训建奎楼于文昌祠前。学田二区:一在城东五里,计二百亩,教谕龙垓置;一在城东五里,计十亩,知县杜栾置。

    社学 在各里

    莘县儒学 “旧在县治东南隅。元季兵燹。明洪武三年,知县汪惟善以废应海寺改置县治东北。成化十八年,知县贾克忠重修。弘治十二年,知县孟隆新大成殿。正德四年,知县诸忠重修。崇祯五年,知县孙愈贤重修。”

    社学 在县治东北。弘治十六年知县朱锦建。冠县儒学 在县东。金贞元知县鲁仔创建。元至元七年升为州,知州赵文“辉、徐汝嘉相继重修。已毁于兵。明天顺间,邑人张方建棂星门。成化中,知县甘泽拓庙前地,修门坊。嘉靖辛丑,知县姚本鼎新之。”

    社学 一在儒学东南,四乡四所。

    崇文书院 在县崇文乡,以“冉子” 尝寓此,后人追慕之,故建。

    临清州儒学 先在旧县治西。明正统间,平江侯陈豫既城,遂迁今地。巡按御史钱清创文昌祠。弘治丙辰,兵备副使陈璧陋其制,恢大之。庙学规构,幽靓宏丽。嘉靖己未,副使张鉴新敬一亭。庚申,知州成宪新两庑。辛酉,学政翟居简凿泮池,为石栏三桥。

    皇清顺治六年,仓部孟凌云;康熙初年,佥事《骆腾》知。

    州“于睿明、学政《单父琴》” 各有修葺。

    社学 在州治西

    清源书院 在州治西南。嘉靖癸巳,兵备副使齐之鸾改镇守府建。副使张邦教榜其堂曰“志伊学颜。” 左右为斋,后为濂、洛、关、闽祠,前为重门,门之左右曰“正谊” 、“明道” 二坊。

    丘县儒学 在县治东南。元大德庚子,达鲁花赤隆都剌、知县王琦创建。明洪武三年,知县俞基重修。正统三年,知县王信“修大成殿、棂星门。七年,知县虞镐修明伦堂、两斋。” 正德三年,知县高重明新棂星门。万历四年,知县侯国安增修。天启三年,知县高继凯重建。

    皇清康熙四年,知县张珽重修。

    社学 五所:一在府馆前,馀在各里。

    馆陶县儒学 在县治东南隅。金皇统中,孔渊建。元至元二十一年,知县刘着重修。已圯于水。明洪武三年,县丞欧阳源建,寻复圮于水。永乐间,知县邳宣建。正德间,给事中傅良弼辟其门曰“文明。” 嘉靖间,知县史官重修。万历元年,知县高自新鼎新名宦、乡贤二祠。二十三年,邑人解邦相重修殿庑、斋舍,抚按表其门。学田二顷四十六亩八分。

    社学 在后街府馆东

    陶山书院 在县治西街。正统七年建。嘉靖十年知县王良辅重修。

    高唐州儒学 在州治东。元至元二十四年,知州郑德麟建,已毁于兵。明洪武三年,知州杨贵建。永乐九年,州判王温、学政徐懋修大成殿。正统八年,学政庞端修两庑。嘉靖十三年,知州王大化拓地改门,开泮池,甃以砖石。十一年,知州吕应祥改学门、新堂庑。

    社学 在州治东,知州宋淮建。

    静轩书院 在州治西南。元至元间,翰林学士承旨阎复致仕,朝廷嘉其文行,为建书院。今废。

    恩县儒学 在县治东南。洪武七年,自旧治迁今地。天顺间,知县李翱、成化间,知县王伟重修。嘉靖四十年,推官戴汝器改建大成殿。万历十一年,邑人参议段锦率阖邑士夫建尊经阁。二十四年,知县孙居相新棂星门。门之南树“万代宗师坊” ,又拓学门西南为云路街,树“云路、肇开坊。”

    皇清康熙五年,知县杨鸿儒、九年,知县董时幵重修。

    社学 十一所一在县治西门,一在迎薰门西,馀在各里。

    会斋书院 在旧恩县城。元张汝卿读书处。夏津县儒学 ,在县治东南。“元至元己卯知县魏斌建,已毁于兵。明洪武三年县丞陈荣修。天顺五年知县薛正病其湫隘,改建学宫后之隙地,规制宏厂。弘治壬戌知县张璈重修。” 嘉靖壬午知县贾真儒“新《乡贤名宦祠》,甲午知县刘銮新敬一亭,戊戌知县易时中创构号舍” 十七间,社学 十四所,一在城隍庙东,万历八年知县余志道建,馀在各里。

    武城县儒学 在县治东偏。宋大观间建。元季兵毁,明洪武初重建,后圮于水。天顺间,知县伍善增修。嘉靖间,知县王潺重修。隆庆元年,知县金守谅建观德亭于大成殿右。学田二顷六十亩六分四釐。万历四十五年,教谕高继凯重修。社学 三所:一在县治东,一在甲马营,一在水次仓东北。

    弦歌书院 旧在县西四十里。金大定初徙此。子游为武城宰。其治在今兖州府费县西北。后人以邑名同,故立书院祀之。

    学道书院 在城南。隆庆元年知县金守谅建。前厅榜曰:“学道堂” ,后厅榜曰“莞尔堂” ,有序,有门,中肖夫子子游、澹台子羽像,以春秋丁日祀。濮州儒学 在州治东南。先在旧治西北,金郡人史谦冲建。明正统间圮于河,知州毛晟徙城王村,建今地。弘治三年,知州施德凿泮池,筑土山,于五峰山下建聚秀亭。嘉靖四年张寰建启圣祠,敬一亭、“礼义二门。十二年,蒋瑜修山池、亭坊及成贤桥。” 隆庆四“年,郡人尚书苏祐率阖城士夫协力创造两庑堂舍。” 万历四年,少卿李先芳“重修聚秀亭。” 八年,知州刘竟成“重修成贤桥。学田一顷三十三亩,一在陶丘漥,一在庄子庙,一在皇姑庙。”

    历山书院 在州东南历山下。元历山公千奴建,学士程巨夫记。

    丹陵书院 在州治西北。知州薛孟创建。范县儒学 在州治东,“先在旧城。元元统、至正间,县尹郭梦起、莫世荣修。明洪武二十三年,河决坏城,知县张允徙建今治。成化辛卯,知县郑铎鼎新殿庑。弘治十六年,知县薛镒重修。隆庆间,知县黄承恩建文昌楼。万历六年,巡抚赵汝贤檄县重修。”

    皇清顺治六年,毁于寇。康熙八年,知县霍之琯始修。

    殿庑

    社学 十一所,“一在县治西,其馀在各里。” 观城县儒学 旧在县治西南。金太和三年,主簿李堂迁今地。元至元间,县尹张巨川建。明知县姜允和、左源、高岱相继修葺。隆庆四年,知县方维藩建尊经阁,阁之南建登云桥。万历二年,知县贾世康新大成殿、戟门、名宦、乡贤二祠。十一年,王应霖新两庑启圣祠。十六年,乔崑凿泮池,新棂星门,明伦堂、“博文” 、《约礼》二斋学田二顷三分八釐。

    社学 十一所一在县治东,馀在各里。

    松盘书院 在儒学北。知县马允升建,今废。朝城县儒学 ,在县治南。“宋庆历四年,著作郎田谅创建。元延祐乙卯,李仲贤修。明洪武三年,主簿潘福重修。正统十五年知县杨祥修大成殿。弘治戊申知县刘章创置号舍。正德九年知县蔡童、嘉靖三年县丞徐文焕增修。”

    社学 在各里

    雪林书院 在县治北丹霄观后。元楚惟善及其子樟读书处。中有五车楼,今废。

    南泉书院 :在武阳门外,邑人御史王应初授生徒于此。后游宦,延贫士群处肄业其中,人皆号为“义塾”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