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二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二十三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二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二十三卷目录

     顺天府部汇考十六

      顺天府古迹考二

    职方典第二十三卷

    顺天府部汇考十六

    顺天府古迹考二  通志府县志合载

    良乡县

    广阳城 在县东北。汉旧县,齐省入蓟县。多宝塔 ,隋建,在燎石冈上。五级玲珑,高十五丈,围十丈,四门,十二阶级。唐尉迟敬德重修。五古城 ,在县东三里许,燎石冈上。五城分列,各去里许,修筑无考。

    黑狗台 在县南五里许。相传金时里人王恭畜犬甚驯,出必随。一日,恭醉卧于道傍草间,野火延烧犬身,浥盐沟河水以濡其草。恭寤,见草尽湿,始知火灭由于犬,而犬以力竭毙矣。遂负归,筑台葬之。

    观莲池 即琉璃河下流分出也。在邑南三十里立教村西。金状元梁斗南种莲于此,广六顷,今淤平成陆。

    固安县

    临乡 旧城名,周惠王与燕临乡即此,后省张华宅 。范阳曰:张华宅者二,其一,芦沟河北岸,指是焉耳,更无址迹可寻。其一,固安县东北八里张华村头,村人指石井栏八角焉,曰故宅处也。村今多张姓,云是华后,亦不复有博辩强记其人者。盖华范阳故有二宅,皇初中,居隐约而赋鹪鹩。及太康中,则出督幽州,非旧也。尝徙居,载书籍三十乘。及元康中,华难将作,昼梦屋坏,朝见剑穿屋飞去者,雒阳监省舍,非范阳屋矣。剑当即丰城所得之。《干将传》曰:“华被害,失干将所在,已飞去,不应更一剑也。” 华事载《晋书》及。

    《固安旧志其所著博物志》
    今犹有传固安户册

    有曰张华里者,万历中,县令胡其俊编审次,重其姓讳,更唱曰“贤” ,今则编张贤里矣。

    武阳城 ,在县西北。燕昭王筑,今废。

    韩侯城 ,在县南,即今韩寨营。

    方城 在县西南,今为村。二城始筑莫考。雀台 ,在县西十八里。高丈馀,广平数百步,相传赵李牧将台。

    歇马亭 在东岳庙前,元至元十年建。

    阳乡城 ,汉旧县,晋改“长乡。”

    黄金台 后人慕易水燕昭王之意,亦筑台于此。又《水经注》云“固安有黄金台” ,今废。

    永清县

    淮阴城 ,在县西八里。汉韩信平燕时所筑,遗址未湮,邑人立庙其中。

    六郎城 ,在县信安镇。杨延昭故砦。

    自来钟 在县谯楼上,篆文斑驳莫辨。《路史》云:“唐贞观末,桑干河决,土人得一钟于水涘,遂呼为自来钟。”

    “文丞相馆 ” 宋文天祥北上时馆此,达旦不寐,题诗壁间。

    金轮石幢 ,上刻“周圣历年造。”

    刘越石坛址 晋太尉刘琨进兵屯信安,冀图燕蓟,筑台与段匹䃅歃血同盟,翼戴王室。坛在拒马河之阴,其址尚存。

    东安县

    安次城 ,在县西北。汉旧县。唐武德间,移治石梁城。

    常道城 ,在县西北。魏文帝封宇文英为常道乡公,即此。

    石梁城 在县东南。唐武德移安次县治于此。东安废州 ,在县西北。金以前皆为县,元升为州。明洪武三年,避水患移今治,旧州城废。安垆 ,黄帝时已有之,在常道城。

    卢王屯 在常道乡东南二十五里。汉卢绾屯兵处。

    飞虹桥 在安次南。汉元狩二年建,刘琨曾饮此。

    长庆宫 ,旧在广平淀,辽天会三年,移安次南五十里。有大石桥,以受宋诸国之礼。今“次平屯” ,其旧址也。

    嵩州城 ,在县治西北七十里。辽称“城古喇王店” ,即今机察王是也。

    《修市 》汉名“安次修市” ,在古县。

    行市 汉立县在此,至辽时移耿就桥。

    “飞空故里 ” 即仙庄,在安次县南九十里。一说在半截河之南。

    马庄 在县治西十五里。辽人牧马之所,今“马子庄。”

    尼姑口 ,何承矩言:“自淘河至尼姑口,屈曲百二三十里,天设险阻,真地利也。昔人讲水战之地,大为要害。”

    印台 一名“砥柱台” ,在县南东沾港半截河之西。北接九河,南连大海。

    省抑宫 在安次南,辽会同中建,以禁妃嫔之有犯者。缭以高墉,锢以重锁,置契丹军千人以守之。元至元六年,囚后于东安州,是也。今名“皇后店。” 初为安次之边防,今属武清县境。

    待清楼 在安次北王礼村浑河东岸。元皇庆元年建,常驻此。修决河防,行劳工礼。

    二士楼 在行市南,宋杨存勖、周伯荩二士讲读之所,有“志欲靖荡中原,闻元已入承大统,弃业而遁,不知所终。” 其楼相传为元人所毁。《香河县》。

    晋王庄 在县北十五里。世传李晋王克用率众归唐,明宗给地一区,即此。

    古城 ,在县北五里。唐太宗东征,筑以屯兵。今存遗址,犹高五尺。

    义井 在县东五里。世传本庄苦无水,唐太宗征高丽至此,军马渴甚,突然见井及二石槽,槽水清且甘,足一军用,至今赖之。其槽一名“天槽” ,一名“地槽。”

    香河 在县东里许,俗名“长沟。” 虽盛暑时,掬之觉有微馨,邑之名由此。

    铁佛堂 ,在县东南十六里,旧有《铁佛像》,极高大。乡人梦欲别去,因以铁索系佛手,其佛遂之东光。彼处缺一手,此处仅存一手。

    香城塔 在县南二十里。

    白塔 在县东北二里

    百家湾 在县北五里。俗传旧有一村,聚姓百家,一家阴行善事,夜梦神人谓是村误吞龙鱼,村东石狮眼红,“村当为沼,汝宜速避。” 人以为妄,有好事者以红脂涂狮眼绐之,夫妇亟徙去。有顷,黑雾四塞,村果陷,故名百家湾。形如半璧,深不可测。至今晦冥犹闻鸡犬声。《一统志》云:“云雾四起,常闻有鸡犬之声者。” 即此也。

    通州

    平谷城 ,在州北。汉旧县,属渔阳。

    安乐城 ,在州西北。汉旧县。见杜氏《通典》及《方舆胜览》。

    古城 在州东八里甘棠乡。周匝四里。相传为前朝驻兵处,即汉潞县故址。

    燃灯佛塔 《景物略》曰:“古有曰佑圣教寺者,今通州学宫也。宫墙外片地,故塔存焉。塔级十三,高二百八十尺,围百四尺,中空供燃灯。古佛塔今剥尽,所存肤寸,则金碧琉璃也。今人自谓曰‘文巧已然。此古塔工花纹,妍色泽,后人实莫及。佛,石佛也,石面亦剥尽,复存其坏未装时,塔有碣,楷书续续字间存。周某号几年’” ,矜古者相哗淆,曰“成周也。” 佛法入中国,先汉明帝时殆三四百年,不知此北朝后周宇文氏也。成周无建号,亦无今楷书。塔别存石一方,唐贞观某年尉迟敬德修。又一方,元至德某年笃烈图述再修。塔顶一铁箭贯之,传为金将杨彦升射者。天气清霁,塔影飞五里外,现白河,水面蠕蠕摇摇然,而旁近河乃无影。

    通潞亭 在州东南,王莽置。

    《崔氏园亭 》原属漷县南小安村,相传邑人崔礼仕金为四乡教授,金亡隐居于此。

    晾鹰台 原属漷县西南二十五里,高十数丈,周围一顷,上有石碑,“元主驻跸处。”

    将台 有三:二在州西土阜,高半里,广方半里。明洪武初,徐达师至通州,筑台驻军。或曰“唐薛仁贵征辽驻军。一在城北,通京师东直门中路,俗传慕容氏拜将台。”

    虚粮台 在甘棠乡堤子里,有台十馀座。相传赵德钧拒契丹,因军中乏粮,筑此台以张声势。长城冈 ,在城北二三里许,俗传秦蒙恬所筑长城遗址,恐非。

    牧羊台 在州城南。详见《饮羊河》。

    沙墩 在城南,沙如山阜,亘古不散。

    干水门 ,在旧城西门迤北,门已砌塞,门外有额书“成治门” 三字,今作火药局。

    倒马坡 在城北安德乡。相传明都司平安倒

    马处

    海子 在德安乡,水阔顷馀,相传“平都司马” 陷于此。

    神潜故宫 在城南二十里,辽后妃从猎行宫也。遗址尚存。

    放鹰台 在城西四里。相传辽主游猎所筑,遗址尚存。

    觅子店塔 。在城东南二十里。始建莫考。塔下有泉通海,僧欲募砖修塔镇之,未就。《隆禧观碑 》。在大都东南数里,漷州地。漷州本汉泉州。

    《通惠河碑 》元翰林欧阳元文碑略“首导昌平白浮之水,次绪太行西山之麓,会马眼等诸泉,潴为七里河,东流入自城西水门,汇集成潭。又东并宫墙,环大内之左,合金水河南流,东至潞水之阳,南会白河,又南会直沽入海。凡三百里,是为通惠河。置闸二十有四,延祐中,易木以石云。”

    南台 在旧城南关,土阜宽平如台。

    “独秀” 园亭 在州北二里。辽司徒郭世珍建,今废。

    新店石闸 在州西南二十五里。今废。

    柳林 在州西。元主于至元十八年如漷州,又如柳林。自后建行宫于柳林,为游畋之地。枣林 ,在州西北。元至正十八年,山东贼毛贵攻漷县,至枣林,遂掠柳林。

    长城 ,在州东北一里。南抵武清,北接通郡,即“长堤” 之异名也。

    下店 在潞河东

    三河县

    英城 ,在县西北三十里,耶律英公城也。古城 在县东三里。

    明道堂 在儒学内,金时建。元因旧址改为讲堂,今为“明伦堂。”

    武清县

    泉州城 ,在县东南四十里。元顺帝尝幸此,遗址尚存。

    始皇堤 在县西三里,延袤数百里,相传长城遗址。

    元帅府 在县治东,即武清卫,今废。

    帅府家庙 在县东南隅。明改为儒学。嘉靖十六年,知县赵公辅迁学于县治之南。嘉靖二十二年,霸州兵备副使杨大章复迁于城。旧学宫毁于城外,学田入豪右。旧《志》之失也,从兹始矣。甘泉 在县治内,泉水多苦,惟旧学隆兴寺、城隍庙、龙王庙四泉皆甘,而学泉为最。今旧学废泉涸,今止存龙王庙泉,馀俱废。

    田村塔 在县东北五里,即今“白家屯塔” 是也。古城 在县东十里,即今旧县。

    三角淀 在县南八十里,旧有城池,云雾朦胧,渔人每见城形四起,城门宛然。

    宝坻县

    梁城 在县东南一百四十里。梁刘仁恭筑,即今梁城镇。

    秦城 在县南十里。内有舍利塔。金大定十年重建。《志》云:“前大安时建。”

    红心堤 在县东南二十里。秦始皇所筑以望海,长百馀里,虽海水盛,潮不没,亦奇观也。歇马台 在县南五里。相传金章宗驻跸处。义井 在县治前,今废。

    芦台军 ,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后唐同光中,刘守光、刘守文相拒所置。天祐十年,晋王拔之,有台一座,俗名“将台。”

    淤泥河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唐将罗士信征辽,高开道失陷于此。

    粮河 在县南五里,古运河故道也。元世祖以越海不便,塞之。今河形尚存。

    旧县治 ,在县东门内大觉寺处。金大定十二年,王。创,后迁今所,盐使司 乃后唐榷盐院也,故址即今儒学。《透灵碑》 在广济寺,辽重熙五年立。

    朝霞寺 旧有《朝霞晚照》之景,今废。县西“朝霞寺” ,非其故址也。

    马跑泉 在北塘口海堤北,有泉泓然如马跑状。土民曰:“唐王出兵至此,人马皆渴,众水咸卤不可食。马跑地,得泉甘美,异于他水。泉虽一勺,挹之不穷。” 至今居民远近胥取资焉。

    海口双台 在北塘口。明崇祯间建。登台眺望,风涛浩瀚,烟波无际,洵宇内大观。

    昌平州

    军都城 ,在州东南四十五里。汉县,元魏移治。

    于东北二十五里

    芹城 ,在州东三十里。

    宣中城 在州内,学与“演武场” 即其故址。旧昌平城 在今城西八里,居民宛然。

    古长城 ,在镇边长城岭,秦筑。

    巩华城 在昌平州

    谏议书院 在州西南五里。元泰定间,为唐谏议大夫刘蕡建。

    沮阳故城 ,在州治东南四十里。

    古城 有二:一在州西十七里,一州东三十里。双塔故城 在州西南十八里。

    大口故城 ,在州治东南五十里。

    “仙人棋 ” ,在州西北五十里驻跸山岩下。棋枰棋子,方圆完好,可取可置,但推之不动,亦奇迹也。

    铁釜 在州北二十里老君堂,时现时没,移之不动,击之不碎。

    章宗房 在驻跸山。金章宗常游息于此。石屋天成,下有石床,绕以流澌。

    古疑城 ,在州治西北二十五里,南小口之西。相传辽萧后曾屯兵于此。

    “拴马桩 ” 相传为杨六郎拴马处,在马跑泉上。祭堂 旧在温泉之上,今圮。

    栖云啸堂 在州西南三十里,驻跸山之南,高二丈许,正北有石梯可上,傍刻“栖云啸台” 四字。金章宗建亭于此。

    诵经台 在银山。唐邓隐峰诵经处。

    半截塔 在州东南四十里,高丈馀,本小末大,半欹土中相传为“飞来者。”

    石经幢 一在州昭圣寺,唐沙门不空译,《刘诏书》。一在旧昌平大街东,沙门佛陀波利译。“灌顶石 ” ,危耸陡立,莫由攀跻。上有青石塔三座,大铁瓦数片,长可三四尺,唐僧灌顶国师遗迹。

    《一人石 》在神岭上,其石浮卧,大可丈许,一人偶撼之,便动,数人极力推之,绝不动,仍一人则复动。

    灌酪石 在驻跸山前。相传,金章宗在此打球,自曰:“奈无人见。” 须臾群石皆起,帝以酪灌之,石顶皆白。至今犹有迹存者,故名。

    仙枕石 ,在居庸关,形类枕。上刻“仙枕” 二字,傍刻吕贲书。世代莫考。

    燕窝石 ,在居庸关东山之巅,形类盆,下刻“燕窝” 二字,相传辽萧后梳洗之处,又名水盆石。范阳荒石 ,在永安河边,上刻一犬吠,二凤之状,傍有“范阳荒石” 四字。

    挂衣树 在州东北七十里银山,为唐邓隐峰挂衣处。

    窦槐 在州东北十里龙虎庄。相传为禹钧读书处,槐其故物也。伟干轮囷,广可数十围。中空墁以白垩,地布以砖,能容八九人坐而饮。虬枝蓊薆垂至地,若堕若升。好事者以漆杖撑之,奇特为甚,多游人题咏,近为屯丁爨下物矣。惟兵部尚书刘馀佑石刻尚存。

    石室 在居庸关东,户牖扇扉悉石也,为古之候台。

    长陵卫 领七所在州城内东北,今废。

    献陵卫 领五所在州城内西南。今废。

    景陵卫 领五所在州城内南,今废。

    裕陵卫 领五所在州城内东,今废。

    茂陵卫 领五所在州城内东,今废。

    泰陵卫 领五所在州城内东南,今废。

    康陵卫 领五所在州城内东南,今废。

    永陵卫 领五所在州城内正西,今废。

    昭陵卫 领五所在州城内正东,今废。

    定陵卫 领五所。以下有卫无署

    庆陵卫 领五所无署

    德陵卫 领五所无署

    思陵 无卫

    都察院 在大街西,今废。

    西察院 在州治西近城墙下,今废。

    翰林院 在儒学内,刘谏议祠后。凡内翰陪祀到州,必宿于此。今废。

    六科 在州谯楼西北,今废。

    十三道 在文庙,今废。

    顺天府 在北城下,今废。

    太仆寺 在《十三道》西,今废。

    通政司 在《十三道》西,今废。

    刑部行台 在六科东壁。

    户部行台 在州口南,今废。

    光禄寺 在谯楼南大街东第二巷,今废。

    吏部四司 在东察院西壁,今废。

    八景《天峰拔萃 》按州东十八里东山口之内为天寿山。其山不甚大,水绕山麓,清奇可爱,一登山望,远近尽在目中。相传明成祖卜陵时,在此祝万寿,因名。嘉靖十五年世宗幸陵,偶经此山,览其胜概,在此山顶起建圆亭,玉石栏干,金碧辉映,周围砖砌,旋梯而上,宛然仙境。帝复亲题“圣迹” 二字,颜其额,因𬯎废已久,今易以《陵阙晴霞》。

    石洞《仙踪 》:按州北十五里红门内之东有仙人洞,在山腰间,石梯而下,洞石皆倒垂奇怪,下为平地,洞内西壁有一门,高四五尺,阔二三尺,皆石槎牙而成。近门上有一大石钟,倒县可畏。门之内少入转而南,如夹道深黑不敢前,观者咸称奇异,因“仙踪” 二字无指,今易“松涛” 二字。银山铁壁 :按州北五十里为银山,上有松庵,下有古寺。山之极高峻处名“中峰。” 顶下瞰城市,屋宇如弹丸。山之中麓有石如壁,其色似铁,巍耸特立,迥出云霄,殊为奇观。昔为唐僧邓隐峰藏修之处,今有隐峰石刻《银山十咏》尚存。虎峪辉金 按:州西十数里为虎峪,下有土冈,名小金山,在西山口之内。其山冈不甚大,日午人过山下,衣面映如金色。胜国时有官兵防守,今撤。

    《龙泉漱玉 》按州东南五里有龙泉山,上建都龙王庙,山之东麓泉涌山下,石窦潆回如玉,喷吐清洌可爱。州之游观者无间四时,盖以此为便云。

    安济春流 :按州南三十里沙河店有安济桥,桥跨河流,渔舟往来,春沂可爱。河之东由史家桥以达潞河,每遇大雨,时行水长,往往客舟直扺此桥,今一望荒凉,易以崖双《居庸霁雪》 按州西三十里为居庸关,而关居州之上游,关内道由中而上,公私房舍分列两山,数级而上。每遇雪霁之后,登城而望,悉如银锦层铺,颇壮严关之丽。

    松葢长青 ,按州东门外,乃胜国时备补各陵树栽,今已斫伐无馀,易以“神岭千峰。”

    顺义县

    南河旧城 ,在县东南三十里。

    呼孥旧城 ,在县东北三十里。相传邓禹子调屯兵处。

    军都旧城 ,在县西三十里义店北。

    土垠旧城 在县北门外里许。

    安乐郡旧城 ,在县西北六里。良牧署。

    密云县

    渔阳城 ,在县西南三十里。秦发闾左戍渔阳,即此。

    共工城 ,在县东北五十里。即舜流共工处华林庄。

    天柱庄 俱在县南十五里黍谷山,辽时建。亭台池沼为游息之所。

    金沟馆 在县东北五十里。宋王曾上契丹书,由檀州至金沟馆,即此。

    安乐城 ,在县东北五十里。后汉置安乐县,址存。

    黍谷院 在县风台之南。即邹衍《分别黍谷》之处。

    看花台 在县西大水谷三十里。萧后登台赏花,址尚存。

    钓鱼台 在县东北五十里共工城东三里。俗传共工游息处。

    土垠县 在县东一百里陈宫山下。今址存。邹衍庙 在县南黍谷山。衍吹律于此,址存燕山。窦家庄 在县东四十里。后周人窦禹钧修德积善,五子登第。

    元太子寨 ,在县北三十里平顶山上,址犹存怀柔县。

    风台 在县东南四十五里北屋庄。邹衍祭风之处。上有风洞,洞口风声凛冽,身不敢近。至今土人祭赛。

    浆水洞 ,在县东北百馀里深山中。洞旁出水如浆,酌之不绝,不酌不溢,旁有人掌痕,俗曰“佛掌” 也。

    燕城 ,在县东北二十里。

    庙城 去县甫五里,不知筑于何代,俗传“萧后家庙。”

    仙台 在县东十里,高十馀丈,下有深洞。“孤台 ” ,在县北三里,高十馀丈,旧有金胜寺塔一座,俱废。

    涿州

    考证

    栾城 ,在州东二十里,辽时筑。

    田城 ,在州东二十里,辽时筑。

    西乡城 在州西北二十里。又名都乡。汉县。楼桑村 在州西南十五里,道右。大桑高五丈,层阴如楼,荫可十亩,汉昭烈故居也。昭烈儿时,与宗中儿戏桑下,指谓“帝王羽葆”,后因名村。经千五百年矣。今树无存。旁有昭烈古庙。唐建宁五年建。按:《昭烈本传》,幼指桑树言日:“吾当乘此羽盖车。” 叔父止之日:“汝勿妄言,灭吾门也。” 今《志》云云,失其语气。

    张桓侯故居 ,在州东北数里。又西五里有桓侯洗马潭。

    郦亭 在州西南楼桑村南三里,后魏郦道元故居。按《梦馀录》:道元《水经注》云:“郦亭沟水,上承督亢沟,历紫渊东。余六世祖乐浪府君自涿之先贤乡,爰宅其阴,西带巨川,东历兹水,其水东南流,名之为郦亭沟。” 道元盖世居于此也。道元袭父范永宁侯爵,执法清刻,治尚威猛,历有能称,好学,博览古图书。所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卷,行世。

    邵村 在州西北十里,康节故里。

    北台村 在州东三里。宋太祖故里,今为“清凉寺。”

    姚庄 在州西北里许。汉桓侯张飞生于此,遗址尚存,行人呼为“张飞店。”

    督亢陂 在州东南十五里。燕太子丹遣荆轲献《秦王图》,即其地。陂有故亭址,高丈馀,周七十馀步,土人称之曰“督亢亭。” 今名海龙祠。

    汾门 在州西南十里,对长城门,谓之汾门。《史记·世家》:“孝成十九年,赵与燕易以龙兑、汾门与燕,燕以葛城、武阳与赵。” 即此。又谓之梁门。易水东分为梁门坡。

    燕昭王台 ,在州西南五十里。昭王尝求仙于此。台东有三峰,甚高峻,“腾云冠峰,高霞翼岭,岫壑冲深,含烟锁雾。”

    展台 在州西南。相传燕昭王尝展礼于此。华阳台 ,在州城内。旧传燕太子丹与樊将军置酒华阳馆,出美人奇马,即此处。

    广阳城 在州西南十五里。后汉刘良封于此。铁柱 ,在州西北三十里。大禹治水,尝缆舟于此,其山遂名“铁柱。”

    汉《崔寔颂德碑 》。在涿州,大鸿胪袁隗撰。寔字真长,桓帝时为尚书,免归,著《月令》十二篇。《晋康王碑 》在涿州。

    《范阳王虓庙碑 》在涿州。

    《范阳王诲碑 》在涿州,孝武帝太元九年,唐《紫阳观碑 》,元宗御制。在涿州,道士边洞元修真成仙于此。

    《重修蜀先主庙记 》,金王庭筠书。在涿州先主庙中。

    房山县

    贾岛庵 在县西南十五里,唐贾岛宅,址尚存。《景物略》曰:“房山县南十里,睾然而土埠,唐诗人贾岛墓也,榛芜不可识。弘治中,御史卢某访得于石楼村,读仆断碑,有据,乃植碑辟地三亩,大学士李西涯别树一碑记焉。”

    五侯村 在县西南二十里。汉光武封王兴五子为侯,居此。

    “玉室洞天 ” 在县北七十里。张良辟谷处,有独桥、十八滩。

    铁锁崖 在县西南七十里。相传夏禹王治水于此,今断崖上尚有铁练下垂。

    大安馆 在大安山上,五代刘仁恭建。仁恭师方士王若讷,学炼丹羽化之术,遂创宫观,置“玉河县” 以供给之。

    瑞云宫 ,在县西北二十馀里。金太祖陵侧,址尚存。

    文靖书院 在县西南七十里。祀元容城郡公刘因因,容城人,文靖其谥也。时考亭之学未行于北,而因独窥其奥。因之弟子总管赵密、教授贾壤得因之说,以教房人,乃建书院,与祠奉之,取其谥以为赐额云。

    金章宗歇凉台 在县西二十里茶楼顶上。呆汉台 在县北十二里,上多云雾。世传曾有仙人著棋于此,有樵夫旁观,烂其斧柯。

    龙门台 在县南二百里。四面皆山,涧深莫测。内有一窍,上建龙神庙。

    皇后台 在县西南二十里。台下有《龙潭碑记》存焉。

    钓鱼台 在县西北二十里。冯贤隐退,垂钓于此。

    《隋房山石经 》。“开皇中,释静琬凿石刻经一藏。”

    仅成而卒。唐、宋皆有续刻。

    香树林 在县内

    霸州

    南关城 ,相传赵武灵王筑,因朝鲜有关城,加“南” 字。

    益津城 在州治东。金置县,明省入州,址存。平曲城 ,在州东二十五里。汉景帝封公孙浑邪为平曲侯,即此。

    信安城 在州东五十里。五代周立寨于此。宋升为信安军。金降县。后置镇安府。元省。今废。坼城 ,在州东八十里。宋杨延朗屯兵处。明更曰“策。”

    三榷场 宋端拱二年,诏雄、霸、安肃军置三榷场以贸易。

    狼城 ,信安城三十里。

    旧运河 在城南二里许。元之漕河故道,下达天津,今淤。

    益津关 ,本唐幽州永清县地,后周复以其地置霸州。

    草桥关 在城北一里。宋辽分界处,杨延朗建。淤口关 ,在城东五十里。周显德六年置,今废。双柳二寨 ,在城西南八里。二寨东西相去十里。

    莫金口寨 ,在城南十五里。汉公孙弘所封之地。

    莫金桥 宋杨延朗建

    苏家桥 在城东二十里。相传宋苏洵建,引马洞 杨延朗治自州城,中通雄县,相传延朗潜以出师者。

    益津书院 在城南《宫家庄》。《元宫君》。建合韩、谢二庄子弟肄业其中。时学士黄缙《记》。

    护城井 在州城中,沿城共井七十有二,宋杨延朗所凿。值隆冬,甲士汲水浇城,敌疑不敢进。今废,仅存者,郡人汲焉。

    石桥 在信安镇北,宋杨延朗建。

    霸台 周、宋时将台,在州治后,今圮。

    文安县

    广陵城 ,在县北十七里。《五代史》云:“刘海蟾,广陵人” ,即此。又为宋积粟处。

    旧文安城 ,见《后汉书文安令度公传》。在今县东北。有汉令赵夔祠。

    相公庄 唐工部尚书张仁宪故里,有碑,有祠。雀台 在县西十八里。相传赵李牧守边时筑。匏瓜亭 在县西一里许,元时侍郎赵文清公故里。

    “《大观阁帖》碑 ” 在县儒学内,宋徽宗手临上石。“苏桥 ” 在县北四十里河边。宋苏洵曾为文安簿,此其故迹。

    双桧 在县东门外月岩寺后。苍虬古鬣,并立干霄。相传为汉时所置。

    孟母台 ,在柳河下。有洞,深莫测,传为宋将孟良藏母处。

    长城 在邑东南,延袤几百里。其创建无考。然秦始皇起自临洮,迤东至辽海,筑长城。战国赵武灵王亦筑长城。今韩村有元敕建法云寺碑阴曰“寸金堤畔古佛堂。” 当是燕、赵之界域也。《宋史》:文安有刘家涡、刀鱼口、莫金口、阿翁、雁头、黎阳、喜涡、鹿角八砦。元丰四年,割鹿角砦属信安军。政和二年,改刘家涡砦曰安平,“阿翁” ,曰“仁寿雁头” ,曰“和宁,喜涡” ,曰“喜安。” 八砦皆赵宋所置,以备不虞者。

    大城县

    《旧城 》:相传城北土垄回折处。

    麒麟洼 在县北里许,耕牛产麟。

    仙人洞 在县南。昔年洞开,人入,深不可测,后失口,寻不可得。

    孝顺洼 在县西。相传唐太宗征高丽,万马饮此不涸,故名。

    凤凰台 在城南,春日晴明,堪以远眺。

    五龙潭 在玉皇庙后。汇水半亩馀,见五龙出没,今涸。

    清风井 在县西牛村,因牛烈女投井全节得名。

    保定县

    二里城 在县东北。宋时积粮于此。

    将台 在县西南,杨延朗《演武》处。

    桃花寨 ,去城三里,相传宋杨延朗筑,今称为“桃花漫。”

    柏木桥 在城南二十里。相传旧有何行者病涉,将河滨古柏数丈馀倒植河中,往来竞渡。张青口 众流中一凸,千艘来集,为三府行盐。

    要地

    父没寨 ,在城西八里。杨延朗守平戎时,感父业死于敌,祭父于此,今称“寨上。”

    六郎洞 ,在东关。古传通数十里,今失其处。杀虎岭 在县南高冈。世传有樵者遇虎,与𩰚执担搏之,因名。

    蓟州

    博陆城 ,汉封霍光为博陆侯。薛瓒曰:“博陆城在渔阳。” 见《水经》。

    雄武城 杜诗云:“祢山北筑雄武城。” 即此。舞剑台 在州盘山岭西,有李靖庵,峰高二里,顶广四丈而平。相传李靖伐高丽过此,舞剑处。台石特坚,不可凿。有唐李从简来游,刻数字,字各径五寸。

    石鼓 在州燕山。悬崖旁有石如鼓,去地百馀丈,大如数百石之囷,石梁贯之,东南有石人援桴,若击鼓状。俗传石鼓鸣地有兵,唐太宗征朝鲜,击以聚兵。后人建寺于此。

    铜马洞 ,在旧燕城东南隅,即古蓟城之门。慕容隽得奇马,铸铜像之,置之此,后以名门。北平城 ,在州。《括地》云:“在渔阳郡东七十里,即汉右北平。”

    避暑亭 在州西北五里。金章宗避暑于此。窦氏庄 在州东五里,五代周谏议大夫窦禹钧故居也。庄南建义塾四十馀楹,聚书数千卷,礼文儒,延置师席。凡四方之士有志于学者,听其自至,贫无供需者咸资之。士由此登显贵者接踵。

    蓟丘 在旧燕城西北隅,即古蓟门也。丘旧有楼台并废,但门存二土阜,旁多林木,蓊苍翠为京师八景之一,曰《蓟门烟树》云:

    《医无闾山碑 》在州城平津门外,洪武三年御制。

    《盘山五峰舍利塔前挂月峰 》峰峦高耸,疑侔天际。每皎月当空,恰与峰俱。

    自来峰 ,在舍利塔后。相传此山旧无此峰,所云“自来” 者,犹浙江所谓“飞来峰” 也。

    九华峰 ,在定慧寺。九华山,天下名山也。此峰林壑佳丽,冈峦秀挺,故拟其名曰“九华。”

    中盘寺,《紫盖峰 》。山峰圆转,如伞盖然。

    双峰寺双峰 南北两峰,崔巍对峙。

    盘山《八石》感化寺晾甲石 ,石有甲痕,俗传唐太宗征东,尝于此驻跸晾甲,故名。

    千像寺《摇动石 》,石形甚伟,摇之辄动。

    上方寺悬空石 ,四壁峻峭,有石中悬前人题“盘山” 二字于其上,盖一山之胜览云。

    少林寺《蟒石 》,其形类蟒,长数丈馀。

    《棱角石 》:石形三尖,肖棱角,而尖峭峻削,更为奇特。

    先师台仙人石 ,有石一片,游其下者,远视之,宛肖仙人。相传“有隐者成仙而去,留其形于石” 云。

    金马石 在下天城

    “将军” 石 在桃源洞。

    玉田县

    种玉田 ,在县东北。《景物略》曰:“种玉田,一迹也,两其方。一氏,一家也,两其名,一事也,两其说。” 《搜神记》曰:“汉阳雍伯,洛阳人,至性笃孝。葬父母无终山,山高而上无水,雍伯置饮焉。有人就饮,雍伯无吝。久之,饮者与石一斗,令种之,玉生其田。雍伯求婚北平徐氏女,要以白璧一双为聘,雍伯以五双往,遂得妻。县西北有阳” 公坛社,其故居也。又《阳氏谱序》言:“周景王孙翁伯者,春秋末爰宅无终,食采阳樊,而易氏焉。仁爱博施,天锡玉田。” 其碑文云:“居于县北六十里翁同之山,后徙西山下。阳公又迁而受玉田之赐。性不好宝,玉自去。后人阳千宝作石柱,四角各丈,中央地约百亩,名曰玉田。” 然今无终山玉田在县东北三十里。山溪有沙曰“玉田” ,砂晰而腻,有光烂然,天下冶氏资之。

    田畴宅 ,在县东北二十里“徐无山” ,汉末畴隐居处。

    三乐台 在县西北二十里。

    遍林 ,在县东南二十里。大定二十年,改为“御林。”

    双城 ,在县东二十里。

    平谷县

    再生柏 在县城东延祥观。柏古质而叶幽光,再生柏也。柏初生何代何年?其再生也异代矣,几四百年矣。元至元中,丘真人往燕京长春宫,弟子遍京东西。岁丁亥,迎往盘山,作醮事,过观。

    中见枯柏,扶而摩之曰:“怜惜” ,怜惜去,柏乃叶生,茂至今焉。

    古县城 ,在县西北十二里。即城子庄。

    看花台 在县南五里。相传金章宗看花于此。石室 ,在县东五十里城山。

    望马台 在县东二十里。

    摩鼓台 在县东二十里。

    登箭台 在县北二十里。相传金章宗出猎,登此三台以观逐兽。

    《汉将马成碑 》,在县南五里。

    遵化州

    平安城 ,在州西南五十里。唐太宗征辽,遘疾,驻跸于此,疾愈,遂命为“平安城。”

    《喜逢口 史》称有子久戍,其父求之,至此忽遇,相抱大笑,喜极俱死,因名。

    石门峡 在州西六十里。崭绝壁立,其中洞开,俗为“石门口。” 汉渔阳太守张纯叛,灵帝遣中郎将孟溢率公孙纯战于此。

    徐太傅城 ,在州东北喜逢口中山,武宁王建。无终子洞 ,在州东南六十里。

    丰润县

    令公庄 在县西十五里。宋杨业屯兵拒辽,立庄于此。有德于民,为立祠。

    “天宫古塔 ” 在县天宫寺西北。辽清宁八年建,高耸凌云。西有水田数十顷,菡萏香浮,为游观胜地。唐北平守唐旻命吴道子作画,道子请旻舞一曲,舞罢,道子夺笔立成,如有神助。

    石龙塔 在县内,元时建,上有石龙六。明成化间,阴雨飞去其二。

    《石经碑 》在石经山下。

    无梁阁 在县南车轴山。

    古钟 ,在县弘法寺中。上有梵字,人莫能辨。明初还乡,河水涨,冲流而去。居民取之置寺中,至今阴晴异音。

    《商鼎 》在县儒学中。乡人掘土得之,大可合抱,形圆而腹阔,三足俱牛形,蹄足宛然,铜色斑驳,有篆铭四十一字,邑人不能辨。

    铁人马 ,在县石龙塔北,明初铸,覆以楼,或曰“作镇也。”

    南关城 ,在县东十里。相传春秋时赵武灵王所筑。

    长城 在县北,即秦太子扶苏将军蒙恬所筑。韩城 ,在县南五十里。《县志》云:“或亦韩之城也。” 址存。

    花园村 在县东二十里赵武灵王花园址存。送甲营 在县南一百里,旧有土城。相传唐太宗征高丽时,在营南煆炉坨打造兵甲,造完送于此营收贮取用,故名。今误名“宋家营” 矣。望马台 在县西闫家铺。唐太宗屯兵于此。南有神马,黑色,时饮于潭。敬德闻之,筑台以望,遂计得之。今黑马甸深潭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