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三百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三百一卷
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三百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三百一卷目录

     潜水部汇考

      考

     涪水部汇考

      考

     涪水部艺文一

      涪沤赋         晋左九嫔

     涪水部艺文二

      涪江汎舟送韦班归京得山字 唐杜甫

      涪江汎舟         明杨慎

      涪江秋汎         黄凤翔

     涪水部选句

     涪水部纪事

     梓潼江部汇考

      考

     青衣水部汇考

      考

     青衣水部纪事

     剑津部汇考

      考

     剑津部艺文

      剑津          唐欧阳詹

      前题            胡曾

     剑津部纪事

    山川典第三百一卷

    潜水部汇考

    《禹贡》
    荆州之潜水

    潜水者,从汉水而分出之者也。以其潜伏,故名潜水。 其水源出今四川保宁府广元县木叶山,至顺庆府 渠县界,合渠江水,流至合州,与嘉陵江水会。又东流 合汉水,至湖广安陆府潜江县界,又与汉分流至沔 阳州界入于江。

    按:《书经夏书禹贡》:“沱潜既道。”蔡传水自汉出为“潜。”大全王 氏炎曰:《隋志》,南郡松滋县有涔,涔即古“潜”字,故《史记》 云:“沱涔既道。”今松滋分为潜江县矣。

    按《尔雅释水》:“汉为潜。”《书》曰:“沱潜既道。”郭氏《音义》 云:“有水从汉中沔阳南流,至梓潼、汉寿,入大穴中,通 峒山下,西南潜出,一名沔水。”旧俗云:“即《禹贡》云潜也。” 按《汉书地理志》:巴郡宕渠。符特山在西南,潜水西 南入灊。

    按《水经》,“潜水出巴郡宕渠县。”潜水,盖汉水枝分潜 出,故受其称耳。今爰有大穴,潜水入焉。通峒山下,西 南潜出,谓之伏水。或以为古之潜水。郑元曰:汉别为 潜,其穴本小,水积成泽,流与汉合。大禹自通汉,疏通, 即为西汉水也。故《书》曰:“沱潜既道。”刘澄之称白水入 潜,然白水与羌水合入汉,是犹汉水也。县以延熙中 分巴立宕渠郡,盖古賨国也。今有賨城。县有渝水,夹 水上下,皆賨民所居。汉祖入阙,从定三秦。其人勇健, 好歌舞,高祖爱习之,今巴渝儛是也。县西北有不曹 水,南迳其县,下注潜水。县有车骑将军冯绲、桂阳太 守李温冢。二子之灵,常以三月还乡,水暴长,郡县吏 民莫不于水上祭,今所谓“冯李”也。

    又南入于江。庾仲雍云:“垫江有别江,出晋寿县,即 潜水也。其南源取巴西”,是西汉水也。

    按:《明一统志》:湖广承天府潜江在潜江县。《尔雅》:“水自 江出为沱,汉出为潜。”今潜江、汉水循源而下,经本县 界入大江。

    汉江在荆门州东九十里。源自陕西汉中为汉水,至 荆山东为沧浪水,过潜江与潜水合。

    漕河在沔阳州西南,江水潜水所入。

    按《续文献通考》:“四川顺庆府渠江在渠县东,源出巴 山,经达蓬等州至此。又东经府界,流至合州,与嘉陵 江水会。又五十里为潜水。”

    按《四川总志》:顺庆府渠县潜水,在县治东五十里。 保宁府广元县潜水源出木叶山,下流五里入神宣 驿龙洞,至朝天驿北有穴出,流入嘉陵江。《书》所谓“沱 潜既道”者,即此。

    按《湖广通志》:“安陆府潜水即汉水分流,始名为芦洑 河,迳府界东南流为上新口、下新口,入沔阳州界。又 自排沙渡东流为深江,入沔阳州界,南流为恩江,十

    里许复与潜合,县令敖钺所开
    考证

    涪水部汇考

    《水经》
    之涪水

    涪水源出今松潘卫风洞顶,迳岷山分水岭,东达小 河,又东过龙安府城西,折而南流,迳成都府绵州界, 又东过重庆府城东,会于大江。

    按:《汉书地理志》:“广汉郡梓潼。”五妇山,驰水所出,南 入涪。

    涪。应劭曰:“涪水出广汉,南入汉。”

    《刚氐道》:涪水出徼外,南至垫江入汉。

    按:《后汉书郡国志》:“巴郡涪陵出丹。”《巴汉志》曰:涪陵, 巴郡之南鄙,从枳南入,折丹涪水,水与楚商于之地 接。

    广汉属国都尉《刚氐道》。《华阳国志》曰:涪水所出。 按《水经》,“涪水出广魏涪县西北。”涪水出广汉属国 《刚氐游》徼外,东南流,迳涪水西。按汉书地理志广汉郡刚氐道注此当作 刚底道徼外东南流迳涪县西王莽之统睦臧宫进破涪城,斩公孙 恢于涪自此。水上。县有潺水出潺山,水源有金银砺。 当作矿“洗取火合之,以成金银。”潺水历潺亭而下注涪 水。涪水又东南,迳绵竹县北,臧宫溯涪至平阳,公孙 述将王元降,遂拔绵竹。涪水又东南,与建始水合,水 发平洛郡西谿,西南流,屈而东,西流入于涪。涪水又 东南,迳江油戍北,邓艾自阴平景谷步道,悬兵束马 入蜀,迳江油、广汉者也。涪水又东南,迳南安郡南,又 南与金堂水会。水出广汉新都县,东南流入涪,涪水 又南枝出焉。西迳广汉五城县,为五城水。又西至成 都入于江。

    南至《小广魏》,与梓潼合。《小广魏》即广汉县地,王莽 更名曰《广信》也。

    按《华阳国志巴志》,“涪陵郡,巴之南鄙,从枳南入折丹 涪水,本与楚商于之地接,秦将司马错由之,取楚商 于地,为黔中郡也。”

    《汉中志》:“刚氐县,涪水所出,有金银矿。”

    按:《隋书地理志》,“平武郡平武。”有涪水、潺水。

    北海郡“临朐。”有逄山、汴山、穆陵山、大岘山。有汶水、 涪水。

    按:《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涪水源出刚氐道西徼外, 经绵州巴西县至合州入汉。”

    按《金史地理志》:“密州安丘。”有安丘山、浏水、汶水、潍 水、涪水。

    按:《续文献通考》:“涪江源出西羌,从保宁府渔溪寨南 经江油至剑州南入绵州界。”

    按《四川通志》:“涪水源出松潘卫,东流迳龙安府城东 北,折而东南,迳绵州城东,又东迳合州至重庆府城 东,与大江合流。”

    按《龙安府志》:“涪江源发松潘卫风洞岭,迳岷山分水 岭,东达小河,经府城北二里,环绕从西,自南而东,下 接绵江,过重夔,出巫山峡而汇荆湘,凡数千里。” 镇南山在府治南,渡涪江七里。

    君子山在府治南,渡涪江东三十里。

    长春山在府治南,渡涪江东五里。

    伏龙山在府治南,渡涪江东二十里。蜿蜒蟠伏如龙。 延贤山在府治南,渡涪江二十里。

    清漪江:源出药丛山,至彰明县合涪江。

    官渡河,源发自赤山关竹丝岭,至泠浸坝与涪水合 流。

    火溪河,源发自白马路西番界,源流最远。经天生桥、 胡空关,至垂虹桥入涪水。

    古城河源发自铁锤关番界,出羊盘至古城与涪江 合流。

    高村河:源发自西番界。出高村经大坝至白草铺,与 涪水合流。

    大印河:源发自白草番界,出三滩至彰明与涪江合 流。

    东溪源发自药丛,北流与涪江合流。

    西溪源发自药丛,与东溪合流入涪江。

    北溪源发东山,东出明月关,与涪江合流。

    按《江油县志》:“龙门洞在县治北五里,中有龙床石笋 泉,流入涪江。”

    龙潭溪,发源窦圌山,流至石舍崖,合于涪江。

    按《潼川州志》:“涪江在州城北,源自吐蕃,下历绵州,入 本州东南合中江为一,至遂宁县东南合嘉陵江。” 东山在州治东四里,隔涪江,层崖修阜,势若长城。 浮山在州治南二十里,涪江水面突起一峰。

    郪江在州治南。源自铜山赤岩,至飞乌,会众流入涪 江。

    桃花溪:在州治东二十里。春日桃花夹岸,掩映清流, 由稻花坝入涪江。

    卫江在州治东五十里。源自卫城,历映江、古楼二山, 至慈云寺二里许,合弥江到射洪神溪口入涪江。 按《射洪县志》:“涪江在县治东五十步,从郪来至独坐山,与射江合。”

    独坐山:在县治东南二十里。射洪、涪江左右合流,此 山卓然孤立。

    射江,在县治东南一十五里。《水经》云:“涪江东南流,合 射江。”

    按《盐亭县志》,“梓潼水在县治南,源自剑州阴平县窦 圌山,经绵州入本县界,下白马河入涪水。”

    按《遂宁县志》:“赤溪在县治北一十五里,源自蓬溪,经 治东流入涪水。”

    倒流溪在县治西十五里,其水旋绕向北入涪江。 按《蓬溪县志》:“明月山在县治西二百二十里,两峰对 峙,涪水相映。”

    按《遵义府志》:“乌江在府治南八十里,源出水西闽地, 绕播州南湘、洪、仁三江合流,经思南府转入涪江。” 按《绥阳县志》,“小乌江在县治南六十五里,源出椒溪, 南流入涪江。”

    按《成都府志》:“涪水在绵州治东南,源自龙州山下流 入潼川界。”

    安昌水在绵州,一名“龙安水。”自石泉县流至州,与涪 水合。

    潺水在绵州治东五里,源出潺山,下流入涪水。 按《简州志》:“大江,蜀之三江为外水,岷江为中水,涪江 为内水。”

    按《安县志》:南城河在南茶坪,苏、包二水会此,共入涪 江。

    按:《绵州志》,涪水,源自龙州,下流至州治西北,折而东 南,入潼川界。应劭云:“涪水出广汉,南入汉水。”

    按《彰明县志》:涪江源发龙州,自江油县罗汉院入县 王家铺东界。

    按《重庆府志》:“合州涪江,自梓潼流经潼川射洪县、遂 宁县,过白禅交安居县接流五十里至兜溪河,三里 至安居县城东北,十里至阳寿铺交合州界,又四十 里至合州城东,与嘉陵江合流东注。”

    按《合州志》:“嘉陵江自广元流经保宁府阆中县、顺庆 府南充县,至李渡场交定远县界,接流一百八十里, 至定远县城西。又自定远县顺流十里,至南溪口,交 州界接流一百九十里,至宕渠江会合。又十里至合 州城东,与涪江合流东注。”

    按《大足县志》:“沙河溪,在县治东南七十五里,溪水自 玉口山石谷发源,流十五里至沙河溪,合赤水溪,经 流五里至旧石坝交铜梁县接流,穿城东注涪江,合 流不通舟楫。”

    单石溪在县治南九十里。溪水自玉口山下发源,经 流五十里至乌龙滩,交永川县接流至铜梁,东注涪 江,不通舟楫。

    按《铜梁县志》,“马滩河,溪水自六羸山谷发源,流四十 里至大足县普安场,过赤水溪,合流沙河溪,仍入本 县旧石坝,接流经东淮远洞河,六十里至县西门入 城,流平淮溪半里,与巴川河合流,出城,二十里至合 滩,十里至楼滩,五十里至侯溪,与涪江合流东注。” 按《安居县志》,“兜溪河在县治东北,隔江三里,发源自 合”州龙多山下山谷流出一百里至兜溪河下,与涪 江合流,不通舟楫。

    关箭溪在县南城外。自潼川州属遂宁县流至阳马 桥,交安居县界,接流六十里,至县南关箭溪,与涪江 合流。

    按《巴县志》,“涪江西北来,自嘉陵江,经合州至县城北 入岷江。江边多细石。”

    鱼鹿峡,在县城西百二十里。涪水自中流出,一石状 如鱼,一石状若鹿,故名。

    原阙详考证

    考证

    涪水部艺文二

    《涪江汎舟送韦班归京得“山” 字 》唐杜甫

    追饯同舟日,伤春一水间。飘零为客久,衰老羡君还。 花远重重树,云轻处处山。天涯故人少,更益鬓毛斑。

    涪江泛舟         明杨慎

    明月沉清露,秋风起白云。兰桡乘溜急,木叶下江闻。 爽籁金悬奏,遥峰翠积氛。碧潭留雁影,锦汭散江纹。 旅望随天豁,幽阿与岁分。登临知自好,寂寞共谁云。

    涪江秋汎         黄凤翔

    秋江雨过气萧爽,买棹夷犹成独往。鸥鹭高眠芳草 洲,鳜鲈纷入渔人网。一声断雁凉飙来,十里平畴皎 月上。银海潮生腾碧涛,阴崖木落振清响。乱流驾浪 时张帆,避石穿桥力。荡桨。浮白欢呼𢬵醉归,棹歌互 答惬心赏。请君莫羡三岛游,老我今为五湖长。

    涪水部选句

    唐杜甫《寓潼川》诗:“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 滨。”

    《去秋行》“去秋涪江木落时,臂枪走马谁家儿。”

    《奉使崔都水翁下峡》诗:“无数涪江筏,鸣桡总发时。” 李洞《吊侯圭常侍》诗:“涪江吊孤冢,片月下峨眉。”

    涪水部纪事

    《华阳国志》:“司马错自巴涪水取楚商于之地,为黔中 郡。”

    《四川总志》:“李严,蜀汉时以裨将镇巴郡,修郡城,又凿 南山,欲通汶、涪二水,使城在孤洲上。”

    《魏书世宗宣武帝本纪》:正始二年:“六月甲寅,萧衍冠 军将军李畋等置营始平郡东涪水之北,王足逆击 败之。”

    《周书叱罗协传》:“魏废帝元年,东益州刺史杨辟邪据 州反。二年,协率所部兵讨之,军次涪水。又有五城郡 氏酋赵雄杰等,扇动新、潼、始三州民反叛,聚结二万 人,在州南三里,隔涪水,据槐林山,置栅拒守。梓潼郡 民邓朏、王令公等,招诱乡邑万馀人,复在州东十里 涪水北置栅以应之,同逼州城。城中粮少,军人乏食”, 协抚安内外,咸无异心。遣仪同伊娄训、大都督司马 裔等将步骑千馀人,夜渡涪水击雄杰,一战破之。 《唐书冯宿传》:“宿字拱之,嫠州东阳人。擢东川节度使, 完城郛,增兵械十馀万。诏分馀甲赐黔巫道。涪水数 坏民庐舍,宿修利防庸,一方便赖。”

    《宋史五行志》:“淳化四年九月,梓州元武县涪河涨二 丈五尺,壅下流入州城,坏官私庐舍万馀区,溺死者 甚众。”

    《潼川州志》:“赵士陴知遂州,苦涪水暴涨,为居民患。公 相视地形,筑堤数十丈捍之,民赖以安。”

    《四川总志》:“钱氏二烈女,州民钱汝吉女也。长菊秀,年 十七;次粉桥,年十五。俱有殊色。天顺间,贼吴升流劫 乡村,汝吉遇害,二女不肯辱,投涪江死。”

    梓潼江部汇考

    梓潼县之潼江

    梓潼江源出今四川保宁府剑州“窦圌山,下流迳成 都府绵州界,又迳潼川州梓潼县西南,又至盐亭县 南与白马河合流。又至射洪县与涪江合流。又至重 庆府城东入于岷江。”

    按:《汉书地理志》:“广汉郡梓潼。”五妇山,驰水所出,南 入涪。应劭曰:“潼水所出,南入垫江。”

    按:《水经》,“涪水南至小广魏,与梓潼合。梓潼水出其县 北界,西南入于涪。”故广汉郡也,公孙述改为梓潼 郡。刘备嘉霍峻守葭萌之功,又分广汉以北别为梓 潼郡,以峻为守。县有五女,蜀王遣五丁迎之,至此,见 大蛇入山穴,五丁引之,山崩,压五丁及五女,因是。一作 氏山为五妇山,又曰:五妇侯,驰水所出。一曰五妇水, 亦曰潼水也。其水导源,南迳梓潼县,王莽改曰子同 矣。自县西迳涪城东,又南入于涪水,谓之五妇水口 也。

    又西南至小广魏县南,入于垫江。亦言“涪水”,至北 入汉水,亦谓之为“内水”,北迳垫江。昔岑彭与臧宫自 江州从涪水上,公孙述令延岑盛兵于沈水。一作沅水宫 左步右骑,夹船而进,势动山谷,大破岑军,斩首溺水 者万馀人,水为浊流,沈水出广汉县,下入涪水也。 按《华阳国志汉中志》:“武都郡,本广汉西部都尉治也。 元鼎六年别为郡,东接梓潼。”

    按:《方舆胜览》。利州东路隆庆府,“潼江水在梓潼县西 四里,源出阴平马阁山。”《蜀志》:“夏禹于泥陈山伐梓树神化为童子。故其水曰潼水。”

    按:《明一统志》四川潼川州,“可波水在射洪县东合梓 潼水。”

    按:《续文献通考》:四川潼川州“梓潼水在盐亭县南,源 自剑州阴平县窦圌山,经绵州入本县界,下白马河 入涪水。”

    按《四川总志》:潼川州射洪县龙穴在治内梓潼江滨。 按《潼川州志》:盐亭县,“梓潼水在治南二里,源出剑州 废阴平县窦团山,经梓潼过盐亭,至白马河,与涪江 合流。”

    按《梓潼县志》,“梓潼江在县治西四里,出营溪,经县西 南入涪江。”

    青衣水部汇考

    《水经》
    之青衣水

    青衣水,源出西徼外六番,东南流,迳灵关,至雅州飞 仙关,与邛崃水合,又与周公水及花溪诸水合,入南 安县迳夹江,下九盘,至双湖,迳嘉定州,与沬水合,同 入于江。

    按:《汉书地理志》:“蜀郡临邛。”应劭曰:“邛水出严道邛 崃山,东入青衣。”

    《严道》。邛崃山,邛水所出,东入《青衣》。

    按:《后汉书郡国志》,“蜀郡属国。汉嘉,故青衣,阳嘉二年 改。有蒙山。”《华阳国志》曰:“有沬水从西来,出岷江,又 从岷山西来入江,合郡下青衣江入大江。”

    按:《水经》,青衣水出青衣县西蒙山,东与沬水合也。 县故有青衣羌国也。《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年,瑕阳 人自秦道岷山青衣水来归。”汉武帝天汉四年,分沈 黎郡西部都尉、青衣之王。汉公孙述之有蜀也,青衣 不服。世祖嘉之,建武十九年,以为郡。安帝延光元年, 置蜀郡属国都尉。青衣王子心慕汉制,上求内附。顺 帝阳嘉二年,改曰汉嘉,得此良臣也。嘉字下当又有嘉字县有 蒙山、青衣。疑脱水字所发,东迳其县,与沬水会于嶲郡。当作 越巂郡之灵关道。青衣水又东。邛水注之。水出汉嘉严 道邛来山。东至蜀郡临邛县东。入青衣水。

    至犍为南安县入于江。青衣水迳平乡,谓之平乡 江。《益州记》曰:“平乡江,东迳峨眉山,在南安县界,去成 都南千里。然秋日清澄,望见两山相峙,如峨眉焉。”青 衣水又东流,注于大江。

    按:《明一统志》四川眉州“慈姥岩在青神县东五里,下 临青衣水。”

    按:《续文献通考》:“四川嘉定州青衣水,在夹江县西九 十里,源自卢山徼外,东南流经严道、洪雅夹江,至龙 游与岷江合。”

    雅州平羌江在州城北,其东南二里为长𣸣江,一名 邛水,西五十里为沬水,东南为青衣江。

    按《四川总志》:“叙州府南溪县,青衣江,在治南一十五 里,古有青衣国,与叙州相邻,其商贾之蜀,见汉衣冠, 遂求内附焉,江因以名。”

    嘉定州阳江,在州治南二百五十步,源出大渡河,一 名峨水。按《玉海》,水出夷方,入中国,与青衣水合入江 中。

    洪雅县花溪,在县西六十里。发源峨山之后,流合青 衣江。

    按《嘉定州志》:“青衣水在州城西。青衣,古县名,在蒙山 之西,故以名。水源出六番,经灵关至雅州飞仙关,与 邛崃水合,行五里与周公水合,又百里与花溪水合, 入南安界,经夹江下九盘至双湖,距州十五里,与沬 水合,抵九峰山下,会于江。”

    沬水在州城西。至双湖与青衣水合,同会于江。 苏溪在州城西二十里。苏稽铺,皆以苏名,重东坡也。 自峨眉粗石河来,至七孔山下与符文水合,至尖山 与青衣水合,又至双湖与沬水合,同达于江。

    张公堰旧名“牛特堰”,在州城西二十里,楠木园引青 衣水入焉。

    永丰堰在州城北十五里,起风洞子至白岩坝止,亦 穿山为洞,如隧,引绵竹铺青衣水。

    按《雅州志》:“青衣江源出芦山,东南流至嘉定州入大 江。”

    按《眉州志》:哑㜑滩在青衣江中,近嘉定州界 青神县。青衣水在中岩下,一名平羌水。苏辙诗:“想见 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

    青衣水部纪事

    《竹书纪年》:“周显王八年,入河水于圃田,又为太沟而 引圃水。瑕阳人自秦导岷山青衣水来归。”

    剑津部汇考

    《晋雷焕子沉宝剑》之《剑津》。

    剑津一名“剑溪”,又名“剑潭”,在今福建延平府南平县 城东南,其源一来自汀州府长汀县栖派岭,流迳将 乐、顺昌、沙县诸境,合邵武溪、濉江及沙溪诸水,流至 建宁府。一来自浦城、崇安、松溪三县境,凡五派合流 于建宁府城南,俱会于剑津。由此东流,又合尤溪水 至福州府古田县之水口溪,又合嵩溪水,东达于海。

    按《三才图会剑津图考》:“剑津在延平府南平县治东, 建宁、邵武二水合流之所。晋雷焕得二剑于丰城,以 一与张华,留一自佩,华死,失剑所在。其后焕子佩剑 渡延平津,剑跃入水化为龙,因名剑潭。”

    延平书院在剑津之阳。宋嘉定间,郡守陈宓建于南 山下,因称李侗为延平先生,故名。后守董洪徙建于 此。中有礼殿、祠堂、明诚、忠恕、中和、敬义四斋及光风 霁月亭。明永乐初重建。

    按:《续文献通考》:“剑津在南平县治东,建宁、邵武二水 合流之所。”

    沙源在沙县南。源出汀州宁化县,过县东,至剑津合 建溪,下福州。

    按《八闽通志》:邵武府建宁县“濉江县,古名绥城,后讹 绥为濉江者,邑人侈其称也。俗名大溪,源出宁化 中顺山,经龙下保曰宁溪,东北流至县治南,曰濉江。 自是又东北会泰宁县水,东下将乐,出顺昌达于剑 津。”

    福州府古田县水口溪,溪流自县而出,与嵩溪会,均 名“水口。”宋太平兴国中,尝迁县治于此。盖水势至此 稍缓,滨溪之地稍宽,剑溪之水至此渐平,下无滩石, 故上下舟楫于此泊焉。

    按《福建通志》:“延平府南平县剑溪,一名剑津,在府城 东南。晋雷焕得二剑于丰城,一与张华留,一自佩。华 死,失剑所在。焕子为建安从事,佩剑经此,剑忽于腰 间跃出入水,变为龙,逐视之,见二龙相随。”

    西溪源出长汀县,经将乐、顺昌二县界,与邵武溪合 流,经王台驿前,至沙溪口与沙县水合,四十里至剑 溪。

    东溪源出浦城、崇安、松溪三县,凡五派合流于建宁 城外,南流一百二十里至剑溪。

    永安县燕溪二水分流,中隔一冈,有似燕尾,故名。其 源有四:一西出宁化县境,过清流下九滩,谓之“龙溪; 一西南出连城县境,由吉山谓之吉溪,俱至濑口合 流;一南出宁洋县境,由黄历车坡至燕溪。一东自大 梅溪至塔下与燕溪会流,过贡州,经沙县入剑溪。” 汀州府宁化县大溪在县南,源有六正西自贛之石 城堑头,西南自长汀栖派岭下,西北又自石城界,三 派为溪上流,东北自台田岭合建宁分水而来。正北 自苦竹岭,正东自热水窑头,三派汇而为一,东至清 流会剑江。

    按《延平府志》:“南平县三溪,在府城南。西溪源出长汀 县,经将乐县东流至顺昌县西,与邵武溪合。又东流 经王台驿前,至沙溪口,与沙县溪合,四十里至剑潭。 东溪源出浦城、崇安、松溪三县,凡五派合流,会于建 宁城外,南流一百二十里,至剑潭,遂合流而下,俗呼 为丁字水者,曰南溪。又九十里与尤溪水合,直抵福” 州而入海,谓之“三溪。”

    藏春峡在府城东崇福里,剑溪之东。

    东溪诸滩:曰汾、曰《竹林后》、曰“高桐”、曰凿、曰“黯淡”,此下 直至剑津接西溪。

    西溪诸滩,曰“石柱”,曰“扛绪”,曰“张八嫂”,曰“三门”,曰“小黄 口”,曰“大黄口”,曰“张岩”,曰“虎口”,曰“樟槎口”,曰“苏坑口”,曰 “星窟”,曰“大湍”,曰“小湍”,曰“城门”,曰“将军”,曰“黄墩头”,曰“慈 油。”此下直至剑津接东溪。

    放生池一在府城东,迎恩亭之前,旧为宋南剑州放 生池。一在溪南元妙观下,旧为宋剑浦县“放生池。”即 剑津上下水深处,禁渔捕。

    顺昌县西南。溪一名“大溪”,源出将乐县,至县治与罐 砧溪合流,又六十里会沙县溪,东流至剑溪,因名“双 流。”

    按《汀州府志》:宁化县大溪在县南,东会剑江水,抵福 州以入于海

    剑津部艺文

    《剑津          唐》·欧阳詹

    想像精灵欲见难,通津一去水漫漫。空馀昔日凌霜 色,长与澄潭生昼寒。

    《前题》
    胡曾

    延平津路水溶溶,峭壁危岑一万重。昨夜七星潭底 见,分明神剑化为龙。

    剑津部纪事

    《八闽通志》:“唐贞元十一年,剑池水赤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