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一百八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百八十二卷
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一百八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一百八十二卷目录

     武夷山部艺文一

      冲佑观铭        南唐张绍

      武夷山赋有序     宋李纲

      隐屏精舍自序        朱熹

      重修三清殿疏       刘子翚

      重建武夷书院疏       熊禾

      升真观记          前人

      止止庵记         白玉蟾

      云窝记           前人

      游武夷山记         刘斧

      武夷书院铭       元宋德润

      游武夷山记        明江瓘

      幔亭游序         释超全

      九峰书院记         费宏

      游武夷九曲记       茅瑞征

      游武夷山记         汪桂

      武夷山赋         李朱明

    山川典第一百八十二卷

    武夷山部艺文一

    冲佑观铭        南唐张绍

    “太始未形,混沌无际。上下开运,乾坤定位。日月丽天, 山川镇地。万汇犹屯,三才始备。肇有神化,初生蒸民。 上惟立德,下无疏亲。皇风荡荡,黔首淳淳。天下有道, 谁非圣人。开源嗜欲,浇漓俗盛。贤者避世,真人革命。 八极神乡,十洲异境。翠阜丹丘,潜伏灵圣。惟彼武夷”, 实曰“洞天。峰峦黛染,岩岫霞鲜。金房玉室,羽盖云骈。 葬因风雨,会有神仙。国步多艰,皇纲中绝。四海九州, 瓜分幅裂。稔祸陬隅,阻兵瓯越。寂寞元风,荒凉绛阙。 赫赫烈祖,再造丕基,拱揖高让,神人乐推。明明我后, 允协昌基,功崇下武,德茂重熙。睿哲英断,雄略神智。 拓土开疆,经天纬地。五岭来庭,三湘清彻。四海震威, 群生怀惠。犹劳宵旰,犹混马车。贪狼俟静,害焉方除。 淹留骏驭,想像鹑居。心悬真洞,梦到华胥。乃眷名山, 追惟圣迹。内库颁金,元侯奉职。三境求规,五灵取则。 跨谷弥冈,张霄架极。珠宫宝殿,璇台玉堂。凤翔高甍, 龙转。回廊错落,金碧玲珑璧珰。云生林础,电绕藩墙。 七圣斯严,三君如在。八景灵舆,九华神盖。清霄莫匹, 明霜匪对。仿佛壶中”,依稀物外。众真之宇,拟之无伦。 会仙之额,名之维新。高峰为壑,巨谷成坰。皇献颂声, 永绝淄磷。

    武夷山赋有序     宋李纲

    武夷山水之胜,为七闽最,《图志》载之详矣。余闽人也,游宦四方,每以未至其下为恨。宣和改元,承乏螭头,寓直左省。昼寝,梦游山间,四顾峰峦玉色,秀美瑰奇,不可模状。既觉欣然,窃意所梦殆非尘世也。已而都城积水,奏疏论事,谪官沙阳。渡淮历浙,道南江,入闽境,遂游武夷。道士导余乘小舟,汎九曲溪,抵晞真馆。“奇峰怪石,顾揖不暇回舟雪作,山色尽白,恍如梦中,怛然惊笑。信乎好慕之极,达乎精神而出处分定,非人力之所能致也。” 留山中,赋诗几五十篇,又广其意而为之赋。其辞曰:

    “太虚寥廓,浮清凝浊。融为川渎,结为山岳。山岳之奇, 萃于坤倪。秀气磅礡,实锺《武夷》。武夷之山,蜿蜒郁蟠。 作镇南服,千里奠安。喷云泄雨,噫风嗽雾。蔽亏日月, 变移寒暑。崖谷窈窕,峰岫巃嵷。雕锼刻削,孰居其功? 一溪九曲,演漾寒渌。贯于山中,凤翥虬蹙。洞户杳然, 栖神宅仙。蝉蜕羽化,灵骨犹传。云封雾锁,玉润金坚。” 稽于秘籍,是为升真羽化之天。其瑰伟绝特之观,则 有幔亭之麓,天柱之峰,铁嶂延袤,鉴池空濛,岩啸雕 虎,潭藏老龙,俨金仙之容睟,粲玉女之肌红。储芝玉 于二廪,铸峦乳于三锺。耸层峰之叠翠,落飞瀑之长 虹。千岩万壑,竞秀争雄,荡心骇目,不可殚穷。其仙圣 游戏之地,则有换骨之岩,妒妇之石,“掌印掬踪,膝存 跪迹。绘胎禽之缥缈,插仙舟于罅隙。留丹灶于层巅, 置鸡栖于峭壁。组织就而杼轴空,篇翰终而几案寂。 按图以求,秘怪难测。”其植物,则有翠柏毛竹,绿李丹 橘,翳荟芬芳,擢干垂实。其动物,则有舞鹤鸣鶤,游羊 戏鹿,栖息飞翔,分群萃族。其内则有琼楼珠殿,玉圃 芝田,创见天地,自开山川灵仙之所周旋也。其外则 有长松茂草,异卉嘉葩,枕流漱石,朝烟夕霞,幽遁之 所考盘也。合而观之,山意深,水容湍,石色温润,溪流屈盘,地灵而木秀,境寂而云闲,信能腾誉今古,垂光 简编,厕三十六洞而别为一天也。惟昔仙君,来宴曾 孙,彩梁虹亘,幔屋云屯,翠旄绛节,紫褥芳裀,虚座鼎 设,华筵。翼分浆,琼液玉羞,凤脯麟锵。金石之间,作奏 古曲曰《宾云》。歌人间之可哀,叹光景之易曛。纷鸾鹤 以回驭,但流水与空山。怅真游之已远,时笙箫之夜 闻。此又诡异恍惚,叵得而具论也。若夫岱宗、太华之 穹崇,终南、太行之险阻,或峻极而降神,或登临而小 鲁。四明、天台,衡岳、庐阜,度长絜大,虽雄伟之不侔,而 幽邃巧妙,固不可同日而语也。爰有狷介之士,学陋 识迂。误入世网,偶联簪裾。迹朝市而心山林,究《地志》 而阅仙书。驰精神于梦寐,觌幽渺于画图。岁峥嵘以 遒尽,因谪宦而假途。步烟霞之岑寂,仰神仙之有无。 览魏子之遗躅,访刘公之旧庐。嘉泉石之可乐,寄吟 哦以自娱。倒冠落佩,与世阔疏。眷兹“山而无斁”,将徇 其愚而隐居者乎?

    隐屏精舍自序        朱熹

    武夷之溪东流凡九曲,而第五曲为最深。盖其山自 北而南者,至此而尽耸全石为一峰,拔地千尺,上小 平处,微戴土生,林木极苍翠可玩。而四𬯎稍下则反 削而八,如方屋帽者,旧《记》所谓大隐屏也。屏下两麓, 坡陀旁引,还复相抱。抱中地平广数亩,抱外溪水随 山势从西北来,四屈折始过其南,乃复绕山东北,亦 四屈折而出。溪流两旁,丹崖翠壁,林立环拥,神剜鬼 刻,不可名状。舟行上下者,方左右顾瞻,错愕之不暇, 而忽得平冈长阜,苍藤茂木,按衍迤靡,胶葛蒙翳,使 人心目旷然以舒,窈然以深,若不可极,即精舍之所 在也。直屏下面麓相抱之中,西南向为屋三间者,仁 智堂也。堂左右两室,左曰“隐求”,以待栖息,右曰“止宿”, 以延宾友。左麓之外,复前引而右抱,中又自为一坞, 因累石以门之,而命曰“石门坞。”别为屋其中,以俟学 者之群居,而取学记“相观而善”之义,命之曰“观善之 斋。”石门之西稍南,又为屋以居道流,取道书《真诰》中 语,命之曰“寒栖之馆。”直观善前山之巅为亭,回望大 隐屏最正且尽。取杜子美诗语,名以“晚对。”其东出山, 背临溪水,因故基为亭,取胡公语,名以“铁笛。”说具本 《诗注》中。寒栖之外,乃植楦列樊,以断两麓之口,掩以 柴扉,而以“武夷精舍”之扁揭焉。经始于淳熙癸卯之 春,其夏四月,既望,堂成而始来居之。四方士友来者 亦甚众,莫不叹其佳胜,而恨他屋之未具,不可以久 留也。钓矶茶灶皆在大隐屏西。矶石上平在溪北岸, 灶在溪中流。巨石屹然,可环坐八九人。四面皆深水, 当中科臼自然如灶,可爨以瀹茗。凡溪水九曲,左右 皆石壁,无侧足之径。唯南山之南有蹊焉,而精舍乃 在溪北。以故凡出入于此者,非渔艇不济。总之,为赋 小诗十有二篇,以纪其实。若夫晦明昏旦“之异候,风 烟草木之殊态,以至于人物之徜徉,猿鸟之吟啸”,则 有一日之间恍惚万变而不可穷者。同好之士,其尚 有以发于予所欲言而不及者乎?

    重修三清殿疏       刘子翚

    祭神如在,敢忘恭肃之怀,视漏不慎,曷称清穆之奉? 兹焉有作,孰曰不宜?惟武夷之名山,有冲佑之閟宇。 自昔秦汉而上,显著灵踪;由我祖宗而来,益严祀典。 实四境瞻依之地,罄群心归恳之诚,流泽所加,无感 不应。今则岁时浸久,栋桷就沦,有震风凌雨之凄其, 无邃座虚帷之肃。若欲加修缮,顾乏羡馀,过者皆为 怃然,曾孙之寄何在矧衡茅自庇,尚怀必葺之安;而 仙圣所栖,宜起无倾之念。愿推乐施,以就胜缘。指廪 推赢,倘更终于琳馆;清心释累,会同宴于幔亭。

    重建武夷书院疏       熊禾

    “宇宙间三十六名山,地未有如武夷之胜。孔孟后千 五百馀载,道未有如文公之尊。”苍崖碧涧,山水依然。 赤字绿文,图书在是。倡明斯道,实始兹山。《四书》衍洙 泗之传,《纲目》接《春秋》之笔。当今寰海九州之内,何人 不读其书。岂是空山一亩之宫,其徒不为之守。几载 雨凌风震,一朝地辟天开。兹盖伏遇府判梅庵先生 以蜀西之珍,负道南之望,昭布明时之德化,厚培昌 运之人才,倘斯文其在兹乎?舍此地又何适矣?爰谋 爰始,以经以营,既为吾道中人皆非己分;外事尚弘, 乃力用相于成。“小学成始,大学成终”,但肯作房杜诸 人之事业,千载在前,万载在后,尚永怀乾淳一老之 典刑。

    升真观记          前人

    武夷山,闽之镇也,天下第十六名山,是曰升真元化 洞天。按《旧记》,厥初有神星降,曰圣姥,子母二人始居 此山。又有神称武夷君者,三代以前,越在要服,固荒 远难证,太极气化。其始也,挺生一二至人,以为一方 生民祖。形化而后生类益众,则其间有材德绝异者, 众皆臣服之,以长其地,故谓之君。上古以来,如姜嫄 之弃,简狄之契,与夫蜀未通之先,蚕丛鱼凫,杜宇开 明,载在传记,皆其类也。又有《世说》:“王子骞城潼川时有张湛、刘景等及胡、李、鱼氏四女子,凡十二人,实受 地为氓,后皆避秦而仙。”而武夷君幔亭之宴,亦在嬴 政之二年。按闽地至秦始列为郡。时秦威虎视,六合 震动,英雄志业无所就,栖真于道,而神其说。于为仙 意,当时亦不但谷城、桃源而已。至汉武帝列在望秩, 史称祀以干鱼,始筑坛壝。厥后历代封表增立祠观。 唐天宝三年石刻、后唐保大二年碑铭俱存。宋绍圣 二年观赐额“冲佑武夷君”,始有封号。端平元年,十三 仙亦列封焉。凡祈雨旸,则遣使缒金龙玉简于洞,靡 不响答。其大者则谓宋三朝圣君贤佐,皆神瑞世之 应,名山大川能兴云致雨,利济一方者,此理之常。而 得其气之灵明英粹,为大圣大贤福泽天下者,亦间 世而有。独其有功生民,显著而叠出,则未有若武夷 者也。载在祀典,实甚宜。冲佑之后,有观曰升真,乃管 辖游君道渊、知观江君妙静、妙正,实始开山。一日,状 观之始末,示余曰:“洞天在一曲天柱峰绝顶,乃十三 仙遗蜕之地,属岁旱潦,天子命公卿走四望,则必之 焉。而洞室阻邃,坛宇弗修,何以虔祀事?旧有道人某, 始立道院。余早慕四女仙之风,愿学太姥元君之道。 属汉嗣三十六代天师,教法盛兴”,遂请改观额,前建 太清殿,后为法堂。堂上为楼,以居仙像。殿“之东南为 通天台,门庑厨寮毕具,费木石瓦竹工役,计缗钱几 万有奇。经始己巳之夏,告成己卯之冬,凡观之事,悉 请于当路有司而后行。上以祝天子万寿,下以利州 县祈祷,允为仙圣之奧区,苍生之福地矣。愿属余记 其事。”余以名山巨观,非当世名笔谁宜为,辄辞谢。未 几,游君及江君俱上真,而管辖韩君妙润申命以先 志,弗得终辞。窃谓元朴既散,大化运行,其至精至粹、 至灵至异之炁,浮于天者,为“太清三光,凝于地者,为 名山大川;锺其灵于人者,为至人高士。人之一身,与 天地相似,无极太极吾其性,二炁五行吾其体。”而其 中一点灵明,炯然不昧,则合性与知觉而谓之心。彼 冥然倥侗,感于情,役于气,肆欲戕真,与物俱腐者,固 不足算已。而所谓至人高士,则气完理具,此心真体 妙用,与造物游,不为命世之圣贤以兼善天下,则必 为遗世之神仙以独善其身。文公讲道,武夷力卫正 学,独神仙一事不深诋。谷神一章久视之要,而《参同 契》十三篇,立命之秘也。儒者正谊明道,而不知“养气 以为之配,则亦何所恃而独立不惫也哉!”余尝谓偏 言炁而失其本,与专言理而乏其助者,皆不谓之善 学,特其内外公私之辨,不可不致其精耳。余闻学老 氏,其上者清净无为,怡情养真,其次则呼吸导引,亦 能固其筋体,养其精气。传寖久而术益工。体元入虚, 链真阳,含冲气,久之自能离形出神,与道合真,于是 有白日飞升之说。此魂气升天,体魄降地之理。特其 养之深,凝之固,故超于冲漠者未即散,而蜕于尘凡 者亦未易朽耳。或者附其说,则谓血肉之躯,果能生 白日之羽翰,而至青冥之宫阙也。以是明升真元化 之义,其殆庶乎噫!人之生也,造则为有,化则为无,无 者其真,有者其妄,老氏之见达矣。然大化之运,循环 无穷,所谓一点灵明,炯然不昧者,在宇宙间,幽则为 仙为灵,明则为圣君为贤,相视时屈伸,与道消息。苏 氏所谓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者,自灼然不可诬 也。群仙列圣,昭布森列,岂无悯下土生人之心,复出 而瑞斯世者乎?余言足征,则愿志之名山,以俟来者。

    止止庵记         白玉蟾

    武夷之为山,考古秦人《列仙传》,“盖篯铿于此炼丹焉。 铿进雉羹于尧,尧封于彭城,故谓之彭祖。年及七百 七十七岁而亡。生平惟隐武夷山,茹芝饮瀑,能乘风 御气,腾身踊空,岂非仙也耶?铿有子二人,其一曰钱 武,次曰钱夷,因此遂名武夷山。”三十六峰,第一峰九 曲溪头,最初曲其地也。始则有太姥元君,即其地以 结庐。次则张湛,继其踪而入室。其后有鱼道超、鱼道 远,皆秦时之女真,入此而隐焉。然此地深邃不可言, 四围皆生毛竹,尝有采樵者见之,因毛竹而目此二 鱼为“毛女”,至今称之。晋人娄师锺、唐人薛邴,皆于此 地炼元养真而去。又东京李陶真、洛滨李铁笛、燕山 李磨镜,相踵于其地卜筑,而名其庵曰《止止》。丞相李 纲亦尝访此三李,而符其夙昔梦雪之兆,盖欲于此 而建吏隐亭焉。自尔庵亦倾坏,地皆荆榛,但闻所谓 止止之名,而无稽考之迹。山南曾孙詹琰夫,字美中, 盖世代簪缨,而宇宙英杰人也。一旦叹仕路多厄塞, 不如结方外友,以为炉灶砂汞之学,或者可飞升焉, 可尸解焉。仙而可求,“岂不容力?非曰能之,愿学焉。”忽 有琼琯白玉蟾,自广闽出而至武夷,适有披榛诛茅 之意,盖亦契券。美中之臆素。从而搜访止止庵之地, 辟几百年不践之苔,划三五里延蔓之草。岁在嘉定 丙子之阳春,始鸠工斲梓,僝夫运材而开创之。未几 而白玉蟾拂袖天台雁荡矣。玉蟾言旋而庵始成。美 中固欲挽之,以为三李隐居之设。玉蟾谓美中曰:“庵 成皆子之馀财馀力故也。今但择其道心宁耐、守、素乐静者居之,使其开垦”数时,花木繁盛。而玉蟾此去 罗浮,入室回,必永身以住持之。美中曰:“然则先生既 去也,宁不为我记其庵,而盟他日之再来乎?”玉蟾曰: “唯是庵背倚幔亭峰,面对虎啸岩,左则天”柱峰,右有 铁板嶂。入去不数举武,则有朱晦庵仁智堂。出来才 一唤地,则有魏王会真庙。其间有冲佑观,修廊数百 间,层楼数十所,玉笈锦囊,举皆御书;琼椟琅龛,悉储 仙蜕大云。金身之招提,实左右乎止止之庵侧。上有 天鉴池,可以通弱水,下有升真洞,可以透蓬莱。武夷 千岩万壑之奇,莫止止之地。若也云寥玉洞,烟锁琪 林,紫桧封丹,清泉浣玉,猿随羽客,鹤唳芝田。铁笛一 声,群仙交集;磁杯三饮,步虚泠泠。盖可以歌《太空紫 虚》之洞章,吟《玉灵羽翮》之仙曲。然则尘埃不碍眼,古 今皆一时,而绛幔虹桥之事犹宛然矣。奇哉!青草青, 百鸟吟,亦可棋,亦可琴。有酒可对景,无诗自咏心。神 仙渺茫在“何许,武夷君在山之阴。棹双舟,归去来,琪 花满洞何处寻。”岂非止止庵清绝胜妙处耶?詹美中 定知玉皇将再宴,曾孙玉蟾亦将炼七返九还之丹。 此日此文不徒作也。若异日有异事,尤见止止庵不 徒建也。盖止止者,止其所止也。《周易》艮卦兼山之义, 发明止止之说,而《法华经》有“止止妙难思”之句,《庄子》 亦曰:“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是知三教之中,止止为妙 义必有得止止之深者。宅其庵焉,则青山白云,无非 止止也。落花流水,亦止止也。啼鸟哀猿,荒苔断藓,尽 是止止意思。若未能止止者,参之已有止止。所得者 如行住坐卧,自有不止之止,非徒滞枯木死灰也。予 特止止之辈也。今记此庵,非谓止之止止,实谓止其 止之止而已矣。

    云窝记           前人

    武夷山一洞天也。神仙有无,或隐或显。昔者此地,篯 铿饵紫芝,能乘风御气。神姥采黄术,能呼风檄雨。若 夫张魏诸真君,男女得仙者十三辈,不知何年中秋 之夕,玉帝宴曾孙也。一杯既罢,箫鼓回空,当时诸君, 霞裾霓袂,飘然已仙矣。后世有炼丹岩、换骨岩者,盖 当时事也。世传止止庵有李道士,幔亭峰有李铁笛, “毛竹洞有李磨镜,一李耶?三李耶?升真洞下有张金, 鼓子峰头有张草衣,一张耶?二张耶?”又如鼓楼岩之 詹灵岩之葛与夫先辈,道士吴怀玉,皆山中人,见之 者动辄腾飞驾空,浮叶泛水,丹鬓绿发,行步如飞,或 蜕形,或尸解,或遁或存,使人歆慕之不可得与语者, 第相错愕,不谓千载之下,仙躅寥寥,惟青草白云尚 尔无恙。猿啼鹤唳,诚不忍闻。蓦而丹枢陈先生,辟谷 不粒,年已七八旬,方瞳漆发,其颜犹童,未知何许人。 而终日凝神,不语不寝,动与常人异。所附身仅一破 衲。一旦在乎五曲之间,吟晦翁先生“山高云气深”之 句,平林烟雨,尚如昨也。于是诛茅伐竹,经营一庐,目 曰“云窝。”后倚大隐屏,“前望三教峰”,左则仙掌,右则天 柱,面丹炉之石,枕铁象之岩。东距仁智堂,西抵游仙 馆,皆百举武。寒猿唤晓,碧烟濛濛,栖鸦催暮,紫霞漠 漠,云飞白花,鸟放脆声,何况山之苍,水之碧,风又清, 月又白,悄无人迹之地。以人间一年,比洞中一日,亦 不为过。噫!真乐足矣。至于人亦庐,庐亦人,与溪山相 忘,与“风月俱化,则有红鸾紫蜃、青鸟白鹤”之事,丹枢 先生知之。

    游武夷山记         刘斧

    山在崇安县南三十里,方圆百二十里,东南皆枕流 水,一水北至,一水西来,凑于大王峰前,合南流以为 建溪。按《茅君内传》,“仙家有三十六洞”天武夷山乃第 十六洞,升真元化之天。其山东望如楼台,高视如城 壁,西顾似庾廪,北观如车盖。峰峦岩岫,四十馀所,峭 拔奇巧,高下相属,吞吐云雾,草木蒙茸,寒暑一色,崖 壁红腻,而棱叠可爱。大王石一名“天柱峰”,在山之东 南,方圆一十里,高五千尺,一面向东瞰北溪,一面向 南瞰西溪,峰南有路可升,但高处危绝,须编梯索节 级而上。近顶有天鉴池,至顶有投龙洞,洞门小而直 下,缒绠百二十丈,乃可至水。每朝遣使投金龙玉简, 悉诣其处。峰山颇有佳竹,多虬屈如龙蛇状。又有仙 橘,小者如弹丸,其皮可食,大者如鸡卵,味尤甘。又有 仙李,如小鸟卵,长而色赤,味亦酸美。又有仙荔枝,丛 生密结,成朵可食,微类闽中者,但差小耳。又有仙柏, 树古而青翠,可赏,自馀异卉佳木,多不能名。《杂记》曰: “昔魏王子骞得道此山,遂叱开是石,与众仙居。其中 别有天地日月星辰、五岳四渎,与世无异”,斯可信矣。

    武夷书院铭       元宋德润

    元气孕胎,武夷秀伟。石结空濛,云行雨施。玉女峰高, 苍屏隐翠。有祠者屋,徽国所祀。学究千古,道济斯世。 念昔濂洛,有开群蒙。不有朱子,学传孰宗。匪剖纤悉, 理穷孰通。九曲回溪,山高水深。明月当户,清风在林。 溥博渊泉,以慰我心。

    游武夷山记        明江瓘

    庚申夏四月,余弟珍自信州致书,谓此邦多名胜,且密迩武夷。予神意飞动,遂戒舆夫,冒雨而行。抵玉山, 舍舆而舟,至信城,入郡署,弟驩甚,既屡日,予问武夷 程,弟曰:“十舍耳,顾暑溽奈何?距郡十里而近,有南岩 寺,亦隩区也。”翌日,与犹子可均肩舆行,揽胜搜奇,一 宿禅房,摩崖纪石而还。既弥月戒行,由铅山抵车盘, 入分水,逾大安,冲泥冒雨至崇安。令尹王君命一掾 裹粮随行,乃出城三里许,入建溪。登舟时新涨方落, 溪水靓深,清濑急湍,柳堤筱岸,村墟历历,远近映带, 三十里而止,乃九曲溪,西出与大溪合处也。有道士 三四来迎曰:“自此至万年宫可里许,当呼小舟入曲 也。”缓步溪径,松翠侵衣。将入宫,古木苍然,迳道纡衍, 榜曰:“天下名山第一。”稍北为望仙桥,桥北为冲佑万 年宫,有汉祀、宾云二亭、拜章台、三清殿、玉皇阁。阁下 列十三仙。后为法堂,左为方丈,碑碣森立,诗刻盈壁。 日亭午,饭罢出宫,沿岸百馀武,入溪,繇一曲,顾水月 石,望幔亭兜鍪,苍翠如画。下有九峰书院,颓敝,蒿藋 蒙茸,弗及造,乃溯二曲,铁板巉峭,玉女差肩,虎啸凌 霄。诸峰,妆镜之台,小藏之岩,翰墨之石,皆列溪左右。 四顾氤氲,丹光浮动。溪右巨石突立,中豁若斧劈然。 相传昔控鹤仙人试剑于斯,诞不足信。有宋题刻,布 满石上,藓蚀不可读。下有小九曲,榜人急进艇还绕 一回,予兴洒然,一觞一咏,而从者莫知也。复诉流而 转,仰瞻悬崖万仞,枯查纵横,插石罅间,庋一小舟,岁 久不朽。朱子谓:“疑上世道阻未通、川壅未决时夷落 所居,而汉祀者即其君长”,盖亦辟世之士,生为众所 臣服,没而传以为仙也。理或然与?四曲峭壁谺开,木 板乱插如机杼,曰仙机岩。溪左一石飞耸,欲堕入溪 中,曰钓鱼台。右峻壁斗绝,上有数窦,皆横插木板,望 之如栈。中列陶器,如筥、如笥、如炉、如鼎。又有仙蜕数 函,高下重叠,历历可数。有伞盖旗旐竖其侧,盖土人 祈祷酬赛之具,人迹莫能达,何由致之?皆异观也。半 壁外隘,中宏,木筱纵横,如鸡栖状。相传尝有仙鸡鸣, 曰金鸡洞。乘流而乱,滩濑潆洄。夕阳涌金,苍厓浮璧。 至五曲掾曰:“此峪有伏羲洞,顾蛇径鸟道,崄甚,人迹 罕至,榛棘蓊荟,莫能往也。”因陟沙岸,穿松篁,可百步 许。入紫阳精舍,谒晦翁遗像,仰瞻大隐屏接笋峰,峭 立云表。披榛觅径,乘小兜羊肠,逶迤埼险处,辄下步。 半里许,达峰麓。掾曰:“上有二道人居之,壁岩岩立,有 巨木修阶,倚崖壁。”遂乘兴蹑之,阶凡三接,始及径。四 布蹑蹀,顿地。少休,缘径折数步,入小木门。石壁峻峭, 径忽断,有铁锁横缀崖腹,亘七丈。所凿仄径以托足, 从者二人先。予跃然握锁寸进之,心甚戒,弗敢俯视。 锁穷,箕踞磐石,犹胆掉神,戄不自禁。复杖策蹑磴,屈 曲盘折百馀级,始及道人所栖,曰“玉华岩。”岩深可丈 馀,高广倍之。白云苍雾,生灭无时;飞泉风树,声协丝 竹。道人挥麈而出,眉宇疏秀,神采晔然,号曰丽阳子。 坐有间曰:“峰之巅有道友盍访诸?”复杖策攀跻里许, 达之夷处,带土种蔬葵瓜蔓。庵宇三楹四壁,萧然,敻 异人世。道人出揖延入坐不出一语。从者出蔬食,道 人亦同茹。冥坐移时,天风寥寥,禽鸟绝闻。昔人谓“山 深无鸟声,信哉!”复拄杖下至玉华岩,道人出黄精干 糇分啖之,接竹饮泉,瀹茗殊佳,抵掌荒落,蜉蝣蝉蜕。 与余言导引事甚悉,且曰:“人世多放不下,幻心障碍, 何由入道?”余颔谢之。向夕,假榻窝中,篝灯趺坐。道人 曰:“予栖此历三闰矣,然未尝宿客也。”予笑曰:“此某前 生榻,直借君耳。”道人曰:“浮生逆旅,光阴过隙,何物非 借,何寓非虚,今吾丧我矣,君尚识故吾耶?”对坐兀兀。 达旦下山,道人并攀铁锁,及阶乃别。予面阶而下,至 麓仰瞻,道人如在霄汉,临风顶礼而已。循故道出,掾 曰:“从兹数里,可至天游。”乃肩舆入峪。苍松夹径,云阴 藉襟,微雨如丝,幽禽逐盖,顷复开霁。乍步乍舆,逾冈 跻岘。乃立平夷,清流一磵,松竹成列,若闻鸡犬声。忽 苍髯老人撚香出迎,遂登《天游观》。一览亭前有啸台, 空旷高爽,隐屏立其前,仙掌翼其右,千岩万壑,俱入 指顾。高下起伏,若翠涛澎湃,出没烟岚,萦青缭白,顷 刻异状,令人气舒神发,翛然有凭虚御风之兴。顷雨 复作,退观殿宇幽邃,山水人物画诗偈满壁,皆丽阳 子所为者。假寐丹房,觉梦俱忘。已复开朗,松风飗然, 沿故道而降。抵岸入舟,回瞩隐屏,仙掌天游,迥在云 际矣。六曲三山耸翠,若举首企仰然,曰“三仰峰。”中有 洞曰碧霄,相传玉蟾丹灶犹存。七曲丹井棋石,皆遥 指遐想,无侧足之径,不可得而穷焉。寻转八曲巨崖 陟绝,两峰屹立,上有石如鼓,曰鼓子峰。峰南绝壁有 吴公洞,外隘中敞,藏《仙蜕》数函,亦无径可达也。傍人 曰:“游人多至此而返,盖此外鲜胜耳。”予曰:“登山当陟 其巅,观水必穷其源,何惜此数篙之力哉?”复捩柁疾 棹而进。山势开豁,水面平广,不类前曲之奇崛,而三 教、齐云诸峰,高矗云际。毛竹洞、白花、丘公诸岩,樵人 时闻仙乐之音,亦非凡界也。已而颓阳在山,落霞射 水,回桡洗爵,掇藻搴蘅。和《晦翁棹歌》十章,溪光树色, 窈窕微茫。复入万年宫,大雨如注。托宿链师丹室。拂曙起饭,登大王峰,过止止庵,谒白玉蟾。舆行不半里 许,崎崟榛塞,草长过人,跼蹐披拂而往。经仙鹤岩,霜 翎朱顶,宛然如绘,有飘泉若飞絮,缥缈游空而下。予 题其岩曰“万峰晴雪。”又里许,豁然径断,有巨木阶倚 悬崖断峡间。张顾予曰:“此第一洞天也。”张先予蹑之, 阶穷处,其旁为张仙岩,岩深可二丈,张仙坐化玉体 在焉,跏趺而右。顾予举觞,揖而酬之。班荆环坐,小饮 移时。仰睇岩嶅,杂树倒悬斜倚,栖烟卧云,俛瞷谿谷, 则平楚阡陌不可辨。倚岩木阶,复数十仞,张曰:“登此 可至绝顶升真观也。”飞泉洒洒下,兴酣,欲登。掾曰:“积 溜梯滑,毋冒险也。”予乃露顶短褐芒履,与廷安相趾 攀援,闭听一视不避霑湿。峭壁万年松,苍秀可爱,呼 从者越险而撷之。步稍歇,前趾已远,望之如乘云空。 中阶穷处,两木横阁,崖罅上布数板。廷安立板上,乃 援之而升。有石门颇隘,侧其身入,忽见两岸开敞夷 旷,嘉树美箭,葱蒨芬芳。予曰:“此小蓬莱也。”缘磴复升, 迤逦渐高,有石池长可七尺,广深半之,莹澈可鉴,称 天鉴焉。复跻数十步,平坦可半亩,新构数楹,窗棂未 完,所谓升真观也。盖废而复兴,张言羽流居者,曾盛 于昔。今观宇虽刱而鲜,人迹荒凉无养故尔。折北绝 𪩘为礼斗台,上哆下缩,万山罗立如丘垤,飞鸟皆视 其背,烟芜云树,濈濈隐见。建水东迤,蜿蜒如带,浩歌 《楚词》,声应岸谷,飘飘乎若与子骞、张湛等接于物外, 嗟亦奇哉!延安曰:“南峰之巅更有洞,厥口窄小而深 不可测,垂绠百馀丈,方及水,以小石投之,其响之激 越,良久乃已。宋乾兴熙宁间,遣使降香,投金龙玉简 于中,曰投龙洞。”时新雨后,石壁溜淙淙下,莫能攀也。 少憩,忽阴风劲甚,不可留。促步而下,不逾时,及麓,飰 万年宫,乃还。崇安三令君复来曰:“兹行冒险穷奥,亦 云奇矣。仍遗水帘之景,未探也。此溪雪景殊佳,元冬 能重来乎?”明发出城,二宿抵铅山。从者曰:“日晡矣,闻 有普陀岩,违此二里许耳。”遂乘兴往,平地突起峦障, 仿佛飞来。峰中有一罅,明透日影流光,旁有泉滴沥 岛中,可安几席。乃坐饮至数觥,倏渰云酿雨明处,寖 暗雨霏霏洒席,张盖而饮。因思武夷之胜,半生梦寐, 颠毛种种,始获一偿。乃征灵仙窟宅,洞天福地,亦系 乎缘分之至与不至,非偶然也。郄诜谓“山行洗尽五 十年尘土肠胃”,于此行亦云。

    幔亭游序         释超全

    武夷不特山水奇瑰,即仙灵胜迹,尤极神怪。旧志:始 皇二年,武夷君驾虹桥,宴曾孙于幔亭峰《山杂记》谓: 魏王子骞遇张湛十三仙修道大王峰,叱开山石中 有天地日月星辰、五岳四渎,与世无异。儒者多不之 信。考汉祀坛始于武帝。汉武好神仙,岂当时李少君、 栾大之徒有所闻见而然欤?山之岩洞,多藏仙蜕及 木查,纵横遍插绝壁,船架其上,历久不坏,又何说也? 朱晦翁云:武夷之名,著自汉世,祀以干鱼,不知果何 神。山有枯木,查插石罅间,以庋舟船棺柩之属。柩中 遗骸,外列陶器,尚皆未坏。颇疑前世道阻未通,川壅 未决时,蛮俗所居,而汉祀者即其君长,盖亦避世之 士,为众所臣服,而传以为神仙也。今山之群峰高且 正者,犹以大王为号,半顶有丘,岂其君长所居耶?其 言似乎近理,然度其时地,亦非确据。前世道阻未通, 则与江淮间不相往来。陶器有雷文、磁瓶垆等制, 蛮俗朴陋,何由而得?且川壅未决,武夷据上游,地最 高,人居峰半,视七闽皆为巨浸矣。其众何处庐旅,何 处耕耘,而群然推一人于千仞之峰以为君长也?夫 神怪之事,孔圣不语,未尝无也。今欲准以平常之理 而尽辟之,又乌乎可?宇内名山,自秦汉以来,为仙佛 所显迹者多矣,他不遑论。即近如阙里金丝之堂,手 植之桧,与孔林之“荆棘不生,鸟雀不巢”,沙丘遗谶,张 伯怀玦?其亦可以为虚诞而不之信耶?嘉靖中,李元 阳与张东沙、江午坡诸公,一宿之顷,见金鸡洞新置 一物,如香奁状,丹朱煜煜,方六七尺,相顾骇讶,不可 致诘。神仙换骨之函,洵不诬矣。余故叙而及之,使后 之游者知有所考,不为拘方之见,亦《致知格物》之一 端也。

    九峰书院记         费宏

    武夷二曲之内,故有堂曰“咏归”,四挹、《玉女大王》《铁板》 《狮子》诸岩岫之胜,盖九峰蔡先生之子参知政事文 肃公,因祖父藏修之旧而堂构焉者也。自宋迄今三 百有馀年,遗址仅存,鞠为茂草。先生之十世孙司训 珙尝慨然有志兴复,顾其力弗逮也。正德癸酉之冬, 寓书京师,以其事恳。适台察张君廷宾出按八闽,宏 以珙意谋之张君,曰:“此崇儒急务也,吾其敢辞。”至则 属建南分守彭君师舜、分巡胡君时振、蔡君成之相 与图之。经始于乙亥季冬,会巡按胡君士宁继至,谋 诸学宪姚公英之,又助以罚锾若干。越明年丙子八 月,工乃告讫。其中为堂三间,以奉安先生之像;旁为 庑各数楹,左以延戾止之客,而右以处子孙之居守 者焉。其前为门。门之楣颜曰“九峰书院”,咏归之故,于是乎鼎新矣。嗣是,以巡按至者,若周君文仪,则给官 田若干亩,以佐岁时祭祀之需。若沈君文灿,则给门 者一人,以供朝夕扫除之役。时少参魏君乔仪,佥宪 萧君必充及同府姜君梦宾,皆协以赞决,移县遵行, 期于久而不替。而珙又虑文不足征,无以彰诸君之 美,见兴复之难,而示其子孙以保终之训也,乃复即 宏而告焉。宏尝窃闻之,斯道之在天下,必有托而后 传。所谓“尧传之舜,舜传之禹,禹传之汤,汤传之文、武、 周公。载诸虞、夏、商周之书,浑浑焉,灏灏焉,噩噩焉”,盖 尤明著而详备也。慨自夫子没而微言绝,斯道晦蚀, 遂失其传。我文公朱子训传诸经,以远绍群圣人之 统。独《书传》晚未及成,环视门人不可付者,乃属之先 生。先生亲承师指,考序文之误,订诸家之说,以明发 二帝三王为治之心。《洪范》《洛诰》《秦誓》诸篇,往往有前 人所未及者,则其羽翼斯道之功,顾不伟欤!今经筵 之劝讲、科举之取士,于书皆主兹传。而庙廷之从祀, 爵邑之追封,亦可谓隆且重矣。顾讲学藏修之地,榛 芜未剪,𬞟藻未洁,墨池笔冢,埋没于荒烟白露之中, 宜珙之所为动,喟而不能已也。然非诸君子有崇儒 重道之诚,殆将以弥文末务视之。珙虽呼号焉而莫 之恤,欲复前规于久湮之后,岂不诚难乎哉?大都秉 彝好德,人心所同,有触其端,未有不油然而兴起者。 今遗迹既著,过者必式焉。“轮奂之加羙,俎豆之加崇, 又安知其不有异于今日也?为先生之子孙者,其尚 来游来歌,读先生之遗书,进德修业,勉勉不怠,以延 世泽,以为儒族之光。斯不负诸君子崇重之意,其亦 珙之志乎!”

    游武夷九曲记       茅瑞征

    往。余尝彷徨西泠湖山,客标赏名胜,曰:“是当与武夷 竞爽。”余心异其言,顾不自意于役。闽藩按《图经》于武 夷正属部下,余冁焉,私喜以天宠灵忝领武夷长,兼 可了湖山一案矣。秋八月,驱车入闽,所至山川映发, 闻走武夷道,不禁神跃。会是冬直指崇安,遵途南下, 停骖裴村,风日晴胜,遂觅方舟前济。武夷羽士肃迓, 称《天游》为最佳处。乃溯流五曲,从大王、幔亭、玉女诸 峰迤逦而上,历水光石,羽士指山居数椽,此白玉蟾 诸仙止止庵也。溪涌,巨石撑柱如当户,曰“石门。”循小 藏峰折而东,石势宏厂,杰起层霄,色如铁,是为铁板 嶂。又折而西,悬崖千寻,为大藏峰。峰侧有木板架崖 上,旁横小艇,为架壑船,又曰“飞仙台。”艇从空中涌出, 历百千年,宛然疑鬼疑神,抑已奇矣。逾峰再折,有岩 高耸,空穴滴溜,名金鸡洞。其下溪深彻底,作绀碧色, 刻石为卧龙潭。潭穷荜门错落,羽士指为茶户。宋于 此地制茗,入贡,大内所谓御茶园也。前有峰名天柱, 溪中浮石盘旋,号小九曲。更折而东,为钓鱼台。台连 大隐屏。一峰前突曰“晚对。”羽士指:此紫阳氏读书故 墟也。余因登陆,谒紫阳像。天且暝,乘笋舆访天游路。 有崖,忽拔地起,峭直如壁,高百馀仞,是为仙掌峰。峰 侧危石夹峙,止容一人,扪隘以度,曰天门石。险峻,劖 凿为梯,引梯下上,并代以步。羽士焚燎,导入天游观。 有亭憩足,广数武,曰“啸台。”凭栏徙倚,水声潺湲,初月 方升。命酒独酌,不觉有登仙遗世想。翌日晨起,振衣 亭上,俯视三十六峰,纵横起伏,而三峰前拥,即所称 大隐屏者。旁两峰连接如斗笋,亦名接笋峰。苍崖丹 壑,重关叠锁,弥望翠尖浮露,杜诗所谓“罗列似儿孙, 真堪入画。”羽士指此便为六曲。远望三峰,斜蔽为三 教,即九曲尽处。余蹑山后,登一览亭舒眺,取故道归 舆,中睨啸台,在天末而接笋峰,若断若续。中有梁,引 铁索以过,危险特甚。羽葆前导,汎舟九曲而返,恍听 王子晋笙吹,飘飖骖鹤也。大略武夷妙在峰峦曲折, 步步生情,面面成趣,而结构幽邃,大块一派,灵秀之 气于焉凑聚。神完局紧,石势每从地陡立,棱层幻合, 举目嶙峋宛转,秀色如削。列仙所宫,真儒是宅,殊诡 靡可殚状。舟行溯流稍纾,而返棹甚驶。或谓每曲里 许,似不尽然,唯所云一曲一湾,一湾一滩,可当《实录》。 游日,天气开朗,诸峰悉露,山灵不为无意。去宿邮舍, 客有迎余问曰:“子游武夷,与西泠湖山有异乎?”余应 曰:“嘻!未易言也。西湖秀媚而态远,武夷奇峭而境特。 西湖局显以韵胜,武夷局藏以骨胜。西湖如二八佳 冶,倩妆斗艳,顾盼生姿。又如贵人名园,雕缋满眼;武 夷如姑射谪仙,云鬟雾鬓,遗世独立。又如巧匠叠嶂, 神镂天划,提衡而论,绝似沈宋。”应制两诗,工力悉敌。 客拊掌大笑。余亦栩栩然觉,次《梦中语》,以为记。天启 甲子阳月之吉。

    游武夷山记         汪桂

    “余游武夷,亦蹈常辙。舟舆步互,用其溪曲次第,峰岭 形名,羽客导前,《图经》在手,下至舆人榜夫,皆能响答, 何用复作《武夷注解》。”矧身在游中,雅不欲讯山问水, 拾诗记腐,料以乱游事,纯以一片静默幽求,夷犹其 间,冀得一当山灵,疗我夙癖。计往返数日,乃毕游事。 返憩万年宫,约略昨游,既盘礡而写之,复随笔批点而为之记。余观武夷一山,全体皆石,惟巅趾肩背间 轻微缀土而已。直而成峰,峭而成壁,石气之决起而 怒飞也。蹲而为岩洞,拖而为岭嶂,展舒而为丘陵坟 衍,石脉之迤逦而郁纡也。其树“秉石气以生,故多瘦 骨枵腹、鸡皮鹤节之姿。其花卉滋石液以荣,故苍艳 幽淡,雨露不能肥,冰霜亦不能杀。其泉。”瀑胎于石,迸 于石,故涓洁琮琤,清哀狂怒,赋物而变声。以余目力 心思,评阅《鉴定》大王一峰,拔山立脚,穿云伸首,如苞 决菌张,不可向迩,纵攀援仅能扪足,非飞翰不能摩 顶。且至雕至朴,宜近宜远,宜为诸峰第一。玉女之端 秀孤静,绝世独立,允称敌体。次则接笋之峻削诡幻, 天柱之尖突圆洁,幔“亭大小藏之瑰异,苍屏晚对之 幽雅,譬之李杜齐名,而沈宋诸家,各竞旗鼓,狮子、观 音、兜鍪、鼓子诸峰,皆馀子耳。”仙掌一峰,堵天嶂海,铁 肤冰棱,如万丈翠涛,天风吹立,宜为岩壁第一。次则 铁版嶂壁之黝润而苍沈,卧龙潭壁之凹凸而斑驳, 翰墨岩之宏敞而深文,若太真特立而三国雁行。城 高北廊,寒岩诸壁,皆姬侍耳。曲中之水,迟疾喧静,皆 听命于峰势,而依光于岸容。嶂合则绀碧深沈,峰开 则净练霏微。然而竹树之写照,更妍于本色;千峰之 倒影,全收于尺波。静而察之,不可思议,非躁动者所 能领悟也。游此山者,磴道苍森,苔莎绣软,溜雨藤荫, 悠然冷善,此舆步之快也。天风梳顶,溪响“溅身,微云 朗月,万象澄鲜,疑仙疑梦,不复自明,此坐卧之适也。 山浮于云,天低于树,翠尖螺黛,争妍献媚,而一二童 巅堕髻,亦攲斜历乱于其间。俯而视之,肝肺生芒,嚅 嚅欲吐,即十万剡藤,不能尽写,此凭高眺远之奇也。 胡麻仙酒,不必幻谈,而稻香笋嫩,活乳灵芽,落齿如 雪,散髓如风,此饮啖之福”也。幔亭之虹桥,十三仙之 夜台,汉宋封祀之坛壝,依稀灭没。而紫阳书院独踞 佳胜之冲,棹歌清远,诗记淋漓,庄诵未了,不禁飞舞, 真圣贤之兴具,何减痴迂,假学道之板腐,不啻千里。 此凭吊之益也。溯流则盘折湾滩,点石量沙,以艰阻 快低徊;“放棹则一溜千山,云崩树倒,视浪宅如飞轮”, 此往返之“乐也。《天游观》之轩耸,地少天多,万年宫之 淡寂,苔树一碧,此居止之壶天也。虎啸岩帡石为屋, 以泥代瓦,居人终古无雨。水帘洞乱瀑成丝,鲛珠织 幕,居人终古无晴。一线天隙光闪忽,岩滴暗飞,晴雨 昏旦,气候俱变,此种奇观,俱在溪曲以外,向曲中壹 往来之人道之,譬之中国之谈蓬岛也。《虹亭宴》”歌,凄 清哀怨,声声决绝,惓惓接引,天上无凡俗神仙,亦无 无情神仙,此开山之逸响也。若乃梯天栈云,磨崖划 壁之题镌,其兹山之黥劓乎?六六三三,打油钉铰,牖 崇栉比之碑榜,其兹山之疥癞乎?溪面浮石,天然错 落,云根自冷,不求闻达,乃龟卬巾笠之名色。纷纷指 授,无端镌署,此何异石氏之绰号。而山云“忍辱”,或当 如漆园之应牛马乎?高真遗蜕,乡人窃为《救呈》之符。 赤日炎风,年时暴露。嗟嗟仙乎,生不食人间之烟火, 而死受旱魃之魔障。反不及累累之冢,保其一抔。似 乎仙家之可哀,更甚于人间而何?莫非兹山之疑冤 乎?此数者,余欲为剪拂之不得,庇护之不能。数日之 游,嗔即根喜,赏不胜惜。然复不戒前车,僭加品题,临 以卷册,缩《武夷》为一拳,而玩之袖中。余退而自评,“是 自有武夷以来,第一颠顽诞慢之游人也。”山灵如在, 其知我乎?崇祯乙亥夏日。

    武夷山赋         李朱明

    “维大块之负质,鞭灵顽而异驱。聚奇秀于一握,若有 意以自娱。忽撑天而崛起,徐俯瞰而奔徂。水潆带以 环绕,峰峻峭而善癯。次洞天于十六,橐群真于冰壶。 悬汉世之金简,祀秦代之干鱼。眷仲秋之三五,合仙 凡而与俱。坐曾孙于彩幄,挹太姥之霞裾。奏宾云之 哀曲,酌甘露之醍醐。忽阴霾之四合,返云骈于太虚。 愧红尘之陋质,幸生长于清都,睹盛衰之靡常。探元 赏于灵区。鼓兰桡于碧渚,访大王之故居。维玉女之 静好,谢膏沭于铅朱。鹤顾影而倦举,舟藏壑而谁储。 卧龙蜿其欲跃,金鸡喔其相呼。喊泉溢而进御,翰墨 珍而待儒。谒紫阳之旧址,嗟哲人之已殂。翼《六经》而 罔坠,如丽日之乍旴。苟芳流而世永,复何羡乎虚无。” 登天游之一览,慨万壑之争趋。既峰回而路合,展六 宇之奇图。仙掌悬于岩际,兜鍪峙于天衢。陷石淜湃 而支壑,楼台鼞鞳以戒途。舟每进而逾垣,溪屡折而 忽苏。叹晴川之历历,遍鸡犬于山嵎。非人世之羁绁, 疑避世之妻孥。惜游踪之罕至,宁免山灵之揶揄。尔 其秋树春云,朝烟夕“雾,鹤唳长松,雁归别浦。猿哀壑 而凄清,鹿衔芝而容与。楼挂远峰之月,帘卷寒潭之 雨。宫殿郁其崔嵬,茆茨适其仰俯。吹飞仙之铁笛,灿 渔舟之灯火,无日无之,应接不暇者也。”乱曰:“丹崖峨 峨,碧流泚泚,既奥其区,谁媲其美。儒宗元元,共矜厥 始。山以人灵,曷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