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一百四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百四十八卷
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一百四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一百四十八卷目录

     鬼谷山部汇考

      图

      考

     鬼谷山部艺文

      游仙诗第二首       晋郭璞

      鬼谷洞         明张宇祊

     鬼谷山部外编

     灵谷山部汇考

      图

      考

     灵谷山部艺文一

      灵谷诗序        宋王安石

      游灵谷云门记      明熊人霖

     灵谷山部艺文二

      灵谷山         宋曾季狸

      前题            王益

      前题            刘迂

      前题           黄华旸

      前题           吴南寿

      前题           胡亦堂

     华盖山部汇考

      图

      考

     华盖山部艺文一

      游华盖山仙桥观记    唐颜真卿

      华盖山赋        宋白玉蟾

      华盖山碑         元吴澄

      游华盖山记        明陈芹

     华盖山部艺文二

      华盖山          元吴澄

      黄茅冈           虞集

      华盖山         明唐元龄

      前题           叶天爵

      前题           邹守益

      前题           罗洪先

      前题           陈九川

      前题            谭纶

      前题            韩雍

      前题            张位

     华盖山部纪事

     华盖山部外编

    山川典第一百四十八卷

    鬼谷山部汇考

    《鬼谷子隐居之洞源山》。

    鬼谷山在今江西广信府贵溪县南六十八都,相传 战国时鬼谷子隐于此山,有洞周四里,可容数千人, 即《道书》所谓“贵元思真之天”也。一名洞源山。

    按《洞天福地记》:第十五洞:“鬼谷山,周回七十里,名贵 元思真之天,在信州贵溪县。”

    按《广舆记》:“广信府鬼谷山,在贵溪县,道书第十五洞 天,上有苏秦台、张仪井,鬼谷子尝隐此。”

    鬼谷洞,在鬼谷山,入必以烛。周四里,可容数千人。旁 一洞,洞口狭小,昔有人迤逦而入,见林木室庐,俨然 如村落。

    按《贵溪县志山川考》:“鬼谷洞在县南六十八都,一名 洞源山。《道书》列为贵元思真第十五洞天。旧志:相传 有人入其岩,见人物庐舍,俨如人世。又故老言:山背 有鬼岩,其中幽隐。昔有好事者,秉烛明火,操器械深 入其内,往返探之,约有四里,狭隘不堪容,内多倒挂。 尽处有小洞,可通鬼岩,无异迹。以其幽冥鬼宅,故名 ‘鬼洞’。”《考鬼谷子》姓王名诩,周末人。郭璞有诗。

    鬼谷山部艺文

    《游仙诗》第二首       晋·郭璞

    青溪千馀仞,中有一道士。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 借问此为谁?云是《鬼谷子》。翘迹企颍阳,临河思洗耳。 阊阖西南来,潜波涣鳞起。灵妃顾我笑,粲然启玉齿。 蹇修时不存,要之将谁使?

    鬼谷洞         明张宇祊

    思真洞兮云水深,道人居兮鬼神钦。山花笑兮松竹 岩,溜潺潺兮千古音。何时一造兮清神襟,攀石萝兮共笑吟。

    鬼谷山部外编

    《仙传拾遗》:“鬼谷先生,晋平公时人,隐居鬼谷,因为其 号。先生姓王,名利,一作栩,亦居清溪山中,苏秦、张仪 从之,学纵横之术。二子欲驰骛诸侯之国,以智诈相 倾夺,不可化以至道。夫至道元微,非下才得造次而 传。先生痛其道废绝,数对苏张涕泣,然终不能寤。苏 张学成别去,先生与一只履化为犬,北引二子,即日” 到秦矣。先生凝神守一,朴而不露,在人间数百岁后, 不知所之。秦皇时,大宛中多枉死者,横道有鸟衔草 以覆死人面,遂活。有司上闻,始皇遣使赍草以问先 生。先生曰:“巨海之中有十洲,十洲之中有祖洲,此草 是祖洲不死草也。生在琼田中,亦名养神芝。其叶似 菰,不丛生,一株可活千人耳。”

    灵谷山部汇考

    抚州之灵谷山

    灵谷山在今江西抚州府城四十里,其山“诸峰连抱 如障,多石。其阳属金谿,其阴属临川。”

    按《方舆胜览》。江西路抚州灵谷山在临川县东三十 里。荀伯子《临川记》云。“悬崖半岫。有瀑流分于木末。映 日望之如掣练。”

    按《广舆记》,抚州府灵谷山,在府城南。王安石《序》云:“灵 谷者,江右名山,楩楠、豫章竹箭皆自此出。”

    按《三才图会·灵谷山图考》:“灵谷山在抚州府城南四 十里,中有石室灵像,悬崖半岫。有瀑飞流,分于木杪, 映日望之如掣练。”

    按《江西通志山川考》:“灵谷山在抚州府城南四十里, 诸峰连抱如障,多石。其上有三仙观,有谢灵运墨池。 其阳属金谿。其阴属临川。山半有短瀑。春夏亦壮。” 按《临川县志山川考》:“城东南三十里曰灵谷山,其北 有英巨山,荀伯子所记。其石似人坐盘石上。体有尘 垢则风润则雨,晴则莹洁如玉。其西南瞰河为虾蟆 石”,石饮于水,宵露渟潆,矶濑驶激。上多美竹茂林,茆 茨幽绝,山花参错,疑非人世。张右丞记之有谢灵运 墨池,此皆灵谷之麓也。四顾诸峰,连抱如障,多奇石 寒泉。上有三仙观,山半有短瀑,春夏特壮。其阴眺两 川如带,其阳视金谿、玉马、云林诸峰,若掌中文。下有 庵三:曰孙坊,曰“落石”,曰严坊,皆观之支院也。谷口有 谢内史祠。东北数里曰月塘,荆国祖卫尉墓在焉,城 坡寺即其施田,属僧以守墓者。今与严坊、月塘皆属 金谿地。而正东诸山,若白云、龙角、望仙之类,皆属东 乡。旧石碑上刻“灵谷十胜”,曰洗墨池、瀑布泉、棋枰石、 漉酒泉。南北并文印峰、退心石、贮云亭、石门关、古牛 石。

    灵谷山部艺文一

    《灵谷诗序        》宋·王安石

    吾州之东南有“灵谷”者,江南之名山也。龙蛇之神,虎 豹翚翟之文章,楩柟豫章竹箭之材,皆自此出。而神 林鬼冢魑魅之穴,与夫仙人释子恢谲之观,咸附托 焉。至其淑灵和清之气,盘礡委积于天地之间,万物 之所不能得者,乃属之于人,而处士君实生其址。君 姓吴氏,家于山址,豪杰之望,临吾一州者,盖五六世 而后,处士君出焉。其行孝悌忠信,其能以文学知名 于时。惜乎其老矣,不得与夫虎豹翚翟之文章,楩柟 豫章竹箭之材俱出而为用于天下。顾藏其神奇,而 与龙蛇杂此土以处也。然君浩然有以自养,遨游于 山川之间,啸歌讴吟,以寓其所好,终身乐之不倦。而 有诗数百篇传诵于闾里。他日出《灵谷》三十二篇,以 属其友曰:“为我读而序之。惟君之所得,盖有伏而不 见者,岂特尽于此诗而已?虽然,观其镵刻万物而接 之以藻缋,非夫诗人之巧者,亦孰能至于此?”

    ===游灵谷云门记      明熊人霖===谢灵运《麻源第三谷》诗有“石磴泻红泉”之句。而《县志》 云:西十五里有红泉,在三谷。李泰伯觏诗云:生平犹 未识红泉,今日才游石径边。半雨半晴秋草湿,由来 无处可闲眠。《志》又称:县西十里有三谷,一谷在麻姑 南涧,二谷在麻姑北涧,三谷在麻源极北。余初从南 行,游丹霞观,饮神功泉,殆一谷耶?然违城已二十里, 而《志》一云“十里”,一云十五里,亦自矛盾。从旴之高年 长者问津,亦第以志为答,无确据。余再从丹霞溯麻 源,复以暮返。张子道古居西郊黄堂庙傍,则曰观音 岩可游也。治具约程迪之广文同往,出门即望见万 寿峰,卓于东南十里而远,赤𫞩石展于西二里而近, 红屏即名赤𫞩,观音岩卓于西南三里而近。沿小溪 稍行,度小石桥,则西南群峰络绎辐辏,而皆若拱而 前,迎赤𫞩平若印,而厥色如赭也。山则作绿沉色,盖 草树衣之也。又度一石桥,则山多外骨而色多黝,似 古诗所称“太阴雷雨垂”,又似太痴道人施焦墨作《积 铁山图》。余谓张子曰:“昔与而兄官浙东,恨五斗所羁, 咫尺失天台雁宕。今”霞蒸云黝,奇得台宕于咫尺间 矣。稍进,则山族聚,而一涧潺湲。行至山麓,陡绝,不受 趾,辄绝涧而梁,凡数百步辄东西移,而山屡折,又多 烟岚蔽亏,亦莫定其为朝阳为夕阳也。已度石梁,镌 曰“兴云。”舁者指曰“红泉”,而泉色凝碧,岂往时红楼光 放,映照水中,今破寺萧条,烟景孤寂,而梁石积苔亦 深耶?稍入舁,人又指为华子冈。然山中冈峦更有胜 于此者,何必舟刻而剑是求也?且舁且步,树石纷迎, 或入人意中,或出人意表,引人不倦,不知应接之烦。 已而山石谽谺涧流,让而益左,伏循支山之足,而山 径有石磴处,忽见大阜,云横峻绝,无级可拾,不能悬 度。而右为高崖,左为连山,连山之外为深谷,途穷欲 哭矣。舁者则伏而曰:“彼有窦。”遂伛偻蛇行入。行数十 步,乃见山外有田,田外有山,流水孤村,藤竹交映,山 家衣服装束,悉如城市人。稍进,又得峻岭。度梁而左, 水源啮麓,声若鸣琴。涧左右各有岩,枵然翠微间,左 太常稍稍因岩结构,而所称观音岩者最大。《世说》昔 有大士说法于此,今为禅庵。庵中祇一行者,乃岩左 一小岩,尤奇胜。六尺之亭,众山响答。张子呼童拾枯 箨,温所携酒肴饫焉。遍历诸峰,复从来时路出。至前 窦间出寻云门路,则日晡不能尽兴。后十日,余乃携 麦饼,凌晨过。张子趣行,为穷探计。是日朝霞浮旭,携 雨具而行。过黄堂,云气骤族,因假蓑笠山家及红泉, 天骤然雨矣。度兴云桥,石磴横出一枝。稍左行里许, 又度一桥,山色益深迥。自此石色纯黝,一望如墨。咏 “山静如太古”之句,实获我心。冒雨稍进,颇极适。得山 村数家,有酒可沽,解杖头沽以敌寒。酒家当墟,虽裙 布,然约缣迫袜,眉色楚楚,亦如城市间人也。酒竟,杖 而行。凡越数峤,皆行烟云中,不能尽问山名。良久,至 山冈一破屋,古所谓云门寺也。寺中无僧,祇一二种 田,山农居之,击石火为余蒸麦饼饱餐,以雨故得久 坐,薄暮乃归。归则途中群峰络绎,向之拱而迎余者, 又若驰而送余。往时舁者斗捷,辄取山下路。此行则 山下竹刺藤梢,雨压挂人,遂取隔溪纡道看山较悉, 兼雨馀岩嶂黮黯,与遥天蔚蓝相荡于溪烟炊烟间, 山色得未曾有,亦一快也。大抵旴山之胜在色盖山, 体多金水皱折艳色,颇似会稽山阴,而地脉蜿蜒,从 宜黄而来。作云盖山而东面、南面则山干与七闽分 水,故四方高而中央下,厥形宛若他处远山,举为近 山障蔽,惟旴则渐远之地渐高,四面之山层映叠呈, 山石具赤白黑,山土或黄或赭,树青草绿,而山气近 远相荡,斯紫碧万态,又越山之所未有矣。余每咏“青 山看景千重出”之句赏之,惟程子深以为然。在日习 者,反不能名言也。将入灵谷,窦旁一冈颇秀拔,或是 仙人华子期隐处。而北涧之二谷,当是云门、麻源;极 北之三谷,当是灵谷。古人每自东徂西,自南徂北,今 麻源分水之脊,虎豹守之不可行,岂安道可不必见 耶?两溪之委东西流而大汇于南门。

    灵谷山部艺文二

    《灵谷山         》宋·曾季狸

    旧闻伯子记,已得灵谷名。隐然望此州,奇胜称山灵。 悬崖泻瀑布,如高屋建瓴。乔松数十丈,下有千岁苓。 仄足行鸟道,势欲抟青冥。仙事虽杳渺,幽讨未忘情。 高秋八月后,择胜来经行。黄冠两三人,淡然亦忘形。 烟霞到几席,爽气来户庭。疲筇闲指点,老瓦同注倾。 惭非换鹅手,不敢临黄庭。或可联石鼎,未必让弥明。

    ‘重阳无十日,黄菊渐向荣。佳哉此天气,一笑未易营
    考证
    但愿脚力健,年年此寻盟’。

    《前题》
    王益

    《灵谷神仙宅》,言归肆目新。山光远如画,秋色老于人。 世俗棋争列,人心海变尘。功成思范蠡,湖上一闲身。

    《前题》
    刘迂

    去云归尽黛眉横,点染溪头六曲屏。春入翠微残照 紫,天含空碧断峰青。城藏绿树江明灭,人没苍烟路 渺冥。定有子真耕谷口,移文不费北山灵。

    《前题》
    黄华旸

    “群峰环抱灵山岑,四顾森森葱树林。南瞰旴江千水 落,北峙匡庐万𪩘错。东连荆国古松楸,西临大川水 悠悠。岭头尽是白云气,山腰惟见青岚沸。瀑布时从 山半通,霞光日向林上封。墨池蚤拂山中雾,丹灶夜 添仙掌露。自古登临推谢家,江山收尽何豪奢。迩来 诸子登坛坐,飞笺属予相倡和。”予家住在水之西,朝 暮拱揖望翠微。愧我风尘多碌碌,瞻睇山兮一何毣。 几时雅会集诸英,狂吟一阕“风雨惊。”

    《前题》
    吴南寿

    尝闻“天台八万四千丈,仿佛根蟠东海上。”赤城丹霞 二石梁,几欲从之路难往。吾州喜有灵谷山,悬崖秀 出群峰间。兴来腾身览绝顶,十步九折劳跻攀。追寻 凌云抚遗迹,门对长江秋水碧。洪波浩荡绕山流,鹭 睨鸥窥云树黑。焚香再拜礼浮丘,烈烈北风吹殿头。 夜深何处候笙鹤,披衣托宿南岩幽。

    《前题》
    胡亦堂

    “吾家四明慈水曲,大隐西回鄮岭北。壮游名山遍搜 罗,渐慕匡庐及灵谷。灵谷诸峰如翠屏,崖悬瀑飞天 际倾。谁携紫云洗黑水,灵运灵谷匹声称。驻云亭看 云长满,方瞳碧眼曾携伴。一枰弈罢几经春,空留碧 石繁苔藓。泉石漉酒香气浮,徙倚石门望古牛。从此 逍遥有退心,不觉文印在峰头。”矶濑虾蟆下西岭,俯 “瞰直欲吸清冷。何如南井北井吸,归来扫叶烹玉茗。” 三仙观内闻炼真,英巨岩前隐《石人》。石人隐兮羲驭 驰,沧海将复生黄尘。三千桃熟今几度,朝阳冉冉忽 已暮。古来多少此登临,此日惟传卫尉墓。

    华盖山部汇考

    抚州府之华盖山

    华盖山,一名宝盖山,一名大华山,西接乐安,东连宜 黄,北距崇仁二百里,周匝百馀里,高二十馀里,所谓 “江南第一峰”,乃洪州之祖龙也。

    按《方舆胜览》:“江西路抚州宝盖山,在崇仁县,号江南 第一峰。绝顶有石如宝盖,上有浮丘坛,乃王郭二真 人升仙之地,颜鲁公为之记。”

    按《广舆记》:“抚州府华盖山在崇仁县,王郭二真人冲 举于此,下有紫元洞。宋末望气者言华盖、临川二山 间当产异人,已而吴澄出。”

    按图书编大华山,考大华山盖属抚州崇仁县,南距 县二百里,西接乐安,东连宜黄,周匝百馀里,高二十 馀里,支分脉衍,盘据衡、庐之间,所谓“江南第一峰,乃 洪都之祖龙也。”三峰并卓其上,中隐紫元洞,浮丘、王、 郭三真人驻迹修真遗灵之所。山巅秀耸清丽,状如 华盖,故以名焉。灵踪异迹,载于李思聪诗。岩洞之奇, 景物之胜,则具载其《志》云。

    按《崇仁县志山川考》:“崇仁县诸山巅多建仙坛,四十 里而遥为华盖。华盖者,江以南祖龙嵂崒修广,跨崇、 乐、宜三邑之境,高二十馀里,状似宝盖,又名宝盖。其 上峰崖岩洞,泉石溪涧,各擅一奇,更仆不可胜数。古 浮丘伯隐迹于此,后王、郭二真人访而依焉。链颐在 紫元洞天崄绝不容足,仙家白玉蟾遗有长赋。山麓” 有黄茅冈,虞卲庵尝置精舍。又五里曰南华,曰东华, 又十五里曰陈略,并五十六都为宜、黄分界。

    华盖山部艺文一

    《游华盖山仙桥观记    唐》·颜真卿

    粤惟江南之地,佳丽垂名,山岳之间,宛有仙洞。余祗 膺圣泽,廉察临川,一日按地图,得属邑崇仁县华盖 山,有王、郭二真君坛存焉。欣睹异事,未原其始。他日 公馀因令军将往山下访求碑铭,果得一石记,乃隋 开皇五年焚修。道士李子真于坏碑上再录出其文, 则知王、郭二真君,仙不显名。王则方平之从侄,郭仙, 王之亲弟也。始于金华山修道,以图轻举,寻游洞府, 自玉笥将之麻姑洞中,道经一山,问乡故老曰:“此为 何山?”对曰:“巴陵华盖山也。”二真君相与言曰:“此山福 地,名亦异焉。”因求卜止链神丹。山下父老诣而再拜 曰:“敢问真人之名字。”曰:“吾等修志于虚无,不欲述焉。 后有一道士来谒,敢问真人之师。”曰:“吾师浮丘先生。” 先生则上界大仙也,顷于金华山遇焉。二真君能走 石飞符,兴云致雨,或人有疾苦暴患,往而告者,即飞 符以救之。岁值大旱,致霖雨以济之。至晋元康二年 二月一日,彩云连昼,仙乐喧空,二真君乃跨鹤乘鸾冉冉上升。今上升之坛及浮丘先生之坛存焉。其后 立观焚修,境邑将军若诣坛而祷,则随机而感应,故 事昭然,仙踪俨若,虽遗史籍,安泯声华,鸾鹤对飞,共 作壶中之客,林峦叠秀,长含象外之春。因与府官议 崇观宇,永列焚修,寻差军将以公用钱诣山换殿宇 门廊,不日而回,云功毕矣。余德惭好道,任忝分符,原 始要终,罕测升天之日,摛文染翰,用昭千古之芳。铭 曰:“元牝之门,存心养神。学则彼众,得者几人?冉冉千 古,堂堂二真。丹成岩谷,道应穹旻。彩云色焕,仙乐声 匀。迟日初丽,桃花正新。骖鸾拔俗,驾鹤超云。言归紫 府,笑别芳辰。山存华盖,长含异春。恩流丰泽,用济烝 民。浮云势速,好月生频。俨然圣址,永播清芬。”

    华盖山赋        宋白玉蟾

    “客从庐山来,搦六尺之苍藤,蹑三寸之青凫。浮空云 兮航绿萍,笑天风兮撼翠梧。鹑衣兮虱裈,黧面兮垢 肤。身同青霄,一点淡烟之轻;心同古洞,三更明月之 孤。谓神仙兮必有,视尘世兮若无。独步天荒兮,谑浪 笑傲。飞爽八极兮悲号叫呼。揖霄汉诸仙而朗吟,抱 虚空一气而长吁。吊混沌而不回,禁清爽之揶揄。过 西山许旌阳之游帷,访苦竹李真元之靖庐。一叶溯 临川之水,四邮抵罗山之郛。巍巍兮渺苍烟之崔嵬, 磊磊兮礡白云而模糊。揖三仙兮款三峰之绝顶,陟 千仞兮嗟千古之居诸。方夫至兮不倦,若有逢兮问 途。指青青黯黯烟霞之窟,谓高高远远仙灵之都。行 行且止兮少憩,羊肠鸟道兮萦纡。彼”巴陵华盖之山 兮,岂吾眼梢之寸碧者乎?时也村村梅林,处处榴火, 绿田始秧,黄麦已槁。天气郁蒸,日色炎烈,汗兮颗颗 珠,泪兮滴滴血,涌泉为之一酸,华池为之一竭。入林 若丧家之狗,登山如石罅之鳖。彼乡人者,渠岂知夫 真青都之散郎,非红尘之鄙夫;心入九流之窍,胸藏 《三教》之书;绛宫有婴“儿之室,丹田安偃月之垆。渺天 地兮黍粟,视造化兮锱铢。即曩日富贵荣华之我,为 今生逍遥快乐之徒,已矣乎!吾弗较也。”彼岂知此?谒 紫元之洞天,访浮丘之仙子,拍王郭可拊之肩,蹑锺 吕不维之趾,友漆园之蝴蝶,师槐宫之蝼蚁。已而客 于华顶之庵,礼彼宾仙之阁,在憩霞眠云之轩,少息 留涌“翠凝碧之台《甚乐》。”天高兮风声寒,野迥兮烟光 薄。空悠悠兮白云,不复返兮黄鹤。此修真之泉石,而 宅灵之林壑。俨乎三峰之巅,插彼一天之角。余于是 正襟危坐,静虑凝神,含太乙于泥丸,客鸿濛于天津。 少焉振衣兮肃若,袖香兮敬之。启霄斑之户,扣地灵 之扉,此为江南之孤迥。古云“有仙兮冲飞”,我来兮乌 有,或问兮罔知。但药炉与丹井之犹存,若真岩与斗 坛之空遗。金鸡唱晓兮洞云出,玉磬敲暮兮山禽归。 古潭兮卧苍蜦之与赤虬,峭壁兮走青鹿之与黄罴。 烟畹兮种紫芝九节之木,霜畦兮耕碧云千载之芝。 电旌绛节兮缥缈不可见,黄冠羽衣兮指顾其所之。 遂悄然自谓曰:“彼浮丘之为仙也,生于商,仕于周,隐 于汉,化于晋,至隋开皇之时,尚在巴陵华盖之人也。 所谓死而不亡,磨而不磷者。彼美王郭之二子,为方 平之从侄,乃兄之姓不移,而其弟之姓辄易。初于霍 童之洞天,复隐金华之石室,过罗浮而寻朱明之高 真,归临川而谒浮丘之仙伯,飞符走印兮兴僵起仆, 呼雷召雨”兮飞沙走石。洞门兮荆棘之冥迷,山下兮 虎蛇之放逸。彼三仙兮登九霄,今千载兮如一日。所 谓仙人隐逸之都鄙,道士修炼之窟宅。于是三顿首, 九点额。谒仙既已,登巉岩,披蒙茸,召蜚廉,呼灵霳。四 骋既久,万象无穷。倏焉风雷之飞迅,忽焉烟雾之溟 濛。有金虬之隐耀如灯,有玉桥之窈窕如虹。夜深兮 星斗挂檐甍,旦起兮月露侵帘栊。鹤唳于竹,猿巢于 松。四时之顷,风景不常;一日之象,杳冥莫测。方阴翳 而忽晴,乍紫翠而复白。或六月而霰飞,未五更而日 色。飞鸟过其上兮,戢足敛翼而不声。落霞拂其票兮, 飞线散丝而无迹。山之形若浪涌而泉奔,山之骨如 玉藏而冰积。然则阴晴显晦之“不常,变化出没之非 一。余之所观者小,如欲观之,当考《苔碑》于翠崖,披《雨 碣》于苍碛也。”余于是豁然而悟,怆然而悲,凝然而恐, 黯然而思。此心兮对风月而莫诉,非猿鹤之可知。盼 三江于庐山之腹,瞻七泽于洞庭之湄。顾岷峨之峭 拔,而天台之委蛇。嗟乎!一身兮四海其如穷,寸抱兮 两腋不可飞。清都绛阙兮今何夕,沧海桑田兮今何 时。幽恨暗怨兮若舞壑之潜蛟,急景迅光兮如白驹 之过隙。吾能制玉膏而炼金液,吾能擒龙魂而缚虎 魄。所以悲者,若乌鹊之南飞,嗟惸然而无依。或徉狂 而为奴,或行丐而似痴。吾非蒯通箕子之事,甘于颜 子莱芜之为。古有隐橘,亦有采薇;亦有餐松,亦有茹 芝。吾所以未能若然者,虑此父母之遗体,恐有风雨 之飘零。况剑法之未就,而丹砂之未成。且夫人之生 成也,锺天地五行之精,禀山川二气之灵。天与之文 章,地与之气形,日月与之以秀丽,星斗与之以聪明,

    落纸使风雷之走,下笔使神鬼之惊,既不佩六国之
    考证
    印,又不掌天子之兵,是将何为乎?必曰:“吾学仙也,既

    为此学,未能访古人者,何也?若夫隐于山之阿,水之 隈,是将与狸豹以为徒,隐于市之居,人之宅,是将与 名利以为匹。或者疑之,居山林之下以吊名,处王侯 之门以贾利,吾亦未能从适。每一发念,亦黯然而垂 涕者矣。呜呼,三仙往矣,吾不勇也。进道在己,成功则 天,夫复何言?莫非自然。”遂置之不问。又从而歌之曰: “望长天而溯远水,悲落叶而哀流年。思美人兮不见, 倚苍松兮潸然。飞鸟过兮空苍天,顾影自叹兮谁能 怜。”歌罢,忽有峨其冠,翩其衣,长揖而问余曰:“夫子若 有感者。”俯而不答。又复问曰:“夫子岂非海南白其姓, 玉蟾其名者乎?”又不答。客乃鼓袖长啸于山之巅,遂 为诗曰:“华盖山前闻杜鹃,瘦藤扶力倦攀缘。路逢紫 电清霜客,日落碧云红树天。松罅翠猿惊月上,洞前 白鹿咬花眠。明朝屐齿印苔发,长啸天风蹑晓烟。”

    华盖山碑         元吴澄

    风云雷雨,均之为有功于民也。祀典有风雨而无云 雷,然屈原《九歌》有《云中君》,则楚俗固祀云神矣。今黄 冠师祈祷必礼雷神,虽先王未之有,而可以义起者, 此类也夫。吾家之南三十里,有山崒然而高,曰华盖, 能兴云致雨,常多迅雷烈风。山峰卓立,下临悬崖,崖 石空洞,如倾天将雨。云气一作遂如炉烟直上,俄而 雷声隐隐,由空洞中出,以升于天。此余之所亲见,而 雷震之威,俗传其异可骇可怖者,不可胜计也。山祠 仙灵,祈祷不绝,徼福之人,往往不吝财施。祀山有屋, 祀雷无坛。吾里郑子春命工琢石,累坛三成,为礼雷 神之所。考之古礼,祀日、祀月、祀星,曰王宫,曰夜明,曰 幽禜,皆坛也。风伯雨师亦于坛而祀“之,以义起之。雷 为天神,其有坛也固宜。”邑贰令李粲嘉之而记其事。 郑之友复属余言其严敬天神之诚,余之嘉之,犹贰 令也。于是为作迎神《送神之辞,有祷有祈者,歌》以祀 焉。起岩穴兮行苍冥,腾腾以上兮远迩闻声。神之来 兮雨八綋,砉然大震兮天下惊,苏困蛰兮发屯萌。翼 元化兮动万生,云收兮复日晶。神功若无兮闭藏其 鸣。山共长天兮万古青青。

    游华盖山记        明陈芹

    江右之山称匡庐、华盖,华盖在抚崇邑境内,余适拜 官其邑,初至即欲观之,值春恒雨,迄秋八月始霁,毅 然欲往。邑人刘方伯者,年八十,能吟咏,且云:“一路多 有别业,可以供给,与其子孙留行十日,愿同游。”余恐 失时,不听,偕熊生者竟行。去城百四十里至山下,用 土人悬舆登山。山甚危峻,恃土人不恐。时落日晴霞, 如锦蔽山,惟见其顶。良久,至山之半,闻空外箫声,熊 生曰:“此道士来迎也。”声渐近,有童子数辈,香灯引上, 礼三仙庙。盖山为王郭二仙遇浮丘公之处,灵贶动 远迩,与三茅等。峰侧立壁,云有紫贤洞,飞仙所集,不 可得而窥焉。道士曰:“山有金灯,遇吉人至则见,请祝 观之。”余为一祝,祝毕,觞于重楼之上。山峰甚锐,其上 仅容一石室为庙,道士皆为重楼,夹峰而居,叠架有 至六七重者。因思旧时梦中有“绝顶仙台十二楼”之 句,盖先神游也。无何,道士报灯见,至岩后观之。初见 数十,稍至千,稍至万,小如珠斗,大如东方明星,遍照 岩壑,光彩动摇,云作赤色,久之始敛尽。道士曰:“此灯 不易见,故凡诸贵至某等率不敢请祝。今日有如此 胜,公殆神仙中人也。”熊生因道:“每夏秋之交,有雷雨 洗山,居者颇惧,少顷云散,庙中栋宇,石龛金像,荡涤 一新,此尤不可知者,道士为箫鼓助欢。”未几复报岭 西有灯,作一行,继报渐近,乃余生、王生辈载酒至,仍 共欢饮至四更,弄月始罢,信宿返。余值擢宰奉新,天 复雨,刘公怅然,竟弗克往。士人曰:“公一游而天人会 合,又感灵异,不易得也。”

    华盖山部艺文二

    “华盖山          ” 元吴澄

    我家紫元洞天前,仰视洞天与天连。羊肠佶曲石确 荦,每欲飞上愁攀缘。道人可是坚愿力,开辟大道坦 坦然。一跻从此出世外,看我直透昆仑巅。浮丘握手 莞尔笑,与子别去何千年。

    黄茅冈           虞集

    华山东下有茅冈,云是毛公旧隐场。清露尚馀丹满 臼,白云今许草为堂。冬来烧野开荒陇,春托山雷浮 石床。从此便为千载计,洞天先拜《紫元章》。

    华盖山         明唐元龄

    巍然独立九霄中,势压衡庐恒华嵩。《捣药》声高蟾阙 近,乘槎路渺鹊桥通。三更见日生沧海,六月飞霜下 翠空。好挟千年王子晋,玉笙轻度碧桥舂。

    《前题》
    叶天爵

    攀云连上最高岑,万壑风庭一俯临。树杪去天才咫 尺,山根盘地亦千寻。试从青籁听馀响,似向层空振 号吟。莫道皇都犹万里,举头真见五云深

    《前题》
    邹守益

    华盖如双龙,夭矫升天步。三真据其巅,娱戏《三珠》树。 传闻紫元洞,可望不可住。金灯时晃耀,丹检竟难露。 我携祝融烟,来披浮丘雾。仝游多道侣,高歌踏云路。 绝顶闻笙箫,恍然若可遇。不知仙真归,何以医我痼。

    《前题》
    罗洪先

    游遍名山几洞天,紫元真是洞天仙。悬崖飞步迹三 五,大世含丸恩万千。丹鼎古今安石上,白云昕夕伴 身边。羽人许我成缘分,嬴得浮丘一觉眠。

    《前题》
    陈九川

    石磴盘空出,仙峰拔萃孤。中天分日月,隙地散江湖。 洞彻藤萝合,林高鸟雀疏。俯怜尘宇扰,烟雾隔青都。

    《前题》
    谭纶

    “楼阁凭天起,山门傍斗开。香烟凝碧落,瑞气压苍苔。” 古殿藏金屋,仙人卧玉隈。抱月元猿啸,穿霄白鹤回。 泉飞千涧雪,风送万峰雷。星辰光满袖,疑是法灯来。

    《前题》
    韩雍

    纵步高登紫盖峰,峰前峰后有仙踪。眼空海宇三千 界,身在天门第几重。风撼朱门惊睡鹤,雷轰元洞起 潜龙。夜来听得神仙语,许我青云有路通。

    《前题》
    张位

    两袖天风蹑晓霞,白云深处是仙家。箫声鹤驭临星 佩,剑气灵光入斗槎。万象混涵瞻覆盖,三台清切步 《文华》。岩头棋局依然在,敲发《桃源》几度花。

    华盖山部纪事

    《崇仁县志》:“南唐陈𠮏,字公圣,尝献《皇王兴化十论》,唐 主欲官之,辞不受,归隐于乡,赐号华盖白衣处士,与 乐侍郎为物外友。”

    宋淳祐九年正月,有望气徐觉者,见紫气于巴、华二 山之间,谓当有异人出。十八日,乡父老复见异气葱 茏,降咸口里。厥明壬戌,吴草庐文正公生。邑五十六 都。

    明正德十四年正月元旦,雷雨交作,水涌出华盖绝 顶,崩西角。识者谓“堪舆家有头,作《隆兴》。”南昌旧名尾“作仙” 之说。

    华盖山部外编

    《崇仁县志》:“晋元康中,王郭二真从浮丘修道华盖山, 夜尝有光彩彻天,太史奏疑有非常朝命大将李元 晏来征,见云间兵旗森列,对阵交锋,卒无所伤。元晏 矢镞悉堕地,化为瓦砾。俄而黑云四塞,画景昏暝,元 晏心忽开悟,叩首谢过,俄有桂枝宝弓自空降下。元 晏遣贡于朝,帝敕班师,仍命中使赍诏来迎。二真辞”, 复敕护。巴陵令夏子婴诣山朝谢。仙有神光,必风清 籁静之候,纤翳俱无。忽见白云如练,迸出一珠,圆若 销银,将成状,俄顷大如车轮,腾腾直上,三真像俨若 品字,分坐于中。成化三年四月十八日,邑簿刘琛朝 是山,三见其光,又有金船出自洞中,金光影曜,荡漾 云浪之间。此瑞惟危学士未遇时得睹。又有天灯,必 朔望庚申甲子,天开黄道,始呈斯瑞。时则一光既发, 三三五五,渐至千百万炬,俨若提灯来朝状,照耀山 谷,至中夜乃止。又有金鸡现著棋峰右岩,珠冠玉喙, 红足白爪,毛羽金光。今其形不复见,但丰岁则鸣,以 为太平之兆。相山则现圆光。山有双峰,其一曰“彩岭”, 瑞光尝出其上,每现黑晕一重,次淡红,次深红,内则 纯红如丹,幻出金相,或一身、或二、三身,或四身俱现。 绍兴中,通守李亦名亭曰“圆光”,郡守张孝祥又以“跨 鹤”扁于谒所,时有仙鹤之瑞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