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八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八十九卷
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九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八十九卷目录

     白岳山部汇考

      图

      考

     白岳山部艺文一

      游齐云山记        明李汛

      前题            郑禧

      礼白岳纪         李日华

      白岳记          冯梦祯

     白岳山部艺文二

      游齐云岩         元吴讷

      齐云岩         明程敏政

      齐云山谣         程时言

      对三姑五老诸峰      翁人龙

     白岳山部纪事

     白岳山部外编

    山川典第八十九卷

    白岳山部汇考

    徽州府之白岳山

    白岳山,在江南徽州府休宁县西三十里,高三百仞, 周三十五里,山西北有岩,名“齐云岩”,高三百五十仞, 周回数十里。其山绝壁断崖,松萝森蔚,中多名胜,昔 人曾比为“小武当焉。”

    白岳山图

    白岳山图

    按《方舆胜览》。“江东路徽州白岳山在休宁县西四十 里。绝壁断崖。松萝森蔚。”

    按:《明一统志》:“徽州府:白岳山在休宁县西四十里,中 峰独耸,傍有悬崖小径可凭而上。绝顶有池,池西有 石室,学仙者多居之。其东北又有五彩石壁,状若楼 台,有飞动之势。”

    按《潜确类书区宇部》,白岳山,在休宁县,一名齐云岩, 上有珠帘泉、香炉峰,皆灵境也,昔人目为“小武。”当 按《三才图会白岳图》考,白岳在徽州休宁县,一名齐 云岩。自白岳岭过桃源,视下方平野苍然,曰中和之 亭。过亭听水声泠泠,曰桃花之涧。涧南峭壁横截一 窦如刓,刻作卷蓬大桥状,高员侔阙一石楠,扶疏如 盖,直阙前,曰“东天之门。”入门,飞𪩘嵌空,多成乳窦。二 石龙循洞门旁出,鳞骨隐隐,疑为石所砌,而石肉相 黏,又似为真龙者。洞中杂塑释道应真像,曰“罗汉之 洞。”稍西,龙洞脊有飞泉洒下,入碧莲池,溅乃如珠,曰 “珍珠之帘。”崖西石壁上有如虎迹者,曰“黑虎之崖。”度 天梯岭,入元武观中,坐元君塑像,道流称“百鸟衔泥 以成,似神其说也。”左峰为石鼓,右峰为石钟。夹观两 峰为辇路。观后高峰千仞,白云封之,曰齐云之岩。直 观孑立,铸铁亭笼之,曰香炉之峰。观西一小峰离立 涧下,曰舍身之崖。逾浮云岭,层峦刺天。左龙右虎,曰 紫玉之屏。峰侧有石如虹,卧泉一缕,旁注为洗药池 者,曰鹊桥之峰。桥左巨壁崛起,横列如障,穹然而楼 阁。其下曰“紫宵之崖。”驯伏峰前,昂首似欲长鸣而起 者,曰“橐驼之峰。”丹楹桓础,架驼脊而筑者,曰“无量寿 佛之宫。”西北翠岫如螺髻者,曰“三姑之岩。”苍颜黛色, 向文昌阁,如矫首欲语者,曰“五老之峰。”朱阁隐隐,扼 山之吭,曰“西天之门。”山北向东西两天门距可五里 馀。

    按《休宁县志山川考》:“白岳山在县西三十里,高三百 仞,周三十五里,奇峰四起,绝壁断崖,游齐云者必先 登焉。”

    齐云岩在白岳西北,高三百五十仞,周回数十里。县 西行峰皆平远,至白岳岭,峰始奇,石路盘回如线,游人缘梯而升。自白岳西南行五里,至桃源岭。重岩夹 峙,结小屋,曰“中和亭。”亭下二巨石蹲伏,色黧黑。中有 白质成突睛,曰“石鳖坞。”坞旁大壑,深不得其底,但闻 水声潺潺出草树间,曰“桃花涧。”渡涧近西,乃有石罅, 方广若门,曰天门。门下旧有石楠一株,大数十围,门 下诸石,如伏犀驯象。入门东南行,联岩如城。其第一 曰弥陀岩,即密多岩也,今有密多院。《祥符经》云:“木罅 中出蜜,长吏尝遣取之。”梁任昉为太守,遂止。皆误传 也,乃僧取梵书波罗密多义耳。第二曰观音岩,视弥 陀稍劣,前一石色正绿,昂啄而躲尾,曰“鹦鹉石。”第三 曰“罗汉洞”,稍加大焉。二石龙循洞门旁出,鳞骨隐隐, 蹴之疑为石子所砌。谛视之,石肉相结,复意其为真 龙也。第四曰“龙王岩”,视观音加劣。岩上飞泉洒洒落 岩下如雨,曰“珍珠帘。”帘前有池,池未尝溢,亦未尝涸。 曰“碧莲池”,潴水沸散于西涧,曰“龙池泉。”西𪩘有虎迹, 如泥淖所印者,曰“黑虎岭。黑虎西行折南里馀,至车 谼岭,其峻视白岳倍之。车谼南二里,至真武观。观后 一山突起,如屏倚天,所谓‘齐云岩’”也。“云岩”二字,内翰 程珌所题。明嘉靖丙辰,世宗以祈祷有应,曰齐云山, 敕建太素宫。左一峰曰石鼓,右一峰曰石钟。夹屏两 峰曰辇辂。观前水如带,委蛇而东,为石桥以渡。南直 观门数百步,一峰挺然拔出苍莽中,不与群山相属, 曰香炉峰。左右西崖之门,有巨石特起,又谓之“凌虚 岩。”桥西高岩中断,一小峰离立岩下,曰“舍身岩。”岩西 行上浮云岭,南下数十步,仰视栖霞洞。其顶横卧一 石如䗖𬟽,曰“鹊桥。”下有洗药池,左崛起巨岩,曰“紫霄。” 前一石衔尾封脊,引颈欲鸣,曰“橐驼。”西北人立数峰, 有堆翠如螺髻者,曰“三姑。”有矫矫类力士之举金牛 者,曰“五丁。”又有类道人比肩垂绅而来,曰“五老。”南一 石卓立,曰“天柱”,险不可即别一径,通独耸岩一涧,自 西北逶迤而来,散而为并者九。北三里一石洞,屏榻 整然,殆异人隐处。又北一里五峰并峙,而中稍高,曰 五凤楼,上有石,人呼之,隐隐若有应声。西北有沉香 阁,草木蒙茸,蛇虎潜中,不能往也。元武殿,初创自宋 宝庆间,真像相传百鸟衔泥所塑,然曾经火,一发不 毁,其异如此。

    独耸岩,高三百仞,周十五里,顶有池水,清彻可鉴。崇 崖凡数曲,里人凿渠引水下出,溉田千亩。

    白岳山部艺文一

    《游齐云山记        》明·李汛

    新安多佳山,而齐云岩与黄山为最。岩周回百馀里, 高三百五十仞,视黄山仅百之一,而恢怪神诡,足与 争雄。予尝一游焉,每思继之。及读学士程《篁墩记》,如 画在目,自是以为可不再游矣。今年岩之道士汪泰 元号养素者,遣其徒方琼真来告曰:“吾师近得岩西 异境数处,皆人未见者,愿一览焉。”予曰:“有是哉!”遂戒 舆破晓而行,六十里至白岳岭,乃舍舆而跻,遇亭辄 少憩。至午,养素迓于虚危之池曰:“来游君子,旦来暮 返,往往至是而止。竟未知有岩西之胜,请为先驱。”西 行数十里,一石横可五丈馀,深半之,高又半之,上覆 如阁,养素室其下,因名退思。左凿岩,引泉一线,入而 为井,渊然一涵,右古松一株,不知何代物也。出岩西, 上浮云岭,南下数十步,仰视栖霞洞。其顶横卧一石 如䗖𬟽,曰“鹊桥。”下有洗药池,取盥者谓能去痍。左崛 起巨岩,曰“紫霄”,其下可避风雨。前一石衔尾封脊,引 颈欲鸣,曰“橐驼。”西北人立数峰,有堆翠如螺髻者,曰 “三姑。”有矫矫类力士之取金牛者,曰“五丁。”又有类有 道者比肩而来,曰“五老”卒。然遇之,不甚疑其为山也。 南一石卓立,曰“天柱”,险不可即,乃转天独障,障之巅 夷旷,可坐数百人。予曰:此盖天造,以憩游者,宜亭其 上,养素欣然。一涧自西北逶迤而来,幽漠瀄汨,而为 潭者三,散而为井者九。井视潭加小而深,为龙所宅。 涧口飞瀑,若晴雪满山,清沁肌骨。北三里一石洞,屏 榻整“然,殆异人隐处。又北一里,山峰并峙,而中稍高, 曰五凤楼,上有石,人呼之,隐隐若有应声。呜呼异哉!” 养素又谓:“西去十五里,有巨石飞跨两山间,长五十 馀丈,广十丈,其下去地百尺,人间无此桥也。”迫暮,未 及往,亟循故道返,月色已在榻矣。明旦,登天鼓峰,缘 绝壁而上,若有挟之者,不觉遂至其巅。予曰:“嗟乎高 哉黟祁歙、婺之山,烟树历历,一目尽矣。”时风烈甚,即 下夷处,回视栈势峻绝,却股栗自危。顷之,南转峰阴, 拟观白龙、乌鹊诸洞,闻幽籁飒飒出深谷中,遂止。因 语养素曰:“名山近在百里,且不能穷,而欲遐想,何哉?”

    ===游齐云山记         郑禧===嘉靖丙申冬十一月己未,余以公务入新安,过齐云 山下,戒舆人一登焉。闯白岳、中和山门,石磴已峻,乃 以緪曳舆而行。行数十步,降舆、步屧二,从者挟以登。 至步云亭,再陟登高亭。足倦,命舆过中和、凌风二亭, 因诵潘阆游华山倒骑驴”之句,复下舆,徘徊下视,更 觉峻绝。从松云亭逶迤下水云亭,复攀跻而上,遥见 岭上有亭岿然,曰:望仙。”道官率诸徒来候,问:“何以知 之?”曰:“休宁碧溪,傅侯之命也。”问:“距休几何?”曰:“一舍许。” 遂前导以行,崎岖下,行山涧中,抵步虚亭,始平坦。过 栖真岩,作台阁于崔巍之下,以祀元武,殊为壮丽。又 折而西,至象鼻岩,乃蹑危级,由东天门而入。悬岩陡 绝,壁间忽开一窦,如城门以通行者。转而东南一石 室,刻古圣贤像。其中山人曰:“此道德岩也。”其次一石 窦,刻观音像,曰:“此圆通岩也。”循岩南下小坡一洞,颇 深广,曰真仙。洞口伐石作坊,表扁众妙之门中以贞 窦,刻元武像,又刻释迦像于其后,刻诸天罗汉小像 于两岩间。余讶其不伦,山人曰:“此地初名罗汉洞,后 乃奉元武于其中。”出洞口稍前,曰龙王洞,山人曰:“值 旱必祷于此。”其巅大刻曰“珍珠帘。”以上有飞泉喷薄, 如珠落岩前碧莲池中,故名。又前小石窦,刻梓潼像 曰文昌岩。又折而西,勒方棠陵所作白岳,山人传置 岩上。稍西曰黑虎岩,数迹仰印岩间,宛如虎过泥淖 中。又百馀步,至天梯岭,旁有石窦,俯瞰绝壑,构结其 中。棠陵为扁其门曰“真真石室。”问之,曰:“此白岳山房 素和弃官藏修之所也。”逾岭而望,则五屏、钟鼓、天桥、 谼日诸峰,皆森然在目中矣。山人为余历指而言之。 又回旋初仙台,西下更衣亭,过榔梅庵。山人曰:“武当 山有元武手植榔梅,尚无恙,此庵所以拟之也。”自白 岳山麓抵此殆十里,俱伐石作迳,憩行有亭,每亭相 望约里许。自步虚亭以西数里,皆作石阑于迳旁。自 庵距观前,又作石屏以代阑。其上雕琢古今神仙遗 迹,极工巧。问之,皆山人倡好事者为之也。余顾谓山 人曰:“装点太盛,得无有失天然之趣,如东坡所诮规 方竹杖而髹之者乎?”山人笑而颔之。观门内有小池, 池内隐隐有大石如龟蛇状,跨桥而入。回顾香炉峰, 卓立数百仞,适当其前,此盖天造也。观有殿,以祀元 武山人曰:“此像经水火二劫,俱凝然不动。”左右两廊 多楼居。行百馀步,过风虎关,至紫霄岩。岩高数百丈, 岩下空洞楼阁,仿佛如正殿。其巅清泉分注,岩左右 各汇而为深池。立穹碑钟鼓楼于其上。悬岩半空中 有新刻《万峰晴雪及第一蓬莱数大字,仰瞻之顷,令 人褫魄。问之,曰:“郡侯三石,冯公笔也。再折其西,道旁 石壁多刻来游士夫题咏。又过云龙关,出西天门外 数百步,新作一亭,对五老峰。瞻眺久之,以日晡,从者 有倦色,遂不及穷源而归。吾邑仙都、吏隐、〈初旸〉》诸山, 皆擅名天下。鼎湖之挺秀,洼尊之古篆,初旸谷之幽 邃,虽此山之所不及,然此实兼诸胜而有之。然则天 台雁荡武夷之下,此其最胜者欤。昔人目此山为“小 武,当不其然欤?

    礼白岳纪         李日华

    余昔连举子而殇,家君曰:“里中礼白岳者,生子辄育。” 盍以瓣香遥祝之,果举儿亨。越四日而乡书至,则余 与荐,盖今上辛卯秋八月也。余方治公车装,壬辰春, 竟第,留都下,家君迺代余礼岳。自是岁一遣苍头潮, 奉香惟谨。今岁庚戌夏,家君忽苦脾疾,已而益剧。余 方皇皇医疗,祷吁间,苍头潮者夜忽惊呼,妻蹴之则 曰:“主方遣我礼岳。”迨明,余请于家君曰:“白岳神最灵, 儿当躬往祈安,奈汤药未可委人,其具疏忱,悃令潮 先乎?”则呼命潮。潮因述夜梦,相与嗟异,叹余念甫萌, 而神已告矣。潮以五月一日行,家君疾渐愈。至九月 秋爽,气体益平复。余乃以八日治行,辰刻登舟,夜泊 石门。九日由谢村取馀杭,道曲溪浅渚,被水皆菱角, 有深浅红及惨碧三色。舟行掬手可取,而不设塍堑。 僻地淳俗,此亦可见。余坐篷底,阅所携《康乐集》,遇一 秀句,则引一觥酒,渴思解奴子康素工掠食,偶一命 之,甚资咀嚼,平生耻为不义,此其愧心者也。夜泊杨 家桥,去县尚二十里,明晨登陆矣,成一律以应令节。 十日,从馀杭埠口觅笋舆,冲烟而发。三十里至青山, 坡石皆沉紫色,老苔渍之,极古秀,画家所未能状也。 又十里至五柳,又十里至马溪桥,溪流得雨,㶁㶁有 声。桥左一大士庙,老僧进杯茗。五里至临安西市,汪 铺馈食皆淡味。古云:“山中无盐豉,故寿其然耶。”十一 日,五里至青溪渡,溪多马卵石,一路多水碓,泉流甚 壮。又五里至钱王铺,又十里至化龙馆,十里至横塘, 又十里至藻溪。时雨初霁,云气乱如奔马,四山多画 眉声。三里至瓶窑河口,溪声瀺瀺,跨溪建一观音阁, 老僧煎茗施行者,土人“赵老角巾。”“衣来迎客。”云阁 本其所建,生二子,一掾史,一诸生。平生步履不越溪 上,日听水声,看山色而已。谈吐颇有味,马少游辈人 耳。七里至戴石,十里至镇郭,有万寿寺,树木颇阴森, 而像设荒落。五里至方园铺,十里至太阳铺。尽日行两山合沓间,一峰吐云,一峰送日。夹路野松,雨蒸日 炙,香气扑人。衣袖为沾渍者,撚之皆“有龙麝气。”十二 日,雨。十里至庐岭,十里至昌化县。县在万山中,无城, 儒学倚一峰下,面对稠林,森秀之极。十里至白石桥, 十里至“手挖巡司,十里至朱柳,有雎阳双节庙。十里 绕溪行六七里,四面峰峦回合,疑无径路,逾一小岭, 又三里至结口”,宿焉。是日雨不止,衣袍沾湿,仆夫颇 疲顿。余于舆上领略云山滃濛之状,沉绿深黛中,时 露薄赭,倏敛倏开,非襄阳米老,断不能与造化传神。 乃曰:“此老高自标置,固非浪语。向余不知画法,不为 此行,在万山中适值澍雨,亦何由证入哉?”忆余初从 馀杭渡口,晴色可掬,止西望有晦昧之意,今乃知余 来时,正山灵酝雨之候也,余实步步入雨境耳。十三 日大晴。自峡口起行,“五里至高路,五里至横溪桥,十 里至岭脚,过车盘岭,五里至顺溪,五里至杨家塘,五 里至昱岭关,五里至新桥铺,上老竹岭。”岭当两山回 合处,岭以东水皆流入太湖,岭以西水皆流入浙江。 “山势两背相抵,曲涧蛇行,其间万杉森森,四望疑无 出窦,而竹岭稍通一线,亦半假人力凿治”,真一夫当 关之胜也。气候新晴,愈觉澄朗,诸峰晓色,澄翠拖蓝, 日光射之,远者如半空朱旗,近者如涂金错绣,丹枫 苍桧,点缀其间,万壑屯云,千松漱玉。到此又思李昭 道父子画法,不为虚设,大小米如中书堂,淡沈判押, 挈其总领而已。山有草花,红媚可人,叶如牡丹而小, 土人名之“秋海棠。”我地秋海棠生墙阴湿地,花如豆 蔻,叶如苋,乃断肠草,非此种也。今因改名秋牡丹以 配之,且令僮辈携其种归,不知肯滋殖否?度老竹岭 西脚鲍店,酒颇醇美。十里至王干巡司、广叶岭、锺岭、 黄土岭,所谓“王干三岭”也。一过老竹,即为歙地,山形 非不雄壮,而势稍散阔。土人工殖利山下开塘畜鱼, 虑人窃取,“则作砖墙围之,每亘数十百步,以杂树与 桕子利薄,多改殖橦子,砟油转售,故无红叶点缀。凿 石煆灰,多作窖穴,白垩淋漓可厌。盖陶白猗卓之策, 行则孙绰、谢朓、卢浩然之趣,不免减损。物之不能两 大,固其理欤?”又十里至杞梓里宿,十四日,三里至徐 坞,七里至苏村,五里至斜干,有槐源大石桥。五里至 蛇坑,五里至赐麟桥,五里至山后铺,五里至郑坑,五 里至七贤桥。土人云:“昔有七贤者,作七井、七灶,为糜 以食饿者,又共作此桥利济。”诘其姓名,则不知为何 拂碑,碑泐不可读。一里至方村,一里至北岸,一里至 大佛铺。吴氏住处,乔木阴森,俗传半夜夫妻八百丁 者。有衍庆桥、蜻蜓湾,四里至蔡坞口,六里至章祁铺, 有越汪公祠。诘土人,不知公为何人。余按唐《杜威部 将王雄诞传》称“歙守汪华在郡称王已十年,雄诞攻 降之。”至今歙人称汪王,其即华耶?抑其子孙耶?五里 至郎源口,又五里至稠木岭。二里至七里庙,有八相 祠。二里至新安第一关。六里至城,绕城行一里至河 西桥。桥有十七洞,下俯大溪,雄跨胜吴江垂虹也。余 以山人装竹兜前行,不敢过,诸豪贵交人亦无从物 色。余蚤息旅馆,无事作《山中十三声》诗,亦经行所感 也。十五日,十里至岩市镇,街街纵横,车毂凑击,聚落 之雄胜者,以礼岳故,不敢迟回流览。入一小肆中,午 餐,几案楚楚,薰炉砚屏,若苏人位置。壁有文太史画 一幅,题句云:“秋色点霜催木叶,清江照影落扶疏。高 人自爱扁舟稳,闲弄长竿不钓鱼。”长洲文璧题。十里 至杨村,十里高桥,十里万安桥,十里休宁县。县治壮 丽,江南北所未见。冒雨行四十里,至岩脚,沐浴更衣, 蹑级而上,日已崦嵫矣。至天门,有青童二人执炬导 余归黄庭院。院主陈建宇、吴立斋具精蔬,款余羽流, 俱能酒酣肆雄快,绝无城市跼蹐卑趋之态,恨无展 陆妙手,作《醉道士图》贻之耳。十六日五鼓起,盥栉,同 羽流鼓吹诣拜表台上章。天风猎猎,清寒砭人骨,如 置余九霄郁罗之府。尘海浩浩,俱出履带下也。归院 午餐罢,羽流乞书扇者纷集,漫占语应之,不复计其 工拙。天门外石室中,遇张躐蹋一百二三十岁人。十 七日蚤下山,改从溪路取严州道。十八日,至休宁,过 落日台,乘月行五十里,至屯溪。十八日,易船行四十 里,至辰山渡。二十五里,至箬团山,山多翠箬。十九日, 行十里,至绵溪,有“汪五峰墓。”二十日晚,至黄馆驿,易 徽客汪姓者船,夜行五十里。二十一日,至“七里泷,过 严先”生钓台,五十里至桐庐,五十里至新店,四十里 至富阳。连日大东北风,水势既阔,行湾曲中,雾气茫 茫,浩如泛海。二十二日辰刻,雾未解,风势未定。余从 富阳起陆,觅官舆一乘,驿骑四匹以行。沿山度岭,七 十里至六和塔,一望烟江无际。余向所乘舟竟不知 何处,始信置足实地之为快也。又十里至出山埠,觅 西湖划船,至昭庆云山房宿焉。房中遇同载一僧从 云栖来,号慧文,颇知诗,因言云栖岩下有一穴,仅容 一人侧卧,有一僧处之,《上则草木萧蔚,下则涧水瀺 灂,僧寒暑不出,慧文作诗赠之》曰:“岩上草萧萧,岩下 水瀺瀺。中有上皇人,侧身卧其间。痴憨似布袋,撒颠类寒山。乞食尚无瓢,世故岂相关?自言无体面,要求 方寸闲。”其风可想矣。二十三日,从松毛场觅舟,得湖 客舫子;夜行泊石门。二十四日,抵家,晡矣。

    白岳记          冯梦祯

    “白岳”,即齐云岩,在休宁东南四十里。相传元君现凡 夫身,修真其处。飞升后,百鸟衔泥以成圣像,今殿中 像是也。像将成,缺数指,为人冲破,续之必脱。圣殿甚 庄严,世皇时所建。余以万历辛巳秋冬间为先人祝 禧至,自麓登山,凡历十亭,至天门。天门两石,下离上 合如门。当门有古柟一树,甚奇,嗣闻其枯,不知以何 年荣秀如昨。再进,石岩横覆,有深一二丈者。珍珠帘 更奇,盖上有源泉县空,喷下如帘,故名,映日尤妙。今 皆为俗人置屋塞之,碑石相接,恶诗充满,天巧损矣。 羽流庐于殿右,相次如闾阎前者。余至,曾于健作令 羽流闻先声,吹步虚,迎至山半,今但茶迎天门而已。 殿北向坐山正方如负扆,钟鼓辅之,而钟稍高。其外 左狮右象,香炉一峰居前,如削不可登。惟一道人,上 下捷如猿子,日不失然香期、香炉峰断而起。其后冈 有三古松一矮而奇。殿门外稍左凭石栏,可望百里 外黄山,左行百步,有舍身崖,下临百尺羽流云“数有 痴男子舍身于此。”盖“舍身”亦弃俗之义,安能错解?更 左有飞雨岩,与《珍珠帘》略同,亦实之以屋。其下即无 量寿宫,中肖接引弥陀,左右观音、大势至汪司马所 倡建,相传元君即无量寿化身也。又左里许为文昌 阁,正对五老峰,峰如仙掌,五指离立。白岳诸石,横文 相叠,色亦枯燥,惟五老戴藓而润。余盖三宿阁中,五 老之左为独耸峰,登之径,险而无奇。上有米谷,其间 累甓为门,曰“西关”,此往石桥道也。相去廿馀里,似天 门而大,五之下可坐数十人。余尝一至,鹓儿鼓兴欲 往,余以不及往返,止之。兹游以二月廿九日登山,晦 日谒帝历诸胜,至文昌阁西关而止。俗传三月三日 为元君降。凡日远近进香者,填塞道庐,连三日,延弋 阳梨园演戏娱神,杂猥可厌,余故避之,以朔日下山, 未过望仙亭,迂道访申清虚于翠微,天一茅室耳。潘 景升称其奇,曾注《阴符老子》。有元致先见访寓庐,故 答其意。其右道宫甚华整,则清虚之友黄无心舍财 所刱也。既下山,郡丞凌元孚自黟县视篆归,邂逅旅 馆。元孚名登名,余庚午乡同籍,从游者次儿鹓雏,友 人潘景升、金太初、黄问琴也。景升诗名天下,与余唱 和古近若干首。太初名相,善观象望气,问琴名《敩南 曲》,为江南绝技。己巳三月晦日宿黄山汤寺记。

    白岳山部艺文二

    《游齐云岩         》元·吴讷

    云破石门开,青青烟树来。江东好山水,天上出楼台。 日月开丹灶,风尘罢酒杯。回看争战地,疑是住蓬莱。

    齐云岩         明程敏政

    四山回合杳难穷,翠锦屏开面面工。巨石穿云成户 牖,半崖飞雨作帘栊。地灵今古神先据,境隔仙凡路 可通。极目丹丘何处是,巍巍楼阁倚天中。

    齐云山谣         程时言

    “齐云镇南天,众星共北极。道途人肩摩,方国梯航继。 云何胥乞灵,底或贻伊戾。”圣德天聪明,毫芒靡借替。 黍稷闻非馨,至诚惟孚契。多福不知求,悔萌迷早计, 亲弛而弗亲,祭非其所祭。一陌云几何,百为徼神惠。 试即而家佣,若直宁能济。异类祗罔歆,矫诬徒渎制, 氓庶职斯愆。哲人胡寡慧,蜉蝣托名区,垄断成实际, 闪赫电若雷,薨昏虻与蚋。暮夜门不开,秋风户畴闭。 无恤明咨彝,无严幽阶厉。福地岂爱河,帝心恒不蔽。 戒慎无射思,禨祥有根蒂。甲午万历年,余七旬八岁。 积虑对辰阍,长怀追盛世。爰附此贞珉,以俟诸来裔。

    对三姑五老诸峰      翁人龙

    “谁是丁士斧,到此恣盛怒。化工无有知,为三而为五。” 五者多历年,鬓发浑苍古。人尽畏肃严,我转觉媚妩。 云鬟俨侍间,三女粲可数。巫峰愧十二,尚尔恋云雨。 老可转如婴,姑亦可称姥。悟此驾高风,下视目为俯。 停骖敛鹤翎,孤身倚天柱。

    白岳山部纪事

    《休宁县志》:“嘉靖九年,有鹤百馀来栖齐云山。”

    邋遢仙者,不知何许人。嘉靖间,寄迹西廓镇桥庵,露 宿门外,日游城市。溽暑衣破衲暴日中。冬则跣足践 霜雪,尘垢遍体。不事浣濯,触之无纤秽。问其姓名,笑 而不答,咸称为“邋遢仙”云。

    黄上舍国瑞,号无心道人。筑室齐云半山中,颜曰“洞 天福地。”居之,日惟一食,或数日不食。扃门寂坐,游屐 登齐云者,辄往瞻礼,仙罕与人接。田按台生金叩以休咎,摇手不答。叩急,即瞪目曰:“做汝自家的事。”再问 之,曰:“忠孝是也。”两台登山祝釐,多题赠之。生平绝不 作书,一日,忽书偈示徒景岳、致和、鹤林辈,遂跏趺而 逝。

    万历三十三年大水,邑人李乔岱虔祷霁。秋旱,复步 祷于齐云山,雨随注。

    崇祯十二年,大旱,邑令欧阳铉步祷“齐云澍雨”,立应。

    白岳山部外编

    《休宁县志》:“白岳山桃花涧旧名桃源,俗称洞天福地。 明嘉隆间,有数百岁人居此,坐卧一石床,无姓名,不 立文字,人第称为邋遢仙云。后化去,人从峨眉山来, 云常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