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八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八十四卷
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八十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八十四卷目录

     浮渡山部汇考

      图

      考

     浮渡山部艺文一

      浮山赋有序     明方学渐

      游浮渡山记         锺惺

     浮渡山部艺文二

      游浮山留题雪浪岩     唐吕岩

      过浮山          宋苏轼

      浮山           梅尧臣

      题会圣岩         明雷鲤

      宵步浮山石廊引烛题壁    锺惺

      游浮山分韵得看字     齐之鸾

     浮渡山部纪事

     浮渡山部杂录

    山川典第八十四卷

    浮渡山部汇考

    《隋书》之“浮渡山。”

    浮渡山在今江南安庆府桐城县东九十里,一名“浮 山”,又名“符度山。其山周回五里,高三里,其岩三百有 五十,而最著者三十有六焉。”

    浮渡山图

    浮渡山图

    按《寰宇记》:“符度山在桐城山顶有三岩,下约容三五 十人。天井一所,泉常如霡霂,下通深潭。又有金穴,釆 金者每见大蛇于穴口吓之,自后不敢入。”

    按:《隋书地理志》,“同安郡同安。”旧曰“枞阳”,并置枞阳 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名焉。有浮度山。

    按《方舆胜览》,淮西路安庆府:“浮渡山,在桐城县东九 十里,上有三百五十岩,其可居可游者三十六。西南 有独山,直上千仞,大江环绕,望之若浮。”《夷坚癸志》:“浮 渡山,名刹也。岩名大通者,居半山间,祖诸岩最胜,泉 瀑千仞,真奇观也。”

    按《三才图会浮渡山图考》:“浮渡山在安庆府桐城县 东九十里,曰浮渡山。自地视之如滀,自江视之如浮, 不峻不丽。其中岩壑相属,多石,石多屈曲可观。其崖 三百有五十,其最著者三十有六,其峰七十有二,其 少南为石龙峰,其峰蜿蜒如龙人行龙脊上。其东为 陆子诸岩。陆务观有诗。‘其岩联绵如千步廊。即之累’” 如,延之豁如,谓之“廊岩。”其南为会胜岩,其岩洞而且 邃,可屋可楼,景象皆萃,山峦翕集。其东有穿心岩,其 岩空旷,可数百武。又其东下为石门。又其东南为金 谷岩,高而敞,倍于会胜。其上有屋有塔。其西南有峰 千仞,岿然俯江。其上有兑岩,其西上为大通岩,视诸 岩尤胜,有古砦,有龙湫,人谓之“天池”云。又有井,其水 渊洄,不溢不涸,深不可测。其内有浮苴,草木蓊然。木 今伐矣,而其根犹著水上。其西下为张公岩,其中亦 有井,甘而且洌。又其西为西峰诸岩,岩亦有可居者, 中有滴水岩,其上有门,仅可望天。日坐其中,冷然生 寒,久则毛发俱洒矣。其南渐平旷,有浮山寺,今废。其 上多芝蕙兰桂白石。“唐、宋人石刻,其周五里,其高三 里。”

    按《安庆府志山川考》:“浮山在桐城县东九十里,一名 浮渡,又名符度。自地视之如滀,自江视之若浮,岩壑 相属,玲珑幻异,别具奇观。其峰七十有二,最著者曰 石龙峰,其峰蜿蜒如龙。曰妙高峰,巍然千仞,俯瞰江 流。曰翠微峰,曰翠盖峰,曰悬元峰,曰翠屏峰,曰丹崖 峰,曰屯兵峰,曰紫盖峰,曰抱龙峰,曰立马峰。其峰之下,各有岩有洞,其岩三百有五十,最著者三十有六。 曰金谷岩,在翠微峰下,阔五丈,横十三丈,巍若倚空。 曰大通岩,在金谷右门,高狭而曲,内深广而圆,倒悬 如旋螺状。岩巅一窍见天日,昔大通禅师安禅在此。 郡守赵寿祖更名为“滴珠岩”,曰“首楞岩”,高挂山巅,登 此则湖山在目。曰会圣岩,在翠盖峰下。深广容数百 人,可楼可屋。宋《远录》禅师居此,作“九带岩。”侧有石,曰 莲花石,石平如砥,洼水处生芙蕖,红黄间杂如绘。曰 栖真岩,在会圣之左,远公塔在焉。范仲淹为之铭。上 有九带堂。曰“穿心岩”,空洞约数百武,游者可出入。每 雨,瀑自中出如练。下有仙人桥,旁有杵臼炉榻。曰“谈 禅岩”,曲阿深邃,前壁刻“庆历六年中秋,远公谈禅于 此,曰张公岩。”内有天然石阁,纵横各二丈许,后有龙 井,甘洌异常。前有夕阳楼,楼外有杵药台,有棋盘石, 左有绕云梯,石径盘旋如梯。右有渡仙桥、游龙峡、衣 带溪,宋部使者张同之得修炼术,游此而乐之,遂栖 隐焉。曰多景岩。高深可丈馀,四壁石窟,纵横交错,有 若缶者,有若杯者,有若丸者,约百有八。盖会诸岩洞 之景,而聚于卷石,因名曰“海岛岩。”深广约五丈许,四 壁石孔累累,若蜂房、若浮沤,以千万计。又有怪石,若 老叟控猿状。曰“枕流岩”,旧名陆子岩。石廊屈曲,有清 泉,流从石窍中。曰“观音岩”,在翠屏峰下,深广可容百 人,水秀山明,远近环绕。曰摘星岩,高数百仞,将及门, 堑断不可渡。内横七丈,深半之,贮有石臼石垆,相传 左慈炼丹处。曰丹丘岩,在丹崖峰下,上有天池,昔人 凿石数十丈,引水入岩,以供汲饮。其他如庆云岩、浮 空岩、绿萝岩、翠云岩、五云岩、藏春岩、仙隐岩、招隐岩、 碧桃岩、西峰岩、太古岩、啸云岩、倚天岩、碧云岩、止泓 岩、云楼岩、静定岩、伏虎岩、普陀岩、晚翠岩,皆称奇胜 焉。洞曰雷公洞,在石龙峰左。深广各四丈。有石井,建 安雷鲤题曰“丹井。”有池如砚,上刻二字曰“砚池。”朝阳 洞在枕流岩前。蓬壶洞在海岛岩上。金鸡洞傍。晚翠 岩、横云洞。唐凌岩题“阮君洞,阮叔文书”三大字。有石 绵亘数丈,若廊庑,曰岩廊。蹲踞如关。曰龙虎关,曰紫 霞关。有寺,曰华严寺,为远公道场,与欧阳文忠因棋 说法于此。竟陵锺惺记有曰:“大抵浮渡无岩不树,无 径不竹,无石不苔,无涧不花,足以概兹山之胜云。” 按《桐城县志·山川考》:“浮山在县东九十里。”《名山记》云: “浮山一名浮渡山,周五里,高三里,其西南独峰直上 千仞,大江环绕,其势若浮,故名。”《寰宇记》云:“符渡山顶 三岩,下约容三五十人,其大井泉常如霡霂,下通深 潭。又有金穴,采金者每见大蛇当穴口,自是人不敢 入。浮山,自地视之如滀,自江视之若浮,不峻不严,岩 壑相属。其中石势屈曲殊观,岩三百有五十,最著者 三十六,峰七十有二,最著者山之南为石龙峰,蜿蜒 如龙人行,龙脊上有巨人书迹。其”东为陆子诸岩,联 缀如千步廊,即之累如,延之豁如,谓之岩廊。又南为 会胜岩,洞如邃如,可屋可楼。又东为穿心岩,空可数 百武,游者出入焉。又东下石门,其门绰如。又东南为 金谷岩,高而敞,倍于会胜,其上有屋有塔。西南有妙 高峰,巍然独峙,俯瞰江流。又西上为大通岩,视诸岩 尤胜,有古砦,有龙湫,人谓之“天池”,其水渊洄,不溢不 涸。其内有浮苴,壅积石,生草木。其西下为张公岩,中 有井,甘而洌,在西峰白石中,凿开泉流,冬夏不竭。又 其西为西峰诸岩,中有滴水,上有石门,可望天日,坐 其中,冷然生寒,久则毛发洒然。其南下渐平旷,即浮 山也。金谷岩又名选佛岩,在翠微峰下,阔五丈,横十 三丈,巍若倚空。又名金谷洞。《李龙眠居士序》云:“携归 金谷洞中,宴坐白云岩下。”

    大通岩,一名“滴水岩”,在金谷右。门高狭而曲,内故广 圆,翕然倒悬如旋螺状。当顶一窍,可见天日。昔大通 禅师安禅在此,石刻甚多,郡侯赵寿祖更名曰“滴珠 岩。”

    首楞岩:在狮子口内,可居十馀人,高挂山巅,登此则 湖山在目。

    会圣岩在翠盖峰下,深广容数百人,俗称“会胜”,以奇 胜会集于此也。有陆务观题刻。

    栖真岩,在会圣之左,可居数十人。有远录祖师塔。宋 范仲淹为之铭。郡人汪生于其上建九带堂,岩巅刻 云:“开山和尚某塔。”宋嘉祐庚子,徐家市民陈文政建, 瘗开山僧涅槃骨于内,一名伽蓝洞。

    莲花石在会圣之右。石平如砥,洼水处生出水芙荷, 黄红间杂如绘。明万历二十年始见,远近观者以千 百计。

    穿心岩在胡麻溪发源处。天然石板,两片联属,其上 如砥,其下穹窿,容数百人,前后相贯如桥,天雨则瀑 水自中过。又名“仙人桥。”傍有杵臼垆榻。

    谈禅岩在金鸡洞上。曲阿深广。前壁刻“庆历六年中 秋,远公谈禅于此。”

    张公岩,近元元峰,深广可容数百人。内有天然石阁, 纵横各二丈许,后壁有龙井,甘洌异常。前有夕阳楼楼外有杵药台、棋盘石。左有绕云梯,右有渡仙桥、游 龙峡,衣带溪山,云林迥目。宋部使者张同之,字野夫, 弃官隐其中,传闻辟谷丹成,仙去。

    “多景岩”,高深可丈馀,四周石窟,纵横交错,有若缶者, 有若杯者,有若丸者,约百有八。盖会三十六岩、七十 二洞之景,而聚于卷石,故名焉。

    “海岛岩”深广约五丈许,四壁石孔累累,若蜂房、若浮 沤,以千万计。又有怪石,若老叟控猿状。上有蓬壶,顶 纹苍翠,即海市蜃楼不啻也。

    “枕流岩”,在龙虎关内,旧名“陆子岩”,又名“隐贤岩”,赵郡 守改今名。石廊屈曲,清泉从石窍流,有晋陶侃遗迹。 陆子名宰,山阴人,宋宣和时来游,《书》云:

    观音岩,在翠屏峰下,一名“啸月岩。”深广可容百人,水 秀山明,远近环绕。

    “摘星岩”,高数百仞。将及门,堑断不可度,内横七丈,深 半之,贮有石臼、石垆,相传左慈炼丹处。

    丹丘岩在丹崖峰下。广可容百馀人,顶有小天池,昔 人凿石数十丈,引水入岩,以供汲饮。丹崖与屯兵峰 相对,他如和风岩在会圣岩之右。庆云岩在栖真岩 之左。翠华岩与庆云岩相接。五云岩在会圣岩之左。 藏春岩在穿心岩之左。仙隐岩在藏春、招隐两岩之 中。招隐岩在藏春岩之右。碧桃岩在谈禅岩之上。光 明岩在妙高峰上。西峰岩在渡仙桥侧。太古岩在游 龙峡。啸云岩在丹丘、倚天二岩之中。倚天岩在丹崖 峰顶。半空岩在紫盖峰下。碧云岩在烂柯石之上。止 泓岩在连云峡内。云栖岩在金谷岩之右。静定岩在 抱龙峰后,大石悬崖之畔。伏虎岩在伏虎石下。普陀 岩一名“醉翁岩”,在石上。晚翠岩在金鸡洞下。又有游 龙峡、潜龙峡、连云峡。又有雷公洞,在石龙峰左,深广 各四丈。外壁有毛知遇石刻,内壁有会圣岩、普同塔 石刻。后壁有石井二穴,建安雷鲤题为“丹井。”洞前有 石池一泓如砚,刻“砚池”二字。又有朝阳洞,在枕流岩 之前。蓬壶洞在海岛岩之上。金鸡洞傍晚翠岩有赵 孟𫖯题。横云洞,有唐凌岩。题“水帘洞”,有王安石题。“阮 君洞”,有“阮叔文书”三大字。九曲洞,又有棋盘石,有孟 郊题。有紫霞关,在立马峰下,石立如弓,俨若关峡,胜 迹不可殚述云。

    浮渡山部艺文一

    《浮山赋》:《有序》:     《明方学渐》。

    皖襟三江,以山为国。桐据其曲,四塞皆山,龙岳襟其南,麟岭峙其北,华崖障其西,𠙶山表其东。崇峻瑰玮,出雾蒸云,壮观具矣。《元览》略焉。惟浮山盘郁于中,势不甚高,而岩洞天开,石溪地涌,若神鳌失戴,瀛阆靡依。海潮乍惊,浮空洸荡,奇踪异状,不可殚述。名曰“浮渡” ,所从来矣。仙侣释徒,栖神代有,梵宫蹲址,道院负屿,信巨灵之巧构,《江浒》之奇观也。方生性癖云山,结巢依麓,秋飙春煦,蹑𫏋孤登,旷瞩怡怀,冁然赋焉。

    繄鸿濛之未判兮,肆澒洞而沆渀。旋混沌之肇开兮, 峙者结而流者瀁。氾蓬瀛于瀚海兮,赖赑屃于巨鳌。 曷吞钓于任公兮,致元阆乎漂淫。来吾桐而凝止兮, 奠洪基于江曲。爰锡名乎浮渡兮,俨方舟而崫岪。表 天柱以为橛兮,索地维以为缆。石峥嵘而夹桅兮,系 九嶷于㶑滟。乍鲸涛之震撼兮,飞鼍浪之澎湃。走鲛 鲮于白昼兮,岚岌岌而骇溃。卧蟺蜒之磄磅兮,试虬 龙于碧波。袅云迳以上达兮,扶羊角而斜过。徐洞口 之劈划兮,柱嵯峨其碣石。羌龙虎以关兮,若肺悬 而骨立。湛玉莲之烂熳兮,浴紫芝于元渚。鸣金鸡于 嵺廓兮,开绣闼于璚圃。乃有危岩三十六兮,堪徙倚 而游之。别洞七十有二兮,各献媚而争奇。越陆子而 会胜兮,列崝而陵汉砑崔嵬“而”,嶪兮,刻嶙峋而 澶漫。窥杳閴之奥窔兮,踞淋漓之石床。启冰壶之洌 井兮,濞沆瀣之琼浆。丽层空而轩豁兮,挺复楼于岩 表。结磊砢以为廊兮,敞玉虚而浩渺。更石梯乎绕云 兮,干星象而蹑虹。鸟道疑其莫度兮,远迳畏其难通。 转侧升而附确兮,乃旋近于桑日。谁杵药而飞翰兮, 留荒台于崒嵂。缅野夫之芳韵兮,巇“丹穴以俟来。”度 仙桥于蚴蟉兮,布基石于莓苔。盼龙池之孤颖兮,指 㧞茅之雄锋。睇华峰于天外兮,控皖岳于云中。堑崇 巅而汨汨兮,礔天池以成壑。似清浅而沉沉兮,泌灵 湫而罔涸。偃兔宫以肖月兮,翥𬸚𬸦而朝阳。拂紫霞 以度关兮,驱元豹而跄踉。泻明河之倒液兮,滴晴空 之飞潏。谁浚源而长“流兮,曳尾闾而焦沃。”载高岩之逼斗兮,岿岑楼以奠居。焕琳宫于金谷兮,宅深昧而 于于。妙元会于总岩兮,盈方丈而备巧。蔽日月于蓬 壶兮,约胜概于渺小。何大冶之型埴兮,置冯夷于天 台。激崇陵之㲿洋兮,奓蜃气于层台。爰纵观乎宝藏 兮,溪珍错之不具。纷纵纵而莘莘兮,极霄壤以加富。 驯扰乎青麟,回翔乎朱雀;麌麌乎元麋,嘹嘹乎白鹤; 龙隐乎石池,贙伏乎林薄;啸月乎徂猱,吟风乎鸽鹊, 蔽日乎松杉,参天乎梓柏,修竹乎绿漪,茂筱乎翠崿, 馥郁乎桂丛,芳芬乎兰若;垣合乎千葩,㠔盈乎百药, 每青阳之启运兮,流景耀而弥光也。游士女而络驿 兮,道击毂而联裳也;即秋气之摇落兮,撷“群英而履 霜也。飞鸟戢而崆峒兮,清风肃而琳琅也。逝朱阳于 昧谷兮,若海曙之初阳也;返烟光而生色兮,何必𪩘 之多祥也。”是以仙命侣而乘胜,俯云阁而下栖。释缄 经于密室,坐碧玉而忘机。骚人发其铿訇,宣金石而 振响,哲士慕乎《皋兰》。轻千里而向往,诉太古而罔征。 幻左慈于汉末,纡弘景之相,犹润曹松之诗橐。岩屡 托于前哲,墓犹指乎远公。暨欧苏与僧瑞,尤唱和以 同风。若乃藉厄塞以屯戎,砦崎岖而御暴,翼威武于 貔貅,匪祇灵之攸好。白沙岭之卜筑,阳明亦欲选奇。 则有道之振铎,树兹土之鸿仪。睹华岩之废址,怜梵 宇之荒唐。钦贤馆之壮丽,将正学之寖昌。禀二仪以 握珍,对千“仞而仰止。期不负于斯山,畅幽怀而莫已。” 《乱》曰:“庞姿厚质,乃中虚兮。廓然有容,君子居兮。龙潜 蠖伏,越群俦兮。勿谓险阻,君子求兮。清源洌洌,石其 澜兮。君子饮之,渥若丹兮。巍峨屹屹,天柱尊兮。峻极 穹窿,我则钦兮。先登者谁,陟其巅兮。漱泉枕石,洞中 天兮。”

    游浮渡山记         锺惺

    “游浮渡,取道大江,法当从华岩寺入,蹑石龙峰,历会 圣诸岩,而反于金谷岩。盖浮渡有二户焉,曰华岩,曰 金谷,各据如来峰一面,而各相背,起华岩则止金谷, 起金谷则止华岩,此其要领也。”兹游则吾友庐江令 章章甫道之,故从金谷入。以甲寅二月十八日,同林 古度茂之程引兆天民道沙溪,过罗汊河,去山十五 里,已见樯山。樯山者,立浮渡前,如舟之有樯也。行数 里,即桐城界。又数里,渡溪村,寻明镜塘,即金谷岩阁 倒景也。仰狮子石,旁𫖯如来峰,一石落落,左右翼我 上。过九曲岩,岩居金谷左,深曲数十百丈。炬行可穿 金谷、大通诸岩地中,达金鸡洞而出。若牖也,出则可 横至会圣岩。左右今塞为僧厨,不可入,姑舍之。至金 谷岩,岩高以轩,右𫖯抱龙峰,置屋弘整,最当山之豁 处。县溜数道,高寒覆人。稍左则滴珠岩,即大通岩也, 深广可金谷之半。从两峡数折入其上罅宛转漏天 者,龙湫洞也。泉从罅乱整下注,若出喷壶。中腰有石 阁如螺,可周可始。其中边石,击之谼然,处处皆声,知 其下皆空。所谓“入九”曲岩,可穿其地中出金鸡洞者 是也。出岩,见锁云石一片,苔绣水泐,坚而藻也。其右 可至垂虹井、绿萝庵矣。舍之反金谷,出紫霞关,关,石 也。弓之至地而门焉,故曰“关。”可望诸岩。右折下,上磴 莽中得首楞岩,可望九华及长江,至此者以为难矣。 再折而上,即可登妙高峰,坐金谷顶,探大通岩水所 出。舍“之,仍由首楞反紫霞关,则不逾关。步其上如石 梁,望诸峰焉。自金谷至此,皆不见樯山”云。“登岭行,广 长可二里馀,如大堤,可舆可马。外见柳峰诸山,四周 浮渡,内则见胡麻溪。俯穿心岩,望金洞,圆郎壁上。其 下即晚翠岩,翠深如晚,而九曲厨烟时从洞出,若源 水花片。稍折,行深松则远录公塔在焉。始”见樯山,双 塔映对。东折五云岩,下过伽蓝洞,洞左则会圣岩也, 即远录公与欧文忠说法地。岩背金谷,又当山之谿 处。望樯山则益正,两峰夹焉。稍屋之,缀以两庑。右有 翰墨泉,泉流枕上,以炊以茗。又右则三曲岩,云锦廊 矣。舍之左折,为翠华岩,又左为陆子岩,岩额即陆子 书。陆子者,陆宰也,宋宣和间人,字元钧。与黄安时辈 游此,易“皇甫岩”为今名。事详《金谷题壁》中。岩内石曰 “枕易”,泉曰“活生”,纵横十馀丈,前有竹,一面朝阳,洞在 竹外,又右则垂石覆出,如廊者数十丈。循廊出龙虎 关,关当廊尽处,亦一岩也。三石柱下上环生如鼎,三 足,开三门焉,故一曰关。自会圣至此,岩列如比屋也。 左折稍下,即雷公洞矣。舍之蹑石龙峰,峰又一大堤 也。偃仰如龙石,苔藓如芥,如昂首樯山,夭矫欲上。从 此下弇中,则往华岩寺道也。从人请宿华岩便僧寂 教曰:“不可宿华岩即明日雨,是置张公海岛以往诸 岩洞矣。”俱善其言,舍之从石龙下凹中行。寂教者,金 谷僧,年十二,头眼不凡,神在山水茂之,从洒扫内,得 之故所在与俱。乃绕胡麻溪,入阮君洞,壁行磴受趾, 才半壁,高百仞,石浪如海,曰“海岛岩。”反而上,得蓬壶 洞,会圣隔岭在壁外,望之如长城,而樯山见会圣前 者,始两峰夹之而三。至此则侧别对一峰,为两出。憩 阮君洞口,寻径,疏竹数十个如新桐,则张公岩道也, 岩亦当山之豁处。出岩下,步一石桥,桥跨一涧,涧石其底三桃花,粲如三妇。大抵浮渡无岩不树,无径不 竹,无石不苔,无涧不花,独抱龙峰,一松最古耳。过桥 稍上,则观音岩,二岩各有石楼可登。又上一小石洞, 广数尺,洞内石孔如椰子者百馀,每孔刻一岩名,盈 浮山之数,曰“总岩山之石史也。”遂反寻绕云梯,梯就 石为磴,横坚柱直,甚有思理。磴尽升岭,即天池,且见 之矣。日将夕,舍之步莲花石,石上红纹如莲瓣,不知 所为。岭上行里许,随步铿然,响出于足,知其下处处 空也。岭尽,望云锦廊,可即日已入。舍之由三曲洞反 会圣岩。是夜雨,将就枕,念石廊所刻《建安雷鲤诗》,佳 甚,至未收,相与执烛抄焉。诗曰:“已从浮山来,更觉浮 山好,万壑染秋云,乾坤怪未了。游人无古今,天风醉 花鸟。我欲煮烟霞,呼童拾瑶草。”抄竟,各作一诗刻于 壁。次日雨,出石龙峰侧,执盖观雷公洞。洞以鲤得名, 门垂飞瀑,雨后涨甚,次日雨不止。朝阳洞两日目中 竟以雨故不克入。仍从弇中道至华岩寺,望放生池, 明日雨止,议归矣。度雨后,龙湫新瀑益盛。乃沿如来 峰,复登金谷。稍寻九曲炬,行数丈,度至金谷地中矣, 塞不前,乃止。入寻岩壁,始从阿罗汉座隙读陆子题 字,字甚遒,古文称之,完好可拓,志亦未收。出岩仍入 大通观。飞瀑,真浮山第一水也。右折则垂虹井,岩覆 之,有石一梁,故曰“垂虹。”又右为绿萝庵,庵今废,在两 壁中。反故道,复由紫霞关登妙高峰。峰为浮山绝处, 出没层深,得狮子石,盖《首楞》顶也。下视绿萝庵,又折 而下,蹭蹬竹石,钩巾枳履,乃得龙湫洞,探大通水所 出,去金谷远矣。乃出其顶,从洞中呼岩僧取笔墨,上 勒“景陵锺惺、闽林古度、新安程引兆穷滴珠水源,甲 寅二月二十二日雨霁山朗远青荟蔚”三十四大字 于石。反至首楞,径已夷矣,乃游人所谓难至者也。遂 反金谷归。锺子曰:“浮渡无非岩也,是以称浮渡焉。”今 所游以此始亦以此终之金谷也,宜以始不以始,宜 以终而又不以终者,华岩寺也。自金谷而外,正视侧 视,无所不见者,樯山也。已至而再至者,又金谷左右 诸岩也,紫霞关也,首楞岩也。过其处不至而卒至者, 雷公洞也。不期至而至者,妙高峰也。如屋然。已至其 中,而又升脊寻檐,窥其庭室者,又金谷大通也,绿萝 庵也。始未至而卒至,至而有不能至者,九曲也。几不 至而至焉者,张公诸洞也。“可以至且欲至矣,竟不至 至而不能详者,云锦廊三曲洞也。身为岩而能积诸 岩焉。左右前后可至可思”者,会圣也。卒不至而若至 者,天池、《金鸡》《朝阳》《晚翠》诸处也。岩皆可屋,而住僧者, 金谷《会圣》《观音》《阮君》《张公》三曲也。诗若文山收之而 人弃之,几失而复得者,雷鲤之记游、陆子之题名也。

    浮渡山部艺文二

    《游浮山留题雪浪岩     》唐·吕岩

    褰裳懒步寻真宿,好景一宵观不足。月在碧潭风在 松,何必“洞天三十六。”

    过浮山          宋苏轼

    人言此地是鳌宫,升降随波与海同。共坐舟中那得 见,乾坤浮水水浮空。

    浮山           梅尧臣

    秦鬼驱卯沙,聚结无苍翠。谁云海上移,能与潮浮至。 洞嘘蛟鼍腥,庙画风雷异。云母今有无,庶为仙药饵。

    题会圣岩         明雷鲤

    已从浮山来,更觉《浮山》好。万壑染秋云,乾坤怪未了。 游人无古今,天风醉花鸟。我欲煮烟霞,呼童拾瑶草。

    宵步浮山石廊引烛题壁    锺惺

    古人负奇情,题岩必幽独。岂以山水心,取供人耳目。 众游或失之,冥讨须执烛。天风醉花鸟,此语无人读。

    游浮山分韵得看字     齐之鸾

    名岩六六鬼神刓,未到先须驻马看。碧树倒遮飞瀑 细,丹梯平跨石龙寒。苔边药灶犹能炼,竹迳茅庐便 可安。况有山邻时送酒,兴来直欲解微官。

    浮渡山部纪事

    《桐城县志》:“东汉左慈字元放,庐江人也。学道于天柱 行游于司空,归隐于浮渡,后入霍山,合九转丹,遂仙 去。”

    唐吕岩,字纯阳,别号洞宾。尝游浮渡山,留题雪浪岩。 宋法远姓王,郑州人,号圆鉴禅师,又号远录公。天禧 中游襄汉,后居浮山华岩寺。欧阳文忠公修闻其名, 访之,适与客围棋,师坐其旁,欧公请因棋说法。法远 即挝鼓陞座曰:“若论此事,如两家著棋相似,敌手知音,当机不让。若是缀三绕五,又通一路始得。有一般 低棋,秪解开门作活,不能夺角冲关,更节与虎口齐 彰,局破后徒劳连干。所以道:‘肥边易得,瘦肚难求。思 行则往往失粘,心粗则时时头撞。休夸国手,谩说神 仙,赢局输筹都不问。且道黑白未分明,一着落在甚 处’?”良久曰:“从来十九路,迷误几多人。”文忠嘉叹久之, 谓同僚曰:“修初疑禅语为虚诞,今见”此老机缘,非晤 明心地,安能有此妙著哉。

    义青禅师,青社人。七龄颖异,去妙相寺出家,十五持 《法华经》,得度为大僧。至浮山,时圆鉴远禅师居会圣 岩,一夕梦得青鹰畜之,远以为吉征。届旦,青至,礼延 之,令看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因缘经三载。 一日问曰:“汝记得话头么?试举看。”青拟对,远掩其口, 青了然开悟,遂礼拜。远曰:“汝妙悟元机耶?”青曰:“设有, 也须吐却。”自此复经三年,远时出洞上宗旨示之,悉 皆妙契,即付以太阳顶相、皮履直裰。嘱曰:“代吾续其 宗风,无久滞此,善自护持。”熙宁六年还龙舒,住白云 岩,至今岩上有“青华岩方丈”五大字。又八年住投子 山,道望日隆。初,开山慈济大师有偈曰:“吾塔若红,吾 再来时。”邑人偶修饰其塔。未几而青领院事。山中素 无水,众以为病。忽有泉水出山石间,甘冽异常。郡守 贺公名为“再来泉。”元丰六年五月四日,遂泊然而化, 塔于寺之西北三峰庵后。

    思公禅师,自幼即慕道游方,至浮山会圣岩,不复舍 去,攻苦餐淡,二十八载。一日偈付诸徒众,不疾而逝。 偈曰:“七十四年,归去时节。撒手便行,更无可说。” 瑞公禅师,号秀岩,不知何方人,其迹亦无可考。住浮 山,为思公演说四偈曰:“七十四年,俯绚世缘。会圣岩 下,饥餐困眠。归去时节,如高空月。应现十方,光明洞 彻。撒手便行。一路坦平。东去西去。步步无生。更无可 说。重重漏泄。木马嘶风。泥牛吼月。”

    浮渡山部杂录

    《见闻搜玉》:“桐城有浮山,岩洞绝奇,王阳明公欲访之 不果,乃寄诗二首。一云:‘见说浮山麓,深林绕石溪。何 时拂衣去,三十六岩栖’。”又云:“见说浮山胜,心与浮山 期。三十六岩内,为选一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