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五百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五百五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五百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五百五卷目录

     医部汇考四百八十五

      痘疹门二十七

      救偏琐言救偏总论 原痘论 论气 论血 治痘运掌赋 推广规则录 治

      痘须知大运论 论治痘权宜 治痘药性摘要赋 发热论 升发论 疏表 达里

    艺术典第五百五卷

    医部汇考四百八十五

    痘疹门二十七

    《救偏琐言》

    《救偏总论》

    “太极判而天地分,天地位而万物育”,生生化化,不外 于阴阳相济而成。时行物生之令,一有偏胜,雨旸便 不能时若,四时便不能顺叙,而万物俱为病矣。妙于 调燮者,是在于太过则泄之,不及则补之,偏以偏救, 而后可以救大造之偏。人肖天地,亦犹是焉。元气即 天地之阳,五液即天地之阴。有是阳则一身之生长 有源;有是阴,则一身之滋养有本。是阳之为阳,非阴 不成,阴之为阴,非阳不就。犹天地之生化,宜相济而 不宜偏胜者也。否则阳胜则阴亏,亏久则竭,竭则阳 亦随之矣。阴胜则阳衰,衰久则脱,脱则阴亦继之矣。 所谓“气和则物生,气偏则物病,气绝则物死”,理固然 也。妙于药其偏,而还归于无过不及者,是在医之衡 量耳。矧!痘之一证,与他证不同,一有偏胜,生死捷于 反掌,尤非他证之可缓也。盖痘有顺、逆、险三项,顺与 逆无藉于医矣。至险之一证,亦自有三项焉,有险中 之顺,险中之险,险中之逆,险之顺者,痘原平易,治者 何用过求?按日数而循规,则痘自依期而起,依期而 胀,灌浆结痂,亦顺叙而功成矣。若过求之,反失中和 之的;若险之险者,证必偏陷,非气血亏于不足,即毒 火盛于有馀。若规规焉,峻补虞其太实,重泻虞其虚 至,第酌之于轻重之间,听浮沉于其际,何藉乎医之 有哉!至险而逆者,证已偏陷,而势又猖獗,虚几不及 补,毒几无可消,所争在于一线,而间不容发,其机不 容少待,犹之入虎穴而取虎子,若存畏缩,何能挽造 化于人工也。然所谓补救其偏者,亦甚难矣。识见不 真,先迷向往之路;胆力不雄,同归废弛之地;理障未 捐,难神变化之用。是必胆与识俱,心随理运者,而后 可以语此。夫识见何以难真也?有如白者,辨其为虚, 而抑知有血郁之白;红者辨其为热,而抑知有娇艳 之红。密者为凶,得充肥而何妨于密;稀者为吉,有内 证而何贵于稀。顶喜其绽,痘不苍而绽归何用?陷则 为虚,色若滞而陷岂缘虚致。皮薄者虑其浆清,有浮 衣而非真薄;《浆黄》者庆其苍老,有板黄而非真苍。毒 滞不松,误认以为平扁;根窠毒绊,错羡以为能拘。以 脓成便为无恙,以痂落即快收功。此由识见之不真, 形色之莫辨一也。作痒者补之于气;咬牙者养之于 血;寒战者助阳,咽干者补液,补中健胃,施于食之不 思,定志安神,行于夜之不寐。汗多则实表而虑亡阳, 解频则固脾而虞气泄。夫固用药之常法,业是者所 习熟也。殊不知证有似是而非,仅是毫厘之谬,误认 以非为是,“殆至千里之差。每见养血而牙仍斗,助阳 而战适增,开胃而食愈不思,安神而躁愈甚。”敛汗止 泻,俱属抱薪而救火。定痒生津,犹之助桀而为虐,病 自炳于星日,昧者竟是蒙聋。此识见之不明,致施治 之差讹,二也。胆力何以贵雄也,偏僻之性,固所最忌, 设有补不宜重者,重而不觉;伐不必过者,过而不知, 此,盖偏之为害,而误不浅也。若见为车薪之焰,而仅 以杯水之救,见若江河之溃,而将撮土之防,可乎?不 可乎?懵焉任事,病在卤莽,不若曲谨之为愈。趋向既 真,而当机畏缩,何如必至之有成也?病故有举手而 应心者,有事半而功倍者,有竭其心思,尽其药力,而 始奏效者。盖病有浅深,功自有难易。若概期于速效, 药饵未半,更端遂起,是何异功亏一篑,弃井九仞也 哉!此胆力之未雄,卒废于半途者,三也。理障何以难 捐也?凡人出于臆度者,犹存疑畏,自见为理者,居之 而不疑。盖理本无障,执之即为障。略举一二言之,如 放标时而升发者,理也;执升发于放标时者,障也。清 解于起胀候者,理也;执清解于起胀候者,障也。补拓 于灌浆之际,收敛于结痂之时者,理也。若执于是期 必拓,是期必收者,皆理之障也。痘有变迁,日期难执。 尝有痘虽初放,功不在于升发;时虽起胀,宁必事乎 清凉?寓补于泻,何嫌于灌浆而解利;用散为收,何病 于结痂而疏发?入门之始,而不循规则,是无阶梯;临 证之时,而必拘绳墨,何以司命?往往株守者终身迷 而不悟。此繇理障之不清,至临证之多乖,四也。前人 处方立论,有就证而论证者;有因时而制宜者;有矫 前人之僻,而言下不无过激者;有虑后人放佚,而立论不无拘检者;亦有喜行温补,凡证归于虚论者;有 乐于清解,凡证归于热治者。总之,一隅之见,不可徇, 言筌之迹,不可泥。如泥于言筌,即如“春夏为顺,秋冬 为逆”之说而拘之,则春夏无不起之痘,秋冬无生全 之证矣,有是理乎?如局于一隅,宗文中必致害于血 热,信仲阳必致损于气虚,守魏氏而概用温补者,未 有不致误实实而夭折生命者也。贵在因其法而穷 其理,汇其纷而归于“一,是谓得之。至临证当机,其著 见明显者,迎眸自照,不必猜疑;其隐伏莫测者,多似 是而非,当必细察其形,详验其色。形色未烛,复于神 情而绎之,容有可疑,更于内证而参之,则庶乎似虚 寒而反实热者难逃,似有馀而反不足者莫掩,似平 易而实危困者何廋?似必毙而实有可生者自在。”调 之得当扶元见化毒之工,施之不合,即为伐性之斧, “治之得宜,荡涤”即“保护”之丹,用之不当,即为腐肠之 药。首尾偏徇,却与中和而适合,小心曲谨,适与败谋 而同事。苟非胆与识俱从心所欲者,何可以语此。

    《原痘论》

    痘,一胎毒耳,名之曰“痘”,取象形之义也。有谓天疮者, 以先天所种,非后来之毒也。然所谓先者,非怀娠时 母感七情六欲,辛热煿炙之毒,当二五妙合,精行血 就,时当下之毒也。何也?孩体以精血而成,精血以情 欲而媾,有是身则有是毒矣。精血为成身之本,情欲 在会合之先,先孰最焉?同一情欲,而痘有顺、险、逆之 分,何也?精血厚而情欲淡,更得性恬味薄者,合天地 化生之理,得阴阳和合之宜,其禀旺,其毒轻,痘疮自 顺。有血旺而精薄,有精强而血虚,或偶为七情所扰, 或适为辛热煿炙所乘,至交媾时或男淡而女炽,或 女淡而男浓,是精血不能无病矣,其痘自险。至若积 为七情所扰,或嗜厚味无厌,或久服兴阳壮火之药, 皆足以致火洽髓沦肌,更兼男女俱炽,乐及于纵,即 精血极旺,而精乃毒,精血为毒血矣。以毒精毒血而 成此孕,其能保痘之不逆乎?又有欲泄而强闭,以贪 欢会,此又逆之最速,不终日而可毙,是谓闷痘,此顺、 险、逆之由分也。究其出也,是痘未出时,果属何象?出 则布于周身,未出时“著于何地。”古来列说纷纷,皆是 捕风捉影,不知人身百骸未生,元始之初,先结右肾, 谓之命门,以其为受命之门也。其毒如一小樱桃,即 结于此脏,如胆之系于肝者。然内所包孕者,仅气而 已。顺者其气清,险者其气浊,逆者其气黑。毒惟有囊 包孕,故未有感触。藏之若无,一泄,而吉凶便判。可见 稀痘之方,理之所无,药即《刀圭》,亦何从而稀之?若可 以稀,则可以化之使无矣。有一富翁,晚年得一子,访 此道于余,余以此理言之弗听,出得意之方十馀以 相质据,方有巧思,然虽无益,却亦无损者,余亦不之 禁,彼一一如方而预图之,及后出痘,最逆无伦,不及 透点而毙。神奇不根于理,总属虚诳。试问清与浊、浊 与黑之呈见何如?清者其毒轻,感触其窍,一任气领 血载,徐徐而出,出于蕴藏之地,渐而升于脾络,犹太 极而分两仪也。自脾而行于肝,势犹宽缓,未之分布, 犹两仪而分四象也。次第而至于心肺上乘之地,而 始分布于外,犹之四象变化,庶类自繁,热故得以和 缓。越三日而见标,渐渐而出,先于头面,次及乎身,以 至四体,灌浆结痂,亦自上而下,所以谓“心肺之痘为 上气,浊者其毒涌盛,遇有感触,非若清者之从容缓 布也”,一出本位,燔热燥渴,经于脾络,一及乎肝,毒其 莫御,非领毒之气受壅,即载毒之血被灼,所以热不 三日而即见,不暇论其形色各证,第验筋抽脉惕之 象,而证已非轻矣。所以肝经之痘为险,有未及乎肝 而于脾即发者,势尤猛烈,一出本位,毒便猖狂,热及 周时,痘即一齐涌出,或见点而累日不起,气血俱受 其困,凡通脏腑,无不见其凶象,第验其腹痛唇焦,其 馀证自恶,此险中带逆浊而兼黑者,其象如斯。黑者, 一触其窍,势若炮烈,未及离乎本位,毒即肆虐,并亦 不容分布,气受其锢,血受其瘀,凡通肾脏之地,无不 听其攻击,即如腰如被杖,屈不能伸,已卜其丧无日 矣。要知五脏见证,皆出于肾。第肾为禀受之地,诸脏 为分布之所,缓急关生死之界,缓一步则毒轻一步。 缓而至于心,缓至者也,肺则次之,故心肺为顺,肝则 界于缓急之间,故为险。至于脾则急矣,肾则急而更 急,若迅雷之不及掩耳,故为逆。然则肾痘之不救,以 人力之不及施也。若谓肾不受毒,诸脏独可以受毒 乎?更有变黑归肾之说,得毋以肾为元武,其色故黑 耶。若是则赤当归于心,青当归于肝,黄当归于脾,白 当归于肺,赤与白,白与黄,痘固宜有之,色青独非所 忌乎?何独虑肾而不及肝耶。总以血瘀则黑。血为毒 瘀。其毒自不可解。岂有变黑归肾之理乎。有因虚而 不起者。必其兼毒盛者也。毒得其轻。虽虚何害。毒若 猖狂。气血成何用耶。

    《论气》

    “人身之气,得太极之阳,而神为之主。轻清象天,源于
    考证
    太虚,本于刚健,无形而为形君,无体而能体物”,为主

    命之根,合乾道焉。溯有生以前,孩体何肇,如万物之 资始乾元也。既生以后,长养何从,如万物之畅茂于 阳和也。“运行不息,无窍不达,如日之经天而行健也。 精彩洋溢,润乎一身,如夭乔之敷荣于化日”也。卫护 于外,六淫不扰,如乾阳透地,而阴霾莫能晦。其照也, 充实于内,至老不衰,如悠久成物,而古,莫能究其 竟也。自孩而少,少而壮,壮而老,旋转一身,周而复始, 宛如一贞,下起元而太极之乾道也。至于塞天地,入 水火,变化飞升,何莫非真气之妙用乎?应乎痘疮,气 得其正者,透必畅快,胀必如期,顶尖而脚圆,头面先 身而至,以见痘之非气弗领,升发于阳,而轻清上升 之义明矣。包血成晕,不令脚散,磊落分明,不令细碎, 虽密必成颗粒,以见气之拘制其毒,而阳刚之义昭 矣。放点明润可观,成浆肥黄悦目,收靥结痂,不干不 燥,以见气之津液外旺,而证敷荣之象矣。红而得白, 白而得黄,黄而得老,以见气之运行不息,成血之功, 而合乾健之体矣。痘从无而至有,见点以至成痂,靡 不成形于气,以见气之体,物不遗之象矣,是气得其 正之局也。令毒火太盛,而气为毒壅,火太盛,而气为 火蚀。气本轻清而属阳也,为毒火所虐,则不能上升, 而痘必倒置,顶必不能尖绽,或平或陷,而反制于毒 矣。不能蓄血定位,痘其稠密细碎,而界地不分矣。气 主乎神,神被火灼,色自不能光泽,或乾红,或紫滞,连 血亦为不荣矣。气主动荡,一为桎梏,气必不能化,毒 或外剥,或内攻,而成熟无望矣,安冀其有终乎?气若 不足,则又馁而不振,虽无壅遏侵蚀之患,亦终亏拘 领成熟之功。邪正不并立,正气一虚,邪毒进步,变证 蜂起,其殆疾如反掌。故毒制于气则吉,气制于毒则 凶。气虚而不能驭毒,则从补;毒盛而虐陷乎气。则当 攻或补气。或攻毒。总不令气为毒害。斯明乎“太极之 理。”而治气莫能出其右矣。

    《论血》

    人身之血,得太极之阴,重浊象地,禀轻清之气,以成 其体,而具资生。承刚健之气,以厚其用,而主长养,有 乘载之功,柔顺之德,合《坤》道焉。当胎元包孕,孩体何 成,如万物之资生于《坤》元也。自孩至长,长而至壮,如 万物之长养于博厚也。得气而生,得气而旺,如土脉 之赖于阳和也。随气运行,周流无滞,如阴柔之以顺 “为德”也。灌溉五脏,荣养一身,旺于内明足以察秋毫, 心足以应万事,当炎暑而不畏热,旺于外则筋强而 力倍,发润而爪华,唇若桃舒而面若杏吐,如夭乔之 敷荣于地道也。荣极则枯,旺极则衰,发鬓颁而五色 眩,精髓亏而天癸绝,类若草木之零落于冬土,而宛 然一太极之坤元也。至于尸解蝉蜕,脱化而躯壳如 生,何莫非真阴之妙境乎?应乎痘疮初见一点红,昭 其为痘,以见血之载毒而出,同于载物之功矣。红而 能润,色得以呈乎外,以见血不自呈,而需轻清之气 明矣;红而能白,白而能黄,黄而能老,血得以化而成 脓,以见血不自化,而藉刚健之气又明矣。归附周围, 得以圆净,放白眼鼻,得以封塞黄熟,周身得以胀满, 以见血随气运,而象顺德之无疆矣。痘本从无而有, 点点而逓,至于成痂,以见痘之皆属血体,而合乎资 生之理矣。放点如粟,起胀如豆,浆黄如蜡,以见痘之 血体日繁,而合乎博厚之道矣。浆足渐收,成痂落靥, 以见痘之收敛于阴,如冬令之解叶辞条而归根于 土矣。是皆血之制毒而然也。今反为毒制,而血失其 正。血本为荣而属阴也。为毒火所烁,痘自不能荣润, 轻则焮红,而重则紫艳矣。血本运行而流通者也,为 枭毒壅阏,痘必血瘀。轻则椒皮紫黯,重则紫背浮萍, 黑如洒墨矣。血本赖以滋养者也,为毒火逼迫,血必 妄行,而致失血之患矣。尚冀其载毒而出,“放白成脓, 收痂落靥之境哉。”此系血被毒害,而非血之不足也。 血若不足,则白而不红,气纵有领毒之功,而血无载 毒之力,以致有顶而无盘,气足以包血成圆,血不能 以附气成晕,以致空壳无浆。痘赖血体而成脓,毒赖 脓成而毒解,脓乏其本,即毒得其轻,气得其旺,亦何 能济其缺陷哉。故血虚之证。必当养于平素。以补气 之功易。补血之功难也。治血与治气同参。斯妙于治 血。而明乎太极之阴者矣。

    《治痘运掌赋》

    “病有表里虚实,药有补泻温凉。取证不可偏据,合外 内与脉详。表似虚兮,必合内而评论;证似实兮,更参 脉以相商。理在穷源兮须究其致,不必他求兮岂可 悖常。痘更变而莫测,非若他证可傍。有似虚兮反实, 有似热兮反凉。变证百出,千形万状,欲求变幻,先知 三项。顺若治而多事,逆若治而招谤。险能通变,治痘” 贤良。有如热和缓兮,体润神开,爽兮,如常;淡红其色 兮,如杏蕊之舒露;尖绽其形兮,如笋芽之透状。毒火 轻浅,气血两旺。渐渐光壮兮,红变为白;气尊血附兮, 白变为黄。脓成始于头面,终于四体,次第不紊。珠结肇于人中,末及足胫,阴阳和畅。饮食加飧兮二便调 顺,痂落滋润兮疤色荣光。何用医林之药石,何须父 母之惊慌。假令面颜青惨兮,涎涌气促;如畏刀锯兮, 两目傍徨。腰膝曲而如折,青紫点如萍样。手足撩乱 兮,身无安放。啼声不出兮,意甚慌张。洒墨兮,四体暨 乎胸背。失血兮,口便合乎疮疡。腹胀如鼓兮,神情闷 乱;额汗如淋兮,厥冷非常。此等逆中最速。闷痘即日 能亡,更有立刻可毙。唇舌,满口如霜,设若轻与汤剂, 反致毁于热肠。

    遍身蚤斑蚊迹。蓝斑焦紫,如伤,一片兮蛇皮蚕壳成 粒兮水泡空。囊根坚硬兮黯滞,顶娇嫩兮油光。面目 掀肿兮痘卒不起,四心泛白兮面不行浆。额攒聚而 如麻,颧细碎而平胀。颔下模糊,托腮繇来不吉。颠顶 盘聚,覆釜自古非祥;功将九仞兮痰壅气喘,时方发 轫兮咽哑水呛。目之有点兮,按之无粒而必败。形虽 磊落兮,根无盘助而堪慌;脓未成而泡涌,紫白同归 于尽;浆未行而痒沸,燥湿总属悲伤。顶破干赤兮,痘 如剐去;顶破干黑兮,凹似煤坑;地角数点干黑兮,靥 似内出,而圈不敛;暨其鼻准若是兮,两颧平敛而及 印堂。红晕散漫而不附,气离血散而乖张。彻夜无眠 兮,浆后岂容如是;终日不食兮,痂后宁保无妨;浆不 成痂兮,和皮粘去而如剥。硬痂燥黑兮,嵌入红晕而 如镶。头摇身拱,足掷手扬。躁乱不宁,犹之发始。热如 炮炽,更甚于曩。痛楚不堪兮,衣衾难动。身如捆绑兮, 困苦着床。牵唇鼓颔,寻衣摸裳。手足振战而无措,欲 言无语而皇皇。目开睛定兮,口吐涎沫;神情恍惚兮, 身无主张。有本逆而“不治。有失治而致戕。凡此同归 于逆。谩夸痘内岐黄。”

    “要知何为是险,阅时须要端详。”痘使稠密兮,色犹滋 润,色或干滞兮,形还稀朗。即使密而兼滞兮,颗粒分 明而绽突。其或平而兼陷兮,不至脚塌而《空洋》。间贯 珠而成形兮,馀痘尚得充肥;间堆聚而成象兮,诸痘 犹能光壮。出之太迟兮,淹滞而神情不迫;出之太骤 兮,毒涌而势不猖狂。欲知其密兮,四五相连而拥簇; 欲卜其稀兮,单见其形而老苍。大热得静兮,毒随热 出而无虑;微热躁乱兮,毒与热闭而宜防。发必期尽, 透欲其畅。气不充拓兮,归附则厚;血不红活兮,郛廓 则壮。舌刺焦黑兮,痘不焦枯而莫虑;脸若涂朱兮,红 中泛顶而休慌;喉间干𫫇兮,声音能喨;空窍失血兮, 不及目与疮疡;神若昏愦兮,非痰喘而莫弃;狂言谵 语兮,非焦紫而能康。唇肿裂而焦黑,腹绞痛而莫当。 目下线红,拳毛若枪;皮毛若刺兮,痛犹肤剥,叫喊不 已兮,寝食俱亡。此等恶证,皆毒潜藏,痘若磊落,可冀 无殃。若夫腰如被杖兮,毒攻本位,遇发始而未可遽 绝。“头如斧劈兮,毒参阳位,初见痘而还宜审量。作痒 兮禁止能定,搔破兮流血流浆。”泄泻而痘疮不变,有 因利而痘反安康。体战栗兮神不昏,两《齿斗》兮身安 静。痘使陷伏兮囊窠未隐,精神困乏兮饮食方强。浆 灰白而目未开,脓水薄而痒未作。身不成痂兮,有痘 疤而莫虑;面痂干薄兮,渐堆结而何伤。浆停燥实兮, 空地复补而可喜;收靥黑薄兮,根窠得泛而无殃;痂 干绝无腥臭,须知馀毒尚伏。腐烂臭恶如尸,须防生 蛆攒痒。发痈发疔身热,不宜炮炽。发斑发疹,红润,为 泄毒牖窗。浸淫不敛兮,土虚不能制水;溃烂不收兮, 火旺烁金之象。疤凸赤兮,因风热所搏;疤凹白兮,因 虚陷成坑。

    “险。居可生可死之界,得生失死之场,援之得兮罔不 起,投之一失罔不亡。”险证多般,须挈纪纲,一一求之, 志无定向,一以贯之,运如反掌。辛温滋补之证繁多, 得一真虚而尽括,寒凉攻解之治不同,得一真实而 俱囊,穷其真虚、真实之源,达其极热、极寒之变,权其 轻重,较其短长,用补用攻,应必如响,势如宽缓而直 “达兮,必遵常格;势若急迫而更似是兮,可不穷理而 通方。徒据日而定治,寻春于昏夜。第见病而治病,隔 靴而搔痒,神理岂规则能定?”《妙诀》惟洞彻阴阳。元阳 得足兮,痘无气虚之患;真阴得旺兮,痘无血热之防。 邪阳旺而五液亏,阴寒盛而真火灭。阳极则厥而似 阴,阴极则躁而似阳。气血得胜兮毒火退听,毒火雄 烈兮,气血灭亡。畏矣哉,邪毒之进退;大矣哉,气血之 消长。

    气为阳,而毒火侵炙兮,为“蚀气。”或烦热,或燥渴,口腻 如脂,喉间干,𫫇痘色,轻则干而,重则滞,极则燥而枯, 有舌起芒刺,有唇缩燥硬等象。 血为阴,而毒火侵 炙兮,为“燥血。”或大便燥结,或小便短赤,夜不成寐,唇 焦舌黑,痘或乾红,或紫黯,或板黄,或焦黑,收痂燥硬, 爬肌搔肉,痂不能落。 毒火冲突气分兮,热如火炽, 为“亢阳,或颠狂,或叫喊,或大渴不已,或喜冷思凉,有 皮肉拥肿,有面目光亮,有口热如炉,有唇肿如炊,有 痘起浮衣,有发空泡,有水泡,有重顶有迸裂,或气涌, 或填胀,或头汗如淋,或面目预肿,过期腐烂, 毒火

    冲突血分兮,为血热,或界地不分,铺红肆溢,或眼赤
    考证
    如朱,或迫血妄行。有从口鼻而出,有从大小便而出,

    有从疡疮当顶而出。痘或焮红,或紫艳,或发血泡,或 发紫泡。 ‘毒火盘据气分兮,为气滞’”,不能领毒;痘出 不快,不能峻顶;或平或陷,不能化毒,难以成浆;或板 或坚或硬,不能成熟,难以拘毒;或密或细,或堆聚成 形,或贯珠成象,不能磊落,一身之气,均为毒锢,而失 其尊。 “‘毒火盘据血分兮,为血瘀’,瘀于内根窠无晕, 有顶无盘,痘色白黯,与肉色无别,难以载毒瘀于外; 根盘紫黯,有发蚤斑,有发蚊迹,有若紫背浮萍,难以 成浆。”一身之血,悉为毒锢,而失其附。 “毒火外虐兮, 轻则抵穿筋骨,头面溃败,毁容残相;重则如失水之 鱼,剥肤之木。” 毒火内虐兮,轻则便脓便血,如木之 有蠹;重则溃腑溃脏,如果之腐仁矣。此非气血之不 足。咸受毒火之伤残。

    至若气虚不振兮,无能领毒。“亦顶平,亦顶陷”,有灰有 白,为馁而不充,槁而不泽,无能拘毒;脚不能敛,无能 蓄血;盘不圆净,或皮薄,或皱软,为不苍老 ;血虚不 荣兮,无能载毒归附,不厚行浆淡薄不能发臭;疤不 红润,面不荣光,终无血色。

    知其侵炙兮,则知气血之燥烈,急清解以制其火,凉 血以润其燥,开其牖而清澈之,不使至于焦枯。 知 其冲突兮,则知气血之搏激,急荡涤以攻其毒,苦寒 以制其焰,凉血以救其阴,兼于疏表而令宣畅,不使 至于外剥。 知其盘据兮,则知气血之拘囚,急荡涤 以开其闭,破血以导其瘀,兼于疏达,拔其深根而不 使内溃 ;知其气虚不振兮,则知毒无驾驭;或温补 以致其旺,或峻补以复其阳,或关锁以禁其虚滑,不 使沦于脱去 ;知其血虚枯槁兮,则知毒无乘载;或 滋养以厚其体,或重补以振其浆,不令流于空壳。 百凡变证,惟此推详,不必以痛为实,以痒为虚,以燥 为热,以战为凉,出运之根宗洞达,随在得从心之爽, 不求合矩,自不逾方。莫谓参芪非发痘之剂,荡涤非 治痘之方,莫谓行浆无寒凉之法,收敛无疏达之商。 此理若明,尤得豫而克济,彻彼桑土,迨未雨而可防; 《毒至》溃而攻之,觅犬于见兔;元至脱而回之,补牢于 亡羊。知微之显,而得预为之地,知风之自,而悉致病 之详。

    痘出不快兮,主乎升发;必究其繇兮,宁第蝉蜕、蜂房。 其或表邪外束兮,必解散而毒有出路;饮食停内兮, 必食消而毒无拦挡。毒火炽盛兮,夺其势而不使壅 遏;气虚不振兮,助其元而令彼发扬,其源得浚,其流 自长。贯浆同于一辙,结痂宁有参商?表如太实兮,松 之不彻,毒火仍闭而为虐;表若太虚兮,固之不实,真 “气终泄而为殃;里若太实兮,攻之不畅,气血仍困而 受虐;里若太虚兮,补之不实,真元终乏而何浆?实必 至于内溃,虚必至于亡阳。更若加乎颠倒,何异抵痘 于锋铓。妄冀成脓,求鱼毁网”,即此一端,可以推广。 脓若成而毒未尽,治毒何能遽止?气虽足而血未收, 凉血何可松放?不则竟尔收敛,馀毒必“至彰彰。”亦有 当收不收,脾气必困中央。此宜实脾燥湿,助痘收敛 何妨。口渴不因火炙,生津补液相当。便泻不因火迫, 固脾实土为良。心虚不寐兮,自宜定志;胃气不食兮, 助纳为强。腠里虚而汗泄,还宜实表;神不守而多言, 务使神藏。邪毒净尽兮,悉从乎补,馀毒留连兮,可废 平章。总归虚治兮,不通之论,不明。《剥》复兮,安用彼相? 补必期足,攻必期畅。药不胜病兮,何言九仞,治之过 当兮,谁云力量。酌其虚而温之补之,热之固之,不为 实实。明其实而凉之泻之,寒之解之,不为虚虚。首尾 不拘,惟理是傍。痘若平易,好奇必误,痘若偏陷,适莫 宜亡。常道不谙兮无此庸俗,寻常不化兮,乌得为良。

    《推广规则录》

    道有元机,阶梯必从规则。学期自得画一何能推广? “孩体初热兮,视其温壮,温则轻而壮则重;温必神爽 方轻,躁乱莫庆。壮则痘起犹轻,毒滞尤重。壮热按其 燥润兮,润则水济犹轻,燥则亢阳尤重。两眼昏沉兮, 如睡未醒,唇口手指𥆧惕兮,神情恍恍。”胃火上冲而 呕吐,邪热下注而倾肠,此因毒趋百窍,是皆出痘之 象。吐不必治兮,邪从吐泄,利不必止兮,毒以利畅。其 或发搐兮,惟利关节,毋为惊治,其或狂躁兮,惟清烦 热,安神必戕治先疏肌消食,升发透毒为良。表邪因 其轻重,轻则前胡、荆芥,重则芎、苏、干葛,风寒可用辛 散,风热惟宜清彻,内伤何独不然。食轻麦芽、山楂,重 必青皮、枳实,发痘随证相宜,蝉蜕、芦“芽,桑蛀咽喉。”凡 痘宜清牛蒡与夫甘桔。惟有内伤呕吐,甘桔亦宜暂 撤。毒盛内伏兮攻不宜缓,身如火炙兮早扑可灭,迟 则养虎贻患,致令将来无策。无论浆不能化,纵发何 能得出。亦有胃寒而呕,脾虚而泻,非因欲痘而然。痘 疮偶因发泄,其必目眶低陷,天柱软侧,足冷头温,神 情虚怯,重语声轻,面颜恍白,必先安胃醒脾茯苓车 前腿术缩砂陈皮甘草扁豆莲心配合方,于痘所宜 兼,并行不悖,拣择令亦疏肌消食,何异霜而重雪?痘若险中带顺,率由旧章乃得痘看稀密兮,稀为轻而 密为重;稀得荣绽为轻,密更不松,尤重察其色之红 白兮,白属血虚,而红属血热;白而嫩薄,血真虚也。血 虚者虑其浆清。红而壮热,血真热也,热则防其紫黑。 顶平顶陷,有气虚气滞之分。气虚者淡白,气滞者板 赤,淡白充拓而可起,板赤疏达而勃勃,根壮根坚,有 毒松毒锢之。殊壮者圆绽而松,坚者箍而硬结,圆绽 可以弗药,硬结非透可出。活血透毒,起胀时之工夫, 凉血清火,成浆前之规则,活血如红花紫草,透毒如 山甲蜂房。清火芩、连、犀角;凉血,丹皮、地黄。囊壳得松 兮,不必再透,色转红活兮,何用再凉?痘犯炽热,凉解 何拘首尾?痘若虚寒,温补何妨?巅末淡白而兼色嫩 兮,参芪保元为最;淡白而郛壳老苍兮,芎归熟地为 良。小水短赤,导赤繇来必用;心烦躁乱,凉膈散快胸 堂。疏表以毒透为期,凉解“以火清为傍。咽喉时防阻 塞,莫犯辛酸冷热;头面时防搔痒,最忌醴秽腥香。皮 薄浆清,托里而脓自足;灰白平陷,气足而痘自发。”煌 痒分虚实,湿为虚而燥为实,虚则倍以参芪,燥者黄 连、生地,便分滑滞。滞为毒而滑为虚;毒则恶实,红花、 黄连、木通、滑石,虚则木香、诃子、茯苓、陈皮、参术。亢极 作战兮,必燥热而肿赤;气虚寒战兮,必冷白而皱湿。 亢极重以清火而佐散,气虚急以回阳而俾暖。牙斗 于发痘之始,责于肝肾之火伏;齿戛于浆成之后,责 于肾肝之少血。虚当重以芎、归,热伏勿令火遏。日不 思食兮,有胃虚火闭之殊;夜不成寐兮,有心虚热扰 之别。邪热迫而液沸,腠理虚而汗泄。总令补泻合宜, 勿使虚虚实实。形不松,色不活,水杨汤和入胡荽而 可浴。或黑黯,或破伤,化毒丹调入胭脂而急贴。气血 锢闭,猪尾膏透活无双;黑黯乾红,无价散能令红活。 未应收而燥敛,生地重以两许;应回结而湿润不收, 薏米防风苓术。馀毒未尽兮,审其透伏,伏则疏肌透 发,透则活血解毒。体虚而毒未尽,参归化毒汤宜;神 爽而热未和,地骨、小柴亦得。肢节臃肿,归尾、牛膝为 君,佐以红花、羌活。两目红肿,羚羊、荆芥为先,次以甘 菊、羌活、木通、赤芍、连𧄍,燥热,生地皆合。热蒸不敛,细 茶末收之而可;乾和皮脱去,金盖散敷之而自结。种 种有实有虚,有寒有热,不得以陷为表虚,以绽为表 实,以吐泻为里虚,不吐泻为里实,不可以浆后为虚, 浆前为实。痘多疑似,毋为其惑;欲得其真,必详参合, 详其似是实非,衡其当务为急证。若偏枯宜以偏济, 证无定局,妙在权宜。以补作泻,以泻作补,究不离乎 规则;合乎日期,同乎矩矱,原不下于《通方》。《五行顺叙》, 即颠倒之元机;颠倒元机,即生克之常理。

    《治痘须知大运论》

    “天以阴阳而运六气,运有小大,小则逐岁而更,大则 六十年而易,小大有不合。大运于阳,岁位居阴,是阳 中之阴,犹夏日之亥子时也;大运于阴,岁位居阳,是 阴中之阳,犹冬日之巳午刻也。民病之应乎。运气在 大不在小,不可拘小节,遗其本而专事其末也。譬之 星理,以命为主,流年利钝,焉能移其大局乎?病而于” 小大俱合无论矣。有于大运则合岁气相违者,自从 其大而略变其间也,此常理也。间有于小则合于大 相违,更有于大运岁气俱违者,偶尔之变,亦当因其 变而变应之。如冬温春寒,更有若夏令飞霜,隆冬雷 电,时令不无怪异,民病岂无悖常,但不可以常理论 也。总以大运为主,不以岁气纷更,强合乎病,又不设 成见于胸,惟证为的,与司天不合而自合,庶乎其近 道矣。若概谓“当先岁气,毋伐天和”,似非世则之言。尝 稽东垣一以保脾为主,河涧一以滋阴为重,子和一 以荡涤为先,皆能表表于世,总得挈领提纲,故得一 本万殊之妙。不则当年岂无岁气,而必各取其一耶? 至于痘证,有独取于辛热,有得意于寒凉,有扼要于 保元,是亦治痘之明手,何不见有逐年之分别耶?要 知大运之使然,非三氏之偏辟也。如曰偏辟,则当年 各操其一以应世,何以得各擅其胜乎?成平以礼乐, 勘定以干戈,此世运推迁之理,人事当然之局也。后 学不明其故,各效其一而不通变,亦有畏其偏辟,而 第据证按期,有侈谈岁气,以示高卓,皆不知循环之 大运者也。余先君养恒治痘,肇于神宗初年,以及谢 事,大运寒水,痘多气虚,即血热之证,至行浆时而火 无不清矣,浆后而毒无不解矣。即有变证,悉属真元 不继,纵有火毒未尽,亦不过强弩之末,总归虚治,无 不响应。昔魏氏之“保元”,正是时之真诀也。及予于丁 巳至癸亥,尚多气虚,与曩局较若一轨,自甲子而血 热者渐多矣,其毒亦渐深矣。向补宜从重者,变而宜 轻;泻宜从轻者,变而宜重。迨及丁卯,所宜重泻者,虽 极清极解,而亦弗灵矣。势必荡涤,而元枭之势始杀, 然犹放标起胀,时之权宜也。至壬申后,荡涤之法,向 施于成浆前者,竟有首尾而难免者矣。历年以来,居 然成一定局,间有宜温补者,不过百中一二,而已见 大运转于相火矣。治痘不同,其因如此。试问痘之形色证状,亦有异于前乎?无以异也,第多内证焉耳,伏 毒焉耳。痘如稀疏者,其热宜和,乃有非干焦如炙,即 头汗如淋,其神宜爽,乃有非啼号不已,即昏愦如迷; 唇有不见掀肿,而口热如炉,舌腻如脂;目有不见红 赤,而拳毛倒竖,两颊如朱,色令紫滞,谵妄其宜,每见 肥红,而语言错乱,色如灰白,厥逆其常;每见焮红,而 愁肢冷,期至浆满,痛胀何奇?每见放标,而即如肤剥, 时方透点,烦热何妨。每见落痂而热犹火炽。有时时 而干呕者,有频频而腹痛者。证难悉举,使内无伏毒, 何以其若是也?使伏毒而仅以规则治之,毒其能治 否耶?见相火应病,怪异乃尔也。自古气运靡常,纯驳 无定,痘故变态靡常,补泻无定,是知今之非昔,其殆 日后之非今乎。乃见前贤往哲,道虽不同,其趋一也。 若使易地,则皆然者矣,讵任胸臆者所可仿佛者哉? 予于当事,时怀冰兢,惟恐偏僻致误。庶几屡应屡验。 稍可自信。亦有莫挽者。明知其逆。不必治。不过热肠 所迫耳。

    《论治痘权宜》

    治痘百千妙诀,不越补泻两途。痘证百千形状,不离 气虚血热两项。气见其虚,无证是实;血见其热,无证 为虚。得补,诸邪自解,宜泻,正气自复。补泻之法,用于 常则易,用于变则难,人第知其以补为补,以泻为泻 之成法耳。不知补泻之变幻,有用补以成其泻,有用 泻以成其补者,如痘不起发,以之疏表达里,是以泻 为泻也。乃有固中实表,而痘适以起者,非以补成其 泻也乎?如浆不能足,以之保元拓里,是以补为补也。 乃有凉解疏达,而浆适以足者,非以泻成其补也乎? 此《内经》泻东方而以南,补西方而以北也。举一而言, 三隅可知。知此,则补不必拘于时,泻不必拘于候时 而一以补焉,当不至于助毒;一以泻焉,当不害于损 元时,而依期傍候,蹈矩循规,祇见行其无事,非为胸 中无识矣。于此不能权宜,凡可生之痘,皆沦于不起。 然痘家喜补而畏攻者多,信攻而畏补者少,医亦依 傍绳墨者多,达权通变者少,往往从补而致毙者,更 十居八九也。

    《治痘药性摘要赋》

    方不合宜,厥疾何瘳?药不明性,方从何合?山楂宽气 道而松痘,消食亦宜;桔梗顺肺气而清喉,药中舟楫。 蝉蜕发痘之必需,甘草解毒之莫缺。前胡清风热之 痰,亦能下气;葛根散肌表之邪,兼能解渴。薄荷清风 痰而散惊,钓藤利惊搐而散悸。木通导赤除烦,毒从 溺解;牛蒡清喉解毒,邪从肌泄;枳壳下气宽胸,青皮 “散结消食,槟榔豁痰逐水,杀虫去积。枳实倍于枳壳, 推墙倒壁;泽泻利水通淋,猪苓速于泽泻。川芎助清 阳而升头角,毒火上炎者宜审;木香理滞气而温脾 胃,乾红色滞者何涉?大黄驱枭毒而不留,破恶瘀而 不守,不令内溃;石膏解烦渴之如烟,退炎炎之火烈, 不使焦黑;僵蚕催浆定痒之一隅,白”芷托顶排脓之 偏卒;荆芥散风热而清血中之火,彻上彻下;防风散 风邪而行周身之闭,驱风燥湿;生地黄凉血之圣剂, 润燥无双;熟地黄补血最良,右莫能出。麻黄发痘而 透渊潜;寒胜则宜。陈皮消痰而开逆气,燥烈则撤。升 麻升散而上提;火炎必戒。白芍敛阴而退热莫投血 热。山甲力透重围,其性燥烈;地龙无地不透,最能活 血;毒凝滞而不透;紫草当行;血干滞而不荣,红花莫 失。羚羊清乎肺肝;犀角解乎心热;黄芩泻肺火而凉 大肠,失血亦宜;黄连泻诸火而解热毒,干呕圣药。赤 芍药破血中之滞气,疗毒壅之腹痛;牡丹皮退阴中 之伏火,散血热之气结;桃仁佐大黄而退浮萍,血瘀 必用地丁君红花而散紫黑,毒结尤良。贝母治毒痰 而利心肺;桑皮泻肺火而治气逆;滑石利六腑之塞 结,溺赤尤宜;杏仁开心气之闭塞,止嗽亦得。连𧄍均 足泻火,花粉可以解渴;当归补血虚之要剂;鹿茸振 血冷之几脱,猪尾膏透伏毒之深藏无价。散转黑陷 为红活,元府留毒,化之无敌;珍珠毒凝痛“楚,定之还 须乳、没。牛黄护心解毒,清火开痰;琥珀利水除烦,安 神散血;黄芪振气虚之不充,排脓托里而实表;人参 补真元之不足,滋助五脏而内益;桂为参、芪之使,壮 血虚冷;附起虚脱之疴,回阳反本。”白术止吐泻而健 脾,茯苓利水道而渗湿;金银花解痘后之馀毒,地骨 皮退痘后之虚热,茯神、酸“枣,宁毒尽之心虚;诃子、肉 果,塞脾虚之滑泻;山药助脾而益肾,薏仁收湿而助 脾。邪留下部,行走必需牛膝;毒存筋骨,通散无逾羌 活;小柴解痘后之潮热,引药入肝而主升提;麦冬清 心肺之烦渴,生津补液,非虚弗合;元参去浮游之火, 解咽痛而快斑;山栀去曲折之火,清肺胃而止衄;木 贼草退馀”毒之目翳,甘菊花疗痘毒之目疾,扁豆、莲 肉助脾,无嗔无喜;竹叶、灯心清心,可出可入。药品浩 繁,惟贵精择纯熟,其性泛应不竭,倘不辨证虚实,必 致祸乎苍生,偶或误投温凉,亦难逃乎天罚。告尔医 工,切须戒慎

    《发热论》

    痘疮未形,热兆其先,何以其自热始也?盖痘本一先 天毒,火毒而系乎先天,毒自内出可知,而且济之于 火,其为热毒又可知。热毒发于内而欲达于外,其有 不热者乎。然热证繁多,何以别其为痘之热也?毒一 萌动,出乎包孕之地,其势旁达,细察其毛窍则耸簇, 按其肌肉则𥆧惕,唇口必濡跳,手指微抽掣,有似惊 意。但惊则显见而迫,彼则隐微更缓耳。其所以然者, 以毒寻窍而出故也。其气腥秽,冲冲而起,眼必昏沉, 胃必呕吐,气浊而神不清。所以然者,以胃与目,神与 气属上焦,而主轻清。目更系五液水会之地,为腥秽 所干,自摇动而不得清宁矣。凡发热而有是象者,痘 之热也。 古人验中指独自冷者,亦谓其中指通受 纳之关,胃为秽毒所冲,而故失其常也。又卜其两耳 红筋必轻,紫筋必重,与夫耳骩冷热之辨,亦为耳乃 肾之窍,水受火之搏也。然有验有不验者,必合验前 象之为最确耳。寂无所感,痘自蓦然而萌动者,其象 如斯。 若先感寒邪,必鼻流清涕,面颜青惨,翕翕发 热,不免于淅淅恶寒,头疼拘缩而无汗,哑儿乌知其 疼?验其眉愁是也。若感风热,则面赤声重,涕唾稠粘, 气粗鼻塞而气热,太阳筋惕,身有微汗。若伤饮食,胸 腹按之必愁,弹之如鼓,口中嗳腐酸臭,大便或闭或 泻,闭则转矢,气极臭,泻则如注,秽臭倍常。惊则面有 青气,但不恶寒,手足兢跳而不拘缩,卒然啼哭而若 有所见,神“情恍惚,如人捕捉,紧抱则安,稍动即悸,甚 则或斜视,或上窜,手足拘挛,角弓反张, 四者皆客 感,本非痘象,然皆足以致痘。”痘若因感而动于中,必 合痘象而见于外,证虽多般,总不离热,是热也。痘虽 未形,而痘之吉凶生死,未始不判于当下。如客感无 侵,则毒无阻碍,更得热势和缓,体肤滋润,微兆其欲 痘之象,别无可虞之证。将来放点,痘必气领血载,稀 疏绽突,荣润可观,吉之兆也。 如痘本轻,客邪太重, 重在表则腠理闭密而毒无出路;重在里则中宫填 塞而毒难宣畅;重在惊则神情虚惕而毒不得振作。 纵令痘无可虞之象,而客邪有变痘之虞,是谓险,从 顺变而吉,中不能无凶矣。 若夫壮热烦渴,或大便 燥,或小水赤,或不耐衣被者,不必问客邪犯与不犯, 热象如是,痘自匪轻,难乎其为吉矣。 至于热如火 炽,体肤更燥,发渴不已,口热如炉,鼻燥唇裂,目红颊 赤,小便癃而大便闭者,此热之盛而凶之至也。 乃 有遍体燔灼而四肢则冷,体燥如炙而头汗如蒸;有 静则燥热如炙,动即汗泄如油,唇口焦裂,舌起芒刺, 目红而拳毛倒竖,面赤而板硬如臃,鼻衄成流,溺血 如膏,置身体于泥水之中则快,咽冰雪于咽喉之下 则爽。有一于此,是热盛之剧,穷凶之至,而与死几邻 者也。 又有骨节烦疼,腰如被杖,彻夜无眠,身无安 放,静则昏愦如迷,躁则如鱼失水,筋抽脉惕,甚至手 足俱扬,皮毛刺“痛,甚至衣衾难动。有叫喊而不休,有 欲啼号而莫得,目闭者,终日不开;直视者,终夜不合, 舌弄如蛇,天柱倒侧。此等恶证,热如炮烙者有之,头 温足冷者有之,唇焦颊赤者有之,青惨黯滞者有之, 即一体之中,寒热相判者有之,阴阳殊绝者有之,殆 不可以数计也。所以然者,以毒火有隐见之分,非真” 有寒热之介也。迺若从前所论热之有温有壮,壮而 有润有燥,燥而有剧与不剧者,何以故?以毒火有轻 重之别,在气在血之不同耳。 火毒初萌,有血当其 先者,血当其先,则血之受毒倍于气;有气当其先者, 气当其先,则气之受毒倍于血。毒所以有在气在血 之证也。血属阴,以阴遇火则自热,火毒得其轻,则热 自透而能和气属阳,以阳遇火,则热自壮。火毒得其 轻,则热虽壮而能润。令重者而血当之,身之赖以滋 养者惟血。血为烈火煎熬,则血失其养,其热自燥,而 体不得润矣。令重者而气当之,身之赖以运行者惟 气。气为壮火所蚀,则气失其运,而脉络为之阻塞。遏 郁处则冷,冲突处则热似火,汗如蒸矣。“重极者,而血 当之。”以有限之血,而抵无涯之火,犹杯水而敌车薪, 鼎沸于内,则妄行空窍,蓄聚于中,则凝结成瘀矣。血 至于瘀,而气有不受困乎?尚冀其能领毒而发见也 耶?不热自有之矣。外见青紫如伤,蓝斑如靛,是其验 也。《重极》者,而气当之以阳刚之性,而撄烈毒之火,阳 既亢而毒且厉,阳亢则热极生寒,火极似水,毒厉则 萌动即攻,未几欲溃,经络隧道悉为毒锢,尚冀其能 蒸发而炽热也乎。凡见闷乱无声,面颜青黯,是其验 也。所以闷痘之毙,不俟终日,总以无所容其发泄焉 耳。故热虽发始之证,而热之轻重缓急,不可不知,轻 者不治而自愈,缓者从容而可图,重若忽而必败,急 若懈而何追, 挽回调剂,古人必按痘之形色,而后 推敲施于缓者则可,其重且急者,痘虽未形,而儿体 之生命已在,涉春冰而蹈虎尾,乘痘未及见,毒虽猛 而尚未有定位,火虽烈而尚未及燎原,此诚转危就

    安之机,起死回生之会也。必俟察形验色,其势已成
    考证
    而牢不可破矣。况乎形从气见,“色以血呈”,欲卜形色

    之美恶,即气血安危之机而逆睹矣。欲察气血之机, 即发热时之景象,而然矣。谁谓发端非究竟乎。火 未至而先烟,雨将至而云合,由来其机如此。得此元 关于发热时之调剂,不必求合于痘而自中的。若泛 以热治,未有不致误于重而急者矣。

    《升发论》

    升者,提清气以上达也;发者,开百窍以四播也。世俗 但知以毒透毒,不知升发之义者也。痘自包孕之地 萌动而起,达于肌肉,见于皮毛,一皆从窍而出,窍有 阻塞,则毒无出路矣。周于一身,遍于四体,一以头面 为主,清气不升,则元首蒙蔽矣。舍轻浅之痘,不得沾 沾以逐毒为发也。故古人有以“升麻葛根汤”,谓已发 未发俱可用,以葛根能开泄腠理,疏畅百窍,痘得以 纵步而出;升麻能提气上升,透发头面,痘得以挈领 提纲,其不专以毒逐毒可知。然《成方》又不可拘者,愚 谓痘犯气虚,腠理不疏而自泄,必用干葛则重泄其 表,俾气愈虚,痘反馁而不振矣。痘犯血热,毒火不提 而上窜,必用升麻则更提其焰,俾毒愈涌,致毒反攻 头面矣。又有谓“一见红点,便忌升麻、干葛。”愚谓气虚 则气下陷,虚剧者升之而犹未能上达,法必得补而 可充,并升麻且不敢用,痘将何由而起?血热则表里 壅遏,热剧者疏之而还虞未浚,法必攻之而得畅,并 干葛且不敢用,枭毒何自而松?此两说者,各执一定 见而不通变,学者不可以概法也。况升发之妙,亦非 仅以提为升,以疏为发。疏则第可以逐寒邪,散风热; 提则第可以助清阳,发真气。不惟真虚真寒、恶火恶 毒所不能调剂,即如饮食停滞,暑湿秽气,孰非阻窍 脉而碍气道者,其得以兼摄否耶?存心于此道者,必 审其何痘宜疏,当不虚其表;何痘宜升,当不提其毒。 何痘宜升发并行,两用而两得其效,何痘可以升发 无藉,即得以无事为工?何痘宜宽中,何痘宜清彻,何 痘以不发为发,不以疏为例,何痘以不升为升,不以 提为则,总令气之得以直达,不为毒锢,不为火蚀,不 为邪郁,不为秽闭,不使窒碍,不使消阻,得以拘领其 毒,而出升发之梗概,庶乎其得之矣。得此机关,苦寒 如芩、连,辛热如桂、附,补塞如参、芪,荡涤如硝、黄,何莫 非升发之剂,此窍不得。山甲、人牙,施于燥热之儿;地 龙尾血,投于寒凝之痘;桑蛀、蝉蜕,随痘皆宜据日期 而不敢多用,鱼虾、鸡、笋,钻疮宜禁。凡遇痘而漫无区 别,本透毒之利刃,与不能操刀者而反割矣。若是则 元之又元,似乎无可适从,要不外于表里虚实之间。 轻重缓急之势。验其形色。考其证状。体其神情。参其 脉息。一一而端详之治法。与发热之条无两轴也。

    《疏表》

    “发痘机关先辨表,表系痘疮之门户。表若无邪莫过 求,表若干邪无出路。疏表必审是何邪,不可混同无 区别。冒寒清涕在隆冬,蜜炒麻黄苏与芎。伤风涕唾 必稠粘,羌活荆防可去风。风热相兼身燥热,面赤骍 骍口腻渴。前胡荆芥葛根宜,莫用辛香与燥湿。表证 虽无痘不松,亦宜三味无他择。痘如起发表邪清,不” 可过用令肌泄。若还表虚,痘必痒,表若留邪毒闭塞。 亦有表清毒已透,痘出焮红或紫色,此是血热火熬 煎,血中之火当俾彻。《荆芥一穗》妙灵丹,彻始彻终莫 计日。

    《达里》

    “发痘机关当究里,痘有未见先伤食,饮食内停中气 阻,转运失职脾困苦。纵然痘顺亦淹迟,设一痘险尤 难布。要识如何为内伤,口中嗳腐气非常,恒有吐泻 交相迫,亦有胸膛难按掌。有转矢气甚酸臭,指弹腹 声如闷鼓。此等内伤悉非轻,莱菔陈皮枳实君,青皮 等味佐桔梗,欲其下降必兼升,有升有降理自然,前 胡下气必推陈。木香厚朴姜砂类,气味辛香与燥温。 证非燥渴方拟用,不可混作消食论。食若无多仅带 消,山楂麦芽亦足应。轻重寒热最宜分,若还倒置痘 先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