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四百九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四百九十九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五百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四百九十九卷目录

     医部汇考四百七十九

      痘疹门二十一

      王肯堂证治准绳咽喉 腰痛 腹痛 腹胀 腹胀分虚实寒热 姜附

      汤论 痛 身痛 痒塌 爬破 陷伏倒靥 黑陷 灰白 夹疹 夹斑 夹丹 夹疮

      疡 夹损伤 痘疔 卷帘疔 燕窝疔 火珠疔 忘汲疔 豢虎疔 注命疔 骊含疔

       透肠疔 溃烂 臭痘 蛆痘 验面 痘后馀毒证治 痈疖 瘾疹 丹瘤 发热

      骨节作痛 水痘 痳疹 初热 见形 禁忌

    艺术典第四百九十九卷

    医部汇考四百七十九

    痘疹门二十一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

    咽喉

    初觉发热烦躁咽痛者,宜升麻汤、《活人》如圣饼子、消 毒散。

    咽痛。发热作渴。面赤饮冷者。胃经实热也。射干鼠黏 子汤主之。

    既出而咽喉疼者,乃心胃有热上攻。如咽干涩而疼, 兼口舌生疮,齿浮龈肿者,宜甘露饮、丹溪用鼠黏子 汤。水浆不入者,紫雪最妙,抱龙丸、消毒饮皆可用。毒 攻咽喉,口舌生疮,不能吮乳者,如圣饼子主之。此以 上剂,须能食,脏腑实方可用。如上焦虽热,却小便清, 大便溏薄,饮食不进者,当以清上温下药调之,如甘 桔汤加参、术、陈皮、诃子之类更验。手足如不热者。白 术散调之。

    靥后咽痛,治法见痘后馀毒条。风热咳嗽,咽膈不利 者,陈氏用桔梗甘草防风汤、黑参升麻汤亦得。 身壮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大便坚实者,射干鼠黏 子汤。

    靥后壮热咽痛,痘痕色红,手微热者,馀毒未解也,“柴 胡麦门冬散主之。手指似热而冷者,脾气虚也,钱氏 异功散主之。”

    《要诀》云:“喉者,气之出入之户也。”热毒之气至此,亦为 极地。故痘证喉病独多,而且暴烈,或痛或燥,或破、或 咽食,或呛食,或流涎,变证多端,固难定治,俱以退火 为急,用甘桔汤合解毒汤,加麦门冬、薄荷、硼砂、孩儿 茶,为极细末,炼蜜丸如大豆大,时时噙化。咽骨垂下 或肿大,以玉锁匙点之。呛喉六日以前,宜急治之。喉 痛、喉燥、喉破不能饮食者。亦《玉锁匙》吹之。

    如喉痛作渴,上体虽甚热,而两足俱冷,疮不起发者, 乃肾经虚热也,不可专用清凉之剂,宜以地黄丸料 煎与恣饮,兼用八物汤补之。

    腰痛

    痘疮而见腰痛证者,皆因肾经虚怯,相火内燥,真阴 不能胜邪,故腰作痛也。急服地黄丸,以防变黑归肾, 乃克有济。大抵此痘因禀赋肾家,精气不足,故目睛 多白,俗谓之“折腰痘”是也。若平素面白、眼白睛多,行 迟语迟者,出痘必归肾经,预为调补肾气,庶免此患。

    腹痛

    痘腹痛多是痘毒,当临证消息。

    痘疹腹痛者,由毒郁于三阴,脐以上属太阴,当脐属 少阴,小腹属厥阴,须分别之。腹胀者,毒聚于肠胃也。 治法俱当升发解利痘毒兼分利小便,使毒气上下 分消,则痛与胀自止,故曰:“痛随利减,胀以利消。”俗医 以厚朴行滞气,而不知升发解利,非其治矣。亦有乳 食停滞,不消化而腹胀者,当以升发解利药中加消 食之剂,所伤之物,当审其寒热。又有数日大便者,大 便行而痛胀自止,亦未可骤用硝黄也。

    《绍定论》云:“病有似是而非,若同而异者,盖肢体厥冷 而腹痛者,此毒气在里也。若不审谛,必作极冷治之, 反与热药,为害愈深。未冷极者,不问有无寒热,肢冷 腹痛,必大便自利,蜷卧恶寒。今身热肢冷腹痛,大便 不通,乃热毒在里,热甚则发厥,仲景所谓热深厥亦 深”也。伏热深而疮疹不出者,宜以蝉蜕末水煎服之。 已出者亦可服。毒气得泄,则四肢温暖,腹痛自止矣。 前人论腹痛有虚实,肠鸣自利而腹痛者,为虚痛,是 冷也。腹满而不大便者,为实痛,是热也。今腹中痛而 不大便,又身热,耳尖冷,脚冷,为疮疹证明矣。又有疮 疹始发,腹中有宿块而痛者,医不能辨,误作食积下 之,多夭横矣。

    前证痘未出而发热烦躁,或作渴饮冷,大便坚实,此 热毒壅滞也,用疏利之药。

    “凡有发热腹中便痛者,此毒气内攻也,急宜发表疏 里,桂枝大黄汤主之。亦有外邪与毒相并,致未尽出 而腹疼胀满者,宜参苏饮去参苓加缩砂,温而出之。 若原无腹痛,发热,二三日后,大便不通而痛者,此燥 屎与毒相并而痛也,三黄丸、七物升麻丸、宣风散择 而用之。有谵妄狂乱者,三乙承气汤主之。”原无腹痛, 或因饮冷水而痛者,此冷痛也,理中汤加桂心。或因 多食而痛者,此食积痛也,微则木香大安丸,甚则备急丸、丁香脾积丸,原物汤下。

    原无腹痛,自利后痛者,此虚痛也,黄芪建中汤,加木 香、青皮。

    发热自利,又腹痛者,此亦毒也,黄芩汤加木香、青皮, 或化毒汤主之。如疮乍出乍隐,此伏也,七物升麻丸。 疮出尽者,再以紫草饮大发之。疮不出者,勿治。 痘未出,有先作腹疼,或腹中有块者,乃腹中先出也, 不可投疏利之药,以戕贼胃气,但与和平匀气兼发 散药,如升麻汤、参苏饮之类。

    痘已出而腹痛,亦是毒在里未曾出透,亦宜桂枝大 黄汤。

    起发不透腹痛者。陷伏也。亦宜“三乙承气汤。”及宣风 散。

    痘已出而不热燥,不饮冷,大便不实,此元气虚弱也, 用白术散之类补之。

    出不快而腹痛者。活血散。即一味白芍药。以姜汤调 下。

    若毒气弥蔓。阳毒入胃。便血日夜无度。腹痛啼哭者。 牛黄散主之。

    又有一等将成内溃之证而腹痛者,当预防之,七日 前内溃。盖因风寒所中,腠理固密,阴阳二分,壅塞不 通,其毒内攻,脏腑之间,毒火炮炽,以致胃烂,溃而成 脓,口舌皆白,是其验也。此证极为惨毒,识者知痘毒 未出之时,或有风寒阻隔,气粗热甚,身必战动,腹肚 急疼者,是欲成内溃也。急以和解汤、升麻汤逐散寒 邪,开泄腠理,纵毒而出,庶无此证。若证已成而治之, 亦无及矣。

    如身不甚热,或时发寒。或呕吐。六脉虚细。四肢逆冷 而腹痛者,陈氏木香散主之。

    腹痛面青而手足冷者,脾胃虚寒证也。宜益黄、理中 辈主之。

    理中汤加白芍药、桂。

    右三条以温药治寒痛例,作渴饮汤,手足并冷者宜之。

    尝治痘始出,腹痛,或身痛,脉洪数者,解表凉药加芍 药、甘草渐安。

    按:解表凉药,即“升麻汤、连𧄍升麻汤、双解散之类。加者倍而用之也。”

    右一条以凉药治热痛例作渴饮冷,手足并热者宜之。

    如疮已出,至收靥时,原无腹痛,忽然作痛,此必有饮 食也。《消息审问》,曾因饮冷水者,五苓散主之,或用黄 芪建中汤加白术、干姜、人参。曾伤食者,问伤何食,丁 香脾积丸主之,用原物汤送下。

    伤食腹痛,不可用巴豆、大黄辈,只宜平胃助气之剂, 如平胃散、小异功散、橘皮汤皆可。

    嗳腐吞酸,大便秽臭,乳食停滞也,用保和丸消之。 若靥后伤食,食蒸发搐而呕吐腹痛者,治法见“惊搐” 条。

    靥后热多,大便实,粪黑腹痛者,蓄血也,犀角地黄汤 主之。

    如发热时,心腹绞痛,烦渴叫呼,或疮陷伏,胀满疼痛, 喘促者,此毒恶之气,攻刺肠胃,燔灼脏腑,必不可治。

    腹胀

    凡痘子腹中常宜宽舒,为里无邪。若腹胀满,须审其 伤食否,及大小便何如。如曾伤食,微满不痛者,木香 大安丸;胀满腹痛甚者,丁香脾积丸。小便不通者,百 祥丸。大便不通者,宣风散主之。此上诸证,皆实胀者 也,故宜利之。若自利腹胀,乃虚胀也,陈氏木香散主 之。

    腹胀分虚实寒热

    “身热烦躁,腹满而喘,大小便涩,面赤闷乱,大吐者,当 利小便。不瘥者,宣风散下之。”此实热治例也。

    陈文中“木香散”治痘疮腹胀渴泻,此虚寒治例也。 腹胀泻渴,脾胃虚寒也,用大异功散、参芪内托散治 之。若前证而兼气促体倦,乃脾气虚也,用白术散加 木香煎送四神丸。如腹胀作喘,大便利,小便秘,手足 并冷,乃脾气虚也,先用葶苈木香散,次用小异功散, 一二剂自愈,此平补例也。

    初热时腹胀痛者,由毒气与外邪相搏,欲出而不得 出也。用参苏饮加缩砂、陈皮,去参、苓服之。挟有表证 者宜此。

    身热脉数,大便秘而腹胀,此热毒壅遏也,当微下之。 或疮半未出,而喘息腹胀,其人大便不通,烦躁作渴, 谵语不安者,当急下之,俱用紫草承气汤。夹有里证 者宜此。丹溪用桔梗枳壳汤、“二陈加枳壳汤。”

    若虚弱自利,四肢厥冷,腹胀发哕者,里气虚也,姜、附、 理中辈急救之。

    若疮既出而腹胀者,有二证:一则阴阳不和,或因作 热烦渴,饮冷过多,或误投凉剂,热为冷所激,欲出不 能,毒不能发越,故令腹胀。其人必不能食,二便利,腹中虚鸣,甚者气喘发厥,疮白无血色者,多致不救。急 当以温中药疏逐冷气,不可又用宣泻之药,以重其 困。如小异功散、木香散俱可用。王中阳云:“木香散性 温平,能和表里,治腹胀泻渴有如神之效。一则毒气 陷伏入里,必有他证相杂,或烦躁大渴,或大小便秘, 或啼哭不止。但用温平解毒快气之剂,如人齿散、活 血散之类。”

    又有小便赤涩,而心腹胀满,别无他证者,此伏热在 胃,则中有所隔,上为心气不降,故小便涩少而赤,下 为阴气不升,故腹中胀满。董氏用四圣散以发出其 毒,则胃热自散矣。

    若出太盛而面黄,大便黑,烦躁喘渴,腹胀者,此有瘀 血在里也,治法见渴绦。若出太盛,至当结脓窠痂,疕 而不结,能食而喘,腹胀谵语,不大便者,及靥后腹胀 喘渴,大便利,小便涩者,治法俱见“喘”条。

    痘疮起发而腹胀者,二证同前,阴阳不和者,疮痘正 发,热毒方盛,必生烦渴,宜以葛根解毒汤、人参麦门 冬散、人参白术散之类主之。不知此理,或饮冷过多, 或误投凉剂,热为冷激,欲出而不能,冷热相搏,毒不 起发,故令腹胀。且伤于冷者,急当以温中药疏逐冷 气,冷气散则腹胀自消,益黄散去甘草,加姜制厚朴, 甚者气喘发厥,疮白而无血色,多致不救。陈氏木香 散,圣方也。昧者反用峻下药,致令重困而死。其毒气 陷伏入里者,但用温平解毒快气之剂,紫草饮子主 之。若腹胀而目闭,口中如烂肉臭者,其证为大恶。

    姜附汤论

    治疮疹半出而半不出,或出盛时却下利,支厥,呕逆, 腹胀嗳噫,须急与理中丸、四逆、姜附汤之类,不须疑 已试之验也。大便自利腹胀者,是热毒被冷所搐不 能出,冷甚则为下利,其毒小得出则为腹胀。此当以 理中丸、四逆、姜附汤等服之,里复温则利止,热毒得 复出,则腹胀自消,疮疹亦自出矣。又有疮疹半出半 未出,或出盛时却大便不通,小便赤涩,喘粗腹胀,而 唇齿干,口燥渴引饮,谵语者,当急下之。此证是毒气 壅瘀,欲出而出不办,故腹胀,下之热毒散,荣卫伸,则 里胀消,外疮出,合温合下,皆得其宜,不可不述之。若 下脓血而腹胀者,又非此证,宜服南金散、乳香、猪血 膏、理中丸、姜附汤。

    治痘疮痛,用“温惊丸”,水化下。

    治疮出烦痛用“五物木香散。”

    若身后痛,属膀胱经也,用羌活荆芥甘草汤。身前痛, 属肺经也,用升麻葛根紫草汤。身侧痛,属胆经也,用 柴胡山栀连𧄍防风汤。四肢痛,属胃经也,用防风芍 药甘草汤,以急止之。盖恐叫号伤气,忍痛伤血,而变 证也。若热毒盛者,用东垣消毒散,或仙方活命饮。食 鸡、鱼、葡萄酒物者,用东垣清胃散、生犀汁。若发热饮 冷。大便调和。用四物连𧄍牡丹皮。若发热饮冷。大便 秘结。脾胃实热也。用清凉饮。

    若发热作渴饮汤者,脾胃虚热也,用七味白术散。大 凡痘切不可食毒物,恐作痛,致伤元气,轻者反重,重 者难治。大人亦然。

    痘疮起发痛者有二:“一则毒邪欲出,气血随之,肌肉 弸急而痛,九味顺气散合活血散主之;一则皮肤厚, 肉理密,为外寒相搏而痛,桂枝葛根汤主之。”

    痘将结靥,干硬而痛,宜涂酥润之。靥可揭去则去之。 如无酥用猪油煎汁代之。此痛非服药可免也。

    身痛

    《经》云:“诸寒为痛。”又云:“痛则为实。”内快外痛,为外实内 虚;外快内痛,为内实外虚。今痘疮身痛者,是皮肤厚, 肉理密,或为外寒相搏,或热毒内作,或血虚不能荣 养,审而治之。

    凡疮发身痛,不为外寒所折,则肉腠厚密,宜分而治 之。若红点方见,为寒所折而内体有热,宜木香参苏 饮,轻者消毒饮,或“葛根升麻加芍药汤。”肉腠密者,宜 活血合“匀气散。”

    外寒搏者,必兼有里证,如和解汤、攻毒散去柴胡、前 胡皆可用。若兼发热头痛欬嗽者,参苏饮主之。 热毒内作,血瘀而痛者,先用活命饮,次用消毒救苦 汤。

    血虚而瘀因作痛者,四物汤之类。

    遍身如啮,色黑者,毒气壅滞而血凝也,乃是危证。若 二便秘结,喘急烦躁,用栀子仁汤,或猪尾膏血调片 脑治之。自利不食者不治。

    痒塌

    凡痘子瘙痒者,须于形色上详审。如疮一向起发红 活光壮肥满,忽然瘙痒者,此秽气所触也,宜内服十 全大补汤,外用茵陈熏法。其破者,以白龙散敷之。如 疮本干,又添瘙痒者,火甚也;如疮原带水,皮肉嫩薄 痒者,此湿热也,摆头扭项,手足动作昏闷者死证。 起发身痒有二证,一则血气不足,其痒为虚,十全大补汤主之。一则不能食淡,以至发痒,蝉蜕膏主之。 凡痘子已熟,忽作瘙痒抓破者,此脾胃虚弱,不能荣 养肌肉也,内服四君子汤加黄芪、官桂,外以败草散 主之。如因自利,脾胃虚致痒塌者,陈氏木香散、异功 散主之。

    《丹溪法》于“形色脉上分虚实,实则脉有力气壮,虚则 脉无力气馁。实痒则势焮,虚痒则势怯。虚痒以实表 之剂,加凉血药。实痒以大黄寒凉之药少许,与之下 其结粪。”

    《沧州翁》法:主血气不足,用十补托里散及木香散加 丁香、官桂。胃主肌肉,尤宜四君子汤加芎、归、木香、紫 草煎服。或患者不能忌口,因食毒物而作痒者,二物 汤、百花膏,或四君子汤加解毒药。

    《陈氏法》:“痘疮作痒,抓破成疮,脓水淋漓者,由血气衰, 肌肉虚也。宜用木香散加丁香、肉桂及败草散,切忌 用牛粪灰。”

    闻人氏法:“痒有二证,一则气血不足,其痒为虚,活血 散或四君子汤加黄芪、枳壳主之。 左中恕用十全大补汤、十宣内托散。”

    一则不能食,淡以致痒,蝉蜕一物汤主之。

    《魏氏法》,以保元汤倍加黄芪,少加芍药。 或云:首尾痒塌,保元加牛蒡子、白芍药、何首乌。何首 乌有红白二种,名为雄雌,必须兼下有效,忌铁。 痘疮虚怯,淡白色,痒塌,此属虚寒,宜用陈氏法。若发 热壮盛,齐涌红紫色,燥痒,此属热毒,宜用凉血解毒 之剂。

    前证皆因气血虚弱所致,预为调护,使气血和平,庶 无此患。又必察其外证,色白者用四君之类,色赤者 用四物之类。

    囊贮半浆而作痒者,可以疗止。必当用参、芪、芍药、升 麻、附子之属,不宜投寒散之药。若焦贴皮肤作痒者, 不治。空壳莲蒲作痒者,不治。

    痒甚欲搔者,以鸟羽轻拂之,以细茶、当归、黄芪、黑参 烧烟熏之。或以铁器烧红,置酽酢中,于室中熏之。 轻者用淡蜜水调滑石末,以鸡羽润疮上。

    痘痒难任,搔之成疮,或脓或血出者,败草散治之。切 不可用牛粪灰贴,则臭秽斑瘢多矣。

    小儿痘疮痒难任,误搔成疮,及疮痂欲落不落。用上 好白蜜一味涂于疮上,其痂易落,可无紫黑瘢痕。 世传痘靥落后,痘毒不尽,变成癞癣,其痒难任。用陈 年腊脂油傅神妙。

    又方:“用羊。”骨髓涂疮效。

    爬破

    凡痘子脓成浆熟或痒,误犯破者,只复灌烂,不能成 痂。若脓浆未成之时,不可犯破半个,必痒塌而死。 敢问有爬破囊房,脓血淋漓而死者,有爬破囊房,干 枯脱皮而死者,其故何与?曰:木枯则自折,土燥则自 裂,痘之囊房空虚,则枭痒自作,欲其不搔爬也难矣。 但爬破于不关轴之处,犹可以全活,若脸颧气窝,命 之要辖也,于兹爬破,死在旦夕,被爬破而脓血淋漓, 似乎气血交养,本不宜死也,而有死者,岂痘之不分 美恶乎?要知鱼得水而肥,鸟得林而栖,痘囊既破,脓 血淋漓,既竭则元气耗绝矣,元气既竭,乌得不至死 耶?评云:“脓血流来痘可生,只因灌破走黄金,任教炉 火工夫到,弃了黄金恼杀人。”喻言极是。谢冲霄说:“女 娲炼五色石以补天,皮脱可药,纸以封之。”斯言诚谬 矣。

    治痘疮抓碎出血黑虎丹。歌曰:“丝瓜连蒂与囊皮,孔 里乌金统用之,慢火置于新瓦炙,烧时存性效真奇, 痘经抓破恶枭攻,须识王真一笑翁,荆芥防风香白 芷,绵芪芍药建奇功” 按:古方有用败草散抹者,有用荞麦粉抹者,有用文 蛤末掺者,总不如黑虎丹之妙也。

    陷伏倒靥

    斑点色白或黑色,其人必不能食乳,大便自利,或呕 或厥,此胃虚弱而不能副荣卫故也。宜用温中之剂, 令其胃暖,荣卫复行,则当自出矣。宜理中汤、丁香煮 散之类。

    如倒陷者。看其大腑何如。如大小便秘。四顺清凉饮 合夺命丹主之。

    泄利气弱者,十全大补汤合夺命丹主之。并外用胡 荽酒、水杨汤。

    痘疮倒陷,因真气虚而毒气不能尽出者,用黄芪、人 参紫草酒制治之。若将成就之际,却淡色者,属血虚, 用当归、川芎之类,或加红花、紫草;属热毒者,用升麻、 芩连、梗、𧄍之类,甚者用犀角屑大解痘毒。 窃谓前证若热毒方出,忽被风寒闭塞肌窍,血脉不 行,身体作痛,或四肢微厥,斑点不长,或变青紫黑色 者,此为倒靥。若胃气虚弱,不能补接荣卫,出而复没 者,谓之“陷伏”,误用解毒之药,必致陷塌。若喜热饮食, 手足并冷者,乃脾胃亏损,阳气虚寒之证,宜辛热之剂补之。喜冷饮食,手足并热,乃阳气实热之证,宜用 苦寒之剂泻之。外感风寒者温散之,毒入腹者分利 之,阳气虚者温补之,外寒触犯者熏解之。

    自昔谓“白陷不可救”,盖痘色白者,必变为灰惨,灰惨 者必至于平伏倒塌,故谓之白陷。此固由气虚所致, 然血不华色,血亦本虚,治法须兼气血为当,血和气 行,白可变而为红,自不至于陷塌矣。若单补气,则气 愈燥热,势必陷伏,故白陷抓破,皮薄干燥而极痒者, 由失于补血,致气盛极而燥也,愈用补气之药,速死 之兆也。故凡痘色白者,无分先后,皆以补中益气汤 合四物汤治之。内有热者,加解毒药,或利小便。若待 白陷已成而后治之,难为力矣。

    痘有紫黑陷,灰白陷,紫黑陷者,乃血热干滞,而气亦 不能以运行,有馀之证也,急治之,犹多可活。灰白之 陷,乃元气衰败,故不能起发,而血亦不得通贯,不足 之证也,多难救治。

    《罗浮方》治塌陷痘。歌曰:“乌蛇全蝎与僵蚕,带肉穿山 甲与缠,四样净该均一两,绵芪官桂倍加焉,白酒煮 浓随意服,见多陷痘得回全。”

    愚每用此,全活甚众。但僵蚕须要去丝,清水洗去石 灰,再晒干,乌蛇须用尾极好,穿山甲酒洗焙干用。 《袁氏治倒靥歌》曰:“倒靥原为痘后难,只因气血两相 残,参芪归地并蝉蜕,连绵进服靥自还。” 又云:“倒靥血不止,名为回阳泉,若犯胸胁地,十来九 不全,速觅胭脂胚,血竭加一钱,烧之俱存性,点上血 收干。”

    予见痘后倒靥人多妄用浴法,枉杀人男女。若痘后 结痂厚垒,不能脱起,或半脱而半在,或四围脱而中 心锥痛者,准用生蜜苏合油二味调匀,用银簪敷于 靥盘沿处,其痛即止,而靥自速脱,并无呛血暴肉之 患。如无苏合油,只以线鸡油代之,甚妙。

    黑陷

    邵子《观物篇》曰:“东赤南白,西黄北黑”,此正色也。验之 于晓午暮夜之时,可见之矣。由是推之,婴儿始生而 赤,长稍变而白,病则黄,老死而黑。物生地下而赤,稍 长而白,萎落则黄,枯槁而黑。凡物皆资一阳之气以 生,此四色者,乃一阳之气色递变者也。痘疮由出现 而起发,起发而成浆,成浆而结痂,亦人身中一阳之 “气之流行也,其出现而赤,起发稍变而白,成浆则黄, 结痂则黑”,此亦色之递变自然者,乃证之顺,未可全 以变黑为不正之色也。夫以变黑为逆者,以四时言 之,春主生,夏主长,秋主收,冬主藏,此自然之序,递相 成功者也。痘疮之出,犹春之生也,起发犹夏之长也, 成浆犹秋之收也,结痂犹冬之藏也,亦自然之序。苟 出现而黑色,是春行冬令矣。起发而黑色,是夏行冬 令矣。成浆而黑色,是秋行冬令矣。不循递变之次,故 谓之逆。黑者,肾之色也,为起蛰封藏之本,故以变黑 为归肾也。又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脾主肌肉,肝主筋, 肾主骨髓,疮疹之毒,由内而外为顺。内者不出曰伏, 已出复入曰陷,不能成浆,谓之倒陷。不能结痂,谓之 倒靥。曰伏、曰陷、曰倒,皆由外而内入于骨髓,故曰归 肾为逆也。

    按:钱仲阳为万世幼医之祖,而独以变黑归肾为肾 实之证,其失不小,万氏辟之最为详明,故备引之。盖 耳骫者,肾之部也。诸痛疮疡,皆属于火,肾本属水,水 不畏火,故疮疹之初,肾独无证。凡五脏之部、之色、之 证,见者皆为恶候,故曰:“善则不可见,恶则可见也。”倘 若小儿肾水本亏,则火毒愈盛,水不足以制之,而火 反侮其所不胜,及其既久,火熬水热,于是肾之所部 始病,而恶证见焉。钱氏以百祥丸下之者,大有至理。 盖大戟者,泻小肠之药也,心与小肠为表里,不直泻 其心而泻其舍,使心火下降而肾水上升,得阴阳交 媾之道,有起骨加肉之功,然不救者尚十有九,水火 岂易抽添哉!盖非百祥丸则无治也,毒气去而真气 不绝者犹活。前人谓百祥丸泻膀胱之水,令脾土复 旺,是不读《本草》而且大失仲阳之旨也。又导赤散亦 仲阳所制,亦泻小肠,但与百祥丸之功效有宽猛耳。 四圣散用木通亦妙。世以大戟为猛,而易以其他淡 渗之药,反泻膀胱与肾者,是不刃而杀之矣。万氏以 百祥丸下肾中毒气,是犹以为肾实而泻其子也。毫 釐之差。千里之谬。不可以不辩。

    疮痘黑陷分四证。详见《起发证治陷伏》条。

    喜热饮食,手足并冷者,乃脾胃亏损,阳气虚寒之证, 宜用辛热之剂补之。喜冷饮食,手足并热,乃阳气实 热之证,宜用苦寒之剂泻之。外感风寒者温散之,毒 入腹者分利之,阳气虚者温补之,外寒触犯者熏解 之。陈宿州先生用十二味异功散,以预保脾土于未 败之先,实发前人之未发,开万世之聋聩也。

    《活人》治疮黑倒陷,猪尾汤、无比散、龙脑膏,无不验。

    《海藏》云:“若用草药下之,似胜脑、麝,必不得已而后用之可也。”

    治疹痘不透,干黑危困用山楂肉一味为末。每服二

    钱,紫草酒送下,量儿大小加减,徐徐进三四服,即红 活。

    刘守真“凉膈散,治小儿斑疹黑陷亦妙,然止能治大 便结硬,小便赤涩为当。若大便小便已通,不宜用此。 惟以易老去大黄、硝者,最为稳当。”

    凡痘疹重者,犹十活四五,黑者无问何如,十难救一。 其候或寒战咬牙,或身黄肿紫,宜急以百祥丸下之。 复恶寒不已,身冷出汗,耳尻反热者死。何以然?肾气 大旺,脾虚不能治故也。下后身热气温,欲饮水者可 治,以脾气生胜肾,寒去而温热也。治之宜解毒,不可 妄下,妄下则内虚,多归于肾。若能食而痂头焦起,或 未焦而喘实者,可下之,宜四顺饮。疮赤陷而耳尻反 热者为逆,用百祥丸、牛李膏各三服,不愈者死。 痘疮黑陷二种,因气虚而毒气不能尽出者,用黄芪、 人参、酒炒紫草治之。颜色正者,如上治法。

    参芪之补,佐以紫草之通利也。

    变黑归肾,乃气弱不能蓄血,血亦不荣,故致枯萎而 黑。只用保元汤加芎、桂,补提其气,其气旺,则黑者转 而为黄矣。

    右《补虚例》第三证所谓“内虚而不能使阳气以副” 云云者之所宜也。

    痘色初深红者必变紫,紫必变黑,紫黑必至于干枯, 此血热渐变,理势之一定不移者也。故初见深红,失 于解散,至于干枯黑陷,危殆极矣。治法当以凉血退 热为主,看其微甚,或利大便,或利小便,或用解散之 剂。顶虽平陷,不可专以气虚例之,而惟用参芪补剂, 补则气愈盛而血愈干涸矣。

    治血热证七八日间,有紫黑干枯,及青灰干黑陷者, 有夺命大造谈笑《博金一字金》,或百祥牛、李、猪尾等 方,然早能凉血解毒,必无此患,患此而后用此药,得 全者少矣。若服凉解之药过多,以致泄泻滑脱而成 黑陷者,仍从陈氏法,以木香异功治之,又不得以血 热为拘也。

    灰白

    炉灰白色,静者、怯者作寒看。燥者、勇者、焮发者作热 看。

    凡痘疹白色将靥如豆壳者,盖因初起时饮水多,其 靥不齐,俗呼“倒靥”,不妨,但服实表之剂。如毒气郁里, 消息他大小便,如大便闭通大便,小便闭通小便无 妨。

    前证不起发,不红活者,此因脾肺气虚,用“参芪四圣 散。”

    顶陷灰白泻渴者,脾肺虚寒,用木香散、异功散。 痘初出时色白者,气血虚也,便宜大补气血,参、术、芪、 芎、升麻、干姜、甘草、木香、丁香、酒洗当归、白芍药。若大 便泻,加诃子、肉果。

    凡血气不足,灰白顶陷不起者,宜“内托散。”即十宣散加紫 草并乳汁调补。

    痘色灰白,浆不满足,欲成倒塌,皮薄宜破者,保元汤 加芎、归、芍药、升麻、人乳、好酒进之。

    有一等白痘似粉。医人所不识。有盘有顶而软肥者。 以“《加减》大紫草散”主之。

    夹疹

    状如锦纹,其中有空缺处,如云头样者为斑。遍身无空处,疏密不等者为疹。

    夫疹乃风邪外患,痘为胎毒内发,二证并作,脏腑俱 病也。二者相杂,赤晕发焮,痘疮愈盛,误谓痘出太密, 多不可救。然此乃夹疹痘也,当治以“人参羌活散”,疹 毒即解,痘势亦退。其元气亏损,不能结痂,当补脾胃 为急也。

    痘内夹出丹疹者,不必治之,当以托痘为主,痘出而 疹自消矣。

    夹斑

    痘出而夹斑者,痘毒随脏而出,其毒发之势,最为迅 疾。或血太过而气不及,则卫气疏缺,不能密护脉络, 而致太过之血,夹毒上浮,亦乘毒出之势而发为斑 也。较前夹疹者,稍为易治。如痘起齐,其内必虚,斑多 从内解。如不解,以升麻汤加归、芍主之。又有或结痂 后而发者,馀毒热盛,煎熬肉分,其斑必烂,以消毒散 加归、芍、防风,盛则用连𧄍汤,烂处以生肌散傅之。若 夹毒初出,色赤如火,乃毒滞不能宣发之故,以四顺 饮利之。如大便利一二次而斑或退,则血附气位,急 用四君子汤加芪、姜、枣与服,以防其损陷。如不止,加 肉豆蔻必止。

    翁用黑参升麻汤。黄芩荆芥白芍归芎。在初多用表 散。在后多用解利。红斑易退。紫斑稍难。蓝斑不可治。 娄用白虎汤。

    痘中夹斑,阳明受枭炎之毒盛而然,丁桂之药,纤毫 莫可投也。张半仙用黄连解毒汤以治夹斑之痘,则 失之太寒;钱氏用槟榔、大黄以疗痘中之斑,则失之太峻。总不如犀角地黄汤以彻内阳明之郁毒,五龙 化斑汤以消外蚊咬之血纹,内外夹攻,表里调和,斯 能复全矣。

    《愚》治痘里夹斑者极多,但见形就是斑,不是痘样者, 热毒峻烈,克全者十止,三四两日而斑见者,速清。逐 为尚患此者,必烦躁谵语,渴饮不宁,刘禅师用地龙 汁和犀角水投服,亦心得治斑之法者矣。

    夹瘿,为痰毒凝结而成也。或结于颈项,或结于耳后, 或结于腋下,大者如桃,小者似李,长者似瓜,短者似 枣,身烙烦渴,势若不凶,痘三四日而瘿作,则毒随痘 泄,脓随痘灌,自可挽全而无害。倘瘿红肿将脓,而痘 随标焉,吾恐毒脓一溃,元气嚣漓,痘焉能表暴充灌 乎?七八之期,痘已黄蜡,而瘿作焉。保护元气,消毒祛 “邪,竟获绥全之庆,虽溃无妨。治法在乎审日期之先 后,视元气之厚薄,纪男女之大小,范时令之寒暑,庶 几免紊错之愆矣。”瘿已红肿而痘标焉。法宜托里,毒 盛消其毒,元虚补其元,木通、桔梗解毒而彻关锁,恶 实、生地除枭而祛荣火;甘草清理诸邪,蝉蜕祛风辟 毒,芍药泄诸经之郁火,荆芥散阳明之风邪。诸药缺 一不可也。

    痘起遂发瘿。治以补托。惟芩连之药。不可用耗烁之 剂。不宜投消痰解毒为尚。

    痘标而瘿破,流脓出血,自致元气虚亏,大用“黄耆卫 元汤”可也。人参黄耆、川归、红花桔梗芍药、甘草、防风 煎服。

    痘两三日而瘿毒仍作,急用三消散:半夏、川归、茯苓、 甘草、木通、红花、生地、芍药、牛蒡子、天花粉、蝉蜕、灯草, 煎服。

    痘七八日,充灌而瘿作,宜服冲和饮子:人参、黄芪、麦 门、柴胡、防风、荆芥、芍药、茯苓、炒白术、桔梗、连𧄍、当归、 瓜蒌根。频进四服,自愈矣。

    歌曰:“木通生地并黄芪,桔梗当归芍药俱,大力蝉蜕 兼甘草,白茯僵蚕效实奇,上焦加味升麻引,贝母门 冬不可遗,下焦牛膝相资助,紧觅山姑倍用之,热多 荆芥随多少,疼极还寻白芷医。”

    按“方治证,须验时日,若头面尽肿而瘿肿,则诸痘决 不能鼎峻,多致损伤。”

    夹丹

    痘里发丹,内热之极而然也。不宜遽用极寒透里之 剂。若见标三二日,竟以化斑汤徐徐浴之,内服生地、 牛蒡子、芍药、甘草、木通、荆芥穗,其毒自消矣。若用猪 胆、京墨、冰片涂之,竟罹其害。慎之!头面项颈,倘如蛇 缠硬肿,火烧疼痛,枭毒辏于上,宜用炒黄连、紫草、车 前子、栀子等药。

    余治痘丹,准前药加减,单用露桃花二钱,即丹收痘 朗若肿痛,须加柴胡、羌活、生地、芍药倍之。有用凤尾 草独煎汤饮,岂知山蕨即凤尾草也,性极寒而沉走, 恐伤于痘,不可轻用。

    夹疮疡

    痘里夹疮,痘迎疮见隙而盘据,愈加多密矣。痘起气 虚,风痒自作,宜用紫苏荆芥汤浴之,随用芍药、生地、 防风、黄芪、白术、僵蚕、甘草、蝉蜕等药服之可也。若男 女种患杨梅恶疮,痛不可忍,而痘适标其间,李少阳 用蜗牛丹以治,但香油皂子仁不可轻用。若患肥疳 疮,如松香、轻粉、飞丹、雄黄,皆不可涂也。

    歌曰:“黄芪芍药直僵蚕,生地防风白术联,甘草红花 牛蒡子,酒煎来服效难言,若是杨梅疮破烂,牛黄土 茯倍加焉,痛极乳香些少助,自然疮可痘安全” 余历验小儿痘种于疮疡中,痘虽美丽,势必枭痒,若 不按法制汤以浴痘,蹲聚于疮隙,奚克鼎峻。尹头陀 专以香马兰藤煎汤,浴夹疮疡之痘,允得镇痘之妙。 但香马兰有三种,分别青、红、白,根浮上红者甚佳,采 用则可。治法以升麻、黄芪为君,芍药、生地为臣,羌活、 防风为佐,甘草、蝉蜕为使,此准格也。

    夹损伤

    痘标一两日,或致扑跌,或犯金石所伤,则脾脉亏损 而血气走散,痘终受其阻厄。李少阳用孩骨胡桃酒 以治,则失之峻利,况胡桃又作泻之物,用之不宜。王 近川用归尾桃仁汤以治,则失之狂妄,痘中岂宜破 败其血者耶?准依刘半塘《拱元散》,人参、黄芪、当归、红 花、伏凤雏、蝉蜕、防风、芍药、甘草以补托其内,用文蛤、 棕灰盦于伤处,以收敛其外可也。若损而不破者,用 虾蟆皮贴之,徐徐以手摩抚。若是汤泼火烙者,不宜 敷以生冷之药,以凝滞其痘也。

    歌曰:“损伤须觅伏凤雏,土𪔀参芪蝉蜕驰,橘红甘草 当归合,再入红花防地俱。”

    痘疔

    诸痘中有独大者,或黑或白,其根结硬,即是痘疔。如 疔疮样,直抵筋骨,宜挑破,以“四圣散”点之。

    凡黑陷中有微尖顶如苦楮样者,疔也。无此状者,谓 之黑陷,非疔也痘疔又谓之“贼痘”,或三五枚,或五七枚,间杂于诸痘 之间,其色紫黯,作痛不宁,以致诸证蜂起,不能灌脓, 甚至不救,乃热毒势甚并结也,用仙方活命饮。如二 便秘涩,量加大黄,遍身拘急加麻黄。外必用线针挑 破出黑血,或吮出毒血,以泄其毒,馀痘才得灌脓,否 则其毒无从而解,必致不起。如未应,急用隔蒜灸。若 毒气盛者,或不知痛者,不用蒜隔,就著肉灼艾灸之。 若灸后疮头红肿焮发,用针挑破出毒血,灼艾尤好。 虽此法未出方书,予屡用屡验者,世多用“至宝丹”之 类,亦不可恃。别见起发证治,宜参考。

    凡痘疮起发之时,但见干燥,其根焦黑者,即内服夺 命丹,外用四圣散涂之。

    如原有疮疹,或灌疮未愈,或疮将较瘢嫩者,至痘出 之时,其处痘本攒聚,形色黑溃,急以针刺破之,吮去 毒血,外以四圣散涂之,内服“加味四圣汤调无价散”, 并夺命丹主之。

    如疮焦黑,浑身皆是者,看大便何如。“若大便秘,内服 承气汤调无价散,外用水杨汤浴法。大便利者,内服 十全大补汤、陈氏木香散,调无价散合夺命丹,外用 水杨汤浴法。”

    卷帘疔

    痘六七朝,舌望上卷喉锁,烦渴紧痛,饮食难进。不知 者,妄用刀割舌下青筋,倏时致死。岂知疔毒结坐于 舌根,疔甚者如黑豆,次者似葡萄。犯此证候,要把银 钩钩破患处,尽净恶血,随以苦茶漱口,尽吐其毒血, 而以《后方》投之。

    歌曰:“晡仙妙制龙宫丹,冰片硼砂青黛间,薄荷荆芥 僵蚕炒,还觅黄连法制难,按合研匀为细末,慢吹喉 内卷帘翻。”

    按:此疔人多不晓,夭杀儿童,若患此者,痘定经于心, 急宜清解,若补助之药,不宜服也。有方用蛤蜊汁和 玉露滴者亦可。

    燕窝疔

    痘形五六日,而腋下硬肿,两手坦垂,不能活动转舒, 烦躁谵语,眼碧脸赤,恶渴吐沫,不知者以为结痈而 然。岂知痘毒结坐于腋下,名曰“燕窝疔。”急用银针挑 去其根,尽除恶血,随将燕窝打水澄清者洗净,而以 珍珠末和油胭脂涂其患处,内服消毒饮。

    歌曰“燕窝疔欲燕窝除,挑破须将澄去泥,洗净尽除 其毒血,油胭脂和米珍珠,涂抹其中时刻候,管教毒 尽痘离离。”

    又曰:“消毒饮是鼠粘先,甘草通茯生地全,红花犀芍 连𧄍合,灯草浓煎毒尽捐” 余历详察此痘,左腋潜注,则右体之痘沉伏而失色; 右腋潜注,则左体之痘叛逆而无元,是准格也。若曰 疔左而左痘坏,则诬矣。有方以蜒蝣和核桃肉吞者, 虽暂获效,终于无济。

    火珠疔

    痘值六七日,而鼻窍中阗塞喷火,气息甚难,恶渴烦 躁,面赤眼红,痰紧,饮食不餐,热烙,名曰“火珠疔”,外要 钩破,随将药点入眼角,再服泻金汤则愈矣。

    歌曰:“鼻中阗塞火珠疔,速要钩穿眼上行,黄连膏和 梅花片,点滴其中左右经,再服泻金汤二剂,自然毒 尽得安宁。”

    泻金汤歌曰乌犀桔梗鼠粘行。芍药甘梢伏火清。生 地红花通紫草。合煎服后自消疔。

    按:此痘疔患于小儿们,人昧以为息肉阗塞,不知挑 剔,屡致枉死。惯治者允宜详验。眼翻气急,手足乱撒, 候则是矣。或以田螺水滴入者未善。

    忘汲疔

    痘值六七之期,两眼沿倏然结座,疔毒封合,肿胀热 极,而面色紫,烦渴则以治鼻疔法治之,挑破处速以 瓦葱捣烂盦之,盖此处不可以钩穿者也。 歌曰:“眼沿生疔眼必瞎,自有仙家神治法,瓦葱细捣 盦封牢,莫待风枭再作恶。” 昔穆修治此疔,专用山慈菇和蜣螂肉捣烂盦上取 疔根,亦捷法也。

    豢虎疔

    痘期里正要会脓结蜡,而耳孔内结成疔毒,盖肾地 宜无痘毒,而疔独辏结于此者,则枭炎炽而癸元已 耗矣。急宜锥破,随用鹅管石、女贞子、薄荷,共研为极 细末,吹于患处,再用马兰根洗净,寸断塞耳。

    歌曰:“豢虎由来两耳中,少阳临证制吹筒,鹅管石和 女真子,薄荷三味并相攻,再把马兰根洗净,随将寸 断塞其中,不须时刻相回挽,自然疔里见奇功。” 按:此方鹅管石宜改“元精石”,以元精而写鹅管,此亦 传《易》隐射之失也。内还有冰片女真子,亦是女真,抄 曰“子”者,亦传讹也。

    注命疔

    痘期里两足掌心痘毒辏结成疔,硬肿恶痛,或如钱 样,或如大黑豆,或如胡椒粒,紫筋直注透足股盘处其毒甚矣。速锄取其根,净尽其血,随用田螺水调和 冰片点三次,把慎火草、菉豆浸胀捣烂盦于患处,内 服“化毒丹。”

    歌曰:“痘里如生注命疔,花栏决定不为轻,银针挑尽 其中毒,寻个田螺吐水清,调和冰片胭脂点,再觅龙 鳞草要真。”即慎火草又名火丹草脱皮菉豆浸渍胀,共捣将来 盦一层。内把化毒丹来服,不怕疔生足掌心。 俗人多以足下疔不加意,岂知疔虽生于下,而绾刺 于上,竟犯脾心二经,时刻不可捱,故曰“注命。”

    骊含疔

    痘值五六朝,身发恶热,烦躁谵语,两眼翻厥,肚腹膨 胀,小便闭塞,恶痛,叫号不宁。盖因枭毒澄聚于膀胱, 而于阳茎窍里辏结鸩疔,名骊含疔。《语》云:“痘疔结此, 时刻要死。”急用银朱、冰片、蟾酥、牛黄、麝香,研匀极细 末,将黄连细茶浓煎,候冷取半匙调药,把细软稻心 蘸药通纳其窍中,再用油菜子搓捋其茎,内服木通 “败毒散。”

    歌曰:“骊含生疔疔如刀,十个疔来九不饶,胡僧仙授 攻医法,继后骊含命始逃。牛黄冰片蟾酥麝,和合银 朱一样。”茶连数沸煎浓冷,稻草心将蘸药膏,依方 按法相为用,何畏疔锥日夜号。

    昔云间一僧,用细银丝通窍内,随以清水漱口净吸 之,以尽其毒血,外用珍珠片脑调敷亦验。

    透肠疔

    痘六七朝之内,腹中饱闷,绞痛难忍,大便闭结,烦渴, 遂于粪门旁阖,辏坐疔毒,肿硬紫锥,名曰“透肠疔”,毒 彻于阳明故耳。速针锥其毒,大用金银花、防风煎汤, 候冷洗净,随将轻粉、珍珠、片脑、白敛末,灯心蘸涂于 上,内服黄连解毒汤。

    歌曰:“透肠疔毒命随倾,治得全时漏不成,此方奇效 人谁得,惟是晡仙用自珍,片脑珍珠与轻粉,分两般 般无重轻,要将白敛先为末,澄过干时后并行,毒收 还冀时干结,溃烂来时极可憎。”

    此疔有剔后用苎根捣烂盦者,有用桑杪捣烂和麝 敷者,俱有明效。总不如野菉豆末和红花末干掺甚 美。

    溃烂

    收靥门参看

    痘斑烂之证,因当发散而不发散,则毒气闭塞,以致 喘促闷乱。不当发散而误发散,则毒随阳气暴出于 外,遍身皮肤溃烂。治宜调脾胃,进饮食,大便调和,荣 卫健旺,毒气自解,而无目赤咽痛,口疮吐衄等证。窃 谓前证若发表过甚,大便自利,急用理中丸、豆蔻丸 以救其里。亦有痘疹,如蚊所啮而色黑,乃危证也。若 “大小便秘结烦躁,用山栀子汤,豮猪尾血,调脑子治 之。自利不食者不可用。盖毒发于表而妄汗之,则腠 理开泄,荣卫益虚,转增疮烂,由是风邪乘虚变证者 有之。若毒根于里,而妄下之,则内气愈虚,毒不能出 而反入焉,由是土不胜水,变黑归肾,身体振寒,两耳 尻冷,眼合肚胀,其疮黑陷,十无一生。”治者审之。 疮出太盛,脓汁淋漓,不可著席,疼痛者,干黄土罗末 傅之;甚者,白龙散帛裹扑之,或败草散贴之。丹溪云: “疮湿者用泻湿,乃肌表间湿,宜用风药,白芷、防风之 类。”闻人氏用麦麸衬卧,暑月热甚,当藉之以芭蕉叶 为佳。

    或疮已出定,大便不通,而脓汁不干者,此热毒合下 证也,宜牛黄丹利之。若疮口湿及脓血杂流者,百花 膏、生肌散、金华散、绵茧散、魏氏白螺散、乳香韶粉散 俱可用。若靥后复生,乃馀毒失于解利,留滞于肌肉 之间而然也,宜消毒散。或结痂久而不落,亦宜百花 膏。

    若痘烂无脓,吐利不止,或二便下血,乳食不化者,不 治之证也。

    臭痘

    先哲云:臭痘不死,以其得化泄阳明之毒气故耳。若 臭而黑烂成窝者,元气亏损,亦死之证也。患此者,须 服定金汤。

    予每诊臭痘,脓血流溢者生臭,不枭痒者生臭,不延 人者生臭,不抓脱者生臭,不黑烂者生犯,此须芫荽、 艾叶烧辟其秽气,随用升麻紫苏汤揩挹其臭处,净 洁其衣服床被,即服前方,无不获全。若顶胁、胸、颈气 窝处,凹烂黑臭,洞见筋骨者,必死之痘也。四明俞氏 用寒水丹掺之亦可。

    蛆痘

    天地间有形化者,有气化者。形化者由于胎卵,气化 者忽然成形。痘之有蛆,形化气化兼之也。近有华峰 道人隐吴山治痘,有一小儿患痘,时届十一月,感发 之候,痘经正顺,囊廓鼎耸,忽头项上恶痒难忍,手搔 难禁,遂于溃破处将银簪挑之,则见其虫如丝细而 长有寸,遂以香油取尽,花椒汤洗之,痒即止。愚按:寒 冬蛰令。岂有虫乎。兹乃气化然也。又有一患痘者。时值炎热之际。头项上如前作痒。予视之。见其虫如米 粒。囊中或二三盘据焉。此乃蝇蚋聚啮。脓血形化然 也。先哲云。“蛆痘不死。”以其枭毒尽发于外也。

    验面

    痘疹属火证,其面色赤者为顺,甚者为热,若肝木克 制脾土,致面色青者,是为逆也,急用四君、升麻、柴胡 调补脾胃,色正才治。窃谓前证若伤食而呕吐搐搦, 脾气受伤而泻利搐搦,或厥逆,皆慢脾风之渐也,用 人参理中汤加柴胡、钓藤钩治之,或有少误,多致不 起。若有痘毒,内外郁蒸发出,遇风寒相搏,凝滞于肌 肉,遍身皮肤青色者,用“透肌散。”胃伤则生风呕吐,脾 伤则生风厥逆,用五味异功散加天麻。若疮密热盛 便秘,饮冷面赤者,用犀角解毒散。灌浆之后,发热烦 躁,作渴面赤者,用当归补血汤。足热腰痛,目睛赤者, 地黄丸。皆要法也。

    痘后馀毒证治

    斑疮馀毒,或肝虚入眼目,或肺虚为癣疥,或为痈疖。 发在骨节,肾之虚也;发在肌肉,脾之虚也。或在筋,或 在头,或在面,或牙齿疳蚀,或咽喉肿痛,各随经而见, 皆毒不散,蕴积而成。或病人始不早治,或医者失治, 遗于经络,其所由来,盖有自矣,宜服解毒等剂。 痘毒攻脾,则泄泻身浮;攻肝则眼生翳膜;攻心则烦 躁啼“哭,攻肾则耳疼脓聚,攻肺则咳嗽痰涎。”

    若已发后,有馀毒未散,复有身热疮肿之类,当茶清 下“解毒丸。”

    痈疖

    痘痈多是实毒,血热成痈分上下,用药一日不可缓, 成脓必用清热凉血为主,赤芍药、甘草节、连𧄍、桔梗 之类,上引用升麻、葛根,下引用槟榔、牛膝,更助以贝 母、忍冬、白芷、瓜蒌,大便燥用大黄,寒热用芩、蘗,此法 累效。

    前证初起未成脓者,用活命饮、隔蒜灸治而消之。欲 成脓者,用活命饮解而溃之。气血虚者,八珍汤实而 溃之。虚而不能敛者,托里散补而敛之。大凡发热肿 痛,大便不结,用仙方活命饮及隔蒜灸法。大便秘结, 用仙方活命饮加大黄。大便已通,肿痛未退,再用活 命饮一服,用托里散补其元气。若发热倦怠,大便调 和,用补中益气汤,未应,亦用隔蒜灸。若溃而发热口 干,肢体倦怠,用《东垣圣愈汤》。脓水淋漓,不时发热,用 四君、参、芪。若因乳母肝经血虚发热,用加味小柴胡 汤。肝脾郁怒发热,用加味归脾汤。膏粱厚味积热,用 加味清胃散。

    如专与凉血,用败毒等药,复伤元气,必致成者不能 溃,溃者不能敛矣。

    瘾疹

    瘾者。皮肤间隐隐成疙瘩。瘙痒爬搔更多。内服解毒 防风汤。外以筚衣汤洗之。

    疹者皮间点点。状如蚊蚤所咬之迹。或如小芥子。即 麻子也。升麻葛根汤加防风荆芥穗主之。热甚渴者。 与人参白虎汤相合服之。

    丹瘤

    赤火丹瘤,此恶候也。流移红肿,其痛手不可近,从头 上起者,过心即死;从足下起者,过肾即死。宜内服小 柴胡加生地黄汤、黑参化毒汤,外用蜞针法,吮去恶 血自消。若但红不肿不痛者,斑也,人参白虎汤加黑 参,大青生地黄主之。

    发热

    痘疮收靥之后,浑身经热不除,别无他证,用“柴胡麦 门冬散;如不退,服人参白术散。若风热欬嗽,咽喉不 利,用桔梗甘草防风汤。”窃谓前证有因热毒未解者, 有因胃气虚热者,有因胃气实热者,其因不能枚举, 当临证制宜而药之。

    骨节作痛

    俗名“痘风。”《丹溪》分气血虚实。以日子守之。多带气血 不足。

    虚则黄芪生血之剂助之,略佐以风药。 实则白芍药、黄芩为君,连𧄍、白芷、续断之类为佐。 若属虚寒,《陈氏方》可用。馀详痘中风门。

    水痘

    小儿痘疮,有正痘,与水痘之不同。新安张季明云:“其 疮皮不薄,如赤根白头,渐渐赤肿而有脓差迟者,谓 之大痘,此里证发于脏也。其疮皮薄如水泡,破即易 干而出,无渐次白色,或淡红泠泠有水浆者,谓之水 痘,此表证发于腑也,亦与疹子同。又轻于疹,发热一 二日而出,出而即消,易出易靥,不宜燥温,但用轻剂” 解之,麦汤散主之,羌活散、消毒饮、麦煎散俱可服,又 当服大连𧄍汤以解之。 如心闷烦躁发热,及大小便涩,口舌生疮者,通关散 主之。

    水痘夹黑出来,或黑水流,或手足冷者,前胡、甘草、生 地、黑参、连𧄍、茯苓、木通、蝉蜕、麦门冬、川芎、陈皮、当归生姜,水煎服。

    痳疹

    痳疹,浮小而有头粒,随出即收,不结脓疱。北人谓之 糖疮,南人谓之麸疮,吴人谓之痧,越人谓之痱,古所 谓“痳”,闻人氏所谓肤疹是也,与前所谓脾为疹者不 同。小儿有出一二次者,出轻而日数少者,名奶疹子。 出稍重而日数稍多者,名正疹子。又出于痘前者,名 奶疹子。出于痘后者,名正疹子。初出亦与痘疮相似, 但痘发于脏,痳发于腑,脏属阴,其病本深,故难出难 收,而药于温平为宜,腑属阳,其病本浅,故易出易收, 而药于清凉为宜。

    按:既是心火刑肺金,即是贼邪,其证当重,何反轻于 痘?余每治痳疹,但据见证,以泻白散加减大剂投之, 即至危困之证,无不愈者。其他时师用苦寒降火,辛 温发表,而阽于危亡者,不可胜数,安在其为心火刑 肺也。

    痳疹初出,全类伤风,发热咳嗽,鼻塞面肿,涕唾稠粘, 全是肺经之证。有末传泄利者,有一起兼泄利者。肺 与大肠相表里,表里俱病也。惟不可触冒风寒,及于 正蒸热时啖食,能变轻为重,不可不慎。

    痳疹形证亦同。有如发风疹。疙瘩。拥起如云头。色赤 成斑。随见随没者。有如粟米头。三番俱见而不没。 至三日后方收渐没者,然皆谓之“痳疹。”其于欲出未 出之际。当用发表之药发之则易出易愈也。

    痳疹有发热至十馀日始见者,大抵主在发散肺经 之热毒者,始事也;调理补养病后之元气者,终事也。 其间或兼风,或兼痰,或伤食,并随宜加对证之药,其 有变证,即随病用对证之药,要不乱投汤剂,则儿无 事矣。

    初热

    痘疹发热之初,多似伤寒,惟“痳疹则咳嗽喷嚏,鼻流 清涕,眼胞肿,其泪汪汪,面浮腮赤,或呕恶,或泄利,或 手掐眉目鼻面,此为异耳。轻者以泻白散合三味消 毒散主之,重者以金沸草散主之。兼泄利者合升麻 葛根汤,以白芷代葛根。”此余创立治法,用之无不效 者,即十分危证,守而勿失,终于必济。每见诸书所定 方类,皆苦寒辛凉发表之剂,不尽对证对经,恐有诛 罚太过之失,用者详之。

    大抵疹欲出已出之际,虽寒勿用桂枝,虽虚勿用参 术,虽呕而有痰勿用半夏、南星。

    大忌认作伤寒,妄汗妄下,汗之则增其热,为鼻衄,为 欬血,为口疮咽痛,为目赤痛,为烦躁,为大小便不通, 下之则虚其里,为滑泄,为滞下,多至不救。慎之! 疹子初发热时,未见出现,咳嗽百十声不止,上气喘 急,面浮目胞肿,宜甘桔汤、消毒散、泻白散三方合用。 内桑白皮,采鲜者多用,热盛烦渴,加石膏末、知母、黄 芩、天花粉。

    疹子发热吐利,乃火邪内迫,纯是热证,不可作寒论。 上焦多吐,宜黄芩汤加茅根、芦根、枇杷叶。

    下焦多利。宜黄芩汤送下“香连丸。”

    中焦吐利俱多。宜黄芩汤。多加芦根、茅根。煎调“六一 散。”

    自利甚则里急后重。而为滞下。宜加味黄芩汤。调六 一散。

    大抵疹家吐利滞下,宜于疹家求之,不可作吐利滞 下而治。

    疹出之时,咽喉肿痛者,乃毒火上熏而然,勿作喉痹 治法,妄用针刺喉痹,内作痈肿,故宜决去恶血。痘疹 只是咽干作痛,宜甘桔汤加黑参、牛蒡、连𧄍,或射干 鼠粘子汤,细细咽之,钱氏甘露饮子亦可,外用十全 散、玉锁匙点之。

    疹子渴喜饮水,纯是火邪,肺焦胃干,心火内亢之故 也。

    初发热渴者,前发散药中多加石膏、天花粉。或葛根 麦门冬散。

    见形

    疹子初起,多泻不妨,惟愈后最忌重热,此不可不调 治者。盖疹子发热,多至十一二日,少亦不下五七日, 热久元气虚矣,加之疹出饮食不进而复重热,阴阳 耗竭,不死何待?故再热者,必大补气血可也。予见忽 以为常,而死者屡矣。

    疹退之后,微微咳嗽者,此馀毒未尽也,泻白散合消 毒散主之。若咳甚气喘,连声不住,甚至饮食汤水俱 呛出者,此热毒乘肺而然也,宜门冬清肺汤加枇杷 叶,见血加茅根汁、阿胶珠主之。但见胸高如龟壳,肩 耸而喘,血出口鼻,摆手摇头,面色或青或赤或白而 枯者,皆不可治也。

    疹出之时,曾作泄利,未经清解,至疹退之后,变为休 息痢,不问赤白,里急后重,日夜无度,此馀毒在大肠 也,以黄芩汤送下香连丸,虚者加人参,滑者加椿根 白皮,俱于丸药内加之,勿入煎药疹子既收,其毒不解,邪火拂郁,浑身发热,昼夜不退, 发枯肤瘁,渐成疳瘵,以清热除疳丸主之。若不早治, 以致睡则扬睛,口鼻气冷。手足厥逆。微微瘈疭。变为 慢风。不救者多矣。

    如浑身壮热,未至羸瘦,但多搐掣,烦躁不宁,此热在 心脾二经也,以当归养血汤、黄连安神丸间服之, 几见疹子收完之后,出入动止如常,忽然心腹绞痛 而死者,还是元气虚弱,曾受疫疠之气,外虽无病,里 实亏损,所以一发而死也,谓之“中恶。”间有用人参汤 研苏合香丸而苏者。

    禁忌

    疹家禁忌,比痘家禁忌尤甚,若误食鸡鱼,则终身但 遇天行之时,又令重出也。盐酢食之,令咳不止,五辛 食之,令生惊热,所以通禁。必待四十九日之后,方无 禁也。

    大热未退。不可与食。与《伤寒》同。

    一发之时,既表之后,切戒风寒冷水瓜果之类。如一 犯之,则皮毛闭塞,毒气难泄,遂变紫黑而死矣。如极 渴欲水,只宜少与葱白,以滋其渴耳。必须使皮窍中 常微汗润泽可也。又忌梅桃鱼蜂蜜香鲜之物,恐惹 疳虫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