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四百三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四百三十七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四百三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四百三十七卷目录

     医部汇考四百十七

      小儿风寒门一

      孙思邈千金方伤寒

      钱乙小儿直诀伤风兼变证治

      鲁伯嗣学婴童百问伤寒正受伤寒夹惊 小儿伤寒与时气同异 伤

      寒表里 伤寒咳嗽伤风

      王纶明医杂着伤风流涕

      徐春甫古今医统伤寒候

      王肯堂证治准绳小儿伤寒表里攻发

      小儿卫生总微方论伤寒论

      董凤翀活幼精要伤寒

    艺术典第四百三十七卷

    医部汇考四百十七

    小儿风寒门一

    《唐孙思邈千金方》

    伤寒

    论曰“小儿未能冒涉霜雪,乃不病伤寒也,大人解脱 之久,伤于寒冷,则不论耳,然天行非节之气,其亦得 之,有时行疾疫之年,小儿出腹便患斑者也,治其时 行节度,故如大人法,但用药分剂少异,药小冷耳。”

    《宋钱乙小儿直诀》

    伤风兼变证治

    伤风贪睡,口中气热,呵欠烦闷,用大青膏发散之。若 饮冷不止而善食者,用大黄丸微下之,馀不可下。 伤风手足冷者,脾脏怯也,当以益黄散温脾胃,以大 青膏散风邪。

    伤风自利,脾脏虚怯也。亦用益黄散、大青膏。未瘥用 调中丸。有下证,用大黄丸,后服温惊丸。

    伤风腹胀或作喘,脾脏虚也,当先发散,仍补脾。 伤风,兼肝则发搐烦闷,兼心则惊不安,兼肺则喘嗽 哽气,兼脾则困睡,兼肾则目畏明,各随补。其母 伤风多睡,能食,引饮吐泻,大便色黄,此胃虚热也,当 先用白术散以生津,后用大青膏以发散。

    伤风吐沫,泻色青白,闷乱不渴,哽气出气,睡而露睛, 先用“益黄散”,后用“大青膏。”

    伤风或凉或热。多睡气粗。大便黄白。呕乳不消。不时 咳嗽。先用大青膏。后服“益黄散。”慎不可下。

    伤风误用下药,而作渴饮水者,此胃亡津液而虚热 也,多用白术散热渴自止。

    按:大青膏乃表散之剂,必外邪蕴结于肺,而肺气未亏损者,方可用之。大黄丸乃疏利之剂,其食痰积滞于胃,而胃气尚充实者,乃可施之。况前证属脾肺气虚,腠理不密,外邪所乘,又当临证制宜,必以固脾胃为主。若兼肢冷自利,腹胀喘嗽者,脾肺虚寒也,六君子加木香、升麻、桔梗。若兼惊悸痰甚,饮食少思,属心脾脏虚也,四君子加芎、归、酸枣仁。若兼肢体倦怠,喘嗽哽气,脾肺气虚也,六君子、当归、桔梗。若兼目畏明,白睛多,肾气虚也,六味丸加五味、鹿茸。如未应,更用补中益气汤加五味子、干山药以补肾母。若多睡能乳,饮水吐泻,大便色黄,脾气虚而下陷也,补中益气汤升补元气。若吐沫泻青,睡而露睛,脾虚木所乘也,六君子加升麻、柴胡,调补脾气。若乍凉乍热,喘嗽气粗,大便黄白,呕乳不消,脾肺气虚而有邪也,先用惺惺散,后用四君子汤。若误用下药而作渴者,脾胃之气伤也,用白术散,或六君子、补中益气二汤补之。大凡前证,若病邪急而元气无亏者,先用原方,或用轻清表散之剂。若元气不足者,当如前法固其元气,则外邪自退。若因病久,或因服克伐之药而未愈,或更加变证者,但调补脾胃,诸证自愈。其小儿伤风发热鼻塞,或痰壅发搐,多因乳母鼻吹顖门,但服“惺惺膏”,或用葱头三五茎,细切擂烂,以纸寸馀,摊葱在上,两掌合葱待温,贴于顖门,其邪即解,乃去其葱,却用绢段寸馀,涂以面糊,仍贴顖门,永无伤风之患。

    《鲁伯嗣学婴童百问》

    伤寒正受伤寒夹惊

    小儿伤寒,初得浑身发热无汗,多啼哭,看眼急有如 惊风,但用发散退热,莫令发渴。如渴,便欲饮水不歇, 当发散、羌活散、三黄散、柴胡散、抱龙丸。或虚烦可用 竹叶汤。如嫩小儿,当服洗心散、薄荷散、红绵散。四肢 发汗,自然精神喜悦。感伤寒之重者,当依仲景之法 治之。又有伤寒夹惊,先要发散,其热乃退,化痰截惊,

    乳下婴儿。抱龙丸、羌活散加荆芥、防风。三黄散。微利
    考证
    痰热。次用柴胡、黄芩药调理。管取向安。葱白汤亦可

    服。

    小儿伤寒与时气同异

    夫小儿伤寒得之,与大人无异,所异治者,兼惊而已。 又有因夹惊食而得,治法与大人一同,但小其分剂, 使药性少差耳。仲景云:“春气温和,夏气炎热,秋气清 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触冒 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冬受 寒毒之气,其即时而病者,头痛身疼,肌肤热而恶寒, 名曰伤寒。其不即时病者,寒毒藏于肌肤之间,至春 夏阳气发生,则寒毒与阳气相搏于荣卫之间,其病 与冬时即病无异。但因春而发,名曰温病;至夏而发, 名曰热病。阳热未盛,为寒所制,病名为温;阳热已盛, 寒不能制,病名为热。故《太医》均谓之“伤寒”也。然热病、 伤寒、温病时气传变无异也。凡时气者,四时之间,有 不正之气也。如春应暖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冷,秋应 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气之中 人,则头疼壮热,咳嗽气粗,烦渴心躁,恍忽惊悸,传变 与伤寒无异。故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相似者,此则 时行之气,俗谓之“天行”是也。治法三四月或有暴寒, 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升麻汤、解肌汤 主之。五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八月 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调中汤、射干汤、半夏 桂甘汤,可选用也。”秋温冬温,治湿则利小便;治冬温, 亦宜解利。其利小便也,则以五苓散辈,其解利冬温, 宜葳蕤汤。盖冬温者,感温气而作;寒疫者,暴寒折人, 非触冒之过,其治法不同,所施寒热温凉之剂亦异, 不可拘以日数,发汗、吐、下,随证施行。要之,治热以寒, 温而行之,治温以清冷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 治清以温热而行之,以平为期,不可以过。此为大法。 汤氏有“七宝散”加减服之,并与乳母尤好。有热者,升 麻汤加柴胡、黄芩等剂治之,柴胡石膏汤极效。

    伤寒表里

    凡治小儿伤寒,须辨表里。表里不分,汗下差误。古人 云:桂枝下咽,阳盛即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伤寒有 表证,有里证,有半在表,半在里。有表里二证俱见。然 在表者宜汗,在里者宜下,在半表半里者宜和解。表 里俱见,随证施治。无表里证,用大柴胡汤下之。其表 证者,发热恶寒,身体痛,而脉浮无汗,头疼项强,腰脊 “痛,此足太阳膀胱经受病也,宜汗之。”然伤寒发表,当 随病轻重而汗之。头疼发热兼惊,亦只用葱白汤汗 之,甚则麻黄汤、各半汤、解肌汤、葛根汤、柴胡散,皆可 选而用之。其里证者,恶热而不恶寒,手掌心并腋下 濈濈汗出,胃中干,咽燥粪,结聚潮热,大便鞕,小便如 常,腹满而喘,躁渴,脉沉而滑,内热而谵语,此属足阳 明胃经也,宜下之,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四顺饮、洗心 散,斟酌轻重用之。其在半表半里者,心下满,口不欲 食,大便鞕,脉沉细,是里证,当下。其人头汗出,微恶寒, 手足冷,即当汗。此两证俱见者,仲景所谓半在表半 在里也,小柴胡汤主之。太阳病不解,传入少阳,胁下 鞕满,干呕,不能入饮“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诊其脉 弦紧者,小柴胡汤主之。此属少阳胆经也,宜和解。”其 表里两证俱见者,“病人脉浮而大,是表证当汗。其人 发热烦渴,小便赤,是里证当下,是表里证俱见,五苓 散主之。”又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是也。里 证当下,其人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当须发汗。 此是两证俱见,即未可下,宜与桂枝汤。又太阳病,医 反下之,因亦腹痛,是有表复有里,仲景用桂枝加芍 药汤。痛甚者,桂枝加大黄汤。或腹满时痛,尺寸脉俱 浮洪者,此足太阴脾经也。自利不渴,当温之,四逆汤、 理中汤。其无表里者,伤寒四五日以后,以至过经,无 表里证,又于里证未可下者,既非下证,亦非汗证,皆 可用小柴胡汤,随证加减用之。以至十馀日外,用小 柴胡汤不愈者,若大便鞕,看可汗,则用大柴胡汤下 之。仲景云:“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 便难,身微热,此为实也,当下,宜大承气汤。若不渴,口 不燥,舌干而目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此足少阴肾 经也。其表热里寒者,身大热而反欲得衣,热在皮肤, 寒在骨髓也,宜先与阴旦汤,寒已次以小柴胡汤加 桂以温其表。又身大寒而反不欲近衣,寒在皮肤,热 在骨髓也,宜先与白虎加人参汤,热除次以桂枝麻 黄各半汤,以解其外。又厥阴证脉浮缓者,必囊不缩, 外证必发热恶寒似疟,为欲愈,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若脉尺寸俱沉短者,必囊缩,毒气入脏,宜承气汤下 之。厥阴病,其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宜小建中 汤。此足厥阴肝经也。然以表里证内近似三阴三阳 之证,而疏于各证之下,非可以尽备六经之大法也。 当以《活人书》《伤寒论》为主,其疟证与大方治法同。后 有本条,夏伤于暑,秋必痎疟,其暑证玉露散主之。其 详亦与大方同。其治法但用分剂轻耳。《口议》有脱甲 散。大能除热。扶表救里。真良方也

    伤寒咳嗽伤风

    仲阳云:“咳嗽者,肺感微寒,八九月间,肺气大旺,病嗽 者,其病必实,非久病也。”其证面赤身热痰盛,法当以 葶苈丸下之,若久嗽不可下也。冬月嗽,乃伤风咳也, 当以麻黄汤汗之。有热证面赤饮水,涎痰浓稠,咽喉 不利者,宜甘桔汤。有肺盛者,嗽而后喘,面肿欲饮水。 有不饮水者,其身即热,以泻白散泻之。有嗽而吐涎 “痰乳食者,以白饼子下之。”然肺主气,应于皮毛,肺为 五脏华盖。小儿感于风寒,客于皮肤,入伤肺经,微者 咳嗽,重者喘急。肺伤于寒,则嗽多痰涎,喉中鸣急。肺 伤于暖,则嗽声不通。壅滞伤于寒者,必散寒邪,伤于 暖者,必泄壅滞发散,属以甘辛,即桂枝、麻黄、细辛是 也。涌泄系以酸苦,即葶苈、大黄是也。更五味子、乌梅 之酸,可以敛肺气,亦治咳嗽之要药也。久嗽不已,必 主惊悸顽涎,血脉灌脸,其嗽传受五脏,或吐逆,或痰 涎,或厥冷,或恐悸,甚而至于眼目两眶紫黑,如被物 伤损,眼白红赤如血,谓之“血眼。”治之之法,当用生地 黄及湿黑豆研成膏,掩眼上,而眼肿黑自消,其血皆 自眼泪而出,真良方也。兼服麦煎散而嗽自止。久嗽 成痫,当服散痫等剂。凡治嗽先要发散寒邪,然后服 宽气化痰止嗽之药,即得痊瘥。先服九宝丸、华盖散、 葶苈丸、抱龙丸,或细辛五味子汤。如有热,可服凉肺 之药,柴胡、黄芩等剂,并泻白散。痰多气喘,用金星丸 利痰了,却服前药,后服百部丸、生犀散、天麻定喘饮, 调理而安。冷证咳嗽,小青龙汤加杏仁,去麻黄亦可 服。有热及时气咳嗽,柴胡散加杏仁、五味子、柴胡石 膏汤亦可。钱氏生犀散加减亦佳。有惊咳嗽,天麻防 风丸治之,惺惺散、化风丹皆可服。金沸草散、三拗汤 加减,及治伤风咳嗽之常剂也。和解汤治四时感冒, 可加减服。

    《王纶明医杂着》

    伤风流涕

    小儿八岁以下无伤寒,虽有感冒伤风,鼻塞流涕,发 热咳嗽,以降痰为主,略加微解。凡散利败毒,非幼稚 所宜。感冒轻者,不必用药,候二三日多有自愈。

    按前证若手足冷或腹胀,脾虚也,用六君子汤加升麻、柴胡。若腹胀或气喘,肺虚也,用四君子汤加柴胡、升麻。《经》云:“肺主气而司皮毛。”肺虚则腠理不密,外邪易感。凡发表之后,其邪既去,用补脾肺以实其表,庶风邪不能再入。往往表散之后,热嗽不退,复行发表,多变坏证。

    《徐春甫古今医统》

    伤寒候

    小儿伤寒,与大人无异,所以异者,兼有夹食而已。其 或偶而中伤,谓之时气,又与伤寒不同。若小儿在襁 褓中,或长成而禀赋怯弱,多因乳母解脱衣服,不避 风寒所致也。然小儿患此,口不能言其致病之由,脉 不能诊其必然之理,但只烦啼发热而已,故不可不 尽心焉。初得之时,婴幼则以虎口三关脉纹红色验 之,长而童稚,则以一指按其三部,据左手脉之紧盛 而断之。其喘急憎寒,心气热,呵欠烦闷,项急者是也。 其恶寒恶风,必猥人藏身,引衣密隐,是为表证;恶热 内实者,必出头露面,扬手掷足,烦渴燥粪,掀衣气粗, 是为里证。至若头额冷汗,手足凉,口冷气,面色黑暗 淡,大便泻青,此为阴证。视其小便或“赤或白,可以知 里热之有无;或青或浊,可以知里证之轻重。”举是观 之,则汗下清温之法可类推矣。

    《王肯堂证治准绳》

    小儿伤寒表里攻发

    有表证,恶风恶寒者,当发。

    《海藏》云:“恶风者,白术散。恶寒者,神术汤。”

    如气盛能食,不大便,无表证者,可攻里。

    春主温属木,身温当发汗。

    《海藏》云:“神术汤。”

    夏主长,属火,身热而烦躁,合“大发散。”

    《海藏》云:“神术加黄芪汤。”

    长夏主化属土,及居四季,同当调其饮食。

    《海藏》云:“四君子汤。”

    秋主收属金,身凉纳温,合微下。

    《海藏》云:“通膈丸、金花丸。”

    冬主藏,属水。“身热而恶寒,是热在外而寒在内;身寒 而恶热,是热在内而寒在外。”

    《海藏》云:“热在内者,调胃承气汤;寒在内者,调中汤、丸。”

    凡伤寒,宜依四时阴阳,升降逆顺刚柔,而施治法。气 升浮则顺发之,收藏则下之。有汗,发热,恶风,脉沉缓 者,风伤卫,桂枝汤。

    无汗,发热恶寒,不当风而自憎寒,脉浮紧者,寒伤荣, 麻黄汤。

    有汗发热恶风,脉浮紧;无汗发热恶寒,脉浮缓,谓之 荣卫俱伤,青龙桂枝麻黄各半汤无汗发热,不恶风寒,脉沉洪者,可下之。更详认其厥 与不厥,量寒热深浅而治之。

    有汗,四肢厥,脉沉微者,名阴厥,四逆汤。

    无汗,四肢厥,脉沉微者,名阳厥,大承气汤加腻粉。 如四肢不厥,身热,内外皆阳,不动三焦,宜凉药三五 服下之。黄芩甘草汤、黄芩白术汤、黄芩苍术汤、黄芩 栀子汤、连𧄍饮子、小柴胡汤、八正散、凉膈散、白虎汤、 五黄散,此上中下三焦药,宜选用之。

    中暑脉虚,背恶寒,自汗而渴者,白虎汤。

    身凉脉紧,热在内者,急下之。口燥咽干,不大便,是 无汗,身大热者,可发汗,升麻汤、大青膏、天麻膏。 有汗身大热者,桂枝汤、惺惺散、解肌汤、小柴胡汤、白 术防风汤,可选用之。

    发汗者,量四时暄暑、燥湿、风寒,各宜春凉、夏寒、秋温、 冬热而发之。

    《小儿卫生总微方论》

    《伤寒论》

    经曰:“伤寒者有五,有中风,有热病,有温病,有中湿,有 伤寒”,其所苦各不同。此五者配入五气,随四时为病, 故春风、夏热、秋湿、冬寒、中温,而伤寒则居一焉。其细 论在《伤寒类证集》中。其四时之病,皆谓之伤寒者,乃 总概之名也。内热病者,乃盛暑之时,炎热之气中人 为病也。又名中暍湿病者,乃雨露霜雾烟岚水渍湿 气中人为病也。小儿无此二病,谓小儿不治家事,未 有干办,早卧晚起,不致冲冒故也。《外伤风》、伤寒、温病, 小儿有此二病,谓严寒、厉风,温气无所不至,小儿肌 肉脆软,气血柔弱,易为伤之故也。是三病者,其证、其 脉不可诊,切儿稍大者,可切脉而别之。伤风之脉,阳 浮而阴弱也;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也。温病之 脉。行在诸经。未知何经之动。随其经之所在而取之 也。若婴小未能诊切者。但看其形候耳。

    伤风者,乃四时八方为厉之风。伤人。其候昏睡,呵欠 烦闷,口中气热,或自汗恶风,发热鼻鸣,干呕,热多寒 少,面光而不惨,手足皆热,烦躁,治当发散。有饮水者, 有能食者,有不能食者。其饮水能食者,可微下之,馀 不可下也。

    伤寒者,乃冬时严寒之气,伤人入于腠理。当是之时, 壮者气行而已,怯者则著而为病。其即发者为伤寒, 至春发者为温病。

    一云“在夏至之前,非时行温气之病。”

    夏发者为热病。

    一云“在夏至之后,非中暍之热病。”

    其候“面赤,浑身壮热,头痛体疼,鼻塞声重,清涕咳嗽, 寒毛立,气促急,或呕吐白水,寒多热少,面色惨而不 舒,手足指末微冷,不烦躁而恶寒。”

    伤风者,不恶寒而恶风。伤寒者,不恶风而恶寒。其恶风者,当风而乃憎寒也。其恶寒者,虽不当风而亦自憎寒也。以此别之。

    治者:“若脉洪盛,身体壮热,头痛面赤,四肢暖者,为阳 证,宜汗之。若脉微细,身冷不甚,头痛体疼,面青,四肢 冷者,为阴证,宜温之。”

    温病者,四时之间,非节候邪气伤人。如春应温而反 寒,夏应热而反冷,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言 此时通行,此气为病,无少长略同,故名天行时气,又 名“时行温病。”其候头痛身重,壮热体疼,与伤寒相似, 但临时看其脉与其证,以属何经受病,随经而求之 为治也。已上三病,通以伤寒为治。邪在外者,解之汗 之,邪在内者,温之下之,当随证按法而行之。《钱乙》言: 伤寒,男体重面黄,女喘急面赤,各憎寒,口中气热,呵 欠,烦闷项急。此乃不分伤风伤寒而概言之也。况伤 风伤寒证候,传变多端,自有专经可凭。孙真人云:“治 小儿与大人无异,惟减用汤剂极少耳。”更有伤风寒 而兼食者,俗呼谓之夹食伤寒也。其“候壮热烦渴,鼻 塞声重,四肢困倦,眼黄,腹中胀痛,涎唾呕逆,或呵欠 烦闷。”治者不先攻所伤,但先解表候,表解然后下之, 则病与食皆去也。若不顾其表,便以药攻之,多致结 痞也。又有因失饥而食寒饮冷,伤于脾胃而中风寒。 其候胸膈不快,腹胀而痛,面色唇口皆青,手足逆冷, 脉沉细者。此寒伤于脾,寖属太阴,庸工不识,以为胸 膈不快,妄用针灸,或便投驶药,则胸膈愈不快而吐 利,只一两日间,便致危殆,此不明之误,非其治也。所 谓伤寒,《本经》药证甚多,难以具述,今采其小儿常所 患者之方,及有兼见之证,略为条叙。伤风寒手足冷, 身热面赤头痛者,此脾怯也,宜先和脾,然后发散。伤 风寒自利者。脾虚也。宜先补脾。然后发散。未差者。先 调顺其中。有下证者微下之。有惊者退之。

    伤风腹胀而喘者,脾虚也。宜先补脾,去胀定喘,候喘 定然后发散。

    伤风寒,得下后,大热已退,而馀热未解者,是下之太 过,胃虚而热乘之故也。胃中虚热者,虽是无多,当生 胃中津液,津液得生,则热自退矣伤风寒,其热在外者,为表病。若未入于里,两解之。夫 里虚气逆,热结胸中,坚硬而痛者,此为结胸;若但硬 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气。若因饮水得者,则为水结。若 三四日外热入于“里,则腹满痞,内实有燥粪者,当下 之。若热入大肠,则为大便结涩不通。若热入小肠,则 为小便难涩不通;热入大小肠,则为大小便不通。”热 入脾胃,脾胃属土,候于肌肉,热盛蕴蒸于外,则为发 黄。热熏于心胸,则为烦躁。津液耗减者,则为发渴。热 上冲咽喉口舌者,则生疮肿疼痛。有血泄者,血得热 则“流溢妄行。从鼻出者则为衄血。从口出者则吐血。 从大便出者则便血。从小便出者则遗血。若壮热未 汗,躁喘鼻鸣,因衄一升数合,而热得歇者,病则解矣。 若出至二三升者危矣。”若热毒积满于内,不得时下, 致毒乘瘀血,则烦盛发狂。若燠寒昏冒闷乱者死。若 胃有寒气相搏,则呕啘咳逆。若肺有寒相搏。则咳嗽 气急。若气怯者。传变入阴。则四肢厥逆。面青体冷。下 利清谷。并当随证施治。

    《钱乙论》:伤风、伤寒、疮疹、伤食、壮热、昏睡,一皆相似。若 仓卒未能辨认之间,但与升麻葛根汤、惺惺散、小柴 胡汤,此数药通治甚验。

    《圣惠》论:“婴孩伤寒,不可用性燥药发汗,燥加脏腑,热 极伤心,则厥逆难治。又不可用性热药,热乃助阳,阳 极则阴争,四肢汗出如油,手足或冷或热,多致发狂、 颠痫、搐搦,为难治。又不可用性寒药,寒则阳受其冷, 则寒热相击,一向叫啼不睡,使热上冲于脑,则头骨 缝开,为难治。”予流落钱塘,就馆于亲豪苏伯正防御 家,伯正以“医治伤寒”名,予常观其用药次第,若小儿 伤寒,壮热、头痛、体疼、脉大、鼻塞、声重、嚏咳、呵欠、恶风 憎寒,病在表可汗者,用银白散;热多者,甘露散。有食 饮宿滞,脾胃不和者,以“安胃丸间服;胸鬲不快者,以 香壳散间服;烦渴饮水,或作寒热者,灵砂散间服;有 惊者,天麻防风丸、人参化风膏;涎盛”咳嗽者,小珍珠 丸。如此施治,随手得愈者,十有八九。馀一二者,乃病 久传深,或已成变证,方才请召,亦依法调治,乃得痊 可。其所用之药,多非古方,性不燥热,率皆温平,是谓 晓南北之异地,识寒热之所宜,深通古人治病之大 体也。

    《董凤翀活幼精要》

    伤寒

    “凡治伤寒,须别表里,表里不分,汗下差误。表证当汗, 里证当下,发表攻里,不易之法。表证属阳,病在六腑; 里证属阴,病在五脏。阳盛阴虚,汗之即死,下之当愈; 阳虚阴盛,下之即死,汗之即愈。阳虚外寒,阴虚内热; 阳盛外热,阴盛内寒。不汗强汗,津溢枯竭;合汗不汗, 窍闷闭绝;不下强下,洞泄不禁;合下不下,肿胀闷乱。” 犯此数者。皆是死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