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三百三十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三百三十六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三百三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三百三十六卷目录

     医部汇考三百十六

      积聚门一

      黄帝素问五脏生成篇 气厥论 腹中论 奇病论 大奇论 四时刺逆从论

      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篇 五变篇 本脏篇 水胀篇 百病始生篇

      扁鹊难经五脏攸分

      张机金匮要略病脉证治

      华佗中藏经积聚症瘕杂虫

      孙思邈千金方证分阴阳

      严用和济生方总论

      刘完素六书总论证治

      张从政儒门事亲治同郁断

      张洁古活法机要养正邪自除

      朱震亨心法证治

      罗天益卫生宝鉴论治 食物所成

      戴思恭证治要诀论证治

    艺术典第三百三十六卷

    医部汇考三百十六

    积聚门一

    《黄帝素问》

    《五脏生成篇》

    黄脉之至也,太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 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支汗出当风。

    腹中,脾土之郛郭也。四支汗出当风,则风湿内乘于脾而为积气。盖风木之邪,内干脾土,湿与阴土同气相感,故留聚而为积也。脾气不能灌溉于四旁,则逆于中而为厥气矣。

    《气厥论》

    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

    瘕者假也。假津液而为聚汁也。盖小肠主液,大肠主津,小肠移热于大肠,则津液留聚而为伏瘕矣。

    《腹中论》

    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 不?”岐伯曰:“病名曰伏梁。”帝曰:“伏梁因何而得之?”岐伯 曰:“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 死。”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下则因阴,必下脓血,上则 迫胃,脘生鬲,侠胃脘内痈,此久病也,难治。居齐上为 逆,居齐下为从,勿动亟夺”,论在《刺法》中。

    上下左右皆有根,此病在血分,有脉络之连络于上下四旁也。不可治者,不可治以按摩也。如急切欲其解散而按摩之,必致痛而欲死,盖有形之邪,不易散也。此下谓少腹阴前后二阴也。此因阴中必下脓血,循经而上,则迫及胃脘生鬲,侠胃脘内痈,以致留积脓血于肠胃之外,而如囊裹之大也。脐上乃腹中之气分。故为逆。脐下乃胞中之血分。易于行泄。故为从。勿动者。不可按摩引动也。亟当迎而夺之。

    帝曰:“人有身体髀股胻皆肿,环齐而痛,是为何病?”岐 伯曰:“病名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 肓之原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 溺涩之病。”

    气行于肌腠之间,是以身体股胻皆肿,此风邪伤气,而留于脐腹之间,故曰“风根。”风邪之气,充溢于大肠之外,而留着于肓,正在脐下,故绕脐而痛也。不可妄攻以鼓动其水,水溢于上,则小便为之不利矣。

    《奇病论》

    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岐伯曰: 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 药不能独治也。

    肺主气而司呼吸定息,故肺之积曰“息积”,渐积而成,是以二三岁不已。此病腹中有形,不可灸刺,当日用导引之功,调和之药,二者并行,斯病可愈。若止用药而不导引,则药不能以独治也。

    《大奇论》

    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

    小急虚寒之脉,脏气有所留聚,故脉见如此。

    三阳急为瘕。

    病在三阳之气者,为瘕。

    《四时刺逆从论》

    厥阴涩则病,少腹积气;少阴涩则病,积溲血;太阴涩 则病积,心腹时满;阳明涩则病积,时善惊;太阳涩则 病积,善时巅疾;少阳涩则病积,时筋急目痛。

    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血病谓之积。盖血多而凝泣。故成积也。

    《灵枢经》

    《邪气脏腑病形篇》

    心脉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

    伏梁乃心下有馀之积,故微主邪薄于心下,心主血,热则上溢,故时唾血。

    “脾脉微大,为腹裹大脓血”,在肠胃之外。

    “大乃太过”,腹裹大脓血,有馀之积聚也。

    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微缓,为水瘕痹。

    肝苦急,故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皆有馀之气也。水瘕痹者,亦食饮之所积也。

    肺脉滑盛,为息贲上气。

    滑主阳气盛,故为息贲上气。

    《五变篇》

    黄帝曰:“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 “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 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 稸积留止,大聚乃起。”

    津液血气,肠胃之所生也。肠胃恶则邪气留止而成积聚,乃伤脾胃之间。若再饮食之寒温不节,邪气稍至,即畜积而大聚乃起

    《本脏篇》

    肝高则上支贲,切胁悗为息贲。

    肝脉贯膈,上注肺,故上支贲,切胁悗,为息贲。

    《水胀篇》

    黄帝曰:“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 搏,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瘜肉乃 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 状,久者离脏,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 候也。”

    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则卫气不得营行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者,此无形之气,相搏于肠外空郭之中,而著于有形之膏膜也。是以血肉之恶气乃起,瘜肉乃生,而成此覃,久则离于脏腑之脂膜,如怀子之虚悬,按之则坚,推之则移,不涉于脏腑,故“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

    黄帝曰:“石瘕何如?”岐伯曰:“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 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 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 导而下。”

    寒气客于子门,则子门闭,而胞中之血,当泻不泻,留积而成衃块,日以益大,状如怀子,血留胞中,故月事不以时下。覃瘕皆生于女子,治之者,可导而下之。

    《百病始生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 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 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岐伯曰:“三部之 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 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 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泆,不可 胜数。

    此言“百病始生,无非外感内伤,止此上中下三部之分,至其浸淫流泆,则变不可胜数也。”

    黄帝曰:“余固不能数,故问先师,愿卒闻其道。”岐伯曰: “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 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 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 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 病乃成,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中外,分为三员。”

    虚风者,春时之风,从西方来,夏时之风,从北方来,此五行不正之气,故伤人之形。若人气不虚,虽遇虚风,不能伤人,故必以身之虚,逢天之虚,两虚相搏,乃客于形,非比众人之肉坚也。三员如下文。虚邪中人,病因表也;积聚之已成,病因内也;情欲之伤脏,病在阴也。即内外三部之谓。

    “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 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 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 于肌肉,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传舍于经。 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输。在输之时, 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 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 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 不化,多热则溏出糜,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 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 或著络脉,或著经脉,或著输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 著于膂筋,或著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 泆,不可胜论。

    邪之中人,必由表入里,始于皮肤。人之形虚,则皮肤缓,邪得乘之,毛发立而淅然,血气凝滞,而皮肤痛也。察在何经,或深或浅,治之于外,若留而不去,其入渐深,则传舍于络脉,故痛于肌肉之间。若肌肉之痛,时渐止息,是邪将出络而深,大经代受之邪气自络入经,犹为在表,故洒淅恶寒。然经气

    考证

    连脏,故又喜惊也。输者,皆经气聚会之处,其所留止,必在关节谿谷之间,故邪留于输,则六经不通,而肢节腰脊乃痛乃强也。伏冲者,伏行腹内之冲脉也。邪留于内,则血气不能充溢于形身,故体重身痛也。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而为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多热则溏出糜。肠胃之外,募原之间,谓皮里膜外也。稽留其间而不去,则止于此而成积,如疟痞之属也。孙脉络脉者,募原中之小络。“经脉” 者,胃腑之大经也。“输脉” 者,脏腑之大络,转输水谷之血气者也。“伏冲” 者,伏行于腹之冲脉。募原者,如手太阴中府为募,太渊为原之类。“膂筋” 者,附于脊膂之筋。“缓筋” 者,循于腹内之筋也。此数者,在于肠胃之前后左右。邪随着而为积。故淫泆不可胜数也。

    黄帝曰:“愿尽闻其所由然。”岐伯曰:“其著孙络之脉而 成积者,其积往来上下,臂手孙络之居也,浮而缓,不 能句积而止之,故往来移行肠胃之间,水凑渗注灌, 濯濯有音,有寒则䐜满雷引,故时切痛。其著于阳明 之经,则挟脐而居,饱食则益大,饥则益小。其著于缓 筋也,似阳明之积,饱食则痛,饥则安。其著于肠胃之” 募原也,痛而外连于缓筋,饱食则安,饥则痛。“其著于 伏冲之脉者,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股, 如汤沃之状。”其著于膂筋,在肠后者,饥则积见,饱则 积不见,按之不得。其著于输之脉者,闭塞不通,津液 不下,孔窍干塞,此邪气之从外入内,从上下也。

    “著于内而成积者,其积能往来上下。盖积在大肠小肠之络,皆属手经,其络浮而缓,不能拘束其积而止之,故移行于肠胃之间。若有水则渗注于外,濯濯有声。若有寒则为胀满,及雷鸣相引,时为切痛。阳明之经,乃胃之大络,故其为积,挟脐而居。饱则水谷之津注于外故大,饥则津血少故小”也。缓筋在肌肉之间,故似阳明之积,饱则胀,故痛,饥则气退而安也。肠胃膜原,痛连缓筋,饱则津液渗润于外,故安,饥则干燥,故痛也。伏冲之脉,挟于脐间,故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者,冲脉之血气充于外也,如汤沃之状者,因积而成热也。膂筋者,附于脊膂之内,在肠之后,故饥则肠空积见,饱则不见,而按之不得也。输脉者。所以通血气。若闭塞不通。则津液不下。而皮毛之孔窍干塞也。

    黄帝曰:“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曰:“积之始生, 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黄帝曰:“其成积奈何?”岐伯曰: “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 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䐜胀,䐜胀则肠外 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卒然多食饮则肠满, 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 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 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 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 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湿气不行,凝 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寒逆于下,故生足悗,谓肢节痛滞不便利也。由胫寒而血气凝涩,则寒气上入肠胃,肠胃寒则阳气不化而为䐜胀,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散,日久成积矣。若卒然多食饮,则肠运化不及,汁溢膜外,与血相搏,乃成食积,如婴童痞疾之类是也。又或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上行之阳,络伤则血外溢于上而“为衄;下行之阴络伤,则血内溢而为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而积成矣。或卒然外中寒邪,若兼之内伤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经之输不通,温肤热肉之气不行,血凝蕴裹而不散,津液涩于络中,渗于络外,著而不去,而积成矣。”

    《黄帝》曰:“其生于阴者奈何?”岐伯曰:“忧思伤心;重寒伤 肺;忿怒伤肝;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用力过度,若 入房汗出,则伤肾。此内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

    伤心者病在阳,伤肺者病在气,伤肝者病在血,伤脾者病在荣卫,伤肾者病在真阴。凡伤脏者,皆病生于阴也。

    黄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答曰:“察其所痛,以知其应, 有馀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毋逆天时,是谓至治。”

    察其所痛,知其所应者,积于五脏,察其左右上下,则外应于五脏之经俞,审其有馀不足,以施补泻,毋逆天时,是谓“至治。”

    《扁鹊难经》

    五脏攸分

    病有积有聚,何以别之?然: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 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 名曰聚。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 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 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 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 令人发欬痎疟,连岁不已。

    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 令人病烦心。

    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 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

    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 洒淅寒热,喘欬,发肺痈。

    肾之积,名曰“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 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

    《汉张机金匮要略》

    《病脉证治》

    问曰:“病有积有?聚有?”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脏病也, 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 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气诸积大法:“脉来 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 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 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 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华佗中藏经》

    积聚症瘕杂虫

    积聚症瘕杂虫者,皆五脏六腑真气失而邪气并遂, 乃生焉,久之不除也。或聚或积,或症或瘕,或变或蛊, 其状各异。有能害人者,有不能害人者。有为病缓者, 有为病速者;有疼者,有痒者,有生头足者,有如杯块 者,势类不同。盖因内外相感,真邪相犯,气血熏搏,交 合而成。或积者系于脏,聚者系于腑,症者系于气,而 瘕者,系于血。虫者,血、气、食物相感而化之。积有五,聚 有六,症有十二,瘕有八,虫有九,其名不等。积者,心、肝、 脾、肺、肾之五名;聚者,大肠、小肠、胆、胃、膀胱三焦之六 名;症有劳、气、冷、热、虚、实、风、湿、食药、思忧之十二名;瘕 有青、黄、燥、血、脂、狐、蛇、𪔀之八名;虫有伏、蛔、白、肉、肺、胃、 赤、弱、蛲之九名也。

    《唐孙思邈千金方》

    《证分阴阳》

    病有积有聚,何以别之?答曰:“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 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 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脏之所生,聚者六腑之所成。故 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 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也。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 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也。故以是别” 知积聚也。

    《宋严用和济生方》

    《总论》

    夫积有五积,聚有六聚。积者生于五脏之阴气也;聚 者成于六腑之阳气也。此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风 邪搏之,所以为积为聚也。有如忧思喜怒之气,人之 所不能无者,过则伤乎五脏,逆于四时,传克不行,乃 留结而为五积。故在肝曰“肥气”,在心曰“伏梁”,在脾曰 “痞气”,在肺曰“息贲”,在肾曰“奔豚。”其名不同,其证亦异。 肥气之状,在左胁下,覆大如杯,肥大而似有头足,是 为肝积。诊其脉,弦而细,其色青。其病两胁下痛,牵引 小腹,足寒转筋。男子为积疝,女子为瘕聚。伏梁之状, 起于脐下,其大如臂,上至心下,犹梁之横架于胸膈 者,是为心积。诊其脉,沉而芤,其色赤。其病腹热面赤, 咽乾心烦,甚则吐血,令人食少肌瘦。痞气之状,留在 胃脘,覆大如杯,痞塞不通,是为脾积。诊其脉,浮大而 长,其色黄。其病饥则减,饱则见,腹满呕泄,足肿肉削。 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息贲》之状,在右胁下,覆大如 杯,喘息奔溢,是为肺积。诊其脉,浮而毛,其色白。其病 气逆背痛,少气喜忘,目瞑肤寒,皮中时痛,或如虱缘, 或如针刺。奔豚之状,“发于小腹,上至心下,上下无时, 有若豚走之状,是为肾积。诊其脉,沉而急,其色黑。其 病饥则见,饱则减,小腹里急,腰痛口干,目昏骨冷。久 不愈,令人骨痿少气。”又如六聚之成于六腑,则异是 矣。何者?六腑属于三阳,太阳利清气,阳明泄浊气,少 阳化精气,有如都会之府,主转输以为常也。夫苟六 腑失常,则邪气聚而不散,始发既无根本,上下无所 留止,其痛亦无常处,故在上则格,在下则胀,旁攻两 胁,如有杯块,易于转动,故非五积之比也。凡诊其脉 驶而紧者,积聚也;脉浮而牢者,积聚也;脉横者,胁下 有积聚也;脉来小沉实者,胃中有积聚也。大抵病各 有证,治各有方。如诊心腹积聚,其脉牢强,急者生,虚 弱急者死。又诸脉实强者生,沉小者死,此又不可不 察也。

    《金刘完素六书》

    《总论证治》

    症:腹中坚硬,按之应手,谓之症也。《圣惠方》谓“症犹征 也。”然水体柔顺,而今反坚硬,如地亢则害,承乃制也。 故病湿过极则为痓,反兼风化制之也。风病过极则

    反燥,筋脉劲急,反兼金化制之也。病燥过极则烦渴
    考证
    反兼火化制之也。病热过极,而反出五液,或为战栗

    恶寒,反兼水化制之也。其为治者,但当泻其过甚之 气,以为病本,不可反误治其兼化也。然而兼化者,乃 天机造化抑高之道,虽在渺冥恍惚之间,而有自然 之理,亦非显形而有气也。病虽为邪,而造化之道在 其中矣。夫五行之理,甚而无以制之,则造化息矣。如 风木旺而多风,风大则反凉,是反兼金化制其木也。 大凉之下,天气反温,乃火化承于金也。夏火热极而 体反出液,是反兼水化制其火也。因而湿蒸云雨,乃 土化承于水也。雨湿过极,而兼烈风,乃木化制其土 也。飘骤之下,秋风反凉,乃金化承于木也。凉极而万 物反燥,乃火化制其金也。因而以为冬寒,乃水化承 于火也。寒极则水凝如地,乃土化制其水也。凝冻极 而起东风,乃木化承土而岁周也。凡不明病之标本 者,由未知此变化之道也。

    瘕,腹中虽硬,而忽聚忽散,无有常准,故《圣惠方》云:瘕, 犹假也。以其病瘕,未成症也。经注曰:血不流而寒薄, 故血内留而成瘕也。一云:腹内结病也。经曰:小肠移 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注曰:小肠热已,移入大肠,两 热相搏,则血溢而为伏瘕也。血涩不利,则月事沉滞 而不行,故云虙瘕为沉。虙与伏同,瘕一为疝,传写误 也。然则《经》言瘕病,亦有热者也。或阳气郁结,怫热壅 滞,而坚硬不消者,非寒症瘕也,宜以脉证别之。 大肠小肠移热,名虙瘕,津液耗散,不能滑利,菀结而 大肠閟涩,槟榔圆主之。

    病,胁下满,逆气不已,气聚胁下,息而不消,积而不散, 气元在胃,妨饮食,不可针灸,宜导引服药尔,白术丸 主之。水得燥则消散,而得湿则不消,乃为积饮也。 传其所胜者死;传不胜者可治。假令肺病传肝,肝病 传脾,脾病传肾,肾病传心,心病传肺,皆传所胜,五脏 之气虚,而内外诸邪所侵,故稽留不行,遂成积聚。其 脉沉细而微者是也。

    《元张从政儒门事亲》

    治同郁断

    先贤说五积六聚甚明,惟治法独隐其言五积曰:“肝 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已,令 人发欬逆,痎疟,连岁不已者是也。心之积名曰伏梁, 起于脐,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已,令人病烦心。脾之 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已,令人四肢不 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俗呼为食劳黄也。肺之积” 名曰息贲,在左胁下,覆大如杯,久不愈,令人洒淅寒 热喘嗽,发肺痈。肾之积名曰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 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 气。此五积之状,前贤言之,岂不分明?遍访医门,人人 能道。及问治法,不过三棱、广术、干漆、硇砂、陈皮、蒙石、 巴豆之类。复有不明标本者,又从而补之,岂有病积 之人,大邪不出,而可以补之乎?至于世之磨积取积 之药,余初学医时,苦曾用之,知其不效,遂为改辙。因 考《内经》,骤然大悟。《内经》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 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王太仆曰:“达谓吐,发谓汗, 夺谓下,泄谓利小便,折谓折其冲逆。”此五者,五运为 司天所制,故立此五法,与五积若不相似然。盖五积 者,因受胜己之邪,而传于己之所胜,适当旺时,拒而 不受,复还于胜己者,胜己者不肯受,因留结为积。故 肝之积,得于季夏戊己日;心之积,得于秋庚辛日;脾 之积,得于冬壬癸日;肺之积,得于春甲乙日;肾之积, 得于夏丙丁日。此皆抑郁不伸而受其邪也,岂待司 天克运,然后为之郁哉!且积之成也,或因暴怒喜悲 思恐之气,或伤酸苦甘辛咸之食,或停温凉热寒之 饮,或受风暑燥寒火湿之邪。其初甚微,可呼吸按导、 《方寸》散而去之。不幸而遇庸医,强补而留之,留而不 去,遂成五积。夫肥气者,不独气有馀也,其中亦有血 矣,盖肝藏血故也。伏梁者,火之郁也,以热药散之则 益甚,以火灸之则弥聚。况伏梁证有二,名同而实异, 不可不详焉。其一,伏梁,上下左右皆有,根在肠胃之 外,有大脓血,此伏梁义同肚痈。其一,伏梁,身体髀股 胻皆肿,环脐而痛,是为风根,不可动,动则为水,溺涩 之病。此二者,《内经》虽言不可动,止谓不可大下,非谓 全不可下,恐病去而有害痞气者,举世皆言寒则痞, 《内经》以为湿则痞,虽因饮冷而得,其阳气为湿所畜, 以热攻之则不散,以寒攻之则湿去而寒退矣。息贲 者,喘息贲而上行也,此旧说也。余以谓贲者贲门也。 手太阴之筋,结胸里而贯鬲,入贲门,下抵季胁,其病 支转筋痛,甚则成息贲。手心主结于臂,其病胸痛息 贲。又云:肺“下则居贲迫肝,善胁下痛,肝高则上支贲, 两胁悗为息贲。”若是言之,是积气于贲而不散。此《灵 枢》说五脏处,言此息贲者多,故予发之。贲豚者,贲与 奔同。《铜人》言或因读书得之,未必皆然也。肾主骨,此 积最深难疗,大忌吐涌,以在其下,止宜下之。故予尝 以独圣散吐肥气,揃以木架必燠室中吐兼汗“也。肝 之积,便言风也。吐出数升后,必有血一二滴,勿疑,病当然也。”续以磨积之药调之。尝治伏梁,先以茶调散 吐之,兼汗,以禹功导水夺之,继之以降火之药调之。 又尝治痞气,万举万全,先以瓜蒂散吐其酸苦黄胶 腥腐之物三二升,次以导水,禹功下二三十行,末以 五苓淡剂等药调之。又尝治息贲,用“瓜蒂散,不计四 时,置之燠室中,更以火一炉,以助其汗,吐汗下三法 齐行,此病不可逗遛,久则伤人。”又尝治贲豚,以导水 通经,三日一下之,一月十下,前后百行,次用活血化 气磨积之药调之。此积虽不伤人,亦与人偕老。若六 聚之物,在腑属阳而无形,亦无定法,仿此而行之,何 难之有。或言余之治积太峻,予曰:“不然。积之在脏,如 陈茎之在江河。且积之在脏,中间多著脂膜曲折之 处,区臼之中。陈茎之在江河,不在中流,多在汀湾洄 薄之地,遇江河之溢,一漂而去。积之在脏,理亦如之。” 故予先以丸药,驱逐新受之食,使无梗塞。其碎著之 积,已离而未下,次以散药满胃而下,横江之筏,一壅 而尽。设未尽者,以药调之。惟坚积不可用此法,宜以 渐除。《内经》曰:“坚者削之。”今人言块癖是也。

    “食积,酸心腹满,大黄、牵牛之类;甚者蒙石、巴豆。酒积, 目黄口干,葛根、麦糵之类;甚者,甘遂、牵牛。”“气积,噫气 痞塞,木香、槟榔之类;甚者,枳壳、牵牛。”“涎积,咽如拽锯, 朱砂、腻粉之类;甚者瓜蒂、甘遂。”“痰积,唾涕稠粘,半夏、 南星之类;甚者瓜蒂、藜芦。”“‘癖积,两胁刺痛,三棱、广术 之类;甚者,甘遂、蝎梢’。水积,足胫胀满,㮋李、商陆之类”; 甚者甘遂、芫花;血积,打扑肭瘀,产后不月,桃仁、地榆 之类;甚者虻虫、水蛭。肉积,赘瘤核𤻤,腻粉、白丁香,砭 刺出血;甚者硇砂、信石。 九积皆以气为主,各据所属之状而对治之。今人总 此诸药,并为一方,曰“可治诸积”,大谬也。无此病焉用 此药?无彼病焉用彼药?十羊九牧,何所适从?非徒无 益,而又害之。

    夫诸积不化,可服无忧散,每月泻三五次,可用桂苓 白术散、妙功丸。大忌生硬粘滑,动风发热等物。

    《张洁古活法机要》

    养正邪自除

    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胃怯弱,气血两衰,四时有 感,皆能成积。若遽以磨坚破结之药治之,疾须去而 人已衰矣。干漆、硇砂、三棱、大黄、牵牛之类,用时则暂 快,药过则依然,气愈消,疾愈大,竟何益哉!故治积者, 当先养正,则积自除。譬如满坐皆君子,纵有一小人, 自无容地而去,但令其真气实,胃气强,积自消矣。实 中有积。大毒之剂治之。尚不可过。况虚而有积者乎。 此治积之一端也。邪正盛衰。固宜详审。

    《朱震亨心法》

    《证治》

    痞块在中为痰饮。在右为食积。在左为血块。

    气不能作块成聚,块乃有形之物也,痰与食积死血 而成也。用酢煮海石,酢煮三棱、蓬术、桃仁、红花、五灵 脂、香附之类为丸,石碱、白术汤吞下。 治块当降火消食积,食积即痰也,行死血,块块去须 大补。

    凡积病不可用下药,徒损真气,病亦不去,当用消积 药,使之融化,则根除矣。

    凡妇人有块,多是血块。

    五脏之积曰“五积,六腑之积曰六聚。积有定形,聚无 定处,不问何经。并宜服十味大七气汤。吞下尊贵红 丸子。”

    《罗天益卫生宝鉴》

    《论治》

    《黄帝针经水胀篇》云:“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 外,与卫相搏,卫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 乃起,瘜肉乃生。其始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 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 时下”,此其候也。夫肠者,大肠也,覃者延也。大肠以传 导为事,乃肺之府也。肺主卫,卫为气,得炅则泄,得冷 “则凝。今寒客于大肠,故卫气不荣,有所系止,而结瘕 在内贴著,其延久不已,是名肠覃也。气散则清,气聚 则浊,结为瘕聚,所以恶气发起,瘜肉乃生,小渐益大, 大至甚而鼓其腹,则如怀子之状也。此气病而血未 病,故月事不断,应时而下,本非胎娠,可以此为辨矣。” 又云:“石瘕何如?”岐伯曰:“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 门,子门闭塞,使气不通,恶血当泻而不泄,衃以留止, 日久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 导而下之。夫膀胱为津液之府,气化则能出焉。今寒 客于子门,则气必塞而不通,血壅而不流,衃以留止, 结硬如石,是名石瘕也。此病先气病而后血病,故月 事不来,则可宣导而下出者也。《难经》云。任之为病。其 内苦结。男子生七疝。女子为瘕聚。此之谓也。非大辛 之剂。不能已也。可服见𪾢丸。

    食物所成

    凡人脾胃虚弱,或饮食过常,或生冷过度,不能克化
    考证
    致成积聚结块,心腹胀满,噫气吞酸,面青肌瘦。一曰

    食积,二曰酒积,三曰面积,四曰肉积,五曰鱼蟹积,六 曰果菜积,七曰茶积,八曰水积,九曰血积,十曰虫积。 食不消化,成积痞闷,宜用平胃散加缩砂、香附、神麹、 麦芽、生姜。酒伤成积者,面黄黑,腹胀,时呕痰水,宜用 对金饮子加葛根、赤茯苓、缩砂、神麹。食面过多成积, 莱菔子汤下,阿魏圆。食肉过多成积,宜用阿魏圆。食 鱼蟹过伤成积,香苏散多加生姜、木香煎服。多食果 菜成积,宜用桂香丸。喜吃茶成积成癖,及吃干茶者, 宜用星术丸,或石膏、黄芩、升麻为末,砂糖水调下。多 饮水浆成积,胸胁引痛,漉漉有声,宜十枣汤。瘀血成 积。或因打扑。或因堕落。以致畜于胸腹。面黄粪黑。宜 用抵当汤。饮食积聚。变化成虫。宜用“妙应丸。”

    《明戴思恭证治要诀》

    《论证治》

    有饮癖结成块,在腹胁之间,病类积聚,用破块药多 不效,此当行其饮,宜导痰汤。何以知为饮?其人先曾 病瘥,口吐涎沬,积水,或素来多痰者是也。又多饮人 结成酒癖,肚腹积块,胀急疼痛,或全身肿满,肌黄少 食,宜十味大七气汤,用红酒煎服。

    肝积在左胁下,状如覆杯,或如𪔀,或呕逆,或痛在两 胁,牵引小腹,足寒转筋,久则如疟,名曰“肥气。”宜大七 气汤煎熟待冷,却以铁器烧通红,以药淋之,乘热服。 肺积在右胁下,大如覆杯,气逆背痛,或少气喜忘,目 瞑肤寒,皮中时痛,如风缘针刺,久则欬喘,名曰“息贲。” 宜大七气汤加桑白皮、半夏、杏仁各半钱。

    心积,起脐下,直至心,大如臂,腹热咽干,心烦,甚则吐 血,名曰“伏梁。”宜大七气汤加石菖蒲、半夏各半钱。 脾积在胃脘,大如覆杯,痞塞不通,背痛心疼,饥减饱 见,腹满吐泄,足肿肉消,久则四肢不收,名曰“痞气”,宜 大七气汤下红圆子。

    肾积,发于小腹,奔上至心,上下无时,如奔豚走,饥见 饱减,小腹急,腰痛口干,目昏骨冷,久则骨痿,名曰奔 豚。宜大七气汤倍桂加茴香、炒楝子肉各半钱。 若腹中似若癖瘕,随气上下,未有定处,宜散聚汤。 若气作痛,游走心腹间,攻刺上下,隐若雷鸣,或已成 积,或未成聚,以全蝎一个,劈破煎汤,调苏合香丸。 有正当积聚处。内热如火。渐渐及四肢。一日数发。如 此二三日又愈。此不当攻其热。

    “又有元得热病,热留结不散,遂成症癖,此却当兼用 去热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