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一百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四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一百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一百四卷目录

     医部汇考八十四

      脉法十四

      李中梓医宗必读脉法心参 分配脏腑诊候之图 人迎气口说 脉有

      不可以言传说 因形气以定诊说 诊贵提纲说 脉有相似宜辨 脉有相反宜参 脉

      位法天地五行说 长短二脉不诊于关说 缓脉非病脉说 革脉非变革之义 脉以胃

      气为本 诊法与叔和不同 重阴重阳 脱阴脱阳 阴阳相乘相伏 阴绝阳绝 脉无

      根有两说 尺寸分经与络 一岁之中脉象不可再见 脉有亢制 老少脉异 从证不

      从脉 从脉不从证 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 冲阳太谿太冲 分人迎气口脉诀

      内因脉 外因脉 不内外因脉 死绝脉 动止脉 诸脉宜忌类

      张三锡医学准绳六要诊脉贵在用意 脏腑部位 妇人脉 反关

      脉 脾胃脉 小儿脉 太素脉伪

      陶华六书伤寒用浮中沉三脉法 辨脉虽浮亦有可下者脉虽沉亦有可汗者

      伤寒伏脉辨 一提金脉要 三阴三阳脉证

      章潢图书编脉总论 诊脉方位不同 诊脉当依时月 脉分三部五脏 论

      诊脉大法 论辨脏腑脉法

    艺术典第一百四卷

    医部汇考八十四

    脉法十四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

    《脉法心参》

    前者四言《脉诀》皆言脉象,然而脉有精理,更当深求。兹曰“心参。” 盖予之得乎心而应乎手者,亦有得乎心而不能喻诸口者,若能于此研穷,期于了了明通,方不愧为司命耳。

    《脉诀》高阳生托王叔和之名者也。自伪诀讹传,脉法 久晦,虽辟之者代有其人,奈习之者恬不知改。予欲 起而正之,固知微尘无足岳之能,滴露乏添江之力, 然天下万世,岂无明眼,虽信予言,或不及信伪诀而 信伪诀,何如其信《内经》耶?今以《内经》脉法为图,因以 数言正其疵误,但细心阅之,则凫颈蛇足,自当立辨。

    分配脏腑诊候之图

    分配脏腑诊候之图

    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

    此《内经》之三部候法也。腑不及胆者,寄于肝也;不及 大小肠膀胱者,统于腹中也。至《伪诀》以大小肠配于 寸上,以三焦列于左尺,以命门列于右尺。及乎厥阴 膻中,竟置而不言,不可不为之辨,使后学有确然可 遵之法也。夫寸主上焦,以候胸中;关主中焦,以候鬲 中;尺主下焦,以候腹中。此人身之定位,古今之通论 也。大小肠皆在下焦腹中,伪诀越中焦而候之寸上, 有是理乎?滑伯仁见及此,以左尺主小肠膀胱前阴 之病,右尺主大肠后阴之病,可称千古只眼。《难经》及 叔和启元,皆以三焦有名无形,已为误矣。陈无择创 言三焦有形如脂膜,更属不经。《灵枢》曰:“密理厚皮者, 三焦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薄。”又曰:“勇士者,三焦理横; 怯士者,其焦理纵。”又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 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泌糟粕, 蒸津液,化精微而为血。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 渗”入焉。水谷者,居于胃中成糟粕,下大肠而成下焦。 又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既曰无形,何以 有厚薄?何以有纵有横?何以如雾如沤如渎?何以有 气血之别耶?且又曰:“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固 已明指肌肉之内,脏腑之外为三焦也。《脉诀》不知其 统主一身,妄列于右尺,何不思之甚哉?手厥阴一经, 从无定论。《金匮真言篇》曰:“心肝脾肺肾,五脏为阴;胆、 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腑为阳。”此止十一经耳,则 手厥阴之一经,果何在乎?《灵兰秘典篇》曰:“心者,君主 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 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 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 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 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观其 以膻中足十二经之数,然则配手厥阴经者,实膻中 也。及《灵枢》叙经脉,又有胞络而无膻中,然而曰“动则 喜笑不休”,正与喜乐出焉之句相合。夫喜笑者,心火 所司,则知膻中与心应,即胞络之别名也。《灵枢》·邪客 篇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其脏坚固,邪弗能容,容 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心者,皆在心之胞络。由是察之,胞络即为膻中,断无可 疑。膻中以配心脏,自有确据。心肝脾肺俱各“一候,惟 肾一脏而分两尺之候者,为肾有两枚,形如豇豆,分 列于腰脊之左右也。”《刊误》以两尺候肾,深合经旨。《难 经脉诀》乃以左尺候肾水,右尺候命门相火,误矣。考 《明堂》《铜人》等经,命门一穴,在督脉第十四椎下陷中 两肾之间,肾虽水脏,而相火寓焉。盖一阳居二阴之 间,所以成乎坎也。独不思脉之应于指下者。为有经 络。循经朝于寸口。详考《内经》。并无命门之经络也。既 无经络。何以应诊。而可列之右尺乎。但当以左肾为 水。右肾为火。不可以左为肾。右为命门也。

    《人迎气口说》

    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人迎以辨 外因,气口以辨内因。又曰:“人迎紧盛伤于风,气口紧 盛伤于食。”盖寸部三分,关部三分,尺部三分,三部合 计,共得九分。每部三分者,前一分中一分,后一分也。 此云关前一分,仍在关上之前一分耳。人多误认“关 前”二字,竟以左寸为人迎,右寸为气口,误矣。须知左 关前一分,正当肝部,肝为风木之脏,故外伤于风者, 内应风脏而为紧盛也;右关前一分,正当脾部,脾为 仓廪之官,故内伤于食者,内应食脏而为紧盛也。观 其但曰伤于风,勿泥外因,而概以六气所伤者,亦取 人迎也;但曰伤于食,勿泥内因,而概以七情所伤者, 亦取气口也。古人人迎气口有两法,在左右两手分 之,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在右手一手分之,肺在寸为 人迎,脾在关为气口。盖肺主皮毛,司腠理,凡风邪来 客,先犯皮毛,皆《肺经》“腠理不密所致也。”

    《脉有不可以言传说》

    脉之理微,自古记之。昔在黄帝,生而神灵,犹曰若窥 深渊而迎浮云。许叔微曰:脉之理幽而难明,吾意所 解,口莫能宣也。凡可以笔墨载,可以口舌言者,皆迹 象也。至于神理,非心领神会,乌能尽其元微?如古人 形容胃气之脉,而曰:“不浮不沈,此迹象也,可以中候 求也;不疾不徐,此迹象也,可以至数求也。”独所谓“意 思欣欣,悠悠扬扬,难以名状,非古人秘而不言,欲名 状之而不可得,姑引而不发,跃如于言词之表,以待 能者之自从耳。”东垣至此,亦穷于词说,而但言脉贵 有神。惟其神也,故不可以迹象求言语告也。又如形 容滑脉,而曰“替替然如珠之圆转”,形容涩脉,而曰“如 雨沾沙”;形容紧脉,而曰“如切绳转索”;形容散脉,而曰 “如杨花散漫”,形容任脉,而曰“寸口丸丸。”此皆迹象之 外,别有神理。就其所言之状,正惟穷于言语,姑借形 似以揣摹之耳。盖悟理虽入微之事,然迹象未明,从 何处悟入?思境未苦,从何处悟出?必于四言之诀,二 十七字之法,诵之极其熟,思之极其苦,夫然后灵明 自动,神鬼求通。《启元子》曰:“欲登泰岱,非径奚从,欲诣 扶桑,无舟莫适。其是之谓乎。”

    《因形气以定诊说》

    逐脉审察者,一成之矩也;“随人变通”者,圆机之士也。 “肥盛之人,气居于表,六脉常带浮洪;瘦小之人,气敛 于中,六脉常带沈数。性急之人,五至方为平脉;性缓 之人,四至便作热医。身长之人,下指宜疏;身短之人, 下指宜密。北方之人,每见实强;南方之人,恒多软弱。 少壮之脉多大;老年之脉多虚。酒后之脉常数;饭后” 之脉常洪,远行之脉必疾,久饥之脉必空,室女尼姑 多濡弱,婴儿之脉常七至。《经》曰:“形气相得者生,参伍 不调者死。”其可不察于此乎?

    《诊贵提纲说》

    脉者,气血之先,阴阳之兆,贵得其纲领而提挈之也。 左手为阳,右手为阴,关前为阳,关后为阴,浮取为阳, 沈取为阴,数躁为阳,迟慢为阴,有力为阳,无力为阴, 长大为阳,短小为阴,明乎此,而脉之大端已在是矣。 故曰:约而言之,只浮沈迟数,已见其梗概,博而考之, 虽二十四字,未尽其精详。《经》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 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

    《脉有相似宜辨》

    洪与虚皆浮也,浮而有力为洪,浮而无力为虚。 沉 与伏皆沉也,沉脉行于筋间,重按即见。伏脉行于骨 间,重按不见,必推筋至骨乃见也。 数与紧皆急也, 脉数以六至得名,而紧则不必六至,惟弦急而左右 弹,状如切紧绳也。 迟与缓皆慢也,迟则三至,极其 迟慢;缓则四至,徐而不迫。 实与牢皆兼弦、大、实、长 之四象,合为一脉也。实则浮、中、沉三取皆然,牢则但 于沉候取也。 洪与实,皆有力也,洪则重按少衰,实 则按之亦强也。 革与牢皆大而弦也,革则浮取而 得,牢则沉取而见也。 濡与弱,皆细小也。濡在浮分, 重按即不见也。弱主沉分,轻取不可见也。 细与微, 皆无力也。细则指下分明,微则似有若无,模糊难见 矣。 促结涩代。皆有止者也。数时一止为促。缓时一 止为结。往来迟滞。似止非止为涩。动而中止。不能自 还。止有定数为代

    《脉有相反宜参》

    浮沈者,脉之升降也。迟数者,脉之急慢也。滑涩者,脉 之通滞也。虚实者,脉之刚柔也。长短者,脉之盈缩也。 洪微者,脉之盛衰也。紧缓者,脉之张弛也。牢革者,脉 之内外也。动伏者,脉之出处也。促结者,脉之阴阳也。 濡弱者,脉之穷于进退者也。芤弦者,脉之见于盛衰 者也。《经》曰:“前大后小,前小后大,来疾去、徐来徐去疾 去不盛,来反盛,去盛来不盛,乍大乍小,乍长乍短,乍 数乍疏,是又二脉之偶见者也。”

    《脉位法天地五行说》

    “北方坎水之位,南方离火之位,东方震木之位,西方 兑金之位,中央坤土之位。人身一小天地,故脉位应 之。”试南面而立,以观两手之部位。心属火,居寸,亦在 南也;肾属水居尺,亦在北也;肝属木居左,亦在东也; 肺属金,居右,亦在西也;脾属土,居关,亦在中也。以五 行相生之理言之,大一生水,故先从左尺。肾水生左 “关肝木,肝木生左寸心火,心火为君主,其位至高不 可下,乃分权于相火,相火寓于右肾,肾本水也,而火 寓焉,如龙伏海底,有火相随。右尺相火生右关脾土, 脾土生右寸肺金,金复生水,循环无穷,此相生之理 也。”更以相克之理言之,相火在右尺,将来克金,赖对 待之。左尺实肾水也,火得水制,则不乘金矣。脾土在 右关,将来克木,赖对待之左关实肝木也,土得木制, 则不侮水矣。肺金在右寸,将来克木,赖对待之左尺 实心火也,金得火制,则不贼木矣。右手三部,皆得左 手三部制矣,而左手三部,竟无制者,独何?欤?右寸之 肺金有子,肾水可复母仇?右关之脾土有子,肺金可 复母仇?右尺之相火有子。脾土可复母。仇是制于人 者,仍可制人,相制而适以相成也。此相克之理也。

    《长短二脉不诊于关说》

    夫脉以过于本位,名之为长,如寸之过于本位,直可 上溢鱼际;尺之过于本位,直可下通尺泽。至于关中, 稍过于上,即为寸部,稍过于下,即为尺部。何从见其 过于本位而名之为长乎?或曰:“长为肝家本脉,见于 《内经》者”,然则亦不从关上诊欤?曰:凡尺寸之见长者, 皆肝脉之应也。必欲于左关求之,是痴人前说梦矣。 不及本位,故名曰短。寸可短也,尺可短也。若欲于关 上寻不及本位之短脉,是上不通寸为阳绝,下不通 尺为阴绝,乃死脉也。岂可以死脉为短脉乎?尺关寸 一气贯通,决无间断之理,必欲于关上求短脉,其可 得乎?故愚谓长短二脉,不诊于关中,但见于尺寸也。

    《缓脉非病脉说》

    缓乃胃气之脉,六部中不可一刻无者也。所谓“缓而 和匀,不疾不徐,不大不小,不浮不沈,意思欣欣,悠悠 扬扬,难以名状”者,此胃气脉也。脉贵有神者,贵此胃 气耳。安可以胃气脉为病脉乎?必缓中有兼见之脉, 方可断病,如“缓而大、缓而细”之类是也。

    《革脉非变革之义》

    革脉者,浮取之而挺然,重按之而豁然,正如鼓皮,外 虽綳急,中则空虚,故丹溪云:“如按鼓皮。”此的解也。皮 即为革,故名为革。滑伯仁以革为变革之义,误矣。若 曰变革是怪脉也,而革果怪脉乎?则变革之义何居 乎?

    《脉以胃气为本》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惟人应之”,胃气是也。故脉以胃 气为本。夫肝心肺肾四脏之气,各有偏胜,但赖胃气 调剂之,使各得和平,故曰“土位居中,兼乎五行。”春胃 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 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 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 “长夏;胃微耎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 死;耎弱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秋胃微毛曰平,毛 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 甚曰今病,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 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四时长夏,皆 以胃气为本,诊家于此,精熟则生克之,故了然“或生 或死,或病或不病”,无遁情矣。

    《诊法与叔和不同》

    王宗正曰:“诊脉之法,当从心肺俱浮,肝肾俱沈,脾在 中州。王叔和独守寸关尺部位,以测五脏六腑之脉 者,非也。”大抵从叔和而废此,固非但守此说,不从叔 和,亦非当合而参之可也。

    《重阴重阳》

    寸脉浮大阳也,又兼疾脉,此阳中之阳也,名曰“重阳。” 尺内沈细,阴也,又兼迟脉,此阴中之阴也,名曰“重阴。” 上部重阳,下部重阴,阳亢阴隔,癫狂乃成。

    《脱阴脱阳》

    六脉有表无里,如濡脉之类,此名脱阴。六脉有里无 表,谓之陷下,如弱脉之类,此名脱阳。六脉暴绝,此阴 阳俱脱也。《经》曰:“脱阴者目盲,脱阳者见鬼,阴阳俱脱 者危

    《阴阳相乘相伏》

    “浮取之候,两关之前皆阳也,若见紧涩短小之类,是 阳不足而阴乘之也。沈取之候,两关之后皆阴也,若 见洪大数滑,是阴不足而阳乘之也。阴脉之中,阳脉 间一见焉,此阴中伏阳也。阳脉之中,阴脉间一见焉, 此阳中伏阴也。阴乘阳者,必恶寒,阳乘阴者必内热。 阴中伏阳者,期于夏;阳中伏阴者,期于冬。”以五行之 理推之,而月节可期也;

    《阴绝阳绝》

    夫人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 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此 为“七冲门。”此七门者,一气贯通,无有壅遏,壅遏则气 闭而绝矣。寸口之动脉应之,故“寸关尺一脉贯通无 有间绝,间绝则死。寸脉为上,上不至关为阳绝;尺脉 为下,下不至关为阴绝。阳绝死于春夏,阴绝死于秋” 冬。

    《脉无根有两说》

    一以尺中为根。人之有尺,犹树之有根,水为天一之 元,先天命根也。王叔和曰:寸关虽无,尺犹不绝,如此 之流,何忧殒灭,谓其有根也。若肾脉独败,是无根矣。 一以沈候为根。《经》曰:“诸浮脉无根者皆死,是谓有表 无里,是谓孤阳不生。”造化所以亘万古而不息者,一 阴一阳,互为其根也。阴既绝矣,孤阳岂能独存乎?二 说似乎不同。实则一致。两尺为肾部。沈候之六脉皆 肾也。然则两尺之无根。与沈取之无根。总之肾水绝 也。

    《尺寸分经与络》

    寸部者,经脉之应也;尺部者,络脉之应也。“寸部热满, 尺部寒涩,此络气不足,经气有馀也,秋冬死,春夏生。 寸部寒涩,尺部热满,此经气不足,络气有馀也,春夏 死,秋冬生。”

    《一岁之中脉象不可再见》

    春弦夏洪,秋涩冬石,各随时令而见,此为平也。如春 宜弦,而得洪脉者,至夏必死;得涩脉者,至秋必死;得 石脉者,至冬必死,为真脏之气先泄也。其象先见于 非时,当其时不能再见矣。

    《脉有亢制》

    经曰:“亢则害,承乃制。”此言太过之害也。亢者,过于上 而不能下也。承者,受也,亢极则反受制也。如火本克 金,克之太过则为亢,而金之子为水,可以制火,乘其 火虚,来复母仇,而火反受其制矣。如吴王夫差,起倾 国之兵,以与晋争,自谓无敌,越王句践,乘其空虚,已 入国中矣。在脉则当何如?曰:阳盛者脉必洪大,至阳 盛之极,而脉反伏匿,阳极似阴也,此《干》之上九,“亢龙 有悔”也。阴盛者,脉必细微,至阴盛之极,而脉反躁疾, 阴极似阳也,此《坤》之上六,“龙战于野”也。凡过极者,反 兼胜己之化也。

    《老少脉异》

    老者脉宜衰弱,若过旺者病也;壮者脉宜充实,若衰 弱者病也。虽然老者脉旺而非躁,此禀之厚,寿之征 也。如其躁疾,有表无里,此名“孤阳,死期近矣。”壮者脉 细而和缓,三部同等,此禀之静,养之定也。若细而劲 直,前后不等,死期至矣。

    《从证不从脉》

    脉浮为表,治宜汗之。此其常也,而亦有宜下者焉。仲 景云:“若脉浮大,心下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 是也。脉沈为里,治宜下之,此其常也,而亦有宜汗者 焉。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而脉沈者,麻黄附子细辛 汤微汗之是也。脉促为阳,当用葛根芩连清之。若脉 促厥冷为虚脱,非灸非温不可。此又非促为阳盛之 脉也。脉迟为寒,当用干姜附子温之矣。若阳明脉迟, 不恶寒,身体濈濈汗出,则用大承气。此又非迟为阳 寒之脉矣。四者皆从证不从脉也。世有切脉而不问 证,其失可胜言哉。

    《从脉不从证》

    表证汗之,此其常也。仲景曰:病发热头痛,脉反沈,身 体疼痛,当救其里,用四逆汤,此从脉之沈也。里证下 之,此其常也。日晡发热者,属阳明;脉浮虚者,宜发汗, 用桂枝汤,此从脉之浮也。结胸证俱当以大小陷胸 下之矣。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是宜从脉而治 其表也;身疼痛者,当以桂枝麻黄解之矣。然尺中迟 者不可汗。以营血不足故也。是宜从脉而调其营矣。 此皆从脉不从证也。世有问证而忽脉者。得非仲景 之罪人乎。

    《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

    “此岐伯欲人融通脉理,不可一途而取也。七诊者,独 大、独小、独迟、独疾、独寒、独热、独陷下也,此皆恶脉。今 论其不死者,如少阳之至乍大乍小,阳明之至浮大 而短,太阳之至洪大而长,太阴之至紧大而长,少阴 之至紧细而微,厥阴之至沈短而数,是皆旺脉也。又 如南政之岁,三阴司天,则寸不应,三阴在泉,则尺不应。北政之岁,三阴司天,则尺不应;三阴在泉,则寸不 应,是皆运气使然也,故谓之“从。”从者,顺四时五行而 为之迁变,安得死哉。

    《冲阳太谿太冲》

    冲阳者,胃脉也。在足跗上五寸,骨闲动脉,上去陷谷 三寸。盖土者万物之母,冲阳脉不衰,胃气犹在,病虽 危,尚可生也。然于旺中,又忌弦急,弦急者,肝脉也。若 见此脉,为木来克土,谓之贼邪,不治。

    足跗,即脚面也。

    “太谿者,肾脉也,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盖水 者,天一之元,太谿不衰,肾犹未绝,病虽危,尚可生也。

    内踝后跟骨,即足跗后两旁圆骨,俗名孤拐骨。

    太冲者,肝脉也,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陷中。盖肝者 东方木也,生物之始,此脉不衰,则生生之机尚可望 也,女人专以此为主。

    《分人迎气口脉诀》

    《脉赞》曰:“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 门决断在两关后,故曰人迎。紧盛则伤于寒,气口紧 盛则伤于食,此人迎、气口所以有内伤外感之辨也。 左为人迎,以候天之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之外感者 也。人迎浮盛则伤风,紧盛则伤寒,虚弱则伤暑,沈细 则伤湿,虚数则伤热,皆外所因,法当表散渗泄则愈。” 右为气口,以候人之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内伤之 邪。其喜则脉散,怒则脉激,忧则脉涩,思则脉结,悲则 脉紧,恐则脉沈,惊则脉动,皆内所因,看与何部相应, 即知何脏何经受病,方乃不失病机,法当温顺以消 平之。其如诊按表里名义情状,姑如后说。但《经》所述, 谓神者脉之主,脉者血之府,气者神之御,脉者气之 使。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文藻虽 雅,义理难明。动静之辞,有博有约。博则二十四字,不 滥丝毫,约则浮沈迟数。总括纲纪,辞理灿然。浮为风 为虚,沈为湿为实,迟为寒为冷,数为热为燥。风寒湿 热属于外,虚实冷燥属于内。内外既分,三因须别,学 者宜详观览,不可惮烦也。

    《内因脉》

    喜则伤心脉必虚,思伤脾结脉中居。因忧伤肺脉必 涩,怒气伤肝脉便濡,恐则伤肾脉沈是缘;惊伤胆动 相须脉紧因悲伤胞络,七情气口内因之。

    《外因脉》

    紧则伤寒肾不移。虚因伤暑向胞推。涩缘伤燥须观 肺。细缓伤湿要观脾。浮则伤风肝部应。弱为伤火察 心知。六部各脉须当审。免使将寒作热医。

    《不内外因脉》

    “劳神役虑定伤心,虚涩之中仔细寻。劳役阴阳伤肾 部,忽然紧脉必相侵。房帷任意伤心络,微涩之中宜 忖度。”“疲极筋力便伤肝,指下寻之脉弦弱。饮食饥饱 并伤脾,未可轻将一例推。饥则缓弦当别议,若然滑 实饱无疑。叫呼损气因伤肺,燥弱脉中宜熟记。能通 不内外中因,生死吉凶都在是。”

    《死绝脉》

    雀啄连来三五啄,屋漏半日一点落。弹石硬来寻即 散,搭指散乱真解索。鱼翔似有亦似无,虾游静中跳 一跃。寄语医家仔细看,六脉见一休下药。

    《动止脉》

    “一动一止两日死,两动一止四日尔。三动一止六日 亡,四动一止八日事,五动一止只十日。十动一止一 年去,春草生时即死期。二十一动二年住,清明节后 始倾亡。三十动止三年次,立秋节后病则危。四十动 止四年次,小麦一熟是死期。五十一止五年试,草枯 水寒时死矣。”此为“《太素脉元》秘。”

    《诸脉宜忌类》

    伤寒热病宜洪大,忌沈细。咳嗽宜浮濡,忌沈伏。腹胀 宜浮大,忌虚小。下痢宜微小,忌大浮洪。狂疾宜实大, 忌沈细。霍乱宜浮洪,忌微迟。消渴宜数大,忌虚小。水 气宜浮大,忌沈细。鼻衄宜沈细,忌浮大。心腹痛宜沈 细,忌浮大。弦长头痛宜浮滑,忌短涩。中风宜浮迟,忌 急实大数。喘急宜浮滑,忌涩脉。唾血宜沈弱,忌实大。 上气浮肿,宜浮滑,忌微细。中恶宜紧细,忌浮大。金疮, 宜微细,忌紧数。中毒,宜洪大,忌微细。妇人带下,宜迟 滑,忌浮虚。吐血,宜沈小,忌实大。肠澼下脓血,宜浮小 沈迟,忌数疾。妇人已产,宜小实,忌虚浮。又宜沈细缓 滑微小,忌实大。弦急牢紧内伤,宜弦紧,忌小弱。风痹 痿弱,宜虚濡,忌紧疾急。温病发热甚,忌脉反小;下痢 身热,脉忌数。腹中有积,脉忌虚弱;腹痛宜虚,小迟忌 坚,大疾病热,忌脉静,泄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 脉虚,病在外,脉涩,皆所忌也。

    《张三锡医学准绳六要》

    《诊脉贵在用意》

    脉法之难言也尚矣。经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 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夫人生两间,赖 二气五行,错而成形,脉亦因之。古今论脉者,原无一定。《难经》言“荣行脉中,卫行脉外”,是不离乎血气,亦不 独指血气也。陶节庵言非血非气,乃荣行之道路,先 天后天之造化,然亦非确论。又有言脉为血气之先 者,本之。《素问》言“脉者血之府,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 则烦心,大则病进”等语是也。盖常论之,无极之真,二 五之精,妙合而凝,昼夜循环,生生不息,包罗一身,灌 溉脏腑,即一元之大气也。盈亏迟疾,动随气血,变见 气口,气血盈则脉旺,亏则脉衰,寒则行泣而脉迟,热 则行疾而脉数,皆有至理,妙不可言。然而审脏腑于 九候,决吉凶于三指,苟非圆机之士,博古通今者,乌 足以语此哉?自秦越人以来,纷纷议论,强分部位,起 于晋之叔和,复为高阳生之《脉诀》所溷,立论背经,遗 害后世。嗣有滑伯仁氏,《诊家枢要》一出,后世乃以浮、 沈、迟、数四脉为宗,而该乎众脉,世亦莫有深究其奥 者。大抵指下妙处,在意而不在象。若不深得诸家之 精微,何由得其旨趋。今搜采类集于左,以为下手之 准则。若夫神而明之,又存乎人,非言语所可传者。 锡初读《脉诀》,以之诊病,有如博拳,殊多谬误,每以为 恨。乃日夜钻研,于《素》《难》诸名家,改弦易辙,遵上中下、 左右表里断病,始得其窍,毫发不爽。迩来复得李月 池公《脉学》熟读之,而《脉诀》之谬,千古之疑,一旦冰释。 先生讵止有功医道,万世苍生咸赖无夭枉矣。

    《脏腑部位》

    诊脉之法,当从“心肺俱浮,肾肝俱沈,脾在中州”之说。 王叔和守寸关尺分部位,以别五脏六腑者,非也。 五脏六腑之气,昼夜循环,始于肺而终于肺,是肺为 一身之主气,而寸口乃肺之动脉所行之处也,特藉 以候五脏六腑之气,前贤辨之详矣。至于诸经动脉, 各从所行之处,手阳明大肠脉动合谷,手少阴心脉 动“极泉,手太阳小肠脉动天窗,手少阳三焦脉动禾 髎,手厥阴心包络脉动劳宫,足太阳膀胱脉动委中, 足少阴肾脉动太谿,足太阴脾脉动冲门,足阳明胃 脉动冲阳,足厥阴肝脉动太冲,足少阳胆脉动听会。” 锡按:此一章,乃医学一大宗旨也。夫何世人不解参 究,认假为真,确守《脉诀》,诚所谓弃周鼎而宝康瓠也。 或曰:“《二难》已言尺寸矣,吾子何独言寸口耶?”曰:“二难 言尺寸者,以关为界,从关至鱼际为一寸为阳,阳得 寸内之九分,从关至尺泽为一尺为阴,阴得尺中一 寸,乃以阴阳而言,未尝分经络也。”曰:“然则五脏六腑 何藉而候乎?”曰:“《经》不云乎:‘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 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此轩岐越人《论脉 秘密三昧》语也。精诚思之,则得之矣。

    大抵诊法,当以《素》《难》上中下分属断病者为的。左寸 为人迎,人迎紧盛者外感。右寸为气口,气口紧盛者 内伤。内伤有二:一则饮食停滞,脉必盛而有力且滑, 乃见心下饱胀,恶心恶食等证;一则中气不足,火乘 元气,故脉大按则空,乃见倦怠自汗,手心热等虚证。 浮沈定表里,迟数定寒热,有力无力定虚实。浮而有 “力为风,无力为虚。沈而有力为积,无力为气。迟而有 力为痛,无力为冷。数而有力为热,无力为虚热。”寸部 属上焦,头面心胸之病。关部属中焦,腹中脏腑之病。 尺部属下焦,腰足之病。

    吴草庐曰:“医者于寸关尺,辄名之曰此心脉、此肺脉、 此肝脉、此脾脉、此肾脉者,非也。五脏六腑,凡十二经。 两手寸关尺者,手太阴肺经之一脉也,分其部位,以 候他脏之气耳。脉始行肺,终于肝,而复会于肺,肺为 气之门户,故名曰气口,而为脉之大会,以占一身焉。”

    《妇人脉》

    妇人女子,尺脉常盛而右手大,皆其常也。若肾脉微 涩,或左手关后尺内脉浮,或肝脉沈急,或尺滑断绝 不匀,皆经闭不调之候也。脉微弱而涩,年少得此为 无子,中年得之为绝产。

    妇人脉三部浮沈正等,按之不绝者,妊也。 崔紫虚曰:“妇人有病而无邪脉,此孕非病,所以不月。” 有病,谓经闭恶心,阻隔饮食,脉来和平是也。尺按之 数而旺亦然。左手尺脉滑实者男,右手浮滑者女。《经》 曰: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又法:“尺脉左偏大为男,右偏大为女。”

    经水不通。脉尺数寸微。其胎已三月也。

    脉滑重,以手按之散者,五月也。

    左右皆大产二子。

    孕妇脉弦急,增寒壮热,唇爪俱青,面黄黑,是胎气损 也,当再问胎动否。若不动,反觉上攻,抢心闷绝,或下 血,当作死胎治。

    凡产后须问恶露有无,及小腹有块痛否。娠或左或 右,脉微弱,其胎必堕,以气血无养也。屡验急宜补养。 脉弦数亦堕,火盛也。

    滑而流利,有神为胎。

    尺脉涩,艰于嗣。

    脉一呼一吸脉一至曰《离经》,为欲产也。脉法言沈细 而滑,为将产,未验妇人半产漏下,脉小流连者生,急疾大数者死。 新产,寸口脉洪疾不调者死,沈微附骨不绝者生, 妊娠八月欲产,脉实大有力弦紧者生,沈细者危。 脉细匀易产,浮缓气散难产。

    妇人妊娠四月,欲知男女法:“三部俱滑而疾,在左为 男,在右为女。遣向南行,从后呼之,左回是男,右回是 女。”又法:“上圊时,夫从后呼之,亦同验。”又法:其夫左乳 房有核是男,右有核是女。

    《反关脉》

    “平人正取无脉”,即侧手于大指后外廉一路诊之,乃 得名“反关脉。”此处名“阳谿列缺”,属阳明大肠络脉。然 此经与肺为表里,妻乘夫位,天地交泰,生成无病之 脉也。

    有平生六脉极清虚,不禁寻按者,不可便断为虚。贵 人多此,稍大易常,即是有病矣。

    《脾胃脉》

    尺中弱甚似无根,脾胃于今脉尚存,大腑色黄犹进 食,斯人终不赴幽冥。

    《小儿脉》

    “小儿三岁以下,看虎口三关纹,紫热红伤寒,青惊白 色疳,黑纹知中恶,黄色应脾端。”大抵黄色隐隐,淡红 为吉,黑色凶。其他纹色,在风关为轻,气关渐重,命关 尤重也。及三岁以上,乃以一指按其寸关尺,当以六 七至为率,添则为热,减则为寒。若脉浮数表热,为乳 痫风热,五脏壅虚。濡为惊风,紧实为风痫,紧弦为腹 痛,弦急为气不和,牢实为便秘。沈细为寒,大小不匀 为祟。或小或缓,或沈或短,皆为宿食不化。脉乱身热, 汗出不食,食则吐,此为变蒸也。浮为风,伏沈皆为物 聚,单细为疳劳。小儿但见增寒壮热,即问曾出痘否, 或时候发斑疹及痘,须防之。

    《太素脉伪》

    “贵人脉清虚,富者脉沈实绵长多寿,躁急多夭,蹇涩 主贫,浊滞主贱”,此神定于中,而不可易者。至如妻财 子禄,乃术土妄言,间有准者,亦是他术,以切脉为名 尔。亦曾究竟其说,谓如心脉主财,脉旺则财动;肝脉 主责,正旺则名成。譬如二经火动脉旺,岂可便断为 财为贵耶?况非轩岐家事,正人君子,自不被其惑也。 男尺沈实有力则多。男涩弱则乏嗣。女尺滑实有力。 则多育。涩弱或偏肥偏瘦。则难于嗣。乃屡验者。

    《陶华六书》

    《伤寒用浮中沈三脉法》

    夫《伤寒》治之得其纲领不难也,若求之多岐,则支离 破碎而难矣。何谓也?脉证与理而已。予尝以浮、中、沈 三脉详而治之,无所遁其情也。既云“伤寒”,则寒邪自 外入内而伤之,其入则有浅深次第,自表达里,以此 推之而不难也。若夫风寒之初入,必先太阳寒水之 经,此经本寒标热,更有恶风恶寒,头疼脊强之证。寒 “郁皮毛,是为表证。若在他经,则无此证矣。脉若浮紧 无汗,为伤寒,以麻黄汤发之,得汗为解;浮缓有汗,为 伤风,用桂枝汤散邪,止汗为解。若无头痛恶寒,脉又 不浮,此为表里罢而在中。”中者何?表里之间也,乃阳 明少阳之分脉,不浮不沈,在乎肌肉之间,谓皮肤之 下也。然亦有二焉:若微洪而长,即阳“明脉也。外证目 痛鼻干,不得眠,用葛根汤以解肌。脉弦而数,少阳脉 也。其证胸胁痛而耳聋。如见此证,此脉以小柴胡汤 和之。”盖阳明少阳,不从标本,从乎中治也。过此则邪 入里,为热实,脉不浮而沈,沈则以指按至筋骨之间 方是。若脉来沈实有力,外证则不恶风寒而反恶热, 讝语大渴,六七日不大便,明其热入里而肠胃燥实 也。轻则大柴胡汤下之,重则三承气汤选用,大便通 而热愈矣。若脉来沈迟无力,此为阴证,便当看外证 如何,轻则理中汤,重则姜附四逆汤以温之。今将浮、 中沈三脉列于后,可熟玩之。

    《伤寒》以脉大浮数动滑为阳,沈涩弱弦微为阴,然脉 理精深,初学未能识察。予谓伤寒之中人,由浅入深, 先自皮肤肌肉,次入肠胃筋骨,以浮中沈三脉候之, 似乎无所遁乎其情矣。列而为三下,就注证治之法, 则阴阳表里易见,使因脉以知证,缘证以明治,以此 达彼,由粗入精,亦可以为初学之阶梯也。欲究其至 极,必须潜心熟玩仲景之书,庶几可以入道矣。 《浮》 初排指于皮肤之上,轻手按之,便得曰“浮。”此脉 寒邪初入足太阳经,病在表之标,可发而去之。虽然, 治之有二焉,寒伤荣则无汗恶寒,用麻黄汤;风伤卫 则有汗恶风,用桂枝汤。一通一塞,不可同也。

    浮紧有力,无汗,恶寒,头痛项背强,发热,此为伤寒在 表,宜发散。冬时用麻黄汤,馀三时皆用羌活冲和汤。 有渴加石膏、知母,无渴不用加。

    浮缓无力,有汗恶风,头疼项强,发热,此为寒风在表。 “冬时用桂枝汤,馀三时皆用加减冲和汤;腹痛,小建 中汤;痛甚,桂枝加大黄汤。”

    中 按至皮肤之下。肌肉之间。略重按之乃得。谓之半表半里证也。然亦有二焉。盖少阳阳明二经。不从 标本。从乎中也。

    长而有力,此为阳明证。有头疼、眼眶痛、鼻干、不得眠, 身发热无汗,葛根汤、解肌汤。若渴而有汗不解,或经 汗过不解而渴,白虎汤,或加人参。无汗不渴,并不可 服,则为大忌。

    弦而数,此为少阳经。其证胸胁痛而耳聋,或往来寒 热而呕,俱用小柴胡汤加减法。若两经合病,则脉弦 而长,此汤加葛根、芍药。

    沈 重手按至肌肉之下,筋骨之间,方得,此为沈脉。 亦有二焉。阴阳寒热,在沈脉中分,若沈而有力,则为 阳为热;沈而无力,则为阴为寒也。

    沈数有力,为阳明之本。表解入里,恶寒头痛悉除,反 觉恶热,欲揭衣被,扬手掷足,谵妄狂躁,口燥咽干,五 六日不大便,轻则大柴胡汤,重则三承气汤选用。 沈迟无力为寒,外证无热不渴,反怕风寒,或面上寒 甚如刀刮,或腹满胀痛,泄利,小便清白,或大小腹痛, 皆为阴证。轻则理中汤,重则四逆姜附汤。

    伤寒至沈脉,方分阴阳,仔细体认,下药不可造次,倘 有差失,咎将归己。凡诊脉必分三部九候,每部必先 浮诊三候,轻轻手在皮肤之上,候脉来三动是也。中 诊三候,沈诊三候,三而三之,而成九候。然后知病之 浅深表里,以为处治之标的,岂可忽略于脉,而欲求 病之所在乎?明脉识证,辨名定经,得乎心而应乎手, 如此而治,有枉死者,吾不信也。若脉证不明,处方无 法,狂妄行医,视人命如草芥,他日不受天殃,吾亦不 信也。

    《辨脉虽浮亦有可下者脉虽沈亦有可汗者》

    夫脉浮当汗,脉沈当下,固其宜也。其脉虽浮,亦有可 下者,谓邪热入腑,大便难也。大便不难,其敢下乎?其 脉虽沈,亦有可汗者,谓少阴病,身有热也。假若身不 发热,岂敢汗乎?此取证不取脉也。

    《伤寒伏脉辨》

    夫头疼发热恶寒,或一手无脉,或两手全无者,庸俗 以为阳证,得阴脉,便呼为死证,不治。殊不知此因寒 邪不得发越,便为隐伏,故脉伏必有邪汗也,当攻之。 又有伤寒病至六七日以来,别无刑克证候,或昏沈 冒昧,不知人事,六脉俱静,或至无脉,此欲正汗也,勿 攻之。此二者便如久旱将雨,六合将晦,雨后庶物皆 苏,换阳之吉兆,正所谓“欲雨则天郁热,若晴霁天乃 反京”,理可见也。当攻者发汗,冬用麻黄汤,三时用羌 活冲和汤。勿攻者止汗,五味子汤。各有治法,当谨记 之。

    《一提金脉要》

    或人问曰:“治伤寒,先明脉证,脉证不明,取方无法。脉 证既明,工中之甲,夫‘脉’之一字,实先天后天之造化, 何为先天?何为后天?何为脉也?”答曰:“人之阴阳,即为 先天;人之气血,即为后天。脉者非气非血,乃气血之 先,即营行之道路。”又问曰:“既知先后天之脉理,须明 持脉之要。”曰“举”、“曰”“按”、“‘曰寻’三字,若此不明,则阴阳、表” 里虚实,何以别之?持脉者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 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初持轻手候之,脉见 皮肤之间,便得曰浮,是太阳经脉也。有力者主寒邪 在表,无汗为寒伤荣血,表实者宜汗之。无力者主风 邪在表,有汗为风伤卫气,表虚者宜实之。脉附于肌 肉之下,筋骨之间,而得曰沉,是三阴经脉也。其三阴 俱是沉脉,妙在指下有力无力中分,有力者,主热邪 在里,为里实,宜下之;无力者,主寒邪中里,为里虚,宜 温之。不轻不重,中而取之,乃得其脉应于血肉之间, 阴阳相半,“若见微洪,是阳明经脉也,主邪在表多里 少,宜解肌;若见弦数,是少阳经脉也,主邪在半表半 里,宜和解。”前之所云: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俱在浮中 沉三脉,有力无力中分,有力者,为阳为实为热,无力 者,为阴为虚为寒,若浮沈中之不见,则委曲而求之, 若隐若见,则阴阳伏匿之脉也,三部皆然。或曰:君之 了然,非庸俗所能识也。其三脉中,有进退焉,有伏脉 焉,有可解不可解焉,有歇至焉,有躁乱焉,请备言其 所由。答曰:“脉大者为病进,大则邪气胜而正气无权。 脉缓者为邪退,缓则胃气和而邪气无权。何谓伏脉? 一手无脉曰单伏,两手无脉曰双伏。若病初起,头痛 发热恶寒而脉伏者,缘阴邪陷于阳中,不得发越,此 欲汗而当攻之,使邪气退而正气复,脉自至而病自 除。如欲雨则天郁热,晴霁天乃反凉之可”见也。若七 八日以来,别无刑克证候,或昏冒不知人事,或脉全 无者,此欲汗而勿攻之,如六合阴晦雨后,庶物皆苏, 换阳之吉兆也。何谓可解不可解?脉浮缓在表者,以 汗解之;脉沈实在里者,以下解之;脉沈迟在里者,以 温解之。且夫浮汗、沈下而温,固其宜也。然浮宜下,沈 宜汗,其故又何耶?答曰:“浮而下者,因大便难也。设使 大便不难,岂敢下乎?沈而汗者,因表有热也,设使身 不发热,岂敢汗乎?何谓歇至?如寒邪直中阴经,温之而断续者,为歇至。何谓躁乱?因汗下后,脉当静,今反 盛者,曰躁乱,大凶之兆也。然则君之言有所据乎?”吁! 难言也。此出经常大法之格语也。客欣然喜而谢曰: “予虽白首穷经,生平仰慕,不意邂逅幸获开予茅塞, 正谓鼷鼠而发千钧之弩,甚所不当,可谓切而磋、琢 而磨者也。较今庸俗,实醯鸡坎蛙,不知瓮外之有天, 井外之有海耳。感君发明于后,岂非再来人乎?”遂笔 录以示之。

    伤寒之病,非比杂科,乃大方脉之首务也。其间脉理 精深,艮震无常,死生反掌,甚所难明。苟或有称治伤 寒者,未免羊质虎皮,然则名誉虚隆,而实德则病矣。 余早年盲学,昏昏如蝇触牖,后得汉长沙张仲景先 师治法,所谓《石函遗著》,名曰《遗芳嘉秘》,玩而诵之,以 开茅塞,手足舞蹈,不自知也。数试数验,岂不珍重哉! 苐。恐吾老子。亦犹前之昏学。临病无措。故将遗旨应 手得心诀法。纂以成集。名曰《伤寒证脉药截江》。网与 朝夕。“览以看省己之愚。”原夫伤寒之脉,浮、大、动、数、 滑为阳,沈、涩、弱、弦、微为阴。其弦、紧、浮、滑、沈、涩六者,为 残贼之脉,故诸脉作病。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土缓为 四季之正脉,浮沈迟数为客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呼出心肺为阳,吸入肾肝为阴。一呼一吸为一息,寸 口为阳,尺泽为阴,中为关界。阳主气,阴主血,血为荣, 气为卫。“寒则伤荣,风则伤卫,理自然也。”所谓伤寒之 病,从浅入深,先以皮肤肌肉,次入筋骨肠胃,专以浮、 中、沈、迟、数,辨其阴阳寒热,及表里虚实而断之矣。诸 浮为在表,轻手于皮肤之上,便得之曰浮;略重指于 皮肤之下,肌肉之上,阴阳各半得之曰中,证属半表 半里。诸沈为在里,重手于肌肉之下,筋骨之间,方得 之曰沈。属阴。诸迟为在脏,属寒;诸数为在腑,属热。阴 阳寒热虚实,用在有力无力中分。有力者,为阳为热 为实;无力者,为阴为寒为虚。《杂病》以弦为阳,《伤寒》以 弦为阴;《杂病》以缓为弱,伤寒以缓为和;《伤寒》以大为 病进,以缓为邪,退缓为胃脉。有胃气曰生,无胃气曰 死。伤寒病中有神脉,如脉中有力,即为有神,神者气 血之先也。两手无脉曰“双伏”,一手无脉曰单伏,必有 正汗也。寸口阳脉中,或见沈细者,但无力者,为阳中 伏阴。尺部阴脉中,或见沈数者,为阴中伏阳。寸口数 大有力为重阳,尺部微而无力为重阴。寸口细微如 丝为脱阳,尺部细微无力为脱阴。寸脉浮而有力,主 寒邪表实宜“汗;浮而无力主风邪,表虚宜实。”“尺脉沈 而有力,主阳邪在里为实,宜下;无力主阴邪在里为 虚,宜温。”寸脉弱而无力,切忌发吐;尺脉弱而无力,切 忌汗下。初按来疾去迟,名曰“内虚外实;去疾来迟,名 曰内实外虚。”尺寸俱同,名曰“缓。”缓者和而生也。汗下 后,脉静者生,躁乱身热者死,乃邪气胜也。温之后脉 来歇止者,正气脱而不复生也。纯弦之脉,名曰负,负 者死;按之解索,名曰《阴阳离》,离者死。阴病见阳脉者 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三阴三阳脉证》

    《经》云:“尺寸俱浮大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 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伤寒则发热恶寒,伤 风则鼻塞恶风。然伤风有汗。伤寒无汗。

    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挟鼻 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又曰,不恶寒而作 渴,皆为在经;不恶寒,反恶热,自汗出,大便难,此为在 腑。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 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 而呕。此三经受病,未入于腑者,可汗而已。

    “尺寸俱沈细者,太阳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 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咽干,或腹痛,手足温,自利不 渴。

    “尺寸俱沈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 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恶寒、口中和,默默 欲寐,时时腹痛,又咽痛三证。

    “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 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唇青,舌卷筋急,或渴不 欲饮食,即吐蛔,此三经皆受病也。已入于腑者,可下 而已。此皆自阳经传来者,故宜下而去之,非若阴经 自中之寒,此则为真阴证矣,当用四逆汤辈温之。

    《章潢图书编》

    《脉总论》

    脉者何也?莫非气乎?气为卫,卫行脉外。莫非血乎?血 为荣,荣行脉中。然则“脉”之一字,果何物乎?试原之, 必有说矣。盖人之渺躯,浑然中处,吾身之气血,即天 地之阴阳也。天地之阴阳,所以一升一降者,必有主 宰者焉;人身之气血,所以一周一转者,必有统御者 焉。知此则知脉矣。古之“脉”字,从血从所以使气血 各依分派而行经络也。今之脉字,从月从永,所以使 肌肉以之长久,而保天年也。脉者有三:一曰命之本, 二曰气之神,三曰形之道,《经》所谓天和是矣。至于折一肢,瞽一目,亦不能害生,而脉不可须臾失矣,失则 绝命害生也。春之生也,吾之脉与天地之气同升;夏 之长也,吾之脉与天地之气同浮;秋之“杀也,吾之脉 与天地之气同隆;冬之藏也,吾之脉与天地之气同 流。分而言之,曰气,曰血,曰脉。总而言之,惟脉运行气 血而已。”是气血盛则脉盛,气血衰则脉衰,气血和则 脉平,气血乱则脉病,气血壮则脉大,气血微则脉小, 气血热则脉数,气血寒则脉迟,长人则脉长,短人则 脉短,性紧则脉紧,性缓则脉缓,室女尼冠则脉濡,婴 儿稚子则脉急。脉为气血之体,气血乃脉之用也。然 则气血能使脉之盛衰,而气血之胜衰,则又以谷致 焉。盖谷入于胃,脉道乃行,谷气多则血气荣昌,脉亦 盛矣。谷气少则血气微弱,脉亦衰矣。故《经》曰:四时以 胃气为本,脉无胃气则死矣。论而至此,脉之一字,岂 非太乙“天真之元气乎。”

    《诊脉方位不同》

    医家之脉诀,三部九候,莫知其所由从。世谓宗叔和 秦越人,以为发明《内经》。而《内经》谓尺内两旁,则季胁 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 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 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 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 “膝、胫、足中事也。”以是谛详之,三部之相属,错而背何 欤?又轻按得腑脉,重按得脏脉,且深疑焉。以按之上 下,分阴阳于腑脏,则九候之浮中沈,乃不能施矣。九 候废而诊道荒,何以制方剂哉?是古今名家,能奏功 纪籍,皆幸而偶合者。夫脉者血之腑,呴之为气,濡之 为血,气运脉之外,而血荣脉之中,故“十二经,十五络, 又八奇经,惟贮而官”者为脏腑,以见于脉。若合系而 独持之,则无所名于具矣。故心包络三焦不得为无 位,两肾不得为自离,而叔和异之,并其可谛者。

    《诊脉当依时月》

    “人身血脉,与天地同周流,此理之必然者。一岁自春 而冬,一日自子而亥,莫不相应。以十二月言,一月属 肝,足厥阴经,至于十月膀胱,足太阳经,以十二时言。 又每日自子时注胆,自亥时注三焦”,则审脉者,如一 月之内,宜以肝为主;如每日子时,即宜以胆为主矣。 医家止知审六脉虚实,而当所旺所注之月与时,其 虚实莫之辨焉,谓之“善察脉理”可乎?况脉有浮中沉 之不同,药有表里和之不一,察其在气在血,定其行 阴行阳,一循天时以调治之,吾亦罕见其人矣。

    《脉分三部五脏》

    脉有三部,曰寸、曰关、曰尺。寸部法天,关部法人,尺部 法地。寸部候上,自胸膈心肺咽喉头目之有疾也。关 部候中,自胸已下小腹之有疾也。脾肝胆皆在中也。 尺部候下,自小腹腰肾膝胻足也。大肠小肠皆在下 也。皆《内经》所谓上以候上,下以候下是也。此与十二 经配合不同,亦存之以俟有定见者。

    《论诊脉大法》

    夫“疗病以识脉为先,识脉必明金木水、火土之理,次 察虚、实、贼微正之邪,更复辨其部位,则病若指其掌 焉。”芤、实、洪、弦、紧、伏、沈、濡、滑、浮、涩、弱、微、迟、缓,皆左右手 之主脉也。左手三部所主,温风寒也。温风寒病得于 外,是外邪所感,致五行不平也。皆客随主变,客既随 主而变,所见者主脉而已。右手三部所主,燥湿暑也。 燥湿暑病生于内,是内自伤,五行自不能平也。皆主 随客变,主既随客而变,所见者客脉而已,此脉法之 大概,及其互相变见,或左脉见之于右,或右脉见之 于左,或阴阳更相乘,或阴阳更相伏,或一脉为十变, 脉理精微,非一言可尽,然其要不越乎阴阳五行而 已,且左右之脉,五行分之,各得三脉,五三一十五脉 也。芤实洪应心属火;弦、紧伏应肝属木;沈、濡滑应肾 属水;浮、涩弱应肺属金;微迟缓应脾属土。至于五行, 当更相平,一有不平,病即见焉。而又当详审乎主脉、 客脉之相合。何谓主?洪弦沈涩缓是也。何谓客?本部 不应得之脉皆是也。能如是,可以尽知内伤、外感、主 客、标本之别,判然在目,夫何谬哉。

    《论辨脏腑脉法》

    盖五脏六腑之脉,详观《素》《难》《脉经》诸书,俱载脏脉周 备,惟腑脉只言浮沈微甚,即阴阳刚柔之义。五脏属 阴,六腑属阳,配合表里,分为六部,各司其职,固脏腑 之脉同部见焉。脏脉主沈主微,腑脉主浮主甚。假令 肺部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脉也;浮于三菽 者,太阳脉也。大抵脏脉来微,腑脉来甚者也。《难经》有 云:“然迟者脏也,数者腑也。”亦阴阳之意耳。但腑之脉, 分别五邪,必于本脏互相推求,明证定拟,则庶无差 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