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九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九十二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九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九十二卷目录

     医部汇考七十二

      脉法二

      黄帝素问三部九候论 经脉别论 通评虚实论 腹中论 病能论 奇病论

       大奇论

    艺术典第九十二卷

    医部汇考七十二

    脉法二

    《黄帝素问》

    《三部九候论》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 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 歃血而受,不敢妄泄。”

    《离合真邪论》曰:“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尽通其意矣。”此言先立《针经》八十一篇,论九针之道,然众多博大,不可胜数,故愿闻要道。要道者,以神脏五,合形脏四,以应九候也。故曰:著之骨髓者,藏之深隧也;藏之肝肺者,知血气之诊也。歃血而受者,藏之于心也;不敢妄泄者,藏之于中也。盖必先定五脏之神。而后知死生之分。察病之所在。以调其虚实。故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

    “令合天道,必有终始,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 五行,贵贱更互,冬阴夏阳,以人应之奈何?愿闻其方。” 岐伯对曰:“妙乎哉问也!此天地之至数。”

    此篇首论九针九候之道。九针者,天地之大数,始于一而终于九,故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锺数焉,以针应数也。一者天也,天者阳也,五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阳也。二者地也。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三者人也。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四者时也。时者四时八风之气也。五者音也。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也。六者律也。律者调阴阳四时,而合于十二经脉也。七者星也,星者人之七窍也。八者”风也,风者人之股肱八节八正之虚风,八风之邪,合于骨节腠理之间也。九者,野也,野者人之节解皮肤之间也。此天地之至数,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中合人之九脏九窍,三部九候也。“贵贱更互”者,四时五行之气,以王者为贵,而相者为贱也。冬阴夏阳者,下文之所谓沉细悬绝为阴,主冬;躁盛喘数为阳,主夏也。帝言九针之道,以通其意于针经,今愿闻简要之道,是以伯答三部九候之法,三部九候为之原,九针之道,不必存矣。是以针解篇之: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时,人声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与《灵枢》九针论之多有不同。盖《灵枢》论十二原。本经以三部九候为原也。

    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为 之奈何?”

    《六节脏象论》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

    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 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 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 疾。”

    始于一,终于九者,天之数也。“曰天地之至数”者,言天包乎地,地气通于天也,故曰:“令合天道。”一者,奇也,阳也,故应天;二者,耦也,阴也,故应地。三者,参也,故应人。因三才而三之,则为九,以应九野。九野者,九州分野,上应天之二十八宿也。人有三部,部有三候者,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也。决死生者,观其形气,别其阴阳,调其血脉,察其腑脏,以知死生之期也。“处百病”者,表里、阴阳、寒热、虚实之为病也。“调虚实者,实则泻之,虚则补之。”“除邪疾”者,去血脉,除邪风也。

    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 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 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 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 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 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 人以候脾胃之气。

    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是

    以一身之中有三部,一部之中而各有天地。人不知三部者,阴阳不别,天地不分,以实为虚,以邪为真,绝人长命,予人夭殃。故必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以为刺法之真。“两额动脉,在额两分,上循于顶” ,足太阳膀胱脉也。太阳为诸阳主气,故主上部天。两颊动脉,在鼻两旁,近于巨髎之分,足阳明胃脉也,二阳之气而主土,故为上部地。耳前动脉,在耳前曲车下陷中,手太阳小肠脉也。夫心主血而小肠为之使。人之所以生成者,血脉也,故主上部人。此阳气之在上也。两手气口之动脉,手太阴脉也。五脏之应天者肺,然脏为阴,故主中部天。大指次指岐骨间,合骨之分,动应于手,手阳明大肠脉也。阳明居“中土,故主中部。” 地,锐骨端之动脉,手少阴心脉也,三以应人。人主血脉,心藏血脉之气,故主中部。人,毛际外,气冲下,五里之分,动应于手。足厥阴肝脉也,厥阴为阴中之少阳,主春生之气,故主下部。天。足内踝后,太谿之分,动脉应手。“足少阴肾脉也,肾为牝脏而居下,故主下部。” 地,鱼腹上,越筋间,箕门之分。动脉应手。足太阴脾脉也。脾为阴脏而居中。故主下部。人故以下部之三候。以候膈下之三神脏焉。

    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 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

    “肺属干金而主气,故天以候肺。心主血脉,而居肺之下,故人以候心。”胸中,膻中也,宗气之所聚也。宗气者,阳明水谷之所资生,故“地以候胸中之气。”此以中部之三候,以候膈上之二神脏,中土之二形脏焉。

    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 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 气。”

    “太阳为诸阳主气,其经脉上额交巅,会于脑,出项,故天以候头角之气。”足阳明之气,胃腑之所生也,其经脉起于鼻,交頞中,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故“地以候口齿之气。”手太阳者,少阴心脏之腑也,其经脉上目锐眦,入耳中为听宫,故“人以候耳目之气。”此以膺、喉头首,以候三形脏焉,盖阳脏之气在上也。

    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 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 九脏。

    三部之中有九候,九候之中而各有三焉。兼三才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者,身形之应九野也。左足应立春,左胁应春分,左手应立夏,膺喉头首应夏至,右手应立秋,右胁应秋分,右足应立冬,腰尻下窍应冬至,六腑膈下三脏应中州。凡此九者,以候脏腑阴阳之气,故九野为九脏,

    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夭 必死矣。

    神脏者,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也。“形脏”者,胃与大小肠膀胱,藏有形之物也。夫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是五脏之神,由肠胃津液之所生也。胃主化水谷之津液,大肠主津,小肠主液,膀胱者,津液之所藏,故以四腑为形脏。而人之阴阳气血,肌肉经脉,皆由此九脏之所生也。夭,死色也。言五脏之神气,由形脏之资生。五色之外荣,由五脏之所发。以此九脏九候之气,而复归重于五脏之神气焉。

    帝曰:“以候奈何?”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 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 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候者,候三部九候之脉而刺之也。肥人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其气涩以迟,刺此者宜深而留之。瘦人者,皮薄色少,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刺此者宜浅而疾之。实者邪气盛也,虚者精气夺也,宜泻者迎而夺之,宜补者追而济之。去血脉”者,除宛陈也。盖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然后泻有馀,补不足,无“问其病之可否,必候其气至和平,而后乃出其针也。”

    帝曰:决死生奈何?岐伯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 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参伍 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 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 之候,虽独调,与众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 目内陷者死。”

    形充而脉坚大者顺也;形充而脉小以弱者气衰,衰则危矣。《针经》曰:“病而形肉脱,气胜形者死,形胜气者危。”盖形瘦者,正气衰也;脉大者,病气进也;胸中多气者,气胜形也;气胜形者,邪气盛而正气脱也。天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气,形气和平,是为相

    得参伍不调,即独大、独小、独疾、独徐之意。皆相失者,非止于参伍不调也,此脏腑阴阳之气皆病,故死。夫脉之来去,随气降升,是以九候之相应,上下若一。如参舂者,言脉之上至下去,左至右去,有如舂者之参差,彼上而此下也。此因邪病甚,而正为邪伤故也。“如参舂” 者,止言其来去之参差相失。不可数者,并其至数之错乱,此邪病更甚,而正气将脱,故死。“中部天主气,中部人” 主血,中部地主胸中之宗气。夫上下左右之脉,交相应者,血气之循环也。脏腑之脉,得胃气而至于手太阴者,宗气之所通也。如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脏相失者,不得中焦之血气以资养,故死。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此脏腑之精气消灭。

    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 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 陷下者病。”

    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如一部独异,即知病之所在,而随证治之。大小者,脉之体象也;疾迟者,脉之气数也。寒热者,三部皮肤之寒热也。陷下者,沉陷而不起也。《针经》曰:“上下左右,知其寒温何经所在,审皮肤之寒温滑涩,知其所苦。”

    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 之。

    此候生阳之气,以知病之死生也。诸阳气者,太阳之所主也。《根结篇》曰:“太阳为开,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之足太阳,视有馀不足。渎者,皮肤宛焦而弱也。是以知病之所在,又当候太阳之气焉。《卫气篇》曰:“足太阳之本,在踝上五寸中,而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必先按而在,久应于手,乃刺而予之。”按:承山乃足太阳穴,在外踝上七寸。故以左手于病者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是在承山之下矣。庶右手于病者足上,当踝而弹之。盖以左手取脉,庶右手得以在下而弹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是更过踝上五寸,而及于承山矣。故曰:“踝上以下,必先按而在久。”踝上者,谓去踝五寸以上;而及于承山以下者,谓承山以下,而至去踝五寸之间。盖以左手之三指,于踝上五寸,承山以下,以候太阳之气,以察病之死生。故《下文》曰: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盖九针之要,候气为先,足太阳为诸阳主气也。

    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 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

    “蠕蠕”,微动貌,气之和也,应疾而中手。“浑浑然”者,急疾太过也;“徐徐然”者,气不及也,故皆主病,

    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

    生气绝于下,故不能上应也。

    是以“脱肉身不去者死。”

    《脱肉》者,皮肉宛焦而弱也。“身不去”者,开折而暴病留于身也。言正气虚而肉脱,邪留于身而不去者,死也。

    中部乍疏乍数者死。

    “太阳之气”者。论先天之生阳。荣卫气血者。乃后天水谷之精气。中部乍疏乍数者。中焦之生气欲绝也。

    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

    “血脉生于心而输于脾,代乃脾脉,钩乃心脉。”此复申明候足上中部者,候中下二焦之生气。如病在络脉者,其脉代而钩也。

    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 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故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不应,是天地人之气失其一矣,故主病;二候后不应,是三部之中失其二矣,故主病甚;三候后不应,是三者皆失,故主病危。

    察其腑脏,以知死生之期。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 真脏脉见者胜死。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 必戴眼。

    腑为阳,脏为阴。知阳者,知病之所从来,知阴者,知死生之期,知经脉之死生出入,而后知病脉之所从来,详《经脉别论》。真脏脉见者,至其所胜克之日时而死,复结上文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足太阳之气绝也。足太阳主筋,阳气者柔则养筋,是以太阳气绝,筋挛急而足不可屈伸。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为目上纲,脉系绝,故死必戴眼。

    帝曰:冬阴夏阳奈何?岐伯曰:“九候之脉,皆沉细悬绝 者为阴,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 以日中死。”

    此复问冬阴夏阳。以人应之奈何。按《九针篇》曰。五者音也。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寒

    “与热争,两气相搏也。” 盖言冬至之子,阴之极也,阴极而一阳初生,阴气始下;夏至之午,阳之极也,阳极而一阴初生,阳气始下,是阴阳之气,分于子午也。至春分之时,阳气直上,阴气直下,秋分之时,阴气直上,阳气直下,是阴阳离别也。寒热者,阴阳之气也。阴阳分别,而复有交合,故寒与热争,而两气相搏也。此言三部九候之中,有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之气。若九候之脉,皆沉细而绝,无阳气之和,此为阴而主冬,故死于夜半之子。如盛躁喘数,而无阴气之和,此为阳而主夏,故死于日中之午。皆阴阳偏绝之为害也。

    是故寒热病者,以平旦死。热中及热病者,以日中死; 病风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脉乍疏乍数, 乍迟乍疾者,日乘四季死。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

    寒热病者,阴阳相乘而为寒为热也。《本经》云:“因于露风,乃生寒热病”,风者,亦为寒热病也。平旦日夕,系阴阳两分之时,寒热者,乃阴阳两伤之病,是以应时而死。热中热病者,阳盛之极,故死于日中之午。病水者,阴寒之邪,故死于夜半之中。土位中央,王于四季,其脉乍疏乍数,乍疾乍迟,乃土气败而不能灌溉四脏,故死于辰戌丑未之时也。夫形归气,气生形,形气已败,血脉虽调犹死。言七诊之死,因气而见于脉,非血脉之为病也。故下文云:“其脉候亦败者死。”

    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 及经月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有七 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

    七诊者,谓沉细、悬绝、盛躁、喘数、寒热、热中,病风病水土,绝于四季也。“九候皆从”者,谓上下若一,无独大独小也。七诊者,乃阴阳之气自相分离,是以应时而死。若因邪而病,有似乎七诊者,不死也。风气之病病风也,病风而阴阳相离,期以日夕死,如病风而阴阳和平,九候若一,不死也。经月之病,病水也,病水而沉细“悬绝,期以夜半死。病水而阴阳和平,九候皆从不死也。”盖言七诊之死,死于阴阳分离,不因邪病而有应时之死也。若七诊之病,其脉亦败者,气病而脉亦病也,故必发哕噫。盖胃气败者,其声哕,胃气逆而上走心为噫,胃主气而心主脉也。

    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 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其脉疾者不病,其 脉迟者病,脉不往来者死,皮肤著者死。

    始病者,病久而深也;方病者,新受之邪病浅也。“各切循其脉”者,切其病之在阴在阳,在脏在腑也。夫病久者,其脉沉而逆,方病者,其脉从而浮,故当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之逆从循之。夫邪伤经脉,则脉数疾,故其脉疾者,知不病在七诊也。阴阳脏气受伤,则其脉迟,故脉迟者,知其病在《七诊》也。脉不往来者,有七诊之病,而脉候亦败也。皮肤著者,病久而肉脱也。《根结篇》曰:“皮肤薄著,毛腠夭焦,予之死期。”此言方病而伤于形身经络者不死,病久而伤五脏阴阳之气者死。故曰:“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若五脏阴阳之气已绝于内,而欲以针石治其外者,未之有也。

    帝曰:“其可治者奈何?”岐伯曰:“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 者,治其孙络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其病者在 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留瘦不移,节而刺之,上实 下虚,切而从之,索其结络脉,刺出其血,以见通之。瞳 子高者,太阳不足,戴眼者,太阳已绝。此决死生之要, 不可不察也。”手指及手外踝上五指留针。

    血病者,血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故身有痛。盖言病在经之深者,治其经,病在孙络之浅者,治其孙络,病在经络浅深之间,而痛及于肌肉者,治其经与络也。“奇邪”者,邪不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故宜《缪刺之。缪刺者,以左取右,以右取左也。留瘦不移者,留淫日深,著于骨髓,故即于节而刺之。盖病在脉络者,取之脉,病在骨节者,治其节也。〈刺节真邪篇〉》曰:“大经调者,谓之不病,虽病,谓之自已也。”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是以上实下虚者,有横络盛加于经,以致上下不通,而有虚实也。“切而从之”者,切其某经之所阻而从治之也。“索其结络”者,索其横络之结,而刺出其血,以见通之者,视而泻之也。上言病在经脉者,为可治也。夫九针九候之道,贵在神与气,心藏神而为阳中之太阳,肾为生气之原,而膀胱为之表里,是以独候手足之太阳者。太阳主诸阳之气也。瞳子高者。乃太阳之神气不足。盖手太阳之脉上颊至目锐眦。其支者抵鼻至目内眦。虚则经气急而

    考证

    瞳子高大矣。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系,气绝,故死必戴眼。虽然手足之经气,交相贯通,手经之不足,缘生气之衰微,如生气脱于下,手太阳先绝于上矣。故虚于上者宜补之,绝于下者为死证。所谓木敷者,其叶发,弦败者,其音嘶。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外踝上者,在手外侧踝上也。五指者,第五之小指也。言太阳不足,当于手指及外踝上之后谿五指之少泽上,留针以补之。盖候足太阳之气者,于足上去踝五寸而弹之。补手太阳者,当于手外踝上五指而取之。此手足之经气,交相贯通,先不足于上,而后绝于下也。

    《经脉别论》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 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是以夜行则 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 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度水跌仆,喘出于肾 与骨。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为病也。”

    按《三部九候论》至血气形志篇,与《灵枢》之《九针论》前后相符。人之居处安静,其气和平,自有经常之脉。如动作过用,则变而为病脉矣。肾属亥子,而气主闭藏,夜行则肾气外泄,故喘出于肾。肾为本,肺为末,肾气上逆,故淫伤于肺也。夫喘属肺证。又曰:“阳明厥则喘。”汗出于肺主之皮毛,而生于胃腑之津液。堕则伤筋,筋即为肝,故喘出于肝。木胜土,故淫气害脾,惊则气乱,故喘出于肺。肺者心之盖,故淫气伤心。跌则伤骨,骨即为肾,故喘出焉。此数者,皆伤五脏之气,勇者逆气已过,正气复顺,怯者则留着为病,而见病脉矣。

    故曰:“诊脉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 胗法也。”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 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 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 为常也。

    汗者,水谷之津液,饱甚则胃满,故汗出焉。血乃心之精,汗乃血之液。惊伤心气,汗出于心,故曰“夺精。”持重远行则伤骨,故汗出于肾。疲罢伤筋,故汗出于肝。劳伤四体,故汗出于脾。四时阴阳,自有经常,血气循行,各有调理。如动作过伤,则血气妄逆而生病,此自然之理也。

    食气入胃,散数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 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 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 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 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 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 度以为常也。

    肝者土之胜制则生化,故散精于肝。肝者筋其应,故淫气于筋。《经》曰:“受谷者浊。”胃食气,故曰浊气。胃络上通于心,故入胃之食气归于心,子令母实也。心气通于脉,故淫精于脉。脉气者,水谷之精气,而行于经脉中也。经,大经也。言入胃之谷气,先淫气于脉,百脉之经气,总归于大经。经气归于肺,是以百脉之气,皆朝会于肺也。肺合皮毛,故复输精于皮毛。《经》云:“血独盛则淡渗皮肤,生毫毛。”夫皮肤主气,经脉主血,毛脉合精者,血气相合也。六腑为阳,故先受气。腑精神明者,六腑之津液相成,而神乃自生也。谷气入胃,淫精于脉,乃传之肺。肺气散精,行气于腑,腑精留于四脏,以养五脏之气,故曰谷入于胃,乃传之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权衡,平也,言脉之浮沉出入,阴阳和平,故曰权衡以平。气口,手太阳之两脉口成寸者,分尺为寸也,言五脏六腑,受气于谷,淫精于脉,变见于气口,以决其死生。夫入胃之饮,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盖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肺应天而主气,故能通调水道而下输膀胱,所谓地气升而为云,天气降而为雨也。“水精四布”者,气化则水行,故四布于皮毛。“五经并行”者,通灌于五脏之经脉也。五脏五行之气也。揆度,度数也。总结上文而言经脉之道,合于四时五行之次序,阴阳出入之度数,以为经脉之经常。

    太阳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馀也,表里 当俱泻,取之下俞。

    言脏腑经脉,有阴阳相合之常度,如偏阴偏阳之独至,则为厥喘诸病,所谓“先知经脉,今识病脉”也。太阳脏独至者,太阳之经气独至,而无阴气之和也。阳气惟上,故下厥上喘而虚气上逆也,是阴不足而阳有馀,表里俱当泻,盖太阳经气,发原于下,而上出于肤表,故当表里俱泻,而取之下俞。

    阳明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泻阳补阴,取之下俞。

    阳明独至。是太少重并于阳明。阳盛故阴虚矣

    言阴阳并合,乃经脉之常。如阳并于阳,阴并于阴,则为病脉矣。

    少阳脏独至,是厥气也。𫏋前卒大,取之下俞。

    少阳主初生之气,生气厥逆于下,致脏脉之独大于𫏋前也。𫏋者奇经之𫏋脉,足少阳经脉,在阳𫏋之前,故𫏋前卒大。

    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

    此明经气之各有别也。夫一阴一阳,分而为三阴三阳。三阴三阳,合于手足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合于十二脏腑,所以藏物,故亦名脏也。所谓太阳阳明少阳脏独至者,言三阳经脉之独盛也。三阳经脉之独盛者,是三阳气之太过也。

    太阴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 宜治其下俞,补阳泻阴。

    言三阴三阳之经气,皆有手有足也。夫手之太阴,足之太阴,是为三阴。是以太阴之脏脉相搏者,须用心省察,其为手之太阴,足之太阴乎?如五脉气少者,手太阴之过也。盖肺朝百脉而输精于脏腑,肺气抟而不行,则五脉之气皆少,是以五脉气少者,知在手之太阴也。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气抟而不行,是以胃气不平。胃气不平者,知在足之太阴也。手之太阴,足之太阴,而后谓之三阴也。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手之三阴,从腹走手。手足经气,交相贯通,故独取之下俞。

    “一阳独啸”,少阳厥也。

    “一阳之气独啸”者,盖因少阳之经气厥逆也,所谓“少阳独至,一阳之过”者,言气盛而及于经也;“一阳独啸,少阳厥”者,言经逆而及于气也。

    阳并于上,四脉争张,气归于肾。宜治其经络,泻阳补 阴。

    “阳并”者,太阳阳明之气相并也。四脉者,太阳之小肠膀胱,阳明之胃与大肠,即四形脏之脉也。四脉争张,以致阳并于上,亦经厥而及于气也。肾为生气之原,三阴之气,虚陷于肾,不能与阳相接,故泻其阳之络,补其阴之经,阴阳平而经气和矣。

    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㾓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 调食和药,治在下俞。

    言经气逆而病及于脏也。一阴者,厥阴也。是以一阴气至,当厥阴主治,而反见脏真之虚,心为㾓痛。盖厥阴之气,发于命门,为心主之包络,厥阴气逆,以至真虚而心痛也。厥逆之气,留薄于心下,则上迫于肺,故发为白汗。夫真虚痛心,病在内也;经气厥逆,病在外也。病在内者,治以药食;病在外者,治以针砭。故宜调食和药。治其下俞。夫所谓一阳二阳三阳一阴二阴三阴者。阴阳之二气也。所谓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者。概脏腑经气而言也。

    帝曰:“太阳脏何象?”岐伯曰:象三阳而浮也。帝曰:少阳 脏何象?岐伯曰:“象一阳也。一阳脏者,滑而不实也。”帝 曰:“阳明脏何象?”岐伯曰:象大浮也。“太阴脏搏”,言伏鼓 也。二阴搏至,肾沉不浮也。

    太阳脏者,小肠膀胱之经脉也。象者,效象形容也。此论经气之见于脉者,各有别也。象者,像也。三阳,阳盛之气也。言太阳之脏脉,象阳盛之气而浮也。少阳脏者,三焦甲胆之经气,故象一阳初动之生阳。所谓一阳二阳者,乃三阳之气也。气应脉外,故以脉之浮沉,以效象阴阳之气。如在一阳之脏脉,则见脉体之滑象矣。盖阳气搏于脉中,其脉则滑,阳欲外浮,故不实也。阳明脏者,胃与大肠之经脉也。阳明者,两阳合明,阳气合并,则阳热盛,故其象大浮象大浮者,二阳之气也。“太阴脏搏”者,乃太阴之经脉相搏,故见脉象之伏鼓。如二阴之气相搏,虽至少阴之肾,止见乎沉而不浮。盖以脉象之浮沉,以别阴阳之气。以脉体之滑动不实,鼓动而伏。以别阴阳之脉也。

    《通评虚实论》

    黄帝问曰:“何谓虚实?”岐伯对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 则虚。”帝曰:“虚实何如?”岐伯曰:“气虚者,肺虚也;气逆者 足寒也。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馀脏皆如此。”

    “邪气者,风寒暑湿之邪;精气者,荣卫之气也。盖邪气有微盛,故邪盛则实;正气有强弱,故精夺则虚。”夺,失也,为邪所夺也。伯言虚实者,皆从物类始,如肺主气,其类金,五行之气,先虚于外,而后内伤五脏。盖邪从表入里,在外之气血骨肉,先为邪病所虚,是以骨肉滑利,则邪不内侵而里亦实;表气虚则内伤五脏,而“里亦虚,此表里之虚实也。如气逆于上,则下虚而足寒,此上下之虚实也。如值其生旺之时则生,当其胜克之时则死,此四时之虚实也。夫肝主筋,其类木;心主血,其类火;脾主肉,其类土;肺主气,其类金;肾主骨,其类水。”盖五脏之气,外合于五行,五行之气,岁应于四时,故皆有生旺

    克胜之气,而各有死生之分。

    帝曰:“何谓重实?”岐伯曰:所谓重实者,言大热病,气热 脉满,是谓重实。帝曰:经络俱实,何如何以治之?岐伯 曰:经络皆实,是寸脉急而尺缓也,皆当治之。故曰:“滑 则从,涩则逆也。”夫虚实者,皆从其物类始,故五脏骨 肉滑利,可以长久也。

    大热者,邪气盛也。气为阳,血脉为阴,邪盛而气血皆伤,故为重实,论血气之阴阳虚实也。邪盛于经,则寸口脉急,缓为内热;热在于络,则尺脉缓也。此当以针取之,此以寸尺而候血脉之阴阳也。滑主气血皆盛,故为从。涩主血气皆少,故为逆。五行者,天地之阴阳也。五脏者,人之阴阳也。《易》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皮肉筋骨,五脏之外合也;金木水火土,五脏之外类也。夫邪之中人,始于皮肤,次于肌肉,留而不去,则入于经脉,以及于筋骨。故邪之中人,先从其物类始。是以壮者之血气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可以长久其天命。如五脏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不寿而尽也。

    帝曰:“络气不足,经气有馀,何如?”岐伯曰:“络气不足,经 气有馀”者,脉口热而尺寒也。秋冬为逆,春夏为从。治 主病者。

    不足者精气夺,有馀者邪气盛,此邪去络而入经也。寒热者,尺寸之肤寒热而应于经络也。络脉外连皮肤,为阳,主外;经脉内连脏腑,为阴,主《内。经》云:“荣出中焦,卫出下焦。”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卫气已平,荣气乃满,而经脉大盛。经脉之虚实,以气口知之,故以尺肤候络,而以寸候经。夫邪气之从外而内,犹藉正气之从内而外以捍御,使邪仍从肤表而出。秋冬之气降沉,不能使邪外散,故为逆。春夏之气生浮,故为从也。邪病在经,当从其经而取之。此论外因之虚实也。

    帝曰:经虚络满何如?岐伯曰:经虚络满者,尺脉满,脉 口寒涩也,此春夏死,秋冬生也。帝曰:“治此者奈何?”岐 伯曰:“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此论内因之虚实也。“尺脉热满,故主络满;脉口寒涩,故主经虚。春夏之气,生长于外,气惟外弛,而根本虚脱,故死。秋冬之气,收藏于内,故生。盖外因之病,宜神机外运;内因之病,宜根本实坚。络为阳,经为阴,刺者泻其盛满之气,灸者起其陷下之阳。盖不足者病,而太过者亦为病也。”

    帝曰:“何谓重虚?”岐伯曰:“脉气上虚尺虚,是谓重虚。”帝 曰:何以治之?岐伯曰:“所谓气虚者,言无常也。尺虚者, 行步恇然。脉虚者,不象阴也。如此者,滑则生,涩则死 也。”

    此论脉气皆虚也。荣气宗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故曰“脉气。”盖以气口之脉,可以候血,可以候气也。上虚者,寸口之脉气虚也;尺虚者,脉气虚于下也。上下皆虚,故曰重虚。气者,谓阳明所生之荣卫宗气也。恇,虚怯也,谓阳明之气虚于上,则言语无常;阳明之气虚于下,则令人行步恇然。盖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故曰:“身半以上,手太阴阳明皆主之;身半以下,足太阴阳明皆主之。”气为阳,血脉为阴。阳明之生气为阳,少阴之精气为阴。盖以寸尺之脉,以候阳明之生气而不效象其阴之虚也。夫气生于阳明,而发原在肾,少阴之气,上与阳明相合,阴阳相搏,其脉则滑,搏则化水谷之精微。而气生矣。故主生。涩主少气。生原已绝。故死。

    帝曰:“寒气暴上,脉满而实何如?”岐伯曰:“实而滑则生, 实而逆则死。”

    此承上文之意而问也。盖脉气生于胃腑,而发原在于少阴,是以上节论生气之原,此以下复论发原之始。夫肾脏主水,在气为寒。寒气暴上者,水寒之气暴上,而满于脉也;实而滑者,得阳明之气相和,故生。逆者,少阴之生气已绝,故死。盖寒气上乘,则真气反下逆矣。

    帝曰:“脉实满,手足寒,头热何如?”岐伯曰:“春秋则生,冬 夏则死,脉浮而涩,涩而身有热者死。”

    肾主生气之原。“膀胱为太阳之腑,脉实满者,少阴之寒气充于外;手足寒者,少阴之生气虚于内也;头热者,太阳之气发越于上也。肾与膀胱,阴阳并交,咸主生气,若盛于外,则反虚于内矣。春时阳气微上,阴气微下,秋时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二气交相资生,故主生。冬时阴气尽出于外,夏时阳气尽虚于内,故”主死。言阴阳之根气。不可虚脱者也。脉浮而涩。阴越于外而虚于内也。涩而身热。阳脱于内而弛于外也。此复言阴阳之根气脱者。皆为死证。非但冬夏死。而春秋可生。

    帝曰:其形尽满何如?岐伯曰:其形尽满者,脉急大坚, 尺涩而不应也,如是者,故从则生,逆则死。帝曰:“何谓从则生,逆则死?”岐伯曰:所谓从者,手足温也。所谓逆 者,手足寒也。

    肾为水脏,在气为寒。上论寒气暴上,此复论其水体泛溢,故其形尽满也。形为皮肤肌腠。盖经脉之内,有有形之血,是以无形之气乘之,肌腠之间,主无形之气,是以有形之水乘之,而为肿胀也。诸急为寒,寒水充溢于形身,故脉急而坚大。水邪外溢,则少阴之正气不升,故尺涩而不应也。《灵枢经》曰:“脉坚大以涩者”,胀也。夫少阴之气,从下而上,合于阳明,戊癸合而化火,火土之气,故有如是之证者。得少阴之气,仍从下而上者生,逆而下者死。手足温者,少阴之生气复也。生气复则火土之气渐旺,寒水之邪渐消。手足寒者,少阳之生气已绝,故死。

    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岐伯曰:“手足温则 生,寒则死。”帝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岐 伯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

    “夫病热者,皆伤寒之类。凡伤于寒,借阳气以化热,热虽盛不死。然阳气生于精水之中,男子八岁,女子七岁,肾气始实,乳子天癸未至,肾气未盛,故帝复有此问焉。夫心主脉而资生于肾,心肾水火之气,上下时交,肾气不能上资于心,则心悬如病饥,而寸口之脉悬绝小者,肾气未盛也。”伯答:“乳子之生阳,借后天之”气也。四肢皆禀气于胃,故阳受气于四末,是以手足温者,胃气尚盛,故生,寒则胃气已绝,故死。夫水谷入于胄,津液各走其道,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是先天之精,犹借后天之所资益者也。又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名曰“宗气”,积于胸中,上出于肺,以司呼吸,是四肢之原俞,又受资于胃腑所生之荣卫宗气,是以手足温者生,寒者死,然后天所生之宗气,而亦不可伤也。宗气者,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宗始,故曰“宗气。”“肩息”者,呼吸摇肩也。风热之邪,始伤皮毛,喘鸣肩息,是风热盛,内干肺气宗气,故脉实大也。夫脉之所以和缓者,得阳明之胃气也,急则胃气已绝,故死。

    帝曰:“肠澼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热则死,寒则生。帝曰: “肠澼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脉沉则生,脉浮则死。”帝曰: “肠澼下脓血何如?”岐伯曰:“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帝 曰:“肠澼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何如?”岐伯曰:滑大者 曰生,悬涩者曰死,以脏期之。

    肠澼者,邪澼积于肠中而为便利。《经》言“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便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合并凝聚而积成矣。故肠澼便血者,阴络之血溢也;肠澼下白沫者,肠外之寒汁沫也;肠澼下脓血者,汁沫与血相搏,并合而下。夫便血,阴泄于内也。发热,阳脱于外也。《本经》曰:“阴阳虚,肠澼死。”此阴阳血气之相离也。下白沫者,阴液下注,故脉沉者为顺。如脉浮,是经气下泄,脉气上浮,此经脉相离,故为死证。夫血脉始于足少阴肾,生于足阳明胃,主于手少阴心,输于足太阴脾,悬绝者,足少阴之阴液绝也,故死。滑大者,足少阴之生气盛也,故生;身不热者,阳不外脱也;脉不悬绝,阴不下绝也。悬涩者,阳明之生气已绝,故死。《辨脉篇》曰:“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悬则胃气绝矣,胃气已绝,则真脏之脉见,故当以脏期之。肝至悬绝,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悬绝者,绝无阳明之胃气,而真脏孤悬也。

    帝曰:“癫疾何如?”岐伯曰:“脉搏大滑,久自已;脉小坚急, 死不治。”帝曰:癫疾之脉,虚实何如?岐伯曰:虚则可治, 实则死。

    此论五脏之外合为病有虚实也。《灵枢经》曰:“肺脉急甚为癫疾,肾脉急甚为骨癫疾。骨癫疾者,顑齿诸俞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悗,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筋癫疾者,身倦挛急,呕沫,气下泄,不治。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纵,呕沫气泄,不治。是肺合之形,肾合之骨,心合之脉,肝合之筋,为病于外,而有死生之分。脉搏大者。气盛于外故生。小坚急者。气泄于下故死。《经》曰:“重阴则癫。”盖癫乃血实之证。故治癫疾者。泻出其血。置于瓠壶之中。是以脉坚实者死。气滑大者生。

    帝曰:“消瘅虚实何如?”岐伯曰:“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 小坚,病久不可治。”

    五脏皆柔弱,善病消瘅。五脏之精气皆虚,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肉,故为消瘅也。脉实大者,精血尚盛,故为可治。脉悬小者,精气渐衰,故为难治。

    《腹中论》

    帝曰:病热而有所痛者何也?岐伯曰:“病热者,阳脉也,

    以三阳之动也,人迎一盛少阳,二盛太阳,三盛阳明
    考证
    入阴也。夫阳入于阴,故病在头与腹,乃䐜胀而头痛

    也。”帝曰:“善。”

    “病热者,阳脉盛也;阳脉盛者,三阳之气动之也。”是以人迎之脉,一盛盛在少阳之气,二盛盛在太阳之气,三盛盛在阳明之气。三阳俱盛,当主病热头疼。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如阳入于阴,又当病在头与腹,乃䐜胀而头痛也。盖言表里阴阳之气,各有所主之部署。如阴气厥逆于上,则为膺颈肿痛;阳气下入于阴中。则为腹中䐜胀也。

    《病能论》

    黄帝问曰:“人病胃脘痈者,诊当何如?”岐伯对曰:“诊此 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 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 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

    “胃脉者,手太阴之右关脉也。人迎者,结喉两旁之动脉也。盖胃气逆,则不能至于手太阴,而胃脉沉细矣。气逆于胃,则人迎甚盛,人迎甚盛,则热聚于胃矣。人迎者,胃之动脉也。故胃气逆,则人迎脉盛。”热聚于胃口而不行,则留滞而为痈矣。

    帝曰:人之不得偃卧者何也?岐伯曰:肺者脏之盖也, 肺气盛则脉大,脉大则不得偃卧,论在《奇恒阴阳》中。

    此肺气逆而为病也。脏真高于肺,为五脏之华盖,朝百脉而输精于脏腑,肺气逆则气盛而脉大,脉大则不得偃卧矣。《奇恒阴阳中为玉机》,诸论篇中言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也。

    帝曰:“有病厥者,诊右脉沉而紧,左脉浮而迟,不然病 主安在?”岐伯曰:“冬诊之,右脉固当沉紧,此应四时;左 脉浮而迟,此逆四时。在左当主病在肾,颇关在肺,当 腰痛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少阴脉贯肾络肺,今 得肺脉,肾为之病,故肾为腰痛之病也。”

    “此肾气逆而为病也。夫左脉主血当沉,右脉主气当浮,今脉不然,其所主之病安在?脉合四时,故冬诊之,左右脉皆当沉紧,今左脉反浮而迟,是逆四时之气矣。肾主冬气,而又反浮在左,故当主病在肾”,颇关涉于肺,当为腰痛之病,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五脏相通,移皆有次,是水谷所生之精气,先至于手太阴,太阴,肺金相生而顺传于肾,肾当复传之于肝。今反见浮迟之肺脉,是肾脏有病,而气反还逆之于母脏,故当主肾病之腰痛,而颇关涉之于肺也。

    《奇病论》

    帝曰:人有尺脉数甚,筋急而见,此为何病?岐伯曰:此 所谓诊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

    此诸筋之为病也。夫奇恒之势,诊有十度:度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阴阳气,如心脉满大,肝脉小急,脉来悬钩,脉至如喘之类,皆所以度脉也。如肝满肾满,肺满则为肿,肝气予不足,木叶落而死,肾气予不足,去枣华而死,皆所以度脏也。如肌气予不足,肤胀身肿,大肉陷下,皆所以度肉也。诊筋之病,所以度筋也。“如十二俞之予不足,水凝而死,所以度俞也。如正月太阳,三月厥阴,五月阳明,十月少阴,所以度阴阳气也。皆为病之异于恒常者也。夫内有阴阳,外有阴阳,在外者皮肤为阳,筋骨为阴,是以筋病急而尺脉数也。诸筋之会聚于宗筋冲脉者,主渗灌谿谷,与阳明合于宗筋,是以筋病而腹必急也。夫”十二经之筋病。惟手太阴甚则成息贲。胁急吐血。足少阴筋病甚者。死不治。是以白色黑色见者。则病甚也。

    帝曰:“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 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馀也。太阴脉微细如 发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为何病?”岐伯曰:病在太 阴,其盛在胃,颇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

    “水谷入胃,脾主行其津液,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为之行气于三阳,太阴不足则阳明甚盛,太过不及则阴阳不和,阴阳不和,则表里之气皆绝矣。夫入胃之饮,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今太阴病而不能转输于上,颇在肺而不能通调于下,则病癃矣。夫地气升而为云,天气降而为雨”,今地气不能上升,而惟下泄,是以日数十溲,此太阴之不足也。阳明者表也,身热如炭,阳明盛也。阳明脉挟喉,其输在膺中,颈膺如格,胃气强也。阳明盛强则人迎躁急,颇关在肺,故喘息气逆,此阳明之有馀也。阳明盛强,则与脾阴相绝,太阴不得受水谷之精,是以脉微如发,此太阴之不足也。

    帝曰:“有病痝然如有水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者,形 不瘦,不能食,食少,名为何病?”岐伯曰:病生在肾,名为 肾风,肾风而不能食,善惊,惊己心,气痿者死。

    痝然浮肿。貌如有水状者。水汽上乘,非有形之水也。足少阴寒水主气,大则为风,紧则为寒,故脉大紧也。夫病风水者。外证骨节疼痛,此病在肾非

    外受之风邪,故身无痛也。水汽上乘,故形不瘦。风木水邪,乘侮土气,故不能食,即食亦不能多也。肾为水脏,水生风木,此肾脏自生之风,非外受之邪,故曰“病生在肾。” 水者,火之胜,不能食者,水邪直入于上焦也。善惊者,水汽薄于心下也。夫心不受邪,惊已而心气痿者,心受邪伤也。

    《大奇论》

    心脉满大,痫瘛筋挛。肝脉小急,痫瘛筋挛。

    痫瘛,抽掣也。挛,拘挛也。心为火脏,火热太过,是以脉大而痫瘛筋挛。肝主筋而主血,小则为虚,急则为寒。此肝脏虚寒,而不能荣养于筋,故为挛瘛之病。此论筋之为病,有因心气之有馀,有因肝气之不足,与风伤筋脉,筋脉乃应之为病不同也。

    肝脉骛暴,有所惊骇。

    骛,疾奔而乱驰也。言肝脉之来疾而暴乱者,必有所惊骇故也。此言因惊骇而致肝脉暴乱,非东方肝木,其病发惊骇也。

    脉不至。若喑。不治自已。

    脉络阻于下,则音不出于上,脉络疏通,其音自复。故脉不至而喑者,不须治之,其病自已。此系经脉所阻之病,与邪搏于阴,则为喑之不同也。

    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

    小急,虚寒之脉也。脏气有所留聚,故脉见小急而不鼓。

    肾肝并沉为石水,并浮为风水,并虚为死,并小弦欲 惊。

    肝乃东方春生之木,主发冬令闭藏之气,如肝肾之脉并沉,是二脏之气皆闭逆于下,而为石水矣。石水者,肾水也,如石之沉,腹满而不喘。肝主风木,肾主寒水。如肝肾之脉并浮,是二脏所主之气,皆发于外,故名曰风水。如浮而并虚,是脏气不藏而外脱,故死。此言肝肾之气过于开藏,则沉而为水,过于发越,则浮而兼风,皆本脏所主之气,而自以为水为风,与《本经》之《热病论》《水热穴论》《灵枢论疾诊尺篇》及《金匮要略》诸经所论石水风水之不同也。小者血气皆少,弦则为减为寒。肝脏之气生于肾,脉并小弦,是二脏之气皆虚,而欲发惊也。

    肾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为疝。心脉搏滑急,为心 疝。肺脉沉搏,为肺疝。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

    大则为虚,急则为寒,沉为在下在里,故皆为疝。心疝之有形在少腹,其气上搏于心,故心脉搏而滑急也。肺脉当浮而反沉搏,是肺气逆聚于内,而为肺疝矣。瘕者,假也,假物而成有形,故病在三阳之气者为瘕,三阴之气者为疝。

    二阴急为痫厥,二阳急为惊。

    二阴,少阴也。痫厥者,昏迷仆扑,卒不知人,此水汽乘心,是以二阴脉急。二阳,阳明也。阳明者土也。土气虚寒,则阳明脉病,故发惊也。

    脾脉外鼓沉为肠澼,久自已。肝脉小缓为肠澼,易治。 肾脉小搏沉为肠澼,下血,血温身热者死。心肝澼,亦 下血,二脏同病者可治。其脉沉小涩为肠澼,其身热 者死,热见七日死。

    肠澼,下痢也。著《至教论》曰:“三阳者,至阳也。积并则为惊,病起疾风,至如礔。”“九窍皆塞,阳气滂溢,干嗌喉塞;并于阴则上下无常,薄为肠澼。”此三阳并至,干薄脏阴,乃奇恒之下痢,与外受六淫之邪,迫于经络,而为下利脓血者不同,故病见于脏脉,而各有死生之别。脾为阴脏,位居中央,受三阳阳盛之气,迫而上行,则其脉外鼓,搏而下沉,则为肠澼下痢。盖阳气上下之无常也。脾为阴中之至阴,故虽受阳热之气,其病久而自已。《经》云:“缓者多热,小者血气皆少。”此阳热之气干搏脏阴,致肝脏之血气下泄而虚,故其脉小缓也。肝主藏血,故虽受阳邪,尚为易治。肠澼下血者,或下痢赤色,或下血也。肾主藏精,为精血之原,阳热之气下搏于肾,故为肠澼下血,血伤故脉小。热邪干肾,故沉而搏也。夫阴阳相合则生,偏害则死。三阳为阳,三阴为阴,气为阳,血为阴。三阳之热,搏于阴血,血受热伤,故血温也。身热者,三阳盛而三阴之气绝也。夫心主生血,肝主藏血,是以心肝二脏,受阳盛之气而为肠澼者,亦下血。如二脏同病,则阴血盛而可以对待阳邪,尚为可治之证。若脉小沉滞者,三阴“之气为阳薄所伤也;其身热者。”阳盛而阴绝也。“七日死者。”六脏之阴气终也。

    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男子 发左,女子发右。不喑舌转可治。三十日起,其从者喑, 三岁起,年不满二十者,三岁死。

    荣卫调则筋骨强健,肌肉致密。如血气虚逆。则皮肤筋骨失其荣养,而成偏枯之患矣。荣卫之气,由阳明之所生,血脉乃心脏之所主。阳明气血皆多,其脉当浮大。今脉沉而鼓动带涩。《灵枢》曰:“涩为

    少气。《伤寒论》曰:“涩则无血。” 是血气虚于内矣。推而外之胃外,以候形身之中,其脉鼓大,大则为虚,此血气虚于外矣,是以成鬲偏枯。夫邪之偏中于身,及风之伤人而成偏枯者,乃外受之邪,当主半身不遂,此由在内之血气虚逆,故主于鬲偏枯。鬲偏枯者,止病在胸胁腰脊之间,而不及周身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男子血气,从左而转,女子血气,从右而旋,是以男子之病发于左,而女子之病发于右也。” 夫荣卫气血,虽生于阳明,主于心脏,然始于先天之肾中,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不喑舌转,是先天之根气不伤,故为可治。《偏枯》而主三十日起者,言其愈之速也。从,顺也,谓男子发左,女子发右,阴阳“血气虽顺而喑” 者,至三岁之久而后能复也。年不满二十者,脏腑正盛,血气方殷,而反有此衰败之证,比及三年,五脏胃腑之气,渐次消灭而死矣。

    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脉来悬钩浮,为常脉。

    脉搏击而血衄者,经热盛而迫血妄行,血脱故身热也。脉来悬钩者,心之脉也。浮者,肺之脉也。心主血脉,肺主皮肤,而开窍在鼻。心脉来盛,上乘于肺而致衄者,此血衄之常脉也。

    脉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

    如喘者,脉来滑急也。此痰水上壅,故脉来急滑,名曰“暴厥。”暴厥者,一时昏厥而不能与人言,

    脉至如数,使人暴惊,三四日自已。

    夫有形之邪上乘,则脉至如喘;无形之气上逆,则脉至数急。邪薄心下,故发惊也。盖心不受邪,至三、四日邪自下,而惊厥之病自已,非比外淫卒厥之难愈也。

    脉至浮合,浮合如数,一息十至以上,是经气予不足 也,微见,九十日死。

    “浮合者,如浮波之合,来去无根也。浮合如数,而一息十至以上,是经气予之不足也。微见此脉,至九日十日之交而死。”盖九者阳之终,十者阴之尽,此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之气终也。夫五脏相通,移皆有次,脏腑之气,各传与之。如五脏有病,而逆传其所胜者死,如顺传其所生,而受所与之气不足者亦死,故曰“气予之不足也。”又五脏各以其时而至于手太阴者,脏气传与之俞,俞气传与之经脉,脉与之络,络与之肌,此经脉之气,受五脏所与之不足,故脉至如此,虚数之极也。

    “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夺也,草干而死。

    如火薪然,心气不藏,虚炎之极也。精者,五脏主藏。精谓所与之气,精气也。“曰夺,曰虚,曰不足”者,谓夺其所与之精气,以致虚而不足也。草干冬令之时,当遇胜克之气而死。所谓脉至者,概左右三部而言也。

    脉至如散叶,是肝气予虚也,木叶落而死。

    “散叶飘零。”虚散之象。肝木之气虚,故至秋令之时而死。

    “脉至如省客。”省客者。脉塞而鼓。是肾气予不足也。悬 去《枣华》而死。

    《脉塞而鼓》,谓脉始来充塞于指下,旋即鼓动而去,有如省问之客,及门而即去也。《悬去枣华》者,谓相隔于枣华之时而死也。

    “脉至如丸泥”,是胃精予不足也,榆荚落而死。

    丸泥者,如泥丸而不滑也。胃为阳土,位居中央,其性柔,其体圆,故曰“脉弱以滑”,是有胃气。盖往来流利如珠曰滑。如丸泥者,无滑动之象,胃将死败之征也。榆荚至春而落,木令之时也。脏腑之气,生于胃腑水谷之精,故曰“精予不足。”

    “脉至如横格”,是胆气予不足也,禾熟而死。

    胆属甲子,主一阳初生之气。胆气升,十一脏腑之气皆升。如横格者,如横拒而不得上下,是胆气虚而不能升也。《灵枢经》曰:“其胆乃横。”是胆气横而脉亦见其横格也,禾熟秋深之时也。

    脉至如弦缕,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 言可治。

    弦缕者,精血虚而如缕之细也。胞精,胞络之精气也。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及舌本。善言者,胞气泄也。陨霜,九月之候。九月万物尽衰,则气去阳而之阴,气应收藏而反外泄,故死。胞主藏精血,故曰“精予不足。”

    “脉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旁至也,微见,三十日死。

    此承上文而言冲任之脉绝也。冲任起于胞中,循腹上行,为经血之海,胞精不足,冲任将绝矣。交,绞也,如绞漆之左右旁流,无中通一贯之象,是循中而上之,冲任绝矣。精血为阴,故至三十日而死。三十日者,月之终也。

    脉至如涌泉浮鼓肌中,太阳气予不足也,少气,味非 英而死

    “至,如涌泉来,盛而不返也。”浮鼓,肌中,无根外脱之象。太阳者,巨阳也,为诸阳主气,而生于膀胱之水中,是以标阳而本寒。夫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少气味者,太阳之标本皆虚也。盖言若太阳之气不足,而水腑未虚,阳生于阴,尚有根而可复,如标本皆少,不免于死亡矣。韭乃肝之菜,至春而英,韭英之时,更疏泄其本气,则死矣。

    脉至如颓土之状,按之不得,是肌气予不足也,五色 先见黑白垒发死。

    “颓土”,倾颓之顽土也。脾主肌肉,如颓土而按之不得者,无来去上下之象,是肌气受所予之不足也。土位中央,而分主于四季,当五色具见而先主黄,若五色之中而先见黑,是土败而水汽乘之矣。葛色白而发于春,白藟发时,木气旺,而颓土之气绝之矣。

    脉至如悬雍,悬雍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予 不足也,水凝而死。

    悬雍者,如悬痈也。揣,度也。先轻浮而度之,再重按而切之,其本益大,有如痈之头小本大,此脏腑十二俞气之不足也。夫经俞之气,昼夜环转,俞予之不足,故脉雍滞而有如痈之象。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雍滞之脉,再为凝泣,绝无生动之机矣。

    脉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坚大急,五脏菀 热,寒热独并于肾也,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

    偃仰也。脉如仰起之刀,口和锐而背坚厚,是以浮之小急,而按之坚大也。夫五脏相通,精气各循序而传予之。肾为水脏,又独受五脏之精而藏之,是以传与之外,而又有邪气独并于肾之奇病也。有如此之脉病者,其人当至立春而死。《灵枢经》曰:“肾是动,病,喝喝而喘,坐而欲起。”其人不得坐者,肾气伤也。冬令闭藏,以奉春生之气。肾气已伤。再至春而泄之。肾气绝矣。

    脉至如丸。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 肠气予不足也。枣叶生而死。

    如丸滑而不直手者,圆活流利似于无形,故按之不可得也。大肠为肺之腑而属庚金,其脉宜耎弱轻浮,气予不足,故脉至若此。枣叶生于夏,火旺则金铄矣。

    脉至如华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听,是小肠 气予不足也,季秋而死。

    “脉至如华”者,如华之轻微也。小肠为心之腑,而为丙火,其脉当来盛,反如华者,气予不足也。腑气不足,则脏气亦虚,神虚则恐惧自失,神志不甯,故坐卧不安也。小肠之脉入耳中,属听宫,常有所听者,如耳作蝉鸣,或如钟磬声,皆虚证也。遇金水生旺之时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