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八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八十二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八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八十二卷目录

     医部汇考六十二

      黄帝灵枢经十六五色篇第四十九 论勇篇第五十 背腧篇第五十一

       卫气篇第五十二 论痛篇第五十三 天年篇第五十四

    艺术典第八十二卷

    医部汇考六十二

    《黄帝灵枢经十六》

    《五色篇第四十九》

    《马莳》曰:“篇内有五色言病之义,故名篇。”

    雷公问于《黄帝》曰:“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小子未知其 所谓也。”《黄帝》曰:“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 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其间欲方大,去之十步,皆 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

    马莳曰:“此言五色虽决于明堂,而诸部亦宜广大也。五色独决于《明堂》《五阅》《五使》篇之言,而公举以问之也。”

    张志聪曰:此承三十七篇之五阅五使,复辨明五脏之气,色见于明堂,脉见于气口,察其色,切其脉,以知病之间甚,人之寿夭也。《五阅篇》曰:“五官已辨,阙庭必张,乃立明堂。” 明堂广大,蕃蔽见外,方壁高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平博广大,寿中百岁。故帝复释之曰:“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其间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 盖言面部之形色,应天地之形气,欲其清明而广厚也。夫五脏生于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上呈天之五色,及三阴三阳之六气,故色见于明堂,脉出于气口,乃五脏之气见于色而应于脉也。故曰:五气者,五脏之使也,五时之副也。气口者,左之人迎,右之寸口,所以候三阴三阳之气。三阴三阳者,五脏六腑之气也 。朱氏曰:“按《五脏生成篇》云:‘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盖五脏之气,色见于面,五脏之血,色见于目也。《脉要精微论》曰:‘尺外以候肾,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右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左外以候心’’。” 是五脏之有形候,见于左右三部之寸关尺,五脏之气候,见于气口也。故曰:“脉之浮沈,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 此五脏之形气,各有所候也。夫天地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气,故视人之寿夭,决病之死生者,必明乎此。

    雷公曰:“五官之辨奈何?”黄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 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 宫在于下极,五脏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 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辨乎?”恶音乌

    马莳曰:此承上文而言五官之有辨也。《五阅五使篇》有五官已辨之言,而公亦举以问之也。鼻为明堂,其骨贵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眉间为阙,颜为庭,故庭即首面,所以上于阙庭也。下极在两目之间,系心之部,故曰王者所居之宫,在于下极,以心为君主之尊也。惟五脏能安于胸中,则其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之色。自然清润。此五官之可辨者如此。

    张志聪曰:“五官者,五脏之外候也。明堂者,鼻也。鼻之准骨,贵高起而平直者也。五脏次于中央,阙庭之中,肺也。阙下者,心也。直下者,肝也。再下者,脾也。脏为阴而主中,故候次于中央也。六腑挟其两侧,肝左者,胆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腑为阳而主外,故位次于” 两侧也。肾为水脏,故挟大肠而位于藩蔽之外,应地居中,而海水之在外也。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应天阙在上,王宫在下,有天地人之三部也。阙庭者,肺也,肺主天而居上也。“极下” 者,脾也,脾主地而居下也。“王宫” 者,心之部也,心为君主而居中也。五脏安居于胸中,而脏真之色致见于外,五官恶得无辨乎。

    《雷公》曰:“其不辨者,可得闻乎?”《黄帝》曰:“五色之见也,各 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于病矣;其色部乘袭者, 虽病甚,不死矣。”

    马莳曰:“此承上文而言五官之色,可以辨病之生死也。夫五官之色,未有不可辨者也。故五者之色,各出其部分,其何部之骨陷者,必不免于病,其何部之骨,不至陷下,而仅有五色相乘袭者,虽病甚亦不至于死也。”

    朱永年曰。不辨者。谓不辨其真色。而辨其病色也。五色之见。各出其色部者。谓五脏之病色。各见于

    本部也。《刺热论》曰:“色荣颧骨” ,热病也。部骨陷者,谓本部之色,隐然陷于骨间者,必不免于病矣。盖病生于内者,从内而外,色隐现于骨者,病已成矣。承袭者,谓子袭母气也。如心部见黄,肝部见赤,肺部见黑,肾部见青,此子之气色,承袭于母部,虽病甚不死,盖从子以泄其母病也。

    《雷公》曰:“官五色奈何?”《黄帝》曰:“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 为寒,是为五官。”

    马莳曰:“此正言五官之色,见于何部,可以知其在中之病也。”

    倪冲之曰:“此察五部之色,而知外淫之病也。青黑者,风寒之色,故为痛;黄赤者,火主之色,故为热;白者,清肃之气,故为寒。是为五色之所司,而为外因之病也 。” 莫子瑜曰:“上论五脏之病色,各出其部。此论天地之风寒,见于五色,所当审别外内。”

    雷公曰:病之益甚,与其方衰如何?黄帝曰:“外内皆在 焉。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沈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气大, 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 迎沈而滑者,病日损;其脉口滑以沈者,病日进,在内; 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脉之浮沈,及 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病之在脏,沈而大 者易已。小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人迎盛 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

    马莳曰:“此言病之间甚内外,可切《人迎》《脉口》以知之也。公以病之益甚方衰难知” 为疑。帝言“人迎主外,《脉口》主内,外内皆在,其病可得而知也。切其《脉口》而滑,脉兼小,及紧以沈者,其病当在中,而为益甚也。切其《人迎》,而脉气既大,兼紧以浮者,其病当在外,而为益甚也。然脉口不但脉滑,兼小及紧以沈者为益甚,虽滑而带浮者,其病必日进也。人迎不但脉大兼紧,以浮者为益甚,若沈而带滑,则病可日减也。” 由此观之,则脉口浮而带滑者,病固日进,虽滑而带沈者亦然,但其病在内,所谓一盛、二盛、三盛,乃六阴经之为病也。人迎必沈而带滑者,幸得日损,若盛以浮者,必不能损而为日进,但其病在外,所谓一盛、二盛、三盛,乃六阳经之为病也。不宁唯是医工用指以脉之。人迎与寸口,其脉气或小或大相等者,则外感内伤,俱未尽减,其病为难已也。然病在六阴,谓之在五脏也,必沈而大者,其病易已。盖沈为在内,大则有力也。若沈而带小,则病之在脏者未已也。病在六阳,谓之在六腑也,必浮而大者,其病易已。盖浮为在外。大为易散也。何以知人迎之为外感也。惟其脉之盛而且坚。是必伤于寒者所致耳。何以知脉口之为内伤也。惟其脉亦盛而且坚。是必伤于食者所致耳。

    张志聪曰:此切其脉口人迎,以知病之间甚外内也。夫外因之病,从外而内,自阳而阴;内因之病,从内而外,由阴而阳。脉口主内,人迎主外,故曰“外内皆在。” 谓候其脉口人迎,而外感内伤之病,皆可以知其甚衰也。故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沈者,病甚在内也;人迎气大紧以浮者,病甚在外也。夫浮为阳,沈为阴,其脉口“浮滑者,阳气在阴,故病主日进;人迎沈而滑者,阴气出阳,故病日损也;其脉口滑以沈者,病日进在内也;其人迎滑以浮者,病日进在外也。” 脉之浮沈,谓左右寸关尺三部之脉,与人迎寸口之气,大小浮沈等者,此脏腑之形气俱病,故为难已。病之在脏,沈而大者,此阴病见阳脉,故为易已。“是以小则” 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阳病在外,故其病易散也。人迎主外,是以人迎盛坚者,伤于寒,病因于外也。气口主中,是以气口盛坚者,伤于食,病因于内也。人迎、气口主脏腑阴阳之气,故候其两脉,而外内之病皆在焉。

    雷公曰:“以色言病之间甚奈何?”黄帝曰:“其色粗以明, 沈夭者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云彻 散者,病方已。五色各有脏部,有外部,有内部也。色从 外部走内部者,其病从外走内;其色从内走外者,其 病从内走外。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 益甚。其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反者益甚。 其脉滑大,以代而长者,病从外来,目有所见,志有所 恶,此阳气之并也,可变而已。”恶去声

    马莳曰:“此言病之间甚内外,可即色以知之,而有治病之法也。上文言以脉知病,而此则公欲以色知病,故帝言病之益甚者,其色本粗以明,而忽然沈夭不明者是也。又其色上行于面部之上,则邪气有升而无降,病之方为益甚。若其色乃降于面部之下,如云彻散,则邪气有降而无升,病之所以方衰也。且其色” 各有五脏之分部,有外部,有内部。其色从外部走内部者,病必从外走内;其色从内部走外部者,病必从内走外。所谓从内走外者,即病生于内也。内为阴经,外为阳经,当先治其阴,后治其阳。若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则病反甚矣,所

    谓从外走内者,即病生于外也。外为阳经,内为阴经,当先治其阳,后治其阴。若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则病反甚矣。既观其色,又观其脉,方为详审。其脉滑而兼大,兼代兼长者,皆阳脉也,乃为病从外来。其外证目有所妄见,志有所妄恶,乃阳气之并于外也。即当先治其阳,后治其阴,使之变焉而病已矣。即此而推,则其脉涩而兼小,兼代兼短者,皆阴脉也,乃为病从内来。其内证而目有所见,志有所独处,乃阴气之并于内也,即当先治其阴,后治其阳,使之变焉,而病亦已矣。

    朱永年曰:“此察其色,而知病之间甚外内也。粗明主阳,沈夭主阴,阴阳交见,故为病甚。夫色乃五脏五行之气,从内而出,自下而上,以见于面,其色上行者,病气方殷,故为益甚。夫地气升而为云,得天气降而彻散,故病方已也。脏部,脏腑之分部也。五脏次于中央为内部,六腑挟其两侧为外部。色从外部走内部者,外因之病,从外走内也;其色从内走外者,内因之病,从内走外也。盖腑为阳而主外,脏为阴而主内” 也。故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反者益甚也。夫所谓阴阳外内者,病在气也。故脉见于气口,色见于明堂。若气并于血,则脉见寸关尺之三部,而色见于目矣。滑者,寒水之象。大者,暑热之象;代者,湿土之象;长者,风木之象。此外因风寒暑湿之气,并于血脉而见此证,故曰“以代,曰而长” ,谓或滑大,或代或长,皆病从外来,非四气之同并而同见此脉也。目有所见者,色见于目也。志有所恶者,五脏之神志有所不安也。此阳气之并也,可变而已。谓先治其外。后治其内。使之通变于外。而病可已也。

    雷公曰:“小子闻风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湿之起 也,别之奈何?”黄帝曰:“常候阙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 在地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马莳曰:“此言病有风、有厥、有痹者,候之面部,可知其病,审之五色,可分其脏也。公以风为百病之始病,乃上部所感,厥逆为寒湿之起病,乃下部所感,何以别之为问?” 帝言欲知风与痹者,常候阙中,其色薄而润泽,乃为感风之病。若冲浊而不清,则为痹病。至于冲浊之色,见于地部,则厥之为病也。盖厥自足经而上逆者耳,此皆其常色可验者。若夫欲知五脏之分病,则又以青为肝,以赤为心,以黄为脾,以白为肺,以黑为肾,各以其色而分五脏之风、痹、厥也。

    张志聪曰:“地者,面之下部,名地阁也。风乃天气,故常候于阙庭。寒湿者地气,故候在地部。风乃阳邪,故其色薄泽;寒湿者阴邪,故其色冲浊。” 此承上启下之文,言风寒湿邪,可并于脉中,可入于脏腑,而为卒死之不救。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而为百病之长。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脏腑。治脏腑者,半死半生。是以当明分部,审察外内,用阴和阳,用阳和阴,勿使邪入于脏,而成不救。斯谓之良工,而万举万当也。

    朱永年曰:“气并于脉,则血脉传溜,大气入脏,不可以致生。盖邪在血脉,尚可变而已,已入于脏,不亦晚乎?是故圣人之教人察色辨脉,盖欲其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也 。” 倪冲之曰:“扁鹊望见桓侯之色,正欲其治未病也。所谓未病者,病未传溜于深隧也。”

    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黄帝》曰:“大气入于脏 腑者,不病而卒死矣。”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 知之?”《黄帝》曰:“赤色出两颧,大如母指者,病虽小愈,必 卒死。黑色出于庭,大如母指,必不病而卒死。”母同拇

    马莳曰:“此言人有不病而卒死者,有病虽小愈而卒死者,有其由与其验也。盖不病而卒死者,以大邪之气入于脏腑也;病虽小愈而卒死者,以赤色出于两颧,大如母指者,此其验也。然不病而卒死者,有黑色见于首面,大如母指,此亦其所验也。母指,足大指也。”

    张志聪曰:此承上文而言外因内因之病,并于血脉而入脏者,皆为卒死也。大气入脏者,外淫之邪,入于脏腑,故不病而卒死矣。不病者,无在外之形证也。病小愈而卒死者,内因之病,脏腑相乘也。赤色出两颧,黑色出于庭,即下文之所谓“肾乘心” ,心先病,肾为应,色皆如是。盖赤者火之色,黑者水之色也。小愈者,水“济其火也;卒死者,水淫而火灭也。” 盖五行之气,制则生化,淫胜则绝灭矣。夫病在气者,其色散而不聚;乘于脉中者,其色聚而不散。大如母指者,血脉之聚色也。肾脉注胸中,上络心。赤色出两颧者,肾上乘心,而心火之气外出也。黑色出于庭者,肾乘心,而心先病,肾为应,而亦随之外出,故色皆如是。皆如是者。色皆如母指也。盖脏者。

    藏也。五色之见于面者,五脏之气见于色也。聚色外见者,脏真之外泄也 。倪冲之曰:“水上乘心,则心先病,故曰病曰小愈。肾气上乘,则自虚其本位矣。复为后应而上出,故不病而卒死。不病者,不为他脏所乘而自脱也 。” 朱永年曰:“五行之气,有相生,有承制,制则生化胜,制太过则绝灭矣。故病之小愈者,制则生化也” ;小愈而卒死者,胜制太过也。举心肾而五脏皆然 。高士宗曰:“庭者,天庭也。” 水通于天,上下环转,黑色出于庭,乃水归于天,而无旋转之机矣。在人则卒死,在天为混濛。

    雷公再拜曰:“善哉!其死有期乎?”黄帝曰:“察色以言其 时。”雷公曰:“善乎!愿卒闻之。”黄帝曰:“庭者,首面也;阙上 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 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 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 以下者,膀胱子处也。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臂下者”, 手也。目内眦上者,膺乳也。挟绳而上者,背也。循牙车 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胫也。当胫以下 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膑也。此五脏六腑 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有部分用阴和阳,用阳和阴。 当明部分,万举万当。能别左右,是谓大道。男女异位, 故曰“阴阳。”

    马莳曰:“此言五脏六腑肢节之各有部分也。上文言庭者,颜也,颜为额中,而此以庭为首面者,正以颜为最上,乃面之首耳。上文言阙者,两眉间也,而此曰阙上者,咽喉也,以咽喉之部,在眉间之上耳。又曰阙中者,肺也,以阙之中即眉之间,正为肺之部。耳下极,鼻柱也,在两目之间。五脏肺为最高,而肺下即心,故曰‘下极者心也’。” 其心之直下者,即鼻柱而下也,为肝之部。肝之左即为胆,则在鼻挟颧之间矣。其肝之下为脾方者,鼻隧也。面王者,鼻准之端也。鼻隧之上,即迎香之上为胃,胃之外为大肠,乃正颧之下。大肠之外为肾,则大肠为中央,而胃与肾所以挟大肠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为小肠,面王以下为膀胱子处。此乃五脏六腑之部也。至于肢节,亦各有部:“颧者所以应肩,颧之后所以应臂,臂之下所以应手。” 又推而上之,其目内眦之上所以应膺与乳也。又推而下之,颊外为绳,挟绳而上者所以应背;“循牙车以下所以应股;其中央所以应膝,膝之已下所以应胫。” 当胫以下为足,其巨分者所以应股之里,巨屈者,所以应膝膑,此又肢节之部分也。故尝统而论之,自额而下阙上,属首,咽喉之部分也;自阙中循鼻而下鼻端,属肺心肝脾肾五脏之部分也;自目内眦挟鼻而下至承浆,属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六腑之部分也;自颧而下颊,属肩臂手之部分也;自牙车而斜下颐,属股膝胫足之部分也。故第二节曰: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者此也。是以见于面者,各有部分,惟其有此部分,则当知病在阳经,阴为之里,所以宜用阴以和阳也;病在阴经,阳为之表,所以宜用阳以和阴也。明此部分,斯有万举万当之妙矣。又能别其左右,是谓能知大道也;又能分别男女。是谓能识阴阳也。如下文所谓男子色在于面王者。为小腹痛。女子色见于面王者。为膀胱子处之病者是也。

    张志聪曰:“察色以言其时者,察五脏五行之色,以知所死之时也。如赤色出于两颧者,所死之期,其日壬癸,其时夜半也。黑色出于庭而死者,其日戊己,其时辰戌丑未时也。脏腑各具五行之色,各有所主之部,故当明其部分,用阴和阳,用阳和阴,阴阳和调,万举万当矣。”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阳从左,阴从右,能别左右,是谓天地之大道。男子之色,从左而右,女子之色,从右而左,男女异位,故曰阴阳也 。倪冲之曰:“男从左,女从右,气之顺也,顺则散;如男从右,女从左,气之逆也,逆则聚,聚则有胜克绝灭之患。” 此节论内因之色,有阴阳左右,死生逆顺之分。

    “审察泽夭,谓之良工。”沈浊为内,浮泽为外,黄赤为风, 青黑为痛,白为寒,黄而膏润为脓。赤甚者为血,痛甚 为挛,寒甚为皮不仁。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沈,以知 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抟,以知远近;视色 上下,以知病处;积神于心,以知往今。故相气不微,不 知是非。属意勿去,乃知新故。色明不粗,沈夭为甚。不 明不泽。其病不甚。

    马莳曰:“此承上文而言,审察部分之泽夭者,可以悉知其病也。部分有润泽者,有夭衰者,能审察之,谓之良工。其色为沈为浊,病乃在脏,故为在内。其色为浮为泽,病乃在腑,故为在外。黄与赤者为有风;青与黑者为有痛,白者为有寒。黄色而如膏之泽者为有脓,赤甚者为有血。然青黑虽为痛,而痛甚者,又为挛;白” 者虽为寒。而寒甚者。又为皮肤之

    不仁,不仁者,不知痛痒也。此五色者,各见于部分之中,必察其色之浮,而可以知病之浅;察其色之沈,而可以知病之深;察其色之泽,而可以知功之成,若夭则衰败矣;察其色之散,而可以知病之近,若抟聚则久矣。视其色在上,而可以知病于上;若在下,则病在下矣。积神气于己心而病之,为已往为今病者,皆能知之。故相视气色,不能至于精微者,不知病之为是为非,惟属意专心而无所摇夺,则凡病之为新为故者洞然也。且何以知病之为甚?其色贵于明,若明不能粗大,而反见沈夭者,病之所以为甚也。何以知病之不甚?其色虽贵于明泽,然不明不泽而不至沈夭,病之所以不甚也。若此则沈夭者,诚可虑耳。

    张志聪曰:此言审察其色,以知外因之病也。“沈浊为内,浮泽为外,谓外因之病,从外而内,察其色之浮沈,则知病之外内也。风乃天之阳邪,故色见黄赤;痛为阴痹,故色见青黑。色白为寒,色黄而膏润,为痈脓。赤甚者为留血;痛在筋骨,故甚则为拘挛;寒伤皮肤,故甚为皮不仁。此外因之邪,见于五色,而各见其部,察其色之浮沈,以知病之浅深;察其色之泽夭,以观人之成败;察其色之散抟,以知病之远近;视其色之上下,以知病之所在。” 夫色脉者,上帝之所贵,先师之所传也。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四时五行,八风六合,不离其常,是以积神于心,然后以知往古来今,故相气不微,不知是非,属意勿去,乃知新故。若色明不粗,而反见沈夭者,其病为甚。其色虽不明泽,而不沈夭者,其病不甚。盖外因之病,宜从外散,而不宜内入也。

    其色散,驹驹然未有聚。其病散而气痛,聚未成也。

    马莳曰:“此承上文而言五色之散者,其气虽痛,而聚则未成也。驹驹然者,色散如驹马之逸也。盖聚之成否,可即色之散聚以为验,故知色散而未有所聚,则其病尚散,所痛者不过气耳,聚安得而成乎?”

    张志聪曰:此下二节,申明《内因》之病,有聚散死生之别。夫脏病之散而不聚,则其色散,如驹驹然,而病未有聚也。若抟聚于脏,血脉相乘,则见抟聚之色,而为卒死之病矣。驹驹然者,如驹之过隙,行而不留者也。其色行散,故病未有聚也。夫气伤痛,其病散于气分。而痛者,聚未成于血脉也。

    “肾乘心,心先病,肾为应”,色皆如是。

    马莳曰:“此承上文而言,病有先克之色,所以受克者为必病也。上文言下极者心也,心之色主赤;挟大肠者肾也,肾之色主黑。今下极之色黑,乃肾之乘心也,故心先受病,以肾色来克,为之应耳。然不惟心被肾克者为然,凡肝部见肺色,脾部见肝色,肺部见心色、肾部见脾色,及六腑之相克者,皆如是法以推之耳。”

    张志聪曰:若脏病不出于气分,如肾乘心,则心先病而抟聚之。赤色出于两颧,大如母指矣。肾即为应,而黑色出于庭,亦大如母指矣。此脏邪聚于脏,从血脉相乘,故色皆如是之聚而不散也。《金匮要略》云:“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非惟一病,百病皆然。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

    男子色在于面王为小腹痛,下为卵痛,其圜直为茎 痛,高为本,下为首,狐疝,㿉阴之属也。女子在于面王 为膀胱,子处之病,散为痛,抟为聚,方圆左右各如其 色形。其随而下至胝为淫,有润如膏状,为暴,食不洁。 圜同圆

    马莳曰:“此言部分之色,当分男女,以知其病也。男子之色在于面王,当为小腹痛。其色见于面王之下,为阴卵痛。若圆而且直,当为茎垂痛。凡色见于面部,高者为本,以男子属阳上也;下者为首,其色从上而之下,似物之有首者,向下而行,故病在于内。即如其色,当如狐疝㿉阴之属也。女子之色在于面王,当为膀” 胱经,及妊子处之,有病,即胞络宫也。其气色散者,为痛,而不至成聚,若气色抟聚不散,则成聚,而不止于痛。然其聚之在内者,或方或圆,或左或右,各如其外色之形耳。若其色随而下行,至于尾骶,则其病之在下者,当有淫浸之物,润泽如膏之状者在也,不然则为暴食间即出不洁之物耳,何也?其下行之势内外一致也。

    张志聪曰:此言外因之病,色见于腑部者,其病在腑,色虽抟聚,非死征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故男子色见于面王为小腹痛,其圆直为茎痛。”夫外因之病,从外而内,其色从上而下,故以高为本,下为所行之首,其病乃在下。疝,阴㿉之属也。女子色见于面,王为膀胱子处之病。男女之病,散在气分则为痛,抟于血分则为聚。夫狐疝、阴㿉之属,乃有形之证。其形之或方或圆,或左或右,各如其色形。盖病聚于内,则见聚色

    于外,形方则色方,形圆则色圆,此病形而不病,脏虽有聚色,非死色也。此五脏六腑,各有部分,有外内。能明乎部分,知其外内,万举万当矣。胝者,面王之下部也。其面王之色,随而下至胝者,主有淫浊之证。其色润如膏状者,为暴食不洁之物。盖腑为阳而主外,主受纳水谷,传导糟粕,是以或外受风寒,或内伤饮食,皆为病腑。而色见于腑部也。

    “左为左,右为右”,其色有邪,聚散而不端,面色所指者 也。

    马莳曰:“此又言部分之色,当分左右,以知其邪也。凡男女之色,见于左者,则病必在左;见于右者,则病必在右。其色有邪气,或聚散而不端正,一如其面色所指,即可以知其病耳。”

    张志聪曰:色见于左,则为病在左,色见于右,则为病在右。其所见之色,或聚或散,皆斜而不端,其抟聚之面色,所谓如指者也。夫血脉传溜,大邪入脏,则为卒死。今腑病而为狐疝阴㿉之属,因邪抟而为聚病,故见其聚色,非入脏之死征也。

    色者,青黑赤白黄,皆端满,有别乡。别乡赤者,其色赤, 大如榆荚,在面,王为不日。

    马莳曰:“此又言五色各有别乡。其色粗者,其病久也。别者异也。别乡者,即分部也。所谓色者,即青黑赤白黄之色,皆端正盈满,各有分部。假如心色主赤,小肠亦赤,其色如榆荚之大,在于面王之部,则是小肠有病,非止于一日也。”

    张志聪曰:“此言色之抟聚而端满者,乃大气入脏,而为卒死矣。” 青黄赤白黑,五脏五行之色也。“别乡者,如小肠之部在面王,而面王者,乃心之别乡也。胆之部在肝左,胆部者,肝之别乡也。大如榆荚者,血分之聚色,即如母指之状也。‘不日者,不终日而卒死也。此言五脏之病色,见于本部,五脏之死色,见于别乡。如心’” 受外淫之邪而卒死者。其色见于面。王心受内因之病而卒死者。其色出于颧。皆非心脏之本部。但在脏者。其色端满而不斜。在腑者其色斜而不端。此脏腑死生之有别也 。高士宗曰:“脏真藏于内。绝则从腑而脱于外。故色见于腑部。”

    其色上锐首空上向。下锐下向,在左右如法。

    马莳曰:“此又言五色,上锐则上向,下锐则下向,而左右亦然也。色者,即上节五色也。锐气,色端尖锐也。首空者,即上文颜为庭。庭者,首面也。今曰首空,犹云脑空也。”

    张志聪曰:“此承上文以申明端邪之色状也。” 锐,尖也。空,虚也。“其色上行者,上锐,首虚浮而上行;其色下行者,下锐,首虚浮而下行。盖病从内而外者,其本在下,其首在上;病从外而内者,其本在上,其首在下。是以本沈实而首虚浮,此端满之色状也。有邪而不端者,其本在左,其首向右行;其本在右,其首向左行,皆如” 上锐首空,下锐首空之法。此病在腑,而抟聚为聚色也 。朱永年曰:榆荚上下皆锐,但虚浮者,其锐形外见所沈之本,不见其锐形也。故曰:“察其浮沈,以知浅深。”

    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 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也。

    马莳曰:“此又言五色属于五脏,而五脏各有所合,乃为视色之总诀也。盖青色属肝,而肝合于筋,故见其色之青者,即可以知其为筋之病也。馀脏仿此。”

    张志聪曰:此总结五脏各具五色,而各有外内之形层也。上文言“赤色出于两颧,黑色出于庭,赤色在面王” ,此心肾之色也。若以五色命脏,则五脏各有五者之色矣。至于肩臂、膺、背、膝、胫手足之部,俱各有五脏所合之皮脉肉、筋、骨,视其五色,则知病在内之五脏,在外合之形层。此五脏内合五行,外见五色,若外因风寒暑湿之邪而见于色者,六气之应于色也 。倪冲之曰:“病五脏于内,则外见五色,邪中外合之皮脉肉筋骨,则内入于五脏,此外内出入之道也。” 按《病传篇》曰:“血脉传溜,大邪入脏,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 帝曰:大气入脏奈何?伯曰:病先发于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盖血脉传溜,故先发于心。若邪中皮而内入。则先发于肺矣。夫邪从形层次第而入于内者,先皮毛而肌腠,腠而络,络而脉,脉而经,经而腑脏,此邪在外之皮脉。即中内合之五脏。故曰“人不病而卒死。” 谓不病在外之形层,而即入于脏也。

    《论勇篇第五十》

    马莳曰:“《内论》勇怯之士忍痛不忍痛,故名篇。”

    黄帝问于少俞曰:“有人于此,并行并立,其年之长少 等也,衣之厚薄均也,卒然遇烈风暴雨,或病或不病, 或皆病,或皆不病,其故何也?”少俞曰:“帝问何急?”黄帝 曰:“愿尽闻之。”少俞曰:“春青风,夏阳风,秋凉风,冬寒风, 凡此四时之风者,其所病各不同形。”黄帝曰:“四时之 风,病人如何?”少俞曰:“黄色薄皮弱肉者,不胜春之虚 风;白色薄皮弱肉者,不胜夏之虚风;青色薄皮弱肉, 不胜秋之虚风;赤色薄皮弱肉,不胜冬之虚风也。”黄 帝曰:“黑色不病乎?”《少俞》曰:“黑色而皮厚肉坚,固不伤 于四时之风。其皮薄而肉不坚,色不一者,长夏至而 有虚风者病矣;其皮厚而肌肉坚者,长夏至而有虚 风不病矣;其皮厚而肌肉坚者,必重”感于寒,外内皆 然,乃病。黄帝曰:“善。”胜重并平声

    马莳曰:“此言人之受邪而有病否者,以其色有不一,皮有厚薄,肉有坚脆也。少俞言四时各有虚邪,贼风在春名为青风,在夏名为阳风,在秋名为凉风,在冬名为寒风。人之色黄皮薄肉弱者,主脾气不足,不能胜春之青风而为病,木来克土也;色白,皮薄肉弱者,主肺气不足,不能胜夏之阳风而为病,火来克金也。” 色青皮薄肉弱者,主肝气不足,不能胜秋之凉风而为病,金来克木也;色赤皮薄肉弱者,主心气不足,不能胜冬之寒风而为病,水来克火也。其所以成病者如此。至于有不病者,正以色黑而皮厚肉坚者,不伤于四时之虚风;若色黑而皮薄肉脆者,则伤于长夏之虚风耳。长夏虚风者,见于六月而与阳风同也,亦土能克水之义耳。彼黑色而皮厚肉坚者,虽长夏之虚风,亦不能伤之也,岂特不伤于四时之风哉!但色黑而皮厚肉坚者,亦有四时而为病,必其既感于风,又重感于寒,既病于内,又感于外,始有所病,不然则未必成病也,其异于他色之易病者远矣。

    朱永年曰:“上篇论五脏之气,见于色,而分别于明堂,此论五脏之气,充于形,而审其虚实。盖皮肤肌腠之间,五脏元真之所通会,是以薄皮弱肉,则脏真之气虚矣。五脏之气虚,则不能胜四时之虚风矣。虚风者,虚乡不正之邪风也。黑者水之色,论肾气之厚薄也。不伤于四时之风者,谓土旺于四季也。不病长夏之风者,谓土主于长夏也。设有皮厚肉坚,而伤于四时之风者,必重感于寒也。夫在地为水,在天为寒,肾为水脏,上应天之寒气,是以色黑而皮厚肉坚之为病者,必重感于寒,外内皆然。” 乃病,谓外受天之寒邪,内伤肾脏之水汽。此言人之五脏,与天之六气相合,是以五色之薄弱者,不能胜四时之风气也 。倪冲之曰:“五变篇论形之厚薄坚脆。此篇论形中之气。有强弱之不同。”

    黄帝曰:“夫人之忍痛与不忍痛者,非勇怯之分也。夫 勇士之不忍痛者,见难则前,见痛则止。夫怯士之忍 痛者,闻难则恐,遇痛不动。夫勇士之忍痛者,见难不 恐,遇痛不动。夫怯士之不忍痛者,见难与痛,目转面 盼,恐不能言,失气惊,颜色变化,乍死乍生。余见其然 也,不知其何由,愿闻其故。”少俞曰:“夫忍痛与不忍痛” 者,皮肤之薄厚,肌肉之坚脆,缓急之分也,非勇怯之 谓也。夫音扶难去声

    马莳曰:“此言人之忍痛、不忍痛者,以皮肉不同,非由勇怯也。勇士有不忍痛者,见难虽能向前,而见痛则止。彼怯士有能忍痛,其见难虽恐,而遇痛则不动也。勇士有忍痛者,见难固不恐,而遇痛亦不动。彼怯士之不忍痛,不分见难与痛,目转而盼,恐惧不敢出一言,退然失气,恍然而惊,颜色卒变,甚至乍死乍生。殊” 不知忍痛者,以皮厚肉坚且缓也,不忍痛者,以皮薄肉脆且急也,岂关勇怯哉?倪冲之曰:“此言形气之有别也。夫忍痛与不忍痛者,因形之厚薄坚脆也;勇怯者,气之强弱也。上节论因形而定气,此论形气之各有分焉。盖形舍气,气归形,形气之可分而可合者也。”

    黄帝曰:“愿闻勇怯之所由然。”少俞曰:“勇士者,目深以 固,长冲直扬,三焦理横,其心端直,其肝大以坚,其胆 满以旁,怒则气盛而胸张,肝举而胆横,眦裂而目扬, 毛起而面苍,此勇士之由然者也。”黄帝曰:“愿闻怯士 之所由然。”《少俞》曰:“怯士者,目大而不减,阴阳相失,其 焦理纵,𩩲骭短而小,肝系缓,其胆不满而纵,肠胃挺”, 胁下空。虽方大怒。气不能满其胸。肝肺虽举。气衰复 下。故不能久怒。此怯士之所由然者也。

    马莳曰:“此论勇怯之士所以有不同也。夫所谓勇士者,两目至深,且不转睛逃避而甚固,有长冲直扬之势。内之三焦纹理横生,心则端正而直,肝则甚大而坚,胆则汁满而横。”“旁” 字当作“横” 字。及其怒也,气盛而胸张,肝举而胆横,眦裂而目扬,毛起而面苍。此皆勇士之所以然也。夫所谓“怯士者,外目

    “虽大而不深,开闭相失,转睛不常也。内之三焦纹理则纵,𩩲骭之骨乃短而小,肝之系则缓,胆则不满而纵,肠胃则挺然而不曲,胁下则空而不坚,虽方大怒,气不能满其胸中,肝叶虽举,气衰复下,所以不能久怒” ,此乃怯士之所以然也。

    朱永年曰:“此言勇怯者,本于心之端小,气之盛衰,肝胆之强弱也。目深以固,长冲直扬,肝气强也。理者,肌肉之文理,乃三焦通会之处。三焦理横,少阳之气壮而胆横也。其心端直,自反而缩也。肝大以坚,脏体之坚大也。胆满以旁,胆之精汁充满于四旁,此肝胆之形质壮盛也。气盛而胸张,气之盛大也。肝举胆横,眦” 裂毛起,肝胆之气强也。夫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是以心直气壮,肝举胆横,此勇士之所由然者也。“目大不减” 者,目虽大而不深固也。阴阳相失者,气血不和也。“焦理纵” 者,三焦之理路纵弛也。“𩩲骭短而小” 者,心小而下也。肝系缓,胆不满。肠胃缓,胁下空,肝胆之体质薄也。夫肺主气,气不能满其胸,故虽方大怒,肝肺虽举,气衰复下,此怯士之所由然者也。

    《黄帝》曰:“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何脏使然?”少俞 曰:“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慓悍,其入于胃 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当是之时,固 比于勇士,气衰则悔。与勇士同类,不知避之,名曰酒 悖也。”

    马莳曰:“此言怯士得酒而不避勇士之故也。盖酒为水谷之精,熟谷之液,其气则慓悍,故入于胃中则胃胀、气逆、胸满、肝浮、胆横,斯时方将自比于勇士而不知避之,至于酒气既衰则悔,此之谓因酒而悖逆者耳。”

    朱永年曰:“此复申明人之勇怯,本于气之强弱,气之壮盛,由胃腑水谷之所生也。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慓悍,故能助气之充满,而使肝胆浮横,然酒散则气衰,气衰则悔矣。故善养乎气者,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则形气充足矣。暴喜伤阳,暴怒伤阴,和其喜怒,则阴阳不相失矣。形气壮盛,虽遇烈风暴雨,无由入其腠理,而况于四时之虚风乎 ?” 倪冲之曰:“气之敢勇,本于心之端直,肝之大坚,胆之汁满,是气生于形也。气满胸中,而使肝浮胆横,是形本乎气也。形不离乎气,气不离乎形,此天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气,以观人之寿夭者也。” 高士宗曰:“怯士之得酒,与勇士同类,即虽方大怒,肝肺举而气衰复下” 相同。盖因酒因怒。以壮其气。酒散气衰。则复怯矣。故无暴其气。此善养乎大勇者也。

    《背腧篇第五十一》

    马莳曰:“论五脏之腧在背,故名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五脏之腧出于背者。”岐伯曰: “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焦之间,心腧在五 焦之间,膈腧在七焦之间,肝腧在九焦之间,脾腧在 十一焦之间,肾腧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 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 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 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 艾,须其火灭也。

    马莳曰:“此言五脏之俞,可灸不可刺,而有补泻之法也。五脏之俞,皆在于背,故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大腧者,大杼穴也,去中行督脉经大椎穴,左右各开一寸半。其肺腧以中行三樵为主,心俞以中行五椎为主,膈俞以中行七椎为主,肝俞以中行九椎为主,脾俞以中行十一椎为主,肾俞以中行十四椎为主,左右各开中行一寸半,挟中行脊骨而计之,则相去三寸所。故欲得验诸穴者,乃按其处,其中必应之,而内痛乃解,是乃五脏之各俞穴也。但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故邪气盛则泻之,正气虚则补之,凡以灸火而补之者,毋吹其火,必待其火之自灭可也;以灸火而泻之者,当疾吹其火,即传递其艾以” 继之,须其火之速灭可也。

    倪冲之曰:五脏六腑之俞,皆在于背。《帝止问》五脏之俞者,《脏腑雌雄相合论》,“地之五行也,焦椎也,在脊背骨节之交,督脉之所循也。大杼在第一椎端之两旁,肺俞在三椎之间,心俞在五椎之间,膈俞在七椎之间,肝俞在九椎之间,脾俞在十一椎之间,肾俞在十四椎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左右各开中行一寸” 五分也。按其俞应在中而痛解者,太阳与督脉之相通也。是以问五脏之俞,而先言大杼者,乃项后大骨之端,督脉循于脊骨之第一椎也。问五脏而言七焦之膈俞者,五脏之气,皆从内膈而出,故曰七节之旁中有小心中膈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夫五脏之俞,皆附于足太阳之经者。膀胱为水腑。地之五行本于天。

    “一之水也。” 按太阳之经,而应于督脉者,太阳寒水之气,督脉总督一身之阳,阴阳水火之气交也。灸之则可者,能启脏阴之气也。刺之则不可者,中心者环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肾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盖逆刺其五脏之气,皆为伤中,非谓中于脏形也。以火补之者,以火济水也。以火泻之者,艾名冰台,能于水中取火,能启发阴脏之气,故疾吹其火,即传上其艾,以导引其外出也 。朱氏曰:太阳之上,寒水主之,是以标阳而本寒,秉水火阴阳之气者也。督脉环绕于周身之前后,从阴而上行者,循阴气别绕臀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从阳而下行者,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挟脊抵腰中,下循膂络肾,是督脉环绕于前后上下,而属络于两肾者也。“天一生水,地二生火” ,此太极始分之阴阳,人秉先天之水火,化生五行,以成此形,是以五脏之俞,皆本于太阳,而应于督脉也。

    《卫气篇第五十二》

    马莳曰:内所论止有“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 一句。今以名篇者,揭卫气之为要耳。

    《黄帝》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 受水谷而化行物者也。其气内于五脏,而外络支节, 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 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亭亭淳淳乎, 孰能穷之?然其分别阴阳,皆有标本虚实,所离之处。 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 能得病之高下。知六腑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 门户,能知虚实之坚软者,知补泻之所在。能知“《六经》 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

    马莳曰:“此言营卫脏腑标本之难穷,而能穷之者,可以尽病法而高天下也。人有五脏,精神魂魄,赖之以藏;人有六腑,水谷等物,赖之以化。六腑为表,其气内连于五脏,而外则络于肢节。人有三焦,宗气积于上焦,营气出于中焦,卫气出于下焦,下焦之气,升于中焦,以达于上焦,而生此卫气。卫气阳性慓悍,行于皮肤分肉之间,乃浮而在外者也,故曰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 中焦之气降于下焦,而生此营气。营气阴性精专,随宗气以行于经隧之中,故曰“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 卫气昼行于阳经,夜行于阴经,营气由肺经以行于十二经,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亭亭乎何其理之高且虚也?淳淳乎?何其理之浑且微也?孰能穷之?然所以分别阴阳诸经者,皆有标本虚实之处,故能分别手足之十二经者,必能知病之所生在何经也;能候诸经虚实之所在,必能知病之为高为下也;能知六腑之气,往来有街,必能知所解、所结、所契、所绍之门户也;能知病虚之为软,病实之为坚者,必能知刺法补泻之所在也。凡此者,皆以其能知手足六经之标本故耳。真能洞察乎此,而非天下之所能惑矣。

    张志聪曰:“此篇论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然经脉皮肤之血气,外内出入,阴阳相贯,环转之无端也。其“气” 者,谓水谷所生之营卫,内营于五脏,以养精神魂魄;外络于支节,以濡筋骨关节。此言脏腑阴阳十二经脉之外内也。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谓“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各走其道,交” 相逆顺而行者也。“阴阳相随,外内相贯” ,谓脉内之血气,出于脉外,脉外之血气,贯于脉中。阴阳相随,外内出入,如环无端,莫知其纪也。合天地之亭亭,乃阴阳之化淳,亭亭淳淳,孰能穷之?然其分别阴阳,皆有标本虚实,所离之处,盖以经脉所起之处为本,所出之处为标。虚实者,谓血气出于气街,离经脉而荣于肤腠,则经脉虚而皮肤实矣。高下者,谓本在下,而标出于上也。气街者,气之径路,络绝则径通,乃经脉之血气,从此离绝,而出于脉外者也。契,合也。绍,继也。门户者,血气所出入之门户。知六腑之气街,则知血气之结于脉内者,解而通之,脉内之血气,与脉外之血气,相合相继而行,则知“出于气街之门户矣。脉内之血气,从气街而出于脉外,脉外之气血,从井荣而溜于脉中。出于气街,则经脉虚软,而皮肤石坚,溜于脉中,则经脉石坚,而皮肤虚软,故能知虚实,则知补泻之所在矣。皮肤之气血,犹海之布云气于天下,经脉之血气,合经水之流贯于地中,故能知六经之标本,可以无” 惑于天下。《篇》名“卫气” 者,谓脉内之营气,出于气街,与卫气相将,昼行阳而夜行于阴也。夫营卫者,水谷之精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乃无形之气也。水谷之津液,化而为血,以奉生身,命曰“营气。” 乃有形之血,行于经隧皮肤者,皆谓之营气。夫充肤热肉之血,有从冲脉而散于皮肤者有

    从大络而出于脉外者,有随三焦出气之津液,化而为赤者,皆谓之营气。盖以血为营血,之气为营气,此篇论行于脉中之营气,出于气街,与卫气相将而行,故篇名“卫气” 曰:阴阳相随,外内相贯,血气之生始出入。阴阳离合,头绪纷纭,学者当于《全经》内细心穷究,庶可以无惑矣。

    岐伯曰:“博哉圣帝之论,臣请尽意悉言之。足太阳之 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足 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 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上三寸中,标在背腧与舌下 两脉也。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标在背腧也。 足阳明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颊挟颃颡也。足太阴” 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标在背腧与舌本也。

    马莳曰:“此先言足六经之标本也。足太阳膀胱经之本,在于足外跟以上五寸中,即附阳穴,其标在于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即睛明穴。睛明左右有二,故曰两络。足少阳胆经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即听宫穴也。足少阴肾经之本,在内踝下上三寸中,即交信穴,其标在于背肾俞穴,与舌下” 两脉,据《根结篇》当是廉泉穴也。足厥阴肝经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疑是中封穴,标在背之肝俞穴。足阳明胃经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颊挟颃颡也。足太阴脾经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疑是三阴交穴,标在背之脾腧与舌本廉泉穴也。

    张志聪曰:“此分别十二经脉之本,出于手足之腕踝,其标在于胸腹头气之街。标者,犹树之梢杪杪绝而出于络外之径路也。本者,犹木之根干,经脉之血气,从此而出也。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其标在于两目,而出于头气之街。夫气在头者,止之于脑,两目之脉,入于脑而绝于内也。足少阳之本,在足窍阴” 之间,其标在耳窗笼之前,而出于头气之街。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上三寸中,其标在于背俞与舌下之两脉,而出于胸气之街,盖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谓络脉之循于胸者,或绝于膺胸之间,或行至背俞而始绝也。《根结篇》曰:“少阴结于廉泉,舌下两脉,廉泉,玉英也。” 盖少阴主先天之精气,及受“藏水谷之精,故从本经之络脉而出于胸气之街,复从任脉而上出于廉泉,从冲脉而下出于胫气之街。少阴为水脏,而富于精血者也。” 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标在背俞,而出于胸气之街。足阳明之本,在足之厉兑,标在人迎,颊侠颃颡,而出于头气之街。颃颡者,鼻之上窍,以收津涕者也。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标在背俞与舌本,而出于胸气之街。盖三阳之经,上循于头,是以络脉亦上出于头而始绝。三阴之脉,止于膺胸之间,故络脉亦至膺与背俞而止。按此篇与《根结篇》大义相同,而各有分别。《根结篇》论三阴三阳之开阖《枢》,此篇论十二络脉之标本出入 。倪氏曰:“《开阖》枢者,三阴三阳之气也。入于脉中为阖,出于肤表为开,出入于皮肤,经脉之外内为枢,此论气而及于脉络也。此篇论血气出入于十二经脉之中,以合三阴三阳之气,故曰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而不言脏腑之经脉,此论络脉而及于气也。盖血气之行于肤表者,应六气之司天在泉,运行” 于地之外,肤表之气血,溜注于脉中,应天泉之复,通贯地内。《五运行篇》之所谓“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 也。十二经脉,应经水之流行于地中,经脉之血气,从络脉而出于肤表,犹经水之从支流而注于海,海之云气,复上通于天。是以论阴阳六气,不离乎经脉。论十二经脉。不离乎阴阳。人与天地参也。

    手太阳之本在外踝之后,标在命门之上一寸也。手 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标在耳后上角 下外眦也。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标在颜 下合钳上也。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 也。手少阴之本在锐骨之端,标在背腧也。“手心主之 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下三寸也。”

    马莳曰:“此言手六经之标本也。手太阳小肠经之本,在手外踝之后,疑养老穴,标在命门之上一寸,疑是督脉经命门上十三椎,悬枢,手少阳三焦经之本,在手小指之四指间上二寸,液门穴,标在耳后之上角,丝竹空,手阳明大肠经之本,在肘骨中曲池穴,上至别阳,标在颜下合于钳上,疑是胃经头维穴。手太阴《肺经》之本,在寸口之中,即太渊穴,标在腋内动脉,即中府穴。” “手少阴《心经》” 之本,在锐骨之端,即神门穴,标在背之心俞穴。手心主,即手厥阴心《包络经》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即内关穴,标在腋下三寸,即天池穴。

    张志聪曰:“手太阳之本,在外踝之后,标在命门之”

    “上一寸,而出于头气之街。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眦,而出于头气之街。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上至别阳,标在颜下合钳上,而出于头气之街。钳上者,耳上也。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之动处,而出于胸气之街。手少阴之本在锐骨之端,标在背俞,而出于胸气之街。” 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三寸,而出于胸气之街。按十二经脉之终始,出于井,溜于荣,注于俞,行于经,入于合,而内属于脏腑,此脏腑之十二经脉也。十二经脉之本标,乃经脉之支别,故曰此气之大路也,路绝则径通,盖血气从络脉之起处为本,尽处为标,而出于气街也。然支络乃经脉之分派,故曰:“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三寸中。” 盖以本支所分之处为本,而不定在于经俞之穴会也。至于标在头气之街者,止之于脑,如太阳之在目内,少阳之在耳中,阳明之在颃颡,乃三阳之络脉,绝于头脑之中,亦非头面之穴会也。经脉之内属脏腑,外络“形身” ,应神机之出入,血气之从。络脉出于气街,运行于肤表,应精气之升降。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也。

    凡候此者,下虚则厥,下盛则热,上虚则眩,上盛则热 痛。故石者,绝而止之。虚者,引而起之。石当作实

    马莳曰:“此言治前各经标本之法也。凡候手足诸经者,在下为本,本虚则厥,盛则热;在上为标,标虚则眩,盛则热而且痛。故盛者实也,当泻之,所谓绝其邪气而止之者是也。虚者当补之,所谓引其正气而起之者是也。”

    张志聪曰:虚实者,谓十二络脉之血气,有虚而有实也。下虚下盛者,虚实之在本也,是以下虚则厥,下盛则热。上虚上盛者,虚实之在标也,是以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故石者绝而止之,谓绝之于下,而止之盛于上也。虚者引而起之,谓引之于上,而起之出于下也。此候手足之十二络脉,上出于头气胸气之街者也 。朱氏曰:“绝者,绝其经脉之血气,溢于络脉之中。起者起其经脉之血气而引出于气街也。” 此盖以申明血脉之贯通。非补泻之谓也。

    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 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 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 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针, 必先按而在,久应于手,乃刺而予之。所治者,头痛眩 仆,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积。痛可移者,易已也;积不 痛,难已也。

    马莳曰:此言气行有街,其止有所,而有所刺之法,及所治之病也。首节帝言“知六腑之气街” 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故以四街言之。街者,路也。凡气之行于头者,止之于脑;气之行于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之行于腹者,止之背腧。盖五脏六腑,在于腹中,而其俞穴,则在于背也,又与在前之足阳明胃经冲脉穴,及脐左右之动脉,即足阳明胃经之天枢穴也。气之行于足胫者,止之于气街,此即足阳明胃经之气冲穴,一穴而二名者也,及足太阳膀胱经之承山穴,及外踝上下诸穴。凡取此四街,宜用以《九针论》。第七之毫针,必先按其处,而为时既久,其气应手,乃以针刺之。其所治者,在头则主头痛眩仆,在腹则主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积。但积痛而可以移之者,其病易已。若有积而不痛,则虽治之,亦难已也。

    张志聪曰:气街者,气之径路,路绝则径通,乃络脉之尽绝处,血气从此通出于皮腠者也。“止之于脑” 者,言头气之街,络脉尽于脑也。“止之膺与背俞” 者,谓胸气之街络脉有尽于膺胸之间者,有从胸上循肩背而始绝者。脉内之血气,或从膺腋之络脉尽处而出于皮肤,或从背俞之络脉尽处而出于皮肤也。夫十二经脉,止出于头气之街,胸气之街者,血气从下而上出于标也。经云: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谿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是阳明之血气,又从冲脉而出于腹气之街,故与冲脉会于脐之左右动脉也。《本经》动输篇曰:“冲脉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邪入腘中,腘中乃足太阳之部分,故与足太阳之承山,交会于踝上以下。此足少阴又同冲脉而出于胫气之街也。毫针,微细之针,取气之出于皮毛者也;按而在久者,候气之至也。夫少阴、阳明为血气之生始,少阴之血气,逆于胫气之街,则不能上行,而为” 头痛眩仆。阳明之血气。逆于腹气之街。则不能布散。而为腹痛中满。此因少阴阳明之气厥逆。故用毫针久按以候气。故所治者头痛。

    考证

    眩仆中满也;及有新积,痛可移者,积在气分,故为易已;积不痛者,积在血分,故难已也。此盖假积以申明经络之营血,出于气街,与卫气偕行,环转无端,或有因于气逆,或有因于血逆也。阳明为血气所生之腑,少阴乃先天精气之脏,故复从冲脉出于腹气之街,胫气之街,而充布于皮肤肌腠。是以《动输篇》论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者,乃血气之盛也。”

    《论痛篇第五十三》

    《马莳》曰:“内有针石火焫之痛,耐与不耐等义,故名篇。”

    黄帝问于少俞曰:“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 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其于针石火焫之痛何如? 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其于毒药何如?愿尽闻之。” 少俞曰:“人之骨强筋弱、肉缓、皮肤厚者,耐痛,其于针 石之痛,《火焫》亦然。”黄帝曰:“其耐火焫者,何以知之?”少 俞答曰:“加以黑色而美骨者,耐火焫。”黄帝曰:“其不耐” 针石之痛者,何以知之?少俞曰:“坚肉薄皮者,不耐针 石之痛,于火焫亦然。”

    马莳曰:“此言人于针石火焫,有耐痛与不耐痛之异也。针石者,古人以石为针也。火焫者,艾火也。人之骨强筋弱肉缓皮肤厚者,必耐于痛,凡针石火焫皆然也。然耐火焫者,又加以黑色,而其骨美耳。人之肉坚皮薄者,不耐于痛,凡针石火焫皆然。” 张志聪曰:“此承上文,复申明人之皮肉筋骨,皆藉少阴阳明之所资” 生而资养者也。少阴秉先天之精气,阳明化水谷之精微,是以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皆秉气于少阴阳明者也。黑色而美骨者,少阴之血气盛也。肉缓皮肤厚者,阳明之血气盛也 。《莫子晋》曰:“肾为水脏,故少阴之气盛者,能耐火焫。阳明秉秋金之气,故气弱则不能耐针” 石火焫矣。

    黄帝曰:“人之病,或同时而伤,或易已,或难已,其故何 如?”少俞曰:“同时而伤,其身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

    马莳曰:此言人有同病,而有易已、难已之分也。盖多热则邪气在表,故易已;多寒则邪入于里,故“难已耳。”

    张志聪曰:此分论少阴之气。少阴者,至阴也,而为生气之原。故其身多热者,少阴之生气盛也;多寒者,少阴之生气虚也。人之形气,生于后天之水谷,始于先天之阴阳,形气盛则邪散,形气虚则邪留,是以病之难易已者,由少阴生气之盛衰也 。朱氏曰:少阴先天之精气,藉后天水谷以资培,两火并合,故曰阳明。阳明秉燥热之气者也。其身多热者。少阴之气盛也。少阴之气盛。受阳明之所资也。此节论少阴受阳明之气以资培。下节论阳明受少阴之气以合化。

    黄帝曰:“人之胜毒,何以知之?”少俞曰:“胃厚色黑,大骨 及肥者,皆胜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胜毒也。”胜平声

    马莳曰:“此承上文而言人于毒药有胜与不胜之异也。”

    张志聪曰:此复论少阴与阳明之相合也。阳明居中土,主受纳水谷,藉少阴之气上升,戊癸相合,化大火土之气,而后能蒸泌水谷之精微,是以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少阴阳明之气并盛,故皆能胜毒 。倪氏曰:中下二焦,互相资生,然后筋骨强坚,肌肉丰厚。此注与《素问》厥论合看。

    《天年篇第五十四》

    马莳曰:“内以《百岁》为论,故名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 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 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楯音盾

    马莳曰:“此言人之始终,皆有所以然之故也。方其始生,赖母以为之基,《坤》道成物也。赖父以为之楯,阳气以为捍卫也。故失父母之神气则死,若守神气则生矣。”

    倪冲之曰:“此篇论人之生死寿夭,皆本于少阴阳明也。夫阳为父,阴为母,人本于少阴而始生也。楯者,干盾之属,所以捍御四旁” ,谓得阳明之气而能充实于四体也。“两精相抟谓之神” ,两精者,一生于先天之精,一生于水谷之精。“相抟” 者,抟聚而合一也。谓得先后天之精气充足,然后形与神俱度,百岁乃去。

    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 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马莳曰:“此承上文而言,人之所以得神则生也。人有血气皆已融和,人有营卫皆已通畅,心之志为神,皆舍于心,肝之神为魂,肺之神为魄皆已毕具,此则人之所以为人而得此者则生也。”

    朱永年曰:“此言有生之初。得先天之精气。生此营卫气血五脏神志。而后乃成人。”

    黄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夭寿,或卒死,或病久,愿 闻其道。”岐伯曰:“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 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 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马莳》曰:“此言人有寿夭生死之殊,当观其寿者而可以推夭者之反是也。”

    朱永年曰:“此言已生之后,藉水谷之精气,资生营卫,津液,资养脏腑形身,而后能长久。”

    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岐伯曰:“使道队 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 百岁乃得终。”队隧同

    马莳曰:“此言人之百岁而终者之由也。使道者,水沟也。队道以长面之地部为基耳,为蔽为墙,乃高以方,营卫之气,皆已通调,而面之三里,即三部也。皆已耸起,其骨高,其肉满,所以百岁乃得终也。” 张志聪曰:“此总论人秉先后天之精气充足,营卫通调,骨肉丰满,可长享其天年。使道者,血脉之道路,《本输篇》之所谓” 间使之道。盖心包络之主血脉也。队,行列也。长者,环转之无端也。此言血气充足,循序而流通也。“土基高以方” 者,肌肉厚而充于四体也。脉道流长,肌肉高厚,则营卫通调矣。三部者,形身之上中下。三里者,手足阳明之脉,皆起发而平等也。骨高者,少阴之气足也。肉满者,阳明之气盛也,如此者寿之征也 。倪氏曰:“心包络主脉,包络三焦,乃肾脏所生之气,出归于心下,为有形之脏腑,而主血脉,此先天之精气也。基墙者,土基厚而四壁坚固,此后天水谷之精气也。”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岐伯曰:“人 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 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 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 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 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 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善忧悲,血气懈惰,故 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 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 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好去声长上声

    马莳曰:“此言人之十岁至于三十以渐而盛,四十至于百岁以渐而衰也。其气在下,气盛于足之六经也。趋者较走更疾矣,步者较趋更缓矣,坐者较步似倦矣。至五十岁以后,则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者,每十岁而日衰。故五十岁肝胆衰,六十岁心气衰,七十岁脾气衰,八十岁肺气衰,九十岁肾气衰,百岁” 五脏俱衰。善忧悲者,以心主于忧也。好卧者,卫气不精也。《魄离》,以肺藏魄,失其处也。言善误,肺主言也。肾气焦者,水竭也。

    张志聪曰:“此言人之生长,从阴而生,自下而上,故曰其气在下。” “好走好趋好步者,春夏生动之气也。人之衰老,从上而下,自阳而阴,故肝始衰而心,心而脾,脾而肺,肺而肾。好坐好卧者,秋冬收藏之气也。肌肉坚固,血脉盛满,少阴阳明之气盛也;腠理空疏,发颇斑白,阳明少阴之气衰也 。” 朱氏曰:“人之生长,先本于肾” 脏之精气。从水火而生木金土。先天之五行也。人之衰老。从肝木以及于火土金水,后天之五行也。

    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岐伯曰:“其五脏皆 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又卑基墙薄,脉 少血,其肉不石,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 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数音朔

    马莳曰:“此言人之中寿而尽者,以内虚而外盛也。五脏皆脆,较之五脏坚固者异也。水沟不长,较之使道队以长者异也。其鼻孔向外而张,鼻为肺窍,肺气泄矣。又肺主气,今肺气不足,故喘息而为暴疾。基墙甚卑,较之基墙高以方者异也;脉薄血少而肉脆,较之骨高肉满者异也。数中风寒者,以其血气虚,脉道不” 通。所以真邪相攻而相引也。真为正气。邪为邪气也。

    张志聪曰:“此言人秉先天之气虚薄,而后天犹可资培,更能无犯贼风虚邪,亦可延年益寿。若秉气虚弱,而又不能调养,兼之数中风寒,以致中道夭,而不能尽其天年矣。五脏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先天之气不足也。又卑基墙,薄脉少血,其肉不石,又失其饮食起居之调养矣。数中风寒,又不知虚邪” 贼风。避之有时。致使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 。倪冲之曰:“先天者肾脏。”

    之精气也。然有生之后,惟藉后天以资培。水谷入口,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五脏主藏水谷之精者,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是以先天之精气不足,得后天以资养,亦可以享其永年。故曰:“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久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