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汇编 草木典 第三百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三百三卷
博物汇编 草木典 第三百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第三百三卷目录

     木绵部汇考

      木绵图

      书经夏书禹贡

      南州异物志木绵

      罗浮山记木绵

      翻译名义劫具

      梧浔杂佩木绵

      徐光启农政全书木绵

      王象晋群芳谱木绵花

      本草纲目木绵

     木绵部艺文一

      木绵图谱序        元王祯

      木绵谱序        明王象晋

     木绵部艺文二

      曲池陪宴即事上窦中丞  唐熊孺登

      二月一日雨寒      宋杨万里

      潮惠道中         刘克庄

      谢刘纯父惠木绵布     谢枋得

      种橦花          元陈高

      思明州           陈孚

      斑枝花曲        明汪广洋

      两山竹枝词        王世贞

     木绵部选句

     木绵部纪事

     木绵部杂录

    草木典第三百三卷

    木绵部汇考

    释名

    古终。南越志   《木绵》。纲目

    古贝。纲目    吉贝。纲目

    啖婆。梵书    斑枝花:纲目

    迦罗婆劫。梵书

    木绵图

    木绵图

    《书经》

    夏书禹贡

    淮海惟扬州。岛夷卉服,厥篚织贝。

    蔡传岛夷,东南海岛之夷。卉草也。葛越,木绵之属。织贝,锦名。织为贝文,《诗》曰“贝锦”是也。今南夷木绵之精好者,亦谓之吉贝。海岛之夷以卉服来贡,而织贝之精者则入篚焉。大全临川吴氏曰:“染其丝五色,织之成文者曰《织贝》;不染五色而织之成文者曰《织文》。”

    《南州异物志》

    木绵

    木绵,吉贝所生熟时如鹅毳,细过丝绵,中有核如珠 珣,用之则治出其核。昔用辗轴,今用搅车尤便。其为 布曰“斑布”,繁缛多巧曰城。次粗者曰文缛,又次粗者 曰“乌𬴊。”

    《罗浮山记》

    木绵

    木绵正月开花,大如芙蓉,花落结子方生。绵方叶耳, 子内有绵甚白,南人以为缊絮。

    《翻译名义》

    劫贝

    劫贝,即木绵也。罽宾国大者成树,此形小,状如土葵, 有壳,剖以出,花如柳絮,可纫为布。

    《梧浔杂佩》

    木绵

    木绵,一名琼枝,其高数丈,树类梧桐,叶类桃而稍大, 花色深红类山茶。春夏花开,满树,望之烂然如缀锦, 花谢结子,大如酒杯,絮吐于口,茸茸如细毳。旧云:“海 南蛮人织为布,名曰吉贝。”今第以充裀褥,取其软而 温,未有治以为布者,浔、梧间亦有之。但土人未尝采 取,随风飘堕而已。

    《徐光启农政全书》

    木绵

    元扈先生曰:“吉贝之名,独昉于南史,相传至今,不知 其义,意是海外方言也。小说家所谓木绵,其为布曰 城,曰文缛,曰乌𬴊,曰斑布,曰白㲲,白绁,曰屈眴者皆此,故是草本。而《吴录》称木绵者,南中地暖,一种后开 花结实,以数岁计,颇似木芙蓉,不若中土之岁一下 种也。故曰十馀年不换,明非木本矣。吉贝之称木,即” 《禹贡》之言卉,取别于蚕绵耳。闽广不称木绵者,彼中 称攀枝花为木绵也。攀枝花中作裀褥,虽柔滑而不 韧,绝不能牵引,岂堪作布?或疑木绵是此,谓可为布, 而其法不传,非也。《吴录》所言木绵,亦即是吉贝。或疑 其云树高丈,当是攀枝。不知攀枝高十数丈,南方吉 贝数年不凋,其高丈许,亦不足怪。盖《南史》所谓“林邑 吉贝”,《吴录》所谓“永昌木绵”,皆指草本之木绵可为布, 意即娑罗木,然与斑枝花绝不类。又中土所织绵布 及西洋布,精粗不等,绝无光泽。而余见曹溪释惠能 所传衣曰屈眴布,即白㲲布,云是西域木绵心所织 者,其色泽如蚕丝,岂即娑罗笼段耶?抑西土吉贝尚 有他种邪?又尝疑洋布之细,非此中吉贝所作。及见 榜葛刺吉贝,其核绝细,绵亦绝软,与中国种大不类, 乃知向来所传,亦非其佳者。

    又曰:“中国所传木绵,亦有多种。江花出楚中,绵不甚 重,二十而得五,性强紧;北花出畿辅、山东,柔细,中,纺 绩绵稍轻,二十而得四,或得五;浙花出馀姚,中纺绩 绵稍重,二十而得七。吴下种大都类此。更有数种,稍 异者:一曰黄蒂,穰蒂有黄色,如粟米大,绵重;一曰青 核,核青色,细于他种,绵重;一曰黑核,核亦细,纯黑色”, 绵重。一曰宽大衣,核白而穰浮,绵重。此四者皆二十 而得九。黄蒂稍强紧,馀皆柔细,中纺织,堪为种。又一 种曰紫花,浮细而核大,绵轻,二十而得四。其布以制 衣,颇朴雅,市中遂染色以售,不如本色者,良堪为种。 又曰:余见农人言吉贝者,即劝令择种,须用青、核等 三四品,绵重倍入矣。或云凡种植必用本地种,他方 者土不宜种,亦随地变易。余深非之,乃择种者,竟获 绵重之利。三五年来,农家解此者十九矣。呜呼!即如 彼言,吉贝自南海外物耳,吾乡安得而有之,而今且 奄有下土,衣被九有哉!

    又曰:“嘉种移植,间有渐变者,如吉贝子色黑者渐白, 绵重者渐轻也。然在近地,不妨岁购种,稍远者,不妨 数岁一购,其所由变者,大半因种法不合,间因天时 水旱,其缘地力而变者十有二三耳。”

    孟祺《农桑辑要》曰:“栽木绵法:择两和不下湿肥地,于 正月地气透时,深耕三遍,摆盖调熟,然后作成畦畛。 每畦长八步,阔一步,内半步作畦面,半步作畦背。不 斸二遍,用杷耧平起出,覆土于畦背上堆积,至谷雨 前后,拣好天气日下种。先一日将已成畦畛连浇三 次,用水淘过子粒,堆于湿地上,瓦盆覆一夜。次日取 出,用小灰搓得伶利,看稀稠撒于浇过畦内,将元起 出覆土覆厚一指,再勿浇。待六七日苗出齐时,旱则 浇溉。”锄治常要洁净,穊则移栽,稀则不须,每步只留 两苗,稠则不结实,苗长高二尺之上,打去冲天心,旁 条长尺半,亦打去心叶,叶不空,开花结实,直待绵欲 落时为熟。旋熟旋摘,随即摊于箔上,日曝夜露,待子 粒干取下。用铁杖一条,长二尺,粗如指,两端渐细,如 “赶饼杖样。”用梨木板长三尺,阔五寸,厚二寸,做成床 子。逐旋取绵子置于板上,用铁杖回旋赶出子粒,即 为净绵。撚织毛丝或绵装衣服,特为轻暖。

    王祯《农桑通诀》曰:“木绵,谷雨前后种之,立秋时随获 随收。其花黄如葵,其根独而直。其树不贵乎高长,其 枝干贵乎繁衍,不由宿根而出,以子撒种而生。所种 之子,初收者未实,近霜者又不可用。惟中间时月收 者为上。须经日晒燥,带绵收贮,临种时再晒旋碾即 下。”

    元扈先生曰:“此虑冬月碾子收藏,风日所侵,恐致油浥,若受水湿,仍当郁烂故也。” 余闻老农云:“绵种必于冬月碾取。谓碾必须晒,秋冬生气收敛,于时晒曝,不伤萌芽,春间生意茁发,不宜大晒也。” 二说皆有理。余意谓春碾者,秋收时简取种绵,晒极干,置高燥处,临种时略晒,即碾当无害。秋碾者,碾下种用草裹置高燥处,不受风日水湿,可无郁浥。惟春时旋买绵花碾作种,即不可,恐是陈绵,或尝受湿蒸故。若旋买绵核作种,尤不可,或是陈核,或经火焙故。今意创一法,不论春碾冬碾,收藏旋买,但临种时用水浥湿,过半刻淘汰之,其秕者、远年者、火焙者、油者、郁者皆浮,其坚实不损者必沈,沈者可种也。

    又曰:“木绵核果当年者亦须淘汰,择取浮者,秕种也。其羸种亦沈,取其沈者微撚之。羸者壳软而仁,不满其坚实者乃佳。或疑淘择损功,此不足虑也。若依世俗密种,亩用子一斗诚难。果如法科间三尺撮种之,亩用子一升以外足矣。”

    其种本南海诸国所产,后福建诸县皆有。近江东、陕 右亦多种,滋茂繁盛,与本土无异,种之则深荷其利。 悠悠之论,率以风土不宜为说。按:《农桑辑要》云:“虽托 之风土,种艺不谨者有之;种艺虽谨,不得其法者有之。”信哉是言也。

    元扈先生曰:“《农桑辑要》作于元初,当时便云木绵种陕右行之,其他州郡多以风土不宜为解,独孟祺、苗好谦、畅师文、王祯之属,能排贬其说。抑不知当时之人,果以数子为是耶?否耶?至于今,率土仰其利,始信数君子非欺我者。” 呜呼!岂独木绵哉?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也。

    《便民图纂》曰:“绵花,谷雨前后,先将种子用水浸片时, 漉出,以灰拌匀,候芽生于粪地上,每一尺作一穴,种 五七粒,待苗出时,密者芟去止,留旺者二三科频锄, 时常掏去苗尖,勿令长太高,若高则不结子,至八月 间收花。”

    元扈先生曰:“木绵一步留两苗,三尺一株,此相传古法,依此则能雨耐旱,肥而多收。《图纂》作于近代,云一尺一穴者太密,此迩来稠种少收之滥觞也。” 又曰:吴人云:千桠万桠,不如密花。此言最害事。稀不如密者,就极瘠下田言之,所谓瘠田欲稠也。田之肥瘠,在粪多寡,在人勤惰耳。己则瘠之而稠之,自令薄收,非最下惰农,当作此语耶?若田肥自不得密,密则青酣不实,实亦生虫,故稀种则能肥,肥则实繁而多收。今肥田密种者,既无行次,稍即强弱相害,苗愈长愈不忍痛,芟之栉比而生,不交远风,虽望之葱郁,而有叶无枝,有花无实矣。既虑其然,则瘠其苗,非从事之下耶?绵之干长数尺,枝间数尺,子百颗,亩“收二三石,其本性也。今人密种少收,皆其夭阏不遂者耳。” 齐鲁人种绵者,既壅田下种,率三尺留一科,苗长后,笼干粪,视苗之瘠者辄壅之,亩收二三百斤,以为常。馀姚海堧之人,种绵极勤,亦二三尺一科,长枝布叶,科百馀子,收极早,亦亩得二三百斤。其为畦,广丈许,中高旁下,畦间有沟,深广各二“三尺,秋叶落,积沟中烂坏,冬则就沟中起生泥壅” 田岁种蚕豆,至春翻作,壅即地虚,行根极易,又极深则能久雨,能久旱,能大风。此皆稀种,故能肥,能肥故多收。若如吾乡之密种,而又用齐鲁之粪肥,馀姚之草肥,安得不青酣,不虫蠹耶?但虑酣之为患,不知稀之得力。又虑稀之少收,不知肥之得力。人情之习于故常如此哉。彼两方人闻吾乡之密种薄收也。每大笑之。

    《张五典种法》曰:“种之时在清明谷雨节,以霜气既止 也。种之力,或生地用粪耕。盖后种或花苗到,锄三遍 高耸,每根苗边用熟粪半升培植。锄非六七遍,尽去 草茸,不可种之疏密。苗初顶两叶时止,划去草颗,宜 密留以备死伤。再锄尚宜稍密,三锄则定。苗颗宜疏 不宜密。大约每花苗一颗,相距八九寸远,断不可两” 颗连并。苗之去叶心,在伏中,晴,日三伏各一次。有苗 未长大者,随时去之。花性忌燥,燥则湿蒸而桃易脱 落。花忌苗并,并则直起而无旁枝,中下少桃。种不宜 晚,晚则秋寒,早则桃多不成实,即成亦不甚大,而花 软无绒。去心不宜于雨暗日,雨暗去心,则灌聋而多 空干,此北方种花法也。北方地高寒,尚宜若此,况此 中地湿燥,何可不以北法行之。

    按:张,山东信阳人。万历乙卯按吴行部至海上时,六月初,察视田间花苗多稚弱,恨其三五为族,即根以上尺许无蓓蕾,恨其密也,曰:“江左赋繁役重,全赖田收,而树艺无法,岁得半入,此伤农之大者。” 极论其理甚详悉,手书此则,刻而传之海上。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绵当不止百万亩。若此言必行,亩益绵三十斤足供赋额,五十斤足繇役,丰歉获收,家户殷给,悉仁言之利矣。

    元扈先生曰:“绵花密种者有四害:苗长不作蓓蕾,花 开不作子,一也;开花结子,雨后郁蒸,一时堕落,二也; 行根浅近,不能风与旱,三也;结子暗蛀,四也。”

    又曰:总种绵不熟之故有四病:一秕,二密,三瘠,四芜。 秕者种不实,密者苗不孤,瘠者粪不多,芜者锄不数。 又曰:凡田来年拟种稻者可种麦,拟绵者勿种也。谚 曰:“歇田当一熟。”言息地力,即古代田之义。若人稠地 狭,万不得已,可种大麦或稞麦,仍以粪壅力补之,决 不可种小麦。凡高仰田可绵可稻者,种绵二年,翻稻 一年,即草根溃烂,土气肥厚,虫螟不生,多不得过三 年,过则生虫,三年而无力。种稻者,收绵后,周田作岸, 积水过冬,入春冻解,放水候干,耕锄如法,可种绵,虫 亦不生。

    又曰:“绵田秋耕为良,获稻后即用人耕。又不宜耙细, 须大墢岸起,令其凝冱,来年冻释,土脉细润。正月初 转耕,或用牛转,二月初再转,此二转必捞,盖令细。清 明前作畦畛,土欲绝,细,畦欲阔,沟欲深。既作畦,便于 白地上锄三四次,雨后锄为良,则土细而草除。锄白 一当,锄青二,去草自其芽糵。”故 又曰:“凡绵田于清明”前先下壅,或粪、或灰、或豆饼,或 生泥多寡,量田肥瘠,锉豆饼勿委地,仍分定畦畛均 布之。吾乡密种者,不得过十饼以上,粪不过十石以上,惧太肥虚长不实,实亦生虫。若依古法,苗间三尺, 不妨一再倍也。有种晚绵,用黄花苕饶草底壅者,田 拟种绵,秋则种草,来年刈草壅稻,留草根田中耕转 之。若草不甚盛,加别壅,欲厚壅,即并草䅖覆之。或种 大麦蚕豆等,并䅖覆之。皆草壅法也。草壅之收,有倍 他壅者,惟生泥绵所最急,不论何物,壅必须之。故姚 江之畦间有沟最良法。凡水土气过寒,粪力盛,峻热 生泥,能解水土之寒,能解粪力之热,使实繁而不蠹。 谚曰:“生泥好绵花甘国老”但下粪须在壅“泥前”,泥上 加粪,并泥无力。

    又曰:“种绵有漫种者易种难锄,穴种者反之。漫种者 下种宜密,锄时简别而痛芟之,令绝疏。穴种者穴四 五核,锄时简别去留之,留不得过二,留二者高五六 寸,则以块亚其中而平分之,使根干相去,面面生枝, 终不如孤生者良。”简别之法,老农云:“一二次锄去大 叶者,此大核少绵种也;三锄后去小叶者,此秕不实” 种也。或实而油,浥病种也。第此为杂种言耳。若纯用 墨核等佳种,精择之,自无大核,杂种即全去小者。 又曰:“绵子用腊雪水浸过,不蛀,亦能旱,或云鳗鱼汁 浸之”,凡种皆然。种绵须土实。漫种者,既覆土,用木碌 碡实之。穴种者,覆土后以足践之。

    又曰:“苗高二尺,打去冲天心者,令旁生枝,则子繁也。 旁枝尺半,亦打去心者,勿令交枝相揉,伤花实也。摘 时视苗迟早,早者大暑前后摘,迟者立秋摘。秋后势 定勿摘矣,摘亦不复生枝。”

    又曰:锄绵须七次以上,又须及夏至前多锄为佳。谚 曰:“锄花要趁黄梅信,锄头落地长三寸。”

    又曰:“锄绵者,功须极细密。昔人有佣力锄者,密埋钱 于苗根。锄者贪觅钱,深细爬梳,绵则大熟。”

    又曰:“绵田沟侧勿种豆,疑虑伤灾。利其微获者,是下 农夫也。畦中尺寸空馀,少俟即枝条森接,补豆一簇, 并害傍苗十数,尤痴绝。赤豆害绵更甚。”

    又曰:“凡种植以早为良。吾吴滨海多患风潮,若比常 时,先种十许日,到八月潮信,有旁根成实数颗,即小 收矣。但早种遇寒,苗出多死。今得一法,于旧冬或新 春初耕后,亩下大麦种数升,临种绵转耕,并麦苗䅖 覆之,麦根在土,绵根遇之即不畏寒。麦兼四气之和 性,故能寒也。用此法,可先他田半月十日种。”

    又曰:“今人种麦杂绵者多苦迟。亦有一法,预于旧冬 耕熟地穴种麦,来春就于麦陇中穴种绵。但能穴种 麦,即漫种绵,亦可刈麦。”

    又曰:“《吉贝》遇大水淹没,七日以下,水退尚能发生。若 淹过八九日,水退必须翻种矣。遇大旱,戽水润之。但 戽水后一两日,得雨复损苗,须较量阴晴,方可车戽。 若能稀种,行根深远,即车后得雨,亦无妨也。”

    陶九成《南村辍耕录》曰:“松江府东去五十里许,曰乌 泥泾,其地土田硗瘠,民食不给,因谋树艺,以资生业, 遂觅木绵之种,初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子, 线弦竹弧,置案间,搌摔成剂,厥功甚艰。国初时,有妪 黄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作造杆弹纺织之具,至于 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以故织成被褥带帨。” 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人既受教,竞相 作为,转货他郡。家既就殷,未几妪卒,莫不感恩洒泣 而共葬之,又为立像祠焉。越三十年祠毁,乡人赵愚 轩重立。

    丘浚《大学衍义补》曰:“按自古中国布缕之征,惟丝枲 二者而已,今世则又加之以木绵焉。府人调发民丁, 岁输绢绫絁及绵,输布及麻,是时未有木绵也。来林 勋作《政本书》,匹妇之贡,亦惟绢与绵,非蚕,乡则贡布 麻。《元史》种植之制,丁岁种桑枣杂果,亦不及木绵,则 是元以前未始以为贡赋也。考之《禹贡》扬州岛夷卉 服。”注以为吉贝,则虞时已有之,岛夷时或以充贡,中 国未有也。故《周礼》以九职任民嫔妇,惟治蚕枲,而无 木绵焉。中国有之,其在宋元之世乎?盖自古中国所 以为衣者,丝、麻、葛、褐四者而已。汉唐之世,远夷虽以 木绵入贡,中国未有其种,民未以为服,官未以为调。 宋元之间,始传其种入中国,关陕、闽、广,首得其利。盖 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商关陕,壤接西域故也。然 是时犹未以为征赋,故《宋》《元史食货志》皆不载。至我 国朝,其种乃遍布于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 富皆赖之,其利视丝枲盖百倍焉。故表出之,使天下 后世知卉服之利始盛于今代。

    元扈先生曰:“陶宗仪称松江以黄妪故,有绵布之利,而仲深先生亦云,其利视丝枲百倍。” 此言信然,然其利今不在民矣。尝考宋绍兴中,松郡税粮十八万石耳,今平米九十七万石,会计加编,征收耗剩,起解铺垫诸色役费,当复称是,是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非独松也。苏、杭、常镇之币帛枲纻、嘉、湖之丝纩,皆恃此女红末业以上供赋。

    考证

    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故论事者多言东南之民,勤力以奉上,比于孝子顺孙不虚耳。《松江志》又言绫布二物,衣被天下。原此中之布,实不如西洋之丽密。曾见浙中一种细布,亦此中所未见者。徒以家纺户织,远近通流,遂以为壤,奠为利源也。第事势推移,无数百年不变者。元人称“关陕而外诸郡土地不宜吉贝” ,识者非之。今之艺吉贝者,所在而是焉,何树艺之独然而织纴之独不然也邪?安能禁他郡邑之人不为黄妪耶?今北土之吉贝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汎舟而鬻诸南,布则汎舟而鬻诸北,此皆事之不可解者。若以北之绵,敩南之织,岂不反贱为贵,反贵为贱?余居恒谓北方之人必有从事者,若云“彼土风高,不能抽引” ,此语诚然。顾岂无善巧之法,而总料其不然,亦未免为悠悠之论。故常揣度后此数十年松之布当无所泄,无所泄,即无以上供赋税,下给俯仰,宜当早为计者。人情多未以为然也。而数年来肃宁一邑所出布疋,足当吾松十分之一矣。初犹莽莽,今则细密,几与松之中品埒矣。其值仅当十之六七,则向所云《吉贝》贱故也。夫以一邑渐及之,他邑何难?既能其一,进之其十何难?山下品而中,由中品而上,何难?吾欲利而能,谓人已耶?北土既尔,他方复然,则后此数十年松之布竟何所泄哉?至于此,即当事者必有轻重经通之策。第吾侪自朝谋夕,窃谓宜及今兼事蚕桑,以济布疋之穷。或者又复以土地不宜为言。呜呼!虑始之难甚哉!昔人有言:“未事预言,固常为虚,及其已至,又无所及。” 余唯幸余言之不验也。夫即余言之不验,而以数十日之功,收蚕桑之利,馀日以事纺织,亦安所不便乎?

    元扈先生曰:“近来北方多吉贝而不便纺织者,以北 方风气高燥,绵毳断续,不得成缕,纵能作布,亦虚疏 不堪用耳。南人寓都下者,多朝夕就露下纺,日中阴 雨亦纺,不则徙业矣。南方卑湿,故作缕紧细,布亦坚 实。今肃宁人乃多穿地窖深数尺作屋,其上檐高于 平地,仅二尺许,作窗棂以通日光。人居其中,就湿气” 纺绩,便得紧实,与南土不异。若阴雨时,窖中湿烝太 甚,又不妨移就平地也。创始何人,殊有意致。但南中 用糊有二法:其一,先将绵繀作绞,糊盆度过,复于拨 车转轮作繀,次用经车萦回成纴,吴语谓之“浆纱。”其 一,先将绵繀入经车成纴,次入糊盆度过,竹木作架, 两端用急维竹帚痛刷,候干上机。吴语谓之“刷纱。” 南布之佳者,皆刷纱也。今肃宁尚未作此,亦缘风土 高燥,尘沙坌起故耳。法当如前作窖,令长二三十丈, 广三四丈,冒以长廊,循檐作窗棂开阖,以避就风日, 于中经刷,或轻阴无风,纤尘不起,亦不妨移向平地。 若作如此方便,其成布当盛吴下。第功力颇费,当如 《农桑辑要》所云,“义桑之法,聚众力成之。”若有力者作 此计,日赁用,亦大收僦直也。《农桑通诀》所载搅车用 两人,今止用一人。纺车容三繀,今吴下犹用之,间有 容四繀者,江西乐安至容五繀。往见乐安人于冯可 大所道之,因托可大转索其器未得,更不知五繀向 一手间何处安置也。聊举一二,其他善巧,所在有之。 且智巧日穷不尽。后之制作,若能虚访勤求,即《吴宫》 机绝,尚有进乎技者。何况其他。嗟乎,又岂直杼轴之 间,蕞尔细事已哉。

    孟祺《农桑辑要》言“一步留两苗”,又言“㫄枝长尺半,亦 打去心”,此为每科相去皆三尺,古法也。《便民图纂》言 每一尺作一穴,此为每科相去皆一尺,近法也。今或 相去二三寸,一二寸乃至三五成簇,是谓无法,自取 薄收耳。祺又言苗长二尺,打去冲天心,此亦古法,须 三伏者,方盛长时,令旁生枝也。吾乡人知去心者百 “中有一二。”然非早种稀留肥壅,亦自无由高大,去心 何益?北土用熟粪者,堆积干粪覆逾时,热烝已过, 然后用之,势缓而力厚,虽多无害。南土无之,大都用 水粪、豆饼、草薉、生泥四物。水粪积过半年以上,与熟 粪同,此既难得,旋用新粪,亩不过十石,过则青酣。一 为粪性热,一为花科密也。豆饼亦热,亩不能过十饼, 过者与粪多同病。若能稀种,科间一尺,此二物者可 加一倍,间二尺可加三倍,间三尺可加五倍也。更能 于冬春下壅,后耕益之,可加至十倍。既不伤苗,二三 年后,尚有馀力矣。草壅甚热,过于粪饼。粪因水解,饼 亦匀细。草壅难匀,当其多处,峻热伤苗,故有时倍收, 有时耗损。用此一“物,特宜详慎。生泥者或开挑沟底, 或罱取草泥,罨蒸去热,此种最良。凡先下粪饼草薉 用此覆之,大能缓其势,益其力。姚江法:全用草壅,加 以生泥,科间二尺,方之吾乡,亩收数倍也。盖生泥中 具有水土,草薉和合淳熟,其水土能制草薉之热,草 薉能调水土之寒,故良农重之,有国老之称矣。”余劝 人稀种绵,《本疏》中言之详矣。余法须苗间三尺,或未 信,宜先一尺二尺试之。今更有一论,推明必然之理吾乡种绵花极稔时,间有一二大株,俗称为花王者, 于干上结实,旁枝甚多,实亦多,人以为神异,赛祭祈 祷,或罄其所入,此至愚也。余谓下一花子,便当得一 花王,其不花王者,皆夭阏不遂者耳。意此中花种久 受屈抑,少全气之核,种之又迟又密又瘦,故皆不获 遂其本性。万一中有丰满之核,种复早又偶值稀疏 之处,偶遇肥饶之地,当丰稔之时,此四五事皆相得, 则花王矣。然安能一一凑合若此,所谓“万万中有一, 而花王绝少”也。若依吾法岁岁择种,取其高大繁实 者,特留作种淘汰择取“精核。又早种科间三尺科,用 粪数升而遇丰年,岂不遍地花王哉?即歉岁亦数倍 恒时矣。”若不信此言,请详花王何物?试言其理,花合 有王,他卉木不合有王乎?他卉木能遂其性者多矣, 独花未也,必予地三尺而后可。按柱史所疏种花法, 异吾土者,略有三指:一曰稀,二曰肥,三曰早。稀之为 利,稀则耐肥而能为利。余既备论之,今特论所云早 者,按吾乡北极出地三十度,山东济南三十六度,相 去六度,寒暖甚悬绝。《柱史》言其邑阳信俱于清明种 木绵,无过谷雨者,则吾乡当在清明前无疑。但此时 霜信未绝,苗出土经霜则萎。今定于清明前五日为 上时,后五日为中时,谷雨为下时,决不宜过“谷雨矣。 如此早种,即早实早收,纵遇风潮之年,亦有近根之 实,不至全荒也。”吾乡向称早种者,在立夏前迟,或至 小满后,询其缘由,皆不获已。其一为惜麦。北方地宽, 绝无麦底花,得早种,吾乡间种麦杂花者不得不迟。 今请无惜麦,必用荒田底,即种麦亦宜穴种,可得早 种,花后收麦,旋以厚壅起之也。其一为力不办翻耕。 北土坚强,兼少梅雨,故早种无耗损,裁及夏至,已得 结桃。南土虚浮湿烝,翻耕首年十全无患,三年以后, 土仍虚浮,复生地蚕。早种者或遇梅雨濯露,其根遂 多萎坏,或遇地蚕断根食叶,一虫之害,赤地《步武》。今 请数翻耕,即不办,亦宜冬灌春耕,以实其田,杀其虫, 又不办,亦宜“穴种花,令根深不至濯露,可无死,虑虫 伤者,耕地讫,将种再耕之劳之杀其虫,既被虫食者, 检杀其虫,移栽补之。”但今人不知择种,即秕者半,不 秕之中羸者半。凡遇梅雨辄死,或梅中草盛辄死,皆 羸种而咎早种乎?此物即不死,亦少成少实。凡密种 者,其地力人力粪力,半为此物所耗,岂不可惜?故择 种要矣。又孟祺言穊则移栽绵花,带土移栽,一体成 实。人言茶与绵移栽不生,皆妄也。移栽不生,亦羸种 稠生故耳。不移栽,旋下种补种,又晚矣。大抵绵花早 种必是,晚种必非,吾辈宜据理商求,以图成早种之 是,勿执辞推诿,以曲盖晚种之非。明此义者,视世间 万事尽然,何独艺绵而已乎?

    每见议者执言,“此中绵花早种多死,立夏前后种者 即不死,此寒冻所致,乃山东相去六度更寒,清明下 种却不死,其理难明也。”深求其故,所以不禁寒冻者, 大抵由于根浅。根浅之缘,复有数事:一者种病,二者 漫种浮露,三者太密,四者太瘦。种病如秕,羸又壅少, 两者皆无力可生。根漫种者,子粒浮露,根不入土,密 则无处行。根根不远,不远亦不深,故雨濯其根,风寒 中其根,多立死。凡种树,须筑实其根,土若有罅,风中 其根亦死,此恒理也,犯此多病,时在死法中,更梅时 锄却一再遍,土尤虚浮,凄风寒雨,十日半月,苗叶有 馀,根力不足,故早种者,中寒则死,梅中尢多死,反不 若迟种者,根苗俱稚,与草同生,过梅天已入盛夏,不 惧寒冻,可得苟全也,而生计薄矣。譬人通身是疾,不 禁寒露,晏行早宿,行路无几何如不病者栉风沐雨, 日中而趋百里乎?欲求不病,择种一矣;稀二矣,厚壅 三矣。穴种者,下种后,覆土一指,足践实之;漫种者,下 子后,亦覆土厚一指,木碌碡实之。若能穴种,复作畦 垄者,苗生耨垄,草遗“土附苗根也”,四矣。此四法者,皆 令根深能风雨,亦且能旱,即早种,何虑死?其他虫伤 草热,则人事不精,非关寒冻,略见上文,未遑具论也。 旧传旱种一法,拟种绵地,先耕地种大麦,转耕并麦 苗䅖覆之,耙盖下种馀姚亦早种绵,却先种蚕豆,转 耕䅖覆之。二法略同,此是何道理?盖令地虚,苗得深, 远行根便能寒,且能风雨旱,亦深根之义耳。且随地 翻罨,草壅必匀,胜刈他草,下壅《馀。姚法》罨豆后仍上 生泥,泥不止去草,热亦令草少虫少。种叠地花者,不 可不知。

    余为《吉贝疏》,说绵颇详,恐不能遍农家,兹刻宜可遍, 或不逮不知书者,今括之四言,倘知书者口授之,闺 女婴儿必可通也。曰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科 肥壅。

    《王象晋群芳谱》

    木绵花

    春月以子种,鞂似木,叶绿似牡丹而小,花黄如秋葵 而叶单干,不贵高长,枝最喜繁茂。结实三棱,青皮尖 顶,累累如桃,北人呼为“花桃。”熟则桃裂而绒现,其绒 如鹅毳,用以絮衣,甚轻暖。子如珠,可以打油,油之滓可以粪地。秸甚坚,堪烧叶,堪饲牛,其为利益甚溥。

    《本草纲目》

    木绵释名

    李时珍曰:木绵有二种,似木者名古贝,似草者名“古 终。”或作吉贝者,乃“古贝”之讹也。《梵书》谓之啖婆,又曰 “迦罗婆劫。”

    集解

    李时珍曰:木绵有草木二种。交广木绵,树大如抱,其 枝似桐,其叶大如胡桃叶。入秋开花,红如山茶花,黄 蕊,花片极厚,为房甚繁,短侧相比。结实大如拳。实中 有白绵,绵中有子。今人谓之斑枝华,讹为攀枝花。李 延寿《南史》所谓“林邑诸国出古贝,花中如鹅毳,抽其 绪,纺为布。”张勃《吴录》所谓“交州永昌木绵,树高过屋”, 有十馀年不换者。实大如杯,花中绵软白,可为缊絮 及毛布者,皆指似木之木绵也。江南、淮北所种木绵, 四月下种,茎弱如蔓,高者四、五尺,叶有三尖,如枫叶。 入秋开黄花,色如葵花而小,亦有红紫者。结实大如 桃,中有白绵,绵中有子,大如梧子,亦有紫绵者。八月 采梂,谓之绵花。李延寿《南史》所谓“高昌国有草,实如 茧,中丝为细纑,名曰白叠,取以为绵,甚软白。”沈怀远 《南越志》所谓:“桂州出古终藤,结实如鹅毳,核如珠。珣 治出其核,纺如丝绵,染为斑布者。”皆指似草之木绵 也。此种出南番,宋末始入江南。今则遍及江北与中 州矣。不蚕而绵,不麻而布,利被天下,其益大哉!又《南 越志》言:“南诏诸蛮不”养蚕,惟收娑罗木子中白絮,纫 为丝,织为幅,名娑罗笼段。祝穆《方舆志》言,“平缅出娑 罗树,大者高三五丈,结子有绵,纫绵织为白毡兜罗 绵。”此亦斑枝花之类,各方称呼不同耳。

    白绵及布气味

    甘温无毒。

    白绵及布主治

    李时珍曰:“血崩金疮,烧灰用。”

    子油

    用两瓶合烧取沥。

    子油气味

    辛热微毒。

    子油主治

    李时珍曰:“恶疮疥癣,燃灯损目。”

    木绵部艺文一

    《木绵图谱序》
    元·王祯

    中国自桑土既蚕之后,惟以茧纩为务,殊不知木绵 之为用。夫木绵产自海南,诸种艺制作之法,骎骎北 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此, 服被渐广,名曰吉布,又曰绵布。其幅疋之制,特为长 阔茸密轻暖可抵缯帛,又为毳服毯段,足代本物。按 裴渊《广州记》云:“蛮彝不蚕,采木绵为絮。”又《诸番杂志》 云:木绵,吉贝木所生,占城、阇婆诸国皆有之,今已为 中国珍货。但不自本土所产,不能足用。且比之蚕桑, 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埒之枲苎,免绩缉之工,得 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虽曰南产,言其 通用,则北方多寒,茧纩不足,而裘褐之费此最省便。 列制造之具于此,广远近,滋习农务,助桑麻之用,华 夏兼蛮彝之利,将自此始矣。

    《木绵谱序》
    明·王象晋

    《禹贡》:“岛夷卉服,厥篚织贝。”蔡氏谓:绵之精好者为吉 贝。徐子先《吉贝》一疏,载绵之利最详,兴美利,前民用 仁人之言。夫今绵之利遍宇内,且功力视苎葛甚省。 绩苎葛日以钱计,纺绵四日而得一斤,信其利远出 麻枲上也。今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纴而 寡于蓺。若以北之绵学松之织,利当更倍。顾绵则方 舟而鬻诸南。布则方舟而鬻诸北。此子先所为叹也。 予故撮其旨要。俾务本者得览焉。

    木绵部艺文二

    《曲池陪宴即事上窦中丞》
    唐·熊孺登

    水自山阿绕座来珊瑚堂上木绵开欲知举目无情 罚一片花流酒一杯。

    《二月一日雨寒》
    宋·杨万里

    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南中春色 别,满城都是“木绵花。”

    《潮惠道中》
    刘克庄

    春深绝不见妍华,极目黄茅际白沙。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绵花。”

    《谢刘纯父惠木绵布》
    谢枋得

    “嘉树种木绵,天何厚八闽。厥土不宜桑,蚕事殊艰辛。 木绵收千株,八口不忧贫。江东易此种,亦可致富殷。 奈何来瘴疠,或者畏苍旻。吾知饶信间,蚕月如岐邠。 儿童皆衣帛,岂但奉老亲。妇女贱罗绮,卖丝买金银。 角齿不兼与,天道始平均。所以《木绵》利,不畀江东人。 避秦衣木叶,矧肯羞悬鹑。天下有元德,孔融愿卜邻。” 绨袍望不及,共裘志自仁。赠我以两端,物意皆可珍。 洁白如雪积,丽密过锦纯。羔缝不足贵,狐腋难拟伦。 𫄨纩皆作贡,此物不荐陈。岂非神禹意,隐匿遗小民。 诗多草木名,笺疏欲谆谆。国家无楚越,欲识固无因。 剪裁为大裘,穷冬胜三春。

    《种橦花》
    元·陈高

    “炎方有橦树,衣被代蚕桑。舍西得闲园,种之漫成行。 苗生初夏时,料理晨夕忙。挥锄向烈日,洒汗成流浆。 培根浇灌频,高者三尺强。鲜鲜绿叶茂,灿灿金英黄。 结实吐秋茧,皎洁如雪霜。及时以收敛,采采动盈筐。 缉治入机杼,裁剪为衣裳。御寒类挟纩,老稚免凄凉。 豪家植花卉,纷纷佩垣墙。于世竟何补,争先玩芬芳。” 弃取一何异,感物增惋伤。

    《思明州》
    陈孚

    毒虫含弩满汀沙,荒草深眠十丈蛇。遥望天边红似 火,瘴云飞落木绵花。

    《斑枝花曲》
    明·汪广洋

    “斑枝花光焕发,照耀交州二三月。交州人家花满城, 满城花开未抽叶。焜煌隔水散霞彩,羃历缘空张锦 缬。信非韩郎丹染根,恐是杜宇啼成血。啼成血,著树 枝,点缀秾芳也自奇。”岭南到处足此种,岭北居人稀 见之。秾芳晓落花时雨,东家西家具鸡黍。当门笑拾 玛瑙锺,持向城南踏春去。交州地暖春归早,一夕东 “风为谁老。翠苞半拆渐吐绵,雪花填满行人道。越娃 携筐争采绵,采绵盈筐胜万钱,搓就琼簪腻如茧。丝 成冰缕细如烟。细如烟,千万缕,绵绵到底知几许。的 的灯煤夜结花,轧轧机声暗相语。停梭掩袂那得眠, 吉贝相将下机杼。并刀裁剪《秋江》云。与郎为衣白且 新,乡社年丰载春酒。郎试新衣赛海”神,从今只种斑 枝树,开花结子两成趣。劝郎切莫种垂杨,引惹长条 系愁绪。

    《两山竹枝词》
    王世贞

    短短银钗压鬓鸦,围腰裙捉木绵花。莫嫌村坞行人 少,夫婿经商不在家。

    木绵部选句

    唐元稹诗:“木绵温软当绵衣。”

    《张籍诗》:“蜀客南行祭碧鸡,木绵花发锦江西。”

    李商隐诗:“木绵花暖鹧鸪飞。”

    元方夔诗:“木绵白茸茸。”

    木绵部纪事

    《吴录》:“交阯定安县有木绵树,高丈,实如酒杯,口有绵, 如蚕之绵也。”又可作布,名曰“白绁”,一名“毛布。”

    《南越志》:“桂州出古终藤,结实如鹅毳,核如珠。治出其 核,纺如丝绵,染为斑布。”

    《南史·林邑国传》:“林邑国出玳瑁、贝齿、古贝、沈木香。古 贝者,树名也。其花成时如鹅毳,抽其绪纺之以作布。 布与纻布不殊,亦染成五色,织为斑布。其国俗,男女 皆以横幅古贝绕腰以下,谓之干漫,亦曰都漫。其王 者出则乘象,吹螺击鼓,罩古贝伞,以古贝为幡旗。” 《呵罗单国传》:“呵罗单国,都阇婆洲。元嘉七年,遣使献 金刚指环、赤鹦鹉鸟。”天竺国“白叠古贝叶波国古贝” 等物。

    《干陁利国》,传干陁利国在海南洲上。出斑布、古贝、槟 榔。

    《狼牙脩国传》“狼牙脩国在南海中。其俗男女皆袒而 被发。”以古贝为干漫。

    《婆利国传》婆利国在广州东南海中洲上。其国人披 古贝如帊,及为都缦。

    《中天竺国传》:“中天竺国,一名身毒。天监初,其王屈多 遣长史竺罗达奉表,献琉璃唾壶、杂香、古贝等物。” 《丹丹国传》:“丹丹国,中大通二年,其王遣使奉表,送牙 像及画塔二躯,并献火齐珠、古贝、杂香药。”

    《高昌国传》:“高昌国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纑,名曰 白叠子。国人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 《渴盘陁国传》:“渴盘陁国,都在山谷中,城周回十馀里。 衣古贝布,著长身小袖袍、小口裤《梁书。武帝本纪》:“帝身衣布衣,木绵皂帐,一冠三载,一 被二年。”

    《翻译名义》:“屈眴”,此云“大细布”,缉木绵华心织成,色青 黑,即达摩所传袈裟。

    《唐书环王传》:“环王,本林邑也,直交州南。王衣白㲲古 贝斜络臂,饰金琲为缨,鬈发,戴金华冠,如章甫。妻服 朝霞古贝短裙,冠缨如王。”

    婆利者,直环王东南,俗以古贝横一幅缭于腰。古贝, 草也。缉其花为布,粗曰贝,精曰“㲲。” 《泊宅编》:“闽广多种木绵,树高七、八尺,树如柞,结实如 大麦而色青,秋深即开,露白绵茸茸然。土人摘取出 壳,以铁杖捍尽黑子,徐以小弓弹令纷起,然后纺绩 为布,名曰‘吉贝’。”今所货木绵,特其细紧者耳。当以花 多为胜,横数之,得一百二十花,此最上品。海南蛮人 织为巾,上作细字,杂花卉,尤工巧,即古所谓白㲲巾 也。李琮诗“有腥味鱼中墨。”乌贼鱼也“衣裁木上绵”之句, 《遁斋闲览》:闽岭以南多木绵,土人竞植之,有至数千 株者,采其花为布,号吉贝布。余后因读《南史海南诸 国传》,言林邑等国出古贝木,正此种也。

    《解醒语》:“元至元间,马八儿国入贡。二十二年,遣使至 其国求奇宝,得吉贝衣十袭。吉贝,树名,其花成时如 鹅毳,抽其绪纺之以作布,亦染成五色,织为斑布。” 《辍耕录》:“闽广多种木绵,纺绩为布,名曰‘吉贝。松江府 东去五十里许,曰乌泥泾,其地土田硗瘠,民食不给, 因谋树艺,以资生业,遂觅种于彼。初无踏车椎弓之 制’”,率用手剖去子,线弦竹弧置案间,振掉成剂,厥功 甚艰。国初时,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 做造捍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 其法。以故织成被褥带帨,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 粲然若写。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货他郡,家既就殷。 未几妪卒,莫不感恩洒泣而共葬之。又为立祠,岁时 享之。越三十年祠毁,乡人赵愚轩重立。今祠复毁,无 人为之创建。“道婆”之名。日渐泯灭无闻矣。

    《诸番杂志》:“木绵、吉贝木所生,占城、阇婆诸国皆有之, 今已为中国珍货,但不自本土所产,不能足用。”

    木绵部杂录

    《演繁露》:“唐《环王传》出古贝。”古贝,草也,缉其花为布,粗 曰贝,精曰㲲。按:今吉贝亦缉花为之,而“古”“吉”二字不 同,岂讹名耶?抑两物也?

    《文昌杂录》:闽岭以南多木绵,土人竞植之,采其花为 布,号“吉贝。”余后因读《南史海南诸国传》,言林邑等国 出古贝木,其华成对如鹅毳,抽其绪,纺之以作布,与 苎不异,亦染成五色,织为斑布,正此种也。盖俗呼“古” 为“吉”耳。

    《丹铅总录》:唐李商隐诗:“木绵花发鹧鸪飞”,又王睿诗: “纸钱飞出木绵花。”南中木绵树大如抱,花红似山茶 而蕊黄,花片极厚,非江南所艺者。张勃《吴录》云:“交趾 安定县有木绵树,实如酒杯,口有绵,可作布。”按此即 今之斑枝花,云南阿迷州有之,岭南尤多。汪广洋有 《斑枝花曲》。

    《闽部疏》:昔闻长老言,广人种绵花,高六七尺,有四五 年不易者。余初未之信,过泉州,至同安龙溪间,扶摇 道旁,状若榛荆,迫而视之,即绵花也。时方清秋,老干 已著黄花矣,然不可呼为木绵。木绵花者,高树丹花 若茶,吐实蓬蓬,吴中所谓攀枝花也。杨用修具载丹 铅以为异,曰:云南阿迷州有之,闻岭广尤多,不知《惠 安志》已载此树名为“攀桂华杨”,乃曰“斑枝花”,与吴中 攀枝花,盖三名一物也。

    梧浔杂佩,吾松以绵布衣被天下。而绵花之来,莫详 其始。相传为种出西番,元时始入中国。按《通鉴》:“梁武 帝送木绵皂帐。”史昭《释文》云:“木绵江南多有之,以春 二、三月下种,既生,须一月三。”“至秋生黄花结实。及 熟时,其皮四裂,其中绽出如绵。土人以铁鋋碾去其 核,取如绵者。以竹为小弓,长尺四五寸许,牵弦以弹 绵,令其匀细,卷为筒,就车纺之,自然抽绪如缲丝状, 织以为布。”按史昭所言,即今之绵花无疑矣。但今制 弹绵之弓,以木为之,长六尺馀,则与古稍异耳,谓起 自元时,非也。第史昭以此解木绵,亦未为当。木绵出 交广,其树盈抱,其实如酒杯,其口有绵,可作布,见张 勃《吴录》,即今之斑枝花。杨用修辨之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