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汇编 草木典 第二百八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二百八十四卷
博物汇编 草木典 第二百八十五卷


    考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第二百八十四卷目录

     山楂部汇考

      山楂图

      楂子图

      礼记内则

      尔雅释本

      山海经中山经 海外北经 海外东经 大荒东经 大荒南经 大荒西经

      东方朔神异经南荒经

      本草纲目山楂 楂子 榠楂

      高濂遵生八笺山查膏

      王象晋群芳谱山楂制用

     山楂部选句

     山楂部纪事

     山楂部杂录

     榅桲部汇考

      榅桲图

      本草纲目榅桲

     榅桲部艺文

      得沙苑榅桲戏酬     宋梅尧臣

      咏榅桲           阙名

     榅桲部纪事

     核桃部汇考

      核桃图

      郭义恭广志胡桃

      段公路北户录山胡桃 偏核桃

      段成式酉阳杂俎胡桃 蔓胡桃

      便民图纂藏核桃法

      王世懋果疏核桃

      本草纲目胡桃

      高濂遵生八笺复炉烧饼法

      王象晋群芳谱核桃

     核桃部艺文

      谢送胡桃        宋杨万里

      送鹤林长老胡桃一裹茶三角

                  元萨都剌

      对客            前人

     核桃部选句

     核桃部纪事

     核桃部杂录

     梓棪部汇考

      尔雅释本

      山海经南山经

      贾思勰齐民要术梓棪

     都昆部汇考

      贾思勰齐民要术都昆

     韶子部汇考

      本草纲目韶子

    草木典第二百八十四卷

    山楂部汇考

    《释名》

    楂。礼记     《柤》。礼记

    《朹》。尔雅     《檕》,《梅》。尔雅

    《山楂》。唐本草   羊梂。唐本草 《猴楂》:本草    《鼠楂》梂。唐本草 赤爪子。唐本草  棠《梂子》。图经

    山里果。食鉴   《榠,楂》。

    山楂

    山楂

    楂

    《礼记》

    内则

    楂、梨、姜、桂

    楂梨之不臧者,皆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也。

    柤梨曰“攒之。”

    恐有虫。故一一攒看其虫孔也。

    《尔雅》

    释木

    朹,檕梅。

    朹树状似梅,子如指头,赤色,似小柰,可食。朹一名《檕梅》。

    《山海经》

    中山经

    《纶山》,其木多柤栗。

    柤似梨而酢涩。

    《铜山》,“其木多柤栗。”

    《葛山》其木多柤栗。

    《贾超之山》,其木多柤栗。

    洞庭之山,其木多柤梨。

    海外北经

    平丘爰有《甘柤》。

    其树枝干皆赤,黄华,白叶,黑实。

    海外东经

    《䰈丘》,爰有甘柤。

    大荒东经

    东荒之中,有山名曰“壑明俊疾,爰有甘柤。”

    大荒南经

    盖犹之山,其上有甘柤,枝干皆赤,黄叶,白华,黑实。

    大荒西经

    “西有王母之山,壑山、海山。”“有沃之国,爰有《甘柤》。”

    《东方朔神异经》

    南荒经

    南方大荒之中有树焉,名曰《柤稼》。柤者,柤梨也。稼 者,株稼也。亲,䁥也。三千岁作华,九千岁作实。其华 蕊紫色,其实赤色,其高百丈或千丈也。敷张自辅,东 西南北,枝各近五十丈,叶长七尺,广五尺,色如绿青 木,皮如梓树,理如甘草,味饴。实长九尺,围如其长,而 无瓤核,以竹刀剖之如凝蜜。得实复见,实即灭矣。言 复见后实熟者,寿一万二千岁。

    《本草纲目》

    山楂释名

    李时珍曰:山楂,味似楂子,故亦名楂。世俗皆作查字, 误矣。查音槎,乃水中浮木,与楂何关?郭璞注《尔雅》云: “朹音求。树如梅。其子大如指头,赤色似小柰,可食。”此 即山楂也。世俗作梂字,亦误矣。梂乃栎实,于朹何关? 楂朹之名,见于《尔雅》。自晋、宋以来,不知其原,但用查 梂耳。此物生于山原茅林中,猴、鼠喜食之,故又有诸 名也。《唐本草》:“赤爪木”,当作“赤枣。”盖“枣”、“爪”音讹也。楂状 似赤枣故尔。范成大《虞衡志》有赤枣子。王璆《百一选 方》云:“山里红果俗名酸枣,又名鼻涕团。”正合此义矣。

    集解

    苏恭曰:“赤爪木,赤楂也。出山南申、安、随诸州。小树高 五、六尺,叶似香葇,子似虎掌,大如小林檎,赤色。” 陈藏器曰:“赤爪草,即鼠楂梂也。生高原。梂似小楂而 赤,人食之。”

    苏颂曰:“棠梂子,生滁州。二月开白花,随便结实,采无 时。彼人用治下痢及腰疼有效。他处亦有,不入药用。” 李时珍曰:“赤爪、棠梂、山楂一物也,古方罕用。”《唐本草》 虽有赤爪,后人不知,即此也。自丹溪朱氏始著山楂 之功,而后遂为要药。其类有二种,皆生山中;一种小 者,山人呼为棠朹子。茅楂、猴楂,可入药用。树高数尺, 叶有五尖,桠间有刺。三月开,五出小白花。实有赤黄 二色。肥者如小林檎,小者如指头,九月乃熟。小儿采 而卖之。闽人取熟者,去皮核,捣和糖蜜,作为楂糕,以 充果物。其核状如牵牛子,黑色,甚坚。一种大者,山人 呼为“羊朹子”,树高丈馀,花叶皆同,但实稍大而色黄 绿,皮涩肉虚为异尔。初甚酸涩,经霜乃可食。功应相 同,而采药者不收。

    实修治

    李时珍曰:“九月霜后,取带熟者,去核曝干,或蒸熟去 皮核,捣作饼子,日干用。”

    气味

    酸冷无毒。

    李时珍曰:“酸、甘、微温。生食多令人嘈烦易饥,损齿,齿 龋人尤不宜也。”

    主治

    《唐本草》曰:“煮汁服,止水痢。沐头洗身,治疮痒。”

    陶弘景曰:“煮汁,洗漆疮,多瘥。”

    《苏颂》曰:“治腰痛有效。”

    吴瑞曰:“消食积,补脾,治小肠疝气,发小儿疮疹。” 朱震亨曰:“健胃,行结气。治妇人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煎汁入沙糖服之,立效。”

    李时珍曰:“化饮食,消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 痛胀。”

    《甯原》曰:“化血块、气块,活血。”

    发明

    朱震亨曰:“山楂大能克化饮食,若胃中无食积,脾虚 不能运化,不思食者,多服之则反克伐脾胃生发之 气也。”

    李时珍曰:“凡脾弱,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胀闷者,于 每食后嚼二三枚,绝佳。但不可多用,恐反克伐也。”按: 《物类相感志》言:“煮老鸡硬肉,入山楂数颗,即易烂。”则 其消肉积之功益可推矣。珍邻家一小儿,因食积黄 肿,腹胀如鼓,偶往羊朹树下取食之,至饱,归而大吐 痰水,其病遂差。羊朹乃山楂同类,医家不用而有此 效。则其功应相同矣。

    核主治

    李时珍曰:“吞之化食磨积。治㿗疝。”

    赤爪木气味

    苦寒无毒。

    赤爪木主治

    《唐本草》曰:“水痢,头风身痒。”

    根主治

    李时珍曰:“消积治反胃。”

    茎叶主治

    李时珍曰。煮汁洗漆疮。出《肘后方》。

    附方

    偏坠疝气:山棠梂肉、茴香炒各一两,为末,糊丸梧子 大。每服一百丸,空心白汤下。卫生易简方

    老人腰痛及腿痛:用棠梂子、鹿茸炙等分为末,蜜丸 梧子大。每服百丸,日二服。

    肠风下血,用寒药热药及脾弱药俱不效者,独用山 里果,俗名“酸枣”,又名“鼻涕团”,干者为末,艾汤调下,应 手即愈。百一选方

    痘疹不快,干山查为末,汤点服之,立出红活。又法, 猴查五个,酒煎入水温服即出。危氏得效方

    痘疮干黑危困者,用棠梂子为末,紫草煎酒调服一 钱。全幼心鉴

    食肉不消:山查肉四两,水煮食之,并饮其汁。简便方 难产:“山楂核七七粒,百草霜为衣,酒吞下。”海上方 阴肾㿗肿:方见“橄榄。”

    楂子释名

    李时珍曰:“木瓜酸香而性脆,木桃酢涩而多渣,故谓 之楂。”《雷公炮炙论》和圆子,即此也。

    集解

    陈藏器曰:“楂子生中都,似榅桲而小。江外常为果食, 北土无之。”

    《苏颂》曰:“处处有之,孟州特多。”

    陶弘景曰:“《礼》云:‘楂梨钻之’。”谓钻其核也。郑元不识,以 为梨之不臧者。郭璞以为“似梨而酢涩,古以为果,今 不入例矣。”

    李时珍曰:“楂子乃木瓜之酢涩者,小于木瓜,色微黄, 蒂核皆粗,核中之子小圆也。”按:王祯《农书》云:“楂似小 梨,西川唐、邓间多种之,味劣于梨与木瓜,而入蜜煮 汤,则香美过之。”《庄子》云:“楂梨橘柚,皆可于口。”《淮南子》 云:“树楂梨橘,食之则美,嗅之则香。”皆指此也。

    气味

    酸涩平无毒。

    《孟诜》曰:“多食伤气,损齿及筋。”

    主治

    陶弘景曰:“断痢。”

    陈藏器曰:“去恶心,咽酸,止酒痰黄水。”

    《孟诜》曰:“煮汁饮,治霍乱转筋,功与木瓜相近。”

    榠楂释名

    李时珍曰:木李生于吴越,故郑樵《通志》谓之蛮楂云。 俗呼为木梨,则榠楂盖蛮楂之讹也。

    集解

    苏颂曰:“榠楂,木叶花实,酷类木瓜,但比木瓜大而黄 色,辨之惟看蒂间,别有重蒂如乳者,为木瓜,无此则 榠楂也。可以进酒去痰。道家压取汁,和甘松、元参为 末,作湿香,云甚爽神也。”

    《孟诜》曰:“榠楂气辛香。置衣箱中,杀蠹虫。” 李时珍曰:“榠楂,木瓜之大而黄色,无重蒂者也。楂子, 乃木瓜之短小而味酢涩者也。榅桲,则楂类之生于 北土者也。”三物与木瓜,皆是一类各种,故其形状功 用,不甚相远。但木瓜得木之正气,为可贵耳。

    气味

    酸平无毒。

    主治

    陶弘景曰:“解酒去痰。”

    陈藏器曰:“食之去恶心,止心中酸水。”

    《大明》曰:“煨食止痢。浸油梳头,治发白发赤吴瑞曰:“煮汁服,治霍乱转筋。”

    《高濂遵生八笺》

    山查膏

    山东大明查刮去皮核,每斤入白糖霜四两,捣为膏, 明亮如琥珀,再加檀屑一钱,香美可供,又可放久。

    《王象晋群芳谱》

    山楂制用

    取熟者蒸烂,去皮核及内白筋、白肉,捣烂加入白糖, 以不酸为度,微加白矾末,则色更鲜妍。入笼蒸至凝 定,收之作果甚美,兼能消食。

    又“蒸烂熟,去皮核,用蜜浸之,频加蜜,以不酸为度,食 之亦佳。”

    闻有以此果切作四瓣,加姜、盐拌蒸食,又一法也。 入药者,切四瓣,去核,晒干收用。

    山楂酒“山楂熟时,择擘去虫,洗净控干,捣半碎,每缸 用三斗,随添黍米少许,亦可以甑蒸半熟,取出摊冷, 入大曲半块,烧酒一斤,拌如常法。”其味甘淡,不醉人, 极消食积。

    山楂部选句

    周庾信诗:“甘查惟一株。”

    唐杜甫诗。“楂梨且缀碧。” 柳宗元诗。“俚儿供苦笋,伧父馈酸楂。” 宋苏辙诗。“猿狖巧分楂。”

    山楂部纪事

    《南史张敷传》:敷小名楂,父邵,小名梨。文帝戏之曰:“楂 何如梨?”曰:“梨是百果之宗,楂何敢比也。” 《续世说》:张敷从彭城还,傅亮下船与别,张不起,授手 著舫户外,傅遂不执手,熟视张面云:“查故是梨中不 臧者。”便去。

    《尔雅翼》:“齐武帝幸丹阳,群臣宴饮,王敬则执榠楂,以 刀子削之。”

    《归田录》:“唐邓间多大柿,其初生涩,坚实如石,凡百十 柿,以一榠楂置其中,则红熟,烂如泥而可食。”

    山楂部杂录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投我以木李。

    《庄子天运篇》:“譬三王五帝之礼义法度,其犹柤梨橘 柚邪?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

    《笔记》:郑元注《礼记》,谓“楂,梨之不臧者。”今楂与梨绝不 类,恐元所指非今楂也。 《尔雅》:“宛陵人植木瓜者,亦就楂木上接之,得楂之馀 气,则涩而不美。”

    榅桲部汇考

    《释名》

    《榅,桲》。开宝    温馞。纲目

    榅

    《本草纲目》

    榅桲释名

    李时珍曰:榅桲性温而气馞,故名。馞音孛,香气也。

    集解

    《马志》曰:“榅桲,生北土,似楂子而小。” 苏颂曰:“今关陕有之,沙苑出者更佳。其实大抵类楂, 但肤慢而多毛,味尤甘,其气芬馥,置衣笥中亦香。” 陈藏器曰:“树如林檎,花白绿色。”

    《寇宗奭》曰:“食之须净去浮毛,不尔损人肺。花白色亦香,最多生虫,少有不蛀者。”

    李时珍曰:榅桲,盖榠楂之类生于北土者。故其形状 功用,皆相仿佛。李珣《南海药录》言:“关中呼林檎为榅 桲。”按《述征记》云:“林檎佳美,榅桲微大而状丑,有毛,其 味香。关辅乃有,江南甚希。”观此,则林檎、榅桲,盖相似 而二物也。李氏误矣。

    气味

    酸甘微温,无毒。

    陈士良曰:“发毒热,秘大小肠,聚胸中痰,壅涩血脉,不 宜多食。”

    《吴瑞》曰:“同车螯食,发疝气。”

    主治

    《开宝》曰:“温中下气,消食,除心间酸水,去臭,辟衣鱼。” 苏颂曰:“去胸膈积食,止渴,除烦。将卧时啖一两枚,生 熟皆宜。”

    寇宗奭曰:“卧时啖此太多,亦痞塞胃脘也。”

    李珣曰:“主水泻,肠虚烦热,散酒气,并宜生食。”

    木皮主治

    《苏颂》曰:“捣末傅疮。”

    榅桲部艺文

    《得沙苑榅桲戏酬》
    宋·梅尧臣

    蒺藜已枯天马归。嫩蜡笼黄霜冒干。不比江南楂柚 酸,橐驼载与吴人看。

    《咏榅桲》
    阙名

    秦中物专灵,榅桲为佳果。南枝种府署,高树立婀娜。 秋来收新实,照日垂万颗。中滋味醴酿外饱C檗u裹。 彦思摘晨露,满盒持赠我。

    榅桲部纪事

    《述异记》:“江淮南人至北,见榅桲,以为楂子。” 《游宦纪闻》:“唐邓间多大柿,初生涩坚,实如石,凡百十 柿。以榠楂置其中,则红烂如泥而可食。榅桲亦可代 榠楂用,此欧公《归田录》所载。但江南人不识榅桲,世 南侍亲官蜀,至梁、益间方识之。大者如梨,味甜而香, 用刀切则味损而黑。凡食时,先以巾拭去毛,以巾包 于柱上击”碎,其味甚佳。蜀人以“榅桲切去顶,剜去心, 纳檀香、沈香末,并麝少许,覆所切之顶,线缚蒸烂,取 出候冷,研如泥,入脑子少许,和匀,作小饼烧之”,香味 不减龙涎。

    核桃部汇考

    《释名》

    胡桃。广志    羌桃。名物志

    核桃。纲目    橎罗师。梵书

    核桃图

    核桃图

    《郭义恭广志》

    胡桃

    陈仓胡桃,薄皮多肌,阴平。胡桃大而皮脆,急捉则碎。

    《段公路北户录》

    山胡桃

    山胡桃皮厚、底平,状如槟榔。

    偏核桃

    占卑国出偏核桃,形如半月状。波斯人取食之,绝香 美

    《段成式酉阳杂俎》

    胡桃

    《胡桃仁》曰:“虾蟆树高丈许。春初生叶,长三寸,两两相 对。三月开花如栗,花穗苍黄色,结实如青桃。九月熟 时,沤烂皮肉,取核内仁为果。北方多种之,以壳薄仁 肥者为佳。”

    蔓胡桃

    蔓胡桃,出南诏。大如扁螺,两隔,味如胡桃,或言蛮中 藤子也。

    《便民图纂》

    藏核桃法

    以粗布袋盛。挂风面处。则不腻。收松子。亦用此法。

    《王世懋果疏》

    核桃

    核桃北果而宜山种,吾地绝少,然亦可种。

    《本草纲目》

    胡桃释名

    苏颂曰:“此果本出羌、胡,汉时张骞使西域,始得种还, 植之秦中,渐及东土,故名之。”

    李时珍曰:此果有青皮,肉包之,其形如桃,胡桃乃其 核也。《北音》呼核如胡名,或以此。或作梵书,名“播罗师。”

    集解

    苏颂曰:“胡桃生北土,今陕、洛间甚多。大株厚叶多阴, 实亦有房,秋冬熟时采之。出陈仓者,薄皮多肌。出阴 平者,大而皮肥,急捉则碎。汴州虽有而实不佳,江表 亦时有之,南方则无。”

    李时珍曰:胡桃,树高丈许。春初生叶,长四、五寸,微似 大青叶,两两相对,颇作恶气。三月开花如栗,花穗苍 黄色。结实至秋,如青桃状。熟时沤烂皮肉,取核为果。 人多以榉柳接之。按:刘恂《岭表录》云:“南方有山胡桃, 底平如槟榔,皮厚而大坚,多肉少穰。其壳甚厚,须椎 之方破。”然则南方亦有,但不佳耳。

    核仁气味

    甘平温无毒。

    《苏颂》曰:“性热,不可多食。”

    孙思邈曰:“甘,冷、滑。多食动痰饮,令人恶心,吐水,吐食 物。”

    《马志》曰。多食动风。脱人眉。同酒食多。令人喀血。 汪颖曰。多食生痰。动肾火。

    发明

    朱震亨曰。胡桃属土而有火。性热。《本草》云甘平。是无 热矣。然又云动风脱人眉。何以伤肺耶。

    李时珍曰:“胡桃仁,味甘气热,皮涩肉润,孙真人言其 冷滑,误矣。近世医方,用治痰气喘嗽、醋心及疠风诸 病,而酒家往往醉后嗜之,则食多吐水,吐食脱眉,及 酒同食喀血之说,亦未必尽然也。但胡桃性热,能入 肾肺,惟虚寒者宜之,而痰火积热者,不宜多食耳。”

    主治

    《开宝》曰:“食之令人肥健,润肌,黑须发。多食利小便,去 五痔。捣和胡粉,拔白须发。内孔中,则生黑毛。烧存性, 和松脂研,傅瘰𤻤疮。” 孟诜曰:“食之令人能食,通润血脉,骨肉细腻。方见下。” 苏颂曰:“治损伤石淋,同破故纸蜜丸服,补下焦。” 李时珍曰:“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 润肠。治虚寒喘嗽,腰脚重痛,心腹疝”痛,血痢肠风,散 肿毒,发痘疮,制铜毒。

    油胡桃气味

    辛热有毒。

    油胡桃主治

    李时珍曰:“杀虫攻毒。治痈肿、疠风疥癣,杨梅、白秃诸 疮,润须发。”

    发明

    韩𢘅曰:“破故纸属火,能使心包与命门之火相通。胡 桃属水,主润血养血。血属阴,阴恶燥,故油以润之。佐 破故纸,有水火相生之妙。故古有云:‘黄蘗无知母,破 故纸无胡桃,犹水母之无虾也’。”

    李时珍曰:“三焦者,元气之别使;命门者,三焦之本原。 盖一原一委也。命门指所居之府而名,为藏精系胞 之物;三焦指分治之部而名,为出纳腐熟之司。盖一 以体名,一以用名。其体非脂非肉,白膜裹之,在七节 之旁,两肾之间。二系著脊,下通二肾,上通心肺,贯属 于脑,为生命之原,相火之主,精气之府。人物皆有之, 生人生物皆由此出。”《灵枢·本脏论》已著其厚薄缓急 之状,而扁鹊《难经》不知原委体用之分,以右肾为命 门,谓三焦有名无状,而高阳生伪误《脉诀》承其谬说, 以误后人。至朱肱《南阳活人书》,陈言《三因方论》,戴起 宗《脉诀刊误》始著说辟之,而知之者尚鲜。胡桃仁颇 类其状,而外皮水汁皆青黑,故能入北方,通命门,利 三焦,益气养血,与破故纸同为补下焦肾命之药。夫 命门气与肾通,藏精血而恶燥,若肾命不燥,精气内 充,则饮食自健,肌肤光泽,肠腑润而血脉通。此胡桃佐补药,有令人肥健能食,润肌黑发,固精治燥调血 之功也。命门既通,则三焦利,故上通于肺,而虚寒喘 嗽者宜之;下通于肾,而腰脚虚痛者宜之,内而心腹 诸痛可止,外而疮肿之毒可散矣。洪氏《夷坚志》止言 胡桃治痰嗽能敛肺,盖不知其为命门三焦之药也。 油胡桃有毒,伤人咽肺,而疮科取之,用其毒也。胡桃 制铜,此又物理之不可晓者。洪迈云迈有痰疾,因晚 对上遣使谕令以胡桃肉三颗,生姜三片,卧时嚼服, 即饮“汤两三呷,又再嚼桃姜如前数,即静卧必愈。”《迈 还玉堂》,如旨服之,及旦而痰消嗽止。又溧阳洪辑幼 子病痰喘,凡五昼夜不乳食,医以危告,其妻夜梦观 音授方,令服人参胡桃汤。辑急取新罗人参寸许,胡 桃肉一枚,煎汤一蚬壳许灌之,喘即定。明日以汤剥 去胡桃皮用之,喘复作,仍连皮用,信宿而瘳。此方不 载书册。盖人参定喘。胡桃连皮。能敛肺故也。

    胡桃青皮气味

    苦涩无毒。

    青皮主治

    《马志》曰:“染髭及帛皆黑。仙方取青皮压油,和詹糖香 涂毛发,色如漆也。”

    皮主治

    《开宝》曰:“止水痢。春月斫皮汁,沐头至黑,煎水可染褐。”

    壳主治

    李时珍曰:“烧存性,入下血崩中药。”

    附方

    服胡桃法《孟诜》曰:“凡服胡桃,不得并食,须渐渐食之。 初日服一颗,每五日加一颗,至二十颗止,周而复始。 常服令人能食,骨肉细腻光润,须发黑泽,血脉通润, 养一切老痔。”

    青娥丸方见草部“补骨脂。”

    胡桃丸益血补髓,强筋壮骨,延年明目,悦心润肌,能 除百病。用胡桃仁四两,捣膏入破故纸、杜仲、萆薢末 各四两,杵匀,丸梧子大。每空心温酒、盐汤任下五十 丸。御药院方

    消肾溢精胡桃丸:治消肾病,因房欲无节及服丹石, 或失志伤肾,遂致水弱火强,口舌干,精自溢出,或小 便赤黄,大便燥实,或小便大利而不甚渴,用胡桃肉、 白茯苓各四两,附子一枚去皮切片,姜汁蛤粉同焙 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普济方 小便频数:胡桃煨熟,卧时嚼之,温酒下。

    石淋痛楚,便中有石子者:胡桃肉一斤,细米煮浆粥 一升,相和顿服,即瘥。崔元亮海上方

    风寒无汗。发热头痛:核桃肉、葱白、细茶生姜等分捣 烂。水一锺。煎七分,热服,覆衣取汁。谈野翁方

    痰喘欬嗽:方见《发明》。

    老人喘嗽气促,睡卧不得,服此立定。胡桃肉去皮、杏 仁去皮尖、生姜各一两,研膏,入炼蜜少许,和丸弹子 大,每卧时嚼一丸,姜汤下。普济方

    产后气喘:胡桃肉、人参各二钱,水一盏,煎七分,顿服。 久嗽不止:核桃仁五十个,煮熟去皮,人参五两,杏仁 三百五十个麸炒,汤浸去皮,研匀,入炼蜜丸梧子大。 每空心细嚼一丸,人参汤下,临卧再服。萧大尹方 《食物醋心》:胡桃烂嚼,以生姜汤下,立止。传信适用方 食酸齿。细嚼胡桃即解。日华子本草 误吞铜钱,多食胡桃,自化出也。胡桃与铜钱共食即 成粉,可证矣。李楼方

    揩齿乌须胡桃仁烧过,贝母各等分为散,日用之。圣惠 方

    眼目暗昏:四月内取风落小胡桃,每日午时食饱,以 无根水吞下,偃卧,觉鼻孔中有泥腥气为度。卫生易简方 赤痢不止:“胡桃仁、枳壳各七个,皂角不蛀者一挺,新 瓦上烧存性,研为细末,分作八服,每临卧时一服,二 更一服,五更一服,荆芥茶下。”总录

    血崩不止:胡桃肉十五枚,灯上烧存性,研作一服,空 心温酒调下,神效。

    急心气痛:核桃一个,枣子一枚,去核,夹桃纸裹煨熟, 以生姜汤一锺,细嚼送下,永久不发,名“盏落汤。”赵氏经验 方

    小肠气痛:胡桃一枚,烧灰研末,热酒服之。奇效良方 便毒初起:子和《儒门事亲》:用胡桃七个,烧研酒服,不 过三服见效。《杨氏经验方》:用胡桃三枚,夹铜钱一 个,食之即愈。

    鱼口毒疮,“端午日午时取树上青胡桃,筐内阴干,临 时全烧为末,黄酒服,少行一二次,有脓自大便出,无 脓即消,二三服平。”杨诚经验方

    一切痈肿背痈、附骨疽未成脓者,胡桃十个,煨熟去 壳,槐花一两,研末杵匀,热酒调服。古今录验

    疔疮恶肿:胡桃一个,平破取仁,嚼烂安壳内,合在疮 上,频换甚效。普济方

    痘疮倒陷:胡桃肉一枚,烧存性,干胭脂半钱,研匀,胡 荽煎酒调服。儒门事亲小儿头疮久不愈,胡桃和皮,灯上烧存性,碗盖出火 毒,入轻粉少许,生油调涂之,一二次愈。保幼大全 酒皶鼻赤:方见“橘核 聤耳出汁。”胡桃仁烧研,狗胆汁和作挺子,绵裹塞之。 普济方

    伤耳成疮出汁者,用胡桃杵取油内入。同上

    火烧成疮:胡桃仁烧黑研傅。

    压扑伤损:胡桃仁捣和温酒顿服,便瘥。图经本草 疥疮瘙痒:“油核桃一个,雄黄一钱,艾叶杵熟一钱,捣 匀绢包,夜卧裹阴囊,历效勿洗。”集简方

    乌髭发:胡桃皮、科蚪等分,捣泥涂之,一染即黑。《总 录》:“用青胡桃三枚,和皮捣细,人乳汁三盏,于银石器 内调匀,搽须发三五次,每日用胡桃油润之良。” 𤻤疡风:青胡桃皮捣泥,入酱清少许,硇砂少许,令匀。 先以泔洗,后傅之。外台秘要

    白癜风:青胡桃皮一个,硫黄一皂子大,研匀,日日渗 之,取效。

    《嵌甲》胡桃皮烧灰贴。

    染须发:“胡桃根皮一秤,莲子草十斤切,以瓮盛之,入 水五斗,浸一月,去渣,熬至五升,入芸薹子油一斗,慢 火煎取五升收之。”凡用先以炭灰汁洗,用油涂之,外 以牛柿叶包住,绢裹一夜,洗去,用七日即黑也。总录

    《高濂遵生八笺》

    复炉烧饼法

    核桃肉退去皮者一斤,剁碎,入蜜一斤,以炉烧酥油 饼一斤,为末,拌匀,捏作小团,仍用酥油饼剂包之,作 饼入垆内烧熟。

    《王象晋群芳谱》

    核桃

    种植选平日实佳者,留树上弗摘,俟其自落,青皮自 裂。又拣壳光纹浅、体重者作种,掘地二三寸,入粪一 碗,铺片瓦种一枚,覆土踏实,水浇之,冬月冻裂壳,来 春自生下。用瓦者,使无入地直根,异日好移栽也。

    核桃部艺文

    《谢送胡桃》
    宋·杨万里

    三韩万里半天松,方丈蓬莱东复东。珠玉锁成千岁 实,冰霜吹落九秋风。酒边腷膊牙车响,座上须臾桼 櫑空。新果新尝正新暑,绣衣使者念山翁。

    《送鹤林长老胡桃一裹茶三角》

    元萨都剌

    胡桃壳坚乳肉肥,香茶雀舌细叶奇。枯肠无物不可 用,寄与说法谈禅师。竹龙吐雪涧水活,茅屋炊烟树 云薄。竹院深沈有客过,碎桃点茶亦不恶。

    《对客》
    前人

    石榴花开光照屋,胡桃叶大阴满帘。焚香终日对客 坐,时有白云来纤纤。

    核桃部选句

    汉孔融《与诸卿书》:“多惠胡桃,深知笃意。”

    晋纽滔母《答吴国夫人书》:“胡桃本生西羌,外刚朴,内 柔甘,质似古贤,欲以奉贡。”

    潘岳《闲居赋》“三桃”,表樱胡之别。

    核桃部纪事

    《博物志》:“张骞使西域还,得胡桃。”

    《西京杂记》:“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 胡桃出西域。”

    《外国志》:“大秦国有枣、榛、胡桃、莲、藕、杂果。”

    《晋宫阁名》:“华林园,胡桃八十四株。”

    《广五行记》:后蜀李雄,玉衡十二年,扶风人韩豹为太 史令。雄卒,子期立,以豹为太傅,犹领侯职。豹尝言于 期曰:“臣今老志在田园,欲植胡桃,愿赐其种。”期不悟, 俄而李寿自涪率众南向,袭克成都,废期自立。 《云仙杂记》:开元中,长安物价大减,两市卖二仪饼,一 钱数对;胡桃炙,十金一柈

    核桃部杂录

    《荀氏春秋》:“祠制常设用胡桃。”

    《尚书故实》:王内史书帖中有“《与蜀郡守朱书》求樱桃 来禽,日给藤子。”又曰:“胡桃种已成矣。”

    《物类相感志》:“收胡桃不可焙,焙则油了。”

    胡桃能碎钱。

    梓棪部汇考

    图阙

    《尔雅》:

    释木

    《棪》。其。

    棪实似柰,赤可食。《棪》:一名。其郭云:“棪,实似柰,赤可食。”《山海经》云:“堂庭之山多棪木。”注云“子似柰而赤,可食。”是也。

    《山海经》

    南山经

    堂庭之山多棪木。

    别名“连。”其子似柰而赤,可食。

    《贾思勰齐民要术》

    梓棪

    《异物志》曰:“梓棪,大十围,材贞劲,非利刚截不能克。堪 作船。其实类枣,著枝叶,重挽而下垂,刻镂其皮,藏之, 味美于诸树。”

    都昆部汇考

    图阙

    贾思勰《齐民要术》:

    都昆

    《南方草物状》曰:“都昆树,野生。二月花色,仍连着实。八 九月熟,如鸡卵。里民取食之,皮核滋味醋。出九真、交 趾。”

    韶子部汇考

    图阙

    《本草纲目》。

    韶子集解

    陈藏器曰:“韶子,生岭南。”按:裴渊《广州志》云:“韶叶如栗, 赤色。子大如栗,有棘刺。破其皮,内有肉如猪肪,著核 不离,味甘酸,核如荔枝。”

    李时珍曰:按:范成大《虞衡志》云:“广南有山韶子,夏熟 色红,肉如荔枝。又有藤韶子,秋熟大如凫卵柿也。”

    实气味

    甘温无毒。

    实主治

    陈藏器曰:“暴痢心腹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