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汇编 草木典 第三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三十二卷
博物汇编 草木典 第三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第三十二卷目录

     麦部汇考

      麦图

      诗经鄘风桑中 周颂思文

      礼记王制

      周礼天官食医 夏官职方氏

      尚书大传种麦

      春秋纬说题辞 佐助期

      孝经纬援神契

      大戴礼记夏小正

      淮南子墬形训

      许慎说文

      郭义恭广志

      贾思勰齐民要术大小麦 杂说

      郭橐驼种树书

      罗愿尔雅翼麦 麰

      韩氏直说刈麦

      徐光启农政全书种麦

      本草纲目小麦 大麦 穬麦

      天工开物麦总论 麦工 麦灾 攻麦

      闽书南产

      直省志书宛平县 良乡县 固安县 清苑县 柏乡县 邢台县 历城县

      新城县 齐东县 泰安州 莱芜县 滨州 城武县 曹州 昌邑县 定襄县 翼城

      县 平陆县 绛州 和顺县 马邑县 祥符县 太康县 洧川县 鄢陵县 延津县

       襄城县 永宁县 咸阳县 渭南县 乾州 平凉县 西凉县 六合县 歙县 太

      平府 清河县 高邮州 通州 吴县 常熟县 太仓州 上海县 靖江县 丹徒县

       平湖县 天台县 上高县 新宁县 泉州府 同安县

      雀麦图

      尔雅释草

      徐光启农政全书雀麦考

      本草纲目雀麦

      燕麦图

      徐光启农政全书燕麦考

      荞麦图

      徐光启农政全书荞麦考

      本草纲目荞麦 苦荞麦

      高濂遵生八笺荞麦花方

    草木典第三十二卷

    麦部汇考

    释名

    麦、诗经     来。诗经

    《牟》。诗经     《𪎌》。博雅 《麰》。博雅     小麦、别录

    大麦、别录    穬麦。吴普

    糯麦、李时珍   迦师:“错。”梵书名

    麦图

    麦图

    《诗经》

    鄘风桑中

    “爰采麦矣”,沬之北矣。

    朱注麦,谷名,秋种夏熟者。大全《白虎通》曰:“麦,金也。金旺而生,火旺而死。”

    周颂思文

    贻我来牟,帝命率育。

    牟麦,率用也。牟,字书作“麰”,音同,或作。《孟子》云:大麦也。《广雅》云:“𪎌,小麦。”麰,大麦也。《孟子》赵岐注云:“麰麦,大麦也。”

    《礼记》

    王制

    庶人夏荐麦,麦以鱼。

    陈注麦与黍皆南方之谷,故配以鱼与“豚”,皆阴物也。

    《周礼》

    天官

    《食医》:“凡会膳食之,宜雁,宜麦。”

    正义雁味甘平。大麦味酸而温,小麦味甘微寒,气味

    《相成》。《订义》:雁,阳也。麦秋种而夏熟,得阳气为多,与雁相宜。

    夏官

    《职方氏》“正东曰青州,其谷宜稻麦。”

    《尚书大传》

    种麦

    秋,昏虚星中可以种麦。

    《春秋纬》

    说题辞

    麦之为言殖也,寝生触冻而不息,精射刺直,故麦含 芒,事且立也。

    佐助期

    麦神名《福习》。

    《孝经纬》

    援神契

    黑坟宜黍麦。

    《大戴礼记》

    夏小正

    “三月,祈麦实。”《麦实》者,五谷之先见者,故急祈而记之 也。

    “九月鞠华而树麦”,时之急也。

    《淮南子》

    墬形训

    济水通和而宜麦。

    《许慎说文》

    麦,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 麦芒谷,秋种厚薶,故 谓之“麦。”“从来有穗”者,从久 麰周所受来牟也。一麦 二缝,象其芒刺之形,天所来也。 麧,坚麦也。 《小 麦屑》核也。磨麦也。 麦核屑也。十斤为三斗。从 “麦”啻声。 麷,煮麦也。 麸麦甘鬻也。 麦茎也。麧痕 入声音琐。音矬。《音替》《麷》《音风》《麸》《音孚》音捐。

    《郭义恭广志》

    麦似大麦,出凉州。旋麦三月种,八月熟,出西方。赤 小麦,赤而肥,出郑县。有半夏。小麦有秀芒。大麦有黑 穬麦。

    贾思勰齐民要术

    大小麦

    《尔雅》曰:“大麦麰,小麦䅘。” 《广志》曰:“卤水麦,其实,大麦形有缝。” 税麦似大麦,出凉州;旋麦,三月种,八月熟,出西方。赤;小麦,赤而肥,出郑县。《语》曰:“湖猪肉,郑稀熟。山提小麦至粘弱,以贡御,有半夏。小麦有秃芒。大麦有黑积麦。” 陶隐居《本草》云:“大麦为五谷长” ,即今裸麦也。一名麰麦,似穬麦,唯无皮耳。穬麦此是今马食者,然则大、穬二麦,种别名异,而世人以为一物,谬矣。按世有落麦者,秃芒是也,又有春种穬麦也。

    大小麦皆须五月六月暵地。

    不暵地而种者,其收倍薄。《崔寔》曰:“五月一日,蕃麦田也。”

    种大小麦先㽟,逐犁䅖种者佳。㽟音劣䅖间淹

    再倍省种子。而科大逐犁墎之亦得。然不如作䅖耐早。

    其山田及刚强之地,则耧下之。耧音耧

    其种子宜加“五省” 于下田。

    凡耧种者,匪直土浅易生,然于锋锄亦便穬麦非良 地,则不须种。

    “薄地徒劳种而必不收。” 凡种穬麦,高下田皆得用,但必须良熟耳。高田借拟禾豆,自可专用下田也。

    八月中戊社前种者为上时。

    掷者,“亩用子二升半。”

    下戊前为中时。

    用子三升

    “《八月末》《九月初》”,为下时。

    用子三升半或四升

    《小麦》宜下种。

    歌曰:“高田种小麦”,䅟不成穗。男儿在他乡,那得不憔悴。《音廉》䅟音衫

    八月上戊,社前为上时。

    掷者用子一升半

    中戊前,为“中时。”

    用子二升

    下戊前为下时。

    用子二升半

    正月、二月,劳而锄之。三月四月,锋而更锄。

    锄麦倍收,皮薄面多而锋劳,各得再遍为良也。

    今立秋前治讫。

    立秋后则虫生

    蒿艾簟盛之良。

    以蒿艾闭窖埋之。亦佳。窖麦法。必须日曝令干。及

    热埋之

    多种久居供食者宜作劁。才凋切《麦倒刈》薄布,顺风放 火,火既著,即以扫帚扑灭,仍打之。

    如此者,夏虫不生,然唯中作麦饭及面用耳。

    《礼记·月令》曰:“仲秋之月,乃劝人种麦,无或失时。其有 失时,行罪无疑。”

    《郑元注》曰:“麦者,接绝续乏之谷,尤宜重之。”

    《孟子》曰:“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 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 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

    《杂阴阳书》曰:“大麦生于杏,二百日秀,秀后五十日成。 麦生于亥,壮于卯,长于辰,老于已,死于午,恶于戌,忌 于子丑。小麦生于桃,二百一十日秀,秀后六十日成, 忌与大麦同。虫食杏者,麦贵。”

    种瞿麦法,以伏为时。

    一名“地面良地,一亩用子五升,薄田三四升。”

    亩收十石,浑蒸曝干,舂去皮米,全不碎。炊作飧,甚滑 细。磨下绢簁作饼,亦滑美。然为性多秽,一种此物,数 年不绝,耘锄之功,更益劬劳。簁音筛

    《尚书大传》曰:“秋,昏虚星中,可以种麦。”

    虚,北方元武之宿,八月昏中见于南方。

    《说文》曰:“麦耘谷,秋种厚埋,故谓之麦。麦,金王而生,火 王而死。”

    《氾胜之书》曰:“凡田有六道,麦为首种,种麦得时无不 善。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 则穗小而少实。当种麦,若天旱无雨泽,则薄渍麦种 以酢。”且故反浆并蚕矢夜半渍,向晨速投之,令与白露 俱下。酢浆,令麦耐旱,蚕矢令麦忍寒。麦生黄色,伤于 太稠,稠者锄而稀之。秋锄以棘柴耧之,以壅麦根。故 谚曰:“子欲富,黄金覆。”黄金覆者,谓秋锄麦曳,柴壅麦 根也。至春冻解,棘柴曳之,突绝其干,叶须麦生,复锄 之,到榆荚时注雨止,候土白背复锄,如此则收必倍。 冬雨雪止,“以物辄蔺麦上掩其雪。勿令从风飞去。”后 雪复如此。则麦耐旱多实。春冻解耕。如土种旋麦。麦 生根茂盛。莽锄如宿麦。

    氾胜之区。麦种区大小如中。农夫区禾收区种,凡种 一亩用子二升,覆土厚二寸,以足践之,令种土相亲。 麦生根成锄,区间秋草缘以棘柴律土壅麦根,秋旱 则以桑落晓浇之,秋雨泽,适勿浇之。麦冻解,棘《柴律》 之突绝,去其枯叶。区间草生锄之。大男大女治十亩, 至五月收区,一亩得百石以上,十亩得千石以上。小 麦忌戌,大麦忌子。除日不中种。

    《崔寔》曰:“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 田,后十日种美田。唯穬早晚无常。正月可种春麦、豍 豆,尽二月止。”

    青稞麦。

    治打时稍难。唯伏日用碌碡碾。

    右每十亩用种八斗,与大麦同时熟好。收四十石,石 八九斗,面堪作𪎊及饼饦,甚美。磨总尽无麸。

    锄一遍佳不锄亦得

    杂说

    凡荞麦,五月耕,经三十五日,草烂得转,并种耕三遍, 立秋前后,皆十日内种之。假如耕地三遍,即三重著 子,下两重子黑,上头一重子白,皆是白汁满似。如浓, 即须收刈之,但对梢相答铺之,其白者日渐尽变为 黑,如此乃为得所。若待上头总黑半,已下黑子尽总 落矣。其所粪种黍地,亦刈黍子,即耕两遍熟。盖下糠 麦。至春锄三遍止。

    凡种小麦地,以五月内耕一遍,看干湿转之,耕三遍 为度,亦秋社后即种,至春能锄得两遍最好。

    《博物志》曰:“人啖麦橡,令人多力健行。”

    《西域诸国志》曰:“天竺十一月六日为冬至,则麦禾;十 二月十六日为腊,腊麦熟。”

    《说文》曰:“麰,周所受来麰也。”

    《郭橐驼种树书》

    小麦忌戌,大麦忌子。

    “腊日种麦及豆,来年必熟。”麦苗盛时,须使人纵牧于 其间,令稍实,则其收倍多。麦属阳,故宜干原;稻属阴, 故宜水泽。

    《小麦不过冬》,大麦不过年。

    麦最宜雪。谚云:“冬无雪,麦不结。”

    种麦之法,土欲细,沟欲深,耙欲轻,撒欲匀。晒麦之法, 宜烈日之中,乘热而收,仍用苍耳叶或麻叶碎杂其 中,则免化蛾。

    《罗愿尔雅翼》

    “麦者,接绝续乏之谷。夏之时,旧谷已绝,新谷未登,民 于此时乏食,而麦最先熟,故以为重。董仲舒曰:‘《春秋》 于他谷不书,至无麦禾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谷 最重麦与禾也。”因说武帝劝关中种麦,而《明堂月令亦有仲秋劝种麦之文,其有失时行罪无疑。凡以接 续所赖,惧民不以为意耳。又禾下即种为稍劳,故郑 司农注稻人,称今时谓禾下麦为荑下麦,言芟荑其 禾,于下种麦。又注薙氏云:“俗间谓麦下为荑,言芟荑 其麦”,以其下种禾豆。则是卒岁之间,无旷土闲民,此 惰农所难,故劝之。麦比他谷独隔岁种,故号宿麦。说 者亦或以为首种。《传》曰:“秋昏虚星中,可以种麦。”《说文》 曰:“麦芒谷。秋种厚薶”,故谓之麦。麦,金也。金王而生,火 王而死。小麦生于桃,二百四十日秀,秀后六十日成。 盖秋种冬长,春秀夏实,具四时之气,自然兼有寒温 热冷,故小麦微寒,以为麹则温,面热而麸冷。其地暖 处,亦可春种,至夏便收。然比秋种者,四气不足,故有 毒。河渭以西,白麦面京,以其春种,缺二时气使然也。 麦既备有四时之气,而《说文》以麦为金者,特以其金 王而生,又遇火而死。郑注《月令》则云:“麦实有孚甲,属 木;黍秀舒散,属火;麻实有文理,属金;菽实孚甲,坚合, 属水;稷五谷之长,属土。”此据《明堂月令》四时与“中央 所食”为说。养生家则以为麦心之谷,养心气,心病宜 食,是又以为南方之谷,皆各自为义。然麦性微寒,以 为金,则许氏之说优矣。古称高田宜黍稷,下田宜稻 麦,今小麦例须下田,故古歌有曰:“高田种小麦,终久 不成穗。”若大麦则不然,《诗》所谓“青青之麦,生于陵陂” 者,谓大麦也,已别具于麰中。古者朝事之豆有麷蕡, 先儒以麷为熬麦,许叔重以为煮麦。又小麦屑皮谓 之麸,小麦屑之核谓之《麦核屑》十斤为三斗者,谓 之麦末谓之“面麦。”甘鬻谓之麮,饼𥶶谓之“《𪍠若》䴭。” 䃺麦若捣,谓之坚麦谓之麧。又相谒食麦谓之 陈楚之间谓之餥,楚人谓之“飵”,秦人谓之。麮音 去𥶶音鞠𪍠音哭䴭音才音《滑。䃺》音磨。《音拈》《餥音》《匪飵》《音昨》。《恩》去声。音。

    “麰”者,周所受瑞麦来麰也。一作“牟”,又作即今之大 麦。《说文》云:“牟,大也。”盖生于杏,二百日而秀,秀后五十 日而成。《孟子》曰:“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 同勃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此麰之候也。《吕 氏春秋》曰:“孟夏之月,百谷三叶而获大麦”,其始盖后 稷受之于天,故《诗》曰:“贻我来牟。”又曰“于皇来牟。”刘向 以为,釐麰麦也,始自天降,此皆以和致和,获天助也。 然则“来麰”一物,唯《广雅》以麰为大麦,“来”为小麦。按《说 文》云:“来,周所受瑞麦。”“来麰”,一“来”二缝,象芒朿之形,天 所来也,故谓“行来”之来。《说文》以此解来,则“来麰”不应 为二物,然则“来麰”为大麦明矣。后稷忧勤万民,天赐 之麦,盖使其麦丰稔,则谓之“贻我来牟”耳,不必雨之 种也。然古今雨粟事亦甚多,安知其始不如此乎?虽 然,后稷所植多矣,而独言此者,以其至艰。《书》曰:“暨稷 播奏,庶艰食鲜食。”今麦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 小而少实,又为性多秽,一种之终岁不绝耘锄之功, 此所以为艰食欤。《方言》曰:“𪍠,䴭。”《麰,䴽》。麹也。自 关而西秦豳之间曰“𪍠”,晋之旧都曰“䴭。”齐右河济曰 或曰:“麰,北鄙曰䴽,麹,其通语也。”盖大麦以为麹,还 得麰之本名。䴽是小麦为之。䴽,细饼麹也。《有衣,麹》 也。大麦宜为饭,又可为酢,其糵可为饧。䴽音陴音蒙。音“果。” 《字典》不载。

    《韩氏直说》

    刈麦

    五六月麦熟,带青收一半,合熟收一半。若过熟,则抛 费。每日至晚,即便载麦上场堆积,用苫缴覆,以防雨 作。

    苫。须于雨前农隙时备下。

    如搬载不及,即于地内苫积,天晴乘夜载上场,即摊 一二车,薄则易干。碾过一遍,翻过又一遍,起鞂下场, 扬子收起虽未净,直待所收麦都碾尽,然后将未净 鞂秆再碾,如此可一日一场,比至麦收尽,已碾讫三 之二,农家忙,并无似蚕麦。古语云:“收麦如救火。”

    梅天雨更多故

    若少迟慢,一值阴雨,即为灾伤。迁延过时,秋苗亦误 锄治。

    《徐光启农政全书》

    种麦

    种大麦早稻,收割毕,将田锄成行陇,令四畔沟洫通 水下种,以灰粪盖之,须灰粪均调为上。

    种小麦,须拣去雀麦草子,簸去秕粒,在九十月种。种 法与大麦同。若太迟,恐寒鸦至,食之则稀出少收。

    《本草纲目》

    小麦释名

    李时珍曰:来亦作䅘。许氏《说文》云:“天降瑞麦”,一来二 麰,象芒刺之形,天所来也,如足行来,故麦字从来从 音绥。足行也。《诗》云。“贻我来牟”是矣。又云。来象其 实。象其根,《梵书》名“麦”曰“迦师错。”

    集解

    《苏颂》曰:“大小麦秋种冬长,春秀夏实,具四时中和之 气,故为五谷之贵。地暖处亦可春种,至夏便收,然比秋种者,四气不足,故有毒。”

    李时珍曰:“北人种麦漫撒,南人种麦撮撒。北麦皮薄 面多,南麦反此。或曰:收麦以蚕沙和之,辟蠹。”或云:“立 秋前以苍耳锉碎同晒,收亦不蛀,秋后则虫已生矣。 盖麦性恶湿,故久雨水潦即多不熟也。”

    气味

    甘微寒,无毒。入少阴太阳之经

    甄权曰:“平,有小毒。”

    苏恭曰:“小麦作汤,不许皮坼,坼则性温,不能消热止 烦也。”

    陈藏器曰:“小麦秋种夏熟,受四时气足,兼有寒热温 凉,故麦凉麹温,麸冷面热,宜其然也。河渭之西,白麦 面亦凉,以其春种阙二气也。” 李时珍曰:“新麦性热,陈麦平和。”

    主治

    《别录》曰:“除客热,止烦渴咽燥,利小便,养肝气,止漏血、 唾血,令女人易孕。”

    孙思邈曰:“养心气,心病宜食之。”

    《寇宗奭》曰:“煎汤饮,治暴淋。”

    《药性》云:“熬末服,杀肠中蛔虫。”

    李时珍曰:“陈者煎汤饮,止虚汗。”烧存性,油调,涂诸疮, 汤火伤灼。

    发明

    李时珍曰:“按:《素问》云:‘麦属火,心之谷也’。郑元云:‘麦有 孚,甲属木’。许慎云:‘麦属金,金王而生,火王而死’。”三说 各异,而《别录》云:“‘麦养肝气’,与郑说合。孙思邈云:‘麦养 心气,与《素问》合。夷考其功,除烦止渴,收汗利溲,止血, 皆心之病也,当以《素问》为准’。”盖许以时、郑以形,而《素 问》以功性,故立论不同尔。

    朱震亨曰:“饥年用小麦代谷,须晒燥,以少水润,舂去 皮,煮为饭食,可免面热之患。”

    附方

    消渴心烦:用小麦作饭及粥食。心镜

    老人五淋,身热腹满:小麦一升,通草二两,水三升,煮 一升,饮之即愈。奉亲书

    项下瘿气:用小麦一升,醋一升渍之,晒干为末,以海 藻洗研末三两和匀,每以酒服方寸七,日三。小品方 眉链头疮:用小麦烧存性,为末,油调敷。儒门事亲 白癜风癣用小麦摊石上,烧铁物压出油,擦之甚效。 医学正传

    汤火伤灼未成疮者,用小麦炒黑,研入腻粉,油调涂 之。勿犯冷水,必致烂。袖珍方

    金疮肠出:用小麦五升,水九升,煮取四升,绵滤取汁, 待极冷,令病人卧席上含汁噀之,肠渐入,噀其背,并 勿令病人知,及多人见傍人语,即肠不入也。乃抬席 四角,轻摇使肠自入。十日中,但略食美物,慎勿惊动, 即杀人。刘涓子鬼遗方

    浮麦气味

    甘咸寒无毒。

    主治

    李时珍曰:“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虚热,妇人劳 热。”

    麦麸主治

    《日华》曰:“时疾热疮,汤火疮烂,扑损伤折瘀血,醋炒罯 贴之。”

    陈藏器曰:“和面作饼,止泄痢,调中,去热,健人。以醋拌 蒸热,袋盛包,熨人马冷失腰脚伤折处,止痛散血。” 李时珍曰:“醋蒸熨手足风湿痹痛,寒湿脚气互易至 汗出,并良。末服止虚汗。”

    发明

    李时珍曰:“麸乃麦皮也,与浮麦同性,而止汗之功次 于浮麦,盖浮麦无肉也。凡人身体疼痛,及疮疡肿烂 沾渍,或小儿暑月出痘疮溃烂,不能著席睡卧者,并 用夹褥盛麸,缝合藉卧,性凉而软,诚妙法也。”

    附方

    虚汗盗汗:《卫生宝鉴》:用浮小麦,文武火炒为末。每服 二钱半,米饮下,日三服,或煎汤代茶饮。 一方,以猪 嘴唇煮熟,切片蘸食亦良。

    产后虚汗:小麦麸、牡蛎等分为末,以猪肉汁调服二 钱,日二服。胡氏妇人方

    走气作痛:用酽醋拌麸皮炒热,袋盛熨之。生生编 灭诸瘢痕春夏用大麦麸,秋冬用小麦麸,筛粉和酥 敷之。总录

    小儿眉疮:“小麦麸炒黑研末,酒调敷之。”

    小便尿血:面麸炒香,以肥猪肉蘸食之。集元方

    面气味

    《别录》曰:“甘,温,有微毒。不能消热止烦。”

    《大明》曰:“性壅热。小动风气,发丹石毒。”

    《孙思邈》曰:“多食,长宿澼,加客气。畏汉椒、萝卜。”

    主治

    陈藏器曰:“补虚久食,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日华》”曰:“养气补不足,助五脏。”

    寇宗奭曰:“水调服。治人中暑,马病肺热。”

    李时珍曰:“傅痈肿损伤,散血止痛,生食,利大肠。水调 服,止鼻衄吐血。”

    发明

    《孟诜》曰:“面有热毒者,多是陈黝之色,又为磨中石末 在内故也。但杵食之,即良。”

    陈藏器曰:“面性热,惟第二磨者凉,为其近麸也。河渭 以西白麦面性凉,以其春种阙二气也。” 汪颖曰:“东南卑湿,春多雨水,麦已受湿气,又不曾出 汗,故食之作渴,动风气,助湿发热。西北高燥,春雨又 少,麦不受湿,复入地窖出汗。北人禀厚少湿,故常食 而不病也。”

    李时珍曰:“北面性温,食之不渴;南面性热,食之烦渴; 西边面性凉,皆地气使然也。吞汉椒,食萝卜,皆能解 其毒,见萝卜条。”医方中往往用飞罗面,取其无石末 而性平易尔。陈麦面水煮食之,无毒。以糟发胀者,能 发病发疮,性作蒸饼和药,取其易消也。按:李廷飞《延 寿书》云:“北多霜雪,故面无毒;南方雪少,故面有毒。”顾 元庆《檐曝偶谈》云:“江南麦花夜发,故发病,江北麦花 昼发故宜人。又且鱼稻宜江淮,羊面宜京洛,亦五方 有宜不宜也。面性虽热,而寒食日以纸袋盛,悬风处, 数十年亦不坏,则热性皆去,而无毒矣。入药尤良。”

    附方

    热渴心闷,温水一盏,调面一两饮之。圣济总录 中暍卒死:井水和面一大抄,服之。千金 夜出盗汗:麦面作弹丸,空心卧时煮食之,次早服“妙 香散”一帖取效。

    内损吐血:飞罗面略炒,以京墨汁或藕节汁调服二 钱。医学集成

    大衄血出,口耳皆出者:用白面入盐少许,冷水调服 三钱。普济方

    中蛊吐血:“小麦面二合,水调服,半日当下出。”广记 呕哕不止,醋和面作弹丸二三十枚,以沸汤煮熟,漉 出,投浆水中,待温吞三两枚,哕定即不用再吞,未定 至晚再吞。兵部手集

    寒痢白色。炒面。每以方寸匕入粥中食之。能疗日泻 百行。医师不救者。外台

    泄痢不固:白面二斤,炒焦黄,每日空心温水服一二 匙。正要

    诸疟久疟:用三姓人家寒食面各一合,五月五日午 时采青蒿,擂自然汁,和丸绿豆大,临发日早无根水 下一丸。一方加炒黄丹少许。德生堂方

    头皮虚肿,薄如蒸饼,状如裹水,以口嚼面傅之,良。梅师 咽喉肿痛。卒不下食:白面和醋涂喉外肿处。晋济方 妇人吹奶,水调面煮糊,欲熟即投无灰酒一盏,搅匀 热饮,令人徐徐按之,药行即瘳。圣惠方

    乳痈不消:“白面半斤炒黄,醋煮为糊,涂之即消。”圣惠方 破伤风病:白面、炒盐各一撮,新水调涂之。普济方 金疮血出不止:用生面干敷,五七日即愈。蔺氏经验方 远行脚趼成泡者,水调生面涂之,一夜即平。海上 折伤瘀损:白面,栀子仁同捣,以水调傅之即散。 火燎成疮。炒面入栀子仁末,和油傅之。千金 疮中恶肉:“寒食面二两,巴豆五分,水和作饼,烧末掺 之。”仙传外科

    白秃头疮:白面豆豉和研,酢和傅之。普济方 小儿口疮:寒食面五钱,硝石七钱,水调半钱,涂足心, 男左女右。普济方

    《妇人断产》:白面一升,酒一升,煮沸去渣,分三服,经水 至时前日夜,次日早及天明服之。

    阴冷闷痛渐入腹,肿满,醋和面熨之。千金方 一切漏疮:盐面和团,烧研傅之。千金方 瘭疽出汁,生手足肩背,累累如赤豆,剥净,以酒和面 傅之。千金方

    一切疔肿,面和腊猪脂封之良。梅师方 伤米食积:“白面一两,白酒曲二丸,炒为末。”每服二匙, 白汤调下。如伤肉食,山查汤下。简便方

    大麦释名

    李时珍曰:麦之苗粒皆大于来,故得大名。牟,亦大也, 通作“麰。”

    集解

    陶弘景曰:“今稞麦一名牟麦,似穬麦,惟皮薄尔。” 苏恭曰:“大麦出关中,即青稞麦,形似小麦而大,皮厚, 故谓大麦不似穬麦也。”

    《苏颂》曰:“大麦今南北皆能种莳。穬麦有二种,一种类 小麦而大,一种类大麦而大。”

    陈藏器曰:“大穬、二麦,前后两出。盖穬麦是连皮者,大 麦是麦米,但分有壳无壳也。”苏以青稞为大麦,非矣。 青稞似大麦,天生皮肉相离秦陇、巴西种之,今人将 当大麦米粜之,不能分也。

    陈承曰:“小麦,今人以磨面日用者为之。大麦今人以粒皮似稻者为之,作饭滑,饲马良。穬麦今人以似小 麦而大,粒色青黄,作面脆硬,食多胀人。汴洛、河北之 间又呼为黄稞。关中一种青稞,比近道者粒微小,色 微青,专以饲马,未见入药用。然大、穬二麦,其名差互, 今之穬麦似小麦而大者,当谓之大麦。今之大麦,不” 似小麦而穬脆者,当谓之穬麦,不可不审。

    李时珍曰:“大穬二麦,注者不一。”按:《吴普本草》:“大麦一 名穬麦,五谷之长也。”王祯《农书》云:“青稞有大、小二种, 似大小麦而粒大、皮薄,多面无麸。西人种之,不过与 大、小麦异名而已。”郭义恭《广志》云:“大麦有黑穬麦有” 麦出凉州,似大麦。有赤麦,赤色而肥。据此,则穬麦 是大麦中一种,皮厚而青色者也。大抵是一类异种, 如粟、粳之种近百,总是一类,但方土有不同尔,故二 麦主治不甚相远。大麦亦有粘者,名糯麦,可以酿酒。

    气味

    咸,温,微寒,无毒。为五谷长,令人多热。

    孟诜曰:“暴食似脚弱,为下气故也。久服宜人。熟则有 益,带生则冷而损人。石蜜为之使。”

    主治

    《别录》曰:“消渴,除热,益气调中。”

    陈士良曰:“补虚劣,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止 泄,不动风气。久食令人肥白,滑肌肤,为面胜于小麦, 无躁热。”

    苏恭曰。面平胃止渴消食,疗胀满。 孟诜曰:“久食头发不白。和针砂、没石子等染发黑色。” 李时珍曰:“宽胸下气,凉血消积,进食。”

    发明

    寇宗奭曰:“大麦性平凉滑腻。有人患缠喉风,食不能 下,用此面作稀糊令咽,以助胃气而平。三伏中,朝廷 作𪎊,以赐臣下。” 朱震亨曰:“大麦初熟,人多炒食。此物有火,能生热病, 人不知也。”

    李时珍曰:“大麦作饭食,香而有益。煮粥甚滑。磨面作 酱,甚甘美。”

    附方

    食饱烦胀,但欲卧者:大麦面熬微香,每白汤服方寸 匕,佳。肘后方

    膜外水汽“大麦面、甘遂末各半两,水和作饼,炙熟食, 取利。”总录

    小儿伤乳腹胀,烦闷欲睡:大麦面生用,水调一钱服, 白面微炒亦可。保幼大全 《蠼》。尿疮:大麦嚼傅之,日三上。伤寒类要 肿毒已破:青大麦去须,炒暴花为末,傅之成靥,揭去 又傅,数次即愈。

    麦芒入目:大麦煮汁洗之,即出。孙真人方

    汤火伤灼:“大麦炒黑研末,油调擦之。”

    被伤肠出,以大麦煮汁洗肠,推入,但饮米糜,百日乃 可。千金

    卒患淋痛:大麦三两煎汤,入姜汁、蜂蜜代茶饮。圣惠方

    穬麦释名

    李时珍曰:“穬之壳厚而粗,矿也。”

    集解

    陶弘景曰:“穬麦是马所食者,服食家并食大穬、二麦, 令人轻健。”

    《萧炳》曰:“穬麦,西川人种食之。山东、河北人正月种之, 名春穬。”形状与大麦相似。

    李时珍曰:“穬麦有二种,一类小麦而大,一类大麦而 大。”

    苏颂曰:“穬麦即大麦,一种皮厚者。陈藏器谓即大麦 之连壳者,非也。按《别录》自有穬麦功用,其皮岂可食 乎?”详大麦下。

    气味

    甘微寒,无毒。

    陶弘景曰:“此麦性热,而云微寒,恐是作屑,与合壳异 也。”

    苏恭曰:“穬麦性寒。”陶云:“性热”,非矣。江东少有故也。 大明曰:“暴食似动冷气,久即益人。”

    主治

    《别录》曰:“轻身除热。久服令人多力健行。作糵,温中消 食。”

    《萧炳》曰:“补中,不动风气,作饼食,良。”

    发明

    李时珍曰:《别录》麦、糵附见穬麦下,而大麦下无之,则 生糵当以穬为良也。今人通用,不复分别矣。

    《天工开物》

    麦总论

    凡麦有数种:“小麦曰来,麦之长也;大麦曰牟,曰穬;杂 麦曰雀,曰荞”,皆以播种同时,花形相似,粉食同功,而 得麦名也。四海之内,燕、秦、晋、豫、齐、鲁诸道,烝民粒食, 小麦居半,而黍、稷、稻、粱仅居半。西极川、云,东至闽、浙、 吴、楚腹焉。方长六千里中,种小麦者二十分而一,磨 面以为捻头、环饵、馒首、汤料之需,而饔飧不及焉。种 馀麦者五十分而一,闾阎作苦以充朝膳,而贵介不 与焉。穬麦独产陕西,一名“青稞”,即大麦。随土而变而 皮成青黑色者。秦人专以饲马,饥荒人乃食之。大麦亦有 粘者河洛用以酿酒雀麦细穗,穗中又分十数细子,间亦野生。 荞麦,实非麦类,然以其为粉疗饥,传名为麦,则麦之 而已。凡北方小麦,历四时之气,自秋播种,明年初夏 方收。南方者,种与收期时日差短。江南麦花夜发,江 北麦花昼发,亦一异也。大麦种获期与小麦相同。荞 麦则秋半下种,不两月而即收,其苗遇霜即杀,邀天 降霜,迟迟则有收矣。

    麦工北耕种耨

    凡麦与稻,初耕垦土则同,播种以后则耘耔,诸勤苦 皆属稻麦,惟施耨而已。凡北方厥土坟垆易解释者, 种麦之法,耕具差异,耕即兼种。其服牛起土者,耒不 用耕,并列两铁于横木之上,其具《方语》曰:镪镪中间 盛一小斗,贮麦种于内。其斗底空梅花眼,牛行摇动, 种子即从眼中撒下。欲密而多,则鞭牛疾走,子撒必 多,欲稀而少则缓。其牛撒种即少。既撒种后,用驴驾 两小石团,压土埋麦。凡麦种紧压方生南地,不与北 同者,多耕多耙之后,然后以灰拌种,手指拈而种之。 种过之后,随以脚根压土使紧,以代北方驴石也。耕 种之后,勤议耨锄。凡耨草用阔面大镈,麦苗生后,耨 不厌勤。有三过四过者馀草生机,尽诛锄下,则竟亩精华,尽 聚嘉实矣。“功勤易耨”,南与北同也。凡粪麦田既种以 后,粪无可施为,计在先也。陕洛之间忧虫蚀者,或以 砒霜拌种子,南方所用,惟炊烬也。俗名地灰南方稻田,有 种肥田麦者,不粪麦实。当春小麦、大麦青青之时,耕 杀田中,蒸罨土性,秋收稻谷必加倍也。凡麦收空隙, 可再种他物,自初夏至季秋时,日亦半载,择土宜而 为之,惟人所取也。南方大麦,有既刈之后乃种迟生 粳稻者,勤农作苦,明赐无不及也。凡荞麦南方必刈 稻,北方必刈菽稷而后种,其性稍吸肥腴,能使土瘦。 然计其获入,业偿半谷有馀,勤农之家,何妨再粪也。

    麦灾

    凡麦妨患,抵稻三分之一。播种以后,雪霜晴潦,皆非 所计。麦性食水甚少,北土中春再沐雨水一升,则秀 华成嘉粒矣。荆扬以南,唯患霉雨,倘成熟之时,晴干 旬日,则仓廪皆盈,不可胜食。扬州谚云:“寸麦不怕尺 水。”谓麦初长时,任水灭顶无伤。尺麦只怕寸水,谓成 熟时寸水软,根倒茎沾泥,则麦粒尽烂于地面也。江 南有雀一种,有肉无骨。飞食麦田,数盈千万。然不广, 及罹害者数十里而止。江北蝗生。则大祲之岁也。

    攻麦飏 磨罗

    凡小麦其质为面,盖精之至者,稻中再舂之米;粹之 至者,麦中重罗之面也。小麦收获时,束槁击取,如击 稻法。其去秕法,北土用飏,盖风扇流传,未遍率土也。 凡飏不在宇下,必待风至而后为之。风不至,雨不收, 皆不可为也。凡小麦既飏之后,以水淘洗尘垢净尽, 又复晒干,然后人磨。凡小麦有紫、黄二种,紫胜于黄。 凡佳者每石得面一百二十斤,劣者损三分之一也。 凡磨大小无定形,大者用肥健力牛曳转,其牛曳磨 时,用桐壳掩眸,不然则眩晕。其腹系桶以盛遗,不然 则秽也。次者用驴磨,斤两稍轻。又次小磨,则止用人 推挨者。凡力牛一日攻麦二石,驴半之,人则强者攻 三斗,弱者半之。若水磨之法,其详已载《攻稻水碓》中, 制度相同,其便利又三倍于牛犊也。凡牛马与水磨 皆悬袋磨上,上宽下窄,贮麦数斗于中,溜入磨眼,人 力所挨,则不必也。凡磨石有两种,面品由石而分,江 南少粹白,上面者以石怀沙滓相磨,发烧则其麸并 破,故黑颣参和,面中无从罗去也。江北石性冷腻,而 产于池郡之九华山“者,美更甚。”以此石制磨石不发, 烧其麸压至扁秕之极不破,则黑疵一毫不入,而面 成至白也。凡江南磨二十日即断齿,江北者经半载 方断。南磨破麸,得面百斤,北磨只得八十斤,故上面 之值增十之二。然面斤小粉,皆从彼磨出,则衡数已 足,得值更多焉。凡麦经磨之后,几番人罗勤者,不厌 重复。“罗匡之底,用丝织罗地绢为之。湖丝所织者,罗 面千石不损,若他方黄丝所为,经百石而已朽也。凡 面既成后,寒天可经三月,春夏不出二十日,则郁坏, 为食适口,贵及时也。凡大麦则就舂去膜,炊饭而食, 为粉者十无一焉。荞麦则微加舂杵去衣,然后或舂 或磨,以成粉而后食之。”盖此类之视小麦,精粗贵贱, 大径庭也。

    《闽书》

    南产

    麦《广雅》曰:“大麰也,小䅘也。”《本草》云:“北方之麦,秋种冬 长,春秀夏实,全备四时之气,故无毒。南方之麦,冬种 夏实,四时之气不备,故有毒。”有大麦,有小麦,有荞麦。 秆红花白,实,三棱而黑,秋花冬实。有穬麦,类麦而壳 稍异,福州曰米麦,泉州曰蔚麦,兴化曰穬麦,福宁曰玉麦,惟穬为古名。

    《直省志书》

    宛平县

    《物产》:麦有三种:大、小荞。

    良乡县

    物产:大麦、小麦、春麦、雁麦、荞麦。

    固安县

    土产麦,大小穬,无芒荞。

    清苑县

    土产,麦,有大有小,有荞,有春有秋,有米,有玉。

    柏乡县

    物产:“米、大麦、芒大麦、小麦、火麦、红麦、白麦、荞麦。”

    邢台县

    《物产》:麦有五种,大麦冬种者,春种者,皮粗而粒大,成 米,谓之“大麦仁”,止可炊饭,食之佳。小麦有黄皮麦、有 红麦、白麦、光头麦、紫庭白籽。实麦。县西北先熟,东南 次之,西山中又次之。上下熟差十日。

    历城县

    方产小麦,有白,有紫白者,粒肥而佳。大麦穗有六棱 者为六棱麦,露仁者为青颗麦,宜饭醋糵宜饧,有春 秋两名,种宜畦中湿地。玉麦、荞麦入伏种,霜前收,可 佐二麦之歉。

    新城县

    物产:大麦、小麦、时麦三种,荞麦。

    齐东县

    物产:大麦、小麦、荞麦、春麦。

    泰安州

    物产:麦有𪎌、麰、荞三种。

    莱芜县

    《物产》:麦有大小二种,白红二色。春种者曰“春麦”、麰麦, 又有荞麦,夏三伏内种。

    滨州

    《物产》:麦有大麦、小麦、荞麦。新增一种曰“转蔓麦。”

    城武县

    物产:麦有红、白二种。

    曹州

    物产:大麦、小麦、小麦有红白二种,荞麦有白色一种。

    昌邑县

    物产:麦有大、小春、玉荞五种。

    定襄县

    物产:大麦、小麦、荞麦、油麦、燕麦。

    翼城县

    《物产》:麦有大、小、赤、白数种。

    平陆县

    土产麦,有大小二种:大麦,则曰“露仁”,曰草大麦。小麦, 则曰“火麦”,曰“白麦。”

    绛州

    《物产》:麦之属,大麦有芒芽,可为饴糖。小麦有芒无芒, 种甚多。州人日夕饔飧,胥用之。饼饵蒸食,治造颇为 得宜。其法:筛簸除去皮壳,淘净贮器,幽滋过夕,向日 晒八、九分,干磨成面,重罗细白如霜雪。酵发手揉,益 以干面,使虚实得宜。作为诸品样式。入甑箄蒸出,洁 白丰腴,甘美可食,诸都邑所罕有。至于祀神餪女,剪 刻花鸟,著枣怀肥,传色染彩,争斗奇巧。其大盈盘逾 尺,规可至仞。城内无问大小人家,各具甑笼,皆能手 自捏造。妇女造作甚劳,相习不以为苦。本地所出,不 足资于邻邑。关西水陆运贩,日相络绎,盖俗使然也。 荞麦、燕麦,炒以为糇,可食。

    和顺县

    土产春麦、雪麦、大麦,地寒,不多种。油麦,性寒,多种当 五谷之半。

    马邑县

    “土产麦,有小大二种,俱春分前种之。去秋无雨,则地 燥而不能下种。春无雨则不苗,夏无雨则不秀。”大麦 刈于小暑,小麦刈于大暑,与雁门以南迥不同焉。外 有荞麦一种,初伏乃种,霜早则尽萎。又有“油麦”一种, 亦秋熟而种之者少。

    祥符县

    物产:芒大麦、红小麦、荞麦、米、大麦、白小麦。

    太康县

    物产:小麦、大麦、米、大麦、山大麦。

    洧川县

    物产:麦有大麦、小麦、裕麦数种。

    鄢陵县

    土产麦,秋种亦有春种者。大麦三月黄嘉,小麦自黄 皮蝤子之外,有白麦、御麦为最嘉。其他曰“红秆”,曰“铁 秆”,曰“光头”,曰“条儿”之类,类难悉举。

    延津县

    物产:麦。麦、晚麦短秆春麦赤须卢麦、北麦

    襄城县

    土产芒大麦,后种先熟。米大麦亦可酿酒。芋麦煮仁作饭最佳,今多酿酒。小麦,襄土第一奇种,耐旱多收, 八九月种者为上。荞麦俗名“陪麦。”

    永宁县

    物产:麦有大、小腴、雁四种。

    咸阳县

    《物产》:“小麦有芒麦,有无芒者为和尚麦,色白者为白 麦,色紫者为紫麦,早熟者为三月黄,生毕原者上品。 大麦穗有六棱者为六棱麦,有露仁者为青稞。”俱可 酿酒。

    渭南县

    《物产》:麦有三种:小麦出渭河北者粒小,食之易化;河 以南者粒差大而色不光鲜。然一种名“三月黄”者,先 诸麦熟,细腻洁白,河北弗如也。大麦皮粗粒大,煮食 之佳,谓之“大麦仁。”荞麦作面不甚佳,可备诸谷之不 熟。

    乾州

    《物产》:“小麦,皮薄面多,佳于他处,每斗更重二斤。”

    平凉县

    《物产》: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薥秫而肥短,末有穗 如稻而非实。实如塔、如桐子大,生节间,花垂红绒在 塔末,长五、六寸。三月种,八月收。

    西凉县

    土产:大麦、黑大麦、番麦、燕麦、冷山麦、换香头、班鸠、早 大干麦、里周全、红花麦、芝麻麦、西番麦、白麦、甜荍麦、 苦荍麦、青颗麦、竹根早红麦。

    六合县

    《物产》:麦之属大麦有糯者,可以酿酒,磨面作酱,亦甘 美。管麦,大麦之无芒者,面与小麦同造酱,甘美。

    歙县

    《物产》:“大麦、有高丽麦,有糯麦,为饭亦宜。小麦,有长穬 麦,麸厚而面少。有白麦,面亦少。有赤谷麦,麸少而面 多。”

    太平府

    物产:大麦五种,白大麦一名牟麦。长粒、长芒、白稃粘 于粒。管麦即无芒。大麦落秸稃自退、六棱、中早、红粘 三种《旧志》所载,今无。小麦七种,白小麦,稃白芒短。长 关小麦,黄白稃、芒长。排子小麦,黄白稃、芒短。和尚小 麦,一名火烧麦。黄白稃、无芒、早白、松蒲、娜麦三种,《旧 志》所载,今无。

    清河县

    《物产》有麰有麦,皆芒谷。玉麦无芒。火麦色赤而早熟, 犹岭南有火米也。又有穬麦,麦之似麰者,亦早熟。

    高邮州

    《物产》:大麦有数种:麦、晚麦、淮麦、短秆小麦有数种, 春麦、芦麦、北麦、短管、赤谷、白谷、荞麦,有甜、苦二种。

    通州

    《物产》:麦有大小,并早晚二色。元麦俗呼为“𥣬。”三月熟 者,糯带青炒食,似新蚕。又粳者曰“舜麦”,色稍赤。

    吴县

    物产:麦之属:大麦、小麦、𥣬麦、荞麦、舜哥麦、紫秆麦、西 番麦“形似稷而枝叶大,结子累累如芡实。”

    常熟县

    物产:小麦有紫稗、长萁、舜哥、“火烧头”数种。

    太仓州

    《物产》麦有三:一曰“大麦,其早者皮厚有芒,其晚收皮 薄无芒者曰老脱须;一曰小麦,早者曰抄梅,言抄在 黄梅前也;中曰火烧头,晚收长穗白壳有芒者曰百 脚麦,一曰稞麦,俗呼𥣬麦”,微分粳、糯。红曰红𥣬,紫曰 紫𥣬,性软宜食,但磨粉较少。青曰青𥣬,白曰白𥣬,性 硬磨多粉。又有一种曰绿树青,大约大麦、小麦遍处 皆有。𥣬麦惟吴中盛州地高,比他邑独垦,然小麦总 不及北地。

    上海县

    《物产》:大麦、小麦、赤麦有早晚二种,白麦亦有二种。白 𥣬麦俗名“圆麦”,有赤白二种。荞麦立秋前后下种,八 九月收刈。舜哥麦俗名“火烧头。”火烧麦无芒。雀麦一 名“燕麦。”

    靖江县

    《食货》:“麦之属,大麦有早晚二色,有四棱,有六棱。小麦 亦早晚二色,有舜哥,有紫秆,有梅前黄,有卢昝头,有 火烧头诸名。圆麦俗呼曰𥣬。又粳者曰舜麦。”

    丹徒县

    《物产》:麦有大小。大麦之种二:曰春,曰黄秆。小麦之种 三:曰赤壳,曰白壳,曰“宣州。”

    平湖县

    《物产》:“麦有赤剥,麦无芒谷。”

    天台县

    物产:“小麦、大麦、矮赤、长秆、赤麦、光头,皆小麦类。稞麦、 穬麦,皆大麦类。”

    上高县

    物产:“米大麦。谷,大麦紫色麦,白色麦

    新宁县

    《物产》:面麦、谷麦、晚姑娘麦、甜荞麦、苦荞麦。

    泉州府

    《物产》:麦之属:“大麦有一种,名曰‘早黄大麦,一种名乌 肚麦。米肚青色名青大麦;郁麦壳薄易脱,故名五叶 麦’。”

    同安县

    《物产》:麦芒粒稀松,早熟者曰“早黄白者曰秫麦,穗大 颗稠密者曰松蕾。”麦初熟时,人多炒而食之,有火能 生热病。番麦状如薏苡。

    雀麦释名

    雀、麦尔雅    《蘥》。尔雅

    燕、麦尔雅注   杜姥草:外台

    牛星草。李时珍

    雀麦图

    雀麦图

    《尔雅》

    释草

    蘥雀麦蘥音药

    “即燕麦”也。蘥一名雀麦,一名燕麦。《本草》云:“生故墟野林下。苗似小麦而弱,实似穬麦而细。”

    《徐光启农政全书》

    雀麦考

    《本草》一名燕麦,一名蘥。生于荒野林下,今处处有之。 苗似燕麦而又细弱,结穗像麦穗而极细小,每穗又 分作小叉穗十数个,子甚细小。味甘性平,无毒。

    救饥

    《采子》春,去皮,捣作面,蒸食。作饼食亦可。

    《本草纲目》

    雀麦释名

    李时珍曰:此野麦也。燕雀所食,故名。《日华本草》谓此 为瞿麦者,非矣。

    集解

    苏恭曰:“雀麦在处有之,生故墟野林下。苗叶似小麦 而弱,其实似穬麦而细。”

    寇宗奭曰:苗与麦同,但穗细长而疏。唐刘梦得所谓 “菟葵燕麦,动摇春风”者也。

    《周宪王》曰:“燕麦,穗极细。每穗又分小叉十数个,子亦 细小,舂去皮,作面蒸食及作饼食,皆可救荒。”

    米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李时珍曰:“充饥滑肠。”

    苗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苏恭曰:“女人产不出,煮汁饮之。”

    附方

    胎死腹中,胞衣不下,上抢心:用雀麦一把,水五升,煮 二升,温服。子母秘录

    齿𧏾并虫,积年不瘥,从少至老者,用雀麦,一名“杜姥 草”,俗名“牛星草。”用苦瓠叶三十枚,洗净,取草剪长二 寸,以瓠叶作五包包之,广一寸,厚五分,以三年酢渍 之,至日中,以两包火并炮令热,纳口中,熨齿外边,冷 更易之。取包置水中解视,即有虫长三分。老者黄色, 少者白色。多即二三十枚,少即一、二十枚。此方甚妙。 外台秘要

    燕麦图

    燕麦图

    《徐光启农政全书》

    燕麦考

    田野处处有之。其苗似麦撺葶。但细弱。叶亦瘦细。抪 茎而生结细长穗。其麦粒极细小。味甘。撺七官切

    救饥

    “采子”舂去皮,捣磨为面食。

    荞麦图

    荞麦图

    《徐光启农政全书》

    荞麦考

    处处种之,苗高二三尺许,就地科叉生。其茎色红,叶 似杏叶而软微𧣪。开小白花,结实作二蒴。味甘平。性 寒。无毒。

    救饥

    采苗叶炸熟,油盐调食。多食微泻。其麦或蒸使气馏。 音溜于烈日中晒令口开。舂取仁。煮作饭食。或磨为面。 作饼蒸食皆可。

    《本草纲目》

    荞麦释名

    李时珍曰:荞麦之茎弱而翘,然易长易收,磨面如麦, 故曰荞、曰荍,而与麦同名也。俗亦呼为甜荞,以别苦 荞。杨慎《丹铅录》指乌麦为燕麦,盖未读《日用本草》也。

    集解

    《萧炳》曰:“荞麦作饭,须蒸使气馏,烈日暴,令开口。舂取 米仁作之。”

    李时珍曰:荞麦南北皆有。立秋前后下种,八、九月收 刈,性最畏霜。苗高一、二尺,赤茎绿叶,如乌𣓌树叶。开 小白花,繁密粲粲然。结实累累如羊蹄,实有三棱,老 则乌黑色。王祯《农书》云:“北方多种,磨而为面,作煎饼, 配蒜食,或作汤饼,谓之河漏,以供常食。滑细如粉,亚 于麦面。南方一种,但作粉饵食,乃农家居冬谷也。”

    气味

    甘平寒无毒。

    孙思邈曰:“酸,微寒。食之难消。久食动风,令人头眩作 面。和猪、羊肉热食,不过八九顿,即患热风,须眉脱落, 还生亦希。泾、邠以北多此疾。又不可合黄鱼食。”

    主治

    孟诜曰:“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能链五脏滓秽。” 萧炳曰:“作饭食,压丹石毒,甚良。”

    吴瑞曰:“以醋调粉,涂小儿丹毒、赤肿、热疮。”

    李时《珍》曰:“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除白浊白 带。脾积泄泻,以沙糖水调,炒面二钱服,治痢疾。炒焦 热水冲服,治绞肠沙痛。”

    发明

    汪颖曰:《本草》言:“荞麦能链五脏滓秽。俗言一年沉积 在肠胃者,食之亦消去也。”

    李时珍曰:“荞麦最降气宽肠,故能链肠胃滓滞,而治 浊带、泄痢、腹痛上气之疾,气盛有湿热者宜之。若脾 胃虚寒人食之,则大脱元气而落须眉,非所宜矣。”孟 诜云:益气力者,殆未然也。按杨起《简便方》云:“肚腹微 微作痛,出即泻,泻亦不多,日夜数行者,用荞麦面一 味作饭,连食三、四次即愈。”予壮年患此两月,瘦怯尤 甚,用消食化气药俱不效。一僧授此而愈,转用皆效。 《普济》治小儿天吊及历节风,方中亦用之。

    附方

    欬嗽上气:荞麦粉四两,茶末二钱,生蜜二两,水一碗, 顺手搅千下饮之,良久下气不止,即愈。儒门事亲 十、水肿喘生大戟一钱,荞麦面二钱,水和作饼,炙熟 为末,空心茶服,以大小便利为度。圣惠方

    男子白浊,魏元君济生丹:用荍麦炒焦为末,鸡子白 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下,日三服。

    赤白带下:方同上禁口痢疾。荞麦面每服二钱,砂糖水调下。坦仙方 痈疽发背,一切肿毒。荍麦面、硫黄各二两为末,井华 水和作饼,晒收。每用一饼磨水傅之,痛则令不痛,不 痛则令痛,即愈。直指

    疮头黑凹:荞麦面煮食之。即发起。直指 痘疮溃烂,用荞麦粉频频傅之。痘疹方

    汤火伤灼:用荞麦面炒黄研末,水和傅之如神。奇效方 蛇盘瘰𤻤围接项上,用荞麦炒去壳,海藻、白僵蚕炒 去丝,等分为末,白梅浸汤,取肉减半,和丸菉豆大。每 服六七十丸,食后临卧米饮下,日五服,其毒当从大 便泄去。若与淡菜连服尤好。淡菜生于海藻上,亦治 此也。忌豆腐鸡羊酒面。阮氏方 积聚败血“通仙散”:治男子脾积,女人败血,不动真气, 用荍麦面三钱,大黄二钱半,为末,卧时酒调服之。多能 鄙事

    头风畏冷:《李楼》云:“一人头风,首裹重绵,三十年不愈。 予以荞麦粉二升,水调作二饼,更互合头上,微汗即 愈。”怪证奇方

    头风风眼:荞麦作钱大饼,贴眼四角,以米大艾炷灸 之,即效如神。

    染发令黑“荞麦、针砂二钱,醋和,先以浆水洗净涂之, 荷叶包至一更洗去,再以无食子、诃子皮、大麦面二 钱,醋和涂之,荷叶包至天明洗去,即黑。”普济方 绞肠沙痛:荞麦面一撮,炒水烹服。简便方 小肠疝气:“荞麦仁炒去尖,胡卢巴酒浸晒干各四两, 小茴香炒一两,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空心盐酒下 五十丸,两月大便出白脓,去根。孙天仁集效方 噎食:荞麦鞂烧灰淋汁,入锅内煎,取白霜一钱,入蓬 砂一钱,研末,每酒服半钱。海上方

    壁虱、蜈蚣、荞麦鞂作荐,并烧烟熏之。

    苦荞麦集解

    李时珍曰:“苦荞出南方。春社前后种之。茎青多枝。叶 似荞麦而尖,开花带绿色。结实亦似荞麦,稍尖而棱 角不峭。其味苦恶。农家磨捣为粉,蒸使气馏,滴去黄 汁,乃可作为糕饵。食之色如猪肝。谷之下者,聊济荒 尔。”

    气味

    甘苦温,有小毒。

    李时珍曰:“多食伤胃,发风动气,能发诸病。黄疾人尤 当禁之。”

    附方

    “明目枕”,“苦荞皮、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菊花同作枕, 至老明目。”邓才杂兴

    《高濂遵生八笺》

    荞麦花方

    “先将荞麦炒成花,量多少,将糖卤加蜂蜜少许,一同 下锅,不要动熬。至有丝略大些,却将荞麦花随手下 在锅内搅匀,不要稀了。案上铺荞麦花,使不沾。将锅 内糖花拨在案上杆开,切象眼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