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四 朱子五经语类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五经语类卷三十五
  钱塘程川撰
  易三十五
  系辞下传一
  问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象只是干兑离震之象未说到天地雷风处否曰是然八卦是一项看象在其中又是逐个看又问成列是自一奇一耦画到三画处其中逐一分便有干兑离震之象否曰是
  林学履录第一章
  问八卦成列只是说干兑离震巽坎艮坤先生解云之类如何曰所谓成列者不止只论此横图若干南坤北又是一列所以云之类
  林学履录第一章本义
  问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变字是总卦爻之有往来交错者言动字是専指占者所值当动底爻象而言否曰变是就刚柔交错而成卦爻上言动是专主当占之爻言如二爻变则占者以上爻为主这上爻便是动处如五爻变一爻不变则占者以不变之爻为主则这不变者便是动处也
  林学履录第一章
  吉凶悔吝吉过则悔既悔必吝吝又复吉如动而生阳动极复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悔属阳吝属阴悔是逞快做出事来了有错失处这便生悔所以属阳吝则是那隈隈衰衰不分明底所以属阴亦犹骄是气盈吝是气歉
  㬊渊录第一章
  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趋时者也此两句亦相对说刚柔者阴阳之质是移易不得之定体故谓之本若刚变为柔柔变为刚便是变通之用
  黄㽦录第一章
  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趋时者也便与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是一様刚柔两个是本变通只是其往来者
  林学履录第一章
  贞只是常吉凶常相胜不是吉胜凶便是凶胜吉二者常相胜故曰贞胜天地之道则常示日月之道则常明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天下之动虽不齐常有一个是底故曰贞夫一阴符经云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刚柔胜若不是极静则天地万物不生浸者渐也天地之道渐渐消长故刚柔胜此便是吉凶贞胜之理这必是一个识道理人说其他多不可晓似此等处特然好
  陈文蔚录第一章
  贞常也阴阳常只是相胜如子以前便是夜胜昼子以后便是昼胜夜观是示人不穷贞夫一者也天下当只是有一个道理又曰须是看教字义分明方看得下落说也只说得到偏傍近处贞便是他体处常常如此所以说利贞者性情也
  刘砺录第一章
  问吉凶者贞胜者也贞字便是性之骨曰贞是常恁地便是他本相如此犹言附子者贞热者也龙脑者贞寒者也天下只有个吉凶常相往来阴符云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极说得妙静能生动浸是渐渐恁地消去又渐渐恁地长天地之道便是常恁地示人
  林学䝉禄第一章
  吉凶者贞胜者也这一句最好看这个物事常在这里相胜一个吉便有一个凶在后面来这两个物事不是一定住在这里底物各以其所正为常正是说他当然之理盖言其本相如此与利贞之贞一般所以说利贞者性情也横渠说得别他说道贞便能胜得他如此则下文三个贞字说不通这个只是说吉凶相胜天地间一阴一阳如环无端便是相胜底道理阴符经说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浸字最下得妙天地间不陡顿恁地阴阳胜又说那五个物事在这里相生相克曰五贼在心施行于天用不好心去看他便都是贼了五贼乃言五性之徳施行于天言五行之气陈子昻感遇诗亦略见得这般意思大㮣说相胜是说他常底他以本相为常
  㬊渊录第一章
  问吉凶贞胜一段横渠说何如曰说贞胜处巧矣却恐不如此只伊川说作常字甚佳易传解此字多云正固固乃常也但不曾发出贞胜之理盖吉凶二义无两立之理迭相为胜非吉胜凶则凶胜吉矣故吉凶常相胜所以训贞字作常者贞是正固只一正字尽贞字义不得故又着一固字谓此虽是正又须常固守之然后为贞在五常属智孟子所谓知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正是知之固是守之徒知之而不能守之则不可须是知之又固守之盖贞属冬大抵北方必有两件事皆如此莫非自然言之可笑如朱雀青龙白虎只一物至𤣥武便龟蛇二物谓如冬至前四十五日属今年后四十五日便属明年夜分子时前四刻属今日后四刻即属来日耳
  黄㽦录第一章
  录中故吉凶常相胜句下万人杰录云理自如此
  问张子贞胜之说曰此虽非经义然其说自好便只行得他底说有甚不可大凡看人解经虽一时有与经意稍远然其说底自是一说自有用处不可废也不特后人古来巳如此如元亨利贞文王重卦只是大亨利于守正而已到夫子却自解分作四徳看文王卦辞当看文王意思到孔子文言当看孔子意思岂可以一说为是一说为非
  黄㽦录第一章
  问爻也者效此者也是效乾坤之变化而分六爻象也者像此者也是象乾坤之虚实而为奇耦曰像此效此便是乾坤象只是像其奇耦
  林学䝉录第一章
  问爻者效此者也曰爻是两个交又看来只是交变之义卦分明是将一片木画挂于壁上所以为卦不知何氏录第一章
  先生问如何是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或曰阴阳老少在分蓍揲卦之时而吉凶乃见于成卦之后曰也是如此然内外字犹言先后微显
  林学履录第一章
  功业见乎变是就那动底爻见得这功业字似吉凶生大业之业犹言事变庶事相似
  林学履录第一章
  圣人之情见乎辞下连接说天地大徳曰生此不是相连乃各自说去圣人之大宝曰位后世只为这两个不相对有位底无徳有徳底无位有位则事事做得㬊渊录第一章
  守位曰仁释文仁作人伯恭尚欲担当此以为当从释文
  㬊渊录第一章
  理财正辞禁非是三事大㮣是辨别是非理财言你底还你我底还我正辞言是底说是不是底说不是犹所谓正名
  㬊渊录第一章
  问人君临天下多少大事只言理财正辞如何曰是因上文而言聚得许多人无财何以养之有财不能理又不得正辞便只是分别是非又曰教化便在正辞里面
  㬊渊录第一章
  仰则观象于天一段只是阴阳奇耦
  李闳祖录第二章
  伏羲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那时未有文字只是仰观俯察而已想得圣人心细虽以鸟兽羽毛之微也尽察得有阴阳今人心粗如何察得或曰伊川见兔曰察此亦可以画卦便是此义曰就这一端上亦可以见凡草木禽兽无不有阴阳鲤鱼脊上有三十六鳞阴数龙脊上有八十一鳞阳数龙不曾见鲤鱼必有之又龟背上文中间一簇成五段文两边各挿四段共成八段于八段之外两边周围共有二十四段中间五段者五行也两边挿八段者八卦也周围二十四段者二十四气也个个如此又如草木之有雌雄银杏桐楮牝牡麻竹之类皆然又树木向阳处则坚实其背阴处必虚软男生必伏女生必偃其死于水也亦然盖男阳气在背女阳气在腹也扬子云太𤣥云观龙虎之文与龟鸟之象谓二十八宿也
  沈僩录第二章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身逺取物仰观天俯察地只是一个阴阳圣人看这许多般事物都不出阴阳两字便是河图洛书也只是阴阳粗说时即是奇耦圣人却看见这个上面都有那阴阳底道理故说道读易不可恁逼拶他欧公只是执定那仰观俯察之说便与河图相碍遂至不信他
  㬊渊录第二章
  问伏羲始画八卦其六十四者是文王后来重之耶抑伏羲已自画了耶看先天图则有八卦便有六十四疑伏羲已有仿佛之画矣如何曰周礼言三易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便见不是文王渐画又问然则六十四卦名是伏羲元有抑文王所立曰此不可考子善问据十三卦所言恐伏羲时已有曰十三卦所谓盖取诸离盖取诸益者言结绳而为网罟有离之象非观离而始有此也
  董铢录第二章
  间见朋友记先生说伏羲只画八卦未有六十四卦今看先天图则是那时都有了不知如何曰不曾恁地说那时六十四卦都画了又问云那时未有文字言语恐也只是卦画未有那卦名否曰而今见不得林学履录第二章
  伏羲当时画卦只如掷珓相似无容心易只是阴一阳一其始一阴一阳而已有阳中阳阳中阴有阴中阳阴中阴阳中阳□看上面所得如何再得阳即是☰故干一或得阴即是☱故兑二阳中阴□亦看上所得如何或是阳即是☲所以离三或得阴即是☳所以震四阴中阳□看上面所得如何或得阳即是☴所以㢲五或得阴即是☵所以坎六阴中阴□看上所得如何若得阳即是☶所以艮七再得阴即是☷所以坤八看他当时画卦之意妙不可言
  陈文蔚录第二章
  问先生说伏羲画卦皆是自然不曾用些子心思智虑只是借伏羲手画出尔惟其出于自然故以之占筮则灵验否曰然自太极生两仪只管画去到得后来更画不迭正如磨面相似四下都恁地自然撒出来辅广录第二章
  尝谓伏羲画八卦只此数画该尽天下万物之理阳在下为震震动也在上为艮艮止也阳在下自动在上自止欧公却说系辞不是孔子作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者非盖他不曾看立象以尽意一句惟其言不尽意故立象以尽之学者于言上㑹得者浅于象上㑹得者深
  辅广录第二章
  问伏羲画卦恐未是教人卜筮曰这都不可知但他不教人卜筮画作甚
  不知何氏录第二章
  以通神明之徳以类万物之情尽于八卦而震㢲坎离艮兑又总于乾坤曰动曰陷曰止皆健底意思曰入曰丽曰说皆顺底意思圣人下此八字极状得八卦性情尽
  黄㽦录第二章
  盖取诸益等盖字乃模様是恁地
  陈淳录第二章
  录末句郑可学录云盖字有义
  黄帝尧舜氏作到这时候合当如此变易穷则变道理亦如此垂衣裳而天下治是大变他以前底事了十三卦是大㮣说则这个㡬卦也自难晓
  㬊渊录第二章
  使民不倦须是得一个人通其变若听其自变如何得叶贺孙录第二章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天下事有古未之为而后人为之因不可无者此类是也如年号一事古所未有后来既置便不可废胡文定却以后世建年号为非以为年号之美有时而穷不若只作元年二年此殊不然三代以前事迹多有不可考者正縁无年号所以事无统纪难记如云某年王某月个个相似无理㑹处及汉既建年号于是事乃各有纪属而可记今有年号犹自奸伪百出若只写一年二年三年则官司词讼簿历慿何而决少间都无理㑹处尝见前辈说有两家争田地甲家买在元祐㡬年乙家买在前甲家遂将元字改擦作嘉字乙家则将出文字又在嘉祐之先甲家遂又将嘉祐字涂擦作皇祐有年号了犹自被人如此无复如何
  沈僩录第二章
  结绳今溪洞诸蛮犹有此俗又有刻板者凡年月日时以至人马粮草之数皆刻板为记都不相乱
  沈僩录第二章
  易者象也是总说起言易不过只是阴阳之象下云像也材也天下之动也则皆是说那上面象字
  林学履录第三章
  林安卿问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四句莫只是解个象字否曰象是解易字像又是解象字材又是解象字末句意亦然
  黄义刚录第三章
  易也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只是仿佛说不可求得太深程先生只是见得道理多后却须将来寄搭在上面说
  㬊渊录第三章
  彖辞极精分明是圣人所作鲁可㡬曰彖是总一卦之义曰也有别说底如干彖却是専说天
  杨道夫录第三章
  程先生曰卦者事也爻者事之时也先生曰卦或是时爻或是事都定不得
  不知何氏录第三章
  阴阳老少以少者为主如震是少阳却奇一耦二㬊渊录第四章
  二君一民试教一个民有两个君看是甚模様
  㬊渊录第四章















  朱子五经语类卷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