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隐集
第一
作者:南鹤鸣
1723年
第二

二月大风己酉

二月春风太颠狂。长安道上扬沙石。尘埃污人风力麤。天地黯惨云墨色。柴扉昼掩独悄悄。令我变色自叹息。如何今日有此事。却令大道行人绝。朝廷礼乐迈三五。内有夔龙外颇牧。汉江波静木觅高。日月照耀金银阙。智者愚者各得所。垂髫戴白皆欢乐。故老相传三百年。未闻恶风如此作。车轮摧折马蹄惊。出门欲行还入室。安得拥篲上青天。一扫天下风尘色。即令大道平且夷。九州人人皆拭目。

悼安载卿厚相

天上神仙安期生。暂游人间二十年。朗城胜槩擅江南。十里松湖鸣玉泉。朝游月出暮万德。濯衣时往紫海边。佳山美水寄踪迹。兴来逸气长飘然。偶入长安人不识。与我时论一片心。幸从仙骨学玄道。相许交情江海深。俛仰人间厌尘世。白云归路寒沈沈。神仙中人难再得。鸾凤高姿何处寻。长怀夫子不可见。临风涕泪空淋淋。

送春

一年三百六十日。佳节只是春三月。春三月能几何。只是九十日。早春春事犹未足。暮春春华已消歇。昨夜春雨花始开。今日东风花已落。花开花落能几时。只是一二日。一年佳节只是一二日。落花不扫长叹息。分明感激眼前事。茫茫物理安能觉。寄语人间青春子。尔辈红颜如过隙。至人晦冥隐踪迹。何必与五侯七贵同驰逐。

寄朴弟士元泰辅乐郊郊居庚戌

汉阳二月春苦寒。东风力弱冰雪顽。白麓跬步懒不到。何暇骑马寻郊原。广陵春光问何如。应知碧溪声潺潺。卧闻檐间鸟语变。病里枉㥘春欲阑。君夸乐郊胜广陵。乐郊物色非人间。春来更葺白茅屋。碧桃红杏当南轩。殷勤邀我一来访。满纸夸我春色繁。如今病蛰身奚适。仙踪邈然不可攀。枕流漱石定何日。病稣相期洗尘冠。

二月雨雪大下。次杜工部晩晴诗韵。

仲春寒威何壮哉。沙石乱走如尘埃。风雨相杂白雪皑。古木枝解乱折摧。忽如一夜梨花开。晓来红旭从东来。爱看南山松树正徘徊。春日之雪尚可爱。杜子空自心中哀。雪破天晴耸华岳。褰帷遥望白云台。丈夫不须汩飘零。何用委绝同死灰。

广津别墅。题磐石。

遥看汎汎波中舟。近听潺潺石上流。精舍数椽依碧嶂。春风啼鸟一山幽。

同士元出广津。次其韵。

并辔出东城。林壑偶来寻。岩花映石泉。山中春正深。溪自激清湍。鸟已变好音。三步一长吟。不觉西日沈。缘溪上下行。时复憩树阴。卜居慕杜甫。结庐同陶潜。堂成自专壑。外物何能侵。开窗纵目望大江。江外天边耸碧岑。

暮春归结城龟山田庐

西湖一曲即吾庐。虗室衡门趣有馀。谷口子真躬种穑。蓬蒿仲蔚爱闲居。山翁送饷盈筐菜。海客携分贯柳鱼。外物不侵幽鸟语。惠风时动半床书。

李通津敏采丈一醉不起

翰林元是谪仙人。长吉今为玉帝臣。叶令双凫唯见舃。河阳一县漫留春。公田半熟陶潜秫。座上犹馀北海宾。紫水傥逢方朔侣。应思暂出已经辰。

清州秋日忆广津

寒窗一褐梦难成。旅舍叶飞游子情。遥忆广陵秋已晩。碧峰萝月为谁明。

过骊州。距骊江十馀里。而匆匆不暇游。下马坐溪边。题诗沈流。辛亥

秣马桥头坐水边。沙堤新绿细如烟。春风倍忆骊江胜。回首清楼一怅然。

病卧清州衙。闻青川花事将阑。次壁板东岳韵。

平生空抱马迁志。踏遍四方心自雄。东游枫岳玉峰削。南访城山潮海通。鹭洲二水碧于锦。岩洞双溪寒若风。如今病脚不如意。咫尺青川花已红。

闻外舅西河丈李公敏叙解郡绂归田奉寄

园收芋栗水鲈莼。河上秋风物色新。归去偶然重九近。黄花白酒会亲邻。

陪家君向咸兴。留别朴兄士安泰维诸人。

咸州地阔海冥冥。未到令人心骨惊。青春瞥过终难复。远别当前不可轻。离杯满酌深情见。霁月临轩夜色清。若登铁岭顶头立。南望那堪忆弟兄。

龟景台观日月出壬子

海棠花下鸣沙软。清晓独登龟景台。淡淡星河如可掬。茫茫云海小于杯。鲸鲵出没沧溟动。日月光辉宇宙开。自觉壮观心目豁。临风高咏意悠哉。

无荒亭即事

彩霞轻云复翠烟。半入青山半锁天。忽有无荒亭上客。乌帽白袍立檐前。

与林德涵再往龟景台。观日月出后。汎台下至城川江口。舍舟登击球场眺望。又下乘小舟。汎城江下流石潭。因至本宫。垂柳濯热。归来适雨。书示德涵。

尘寰暇日尚云难。海上清游亦壮观。夜坐瑶台看月出。朝飞玉盏谢云端。扁舟泊处沙明底。并辔归时柳拂冠。高阁更逢风雨夕。白岩鸣瀑梦魂间。

咸关杂言。寄京师故人。

昔我别汉城。驱马出青门。青门大路如弦直。大路直指楼院村。城中故人惜远别。怜我送我携酒樽。彷徨道周不忍去。况当岩冬冰雪时。骎骎我马向铁山。大岭插天寒风吹。出关愁为塞下曲。登楼每咏相思诗。边城客舍旅灯孤。窗外三更雪花扑。有时开户露半面。石飞沙扬触手足。缩颈深室人事绝。始信人言关塞恶。天公造化本无私。寒尽春生边草绿。强扶愁病试出游。一天和气何融融。观鱼时从水上行。友鹿或向深山中。绿杨依俙细柳营。风云髣髴新丰宫。三岛瑞霭朝复暮。五陵佳气郁且葱。龟景台下碧桃熟。麒麟山里仙茶生。鸣沙百里碎片玉。海棠千树风传香。五月乘舟渡广浦。三日饮酒咏归堂。直登快阁俯长桥。桥下清江江入海。茫茫大野若棋局。点点群峰如剪彩。还思去冬坐一室。正似蝼蚓蛰不振。嗟乎是亦在我身。反顾吾心不自认。兴来长吟写长句。将寄离筵旧亲懿。离筵别怀傥不忘。命驾千里来把臂。

送林德涵南归

咸关雨洗新秋出。清浅江流白沙澈。山容树态净濯濯。碧天如扫悬明月。空斋独坐复长咏。不觉悠然清兴发。忽忆广湖十里平。景色定胜山阴雪。匪君意致与我同。孰与同舟如李郭。无何君送尺牍至。我有疾病将远适。洛城千里促行装。向来一会诚难得。嗟君此行不可挽。嗟君此别真可惜。登楼送子掺子手。落日寒山远天外。把杯怊怅不忍饮。离情浅深杯中会。劝君努力加餐饭。祝君树志功业大。嗟嗟薄俗知己难。君之行矣吾安仰。论君气度千顷波。较君年龄五齿长。如今一夕舍我去。吾过从此何由鲜。题诗空忆龟景台。汎海尚记蓬岛浅。秋风萧瑟动别袂。丈夫难禁悲泪泫。君归应见崔内翰。道余湖海长偃蹇。

送李评事丈之镜城

公行十日到咸阳。坐计前途路更长。千里莫愁登峻岭。一朝还喜会他乡。男儿事业宜先勉。宦海浮沈不足伤。闻说边庭安靖久。酒泉官酿满樽香。

二月二十八日。自咸兴发行。三月九日始抵镜城。归路历入七宝山。十八日税驾咸兴。以长句纪行。癸丑

一为关中客。再见春风至。登楼望南国。独酌悠悠思。郁郁安能久于斯。壮游欲遂男儿志。挥鞭朝过德山馆。秣马暮逾咸关岭。穿岛中坼海门开。雨后西风波转猛。岩前指点国岛间。晩日西来收霁景。居山驿亭倏忽过。侍中高台开胜境。青莎平覆白沙软。落落长松间梨杏。行行路出施利东。海上诸山皆可翫。文星岩有尚书迹。月波轩作督邮馆。磨云石栈九十九。屹然高为溟渤岸。茫茫斜日映端州。岭路危微脱马足。长桥彩阁俯官道。云是神明太守饰。磨天大岭入望里。疾驱平明到磨谷。盘回路转数十里。老木参天石荦角。却登高顶俯六郡。壮哉天之限南北。城津粉堞跨据雄。白浪如屋连朝夕。鲸台杰句传君平。日轩高文有愚伏。临溟大漠接吉城。西北阴风千里来。云横鬼门洒寒雨。雪消载德山崔嵬。千丈大泽烛龙堂。十里长川八景台。关山路难行亦久。仆夫悲兮马虺𬯎。光阴客里一春暮。倦游天涯从此回。明原归路指七宝。杖鞋闲行踏石苔。金庄寺中一宿后。多少峰峦始露真。开心台上一开眼。万寺千佛争纷缤。绝壁无波舟自横。深山不耕菁空春。千卷堆叠岩上书。二三屹立峰头人。椅伞床帐各布列。应是玉皇朝群臣。这非恍惚蜃所为。我乃依俙梦中身。肩舆晩出门岩外。翠微苍茫回首频。南归仍复点历路。岭云关月皆相亲。

东园桃李下偶吟

桃李园中细酌开。夕阳芳草树阴回。有时风起飞花扑。点点残红绣绿苔。

万岁桥月夜

天际无云月色明。澄江如练白沙平。长桥更有骑驴客。人影依微树影清。

送人南归

远别当前可柰何。我留关外子还家。咸山一梦三年久。铁岭千峰匹马过。

七月南归。留别咸山同游诸子。

金井梧桐飞一叶。瓦檐夜雨来三更。清江白沙净更澈。碧池红莲香益清。虗堂床簟觉微凉。岁云晩矣雄心惊。作客咸关二三年。自嗟悠悠无所成。深惭诸友日相过。说赋论诗见深情。相携连袂恣游赏。九天高楼当夏凉。盘龙山上俯沧海。窟蛇岩前乘小航。依依江上送玉笛。隐隐城头辉粉墙。风来柳边面上吹。月印江心舟底明。兰桨桂棹任所之。夜分舟中到钟声。他乡胜会须臾耳。向来欢娱逐水倾。昨夜秋风撼我思。杖策忽作关南行。良朋佳士皆惜别。快阁长桥亦难忘。云山秘泉汎片金。白岳飞流洒屑琼。广浦东湖海棠香。虎堆龙台潭水泓。信乎尽美非吾土。拂衣大笑归汉京。

三月二十七日到龟山乙卯

挥袂东风匹马行。任他花柳满春城。归卧故山幽静处。拂窗斜竹绿阴清。

庚戌来时种竹北窗外。今来成林拂窗。当夏抽笋者多。日日开窗。渐看长大。次昌黎新竹韵。

开窗翫抽笋。新丛渐深閟。逐节蜕箨黄。从条萌叶翠。朝看才一二。暮已添数四。虗灵谢黯黮。正直耻妩媚。排空独耸林。迸砌巧穿地。随肩若有序。挺立如知次。风行子猷韵。雨过湘妃泪。幽人爱无斁。日日相对视。

题金明国画

远水发孤帆。西风吹浪急。岸树尽披靡。舟人倚棹立。

星州武勇山城下。有泉石枫林。坐石漫题。

清泉纵细犹堪濯。赤叶虽衰不改容。匹马偶过山下路。岩边邂逅两相逢。

送从叔士容受万还京丙辰

雪窗相伴共分𫗴。岁改俱添一筭年。休言文史三冬足。北学中原益勉旃。

十月入京城旋归。李寿翁世龟,崔汝和锡鼎有诗要和。归龟山后始成。

乍见还为别。归程冰雪寒。图书千古静。湖海一身宽。春到腊梅早。月非前夜团。分张相落落。浮世合幷难。

寄朴状元士元丁巳

后汉司空初拜日。江东项籍起兵年。君今已骑云龙首。莫逆喉鳞乃上天。

次崔孤云临镜台韵

眉敛青临镜面溶。更看茅屋挂高峰。台上游人今不在。海天云影是仙踪。

次金克己咏渔翁韵

浦间垂钓一渔翁。十月天寒多烈风。欲试轻舟犹未发。安危只在卷舒中。

奉别西河丈光州牧行轩

州传有蟹无通判。端合骚翁吏隐闲。长夏讼清多暇日。一琴应对竹林弹。

戏次人韵

我家门临沧海水。指点呜呼弹丸同。君家亭压大江流。一陟温台四望通。钓得六鳌心自壮。脍斫双鲤兴亦好。吾人为命只一匏。持此便入三神岛。摘食交梨与火枣。还访白马津上春应早。

三月六日。示书斋友生。戊午

三月龟山百草生。一村花柳近清明。东窗日永增书筭。南亩风暄促耦耕。渐觉芳华容易过。已知名利苦难争。丁宁顾语诸君子。慎勿悠悠无所成。

闻从祖自白川谪所放归志喜

一朝雷雨振枫林。江水新添百丈深。顷刻扁舟横渡口。征人恰慰疾归心。

感遇诗。次陈子昂韵。

幽居有贫士。吐纳保养颐。阶前水淙淙。屋后山嶷嶷。世人世间乐。吾道吾自持。既不处囊中。奚论颖脱锥。茅斋自潇洒。卧看云起时。

秋气日萧瑟。秋空白露清。幽人倚孤枕。百感从中生。起来开虗窗。桂影看正盈。寒光直来逼。愁思增不平。

人生若朝露。百年真须臾。其间苦营求。竭海搜明珠。初为干禄计。终成无耻徒。各自谋一身。民悴几时稣。志士在沟壑。高人卧江湖。

九月雨雹

九月雨大雹。灾同暮春雪。青枫不成酣。林叶已皆脱。惨栗大冬象。四时一秋缺。

春日忆外舅公州丈李公时显遗宅有感己未

集青遗宅掩柴扉。寂寂终南春又归。风雨一番寒食节。满园花木自芳菲。

南海梧桐坊河氏宅西有泉石。朝夕逍遥于此。

洞远岩平绝点尘。水清沙白数游鳞。云埋海隔谁能识。天遣诗翁作主人。

闻朴兄士安得斋郞却寄辛酉

水落幽人初得官。却将乌帽换黄冠。除名出世犹居庳。赴直离家亦在山。岂变提鉏南亩志。聊为奉檄北堂欢。何当策马扶愁疾。共坐松窗弄石滩。

盆梅经冬不花壬戌

一盆相对伴吟呻。疏影横枝不染尘。来自山林多逸态。还从城市见幽人。高标直是超流俗。冷蘂何须巧趁春。正似渊明膝上物。无弦浪抚即天真。

送韩察访纪百之祥云驿

青门弱柳拂离亭。欲挽祥云驿吏行。傲骨岂为微禄缚。高姿自有远游情。南宫僚友还伤别。碧海群仙定笑迎。闭户东街春寂寂。一书能复问吾生。

送士元之伊川县斋。用秋江梦醒狂韵。醒狂谪伊川时。秋江有诗。

舍此白玉堂。适彼山水乡。暂收补舜线。行吟将母章。峡县少事务。黄堂白日长。读书宜及时。宣力正在强。子去多意适。吾留自心伤。斗酒城东隅。岁暮北风凉。联床话永夜。鸿雁惜离行。官园采紫芝。石鼎烹青粱。优游简编上。绝意声利场。斯焉可寄兴。未应堕渺茫。

送朴兄高山督邮之行癸亥

摇落深秋迫孟冬。终南山下倚云松。君今远去嗟何及。我独沈痾恨莫从。尽取风光收句里。频将消息寄书封。行登铁岭心应壮。俯视东溟一荡胸。

次韵西河丈雪后见怀甲子

终南小筑伴云松。窅默深冬卧蛰龙。晓起开窗清澈骨。雪厓冰壑断人踪。

酬人来访赠诗。次其韵。乙丑

地僻车马断。而无驰逐情。闭户过三冬。园林春自生。循除溪涧响。绕舍鸟雀声。何来佳客至。延坐讨沈冥。亹亹吐谈屑。不觉松林暝。沈痾顿稣醒。心虑廓而清。临分更期会。山窗新月明。

送崔参判汝和赴燕丙寅

吾人足迹遍东方。最恨中州隔渺茫。鸭绿江横衣带水。梦魂犹未到辽阳。

送珍山郡守

曾到珍山十载前。丹厓翠壁绕清川。吾孱恐负重寻计。送子春风却怅然。

丙寅中秋十二日。完山崔汝和,月城李寿翁,宜春南子闻。共访佛岩瀑。联成绝句。地即寿翁先相公白沙翁杖屦所及处。晩归寿翁。为记三人姓字于石壁。

淙淙飞瀑响苍壁。寿。得得闲人携玉甁。和。欲访沙翁题石处。闻。山蹊芜没藓花青。和。

是日到水落山西晦谷。次汝和,寿翁韵。

歇马临清涧。传杯坐白沙。浅山含远意。丹叶胜春葩。如水盟灵境。诛茅合我家。终能承惠好。携手更同车。

山亭老松根下。酿一小瓮。杂糅青叶。八月晦。枫菊离披。与崔令公汝和,其胤昌大,吾族弟鹤增。会坐开瓮。香色浓碧。

折腰山迳开新酿。曾向苍官斗米谋。倾槽响若千峰雨。举爵光侵翠壁流。

九日。次陶靖节九日韵。

今日天气朗。岩扉集友生。惜彼光阴逝。感玆重九名。离离红实垂。灿灿黄花明。霜林染醉色。云雁送寒声。林泉信无累。为乐及壮龄。松间新酒熟。劝酬匏尊倾。居闲阅书史。养疾遗世荣。高吟靖节诗。千古尚馀情。栖迟复淹留。岂曰无所成。

春日偶吟丁卯

一番风雨清明后。细草闲花满洛阳。欲挽小车随意出。尧夫趣味此时长。

丁卯三月廿五日。为朴兄白石公初期出乐郊。忽忆兄曾以悼吴丈太素诗见示。十年踪迹已难寻。平生不信羊昙哭。始识西州醉后心。第一句记不得。而其韵犹可识也。噫兄之赋此诗之时。即吾今日情境。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者。政谓此也。遂抆涕步其韵。示士元。太素名道玄

春风不到夜台深。草绿郊原独我寻。醉过西州真个是。飞花千树自伤心。

与族叔隐几翁启夏,从叔士容,族弟鹤寿。偕游西江蚕头。次挹翠轩韵。族弟自连山来寓西江

客有新从下土来。扁舟来泊西江岸。自言借宅有奇胜。仙游一峰前几案。公能一出访我居。开我柴扉扫我馆。听之欣然发新兴。引领江山尘虑断。清晨跨驴出城南。满目云烟皆可玩。平坡小憩玉壶倾。二客从焉酌无筭。正值初冬气清冽。岂必枫花巧辉焕。最喜露得真面目。山自苍苍水漫漫。徐行顾语向前去。石磴茅村细迳乱。俄然一笑有相迎。日出寒山已平朝。吾宗零替久不振。数十年前各分散。团圆幸得聚骨肉。握手相欢更长叹。根孤植弱远移睦。譬如千条归一贯。不妨强扶愁疾来。相携共作江湖伴。丝丝满盘斫冻鲤。滴滴倾槽酿白粲。向晩开窗指绝景。寒江涣若春江涣。人言更有蚕头峰。须陟崔嵬纵大观。攀萝不辞双脚劳。一任轻飚吹葛冠。危乎高哉千万丈。俯仰天地一无绊。却望江都与南汉。丙丁之事嗟可惋。片云浮翳磨尼顶。弹丸指点乔桐畔。清溪一抹云霞起。鞍岘群峰剑戟悍。麹糵偏从大阮酣。英豪缅想嵇公锻。不知苏仙赋赤壁。何如此日临江汉。风流千载久不歇。万丈光焰照映灿。秀句争传岭外作。清游富自黄州窜。不必效颦吹洞箫。七弦正好泠泠弹。敢将拙诗攀故事。罪我我自知吾逭。前吾挹翠值阉茂。掀弄江神恣挥翰。清风峻节动我东。早将浮世荣辱判。当年标举出埃𡏖。后来方知鹤与鹳。长留文字动牙颊。无数琼瑶积璀璨。沈吟感慨意不尽。引满谁能缚我腕。他时视今又如昔。阅过诗豪几个换。蜉蝣一隅讵足道。子长游迹九州半。且待春归花柳好。吾将自来不俟唤。

送清风府使

山开锦绣护官墙。水穴风岩引兴长。也识使君无事坐。翛然吟对一梅香。

送魏正郞定相之全州戊辰

春城三月柳丝斜。驿路联翩使者车。我亦半生湖海客。能知完府景光多。筠筒汲碧千家井。旭日蒸红万树花。病寓东街偏寂寞。新诗且待写来夸。

大庙洞寓居即事

焚香端坐诵残编。一室生涯却淡然。闭门终日悬檐雨。不羡山林听瀑泉。

水落山斋成。与尹进士君重志任同车而出。次其韵。

东林精舍经营久。携手同归对一灯。寂寂寥寥君莫恨。吾今于世有髯僧。

送密阳府使洪九言受畴

梦想平生在密阳。抽冬新笋正芳香。文园病渴应怜我。傥寄双筒碧玉浆。

水落山斋即事己巳

终日悬檐注瓦声。长林漠漠暮烟青。一川野色平而远。千嶂轻岚暗更明。天机动处吾忘我。乐意生时语未形。蜗室孤吟还独卧。谁知三十六年情。

三月三日。崔明谷汝和携其胤昌大枉余病榻。共登青鹤洞。庚午

闭门无意弄春晖。客道残花已乱飞。愁疾不妨扶上马。溪山聊复共褰衣。踏青佳节古来重。挹翠遗风今岂违。且向松间枕石卧。西峰日落久忘归。挹翠。曾与容斋游此。

与几翁会大平洞从叔宅呼韵

炎蒸五月路人稀。堂上还抛白苎衣。竹下更兼河朔饮。樽前高视夏云归。

薄暮苍然解袂归。城隅君独掩双扉。莫辞更酌金樽酒。返照林间尚带晖。

樽前醉客互争归。蹴却中庭白板扉。更约琶潭联骑出。长川平野弄晴晖。

权进士

英华自少迥超伦。中表情亲四十春。阳老家声今已远。龟沙世德子能陈。多猜造物怜穷鬼。有力青山夺好人。杳杳丹旌归月峡。琴滩呜咽助酸辛。

徐子良索广川题咏。聊以塞之。辛未

清秋湖海忆联衾。洛下春来再见寻。为说广川新景物。强要荒作苦呻吟。风帆沙鸟枕边兴。月笛烟蓑尘外心。惯看乌栖云出岫。多君高卧一樽斟。

归龟山。次吴清风道一见寄韵。

梧桐疏雨响秋扃。西望云烟点点青。闻说使君归兴足。海天风月一茅亭。清风解绂。归同邑率礼洞。

重九还苎洞京第。与几翁联枕呼韵。

一壶中夜好怀开。联枕从容岁几回。南北浮游头欲白。尘埃世事日相催。羞向少年同翫菊。懒扶愁病强登台。霜风冷雨侵轩槛。晓起无端更把杯。

送晋州牧使赵祥甫仪征○壬申

空山落木掩柴门。遥望征轺举一樽。梦想秪今长绕处。千梅万竹岳阳村。余曾病滞州地岳阳。极有卜居之意。

秋日琶潭忆几翁。谨次家君庚午秋赠翁韵却寄。癸酉

黄花赤叶一潭秋。散步高吟上下流。独对江山真可惜。城南老子肯回头。

首春访几翁于墨寺洞成昌山旧宅乙亥

竹下开樽旷几时。来寻暇日不相期。侨居更续圭庵躅。故事今传企老诗。雪里孤松元正直。池中石岛自瓌奇。主翁携杖仍愁病。共坐茅檐曝背迟。

九月七日夜。梦中作。

风高永郞湖。月上清涧亭。人皆逐逐争名利。子独闲闲养性灵。

过礼山示县宰寿翁丙子

琶潭居士洁湖游。无限城边遇李侯。好客樽开今北海。吟诗梅动旧杨州。萦窗皓月骊江似。联榻清谈岬寺侔。却忆星山官烛饮。无端二十二春秋。

柳进士振运戊寅

潭上枫林独坐时。何来佳客不曾期。仍谋卜筑诛茅近。每恨风尘拂袖迟。过隙光阴元自促。凌云豪气竟谁知。丁宁在耳平生语。题作虞歌无限悲。

寄崔校理昌大○辛巳

三千碧海旁归程。日日旅窗晓旭明。但令一片丹心在。好逐春风佐太平。崔自北评事承召

九日温阳驿村。示子正得夏族叔。壬午

古驿逢佳节。清尊酌月华。绛囊腰懒佩。朱实鬓嫌加。会友仍收族。登高当返家。遥怜故园里。霜菊几丛斜。

西溪朴公世堂癸未

四十年间谢笏簪。安贫乐道入山深。床头黄卷托吾契。窗外鸣泉知我音。衰世儿童皆坐井。古来贤哲亦如今。霜天水落增凄咽。秪有寒云锁石林。

赠李牙山汝元万始○甲申

京华湖海三年别。病后秋风五马来。正值山扉新月出。联床细话把深杯。

徐判书季容文裕戊子

晩山浓似佛头青。我引林诗请额亭。看君倾喜今犹记。卜兆于焉可妥灵。

自广州阴村向南汉。与克儿联句。

尽日行行绿水濒。青烟茅屋绛桃春。父。马头渐入南都路。粉堞山楼雾里新。子。

骊江舟中

长笛晴波弄小舟。春光无限白𬞟洲。汀花岸柳纷纷过。杰构朱栏一瞬休。

过牙山。次韵赠李汝元。

识君三十四年来。逆旅相逢青眼开。秋风潇洒堂前路。明月新醪店里杯。潇洒堂新酒店。皆在牙山。

南汉汉兴寺月夜。示崔府尹昌大。○己丑。

翠桧丹枫拥寺楼。浩然秋月洗羁愁。开帘更喜遥山入。水落归云绕槛头。

李进士万诚庚寅

德隐山空触事哀。历阳那复薤歌催。纵使故乡今得返。只看秋气日悲哉。李君家在洪州历阳。今春徐建中亦长逝于结城德隐洞。

正月二十三日夜梦。与二客游山作。辛卯

偃盖苍松下。高枕白石头。平湖练光净。飞瀑彩障垂。觅句驴背稳。携壶童子随。招提知不远。更上一层楼。

春日甲午

衰翁周甲苦难支。竹杖扶吾任所之。风定残花犹自落。老来春日亦含悲。落句未几为诗谶

李直长谦著乙未

世谊殷勤五十年。况看同病每相怜。江湖寂寞馀空宅。高卧青山便浩然。

二月七日。晦谷溪上口占。丙申

坐对溪流尽日闲。轻冰残雪共清寒。旁人错比寻真客。强作耽山不在山。

闰三月十一日。舍人洞曲水亭宗会。

孤露吾生在。今看亦老人。招邀集少长。荏苒惜馀春。煮蘂香风动。流觞涧水亲。殷勤敦睦谊。九世著心新。

次处儿韵。寄柳季昌凤辉德川谪所。

自怜多病卧漳川。西望湘潭秪黯然。心有天游为太上。妙香千叠碧云边。

冬日寓居即事

子女三人会。龙驹古县村。吾年过六十。尔辈幸俱存。积雪萦窗白。红炉照堗温。还思京洛里。忍冻有娇孙。

春日次杜诗韵丁酉

六十今逾四。何论白发生。两眸同马瞎。双耳发虫声。失睡愁宵永。羞阳怯户明。秪应宁没去。本宅是佳城。

子女成婚毕。何论孙未生。郊亭夜来雨。涧水自然声。列嶂皆春色。繁花一洞明。青衣小童子。沽酒出东城。

曲水亭漫咏

春山独立百花明。华发溪流照共清。休道主翁机自浅。等闲鱼鸟总关情。

李圣望师尚亡子献英挽庚子

十年吾抱卜子痛。昨者少陵不幸同。今闻复志亦罹此。俱是人间七十翁。大抵情钟在我辈。奚论其人才不才。然犹路人亦嗟惜。矧乎为父情讵涯。乃请挽语挑我怀。不忍把笔题歌诗。惟是悲者无几时。此为第一宽心辞。若将泉下比人间。其归其乐无穷期。若曰腐澌泯灭也。哀乐都无可论地。此义不待达者知。吾党二三归一致。复志即圣望号。少陵崔公今秋哭其季子尚履。

秋夜无寐辛丑

秋月初生易向西。垂帷长夜意凄凄。还将喔喔相期待。末路知音只一鸡。

西江。与李弟子始联句。

冰江暮雪连沙白。间有青头鸭浴波。闻。闲访西邻仍北巷。归来村落夕烟多。始。

松醪赋。用东坡韵。

丙寅九秋。余于家园拱北山亭之下地。酿一瓮于老松根边。半杂青叶。浃旬开视。香色浓碧。持分一葫芦于大学士西河李丈。即以续松醪赋咏其事而寄答。且要不佞亦次其韵。

曰余块独处此山樊兮。乍听金风之呼号。感时物之嬗变。聊散步于东皋。郁万株之苍髯。缘涧壑之周遭。干直上而耸身。枝偃铺而磔毛。离氛垢而入云。难为羡于蓬蒿。外凌霜而傲雪。内蕴腴而藏膏。贯四时而阅千年兮。纷百卉兮。嗟尔曹既托交于岁寒。又取媒于新醪。得遗方之真率。异千日之多劳。撷翠叶之精英。笑明燧之煎熬。藉琥珀而成酝。响飕飗而喞嘈。命伏龟使奉醡。湛虗明而清高。香掩东篱之菊华兮。色夺西国之葡萄。若令公子王孙而得一尝兮。典裘奚惜乎鹔鹴与青羔。持之不待于吴盐兮佐之无烦于蟹螯。无何之乡既移于徂徕兮。更觉俗状益远而尘容永逃。快若御寇之风驭兮。爽如麻姑之背搔。然好乐而无荒。又岂敢放逸而怠遨。惧无量之及乱。绊意马与心猱。停匏尊而枕虬根兮。且聆瑟瑟之轻涛。只师邵夫子之微醺一瓯兮。宁效刘伯伦之螟蛉二豪。已矣乎。赵孟之贵不愿求。齐门之瑟不可操。但念天下不遇之寒士兮。夫孰能赠之以一绨袍。吾欲分此醪而救其冻兮。倾海酿而筑丘糟。囿一世于春风。庸讵赋独醒之楚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