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简书刋误 卷一 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简书刋误卷一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
  汉艺文志有春秋古经十二篇先儒目之为简书即圣经也其分十二篇者以春秋十一公每公得一篇则十二篇也苐其书不知亡于何时唯三传传经则各有经文载于其中汉初行四家之学有公羊穀梁邹氏夹氏而邹夹无传祗公谷二学早立于学官而诸生传之顾两家杜撰目不见策书徒以意解经故经多误字而公羊且复以里音市语谰謱其间其所存圣经己非旧矣及左传行世则始知有简书正文冠策书首故当时左公谷三传俱著竹帛而左之为传先于公谷汉人亦称左氏为古学公谷为今学而其如左氏晚出公谷立学反先于左氏是以治古学者虽有张苍贾谊张敞贾逵服䖍辈不下于董仲舒公孙𢎞辈之治今学而诸生胶固竞立门戸即加以前汉刘歆后汉韩歆两歆之争必不能救左氏膏肓之目而策书简书总无闻焉夫左氏之传即是策书左氏之经即是简书故夫子笔削祗袭鲁国之简书以为之本即绝笔以后犹有旧简书一十七条见于左传则哀十四年获麟以前其为真简书而以之作夫子之圣经公羊穀梁俱无与也乃宋胡安国自为作传而元人创八比法直用其书以取士立学官而著功令明代遵之每经凡四题而春秋一经则专以胡氏四传代夫子之经而圣经已亡然且其所载传中者原非简书祗以穀梁本为据而谷之与公如狼狈屃屃彼此呼吸与左氏之所载者全不相合而于是圣经亡即简书亦亡矣予著春秋传念不及此亦仍以胡氏所载为圣经原本而反标三传诸字同异于其下东阳李生紫翔者著春秋纪传早已行世及之官岭表疑予传圣经之有未核属王生虎文问及之予乃命犹子文辉取三传圣经之各异者以简书为主而各注所误而明标之名曰刋误嗟乎前人之误其所厚赖于后人之刋之者岂止是与
  隐公一十六条
  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元年
  邾公羊作邾娄后同蔑公羊穀梁俱作昧
  邾本附庸国武王克商封颛顼之后名侠者于邾地当时称邾侠则邾祗一字明矣公羊多一字曰邾娄据旧解邾人语声歇末必有娄字犹呉人发声有勾字越人发声有于字曰勾呉于越类然经文亦有之如檀弓邾娄考公之丧哀十三年于越入呉类特此必不然者穀梁亦先左氏出而经文始终祗一邾字此非左氏改本又明矣或曰五等爵国无两字惟附庸有之如须句颛臾类则邾在桓年已与齐桓相盟㑹曾受王命进子爵自庄十六年后凡经文俱书邾子则亦当改附庸两字之例而公羊后经必加娄字于子字之上又何以称焉
  蔑亦名姑蔑即鲁国卞县南姑城也昧与蔑声转之误
  无骇帅师入极二年
  骇穀梁作侅后同
  庄子侅溺于马气谓咽食也无骇展氏名无考
  纪裂𦈡来逆女二年
  裂公谷作履履裂声转
  纪子帛莒子盟于密二年
  帛公谷作伯
  据左传杜注裂𦈡纪大夫子帛者裂𦈡字也公羊以帛字作伯字而不能传曰无闻焉尔穀梁有二说一以伯字连下读曰纪子纪君也伯者长也伯莒子者谓其盟时长莒君而使为伯也一以伯字连上读曰纪君长于莒君而为盟则从来书盟并不列长次于文中蔡卫滕薛俨然争长次而书并不及况以无据之长次可上可下而臆解经文岂可为训乃胡氏不知何据谓经文有阙一如甲戌己丑之两及而俗儒解者谓子伯皆爵名一人而两爵自必有误夫子因阙疑而慎言其馀则公谷所误缘不见策书其拟议固不足怪胡氏岂不读左传而其说如此此必谓左氏不足据耳夫不读左传当读他书许氏说文明曰𦈡帛俱是缯而徐注以𦈡为传符之帛谓关门传符当用帛边以为信则𦈡名帛字在杜注原自可据况经字有必不可易者不读汉书乎终军出关关吏予军𦈡而军弃之旧制凡关吏讥察出入必书帛为符裂而分之曰裂𦈡则此一裂字在左氏受简书时必不豫知有终军之事而改此文而终军在汉武朝亦并不知春秋之更有左氏而故造此事以求阴合于简书之字此则履之必为裂帛之必不可为伯有断然者
  况胡氏无学既拾人之误而又自坐以大误夫欲解圣经当亦取圣经而全读之单读此经则纪子者子焉尔或为子或为伯当慎言焉尔乃桓之六年明曰公㑹纪侯于郕又曰纪侯来朝十有三年又曰公㑹纪侯郑伯战齐师十七年又曰公㑹齐侯纪侯盟于黄至庄四年直曰纪侯大去其国而纪亡矣则是子虽阙疑虽慎言亦不应荒心丧志前后缪乱至于如此如此而犹欲传经何可矣
  尹氏卒三年
  尹左传作君说见毛氏传
  葬宋穆公三年
  穆公谷作缪后同
  穆缪通字礼记大传序以昭缪
  卫州吁弑其君完四年
  州谷作祝
  此则有意变异矣州吁见诸经谁作祝者此不过字声之转而齐鲁间人语音有然如杂记齐人有祝鸡翁呼鸡为州州亦呼作祝祝类今漫入经字乱矣祝有读咒者亦作训即训诅也然是昼声州吁岂得称昼吁乎
  公矢鱼于棠五年
  矢公谷作观
  杜注矢陈也设张也谓张施捕鱼之备而观其所获与庄子濠上观鱼祗视其游泳不同故此经有策书载臧僖伯谏词一百六十馀字皆公谷所未见者若止观鱼则僖伯此谏为多事矣且既有谏词则其语自有着落谏明以蒐苖狝狩与山林川泽之实为捕鱼发论则自非观看之谓杜甫观打鱼歌不得谓观鱼歌也又且简书与策书照应策书明曰遂往陈鱼而观之即又述简书一语书曰公矢鱼于棠书者简书即此经也然则经本如是矣
  卫师入郕五年
  郕公作盛后同
  郕与盛原俱读作成然郕是国名史记管蔡世家称郕叔武为文王之子武王之母弟则同姓国也虽他无所见然文十二年郕太子奔鲁经书郕伯来奔则固以伯爵而历见于经者乃复讹作盛是宋可作送卫可作彗史文皆市牒矣
  郑人来渝平六年
  渝公谷作输
  此不过字形之误虽异诂而义实可通渝者变也输者纳也按隐公为太子时鲁惠曾与郑战于狐壤而隐公见获未经通好至是郑始来求成是变怨为好所谓更成亦所谓输成也但更而后输更可包输输不可包更则渝盟胜矣若公谷改输而仍解作渝曰输堕也且又以堕成为不果成则不特字义乖即事实亦变总由不见策书而凭臆卜度故至此
  冬宋人取长葛六年
  冬左氏传文作秋
  传文作秋而经文原书冬杜氏曰以秋取而冬始告也
  郑伯使宛来归祊八年
  祊公谷作邴后同
  祊本郑邑周宣封郑时有助祭泰山汤沐之邑曰祊若邴则说文曰宋下邑在泰山并非一地揣其意不过以同在泰山之邑可借此作异而不知张州李县有难通者
  公及莒人盟于浮来八年
  浮来公谷作包来
  不可解
  挟卒九年
  挟公谷作侠
  公㑹齐侯于防九年
  防公作邴
  防又作邴不可解祊是郑邑防是鲁邑邴是宋邑并未相通据旧注鲁防邑在琅琊华县东南臧武仲据防岂得据他国之邑此皆无足道者
  夏公㑹郑伯于时来十一年
  夏字下公谷俱有五月二字时来公作祁黎
  时祁同音来黎声转总是谬误即来原可读作黎如商国莱侯即黎侯呉人伐州来即楚州犁之采类然公之读犁则仍是里音如如棠矢鱼传以得利为登来云齐人口语如是其非史文了然耳
  桓公一十六条
  𣏌侯来朝二年
  𣏌公谷俱作纪
  公㑹杞侯于郕三年
  𣏌公作纪郕公作盛
  此与前文俱是杞不是纪公谷误说见毛氏传
  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五年
  仍谷作任
  不可考
  五年
  螽公作𧑄后同
  公㑹纪侯于郕六年
  郕公作成后同
  此郕是鲁邑与前郕国不同故左氏传文亦作成
  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十一年
  左传有齐卫郑宋四国反疑经阙宋人非也说见毛氏传
  公㑹宋公于夫钟十一年
  钟公作童
  公㑹杞侯莒子盟于曲池十二年
  𣏌公谷作纪曲池公作殴蛇
  此亦是𣏌不是纪公谷误夫童殴蛇不可考
  公㑹宋公于虚十二年
  虚公作郯
  虚为宋地郯则鲁地矣总由不见策书不得真事实但知鲁宋相㑹则其地可宋亦可鲁因别改一鲁地而不知狡狯伎俩其拙而可笑止如此
  郑伯使其弟语来盟十四年
  语谷作御
  语御通字如越绝语儿乡即御儿乡类
  宋人以齐人蔡人卫人陈人伐郑十四年
  公以蔡人列卫人下
  此非蔡卫争长之时不必有次第可据但作异耳
  公㑹齐侯于艾十五年
  艾公作鄗谷作蒿
  公㑹宋公卫侯陈侯于袲伐郑十五年
  公于宋公上加齐侯二字袲公作侈
  公谷作异总不出人名地名字形字声之间至最狡狯者则列国盟㑹次第稍一颠倒亦原无可考至此经乃忽增齐侯二字于诸侯㑹伐之首以为此必无证据可掉臂耳不知此一㑹伐是鲁宋主谋合诸国以纳郑突伐郑忽者齐世德郑忽党忽而仇突其在前忽突出入无不齐助忽而鲁助突忽突不两立齐鲁不并袒岂有鲁谋纳突于以伐忽而齐肻与于其间者公谷与胡氏丝毫不识经并不识经之前后而左涂右抹□儿盗沸锡思掩不备乃不虞动辄灭手至于如此嗟乎可废然矣
  公㑹邾仪父盟于趡十七年
  㑹公谷作及
  夏五月丙午及齐师战于奚十七年
  公无夏奚谷作郎
  公与夫人姜氏遂如齐十八年
  公无与字
  庄公二十八条
  单伯送王姬元年
  送公谷作逆
  送之为逆此公谷之以字形误者周制王姬下嫁诸侯必以同姓诸侯为之主婚时庄王王姬下嫁齐襄使我公主之故单伯送之至鲁以送必上卿单伯者正王国上卿爵也公谷误送作逆实反经无理乃妄为说曰迎王姬本我鲁事此一单伯必鲁卿之受命于天子者夫大国三卿虽当命于天子然并不曾有公伯诸爵称于简册且单本畿内采地而世以采为氏者春秋称单伯单子单穆公单成愆无非王官并无一鲁卿得参预其间其谬误固不待言特揣其鄙意必因文十四年单伯如齐齐人执单伯并执子叔姬以为单伯必鲁卿鲁使故得与我姬并执是必逆王姬之单伯与叔姬同执之单伯前后一人皆此鲁卿而不知策书明云鲁襄仲使告于王请以王命求叔姬故王遣单伯如齐而齐商人以弑逆之贼并抗王命而执之是前后单伯简策显然公谷目不见简策而胡氏以盲工事瞽师总皆不见宜乎两传两遵之也且此单伯必非文十四年之单伯庄元至文十四约八十馀年其断非一人又可知也
  公次于滑三年
  滑公谷作郎
  齐师迁纪公将㑹郑伯与谋救纪而郑伯以国难辞之故次于滑则公己出国与郑通说非郎明矣特旧注滑是郑地则不然当是同姓一小国而与郑邻者观后郑伐滑则非郑地秦人入滑而晋曰伐我同姓则同姓国矣其后齐桓㑹幽有滑伯在许男下或即此耳
  夫人姜氏享齐侯于祝邱四年
  享公谷作飨
  公及齐侯狩于禚四年
  禚公谷作郜
  前二年㑹禚惟公郜而谷不然今公谷同不可解
  郳黎来来朝五年
  黎左作犁别出字
  齐人来归卫俘六年
  俘公谷与左氏传文俱作宝
  简书是俘而左氏策书文原是宝字杜氏谓公谷与策书俱然此必经文有误者且云俘囚也俘必以人而卫所归是宝物因以为疑而孔氏正义则直云宝与保古字通用此以俘保字形近致误则笑话矣按尔雅俘取也其注云如书言俘厥宝玉则囚人曰俘取宝玉亦曰俘此正俘宝玉也其云书言者以书序汤既胜夏遂伐三朡俘厥宝玉谊伯谊仲作典宝则献俘作书而反以典宝名篇简书专言俘与策书专言宝俱可通矣杜孔偶不见及耳
  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七年
  陨公作霣后凡陨字皆同辛卯夜夜字谷作昔
  庄子昔昔梦为国君谓夜夜也乐府夜夜曲作昔昔盐然此经两夜字而上夜作昔下夜不作昔岂有此理
  甲午治兵八年
  治公作祠
  古治兵振旅皆以教战然必于出师之际告庙行事故亦称祠兵今师次于郎徒以俟期之故选日教战即有告亦载主耳公谷称祠兵左以为治兵于庙皆非策书文也且我师以正月次郎甲午者即正月中日耳古干支皆记日无记年与月者以此月出师即以此月习战而公羊曰久胡氏曰役久何以解之
  夏公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八年
  郕公作成
  公初以郕作盛郕国也后以郕作成郕邑也今围者郕国而亦作成且自为说曰成本是盛而以讳灭同姓故作成则成之与盛皆字音相同之别出字也何讳何不讳冤哉
  公及齐大夫盟于蔇九年
  蔇公谷作暨
  夏公伐齐纳子纠九年
  子纠公谷作纠
  子纠去子字无理孔氏正义云案今定本经文纠字上有子字则在唐时尚有经文定本今亡之矣乃胡氏直曰纠不书子者明纠不当立也则请读后经九月齐人取子纠杀之此公谷与左氏文总无异也岂夏不当立九月当立耶
  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十年
  舞谷作武
  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人㑹于北杏十三年
  齐侯谷作齐人
  说见毛氏传
  宋人齐人邾人伐郳十五年
  郳公作儿
  郳即前郳黎来之郳也公前作郳此作儿不可解
  㑹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子同盟于幽十六年㑹上公有公字许男下公谷有曹伯二字
  不可考
  齐人执郑詹十七年
  詹公作瞻后同
  齐人殱于遂十七年
  殱公作瀐
  齐人不死于水而死于陆且此时无海戍又无呉人水犀军即晋阳之灌亦属后起谁为瀐之乃何休解曰投药于水中使饮食而死则瀐者没也药死而曰没死非信史矣
  齐人伐戎二十年
  戎谷作我
  无传不可考
  春王正月肆大𤯝二十二年
  𤯝公作省
  大省原不可解何休解曰谓子卯日也夏商以子卯日亡此日当省但居丧不避子卯日桓有母丧而避子卯而不哭则过度矣肆者过度也则尤不可解按檀弓子卯不乐士丧礼既殡之后朝夕哭不避子卯则子卯二日吉事避而丧事不避礼固有之然未闻名为省也且桓虽不念母然子卯不哭出自何书此经与此传不问简策从未有子卯二字稍见行列不知东汉何劭公何由知之如此而欲作公羊墨守不亦恑哉
  陈人杀其公子御寇二十三年
  御公谷作御
  御御通字列御寇亦作御寇
  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二十四年
  郭公二十四年
  左以此两经分四节公谷以戎侵曹曹羁出奔陈作一节赤归于曹郭公连作一节
  此经失策书故左氏无传但左氏分四节者以一节为一事不相干也公谷皆以侵曹奔陈为一节一事赤归郭公又一节一事其以侵曹奔陈为一节者谓戎来侵曹曹君欲亲战而曹大夫名羁者三谏不聴去而奔陈此一事也赤归郭公又一节者谓曹君为戎所杀适有失国之君名赤者从外归于曹而曹无名赤之人问之葢郭公也此又一事也于是何休解曰郭公有地之君失国来曹当书出奔今书归者一似此人之来有类乎所杀之曹君谥之为郭公而还归于曹者而其实则但是赤归不是曹君归其不书奔者从微者例也则此一郭公既是郭君又且假之为曹君之谥或为赤郭公或为曹郭公无论谥法无郭名即曹君射姑前年书卒其子僖公并未见杀儿曹呕哑了无根据乃范𡩋注穀梁较胜于休且其时有徐干薄氏辈两相论辨而终不能变其说六经皆齐谐矣唯杜氏注左传直云曹羁葢曹世子也先君既葬而不称爵者以微弱出奔故曹人不能赴也赤即曹僖公也葢为戎所纳故曰归也则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一如桓十一年郑忽出奔卫突归于郑简书前后书法恰合此真以经解经之最善者然犹有据史记世家与年表谓曹僖名夷不名赤以为质难总谓不如阙疑耳若正义载贾逵说谓羁是曹君赤是曹公子之为戎女出者故戎侵曹逐羁而纳赤此说与杜氏同而较详于杜且颇有理焉知非东汉初原有师承而为杜氏所据者若此者又何必过难焉
  春公伐戎二十六年
  公无春字
  桓无秋冬定无正月便云有意削之今庄并无春耶
  公㑹齐人宋人救郑二十八年
  公有邾娄人三字在宋人下
  冬筑郿二十八年
  郿公谷作微穀梁注引左传作麋今左亦作郿
  春新延厩二十九年
  厩公谷作廏
  师次于成三十年
  左无师字
  此我师之救鄣者也左氏无策书并失师字
  冬十月己未子般卒三十二年
  已公谷作乙
  无考









  春秋简书刋误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简书刋误目录
  卷二
  闵公一条    僖公三十二条
  文公二十二条  宣公十五条
  成公十五条   襄公三十七条
  昭公四十四条  定公二十一条
  哀公十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