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鲁旬刊发刊词 中华文库
发刊词 管孟仁/新鲁旬刊 1926年 |
新鲁旬刊何为而作也。盖将拒邪说。放淫词。俾吾中华国民。得免于洪水猛兽之害也。自苏俄以其残酷无人性。诡诞无人理之政策。试行于东欧一隅。且美其名曰劳农劳工。以眩惑世界之耳目。其实各国政府。无论欧亚美斐。世界民族。无论黄白棕黑。莫不畏之如虎狼。避之如蛇蝎。惟少数野心家。思利用此种魔鬼政策以祸国殃民。图一党一系之私利者。始倡言无忌。欲仿效而施行之。并诱惑一班青年无识之学生。与偷安废业之苦工。用为前驱。以扰乱社会之秩序。此犹不足奇也。最奇者。以堂堂军人。负有捍国卫民之责者。亦甘受苏俄之运动贿赂。以武力助过激与宗教。立于绝对的相反之地位。宗教尊上帝。而过激以上帝为虚无。宗教重伦常。而过激以伦常为愚腐。彼某大军阀。一面信奉耶教。一面宣传过激。举两面不相容之政教。而一身兼之。可谓极天下古今未有之奇特。吾无以名之。只可名之曰妖孽而已矣。今人动言赤化。多不知赤化之由来。盖俄在先世。本以君主专制立国其君权之大。政令之苛。实为全世界之冠。然专制愈甚者。反动亦愈烈。故革命之风。在当日俄国。大有满天燎原之势。俄之前皇。毙命于手枪炸弹之下者。非只一人。然革命党虽凶。终不敌其专制手段之毒辣。直至欧战未了。国力已疲。革命者乘人民痛苦思乱之馀。遂推倒县政府实行其劳农政策。斯时俄之恶魔李宁。更进一步。推倒温和派之革命。而实现其过激派之革命。故俄人有白赤之分。所谓白俄者。非仅指王党而言也。凡温和派之革命党人,亦羼杂其内。于是赤色旗帜。乃迷漫于全国。而大部分非过激派之俄人。遂在本国内不能获尺寸之地以托足立命。而俄之金钱宝物。土地产业。遂完全操纵于少数人之手中。彼等对其本国同胞。尚不能容。而谓能爱我助我。天下宁有是理。虽然。使彼之政策。果能为俄人造福。无论其过激与否。吾人尚可仿而效之也。然彼自没收产业。实行劳农以来。举商民之所有。皆定为国有。种田者须将获收之谷粮。完全输诸官府。然后再向官府领取籽种口粮。为商者须将赚得之金钱。一律纳诸官府。然后再向官府领取资本拍照。推之一切作业者。莫不皆然。因此为农者不再努力耕田以虽获馀粮。不能据为己有也。为商为工者。不肯再努力营作。以为虽馀金钱。不能据为己有也。因之俄国土地荒芜。市井萧索。人民皆苟安旦夕。无复进步之心。此皆该党政策之效果也。而且排斥宗教。不准人民自由信仰。凡教中最有道德资望之主教神父。皆判处死刑。致引起列国之反感。直欲向之宣战。彼等始惧而取消。此又苏俄治国之成绩。昭昭在人耳目者也。目前彼因形格势禁。已少知觉悟。凡国内不能推行之政令。已逐渐移步换形。而独对于我国则竭力宣传。必欲使中华民国尽变为赤化而后已。其处心积虑。盖欲夷我国为彼附庸。举彼十馀年来之损失。尽取偿于我国。我以堂堂神圣之华胄。乃必欲自沦于禽兽。并进而为禽兽之努力。记者真不知其是何居心也。
或曰孙中山前亦曾倾向其政策。与苏俄携手。中山非我国民党之伟人乎。记者曰。子如言此。真为中山所愚矣。盖中山志在同意广东。猎取总统。由一隅之总统。再进而为全国之总统。无如金钱与军械两不充足。常惴惴焉恐不能敌陈炯明。以陈能得北方阶级。而彼不能得北方之接济也。乃思利用苏俄。以谋财械之充实。彼岂真欲实行赤化哉。无如中山早死。其部下之武人派。遂为苏俄所制。如广东之蒋介石等是也。其部下之文人派。则在北京伺隙而动。常思利用军阀。以掠取清室之宝藏。及都内之精华。如李石曾等是也。至国民一二三军之首领。无非利用赤化以鼓动暴民。对外可坐享苏俄之金钱。对内可没收传国之瓖宝。倘得志不失为李宁第二。不得志亦不失作犹太富翁。独有学生劳工。终日茫茫然呐喊摇旗。不过充卖国贼之走卒。岂能得到丝毫利益。其愚可笑。其情亦可悯。故本刊于开宗明义之始。揭橥其弊。愿我同胞之猛醒也。
影神庵主人 敬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