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惩毖录
卷之四
作者:柳成龙
卷五

芹曝集

请破格广取人才以为守令边将。启

庆尚道海边自西生浦釜山浦等处虽为贼窟而其馀梁山密阳以北皆为我 土遗民往往保聚山谷苟延时月其数亦多若能登时选择守令招集流散防 护盗贼渐次安集而察其地形分据要害以为且耕且守之图则贼既有所畏 惮而不敢恣意出没民之离散于他境者又将日益来集而将来守备之策渐 可讲矣今此状启辞缘实有远虑而所谓安以命者徐渻既视其可用且为本 土之人其于民情土俗亦必谙委当此危难之际所当破格收才以求实效依 状启施行无妨诸阵军官可用武士不患乏人而未得展其所怀胆力惫于饥 寒才气挫于沉滞者诚是至当之论夫人才虽有大小而皆有所长短苟能随 才甄拔使各奋励则莫非可用之才所患求之不广用之失宜耳庆尚道方对 贼垒策应抚摩之责尤重于他道而。朝廷每于千里之外循常差送得人者 无几如使本处有可用之人则择而任之何不可之有徐渻既在荐举守令边 将之秩更为从实搜访勿限多少论荐其才亦令都元师巡察使一体荐举以 广用人之路事幷为行移何如

责励金应瑞高彦伯协心成事。启

近日国事方急而各处诸将不以誓心讨贼为重因争少嫌颇有不睦之渐累 形于状启之中寻常怪叹伏见徐渻所。启别录则高彦伯金应瑞等当初惹 起争端不过因坐次高下而然诚不满一哂彦伯应瑞等效力于行阵之间皆 有功劳国家之所同倚仗今则因前日。下谕已为释然相驩似无可虑但徐 渻所论坐次事则。朝廷所当处置以止后日之争端也我朝京外官相会坐 次自有大典所宜遵行不可以他议有所移易高下于其间也法典内凡官会 坐一从品秩而节度使防御使同是奉。命使臣高彦伯既为嘉义金应瑞为 嘉善则会坐次序甚为分明岂可以节度使为藩臣视同守令而以嘉义下于 嘉善哉此争端之所由起也至于洪季男为永川郡守邓希玄为义城县令皆 兼助防将本职兼职皆下于兵水使无相抗之理都元帅以季男希玄为自己 卫将使之与兵使防御使抗礼通关此则尤无所据岂有舍官职尊卑之序而 从一时军中分部之令与专阃之臣列为等夷哉此其处置号令之间未能合 宜而致令人心不服无事而生事者也大抵辑和诸将镇定裁抑消其忿争之 气而使之同心勠力以济王事者乃是元帅之任昔者杨仪魏延交争而孔明 为元帅则终身不敢有乖戾之色各尽其才以立战功良由处置之得宜也以 此意下书于权栗及徐渻处使之遵奉施行其在各阵诸将亦一体晓论激以 忠义期于协心成事何如

请谕忠清全罗道兵使申敕守御。启

李镒在全罗道市忠清道则只有兵使边良俊凡道内要害控扼之处及留兵 待变定将约束之事必须闲暇之时预为区画有成算然后可无仓卒之患不 知边良俊措置方略果无疏漏否也近者专阃之将多以自己所为事推调于 他人拱手无为以为。朝廷当别遣将非我所自处置虽贼犯地方而不为以 身捍御之计极为寒心请下书于边良俊问其道内措置几何及要害控扼便 否使之逐一陈。启又申敕守令整齐约束抄炼军兵缮治器械俾无疏虞何 如

条列措置粮饷。启

粮饷竭乏最为今日切迫之患此若不为措置则他无可为之䇿今内则经费 浩多而太仓所储不足以支数月之用外则官储罄尽私蓄亦无许多。天兵 支供我国诸军调度之事皆无办出之地尽有溃散之忧其为悯迫莫此为甚 然其措置粮糓不过数条一曰作米二曰收税三曰募粟四曰贸粟此四条若 料理得宜著实行之则庶有继粟之路谨以应行事宜条列于后 一京城上番军士骑步兵户奉足定别甲户奉足通融均铺皆令纳米每一 人纳大小米中五斗各司奴婢诸员匠人乐生乐工奉足皆纳米五斗则 其数将至于十馀万石矣但忠清京畿黄海江原道军士则时方上番于 京师若遽罢上番而令纳米其官则中间处置未及之前无守卫之军今 年则姑为先试于全罗道从其见在军数轻便捧纳各置于其官或以漕 船输运于京师或补南方军粮事为事目施行 一京中常时所用各处散料一月二千七百馀石别例经费不在此数户曹 先计一年十二月用度若一月该用三千石则一年共三万六千石此外 如。天兵往来支给之数亦必有一二万石然后可以拟用今年田税元 数总会计除经费及别例上下之数其馀尽数别储专拟军饷勿得他用 以待军兴然如庆尚道则常时纳税每于明年四月纳于可兴仓今年则 既不为上纳当于秋冬谷贱之时即为捧纳于各其官以为军饷事 一募粟事民间不无愿纳之人特以定数太多中人之产不能办纳又恐国 家失信皆深藏不出以其如此而抑勒括出则民怨腾起所得不多近日 募粟之弊徒为病民而无益于事者职此故也令户曹更为勘定石数使 之轻便易纳又随其所纳多少登时行赏无使如前失信于民使民乐从 事 一贸粟所得终是不优不足以补一隅之用似为无益然义州中江方为开 市辽东之糓颇有转输之路量发银两乘秋来糓贱时多数贸得积置州 仓事 已上诸条令兵曹及户曹详定节目急速举行使有实效何加

申明外方镇管之制。启

外方镇管之法乃是军政之大者近日此制久废涣散无统终止于土崩瓦解 不可收拾已可痛恨前者因本司。启请特为下书知委于各官而积年弊习 犹痼于人之心目不能改旧图新为镇管守令者亦惮于作为安于姑息凡检 敕属邑修举军政等事尚皆置之寻常监司又不闻董责之事悠悠度日事无 可为者姑以忠清一道言之则忠州镇管之法修举则鸟岭竹岭之门户固矣 清州镇管之法修举则黄涧永同秋风等处把截之势可以成形公州镇管之 法修举则锦江一带可以无虞洪州镇管之法修举则内浦沿海等地皆为可 守此其事简而功多不言而可知矣奈何人之所见滞于近规终不能恢拓建 置以振颓靡之势此臣等之所以深忧永叹而不能自己者也今公州牧使郑 文孚已下去文孚才器可以任此请以此意别为。下谕于本道监司使以前 启下辞缘申敕诸镇而且令郑文字专治所属军政整顿颓圯使有成绪令列 邑取效行之何如

处置全罗道沿海郡邑。启

昨日登对时臣伏承。传教全罗道海边郡邑守令弃其官守皆在舟师久而 未还以此官家百事虚疏至于村民欲诉疾苦而无可诉之处耕种而无劝课 之人还上出纳皆失其时种种弊端不可胜言若虑其此弊而使守令还官他 人代领军卒赴阵则亦不如守令亲往之时军中之事反致虚疏二者均为难 处之弊不可不随时变通以救币端臣等今以下教之意反复商议则众议以 为往时两湖各官之疲弊者多由于差定假官今若自京差送则虽云极择而 未必皆得其人赴任治官之际俨然一守令模机而其人等不能庇其妻子则 必眷率下去坐食官家亦非今日残弊官力所能支吾不如令本道监司于其 邑士子或前䘖朝官中择其识事理廉谨不为非义者从公论差定县则称为 留县官郡则称为留郡官府则称为留府官限事定间使之姑代守令之任凡 邑中民人呈诉还上分给催纳等事皆令句管而其所食粮料则母得擅用官 家之储只依常时乡校训导之例月朔给料会计报监司申敕户曹施行其中 如有善于其职使民心喜悦粜籴以时劝课耕耘者则此乃可用于守令之人 监司。御史各别核实。启闻以通仕路如有泛滥作弊不治民瘼粜籴失宜 撞用官糓者各以轻重治罪事各别下书于本道监司急速举行而差定之人 为先列名。启闻母得循情容护以增官民之弊事幷为知委施行何如

陈为东征将士陈奏救解。启

臣病役潮热往来午前则稍醒午后则昏甚昨日午后备边司郞厅以秘密 启草来示臣见其大槩盖欲为东征诸将解释人言而慰解其意与臣之近日 所虑无异同今承。下教更为详审则经略之事虽与提督有异自此有言以 一为一否为难其意亦是然臣意不必历举姓名但以东征讲臣承。皇上之 命拯济小邦为辞恐无不可第此事当别为一奏抑幷载于贼情。奏本乎此 等曲折未知如何而可以前日金睟状启诸条臣病昏不能仔细看过思虑所 及未能精细更令备局熟议处之俾无未尽之事幸甚

条列战守机宜。启

见本集

陈炼车解弛请令兵曹统领责成因辞训炼都监都提调。启

臣昨日病未趋仕今始来诣宾厅伏睹。答兵曹判书沈忠谦。圣批臣不胜 感激惶恐之至臣于上年冬暂管训炼都监事其后因他职务无暇兼察自四 月以后又连月大病今才起头又未能一见教阅等事其解弛与否臣不得详 知也然军心之劝励颇不如前而所习技艺行阵之法反益生疏人多忧其废 堕而无效此则臣亦闻之而未知其何由也今此唐人所言固所不较但炼军 大事也如不日进而乃日退则亦终于废堕而已此臣之所以日夜忧念者也 且臣有愚见不得不言治军有大要号令出一一也分数分明二也赏罚必行 三也不然而日月已久怠惰继之弊端滋生气象陵替则无惟于日懈而不振 也故臣于前日。启辞暂及此意而请以军事责成于兵曹诚欲号令出一而 体统相维也至于唐人虽爵秩卑微然既以炼兵之事求之于彼则待之不可 不厚而得其懽心易曰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圣教云云实出于此此亦有司 之臣所当敬谨而奉行者也臣积病之馀精力不逮势不暇更察都监之事而 凡国家军政兵曹自当专力为之不必又使大臣搀错请递臣训炼都监都提 调而专委该曹以正朝家任人之体则庶或便益惶恐敢。启

令兵曹专委炼兵。启

请广取人才。启甲午九月

请措置粮饷。启

幷见本集

庆尚道应行事宜。启乙未正月

一自古兵乱之际必先设营栅以为据险之地使军民有所凭恃老弱有所投 藏以其公私积蓄尽在其中贼至则依险据守贼去则下山耕种一处如此 他处皆然近者十馀里远者数十里复屯相望形势连络则非徒可以保民 亦可以御贼此至切至紧之务故虽将帅守令不知出此而乡村有识之人 往往聚合村民措置方略犹可以保全乡曲今者中外人情皆以倭贼势大 不可支撑其于设策防守之事一无经意故小民之无知者亦传相效仿窜 伏草间流移转徙以求偷活于朝夕而其于耕种之务尤不致意以此贼未 至而南方之荡败日甚更无收拾之望良可痛心今之议者言及山城据险 等事则以为无食无兵不可遽儒此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者也如欲大举筑 城多用人力非今日之所可成也若于山村要险之处招集流民自以其力 略设营栅而资以种子牛只以为且耕且守之计则固人民之所欲为者特 患为官员者不为指挥经理而号令不出于上故民不肯为耳今以庆尚道 言之金海熊川则方为贼薮已不可言团聚之事昌原去贼薮甚近故亦为 空虚之地此外咸安在鼎津之南而东距昌原五十馀里南距固城三十里 而虽屡经倭贼焚荡然其西面遗民尚多有之苟能于贼退之初趁时招集 择其要险之处而设为数屯则非徒咸安一郡因此可完而亦可为宜宁晋 州之藩蔽且固城尚云粗完若咸安又为稍稍安集而与固城形势相倚则 海边郡邑因此稍稍得成亦可期矣奈何诸将之虑皆不及远相聚宜宁只 以鼎津为限界其外则皆为弃地民之来去不问贼之肆行自如往时成允 文为兵使时犹能分遣伏兵于镇海地境及岩险之间贼自昌原巨济出来 者犹不敢恣意而民得少有赖焉允文罢去继其后者一切置之相忘之域 故遗民曰就散亡且为零贼所掳掠莫能禁止良可痛心倭贼善用鸟铳枪 刀轻生突战我军欲角力于原野之中则诚难制胜若或择于形势险固四 无林木岩石之地或虽土山而绝无攀缘俯瞰之处设为栅垒四隅多载石 车而待之贼虽千万难以陷败盖地势如此而以逸待劳则贼之长技皆不 得施而我可以专力制之何者鸟铳虽及远而从山下向天直放岂能伤人 至于枪刀突战之技亦不得施于山下如前日幸州之战是也如是而野无 所掠其势不数日将疲困自退乘其惰归之际出劲兵设伏林薄之问处处 邀截或击其尾或攻其腰则贼势自衰而我势自张赵充国所谓羌易以计 破难用兵碎者此之谓也咸安郡守安沃颇善于其任人心不至厌苦云且 此人在北道素以善战名令元帅各别以前项所陈辞缘分明指授令于咸 安要害处如防御山馀航山等地团聚一境之民谆谆晓谕或一处或二三 处设为木栅以为入保之地平时多设瞭望以知贼来而及此春节于山下 率人民大开屯田必须身操畚锸与民同苦咸安土地肥饶甲于一道每水 田一斗地秋收四五石其利不可胜言如使诚心为此不独咸安之民也四 方之民闻风来会不久将成大阵农隙依此操炼有事则与大军协力掎角 其为防备之䇿实无大于此者若安沃善于此任而显有成效则不次超擢 以为诸人之劝亦无不可然此但举咸安一郡而言耳他如固城镇海昆阳 泗川河东一带郡邑守令皆当责以此事必期成效而今年招集人民多少 耕垦广狭措置防守方略能否一一考课无得悠悠泛泛如前日之为其有 成效者显然陞擢其惰慢不事者律外行罚疲软不能胜任者一一汰去事 都元师及巡按御史巡察使处。下识何如 一洛东江下流自金海入海以上历㓒原灵山昌宁玄风星州仁同善山以达 于尚州又一岐自宜宁达于晋州即所谓岐江稍西则鼎津而皆舟所通行 之路也壬辰癸巳贼兵皆以江船运粮饷军器往来无碍而人不知沿江设 险惟郭再祐于江中马首院等处设木杖贼船流下之时为杖所碍因从岸 上设伏急击多捕贼船四十馀只其后贼船又碍于江中岸上之军围立相 持凡八日而贼之在他处者举众来援故不能尽捕当时若有大炮及火箭 从岸上乱放则贼必尽殱于水中其不能者特以器械不备故耳今贼中体 探之人往往来说贼多备江船以为行江之计是其凶谋所在不徒然也而 我军如闻虚语不知为备可乎鼎津以下及洛东江下流与诸淡滩渡涉处 若为木杖则可防水来之贼然人必以人力不足为诿而沿江有山处如鼎 津以上月那山橡木参天直临江上若发军数百馀人或用僧军斫伐流下 设杖于要害之处以塞江路不但拒从下流上来贼船亦可以御左道贼兵 之乘浅滩渡来者矣亦知委诸将相机施行事 一僧将惟政方欲修葺龙起山城而患其私力不足令本道巡察使随便助力 且觅给种子使惟政率其军百馀屯田山下以为积粟之计事 一巡边使李薲前年以其军人多为屯田所得颇优云今李薲罢去若以罢去 之故而散失殆尽则今年种子又将别求于他处极为可虑李薲前年屯田 所出几石用度几何目今所馀几何一一句检详核使兵使金应瑞次知以 为今年农作之用而驰。启实数事。下谕于巡按御史何如 一平时守令之善于其职及不能者监司必待殿最然后有所处置而所谓殿 最者亦虚实相蒙毁誉乱实故人无所劝惩而败官苟免者为多今此庆尚 道下邑皆是残败贼在之地守令若视同平时悠悠泛泛则难以济事况尚 州善山金山开宁仁同大丘星州清道昌宁灵山玄风高灵㓒原密阳彦阳 迎日长鬐以及咸安镇海固城泗川河东昆阳三嘉丹城等邑守令尤重于 他处其劝课陞黜检敕之政监司不可少缓以。朝廷所闻言之昌宁县监 李英星州牧使曹好益有能治之名昆阳郡守李光岳亦闻勤干而未知虚 实此外则全未知如何善山府使李箕宾亦自。朝廷论递而又闻清道郡 守李圣任多率衙眷贻弊吏民云传闻之事亦难保其必信实有如此之事 则监司尤不当任置而不言也大扺今日守令别无簿书期会决狱供办之 事只能身操畚锸至诚爱民使流亡还集田野渐辟又能随其力之所及设 为御贼之具其所治绩不过如此而已能此者为善不能此者当去上项各 邑守令以见在实迹一一题品不待殿最别录。启闻以凭处置事行移于 巡察使何如 一 巨济方为贼薮然其遗民散出者别令县令安卫十分招募姑聚于南海空 闲之地今年则别为耕种使有生理幸而贼退则为还保邑居之计然巨济 在海中与上道监司所在处绝远县令措置能否监司势未及闻知此则专 委左水使裴楔使之自当检敕而待其成效与监司。启闻事 一 海边各镇堡如东莱西生浦以及金海熊川贼所方留之处姑置勿论自固 城唐浦所乙非浦蛇梁以西各项诸镇时在与否及各处镇将某某人今在 何处及海边鲍作干常时能橹之人尚有因居其处渔釆为生者则令其边 将各自招募使之安集而亦以其招抚多少知其称职与否而核实。启闻 以行赏罚事 一 都元帅以事理言之则当留阵于一道中央兼制左右道军机之事而自刘 总兵撤还之后大丘不便于留住移在右道故与庆州诸将所在形势绝远 凡事不为料理约束极为可虑元师虽不能身巡各营而分遣从事官常行 检敕点阅军兵器械措置粮饷慰抚军卒勿使有隔绝疏虞之弊事 一 巡边使李薲已为罢去右道但有兵使金应瑞脱有冲突之患极为孤弱自 。朝廷欲遣领军一将使之合力添防于春讯之节而第恐粮饷不继元帅 急速商量事势及时存粮料可堪几人几日之食又自湖南运去者几何不 分昼夜驰。启事幷下谕于元帅 一军律不严故人心解弛而事无可为者往年贼兵不意长驱突入列邑望风 瓦解虽有守城守土之臣及领兵把截之将皆奔窜避贼一无防塞之处习 以为常故今日边将之意若贼来则只有奔北之计无捐生殉国以死御贼 之意极为痛心今后苟有如此者。朝廷勿论大小断不容贷此意元帅预 为申敕约束使母致后悔事幷。谕何如

柳祖认上疏回。启

见本集

请令诸将晓谕人民勿为入耕贼阵。启

近观边将处置皆狃于目前姑息之安而都无远虑极为寒心倭贼与我人非 其同类前则我民之视此贼如狠虎蛇蝎闻之栗然况敢与之同处乎是以倭 贼当初入境之时虽分遣丑类雄据郡邑势力甚盛而我国之民除被胁勒留 者外其馀皆提絜老幼分散山谷未有甘心投入者故贼势虽炽而民心则不 至于陷溺此乃国家收复之根本也今贼久居边境岁月既多而杀戮稍戢又 佯为喣濡之状不相侵暴资以饮食则愚民之失其常性困于饥饿者已纷然 相率而归之不可禁抑为之耕田纳租以供其役而不耻日往月来几与之化 而相忘传闻东莱釜山金海等处耕犂满野三分之二皆为我国之民而往往 有剃发染齿以从其俗者又有远处买卖之人各持其物往来互市于贼阵略 无防范界限事之寒心无过于此而贼之所以盘桓累年敛兵畜力者其妍计 所在亦或可占今贼虽声言退兵其言堂可信乎诸将不此之虑而欲于贼阵 近处遣民入耕此何理也此声一出而左右道之贼即以巧计中之广布牢笼 之术而元帅似亦不悟至令蔚山老民往受约束于贼酋观喜八通书则种子 农食幷欲随望借之彼以海道千里轮运之粮无故而欲贷我民者是爱我耶 救我耶其情不难知也兵兴四载我国之民困于征发徭役赤立遑遑苟有可 食之处虽赴水火而不辞贼之此言岂可令愚民闻之乎闻湖南等处之民近 日流入于密阳等地者襁负相属贼使要时罗来于金应瑞阵中者见其如此 语之曰好为耕种和若不成则当为我食云其计可见况又为之驱入乎今庆 尚道土广人稀不患无可耕之地何必驱民入贼阵然后始可耕哉倭性凶狡 难测悍毒得于天性其于同类斩刈屠戮有同草芥于我民独有恩意万无此 理往时京城之民初不知被祸而入与同处一夜之间满城为其鱼肉此乃已 然之明验也将官常以此意晓谕人民勿使自投于狠虎之口而又为之严立 界限绝其交通之路且广招抚陷贼之人勿使贼之奸计终始得行其他处置 曲折不能尽烦于辞说之中惟在当事之人默念善处而已以此辞缘各别密 谕于都元帅及左右道巡察使兵使何加

措置防守事宜。启乙未

请申明训炼都监劝课之规。启乙未

幷见本集

请遣赵光翼金时若等于忠清道招募把截。启乙未三月

伏念国事日急臣虽在病中不得顷刻弛念盖贼之所以谋我者以夜继日而 我之所以备贼者无一事可言默观中外人心只有溃散之计殊不知今日之 事势与前顿异溃散亦无所之也惟当收拾措置刻期无怠庶几死中求生而 已伏见赵仁得。启辞请遣朴名贤李思命等于忠清道以备缓急固不为无 见而备边司以势难回。启此固然矣但忠清道为京师门户防守捍御之䇿 不可以不讲也今外方武士之不为从军者及曾经战阵而力战可用者不为 不多特患各邑调发不得其要奸吏因缘舞弄使壮军隐漏而老弱居先以此 徒为民弊而无益于实用耳臣窃见镜源判官赵光翼乃清州人自乱初多有 力战勇敢之效近日久为备边司郞厅故屡与相接其才颇为可用光翼自言 曾与权仁龙金时若相约欲召集道内前日战阵中表表勇力之人分统若干 南下战所自当一队云所谓权仁龙者以庶孽今为守门将居丧论者皆以勇 力绝伦金时若乃故兵使时敏之弟晋州战胜时时若与时敏同在其处宣力 最多其才气智虑皆为可用云此人等皆是忠清道人道内士卒之勇怯长短 无所不知若差除职名幷下送于忠清道听巡察使指挥而与助防将全有亨 合势为把截要害之计其召募之军令其自择带率母得摇夺既为召募之后 若本道事势不至紧急则或令直下于南方战阵之所使之赴战俟其成效别 为陞擢使人心兴起则必有利益光翼今为镜源判官北事间重然不若南方 之尤急而镜源判官他人自可为之大槪今日之事非拔擢难以得人非得人 难以济事故臣从前每请不拘常规广收人才者其意实非偶然也今光翼仁 龙时若等为先试可而此外又闻前羽林卫韩绚者亦为可用者云臣顷者招 见听其所言果非碌碌此人亦除授一职使与光翼等同行招募则亦可备一 隅之用矣今之议者每患人才乏少然求之苟得其道不弃寒素则一世之士 自足供一世之用何患乎无才哉今则不然求之于高显则志欲已满无意于 报效求之于声望则毁誉竞进名实背驰求之于资格则龌龊因循而卓荦奇 伟之才未尝一进此所以人才常患于乏绝世事日至于难为者也臣之妄意 如此而病中杂言无复伦理惟望。圣明谅其忧国之诚而。下备边司采择 施行何如

陈平安道沿江防守节目便宜。启乙未十一月二十二日

臣病势沉剧精神昏塞思虑所得率多颠错西边之事日夜关心伏见接伴使 沈喜寿状启则义州等处人心亦颇骚扰凡人心先怯则智勇俱竭虽有䇿应 之事多失机会未能济事此可虑之大者也沿江一带自江界至义州数百里 之间水上则有虞候朴名贤水下则有助防将李时言而兵使留镇昌州两头 继援又有别将金应缄金宗得等今将下去朝廷指授则不过如此若其总计 一道军兵之数因其防御紧歇而或添或减预为约束先定战守之计临机处 置则当专责于本道当事之人政不可从中遥制也至于义州则以接连上国 之故而意其防歇未免抽出其处之兵分防水上故喜寿目见空虚之状而有 此状启此亦远虑也高丽时西方防守既有兵马使又有分道将军盖以鸭江 一带上下形势辽远贼之所发未知在于何处故设为分道之将使之各领所 属以为掎角驰援之䇿今之别将与此相同独义州无此则当有以处之道内 闲散武臣中稍为可用者有李福男方在宁边云此人虽在罪废之中而其才 则稍可倚任若称为助防将使之驰赴义州协同州官及镇管所属龙川铁山 炮手限解冰留守义州似为无妨义州城子阔远中隔高阜不能通望守之似 难果如喜寿状启矣但地势亦多据险处惟北门外及西门至南门东门颇在 平地此处若相其城势设为炮楼而多备火炮器械则可以守之矣夫炮楼之 制乃守城妙法事急则不必用石又不必起楼只以大木为柱而三面以板障 之似防牌之制中穿孔穴则亦可以制敌而救一时之急矣北虏攻城与南贼 有异北虏则每于马上人持一帒土一时俱进积于城下顷刻与城平而人马 践踏逾越且兵皆铁甲马亦被甲故弓箭不能伤如非火炮则不可制义州所 在天地字火炮往年攻平壤时多数输来今未知还为输去此亦急速收拾计 其城堞而均分排设预令事知火炮匠习放以壮声威且使远近知其有备则 亦足以镇定民心詟服虏情也满浦佥使柳濂自初固有不称之议而缘胡人 宴享临迫姑为仍留近日颇闻老乙可赤二将宴享开谕时有恇怯之容江界 府使许顼以为忧云此言未知信否以人器料之则应或有此佥使可堪人得 之甚难以臣意料之则李庆濬似可堪此当此机关紧急之时得人最关故李 福男李庆濬虽在罪锢之中而臣不敢不达愚见也大抵军机之事勿论战与 守皆当以部伍登治为主我国为将者于守城一事尤甚疏𤄃其于分配垛堞 简别精壮之规皆不料理头绪纷乱临时颠倒有同趋市之人故军数多而城 不能守变后各处陷城之患政坐如此江边有城处预为申敕如纪效新书所 言每五垛为一伍五十垛为一队队各有将垛各有预定之军平时依法操炼 临急如行熟路众力合一又必静暇不挠城中寂无人声然后可无偾败之患 此等事虽在将帅所自为而亦不可不为申敕也臣既受西方之任所当早为 发行勉竭驽材故欲力疾就途而朝议难之不幸宿疾重发危喘如缕呻吟私 室公私忧虑焦煎于心而不知所出昏瞀之中招臣从事口占为文辞不达意 然亦系一时一得之愚下备边司议处何如

请具贼情奏闻。天朝且请防守济州南原等邑及凡防春预备。启

臣久在病中沉绵昏塞残喘如缕些少精神亦已减半其于军国之事固难容 议但念国势危如一发而日月逾迈事机渐远思之不觉寒心人皆以南北之 事为忧然北虏之忧忧在边境南贼之忧忧在社稷不早图之则后无及矣今 岁律已尽而贼情狡诈百出尚无渡海之计已到春风脱有再动之变将何以 处之伏见金睟状启则所载玄苏之言极悖此不但要我以难从之请其于 中国亦必如此以为败约起衅之端臣从前虑其如此而今不幸事势浸浸近 是其为可忧庸有极乎窃料沈惟敬所言形色可疑者非一然以臣愚料则似 是自知不能了事而欲归过于他人以为已地如所谓。天使早入倭营故倭 不卷回此则归咎于。天使也今使沈𢠘时来请我国之使必知我国不肯而 执以为辞以封事不成归咎于我其实贼之去不去不关于我使之许否而自 有凶谋也𢠘时若到则措辞应对所关甚重请令备边司预为磨琢酬应为当 。天使出来后凡百边报一不驰报于。中朝盖缘前头事势未可预度故未 得指一言之而然也今则。天使已入贼营而贼情反复如此我国似当直以 此等情形依常时传报边情之例移咨于辽东使转报按抚衙门亦一事也贼 兵时在釜山一隅故我国水陆诸将徒以此处为急而不念他路以臣所料则 济州甚可忧往日贼使要时罗明言欲犯济州可知此贼垂涎于此也盖济州 当我国西南海且与中原地方相近万一此地为贼所据则虽欲以天下之力 取之不可而西海一带以及黄海平安之境皆无保守之势此贼最知形势计 未必不出于此闻济州甚为孤单兵食竭乏疠疫饥馑甚于他处云添兵固守 之䇿必须十分讲究急速施行民间可蠲进上等物亦限年一切触减以纾民 力使得专意于防备为当溯岭之间无可控扼之处只有南原一府而邑宰久 旷至今未赴其于储粟炼兵守城之事全无措置此处若失则他无可恃臣窃 忧焉此亦催促新府使星驰往赴必期死守可也庆尚道则因荡败创残之甚 炼兵等事未及料理其次则独有忠清道为京师藩蔽而道内军兵已经训炼 者数千馀人此亦有将而分付主之预为察其形势所在而用之则缓急犹可 倚仗。朝廷当初发遣御史李时发专掌训炼然临战则时发不能用之而他 将代用不无变置部伍更改约束之弊所谓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兵家之 深忌也此亦。下谕都体察使使总合道内已炼炮手几何射手几何杀手几 何各统于一将而大将出其节制然后军心有定而临时无涣散紊乱之弊也 且闻各邑之军在道内之官皆各分占一邑之军有巡察使之军兵水使之军 防御使之军御史之军守令之军号令多门文移眩乱莫适所从此我国从前 积弊军政之紊其源每出于此而忠清道等处尚仍旧习云此亦速为变更然 后可也权仁龙赵光翼韩绚金时若所募之军未知几何然各随其所得多少 而校阅精否备给弓矢衣甲以听主将约束则亦可以当一隅之用也此皆今 日防春预备之不可已者臣病里之言必多疏漏然区区忧国微忱不能自已 故拨昏书。启辞无伦次请。下备边司参酌施行何如

因备忘记论平安道措置事宜。启丙申

分付黄海监司李延馣道内防守事宜。启丙申

幷见本集

请镇定人心。启丙申四月

国家之所以维持者人心而已虽危乱之际人心凝固则国安人心离散则国 危已然之事莫不皆然如前史所载百官接踵宵遁人心至此则不待敌兵之 至而可知国势之不可为矣往在壬辰之双侍从扈卫之人率多中路逃走当 时之事已极寒心不可归罪于小民之无知者也近日上使出营之报才至曲 折未及详知也倭之变动未闻太急也副。天使尚在倭营处置有所未闻也 假使贼兵将动岂至于一二日之问径造都城哉而人心汹汹如惊涛骇浪不 可止息数日之内去者太半闾傅闻虽未知端的与否而皆云宰相台侍朝 士之中亦有先出家属卜物者人心如此纪纲解弛惟知保身之计略无殉国 之意彼四方将士其何以责其奋励向敌村港愚民亦何以责其安集不散乎 此而不治则虽有金城汤池坚甲利兵皆无可为其为痛心可胜言哉朝臣之 先出家属以摇人心者令法官觉察以。闻坊里之间先为出去者令汉城府 五部书其某某人姓名藏诸备边司以待后日处置且往日壬辰之事出于仓 卒。朝廷多有未及区处之悔今则惩创前事必不令小民狼狈失所各宜安 心田宅治其所业母得妄自轻动自陷于颠沛之域令出而不为听从者当从 重律治罪决不轻恕以此意挂榜晓谕何如

弘文馆箚子回。启丙申四月

弘文馆箚论中请留正使京城一款已为。启请发落矣其馀所谓京师八方 之根本。庙社在此臣民在此何可每委而去之云云者尤为切要于救时之 策昔汴京沦于贼薮胡骑四面充斥而宗泽三呼过河张浚请进驻建康以系 中原之望古之忠臣义士其所以为国谍者不过如此良以天下之势不进则 退三军万姓之心瞻系于一人之进退若以根本为不守之计则枝叶何所庇 覆至于迁国图存之说出于一时之仓卒非可遵行而为例儒臣所陈深得古 人献忠之义自。上更可体念而策励群臣以起四方之心以振中兴之业不 胜幸甚

通信使差遣便否。启

通信使差遣事更议事。筵中启之矣此乃时急之事今日则已晚虽不可为 来日使之更议事。传教矣臣等会议则皆以为事已至此。册使跟随之事 则不可不许故前者回咨已微示其意今副使以此屡为揭帖至于委遣通事 使之面达今若不从则后日处置恐益难于今日故以跟随陪臣许送事回答 而差出其人随后发送宜当但以信使为名则难处之端益多又必有国书礼 物等事今但依副使前后所言只谓跟随以送此后虽有他言一切坚拒不可 听从也第兵部咨文有行檄拒之之语今当答之曰小邦之人足蹑倭国义所 不可且兵部分付又如此实难施行只以。册使为小邦远涉沧海而求陪臣 与之同行体不可辞故谨当依命但沈游击尚未回来清正虽撤而竹岛加德 安骨等处犹有留倭前头贼情尚亦难保倭兵如果尽撤而雄节过海有期则 即当发遣不敢稽迟以此意回答先令朴义俭还报且出可去之人装束以待 观势前进则庶或宜当但此乃大事臣等所见如此敢。启

因。传教论跟随陪臣事。启七月二日

今此陪臣一事三司之意同然论之不已如无大段之益则似不须强为予痼 疾昏耗近益尤甚寻常机务决不能堪从自痛闷度日如年此等事何能有定 惟望诸卿佥议善处事言于备边司事。传教矣此事初因。天使恳迫不己 欲托于问安而兼为探审贼情故差出武臣继而有黄慎前后状启疑其到彼 之后有难处之事则武臣不能以周旋故有差遣文官之议皆出于事势之不 得已也事之难平久矣成败之机明者所难逆睹。天使已为渡海跟随之言 亦似后时以此果能完事臣等亦何可必也但黄慎已言于贼中而宣传官出 去已久今虽欲为停止恐不可及且既停止则亦当以严辞斥绝虽至于激怒 速衅有不暇顾臣等亦未知今日我国之力可以办此否乎此皆非臣等愚见 所可定也大抵论事易处事难自古有是言矣台谏在论事之任故惟务直截 而不顾他事臣等在处事之地故千思百度而未免委曲所论虽异而其欲图 国事则同也但臣等本以无状暗劣居备边之地不能出一策以纾神人之愤 其不欲遣人仇国之心与台谏何异徒以事势之难而有此持循之议此乃臣 等之罪当死有馀愧今承再三更议之。命而不知所以为言惟在。圣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