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议会解散之反响
1926年6月4日

林绎通电反对两粤赤化

港讯。广西李宗仁、黄绍雄自输诚广东党政府后,无不事事摹拟。除招引俄人马迈夫氏入桂宣传共产主义外,近更将省议会勒令解散,致引起旅外桂人之怀疑与反对。其中以该省前省议长、国会参议员林绎,在香港发出一电,为最有力量。兹探其电文如下(衔略):

近阅桂省议会通告全国,谓奉桂政府令即行罢废,各级自治,相继撤消,共和政制,至斯而斩。后此桂人意志,安所附俪。各省正当力图自治,盛倡省宪,桂当局乃悍不顾忌,敢有罢废议会、撤消自治之举。全桂全民不敢有所非议,桂当局者,遂诩为盛治,诩为庶人不议矣乎。南方之强,忽若顺民,亦将永为仆役矣乎。德邻(李宗仁号)、季宽(黄绍雄号)均乡人也,莫非子弟,莫非父兄。勿论以德服人,以力服人,施政仅逾年,恃何德威,能使子弟父兄,畏慑至此。吾深惧清议牿亡,大祸将至,万木无声,暴雨速来。所靳德邻、季宽发深省也。桂当局与各师徒,对于国家观念,岂尽隳丧,都愿牺牲国家民约,以殉党乎。都愿叛国违众,推翻国体政制,以为一党效忠乎。最可异桂当局者,援引荒唐,认训政时期,不合有代议机关。夫训政何义,训政何人。揭此帝制用语,太上名词,以诬罔桂人,只手蔽天,专肆亦太甚矣。夫苟德邻、季宽,任用党贤,发挥党义,我可无说。然何至破壤国家组织,剥夺人民参政公权。吾桂人之有中华民国国藉,而未隶国民党党藉者,等于奴藉臣民,已不能与各省省民为伍。我亦桂人,䩄然人面,诚难缄默。抑国人四万万,国民党人,充其量亦不过数十万,桂人九百万,隶于国民党藉者,又占此数十万中之几分,亦比例于千分之一、若二而已矣。仅此一若二之人数,自承为统治者,而置此九百万悉为被治人,在事势上,必不可能。以一令而褫九百万桂人之公权,受之者实何能忍。不过病而莫申,二教而无诉,怒而不言,是岂真当局之幸运哉。又阅桂署一再通令,声叙民国国旗,前经革命政府,改用青天白日满地红式样,在党革命旗帜之下,不宜使有他种旗式,同时存在等语。煌煌国旗,可以随意改用,五族共和,可以任情摒弃。试问国民党之纪元,始于何年,则民国十五年之纪历,在党革命旗帜之下,恐亦不适于用。窃中华民国之国体政制,原四万万所共同,岂二三党人所得私议,更岂二三党人所得自由捣毁者哉。原夫党之为用,托于国家,求同情于民众,以行其主义者也。不有国,何有党。不有民众,何有党员。我侪任事,不问为国为党,自必先存国家,然后可谋群众之福利,进世界于大同也。至于赤俄宣传,扶助世界弱小民族,打倒帝国主义,而考其行事,则大相迳庭。赤俄于内,杀人夺产,举国纷乱,未有宁日。赤俄于外,攫取蒙疆,强占关东路政。所谓打倒帝国主义者固也,然别有所图于帝世界主义者在也。所谓扶助弱小民族固也,然别有所图于大俄民族者在也。所谓共产固也,然别有所斗于集产者在也。其言世界主义,固可适心面悦耳也,然别有利用此广大之主义,以求达其狭小之欲望者在也。我侪不悟,犹资其金钱器械,以快一已之私。桂省民穷财尽,尚欲镳炳武功,凭借外力。一旦国人讨罪,虽有桂粤联合,未堪与众周旋,是又贻乡邦以败劫耳。国民军已先后溃退,中原讨赤之旗,可谓名正言顺,必不纵敌西北,必不和缓西南,则以讨赤之举,必须完成,然后国际地位,立可增进,然后关税会议、法权会议,可取新方式之提商。国人之所同情求者阻如此也。吾桂当局,则实反是。顾此时仍企图会师武汉,定鼎幽燕,宁非梦幻。拙见莫如滇黔湘桂标榜自治,迫于人民要求,速成省宪,四省团结,殊不可悔。此湘所渴望,在滇亦不孤,黔以环境关系,宜有同情,更与孙传芳氏所倡五省自治,可以气求声应。此吾桂自救之方,实应助当局者之勇决。今日情势,与其由合而分,强求复合,则破裂益甚,究不如由分面合之径途。各省自为整理,先使齐一步趋,乃从复合,正如各自修车,出同轨辙,其势为较易行。约法规定,主权在民,此我侪宜速自决之时,尤不容我自暴弃也。革命自是群众事业,由前清帝国争得来之全民政治,试问谁氏可以专揽,试问何党可以对抗全民。我敢为父老兄弟敬告者,人民参政机关,必不可废,即废矣,亦必随复之。我敢为德邻、季宽正告者,人民参政机关,非恶势力所能废除,即力废除之矣,全民必有力速复之,此恶势力当必为全民所惩膺,即亦帝国主义不能容于今日。我谓赤俄为帝世界主义者,是必有绝暴虐之武力,以完成此帝世界之主义,以助长其帝世界之罪恶。非世界之凶人,孰肯从事。我桂人、我桂之将领、我桂之德邻、季宽,终不能发深省,其柰之何哉。当斯赤焰滔天之候,当驱除此帝世界主义者,同时消灭帝世界之主义,当与世界民族谋大联合,共负此责任也。我侪所赞和之世界主义,为求世界民族之互助,相与渐进于大同。若夫以一党之党治治省、以党治国、以党治世界,是迳谓之帝一省、帝一国、帝世界可也。帝的主义云云,非可据为片面之攻人利器,非一党之私用名词也。以党治取悦党人,而致其死力。以共产取悦无恒产之惰民,而致其死方。以完成其党首领之帝的主义,何有于国,何有于民。虽不以天下为家,而却以天下为党,谓非帝的主义,岂有说乎。我闻诸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之实现,帝字当然消灭,党字亦无可存在矣。然而孔子犹曰,丘之未逮也,而有志焉。政治之进步如此,其不可以骤几也明矣。夫为政于天下,能使群众各得其所,斯谓郅治。若必均产,而强与之,构成各阶级之混争肆杀,是亦不可以已乎。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取而同之,是乱天下。拙者虽孤微,不能不起而责问。桂人尚有血气,国人尚未视岭表辱化外,即应共同讨罪,以申国家正义,以存桂民。拙者为德邻、季宽及桂中诸将领,三覆长言,终望其能发深省也。而我桂父老兄弟,丧去民权,沦为奴藉,若犹不能自决,是真不足为民国国民已矣。林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