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𢀒
《唐韵》居拟切
《集韵》《韵会》苟起切
《正韵》居里切,𠀤音纪。
《广韵》身也。
《韵会》对物而言曰彼己。
《书·大禹谟》舍己从人。
《礼·坊记》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又《韵会》私也。
《论语》克己复礼。又《释名》纪也。
《诗·小雅》式夷式己。
《笺》为政当用平正之人,用能纪理其事也。又日名。
《说文》己,中宫也,象万物辟藏诎形也。己承戊,象人腹。
《尔雅·释天》太岁在己曰屠维,月在己曰则。
《礼·月令》季夏之月,其日戊己。注:己之为言起也。又官名。
《后汉·西域传》元帝置戊己校尉,屯田于车师前王庭。注:戊己中央,镇覆四方。又开渠播种,以为厌胜,故称戊己焉。又《集韵》口已切,音起。姓也。
《诗·商颂》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笺》顾昆吾,皆己姓也。

《广韵》羊己切
《集韵》《韵会》《正韵》养里切,𠀤音以。
《玉篇》止也,毕也,讫也。
《广韵》成也。
《集韵》卒事之辞。
《易·损卦》已事遄往。又《玉篇》退也。
《广韵》去也,弃也。
《书·尧典》试可乃已。
《论语》三已之。又太也。
《广韵》已,甚也。
《孟子》仲尼不为已甚者。注:不欲为已甚,太过也。又《广韵》过事语辞。
《史记·灌夫传》已然诺。注:索隐曰:谓已许诺,必使副其前言也。又《类篇》语已也。
《增韵》语终辞。
《前汉·梅福传》亦无及已。又逾时曰已而。
《史记·高帝纪》已而有娠。又与以通。
《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
《前汉·张良传》殷事以毕。又《广韵》《集韵》𠀤羊吏切,音异。义同。

《唐韵》详里切
《集韵》《韵会》象齿切
《正韵》详子切,𠀤音似。
《说文》已也。四月阳气已出,阴气已藏,万物皆成文章,故巳为蛇,象形。
《史记·律书》巳者,言阳气之已尽也。
《前汉·律历志》振美于辰,已盛于巳。
《释名》已也,如出有所为,毕已复还而入也。
《玉篇》嗣也,起也。
《尔雅·释天》太岁在巳曰大荒落。又《韵会》上巳,节名。
《韩诗章句》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执兰招魂续魄,祓除不祥。
《宋书·礼志》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巳也。又《韵补》古巳午之巳,亦读如已矣之已。
《增韵》阳气生于子,终于巳。巳者,终巳也,象阳气既极回复之形,故又为终巳字。今俗以有钩挑者为终已字,无钩挑者为辰巳字,是盖未知其义也。

《广韵》伯加切
《集韵》《正韵》邦加切,𠀤音芭。
《广韵》巴蜀。
《书·牧誓疏》巴在蜀之东偏。
《三巴记》阆苑白水东南流,曲折三回如巴字,故名三巴。又《玉篇》国名。
《左传·桓九年》巴子使韩服告于楚。注:巴国,在巴郡江州县。又郡名。
《前汉·地理志》巴郡,秦置,属益州。
《谯周巴记》初平六年,赵颖分巴为二郡,巴郡以垫江为治,安汉以下为永宁郡。建安六年,刘绰分巴,以永宁为巴东郡,垫江为巴西郡。又州名。
《唐书·地理志》山南道有巴州。又县名。
《唐书·地理志》归州有巴东,壁州有东巴,通州有巴渠,合州有巴川。又《说文》虫也。或曰食象蛇。
《山海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靑黄赤黑。一曰黑蛇靑首。
《浔江记》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为陵,世称巴陵。又巴蕉,草名。
《司马相如·子虚赋》诸柘巴且。注:且草,一名巴蕉。又《正韵》尾也。又姓。
《后汉·党锢传》巴肃,勃海高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