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庵集_(蔡彭胤)/序 中华文库
希庵集 序 作者:蔡济恭 1775年 |
卷之一 |
文章。有天纵焉有人力焉。人固不可以天。而天非人力笃至。亦不可全其天矣。是故天之纵斯人也。虽赋之以卓绝之才。而必中身蹇屯。不使分其心于功名致泽之用。然后始能专精致志于久大之业。乃克有终。非天之困斯人也。乃所以爱护之也。终古以来。李供奉苏内翰之所经历所成就。即已然也。非斯人。又谁能当此事也。我朝以文治为国行且四百年矣。飏声艺苑。照影自喜者。指不胜偻。而未见有匹美齐光于上所称两君子者。此岂非天纵者固绝罕。而得其天而尽其人力者。尤不可得而然耶。当
肃考亭午之运。始锺我从祖祖父希庵先生。天得之才。厥惟异哉。甫晬自能知卷中字。四五岁。出语已惊人。十岁读诗经千遍。亡何就书经如之。世之人愿一见神童面者日踵门焉。十九成进士。二十一擢大科。用其冬入湖堂选。阵马风樯。扫空百纸。鸿儒㝡匠之并时登瀛者。无不缩首屏气焉。俄因玉墀一句流入大内。
肃庙别召而觞之。勉之以异日华国。及其荐入翰苑。掖隶觇其后。凡有吟哢。潜相传写。苑吏问其故。曰上命也。法乐黄流之宣。金莲皋比之赐。便蕃道路。荣动寰宇。于时也。人皆以为李供奉苏内翰复生于今。而虽卒隶妇孺。莫不仰之若景星卿云。得一语。譬诸天仙咳唾。何其盛也。虽然此非公之至也。天之生公也。岂如斯焉已乎。世运平陂。道不容世。公之迹。非栖遑于下邑米盐。散以在江海山林之间者三十有馀年。而居然老白首矣。标高揭。已绝不与世相关。既无所分其心焉。则凡穷通得丧愉乐忧愁。一寓之文章。方其得诸心而应诸手也。疾雷破柱而不闻其声。岱岳当前而不见其大。盖天下万物。无以易其乐焉。用工既笃。三昧转深。淮阴用兵。多多益善。而不必泥迹于鞱略。建章门户。秩秩相当。而不必效法于工倕。当短而短。当长而长。投之所向。无不如意。而风调之流动。比兴之玲珑。自然为水之月也镜之花也。庄周所云五年而来。六年而鬼。入七年而天成。八年而不知死不知生。九年而大妙者。公于诗有之。呜呼。文章公物也。小子何敢私焉。窃有所受者。李松坡赠公以诗。而见与以沧海之大。公没之后。李西堂尝以为某之韵语妙入神。近世农,渊亦当退步。吴药山。公之侯芭。而每以为希翁天才特高。当与王子安方驾。东国不足论。文苑月朝之信而有征有如是者。此岂小子之所得以阿者哉。使公释褐以后。际遇如初。于公于孤。终身敭历。笙镛黼黻。容或为国家之华。而在公得之天而又尽其人力。𬊤爀渊广。千古不朽者。未必若是之盛也。公不当以彼易此。而天之爱护公者。于是至矣。公之所著述。卷帙浩穰。地负海涵。人不能窥其涯涘。而顾家庭衣钵之托。惟我先大人是已。小子不揆僭猥。一一禀质。诗凡删为二十编。文为九编而止。盖公之在世。文之失为一大卷矣。缮写丌阁积十馀年所。五十年小子承乏按关西节。以其冬始剞劂役。明年春告讫。公之下世凡四十有五年。斯文始显矣。抑小子于此。别有感焉。湖洲公公之从祖祖父。而编次遗集。文以序之者公也。今小子之于公。亦犹公之于湖洲公。一气相传。事以符合。若有不偶然者。而顾其人则无能为役耳。词场之污隆。门户之盛衰。有不能掩焉。安得不抚卷一叹也。
圣上五十一年乙未。从孙崇政大夫行平安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都巡察使管饷使。平壤府尹济恭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