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宋朝事实
卷十九 升降州县二
卷二十 

    荆湖南路

    潭州    淳化四年,以衡州衡山县、岳州湘阴县来属。
    熙宁六年,以益阳县地置安化县。
    太平兴国七年[1],析长沙县置宁乡县。[2]
    衡州    乾德三年,以安仁场置安仁县,析衡阳、衡山二县地入焉。
    道州    熙宁五年,省永明县,入营道县,元祐二年[3]复置。
    乾德三年,改延唐县为宁远县,省大历县入宁远。
    永州    雍熙元年,以零陵县之东安场置东安县。
    郴州    太平兴国元年,改郴义县为桂阳县,改义章县为宜章县。
    熙宁六年,改高亭县为永兴县。
    邵州    熙宁五年,收复梅山,以其地置新化县。
    元丰四年,以溪洞徽州为莳竹县。
    崇宁四年,以临口寨为临冈县。
    武冈军   崇宁五年,升武冈县为军,以莳竹县分为绥宁、临冈二县隶焉。
    桂阳军   本桂阳监。景德元年,以郴州蓝山县来属。

    荆湖北路

    江陵府  乾德三年,以江陵县地置潜江县。
    乾德三年,置建宁县,熙宁六年,省入石首县,元祐元年复置。
    鄂州   开宝八年,改临江县为崇阳县。
    景德四年,改永安县为咸宁县。[4]
    安州   熙宁二年,省云梦县,入安陆县。元祐元年复。[5]
    复州   熙宁六年,废,复置。
    熙宁六年,州废,以景陵县属安州;省沔阳县,入监利县,后置州,复来属。
    乾德二年,以白沙院置玉沙县,属江陵府,至道三年,以县来属,熙宁六年,省入监利,元祐元年复置。
    鼎州   大中祥符五年,改武陵郡曰鼎州。
    乾德元年,析武陵县置桃源县。
    峡州   开宝八年,省巴山寨,入夷陵县。
    岳州   淳化五年,升王朝场为县,至道二年,改为临湘县。
    乾德元年,复朗州桥江县为沅江县,来属。
    归州   熙宁五年,省兴山县,入秭归,后复置。[6]
    沅州   熙宁七年,平溪洞地,置沅州,以潭阳县地【原注】唐为叙州置卢阳县,为州治。
    熙宁五年,以龙标县地置镇江寨,元丰三年,废为铺。
    熙宁七年,以龙门县地置龙门铺。
    元丰三年,升黔江城置黔阳县。
    靖州   熙宁九年,平溪洞,复置诚州,元祐二年,废为渠阳军,三年废为寨,属沅州,绍圣中,复置诚州,崇宁二年,改靖州。
    元丰六年,置渠阳县为诚州治,改罗蒙县为通道县。
    汉阳军  熙宁四年,废,属鄂州,元祐元年,复置。
    太平兴国二年,改汶川县为汉川县。
    荆门军  开宝五年,置,熙宁六年,废,元祐元年[7]复置。初治当阳,后治长林县。

    成都路

    成都府    太平兴国六年,降为益州,端拱元年,复陞成都府、剑南西川节度【原注】唐改蜀郡为成都府,又分为剑南西川节度,淳化元年,复为益州,嘉祐四年,复陞为府,六年,复为剑南西川。
    熙宁五年,省犀浦县为镇,入郫县。
    天圣四年,改灵池县为灵泉县。
    眉州     太平兴国元年,改通义县为眉山县。
    蜀州     绍兴十四年,升崇庆军节度为府[8]
    开宝四年,改唐兴县为江源县[9]
    彭州     开宝四年,改唐昌县为永昌,崇宁中[10],改为崇宁。
    绵州     熙宁五年,省西昌县,入龙安县。
    熙宁九年,以茂州石泉县来属。
    嘉州     熙宁五年,省平羌县,入龙游县。
    淳化四年,以眉州洪雅县来属。
    乾德四年,省绥山县,入峨眉县。
    邛州     熙宁五年,省临溪县,入临邛县。
    黎州     庆历七年[11],省通望县,入汉源县。
    茂州     熙宁七年[12],即汶川县治置威戎军使。
    简州     熙宁五年,省贵平县,入平泉县。
    威州     景祐三年,改维州为威州【原注】屯田员外郎、知祥符县郭辅之奏:“切见维州属西川益州路,与京东路潍州相去近六千里。臣昨知维州,日有广南龚州、淮南高邮军、京西陈州曾转递往东潍州递角文字,臣虽便递往京东潍州,及开封府曾转递到东潍州逃军一名,寻监送本路钤辖司勘断。切缘逐州军见有系刑禁,转递往来一万馀里,动经三两个月住滞,兼潍州最是边处,监送到逃军,或至远去走透,深为不便,欲乞别州名。”上曰:“非李德裕言吐蕃得此而号无忧城者耶?”侍者曰:“是。”因取地图而观之曰:“此足以威服西土八国。”遂改为威州
    天圣元年,改通化县为金川县,景祐四年,复旧名。
    治平三年,即县治置通化军。
    隆州     熙宁五年,降陵州为陵井监,政和三年[13],改为仙井监【原注】汉张道陵开陵州,本朝不欲斥天师名,改为仙井,隆兴元年,复为州,更名隆州。
    咸平四年,省始建县,入井研县。
    永康军    乾德四年,置,熙宁五年,废,元祐初,复。
    乾德四年,以彭州导江县、蜀州青城县来属。熙宁,军废,复属彭州、蜀州。元祐初,复来属。

    潼川路

    潼川府   乾德四年,改剑南东川节度为静戎军节度,太平兴国三年,改安静军,重和元年十一月,升梓州为潼川府。
    大中祥符五年,改五城县[14]为中江县。
    乾德四年,以蜀招葺院置东关县。
    熙宁五年,省永泰县为镇,入盐亭县,十年,复置永泰尉司,后改曰安泰。
    遂宁府   政和五年,升遂州遂宁郡为府。
    太平兴国元年,复改方义县为小溪县。【原注】齐梁名县曰小溪
    果州    熙宁六年,省流溪县为镇,入南充县。
    资州    乾德五年,省月山、丹山、银山三县,入盘石。[15]
    普州    乾德五年[16],省普康县,入安岳县;省崇翕县,入安居县;省普慈县,入乐至县。
    叙州    政和四年,改戎州为叙州。
    乾德五年,省开边县、归顺县,入僰道县。
    政和四年,省僰道县,入宜宾县。
    太平兴国元年,改义宾县为宜宾,熙宁四年省。
    泸州    宣和元年,升泸川军节度【原注】晋江阳郡,梁置泸州。唐为泸川郡,属剑南道,领县六:泸川、富义、泾南、江安、绵水、合江
    乾德四年,废绵水,以富义置监[17]
    合州    乾德三年,改石镜县为石照县。
    荣州    治平四年,改旭川县为荣德县。
    熙宁四年,省公井县,入荣德县。
    乾德五年,省和义县,入威远县。
    渠州    景祐二年[18],省大竹县,入流江县。
    怀安军   乾德五年,以金水县立军。【原注】先是蔡州团年使曹翰上言:“遂州取金水县路,至西川五百里,其金水县又是简州大路,最居津要,请建置为军。”又西路转运使李铉奏:“金水县路通彻东西两川及遂、果、阆,商客往来不绝,及非时使命,文牒转递,久远无虞,须是一路安静方可得。上件州府迁相应接,缘此县自乾德四年所纳见在户税,夏秋共五百贯有奇,若仍旧此县更屯驻兵士,即人户凋残,赋税全少,必有供应不办,须是诸处般运,又更困弊民力,若割汉州金堂县,共建一军额,不离镇抚,数州界人户,亦商客往来急疾,两川文字报应及使臣经过,并得利济。其金水、金堂相去五十里,金水与三州军水陆两路相接,若置军额甚便。”故有是命
    乾德五年,以汉州金堂县来属。
    广安军   开宝二年置。
    开宝二年,以渠州渠江县、果州岳池县、合州新明县来属。
    富顺监   乾德四年,以富义县地置富义监,太平兴国元年,改曰富顺。
    治平元年,置富顺县,熙宁元年省。
    长宁军   宋朝初置淯井监,政和四年改置军。【原注】唐羁糜长宁等十州,隶泸州之地,熙宁八年,夷人献纳十州地

    利州路

    利州   景祐四年,改宁武军节度【原注】蜀陞昭武军节度
    乾德三年,改胤山县曰平蜀,熙宁三年,省,入嘉川县。[19]
    洋州   景祐四年,改武康军节度【原注】蜀陞武定军节度
    乾德四年,省黄金县,入真符县。
    阆州   乾德四年,改安德军节度【原注】后唐陞保宁军节度
    乾德五年[20],省岐坪县,入奉国县。
    剑州   熙宁五年,省临津县,入普安县。[21]
    巴州   乾德四年,省盘道县,入清化。
    咸平五年,以静州清化县属集州。
    熙宁三年,省七盘县,入恩阳县。
    乾德四年,省归仁县。
    熙宁五年,省其章县,入曾口县。
    熙宁五年,以废壁州通江县来属;省广纳镇、白石县,入通江县。[22]
    蓬州   大中祥符五年,更郎山县[23]为营山县。
    熙宁三年,省蓬山县,入营山县。
    乾德三年,省宕渠县,入良山县。
    熙宁五年,省良山县,入伏虞县。
    大安军  乾德五年,以三泉县直隶京师,至道二年,升为军,以兴元府西县属焉,三年,军废,复为县,而西县还故属,绍兴七年[24],复为军。

    夔州路

    黔州    嘉祐八年,省洪杜县,入洋水县为寨【原注】熙宁二年以洋水县为镇,又省信宁县、都濡县,皆入彭水县为镇。
    达州    乾德三年,更唐通州通川郡为今名。
    乾德五年,省阆英县,入新宁。
    熙宁六年,省三冈县,七年,省石鼓县,分属通川、永睦、新宁。
    乾德五年,省宣汉县,入东乡。
    忠州    熙宁五年,省桂溪县入,垫江县。
    乾德六年,以夔州龙渠镇属南宾县,开宝二年,置尉司。
    开州    庆历四年,废新浦县,入开江县;改万岁为清水县。
    涪州    熙宁三年,省温山县,入涪陵县。
    恭州    崇宁元年,更唐渝州南平郡为今名。
    乾德三年[25],省万寿县。
    雍熙五年,省南浦县,入江津县。
    珍州    大观二年,大骆解上下族帅骆世华、骆文贵等献地,东西四百五里,南北三百五十一里,以其地为珍州,亦曰乐源郡,复立乐源县为州治焉。【原注】珍州,本唐珍州,后属高州。乐源县,本唐珍州属县
    承州    大观二年,蕨平帅任汉崇献地,东西三百五十九里,南北六百六十五里,改为承州【原注】本唐夷州地,领绥阳、都上、洋川、宁夷等县。皇朝收复,但据夷人所指以置县,然原其始,析置移属,则都上近黔州,宁夷近思州。
    溱州    熙宁七年,招收唐溱州,置荣懿寨,属南平军,崇宁中,复立溱州。[26]
    梁山军   开宝三年,以石氏屯田务立军,以万州梁山县为军治。元祐元年七月二十五日,诏梁山军拨隶万州,其税租令逐年科折,就本军输纳。
    梁山县,开宝三年,以万州梁山县隶军,熙宁五年,又析忠州桂溪县地益焉。
    南平军   熙宁八年,招收西南蕃部,以恭州南川县铜佛坝地置军。
    隆化县,八年,自涪州来隶。
    南川县,皇祐五年置县,隶恭州,熙宁八年来隶,寻废为镇,隶隆化县,元丰元年复。
    遵义军   大观二年,蕃帅杨文贵献地,东西百二十里,南北六百一十二里,以其地置军。【原注】熙宁唐贞观元年,析牂牁,置遵义县,属朗州。十一年,州废,县亦省。十三年,复立播州,亦复置县。十四年,更名罗蒙。十六年,更名遵义。后自播州徙州治。唐衰,播州为杨氏两族所分据,一居播州,一居遵义,以江水为界。其后居播州者曰光荣,得唐所给州铜牌,居播州者曰文贵,得州铜印,大观二年,两族各献地,皆自以为播州,议者以光荣为族帅,重违其意,乃以播州立州,遵义立军
    大宁监   开宝六年,立监于夔州大昌县之盐泉所。
    端拱元年,以大昌来属,为监治。

    福建路

    福州    太平兴国二年,复为威武军节度【原注】唐为威武军,后周改彰正军
    太平兴国五年,复析闽县置怀安县。
    崇宁元年,更永泰县为永福县。
    天禧元年,改永贞县为永昌县,乾兴元年,又改为罗源县。
    建州    端拱元年,升建宁军节度【原注】南唐为清源军节度
    治平三年,析建安、建阳、浦城置欧宁县,与建宁分治郭下,熙宁三年,省。元祐四年,复置。
    淳化五年,升崇安场为县。
    咸平五年,陛关隶镇为县,政和三年,改为政和县。
    泉州    太平兴国三年,改平海军节度【原注】唐为威武军,后周改彰正军
    淳化五年[27],析晋江县置惠安县。
    南剑州   太平兴国四年,改剑浦郡为今名。
    太平兴国四年,以建州将乐来属。
    汀州    乾德四年,复以唐汀州为汀州【原注】南唐改为南州
    淳化五年,升上杭场、武平场并为县。
    元符元年,析长汀宁化置清流县。
    漳州    太平兴国五年,以泉州长泰县来属。
    邵武军   太平兴国六年,析邵武县置光泽县。
    太平兴国五年,以建州之泰宁县、建宁县来属。
    兴化军   太平兴国四年,立军于莆田县之游洋、百丈二镇地,初名太平军,寻改兴化。
    太平兴国四年,以泉州仙游县来属。
    太平兴国四年,析莆田县置兴化县。

    广南东路

    广州    开宝五年,省咸宁、常康二县,入南海县;又省游水县,入怀集县;又省东莞县,入增城县,六年,复置东莞。
    韶州    开宝五年,省仁化县,入乐昌,咸平三年,复置。
    崇宁元年[28],以岑水场析曲江、翁源县地置建福县。
    循州    熙宁四年,置长乐县。
    端州    建中靖国元年,陛兴庆军节度[29]
    开宝五年,省平兴县,入高要县。
    熙宁六年,以广州四会县来属。
    新州    开宝五年,省永顺县,入新兴县。
    太平兴国元年,改义宁县为信安县,熙宁五年,省入新兴,元祐元年,复置,绍圣四年又省。
    康州    开宝五年,废,入端州,寻复立,六年,废泷州,入康州[30]
    开宝五年,省悦城、都城、晋康三县,入端溪县。
    开宝六年,省废泷州镇南、安遂、建水三县入泷水县。[31]
    南恩州[32]  开宝五年,废春州,入恩州,六年,复立春州,至大中祥符九年,又废,天禧四年复,熙宁六年,又废入焉。
    开宝五年,省恩平、杜陵二县,入阳江县,以废春州阳春县来属,六年复立,县还属焉,大中祥符九年,州废,属新州,改曰新春,又天禧四年,复立,县又属焉,熙宁六年,州废,来属。
    梅州    开宝四年,改敬州为梅州,熙宁六年,州废,入潮州,元丰五年,复立。[33]
    南雄州[34]  改浈昌县为保昌县。
    开宝四年,以韶州始兴县来属。
    英州    乾兴元年,改滇阳县曰真阳。[35]
    惠州    天禧五年,改祯州为惠州。[36]

    广南西路

    桂州[37]   嘉祐六年,省慕化县,入临桂县。
    乾德中,溥州废,全义县来属,太平兴国三年,更名兴安。
    容州   开宝五年,废绣、禺、顺三州入焉。[38]
    邕州   唐曰朗宁郡,本朝改永宁郡。
    閞宝五年,省朗宁、思笼二县,入宣化县。
    景祐二年,省如和县,入宣化县。
    开宝五年,省封陵县,入武缘县。[39]
    融州   熙宁七年,省武阳县、罗城县,入融水县为镇。
    象州   开宝七年,废严州入焉。
    开宝七年,以废严州归化县入来宾县。
    昭州   开宝五年,废富州,熙宁五年,废蒙州,皆入焉。
    熙宁五年,蒙州废,以立山县来属。
    太平兴国中,改正义曰蒙山,熙宁五年,省东区、蒙山,入立山【原注】唐置东区、正义二县,属蒙州
    开宝五年,废富州,以龙平县来属,熙宁八年,属梧州。元丰三年复来属。[40]
    梧州   开宝五年,省藤州之孟陵县、戎城县,入苍梧,六年复置。[41]
    藤州   熙宁四年,废南仪州入焉。
    开宝三年,复仪州曰南义州,五年,废入窦州,六年,复置,太平兴国中,改曰南仪,熙宁四年,州废,以岑溪来属。
    六年,省永业县、连城县,入岑溪。
    龚州   开宝五年,废思明州【原注】唐析龚、象、蒙三州地,立思唐州,置武郎、思和二县,开宝五年,改州曰思明,寻废,省思和,入武郎,来属;省阳川、武陵、隋建、大同四县,入平南县。
    嘉祐二年,省武郎,入平南。
    贵州   开宝四年,改郁平县为郁林县,五年,省怀泽、潮水、义山三县,入郁林。
    柳州   景德三年,改龙城县为柳城县。[42]
    宜州   庆历三年,废芝忻州入焉。
    淳化元年,以柳州洛曹县来属,后改曰洛下,嘉祐七年,省,入龙水。
    熙宁八年,以环州思恩县来属。
    治平二年,以智州河池县来属。[43]
    宾州   开宝五年,废入邕州,六年,复立,端拱三年,废澄州入焉。
    天禧四年,废思刚州为迁江县,来属。
    开宝五年,以废澄州上林县,属邕州,端拱三年,来属;省废澄州之止戈、无虞、贺水县,入上林。
    横州   开宝五年,省从化县、乐山县,入宁浦县。
    开宝五年[44],省废峦州之武罗、灵竹二县,入永定,来属。
    熙宁四年,省永定,入宁浦,元祐三年,复置化州[45]
    开宝五年,省陵罗、龙化二县,入石龙县;又废罗州,以吴川县来属;又省罗州之廉江、干水、零缘三县,入吴川。
    高州   开宝五年,废潘州,熙宁四年废窦州,皆入焉。
    开宝五年,省良德、保定二县,入电白县。
    太平兴国元年,改窦州信义县为信宜县,熙宁四年,州废,来属。
    开宝六年,省怀德县、潭莪县、亮县,入信宜。
    开宝五年,省废潘州南巴、潘水二县,入茂名县,来属。
    雷州   开宝五年,省遂溪、徐闻二县,入海康县。
    钦州   开宝五年,省钦江、遵化、内亭三县,入灵山县。
    景德三年,改安京县为安远县。
    郁林州   开宝七年,废党、牢二州,政和元年,废白州,皆入焉。
    开宝七年,废牢州定川、宕川二县,入南流县,来属,而自郁林县徙州治此;又废党州,省抚康、善劳、文山、怀义,入南流县。
    开宝五年,省郁平、兴德二县,入兴业县。
    开宝五年,废白州,省周罗、建宁、南昌三县,入博白,属廉州,七年,复立,政和元年,又废,以博白来属。
    琼州   开宝五年,以废崖州之舍城县来属,熙宁四年,省,入琼山。
    开宝五年,以崖州之澄迈县、文昌县来属。
    廉州   开宝五年,省封山、蔡龙、大廉三县,入合浦县,太平兴国八年,省合浦,入石康,咸平元年复置。
    开宝五年,废常乐州,省博电、零渌、盐场三县,以其地为石康县来属。
    昌化军   唐为儋州昌化县,熙宁六年,废州为军。
    太平兴国元年,改义伦县为宜伦县,熙宁六年,省昌化县、感恩县为镇,入宜伦。
    元丰三年,复置昌化县,四年,复置感恩县。
    省洛阳县,入感恩县。【原注】阙年
    万安军   唐为万安州万安郡。熙宁七年,废州为军。绍兴六年,改万安军为万宁县。十三年,复。
    熙宁七年,省陵水县为镇,入万安,元丰三年,复置。[46]
    朱崖军   唐为振州延德郡,开宝五年,改为崖州,熙宁六年,废为军【原注】唐振州领宁远、延德、吉阳、临川、落屯五县,南汉省延德、临川、落屯三县
    熙宁六年,省宁远、吉阳县为临川、藤桥二镇,绍兴六年,复置。

    1. 案《文献通考》作二年
    2. 案《宋史》閞宝中,废长丰县,入长沙。元符元年,以长沙五乡、湘潭县两乡为善化县,此阙载
    3. 案《宋史》作元年
    4. 案《文献通考》熙宁五年,升通城镇为通城县,此阙载
    5. 案《文献通考》安州,宣和元年,升为德安府,此阙载
    6. 案《宋史》元祐元年复置
    7. 案《宋史》作三年
    8. 案《宋史》作绍兴十年,陛崇庆军节度,淳熙四年,升府
    9. 案《宋史》作改唐安县为新津
    10. 案《宋史》作元年
    11. 案《宋史》作六年
    12. 案《宋史》作九年
    13. 案《宋史》作宣和四年
    14. 案《文献通考》作玄武县
    15. 案《文献通考》作废月山、丹山、银山、清溪四县,王存《九域志》谓三县入盘石,清溪入内江。此似脱去清溪入内江句
    16. 案《文献通考》作熙宁五年
    17. 案《宋史》大观二年,建纯州,置九支、安溪两县。三年,建滋州,置承流、仁怀两县;以合江之安溪寨为县,隶纯州。宣和二年,废纯州,改九支县为九支城。三年,又废滋州为武都城,以承流并入仁怀。此皆阙载
    18. 案《宋史》作三年,王存《九域志》亦作二年
    19. 案《宋史》开宝五年,改益昌县为昭化。咸平五年,以嘉川县来隶。此阙载
    20. 案《文献通考》作熙宁四年
    21. 案《文献通考》乾德五年,废永归县,此阙载
    22. 案《宋史》作省壁州白石、符阳二县,入通江,与此有异。又乾德四年,废始宁县,熙宁五年,省清化县,入化城,此阙载
    23. 案《宋史》作郎池县
    24. 案《宋史》作三年
    25. 案《宋史》作五年
    26. 案《宋史》作大观二年,复立溱州
    27. 案《文献通考》作太平兴国六年
    28. 案《文献通考》作宣和三年
    29. 案《文献通考》作元符三年,陛兴庆军节度,徽宗即位,以潜藩,升为肇庆府
    30. 案《文献通考》绍兴元年,以高宗潜藩,升为德庆府
    31. 案《文献通考》作泷州之开阳、建水、岭南三县,并入泷水为一县,与此有异
    32. 南恩州本恩州,《文献通考》云庆历八年,改河北路贝州为恩州,乃加“南”字
    33. 案《宋史》“敬州”作“恭州”。宋人以避翼祖讳,故改曰恭,南渡时,翼祖已祧,不应复避,故此作敬州,《宋史》特因旧文耳
    34. 案南雄州本雄州,开宝四年,以河北路有雄州,加“南”字
    35. 案《文献通考》开宝六年,以连州之浛光县来属,宣和二年,赐郡名曰真阳,此未详
    36. 案《文献通考》开宝六年,以犯仁宗御各,故改,宣和二年,赐郡名曰博罗
    37. 案《文献通考》大观时,升为帅府,绍兴三年,以高宗潜藩,升为静江府
    38. 案《文献通考》开宝五年,以绣州之常林、阿林、罗绣三县入普宁县;顺州之龙豪、温水、龙水、南河四县入陆川县;禺州之峨石、扶莱、罗辨、陵城四县入北流县
    39. 案《宋史》景祐二年,废乐昌县,入武缘,此阙载
    40. 案《文献通考》开宝五年,省思勤、开江二县,入龙平,此阙载
    41. 案《文献通考》作开宝五年,废孟陵,熙宁四年,省戎城,并入苍梧
    42. 案《宋史》嘉祐四年,废象县,入洛容,此阙载
    43. 案《宋史》云“南渡后,增县一,河池。”又云“河池县,不详何年并省”
    44. 案《文献通考》作二年,《宋史》作六年
    45. 案《文献通考》唐置辩州,太平兴国五年,改化州
    46. 案《文献通考》大观元年,以琼州乐会县来隶,此阙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