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宋朝事实
卷十二 仪注
卷十三 

国初,因唐与五代之制,文武官每日赴文明殿【原注】即文德殿正衙常参,宰相一人押班。五日起居即崇德、长春二殿【原注】崇德即紫宸;长春即垂拱,中书门下为班首。其长春殿常朝,则内侍省都知押班,率内供奉官以下并寄班等先起居,次客省、阁门使以下【原注】呈进目者,次三班使臣【原注】节度、观察、防御、团练、刺史等子弟充供奉官,侍禁、殿直有旨令预内朝起居者,次内殿当直诸班【原注】殿前指挥使左右班都虞候、内殿直散员、散指挥、散都头、金枪班等,次长入祗候、东西班殿侍,次御前忠佐,次殿前都指挥使率军校至副指挥,次驸马都尉【原注】任刺史以上者缀本班,次诸王府僚,次殿前都军使、都头,次皇亲将军以下至殿直,次行门指挥使率行门起居【原注】以上并内侍赞喝。如传宣,前殿不坐,即宰相、枢密使、文明殿学士、三司使、翰林、枢密直学士、中书舍人、三司副使、知起居注、皇城内监库藏朝官、诸司使副、内殿崇班、供奉官、侍禁、殿直、翰林医官、待诏等同班入,次亲王、次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率军校至副都指挥使,次使相,次节度使,次统军,次两使留后、观察使,次防御、团练使、刺史,次侍卫马军步军使、都头。起居毕,见谢班入。如御崇德殿,即枢密使以下先就班,俟升坐【原注】诸司使副以下至殿直,分东西对立,馀皆北向,宰相、参知政事最后入【原注】以上并阁门赞喝。日止再拜,朔望及三日假,即即枢密使以下皆舞蹈。


建隆三年三月,重定合班仪,升六曹侍郎在给事舍人之上,郎中在补阙之上,员外郎在拾遗之上,节使在六曹侍郎之上中书侍郎之下。故事:京兆省官为侍从班,五品押南省四品,六品押南省五品,节使在诸司三品之下。至是改焉[1]。十月,赐文武常参官冬服,累朝止赐将相、翰林学士、诸军大使,至是,太祖曰:“冬服不及百官,甚无谓也。”故赐之。


乾德元年闰十二月,诏一品致仕官曾带同平章事者,每遇朝会,宜缀中书门下班。是时太子太师致仕侯益等来陪祀,故有是诏。


淳化二年十二月,太宗御文德殿,群臣入阁。礼毕,赐百官廊下飧。唐制:朔望天子御宣政殿,受百官起居,诸司奏事,仗卫如式,敬宗始于紫宸为入阁之仪。五代以来,礼容多缺,至是始复旧。


三年正月,太宗御朝元殿受贺,礼毕,改服通天冠、绛纱袍,升殿,群群臣上寿。国朝以来,元正、冬至朝贺,御正殿,即以退御大明殿,群臣常服上寿,奏教坊乐。至是始约《开元礼》,皆以法服,设宫悬万舞,酒三行而罢。


大宴群臣于广德殿。分设宰相、使相、三师、三公、参知政事、东宫三师、仆射、学士、御史大夫、中丞、三少、尚书、常侍、宾客、太常、宗正卿、丞、郎、给事、谏舍、节度、两使留后、观察、防御、团练、刺史、上将军、都指挥使坐于殿上;文武四品以上、知杂御史、郎中、郎将、禁军都虞候坐于朵殿;馀升朝官、诸军头、都头以上、诸蕃进奉使、诸道进奉军将以上,分坐于两廊。宰相、使相坐以绣墩【原注】曲宴、行幸,用杌子;参知政事以下用二蒲墩、花球[2]【原注】曲宴,枢密使、副使并同;军都指挥使以上用一藩墩;自朵殿而下皆绯缘毡条席。殿上器用金,馀以银。其日,枢密使以下先起居讫,当侍立者升殿,宰相率百官入,宣徽、阁门通唱,致词讫,宰相升殿进酒,各就坐,酒九行。每上举酒,群臣立侍,次宰相,次百官举酒;或传旨命釂,即皆搢笏起饮,再拜【原注】曲宴多令不拜。或上寿朝会,止令满酌,不劝。中饮更衣,赐花有差。宴讫,舞蹈拜谢而出。太平兴国后,止设春宴。雍熙三年后,常以暮春,召近臣赏花、钓鱼于苑中,三馆之职皆预。淳化四年,令京官兼馆职者并预大宴。咸平三年,始备设春秋大宴。五年十二月,诏凡内宴,宗正卿令升殿坐,班次依合班仪。又以翰林学士梁灏请,春秋大宴、小宴、赏花、行幸次为四图,颁下阁门遵守[3]。天禧四年,从集贤院祖士衡言,大宴将更衣,群臣下殿,然后更衣;更衣后再坐,则群臣班于殿庭,候上升坐,起居,谢赐花,再拜升殿[4]


初入,面西躬候,通衔位姓名讫,引当殿。赞喝,两拜,搢笏舞蹈,三拜,不起,奏:“圣躬万福。”喏,赞又再拜,喝:“祗候。”出。如喝:“有敕赐酒食!”更两拜,搢笏舞蹈,三拜讫,祗候。差遣见引,当殿立,躬喝两拜,随拜山呼,奏:“圣躬万福。”喏,喝:“祗候!”平身,立俟。喝:“谢恩!”两拜,随拜山呼。[5]


唐王及善曰:“中书令可一日不见天子乎?”太祖开宝九年,以中外无事,始诏旬假日不坐。然其日辅臣犹对于后殿,问圣体而退。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日,旬假,是日,太宗犹对辅臣,至夕,帝崩。李南阳永熙挽词曰:“朝凭玉几言犹在,夜启金滕事已非。”时称佳作。至真宗朝,旬假,辅臣始不入。宝元中,西事方兴,假日视事。庆历初,乃如旧。


诸蕃入朝皇朝之制:西北蕃部及契丹、高丽、东南蛮、西南夷及诸外蕃国来贡者,并对于崇德殿。契丹使捧书函入殿庭,北向鞠躬,阁门使降受,升殿以进,内侍都知受而启之,通事舍人导使者升殿,代其主跪问圣躬,上令内侍都知报问之,皆通事传译,毕,乃降阶西向,通名,起居,舞蹈,赐冠带、器币、鞍勒马,上亲宴其使于内殿。他国使或止就长春殿,皆于殿庭北向,跪奉表函,通事舍人受以进。南蛮、东夷、西南夷、海外蕃国、西北蕃部对讫,复引对于崇政殿[6]。有善本国歌舞者,令奏之。契丹、高丽、交阯使归,赴内朝奉辞,皆于崇德殿。其契丹使,召升殿授书,他国书皆有司付之,其赐物有差。真宗景德后,契丹请盟,每使至,遣官为接伴、馆伴使、副使,舍于都亭驿,班在上将军之下,宴赐加等。馀蕃使分馆诸驿。高丽使至,遣阁门祗候接送,直馆一员馆伴,宴饯亦命近臣。

诸蕃夷奉朝贡四十三国【原注】契丹、夏州岁遣使入贡,已载本门:高丽国【原注】汉玄菟郡,国境南北一千五百里,东西三千里、定安【原注】马韩之种,为契丹所攻,馀众保于西部[7],称安定国、女真【原注】渤海之别种,本驾姓、日本【原注】倭奴国也,以近日所出,故改称、交阯【原注】本南越之地,交州总管也,后改安南都护府、溪洞诸蛮【原注】隋置辰州,唐置锦州、巫州、钦州,皆唐末蛮酋分据其地,自置伪剌史,建隆以后,溪洞诸蛮皆归顺,乞内附,朝廷悉命其酋长为剌史、南丹州【原注】溪洞别种,与宜州接、抚水州【原注】在宜州南,有县四:曰抚水、曰京水、曰多逢、曰古劳。唐隶黔南、西南蕃【原注】汉牂牁郡地,唐置费、珍、庄、琰、播郎、牂夷等州、邛部州蛮【原注】汉越嶲郡,由黎州十一程至部落、黎州山前山后蛮【原注】西南夷之别种,其酋长号都鬼主,黎州南行七日而至其地,又一程至嶲州,又二程至建昌,又千里至云南、雅州蛮【原注】西南夷别种、风琶蛮【原注】在建昌城之上、占城【原注】在中国西南,北至广州,便风半月程,至两浙,一月程、三佛齐【原注】南蛮之别种,与占城为邻、阇婆【原注】国在南海中、勃泥【原注】在中国之西南,大海中、注辇【原注】其国水行至广州约四十一万一千四百里、蒲端【原注】国在海上,与占城接、丹流眉【原注】国在海上,水路东北至广州,一百三十五程、天竺【原注】旧名身毒赤白摩伽陁,又曰婆罗门、大食【原注】本波斯之别种、于阗【原注】国在京师之西九千九百馀里,西南带葱岭,与婆罗门接,相去三千馀里,东接吐蕃,西北至疏勒二千馀里、龟兹【原注】回鹘之别种、高昌【原注】汉车师前王之地,其国有高昌城,取其地势高敞,人民昌盛以为名、回鹘【原注】匈奴之别裔,国在西北婆罗陵水上,后魏号铁勒,唐初号特勒、吐蕃【原注】本汉西戎之地,或云南凉秃发利鹿孤后,以秃发为国号,语讹吐蕃,族帐分处,各有首领,内属者为熟户、党项【原注】古析支之地,汉西羌之别种,部落分处,各有首领,内属者为熟户、西凉府【原注】西凉即凉州,唐末陷河西之地,虽为吐蕃所隔,然其地亦自置牧守,东至灵武千里,西北去至甘州五百里、沙州【原注】瓜、沙二州,本汉炖煌故地、达靼【原注】东方靺羯之别部,音讹谓之达靼、罝勒斯赍【原注】吐蕃馀种、董戬【原注】罝勒斯赍之子,为会州刺史、层檀【原注】国与占城、大食相近、勿巡【原注】南海上小国,大中祥符中,其国主蒲加心乌皇遣使来贡、伊州[8]、宾同陇【原注】海南小国,其王室利波庶税,至道中来朝贡,今不具到、甘州【原注】甘州回鹘可汗,旧隶沙州归义军、西州[9]、大食陁罗离慈[10]、大食俞和卢地[11]、大理国[12]、西天大食国[13]


日本:淳化二年,贡方物。太平兴国九年,献铜铃磬。景德元年,来朝。大中祥符二年,来朝。熙宁五年,来朝。元丰元年,来朝。

交趾:开宝元年八月,来贡方物。太平兴国二年、五年、七年、八年,来贡方物。雍熙二年,贡方物。三年,贡金器、牙、犀。端拱元年,贡方物。淳化元年,贡龙凤椅子、伞握子。五年,贡方物。至道三年,贡七宝交椅、方物。咸平元年,献驯象。四年,贡驯犀、象。景德元年,遣其子明提来贡。四年,遣其弟明昶来贡,乞赐九经、佛经。大中祥符二年,贡驯犀。三年、五年、七年、贡方物。天禧三年,遣弟鹤来贡方物。熙宁二年、六年,贡方物。元丰元年,贡方物。

溪洞诸蛮:逐年同天节、端午,贡方物。

南丹州:开宝七年,贡银器、马。九年,求赐牌印。太平兴国五年,贡银。淳化元年,遣其子来贡银。五年,贡方物。

抚水州:咸平四年正月,贡方物。三年十一月、十二月,又来朝。天禧元年,贡方物。

西南藩:乾德四年、五年、六年,贡方物。开宝二年,贡方物。八年,贡马。太平兴国三年,贡方物。五年,贡马。雍熙二年、八年,贡方物。九年,贡马。淳化元年,遣其弟汉兴来朝。三年,贡方物、马。至道元年,贡方物。咸平元年,贡方物。二年、五年,贡马。景德元年,贡方物。大中祥符二年,贡贺东封马。六年、八年、九年,贡方物。天禧四年,贡方物。天圣四年,贡方物。康定元年,贡马。熙宁三年,贡方物。六年,四次贡方物。十年,贡方物。

邛部州蛮:开宝二年,贡方物。太平兴国四年,贡方物。雍熙二年,贡马。端拱二年,贡御马。淳化二年,贡方物、马。至道三年,遣其子来朝贺。咸平二年、五年,贡方物。景德二年,贡象牙。大中祥符元年,贡马。景祐五年,贡方物。

黎州山前山后两林蛮:开宝二年、八年,贡方物。太平兴国二年、四年,贡马。雍熙二年,贡方物。端拱二年,贡马。淳化元年,贡方物。大中祥符元年,贡方物。天禧二年,贡方物。

雅州蛮:太平兴国二年,贡方物。大中祥符二年,贡马、犎牛。三年,贡方物、马。

风琶蛮:咸平元年,贡马。景德二年,贡犀角、犎牛、青羊。

占城:建隆元年,贡方物。二年,来朝。三年,贡方物。乾德四年三月、九月,贡方物。五年,贡方物。开宝二年,贡驯象牙。四年,贡方物。六年四月,贡方物。七年九月,贡方物。太平兴国二年、三年、四年、七年,贡方物。八年,贡驯象。淳化元年,贡驯犀。三年,贡方物。至道元年、三年,贡方物。咸平二年,来朝。景德元年、二年、四年,贡方物。大中祥符元年、三年、四年、七年、八年二月、五月,贡方物。天禧二年,贡方物。天圣八年,贡方物。熙宁元年九月,贡方物。元丰元年,贡方物。

三佛齐:建隆元年、二年、三年三月、十一月,贡方物。开宝四年、五年,贡方物。七年,贡象牙。八年,贡方物。太平兴国五年、八年,贡方物。雍熙二年,贡方物。端拱二年,贡方物。淳化元年,贡方物。咸平六年,贡方物。大中祥符元年,贡方物。天禧元年,贡方物。天圣六年,贡方物。

阇婆:淳化三年,贡方物。

勃泥:太平兴国二年,贡方物。

注辇:大中祥符八年,贡方物。天禧四年,贡方物。明道二年,贡真珠等。熙宁十年,贡方物。

蒲端:咸平六年,贡方物。景德元年、四年,贡方物。大中祥符四年,贡方物。

丹流眉:咸平四年,贡方物。

天竺:乾德三年,贡舍利。开宝五年,贡舍利。八年,贡方物。太平兴国三年,贡舍利。五年,贡香药。七年,贡佛顶印。八年,贡经、犀角。淳化二年,贡舍利。至道元年,贡佛顶骨。三年,贡梵夹。咸平元年四月,来朝。二年,贡梵夹。四年四月,来朝。七月,贡梵夹、舍利。六年,贡方物。景德元年,贡舍利。二年,贡梵夹、菩提叶。大中祥符三年,贡金刚坐。四年正月,贡金刚坐。六年,贡梵夹、经、佛骨、舍利。七年,贡梵经。九年二月,贡佛骨、舍利。四月、五月来朝。天禧三年、四年,贡梵经。天圣二年,贡梵经。

大食:开宝元年、四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贡方物。太平兴国二年、四年,贡方物。雍熙元年,贡花锦。淳化五年,贡方物。至道元年,贡龙脑。三年,贡方物。咸平二年闰三月、六月、三年、六年,贡方物。景德元年、二年、四年,贡方物。大中祥符元年,贡玉圭。九年,贡方物。天禧三年,贡方物。熙宁三年,贡方物。

于阗:建隆二年,贡玉圭。乾德三年,来朝。四年,遣其子德从来朝,贡方物。大中祥符二年,贡方物。天圣二年,贡玉圭、玉带、方物。嘉祐八年,贡方物。熙宁四年、六年、十年,贡方物。元丰元年,贡方物。

龟兹:太平兴国九年,贡方物。咸平四年,贡玉、马。六年六月十一日,贡方物。景德元年五月、六月,贡方物。大中祥符三年,贡乳香。六年,贡方物。天禧元年,贡玉、马、香药。四年,贡大尾白羊。天圣二年,贡橐驼、马、玉。三年、七年、九年,贡方物。景祐四年,贡方物。熙宁五年,贡方物。

高昌:建隆三年,贡方物。乾德三年,贡佛牙、琉璃器。太平兴国六年、八年、九年,贡方物。景德元年,贡玉、马等。

回鹘:建隆二年、三年,贡方物。乾德二年,贡方物。三年四月,贡马、驼。十二月,贡马、玉—宝三年,贡驼、马。太平兴国五年,贡方物。雍熙四年,贡𨱎石。至道二年,贡方物。咸平元年、三年,贡方物。景德元年九月,贡方物。闰九月,贡战马。四年,贡方物。大中祥符元年四月,来朝。三年、四年,贡方物。五年五月、八月,贡宝货、橐驼、马。六年,贡御马。八年十一月,贡方物。九年十二月,贡马、玉。天禧二年、四年三月、十二月,贡方物。天圣元年、二年、三年,贡方物、马。熙宁七年,贡方物。

吐蕃:建隆二年,贡橐驼、马。三年,献伏羌地。太平兴国八年,贡马。九年,贡羊、马。淳化二年,献山林田亩。五年,贡马。咸平三年,贡牦牛。六年,贡马。景德元年,贡马。又三月,来朝。三年,贡方物。大中祥符元年、三年、五年,贡马。八年二月,贡马。十月,贡方物。九年三月,贡马。四月,来朝。天圣二年,贡马。

党项:建隆二年,来朝。淳化四年三月、十二月,来贡马。五年,遣其子朝贡。至道三年,贡马。咸平元年三月、十月,来朝。七月,贡马。二年,来朝贡。四年,贡马。五年四月、十二月,来朝贡。六年,贡马。景德二年,贡马。三年,贡方物。大中祥符二年四月,贡方物。

西凉府:淳化二年,贡方物。五年,贡马。至道元年、二年,贡马。咸平元年,贡马二千匹。五年,贡马五千匹。十二月,贡方物。六年四月,贡方物。八月,贡马。景德元年,贡六谷马三千匹。二年四月,贡马。三年五月,贡方物。六月、十二月,又贡马。四年五月,来朝。十二月,贡方物。大中祥符元年,贡马。二年二月,贡方物。十一月,贡马。四年三月、十月,贡方物。五年,其子来贡马。七年四月、十一月,贡方物。八年五月、十月,贡马,来朝。天圣四年,贡马。

沙州:建隆二年,贡玉鞍。太平兴国五年三月,贡玉圭。八年,贡方物。淳化二年,贡良玉、舍利。至道元年三月、五月,贡方物。咸平二年,贡玉团。五年,贡方物。景德元年,贡玉、马。四年,贡玉印。天圣元年,贡乳香。皇祐三年,贡方物。

达靼:乾德四年,贡方物。开宝二年,贡方物。太平兴国六年、八年,贡方物。

罝勒斯赍:大中祥符八年、九年,来贡马。天禧三年,贡马。景祐四年,贡方物。宝元二年,贡方物。庆历四年、六年、七年,贡方物。皇祐元年,贡方物。至和元年,贡方物。嘉祐三年、四年,贡方物。治平元年,贡方物。

董戬:熙宁三年、十年,贡方物。元丰二年,贡方物。

层檀:熙宁四年,贡方物。

勿巡:大中祥符四年,贡方物。熙宁五年,贡方物。

宾同陇:至道二年,贡方物。

甘州:天圣三年,贡方物。

西州:皇祐二年,来朝。

大食婆离慈:熙宁三年,贡方物。

大食俞卢和地:熙宁六年,贡方物。

西天大食国:熙宁六年,来朝。

大理国:熙宁九年,贡马。


  1. 案《文献通考》载合班图于朝仪后,可与此互证
  2. 案“花球”,《宋史·礼志》作“罽毯”
  3. 案《宋史·礼志》,春秋季仲及圣节、郊祀、藉田礼毕、巡幸还京,凡国有大庆,皆大宴。天圣后,大宴率于集英殿,次宴紫宸殿,小宴垂拱殿,若特旨,则不拘常制
  4. 案《文献通考》有《大庆殿再坐上寿立班图》
  5. 案此条不著某年所定、某处仪注,与《文献通考》《宋史·礼志》所载常朝、起居、入阁、赐宴诸仪互有异同,疑原本尚详,传写阙之
  6. 案《宋史·礼志》凡外国使至及君长来朝,皆宴于内殿。开宝八年,宴契丹使于长春殿。太平兴国三年,宴契丹使、诸国蕃客于崇德殿,以契丹使来贺故也。景德澶渊会盟以来,始定仪注,引对于崇德殿,宴使于长春殿。至《政和五礼新仪》则朝见、赐宴、朝辞皆于紫宸殿,假日皆于崇政殿,诸国不及也。此书所载,盖据宋初之制
  7. 案“西部”《文献通考》作“西鄙”
  8. 案原本阙注,庞元英《文昌杂录》谓即汉之伊吾郡
  9. 案自此以下五国,原本俱阙注文。《文昌杂录》谓西州本高昌国,汉车师前王之地,贞观中,平其地为西州
  10. 案《文昌杂录》作“陁罗离”,《宋史·大食国传》作“陁婆离”,俱无“慈”字
  11. 案《文昌杂录》误以俞和卢地为南荒之国,考《宋史》谓大食国人入贡,路由沙州,涉夏国,抵秦州。天圣元年,恐为西人钞略,乃诏自今取海路,由广州至京师。其国部属各异名,故有勿巡,有陁婆离,有俞和卢地,有麻啰跋等国,然皆冠以大食,则其为西方之国无疑
  12. 案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曰:大理,南诏国也。本唐小夷,自皮逻诺并五诏为一,受册封云南王,至异牟,寻封南诏王,后自称大礼国,今其与中国接,乃称大理国,与《唐史》“礼”“理”字异,未详所始
  13. 案《文献通考》《宋史》俱不著“西天”之称,惟于熙宁六年,载都蓄首蒲陁婆利慈表奉贡物事,据此书后篇所记,是年西天大食国来朝,疑系一事,附注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