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筌/卷143 中华文库
卷一百四十二 ◄ | 御定宋史筌 卷一百四十三 |
► 卷一百四十四 |
|
御五宋史筌卷一百四十三尊贤阁编 传第八十六 外国 四 金 金完颜阿骨打攺名旻汉姓曰王劾里钵第二子也 母拏懒氏其先出靺鞨靺鞨本号勿吉即古肃慎地 也唐初有黒水粟末两靺鞨俱附高句丽粟末靺鞨 姓大氏后为渤海国黒水靺鞨受唐爵役属于渤海 后附契丹其在南者籍契丹号熟女真在北者不籍 契丹号生女真避辽主宗真名攺称女直生女真后 为金其始祖函普年六十馀从高丽来居完颜部仆 干水娶老妇人年亦六十生二子一女追谥景元皇 帝子乌鲁谥德皇帝乌鲁子䟦海谥安皇帝䟦海子 绥可定居于安出虎水之侧庙号宪祖子石鲁嗣辽 官以惕隐稍用条教民颇听从庙号昭祖子乌古迺 嗣诸部皆服属辽以为女真部族节度使庙号景祖 第二子劾里钵嗣性严重有器量谥圣肃皇帝庙号 世祖弟颇剌淑嗣庙号肃宗弟盈哥嗣字乌鲁完庙 号穆宗乌雅束嗣字毛路劾里钵长子也庙号康宗 自乌古廼至乌雅束皆袭节度使阳附辽而阴叛之 至阿骨打竟灭辽辽主洪基时五色云屡出东方大 若二千斛囷司天孔致和曰其下当生异人初纥石 烈部阿踈阻兵为难盈哥伐之阿踈诉于辽辽因留 之每岁辽遣使市海东青于海上道出境内征索无 艺常以此二事为衅阿骨打袭乌雅束为节度使屡 索阿踈而辽不许政和四年阿骨打数辽罪进军连 战大破之五年称帝且曰辽取宾鐡之坚为国号然 鐡亦变坏惟金不变完颜尚白而况所居为安出虎 水耶于是国号大金其国语谓金曰安出虎辽主延 禧遣使议和阿骨打攻黄龙府转战阿娄冈尽殪辽 兵七万人延禧遣使谕降阿骨打报书亦如之延禧 遂自将出长春路阿骨打追撃于护步荅冈辽兵大 溃六年擒辽东亰叛将高永昌戮之七年禁同姓为 婚犯者杖而离之遣使求封册于辽重和元年帝遣 武义大夫马政约夹攻辽克辽之后愿还五代时陷 入契丹汉地阿骨打遣使报聘曰所请之地当与夹 攻得者有之宣和元年阿骨打遣李善庆散睹同马 政来修好帝遣军校呼庆送善庆等归阿骨打遣庆 归且语之曰汝皇帝果欲结好而若仍用诏决难徔 也帝授散睹团练使及还阿骨打怒杖之初高丽求 医帝命二医往至是归桊云高丽闻天子将与女真 图契丹茍存契丹犹足捍边女真虎狼不可交冝早 为备延禧遣使册阿骨打为东怀国皇帝阿骨打以 册文违礼遣使责之颁女真字谷神所造也二年帝 遣赵良嗣议取燕云地阿骨打以辽饰虗辞欲缓师 进兵克上京遣使来议攻辽及岁币帝遣马政报之 三年辽都统耶律余睹来降四年使余睹为向导侵 辽克中京延禧走云中完颜宗翰取西京宗翰者粘 没喝也娄室招降天德等州获阿踈辽宗室淳称帝 遣使乞为附庸不报阿骨打遣使约夹攻辽帝命宣 抚使童贯应之贯使种师道次白沟败绩诏班师完 颜宗望追延禧于乌里质驿延禧遁宗望者斡离不 也阿骨打自将侵辽次燕京辽知枢密左企弓等降 初帝遣赵良嗣议求山前后州阿骨打只许山前六 州帝复遣良嗣求营平滦三州五年初良嗣议地阿 骨打以为燕租六百万宋止可取一百万不然还我 涿易及常胜军良嗣曰御笔许二十万不敢擅增良 嗣还阿骨打谓之曰过半月不至吾提兵往矣帝复 遣良嗣许辽人旧岁币四十万贯每岁更加燕京代 税钱一百万缗及议画疆与遣使贺正朝生辰交易 阿骨打又求粮良嗣许以二十万石帝命童贯蔡攸 入燕受所归六州宗望大破延禧军于白水泺延禧 走云内乞为弟若子量赐土地不许延禧子雅里称 帝于西北部寻死阿骨打殂于部堵泺阿骨打知人 善任减省租税计无遗䇿兵无留行年五十六僭位 九年攺元曰收国曰天辅谥大圣武元皇帝庙号太 祖墓号睿陵母弟吴乞买立吴乞买更名晟劾里 钵第四子也遣阇毋击张瑴败之以瑴归命故也帝 命杀瑴函首畀之吴乞买欲献山后地宗翰劝止之 止以武朔二州来归庆元寺僧献佛骨却之六年夏 主遣使称藩受割与之地吴乞买遣使索前日所许 二十万石宣抚使谭稹不与之兵衅始开初延禧遁 于夏国至是还居于乌敌烈部谋出兵收复战败走 阴山七年娄宿䒭追获延禧于应州封海滨王耶律 大石称帝于起儿漫宗望闻童贯郭药师治兵燕山 劝吴乞买南侵于是遣宗翰䒭大举八冦童贯自太 原逃归宗翰䧟朔代二州宗望入蓟州药师以燕山 叛降为向导帝以冦深禅位于太子桓自称道君皇 帝靖康元年宗望渡河䧟滑州薄都城帝遣李棁议 和宗望约割三镇増岁币称伯侄帝遣康王构少宰 张邦昌为质又遣宇文虗中更以肃王枢为质康王 及邦昌还宗望巡师留军围太原寻解围高丽王王 楷奉表称藩先是朝廷留吴乞买使者萧仲恭为质 其副赵伦绐以骂金国耶律余睹领契丹兵愿归大 国帝信之以蜡书付伦致余睹伦还吴乞买遣宗翰 等入冦河东察访使张灏等皆败绩帝遣王云议缓 师许以三镇赋税宗翰䧟太原执经略使张孝纯遂 乘胜渡河不复言三镇遣人言欲尽得两河地进屯 都城下宣言议和乃退帝幸宗翰军奉表请降二年 吴乞买得帝降表遂废帝及太上皇帝为庶人册立 张邦昌为椘帝宗翰䒭以二帝及后妃太子宗戚三 千北去康王即帝位建炎元年帝使傅雱通问二帝 安置邦昌于潭州寻赐死宗望闻帝即位议归上皇 讲好宗翰不许会宗望死事遂中辍时宗翰専权吴 乞买不能令焉帝如扬州吴乞买闻之遣宗翰等大 举入冦连破州县初二帝在中京至是迁于上京以 素服见阿骨打庙封上皇为昏德公渊圣皇帝为重 昏侯巳而徙于韩州诸宗室从臣皆随之惟秦桧不 与徙后逃归主和议韩昉等始撰国史三年宗翰冦 椘州帝渡江宗翰还云中帝遣洪皓遗宗翰书愿去 尊号比于藩臣完颜宗弼八冦禁民汉服又令髡发 不如式者杀之宗弼者兀术也宗弼等分兵而南帝 如越州宗弼渡江四年韩企先始制国礼宗弼连为 岳飞韩世忠所败奔还镇江吴乞买徙二帝于五国 城册立刘豫骂齐帝绍兴元年吴乞买遣耶律余睹 攻耶律大石于漠北宗弼冦和尚原为吴玠吴璘所 败二年余睹谋叛杀之遂大杀辽宗室三年撒离喝 寇兴元为吴玠刘子羽所败宗翰遣人议画江以益 刘豫四年吴玠吴璘大破宗望于仙人关挞不野寇 大仪为韩世忠所擒五年吴乞买殂吴乞买不好弋 猎不嗜声乐经国䂓模绰有可观年六十一僭位十 三年攺元天会谥文烈皇帝庙号太宗墓号恭陵阿 骨打孙合剌立合剌攺名亶豊王绳果子也母蒲 察氏初吴乞买弟杲死宗翰䒭以谙班勃极烈之位 久虗请立合剌吴乞买不得巳从之吴乞买尝居是 官传于杲盖储嗣之位也谕刘豫自今称臣勿称子 上皇崩于五国城遣使致祭赙六年追尊九代祖以 下曰皇帝皇后七年初吴乞买召宗翰为相遂失兵 柄及其所善高庆裔以赃将死宗翰哭与之诀庆裔 曰公早听我言岂有今日盖尝教之叛也宗翰忧闷 绝食而死废刘豫为蜀王初用大明暦杨级所造也 八年以经义词赋两科取士遣张通古䒭议和许返 河南地称江南诏谕使时刘豫既废亶欲立渊圣皇 帝于南京以和议成而止九年朝参初用朝服蒲卢 虎自以吴乞买长子䟦扈尢甚与挞懒谋叛伏诛帝 遣王伦请还梓宫亶拘伦不遣后欲授职自杀十年 宗望撒离喝分道入寇吴璘败之于扶风刘锜败之 于顺昌岳飞大破宗望走之立孔子庙于上京以四 十九世孙璠为衍圣公十一年亶初御衮冕杨沂中 刘锜大破宗望军于柘皋追封上皇为天水郡王攺 封渊圣皇帝为天水郡公亶亲祭孔子谓侍臣曰朕 幼年游佚不知志学深以为悔自是读尚书论语五 代辽史宗望遣萧毅来议以淮水为界求割唐邓二 州及陜西馀地岁币银绢各二十五万仍许归梓宫 太后焉渊圣皇帝请本品俸亶赒之十二年帝遣何 铸致誓表亶遣刘筈还徽宗及显肃懿节二后梓宫 皇太后韦氏以衮冕圭册册帝曰咨甭宋康王赵构 天降䘮于甭邦亟渎齐盟自眙颠覆用勤我师十有 八年斯民何罪天其悔过诞诱甫衷封桊狎至愿列 藩辅今册甭为帝永为屏翰亶荒于酒宰相八谏辄 饮以酒曰知卿䒭意明曰当戒因复饮十六年亶杀 其子魏王道济又杀其翰林学士宇文虗中虗中以 使臣来留仕至是及焉十七年亶后裴满氏干政亶 为其所制縦酒沈酗至手刃杀户部尚书宗礼䒭九 人与蒙古讲和其酋自称祖元皇帝十九年亶杀其 弟胙王常胜以秉德等谋推戴也因积怒杀其后裴 满氏召胙王妃撒卯八宫平章亮与平章秉德䒭弑 亶自立亶初立敬礼大臣吏清政简及至末年内制 强后酗酒妄杀以致于亡年三十一僭位十五年攺 元曰天眷曰皇统追废为东昏王后谥孝成皇帝庙 号熙宗墓号思陵亮字元功本名廸古乃阿骨打 庶孙辽王宗干第二子也母大氏为人僄急残忍亶 既嗣位辄怀觊觎历拜平章政事都元帅亶亦猜疑 亮不自安遂行篡弑二十年遣使纳徽宗玉带于帝 其臣张仲轲曰此希世之宝亮曰江南当为我有姑 置诸外府大杀其宗室吴乞买宗翰子孙无遗类二 十一年初置国子监帝遣巫伋为祈请使请迎渊圣 皇帝亮曰不知归后何处顿放伋唯唯而退大营宫 室于燕京一殿之费亿万谕朝官称疾者尚书省令 监察御史与太医同诊视无实者坐之纳其叔母及 宗妇娣女于宫后又纳诸妹二十三年迁都燕京攺 为中都特赐贵妃唐括氏家奴孙梅进士及第二十 五年初亮迁都独留其嫡毋徒单后于会宁后常忧 惧至是迎来使左右持杖亮跽曰久失温清愿笞之 后叱杖者巡亮事之外极恭顺见者以为至孝二十 六年渊圣皇帝崩于五国城二十八年亮谓幸臣张 仲轲曰伐宋当以何罪对曰宋人买马修器械招纳 叛亡岂得无罪亮喜曰朕闻宋有刘贵妃姿甚美艶 今可一举而得之灭宋然后讨平高丽夏国参知政 事李通与仲轲多逢其意惟翟永固切諌不听遂遣 张浩䒭营汴京宫室二十九年太医使祈宰上䟽谏 伐宋杀之三十一年初柳耆卿作望江南词极言临 安景物繁华其词流播亮因而羡慕至是遣王全贺 节谓全曰见宋主面数买马招亡之罪且索淮汉之 地如不从厉声诋责盖欲激怒以为南侵之名也全 一如其言复曰赵桓今巳死帝始闻渊圣皇帝崩亮 迁都汴京亮嫡毋徒单氏数谏亮南侵亮使侍婢高 福娘弑之自将三十二総管入寇渡淮知海州魏胜 迎撃败之东京留守乌禄称帝于辽阳暴扬亮弑逆 大罪数十事乌禄妻乌林荅氏仪容整肃亮召之乌 林荅氏谓乌禄曰我不行上必杀我我当自勉不以 相累行至良乡得间自杀亮进兵渡江魏俊大破之 亮将趋扬州屯于瓜步洲都统制耶律元冝弑亮自 为副大都督遣人议和亮年四十僭位十三年攺元 曰天德曰贞元曰正隆降封为海陵郡王谥曰炀后 废为庶人乌禄更名雍阿骨打孙宗辅子也毋李 氏軆貎奇伟美须髯长过其腹性仁孝明逹善骑射 初封菖王进爵曹国公亮淫虐日甚雍为李石䒭所 拥立三十二年谕宰执曰朕深居九重正赖卿䒭赞 襄各思所长以闻朕岂有倦怠帝遣洪迈贺即位书 用敌国礼雍拘三日始遣还遣五斤大举八寇围海 州魏胜撃却之遣仆散忠义入寇谕之曰宋若归侵 疆贡礼如故可罢兵隆兴元年孛撒与李显忠战于 符离大破之纥石烈志宁贻书三省求海泗䒭四州 及岁币称叔侄还中原归正人即止兵帝遣胡昉议 和以不许四州被拘寻遣还二年谕宰臣曰卿每奏 皆常事凡治国安民未尝及也如此则宰相之任谁 不能之命进兵渡淮䧟椘州大有年断死罪止十七 人乾道元年帝遣魏杞议和国书称侄宋皇帝御名 再拜奉书于叔大金圣明仁孝皇帝阙下复书叔大 金皇帝不名不书谨再拜但曰致书于侄宋皇帝不 称阙下雍命罢兵三年罢地衣有龙文者禁服用金 线谕诸路朕所幸郡邑曽经宴寝堂宇不湏回避仍 旧居止四年谕宰臣曰朕治天下与卿等共之事有 不可各当靣陈以补不逮慎母阿顺取容卿等正行 道扬名之时茍或偷安虽为今曰之幸后世以为何 如又谕曰卿䒭举用人材巳所知识必使他人举桊 朕甚不喜如其果贤何必避忌又曰劾人之罪不闻 举善自今冝令御史剌举善恶六年夏国臣任得敬 胁其主仁孝使上表中分其国雍曰彼劫于权臣遂 不许却其贡物七年以一品礼葬钦宗于巩洛之原 九年御睿思殿命歌女真词顾谓其子曰汉人风俗 不如女真纯实至于文字语言或不通晓是忘本也 禁女真人母得译为汉姓淳熙二年高丽叛臣赵位 宠举四十馀城请来附不纳三年雍与群臣从容论 古今曰经籍垂教无不尽善苟不能行诵之何益女 真旧风虽不知书然祭天地敬亲戚尊耆老接宾客 信朋友礼意款曲皆出自然与古书所载无异汝辈 当习学之按鹰高桥见道侧醉人堕驴而卧命左右 扶而乘之送至其家谕太子诸王曰资用当务节省 如其有馀可周亲戚勿为妄费因举所御衣曰此巳 三年尚甭完好汝冝识之四年谕宰臣曰今在下僚 岂无人材但在上者忌或胜巳不为汲引六年时上 下多奉释老邀福雍蚤年亦颇惑之旋悟其非语宰 相曰上天立君使之治民若盘乐怠忽欲以侥幸祈 福难矣果能爱鲞下民上当天心必报以福十年以 女真字孝经千部分赐护卫亲军十二年雍宴宗室 宗妇于上京皇武殿赐官赏赉有差曰寻常朕不饮 酒今日甚欲成醉此乐不易得也妇女群臣以次起 舞雍曰吾为汝歌之其词道王业艰难及继述之不 易慨想祖宗宛然如睹歌毕泣下因曰太平岁久汝 等皆奢纵往往贫乏朕甚怜之当务俭约无忘祖先 太子允恭卒命太子妃及诸皇孙执䘮并用汉仪十 三年语宰臣曰朕年来惟以省约为务常膳止四五 味巳厌饫之比初即位十减七八宰臣对以天子不 同馀人雍曰天子亦人耳枉费安用十四年问所进 御膳味不调尚食局直长言臣偶闻老母病剧私心 愦乱如䘮魂魄有失尝视臣罪万死雍嘉其孝即令 还家侍疾俟平愈乃来十五年禁女真不得学南人 衣装十六年雍殂雍虽由劝进而立然南北讲和与 民休息群臣守职家给人足称小尧舜年六十七僭 位二十九年攺元大定谥仁孝皇帝庙号世宗墓号 兴陵孙璟立璟小字麻达葛允恭子也毋徒单氏 初封金源郡王进封原王允恭卒册皇太孙至是嗣 位命学士院进呈汉唐便民事及当今焉务绍熙元 年初设应制及宏词科二年敕以科目近多得人因 尚书省拳増取进士今后有司会试程文但合格者 取之母限人数禁伶人不得以历代帝王为戏三年 语宰臣朕欲任官令久于其事使中材之人久于其 职事既熟终亦得力若今日作礼官明曰司钱谷虽 间有异材事亦难办甭䒭当悉朕意定宣圣庙春秋 释奠谕尚书省求博物多知之士禁臣庶名犯古帝 王而姓复同者周公孔子之名亦令回避四年参知 政事胥持国柔侫有智术时李妃得幸持国知璟好 色以秘术干之与妃表裹擅政翰林应奉赵秉文上 书论之下狱鞫之寻特宥之五年购求崇文总目所 阙书籍庆元二年初行区种法受百官贺敕有司以 酒万尊置通衢赐民纵饮六年定本国婚聘礼居祖 父母父母䘮并妻䘮亡服内婚娶听离制定进士及 承荫人试弓箭格嘉泰元年禁放良人不得应诸科 举子孙不在禁限敕官司文字避始祖以下庙讳小 字犯者论如律又禁庙讳同音者敕有司购遗书冝 偿其价以广搜访蔵书之家有珍惜不愿送官者官 为誊写毕复还之仍量给半直二年遣完颜瑭等为 贺生曰使戒以两国和好不冝争细故伤大軆定国 运为土徳腊用辰三年令士庶陈言可悉令诣阙量 与食直给居官舎使臣完颜阿鲁带还言宋朝权臣 韩侂胄将谋北侵璟怒以为生事笞之敕沿边増戍 禁襄阳榷场边衅始开四年始祭三皇五帝四王及 夏太康殷太甲太戊武丁周成康宣王汉高文景武 宣光武明章帝唐高祖太宗十七君令宋元吉等编 类陈言文字其言渉宫庭若大臣省台六部各以类 从凡二千卷开禧元年璟闻朝廷将用兵命平章仆 散揆会兵于汴以备之揆移文责败盟三省枢院答 巳黜生事之边臣亦罢所置兵璟闻之令辍军时朝 廷连遣兵攻破郡县璟遣完颜太平䒭备之二年谕 彰德守臣护韩侂胄祖琦坟禁樵采凡宋宗族所居 有司提控之遣仆散揆等分兵九道八寇揆遂渡淮 江表大震四川宣抚副使吴曦畔降璟后封曦为蜀 王签书枢密院事丘崈遣人诣揆军议和揆退军下 蔡蒙古奇渥温鐡木真称帝于斡难河三年侂胄遣 王柟于完颜匡军议和嘉定元年璟令匡移书索侂 胄首以赎淮南地时侂胄巳伏诛帝命凾其首及苏 师旦首遗璟以易淮陜地师旦赞侂胄用兵故也璟 谕匡等罢兵璟殂璟承雍之治平日久正礼修法典 章文物粲然成䂓群臣章数十上请尊号却不受可 谓有志扵治然婢宠擅朝传授匪人金源氏徔此衰 矣年四十一僭位十九年攺元曰明昌曰承安曰桊 和谥英孝皇帝庙号章宗墓号道陵叔永济立永 济本名允济小字兴胜雍第七子也毋李氏长身美 髯天资俭约初封薛王历封卫王璟无子䟽忌宗室 以永济柔弱鲜智能故爱之及殂完颜匡䒭定䇿立 之二年初璟遗诏内人有娠者二人生男立为储贰 平章政事仆散端承永济意桊贾氏免乳今巳逾期 范氏医称胎形巳失永济乃以璟元妃李氏令贾氏 虗称有娠与贾氏并赐死令儒臣编续资治通鉴三 年遣使蒙古告即位鐡木真唾曰我谓中原皇帝是 天上人此䒭庸懦亦为之耶遂与之绝四年蒙古大 举来侵攻拔西亰诸郡县望风迎降遂薄中都寻引 去六年辽人耶律留哥仕为北边千户附于蒙古自 立为辽王右副元帅纥石烈胡沙虎叛自称监国以 兵逼永济出居卫邸遣黄门入抆符重尚宫左夫人 郑氏守重不与厉声骂曰若辈乃宫中近侍君难不 死反为逆竖夺重耶遂瞑目不语胡沙虎使䆠者李 思中弑永济迎昇王珣立之废永济为东海郡侯后 复卫王谥曰绍僭位五年攺元曰大安曰崇庆曰至 宁珣本名吾睹补后名从嘉允恭庶长子也母刘 氏初封温国公历封昇王为胡沙虎所拥立蒙古兵 围中都右监军术虎高琪出战军败恐为胡沙虎所 杀遂诛虎諌议张行信上䟽曰胡沙虎握兵行弑当 是时惟鄯阳石古乃帅众赴闘论其忠烈食禄者当 愧陛下亟冝褒显少慰贞魂胡沙虎今虽巳死罪名 未正合暴其恶削爵縁坐珣削虎爵封郑氏资明夫 人赠石古乃爵蒙古兵焚掠十馀郡而去七年以卫 王女为公主请和铁木真许之珣迁都于汴京铁木 真怒其既和而迁都进兵拔北京潍州贼李全兵起 八年中都被围都元帅完颜承晖作遗表仰药而死 中都䧟十年术虎高琪劝珣八寇以广疆土犯襄阳 随州为孟宗政等所败十一年完颜斌焚大散关统 制王逸追斩之以仆散安贞为左副元帅辅太子守 绪会师入寇十二年蒙古兵南下降附者凡三十馀 城高琪擅作威福使奴杀其妻因杀奴灭口珣知其 奸遂诛之十三年夏人取会州遣使如夏议和十四 年蒙古木华黎大破合达于延安十六年珣殂珣励 精图治勤政忧民然性本猜忌举措失当年六十一 僭位十一年攺元曰贞祐曰兴定曰元光谥圣孝皇 帝庙号宣宗墓号德陵子守绪立守绪本名宁甲 速又名守礼珣第三子也母王氏初封遂王后立为 皇太子十七年有麻衣男子望承天门且笑且哭曰 笑将相无人哭金国将亡群臣请寘重典守绪曰近 诏草泽直言虽涉讥讪不㘴惟以君门非笑哭之所 可重杖而遣之㮄谕宋界军民更不南侵夏主遣使 修好称弟不称臣宝庆元年立褒忠庙祀死节士十 有三人命赵隶文杨云翼作龟镜万年录二年设益 政院于内庭以礼部尚书杨云翼等为说书官曰二 人直备顾问云翼博学直言与赵秉文为时所重三 年遣使请和于蒙古鐡木真灭夏绍定元年蒙古兵 入大昌原提控陈和尚大败之四年蒙古兵逼汴京 五年蒙古兵大破完颜合达于钓州杀之陈和尚言 于蒙古军曰我金国大将陈和尚也大昌原倒回谷 之胜皆我也我死乱军中人将谓我负国家今曰明 白死天下必有知我者蒙古兵欲其降不肯斫足划 口至死不屈鐡木真将北还谕守绪出降守绪遣曹 王讹可为质速不台焉攻城凡十六画夜守绪以金 帛赂之速不台许退兵守绪惧蒙古兵再至遂括汴 京粟卖官又令民买进士第蒙古遣使议夹攻金帝 命邹伸之往报蒙古许俟成功以河南地来归汴京 食尽守绪向河朔速不䑓复进围汴京六年蒙古兵 追守绪守绪走归德安平都尉崔立作乱于汴京以 卫绍王太子从恪为鿄王监国自为太师元帅蒲察 官奴作乱大杀朝官崔立降于速不台遂以后妃宗 室男女及衍圣公孔元措名儒鿄陟医流工匠赴青 城速不䑓杀从恪荆王守纯及族属而送后妃䒭于 和林在道艰椘尤甚于徽钦之时守绪诛官奴留王 璧守归德遂如蔡州遣完颜阿虎带来乞粮将行谕 之曰宋人负朕深矣朕戒饬边将无犯南界今乘我 疲弊为谋亦浅蒙古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我 我亡必及于宋卿其晓之朝廷不许孟珙塔察儿合 攻西城克之守绪谓侍臣曰自知无大过恶死无所 恨惟祖宗传祚至我而绝与荒淫暴乱䒭骂亡国因 此介介扵怀亡国之君为人囚絷或为俘献朕志巳 决不至于此端平元年守绪传位于元帅承麟承麟 劾里钵之后白撒弟也孟珙入城守绪自经于幽兰 轩僭位十一年攺元曰正大曰天兴忽斜虎赴汝水 死孛术鲁䒭五百馀人皆从死承麟八哭曰先帝图 复旧业有志未就可哀也遂谥哀宗诸禁近举火焚 其尸奉御绛山收骨将瘗之孟珙乃与塔察儿分其 骨后蔵于大理狱承麟亦为乱兵所杀金亡金之壤 地东极吉里迷兀的攺诸野人之境北自蒲与路北 火鲁火疃谋克地为边右旋八桊州而西经临潢北 出天山外包东胜接西夏逾黄河历葭州出积石之 外自积石南左折而东逾洮州循渭至大散关北并 山入京兆以至唐邓划淮中流为界建五京置十四 总管府是为十九路其闲散府九节镇三十六防御 郡二十二剌史郡七十三军十有六县六百三十二 后复尽陞军为州陞堡镇为县则京府州凡百七十 九县加于旧五十一城寨堡关百二十二镇四百八 十八上京即安出虎水名金源亦称会宁府东京即 辽阳府渤海故地北京即大定府辽之中京西京即 大同府中都即燕京亮迁都南京即汴京珣迁都俗 本鸷劲人多沈䧺兄弟子姓才皆良将部落保伍技 尽锐兵无事则力耕给衣食有事则苦战致俘获劳 筋骨能寒暑徴发调遣事同一家故一朝奋起以寡 制众及其极盛宗族猜疑将帅携贰竟至于亡其军 制凡骑步自备糗伏部长曰孛堇行兵则称曰猛安 谋克猛安者千夫长谋克者百夫长后以三百户为 谋克十谋克为猛安其刑法旧俗轻罪笞以柳梦杀 人及盗劫者撃其脑杀之没其赀以十之四入官其 六赏主并以家人为奴婢后渐参用隋唐辽宋之法 设科亦因辽宋制称其官长曰勃极烈其最尊者曰 谙班勃极烈其次曰国论忽鲁勃极烈国论言贵忽 鲁犹总帅又有国论勃极烈或左右置所谓国相也 凡此诸号至亶更定官制皆废之惟镇抚之官曰秃 里乌鲁国之下有扫稳脱朵详稳之下有么忽习尼 昆此则不废其馀皆遵辽宋之旧因辽旧俗重五中 元重九曰行拜天之礼其君臣朝服公服祭服及后 妃命妇之服皆用宋制而其常服则四带巾盘领衣 乌皮靴吐鹘带巾用皂罗若纱为之上结方顶折垂 于后顶之下际两角各缀方罗径二寸许方罗之下 各附带长六七寸当横额之上或为一缩檘积贵显 者于方顶循十字缝饰以珠其中必贯大珠带旁亦 缀珠结绶长半带垂之其衣色多白三品以皂窄䄂 盘领缝腋下为檘积而不缺袴其胸臆肩䄂或饰以 金绣其长中骭取便于骑吐鹘带玉为上金次之犀 象骨角又次之銙周鞓小者置前大者施后左右有 双铊尾纳方束中其刻琢鹘鹅花卉熊鹿山林左佩 牌右佩刀妇人服䄡裙多以紫黒上遍绣全枝花周 身六檘积上衣曰团衫用黒紫或皂绀直领左衫掖 缝两㫄复为双避积前拂地后曵地带用红黄年老 者皂纱笼髻散缀玉钿此皆因辽服许嫁之女服用 红或银褐明金对衿彩领 论曰金之初兴天下莫彊阿骨打吴乞买威制中国 效辽故事立椘与齐委而去之宋朝不竸遂失故物 亶亮暴虐几坠旧业雍施仁政休息生民金之延祚 其在是欤璟虽志在守文稗政日多民力寖竭至于 永济亡徴巳见珣既南渡弃厥根本自速土崩守绪 图存力尽乃毙然其扵死社之义可无愧矣
御定宋史筌卷一百四十三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