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筌/卷123 中华文库
卷一百二十二 ◄ | 御定宋史筌 卷一百二十三 |
► 卷一百二十四 |
|
中底宋史筌卷一百二十三尊贤阁编 府列传第六十六 文苑 二 自乐史曽致尧王逢 朱长文沈括 刘恕 吕南公何涉王当 程大曷郑樵 林霆 徐梦莘 弟得之 従子天 麟 葛胜仲李焘 王应麟杨亿刘筠 宋白 胡旦朱昂 赵邻几 鞠常 宋凖熊克 汪藻 乐史字子正抚州人世仕江左李氏齐王景达镇临 川召奏笺授秘书郎入朝为平原主簿太平兴国五 年与颜明远刘昌言张观并以见任官举进士太宗 惜科第不与但授诸道掌书记史得佐武成军复赐 及第上书言事擢为著作郎知陵州献金明池赋名 为三馆编修雍熙三年献所著贡举事二十卷登科 记三十卷题解二十卷唐登科文选五十卷孝弟录 二十卷续卓异记三卷迁著作郎淳化四年知黄州 又献广孝传五十卷总仙记一百四十一卷诏秘阁 写本进内史好著述然博而寡要以五帝三王皆云 仙去论者嗤其诡诞咸平初复献广孝新书五十卷 上清文苑四十卷出知商州颇以贿闻分司西京五 年郊祀奉留守司表入贺得召对真宗见矍铄不衰 又知笃学尽取所著书藏秘府复授旧职舆子黄目 同在文馆人以为荣出掌西京磨勘司帝幸洛阳名 对赐金紫史久留西京因十居有台榭竹橱之胜优 游自得寻卒所著又有太平寰宇记二百卷总记传 一百三十卷㘴知天下记四十卷商颜杂录广卓异 记各二十卷诸仙传二十五卷宋齐丘文传十三卷 杏园集李白别集神仙宫殿窟宅记各十卷掌上蕐 夷图一卷又编已所著为仙洞集一百卷 曽致尧字正臣南丰人太平兴国八年豋进士第历 官太常博士性刚率好言事前后章奏辞多激讦真 宗即位拜户部贠外郎因抗疏自陈愿不荧章缓之 赐坐词旨狂躁黜为黄州副使寻复官攺吏部贠外 郎大中祥符初历官户部郎中五年卒颇好纂录著 仙凫羽翼广中台志清边前要为臣要纪等书子昜 従昜占皆登第 王逢字会之当涂人四世祖居岩仕唐遭乱居青山 杨行密据淮南迫起之授湖州别驾行密尝大会失 居岩亟使人掩其家无一人在者后有人于嵩山见 空石室询其旁或云有道人王居岩居此莫知所终 逢博学属文长于讲说教授苏州学者数百人登进 士第历官太常博士通判徐州卒逢为人乐昜笃于 朋友与胡瑗最譱著昜传乾德指说复书妻陈氏有 贤行 朱长文字伯原吴县人与程颐友譱胡安国尝师事 之举进士病足不肯试吏筑室乐圃坊著书阅古吴 人化其贤长吏至皆造请商议政事士大夫过者以 不见为耻名动京师公卿多荐之元祐中起教授于 鄊名为太学博士迁秘书正字为文至三百馀卷六 经皆有辨说复有志稽古礼文之事著琴史尝因著 书心虚气耗程颐贻书戒之曰心通乎道然后能辨 是非如持权衔以较轻重长文不能止元符初卒哲 宗知其清贫赙绢百匹 沈括字存中钱塘人登进士第为馆阁校勘编昭文 馆书籍按三岁郊丘之制考礼沿革为书曰南郊式 省费万计神宗称善迁太子中允提举司天监曰官 皆市井庸贩法象圎器漫不知括始置浑仪景表杂 用士人分方技科为五后皆施用累迁太常丞时大 籍民车括侍帝侧帝顾曰卿知籍车乎对曰敢问欲 何用帝曰北边以马取胜非车不足以当之括曰古 之兵车利于捷速而今之民间輺车重大曰不能三 十里但可施于无事之曰故世谓之太平车帝惊曰 人言无及此者事遂寝擢知制诰为河北西路察访 使会赋近畿户出马备边民以为病括言北地多马 人习骑战犹中国之工彊弩也今舍我之长强所不 能何以取胜如是者三十一事诏皆可之辽使萧禧 来理河东黄嵬地必得请而后反括诣枢密院阅故 牍得顷岁所议彊地图指古长城为境今所争盖三 十里遂表论之帝命以图示禧禧议始屈遂与禧至 契丹其相杨益戒来就议括曰师直为壮曲为老今 北朝弃先君之大信以威用其民非我朝之不利也 执益坚契丹知不可夺以大池请括乃还在道图其 山川险昜迂直风俗纯厐人情向背为图上之拜翰 林学士权三司使吴充问免役法括曰微户本无力 役亦使出钱若悉弛则善矣充然其说表行之蔡确 论括阴害司农法出知延州至镇悉以别赐钱为酒 命驰射角胜有轶群之能者自起酌酒以劳之边人 驩激越岁得洞札超乘者千馀皆补中军义従朝廷 出卫兵来戍赏赉至再而不及镇兵括以为卫兵虽 重而无岁不战者镇兵也今不均若是且召乱乃藏 敕书而矫制赐𦈏钱数万以驿闻诏报曰此右府颁 行之失非卿察事机必扰军政副捴管种谔师次五 原值大雪粮饷不继殿直刘归仁率众南奔士卒二 万溃入塞括出郊谕令归屯斩归仁以徇及徐禧筑 永乐城为夏兵败没括以不能援坐谪均州团练副 使元祐中以光禄少卿分司卒博学譱文于天文方 技律暦音乐医药十数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 刘恕字道原筠州人父澳为颍上令以刚直不能事 上官弃去家庐山欧阳修舆澳同年高其节作庐山 高诗恕少颖悟八岁客有言孔子无兄弟者恕应声 曰以其兄之子妻之一坐惊异未冠举进士时诏能 讲经义者别奏名恕以春秋礼记对擢为第一调和 川令彂强擿伏能吏不及重意义急然诺笃好史学 纪传之外至私记杂说无所不览上下数千载钜细 之事如指诸掌司马光编次资治通鉴英宗命自择 馆阁英才共修之光以恕对即召为局僚恕于魏晋 以后事考证差谬最为精详与王安石有旧条陈新 法不便面剌其过安石变色如铁恕不少屈以亲老 求监南康军酒以就养许郎官修书司马光判西京 御史台恕诣光留数月而归得风挛疾右手足废然 修书如故历官秘书丞卒年四十七恕为学自暦数 地理官职族姓至前代公府案牍皆取审证偕司马 光游万安山道傍有碑乃五代列将不知名者恕能 言其行事验旧史信然求书不远数百里身就之知 毫州宋敏求家多书恕枉道借览次道曰具馔为主 人礼恕曰此非吾所为来也殊废吾事悉去之闭阁 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曰尽其书而去目为之翳著五 代十国纪年通鉴外纪家素贫一毫不妄取人自洛 阳归方冬无寒具司马光遗以衣袜茵褥行及颍州 悉封还之好攻人恶每自颂平生有二十失十八蔽 作文以警卒后七年通鉴成官其子义仲次子和仲 有超轶材为文慕石介有侠气亦蚤死 吕南公字次儒建昌人熙宁中剽掠临摹之艺大行 南公度不能逐时好筑室灌园绝意进取益著书借 史笔以褒贬遂以衮斧名其斋尝云士必不得已于 言则文不可以不工盖意有馀而文不足则如吃人 之辨讼理未始不直而或屈者无助于辞而已观书 契以来特立之士未有不善于文者士无志于立则 已必有志焉则文何可以卑贱而为之元佑初立十 科荐士曾肇称其安贫守道欲命以官未及而卒有 灌园集 何渉字济川南兖人读书刻苦六经诸子百家山经 地志医十之术无所不学过目不忘人有问必指卷 第册叶验之果然登进士第历官著作佐郎勾管鄜 延经略机宜文字时赵元昊扰边军中经画渉预有 力改秘书丞通判嘉州用文彦博厐籍荐召还除集 贤校理累迁尚书司封贠外郎卒诏官一子渉有操 行事亲至孝所至多建学教诲虽在军中亦劝诸将 讲左氏春秋狄青之徒皆横经以听有庐江集 王当字子思眉州人好学博览惟取王佐大略尝举 进士不中退居田野叹曰士之居世茍不见其用必 见其言遂著春秋列国名臣传元祐中苏辙以贤良 荐廷对不避权贵调龙游县尉蔡京知成都举为学 官不就尤邃昜春秋皆为之传 程大昌字桊之休宁人十岁能属文绍兴二十一年 登进士第献十论言当世事汤思退奇之擢太平州 教授孝宗立迁著作佐郎帝锐意事㓛贵近预密议 大昌奏引汉石显矫制事请自今御前直降文书皆 申三省审奏迁国子司业直学士院帝问曰朕治道 不进奈何对曰但当求贤纳諌修政事不必他求以 幸速成除江西转运副使岁歉出钱十馀万𦈏代输 夏税召为秘书少监帝劳之曰监司若人人如卿朕 何忧累迁权吏部尚书言禁御之士祖宗非独以备 宿卫而已南征北伐是尝为先锋今辄补外即有征 行无人在选奈何始以材武择之而终以庸常弃之 乎愿留三衙勿遣会行中外更迭之制出知泉州绍 熙五年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庆元初卒谥文简大昌 笃学古今事靡不考究有禹贡论昜原雍录易老通 言考古编演繁露北边备对 郓樵字渔仲莆田人好著书自负不下刘向扬䧺居 夹漈山谢绝人事久之游名山大川搜奇访古遇蔵 书家必借留读尽乃去赵鼎张浚皆奇之初为经旨 礼乐文字天文地理虫鱼草木方书之学皆有论辨 绍兴十九年上之诏藏秘府以侍讲王纶荐名对言 班固以来历代为史之非高宗曰闻卿名久矣敷陈 古学自成一家何相见之晚耶授右迪功郎御史叶 义问劾之改监南岳庙给札归抄所著通志书成入 为枢密院编修官寻兼摄检详诸房文字请修金正 隆官制比附中国秩序因求入秘书省翻阅书籍未 几坐言者寝其事金人入寇樵言岁星分在宋金主 将自毙后果验帝幸建康命以通志进会病卒年五 十九樵好为考证伦类之学成书虽多大抵博学而 寡要平生甘枯淡乐施舆独切切于仕进识者以是 少之林霆字时隐莆田人政和中登进士第博学 通象数与樵为金石交林光朝尝师事之聚书数千 卷皆自校雠谓子孙曰吾为汝曹获良产矣绍兴中 为敕令所删定官力诋和议之非即挂冠而去当时 高之既卒鄊人立祠 徐梦莘字商老临江人靖康之乱方四岁母襁负以 亡得免稍长敏慧耽嗜经史至稗官小说寓目成诵 绍兴二十四年举进士历官知湘阴县会湖南帅括 田増税他邑奉令梦莘独谓邑无新田租税无従出 帅恚欲従簿书间攟摭终莫能得反器重之寻主管 广西转运司文字与广西安抚司干官胡廷直议昜 両广塩法不合后知宾州以前议为梗法罢去自是 恬于荣进乃网罗旧闻会稡同异为三朝北盟会编 三百五十卷自政和七年海上之盟讫绍兴三十一 司理参军以林希荐试学官及词科俱第一除太学 正哲宗幸学多献颂者胜仲独献赋中书第为首历 官礼部贠外郎御史中丞石公弼议毁僖祖原庙殿 室胜仲言予而复夺在常人犹难之况在天之灵乎 责知休宁县召为礼部贠外郎迁太常卿续欧阳修 太常因革礼増为三百卷诏蔵太常及建春宫鱼谕 德为仁孝学三论献太子复采历代太子譱恶成败 之迹曰进数事累迁知邓州忤朱勔罢归建炎中起 知湖州绍兴初丐祠归十四年卒谥文康子立方官 侍従孙邲为右相 李焘字仁甫眉州人唐宗室曹王皋后也甫冠愤金 仇未报著反正议十四篇绍兴八年登进士第历官 知双流县以暇力学博极载籍慨然以史自任本朝 兴故尤悉力研核撰百官公卿表史官以闻诏给札 来上乾道三年以潼川府路转运判官召对请増置 諌官许六察言事练兵毌増兵杜诸将私献核军中 虚籍累迁礼部郎中以中兴祭礼未备请令太常寺 参校开宝以来因革修成祭法四年上续通鉴长编 自建隆至治平凡一百八卷明年迁秘书少监虞允 文以焘数言事不乐焘遂请去除湖北路转运副使 寻知泸州淳熙初被召适城中火上章自劾提刑何 熙志奏焚数不实且言长编记魏王食肥彘语渉诬 谤高宗曰宪臣按奏火数失实职也何预国史熙志 贬二秩焘止贬一秩焘乞祠除江西路转运副使且 许临遣或劝以方被谗无及时事焘曰圣主全度如 此竭忠所以为报遂奏曰食地震皆阴盛主敌国小 人不可不虑又上快箴引太祖罢朝悔椉快决事以 諌帝曰当掲之座右进秘阁修撰寻权礼部侍郎雷 震太祖庙柱坏鸱尾焘桊畏天变当应以实帝谕大 臣焘爱朕累进谠言赐金紫尝请正太祖东向之位 又论太学従祀请升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苏轼黜 王安石父子及武学之李𪟝不听止黜王雱会子垕 偶考上舍试卷发䇿问制科为御史所劾语连及焘 出知常徳府寻除敫文阁待制知遂宁府七年长编 全书成上之一祖八宗之事凡九百七十八卷帝称 其无愧司马迁诏蔵秘阁焘尝举汉石渠白虎故事 请帝称制临决进敷文阁学士荐尤袤刘清之等十 人为史官一曰宣对焘言外议陛下多服药罕御殿 宫嫔无时进见浮费颇多帝曰卿可谓忠爱顾朕老 矣安得此声近惟葬李婕妤用三万𦈏他无费也十 一年乞致仕优诏不允数问其病病革致仕命下喜 曰事了矣口占遗表云臣年七十死不为夭所恨报 国缺然愿陛下经远以艺祖为师用人以昭陵为则 乃卒焘性刚大特立独行在従列每正色以定国论 张栻尝曰李仁甫如霜松雪柏无嗜好无姬侍不殖 产平生生死文字间长编一书用力四十年叶适以 为春秋后才有此书有文集五十卷奏议三十卷他 著述凡数十种谥文简赠太师温国公子垕圣塾壁 皇壁皇皆执政 王应麟字伯厚庆元人九岁通六经従王埜学淳祐 初举进士尝曰今之举子只沽名誉制度兴故漫不 省非国家所望于通儒于是假馆阁书闭门而读与 弟应凤连中博学宏辞科诏褒谕之应凤乃同日生 也历官浙西安抚司干办公事迁秘书郎彗星见言 应天变莫先回人心回人心莫先受直言箝天下之 口沮直士之气如应天何迁著作佐郎度宗立兼崇 政殿说书经筵值人曰雪帝问有故事应麟以唐李 峤李乂等应制诗对因桊春雪过多民生饥寒方寸 仁爱宜谨感召帝尝谓应麟曰为学要灼见古人之 心对曰严㳟寅畏不敢怠遑克勤克俭无自縦逸强 以驭下断以制事此古人之心帝嘉纳之迁秘书少 监会贾似道拜平章事叶梦鼎江万里各求去似道 亦求去应麟奏孝宗朝阙相者亦逾年帝亟取以谕 似道大恶之语包恢曰我去朝士若王伯厚者多矣 但此人著文学名不欲使天下讥我弃士彼盍少自 贬恢以告应麟笑曰迕相之患小负君之罪大迁起 居舍人冬雷应麟言命令不专奸襄并进卑逾尊外 陵内之象也似道闻之决意逐之应麟牒阁门直前 奏对谓用人莫先察君子小人方褏疏待班台臣亟 疏驳之由是二史真前之制遂废以秘阁修撰予祠 久之起知徽州其父㧑尝守是郡父老喜曰此清白 太守子也召为秘书监权中书舍人贾似道复谋斥 逐适梦麟以母忧去及似道溃师授中书舍人兼直 学士院疏陈十事曰急征讨明政刑厉廉耻通下情 求将材练军实备粮饷举实材择牧守防海道进兼 同修国史实录院迁礼部侍郎日食应诏陈五事十 䇿皆不及用寻转尚书疏驳左丞相留梦炎仍论徐 囊黄万石吴浚等罪不报遂东归诏以翰林学士召 力辞家居后二十年卒所著有深宁集一百卷玉堂 类稿二十三卷掖垣类稿二十二卷诗考五卷诗地 理考五卷汉艺文志考证十卷通鉴地理考一百卷 通鉴地理通释十六卷通鉴荅问四卷困学纪闻二 十卷蒙训七十卷集解践阼篇补注急就篇六卷补 注王会篇小学绀珠十卷玉海二百卷词学指南四 卷词学题苑四十卷笔海四十卷姓氏急就篇六卷 汉制考四卷六经天文编六卷小学讽咏四卷 杨亿字大年建州人初生有毛被体长尺馀经月乃 落能言母以小经口授随即成诵七岁能属文谈论 如老成雍熙初亿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 诗赋五篇下笔立成帝异之制曰越景绝尘一曰千 里予有望于汝也授秘书正字赐袍笏淳化中诣阙 献文改太常奉礼郎诏读书秘阁命试翰林赐进士 第累迁著作佐郎真宗即位超拜左正言钱若水修 太宗实录奏亿预修凡八十卷亿草五十六卷乞外 补就养知处州召拜左司諌知制诰咸平中诏近臣 议灵州弃守亿上疏引公孙弘愿罢朔方贾捐之请 弃珠崖事以为存有大害弃有大利景德初判史馆 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其序次体制皆亿所定三 年拜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凡变例多出亿手大中祥 符初加户部郎中五年以疾在告遣中使致太医视 之亿拜章谢帝作诗纸尾有副予前席待名贤之句 亿刚介寡合王钦若骤贵亿素薄其人钦若衔之屡 抉其失陈彭年方以文史售进忌亿名出其右相与 毁訾帝素重亿皆不听亿母在阳翟别墅得疾请归 省不待报而行帝亲缄药剂加赐金帛宪官劾亿不 俟命授太常少卿分司西京七年知汝州天禧二年 拜工部侍郎丁母忧属行郊礼以亿典司礼乐未卒 哭起复四年复为翰林学士注释御集卒年五十七 亿自幼及终不离翰墨文格䧺健才思敏捷对客谈 笑挥翰不辍精密有规裁善细书一幅数千言不加 点窜博览强记尤长典章制度时多取正喜诲诱后 进成名者甚众人有片辞可纪必为讽诵手集当世 之述作为笔苑时文录重交游尚名节多周给亲友 廪禄随尽颇好禅观之学所著文集及内外刀笔一 百九十四卷无子以従子纮为后 刘筠字子仪大名人举进士授馆陶县尉诏知制诰 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擢筠茅一拜秘阁校理预 修图经及册府元龟推为精敏是时四方献符瑞方 兴礼文之事筠数上赋颂累迁左司諌知制诰史馆 修撰进翰林学士初筠尝草丁谓与李迪罢相制既 而谓复留令别草制筠不奉诏乃更召晏殊筠自院 出遇殊殊侧面而过不敢揖盖内愧也真宗久疾谓 漫擅权筠曰奸人用事安可一日居此请补外知庐 州仁宗即位复召为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先是三 院御史言事皆先白中丞筠榜台中御史自言事母 白丞进礼部侍郎翰林承旨筠素爱庐江遂筑室城 中构阁蔵前后所赐书再知庐州营塜墓作棺自为 铭刻之既病徙于书阁卒初为杨亿所识㧞后遂舆 齐名时号杨刘凡三入禁林又三兴贡部性不苟合 遇事明达而其治尚简严 宋白字太素大名人尚气节重交友著名词场建隆 二年豋进士甲科乾德初献文百轴试㧞萃高等授 著作佐郎太宗潜藩时白尝贽文赐袭衣及即位擢 左拾遗权知兖州召还摹献唐玄宗泰山刻铭且述 东人望幸之意预修太祖实录判吏部南曹従征太 原刘继元降奏平晋颂还拜中书舍人累迁翰林学 士雍凞中奉诏舆李昉集文士纂文苑英蕐一千卷 端拱初加礼部侍郎知贡举凡三掌试苏昜简王禹 俑胡宿李宗谔其所得也白尝过何承矩有进士赵 庆者潜出拜白求为荐名后遂获荐人多以为辞冦 凖又诋白家用黄金器盖举人所赂其实尝撰钱惟 濬碑所得涂金器甭后坐事出为保大军节度行军 司马抗疏自陈帝悯之召还为卫尉卿累迁户部侍 郎真宗即位拜昭文馆学士咸平四年以宿旧拜礼 部尚书景德中拜集贤殿学士再表致仕东封进吏 部尚书大中祥符五年卒年七十七初谥文宪陈彭 年以私憾奏白乏检操改文安有集百卷子宪臣得 臣良臣忠臣従子唐臣孙懿孙孝孙官皆显白善谈 谑不拘小节赡亲恤孤世称其雍睦聚书数万卷图 画亦多奇古尝类古事千馀门号建章集后进有文 艺必极言称奨胡旦田锡皆出其门 胡旦字周父滨州人举进士茅一通判昇州时江南 初平汰李氏时所度僧十减六七旦曰彼无田庐将 聚而为盗悉黥为兵迁左拾遗直史馆先是卢多逊 贬赵普罢相其夏河决复塞旦献河平颂有逆逊奸 普之语太宗谓宰相曰胡旦悖戾狂躁即贬商州团 练副使帝平燕旦上议以为东封非国家所急愿移 其资以事北伐条陈御胡之策起为左补阙有佣书 人翟颖者改姓名马周以为唐马周复出上书诋时 政自荐可为大臣又举材任公辅者十人当时皆谓 旦所为马周坐流海岛旦亦贬坊州团练副使坐擅 离所部被劾特释之迁知制诰史馆修撰为中官王 继恩草制辞过美继恩败真宗恶之流浔州咸平初 以司封贠外郎通判襄州寻改祠部郎中遭母䘮服 既除言父卒时尝诏夺哀従事请追行服三年已而 失明以秘书少监致仕旦喜读书既丧明犹令人诵 经史隐几听之不少辍著汉春秋五代史略将帅要 略演圣通论唐椉家传三百馀卷斵大砚刻而瘗之 曰胡且修汉春秋砚晚尤黩货时论薄之 朱昂字举之其先京兆人梁祖篡唐父葆光与旧臣 颜荛李涛挈家南渡居潭州每正朝冬至序立南岳 祠前北望号恸殆二十年昂少与熊若谷邓洵美同 学有朱遵度者好读书人号为朱万卷目昂为小万 卷尝经庐陵道遇异人谓曰中原不久当有真主子 仕至四品安用南为遂北游江淮见扬州统兵韩令 坤陈治乱方略令坤奇之署权知扬子县建隆初为 衡州录事参军知州李昉召语嗟赏开宝中知广安 军禽渠州妖贼李仙等宰相薛居正称其能拜殿中 丞端拱二年累迁直秘阁除越王府记室真宗立知 制诰判史馆编次三馆秘阁书籍咸平中为翰林学 士逾年以工部侍郎致仕诏岁时存问命其子正辞 知公安县以便侍养旧制致仕官止谢殿门外昂特 延见赐宴于玉津园昂以所得奉赐购奇书讽诵为 乐及闲居自称退叟著资理论上之诏付史馆弟恊 以纯谨著称历官主客郎中亦告老兄弟皆眉寿时 人比之二䟽知府陈尧咨署其居曰东西致政坊昂 晚岁自为墓志景徳四年卒年八十三门人私谥曰 正裕先生诏加赙赠录其孙适出身昂好学纯厚有 清节真宗居储知其素守每加褒进然昂未尝有私 请士类多之有集三十卷子正彝正辞登进士正基 虞部员外郎 赵邻几字亚之郓州人尝作禹别九州赋人多传诵 周显徳三年举进士太平兴国初拜左贷善大夫直 史馆郭贽宋白交荐之迁左补阙知制诰数月卒邻 几体䫉尫弱如不胜衣为文浩博慕徐庾及王杨卢 骆之体每构思必敛衽危坐成千言始下笔属对精 㘦致意缜密间尝追补唐武宗以下实录访求遗事 殆废寝食淳化中苏昜简为言之时邻几子东之以 郎山令渂于北边家属寓雎阳太宗遣钱熙往取其 书仍得所补会昌以来日暦二十六卷及他著书来 上皆涂窜之笔也诏赐其家钱十万鞠常字可久 密州人少好学善属文汉乾祐二年登进士第周广 顺中充集贤校理开宝中擢为著作佐郎时任此官 惟常与杨徽之李若拙赵邻几四人皆有名常应举 时著四时成岁赋及春兰赋颇存兴托历官清河令 卒有文集弟愉周广顺中登进士第舆常齐名子仲 谋雍熙中登进士第 宋凖字子平开封人开宝中擢进士甲科会贡士徐 士廉击登闻鼓诉知贡举李昉用情太宗怒名凖覆 试见凖形神伟茂程试敏速甚嘉之复擢甲科授秘 书郎真史馆奉诏修诸道图经奉使契丹称旨卢多 逊南流李穆坐黜凖盛言穆长者有检操常恶多逊 专恣固非其党帝寤复穆旧官时论称之历官知制 诰金部郎中端拱二年卒子大年校书郎従弟可观 金部郎中族子郊祁 熊克字子复建宁人幼而翘秀既长好学善属文郡 博士胡宪器之曰子学老于年绍兴中登进士第知 诸暨县部使者芮𬊤表荐之入为提辖文思院曽觌 见其文持白于孝宗御笔除直学士院赵雄奏曰翰 院清选熊克小臣不由论荐无以服众请自朝廷召 试乃拜校书郎累迁学士院权直帝御选德殿召谕 曰卿制诰甚工且有体自此燕闲可论治道克见知 于帝数有论奏草明堂赦书言二浙荐饥蝗且起赦 文不宜餙词帝嘉其识体除起居郎寻被论出知台 州奉祠卒克博闻强记尤习宋朝典故有问者酬对 如响家素俭约所居卑陋门不容辙尝爱临川童子 王克勤之才将妻以女乏资遣会草制获赐金遂归 之入称其清介 汪藻字彦章饶州人登进士第历官江西提举学事 司干当公事徽宗亲制君臣庆会阁诗群臣皆赓进 惟藻诗众莫能及时胡伸亦以文名人语曰江左二 宝胡伸汪藻寻除九域图志所编修官迁著作佐郎 忤王黼出通判宣州寻奉祠八年不得用钦宗立名 为起居舍人高宗立召为中书舍人累迁翰林学士 帝以所御白团扇亲书紫诰仍鱼绾黄麻似六经以 赐搢绅艳之属时多事诏令多出其手绍兴二年知 湖州以颜真卿尝守湖州乞表章之诏赐庙忠烈又 奏访寻故家文书纂集元符以来诏旨为曰暦言者 论劾贬秩予祠六年修撰范冲言藻修曰暦中止宜 令就闲复卒前业诏赐史馆修撰餐钱辟属编类八 年上所修书自元符庚辰至宣和乙巳诏旨凡六百 六十五卷进拜显谟阁学士寻知宣州会言者论其 尝为蔡京王黼客夺职居永州二十四年卒秦桧死 复职官二子徽宗实录成汤思退言藻尝纂曰暦今 所取十盖七八诏赠端明殿学士藻通显三十年无 屋庐博极群书喜读左氏及西汉书工俪语人多传 诵六子恬恪憺怲懔憘
御定宋史筌卷一百二十三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