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筌/卷062 中华文库
卷六十一 ◄ | 御定宋史筌 卷六十二 |
► 卷六十三 |
|
御定宋史筌卷六十二尊贒阁编 列传第五 张美郭守文尹崇珂 刘廷让袁继忠崔彦进 张廷翰皇甫继明张琼 曹翰杨信 弟嗣 党进 李汉琼刘遇李怀忠 米信 田重进刘廷翰 崔翰陈承昭焦继勲 子守 节 刘重进祁廷训张铎 孙禹 珪 李万全 景咸 李涛 弟澣孙 仲容 刘温叟 子烨 孙几 边光范刘载程羽 张美字玄珪清河人少善书计为澶州粮料使周世 宗镇澶渊每有求取美必曲为供给世宗即位授三 司使美彊力有心计世宗连岁征讨粮馈不乏深委 赖焉然以澶渊有所求假颇薄之美亦自愧国初加 捡校太尉初李筠镇上党募亡命多为不法美度筠 必叛阴积粟怀孟间后筠果叛太祖亲讨之大军十 万出太行经费无阙美有力焉拜定国军节度使太 平兴国末致仕雍熙二年卒谥恭惠 郭守文太原人父晖仕汉为护圣军使从周祖征河 中战死守文年十四居丧哀毁周祖怜之召隶帐下 历官副都知国初迁供奉官蜀平选知简州时剑外 多寇守文悉招来集附从潘美征岭南从曹彬平金 陵从党进破并寇累迁阁门使太平兴国中刘继元 降弟继文据代州依辽援以拒命遣守文讨平之仍 护定州屯兵大破辽人于満城擢拜内客省使雍熙 中夏人扰边命守文帅师讨之破夏州塩城镇斩首 数千级又破咩嵬族诸部畏惧银麟夏三州归附者 万六千馀户西鄙遂宁大举北伐为幽州行营都监 卒与辽人遇为流矢所中气色不挠督战益急会大 军不利㘴违诏退军贬官端拱初拜宣徽使又为北 面行营都部署大破契丹于唐河三年卒谥忠武追 封谯王有四子崇德崇信崇俨崇仁俱显官守文沉 厚有谋略颇知书每朝退习书百行出言温雅未尝 忤人意中使自北边来言守文死军士流涕真宗问 何以得此对曰守文得俸禄赐赉悉犒劳士卒死之 曰家无馀财帝嗟叹久之赐其家钱五百万为真宗 纳其女为夫人即章穆皇后也 尹崇珂其先秦州人徙大名父延勋刺史崇珂事周 世宗于藩邸以谨厚称历官殿前都指挥使国初为 淄州刺史有善政开宝中征岭表以崇珂为行营副 都部署克广州擒刘𬬮诏与潘美同知广州录功迁 保信军节度使未几南汉旧臣乐范邓存忠等据五 州叛崇珂讨之数月尽平六年卒初太宗在周朝娶 崇珂姝追谥淑德皇后 刘廷让字光乂范阳人曽祖仁恭仕唐官至节度使 祖守文镇沧州为其第守光所杀廷让与其父延进 避难南奔少有膂力周祖镇邺隶帐下国初为侍卫 马军都指挥使领江宁军节度使乾德中伐蜀为行 营副都部署连破巫山等砦初廷让等将行太祖示 以地图指鏁江曰我军溯流而上慎勿以舟师争胜 先以步骑陆行出其不意击之俟其势却即以战櫂 夹攻取之必矣及师至距鏁江三十里舎舟步进先 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悉如帝所命峡中郡县 悉下蜀平王全斌等皆纵暴掠纳贿赂惟廷让秋毫 无犯及全师雄等作乱寇盗蜂起廷让又与曹彬破 之雍熙中彬败绩于岐沟诸将失律多坐黜免既而 契丹扰边议遣将时廷让罢节镇在环列太宗欲使 讨虏自效乃以廷让为瀛州都部署契丹数万骑入 寇廷让与战君子馆契丹围廷让数重廷让先分精 兵属李继隆为后殿缓悬为援至是继隆退保乐寿 廷让一军皆没死者数万人仅以数骑获免契丹遂 长驱而入陷湥祁德数州帝闻大惊下哀痛诏廷让 遂诣阙待罪帝知为继隆所误不之责四䄵复知雄 州兼部署以疾上言求归不俟报离屯所帝怒下御 史按问配啇州诸子皆贬责廷让既黜怏怏不食行 至华州卒赠太师 袁继忠其先振武人徙并州父进仕周官至防御使 继忠以父任补右班殿直开宝中累迁供奉官护隰 州屯兵累入河东境破砦擒将得人畜铠伏逾万计 太宗即位以为阁门祗矦击契丹于太原破之护高 阳关屯兵与崔彦进破契丹长城口杀获数万与田 仁朗大破夏人于葭芦川雍熙中累迁阁门使田重 进征契丹命继忠为行营都监取飞狐灵丘平蔚州 擒其帅大鹏翼李继隆以易州静塞骑兵骁果取隶 麾下畜其妻子城中契丹䧟州城卒妻子皆为所俘 继隆疑卒怨己欲分隶诸军继忠请奏升其军额优 以廪给使之尽节从之众皆感悦继忠因请以隶麾 下会契丹大至诸将欲坚壁待之继忠曰疆敌在近 不能剪灭令长驱湥入岂折冲御侮之勇乎我将先 士卒死于寇辞气慷慨静塞军摧锋先入契丹大溃 淳化初迁引进使三年卒继忠长厚忠谨前后赐赉 钜万计悉以犒赏士卒身死之日家无馀财 崔彦进大名人纯质有胆略善骑射隶周祖帐下显 德中为控鹤指挥使国初征李筠为先锋部署建隆 中迁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武信军节度使伐蜀为 凤州路行营副都部署蜀平坐纵部下略玉帛子女 及诸不法事降昭化军留后太平兴国中从征太原 讨幽州班师诏彦进领兵屯关南契丹侵遂城彦进 与刘廷翰崔翰等击破之斩首万级车驾北巡以彦 进为关南都部署败契丹于唐兴口雍熙中北伐诏 彦进为行营副都部署与曹彬米信出雄州大军失 利彦进坐违节制贬右武卫上将军四年授保静军 节度使彦进频立战功然好聚财货所至无善政没 后诸子争财 张廷翰泽州人初为汉祖亲校周初攺护圣指挥使 国初从平扬州累迁龙捷都指挥使乾德中伐蜀为 归州行营马军都指挥使击败夔州军乘胜拔其城 蜀平授侍卫马步军都虞候领彰国军节度使开宝 二年卒 皇甫继明冀州人身长七尺善骑射以膂力闻刺史 张廷翰荐于朝补殿前指挥使太宗立累迁捧曰都 指挥使太平兴国中坐秦王事出为汝州都指挥使 雍熙中召还田重进北征继明为前锋历官縁边诸 州都部署性谨愿而御下严肃士卒颇畏惮之至道 中受诏护辎重赴灵州适被病裨将白守荣请率兵 先往继明虑守荣轻佻仍与虏接战遂披甲上马强 行至清远军卒 张琼大名人少有勇力善射隶太祖帐下从太祖攻 寿春城上发弩矢大如椽琼以身蔽太祖矢中琼股 死而复苏镞着髀骨不可拔琼索酒満饮破骨出之 血流数升神色自若太祖即位特擢琼典禁兵曰殿 前卫士如狼虎者不啻万人非琼不能统制即命为 都虞候琼性曓无机多所凌轹史珪石汉卿方用事 琼轻侮之二人㔹齿谮琼畜部曲百馀人恣作威福 召讯琼不服帝大怒令撃之汉卿即奋铁挝乱下气 垂绝曵出遂下御史鞫之琼知不免解所繋带以遗 母狱具遂赐死帝旋闻家无馀财止有㒒三人甚悔 之责汉卿曰汝言琼有仆百人今何在汉卿曰琼所 箦者一敌百耳 论曰守文捐俸养士继忠轻身催锋崇珂剪寇岭峤 继明护粮灵武或以沉厚名或以忠勤著皆有可称 者矣美善于书计而以曲为供给见尤廷让力战婴 敌而以孤军无援败绩彦进平蜀衅生贪残廷翰征 西颇立战功执迹而观优劣自见矣琼性虽粗曓尝 以身卫太祖不避锋镝然以谗被杀惜乎太祖之宽 仁犹有此失君臣之际可谓难矣 曹翰大名人少为郡吏好使气陵人隶周世宗帐下 世宗镇澶渊署牙校入尹开封留翰在镇会太祖寝 疾翰归见世宗密告曰主上不豫王为冡嗣不侍医 药而决事于外失天下望世宗悟即入侍及即位参 豫谋画迁枢密承旨世宗征淮南得降卒八百部送 归京翰适从京师来遇之虑其为叛矫杀之世宗不 悦而不之罪从征瓦桥关留知雄州世宗大渐谕范 质等以翰为宣徽使质以翰餙诈而专寝之国初改 济州刺史乾德中征蜀诏兼转运使饷运不乏全师 雄拥众十万馀谋窥成都翰会刘光毅曹彬等讨平 之军校吕翰叛翰谍知贼约三鼓来攻戒知更使缓 向晨犹二鼓贼众不集而溃因破之开宝二䄵征江 南为行营先锋使江州军校胡德等据城拒命翰攻 之五月而䧟屠城无噍类略金帛以亿万计调巨舰 百艘载以归拜桂州观察使判颍州太平兴国四年 从征太原及幽州五年拜威塞军节度使仍判颍州 命为幽州行营都部署在郡岁久征敛苛酷政因以 弛太宗以有功每优容之会汝阴令孙崇望诣阙诉 翰私市兵器所为多不法遣御史鞫之狱具当弃市 帝贷其罪流登州雍熙末为左千牛上将军赐钱五 百万白金五千两淳化三年卒谥武毅有十子皆补 官翰阴狡多智数好夸诞贪冒货赂饮酒至数斗不 乱每奏事帝前虽数十条皆默识不少差尝作退将 诗曰曽因国难披金甲耻为家贫卖宝刀翰直禁中 语及之帝悯其意有银钱之赐 杨信瀛州人初名义隶太祖麾下建隆中迁殿前都 虞候乾德中信病喑太祖临幸赐钱二百万开宝二 䄵散指挥都知杜延进等将为不䡄夜召信逮捕迟 明十九人皆获六年迁殿前都指挥使领建武军节 度使尝习水战于后池有鼓噪声信居玄武门外闻 之遽入服皂绨袍以见帝曰吾教水战非有他也信 出帝目送之曰真忠臣也太平兴国三年以殿前都 指挥使卒信虽喑哑而质实部分士卒动有纪律故 见信任终始无疑焉有童奴田玉能揣度其意每上 前奏事及与宾客谈论或指挥部下必书玉掌为字 玉因直逹其意信未死前一曰喑疾忽愈太祖异之 遂幸其第信自言遭遇两朝恩宠隆厚叙谢感慨涕 泗横集帝加慰勉嗣信第也建隆初以信荐为殿 直淳化中知保州门无私谒咸平中领奨州刺史与 契丹战于廉良斩首二千级获战马辎重甚众授保 州团练使时杨延昭方为刺史嗣言尝与延昭同官 骤居其上不可愿守旧官帝嘉其让迁延昭官嗣与 延昭久居北边俱以善战闻时谓之二杨五年契丹 寇保州嗣与延昭御之士马多亡失代还特宥罪历 官天雄军副都部署大中祥符中以龙武大将军致 仕卒 党进马邑人周广顺初补散指挥使国初累迁陆州 防御使乾德末领彰信军节度使开宝初征太原以 进将前军置砦城东师未成列太原骁将杨业领突 骑数百来犯进奋身从数人逐业业走免六年领镇 安军节度使九䄵命征太原败之太祖崩名还太平 兴国二年出为忠武军节度使在镇岁馀一曰有大 蛇卧榻上寝衣中进怒烹食之遇疾卒进形貌魁岸 居常恂恂每揼甲胄毛发皆竖禁军将校悉书所掌 兵数于挺上太祖一曰问进所掌几何进不识字但 举挺示帝曰尽在是矣帝以其朴直益厚之尝受诏 巡京师闾里有养禽兽者必取而纵之曰买肉不供 父母反以饲禽兽乎太宗尝令亲吏臂鹰雏于市进 亟欲放之吏曰此晋王鹰也进戒之曰汝谨养视之 小民传笑其变诈又如此进幼事杜重威重威子孙 有贫困者进分俸给之士大夫或有愧焉 李汉琼洛阳人体质魁岸有膂力晋末补西班卫士 国初累迁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征江南领行营骑军 攻岐口斩首数千级获楼船数百艘拔池州铜陵江 南平以功领振武军节度使太平兴国中太宗亲征 太原为攻城都部署先登矢集其脑并中指伤甚犹 力疾战先是攻城者以牛革冒木上士卒蒙之而进 谓之洞子帝欲幸其中以劳之汉琼极谏以为非万 乘之尊所宐轻往帝乃止太原平攺镇州钤辖契丹 宼中山汉琼战于蒲城大败之逐至遂城俘斩万计 以病还京卒汉琼性木强使酒难近 刘遇沧州人少魁梧有膂力始隶周祖帐下国初迁 御马直指挥使征江南江南兵屯皖丘遇会诸路兵 破之擒其将朱令赟等金陵平录功领大同军节度 使太平兴国中攻范阳㘴所部失律责授宿州五年 拜保静军节度使筑保州等五城遇性淳谨待士有 礼尤善射太宗待之甚厚雍熙二年卒 李怀忠初名怀义涿州人隶太祖帐下累迁殿前都 指挥使开宝中从征晋阳中流矢力疾奋战太祖幸 西京有留都之意怀忠进曰东京有汴渠岁漕江淮 米禁卫数十万仰给于此根本安固己久遽欲迁徙 未见其利帝纳之太宗即位领大同军节度使太平 兴国三年攺步军都指挥使卒 米信本溪族少勇悍以善射闻周初隶护圣军给事 太祖及即位补殿前指挥使从征扬州曰执弓矢侍 帝侧有游骑将逼乘舆射之一发而毙太平兴国中 累迁马步军都指挥使征太原败之以功擢横海军 节度使信族属多在塞外太宗命其兄子全诣代州 伺间迎之既逾年边境斥候严竟不能致信叹曰吾 闻忠孝不两立方思以身徇国安能复顾亲戚北望 号恸戒子侄勿复言雍熙中征幽蓟为幽州西北都 部署败契丹于新城契丹复来战王师稍却信兵仅 三百虏围之数重矢下如雨信持大刀率从骑大呼 杀数十人突围得免㘴失律当死诏特原之明年复 授彰武军节度使端拱中攺镇横海信不知书所为 多曓横不法帝廉知之召还判左右金吾街仗事吏 卒以无罪被捶挞者甚众强市人物妻死买地营葵 发居民冡墓为人所告下御史鞫之信具仗狱未上 而卒 田重进幽州人状貌奇伟有勇力隶太祖麾下历官 瀼州刺史太平兴国中征太原录功擢天德军节度 使雍熙中㐲兵飞狐南擒契丹骁将大鹏翼斩首数 千级俘获万计连下飞狐灵丘蔚州会曹彬师不利 命重进驻定州迁定州都部署率师入虏境攻下岐 沟关杀守城兵千馀淳化中历官永兴军节度使至 道末卒太宗居藩邸爱其忠勇尝遗以酒炙不受使 者曰此晋王赐也重进曰为我谢晋王我知有天子 尔卒不受帝知其忠朴故终始委遇焉 刘廷翰开封人父绍隐晋天福中以队长戍魏博范 延光反战死周世宗镇澶渊廷翰以膂力隶帐下即 位补殿前指挥使国初累迁云州观察使太平兴国 中太宗北伐班师命廷翰屯真定契丹南侵廷翰与 崔彦进崔翰李汉琼合击之大败其众于蒲城以功 领大同军节度使殿前都虞候淳化中改天雄军节 度使卒廷翰宽厚容众虽不事威严而长于御下尝 与郊祀恩当追封三世廷翰少孤其大父以上㤀其 家讳太宗撰名亲书赐之 崔翰字仲文京兆人少有大志风姿伟秀太祖见而 奇之以隶麾下开宝末历官端州刺史太平兴国二 年讲武西郊时翰为殿前都指挥使分布士伍绵亘 二十里建五色旗号令将卒周旋如一太宗临观大 悦四年征太原率先攻城流矢中其颊神色不变督 战益急命知定州縁边诸军受节制契丹兵数万寇 蒲城翰会李汉琼崔彦进兵于徐河合击之契丹死 者不可胜计俘馘数万以功擢武桊军节度使雍熙 中北伐不利帝追念徐河之功召翰为威虏军都部 署淳化中名还以疾留京师稍间入见曰臣以身许 国不愿死于家得马革褁尸足矣帝壮之复令赴边 月馀卒翰骁勇有谋所至多立功轻财好施死之曰 家无馀财晚䄵酷信释氏 论曰自曹翰至崔翰率皆发迹行伍不知问学而能 以功名终始者由制御之有道而遭值之得时也杨 信以笃实重进以忠朴遇以淳谨廷翰以武猛汉琼 木强使酒米信行多曓横进分俸于杜氏怀忠进諌 于留都虽长短互见而论其善战则皆骁果也曹翰 平西蜀下江南崔翰征太原破契丹勲绩相并而曹 之杀降过于残忍方之于崔崔其寡过者欤 陈承昭江表人始事李景骂保义军节度使周世宗 征淮南景以承昭为水陆都应援使世宗命太祖为 先锋遇承昭于淮上撃败之亲擒以献世宗释之授 右监门上将军国初太祖以承昭习知水利督治惠 民五丈二河以通漕运都人利之其后修畿内河堤 命承昭董其役又督诸军凿池朱明门外以习水战 从征太原承昭献计请壅汾水灌城乾德末迁龙武 统军开宝二䄵卒 焦继勲字成绩许州人少读书有大志尝谓人曰丈 夫当立功异域取万户侯岂能孜孜事笔砚哉遂弃 其业游三晋间为轻侠晋祖镇太原继勲谒见晋祖 与语悦之留帐下天福初迁武德使安从进叛襄阳 晋祖命继勲督诸将进讨至唐州遇从进军设伏击 败之从进弟从贵率兵援均州继勲击败之获从贵 㫁腕放入城中累迁宣徽使夏人寇边继勲请讨拜 秦州观察使既至推恩信设方略招谕诸酋长相率 乞盟边境以安汉初凤翔军校阳彦昭叛命继勲讨 之以功授保大军节度使及周祖举兵向阙继勲奉 隐帝逆战不利遂归周祖广顺初改龙武统军世宗 南征以战功拜彰武军节度使国初召为金吾上将 军向拱为西京留守饮䜩不省事群盗白曰入都市 劫财太祖选继勲代之月馀京城肃然太平兴国三 年卒继勲涉猎史传颇达治道所至有善政然性吝 啬多省公府用度时论少之子守节守节字秉直 初补左班殿直累迁阁门祗候李顺馀党扰西川命 与上官正讨平之高溪州蛮入寇命往图方略守节 言山川险回非我师之利诏许招纳咸平中拜兵马 都监讨施夔州叛蛮以大义论其酋长皆内附因画 界定约监香药榷易院岁课増八十馀万守节当迁 阁门副使真宗谓辅臣曰守节縁财利羡馀而迁何 以劝边陲效命者止以为宫苑副使奉使契丹馆伴 指远山谓守节曰此黄龙府也守节应声曰燕然山 距此几许馆伴惭服以右神武大将军致仕卒 刘重进幽州人晋初习契丹语以西头供奉官再使 契丹契丹主以其敏慧留为帐前通事仍南侵署忠 武军节度使汉初移镇邓州乾祐末罢镇来朝周祖 起兵至封丘诏重进与左神武统军袁义率兵拒之 重进望尘退走显德中以右厢排陈使袭取扬州迁 先锋都部署进克泰州以功授武胜军节度使世宗 北征为先锋都指挥使国初进封燕国公乾德末改 左领军上将军重进徒善译语无他才能值契丹入 中原遂至方镇尝从幸玉津园太祖召与语既退谓 左右曰观重进应对不逮常人前朝以为将帅何足 重耶 祁廷训本名廷益避太宗旧名改焉洛阳人父珪鿄 监门大将军廷训善书计骑射隶周祖帐下显德中 历官睦州刺史从征淮南令董舟师巡江吴人伏兵 三江口葭荻中掩击廷训力战大破之俘馘千人累 迁岚州防御使龙捷右厢都指挥使国初为安远留 后乾德末拜义武军节度使开宝中从太祖征太原 为副都部署太平兴国中改左领军上将军坐私贩 竹木降秩未几复旧官六年卒廷训状貌魁岸无才 略临事多䂓避时人目为祁槖駞以其厐大而无所 取也 张铎河朔人少以才武应募隶军籍周祖镇邺铎从 行及起兵铎预焉广顺初为奉国左厢都指挥使显 德中拜护国军节度使国初加捡挍太师镇泾州州 官岁市马铎厚増其直而私取之累至十六万贯及 擅借公帑钱万馀缗侵用官麹事发召归京师太祖 以铎宿旧释不问罢镇奉朝请其所盗用仍蠲除之 太宗征河东特拜京城内外都巡捡使雍熙中卒子 熙载左千牛大将军熙载子禹珪禹珪字天钖粗 知书有方略幼事太宗藩邸即位以材勇擢居禁卫 咸平三年历官知岚州景德初授高阳关副都部署 契丹请和真宗思守臣有武干能镇边者录十馀人 名付中书禹珪预焉徙石州移澶州颇勤治政迁洺 州团练使天禧中卒 李万全吐谷浑人善左右射隶护圣军累迁都校与 田景咸王晖等从周祖入汴号十军主显德中为彰 武军节度使国初为横海军节度使乾德中代归太 宗屡召苑中宴射万全无将略惟挽强弓老而不衰 帝亦以此赏之田景咸太原人仕汉为都校从周 祖入汴累迁安国军节度使世宗立拜武胜军节度 使国初为左骁卫上将军景咸性鄙吝务聚敛在邢 州曰使者王班至景咸劝班酒曰王班请满饮典客 曰是使者姓名也景咸悟曰我意王班是官尔何不 早谕我闻者笑之王晖太原人性亦吝啬赀甚富 而妻子饭䟽粝纵部曲诛求民甚苦之世宗以先朝 功臣知而不问历官右神武统军建隆末以右领军 卫上将军卒 论曰宋兴承五季之弊将帅节镇皆出于卒伍麤猛 之流既己握重兵居高位则因以假宠亦事势之不 获己者也然承昭以下诸人虽能否或殊而亦各竭 智殚力以效绩于一时扬雄有言御之得其道则狙 诈咸作使此太祖所以为创业之英主也欤 李涛字信臣京珐人唐宗室郇王玮十世孙也后唐 天成初举进士晋天福初历官考功贠外郎史馆修 撰张从赏与张全义子继祚以盟津叛晋祖将族其 家涛上䟽以为全义有再造洛邑之功乞止罪继祚 妻子从之改刑部郎中泾帅张彦泽杀记室张式夺 其妻式家人诣阙诉晋祖以彦泽有军功释其罪涛 伏阁抗䟽请寘于法晋祖召见谕之涛植笏叩阶声 色俱厉晋祖曰吾与彦泽有誓约恕其死涛曰彦泽 私誓陛下不忍食言范延光尝赐铁券今复安在晋 祖不能荅即拂衣起涛随之諌不己晋祖不得己召 式父铎及子弟皆拜官罢彦泽节制迁中书舎人会 契丹入汴彦泽领突骑入京城恣行杀害人皆为涛 危之涛通刺谒见彦泽曰舎人惧乎涛曰今曰之惧 亦犹足下昔年之惧也向使先皇听仆言宁有今曰 之事彦泽大笑命酒对酌涛神气自若汉祖至洛阳 以为翰林学士杜重威据邺叛汉祖命高行周慕容 彦超讨之二帅不协涛密䟽请亲征汉祖以涛堪任 宰辅即拜平章事隐帝即位杨邠周祖共掌机密史 弘肇握兵柄与武德使李邺等中外争权互作威福 涛䟽请出邠等藩镇以清朝政反骂邠等所构免相 归第及周祖举兵太后泣曰不用李涛之言冝其亡 也周初为太子宾客历官户部尚书恭帝即位封莒 国公国初拜兵部尚书建隆二年军校尹勲蕫浚五 丈河陈留丁壮夜溃勲擅斩队长陈琲等十人丁夫 七十人皆杖百刵其左耳涛时有病力疾草奏请斩 勲以谢百姓家人谓涛曰公久病宜自爱养朝廷事 且置之涛愤曰人孰无死但我为兵部尚书坐视军 校杀人乌得不奏太祖览而嘉之削勲官配隶许州 朱久涛卒涛慷慨有大志以经纶为己任工诗笔居 家以孝友闻弟澣澣字曰新幼聡敏慕王杨卢骆 为文仕唐为集贒校理晋天福中为翰林学士迁中 书舎人契丹入汴澣䧟契丹兀欲袭位置澣宣政学 士殿萧海真为幽州节度使澣乘间讽海真以南归 之计海真纳之周广顺中澣累密表言契丹主幼弱 多宠大臣离貮若出师讨伐因与通好乃其时也澣 在契丹尝逃归为其所获防御弥勤建隆末卒凡涛 収遗文为丁年集仲容字仪父涛孙也举进士甲 科天圣中历官知制诰迁翰林侍读学士兼龙图阁 学士以户部侍郎卒仲容喜饮酒与人言未尝及势 利三第早卒字其诸孤十馀人如己子然于吏事非 所长自集制草为寇凤集 刘温叟字永龄洛阳人父岳仕唐为太常卿温叟性 重厚方正动遵礼法七岁能属文善楷隶后唐清㤗 中为左拾遗晋末拜翰林学士周初拜左谏议大夫 中书舎人显德初累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 六人有谮于世宗者世宗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 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建隆初 拜御史中丞尝晚归由阙前太祖偶登明德门西阙 驺者濳知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曰 请对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制咸望恩宥诸军亦希 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 楼也帝甚嘉之任台丞十二年屡求递代帝难其人 不许开宝四年卒温叟事继母以孝闻虽盛暑非冠 带不敢见五代以来言执礼者惟温叟焉立朝有德 望精赏鉴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 温叟不敢却贮厅西舎中令府吏封署乃去明年重 午又送扇所遣吏即遗钱者视西舎封识宛然还以 白太宗太宗曰我送犹不受况他人乎乃命辇归府 中后太宗侍宴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事太祖 再三赏叹雍熙初子炤引对太宗问知为温叟子召 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其父有清操 录其子登朝庶足示劝擢炤右赞善烨字耀卿温 叟第三子也登进士第历官著作郎天禧初为右正 言迁侍御史请京朝官遭父母忧官司母得桊留累 迁龙图阁直学士卒初王曙㘴寇凖贬官在朝无敢 往见烨叹曰友朋之义独不行于今欤往饯之经宿 而还尝善河中处士李渎渎死为陈其高行诏赠著 作郎唐末五代乱衣冠旧族世系无所考惟刘氏自 十二代祖北齐中书侍郎环隽以下仕者相继而世 牒具存子几几字伯寿生而豪儁长折节读书豋 进士第从范仲淹辟通判邠州地卤民病远汲几濬 渠引水注城中凿五池民大便之侬智高犯岭南几 上书愿自效以为广东西捉杀道闻蒋偕张忠战没 疾驰至长沙见狄青曰贼若恃胜求战此成擒耳贼 果悉众来大战归仁铺自辰至巳胜负未决几言于 青出劲骑五千张左右翼𢭏其中坚贼骇溃神宗立 出知保州治为河北第一请老以秘书监致仕元丰 中大臣言几知音诏诣太常定雅乐几曰古乐备四 清声沿五季乱离废请増之乐成予一子官几尝游 嵩少间遇唐末异人靖长官者得养生诀故益老不 衰加通议大夫卒年八十一几笃于风义推父遗恩 官从兄得任子必先兄弟子之孤者其议乐最善以 为律主于人声不以尺度求合古今异宜声亦随变 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 用故求于器虽合而考于声不谐尝游佛寺间钟聱 曰声澌而悲主者不利是夕主僧死在保州闻角觳 曰宫微而啇离至秋守臣忧之及期几遇疾云 边光范字子仪并州人性谦退和雅有吏才晋天福 中拜太府少卿上言刺史治乱所系而今或因縁他 道但循官序寔恐抚民无术御吏无方望选能吏以 苏民瘼用致昇平不报少帝尹京充开封判官少帝 即位累迁枢密直学士以藩邸旧僚待遇尤厚拜礼 部侍即知制诰翰林学士仍直枢密院汉初改卫尉 卿上言伏见朝廷除刺史不限年月或未及期年往 来跋涉岂暇抚怀望慎选良牧立定年限以责辑绥 之效不报显德中遣使普均租税光范诣宋州时韩 通领州师访郡民皆言光范均平之状乃具以闻世 宗嘉之国初拜太常卿建隆四年襄州节度使慕容 延剑征湖南以光范权知州事饷馈无阙大军讨蜀 出汉上光范复当供亿人不知劳开宝中御史中丞 刘温叟卒以光范代之六年卒光范性至孝母病疽 光范尝吮之 刘载字德舆范阳人唐卢龙节度使济六世孙也后 唐清泰中举进士晋初拜左拾遗汉初为仓部贠外 郎尝著五论曰为君为相为将去谗纳谏颇骂文士 所称周世宗擢知制诰显德中拜给事中乾德六年 累迁知镇州开宝中㘴与何继筠不协改山南东道 行军司马十年不名太平兴国初复为给事中出知 襄州改工部侍郎致仕八年卒载好学博通史传善 属文雅信释典敦尚名节 程羽字冲远深州人少好学能属文晋天福中擢进 士第开宝中为两使判官太祖询以时事敷桊穪旨 擢著作郎领开封判官羽性淳厚莅事恪勤时太宗 尹京颇以长者待之及即位拜给事中知开封府出 知成都府为政宽简蜀人便之入拜礼部侍郎帝欲 优以清职以羽为文明殿学士营第以赐之太平兴 国五季典试得人居多以老疾求解拜兵部侍即致 仕雍熙元年卒 论曰五季五十年间帝王凡八易姓人臣之视其国 无异过客之阅传舍以故涛以下诸人咸有才智俱 著绩庸足可为一代之名臣而朝周暮宋曽不知其 为非伦义至此而废尽矣此欧阳修所以有感于王 凝妻者也噫
御定宋史筌卷六十二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