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筌/卷057 中华文库
卷五十六 ◄ | 御定宋史筌 卷五十七 |
► 卷五十八 |
|
尊贤阁编 御定宋史筌卷五十 七 世家第二 宗室 商王元份 子允宁允让孙宗懿宗朴宗晟宗祜 宗汉曽孙仲御仲湜玄孙士㒟士晤 士嶀士皘五世孙不息不群不弃不尢六世 孙善俊善湘七世孙汝述汝谈汝谠汝腾 越王元杰 孙宗 望 镇王元偓 子允 弼 楚王元偁 悼献世子祐 周王元俨 子允良 允初 吴王颢益王𫖳吴王佖 燕王俣越王偲楚王似 献愍太子茂郓王楷肃王枢 景王杞济王栩徐王棣 沂王㮙和王栻信王榛 太子谌皇子训元懿太子旉 信王璩庄文太子愭魏王恺 景献太子询济王竑 商王元份初名德严性宽厚言动中礼标望伟如太 平兴国八年出阁改名元俊拜同平章事封冀王雍 熙中改今名加兼侍中威武军节度使进封越王淳 化中兼领建宁军改镇镇东军真宗立加中书令徙 镇凤翔军改封雍王永煕陵复土为山陵使拜太傅 薨年三十七赠太师尚书令累改郓陈润鲁商王有 三子允宁允中允让允中早卒允宁字德之性孝 嗜学读唐史通知近朝典故工虞世南楷法真宗赐 诗激赏之又善财侍射破的赐金带器币初授右千 牛卫将军累迁武定军节度使卒赠太尉追封信安 郡王谥僖简有四子允让字益之商王第三子也 天资浑厚外庄内宽喜愠不见于色始为右千牛卫 将军周王祐薨迎养禁中仁宗生送还邸拜卫州剌 史累迁宁江军节度使知大宗正事勉进宗子以善 若不率教劝戒之至不变始正其罪人皆畏服庆暦 四年拜同平章事进封汝南郡王嘉祐四年卒年六 十五赠太尉中书令追封濮王谥安懿仁宗无子以 王第十三子宗实为皇子是为英宗治平元年宰相 韩琦等奏请下有司议王及夫人王氏韩氏县君任 氏合行典礼诏须大祥后议二年诏礼官与待制以 上议翰林学士王珪等奏先王制礼尊无二上故秦 汉以来帝王自㫄支入承大统或推尊其父母为帝 后皆见非当时取议后世臣等不敢引以为圣朝法 况前代入继者多宫车晏驾援立之策或出臣下非 如仁宗年龄末衰深惟宗庙之重简推圣朙授以大 业陛下亲为先帝之子然后继体承祧光有天下则 濮王虽于陛下有天性之亲顾复之恩然所以负扆 端冕富有天下皆先帝德也宐凖先朝封赠期亲尊 属故事尊以高官大国夫县君并封太夫人于是中 书奏王珪等议不言当称何亲名与不名珪等奏濮 王于仁宗为兄帝宐称皇伯不名如楚王泾王故事 中书又奏礼与令敕出继之子于所继所生皆称父 母又汉宣光武皆称父皇考珪等所议于典礼未有 朙据请集三省御史台议议且奏皇太后手诏诘责 执政于是帝诏以议不一权且罢议有司博考以闻 礼官范镇等奏汉之称皇考称帝称皇立寝庙序昭 穆皆非圣朙所当法宐如前议御史吕诲等又弹奏 欧阳修首建邪议韩琦曾公亮赵槩附会之罪因请 如珪等议既而太后手诏曰吾阅前史知有故事濮 王及三夫人可令皇帝称亲王称皇夫人县君并称 后事方施行帝手诏称亲之礼谨遵慈训追崇之典 岂易克当且欲以茔为园即园立庙俾王子孙奉祠 于是吕诲等以所论列不见用缴纳诘敕帝命还诰 而濮议亦寝元豊二年诏以濮王夫人县君可并称 王夫人有二十八子宗懿允让长子也历官宿州 团练使封和国公追封舒王子仲鸾常州防御使喜 翰墨乐施与九族称贤卒追封洋国公子仲汾莱州 防御使㓜喜书史一读成诵居器毁瘠卒追封荥国 公宗朴宗懿弟也历官陇州防御使封岐国公与 英宗友爱笃至治平中封濮国公奉濮王后累迁同 平章事兼侍中进封濮阳郡公卒追封定王谥僖穆 子仲佺父殁不食者数日母葬大雪步泥中扶翼历 官润州观察使卒宗朴弟宗谊宗朴卒嗣濮王卒赠 太师中书令追封广陵郡王谥庄孝弟宗晖开府仪 同三司嗣濮王卒追封怀王谥荣穆子仲璲历官右 监门大将军父器哀痛不能胜服除而卒宗晟宗 晖弟也历官武安军节度使检校司徒嗣濮王卒赠 太师追封昌王谥端孝宗晟好古学藏书数万卷仁 宗嘉之益以国子监书英宗将郊而雨议改袷享以 访宗晟对曰陛下初郊见上帝盛礼也岂宐改十帝 嘉纳及郊雨霁帝数不豫密请建储世称其忠弟宗 愈检校司徒嗣濮王卒追封襄王谥恭宪弟宗绰检 校司徒嗣濮王卒追封荥王谥孝靖弟宗楚开府仪 同三司嗣濮王卒追封惠王谥僖节宗祐宗楚弟 也克已自约萧然若寒士好读书尢喜易嘉祐中从 父允初未立嗣宗人咸推其贤诏以宗祐为后宗祐 泣曰臣不幸㓜失怙恃将终身悲慕忍为人后乎敢 以死请仁宗怜而从之历官宁海军节度使封乘城 郡王绍圣四年加检校司徒嗣濮王卒赠太师追封 钦玉谥穆恪宗汉宗祐弟也善画作八雁图人称 其工历官保宁军留后累封邺国公安康郡王加检 校太尉嗣濮王卒赠太师追封景王谥孝简子仲增 卒宗晟子仲御嗣仲御宗晟子也自㓜不群通经 史多识朝廷典故历官武安军节度使封华原郡王 政和中加开府仪同三司嗣濮王天宁节辽使在廷 仲御摄事率百僚上寿若素习者徽宗每见必加优 礼卒赠太师追封郇王谥康孝仲増弟仲爰嗣卒弟 仲理嗣仲湜字巨源宗汉弟荥王宗辅子也熙宁 十年授右内率府副率累迁靖海军节度使召知大 宗正事高宗即位仲湜由汉上率众径谒时嗣濮王 仲理北迁诏仲湜袭封事母孝喜亲图史性酷嗜珊 瑚把玩不去手大者一株至以数百千售之帝问坠 地则何如对曰碎矣帝曰以民膏血易无用之物朕 所不忍仲湜惭不能对历官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少 傅卒追封仪王谥恭孝有十一子士㒟字立之仲 御第四子也有大志好学善属文初补右班殿直累 迁宁远军承宣使权同知大宗正事康王建大元帅 府士㒟请于孟太后乞命帅府得承制便宐行事又 请康王承大统从之高宗立除光山军节度使扈跸 南幸论黄潜善等误国斥知南外宗正事苗傅刘正 彦作乱易服入杭州以蜡书遗张浚趣其勤王复遗 吕颐浩书勉其与浚同济国难事平加检校少保同 知大宗正事丁忧起复除大宗正事以定策功加少 师开府仪同三司入觐劝帝留意恤民金人既归命 士㒟谒陵寝于河南士㒟承命披历蓁莾随宐葺治 特封齐安郡王寻权主濮王祀自军兴以来罢宗室 赐予至有器不能敛者士㒟以闻诏袒免亲任环卫 身亡者赐钱有差士㒟数言事忤秦桧及岳飞被诬 力辨之愿以百口保飞桧大怒讽言者论以危言遂 夺官丂俟卨连攻之坐谪十二年而卒年七十赠太 傅追封循王有六子皆进官长子不凡苗傅刘正彦 之难刲股纳蜡书持告张浚以功转两官易文资収 复建州杀叶浓赐爵二级士晤字公美濮王曾孙 也天资警敏自幼如成人弱冠为右监门卫大将军 贵州团练使从上皇北迁次洺州与诸宗室议遁还 据城谋未就而为金人所觉士晤遂亡走迟朙抵武 安酒舎语人曰我皇叔也邑官资以衣冠鞍马士晤 因募得少壮招集义兵旬曰间得胜兵五千归附者 亦数万会洺州守王麟欲叛降于金军民怒杀之推 统制韩一为主士晤夜半薄城下力战破围翌曰入 城部分守御贼治壕堑树鹿角示以持久士晤励将 士死守飞火炮碎其攻具以计生得其首领贼乃觧 围去以功权知洺州兼防御使建炎二年金人再犯 洺州粮尽援绝众不能守乃拥士晤出城赴行在绍 兴中累迁知南外宗正事卒年四十六赠少师追封 和义郡王谥忠靖士嶀字仰夫濮王曽孙也初以 䕃补官累迁太子率府副率建炎初隆祐太后幸洪 州贼兵奄至百司散走士嶀至大船中负二帝御容 而出道遇溃兵数百同至山中众欲聚为盗士嶀出 示御容谕以盗不过求食为朝夕计孰若仰给州县 众听命乃走谒太后于虔州会州民作乱郷民与官 军相持士嶀诣执政请太后赐赦曰人知免死庶可 安集赦既下城中遂定迁右监门卫大将军惠州防 御使卒赠建宁军承宣使追封建安郡王士皘濮 王曽孙也从上皇北迁乘间变姓名落发为僧抵会 稽扈驾循幸覃恩转千牛卫将军卒不息字仁仲 宗晖曾孙也初补保义即绍兴二十七年登进士第 历官知开州州在巴东俗鄙陋不息为兴学校俾知 孝义转夔州转运判官改成都路岁屡饥不㥑令田 主贷业耕者冨民振末作者老幼疾者官为粥全活 数百万已而朝廷命不息摄制司会羌酋梦束畜列 率众数千入汉城成都大恐不息静以镇之密檄诸 蕃部生获吐蕃一人赏十缣杀一人二缣于是邛部 川酋领崖袜合诸部落大破吐蕃于汉原斩梦束畜 列首来献累迁右监门卫大将军知大宗正事进明 州观察使每以文行训勉族属荐其秀杰者奏新学 宫增广弟子员仿大学校定法置自讼斋有过者读 书其中人皆感励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追封崇国公 不息性笃孝生七岁父士圃北迁每思慕涕泣及长 力学母曹氏止之答曰君父雠未报非敢志冨贵也 立朝好言天下事见蜀帅权重请复置安抚司其论 王抃不宐拣选诸路军王友直不可为副都指挥尢 人所难言遇旱一日九疏劝求直言通下情逻燔其 稿为请张栻谥又请用朱熹其好尚如此不群字 介然濮王玄孙也宣和中授承事郎靖康初知章丘 县募效用五千人増城浚濠为战守僃贼攻围两月 不能下迁直秘阁两浙宣抚主管机宐文字高宗在 越诏改郴州时群盗出没湖湘间不群严僃御盗不 能犯进直显谟阁移知鼎州既而朝廷虑郴州失守 复留之会岳飞破曹成成遁因犯郴州不群拒却之 进直宝文阁移宣州军需时办民不知扰知卢州郦 琼叛拥不群北去寻释归知荆南府迁两浙转运副 使卒不弃字德夫商王五世孙也历官江东转运 判官秦桧忌四川宣抚郑刚中以不弃能制之除太 府少卿四川宣抚司緫领官至则改申状为平牒刚 中愕然久之始悟其不隶已遂有隙不弃欲尽取宣 抚司所储刚中不与不弃怒劾其所辟参议王陟罢 之又文致刚中服用逾制状罢之乃陞敷文阁待制 知临安府寻改工部侍郎移绍兴府时浙东饥民多 流亡桧兄子昌时为提举不弃言其善赒恤全活甚 众得迁秩其媚桧如此未几卒不尢有武力靖康 之难与王朙募义兵与金人战河南北盗皆避其锋 曰小使军也高宗立补武翼郎从岳飞平湖寇飞死 秦桧夺其兵遣守横州卒善俊字俊臣允宁五世 孙也绍兴二十七年登进士第调南城丞改昭信军 虞允文荐其有边帅才除干办诸司审计司知郴州 敷奏称旨留为大府寺丞寻知卢州岁旱江浙饥民 麕至善俊括境内官田均给之贷牛种僦屋以居死 者为给櫘人至如归城旧毁于兵善俊葺完之又増 筑学舎民感其化累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建州州俗 生子不举善俊痛绳之再知卢州首言和好不可恃 当高城浚池为僃复芍陂七门堰免责属邑坊场河 渡羡钱百姓德之知鄂州适南市火善俊亟往视弛 竹木税发粟振民开古沟创火巷以绝后患再知建 州饥民群趍冨家发其廪监司议调兵掩捕善俊曰 是趣乱也谕令自新平米价民乃定迁江西转运副 使时朝廷议减月桩钱善俊言及州不及县则县仍 迫取于民犹不减也宐一路通裁其额下漕臣科轻 重均减之黥卒赦还刺充铺兵可除民害所言多见 用加秘阁修撰移知镇江府卒善俊风仪秀整喜功 名好论事孝宗英武独运缺相者累年善俊极言相 位不可虚尢人所难言者善湘字清臣濮王五世 孙也父不陋从高宗渡江闻朙州多名儒徙居焉善 湘庆元二年中进士第历官沿海制置使绍定初以 平楚寇功进龙图阁待制李全犯淮东进江淮制置 使命讨全便宐从事及全被诛以露布上进兵部尚 书时善湘见赵范赵葵进取慰藉殷勤馈问接踵范 葵亦让功督府而善湘季子汝楳丞相史弥远婿也 故奏报无不逹以平闽寇功转江淮制置使复泰州 淮安州盐城淮阴县四城寻又复泗寿二州进资政 殿学士九疏丐归进太学士予祠封天水郡公淳祐 中理宗手诏求所解春秋进观文殿学士致仕卒著 有周易约说周易或问学易补过洪范统论中庸约 说大学解论语大意孟子解春秋三传通议汝述 字朙可濮王六世孙也曽祖士说从二帝北迁临河 骂敌而死汝述淳熙十一年登进士第调顺昌尉累 迁将作少监权侍立修注官遂除起居郎兼枢密院 都承旨迁兵部侍郎进刑部尚书知平江府卒汝述 为尉应诏上封事论议恳恻立朝荐引多知名士然 为时相所亲躐跻通显人以此少之汝谈字履常 濮王六世孙也淳熙十一年登进士第历官广德郡 教授尝从朱熹订疑义熹嗟异之佐丞相赵汝愚定 大策汝愚欲骤以词掖处之力辞之汝愚去国弟汝 谠上疏乞留汝愚斩韩伲胄闻者吐舌兄弟罹党祸 斥去寻召为大社令登坛读祝大呼伲胄及陈自强 名自强不能堪它日指汝谈曰末坐白皙者何人汝 谈不为动以荐召试擢正字累迁江西转运判官被 论罢杜门著述端平初起为秘书少监时集议出师 汝谈反复言不可轻战而和尤非计既而三京収复 汝谈独有忧色未几洛师败朝论始服其先见历官 侍读兼直学士院登对言边靣无可倚仗乞超越抅 挛简扷俊杰如吴用周瑜鲁肃晋任祖逖陶侃故事 使之各分方靣便宐行事庶几伸缩由已理宗称叹 久之且谓卿文学高世宐代予言力辞何为卒以老 祈免权刑部尚书卒遗表上转四官汝谈天姿绝人 沉思高识自少至老无一日去书其论易以为为占 者作书尧舜二典宐合为一禹功只施于河洛洪范 非箕子之作诗不以小序为信礼记杂出于诸生之 手周礼宐傅会女主之书为文章有天巧笃于伦谊 而忘仇怨御史王益祥尝劾之后汝谈官其郷乃数 过之相得欢甚所著有易书诗论语孟子周礼礼记 荀子庄子通鉴杜诗注汝谠字蹈中少俶傥智略 出人龙泉叶适尝过其家汝谠衣短后衣适劝曰名 门子安可不学汝谠惭自是折节读书与兄汝谈齐 名天下称为二赵以䕃补承务郎从臣荐宗室之贤 者监行在右藏西库韩侂胄谋逐赵汝愚汝谠上言 讼汝愚冤伲胄使胡纮再攻汝愚以汝谠兄弟受汝 愚厚恩惑乱天听斥去坐废十年嘉定元年登进士 第历官大理丞司农丞与史弥远不合除江西提点 刑狱瑞州大姓幸氏贪徐氏田强取其禾诬以杀婢 汝谠以反坐法黥窜幸氏籍其家幸氏走告急于中 官遂徙汝谠湖南后知温州卒汝谠尝言宗子不忘 君孝子不辱身临难则功业当如朱虚立身当如子 政汝腾字茂实濮王六世孙也居福州宝庆二年 中进士第历官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入奏言前后奸 䛕之臣伤善害贤自取高要之职而深损于圣德兴 利之臣顺适宫禁自遂谿壑之欲而深戕于国脉又 言陛下有用君子之名无用君子之实累迁翰林学 士承旨卒 越王元杰字朙哲初名德和太平兴国八年出阁改 今名授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封益王端拱初加侍中 成都尹剑南东西川节度使淳化中改封吴王领扬 润大都督府长史淮南镇江军节度使至道初改扬 州大都督淮南忠正军节度使真宗立授检校太尉 兼中书令徐州大都督泰宁军节度使改封兖王咸 平中加守太保薨年三十二元杰颖悟好学善属词 工草隶飞白建楼贮书二万卷赠太尉尚书令追封 安王谥文惠后改邢陈越王无子以允言子宗望为 后宗望字子国历官右武卫大将军舒州防御使 仁宗尝御延和殿试宗子书以宗望为第一又献所 为文赐国子监书籍及御书好学乐善四字赐之即 所居建御书阁帝为题其㮄卒赠安化军节度观察 留后追封高密郡公子仲郃陈州观察使仲郃子士 关父卒徒行护器路人嗟恻卒赠陈州观察使 镇王元偓字希道端拱初出阁授检校太保左卫上 将军封徐国公至道二年拜洪州都督镇南军节度 使真宗立加同平章事进封彭城郡王又加检校太 傅改封宁王郊祀东封悉为亚献授检校太尉兼侍 中镇国军节度使祠后土命元偓为河华管内桥道 顿遆使车驾入境贡方物酒饩金帛茗药仪甚盛至 河中与判府陈尧叟分导乘舆度蒲津桥加中书令 安国军节度使改封相王又加守太传帝每以学术 勗诸宗子元偓益自修励姿表伟异寡言笑晓音律 帝有篇什必令属和幸其第宴会如家人礼赐袭衣 器币缗钱金带加太尉兼尚书令天禧初进封徐王 二年薨年四十二赠太师中书令追封邓王谥恭懿 后改密苏韩镇王子允弼允弼八岁召入禁中令 皇子致拜允弼不敢当性端重巳贵犹日至讲席延 伴读讲孟子领宗正三十年与濮王共事相友爱宗 属推敬历官太保判大宗正事雄武军节度使封北 海郡王丁母忧悲痛不胜哀卒赠太师中书令追封 相王谥孝定子宗缋韩国公宗缋弟宗景事母孝居 器如不能胜居第火冒急赴家庙火亦不为害历官 检校司空封济阴郡王 楚壬元偁字令闻七岁授检校太保右卫上将军封 泾国公久之领鄂州都督武昌军节度使真宗即位 加同平章事封安定郡王进封舒王大中祥符初封 泰山加检校太尉兼侍中从祀汾阴兼中书令七年 薨年三十四赠太尉尚书令追封曹王谥恭惠后改 华蔡楚王有集三卷笔札一卷真宗为序藏之秘阁 子允则右千牛卫大将军 周王元俨少奇颖太宗特爱之每朝会宴集必侍左 右帝不欲早出宫期以年二十就封宫中称为二十 八太保盖元俨于兄弟为第八也真宗立授检校太 保左卫上将军封曹国公寻拜平海军节度使同中 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太傅进封广陵郡王大中祥符 初封泰山封荥王祀汾阴加侍中检校太尉祀太清 宫兼中书令坐侍婢纵火延烧禁中降封端王每见 帝痛自引过帝怜之进封彭王累加太傅陜州大都 督改封通王泾王仁宗立拜太尉尚书令改封定王 赐赞拜诏书不名天圣七年赐剑屦上殿改封镇王 朙道初拜太师河阳三城节度使改封孟王寻迁京 兆尹雍州牧改封荆王景祐中授荆南节度大使行 荆扬二州牧赐入朝不趍元俨广颡豊颐严毅不可 犯天下畏惮名闻外夷事母孝有疾躬侍药晨夕盥 祷忧念不食遭器哀毁过人寡嗜欲惟喜聚书好为 文词善二王书工飞白章献后临朝自以属尊望重 恐为后所忌深自沉晦因阖门却绝人事故谬语阳 狂不预朝谒及后崩仁宗益加尊罢凡有请报可必 手书谢牍庆暦三年病甚帝临视亲调药屏人语久 之所对多忠言赐白金五千两固辞曰臣羸惫且死 将重费家国矣朙年薨赠天策上将军徐兖二州牧 追封燕王谥恭肃后改周王诏以其墨迹及所为诗 分赐宰相馀藏秘阁有子十三人允良元俨第二 子也历官平江军节度使封襄阳郡王累加太保中 书令好酣寝以日为夜由是一宫人皆昼睡夕兴卒 追封定王有司以其反易晦朙谥荣易允初初名 允宗允良弟也勤于朝会风雨不废未尝问财物厚 薄惟诵佛书人以为不慧历官宁国军节度使同中 书门下平章事卒赠中书令追封博平郡王 真宗六子温王禔悼献太子祐昌王祗信王祉钦王 祈仁宗禔祗祉祈皆早亡徽宗时赐名追封 悼献太子祐咸平初封信国公生九年薨谥悼献追 封周王仁宗立赠太尉中书令又追册皇太子 仁宗三子杨王昉雍王昕荆王曦皆早亡徽宗时追 改封 英宗四子神宗吴王颢润王颜益王𫖳颜早亡徽宗 时赐名追封 吴王颢字仲朙初名仲糺母宣仁太后历官和州防 御使封安乐郡公转朙州观察使进封祈国公治平 初加检校太傅保宁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使 进封东阳郡王三年出阁神宗立进封昌王拜司空 改封雍王哲宗立加太保改封扬王赐赞拜不名五 曰一朝拜太傅屡请居外不许元祐初始赐第㮄曰 亲贤与弟𫖳对邸车驾偕三宫临幸留宴终曰拜太 尉改封徐王赐诏书不名进太师改封冀王赐入朝 不趍改封楚王病笃帝亲视薨年四十七赠尚书令 兼中书令扬荆冀三州牧追封燕王谥曰荣陪葬永 厚陵后改封吴王颢天资颖异嗜学问工飞白善射 好图书神宗嘉其志每得异书亟驰使以示赐方团 玉带俾服而朝颢辞乃为制玉鱼以别之遂为亲王 故事尝从帝侍太后言王安石乱政帝怒曰是我坏 天下耶汝合自为之颢泣曰何至是耶遂不乐而罢 光献太后崩当易月除服颢曰身为孙而情又缺然 请如心器礼须上禫除即吉诏可有二子孝骞晋康 郡王孝锡嘉州团练使 益王𫖳初名仲格颢弟也封大宁郡公累封鄠国公 乐安郡王嘉王累迁武胜等军十节度使加太尉改 封曹王荆王元祐三年薨年三十三赠太师尚书令 追封魏王谥端献后改封益王𫖳端重朙粹好学博 通群书工飞白篆籕旁通医技著普惠集效方有九 子孝参豫章郡王 神宗十四子成王佾惠王仅唐王俊褒王伸冀王僴 哲宗豫王价徐王倜吴王佖仪王伟徽宗燕王俣楚 王似越王偲佾仅俊伸僴价倜伟皆早亡佾仅伸伟 徽宗时赐名追封俊僴倜价改封 吴王佖初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封仪国公哲宗立加 开府仪同三司累封大宁郡王申王拜司空帝崩佖 于诸弟最长有目疾不得立徽宗即位拜太傅太师 荆扬二州牧改封陈王崇宁五年薨赠尚书令追封 燕王谥荣穆后改封吴王子有奕和义郡王 燕王俣初授武定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成国公加 开府仪同三司累封咸宁郡王莘王累加太傅进封 卫魏燕王靖康初迁太师西川节度使成都牧徽宗 幸青城父老邀之不及道遇俣及越王偲哭曰愿与 俱死徐秉哲捕戮为首者送二王金营薨于道 越王傀初授武成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祈国公加 开府仪同三司累封永宁郡王睦王徽宗时累加太 傅进封定邓越王靖康初迁太师成德军节度使雍 州牧金人之乱徐秉哲送偲及燕王俣于虏营皆道 薨绍兴初有崔绍祖者称越王次子受上皇蜡诏为 天下兵马大元帅召赴行在事败斩之 楚王似哲宗母弟也初授集庆军节度使封和国公 进封保宁郡王元符初出阁进封简王哲宗崩太后 议所立章惇以似对后曰均是神宗子何必然乃立 端王徽宗即位加司徒改封蔡王拜太保以王府史 语言指斥送大理寺验治似上表待罪左司谏江公 望奏亲隙不可开疑迹不可显陛下初得天下章惇 尝持异议已有隙迹矣蔡王年尚幼少未逹祸乱之 萌恬不为恤陛下一切包容已开之隙复涂己显之 迹复泯若以瞹昧无根之语加诸至亲岂治世之美 事倘有瑕可指旁及蔡王迹不可泯隙不可涂将何 以处之陛下何颜见神考于太庙疏入帝虽罢公望 颇思其言止治其左右崇宁五年薨赠太师尚书令 追封韩王改封楚玉谥荣宪子有恭永宁郡王 哲宗一子献愍太子茂 献愍太子茂母昭怀刘皇后后为贤妃时生茂哲宗 未有子而中宫虚位后因是得立然才三日而夭追 封越王谥冲献崇宁初改谥献愍 徽宗三十一子钦宗兖王柽郓王楷荆王楫肃王枢 景王杞济王栩益王棫高宗邠王材祈王模莘王植 仪王朴徐王棣沂王㮙郓王栱和王栻信王榛汉王 椿安康郡王楃广平郡王楗陈国公机相国公梴瀛 国公樾建安郡王楧嘉国公椅温国公栋英国公橞 仪国公桐昌国公柄润国公枞柽楫材栱椿机皆早 亡朴榛橞不知所终楧薨于青城馀皆北迁 郓王楷初名焕封魏国公累封高密郡王嘉王历官 奉宁等军十一节度使政和八年亲策进士擢第一 母王妃方有厐超拜太傅改封郓王出入禁省不限 朝暮于外第作飞桥复道以通往来北伐金虏将为 元师会白沟失利而止靖康初与诸王北迁 肃王枢封吴国公累封建安郡王肃王金人围京城 要亲王为质与宰臣张邦昌使斡离不军为金人所 留挟而北去 景王杞累封冀国公文安郡王加太保进封景王靖 康初加太傅二年充正旦使诣金营及上皇出郊曰 侍左右不解带不食肉上皇为制发愿文述祈天请 命之意以授杞杞顿首泣及北行须发尽白 济王栩累封鲁国公安康郡王加太保进封济王同 景王诣金营贺正旦又与何㮚为请命使金帅绐以 自古有南即有北请与上皇相见所欲割地而已栩 还以白钦宗曰岂可使上皇蒙尘遂自出栩从行金 人索诸王家属栩夫人曹氏避难他出徐秉哲捕而 抅之遂同北去 徐王棣封徐国公加太保累封高平郡王徐王从钦 宗北迁绍兴二年有李勃者伪称徐王张浚遣赴行 在验视非真弃市 沂王㮙封冀国公加太保累封河间郡王沂王从钦 宗北迁与驸马刘彦文告上皇左右谋变金人按问 与莘王植驸马蔡鞗对卞㮙彦文气折遂诛之 和王栻累加检校太尉太傅封广国公加开府仪同 三司进封南康郡王靖康初授安化军节度使进封 和王从钦宗北迁 信王榛初授建雄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福国公加 太保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平阳郡王靖康初迁检校 太傅进封信王从钦宗北迁亡匿真定境中时马广 赵邦杰聚兵保五马山砦阴迎榛奉为主两河遗民 闻风响应榛遣广行在奏邦杰等忠义且曰今山西 诸砦郷兵约十馀万但苦窘阙戎器惟望遣兵来援 委臣揔大军与诸砦约日大举决见成功高宗识榛 手书遂除河外兵马都元帅黄潜善等疑其非真密 授马广朝旨使讥察榛广知事不成遂留大名府不 进会有言榛将渡河入京朝廷诏择日还京以伐其 谋金人攻䧟诸砦榛亡不知所在绍兴初有杨姓者 自称信王镇抚使翟兴斩之 钦宗二子太子谌皇子训 太子谌母朱皇后政和七年生徽宗喜有嫡皇孙用 蔡京言除检校少保常徳军节度使封崇国公会王 黼谋倾京言其以东宫比人主降为高州防御使靖 康初迁检校少保昭庆军节度使进封大宁郡王寻 加少傅遂立为皇太子二年钦宗幸青城命孙傅为 少傅谢克家为宾客辅太子监国称制行事未几金 人请二帝谕太子出城统制吴革力请留欲以所募 士微服卫太子溃围以出傅不许乃谋匿民间别求 状类太子者并二䆠杀之绐金人以䆠者窃太子欲 投献都人争之并伤太子迟疑不决者五日吴幵莫 俦督胁甚急范琼恐变生以危言詟卫士遂拥太子 以出百官军吏奔随号哭太学生拥拜车前太子呼 云百姓救我遂北行 皇子训谌弟也乃北地所生有砀山人留遇僧者金 人言其貌似赵家少帝遇僧窃喜绍兴十年三京路 通诏求宗室遇僧自言渊圣第二子遂遣行在过泗 州州官孙守信疑之白其守请于朝阁门言渊圣无 第二子诏劾治伏罪黥隶琼州后有自北至者曰渊 圣小大王训见居五国城 高宗一子元懿太子旉 元懿太子旉初授检校少保集庆军节度使封魏国 公金人㑴淮南高宗幸临安苗傅刘正彦作乱逼帝 禅位于旉改元明受傅等伏诛帝复位以旉为皇太 子从幸建康宫人误蹴金有声惊悸而薨年三岁谥 元懿 信王璩字润夫初名伯玖太祖七世孙秉义郎子彦 子也被选入宫高宗命吴才人鞠之赐今名七岁授 和州防御使除保大军节度使封崇国公加检校少 保进封思平郡王出就外第时伯琮已封普安郡王 璩官属礼制相等夷号东西府寻迁武昌军节度使 伯琮为皇太子璩因加恩称皇侄加开府仪同三司 判大宗正事置司绍兴府孝宗即位特授少保判西 外宗正事累章乞闲改醴泉观使除少傅薨年五十 九赠太师追封信王璩生而聦慧自入宫储位未定 者三十年中外颇以为疑孝宗笃于友爱屡召宴内 殿呼以官不名赐予无数有子四人 孝宗四子庄文太子愭魏王恺光宗淮原军节度使 恪恪早亡 庄文太子愭初名愉母郭皇后初补内率府副率寻 除右监门卫大将军荣州刺史孝宗受禅加少保永 兴军节度使封邓王乾道初立为皇太子册广国夫 人钱氏为妃诏増东宫従卫太子谦让且奏捐月给 杂物従之三年薨年二十四谥庄文子挺生甫晬除 福州观察使封荣国公乾道初卒追封豫国公 魏王恺庄文太子母弟也初补右内率府副率转右 监门卫大将军贵州团练使孝宗立授雄武军节度 使开府仪同三司封庆王庄文太子薨恺次当立帝 以恭王英武类已立之加恺保宁军节度使进封魏 王判宁国府赐黄金三千两白金一万两命宰执祖 于玉津园恺登车顾谓虞允文曰更望相公保全比 至殚心民事委长史司马主钱糓呈讼牒依拟判决 奏増士人贡额筑圩田之𬯎圯者诏嘉之淳煕初徙 判明州辍属邑租以赡学累迁成德军节度使扬州 牧七年薨年三十五赠扬徐二州牧谥惠宪恺性宽 慈为上皇所爱虽以宗社大计出诸外每念之赐赉 不绝讣闻孝宗泫然曰向所以越次建储正为此子 福气差薄耳治郡有绩父老建祠立碑有二子摅早 夭摅弟柄夙慧帝爱之将内禅封嘉国公庆元中进 封吴兴郡王卒追封沂王 光宗二子保宁军节度使挺宁宗挺早亡 宁宗九子长不及名次兖王埈邠王坦郢王史失名 华王埛顺王圻申王墌肃王垍邳王坁皆早亡 景献太子询初名与愿太祖十一世孙也宁宗取养 宫中六岁赐名曮除福州观察使嘉泰三年拜威武 军节度使封卫国公金人请诛首谋用兵者曮奏韩 伲胄轻起兵端以危宗社宐赐黜罢従之立为皇太 子改今名嘉定十三年薨年二十九谥景献 济王竑宗室希瞿子也初为沂王柄后赐名均改贵 和太子询薨立为皇子赐名竑授宁武军节度使封 祁国公寻加检校少保改封齐国公嘉定十七年生 子铨诏告天地宗庙杜稷未几铨薨时史弥远擅权 竑颇恶之弥远知竑好鼓琴买美人知书善琴者纳 诸御而厚抚其家使瞷竑动息竑嬖之指舆地图琼 崖二州曰他曰当置史弥远于此且呼为史新恩言 非新州则恩州也又书于几曰弥远当决配八千里 弥远闻之因七月七日进乞巧奇玩以觇之竑乘酒 碎于地弥远大惧日思以处竑而竑不知会宗室希 垆子旳选为沂王后弥远屏语学录郑清之曰皇子 不堪负荷闻后沂邸者贤今欲择讲官君其善导事 成吾坐即君坐也乃以清之为沂府教授清之日教 旳为文又俾习高宗书间以其诗文翰墨示弥远弥 远仍问其贤已熟大要竟何如清之曰更仆不能数 然一言以断之曰不凡弥远颔之益决意策立宁宗 崩弥远遣清之告以将立旳默然不应清之曰丞相 以清之従游久使布腹心今足下不答一语将何以 复命旳始拱手徐答曰绍兴老母在清之以告弥远 相与叹其不凡竑跂足需宣召久不至弥远在禁中 遣快行宣皇子令之曰今所宣是沂王府皇子非万 岁巷皇子茍误汝曹皆斩竑不能自已属目墙壁间 见快行过府不入疑焉已而拥一人径过天已暝不 知为谁甚惑旳既至弥远引入举哀毕召竑竑闻命 亟赴每过宫门禁卫拒其従者弥远亦引入举哀毕 引出帷命夏震守之召百官宣遗制引竑就旧班竑 愕然曰今日我岂当在此震绐曰未宣制当在此宣 制后乃即位耳未几遥见烛影中一人已在御坐宣 制毕阁门赞呼百官拜舞竑不肯拜震捽其首下拜 皇后矫遗诏加竑开府仪同三司封济阳郡王判宁 国府理宗因加少保进封济王充醴泉观使遣就第 宝庆初湖州人潘壬与弟丙谋立竑竑闻变匿水窦 中壬等得之拥至州治加以黄袍竑号泣不従不获 已与之约曰勿伤太后官家乎众许诺遂发军资库 金帛会子犒军守臣谢周卿率官属入贺伪为李全 榜揭于门数弥远废立之罪云今领精兵二十万水 陆进讨比明视之皆太湖渔人及巡尉兵卒不满百 竑知谋不成率州兵讨之遣王元春告于朝弥远命 殿司彭任往讨至则事平弥远令客秦天钖托召医 治竑疾诣竑谕旨逼缢于州治赠少师保静军节度 使给事中盛章等缴奏遂寝右正言李知孝累奏追 夺王爵降封巴陵县公真德秀魏了翁洪咨夔胡梦 昱等每以竑为言弥远辄斥远之端平初诏复官妻 吴氏为比丘尼赐惠净法空大师月给钵钱百贯徳 祐初提领户部财用常楙请立竑后中书舎人王应 麟请更封大国表墓钖谥选择立后诏赠太师尚书 令追封镇王谥昭肃赐田万亩遣应麟致祭 论曰迁史史之范也凡宗室功臣之胙土传世与国 匹休者皆为世家冠于列传惟有罪革除者降置之 传其意微矣及固史尽改世家为传则非异于迁史 也当时侯王朝封夕削求其传世匹休什不能一二 故以是寓其衰世之意也宋之宗藩方其襁褓即裂 土封之所在郡邑皆有廪饩至南渡尚然乃旧史不 世家于匹休之宗而世家于革除之邦不世家于列 传之上而世家于列传之下何其与迁固之意谬乎 是不可不正之
御定宋史筌卷五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