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御定宋史筌
卷八
卷九

御定宋史筌卷八 尊贤阁编 本纪第八 后妃 太祖母杜皇后 太祖贺皇后王皇后宋皇后 太宗尹皇后符皇后李皇后 李皇后 真宗潘皇后郭皇后刘皇后 李皇后杨皇后 沈贵 妃 仁宗郭皇后曹皇后 张贵妃苗贵妃周贵 妃杨徳妃冯贤妃 英宗高皇后 神宗向皇后朱皇后陈皇后 林贤妃 武贤妃 哲宗孟皇后刘皇后 徽宗王皇后郑皇后韦皇后 妃 刘贵 刘贵妃 王贵妃 乔贵妃 钦宗朱皇后 高宗邢皇后吴皇后 潘贤妃张贤妃刘贵 妃刘婉仪张贵妃 孝宗郭皇后夏皇后谢皇后 蔡贵 李贤 妃 妃 光宗李皇后 黄贵 妃 宁宗韩皇后杨皇后 理宗谢皇后 度宗全皇后杨皇后 后所以正位宫梱同体天王述宣阴化助成内治故 居寝有阿保之训下堂有傅姆之従女史操彤管而 书内令嫔御率妇职而象庶官俨一外朝于中壶也 故易首乾坤诗始关雎礼著日月阴阳之喻是冝匹 仪至尊列为本纪岂容降名列传反下同于诸臣㢤 此隋晋二史之失而不可不以范史为正也虽然女 统于男妇统于夫事无専制行无独成斯礼也自天 子逹于庶人一也是以帝纪一代各立一纪后纪合 前后为一纪且以妃夫人附于其下使天地尊卑之 象贯鱼顺序之义秩然于一篇之内也宋自立国迄 于南渡基密保佑往往得助于东朝昭宪杜后诒训 太祖开宋基业光献曹后拥佑两朝有㓛宗社宣仁 高后垂帘听政号称尧舜至若高宗之事孟后孝宗 之奉吴后极其怡愉无间所生不惟二帝之致至孝 抑亦二后之有盛徳也三百馀年绝无汉唐吕王武 韦之祸岂不卓然可尚哉惟追尊一事未必正礼然 据实直书此亦春秋因事见意之例云 太祖母昭宪杜太后定州人赠太师爽女也既笄归 于宣祖治家严毅有礼法生邕王光济太祖太宗秦 王廷美夔王光质燕国陈国二长公主周显徳中太 祖为定国军节度使封南阳郡太夫人及太祖自陈 桥还京师人走报太后曰点检已作天子太后曰吾 儿素有大志今果然太祖即位尊为皇太后太祖拜 太后于堂上众皆贺太后愀然不乐左右进曰臣闻 母以子贵今子为天子胡为不乐太后曰吾闻为君 难天子置身兆庶之上若治得其道则此位可尊茍 或失驭求为匹夫不可得是吾所以忧也太祖再拜 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药饵不离左右疾亟召 赵普入受遗命太后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 太祖呜咽不能封太后固问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 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 世宗使㓜儿主天下耳使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 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 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 谓赵普曰甭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 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之蔵金匮命谨密宫人掌 之太后崩于慈徳殿年六十谥曰明宪葵安陵祔享 太庙乾德二年更谥昭宪合祔安陵 太祖孝恵贺皇后开封人右千牛卫率府率景思女 也温柔恭顺动以礼法晋开运初宣祖为太祖聘焉 周显徳三年太祖为定国军节度使后封会稽郡夫 人生秦晋二国公主魏王徳昭五年薨年三十建隆 三年追册为皇后干徳二年谥曰孝恵葵杜太后安 陵西北神宗时升祔太庙 孝明王皇后邠州人彰徳军节度使饶女也孝恵后 薨太祖为殿前都点检聘后为继室恭俭不懈仁慈 御下周世宗赐冠帔封琅瑘郡夫人太祖即位册为 皇后常服宽衣佐御膳善弹筝鼓瑟晨起诵佛书事 杜后得欢心生子女皆夭干徳元年崩年二十二谥 曰孝明葵安陵北太平兴国二年祔享太庙 孝章宋皇后洛阳人左卫将军偓女也母汉永宁公 主孝明后崩随母来贺长春节开宝元年遂纳入宫 为皇后性柔顺好礼太祖每视朝退必具冠帔候接 帝崩号开宝皇后至道元年崩年四十四谥曰孝章 祔葵永昌陵北神宗时升祔太庙 太宗淑徳尹皇后邺人滁州剌史廷勋女也太宗微 时娶焉后早薨及即位追册为皇后谥曰淑德葵孝 明陵西北后升祔太庙 懿徳符皇后宛丘人魏王彦卿女也周显德中归太 宗国初封汝南郡夫人进封楚国夫人太宗封晋王 改越国开宝八年薨年三十四葵安陵西北帝即位 追册为皇后谥曰懿德至道三年升祔太庙 明徳李皇后上党人淄州剌史处耘女也开宝中太 祖为太宗聘焉既纳币太祖崩太平兴国三年始入 宫立为皇后恭谨庄肃抚诸子及嫔御甚厚生子不 育真宗即位尊后为皇太后景徳元年崩年四十五 谥曰明徳祔葵永熙陵礼官请以懿徳明徳同祔太 宗庙以先后为次従之 元徳李皇后真定人乾州防御使英女也太祖闻有 徳容为太宗聘封陇西郡君太宗嗣位进后夫人生 二女皆早亡次生椘王后尝梦日轮逼已以裾承之 光耀遍体惊而窹遂生真宗太平兴国二年薨年三 十四真宗即位追封后贤妃又进尊号为皇太后谥 曰元徳咸平三年祔葵永熙陵大中祥符三年礼官 请以后祔享太宗室帝曰此重事也俟令礼官议六 年宰相王旦与群臣表请后尊号中去太字升祔太 庙明徳之次従之 真宗章怀潘皇后大名人忠武军节度使美女也真 宗在藩邸时聘之封莒国夫人端拱二年薨年二十 二真宗即位追册为皇后谥曰庄怀葵永昌陵侧旧 制后谥冠以帝谥庆暦中因礼官言改庄为章以従 真宗谥 章穆郭皇后太原人宣徽南院使守文女也淳化四 年真宗在邸太宗为聘之封鲁国夫人进封秦国真 宗即位立为皇后景徳四年崩年三十二后谦约恵 下性恶奢靡族属入谒禁中服餙少侈必加戒勗有 以家事求言于帝者终不许兄子贫欲祈恩赉但出 装具给之及崩帝嗟悼礼官奏七日释服诏増十三 日谥曰庄穆葵永熙陵西北仁宗嗣位升祔太庙改 谥章穆 章献明肃刘皇后华阳人都指挥使通女也母厐氏 梦月入怀寻有娠遂生后后少孤鞠外氏善播鼗蜀 人龚美携后入京师纳之襄邸王乳母秦国夫人为 太宗言之令王斥去王不得巳置指使张耆家真宗 即位入为美人大中祥符中为修仪进徳妃章穆后 崩立为后李宸妃生仁宗后以为已子抚视甚至后 性警敏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帝每退朝阅 天下奏后皆预闻有问宫闱事辄引故实以对天禧 四年帝久不豫宫中事多决于后及皇太子引大臣 决事诏后裁制于内仁宗立尊后为皇太后军国重 事权取处分宰相丁谓等请太后御别殿太后曰皇 帝视事当朝夕在侧焉用别殿于是请帝与太后五 日一御殿垂帘决事议已定太后忽以手书谕禁中 阅章奏遇大事召辅臣谋出丁谓非太后意谓既贬 冯拯等请如初议帝亦以为言于是始同御承明殿 有司请制称吾生日为长宁节上尊号曰应元崇徳 仁寿慈圣太后明道二年太后谒太庙服衮衣冠仪 天荐献七室加上尊号曰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 保寿太后是岁崩年六十五谥曰章献明肃葵永定 陵西北旧制皇后皆二谥四谥自后始后临朝号令 严明近习少假借宫掖无改作赐与有节柴氏李氏 二公主见犹服发剃太后曰姑老矣赐珠玑帕首润 王元份妇安国夫人老发且落亦请帕首太后曰大 长公主太宗女先帝诸妹也若赵家老妇宁可比耶 赐族人食易以扣器曰尚方器勿使入吾家常服絁 𦈡练裙侍者见仁宗左右簪珥珍丽欲效之太后戒 曰彼皇帝嫔御汝安得学小臣方仲弓请依武后故 事立刘氏庙程琳亦献武后临朝图太后掷书于地 曰吾不作此负祖宗后称制凡十一年尝召谕辅臣 曰皇帝每日听㫁之暇冝近名儒讲经史以辅徳扵 是日命近臣侍讲晚稍进外家任内官兄子従徳死 姻戚门人官者数十人御史曹修古等论奏太后悉 逐之太后保护帝既尽力帝所以奉太后亦甚备帝 长犹不知为宸妃出后有言者追诋太后时事帝曰 朕所不忍闻也下诏戒中外母辄言泰宁军节度使 钱惟演请以章献章懿并祔真宗室礼院以章穆已 祔别立奉慈庙庆暦中礼院请遵太宗室三后同祔 故事迁祔真宗室章穆之次従之 章懿李皇后杭州人左班殿直仁徳女也为章献后 侍儿庄重寡言真宗以为司寝既有娠従临砌䑓玉 钗坠帝心卜曰钗完为男子左右取进钗果不毁帝 甚喜巳而生仁宗封崇阳县君进才人后为婉仪仁 宗嗣位为顺容従守永定陵初帝在繈褓章献太后 以为巳子及即位妃默处先朝嫔御中未尝自异人 亦畏太后无敢言终太后世帝亦不自知为妃所出 明道元年进位宸妃薨年四十六太后欲以宫人礼 治丧吕弟简奏冝従厚太后遽引帝起有顷独㘴帘 下召夷简问曰相公欲离间吾母子耶弟简従容曰 陛下不以刘氏为念臣不敢言苟念之礼冝従厚太 后遽悟曰且奈何第简乃请治丧用一品礼又谓内 官罗崇勲曰宸妃当以后服殓用水银实棺异时勿 谓弟简不曽道崇勲如其言殡洪福寺太后崩燕王 言陛下乃宸妃所生妃死以非命帝廼号恸不视朝 下诏自责尊宸妃为皇太后谥庄懿幸洪福寺祭告 易梓宫妃玉色如生冠服如后以水银飬之故体不 坏帝叹曰人言其可信哉遇刘氏加厚陪葵永定陵 庆暦中改谥章懿升祔太庙以后弟用和为彰信军 节度使宠赉甚渥追念不已乃以福康公主下嫁用 和之子玮 保庆杨皇后郸人父知俨年十二入皇子宫真宗立 拜才人又拜婕妤进婉仪仍诏升一品位昭仪上章 献后为修仪妃位与之埒而妃通敏有智奉章献后 无忤后加淑仪章献后使护仁宗妃拥佑扶持恩意 勤备仁宗即位召其侄永徳欲授诸司副使妃辞曰 小儿岂胜大恩可小官章献后崩遗诰尊为皇太后 与帝同议国事御史中丞蔡齐以为不可乃删去同 议国事语第存后号因其宫名称保庆皇太后景祐 三年崩年五十三帝思保护之恩命礼官议加服小 功初仁宗无嗣后劝帝择宗子飬宫中即英宗英宗 时言者谓慈母于子祭于孙止冝痉后主英宗弗欲 遽也诏有司议议未上英宗崩沈贵妃光禄少卿 继宗女宰相伦孙也大中祥符初为才人历美人婕 妤充媛至徳妃为人淑而俭真宗亦以妃世家待之 异众皇后虚位帝欲立之有沮之者不果嘉祐末进 贵妃熙宁九年薨年八十三谥曰昭静 仁宗郭皇后应州人平卢军节度使崇孙也天圣二 年立为皇后初仁宗宠张美人欲以为后章献后难 之后既立颇见踈其后尚美人杨美人俱幸数与后 忿争一日尚氏扵帝前语侵后后怒批其颊帝起救 之误批帝颈帝怒因与内臣阎文应谋废后文应劝 帝示执政爪痕帝示吕夷简弟简尝有憾于后主废 立之议遂废后为浄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清悟居 长乐宫中丞孔道辅御史范仲淹等十人伏阁争之 俱被黜责景祐元年出居瑶华宫赐号金庭教主冲 静元师后帝颇念之遣使存问赐以乐府后和答之 辞甚怆惋又尝密令召入后曰若再召见者须百官 立班受册方可二年有疾遣阎文应挟医诊视暴崩 中外疑文应进毒而不得其实帝深悼之追复皇后 停谥册祔庙礼 慈圣光献曹皇后真定人枢密使彬孙也郭后废入 宫景祐元年册为皇后性慈俭善飞白书庆暦中卫 卒作乱夜越屋叩寝殿仁宗闻变遽起后闭阁拥持 呼都知王守忠使引兵入后度贼必纵火阴遣人挈 水踵后贼果举炬焚帘水随而灭所遣䆠侍后皆亲 剪其发谕曰明日行赏以此为验故䆠侍争尽死力 贼即擒灭宫妾有与卒乱者帝欲贷其死后请论如 法曰不如是无以肃清禁掖帝竟诛之帝崩时因暴 疾又值夜深后悉敛置门钥召皇子入及明英宗即 位尊后为皇太后帝有疾太后权同听政颇涉经史 多援以决事捡柅曹氏及左右臣仆豪分不少假借 宫省肃然明年帝疾瘳太后撤帘还政神宗即位尊 为太皇太后宫号庆寿英宗致极诚孝所以承迎娱 恱无所不尽従行豋翫每先后䇿掖后亦慈爱天至 帝退朝或晚必至屏扆候之亲持膳饮以食帝旧事 外家男子母得私谒宫壶后春秋高弟佾亦老帝数 言冝使入见后辄不许他日佾侍帝复为请始许之 因偕诣后阁少焉帝先起若令佾得伸亲亲意后谓 佾曰此非汝所当得留趣遣出王安石当国变乱旧 章后乘间语神宗曰昔闻民间疾苦必以告仁宗今 亦当甭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冝罢之安石诚有 才学然㤪者甚众不若暂出之外帝悚听垂欲止为 安石所持不果帝有意燕蓟与大臣议乃诣后白其 事后曰储蓄备乎士卒精乎帝曰已办之矣后曰吉 凶悔吝生乎动得不过南面受贺不谐则生灵所系 茍可取之太祖太宗収复久矣苏轼以诗得罪下狱 后谓帝曰仁宗得轼兄弟喜曰吾为子孙得两宰相 闻轼以作诗繋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捃至于诗其 过微矣轼由此得免元豊二年崩年六十三谥曰慈 圣光献葵永昭陵张贵妃河南人石州推官尭封 女也尧封卒于官妃㓜无所依母钱氏纳于章恵后 宫得幸于仁宗有盛宠妃巧慧多智善承迎势动中 外庆暦初封清河郡君岁中为才人迁修媛皇祐间 进贵妃后五年薨年三十一帝哀悼追册为皇后谥 曰温成苗贵妃开封人父继宗母许氏为仁宗乳 保出嫁继宗帝即位复通籍妃以容徳得幸生唐王 昕福康公主封仁寿郡君拜才人昭容徳妃英宗育 于禁中妃保护有恩既践阼进贵妃元祐六年薨年 六十九谥曰昭节周贵妃开封人四岁従姑入宫 张贵妃育为女既长侍仁宗生两公主帝崩妃每日 一䟽食屏处诵佛书昼夜不觧衣者四十年两公主 下嫁连进至贤妃徽宗立加贵妃历五朝谨约如一 置寿蔵于周氏茔南㫄建僧屋费缗钱六万皆出贮 储奉赐诏许出外第与亲戚往来薨年九十三谥曰 昭淑杨徳妃定陶人侍禁忠女也天圣中为御侍 封原武郡君进才人端丽机敏工音律组𬘓书艺一 过目如素习仁宗尝欲奨擢其父妃辞曰恩泽徼幸 恐启请谒之毙与郭后失好后既废妃亦遣出后复 召为婕妤历修媛修仪熙宁五年薨年五十四赠徳 妃冯贤妃东平人兵部侍郎起孙也九岁入宫及 长侍仁宗生邢鲁二国公主封始平郡君帝欲陞其 品秩力辞不拜后加才人婕妤修容在禁掖几六十 年动循礼度薨年七十七赠贤妃 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亳州人曽祖琼祖继勲皆官 节度使毋曹氏光献太后姊也后㓜育太后宫与英 宗生同年仁宗谓太后曰异日当为配既长遂成昏 濮邸生神宗岐嘉二王宝安寿康二公主治平二年 册为皇后神宗立尊为皇太后元豊八年帝不豫宰 执王珪等入问疾请立延安郡王为皇太子太后权 同听政帝颔之珪等退见太后帘下后泣而抚王曰 况孝顺自官家服药未尝去左右手书佛经以祈福 喜学书绝不好弄仍令王出见珪等皆拜且贺是日 立为皇太子岐嘉二王日问起居至是令母辄入阴 敕中人鿄惟简使其妻制十岁况一黄袍怀以来盖 密为仓卒备也哲宗嗣位尊后为太皇太后后临朝 散遣修城役夫减皇城觇卒止禁庭工技废导洛司 出近侍无状者戒中外母苛敛宽民间保户马事皆 由中旨従父遵裕㘴失律抵罪蔡确欲献䛕以固位 乞复其官后曰灵武之役涂炭百万先帝中夜环榻 彻朝不能寐圣情惊悸驯致大故遵裕得免刑诛幸 矣吾何敢顾私恩而违天下公议起文彦博于既老 令亟䟽可用者召司马光吕公著并命为相熙宁以 来政事不便者次第罢之于是以常平旧式改青苗 以嘉祐差役参募役除市易法逭茶盐禁捐边砦不 毛之地而宇内复安契丹主戒其臣勿复生事疆场 曰南朝尽行仁宗之政矣蔡确㘴车盖亭诗得罪后 谓大臣曰蔡确妄称有定䇿功扇构事端为异时眩 惑地吾不忍明言姑托讪上逐之耳廷试举人有司 请循天圣故事帝后同御殿后止之又请受册宝于 文徳殿后曰母后当阳非国家美事天子正衙岂所 当御上元灯宴后母当入觐后止之曰夫人豋楼皇 帝必加礼是由吾而越典礼心殊不安侄公绘等当 转观察使力遏之帝请至再仅迁一秩又以官冗当 汰诏损外氏恩四之一宋用臣等被斥因神宗乳媪 冀得复用后见其来曰汝得非为用臣游说乎且汝 尚欲如曩日求内降干国政耶若复甭吾即斩汝媪 惧不敢出一言自是内降遂绝力行故事为政九年 朝廷清明华夏绥定人以为女中尭舜元祐八年崩 年六十二谥曰宣仁圣烈葵永厚陵祔享太庙后二 年章惇邢恕等造为不根之谤皇太后太妃力辨其 诬事乃已至高宗时昭暴惇等罪褒录后家 神宗钦圣宪肃向皇后河内人宰相敏中曽孙也治 平三年归颍邸封安国夫人神宗即位立为皇后帝 不豫后赞宣仁后建储哲宗立尊为皇太后宣仁后 命居庆寿宫后辞曰安有姑居西而妇处东以渎上 下之分遂以庆寿后殿为隆祐宫居之帝将卜后及 诸王妇后敕向族勿置女选中族党有欲援例以恩 搜阁职及为选人求京秩者后悉拒之帝仓卒晏驾 后独决䇿迎端王章惇异议不能沮徽宗立请后权 同处分国事后以长君辞帝泣拜移时乃听绍圣以 来惇所斥逐贤大夫稍稍収用如御正殿避家讳立 诞节等故事皆不用至闻宾召故老宽徭息兵爱民 崇俭之政则喜见于色临朝才六月即还政明年崩 年五十六谥曰钦圣宪肃葵永裕陵祔享太庙 钦成朱皇后开封人父崔杰早死母李更嫁朱士安 后冒姓朱氏鞠于所亲任氏熙宁初入宫为御侍进 才人婕妤生哲宗及蔡王徐国公主累进徳妃哲宗 立尊为皇太妃元祐三年宣仁后诏曰春秋之义母 以子贵其寻绎故实务致优隆于是仪卫冠服悉侔 皇后绍圣中钦圣后命即阁建殿改车为舆百官上 笺称殿下名所居为圣瑞宫赠崔任朱三父皆至师 保徽宗立奉礼尤谨崇宁元年薨年五十一追册为 皇后谥曰钦成陪葵永裕陵祔享太庙 钦慈陈皇后开封人㓜颕悟庄重选入宫为御侍生 徽宗进美人神宗崩守陵殿毁瘠骨立左右进粥药 辄挥使去之曰幸早得侍先帝吾愿足矣未几薨年 三十二建中靖国元年追册为皇太后谥曰钦慈陪 葬永裕陵林贤妃南釼人司农卿洙女也㓜入宫 既长得幸封永嘉郡君升美人生燕越二王邢国公 主进婕妤元祐五年薨后赠贤妃武贤妃以选入 宫元豊中拜才人生吴王贤和公主历美人婕妤徽 宗立进昭仪贤妃大观元年薨谥曰惠穆 哲宗昭慈圣献孟皇后洺州人阁门祗候在女也初 哲宗既长宣仁太后历选世家女百馀入宫后年十 六与选太后与钦宗太后皆爱之教以女仪元祐七 年谕宰执孟氏子能执妇礼冝正位中宫又以近以 礼仪简略诏礼官议册后六礼以进帝御文徳殿册 为皇后宣仁后谕曰得贤内助非细事也宣仁后崩 刘婕妤有宠后朝景灵宫讫事就㘴嫔御立侍婕妤 独背立帘下后阁中陈迎儿呵之惟晏然不顾阁中 皆忿冬至日会朝钦圣后宫中之制御座朱髹金餙 惟后得㘴之婕妤在他座有愠色従者为易座制与 后等诸宫人不能平因传唱皇太后出后与婕妤俱 起后侍者已撤婕妤座婕妤欲㘴仆于地怼不复朝 泣诉于帝内侍郝随谓婕妤曰母以此戚戚愿早生 子此座正当为婕妤有会后女福庆公主有疾后有 姊颇知医用药不效持道家符水入治后惊曰姊不 知宫中禁严耶令左右蔵之俟帝至具言其故帝曰 此人之常情耳后即艺符于帝前宫禁相传厌魅之 端作矣未几后飬母听宣夫人燕氏尼法端与供奉 官王坚为后祷祠事闻诏入内押班鿄従政等鞫问 逮䆠官宫妾几三十人搒掠备至肢体毁折至有㫁 舌者狱成命御史蕫敦逸覆录敦逸秉笔疑未下郝 随等䝱之敦逸惧乃以桊牍上诏厂后出居瑶华宫 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法名冲真初章惇阴附 婕妤欲诬宣仁后以后逮事欲并废而立婕妤遂与 郝随构成是狱天下冤之敦逸奏言中宫之废情有 可察诏下之日天为之阴翳是天不欲废后人为之 流涕是人不欲废后且言尝覆录狱事恐得罪天下 后世帝久之自悔曰章惇坏我名节元符末布衣何 文正上书请复后位即命以官诏后还内号元祐皇 后崇宁初郝随讽蔡京再废后复居瑶华宫加赐希 微元通知和妙静仙师靖康初瑶华宫火徙居延宁 宫又火出居私第钦宗立议复后为元祐太后诏未 下而京城䧟时六宫皆北迁后以废独存张邦昌僣 位尊后为宋太后迎居延福宫胡舜陟等言政事当 取后旨乃上号元祐皇后迎入禁中垂帘听政后降 手书播告天下遣冯澥李回及兄子忠厚奉迎康王 即位是为高宗即日撤帘尊后为元祐太后旋以元 字犯后祖名改称隆祐太后帝将幸扬州命郭仲荀 卫后先行会张浚请先定六宫所居地诏忠厚与苗 傅扈至杭州逾年傅与刘正彦作乱请后听政立皇 太子后谕曰蔡京王黼更祖宗法童贯起边事致国 家祸乱今皇帝无失徳止为黄潜善汪伯彦所误皆 已逐矣汝宁不知耶今强敌在外我一妇人抱三岁 况何以令天下傅泣请后力拒之帝闻事急诏禅位 元子太后垂帘听政后每见傅等曲加慰抚傅等皆 喜韩世忠妻在傅军中朱胜非以计脱之后召见勉 世忠速来以清殿陛世忠遂引兵至胜非诱傅等复 辟后喜曰吾责塞矣手札趣帝还即撤帘还政上皇 太后尊号帝幸建宁命郑㲄奉太后继彂比至帝迎 于郊会防秋迫命刘宁罢制置江浙卫太后往洪州 百司非预军事者悉従复虑金人来侵命杨惟忠将 兵为卫密谕従行滕康等缓急取后旨便冝以行时 刘光世屯江州不为备金人自大冶经趣洪州康等 奉太后行次吉州金人追急太后乘舟夜行至太和 舟人景信反惟忠兵又溃康等遁太后遂往䖍州土 豪陈新率众围城惟忠将胡友引兵破新帝闻谕辅 臣曰太后爱朕不啻已出今在数千里外兵马惊扰 当亟奉迎以惬朕朝夕慕念遂遣潘永思等迎归尝 苦风眩宫人有言善符咒已疾者太后惊曰吾岂忍 复闻此语耶立命出之太后生辰帝为置酒上寿遂 従容谓帝曰宣仁之贤古今母后未有其比昔奸臣 肆为谤诬虽尝下诏明辨国史犹未删定意在天之 灵不无望于帝也帝悚听后修神宗哲宗实录始得 其正范焘与孟忠厚有憾诬与后密飬钦宗子帝曰 朕于太后如母子安得有此即治其罪绍兴元年崩 年五十九谥曰昭慈献烈嫔于会稽上皇村祔享哲 宗室昭怀后之上后改谥昭慈圣献后性节俭谦谨 有司月供止千缗有论忠厚直显谟阁匪所当授即 令易武阶戒家人不得预朝政通贵近初后受册宣 仁后叹曰斯人贤淑但惜福薄耳异日国家有事必 当之后皆如所云 昭怀刘皇后多才艺明艳冠后庭由御侍进美人婕 妤至贤妃有盛宠待中宫不循妾礼阴造奇语以售 谤内侍郝随等为之用孟后废后竟代焉徽宗立册 后为元符皇后崇宁二年尊后为太后帝事后曲加 恩礼后以是颇预外事且以不谨闻帝与辅臣议将 废之政化二年为左右所逼即帘钩自缢而崩年三 十五谥曰昭怀陪葵永桊陵祔享太庙 徽宗显恭王皇后开封人徳州剌史藻女也元符二 年归端邸封顺国夫人徽宗立册后为皇后生钦宗 及崇国公主后性恭俭方郑王二妃亢宠后待之和 平有巨阉妄意迎合诬后以暗昧帝命周鼎参验无 迹后见帝未尝一语趣及帝幡然怜之大观二年崩 年二十五谥曰静和葵永裕陵之次绍兴中祔庙改 今谥 显肃郑皇后开封人父绅始为直省官以后贵累封 乐平郡王后与王贵妃本钦圣后押班徽宗为端王 每朝慈徳宫钦圣后命二人供侍及即位遂赐之后 性端谨善承帝意好观书能自制章桊遂有异宠多 赉以词章天下歌之封贤妃迁贵妃政和无年册为 皇后将受册有司进冠服后言国用不足冠珠费多 请改制妃时旧冠后归宁还言父绅族孙居中与父 相往还人皆言其招权市贿乞许御史奏劾钦宗受 禅尊为太上皇后居宁徳宫称宁徳太后従上皇幸 南京金人退后先归时议以为上皇将复辟于镇江 后将由端门直入禁中内侍皆劝钦宗严备不従乃 迎后于郊于是两宫欢洽上皇闻之即罢如洛议汴 京破従上皇幸青城仍北迁留五年崩于五国城年 五十二绍兴七年何苏等使还始闻讣追谥显肃祔 享太庙以闻哀日为大忌梓宫入境承之以椁纳翚 衣于中与徽宗合櫕于祐陵先是后至金营诉于粘 罕曰妾得罪当行但妾家属不预朝政乞留不遣粘 罕许之故父绅得归 显仁韦皇后生高宗选入宫为侍御崇宁末封平昌 郡君大观初进婕妤累迁婉容钦宗内禅封为龙徳 宫贤妃従上皇北迁建炎初遥尊为宣和皇后绍兴 七年徽宗及郑皇后崩帝号恸谕辅臣曰宣和后春 秋高朕思之不遑宁处屈已讲和正为此耳学士朱 震引唐建中故事请遥尊为皇太后礼官议俟三年 丧毕乃先降御札播告天下以后未有归期每颦蹙 曰金人若従朕请馀皆非所问也及金人遣萧哲来 言后将归状遂豫作慈宁宫遣使奉迎十年后犹未 归遥上皇太后册宝洪皓在燕得后书遣李微持归 帝大喜曰遣使百辈不如一书遂加微官金人遣萧 毅议和帝曰朕有天下飬不及亲今立誓信当明言 归太后仍命何铸等报谢谕曰卿见金主当曰慈亲 之在上国一老人耳在本国则所繋甚重至诚说之 庶有感动铸等至再三恳请金主始许后聦明有智 虑闻许还三梓宫恐其反复呼役者毕集然后起櫕 时方暑金人惮行虑有他变乃称疾须秋凉进彂又 称贷黄金以犒其众由是途中无间言帝先遣奉迎 使王次翁既渡淮遣诸公主迎于道又亲至临平迎 之帝初见太后喜极而泣十二年至临安入居慈宁 宫先是以梓宫未还诏中外辍乐至是太后生辰始 用乐帝侍太后或至夜分后曰且休矣听朝冝早又 谓两宫给使冝通用不然恐佞人间言昜以入也时 皇后未立太后屡为帝言帝请降手书后曰我但知 家事外廷非所当预将行册命承平典礼悉能记之 二十九年崩年八十谥曰显仁櫕于永祐陵西祔享 太庙后天性节俭有司进金唾壶易用涂金宫中赐 予不过三数千所得供进财帛多积于库至是丧葵 之费皆仰给焉然好佛老高宗为康王时出使虏营 有小妾言四金甲神人执刀剑以卫王后曰我祠四 圣甚谨必其阴助既北迁常设馔祠之及归立庙西 湖上刘贵妃其出单微入宫即大幸由才人七迁 至贵妃生济阳郡王祁王信王政和三年薨先是妃 手植芭蕉于庭曰是物长吾不及见已而果然徽宗 悲恻特加四字谥曰明达懿文叙其平生登诸乐府 又踵温成故事使皇后表请册赠为后只谥明达 刘贵妃家甚微本酒保女也因内侍杨戬入宫为才 人进至淑妃生建安郡王嘉国公英国公和福帝姬 政和四年加贵妃擅宠颛席他嫔御因以稀进擢其 父宗元节度使妃天资警悟迎合上旨雅善涂餙每 制一服外间效之方士林灵素目妃为九华玉真安 妃肖其像于神霄帝君之左宣和三年薨年三十四 谥曰明节和文册赠为皇后徽宗悼甚后宫皆往唁 帝相与啜泣崔妃独左视无戚容帝疑其为厌蛊卜 者刘康孙縁崔妃以进谈休咎医曹孝忠侍疾无状 内侍王尧臣㘴盗金珠及出金明池游宴事并诛死 废崔妃为庶人崔妃生汉王及帝姬五人王贵妃 与郑后俱为押班徽宗立封平昌郡君进贵妃生郓 王莘王陈王惠淑康淑顺徳柔福冲懿帝姬政和中 薨谥曰懿肃乔贵妃初与韦后俱侍郑皇后结为 姊妹约先贵者母相忘贵妃既得幸遂引韦后二帝 北迁妃与韦后俱従及韦后将还妃以金五十两赠 扈行高居安曰簿物不足为礼愿好护送姊还江南 复举酒酌韦后曰姊善保重归即为皇太后妹无还 期终死朔漠矣遂大恸而别 钦宗仁怀朱皇后祥符人武康军节度使伯材女也 钦宗在储册为皇太子妃及即位立为皇后因従北 迁不知崩闻庆元三年谥曰仁怀升祔太庙 高宗宪节邢皇后祥符人朝请郎焕女也归康邸封 嘉国夫人金人犯京师夫人従三宫北迁上皇遣曹 勋归夫人脱所御金环使内侍持付勋曰幸为吾白 王愿如此环得早相见也王怜之及即位遥册为皇 后绍兴九年后崩于五国城年三十四金人秘之高 宗虚中宫以待者十六年太后回銮始得崩闻辍朝 行服谥曰懿节绍兴十二年梓宫至櫕于圣献后梓 宫西北淳熙末改谥宪节祔享太庙 宪圣慈烈吴皇后开封人武翼郎近女也近尝梦至 一亭扁曰侍康㫄植芍药开一花花下白羊一寤而 异之后以乙未岁生生时红光彻户外年十四选入 康王邸始验侍康之兆博习书史善翰墨每以戎服 侍左右従幸四明卫士谋为变入问帝所后绐以免 高宗航海有鱼跃入舟后曰此周时白鱼之祥也帝 大恱封和义郡夫人进才人宠遇日至历婉仪至贵 妃宪节后崩闻至秦桧等请立中宫绍兴十三年立 为皇后显仁后性严后身承起居适其意尝绘古刊 女图置座右又取诗序义扁堂曰贤志张贤妃薨后 抚爱孝宗甚至常以为天日之表帝意决立为皇太 子孝宗受禅尊后为寿圣太上皇后乾道七年上号 寿圣明慈淳熙二年加号齐明广慈十二年复加号 备徳上皇崩改称皇太后名所御殿曰慈福光宗即 位更号寿圣皇太后绍熙四年加号隆慈备福孝宗 崩正号太皇太后时光宗有疾不能执丧宰臣请垂 籚主丧事后不可请如唐肃宗故事群臣发䘮太极 殿后成服禁中代行祭奠礼许之寻用枢密赵汝愚 请扵梓宫前垂帘宣光宗手诏立嘉王为皇帝翌日 撤帘庆元元年加号光祐三年崩年八十三谥曰宪 圣慈烈祔永思陵潘贤妃开封人翰林医官永寿 女也由康邸进生元懿太子高宗即位进贤妃太子 薨従隆祐后于江西逾年还绍兴十八年薨张贤 妃开封人建炎初为才人寻进婕妤高宗欲择宗室 子飬禁中辅臣问可付托者帝曰已得之意在婕妤 及孝宗入宫年尚㓜婕妤与潘贤妃吴才人方环㘴 观其所向时贤妃新失皇子意忽忽不乐婕妤手招 之遂向婕妤帝命婕妤母之寻迁婉仪十二年卒赠 贤妃刘贵妃临安人节度使懋女也初为红霞帔 历才人婕妤婉容至贤妃颇恃宠骄侈盛夏以水晶 餙脚踏高宗遂命取为枕妃惧撤去之淳熙十四年 薨刘婉仪入宫封冝春郡夫人寻进才人至婉仪 常遣人讽广州番啇献明珠香药许以官爵金人将 叛盟刘锜主战幸医王继先従中沮之谋诛锜高宗 不愣婉仪阴访得其言以宽譬帝意帝怪其与继先 言合诘之婉仪以实对遂托以他过巌之张贵妃 祥符人初入宫为永嘉郡夫人进婉容淳熙七年封 太上皇淑妃十六年进贵妃绍熙元年薨 孝宗成穆郭皇后祥符人奉直大夫直卿孙也孝宗 为普安郡王纳之封咸宁郡夫人生光宗庄文太子 魏王邵王绍兴二十六年薨年三十一追封淑国夫 人孝宗在东宫赠皇太子妃受禅追册为皇后谥曰 恭怀寻改安穆后改成穆祔享太庙 成恭夏皇后冝春人吉水簿令吉曽孙也入宫为宪 圣后阁中普安郡夫人薨宪圣后赐普安郡王封齐 安郡夫人孝宗即位进贤妃寻册立为皇后乾道三 年崩谥曰安恭宁宗时改谥成恭后弟执中官节度 使初执中与其微时妻至京宫人讽使出之择配贵 族执中不为动后亲为言执中诵宋弘语以对既贵 始学作大字高宗行庆寿礼近戚争献珍宝执中独 大书一人有庆万寿无疆以献孝宗将召用执中曰 他日无累陛下保全足矣 成肃谢皇后丹阳人㓜孤鞠扵外家因冒姓翟氏及 长入宫宪圣后赐普安郡王封咸安郡夫人孝宗即 位迁婉容至贵妃成恭后崩中宫虚位淳熙三年侍 帝过徳寿宫上皇谕以立后意遂立妃为皇后复姓 谢氏光宗受禅上号寿成皇后孝宗崩尊后为皇太 后庆元初加号惠慈嘉桊二年复加慈佑太皇太后 后性慈俭减膳羊服澣衣数年不易常戒弟渊崇谦 远骄开禧三年崩谥曰成肃櫕祔永阜陵蔡贵妃 观察使滂女也为红霞帔进封和义郡夫人历婉容 至贵妃淳熙十二年薨李贤妃初入宫为典字转 通义郡夫人进婕妤淳熙十年薨赠贤妃李焘尝諌 省后宫费孝宗曰朕老矣安有是近葵李妃用三万 缗耳帝虽在位久后宫宠幸无著闻者 光宗慈懿李皇后安阳人庆远军节度使道女也后 生有黒凤集道营前遂字后曰凤娘道帅湖北闻皇 甫坦善相令女出拜之坦惊不敢受曰女当母天下 遂言扵高宗聘为恭王妃封荣国夫人进定国生嘉 王乾道七年光宗在东宫册为皇太子妃性妒悍尝 讦诉太子左右于高孝两宫高宗意不愣谓吴皇后 曰吾为皇甫坦所误孝宗亦屡训后冝以皇太后为 法不然行当废光宗即位册立后为皇后帝尝欲诛 䆠者近习皆惧遂谋离间三宫会帝得心疾孝宗购 良药欲因帝至宫亲授之䆠者乘间语后曰太上合 药一大丸俟宫车过投药万一有不虞奈何后觇药 心衔之顷之后于内宴请立嘉王为太子孝宗不许 后曰妾六礼所聘嘉王妾亲生何为不可孝宗怒后 退诉帝言寿皇有废立意帝惑之遂不朝孝宗帝尝 浣手睹宫人手白恱之他日后进食于帝启盒则宫 人手也帝亲郊宿斋宫后又杀黄贵妃是夕风雨大 作烛尽灭不克成礼帝疾由是増剧不视朝政事多 决于后后益骄肆封三代为王家庙逾制卫兵多扵 太庙后谒家庙推恩亲属二十二人使臣一百七十 二人下至李氏门客亦奏补官中兴以来未有也时 帝久不朝孝宗中外疑骇绍熙四年宰执侍従䑓諌 连章力请给事中谢深甫语尤恳切帝感悟趣命驾 往朝重华宫百官俟帝出至御屏后挽帝入曰天寒 官家且饮酒侍卫相顾莫敢言中书舎人陈傅良引 帝裾请母入因及屏后后叱曰此何地甭欲斫头耶 傅良下殿恸哭后问曰此何理也傅良曰子諌父不 听则号泣而随之后益怒遂罢还宫后孝宗崩帝不 能执丧赵汝愚立宁宗尊后曰太上皇后上号寿仁 庆元六年崩年五十六谥曰慈懿櫕修吉寺祔享太 庙黄贵妃淳熙末在徳寿宫封和义郡夫人光宗 为太子上皇以夫人赐之遂専宠及即位拜贵妃绍 熙二年为李皇后所杀 宁宗恭淑韩皇后相州人知桊州同卿女也选入宫 后能顺适两宫意遂归平阳郡邸封新安郡夫人进 崇国宁宗受禅册后为皇后庆元六年崩谥曰恭肃 櫕广教寺祔享太庙同卿季父侂胄自以谓有定䇿 功声势熏灼同卿每惧满盈不敢干政天下皆知侂 胄为后族不知同卿乃后父也同卿没一年而后崩 侂胄竟败人始服其能远权势云 恭圣仁烈杨皇后少以姿选入宫亡其姓氏或云会 稽人有杨次山者亦会稽人后自谓其兄也遂姓杨 氏庆元元年封平乐郡夫人历婕妤婉仪至贵妃恭 淑后崩中宫未有所属妃与曹美人俱有宠韩侂胄 见后任权术而曹性柔顺劝宁宗立曹帝以后颇涉 书史性且机警竟立之后兄次山客王梦龙知其事 以告后后衔之因与次山谋诛伲胄会侂胄议用兵 中原后使皇子曮入奏侂胄再启兵端不利社稷后 従傍赞之帝不答后恐事泄乃令次山择廷臣可任 者共图之史弥远素与侂胄有隙欣然奉命与参政 钱象祖等谋密遣中统制夏震捶杀之后既诛侂胄 弥远日益贵用事帝以国嗣未定飬宗室子竑为皇 子与弥远不相恊弥远阴蓄异志欲立他宗子旳嘉 定十七年弥远遣后兄子谷白废立事后不可曰皇 子先帝所立岂敢擅变是夜凡七往返后终不听谷 等拜且泣曰内外军民皆已归心茍不立之祸变必 生则杨氏无噍类矣后嘿然良久召昀入拊其背曰 汝今为吾子矣遂矫诏巌竑立旳为子即皇帝位尊 后为皇太后同听政宝庆二年上号寿明绍定元年 加号慈睿四年复加仁福五年崩寿七十一谥曰恭 圣仁烈 理宗谢皇后讳道清天台人父渠伯祖丞相深甫生 而黧黒翳一目早孤家贫躬执汲饪理宗即位议择 中宫杨太后徳深甫援立功特命选后入宫后既就 道病疹良已肤蜕莹白如玉医又药去目翳时贾渉 女有殊色同在选中帝意欲立为后太后曰谢女端 重有福冝正中宫左右窃语曰不立真皇后乃立假 皇后耶遂定立后初封通义郡夫人绍定三年进贵 妃仍册为皇后时贾贵妃専宠阎贵妃又以色进后 处之裕如开庆初元兵渡江帝议迁都后諌曰恐挠 动民心乃止帝崩度宗即位尊后为皇太后咸淳三 年上号寿和帝崩恭帝即位尊后为寿和圣福太皇 太后端宗立遥尊后为寿和圣福至仁太皇太后后 老疾大臣请垂帘听政彊之乃许以兵兴费繁痛自 裁节贾似道兵溃陈冝中请正其罪后曰似道勤劳 三朝岂以一罪失遇大臣礼先削其官后乃置法贬 死朝官闻难往往遁去后命掲榜朝堂曰国家三百 年待士大夫不薄吾与嗣君遭难甭大小臣不能出 一䇿救时艰内则畔宫离次外则委印弃城何以见 先帝于地下天命未改国法尚存凡在官守者转一 资负国逃者御史觉察以闻徳祐元年六月朔日食 既后削圣福尊号张世杰兵败陈冝中弃官去累召 不至后以书遗其毋勉以还朝又亲为书召夏贵等 兵曰吾母子不足念独不思报先帝之德乎元兵破 常州后遣陆秀夫等请和不従冝中率百官力请迁 都従之及宫车已驾冝中日暮不至后怒而止明年 后命冝中使元军中约用臣礼冝中难之后泣曰茍 存社稷称臣非所较也未几元兵簿皋亭山冝中宵 遁百官亦潜相引去元兵入钱塘后北迁元人封寿 春郡夫人越七年崩年七十四 度宗全皇后会稽人知岳州昭孙女理宗母慈宪夫 人侄孙也后性慈顺略涉书史忠王议纳妃大臣言 全氏女侍其父昭孙往返江湖备经元兵其处冨贵 必能尽警戒相成之道理宗亦以慈宪故乃诏入宫 问曰甭父在宝祐间死于王事念之可哀后对曰妾 父可念淮湖之民尤可念也帝顾语大臣曰全氏女 言辞甚令冝配冡嫡景定二年封永嘉郡夫人寻册 为皇太子妃度宗立咸淳三年册后为皇后七年生 恭帝恭帝立尊后为皇太后徳祐二年后北迁端宗 立遥尊后为安仁皇太后后为正智寺尼而终 杨皇后初选入宫为美人咸淳三年进淑妃生端宗 端宗立册妃为太后景炎三年元兵薄海上端宗崩 末帝立祥兴二年末帝投海而崩后大恸曰我至今 忍死者正为赵氏宗社尚有望焉耳天不助宋复何 言哉遂赴海而崩张世杰葵于崖海之滨

御定宋史筌卷八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