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字堂集卷第六 孙渊如诗文集 易卦九六解
清 孙星衍 撰 清 配王采薇 撰附录 景上海涵芬楼藏原刊本
六身解

  易卦九六解

易卦九六之说见于孔颖达正义一以为阳得兼阴阴不得兼

阳一以为老阳老阴以变者为占似皆未得其解葢九六之数

出于太极一画即三也故汉志言太极元气函三为一洪范言

五皇极皇大极中五在中也尔雅及汉人训诂俱极为中按之

系辞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是太极在中加以坎下离上为生

两仪其数三也太极乘两仪加以震东兑西为生四象其数五

也太极乘四象加以乾坤艮㢲四维为生八卦其数九其体干

也虚其中则为离下则为㢲上则为兑艮震坎虚其二坤虚其

三故成六也故八卦不离太极太极函三为一证之系辞云六

爻之动三极之道三极之数为九也然则画乾卦当为

当为干为初九者九数之一九二者九数之二九三者九

数之三其坤称六亦如之后儒止知卦象为积画故不得九六

之解宋人图太极为阴阳互根是当名为两仪图又或置太极

于上是当名为太上图违极中之训可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者

  附太极图

  咨请会奏置立伏郑博士稿

署山东等处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分巡兖沂曹济兼管驿传

水利黄河兵备道孙 咨呈詹事府詹事提督山东等处学政

曹 为咨请㑹奏事本司查 国家择先圣贤之后置五经博

士授以世职所以崇儒重道典礼优渥其制仿自明景泰时历

代增置至我 朝修明祀典自孔门十哲上溯周公旁及关裔

下至宋儒皆为置立五经博士至周至备考列朝五经博士之

设或以制礼作乐或以身通六艺或以阐扬道统惟汉代诸儒

承秦绝学之后传授经文经义去古不远皆亲得七十子之传

若伏生郑康成其功在经学绝续之际较七十子为难又迥在

唐宋诸儒之上今世祠墓子孙现在本属邹平高密之境允宜

会同贵院将二贤学行奏请 国家予以旷典以昭先贤传道

之报考尚书出于伏生壁藏又口授其义始有今文二十八篇

显于世及孔壁得古文书孔安国以今文读之其无今文可证

者凡十六篇竟不能读又无能注者谓之逸书存于故府今之

孔传梅赜所上非孔壁古文朱文公疑之是汉无伏生则尚书

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即古文书后出孔壁无伏生之

今文亦不能识读则伏生一人为唐虞三代微言道统之所寄

今邹平有宓氏诸城有伏氏皆其后也郑康成为东州大儒于

易书诗礼论语孝经皆有传注  钦定诸经义疏多引郑注

唐儒正义推阐其说宋儒章句沿袭其词至乎三代礼仪服物

典章周程张朱注解不岀郑注范围亦或逊其精密故范史以

孔书遂明称之核其行事见于史传亦无可议今其祠墓子孙

现在高密前学院阮曾加修葺又为设奉祀生或以前代置五

经博士重在道统不知道存乎经统本于尧舜禹汤文武伏生

不传尚书则道何所存统何所述东晋板荡经师失传诸经之

义岂能臆说赖郑康成集汉儒之大成经义无康成则渊源中

绝唐宋诸儒何由复知道统幸值我 国家久道化成兴废继

绝伏生郑康成祠墓子孙适在东省地方官自宜陈请增置五

经博士以为世职维学院有激扬风化之责事关崇奉先贤本

司不便专政为此咨呈贵院挈本司衔名具稿上闻并祈指正

裁夺赐覆施行嘉庆元年十二月初九日咨呈

  举孝廉方正议

嘉庆元年  诏举孝廉方正中外台或视孝廉方正为奇行

非今世所有收令举到甚且壅遏不行各省相观望署按察使

孙星衍有激扬之责因核议以上大府并移咨各省议曰孝廉

方正者质美未学之名也何以明之论语云入孝出悌爱众亲

仁弟子之事当学文又云贤贤事父母竭力事君致身交朋友

信或以为未学或可谓之学此皆七十子之言其行若此而犹

有以为未学者言其质之善而恐不能止于至善也礼记之言

止于仁敬孝慈信者惟文王一人盖难得而见故子称善人不

得而见之今之所举孝廉方正者不过供为子职有所不为之

士若举人亦名孝廉中外荐举各官亦云守淸守正世未尝惊

异之也何独至于 旷典而以为无人𫆀且士大夫并孝廉方

正之名而不居见其人而以为异将反而行之抑教民背而去

之𫆀汉时选举以茂才异等贤良直言为尤异或遣使察举或

诏三公光禄御史州牧岁举一人其于孝廉则次之率二十万

口岁举一人魏时则口满十万岁察一人 国家  列圣相

承教养生息数百年一郡一县何止十万二十万口又迟之六

十年方有此举唐虞之际于斯为盛则世之膺此选者大不乏

人意当倍万于汉魏之世柰何转有才难之叹岂所以尊 朝

廷重当世之士乎或谓守令奉行不善则可耳胥吏求索不遂

则驳而抑之吾亦不敢知居民上者果壅于上闻不亦违圣门

举尔所知之旨哉且今之所举孝廉方正亦未定之名儒者之

学事君不忠战陈无勇即得谓之不孝此之所举亦视其事君

战陈何如又一介不取而千金则盻治身不秽而事上模棱亦

皆廉者不能廉方正者不能方正之效何则一鄕之誉不必得

之通国一日之名不能终于晩盖故曰质美未学之名古人所

以难知人则哲又有处士虚声之诮也汉之举孝廉者未尝无

堕行之人而不以废其科孔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又曰与其

洁与其进斯言得之矣今之驳孝廉方正者必曰无奇行实迹

夫孝廉方正岂可求奇行拘实迹乎孝求其奇则郭巨之埋其

子廉求其奇则仲子避兄于于陵庄周却聘于楚国方正求其

奇则左孺死杜伯之难矣安能复为 国家储有用之才哉廉

使访闻檄举之人多辞不就征亦足知齐鲁奇节之士不让于

古所云也今之吏治经学词章皆远出于古后世必当知之独

谓孝廉方正之难觏吾谁欺

  观风试士策问五条有序

告诸生长吏下车旧有观风之典使者自膺

简命岀任监司宣运防河曾无暖席文教之事不殖何观顷摄

提刑地兼齐鲁官书亲判不废研经此邦为圣贤发迹之区经

师辈出遗风馀俗犹有存焉旧之课士仅以四书文既有一日

短长亦不足觇实学今易以射策博物善述之士可以各献其

能一问儒术二问经学三问诸子百家四问地方古迹五问河

渠畜牧积贮将以观诸生修身稽古善俗通今之要庶其博考

载籍广咨耆旧称所问焉其有未详使者仍献其一得夫德为

蓺本使者方饬校官延访数世同居行可矜式者予以束帛旌

闾之典诸生或撰著成书及一技绝人亦宜惠然来谒广我见

闻使者少贱多能游幕吴楚秦晋梁魏之郊官于 京邸所见

异人异书不知凡几其于性道训诂文字声音天文地里金石

医律诸学亦尝略见渊源愿诸生勿有遐心引为益者云尔

问服膺儒教必悉渊源杨子云称通天地人曰儒所谓天地人

 即系辞所谓阴阳柔刚仁义之道欤虞夏书言三德六德九

德洪范言刚克柔克正直皆即其事外此见于内经各纬逸

 周书诸子者能详言之欤孝经纬以性属阳情属阴汉儒皆

宗其说宋人言性不言情毋乃非欤儒之所以尊于九流者

兼法阴阳五行治身治世其他道墨名法诸家各用一行以

相胜流为释教偏于何行能辨明之欤汉时通天人之学则

有董仲舒贾谊杨雄翼奉郑康成诸人东晋而后其学遂绝

能条举其撰述之要欤理学岀于何书理字于文从玉治玉

也故以治为理又经言文理密察是即嫠字异文理学之义

安乎不安大学一书道在止善而不在明善明而不能止非

 至善也明心见性之说于圣学合乎不合格物之义格至也

 言物至而能知善恶诚意正心必验诸接物舍格物而言诚

意正心之学果足恃欤后世以格物为感格杆格者是乎非

 乎诸生学术宜端必求之三代古书方能通贯天人幸勿自

 亵自弃其详择焉

问六经岀秦火之馀真讹杂糅宜知本末易之六十四卦据管

 子称伏羲作六峜以迎阴阳淮南子亦称伏羲为之六十四

 变则重卦起于伏羲但无文字世以为神农或谓文王毋乃

 非欤尚书由伏生壁藏特口授其义朱文公误以伏生口授

书文毋乃与史说违欤今所传古文尚书与孔壁书有真伪

 之分能言其篇次欤诗有齐鲁韩三家而毛氏独存说文所

引古文诗毛氏文字何又不同能言其故欤礼记四十九篇

艺文志不载或即在记百三十一篇之中欤汉文所造王制

有本制兵制服制篇而世误传礼记王制为汉文博士所造

何欤春秋以传附经始于何人其谬安在论语成于六国时

能考究其故欤孝经之书孔子称为志在孝经朱文公疑之

有刋误之本犹得谓之信而好古欤尔雅周公所作各篇俱

有增加能辨晰之欤外至方言急就说文皆经义之支流乐

 经各纬虽亡其逸时时见于载籍能举其大概欤诸生讲求

有素幸悉所闻以对

问扬子云不读非圣之书圣之训通其能成一家言者即圣也

 诸子之学亦宜涉猎儒家晏子孟子之外有子思曾子漆雕

 子其书不传遗说犹可考欤蓺文志载董仲舒百二十三篇

 春秋繁露即在其中欤道家有筦子即今管子何由入于道

 家太史聃周之世官礼经述吾闻诸老聃而今老子中有云

 礼者忠信之薄何相矛盾欤墨与儒并称其书见在能言其

 攻守之效欤纵横家有苏子而今所传鬼谷子不见于蓺文

 志是一是二能详考欤兵权谋家有孙子兵法今有魏武诸

 人十家注曾诵习欤天文之学古重占验黄帝巫咸甘石星

 占何不见于艺文志灵台秘苑开元占经犹可循览欤唐设

 医律二学博士掌之内经见艺文志而无本草或其书古今

 异名欤李时珍本草纲目全袭大观本草其谬安在李悝法

 经六篇即是今律内名例等篇能考其次欤唐律所以长法

 家历代之书赖以不绝能求其故欤遁甲书流传最古其见

 于正史者能详述欤吴越春秋载伍子胥推日辰法如今六

 壬即蓺文志杂家伍子胥之传欤今有宅经及黄帝授三子

 元女经不见于隋唐经籍志何也诸生博闻强识其必有以

益我

问齐鲁名邦旧闻具在载籍南宋国蹙而后日渐传讹南济北

济分合不常转附朝儛山川无证郑氏以负夏在卫而兖州

 亦有负瑕陶邱即是左山而志乘以为仿山诸生以时地通

 经能研核是非欤伏羲陵在鱼台讹在陈州女娲陵在济宁

 讹在潼关汤陵在曹县讹在荣河

 国朝厘正祀典既改东平尧陵祭于濮州矣三陵事可并案

见于古籍或有碑碣能博考其是欤曲阜少昊陵岀何书传

能知其本欤闵子骞墓在今范县左邱明墓在今肥城王章

墓在今安邱见于寰宇记而或讹在历城或传在峄县或讹

 在滋阳曹县伊尹墓讹在归德箕子冢讹为莱朱能据书以

 证之欤滋阳有柳下惠墓费县有郑康成墓又不应经典何

 也其他圣贤陵寝祠墓诸生生于其地必能遍加搜访各述

 所闻使者当申禁采樵树之石碣无隐无漏助我咨询以称

 怀古幽情焉

问入国问俗𬨎轩之任使者读书闻政所至以兴利除弊为先

 水利农田尤其专责孟子欲滕行井田诚见邹滕薛一路依

 山滨水多有泉源因其地利今诸泉济运或尚可导引灌田

 欤唐地里志临朐有窦公渠引白浪水莱芜有普济渠其他

 县邑古时沟洫遗迹存与否生其地者犹能考究欤江南水

 耕火耨兼有水碓水车之利此邦或不能用水旱听之天时

 有教民之良法欤禹贡以作牧称莱古时谷量牛马莱州一

 路畜牧之利可兴欤山左民无盖藏宜筹积贮常平社仓义

 仓利民之本而采买劝输不孚众志或吏胥侵扰抑巨室不

 能好善欤古者榷茶禁酒所以重农今可垦之田有用之谷

 莳烟音蔫即烟叶造曲有术以杜其弊欤泰山菏泽山薮之利无

 穷不申斧斤数𦊙之禁果生之寡而食之众欤诸生习知风

 土各举见闻既可以助使者周察民隐亦以观处士经时之

 略焉其尽言毋忌毋隐

  咨覆河南布政司伏羲陵稿嘉庆二年四月

分巡山东兖沂曹济兼管驿传水利黄河兵备道孙 移咨河

南等处承宣布政司吴 为咨覆事前本道访得鱼台县凫山

有伏羲陵在臬司任移咨贵司查陈州太昊陵是否有古书传

碑碣可据去后兹据署山东按察司荆将贵司咨覆移送前来

原咨开据陈州府淮宁县等称路史所载伏羲陵有云山阳云

南郡襄阳云都于宛邱陈为太暭之墟等语本道考山阳即指

今鱼台之陵南郡襄阳因竟陵县有古风城而误事具元和志

及寰宇记至都于宛邱之说都陈不必葬陈既称为墟墟者故

国空城之谓与墓字之义各别是路史所说伏羲陵仍在鱼台

而以襄阳陈州为异说不可以路史所言为陈州之据该府等

又引府县志书云隋以前未知崇奉唐贞观四年始禁民刍牧

因历引周显德宋建隆乾德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时守陵

葺庙之诏不察此数代诏书仅有崇奉先代陵寝之文并未言

各陵所在且鱼台之陵出晋皇甫谧世纪及唐李吉甫十道图

比之隋已前未经崇奉之陵较有古据至太昊陵讹在陈州自

宋政和始及南渡已后鱼台地入于金为刘豫所据诸儒耳目

渐陋不能远考又讳国蹙之耻遂移伏羲之祀于陈洪武时祀

典多不足信今 国家更正东平州尧陵于濮州东平之陵亦

系洪武已来祭告之处祝文碑刻具存与陈州同属相沿之误

二事可并案矣咨内又引宋太祖诏有太昊葬宛邱在陈州之

言此为马端临注语方志误入本文史载诏书无此词也咨内

又称八卦坛距伏羲陵二里亦非后世讹坛为陵查宛邱八卦

坛皆陈州古迹未必后人即以坛址为陵但有伏羲之迹即妄

移陵𥨊于此亦如竟陵有古风城遂讹为南郡陵之比贵司止一

据该府县征引方志相习之文不加深究恐非实据本道窃意

访求古迹当以书传为证同在书传则以最古之文为证既已

生于后世岂知上古封树之处然春秋传言任宿须句颛臾风

姓实司太暭之祀诗纬言伏羲生于雷泽唐宋地理书称承匡

山女娲生处考任国即是济宁雷泽即在鲁北承匡即西凫山

推此诸文是知伏羲风姓葬处应在济上不得远至陈州明甚

陈州之陵又无隋唐书传宋元碑碣足夺鱼台之迹本道无通

章之责但历考书传姑存此说以待后人厘正祀典先饬有司

申禁樵牧修葺祠庙因贵司咨询特再移覆并将伏羲陵考黏

卷存案希为指正核覆饬知陈州守施行须至咨者

 伏羲陵考

  鱼台陵

皇甫谧伏羲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阳高平之西也史记正义

 按山阳郡高平侯国汉晋治昌邑即今金鄕县地与鱼台接

 境此晋时郡县故知为谧言非张守节语也

 又按晋书地理志高平国晋初分山阳置县有方与湖陆高

 平元和郡县志鱼台县本汉方与县太平寰宇记鱼台县属

 山阳郡县理城即汉方与城也湖陵故城秦汉为县今废城

 在今县南一里据此则方舆湖陵即今鱼台县境高平国治

 在金乡元和郡县志金鄕县昌邑故城在县西北四十二里

 寰宇记作县北是也今伏羲陵在鱼台县东北十里凫山则

 当是古山阳郡高平国之东误作西字罗苹云帝冢在山阳

 高平西北盖用谧语增多北字或当作北耳南郡辨见后文

 又按鱼台伏羲陵出皇甫谧帝王世纪其言必有所本是其

 迹在晋时已甚显也

李吉甫十道图云兖州之境伏羲陵金田肇凫山人祖庙碑

 按鱼台县属兖州元和郡县志方与县贞观十七年废戴州

 属兖州宝应元年改为鱼台县是也李吉甫作元和郡县图

 志于鱼台不载伏羲陵者志本有图今亡因其陵别见十道

 图欤金田肇碑今在邹县凫山爷娘庙殿东壁

图经云单州鱼台县之东北七十里曰辛兴村其间有伏羲皇

帝之陵陵上有庙宋熙宁十年陈翕碑

 按隋经籍志有隋诸州图经集一百卷郎蔚之撰则此碑所

 称图经即隋图经也其书在五代时矣

 重建伏牺皇帝庙三门记大宋熙宁十年岁次丁巳三月辛

 亥朔二十五日乙亥立碑莆阳贡吏陈翕撰并书盖闻圣人

 不世出出必有功于时也鸿荒之世朴略尤甚虽人伦之化

 既有而贵德之风方扇天下以大道之为功未有以仁义之

 为用大道判则为仁义仁义用则为法制法制立则声华文

 物兴焉仁义出乎道非道岀于仁义也仁义法制皆道之迹

 圣人之功也夫道立本于无为用于有盖可见者存乎用用

 可见者存乎迹迹者道之济也非道之本也惟其以本求之

 则至寂而无体以用求之则至虚而善应以迹求之则至利

 而无穷所谓形而上下者是也老子曰无名天地之始元胎

 未形杳杳冥冥远之不可以名寻近之不可以形诏非探𧰼

 先之原则求知之难矣绝于形器梏于无为造之非我理自

 冥化此至寂而无体其可见也经为阴阳合为至精郁为元

 气发为造化而万物制命受形以生死代谢其所以鼓舞运

 动雷风雪霜之威日月水火之变付有为于六子收无为于

 功成此至虚而善应又可见也圣人既得至寂之本以诚已

 复逹至虚之用以济物扩而充之发越挥散兴至利于千万

 世而无穷泯者𫎇考之于伏牺皇帝用大道以王天下而见

 其本末体用之邃焉恭以伏牺皇帝挺生上古之初德冠三

 皇之首画八卦而备万物之𧰼兴文籍而书百世之名以结

 绳为弊政而代之以书契以神化为宜民而为之以善法首

 正人伦复为器用通其变使之无倦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

 臣由之则肃而庄父子由之则和而恭夫妇由之则愿而雍

 兄弟由之则友而悌天下陶成于大顺盖人伦正之始也为

 网𦊙以畋以渔为栋宇以宁其居为耒耜以济其饥为舟楫

 以便其涉为弧矢以威其乱服牛马以致其远至乎揉木陶

 火铄金凝土一制一法莫不由乎仰观俯察而始立之法又

 有数圣继作沿袭至尧而成及周乃备故曰法始伏而成尧

 又曰匪伏匪尧礼义哨哨既历汉唐之久下逮国家之盛一

 祖四宗六叶承天执是法以御大有通变以尽天下之利福

 周四海生民享之而无穷者亦以此也于伏牺皇帝之庙尝

 遣使致祠焉今之于春秋之间无远近无贵贱不辞跋涉之

 劳或负戴其亲以至于此祷祠进献无祈而不应也是知伏

 牺皇帝体魄虽降而其神未尝死也说者曰圣人之死曰神

 未尝死未尝生者也秦汉以来分邦国为郡县今伏牺皇帝

 之故壤莫知其所在按图经云单州鱼台县之东北七十里

 曰辛兴村其间有伏牺皇帝之陵陵上有庙古老谓曰庙舍

 之东有画卦之山南有古铭城北有群仙洞中有九龙潭其

 古木胜概依稀存焉居民严温者世𫎇其福遂罄丹衷自备

 已𦈏兼化信士重建三门一座三间玉皇堂并神像炳灵公

 堂并神像砌道幡竿等上以酬圣造之恩下以求举家之庆

 既毕功名翕为之记翕𫍲闻之学不能尽万一聊书岁月而

 已鲁桥镇郭下严温妻王氏男老儿彭寿女二娘子外甥李

 中舍孙天保天锡天寿女三娘子外甥黄国博孙小三娘子

 寿奴

 按碑今存凫山

罗泌路史太昊纪葬山阳罗苹注按帝冢今在山阳高平西北

高平襄阳之境然九域志兖单皆有伏羲陵

罗苹又注太昊之国有庖国姒姓今庖水在山阳平乐而帝墓

又在山阳则其故迹无疑也

 按罗泌云伏羲葬山阳用皇甫谧说而不用南郡亦知南郡

之不可信也泌则云高平襄阳之境或以襄州有平皋关而

 误其关见太平寰宇记然泌下又引九域志兖单皆有伏羲

陵按之寰宇记称鱼台县隶兖州今隶单州是兖单皆指鱼

台之陵矣所引九域志非今元丰九域志

 又按庖水即泡水在今沛县西平乐城在今单县东四十里

 汉地理志山阳郡平乐有泡水东北至泲入泗亦在丰单之

 间故罗苹附会庖字言之

中统二年孟祺撰碑鱼台县东北七十里而近曰凫山山南

麓曰辛兴里周匝伏羲遗迹甚众土人云死葬于山麓之半其

东一峰郁然者今以画卦山目之质之地图北直古任东接颛

臾皆诸风故封之地所以奉太皥之世祀者也

 按碑今存凫山文多不具载

至治二年吕惟恕撰碑鱼台治东北七十里有凫山山南麓

曰新兴里有伏羲庙在焉其遗迹于里之周匝甚多其东峰峦

崷崪目之曰画卦山其西水声潺湲目之曰圣水河故以是为

伏羲葬瘗之地宋熙宁十年石刻有云按图经鱼台新兴里有

伏羲陵陵上有庙以是考之其土人所传亦有自来矣

 按碑今存凫山文多不具载

 又按宋元史地里志不载伏羲陵而见于碑碣可据者如此

 南宋地入金遂不知其迹矣故于钦齐乘亦亦云有墓非也

嘉靖四十一年竺该撰碑鱼邑东境凤凰山旧有太昊氏伏

羲庙离县治七十里庙制极其雄伟又云河南陈州有羲皇墓

傍生灵蓍而此地亦建庙祀何也先王封羲皇于颛臾以主祭

故建庙于鱼之东者就其后裔追祀地也

 按宋碑明言陵上有庙而明人不信之止言有庙又不察皇

 甫谧山阳高平之言徒以其时传讹太昊陵在陈州遂为调

 停之说明人之无识大都类此若云生蓍即以为圣陵蓍者

 封殖之处即生非因地灵今咸阳秦文王武王陵亦复生蓍

 是其证也

康熙五十二年修兖州府志鱼台县伏羲陵在县东北七十里

凫山其前有庙

 按志为张鹏翮所修是时鱼台属兖今属济宁州矣至乾隆

 元年修山东通志鱼台县陵墓无伏羲陵盖后人因有陈州

 庙祀而𡚶删其迹也

 南郡陵

皇甫谧伏羲葬南郡

罗苹注路史世纪云葬南郡在襄阳

 按襄阳并无伏羲陵而皇甫谧云然者考元和郡县志竟陵

 县秦属南郡五华山在县东北七十里县城本古风城也古

 之风国即伏羲风姓也南临汊水谧之致误盖因其地有古

 风城欤然古今书传无以伏羲陵为在是者

 陈州府陵

路史乾德四年诏置守陵五戸春秋少牢罗苹注上历太昊宛

邱在陈

文献通考乾德四年诏曰历代帝王或庙貎攸设牲牷罔荐或

陵寝虽存樵苏靡禁兹用惕然其太昊女娲炎帝黄帝颛顼高

辛唐尧虞舜夏禹成汤周文王武王汉高祖后汉世祖唐高祖

太宗十六帝各给守陵五戸蠲其他役长吏春秋奉祀他处有

庙祀者亦如祭享马端临注葬宛邱在陈州

又徽宗政和三年礼仪局上五礼新仪仲春仲秋享历代帝王

帝太昊氏于陈州以金提勾芒配

 按乾德诏为历代帝王置守陵戸其时并未言明陵庙所在

 其在宛邱陈州之注盖罗苹马端临之言也据宋熙宁陈翕

 凫山庙碑文云既历汉唐之乆下逮国家之盛一祖四宗六

 叶承天于伏牺皇帝之庙尝遣使致祠焉则北宋祀典及守

 陵戸安知不即在鱼台之凫山耶

 又按今陈州传有伏羲陵其误始自政和定礼盖因国戚而

 后仅守偏隅不能远祀鱼台之陵遂移其祠于宛邱之八卦

 坛其初必以地入于金为耻而讳言之罗苹马端临不能远

 考俗传朱文公题石坛前竟至传讹数代观罗苹之注乾德

 诏则云女娲在华州界马端临之注乾德诏云女娲葬赵城

 县东南在晋州郎女娲一陵二说参差知两君以意附㑹诏

 书本无定见亦可见乾德时诏无各陵处所也

 又按元和郡县志陈州本太昊之墟周武王封妫满于陈宛

 邱县八卦台及坛县北一里古伏羲氏始画八卦于此太平

 寰宇记陈州庖牺氏所都曰太昊之墟宛邱县八卦坛在县

 北一里即伏羲于蔡水得龟因画八卦之坛旧有长史张齐

 贤旧文后刺史李邕撰新文刋之据此则唐人北宋人说陈

 州有伏羲八卦坛不云有陵也既有张齐贤李邕新旧文乐

 史时尚见之所纪即蔡水得龟之事必不言陵故李吉甫诸

 人作地志不言伏羲陵在此也且礼言墟墓墟则国基墓则

 葬地何可合为一义陈州即太昊之墟亦为故国空城安得

 指为葬处又考水经注云陈仓县有陈仓山荣氏开山图注

 曰伏羲生成纪徒治陈仓非陈国所建也则古时并无都陈

 之说况伏羲生于成纪见路史开山图而太平御览引诗含

 神雾曰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并以为生于曹濮之

 间更于葬在鱼台之说近矣

  咨覆稿山西布政司议汤陵稿

署山东等处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分巡兖沂曹济兼管驿传

水利黄河兵备道孙 咨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谢 为

咨覆事嘉庆元年十一月准贵司在山西布政司任内咨称荣

河县殷汤陵列于祀典最为久远等因本司详核传记不尽如

贵司之言惟贵司所称郦道元误以皇览汤陵为亳王汤及崔

骃当作裴骃为当耳汉之冯翊征县是今同州府澄城县地属

秦汾阴县是今荣河县地属晋中隔一河贵司以荣河为汉属

冯翊又以征之汤城征陌为正指荣河其误一也皇览明有薄

城北郭东三里平地有汤冢之言见于水经注即谓史记集解

在济阴薄县之文为裴骃语但皇览既以为薄城即是济阴之

县矣且史记集解引皇览称伊尹冢在济阴已氏臣瓒称亳有

汤冢已氏有伊尹冢皆相近可知皇览亦必以汤陵为在济阴

贵司不察皇览薄城之言即是济阴反诬皇览以在汾阴之说

其误二也皇览既称薄有汤冢又引汉哀帝建平元年大司空

御史长卿按行水灾因行汤冢又引刘向曰殷汤无葬处意谓

汤冢至建平时始显刘向先尚未知之正以汉时所见汤冢证

薄县之冢其下皇甫谧语则裴骃所引水经注乃云在汉属右

扶风今征之𮞉渠亭有汤池征陌是也又按太平御览引帝王

世纪于韩诗内传汤百岁而崩下有葬于征今扶风征陌之言

盖郦道元引皇甫谧语贵司以为皇览之文其误三也汉建平

元年按行水灾因行汤冢考之哀帝纪是年诏称河南颍州水

岀流杀人民坏败庐舍则其时按行水灾当在河南一路适值

济阴薄县之冢故皇览引其事于薄城汤冢之下裴骃又引其

文于汤崩之下建平水灾不及三辅此所行汤冢必非亳王号

汤之陵特郦道元引其文而加以臆断且据太平御览扶风征

陌为皇甫谧之言贵司知郦道元以皇览所述汤陵为非亳王

而不知汉时所行汤冢即是济阴之陵其误四也隋之祀典祭

尧于平阳舜于河东禹于安邑汤于汾阴皆非陵寝所在宋干

德初置守陵戸又未指实何地贵司据正史以定荣河汤陵卒

无正史所言其陵其地可据其误五也后魏太和六年诏祀尧

舜禹周文公尚未祀汤自其时宝鼎县破陵得铭乃讹汤陵于

此故汤陵之在宝鼎县仅见于元和志及寰宇记所谓单文孤

证不合于古书不著于正史贵司以宝鼎之铭为传会汾阴汤

陵编检书传后魏以前实无汾阴汤陵之说其误六也杜预作

春秋释例皆本古书史记有葬伊尹于亳之文皇览及臣瓒有

成汤伊尹冢在济阴之说若以为汤葬汾阴诸书又无汤巡狩

至汾阴之证邦畿千里三亳已足当之安得远至于晋杜预伏

滔所称亳𫎇闲成汤伊尹箕子之冢墓本之皇览臣瓒皆非臆

说而以为相承之误又谓其从征操笔非确有考据岂有身至

亳𫎇目击邱墟之地反不足据其误七也贵司若以官于晋为

晋人留故事以炫耀于时则可耳以之考古则甚疏古帝王陵

寝是非必当核实而徒据歆享已久之说循列代相沿之误不

为更正其误八也贵司所言裴骃集解案左传曰皋墓在殽南

陵山海经黑水靑水之闲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皆出左传山

海经而反以为非本文比之此条以为窜入济阴其误九也沙

邱及孔子宅之谣是真传会古迹而起拟之宝鼎发冢之铭不

伦其误十也贵司所著西魏书史学精严条理明晰本司深为

佩服考汤陵致此十误皆由贵司必欲附会汤陵在晋之故本

司官于东鲁考少昊之陵无古书可证正为旁徨今贵司移镇

浙中可以憬然而悟何必为部下增古迹哉祈再研核是非博

考书籍并将前称邮递之荣河志及庙碑移送本司以凭考核

仍祈赐覆施行须至咨者

 附原咨山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谢 咨山东等处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孙 为咨覆事嘉庆元年

 月间准贵司于兖沂曹道任内咨称访得殷汤陵在山东曹县之土山集盖据汉崔骃魏皇览晋伏滔皆云汤陵在济阴

 亳县自河流南徙横隔其地入于山左又称山西荣河之汤陵自明时列于祀典相沿至今特岀于太平寰宇记怪诞不

 足为据嗣于十月闲复准贵司咨称检查得开宝六年汤庙俾拓称庙不称陵其为后世讹庙为陵已无疑义等因准此

 本司当即饬取开宝碑文查阅并博考书传查得荣河县殷汤陵列于祀典最为久远隋制祫禘之月以其日祀汤于汾

 阴以伊尹配载隋书礼仪志宋史礼志载乾德初诏成汤置守陵五戸岁春秋祠文献通考备载乾德四年诏给守陵事

 明称殷汤葬汾阴在宋河中府金史礼志亦称祭成汤于河中府此皆见于正史贵司以为明代流传之误似未确矣本

 司复查开宝庙碑内有禁其樵采之文若非因陵建庙何以禁樵采似不得指碑为后世讹庙作陵之证本司因考今万

 泉县之北境河津县之南境乃汉汾阴县界也今之荣河县治于汉属冯翊征县境自黄河西徙隔于河东刘渊省汾阴

 属蒲坂后魏复置汾阴得兼今荣河县境而汤陵始属汾阴矣皇览曰汉哀帝建平元年司空御史长卿案行水灾因行

 汤冢在汉属冯翊今征之𮞉渠亭有汤城征陌是也皇览所云正指今荣河县汤陵自汤陵之见于世未有先于此者皇

 览为专考帝王冢墓之书所言当得其实故隋时古书犹多而于定祀典独取皇览必有据也郦道元颇好异说于水经

 汳水条下辄指皇览所述之汤陵以为乃亳王汤冢为秦宁公所灭者夫亳王一亡国之侯耳即荒冢犹存汉亦何为遣

 使者而案行之哉案史记正义于荡社文下特引括地志云雍州三原县有汤陵则亳王汤自有冢在今陕西三原县境

 距今澄城郃阳之间且三百馀里善长乃指在汉征县之汤陵当之岂不谬哉本司复查贵司所云汉崔骃魏皇览晋伏

 滔皆有汤陵在济阴亳县之说案伏滔北征记见于乐史所引其言𫎇亳为指济阴之𫎇亳诚然然滔东晋人承杜元凯

 之误又从征操笔原非确有考证若皇览所说汤陵明言在汉属冯翊征县与济阴绝不相𫎇自史记集解于汤崩文下

 引皇览乃截去在汉属冯翊以下云云而复加汤冢在济阴薄县数字于首遂嫁汉哀帝使行汤冢事于济阴今但就水

 经注所引皇览观之则集解之割裂可笑已可概见盖凡集解中直云某曰云云者皆本文也其曰骃案某日云云者皆

 稍以巳意润色之者也今观夏本纪一条曰骃案左传曰皋墓在殽南陵周本纪一条曰骃案山海经大荒经曰黑水靑

 水之闲有广都之野后稷葬焉皆非左传山海经本文此条亦作骃案皇览云云则中有济阴字为裴氏窜入无疑至以

 汉崔骃亦有汤冢在济阴之说则本司遍考古书实无所据案后汉书称崔骃所著诗赋铭颂书记表七依婚礼结言逹

 旨酒警合二十一篇论其体裁此二十一篇中皆不应有记汤冢语惟考水经注引裴骃曰汤冢在济阴薄县此正引史

 记集解语耳善长不以济阴薄县为皇览文而特别出为裴骃语即此正可作集解窜入济阴字之证然本司往时见俗

 本水经有讹裴骃为崔骃者抑或贵司之所据以为说者𫆀本司复查太平寰宇记所载死后二千年之语路史亦载之

 盖出于城冢记特齐谐志怪之流因汾阴有汤陵遂加以传会正如一男子秦始皇及董仲舒乱我书之语以为孔子作

 谶藏于其宅论衡亦载之岂不怪妄然古未有以是疑孔子宅者盖原不以寰宇记定汤陵之是亦岂可以寰宇记疑汤

 陵之非且记载淆惑贵乎办析夫太和中张恩之事诞也诞而犹以为汤陵永和中伊永昌之事亦诞也诞而且以为仙

 人王子乔墓矣总之汤陵之见于传记皇览为先杜预臣瓒裴骃伏滔皆出其后自当以去古近者为得其真古帝王陵

 庙列在常祀自隋为始即汤祀于汾阴巳历千有馀年人之精诚神所昭格汤王之灵爽歆享于是久矣即曹县之汤陵

 考据果精置守家可也守土官岁祭祀可也而荣河之汤陵固不敢遽言更正又况真膺之办犹或未然所有贵司俟查

 确实即具详贵省抚宪上闻之处尚希斟酌行之伏祈查照施行须至咨者

  再咨浙江布政司议汤陵稿嘉庆二年四月

分巡兖沂曹济兼管驿传水利黄河兵备道孙 咨浙江等处

承宣布政使司谢 为咨覆事嘉庆二年四月准贵司咨覆汤

陵并移送汤陵考一册到道本道查古昔陵寝自南宋国蹙而

后东省近隔一河即为前儒耳目所不到转展传讹若鱼台伏

羲陵之在陈州济宁女娲陵之在潼关事可并案然濮州尧陵

既于 国朝更正祀典矣汤陵在西汉前虽不见于书传考晏

子春秋称景公伐宋师过泰山瞢见二丈夫占梦者言泰山之

神晏子曰是宋之先汤与伊尹也又曰夫汤太甲武丁祖乙天

下之盛君也不宜无后今惟宋耳而公伐之故汤伊尹怒请散

师以平宋云云盖封国多因先代陵墓之所在宋之守土如任

宿之祀太皥今曹县真宋地为汤伊尹神之所栖景公瞢虽忽

荒晏子之言可据晏子虽不言陵墓而汤伊尹神之冯依在宋

可知也刘向云无葬处亦以不封不树言之非竟不知葬所古

不墓祭故九疑会稽卒无窆穴之可指文武之陵沦于丰镐至

以秦文武冢当之不独成汤也本道求汤陵必于曹县者以汤

冢在济阴薄县之说始自汉建平时发之又魏人作皇览引案

行事于薄县汤冢下薛瓒杜预裴骃皆无异说是其陵较他处

为有古据贵司忽又指证汉时所行汤冢为偃师之陵以为偃

师河南县假如当时案行至偃师魏晋何以执薄县之说且河

自黎汤已东始有决溢其患在曹濮之间偃师依山古今不被

水灾案行断不至是贵司谓偃师汤陵萌芽于西汉著于魏晋

其称西汉即误谓长卿案行偃师事其称魏晋则据太康地记

云尸鄕有亳坂有太甲所放处言之不知尸鄕虽在偃师而太

康地记止言太甲放处终不言汤陵古人无庐墓之法郑康成

注书序伊尹放诸桐以为地名有王离宫自伪孔传以桐为汤

葬地桐亦并非偃师贵司亦不信之是不得以晋人言有太甲

放处即指为汤陵也唐魏王泰始有偃师汤陵之说考之于前

无所据盖唐时盛行伪书即据伪孔及太康地记之言附会成

之故有汤冢近桐宫之语所谓单文孤证也至汤冢在征亦非

荣河之陵荣河与澄城虽东西隔一河相去二百馀里然龙门

潼关之间秦晋分界河水不得迁移贵司以荣河汤陵即汉征

县汤冢亦不然矣汤葬于征之说出于帝王世纪而水经注以

为西戎之国又疑为汤城征陌云难得而详且皇甫谧之言无

一可信不独此也今商邱志无汤陵而有伊尹冢商邱曹县接

壤元时河水夺汴入淮横隔曹县商邱为二是以彼此传讹一

墓两载方志不能详考不可以荣河澄城为比贵司所云汉薄

县晋省入𫎇𫎇在今商邱县境而曹县兼有薄县境斯言明于

古今地理者矣至贵司既博核书传又据刘向殷汤无葬处之

说欲置各处汤陵于不论本道窃不敢从何则后人见闻亦多

出于古人若洪范陈于箕子文王未必知逸书出于孔壁汉儒

且不解终不以后得而弃之古人尊庙不重墓先圣贤冢墓类

皆具于皇览一书其先多不见经传不可尽以为疑且汉时所

行汤冢亦必有祠庙碑碣可考㫁非妄指平地为之其证据传

闻或在先秦之上后世并无汉时书籍是以止述长卿所见耳

如今曹县汤陵前有明宣德间竖石载宋皇祐五年及元延祐

四年重修意必有宋元碑而坏之乃记其年月不可谓明始修

陵也贵司博闻强记虚怀若谷本道岂敢以后进争胜于口舌

独念文章天下之公古圣贤陵寝将以质鬼神而俟百世他时

入告亦须核实以应部议故不惮缕缕言之且贵司始信汾阴

之陵后又移之偃师必不信本道核实之说部臣如贵司此说

他时不得申于朝矣愿贵司察汉魏晋古说莫先于曹县汤陵

愼勿以偃师汾阴乱其真也本道愚昧之见是否允恊仍祈赐

覆施行须至咨者

 附原咨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谢 咨出东等处提刑按察使司孙 为再行咨覆事嘉庆二年正月准贵司

 咨覆本司在山西布政司任内所考荣河县汤陵指正错误二事贵司深以为当具见虚怀若谷本司去岁所议荣河汤

 陵列在祀典已久未便遽事更张且只就荣河之汤陵而论亦具有本原并非平空突出者兹贵司复相诘难必欲伸曹

 县汤陵之说则贵司与本司所考皆一隅之见非通方之论也刘向汤无葬处一语最为明确乃魏晋以后犹欲附会汤

 陵本属好事贵司素讲汉学闳通渊雅深为佩服今舍子政可信之言而据后来无稽之说本司窃有未喻盖后世汤陵

 至有五处之多虽考之传记皆有原委然愈多则愈伪欲于非中求是既不可质言亦不必置辨也假令贵同之议果得

 申请 廷议竟罢荣河之祀而改祀楚邱窃恐曹县之令甲甫颁而河南亦有好古如贵司者复以偃师之汤陵争移祀

 事其将朝更而暮改乎且陕西澄城河南商邱不难并指荒冢为汤陵皆不患无书籍可据纷纷者伊于胡底古帝王陵

 寝诚如贵司所云是非必当核实今汤陵必欲核实则刘向一语如南山之不可移矣昔郑康成之笺注诗礼后说不迁

 就前说阎百诗之疏证伪书后说能订正前说本司近作汤陵考一卷持论颇平所愿贵司以大公为怀毋争胜于方隅

 毋求多于口舌大著汤陵考存入文集以备一说可也倘仍执前见不可转移则不妨各行其是亦毋庸纷紏辨论矣所

 有本司汤陵考一并移送贵司查照须至咨者

 汤陵考

  曹县陵

皇览曰汤冢在济阴亳县北水经注以此语为裴骃语下文作皇览曰薄城北东郭去

州三里冢四方方各十步高七尺上平处平地汉哀帝建平元

年大司空御史长卿水经注作大司空史却长卿案行水灾因行汤冢刘向

曰殷汤无葬处史记集解

 按汉济阴郡治在曹县左山南薄县今曹县地

 按皇览文止此史记集解此下有皇甫谧之言是裴骃所引

 谧在皇览之后也水经注此下有在汉属右扶风云云是郦

 道元之言皇览引建平间事及刘向语意言汤冢至汉时按

 行水灾始得知之前此刘向尚未知也

 又按所称建平元年案行水灾事核之汉书建平元年诏称

 河南颍川郡水岀流杀人民坏败庐舍则其时大司空史案

 行水灾正在河南一路济阴适行部所及因行汤冢即谓薄

 县之冢水灾不得至三辅也皇览引此事以证薄县汤陵裴

 骃引此文于汤崩之下亦以为殷汤陵明甚至水经注始于

 此下云在汉属右扶风则疑建平时所行汤冢为征之汤池

 征陌又疑为亳王推郦道元既称不经见难得而详特因汉

 司空史按行水灾必在三辅近地三辅近地之汤冢有亳王

 汤因妄意征之汤池即为汤冢并不察亳王汤冢之在三原

 始平之间此其大谬也

臣瓒曰汤居亳今济阴县是也今亳有汤冢巳氏有伊尹冢皆

相近也汉书

杜预春秋释例梁国𫎇县西北有亳城水经注引作北有薄伐城中有成汤

冢其西有箕子冢

伏滔北征记望亳𫎇间成汤伊尹箕子之冢皆为邱墟太平寰宇记

水经注汳水又东迳大𫎇城北自古不闻有二𫎇疑即𫎇亳也

所谓景亳为北亳矣崔骃曰崔当作裴汤冢在济阴薄县北皇览曰

薄城北郭东三里平地有汤冢四方方各十步高七尺上平也

杜预曰梁国𫎇县北有薄伐城城中有成汤冢其西有箕子冢

今城内有故冢方坟疑即杜元凯之所谓汤冢者也

刘昭注郡国志梁国薄县引杜预曰𫎇县西北有薄伐城中有

汤冢左传宋公子御说奔亳其西又有微子冢

 按此即引春秋释例文微子冢当为箕子

括地志薄城北郭东三里平地有汤冢接在𫎇即北薄也史记正义

太平寰宇记宋城县箕子冢在县北四十一里二十步古𫎇城

内史记纣之诸父晋伏滔北征记云望亳𫎇间成汤伊尹箕子

之冢墓皆为邱墟今𫎇与北亳相去三十里

又楚邱县伊尹坟在县西北十四里按书云沃丁既葬伊尹于

亳都城记云济阴界梁国有二亳南亳谷熟城北亳在𫎇城西

北属睢阳郡今验坟西十里有亳城在东京考城县界晋伏滔

北征记云望亳𫎇间成汤伊尹箕子之冢今为邱墟也

路史古亳城在考城东北五十二里有汤葬亦有溵水盘庚徙

 按汉时不知汤冢自按行水灾始得之魏晋巳来皆以为在

 济阴薄县据太平寰宇记考城县北亳城在县东北五十三

 里考城即今旧考城在曹县境内是汤陵在今曹县无疑

曹县志汤王陵在县南二十里

明成化碑陵在曹南土山之岭广二十丈袤四十丈高称之陵

上建庙古有之迄国朝因其废而重修增其旧制

  偃师陵

括地志洛州偃师县东六里有汤冢近桐宫盖此是也史记正义

太平寰宇记偃师县汤王陵坑在县东北山上八里

 按偃师汤陵唯见于括地志寰宇记因之别无他据考郡国

 志偃师刘昭注引皇览曰有汤亭有汤祠巩引杜预曰县西

 南有汤亭春秋释例景亳河南巩县西南有汤亭或言亳即

 偃师也是魏晋时以偃师有汤亭不云汤陵括地志误亭为

 陵耳宋建隆二年诏祀商汤庙在偃师县盖承古祠之旧

  荣河陵

元和郡县志宝鼎县殷汤县在县北四十里

圣贤冢墓记汤冢后魏天赐中圯其明器悉为河东张恩𩅼之

于河

太平寰宇记宝鼎县殷汤陵在县北四十里后魏太和中有县

人张恩破陵求货先有石弩以铜为锁盗开门矢发中三人

皆毙恩更为他计卒取得墓中物多是锺磬及诸乐器再得其

铭恩恐人知以铭投之汾水后事泄为主司所理乃于水取得

其铭铭曰我死后二千年终困于张恩由是执事不复深加其

括地志汾殷故城俗名殷汤城在蒲州汾阴县北九里汉汾殷

史记河渠书正义 又太平寰宇记宝鼎县后魏太和十一年复置汾阴县于后土城周武帝又移于殷汤古城

 按荣河即宝鼎古汾阴地荣河汤陵惟见于元和志盖因后

 魏时张恩陂陵得铭有死后二千年之语遂指为汤陵据括

 地志以为俗名殷汤城则非陵明矣考魏书礼志孝文太

 和十六年诏帝尧祀于平阳虞舜祀于广甯夏禹祀于安邑

 周文公祀于洛阳其时并未祀汤是魏已前无汾阴祀典之

 证至隋礼仪志禘祫之月以其曰使祀先王公帝尧于平阳

 以契配帝舜于河东咎繇配夏禹于安邑伯益配殷汤于汾

 阴伊尹配文王武王于沣渭之郊周公召公配汉高帝于长

 陵萧何配汾阴之祀实始于此或因太和有破陵得铭之事

 崇其庙貌列为古迹而祀之若以为汤陵所在则祭尧于平

 阳舜于河东禹于安邑并非陵寝之所在也太平寰宇记虽

 于宝鼎县载汤陵而宋城楚邱皆引伏滔亳𫎇间成汤伊尹

 箕子之冢是亦未定在宝鼎也宋史礼志载乾德初诏先代

 帝王各置守陵五戸而不言其陵所在且其诏云或庙貌犹

 在久废牲牢或陵墓虽存不禁采樵则祀不止陵亦兼有庙

 汾阴之迹何得定为陵乎

  澄城陵

帝王世纪韩诗内传曰汤为天子十三年年百岁而崩葬于征

今扶风征陌是也路史引韩婴所谓帝乙墓盖用此文

 按葬于征巳下是皇甫谧语但征为冯翊县不知何由误作

 扶风水经注亦承其误

 毕以珣按太平御览引韩诗内传曰汤为天子十三年年百

岁而崩葬于征今扶风征陌是此皇甫谧之言也谧作帝王

世纪于古帝王每详其名号形像及在位年岁葬地其书例

 也故云太昊在位百一十年神农在位百二十年葬长沙黄

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葬桥山帝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百

 一十八岁舜南征有苗崩于鸣条年百岁葬苍梧禹年百岁

 葬会稽帝太甲享国三十三年年百岁而崩帝武丁享国五

 十九年年百岁如所纪述书例然也韩氏诗传既非作史何

 由述在位之年及享年之数并记葬地可断知其非韩说无

 疑也故殷本纪集解云皇甫谧曰汤即位十七年而践天子

 位为天子十三年而崩年百岁云云则以为皇甫谧语可证

 御览之误矣其御览作韩诗内传者按御览一书征引颇多

 舛误亦最多有一文未了别起一行前文之注误连后文皆

 由传刻讹谬之致后人若引此以入韩诗内传又据此以证

 汤陵在征之说为西汉人语其谬甚矣

 又按御览所引韩诗传当是汤时大旱君亲之南郊以六事

 谢过自责之语也见公羊解诂

水经注汉哀帝建平元年大司空史却长卿按行水灾因行汤

冢在汉属右扶风当作左冯翊今征之𮞉渠亭有汤池征陌是也然

不经见难得而详按秦宁公本纪云二年伐汤三年与亳战亳

王奔戎遂灭汤然则周桓王时自有亳王号汤为秦所灭乃西

戎之国葬于征者也非殷汤矣

 按史记集解于汉哀帝建平元年行汤冢事及刘向语下引

 皇甫谧曰即位十七年而践天子位为天子十三年年百岁

 而崩太平御览引帝王世纪云韩诗内传曰汤为天子十三

 年年百岁而崩葬于征今扶风征陌是是年百岁而崩已上

 为韩诗内传文葬于征已下为皇甫谧语则水经注在汉属

 右扶风之上脱文当有皇甫谧曰即位十七年而践天子位

 为天子十三年年百岁而崩之语并脱所引韩诗内传

 按郦道元引皇览自汉哀帝已下疑非皇览文并疑汉时所

 行汤冢又非薄县汤陵遂疑征之汤池又因汤池之名疑为

亳王汤之冢盖承皇甫谧之误是以言不经见难得而详亦

未尝敢定为亳王也今既考建平时水灾在河南颍川不得

 按行至三辅足证郦元引证之误括地志虽在水经注后而

所说亳王汤陵在始平三原又胜于皇甫谧郦道元在征之

 说矣

  兴平陵

括地志云雍州三原县有汤陵又有汤台在始平县西北八里

按其国盖在三原始平之界矣史记正义

 按始平即今兴平长安志兴平县商汤祠在县西北二十里

 汤祠鄕则括地志所称汤陵即汤祠矣但兴平之汤祠真亳

 王汤而长安志已讹为商汤祠转展传讹何可究诘

 按汤陵以在今曹县者为成汤陵古者墓而不坟故至汉建

 平时始得之其在今偃师者乃汤亭之误在今荣河者出魏

 时小说冢附会之言不足信在今澄城者亦汤池之传疑在

 今兴平者或亳王汤之陵俱不足以夺曹县汤陵之说

 按书序伊尹放诸桐史记集解引郑注曰地名也有王离宫

 焉赵岐注孟子云放之于桐邑处居也是汉人俱以桐为地

 名即郡国志梁国虞之桐地桐亭也在殷畿内至伪孔注尚

 书乃云汤葬地也伪孔晋人之书不足据孔颖逹正义不得

 证佐始云经称葬于桐宫密迩先王知桐是汤葬地也密迩

 先王之词亦伪尚书阎百诗尚书古文疏证已驳之矣

  稷考

稷者今呼小米颗圆色黄后世不知以为穄米非也说文云稷

斋也五谷之长田正也自商以来周弃主之自田正也已下据大观本草载唐本

引说文云云下云此官名非谷号也是古本说文有此文后人删去斋稷也或作秶又云秫稷之

黏者或作术尔雅云粢稷众秫郭璞注稷云今江东人呼粟为

粢注秫云谓黏粟也案稷则今小米秫则今高梁汜胜之书言

梁是秫粟大观本草陶宏景引云故广雅以高梁为木稷言似稷而大如

牡丹称为木芍药也稷为五谷之长以其色黄种早故尚书大

传云主春者张昏中可以种稷昏张中即仲春也月令谓之首

种先儒多谓稷为粟今关中河济间人以粟名小米是古今同

名也说文又以霰为稷雪霰即雹之小者形圆与今小米相似

亦一证矣今人又呼高梁秆为秫秸知秫为高梁也凡谷俱有

黏不黏二种稷秫皆有之说文云秫稷之黏者分言之耳神农

本草经不载五谷以人常食而非治疾之药也名医本草则有

粟米陶宏景以为江东所种当白梁又有稷米陶宏景云稷粟

亦不识书多云黍与稷相似又有稌亦不知是何米诗云黍稷

稻梁禾麻菽麦此即八谷也俗人莫能辨如五谷尚弗能明而

况芝英乎是宏景误以粟为白梁又不识稷为小米稌为稻米

也大观本草唐本注则引吕氏春秋阳山之穄又引礼记稷曰

明粢误以为一本草图经云稷米今之穄米也按说文以粢为

稷自用礼记稷曰明粢文故字亦作斋是稷之雅称非别名其

云穄𪎭也别是一物仓颉篇云穄大黍也似黍而不黏关西谓

之糜一切经音义吕氏春秋本味篇云阳山之穄高诱注云穄关西

谓之糜冀州谓之坚糜即𪎭字今与麦同熟穗颖䟽而下埀

其非稷秫一类明矣尔雅说文比附稷秫是知同类而非黍也

而名医别录有黍米陶宏景云其苗如芦而异于粟粒亦大于

粟而多则宏景又误以高梁为黍也按尚书大传云主火者夏

昏中可以种黍说文云黍以大暑而种故谓之黍齐民要术云

黍生于巳壮于酉长于戌老于亥死于丑黍种于夏即非小米

高梁据仓颉篇则黍小于穄而黏者玉篇亦云穄似黍而黏则

是穄之一类矣陶宏景又以秫米为作酒及煮糖者是以秫为

黍声相近之误五谷稻则粳糯米黍则穄之属稷则小米及高

梁之属麦菽不必言宏景此不能知而欲服食求仙吾知其方

药之误矣若粟虽为稷别名而实米未去稃之号故在田谓之

禾连槁谓之谷未去稃谓之粟去稃谓之米禹贡之纳铚盖连

稿者纳秸则去稿故说文云去其皮郑康成云去其颖也与纳

粟纳米各有远近之差也

  太甲陵考

太甲冢当在今菏泽东北六十里历山上今传在历城县历山

误也按水经注⿰夸𤓰 -- 瓠河又左迳雷泽北其泽薮在大成阳故城西

北雷泽西南十许里有小山谓之历山山北有小阜南属泽之

东迤北有陶墟缘生言舜耕陶所在皇甫谧曰或言今济阴历

山是也与雷泽相比据皇甫谧郭缘生郦道元说济阴自有历

山皇览曰太甲有冢在历山上不言何地历山考商都薄在旧

考城今曹县之闲濮州即其千里畿内以汤葬济阴揆之太甲

冢当在济阴历山皇览所言历山即是济阴之山也刘昭误附

皇览此文于郡国志济南国历城之下太甲冢不当远至历下

方志误从之不可不辨今菏泽县历山上有虞帝庙疑亦后世

改太甲庙为之或有碑碣故迹未可知矣

  家吴将印考

家吴将印以嘉庆元年得于历下廉使署时校刋宋吉天保所

辑十家注孙子兵法王刺史以此相诒咸谓有神感云印度今

尺方四分厚二分钮径三分已坏印中空篆文曰孙武私印案

孙氏有二见邓名世姓氏辨证云出自姬姓卫康叔八世孙武

公和世居汲郡晋有孙登又岀自妫姓齐田完字敬仲四世孙

无宇二子常书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

采于乐安生冯字起宗齐卿冯生武字长卿以田鲍四族谋作

乱奔吴为将军三子驰明敌明食采于富春自是世为富春人

明生膑又见宰相世系表则孙武为陈书之孙而膑之祖也陈

书一见于春秋左氏哀公十一年传公会吴子伐齐陈僖子谓

其弟书尔死我必得志下云陈书曰此行也吾闻鼓而已不闻

金矣下云甲戍战于艾陵大败齐师获陈书以献于公则陈书

为鲁所获或以鲁归国子元时并以陈书归齐其伐莒赐姓孙

武奔吴之事皆不见左氏及晏子春秋盖岀于姓苑姓纂诸书

不为无据谱系之学后世渐亡史记惟言孙子武者齐人也又

云后百馀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闲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俱不记其世次又云武后百馀岁有孙膑不言其孙盖膑之显

在武百馀岁后而生未必相去如此之久也越绝书曰巫门外

大冢吴王客孙武冢也去县十里善为兵法越绝书云客史记

则云阖闾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是以客卿将其军后竟为

将无异词也周时印信通名为玺周礼掌节云货贿用玺节郑

注今之印章也月令云固封玺左传云季武子取卞使公冶问

玺书追而与之蔡邕独断云玺者印也印者信也古者尊卑共

之卫宏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纽唯其所好然则秦

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唐律疏议引

说文玺者印也今本说文误作王者印也盖玺下王字误增一

字许氏用古意说字不应言王者印也官印以官私印以姓名

此印既题孙武则宜名私印矣吾家自明忠愍公名兴祖者以

佐命功封燕山侯起家定远吾祖名继逹为明指挥使赐第武

进即忠愍公从子当元明兵燹之际谱系无所考惟忠愍公以

官封祖父文虎中书叅知政事护军乐安郡公则吾家为乐安

孙氏系出陈子占后明也叅知公在宋末为安抚使提领宋亡

守节不仕其前竟无考矣又考世传孙氏有二一为𫇭氏孙叔

名敖之后一为夏侯氏以外家姓更为孙氏皆非孙姓不可不

察也

  汉牺叔士孙喜印考

予小名喜初客关中今兴安守周君世绍以孙喜印见诒身常

佩之旋失去文登毕文学以田仍得孙憙印以赠予印方径五

分桥纽喜憙古同用耳初读薛居正旧五代史有孙喜后读汉

书王莽传有云太傅牺叔士孙憙淸洁江淮之盗贼知牺叔者

王莽仿虞书古官士者其属仿周礼也下云孙喜与景尚曹放

等击贼即其人胡三省注通鉴以士孙为姓喜为名见其时有

士孙瑞而云则误之甚矣

  呈覆座主朱石君尚书

新正一曰接奉手示稔吾师起居万福并读赐家大母九十生

日序名臣词翰足光家乘谨悬座右星衍绎吾师札中所称四

科之四则文学亦不悖乎上三者之言甚深钦佩圣人之教重

在修道道即文也故子以四教先文八孝出悌当学文六言之

好不好学则成六蔽虞书教胄所称刚而无虐及九德之而字

读当为能能字古作耐能即胜也胜亦克也洪范之刚克柔克

即克已复礼礼即文也论语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

美礼亦道也星衍以为文学不惟不倍德行言语政事之科而

德行言语政事既为身通六蓺之徒则皆出于文学但游夏有

专家之学传述著于时故圣人独以文学称之耳德行不由于

文学则忠孝亦愚言语不由于文学则授政不逹政事不深于

文学则从政何有之才亦或为聚敛之事后世讥不学无术思

用读书人有以也吾师恐考据词章为非文学之上乘亦视其

考据词章何如稽古同天祖述宪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亦考

据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夫子之文章可得闻亦词章也能

进于学则四科何不可兼孟子所以有有为若是之言也吾师

又谓正心诚意短在不能致知格物尤得治身治世之本大学

之格物致知在正心诚意之先郑注礼记格来也物犹事也其

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

也夫格物致知不可分为二故大学本文云欲诚其意先致其

知致知在格物不云欲诚其意先致知欲致其知先格物下则

云物格而后知至言物来而试其见事之明是物格为接物之

名犹云遇事非关学也是以大学无释格物之文诚意之难在

致知者虞夏书言知人则哲惟帝其难论语云盖有不知而作

我无是中庸篇云明则诚矣非知之明则意不诚古人云善善

而不能举恶恶而不能去又云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夫善

善恶恶谓贤谓忠诚意也好善好贤好忠正心也而不能举不

能去非贤非忠物格而不能致知也今夫断狱知杀人者之当

罪非其罪之当释明善也及两造具备格物也不知其无罪而

入之或反疑其𡨚而释之不能致其知也而罪之释之之心无

他出于善善恶恶此正心诚意之不可恃也儒者之学无穷故

曰学然后知不足又曰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军

旅未学药未逹不敢尝非伪为谦退犹尧用鲧之试可周公用

管叔之过比于宋儒一旦豁然贯通之说大相迳庭格为来物

为事格物之义不可谓穷理之学而谓之穷至事物之理又其

谬也夫闻折竹声而悟以桂香为无隐不可以欺吾儒之学往

于都官中见有谈明心见性之学者自以为有得试以疑狱卒

不能断是知虚空之理无益于政治也善乎吾师之言不讲格

致则虽有仁心廉操何从着手以察吏治狱安民𫆀宋明之儒

知之者鲜此星衍之所以日夜切心者也至大学致知之功即

絜矩之道恶于上下前后毋以使上事下先后从前恶于右左

毋以交于左右上下前后左右物也或使事或先或从或交格

也所恶无以加于人致知也是大学格物致知之学在此原不

必补传而吾师向疑朱文公割裂大学补格致传确有所见不

可易也且吾师为政则荐悃愊无华之吏校士则重博闻强识

之才格物致知莫过乎是何为欿然哉若吾师以伪尚书无损

益于人心风俗窃又非之孔子曰君子亦有恶恶莠紫郑声莠

何损于苗紫何损于色郑声何损于雅乐是非不可乱也尧舜

禹汤文武之言可任其以伪乱真乎张霸之书王莽之诰其言

必衷诸道不可以教后世何必太甲旅獒篇哉伪孔古文剽袭

经传引书之语故有雅正之言然是非倒置瞽瞍父也以为信

顺其子赵岐注孟子以瞽叟亦允断句下云若是今伪书误割允若为句五观非贤以为作歌

拒君无论其制度典章之谬且圣人之学具在九经何言不足

埀教而藉伪晋人之言以为木铎则盗亦有道释典亦有劝善

之言岂儒者所宜择善服膺哉若知其伪而不疑反附于阙疑

之义是见义不为非愼言其馀也吾师言今之耆学自以为高

岀前贤然察今之学者有非夸诞之处人才亦随世升降晋代

板荡经师遂绝汴京沦丧古籍尽亡其时虽有好学之儒抱残

守缺甚且以释典解经遁入空谈性命之学 国家承平日久

教养又深自笥河先生奏辑四库全书南宋已来未见古书渐

行于世今之学者不肯以臆说解经惟寻绎三代古书训诂声

音及汉儒坠绪求合于圣人好古敏求之道此则胜于古人吾

师所宜加之激劝以成一代之才要之没世然后是非乃定星

衍𫎇吾师旷世之知学有所得不敢不陈之左右幸终教之门

下士孙星衍拜呈

  元和郡县图志序

地里之学古有所受古文尚书山川见于班史地理志春秋土

地名见于杜预释例魏晋六朝人地里书见于水经注及括地

志而挚虞陆澄任昉顾野王之书先后散失水经注止记川流

经过其于郡县故迹不能备载唐魏王泰所撰括地志其佚仅

见于唐宋传注全书久亡今惟李吉甫所著元和郡县图志独

存志载州郡都城山川冢墓皆本古书合于经证无不根之说

诚一代之巨制古今地里书赖有此以笺经注史此其所以长

也但不载书传名目又问有异说及疏漏之条若大坏不在成

皋大别不在安丰鱼台不载伏羲陵曹县不载汤冢之类是其

小疵然其大体详赡可以证今方志鄕壁虚造之说无此书而

地里之学几绝矣吉甫又撰十道志与此志相发明故金田肇

碑引李吉甫十道图云兖州之境伏羲陵𨚫不见于郡县志又

不得以疏漏讥之其书篇首有图中兴书目及晁公武读书志

皆云阙不存盖亡于宋今本卷十八河北道景州阙五县卷十

九河北道卷二十二十三山南道卷二十四淮南道卷三十五

三十六岭南道俱阙共存三十四卷此又宋已后所亡佚矣予

所见有  聚珍版本此本假得于曲阜孔氏卷末有淳熙间

程大昌洪迈及张子颜两跋盖即大昌录寄子颜版传之本也

孔农部继𣹢尝以江南进本及翁学士方纲藏本合校补正讹

脱周梦棠又刺取传记附阙卷逸文及补目录一卷于后今并

刊行之近人刊太平寰宇记或加删削以为孔子不应列曲阜

臧文仲后而并去之又以竹书纪年诸书不足信而删其语予

尝惜之今刻此书不移其卷以存史阙文之义图虽亡仍题元

和郡县图志以从其朔括地志寰宇记长于此书者以载所出

各书但非此志不足补魏王泰之佚开乐史之先尤当与二书

相辅行世地理之学通于政事周官称大司徒之职以天下土

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邱陵坟衍

原隰之名物夏官司险秋官职方亦各有所掌而周知之吉甫

为栖筠之子德裕之父三世为相其秉政时为帝言属郡刺史

得自为政则风化可成尝节度淮南筑富民固本二塘及平津

堰再入朝奏收都畿佛祠田硙租入以宽贫民又请任薛平为

义成节度使以重兵控邢洺图上河北险要皆切时政之本务

尝撰百司举要及六代略诸书悉经世之学此志为元和八年

奏御之本文义简括便上省览以达地形宰相须用读书人岂

不信哉嘉庆元年正月朔校刊此书至五月五日毕工与校者

毕孝廉以田钱文学镛也  赐进士及苐除授翰林院编修

刑部郎中分巡山东兖沂曹济兼管驿传水利黄河兵备道兼

署运河道署山东等处提刑按察使阳湖孙星衍撰

  王大令复诗集序

往予以丁酉岁薄游江淮与秋塍明府把臂于维扬金校官兆

燕坐上论诗见烛䟦一时名士邀吾两人游极登临谈宴之乐

别去八年予在关中节署秋塍来依毕秋帆中丞幕府叅理文

檄中丞方开翘材之馆同舍生以经学词章相矜尚值姚观察

颐王廉使昶先后入关又多从游佳士暇日搜访汉唐故迹著

书歌咏以纪其事而庄判官炘钱判官坫及秋塍竟以参军入

告授官职极才人之殊遇比中丞移节中州又请以秋塍入幕

随行与予聚于大梁已而秋塍以吏治膺特擢为商邱令予亦

以上第官翰林比部数年中秋塍两以入  觐至都至则招

集同人飮予寓邸问字堂中问字堂者朝鲜使人朴齐家谓予

多识古文奇字因为题署都下名公卿及海内好古之士常造

门借书籍治酒具以为欢好事者或写为图予赠秋塍诗所云

君有金鱼沽绿酒我犹珂马逐红尘者也又数年秋塍调任偃

师予岀官东鲁防河曹南与中州隔一水时与秋塍邮寄诗什

往返酬酢不异在幕府授简时自摄廉使移官历下日在案牍

堆中得秋塍书知方刋所为诗如干卷成索序于予盖非政成

人和不暇及此喜可知也考唐之诗人才高者率多不遇既遇

矣亦或牵于人事淹于岁月不克手定诗集予因秋塍回忆同

人黄少尹景仁汪明经中余上舍鹏翀严侍读长明吴舍人泰

来当时或预江淮河华梁苑日下之游今皆负才早逝述作零

落不传独秋塍之诗褒然成集古人云学如牛毛成如麟角又

云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秋塍之遇不特优于兹数子如唐诗

人亦不多见与秋塍名父之后其尊甫比部君有丁辛老屋集

行世传家文献不坠故其诗才得渔洋竹垞之长雍和丽则无

浮靡佻巧之习至其起家河防为丞不诺诺宰两邑俱有循政

读诗论世者自能得之予与秋塍有元白之交故为略述其同

游踪迹如此嘉庆元年岁在丙辰十月四日  赐进士及第

署山东提刑按察使分巡兖沂曹济驿传水利黄河兵备道前

兼署山东全省运河道刑部郎中翰林院编修孙星衍序

  封禅论

封禅者巡守考绩之礼天子五年一升方岳封诸侯明黜陟辑

瑞柴燎以告天示至公不自专上古圣人敬天敬事之至也周

衰不巡守故封禅之义晦秦汉以为祈年求仙之事当时儒者

不能辩明于是七十二君之盛迹后世得以訾之矣纬书出于

周末犹通古义其在孝经钩命决云封于泰山考绩柴燎禅于

梁父刻石纪功梁书许𢡟传引故郑康成注书云柴者考绩燎也又白

虎通云岳之为言捔也捔功德也风俗通云岳捔功考德黜陟

幽明也是方岳亦以考绩得名矣案尧典称岁二月东巡守至

于岱宗柴肆觐东后又曰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

试以功车服以庸白虎通述大传曰见诸侯问百年大师陈诗

以观民风俗命市纳贾以观民好恶山川神祗有不举者为不

敬不敬者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黜以爵变礼

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改衣服制度为畔畔者君讨有功

者赏之则其事也古者黜陟皆称天其在尧典曰惟时亮天工

皋陶谟曰天工人共代之又曰天命有德天讨有罪又曰敕天

之命诸侯者代天工以佐天子或命或讨天子皆登名山考其

绩积柴燔牲告天以黜陟之或书之金䇿玉检山高升中冀达

于天诸侯之所共见若春秋时会诸侯皆因邱陵明目聪辟非

常也七十二君皆封禅其说见于庄子管子之言必三代时相

传旧说黄帝合符釜山即其事合符亦辑瑞也天子执冒诸侯

执圭以冒覆圭为合符亦曰辑瑞无过者复其圭有过者留其

圭能改者复之不复者黜其爵地则其义也故禹会嵞山执玉

帛者万国防风后至则戮之是也齐桓公合诸侯匡天下其力

可以黜陟天下而嫌于僭上故管仲设言难致之物以阻之不

正言考绩当由天子者为周室不巡守讳亦不足折桓公能合

诸侯之心也然云受命得封禅亦谓黜陟自天子矣秦始皇东

巡至泰山诸儒生仅知古者蒲车租席之礼宜其见黜其时意

在立石颂德不知有考绩之事汉文帝使博士诸生作王制谋

议巡狩封禅事亦祗信鬼神卒不能明古制武帝巡幸郡县寖

寻于泰山惑于封禅则能仙登天之说又惑于封禅者古不死

之名诸儒草仪大率将顺其事故史臣讥之以为群儒不能辩

明封禅事又拘于诗书古文而不敢骋也后汉建武时有司奏

封禅云为百姓祈福刻石纪号何其不察经传之文哉汉自司

马相如倪寛应劭诸人皆不识封禅为考绩之典独郑康成以

孝经说知之故康成者一代之大儒而纬书有三代古说不可

废也亡秦者胡之谶出于秦孔子素王之言出于董仲舒信知

谶纬不始哀平之间矣封者爵诸侯之土于文从㞢从土从寸

守其制度禅者祭天于文从示上古有封禅之称言爵诸侯祭

告或于天也或封者封山之义封必于泰山东方春应二月示

布德行惠勉诸侯言赏而罚亦随之又以日夜分正度量也礼

记称因名山升中于天不言祭地而汉书注服䖍云封者增天

之高归功于天禅阐也广土地也后汉志注项威曰除地为𫮃

后改𫮃曰禅神之矣是误以𫮃解禅字项说违古义矣吾慨

之訾古人者皆不明古义以巳之愚反訾古人之愚若明堂辟

雍封禅诸大礼尤传讹不得其实后遂废之并以为迂怪之事

孟子言诸侯去籍六经之外非纬书何述焉纬书有增加有醇

杂是在择之而巳或以封禅之仪不述于周公孔子然今书缺

有间矣孟子为孔子之学者曰明堂者王者之堂行王政勿毁

之明堂在齐泰山即古者封禅考绩之堂孟子固爱封禅之礼

矣郑康成虽知考绩柴燎亦未详言之故作封禅论或曰封禅

者帝王易代大封诸侯升中于泰山故曰岱宗故白虎通称东

方为岱宗言万物更相代于东方也则亦黄帝合符虞舜辑瑞

之义与考绩之说亦不违矣

  重修阿井碑记

阿井辟自上古神农本经有阿胶水经注河水于东阿县西东

迳东阿县故城北大城北门内西侧𦤎上有大井其巨若轮深

六七丈岁常煮胶以贡天府本草所谓阿胶也按太平御览引

周书云黄帝作井世本云伯夷作井淮南子云伯益作井然艺

文类聚引盛宏之荆州记随郡北界有九井相传神农既育九

井自穿则神农时有井明矣汉魏已来别录图经则称或煮牛

皮或煎乌驴皮其井官禁海内古迹莫先于此今在阳谷东阿

二县之界明兖州守郭鉴率牧令等建亭修井礼部侍郎许彬

记其事于碑石今经数百馀年亭亦渐圯阳谷金令湘东阿蔡

令临到官已来以兴废继绝为念闵斯颓废陈请甃石加床属

予记事予惟阿胶治疾以济水性重而伏能分淸浊之界入河

泆出挟沙不扬是其效也古语云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禹之

治水引济逹河故无横决之害济分流则河患成矣治河比之

治性情欲其阴阳相辅是以神农经称为主心腹内崩轻身益

气血阴气阳引火下沈则无血崩气逆之疾以胶收水或牛或

驴旧不必拘其重在济水尤重在阿井之济水者古人能别水

性如易牙之辨淄渑或神农于此尝味寻源为济性最正之处

迂儒不信水有伏流渡河之说岂可谓之知言哉今县每岁煎

胶入贡与古不异须昌寿良之地大河所经若微鄕微子冢犹

且迷失独幸此井未湮予于丙辰之岁兼摄运河都水使者巡

工至此得观上古遗迹惜求唐宋石刻荡然无存欣闻两令修

井犹属搜寻残石遗字以广异闻云

  得爵记

爵者何觚也觚何以名爵韩诗说爵觚觯角散总名爵也何自

得觚观察之罢权臬也康方伯荆廉使丁转运公饯于泺泉之

上观察见陈觚而誉之三君子以浮观察曰君尽此则以赠观

察尽之曰不敢以耆好累君别去比至鲁则觚在座隅盖转运

所远致也观察能甄别三代古物辨古文乃考其制而记其事

以报三君子觚方有棱八岀四足如爵形高大倍之唇有𧰼形

文在字中宋人谓之亚形也有文曰者以太子尊𢑴疑都

姬诒太子尊𢑴也验之古图及所得𢑴器爵不得方又无四足

以家所藏爵较之一爵具人持刀形商器也实酒二爵如一方

爵一爵铭曰戊作父癸宗尊𢑴保周器也实酒一爵略如一方

爵始恍然曰此方爵者觚也韩诗说一升曰爵二升曰觚凡文

字𧰼形皆商器人形爵实一升方爵实二升古制自相合如韩

诗说周父癸爵量倍于商实二升是即觚也觚而爵形孔子曰

觚不觚盖叹此矣史记破觚为圜班固赋言觚棱应邵云觚八

棱有隅者今方爵有八出方棱是其制周之制觚体圆而适于

用量又如之岂不监古加善但名觚而恶其方非圣人正名百

物之义滥觞殆不可问矣君子见微故有不觚之叹且觚即矩

也矩法也道也论语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下为觚

哉觚哉注云以喻为政不得其道则不成何氏承上至道言之

以为孔子一时之语今误分章为二非也道无常体方之是则

从方圆之是则从圆故黄帝诲颛顼有法大方大圆为民父母

之言孟子亦言规矩方圆之至故古者制觚又制爵也然孔子

则称从心所欲不逾矩未尝称规易言直方不习无不利又言

直内方外德不孤与失之圆宁失之方此一说也孔子又称俭

吾从众又称今用之吾从周方而不适于用不宏于量君子以

为古此又说也然则觚与爵何所从欤孔子曰汝器也又曰君

子不器又曰及其使人也器之无求备于一人商周絜矩之道

也夫絜矩则方向圆不隘其体不失其名惟道在也古曰挈矩

后曰模棱道不同不相为谋宜世人误以觛乱觚也觛者何上

下圆如瓶说文谓之小觯亦谓之卮云圜器也惟考古博古图

命之为觚按太平御览引三礼图曰觚兑下方足漆赤中上云

饰小其尾然则觚皆方足知今俗所为花觚者非矣

  历山虞帝庙碑铭

菏泽县古济阴郡地县东北五十里有历山即舜耕处亦太甲

所葬也按淮南子称舜耕历山高诱注云在济阴成阳而郑康

成注尚书大传云在河东证之周礼职方河东曰兖州其浸卢

维知郑氏所云河东者谓兖州之境故云卢维当为雷雍今历

山与雷泽雍沮附近是郑氏高诱皆以舜历山即今菏泽之山

矣皇览又称太甲有冢在历山上亦谓此山山与曹县接境汤

葬在薄则大甲葬亦在殷畿无可疑也而郦道元则谓舜耕历

山在蒲坂或又谓在历下刘昭注郡国志亦谓舜耕山在蒲坂

以皇览所称太甲冢误附于历城之下周处风土记谓历山在

始宁剡二县界或作魏土地记谓在潘城西北所以传讹者其

在蒲坂以是舜都或误以郑注河东为郡名其在历下以泺泉

上有娥英庙其在上虞以太康地记有舜避丹朱于此之说其

在潘城以上谷有妫水出妫州城也舜之耕稼陶渔凡负夏陶

墟河濵雷泽诸地皆在鲁卫宋之郊则济阴历山为舜耕所在

诚如郑康成高诱说不可易推后人致误之由历山本不高峻

据水经注称雷泽西南十许里有小山孤立峻上亭亭杰峙谓

之历山山北有小阜南属迤泽之东北有陶墟濵带⿰夸𤓰 -- 瓠河也自

汉巳来至于金元河决濮阳为害曹南者数矣淤沙口高高岸

为谷自尧冢灵台成汤箕子伊尹仲山甫之墓悉皆沦陷山亦

渐欲平后人妄意历山名迹必是峻极之山故求之于晋于齐

于越于燕以当之而济阴之山于是反晦使者既以观察领河

堤所至之处按古图经访求经史名迹修饰古圣贤陵墓今年

三月行部曹南既谒尧陵汤冢经雷泽雍沮因求太甲之葬至

于兹山山高平地止二丈许或言石为土掩太甲冢竟迷无表

识山上有虞帝庙庙左侧有元至治三年张䇓撰碑象饰完整

盖明天启时毁于火历 国朝康熙乾隆间邑子某等屡事兴

修顷复加筑祠垣崇葺堂寝乞予为文纪事勒石因考舜耕太

甲葬当在济阴之实著于碑俾邑子等列名于阴以识修庙义

举并无忘太甲墓迹云尔铭曰成阳中土神灵所媐烝烝圣帝

生于侧微历山不高名自上古木石鹿豕与圣游处南瞻汤冢

北瞰灵台汤孙之葬依此崔嵬洪流振滔一变陵谷舆经失纪

良史迷躅巍巍象饰历世光华让耕让畔休风不遐姚墟殷冢

记在碑石后有亿载证我游迹

  曹县成汤陵碑铭

古者墓而不坟故刘向称殷汤无葬处至汉建平元年大司空

史却长卿按行水灾因行汤冢事具皇览以为在薄其时诏称

河南颍川郡水出大司空史按部所至宜于济阴得见汤陵自

薛瓒杜预伏滔刘昭皆以为在济阴亳县未有异词今曹县左

山之阳是古济阴郡治县南二十里土山集是古薄地汤都亳

北涉淇洹南跨睢汳西至卫国东尽濮阳皆千里畿内故太甲

陵在濮州之历山也曹县汤陵列于祀典明置守冢戸陵前有

碑载宋皇祐元延祐闲皆重修陵上有庙像设犹存使者于嘉

庆元年塞河曹单亲临展谒见其祠宇倾圯采樵不禁因檄曹

令度工修葺复遍考书传移咨山西布政司告以荣河汤陵出

后魏小说家言张恩破陵得铭附会殷汤前代沿讹列为祀典

急宜厘正并考括地志所称偃师汤陵乃汤亭之误水经注所

称征县汤陵乃汤池传疑其括地志又称始平汤陵真亳王号

汤者所葬俱不足以夺济阴薄县汤陵之说既申上大府待时

入告以其年十二月筹费兴工立碑纪事将以质鬼神俟百世

焉铭曰天乙在亳千里畿言观于洛居河麋千年水徙国邑迷

薄城虽荒神所依汉臣行部欣得之封树不设邱墟卑我来展

拜敬且唏稽古砭俗别是非荣河陵庙空巍巍厘正祀典书之

碑从先王居神来归

  东海孝妇墓碑

国家令甲防护修葺古昔圣贤名臣忠烈祠墓动 帑报

闻按汉书列传称于定国东海郯人其父于公为县狱史郡决

曹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

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絫丁壮柰何后自

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自

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馀年以孝闻必不杀也

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

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断之

咎党在是于是太守杀牛自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大雨岁

熟今使者来监郡领河堤有宣美风俗之责孝妇以烈死应令

甲乃檄饬守令访求祠墓所在得之于郯城东五里有康熙三

十四年按察佥事凃铨立碑守令申上其事既为崇礼庙貎乞

为文刻石以表之云夫世之论史以为孝妇之事天人共哀之

为著灵应惜孝妇受恶名死责故县史不力争者多矣予独以

为有三善焉天之所以感不旋日也孝妇无夫与子独以事姑

生姑死何所适姑先以妇事我勤苦告邻人孝妇被诬不敢径

诬服以诬姑故初辞不杀姑验治而不服则罪坐姑女或姑女

无他肠由于爱母母所爱亦爱之孝道也孝妇固欲死从姑又

全姑女故卒自诬服则孝妇得其死善一于公县史耳汉秩县

佐史月奉八斛是为少吏见百官表汉州郡有决曹掾见唐六

典秩甚卑生杀人太守县令之责史掾争不得必县令太守成

其狱然孝妇自服罪即不能为之白于上以疾去止矣善二后

太守必素知于公决狱平能听于公言祭冢表墓善三夫是以

天为之雨岁为之熟于公为之有子孙兴也使孝妇姑不死则

必不空居恶名孝妇或为吏诬服于公或官不止史掾必不忍

以疾去塞责后太守不听于公言则不能解枯旱天不三年旱

不因祭孝妇冢而雨则孝妇之𡨚狱与孝行不显也其在洪范

五行传曰刑罚妄加群阴不附则阳气胜故其罚常阳京房易

传曰厥德不用兹谓荒荒旱也其旱阴云不雨变而赤孟康谓

欲得贤者而不用是旱为杀孝妇亦为不信于公应经典也传

曰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又曰尽人物之性可与天地参夫

以孝而受不测之祸反被不孝之名以一人刑罚不中而贻亿

万人无妄之灾孝妇何辜东海民又何辜是则憾也后太守悔

过而即致雨前太守能以于公言出孝妇于𡨚狱不致东海民

罹枯旱之患则前太守生一人亦生亿万人天人感应之福又

将伺所止是则补救之在人能参天地者也今之大郡古之侯

国各有分星善不善雨旸应之政令之得失可不思哉予嘉洪

守梧周令履端以勤政致祥龙蛇之岁雨泽既渥殆由稽古兴

废之绩故并书以嘉之又为之铬以当迎送神之歌曰孝妇生

为事姑姑既死不惜躯孝妇服于公去守听言其道古雨可降

死者冤告守令愼厥官冢累累过东海死孝名阅千载庙既新

视我文立顽懦泣鬼神

  淸故赐进士出身荐举博学宏词平番县知县牛君墓表

往予得牛君金石图思其人顷官监司镇兖州君之家在焉子

钧以诸生礼来谒识其家风醇谨时嘉庆元年  诏举孝廉

方正县令校官荐举钧以应钧辞以母艰不就征明年春钧请

权布政使荆观察道干乞予文表先人墓观察故牛君设教河

东时所识士也予时亦摄按察使在历下知观察之为人益以

思君之为人不敢以不文辞按状君名运震字阶平号空山兖

州府滋阳人高祖岁贡生天铸曾祖起宗祖岁贡生洪范父选

拔贡生曰照县教谕梦瑞世敦儒素君生十岁能属文博览书

传不喜为举子业雍正初年十六补县学生有文名已酉岁选

拔贡生壬子科举顺天试癸丑科成进士   世宗十三年

诏举博学宏词山东巡抚岳浚举君以应先策试以山东分星

地势海防河渠之学君对以魏陈卓星度为西法入中国所改

不合于古及禹贡职方之所以异议以山东形势要害在靑州

穆陵靑石二关海防巡外洋不如守内洋河防宜筹沁黄交斗

及决漕通淮之害皆稽合图志通晓时务东方硕学无出其右

至都以文逾格报罢乾隆三年授甘肃秦安县知县当是时空

山君才名籍甚都下贤公卿惜其补外君欣然之官秦安治环

山西有陇水君开九渠漑田万𤱔县北玉钟峡崩塞河水溢坏

民居君募丁壮率胥役家属数百人荷畚插督浚四日夜而水

通流民皆安堵县聚西固去治二百馀里邨民输粮苦转运费

积年逋课胥役迫之则持杖抗拒君单骑往谕问所苦民请以

银代粮便君权许之西固无梗化者先是巡检某诬马得才兄

弟五人为盗前令勿能察得才自刎死其兄马都上控令又诱

毙之勘其弟马云者三人具狱上府将就道君鞫得其情卒白

之请于上不罪前令又雪淸水县武生杜其陶冤前令当其陶

父子以谋杀人首从罪上官檄君覆治验死者得自刎状以移

尸罪其陶即释其子他所平反率𩔖是君官秦安八载惠农通

商以经术饰吏治暇则行视郊野或铸农具教民耕耨或称贷

贩褐戸不求其息民乐其政所至争馈饷设陇川书院于署东

偏通其门与诸生讲习县人由是向学得高第尝雩雨九龙山

立应又牒城隍神为民勘崇病者即愈人以为勤政之感兼摄

徽县治如在秦安时建杜工部祠于溧亭川又建吴玠庙于仙

人关皆置祀田又摄两当县陇西古蛮夷县道僻远相去或三

四百里君废舍于三县之中路曰大门镇以听断徽多虎患君

官三载募壮士捕杀二十六虎道始通及自徽邑归秦安遇白

额虎当道人马股栗君叱之虎度岸去或为驯虎图传其事以

能迁平番县县当冲要屯兵三千馀君辑和番夏镇抚兵民甚

著威惠县之五道岘告馑捐粟二百石赈之民感其事人输一

钱制衣铭德君受衣返币固原兵变攻提督戟门掠居民商贾

督抚咸至平凉飞檄召君问方略君谓二公当镇静不可盛兵

往遥屯城外为援令城内将出乱者从之游击任某方摄提督

执三百馀人出城内忷惧君请释无辜者入城慰谕反侧始定

君治三百人者狱越十五日而具斩三人监候四人馀予徒杖

有差上官称其能或反以此忌君乃摭前受万民衣事劾罢职

平番民涕泣攀辕欲诉留君君固止之既而窘不能归上官聘

君主讲皋兰书院教学得士心及君归有千里走送至霸桥始

返者君在里中闭门治经曰与鄕先生讲论文义捜考金石尝

岀主讲晋阳河东两书院晋豫当道推重君称为空山先生君

在河东时与同岁生胡天游论古最相得所识士亦一时名隽

君教以殖学立行不徒以科第自见如荆观察其一也君事亲

孝待宗族尽友悌受业师贫死为营丧葬事与人交貌落落内

情至亦不为崖异不喜雕饰性开明有断事虽钩棘莫不办治

两为令不假手幕下好游览登华山泰岱穷极幽险善奕能鼓

琴所著有经义史论存于家君以乾隆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二

日奄捐馆舍春秋五十有三其年十月二十三日葬于县南马

靑邨之原秦晋门下士闻君丧皆致诔秦安平番士民设位哭

踊不期而会者千人君德化所致也君配范孺人与君齐年比

德入门勤操作姑患心疾侍奉尽孝姑疾良已君在官不问生

产罢官无愠色及卒后两亲相继逝营丧葬教子孙一切皆范

孺人力孺人卒以嘉庆元年六月二十六日春秋九十有一其

年十一月三日合葬于君墓子二人衡钧孙七人廉夫潜夫敏

夫敦夫颖夫蕴夫庄夫君才学冠世不能排金门上玉堂撰著

成一代典章乃以吏才自见尤卓卓如是予既表君之墓感世

之读书出牧民者不知天人经世之学辄干禄思得官既得矣

则问所治之肥瘠以为身家计及到官则又觊他邑以为胜此

邑秋毫终无益于民若爰书箕敛皆探上官意更旧章礼经称

贵臣郑康成以为邑宰孔子言南面临民不谓莅官亦即宰也

县宰所治亿万人县皆治则天下治柰何轻用而䙝视之若牛

君者可为尽职闻君之风者可以愧矣乃为铭曰陇西水千尺

淸其政𡒊宰有声鲁邦石一片峙读父书宰有子呜呼征君古

贤宰我无愧辞铭于此

  伏羲陵祷雨文

盖龙见而雩享帝于郊所以和神民而协风雨顷恒旸为患麦

实不坚将由佌佌之讥岂堕冥冥之行伏念宓羲皇帝在天陟

降维德馨香风姓之祀忽诸山阳之陵莫办具官考求封穴屡

阻攀𬯀特以五月辛丑朔遣官弁代躬展谒祈泽龙潭倘诛尸

位之愆勿靳群黎之岁念兹秋种沛以甘霖方当纪异丰碑增

崇庙祀庶几灵爽鉴此微忱尚飨

 附札分巡兖沂曹济兼管驿传水利黄河兵备道孙 札兖州府知悉时当夏仲正在祈求雨泽本道因鱼台凫山

 宓羲陵后九龙潭宜昭灵应遣官取水兹于初五日晚取到郡城雨随水至合送雩坛申谢札到该府等敬将龙潭水泉

 SKchar设坛中本道当率属䖍诚叩谢以酬神贶俟甘霖大沛送水还山毋致亵慢特札嘉庆二年五月初五日行

  许太恭人九十生辰事略

家大母许太恭人生常州宜兴县 旌表节孝以家君官学博

  敇封太孺人以星衍官比部郎  诰封太宜人今以官

监司  诰封太恭人大母父许君名建由举人官粤西义宁

宰无子有女独钟爱大母先曾祖官礼部郎中生四子先祖苐

三先曾祖曁曾祖妣生曾祖妣相继卒先祖十二岁而孤与季

弟随仲兄凤飞至粤西恩城州尉官署义宁君见而伟之乃以

大母许字为馆甥焉雍正七年岁巳酉家君生又二年先祖勤

学撄疾卒于义宁官舍大母年才二十三义宁君爱家君英异

谓大母曰吾老恃婿婿亡嗣子不足恃魂将馁而欲夺大母志

而以家君为嗣是时恩城君已卒季从祖入赘土司竟不归孙

氏一线几绝大母闻义宁君言则以死拒且泣告以女何不若

男使孙氏有后祀许如祀孙迄今岁时伏腊必别祀义宁君于

家所以偿前言也未几义宁君卒官大母经纪丧事卒从粤西

扶义宁君及先祖两榇归里既厝先祖于夹港祖茔侧复送义

宁君柩于宜兴葬已依母氏居一载以乾隆元年挈家君归武

进吾家自明忠愍公名兴祖者以佐命封燕山侯从子指挥使

名继逹者赐苐武进世为勋阀历三百年宗族聚居一宅食指

繁费家中落先曾祖起家县令故廉吏伯从祖又不事产业大

母因义宁君久宦积俸分半以属子女携归得资𫗴粥家君方

幼仆妇之子窥伺肆窃阅岁发觉穷治其赀遂空大母督课家

君甚勤尝反键书室自牖纳飮食以励学既冠为娶先母管太

恭人继娶吾母金太恭人乾隆岁癸酉大母见家君学成欲就

京兆试因岀一囊金为纳粟赀曰吾别储之以坚若志也其年

三月家君乃成行九月星衍生丙子科家君登贤书旋以下第

留京师为进取计者十年星衍生数岁贫不能就外傅或因伯

叔父授经曰晩归大母躬问所诵书抽簪示句读令温习宵分

乃寝岁已卯大母以守节三十年得  旨旌闾岁巳丑家君

谒选句容县教谕乃得迎养濒行尽出所存田二十亩为祭田

岁丙年星衍举于鄕丁未科以进士及第官翰林时家君迁河

曲令星衍迎大母与吾母就养京邸者九年岁乙卯秋星衍由

比部郎上考  𥳑授山东兖沂曹济道举家至官其年冬家

君由河曲解组来东嘉庆元年星衍权提刑至历下官舍二年

正月七日为大母九十生辰幸神明强固吾父母及两弟家室

团𪢮敬求 当代大人先生锡之寿言以为光采曷胜幸甚星

衍谨识